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职场人都应懂得的职场潜规则

时间:2020-12-23 12:24:18 职场百态 我要投稿

关于职场人都应懂得的职场潜规则

  一个企业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财务目的,一个是非财务目的。首先是财务目的,然后才可能有非财务目的。就象一个人,可以谈光辉前途,可以谈远大理想,可以谈个人价值,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必须先生存下来。?

关于职场人都应懂得的职场潜规则

  关于“执行力”的书籍,太多;能讲“执行力”的大师,太多。但看了、听了回到自己的企业能够解决问题的,太少。为什么?把简单的东西弄得复杂了。专家的思维是,好象不复杂,不足以证明他是专家?如果不复杂,你又怎么会掏那么多钱埋单呢?但真理往往很简单。基于现实的解决方法从不复杂。

  市场不相信泪,不相信苦劳,只相信功劳。

  一个农民种了一地西瓜,因为当初买了良种,因为勤施肥勤照料,西瓜长得很好。根据市场价格,大概可以卖回来一万块钱。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夜冰雹,把农民精心种植的希望打为一地西瓜汤,农民号啕大哭一场后,发现还有一只西瓜因为躲在一个石头下幸免于难。于是他精心呵护这只西瓜。终于等到它成熟了,他捧着这只西瓜来到集市。请问:他这只西瓜卖多少钱合适?

  能卖一万块吗?谁说能?要不卖给你?

  现实的情况是,人家一只西瓜卖两块钱,他这只西瓜也只能卖两块钱。事实残酷却无法改变。

  道理就如此简单,如果你没有结果,老板不会为你的辛苦埋单。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这是老板忽悠员工的话。

  员工不是企业的主人,老板才是企业的主人。老板和员工之间是人格平等的雇佣关系。员工是种瓜的,老板是买瓜的。不见瓜就掏钱的老板,迟早会把企业做死。然后,他和他的员工一起,失业!只有象猎豹一样死死盯住结果的企业,才是有执行力的企业。否则,它的制度和流程都是花架子。

  怎样才能产生你想要的结果呢?很简单,pDCA循环。

  pland——计划:没有针对目标周密的计划,想要有好结果只是妄想;

  Do——行动:一个人的命运不会因为你计划了多少而改变,只会因为你做到了多少而改变;

  Check——检查:员工不会做你想要的,只会做你检查的。没有过程监控,你只会等爬到了梯子的顶端,才发现它靠错了墙;

  Act——处理:做好了奖励并保持,没做好处罚并改进。

  执行力就这么简单。

  别傻乎乎的被“头头是道”的理论弄得“晕头转向”。

  心理治疗消费者指南

  什么时候人们应该寻求心理健康专家的帮助呢?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斥着平静和紧张,幸福和悲伤,好心情和坏心情也会交替出现。当情绪困扰和痛苦的思绪影响了正常生活时,你就需要心理咨询了。下列是一些心理障碍的征兆:

  一、感到绝望。

  二、长期而严重的抑郁情绪。

  三、自虐行为,比如酗酒、吸毒。

  四、莫名的恐惧。

  五、情绪极不稳定。

  六、自杀的念头。

  七、强迫症,如洗手。

  八、性障碍。

  如果打算找一位心理治疗师,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先去求助于两三位治疗师。你可以先描述一下自己的问题,获得每个治疗量的治疗方法。你可以问一些关于治疗师价值观、资历的问题以及收费情况,你可以评价一下对每个治疗师的感觉,从而做出选择。

  整形部位对应的心理潜台词

  2005年的超级女声王贝为换得美丽容貌,进行面部磨骨手术,结果却再也没能睁开眼睛。每一个女人心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于是,整形成了她们的选择。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在那些我们以为要整或者该整的部位,究竟隐藏着什么内心小秘密?

  我想要曼妙的身材心理潜台词:我不想长大!

  几乎每个女人都会在美味面前纠结一番,吃还是不吃?到底吃多少?在饭后又会自责:今天又吃多了。而在减肥瘦身后依然会有这样的麻烦:又反弹了!瘦身成了女人一项艰苦卓绝、又势在必行的事业。其实,我们希望永保少女的苗条,是因为内心深处对自己还不够自信。于是,我们更相信社会上普遍地对身材的认同。可是,请别忘了,我们总要从少女变成母亲,即便不生孩子,我们也会变老。因此接纳自己的身材可能比去吸脂瘦身更重要一点点。

  整形态度:

  如果你能够更认同自己的母亲以及女人作为母亲的身份感,就不会过度纠结于自己是不是够苗条。此外,任何方式的瘦身,都应以健康为首要考虑因素。请记住,不要与哪位明星比,而是与过去的自己比,那些特别渴望拥有不切实际的理想化体型的人往往会要求比较极端的方案,这样换来的结果多半是失望。

  我想要迷人的大眼睛心理潜台词:好怕被忽视,我想吸引更多注意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传神”的器官。我们在看到喜爱的人和物时瞳孔会放大,有魅力的眼神能够“勾魂摄魄”;我们发现两个人在恋爱是因为“他们看彼此的眼神不对了”,也就是说“眼睛会说话”。单眼皮的东方美体现的是一种柔和的神采和含蓄的沟通;如今西式审美盛行,沟通讲究快速高效,所以眼线、眼影、睫毛膏齐备,肆意放电的双眼皮大眼睛更让人羡慕。如果你经常对你的眼睛耿耿于怀,可能是因为你特别希望吸引别人的注意,或是对自己通过言语沟通引人注目的能力不是很自信,内心深处感觉自己在被忽视,因为眼睛是“注目”的工具,你们为什么不看我?

