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的方舟子 可怜的韩寒
看了方舟子的《“天才”韩寒创作《三重门》之谜》,我觉得方舟子太下功夫了。基本上把韩寒的书、电视访谈、报纸新闻通读了一边。然后找出前后“矛盾”的地方。他所提的一些问题,都是正常人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我把他的问题套在我身上,让我回忆我十年前干了什么,反正我回答不上来。看方舟子的文章很累,必须多看几遍。我真不知道哪些复杂的逻辑是怎么找出来。但经过了复杂的逻辑,基本上提出的是弱智的问题。
方舟子把这种接近变态反人类思维的逻辑,想成是自己的“打假精神”。所以有些问题,真的不想人类想出来的。 “那么他在课外究竟写没写《三重门》?“深夜”和周末是玩还是写作?作为那么爱玩的体育特长生,体育课真的也不去上而在写作?”
这个问题刁难的有些变态。我要问你十年前的每个深夜和周末在干嘛,你能说的上来吗?反正我说不上来。我想任何人都说不上来。方舟子问深夜在干吗,总觉得他在偷窥别人的嫌疑。
究竟是每天白天到深夜上课也写书,下课也写书,还是每天上课也看书,下课也看书?
我觉得应该是,白天也写书也看书,下课也写书也看书。甚至也可以,左手看书,右手写书。左手写书,右手看书。更可以,上课的时候,右手写书,左手看书。下课的时候,右手看书,左手写书。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这时最好的回答。因为这个问题,脱离了正常的人类思维。
鲁:成功的.作家都有一个写作的习惯,你有没有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
韩:没有,……但是我旁边不能有人看,我最烦的就是我在那里写,旁边有人看。
现在怎么又改口说是坐在同学们的中间写的,写一页传看一页?
一看方舟子就不喜欢写作。写作的人在写的时候都不喜欢让别人看。但写完后都希望别人能看到。
写的时候不想让人看,写完就想让人看,这么简单了逻辑难道方舟子不明白吗?
这回总不至于把学生们也都当成“笨蛋”了吧?为什么还是大都以一句“我忘了”或者“我不记得了”回答对《三重门》等成名作品的提问?一个作家对自己的成名作品的记性如此之差,这不是很奇怪吗?
这不奇怪。很多人在面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的时候,都会用“我忘了”。比如说,女朋友问我,你第一次是和谁,我说:“我忘了”。但实际上我记得清清楚楚。
再说,你让韩寒说:“心得与体会”。以一句:“我忘了。”回答,这是最好的回答。难道这也不行吗?
如果,有人问你的打假心得与体会。你或许会说一通,社会的良心,以及时代的黑暗,需要您这样人格高尚的人之类的话。但每个人表达不一样。你不能强求比人和你一样。
曹:那当时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萌芽》杂志在办一个新概念的作文大赛?
韩:其实我不知道,是我父亲在《新民晚报》上看到了这个消息,然后帮我把文章寄出去。
而且韩寒还说他补赛时,出题考官往水杯里扔的是一团餐巾纸,又多了一个版本。怎么不统一一下口供啊?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寄出去的稿件是初赛,《杯中窥人》是复赛吧。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不是韩寒的粉丝。但经常看他的文章。韩寒的确需要质疑,但不能脱离人类的正常思维。
对韩寒的质疑,我非常喜欢许知远先生的《庸众的胜利》。
中国的庸众的确让人感到哭笑不得。就拿此次代笔风波,很简单的逻辑,很简单的道理,但很多人就看不明白。更让人不解的是,此次风波是麦田挑起来的,最后,麦田道歉了,方舟子还在死撑。如果你觉得韩寒真的有问题,你早干嘛去了? http://www.cnrencai.com/
【变态的方舟子 可怜的韩寒】相关文章:
关于韩寒的经典伤感搞笑语录01-05
9点技巧完美应对变态上司11-22
用变态思维快乐学习考生谈考研英语02-28
逝去的青春的留言11-02
铣工的实习的目的01-11
单方申请离婚的手续是怎样的的05-02
成长的烦恼的作文11-28
最新的过年的传说03-20
英国的元旦的由来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