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俯首甘为孺子牛
俯首甘为孺子牛1
导语:为别人的利益着想,情愿在底层默默付出,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也是我们所需的。
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他以笔为武器,永远为人民而战……他,虽然已经逝世,但依然活在人民心中;他,虽然生命已经终结,但精神永垂不朽。他就是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是在学习了课文之后才了解他,崇敬他的。从前的我只知道我国有一位大文豪名为鲁迅,对他的著作却不屑一顾。但学习了课文之后,鲁迅先生的高大形象渐渐地在我脑海中扎了根。
他热爱祖国,曾在日本留过学得他本可以穿着一身优雅绅士的西服,却天天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不离身。他顽强不屈,勇于斗争。当时的社会无比黑暗,反动势力也无比猖狂,不断地搜刮民脂民膏,穷苦人民的生活几乎没有一丝曙光。而鲁迅先生用他那锐利的笔写下了一篇篇犹如锋利匕首的文章,刺向了敌人的心脏,使敌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恐慌,于是对他进行了残酷的迫害,但鲁迅先生依旧不屈不挠,就如他那短短的刷子似的头发,那么坚硬,不肯弯曲。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这就是无私奉献的鲁迅先生。他为了孩子们能多方面吸收知识,翻译了外国童话《表》与《小约翰》,他为了唤醒沉睡中的中国人民振兴中华,“历尽艰辛”翻译并自费出版了《毁灭》等等,创作了许许多多的作品,辛苦了一生。鲁迅先生家的女佣也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这样辛苦的工作,为我们民族做贡献,怎会不让与鲁迅先生只有一面之缘的阿里觉得他瘦呢?但是,鲁迅先生瘦得精神,瘦得有力!
鲁迅先生是一株野草,更是一个英雄,是他点燃了几代中国人奋发的星火,是他用锐利的眼光为我们指引前进的道路。如今,鲁迅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七十六年了,但他虽死犹生。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沧桑如何巨变,鲁迅先生的精神都将与我们同在!
俯首甘为孺子牛2
20xx年6月,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回首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正式成为党员的种种经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党校培训时,一名老党员向我们诉说的亲身经历。
其实,大一刚开学递交入党申请书时,我很迷茫,也并没有弄清楚自己想入党的真正原因。可是,在党校的学习中、在各种老党员的谆谆教导下,我的思想逐渐产生了变化,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入党动机,也慢慢了解到:党员的`身份,不应当成为追名逐利的工具,任何人或事都不应该是自己想成为党员的根本原因,我想成为党员,仅仅因为我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我想为身边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成为党员,不是多了一份荣誉,更重要的是多了一份责任!是一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挚情怀、是一份不怕苦、不怕难,誓要勇往直前的顽强拼劲。
在党校的学习中,我们学校某学院的王教授,也是一名老党员,向我们叙述了自己十年前去老挝支教的经历,这个故事给了我更深的感触。这位前辈告诉我们,虽然去支教前大家都有了心理准备,可是真的到了老挝,发现那里的落后程度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因此刚到老挝的几天,大家都非常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名老师,他更是一名党员。一个团队有这么多人,作为一名党员和领头羊,更应当传播正能量,告诉身边的人教育是不分国界、不论环境的。作为老师,他们的责任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当地的孩子们!王教授说,教育是可以改变国家的经济状况的。也许他们这一年的努力,能真正帮到这里的孩子,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众大的影响,若干年后,老挝经济的发展要靠的就是这些国家未来的花朵们啊!跟孩子们的未来比起来,这里的艰苦环境又算得了什么呢?
王教授这一份对教育的执着、对孩子的关怀深深打动着我。当时身处另一个国家的他,都是如此设身处地的为老挝的孩子着想。而如今,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身处的工作坏境比老挝优越得太多,我正培育着的是祖国母亲的未来,我难道不应当充分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用100%的爱去全心全意灌溉这些花朵吗?我的工作是一份使命,选择了做老师,就是选择了我此生的前进方向,我有责任、有义务培养每个学生,使他们往更好的人生道路前行。
老一辈的共产党人经历了无数苦难,但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和精神却从未改变。新时代的我们,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都在变好,但老一辈的精神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值得我们发扬和学习的!而我不仅是一名老师,更是一名党员,因此不单单是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在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挥正能量,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永不言弃的工作信念感染身边人,带动周围的同事一起努力,为孩子们的将来、为社会的将来、为祖国的将来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过半年的我,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努力的地方,但我定不会忘记初心,我会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坚定不移地向目标前进。
我愿为"孺子牛""俯首",愿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俯首甘为孺子牛3
记忆中的牛都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正如印象中沉默寡言的他。
——题记
不错,从我记事开始,他就这样的沉默。时常看不见身影,即使看见一天说不过十句话,只见得在牛圈里大棚里,一个不停干活的忙碌的人影就像穿梭一般在来来回回的晃动。
小时候姥姥家养牛,黑白相间的奶牛,每次去了见到他叫声姥爷便没话说了。他自顾自的喂牛,搅拌饲料,给牛割草,我远远的望着他在奶牛之间穿梭的影儿。
那天姥姥去赶集了,家里只有妈妈我和姥爷,姥爷仍是端着个盆一会给牛喂水一会挤牛奶,满满当当的上午忙个不停。妈妈在给我讲故事,突然讲到了鲁迅先生的“孺子牛”,我问妈妈那是什么牛?窗外的奶牛吗?
妈妈又笑又气冥思了一会说:“也许吧,你看窗外那么多奶牛,知道她们是干嘛的嘛?”“用来挤牛奶的”我脱口而说。
妈妈又笑了:“那她们吃进去的是什么呢?”“草,不对还有饲料”我边想边回答着“对,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们年轻时还可以耕田,那么它们死了呢?”妈妈继续问道。
“吃肉”那时,天真伴随着烂漫画满了我的脸。
就像现在我们只知道牛奶来自于牛,牛可以挤出美味的牛奶,没人知道牛年轻时受过怎样的苦,我们只是喝它的奶,吃它的肉,穿牛皮鞋,用牛皮腰带……
就像他,如牛一般的他,年少时被文革批斗,降低了所有对生活的热情,不怎么再说话,沉默寡言是他的象征,然而双手却从未停下,从未停歇,哪怕昨天还在住院,今早上已扛着锄头去了大棚或去牛圈。
几十年来他从未有过太多言语,不管做什么,一直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就像牛数十年毫无怨言的在耕地,在那仅属于自己的领域献出微博的绵力。
这是牛,这是我心里崇高的姥爷……
【俯首甘为孺子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