  整形态度:

  相比起整鼻子,整眼睛的风险略小一些,毕竟眼睛大一些总是更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只要手术做得好就行。但配合手术更需要调整的是心态,毕竟眼睛神采更多来自内在,自我够强大,眼小一样聚光,男有孙红雷,女有林忆莲,早是明证。

  我想要性感的嘴唇心理潜台词:我要做个性解放的新女性!

  中国古代喜欢“樱桃小口”,那是来自一种对性以及个性的压抑,而在提倡性感、崇尚个性张扬的今日,大嘴、厚唇则被作为美的标准,从朱莉亚-罗伯茨到安吉丽娜-朱莉一脉相承。“大嘴巴”常常和口无遮拦有关,这同样是一种不压抑个性的表现。有心理学家认为,它与性爱、亲吻有关。因此想要改变嘴唇的形状,往往意味着想使自己更性感。

  整形态度:

  希望整唇的人也许更应该反思对嘴唇的不满意背后是否意味着对性感的理解以及对个性表达的态度。毕竟对性感的理解以及一个人的个性魅力更多来自心态而非嘴唇大小厚薄,而性感与个性的体现也更多是在非物质的仪态上。比如你是否自信、乐观,如果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些,那么不整形也能很开心,整过之后也容易对效果更满意。

  我想要精致的鼻子心理潜台词:我要更多的自信心

  气质的精巧一些,以显示出女性温和、优雅的美,因为她们再也不愿让父鼻子是和自我以及自信关系最为密切的器官,就好像一个人在谈到“我”的时候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打牌输了作为惩罚要刮鼻头,京剧小丑要画白鼻梁。而自信往往是来自人性格中的男性成分,给人的感觉会有些阳刚,所以,强烈要求改变自己鼻形,希望把鼻子的线条塑造得柔和、精巧一些的女人,多是希望显示出更多的女性温和、优雅的美。

  整形态度:

  正是因为鼻子对于自我概念的重要影响,以及在容貌中突出的位置,所以不建议在鼻子上大做文章,因为动鼻子往往会让你的亲人感觉陌生,也会让自己特别难以适应。如果坚持一定要做鼻子整形,还是微调比较好。

  抱怨的心态害己害人,日常生活中,时常有人抱怨。但重要的是善待自己,生命只有一次。工作岗位没别人好,抱怨;收入没别人高,抱怨;房子没别人大,抱怨;进步没别人快,抱怨……笔者以为,大凡这也抱怨那也抱怨的人,是心情不阳光、不愉快的人,整日怨天尤人的人,必定活在痛苦中。

  其实,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会碰到阳光,也会遭遇风雨,绝不可能万事遂愿。因此,一个人辉煌也好落魄也罢,至关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要知道,人生无常,每日能迎接升起的太阳,就是幸福,就要珍惜,就要把遭遇到的烦恼和不愉快统统忘却、抛弃,并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去为这个世界创造财富,为社会文明进步推波助澜。

  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学习,就是要求人们在旅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整体素养,以昂扬向上的激情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努力奋斗。假如一个人把人生修炼到一定境界,即使在工作生活中碰到困难和挫折,自然就不会抱怨什么命运不济、社会不公、人情冷漠、世道炎凉,而会用自己的理解和方法去寻找幸福享受快乐。

  面对工作生活中的不顺心,就郁郁寡欢、萎靡不振、灰心丧气、长吁短叹的人,为什么不去想想还有人比自己更不顺心,甚至连温饱都未解决。人有七情六欲,偶有抱怨无可厚非,若一味地去抱怨,无端生悲,让宣泄成为一种常态,却只会让自己在无望中虚度光阴。

  一些人各方面收获颇多,生活滋润,仍常有抱怨,典型的“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实在不该。有人说过:“抱怨所能带给我们的,只有黯淡的情绪、失败的借口、逃避的理由,只能磨灭自己的斗志、丧失自己的战斗力。”

  社会本来就是由各种各样细胞所组成的,这种细胞就是各种不同的分工,只有各种分工协调运转,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否则就像自然界只有单一物种而无法构成良好的生态。只要懂得这一道理,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无论是遭遇挫折困境还是顺风顺水,就能保持良好、积极、向上的心态。一个人来到世上,总要给世界留下一点东西,增添一点光彩。在漫漫旅程中,心态淡定了,你就不会抱怨,就会立足本职岗位,尽心竭力地把工作做好。只有这样,就会把自己的人生过程活得精彩。

  当然,每个人对人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抱怨、折腾、懈怠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社会对他人的一种伤害。迁怒别人,惩罚的就是自己。奉献、无私、知足,方能保持心理平衡,心情舒畅地去书写人生之歌。但愿每个人把旅程中的`所有不愉快全部彻底地遗忘。

  婚姻江湖“十面埋伏”该是如何应对?

