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对新增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的论文

时间:2021-05-09 14:54:00 求职指南 我要投稿

对新增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的论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连续几年的招生扩招,许多学校不顾自身特点盲目增设新专业。如何对新增专业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了一个紧迫的实问题。

对新增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扩招;新增专业;就业指导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连续几年的招生扩招,导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的数目急剧增长。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之后,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快速增长,但也出现也一些问题。许多大学在扩招中失去个性和特色,造成“千校一面”。许多学校不顾自身特点盲目增设热门专业,例如师范类院校开设非师范类专业;理工科院校纷纷开设外语、财会等文科类专业;以文科见长的院校又一拥而上地开设计算机、电子专业等理工类专业,高校增开新专业成一时风气。对于高校兴起的专业增开热潮,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增开专业是高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其中暗藏的就业风险不容忽视。面对扩招后新增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加的形势,如何对新增专业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成为了一个紧迫的实问题。

  一、我国目前新设专业及其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自扩招以来,我国每年普通大学本专科招生人数迅速增长。学生人数增加,如果都挤在原来的专业,每个专业的人数过多,学生毕业的时候就业就会遇到困难。因此要扩招必然就得增加新专业,全国各地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开办了新专业,而且增长迅速。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有1711个本科专业和3个医学类专科专业、2个公安类专科专业;2006年度有2187个本科专业和11个医学类专科专业;2005年度有2594个本科专业和45个医学类专科专业;2004年度有2442个本科专业和27个医学类专科专业。新专业是为了适应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每年增设大量以前从来没有的专业。新专业以其极强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类专业一般都是针对目前市场急需人才而设置,譬如数字媒体及动画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等等。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社会急需时他们就应时而生,适应性强,就业前景比较乐观。然而,纵观近几年新专业就业率并不像人们期待的那么高。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一些“时髦”专业就业率比较低,诸如:首饰设计、宝石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毕业就业率不足50%,有的甚至更低。而一些行业特点明显的专业或者特殊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同时据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对2007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显示,农学、管理学和工学的就业率排在前三位,分别为78.38%,58.02%和55.4%。而一直很热门的法学和医学专业,就业率只有37.85%和31.01%,属于后三位之列。可见毕业生就业率达100%的专业并不是最热门的专业。由此看来,新专业的就业情况也不像人们期望的那么好。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总量供过于求,教育质量下降影响学生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为扩招而扩招,不考虑社会需要,争开新专业,盲目求大求全,一些新专业根本没有成熟的就业市场,一些热门专业过量招生致使人才过剩,这些都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二、对新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新增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没有与时俱进

  当初高考选择新增专业的学子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理由,有的出于爱好,有的是无意之举。经过了大学四年,他们同样面对就业的现实问题。与传统专业毕业生一样,他们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观念陈旧。自从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现在有些省市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即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超过了50%。然而,有相当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不能给自己一个恰当定位,就业期望值过高。不管自己所学的专业、自身特长、兴趣爱好,一味地希望到大中城市就业,希望到机关、事业单位、大公司、大企业就业,希望到福利待遇高。工作条件好、出国机会多,晋升机会大的单位就业。而边远山区、城镇、艰苦行业的基层单位,尽管急需大批的专业人才,却无人问津。即使有去到边远山区的基层单位工作也是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去的。新增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存在同样的问题。不仅如此,因为没有相同专业的师兄师姐毕业找工作这些先例可以参考,许多新专业的毕业生对自己所读的专业充满迷惑,不清楚从业方向,从而放弃自身的专业特点,跟着别人一起往热门行业、热门企业里钻。

  (二)辅导员对新专业的就业市场定位不清晰

  在高校的新增专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往年的热门专业或急需专业,而有的却是本校过去没有的新专业,甚至是其他高校也没有的`新专业。对于新增热门专业或新增与原有专业相近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辅导员也许还比较容易上手。然而对于那些本校原来没有,甚至闻所未闻的专业,主要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辅导员连自己都不太清楚这些新专业的专业特点、就业前景、毕业生对口的工作、合适的求职企业对象等等,更不要说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了。

  (三)学校对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够重视

  高校扩招之初,一些高校热衷于扩大招生规模,忽视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部分高等院校的领导只重视招生而不重视就业,对就业工作在机构、人员和经费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到位现象视而不见。特别是忽视了针对新专业毕业生开展的就业工作。例如经费和人员的不到位、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没有积极开拓针对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对新专业的宣传力度不够等等。因而无法为学生积极提供就业信息,无法保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更为重要的是目前许多高校仅仅局限于对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介绍当年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如何制作简历、面试技巧、就业心理调适等浅层次的就业服务,缺乏针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四)新专业知名度低,难做就业推荐工作

