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纳西族婚俗全解
“素酷”的涵义本文中的纳西族婚俗文化,指近、现代盛行于丽江山区、农村及相邻纳西族地区的纳西族婚俗礼仪。那么,纳西族的婚礼习俗具体有哪些呢?
如何恋爱
希冀女神成全的爱情
滇蜀交界的泸沽湖边,有座狮子山。传说这座山是一位女神的化身,这位女神不仅主宰这个地区粮食收成的好坏,还影响女子的恋爱、婚姻和生育。因此,居住在这个地区的纳西族人用最隆重的仪式祭祀她。每年的夏历二十五日,纳西族姑娘和小伙子们,都会穿上鲜艳的民族服饰到狮子山祭祀女神。在这座山上,姑娘和小伙子们相互接触,物色自己的理想对象。据说,姑娘和小伙子们若在祭祀女神的狮子山上相爱,必会得到女神的成全。因此,在狮子山寻觅爱人,成为了泸沽湖地区纳西人的一种恋爱传统。在当地的纳西人眼里,在狮子山寻觅爱人是一件非常吉利的事情。
男女共浴物阿注
居住在风景秀丽的泸沽湖畔的云南永宁的纳西族有一种特别的习俗,女孩子到了十三岁,就可以在家里特设的“女柱”旁边举行穿裙仪式,从此就可以自由选择配偶了。无论是在天然浴池男女同浴时,或是妇女们在村外集体织麻时,以及姑娘独在“绣楼”时,都可以自由选取,物色“阿注”,也就是找同居的对象,而不受世俗舆论的谴责。其中最为有趣的就是,他们在温泉洗浴时,不仅男女同池沐浴,互相嬉戏,而且入夜之后,成年男女还可各自选择喜爱的对象,双双于温泉附近就地同居。
对歌含蓄结阿注
结交阿注时,活泼的青年男女,往往喜欢通过对歌的方式,以含蓄的语言来试探对方的态度。如男子唱:“前世姻缘,过河一船”。女子答:“今世相遇,鸳鸯一对”。男唱:“金色的花,银色的花,一起盛开吧!”,女子对:“金色的鸟儿,银色的鸟儿,我们一起跑到河边去喝水吧!”这就表示女子同意交阿注。若男子唱,“你是水,我是桥,桥和水要在一起。”女子答,“你是桥,我是水,水低桥高怎能在一起。”这意味女子拒绝阿注。在结交阿注的过程中,纳西族男女都有平等的主动权与拒绝权。
互抢东西试阿注
纳西族结交阿注时,如果一方喜欢上另一方,就可以抢对方的一件东西作为试探。如果对方默许,甚至热情相待,就是表示同意,从此双方就可以结交阿注了。如果对方态度严肃,甚至要求归还被抢走的东西,那就表示不同意,抢走东西的一方只好作罢。
齐跳锅庄交阿注
纳西族的风俗习惯中,青年男女聚会喜欢围着篝火跳锅庄。届时,青年男女们围成一圈在熊熊的火光中边唱边舞,尽情欢乐!也就在这时,准备向姑娘求爱的小伙子们会突然插到姑娘身边,一边跳舞,一边用拉着姑娘的手,一松一紧变化力度,让姑娘被拉的手感受到爱的信息。如果姑娘也喜欢小伙子,愿意同他结为阿注,姑娘的手也会用一松一紧的力度变化来回应小伙子。如果姑娘不愿意,就不会有任何反应,仍旧跳她的锅庄。小伙子几次求爱不成,也就只好另外物色对象了。
夜半投石探阿注
投石试探也是结交阿注的一种方式。每当夜幕降临,纳西族的小伙子就会悄悄到自己喜欢的纳西族姑娘们家的屋下,捡一块石子扔到姑娘住的木楞房上,然后耐心地等待和观察动静。姑娘听见石子落在房顶上的声音,知道有小伙子来拜访,便会透过窗户和门隙去观看,若中意小伙子,便会热情地打开房门让小伙子进去。如果姑娘不愿意,就不会开门。小伙子左等右等,若见没有动静,就会离开。
男富女美选阿注
纳西族男女选择阿注有各自的标准:男子选择女阿注时,首先重视貌美、年轻,其次考虑是否勤快,对自己是否有热情;女子选择男阿注时,则优先考虑对方的经济是否富裕,其次再考虑人品与才貌。因此,在纳西族聪明美貌的女子,男子往访者甚多。而容貌欠佳,有病或体残的妇女,只得终生过独身生活。
互换信物定阿注
纳西族男女结交阿注,通常要经过双方私下或托人交换礼物来确定关系。有时双方交换随身的首饰;有时女子给男子赠送自己亲手做的鞋垫或腰带,男子则回赠她一条围巾或首饰。还有一部分男女互换礼物的方式很庄重,男子通常请一位自己信赖的人,带上新衣服、裙子、茶叶等礼物到女方家互换礼物。送礼的人到了女方家后,向女方的母亲说明自己的来意。母亲征求女儿的意见后做出收不收礼的决定。男女一旦交换了礼物,就成了阿注情侣。晚上,男子就可以到女方家走婚了。