  男人在结婚的时候相比起刚牵手时判若两人。是身边这个女人的御夫术有多厉害?还是她貌美如天仙?相比起厉害或容貌,更多的,是善良与智慧,包容与尊重。重要的是应该懂得如何在对方面前去展示。

  第1个埋伏:差距在一步步扩大。——

  男人和女人之间本来就有差距,比如女人喜欢罗曼谛克,男人却喜欢诺曼底;女人喜欢时装,男人喜欢的是穿时装的模特。对于夫妻来说,在生活情趣、价值取向、兴趣爱好等方面有所差距,不仅能让二人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还正好可以符合那个“互补”的规律。

  第2个埋伏:感情生活缺乏色彩。

  有人说,夫妻间的爱情终究是要变质的,由美丽浪漫的爱情演变成血肉相连的亲情。这是因为婚姻比恋爱实际而漫长。于是在这种实实在在的婚姻之下,感情生活处于“疲惫”状态,不再有“创新”,变成了油盐柴米中一根根粗硬的线条。

  第3个埋伏:“房中之事”成了难言之隐。

  也许有人认为:结婚了,性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确实,家庭生活首先要想着柴米油盐以及小孩上学,性不知道被它们逼到了哪个角落去了,这大概也是很多中国女人都情愿没有高潮而忠贞地活着的理由。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性也是现代生活的一个衡量标准,不论如何逃避,性生活是否和谐必将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

  第4个埋伏:仓促结婚,留下隐患。

  “婚”,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就是女人一昏,就找人去结了。事实上有很多对夫妻都证明过这个字不是我们老祖宗随便造出来的,一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立马就得跑向民政局,心想赶紧拴住这个人。可等到链子一套上,才发现这个人并不适合自己,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块。

  第5个埋伏:过分忙碌,冷淡对方。

  金庸的小说《雪山飞狐》里,当苗人凤美丽的妻子南兰转而投向田归农的怀抱时,她深情款款地对田归农说:“你跟我丈夫的名字应该对调一下才配。他最好是归农种田,你才真正是人中的凤凰。”让南兰说出这一番情语的原因是大侠苗人凤成天只知道练他的苗家剑,妻子开不开心,他从来都没管过。很多男人就成了现代版的“苗人凤”,而很多女人大概也不例外,“女强人”自然也是忙出来的。

  第6个埋伏:孩子成了“第三者”。

  很多人把孩子比喻为爱情的结晶。在现代社会,这个结晶往往只能出现一次,而且出现的时间也比以前要晚,所以当迟来的小生命终于睁开了眼睛,他仅仅是向父母们瞥了一眼,那一瞬间人类天性中的亲情立刻全部爆发出来。

  第7个埋伏:生活越来越平淡,习惯了彼此的位置。

  平淡也有错吗?不是有人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嘛!不过心理学家说,多少年来,有两种内心的矛盾一直缠绕着人类:一方面人们总想在这个缺少安全感的世界里寻求平淡安稳,但另一方面,平淡就意味着被束缚,这种选择是以失去生活情趣为代价的。所以恐怕除了寺院里的得道高僧,没有一个人是可以真正忍受长期的平淡生活的。

  第8个埋伏:彼此期望的落空。

  有人说,城市里有多少扇窗子,它里面的人们就能够找到多少种结婚的动机和理由。而不管每个人去领那个小红本的缘由有多么不同,有一点是可以相同的:那就是对于未来的期待,对于将和自己共同生活的那一个人的期待。

  第9个埋伏:“怀疑精神”的泛滥。

  越是在乎的东西越会紧张它。结婚久了,步入中年的丈夫也到了男人“一枝花”的时期,那么,这枝“花”会不会在家以外的地方“静悄悄地开”?不管怎么说,首先得防着点。比如查查他的钱包,看看他的手机,翻翻他的衣领闻一闻气味,甚至还不忘记考核考核他的床上表现……能不能发现蛛丝马迹那是另说,反正只有这样才能让心中那块石头不是老那么半空悬着就电影里说的那个什么“审美疲劳”而言,给丈夫打打预防针也是必要的。问题是你不能太狠,天天来一针谁也受不了。也许有的男人本来是好好的,却被你一步一步推向了出轨的边缘,“你不是总不能信任我吗?那好,我就来一次实际行动,怎么着?”别以为叛逆只有十几岁的小孩才会干,被逼急了,所谓“不惑”的男人也要“爆发”的。

  第10个埋伏:积少成多的伤害。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夫妻朝夕相对,当然更少不了磕磕碰碰,吵吵架是难免的,不吵反倒不正常了。但是,吵架和伤害对方是有区别的。如果双方只是带着愤怒的表情发表不同观点,这是吵架;如果还要顺便侮辱一下对方的人格,践踏一下对方的自尊,这是伤害。

  在我的咨询案例中,每位来访者在讲述了自己最近工作上或生活中的烦恼后,都会向我询问他属于哪一类心理问题,是强迫症?焦虑症?还是抑郁?而且还会振振有辞地告诉我他的初步结论是参考了心理学网站上的一些症状分析。那架势,好像他如果没有确凿的问题和病态症状,就失去了来做心理咨询的全部意义。

