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时间:2023-03-16 05:15:40 饮食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了170多万年,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中国文化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而且饮食的内涵也十分丰厚,深厚广博。让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思考着人生,意境悠远。下面小编为你讲讲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希望参考。

  中国饮食文化注重五味说,讲究养助益充,烹调考究,畅神怡情,在菜肴的搭配上讲究明媚如画,在合理的搭配中揉入了中国特有的饮食氛围,产生了饮食情趣,体现中国文化的个性与传统,是我们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的结晶。在中国菜品尝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凸显我们的民族历史的厚重,文化的独特。中国饮食风味独特,我国各地区的文化风俗有着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在了饮食文化上,这就是我国的饮食文化并不单一,而是多种多样,体现各地域的特色,从而体现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的特点。中国饮食讲究养生,吃应季食物,在不同的季节回旋曲不同的食材进行料理,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节十五的口感。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中国饮食文化对细节也十分的细致入微,不仅对十五的味道要求十分苛刻,对于配菜的处理也十分重视。色彩的搭配,营养的搭配都十分合理。菜名既有情趣而且还体现了菜肴的特点,将菜肴的烹调方式,主辅搭配,与文化典故相结合,是我们在进餐的同时,与中国文化同行。中国的饮食文化,自古就是一们考究的学问,中国人民自古就将就养生,这也很好的体现在了饮食文化上面。中国饮食文化会与药理相结合,与宇宙戒律协调同步,顺应自然,在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调节心律,调整身体的最佳状态。在适宜的季节和气候,吃滋补的食物,达到最佳的调补效果。中国自古就有很多研究总结菜肴烹调的著作。例如西周时期的《周礼。天官》记载有糕点的名称,不仅如此,从两宋到明清,我国烹饪理论已达到相当的水平,从元代忽死慧的“饮善正要”到清代袁牧的“随园食单”,把中国烹饪理论推向成熟阶段。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着中国人民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深刻哲理,他不仅是一种生理的满足,而且借这种表达形式,表达丰富的内涵,甚至是深刻的社会意义。中国饮食文化可以说是:精美情礼。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的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和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材料,烹调,配制及饮食环境,都体现了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美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美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指它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说过:辩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作为烹调的第一要义,《晏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烊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讲的也是这个意思。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情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人们习惯于在饭桌上表示各种心情。过去的茶馆就是大家在一起坐下喝茶,听书等,其实是一种对于心理的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出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方式。

  礼是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仪。礼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所以说,礼指的是一种秩序和规范,坐席的方向,匙箸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体现了一个礼字,而这不仅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内在伦理精神,这种精神在饮食活动过程中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逻辑起点。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则侧重于社会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他们的完美统一形成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现状

  在现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各色各样的中国餐馆开遍了世界各地。中国人的宴请,本身就是一种双重享受,既享用了美食,有感受了中国文化。“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更是发扬光大,深入人心。在现今的中国,虽然历经各种磨难,但是丝毫没有影响饮食文化的传承。就是在今天,能够参加国庆招待宴会等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不仅仅是享用一次美食,而且是一种政治荣誉,也是政治地位的象征和宣示。能够得到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的宴请,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殊荣。所以,在中国,吃饭并非单纯的解决肚子的空虚,往往具有吃饭以外各种意义的文化内涵。

  在改革开放以来,温饱逐渐解决,一些人先富了起来,公款吃喝也成为风气,并且愈演愈烈,把中国的饮食文化演绎到一个崭新的境界。现在虽然有了很多条款限制,依然难以制止饕客们的胃口,总会对饮食文化不断改头换面以规避制度的红线。所以,有了将“三菜一汤”搞成“三盆一缸”之类的创举。类似的变通可以说是花样百出,用于吃喝的招待费依然居高不下。

  在80年代,进入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请客吃饭大家叫“吃油大”,吃的东西必须是高脂肪之类的食品。可以解谗,弥补过去对身体的亏空和欠帐。食材以猪肉为主。90年代,在肚皮填饱不再寡油的期间,就进入“吃档次”,吃的就不单纯是油大荤重的普通菜品,逐渐向高蛋白质食物转向,当然其价格必然上一个数量级。鸡鸭鱼虾就是主要食材。进入新世纪,解决温饱之后,脑满肠肥者就进入了“吃稀奇”,即原来没有吃过的就一定要品尝,山珍海味,粤菜鲁菜,法国大餐,日本料理,都对饕客具有莫大的吸引力。猎奇者甚至吃那些濒临绝种的珍稀动物,以致吃出震惊全球的沙氏瘟疫。

