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艺术传统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其中,苏州弹词的艺术传统非常深厚,技艺十分发达,讲究“说噱弹唱”。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汉族曲艺说书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最著名的苏州弹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
苏州评弹的形式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近40多年来,评弹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陆续涌现,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
苏州评弹的演出方式
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如〔费伽调〕、〔乱鸡啼〕等。〔书调〕是各种流派唱腔发展的基础,它通过不同艺人演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流派唱腔。
苏州评弹的传承价值
苏州评弹的书目十分丰富,有目可稽的传统长篇有65部,新编历史题材172部,还有一些现代题材的新长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记录了大量的演出本,并作录音、录像,整理出版了周玉泉的《玉蜻蜓》和《中篇弹词选》。有关历史艺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也次第展开,出版了《苏州弹词旧闻钞》、《评弹艺人谈艺录》。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评弹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到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展示吴地文化的风采。苏州评弹数十次地赴台港澳演出,为同胞们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和苏剧一样,苏州评弹也始终是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在方言大量流失消亡、苏州话受到严重入侵的今天,苏州评弹成了难得的吴方言原汁原味的典型标本。难怪有人说,苏州评弹是通向古城的一条小巷,穿过这一条小巷,就能看到一个唯美的江苏文化。2006年5月20日,苏州评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