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五十步笑百步

时间:2020-12-31 12:47:45 心灵鸡汤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十步笑百步

五十步笑百步1

  导语:难道我们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就可以沾沾自喜?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在鄙视一个人,一个明明自己在战场上退缩了五十步,却偏要笑另一个退缩了一百步的人。我们都认为,他自己都犯了错,哪来的资格去嘲笑别人啊!

  但是,有没有人去想过,在那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个逃兵为什么还要连生命都不顾地去嘲笑另一个与自己同病相怜的逃兵呢?对此,只有三种可能。第一,五十步有着严重的心理疾病,平时见谁犯了什么错就非得要笑他两下,甚至连命都可以不顾;第二,五十步是个神经病,就在他跑了五十步时神经病突然又犯了,这时他完全控制不了自己只有捧腹大笑。

  可是,我们仔细想一下,这两中情况都是不可能的。我们知道,国家在征兵的时候是不会要一个病人到军队去吃白饭的。就算五十步他运气好,一下混进了军队。可“养兵千日”,在那千日之中,五十步的病情不论如何都会暴露。五十步病情暴露之后,军队还不赶快把他赶走啊!不然把他留在军队里拖累了大家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啊!

  这样一来,也就只有第三种可能——就在五十步退缩了五十步后,他突然觉悟到当逃兵是可耻的。然后他开始讥笑自己这临阵脱逃的可耻行为,并准备重新回到战场,与军队的兄弟们共存亡。

  就在他要冲向战场时,却发现原来还有一个兄弟已经逃到了更远的地方,那个人就是一百步。他想要劝戒一百步跟自己一块儿重返战场杀敌。可他又想,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都已经逃那么远了,他会听自己的话吗?于是他想出了一条妙计——嘲笑,以嘲笑来激发一百步的斗志。然后五十步就开始大声“讥笑”一百步。

  后来躲在某个地方的村民看见了这一幕,就觉得五十步实在可耻,自己明明也犯了错,只是没有一百步机灵,没一百步跑得快,就不知廉耻地去笑话一百步。

五十步笑百步2

  梁惠王说:“我对于治理国家,是很尽心的了。河西闹灾荒,我就把灾民迁到河东,把粮食运往河西;河东闹灾荒,我也是这样办理。但是邻国的百姓不减少,我的臣民也不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咚咚擂起战鼓,双方已经交锋,作战的人丢盔弃甲拖着武器向后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跑五十步停下来。跑五十步的嘲笑跑一百步的,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那些跑五十步的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而已,这同样是逃跑嘛。”

  孟子说:“大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就不要希望自己的臣民比邻国多了。”

  这则寓言故事启示我们:后人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和说明虽然数量不同、程度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事物和现象。

五十步笑百步3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名曰《五十步笑百步》。读完之后令我受益匪浅,发人深省。

  文章大概是这样讲的:一次孟子受梁惠王召见,梁惠王问孟子:“寡人治国尽心尽力。最近河内出现瘟疫,我便将百姓迁至河东,并将粮食运进河内。河东也出现过此类事情,我仍依此照办。近日,我观察邻国君主,对于国事没有寡人这般尽心尽力,人口也不减少,但是我国的人口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想了想说:“大王既然喜好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作比喻。咚咚地擂响了战鼓,双方已经交锋,(战败的士兵)扔掉衣甲丢下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用跑了五十步的人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那对他怎么办呢?”梁惠王说:“不行,就只跑了五十步,这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既然知道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您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多啦。惠王听后茅塞顿开。

  孟子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来警醒惠王。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他还不如我呢”类似这样的话。可我们是否想过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呢?往往我们在某些事上不如他人时,总喜欢找那些次于自己的来比较来突显自已,讲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种自甘堕落,不求上进的表现,往往是人们身上的通病,下一次考得更菜,还不如这一次,便与比自己还差的比较,至最后,越来越差,堕入深渊。

  同样犯错误的人,笑话别人犯错了其实自己也有错误,只不过是比别人的轻而已。我们只有勇于攀登,与强者比肩,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强大自己,是自己成为强者

五十步笑百步4

  今天我在《虹猫蓝兔大话成语》中读了“五十步笑一百步”这篇成语故事。

  梁惠王说:“我对于治理国家是很尽心的了。河西闹灾荒,我就把灾民迁到河东,把粮食运往和河西;河东闹灾荒,我也是这么办理。但是邻国的百姓不减少,我的臣民不见多,这是为什么?”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双方打仗时,战败的一方丢盔卸甲,拖着武器向后逃跑,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那些跑了五十步和跑了一百步是一样的道理,同样是战败逃跑。

  孟子说:“大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就不要希望自己的臣民比邻国的多了。大王这么喜欢打仗,战死的人很多,自然不会多出来了。”

  读了这篇故事,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缺点,不要以为自己的缺点少一些而去嘲笑别人,其实是一样的,只有尽力去改正缺点才是对的。