婚姻形式
男不娶女不嫁的阿注婚
泸沽湖的纳西族(摩梭)主要实行阿注(意为朋友)婚姻,他们婚姻的主要特点就是男不娶妻,女不嫁夫:成年男子在夜间到相好的女子家以过偶居生活,次口黎明即返回自己的母亲家里。凡过这种偶居生活的男女,彼此不称夫妻,而以“阿注”相称。男女阿注之间不组织共同的家庭,婚姻关系很不稳定,时间长的数年、 短的只有一、二夜。多数男女终生有阿注六、七人至十余人,个别多至百人以上。一般说来,中年以后,阿注关系便渐趋稳定。纳西族女子十五、六岁、男子到十七八岁时,则开始结交阿注。他们主要是通过劳动生活,节日或庙会等社交活动,来建立阿注关系的。但缔结阿注关系,必须遵守纳西族风俗习惯中的传统的通婚习惯,凡属不同母系血统的成年男女,均可自由建立阿注关系,凡属于同一母系血统的后裔,只要相隔三至五代之后,就被认为血缘关系已经疏远,也可通婚。总之,建立阿注关系除遵守母系血缘近来不婚的原则外,一般不受年龄、辈分、等级和民族的限制。此外阿注婚姻解除阿注关系的方式也非常简单,只要女子闭门不纳,男子不再登门访宿,或者托人捎个口信给对方,阿注关系就结束了。也正因阿注婚姻的特点是易合易离,所以,他们对解除婚姻关系多持无所谓的态度。不少人在阿注关系解除后,仍保持正常的往来,见面时互相问候,以礼相侍。因此,解除阿注关系的男女,也很容易离而复合,这种合后分,分而合的现象,在纳西族地区比较普遍。
相对稳定的阿注同居婚
沪沾湖的纳西族的第二种婚姻形式就是“阿注同居婚”。凡过阿注婚姻生活的男女,一旦双方有共同生活的愿望时,便可组成同居家庭,不必邀媒撮合,不举行结婚仪式和宴请宾客,也不受等级的限制。同居形式则有女子到男子家同居的,有男子到女家同居的,也有双方都脱离原来的家,单独居住的。同居阿注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较平等,关系也较融洽,双方都比较注意维持已经建立起来的同居关系。同居的男女很少或者不再结交阿注。相对来说,阿注同居比阿注异居的婚姻稳定得多,但到女阿注家同居的男子,大多保留原来的家名,其子女从属于女方,血统按母系计算。同居的男阿注一般不能做女方的家长,死后不能葬入女方家的公墓,而得由其甥领回,葬到母亲家族的公墓上。但现在这个规矩逐渐改变了,少数男子的骨灰,已由子女葬入女阿注家族的公共墓地上。女居男方的阿注同居,与男居女方的阿注同居则大不相同。根据纳西族的风俗习惯,女入男家所生子女属于男方,为父系血统的成员。
重礼聘娶的正式婚
泸沽湖纳西族的第三种婚姻形式就是正式婚。正式结婚须请媒人说合,重礼聘娶,长辈主婚,举行正式婚礼,盛宴亲朋。这种婚姻受社会习惯的保护,解除关系必须得到双方家庭的同意和社会认可。正式结婚的配偶,夫称为“哈楚巴”、女称为“刷楚米”。
那些只有独女、或虽有几个姑娘但缺乏劳力的家庭,则多采取招赘办法为女儿完婚。招赘婚一般是女子相中某男子后,长辈出面托人到男家探询,男子长辈如果同意,即转告儿子,如儿子不同意,亲事作罢;如男方同意,女方便正式邀媒提亲。媒人带一坛酒、一筒茶、一盒粑粑、一只猪腿到男家作见面礼。男家长辈将礼物放在锅庄上祭完祖先后,亲事就算定妥,往后择个吉日则可以举行婚礼。结婚时,女家送些酒、肉、米粑粑给男家宴待宾客,男家则为出赘儿子做一、二套新衣服则可。成亲的当天早晨,女家的几个人到男家迎接新郎,新郎的兄弟姐妹及伙伴前往陪送;到达女家后,由巫师达巴给新郎、新娘额上抹酥油,祝新婚夫妇长命百岁,白头偕老;新人拜祭天地、祖宗及长辈,并接受长辈们的祝福。晚上,女方简单宴请亲戚好友,婚礼则可告结束。入赘男子一般不能与妻处于平等地位,还要改原来的家庭名为妻方的家名。因而只有穷汉或孤儿才会入赘,富裕人家的儿子很少入赘。也有少数能干的赘婿,取代妻子成为家长,担负起处理家务的重任。
正式结婚的妇女,在社会和家里的地位普遍比过阿注同居婚的女子低一些。依据当地纳西族的风俗习惯,男子提出离婚,无权索回结婚时送的彩礼,若女子要求离异,则必须退赔全部彩礼。因此,不少妇女是很难实现离婚愿望的。但是,只要妇女能退还男方的聘礼,即可随时离开男家。贫家女子无钱退聘金,常常采取逃婚的方法,以达到恢复阿注婚的目的。但当地的纳西族人对于女子逃婚并无责难,甚至还会给与某种形式的同情。