  这正是因为,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人们所熟悉的词汇都是与病态和消极情绪有关的,如抑郁,幻觉,焦虑,狂躁等。大多数心理学人士的任务也是为有问题和有障碍的人“排忧解难”。所以,当人们找到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时,就会习惯性地给自己先行贴上问题的标签。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在无奈地发着感慨,我并没有什么直接而猛烈的痛苦来源,可为什么我依然感受不到快乐?当他们一边发出感慨时,却在一边自嘲这种无梦、无痛、无趣的心态就属于生活的正常面貌。

  其实,人们往往忽略的是,主观幸福感既包括积极情感,也包括消极情感,两种成分对幸福来说同样重要。积极情感,如满足、希望、自信能增加人的幸福感,消极情感,如妒忌、抑郁、愤怒则降低人的幸福感。幸福感正是指人们所体验到的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之间的差。这也就回答了之前的问题——无梦、无痛、无趣,仅仅拥有较少的负性情绪,并不等于就能获得较多的正性情绪。也就是说,没有了痛苦,并不代表你就拥有了幸福;愈合了忧郁,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快乐;走出了低迷,也不等于你就满怀自信。所以,我们应该更明确地意识到,想要提高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除了减少负性情绪,更要同时增加正性情绪。

  心理学在诞生近一个世纪以来,确实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我们却也发现患心理疾病的人口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了成倍的增长。这一现象似乎和心理学的实践初衷相违背。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开始思考,似乎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不断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于2000年才出现的积极心理学,其矛头正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并逐渐掀起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相对于以损伤、缺陷和伤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治疗不仅仅是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优势、力量的发掘。

  积极心理学,从中国远古穿越至今,中国GDp已经逼近40万亿元,到达了以往难以想象的高峰之上。但是,在中国这趟高速列车的行进途中,却始终没有摆脱轨道上那些恼人的障碍栏:人均GDp、社会公正程度、环境的牺牲、资源的过度开发、收入分配的方式,以及人民的幸福感等等。对于如何解读中国高速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矛盾,积极心理学家、哈佛最受欢迎的“幸福课”讲师沙哈尔说:“我相信‘构建和谐社会’的确是中国应该倡导的,并且这也有利于促进整个世界的和谐进程。但问题是‘和谐’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形容它,怎样得到它呢?中国人正在享受发达的科技带来的快乐,但同时他们也应该扎根于自己国家深厚的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快乐。中国哲学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把看似矛盾的力量和理念结合在一起才是和谐。”

  积极心理学指出,大多数人对“积极”的理解实际上是有偏差的。人们往往认为,“积极”是指一个人通过努力取得了成功,取得了显赫社会地位或经济地位;谈到“积极”首先想到的是社会精英,如文化名流、首富、官员、明星等。其实,这种“积极”不是指人的内在积极,而是外在积极。而真正的“积极”应该是人的一种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所以,积极心理学强调心态,强调“身心合一”,强调事物间的联系,强调家庭等社交人际网络的重要性。这些熟悉的理论不得不让我们把目光回溯至道家的主要创始人,先秦时期的庄子。出于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彻底绝望,庄子第一个开创了追问生命含义的生命哲学,将全部身心都放在了人类个体生命状态的关怀中。他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样一来,人们自然就能摆脱时间压力,免除空间焦虑,使生命与天地为一。这种与天地同乐,回归自我的精神大美,无论是在刀耕火种的荒蛮远古,还是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当今,其指导意义都毫不逊色。

  “积极心理学”中还强调“追随内心”。沙哈尔认为,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里找到意义。如创业、当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是打家具。重要的是,选择目标时,必须确定其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爱好,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只要你追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所经历的,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开始源源不断地带给你新的机会。”而中国儒家的先贤们早在“四书五经”之首的《大学》中就有“修身在正其心者”的说法,强调心态才是人之根本。老子也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的警句,意在表达真正的智者是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力,不妄自菲薄的;而真正的胜者也属于能够保持平常心,从心态上战胜自己的人。

  “积极心理学”中尤为重要的另一个理论是“接受自我”。沙哈尔认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悲伤的时刻,比如虽经历失败或失去,但却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一个幸福的人,虽然也会有情绪上的不断起伏,但整体来看却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趋向积极情绪,如欢乐和爱,减少消极情绪,如愤怒或内疚。对于这一哲学观,中国圣贤孔子早已有所顿悟。孔子为了坚定地悦纳自己,曾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是,“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孔丘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正是因为出于对学识的自信,孔子对自己的政治才华也自信有加。他积极表达自己的志愿,要成为驾驭社会的领袖,“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事实证明孔子任中都宰,“行之一年,四方诸侯则焉”。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老子最为世人熟知的“无为而治”,是多么巧妙地在两千年前就解释了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二字:即是说真正的积极有时包括一种“无为”,一种面对现实的客观和如实接受。接受该接受的,做自己能做的,看上去很无奈,但它却是最佳的积极。因为此时此景,没有比这一行为更好的主动。和当代心理学相比,庄子也做为道家美学的另一杰出代表总结出“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这样一种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并具有终极反思意义的生命哲学。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关于职场人都应懂得的职场潜规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职场人都应懂得的职场潜规则】相关文章:

CIO应该懂得的那些职场潜规则02-19

职场潜规则02-26

备战职场-女性职场潜规则06-28

职场经验之职场的潜规则06-29

职场人要懂得说“NO”02-07

2017最新职场人加薪“潜规则”06-13

职场新人要知道的职场潜规则07-18

职场新人如何读懂职场潜规则05-12

职场晋升潜规则02-03

文章
代写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关于职场人都应懂得的职场潜规则

  一个企业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财务目的,一个是非财务目的。首先是财务目的,然后才可能有非财务目的。就象一个人,可以谈光辉前途,可以谈远大理想,可以谈个人价值,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必须先生存下来。?

