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当务之急
最近,我看到《纽约时报》的上榜图书《生命的当务之急》,作者戴维·曼纳什是美国迈阿密的高中语文老师,6年前被诊断患有脑瘤,在生命接近终点时,他决定放弃治疗,做自己想做的事……
曼纳什忽然左耳耳鸣,几个月后,左半身痉挛,医生宣布他左脑中有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肿瘤。
曼纳什感到他的世界要崩塌了。他是东欧来的二代移民,能在美国接受良好教育并在全国闻名的高中谋得教职可真不容易。他还成了家,在机场旁买了房子。曼纳什教英语,他的课堂既是语文课,又是人生课。他经常让学生给人生重要事项排序,然后分析学生的排序清单。在他的教导下,酗酒的少年戒了酒……
英语文学滋养了曼纳什的心灵,给了他蔑视命运的勇气。他很快振作起来,做了开颅手术。发现抗抽搐类精神药物会使人情感麻木,他果断停药——对他来说,冷漠比死更可怕。
曼纳什经常用螺旋的比喻来教导学生。人一生的关注焦点,仿佛一圈圈螺旋线。婴儿时期,只知道自己的冷暖饥饱,此时心在螺旋线的原点。幼童时期,除了自身,会关心零食和玩具,此时心稍微外移,位于螺旋线第一圈。到了七八岁,看到妈妈哭,会不知所措,再大两三岁,则会给妈妈一个拥抱。直到成年,发现活着的意义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爱人、亲人、他人,此时螺旋线已经远离原点。只有少数高尚的心灵能够抵达螺旋线的最外端,关心不会马上对自己产生影响的人与事:贫困地区的饥荒,骚乱地区的战火,他人的痛苦……
6年后,曼纳什脑中的肿瘤长到网球那样大,做了第二次开颅手术。他的健康每况愈下。妻子与他开始疏离。最糟糕的是他不能上课,生命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忽然,曼纳什明白了:癌症能够夺走他的未来,但夺不走他的现在,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有目标地活在当下。于是,他决定放弃治疗,用最后的时间去实现40年来最大的心愿:拜访全国各地自己的学生们。
他在Facebook上发帖:“所有Coral Reef高中大家庭的成员:首先,我要谢谢大家的相伴。你们把自豪、意义和喜悦注入我的'生命。我曾经是你们生活中的一个匆匆过客,这是我最大的荣耀。我要上路了,请告诉我,你们在哪个城市,能不能为我提供一张过夜的沙发?”
48小时内,各地50多名学子回应:我的家里总有一张沙发属于你。曼纳什拖着瘸腿、手持盲杖,踏上了旅程。101天行程18000英里,他去了31个城市,见了上百个学生。每到一处,学生们远接近迎,向他讲述后来的成长故事。那个曾经酗酒的问题少年,如今已是It精英;那个曾经自残的女孩,如今快乐地和自己的伴侣一起生活……
哪怕是已经发财的学生,都没有忘记他的教导。曼纳什用自己的方式培养学生们的金钱观。他先问他们,给你足够多的钱,你会做什么?回答基本分为两类:一是买各种梦寐以求的东西,给自己买,给所爱的人买;二是和所爱的人周游世界。曼纳什继续问,如果这些愿望满足之后还有很多钱,你准备做什么?这时,学生们的回答就多姿多彩了,有的希望免费教孩子跳舞,有的希望做宇航员探索外太空。曼纳什就势启发学生:“既然你们愿意义务做这些事,如果有人愿意付钱岂不是更好?”他希望学生们明白,金钱尽管重要,但没有重要到要为赚钱而牺牲梦想的地步,他鼓励学生们寻找既有收入又能满足灵魂需求的职业。
曼纳什回到故乡。他去医院,要取出化疗时植入体内的一个部件,所有人都在走廊上排成两行,向他鼓掌、欢呼……
我捧着Kindle读《生命的当务之急》,多少次热泪潸然,同时内心沸腾——这用生命写成的书,骤然唤醒我的心灵,我要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出一生的当务之急。
曼纳什让学生做优先排序的是这些:被接纳,冒险,艺术表达,职业,教育,家庭,友情,乐趣,健康,荣誉,独立,爱,婚姻,财富,权能,隐私,受尊敬,安全感,性,庇护所,灵魂的需求,时尚,科技,旅行,胜利。
你的排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