婚礼习俗
挂麒麟挡白虎
结婚前一天,新郎家要布置堂屋,扎搭彩棚,写贴婚联等,同时还要杀猪宰羊,挂一个上插三枝柳箭,并写着“麟麟在此”四字的红纸或纸绸裹扎的筛子,以挡白虎。新床则由媒人和新郎之母安置,并请一个祖父母、父母都健在的小男孩当晚陪新郎睡在新床上压床。
备轿骑马迎新娘
婚礼当天,新郎在媒人、亲友等的陪同下,备一空轿或马匹并带上两桌酒席及其他部份礼品前去女方家接亲。到达女方有门口时,接亲的队伍要高奏喜乐,连奏三次后,女方家才会敞开大门迎接接亲队伍。一般到午时前后,男方家接亲的女伴则把新娘抱入轿中。这时,新娘要使劲挣扎,表现出一副不愿去的样子。再由大家安慰劝说,才告别父母和亲友,由舅舅、叔叔、妹妹等陪同乘轿或骑马上路。
纳西对唱进新门
新娘到男方家时,男方家的门一般是关闭的。这时,送亲的队伍就要在门口讥唱纳西调子,让男方家开,男方家就会唱:“金驼子来不来?银驼子来不来?”女方家的人则在门外对唱:“金驼子来了,银驼子来了,快快开门。”一番对唱后,大门打开。新娘新郎则要双双从红纸糊的马鞍上跨过去,才能进大门。
冷水淋头求吉利
居住在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婚礼行礼时还有一种冷水淋头的仪式。当新娘着艳装,蒙红头帕,在送亲队伍的陪伴下来到男方家门口时,伴娘中的一位便要抢先跑到男家,舀一瓢冷水泼在新娘子的头上。一边淋一边用手揉搓新娘的头发,大喊:“大吉大利”。连喊数声,仪式才可结束。冷水淋头仪式之后,新郎新娘便双双在祖堂前跪下,由东巴(巫师)取两块酥油,大概有碗口那么大,切成两片,分别贴在两位新人的前额上。贴好后,东巴领唱“媒歌”,主人提壶,逐个向客人敬酒、打锣、上茶。但是,新人们则要长跪在地,任凭额上酥油熔化成油花,弄得酥油满面,油汗齐流才行。待长长的“媒歌”唱完,东巴才会“开恩”让新人站起来,揩油洗脸。
孩子们抢钥匙赎喜糖
在纳西族的拜堂仪式上,新娘要手握盐巴,新郎则需持茶水罐,先拜天地,祖先和公婆,再拜见家族中的长辈,接着夫妻互拜。拜堂完毕,新娘则要象征性地看一下陪嫁的红柜,锁上后把钥匙随便朝红柜一丢,孩子们则会去争抢,谁抢到钥匙,谁就可以向新娘赎要喜糖。
夜半新人新房共进晚餐
傍晚时分,伴娘们则在新房里摆上由女方家带来的酒席,新娘新郎在几个孩子的陪同下共进晚餐,其余宾客则由男方家盛情宴请。晚上,参加婚礼的纳西族青年男女可以去闹房,也可以欢聚在一起跳纳西舞,纳西东巴们则一刻不停地唱(结婚调)。气氛非常的热闹。这一天,女方家也同时要宴请亲友,请东巴唱(嫁女调)。
婆婆喂媳妇吃莲子粥
婚礼第二天,婆婆要亲自给媳妇端碗莲子粥和面条并喂媳妇吃,以示对媳妇的关心。这一天,还要举行认亲仪式,即把男主家族中的人全部请来,按长幼顺序,让新娘一一拜见。长辈们也同时向新娘致以祝福,并送新娘见面礼物。
结婚第三天新娘回门
婚礼第三天,新郎要带礼物送新娘回门。到女方家后,新郎则要一一拜见女方家的父母、舅舅、叔叔、伯伯等长辈,并同他们共同进餐。但按照纳西族的风俗习惯,这一天,不管路途多远,新婚夫妇都要当天返回,不能留宿新娘家。
小姑陪新娘上街买鱼
婚礼第四天,新娘由小姑等陪同,上街买鱼、葱和松明等东西,分别表:未了鱼水之情、照亮前程、孩子聪明等含义。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送喜神的仪式。
【纳西族婚俗全解】相关文章:
2023年新加坡入境流程全解01-30
回族婚姻婚俗08-10
传统婚俗聘礼11-05
传统傣族婚俗02-06
壮族传统婚俗12-22
纳西族传统节日纳西族火把节习俗07-27
景颇族婚俗06-13
纳西族姓氏文化08-11
解读独龙族婚俗06-19
传统蒙古族婚俗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