关于职场人都应懂得的职场潜规则

  关于“执行力”的书籍,太多;能讲“执行力”的大师,太多。但看了、听了回到自己的企业能够解决问题的,太少。为什么?把简单的东西弄得复杂了。专家的思维是,好象不复杂,不足以证明他是专家?如果不复杂,你又怎么会掏那么多钱埋单呢?但真理往往很简单。基于现实的解决方法从不复杂。

  市场不相信泪,不相信苦劳,只相信功劳。

  一个农民种了一地西瓜,因为当初买了良种,因为勤施肥勤照料,西瓜长得很好。根据市场价格,大概可以卖回来一万块钱。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夜冰雹,把农民精心种植的希望打为一地西瓜汤,农民号啕大哭一场后,发现还有一只西瓜因为躲在一个石头下幸免于难。于是他精心呵护这只西瓜。终于等到它成熟了,他捧着这只西瓜来到集市。请问:他这只西瓜卖多少钱合适?

  能卖一万块吗?谁说能?要不卖给你?

  现实的情况是,人家一只西瓜卖两块钱,他这只西瓜也只能卖两块钱。事实残酷却无法改变。

  道理就如此简单,如果你没有结果,老板不会为你的辛苦埋单。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这是老板忽悠员工的话。

  员工不是企业的主人,老板才是企业的主人。老板和员工之间是人格平等的雇佣关系。员工是种瓜的,老板是买瓜的。不见瓜就掏钱的老板,迟早会把企业做死。然后,他和他的员工一起,失业!只有象猎豹一样死死盯住结果的企业,才是有执行力的企业。否则,它的制度和流程都是花架子。

  怎样才能产生你想要的结果呢?很简单,pDCA循环。

  pland——计划:没有针对目标周密的计划,想要有好结果只是妄想;

  Do——行动:一个人的命运不会因为你计划了多少而改变,只会因为你做到了多少而改变;

  Check——检查:员工不会做你想要的,只会做你检查的。没有过程监控,你只会等爬到了梯子的顶端,才发现它靠错了墙;

  Act——处理:做好了奖励并保持,没做好处罚并改进。

  执行力就这么简单。

  别傻乎乎的被“头头是道”的理论弄得“晕头转向”。

  心理治疗消费者指南

  什么时候人们应该寻求心理健康专家的帮助呢?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斥着平静和紧张,幸福和悲伤,好心情和坏心情也会交替出现。当情绪困扰和痛苦的思绪影响了正常生活时,你就需要心理咨询了。下列是一些心理障碍的征兆:

  一、感到绝望。

  二、长期而严重的抑郁情绪。

  三、自虐行为,比如酗酒、吸毒。

  四、莫名的恐惧。

  五、情绪极不稳定。

  六、自杀的念头。

  七、强迫症,如洗手。

  八、性障碍。

  如果打算找一位心理治疗师,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先去求助于两三位治疗师。你可以先描述一下自己的问题,获得每个治疗量的治疗方法。你可以问一些关于治疗师价值观、资历的问题以及收费情况,你可以评价一下对每个治疗师的感觉,从而做出选择。

  整形部位对应的心理潜台词

  2005年的超级女声王贝为换得美丽容貌,进行面部磨骨手术,结果却再也没能睁开眼睛。每一个女人心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于是,整形成了她们的选择。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在那些我们以为要整或者该整的部位,究竟隐藏着什么内心小秘密?

  我想要曼妙的身材心理潜台词:我不想长大!

  几乎每个女人都会在美味面前纠结一番,吃还是不吃?到底吃多少?在饭后又会自责:今天又吃多了。而在减肥瘦身后依然会有这样的麻烦:又反弹了!瘦身成了女人一项艰苦卓绝、又势在必行的事业。其实,我们希望永保少女的苗条,是因为内心深处对自己还不够自信。于是,我们更相信社会上普遍地对身材的认同。可是,请别忘了,我们总要从少女变成母亲,即便不生孩子,我们也会变老。因此接纳自己的身材可能比去吸脂瘦身更重要一点点。

  整形态度:

  如果你能够更认同自己的母亲以及女人作为母亲的身份感,就不会过度纠结于自己是不是够苗条。此外,任何方式的瘦身,都应以健康为首要考虑因素。请记住,不要与哪位明星比,而是与过去的自己比,那些特别渴望拥有不切实际的理想化体型的人往往会要求比较极端的方案,这样换来的结果多半是失望。

  我想要迷人的大眼睛心理潜台词:好怕被忽视,我想吸引更多注意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传神”的器官。我们在看到喜爱的人和物时瞳孔会放大,有魅力的眼神能够“勾魂摄魄”;我们发现两个人在恋爱是因为“他们看彼此的眼神不对了”,也就是说“眼睛会说话”。单眼皮的东方美体现的是一种柔和的神采和含蓄的沟通;如今西式审美盛行,沟通讲究快速高效,所以眼线、眼影、睫毛膏齐备,肆意放电的双眼皮大眼睛更让人羡慕。如果你经常对你的眼睛耿耿于怀,可能是因为你特别希望吸引别人的注意,或是对自己通过言语沟通引人注目的能力不是很自信,内心深处感觉自己在被忽视,因为眼睛是“注目”的工具,你们为什么不看我?

