- 相关推荐
求职路上陷阱多
增强对用人单位的认识,提高对职场陷阱的辨别能力,对于即将迈出校门,投身各场招聘会,来往于各家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一份满意工作而又不会掉入就业陷阱呢?中国人才网根据历届毕业生的经历,整理出十大就业陷阱,供各位同学参考。请务必在应聘时擦亮眼睛,慎而又慎:
尽管求职路上陷阱可遇,但并不至于“防不胜防”。初出校门的毕业生应擦亮眼睛,做好“一信二签三查四核五防”等几个方面的工作,确保不上当受骗。
一、信:
尽可能参加本校和兄弟院校举办的专场招聘会和校外的售票招聘会,因为这些招聘会上的单位其合法资格基本上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查,相对比较真实可靠。特别是学校组织的招聘会,经过学校层层把关,招聘会组织慎密、安全、规范、高效,可以值得毕业生的信任。
二、签:
双方达成协议后首先一定要和公司签订规范的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双方确定就业方向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它应当遵循如下两个原则:一是主体合法原则;二是平等协商原则。在此,特别提醒毕业生注意,在签就业协议书时,一定要认真谨慎,因为就业协议书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且是签订劳动合同的依据,所以一定要仔细斟酌后再签,切不可草率。
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后,就要签定规范的劳动合同,用法律的形式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毕业生要把握合同的基础条款,明确双方的各项约定,看清劳动合同的附加条款,当面签字盖章,把劳动合同做得滴水不漏。
三、查:
毕业生应聘之前,要事先通过上网搜集单位资料查看应聘单位是否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注册时间是否有效,或致电招聘单位人事部门打听其招聘计划,要注意单位的相关信息是否详尽是否可靠,特别是通讯地址,联系电话是否虚设,来判断这场招聘以及该单位是否有“诈”。
四、核:
应聘过后,毕业生可以结合面试中的情况通过网络查询,询问师长、亲友等方式进行核实,也可带着自己面试中的疑惑去咨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确定招聘单位以及其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五、防: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招聘陷阱要小心提防。尽量不要只身一人去异地参加面试,特别是女生,可以约几个同学一起前往,临走前,务必把自己的去向告诉老师和同学,以防万一。不要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重要的个人信息,以免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比如电话面试时,对方如询问你的身份证号码,则要提高警惕,一定不能告诉对方,对方可能会骗取你的身份证号码干坏事;也不要轻信对方对单位的描述,你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向老师、同学、朋友咨询等多种方式核实单位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了解一下传销知识,提高警惕,如果对方在电话里让你顺便带几个同学一起去某单位参加工作,更要注意了,很可能就是传销。
找工作固然重要,但如何在找工作中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更应该引起毕业生的重视。不管工作如何难找,毕业生也不能放松警惕,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案例一面试是假,想收押金是真
先进行电话“面试”,轻松过关后却要交纳一定的押金、服装费才能上岗。近日,某高校的谢力(化名)网上求职时发现对方猫腻,打电话查询发现是个骗子公司。
谢力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求职简历后,很快他就接到一名张姓男子的电话。这名男子自称是广东一家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人事经理,从网上看到了他的简历,对其很感兴趣。在询问了谢力对有关待遇、保险等的看法后,该人事经理就表示谢力已通过了他们的电话“面试”。不过最后他却表示,来上班之前需要先将800元的押金和服装费汇到公司的账号上。“这么快就通过‘面试’,还要交钱才能上班?”谢力有些疑惑,“更何况我所学专业和这家公司并不沾边!”
随后,谢力根据对方的号码通过114进行查询,得到的答复却是该号码并没有这样一个公司,这个号码是个私人电话。“多亏我没有汇钱。”
案例二求工作心切大学生险掉进传销“陷阱”
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在就业的压力下差点落进传销陷阱。前日,成功脱身的周明(化名)告诉记者:“我要再把妹妹解救出来。”
周明是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大四学生,几个星期前,他接到妹妹的电话,说广东恩平市有个好工作机会,找工作心切的周明一听,当天赶往广东。
阅读此文的读者还可以阅读:
http://www.cnrencai.com/
【求职路上陷阱多】相关文章:
求职面试的语言陷阱08-08
怎样巧妙避开求职陷阱09-25
求职中的八大陷阱与对策08-31
求职者要小心招聘陷阱08-10
求职者如何规避就业陷阱12-20
陷阱的说说04-12
求职时须小心用人单位的“智力陷阱”12-19
关于陷阱的说说12-26
“中等收入陷阱”解读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