五十步笑百步5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解

  梁惠王:即魏惠王,战国时魏国的国王。因魏国的首都是大梁,故魏国亦梁国。

  之于:对于。

  尽心焉耳矣:真是费尽心力了。尽心,费尽心思;焉耳矣 ,这三个字都是句末语气词,虚词。连用表示增强语气,相当于“啊”。

  河内:魏国跨黄河两岸,“河内”指黄河的西边。

  凶:歉收,饥荒。

  亦然:也是这样。

  察:看。

  加:更。

  好:喜欢。

  请:请允许我。

  以:用。

  喻:打比方。

  填然:拟声词,模拟鼓声。形容宏达震耳的鼓声。填,象声词。然,词尾。

  然:...的样子。

  鼓之:敲起鼓来。 鼓,敲鼓。之,句末语助词,无实义。

  兵刃既接:双方已经交锋。兵:兵器,武器。刃:交锋。既,已经。接,接触。

  曳:拖着。

  走:跑。

  或:有人

  直:通“只”,只不过。

  无望:不要希望。无:通“毋”,不要。于:比。

  违:违反,耽误。

  胜(shēng)食:吃完。胜,尽。

  数(cù):密

  罟(gǔ):网

  洿:深。

  洿(wū)池:池塘

  斤:锛子。

  以时:按照一定的时候。

  生:活人。丧死:安葬死者。丧:办丧事。死:死人。

  始:开端。

  五亩:合一亩二分

  树:种植。

  桑:桑树。

  衣:穿。

  豚:小猪。

  畜:畜养。

  时:繁殖的季节。

  夺:强迫改变。

  谨:谨慎。

  庠、序:都指学校。

  教:教化。

  申:反复陈述。

  颁:通“斑”,斑白。

  负:背负。

  戴:顶东西。

  黎民:百姓。

  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检:制止。

  涂:通“途”,路上。

  饿莩:饿死的人。

  发:赈济百姓。

  罪岁:归罪于成年。岁:年成。罪:归咎。

  斯:那么。

  凶:荒年。

  亦然:也是这样。

  加:更。

  王道:孟子理想中的政治。

  直:通“只”,仅仅,只是。

  既:已经。

  以:按照。

  去:离开。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那可真是够尽心的啦!黄河北岸魏地收成不好,遭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如此办。我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哪个国家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加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咚咚地敲起战鼓,兵器刀锋相交撞击,有人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着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尽(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下池沼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尽(按,古时曾经规定)。斧子按一定的季节(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供养老人孩子和为死者办丧事都没有什么遗憾了,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五亩大的宅园,在里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等家禽、家畜的饲养(豚:小猪。彘:大猪),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老人可以吃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没有挨饿的情况了。认认真真地办好学校教育,反覆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庠序:学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著或背负著重物走在路上了。七十岁的人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富贵人家让猪狗吃人吃的东西,而不知道加以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就会前来归顺了。”

五十步笑百步6

  五十步笑百步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如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1. 凶:荒年

  2. 亦然:也是这样

  3. 加:更

  4. 填然:形容鼓声。填,象声词。然,词尾。

  5. 兵刃既接:双方已经交锋。刃,锋刃。既,已经。接,接触。

  6. 无望:不要希望。无,同“勿”,不要。

  7. 胜食:吃完。胜,尽。

  8. 数:密

  9. 罟:网

  10. 洿池:池塘

  11. 以时:按照一定的时候。

  12. 王道:孟子理想中的政治。

  13. 甲:铠甲。

  14. 兵:兵器。

  15. 或:有人

  16. 曳:丢弃

  17 .直:通“只”

  18. 察:看。

  19. 以:用。

  20.喻:作比喻。

  21.既:已经

  22.或:有的人

  23.以:按照。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的治理,总算尽了心啊:黄河北岸的荒年(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去,并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北岸来。黄河以东的荒年(收成不好),我也会这样做。看看邻国的当政者,不如我诚心诚意。邻国的百姓没更少,我的百姓没更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作比喻。咚咚地擂响了战鼓,双方已经交锋,(战败的士兵)扔掉衣甲丢下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用跑了五十步的人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那对他怎么办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不到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既然知道这一点,就不要希望您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不准用密网到池塘捕鱼,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就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者没有遗憾了。老百姓养生丧死没有遗憾,这便是王道的开端。”

  1.解释

  (1)凶:荒年 (2)然:这样 (3)察:观察 (4)以:用

  (5)喻:作比喻 (6)既:已经 (7)或:有的人呢 (8)以:按照

  2.翻译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那么粮食会多的吃不完。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供养活着的人,为死了的人办丧事,这些都能尽心而、没有遗憾,那就是施仁政治天下的开端。

  3.指出下列句中“是”指代的内容。

  (1)是以走也。

  指代“五十步而后止”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指代“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4.“五十步笑百步”为何不对?

  五十步、百步,本质都是逃跑。

五十步笑百步7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8.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内凶(黄河以南)

  B.河东凶亦然(饥荒)

  C. 王好战(善于)

  D.填然鼓之(战鼓)

  19.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则移其民于河东(那里的,指河内的)

  B.河东凶亦然(这样,指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 或百步而后止(有的)

  D.王知如此(这个道理,指“五十步而后止”与“百步而后止”性质相同)

  20.翻译下面句子。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孟子说:“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与答案

  18.B 19. B

  20.只不过他们逃跑不到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21.告诫梁惠王放弃称霸的野心,施行仁政,真正关心人民的疾苦。

五十步笑百步8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内凶(黄河以南)

  B.河东凶亦然(饥荒)

  C.王好战(善于)

  D.填然鼓之(战鼓)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则移其民于河东(那里的,指河内的)

  B.河东凶亦然(这样,指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或百步而后止(有的)

  D.王知如此(这个道理,指五十步而后止与百步而后止性质相同)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小题4】孟子说: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

  【小题1】 B

  【小题2】 B

  【小题3】只不过他们逃跑不到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小题4】告诫梁惠王放弃称霸的野心,施行仁政,真正关心人民的疾苦。

五十步笑百步9

  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河内(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致于饿死。有时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作法,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表,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这篇寓言故事说明:看事物应当看到事物的本质与全局,不能只看表面和局部。邻国国君不管灾荒年间老百姓的生活,是不爱百姓的国君。梁惠王常调动百姓去打仗,致使民不聊生,仍然是不爱百姓的国君。

【五十步笑百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