  吃遍天下之后,大家就进入了另外一种境界,吃饭就不单是满足口腹之需了。虽然吃饭从鸿门宴开始,就有很多除了饱口腹之外的许多意义。但是,以前是为政治家之类非等闲之辈在利用,现在,引车卖浆者流都广泛应用了。士农工商各路豪杰各显神通,使原本积淀深厚的饮食文化发挥得更加辉煌灿烂。川、粤、鲁、扬各大菜系推陈出新,重庆火锅发扬光大走向全球,各地风味小吃花样百出登堂入室,吃出了各种富贵病之后,于是有识之士开始“吃营养”。即尽量避免那些可以令人肥胖、升高血压,容易患痛风等疾病的食物。所以油腻类及一些海鲜就不再受欢迎。应运而生的药膳就大行其道方兴未艾,在当今的饮食文化中深受中老年朋友青睐。当然,无酒不成席,酒在饮食文化中可以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自成酒文化体系,暂且不表。宴席中酒的档次就是身份贵贱象征。茅台、五粮液的高端产品可以视为酒中皇族,其他后起之秀名牌酒也不失身份。所以,选择什么样的酒助兴,是一门学问,有助于你在饭桌上解决难题。当然,如果宴请客人时选用了与其身份不匹配的菜肴和酒水,虽然不算怠慢,但有时就会误事。如果只是为了保持一种交往,那就是典型的应酬而已了。

  在吃的内容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于是出现了食材之外的各种选择,有“吃环境”者,即看重用餐地方。于是餐厅的装潢豪华气派自不在话下,各种风格满足爱好需求。有金碧辉煌者;典雅幽静者;古朴怀旧者;歌陪舞伴者……五花八门,尽其所能来投其所好。而饭后休闲的棋牌茶园必不可少,其他配套设施更是琳琅满目。如洗足按摩,美容减肥等。

  饮食文化的的推波助澜者,往往是那些名正言顺的公费吃喝者,蹭饭者往往是理直气壮,对“吃欺头”大家都心照不宣。有时候明明问题已经解决,但是也要在宴饮之后才完成最后的程序。这些有的是出于礼仪,为了表达一种敬意,让客人领略当地的饮食文化。当然也有为了达到饭桌上解决难题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去设计最有吸引力的吃喝方案,最终在饭桌上完成任务。对优秀饮食文化的最大贡献者,并非那些食欲的享受者,也非那些利用酒肉朋友达到商业目的者。往往是纯粹的友情聚会者,即“吃气氛”者,只要是好朋友相聚,哪怕吃的是粗茶淡饭,心情都是愉悦的。这就是所谓软环境的重要性。大家只要觉得趣味相投,召之即来,饭桌上天南海北的聊天、交流,不由人不开怀畅饮,酒醉饭饱之后畅所欲言,更是令人心旷神怡。在当下,如果朋友相聚,茶酒畅叙之后,能够激发创新意识,解决各种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也就可以说得上是物超所值了。也算得上是对饮食文化的推陈出新了。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未免泥沙俱下。现今的中国开放引进,经过中西方文化的碰撞,那些落后的、非科学的饮食文化必然被淘汰。但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饮食文化的这一支脉,一定会得到光大发扬。大家所希望的是不要为了饮食而仅仅满足口腹之需,要达到交流沟通,消除障碍,解决问题的目的。饮食一定要有饮食以外的文化信息,这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的趋势