  整形态度:

  相比起整鼻子,整眼睛的风险略小一些,毕竟眼睛大一些总是更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只要手术做得好就行。但配合手术更需要调整的是心态,毕竟眼睛神采更多来自内在,自我够强大,眼小一样聚光,男有孙红雷,女有林忆莲,早是明证。

  我想要性感的嘴唇心理潜台词:我要做个性解放的新女性!

  中国古代喜欢“樱桃小口”,那是来自一种对性以及个性的压抑,而在提倡性感、崇尚个性张扬的今日,大嘴、厚唇则被作为美的标准,从朱莉亚-罗伯茨到安吉丽娜-朱莉一脉相承。“大嘴巴”常常和口无遮拦有关,这同样是一种不压抑个性的表现。有心理学家认为,它与性爱、亲吻有关。因此想要改变嘴唇的形状,往往意味着想使自己更性感。

  整形态度:

  希望整唇的人也许更应该反思对嘴唇的不满意背后是否意味着对性感的理解以及对个性表达的态度。毕竟对性感的理解以及一个人的个性魅力更多来自心态而非嘴唇大小厚薄,而性感与个性的体现也更多是在非物质的仪态上。比如你是否自信、乐观,如果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些,那么不整形也能很开心,整过之后也容易对效果更满意。

  我想要精致的鼻子心理潜台词:我要更多的自信心

  气质的精巧一些,以显示出女性温和、优雅的美,因为她们再也不愿让父鼻子是和自我以及自信关系最为密切的器官,就好像一个人在谈到“我”的时候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打牌输了作为惩罚要刮鼻头,京剧小丑要画白鼻梁。而自信往往是来自人性格中的男性成分,给人的感觉会有些阳刚,所以,强烈要求改变自己鼻形,希望把鼻子的线条塑造得柔和、精巧一些的女人,多是希望显示出更多的女性温和、优雅的美。

  整形态度:

  正是因为鼻子对于自我概念的重要影响,以及在容貌中突出的位置,所以不建议在鼻子上大做文章,因为动鼻子往往会让你的亲人感觉陌生,也会让自己特别难以适应。如果坚持一定要做鼻子整形,还是微调比较好。

  抱怨的心态害己害人,日常生活中,时常有人抱怨。但重要的是善待自己,生命只有一次。工作岗位没别人好,抱怨;收入没别人高,抱怨;房子没别人大,抱怨;进步没别人快,抱怨……笔者以为,大凡这也抱怨那也抱怨的人,是心情不阳光、不愉快的人,整日怨天尤人的人,必定活在痛苦中。

  其实,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会碰到阳光,也会遭遇风雨,绝不可能万事遂愿。因此,一个人辉煌也好落魄也罢,至关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要知道,人生无常,每日能迎接升起的太阳,就是幸福,就要珍惜,就要把遭遇到的烦恼和不愉快统统忘却、抛弃,并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去为这个世界创造财富,为社会文明进步推波助澜。

  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学习,就是要求人们在旅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整体素养,以昂扬向上的激情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努力奋斗。假如一个人把人生修炼到一定境界,即使在工作生活中碰到困难和挫折,自然就不会抱怨什么命运不济、社会不公、人情冷漠、世道炎凉,而会用自己的理解和方法去寻找幸福享受快乐。

  面对工作生活中的不顺心,就郁郁寡欢、萎靡不振、灰心丧气、长吁短叹的人,为什么不去想想还有人比自己更不顺心,甚至连温饱都未解决。人有七情六欲,偶有抱怨无可厚非,若一味地去抱怨,无端生悲,让宣泄成为一种常态,却只会让自己在无望中虚度光阴。

  一些人各方面收获颇多,生活滋润,仍常有抱怨,典型的“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实在不该。有人说过:“抱怨所能带给我们的,只有黯淡的情绪、失败的借口、逃避的理由,只能磨灭自己的斗志、丧失自己的战斗力。”

  社会本来就是由各种各样细胞所组成的,这种细胞就是各种不同的分工,只有各种分工协调运转,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否则就像自然界只有单一物种而无法构成良好的生态。只要懂得这一道理,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无论是遭遇挫折困境还是顺风顺水,就能保持良好、积极、向上的心态。一个人来到世上,总要给世界留下一点东西,增添一点光彩。在漫漫旅程中,心态淡定了,你就不会抱怨,就会立足本职岗位,尽心竭力地把工作做好。只有这样,就会把自己的人生过程活得精彩。

  当然,每个人对人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抱怨、折腾、懈怠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社会对他人的一种伤害。迁怒别人,惩罚的就是自己。奉献、无私、知足,方能保持心理平衡,心情舒畅地去书写人生之歌。但愿每个人把旅程中的`所有不愉快全部彻底地遗忘。

  婚姻江湖“十面埋伏”该是如何应对?