  很多学校不顾自身的条件及特点,盲目增开与本校特长不相符的专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扩招后各个学校都明显地感到教学设备的不足和滞后;不仅公共基础课上的师资不足,新设专业缺少有经验和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扩招后校园内的人口过于密集,后勤设施跟不上扩招发展的需要;实验教学设备和用房不足;实践教学条件急需改善,图书资料少,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简单来说,盲目扩招导致了教学硬件的不足、教学师资的匮乏、后勤设施的缺乏、教育经费缺口等问题。从就业市场方面来说,对一些新专业,连用人企业也不甚了解新专业适用哪些岗位。有的学校开设的热门专业在该校属于新设专业,师资力量不够,知名度较低,难与其他院校对抗。种种存在的问题,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专业素质不强,能力水平不高,相对其他有优势的学校的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能力。

  三、新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再发展的观念

  这几年扩招,毕业生多了,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许多人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归结为高校扩招,认为正是扩招才造成了今天大学生的窘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扩招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加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从人才需求而言,我国对大学生还是有着旺盛的需求的。一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大学生还极度缺乏。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的大学生人数及入学率也还是很低的。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新西兰、挪威和韩国等国家毛入学率则远超过50%,这说明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可见,扩招与就业难没有必然的联系。就业难,最大的问题不是学校培养的学生多了,而是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有改变。大学生不当的就业观念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这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包括:在就业地域选择方面偏好东部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在就业部门与单位选择上,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等。因此改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成为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学校和老师要让毕业生们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类型的单位工作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才最重要。

  (二)辅导员加强新专业专业知识的了解及学习,拓展视野,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高校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的主要依靠力量是辅导员,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水平高低对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新设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不能简单套用以往的经验,更应该加强对新专业知识的了解及学习,拓展视野,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除此以外,辅导员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所有的辅导员都应该经过职业规划教育专业培训,具有初步的职业规划教育知识。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学校就应针对学生特点迅速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制定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生涯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实现所有目标的具体措施。当学生在刚接触一个新专业的时候,应当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个专业及从业方向,并因人而异地提出个性化的指导意见,指导学生考虑今后要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促使他们在校期间可以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包括知识结构的准备和经验方面的准备。

  (三)学校领导及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加强重视针对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就业工作是高校办学的龙头,一切从就业出发思考问题。对于新专业的毕业生,就应该有新的就业工作思路。首先要注重专业调研,充分了解市场,贴近市场要求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素质。其次学校领导、老师高度关注学生就业工作,加大对新专业的宣传力度及新专业毕业生的推荐力度,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主动联系企业,为毕业生推荐企业。三是老师应该针对专业特点,根据学生特长推荐毕业生。四是学校努力开拓实习基地,增加在校大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的机会。五是重视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可通过举办求职、就业讲座,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

  (四)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首先在扩招工作中应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特点,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同时还需要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等。比如,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例,原有专业与新设专业的比例,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等。此外,提高教学质量才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内容。学校各级领导首先应该高度重视新专业的建设,根据新专业的实际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整改措施,对于生源、师资、设备、质量、前景较好的专业,要努力创优和创特色;对于师资力量不足、设备欠缺、但生源尚可、前景看好的专业,要千方百计帮助解决问题;对于连年招生计划未能完成,师资严重欠缺,实验设备严重不足,前景堪忧的专业,要下决心进行调整;加大引进力度,努力增加教师总量。确保新专业教学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大部分专业课应由本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大力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加强与学院的沟通,改善图书资料条件;加强新专业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和优良学风。认真总结新专业的办学经验,进一步做好专业的发展定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完善学分制和辅修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要加强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通过宣传,使新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要求,增进专业兴趣;要主动了解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四、总结

  教育部提出,连续两年就业率达不到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低于30%的专业甚至要停招。2008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428个申请设立的新专业未获得批准,不得安排招生,还有3个专业被撤销。从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新增专业的增长速度已有所控制,但总的来说,中国高校专业总数在急速增加,仅2007年,全国高校新设本科专业高达到2400多个。虽然大学专业设置越来越强调就业导向,但对于专业数量激增毕业人数大大增长,如何对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效的就业指导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对新增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的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音乐专业学生就业导向的思考论文12-29

当前就业形势下对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01-20

关于音乐专业学生就业导向思考论文12-29

江苏8所名校新增专业均为就业热门07-10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的论文01-20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论文12-30

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对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促进作教育论文01-03

提升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就业竞争力的思考论文02-21

试析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讨论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