  在当今世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主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而我国的饮食文化还要发展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思想的开放,人民对饮食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餐馆就餐的人数逐渐增多。饮食的社交功能逐渐增强,饭馆变成集餐饮、信息、交谈、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厅”。这种饮食观念的变化,是80年代以来中国人观念的空前巨变之一。尽管这种巨变往往被某些观察者和评论者不愿提及,可它毕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于注重家庭观念的中国,应增加在家吃饭的次数,吃饭和做饭是传统家庭的纽带,使我们维系家庭和睦的有效手段。在今后的饮食文化发展中,要加强在家做饭,减少出外就餐的现象。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烹饪的世纪,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并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喜爱和接受。但是世界是多元化的,文化也应该是多元化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日趋成为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由此而来的国际交往的频繁、移民政策的开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的饮食文化已经开始走出往昔的既定轨迹,全球饮食文化交流与融合将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毕竟是历史的产物,它不可能超越一切时代,更不能取代其它饮食文化。这是因为其它国家和中国一样,其饮食文化各有优劣,只能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我们的正确态度是应该跳出传统思维的定势,既要吸收、接纳其它国家的饮食,充实我们的餐饮市场,又要将中国饮食打出国境,迈向全球,占领更多的餐饮市场,让中国食品餐饮在未来世界大交流、大变革的历史潮流中改进提高和发展壮大。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步调加快,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紧张之中,各式快餐和小吃的兴起。这是在饮食丰富多彩和交流的总趋势下出现的一股反向的、强调简化、速食的走向。这种“简速”,既不同于过去那种节简、艰苦为心态的价值取向,也不意味着饮食文化的衰落,而是以效率为基本出发点,同时考虑到营养和口味。它将推动饮食文化向易于制作、易于食用、易于保存的高水准饮食发展,是社会向前发展的表现之一。正因为如此,快捷、方便的餐饮得到了很多人的厚爱。可以预见,快餐将是21世纪最具生命力和最有风光的饮食项目。从某种意义上讲,谁占有了未来世界快餐市场,谁就掌握了餐饮业的主动权。已经打入全球的美国快餐那种势不遏止的辉宏之势更为我们坚定了快餐能征服未来世界的信念。凭借着中国烹饪深厚的底蕴,我们完全能够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又为世界各国人民喜食的多种多样的中国快餐。无论是食品工厂开发的各种冷冻食品、中式点心,还是餐饮业以中央厨房为后盾制作的种类繁多的炒饭、炒面、包子等均将以连锁经营方式大行其道,陆续登上世界饮食舞台,一层风采,而且将是最有希望的一股新生力量。此外,传统食品,若其制法繁锁、费工费时,也将得到改良、改进。至于那些既费时又不卫生,且缺乏实用价值的所谓“烹饪艺术品”的食雕花拼,不但不会得到发展,而且最终将为历史淘汰。

  现在的食物走向是返朴归真。尽管世界各国饮食文化不同,但对于吃要朝天然、健康方向发展则颇为一致。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追求绿色、黑色食品和野生天然食品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崇尚绿色、黑色和乡野天然食品,将是未来食品和餐饮的重要趋势之一。中国地域辽阔,天然食物资源极为丰富,只要我们想方设法,必能开发出许多健康食品来。我们要加强优良品种的种植和改良,树立国际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发扬中国传统膳食结构中食物要互相搭配的优食传统,荤蔬相配、粗细相配、主食副食相配,使其在人体中交替见功,以保证人体健康长寿。

  随着大多数人温饱问题逐渐解决,人们味觉审美的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也是一个走向小康和富裕社会的必然情形。现在的人不但不像20年前那样需要“大鱼大肉”,更不再满足“重油、重盐、重味”,转而要求“低盐、低油、低热量”和“强调本色、原味、清淡”。口味清淡必是未来饮食又一重要走向。口味清淡,当然也不是清汤寡水、淡而无味,而是经过调制后升华了的一种质朴、自然的本味,是更高层次的“淡中见真”的美味。就像鸡肉中含有鲜味特质的谷氨酸钠,若只用清水煮鸡仍然无味,但若调以适度的盐,鲜味立即呈现出来。请注意这里所谓的“适度”二字。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调味更讲究“度”,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做出符合人们味觉审美要求的清淡滋味。中国饮食文化也要顺应这种发展潮流,开发清淡可口的饮食,减少富贵病的发病几率。

  食对于人类而言有两重性。食,既有维持生命的一面,又有食快乐的一面。吃东西虽属生物遗传性现象,可人类的这种生理之欲,则有着许许多多的附带价值。这附带价值的体系,就是吃的文化。我们都清楚人与动物不仅仅在吃的领域差异很大,更重要的是人有吃的快感,享受上的追求。要把食物调制得味美好吃,那就要除去不好吃的恶味、扬善其好吃的美味,甚至还要动脑筋想出千奇百怪的方法创造出全新的滋味,来满足人们品尝快感的要求。由此而发明创造的烹调工具、烹调方法、调味技艺、吃的技巧、吃的礼仪和饮食风尚等等就成为一种文化,即饮食文化,食之乐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饮食审美一种境界,中华民族向来就很重视。对于不太重视这一方面的西方饮食文化,我们更应该着重的发扬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打开中国走向世界的国门。除了烹制出美好滋味的食物外,还要满足人们有感官至内心的愉悦的追求。餐厅的装潢,餐具讲究,整体环境气氛都要有水准可言。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大有潜力可以挖掘。以此来推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提高我国餐饮业的国际竞争水平。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现今的饮食文化也有一些弊端暴露,不过我国的饮食文化还是在朝着健康积极地方向发展。在经过不断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中国饮食文化必将再造辉煌,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历史上的奇葩。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相关文章:

中国饮食文化心得04-18

中国冬至的饮食文化07-19

中国各地饮食文化07-24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07-29

中国的饮食文化介绍03-04

中国饮食文化礼仪08-10

《中国饮食文化》阅读答案07-20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作文07-20

中国饮食文化之红茶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