  男人在结婚的时候相比起刚牵手时判若两人。是身边这个女人的御夫术有多厉害?还是她貌美如天仙?相比起厉害或容貌,更多的,是善良与智慧,包容与尊重。重要的是应该懂得如何在对方面前去展示。

  第1个埋伏:差距在一步步扩大。——

  男人和女人之间本来就有差距,比如女人喜欢罗曼谛克,男人却喜欢诺曼底;女人喜欢时装,男人喜欢的是穿时装的模特。对于夫妻来说,在生活情趣、价值取向、兴趣爱好等方面有所差距,不仅能让二人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还正好可以符合那个“互补”的规律。

  第2个埋伏:感情生活缺乏色彩。

  有人说,夫妻间的爱情终究是要变质的,由美丽浪漫的爱情演变成血肉相连的亲情。这是因为婚姻比恋爱实际而漫长。于是在这种实实在在的婚姻之下,感情生活处于“疲惫”状态,不再有“创新”,变成了油盐柴米中一根根粗硬的线条。

  第3个埋伏:“房中之事”成了难言之隐。

  也许有人认为:结婚了,性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确实,家庭生活首先要想着柴米油盐以及小孩上学,性不知道被它们逼到了哪个角落去了,这大概也是很多中国女人都情愿没有高潮而忠贞地活着的理由。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性也是现代生活的一个衡量标准,不论如何逃避,性生活是否和谐必将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

  第4个埋伏:仓促结婚,留下隐患。

  “婚”,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就是女人一昏,就找人去结了。事实上有很多对夫妻都证明过这个字不是我们老祖宗随便造出来的,一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立马就得跑向民政局,心想赶紧拴住这个人。可等到链子一套上,才发现这个人并不适合自己,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块。

  第5个埋伏:过分忙碌,冷淡对方。

  金庸的小说《雪山飞狐》里,当苗人凤美丽的妻子南兰转而投向田归农的怀抱时,她深情款款地对田归农说:“你跟我丈夫的名字应该对调一下才配。他最好是归农种田,你才真正是人中的凤凰。”让南兰说出这一番情语的原因是大侠苗人凤成天只知道练他的苗家剑,妻子开不开心,他从来都没管过。很多男人就成了现代版的“苗人凤”,而很多女人大概也不例外,“女强人”自然也是忙出来的。

  第6个埋伏:孩子成了“第三者”。

  很多人把孩子比喻为爱情的结晶。在现代社会,这个结晶往往只能出现一次,而且出现的时间也比以前要晚,所以当迟来的小生命终于睁开了眼睛,他仅仅是向父母们瞥了一眼,那一瞬间人类天性中的亲情立刻全部爆发出来。

  第7个埋伏:生活越来越平淡,习惯了彼此的位置。

  平淡也有错吗?不是有人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嘛!不过心理学家说,多少年来,有两种内心的矛盾一直缠绕着人类:一方面人们总想在这个缺少安全感的世界里寻求平淡安稳,但另一方面,平淡就意味着被束缚,这种选择是以失去生活情趣为代价的。所以恐怕除了寺院里的得道高僧,没有一个人是可以真正忍受长期的平淡生活的。

  第8个埋伏:彼此期望的落空。

  有人说,城市里有多少扇窗子,它里面的人们就能够找到多少种结婚的动机和理由。而不管每个人去领那个小红本的缘由有多么不同,有一点是可以相同的:那就是对于未来的期待,对于将和自己共同生活的那一个人的期待。

  第9个埋伏:“怀疑精神”的泛滥。

  越是在乎的东西越会紧张它。结婚久了,步入中年的丈夫也到了男人“一枝花”的时期,那么,这枝“花”会不会在家以外的地方“静悄悄地开”?不管怎么说,首先得防着点。比如查查他的钱包,看看他的手机,翻翻他的衣领闻一闻气味,甚至还不忘记考核考核他的床上表现……能不能发现蛛丝马迹那是另说,反正只有这样才能让心中那块石头不是老那么半空悬着就电影里说的那个什么“审美疲劳”而言,给丈夫打打预防针也是必要的。问题是你不能太狠,天天来一针谁也受不了。也许有的男人本来是好好的,却被你一步一步推向了出轨的边缘,“你不是总不能信任我吗?那好,我就来一次实际行动,怎么着?”别以为叛逆只有十几岁的小孩才会干,被逼急了,所谓“不惑”的男人也要“爆发”的。

  第10个埋伏:积少成多的伤害。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夫妻朝夕相对,当然更少不了磕磕碰碰,吵吵架是难免的,不吵反倒不正常了。但是,吵架和伤害对方是有区别的。如果双方只是带着愤怒的表情发表不同观点,这是吵架;如果还要顺便侮辱一下对方的人格,践踏一下对方的自尊,这是伤害。

  在我的咨询案例中,每位来访者在讲述了自己最近工作上或生活中的烦恼后,都会向我询问他属于哪一类心理问题,是强迫症?焦虑症?还是抑郁?而且还会振振有辞地告诉我他的初步结论是参考了心理学网站上的一些症状分析。那架势,好像他如果没有确凿的问题和病态症状,就失去了来做心理咨询的全部意义。

  这正是因为,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人们所熟悉的词汇都是与病态和消极情绪有关的,如抑郁,幻觉,焦虑,狂躁等。大多数心理学人士的任务也是为有问题和有障碍的人“排忧解难”。所以,当人们找到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时,就会习惯性地给自己先行贴上问题的标签。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在无奈地发着感慨,我并没有什么直接而猛烈的痛苦来源,可为什么我依然感受不到快乐?当他们一边发出感慨时,却在一边自嘲这种无梦、无痛、无趣的心态就属于生活的正常面貌。

  其实,人们往往忽略的是,主观幸福感既包括积极情感,也包括消极情感,两种成分对幸福来说同样重要。积极情感,如满足、希望、自信能增加人的幸福感,消极情感,如妒忌、抑郁、愤怒则降低人的幸福感。幸福感正是指人们所体验到的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之间的差。这也就回答了之前的问题——无梦、无痛、无趣,仅仅拥有较少的负性情绪,并不等于就能获得较多的正性情绪。也就是说,没有了痛苦,并不代表你就拥有了幸福;愈合了忧郁,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快乐;走出了低迷,也不等于你就满怀自信。所以,我们应该更明确地意识到,想要提高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除了减少负性情绪,更要同时增加正性情绪。

  心理学在诞生近一个世纪以来,确实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我们却也发现患心理疾病的人口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了成倍的增长。这一现象似乎和心理学的实践初衷相违背。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开始思考,似乎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不断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于2000年才出现的积极心理学,其矛头正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并逐渐掀起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相对于以损伤、缺陷和伤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治疗不仅仅是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优势、力量的发掘。

  积极心理学,从中国远古穿越至今,中国GDp已经逼近40万亿元,到达了以往难以想象的高峰之上。但是,在中国这趟高速列车的行进途中,却始终没有摆脱轨道上那些恼人的障碍栏:人均GDp、社会公正程度、环境的牺牲、资源的过度开发、收入分配的方式,以及人民的幸福感等等。对于如何解读中国高速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矛盾,积极心理学家、哈佛最受欢迎的“幸福课”讲师沙哈尔说:“我相信‘构建和谐社会’的确是中国应该倡导的,并且这也有利于促进整个世界的和谐进程。但问题是‘和谐’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形容它,怎样得到它呢?中国人正在享受发达的科技带来的快乐,但同时他们也应该扎根于自己国家深厚的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快乐。中国哲学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把看似矛盾的力量和理念结合在一起才是和谐。”

  积极心理学指出,大多数人对“积极”的理解实际上是有偏差的。人们往往认为,“积极”是指一个人通过努力取得了成功,取得了显赫社会地位或经济地位;谈到“积极”首先想到的是社会精英,如文化名流、首富、官员、明星等。其实,这种“积极”不是指人的内在积极,而是外在积极。而真正的“积极”应该是人的一种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所以,积极心理学强调心态,强调“身心合一”,强调事物间的联系,强调家庭等社交人际网络的重要性。这些熟悉的理论不得不让我们把目光回溯至道家的主要创始人,先秦时期的庄子。出于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彻底绝望,庄子第一个开创了追问生命含义的生命哲学,将全部身心都放在了人类个体生命状态的关怀中。他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样一来,人们自然就能摆脱时间压力,免除空间焦虑,使生命与天地为一。这种与天地同乐,回归自我的精神大美,无论是在刀耕火种的荒蛮远古,还是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当今,其指导意义都毫不逊色。

  “积极心理学”中还强调“追随内心”。沙哈尔认为,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里找到意义。如创业、当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是打家具。重要的是,选择目标时,必须确定其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爱好,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只要你追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所经历的,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开始源源不断地带给你新的机会。”而中国儒家的先贤们早在“四书五经”之首的《大学》中就有“修身在正其心者”的说法,强调心态才是人之根本。老子也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的警句,意在表达真正的智者是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力,不妄自菲薄的;而真正的胜者也属于能够保持平常心,从心态上战胜自己的人。

  “积极心理学”中尤为重要的另一个理论是“接受自我”。沙哈尔认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悲伤的时刻,比如虽经历失败或失去,但却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一个幸福的人,虽然也会有情绪上的不断起伏,但整体来看却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趋向积极情绪,如欢乐和爱,减少消极情绪,如愤怒或内疚。对于这一哲学观,中国圣贤孔子早已有所顿悟。孔子为了坚定地悦纳自己,曾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是,“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孔丘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正是因为出于对学识的自信,孔子对自己的政治才华也自信有加。他积极表达自己的志愿,要成为驾驭社会的领袖,“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事实证明孔子任中都宰,“行之一年,四方诸侯则焉”。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老子最为世人熟知的“无为而治”,是多么巧妙地在两千年前就解释了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二字:即是说真正的积极有时包括一种“无为”,一种面对现实的客观和如实接受。接受该接受的,做自己能做的,看上去很无奈,但它却是最佳的积极。因为此时此景,没有比这一行为更好的主动。和当代心理学相比,庄子也做为道家美学的另一杰出代表总结出“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这样一种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并具有终极反思意义的生命哲学。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