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畲族传统风俗习惯

时间:2023-06-07 12:15:44 振濠 民俗风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畲族传统风俗习惯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传统风俗习惯,那么你想知道畲族传统风俗习惯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畲族传统风俗习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畲族传统风俗习惯

  畲族传统风俗习惯1

  畲族,现有630378人,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其余分布在江西、广东和安徽省境内。其聚居点多为数十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寨,因而形成典型的散居与杂居特点。

  畲族地区处于中国东南丘陵地带,山不高但苍翠,水不阔却纵横,气候湿润,资源丰富,除品种多而优的水稻和薯类等农作物外,景宁香菇和惠明茶最负盛名。

  畲族人民早在唐代就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繁衍生息。南宋时期“畲民”的族称见于史书。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山里的客人”。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畲族。

  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大部人讲当地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文。

  [宗教习俗]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

  [饮食习惯]

  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从黏性上分,糯米最黏,粳米次之,籼米基本无什么黏性,但籼米出饭最多,畲家食用的米饭以籼米最为普遍。番薯也是畲族农家主食之一。粉丝是畲家招待客人制作点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

  畲族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酿”。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饮茶是畲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产的烘青茶为主。

  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酿制的糯米酒为主。景宁山区还有一种绿曲酒。白酒有明烧和暗烧两种。

  典型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而成,称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间称牯角;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畲语称乌枝)的嫩叶捣细,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即不怕蚂蚁咬。

  [服饰特色]

  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那就是“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已婚妇女一般头戴“凤冠”。它是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悬一条30多厘米长、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

  [民族禁忌]

  禁忌:正月初一,忌挑粪,忌抬轿、吹喇叭;忌当乞丐;忌食狗肉。

  畲族传统风俗习惯2

  畲族比较集中的村寨一般都有“祠堂”和“房”的组织。同姓同祖多属于同一个祠堂(亦称宗祠)。祠堂是由各“房”构成的,设族长一人,由辈分最高、年纪较大、办事公正、有一定威信的老人担任。族长可按习惯法主持或负责处理族内外的各种纠纷,管理族内公共事务,如收缴族租、掌管族账、执行族规,给晚辈排辈分,并主持祭祖活动。祠堂拥有公产田、山等,其收入供轮流祭祀之用,每年在冬季或清明各祭祀一次。有些村寨除有一个祠堂外,还有家庙一所,家庙的祭祀日期,比祠堂的祭祀日要晚几天。

  祠堂之下有“房”的组织,乃按血缘的亲疏而组成。同姓近亲的人为一房,称为“共房”、“介寮”(即一家人的意思),同房的人聚居在一起,有的还修有房谱。“分房”是兄弟分家时产生的,一般是大儿子为“大房”,次子为“二房”,其他按次类推,但都是同一祖宗为基础的。

  畲族地区都以小家庭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基层单位。家庭中以男子为中心。女子婚后从夫居,所生孩子从父姓。在处理家庭纠纷事务中,舅父的意见往往被采纳。在家庭中虽然男性是家长,但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一般比较高,女子往往同男子一样享有财产的继承权,这是畲族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反映。独生女可招婿,儿子多的有些也可以出赘。赘婿一般都得从妻家的姓,才可继承财产,所生子女通常从母姓,但有的还可以姓两个姓。

  畲族男子一般有三个名字:乳名、世名(本名)、和讳名,妇女一般只有两个名字,即本名和讳名。讳名按排行的不同而命名。

  处罚是由族长按习惯法执行的,如偷窃小物件,只要退还主人就算了事,家境富裕的要罚请吃饭;忤逆父母的,族长亦可教育之;不许殴打妻子。做娘家头(畲语称“打生利亲”),就是妇女出嫁后,因受夫家虐待,娘家便组织亲房叔伯母舅等人到男方家讲理,直至男方认错,这些人就叫“娘家头”人。因此,在畲族中虐待妇女的事情很少发生。

  畲族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一般同姓不婚,通婚多在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进行。过去,畲族婚姻一般是不要聘金的,女儿出嫁,十分简朴,嫁妆除一般礼物外,还有农具、斗笠、蓑衣等,稍为富裕者,也有以耕牛作陪嫁的。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歧视,畲、汉族严禁通婚,成为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在建立婚姻关系的过程中,受汉族的影响而由父母包办婚姻,婚姻极不自由,从订婚到结婚,有一整套陈规陋习,男方娶亲需交给女方聘礼,贫苦农民因经济困难,往往终身不能成婚。这种封建买卖婚姻制度,剥夺许多青年男女的幸福,造成很多悲剧。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族之间的通婚逐渐多起来了,买卖婚姻也逐渐取消,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结婚。

  畲族在历史上曾盛行过火葬。到新中国成立前,畲族普遍用土棺葬,丧葬仪式大致和汉族相同。丧仪程序有报丧、戴孝、大敛、小敛、择日、送葬、卜葬、祭奠、扫墓等。但部分畲族地区仍保留以歌代哭、做功德、拾骨重葬等丧俗。

  畲族民间工艺美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服饰的刺绣和斗笠的编制等方面。畲族妇女擅长在衣裳、蚊帐眉、被单、肚兜、鞋面、烟袋等上面刺绣各种花鸟和几何纹样。刺绣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用色多以大红、桃红为基调,配以黄、绿、白、蓝各色,有的用金线镶嵌,增加华丽氛围,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编织花带是畲族妇女的基本功,畲族姑娘通常七八岁就开始学编织花带。畲族花带长几米到几十米不等,花带色彩多样,宽度小的用来系裙、裤和捆绑衣物。畲乡竹编手工艺品有篮、篓、箩筐、竹枕头、梳妆盒、回纹席等,品种繁多。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是竹编斗笠和合手巾带(花腰带)。尤其斗笠做工精细,颇有声誉,斗笠花纹有:斗笠燕、顶、四路、三层檐、云头、虎牙、四格、燕嘴等几种同时使用的花纹。斗笠成为畲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之一,畲家姑娘常以花斗笠陪嫁。

  畲族妇女的传统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衣尚青、蓝色,多着自织的苎麻布,衣右襟和袖口镶花边,色彩斑斓绚丽。服装款式有福鼎式、霞浦式、福安式、罗连式和丽水式之分。福鼎式通常称福宁东路装,上衣分大领和小领。多用水红、水绿做底色,加绣花纹。霞浦式又称福宁西路装,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以及福安东部地区。其特点在于前后衣片长度完全相同,也是大襟式,有服斗和系带,可两面翻穿,逢年过节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福安式领口低窄,青年妇女所穿的服斗绣花偏宽,领口多为花领,绣工特别精细,多作为盛装、礼服。罗连式又称罗源式,流行于福建罗源、连江和宁德南部飞鸾一带,一般穿黑色短裤,打绑腿,领上花色由红、黄、绿、红、蓝、红、黑、红、水绿的顺序排列成柳条纹图案,上领的黑底上绣有一条水红、黄色的粗线条的自然花纹,围身裙的图案花纹以大朵的云头纹为其特征,裙边配上柳条纹原色图案花纹,非常醒目。丽水式,以浙江丽水地区为代表,富有特色的是花边衫,畲族称为“兰观衫”。

  畲族妇女举行婚礼和去世时穿的专用长裙叫大裙。参加丧葬时大裙黑色、素面、四褶,长至脚背,分筒式和围式两种,与上衣套配,束以宽大的绸布腰带或系配色大绸花。婚礼时大裙改用红色面料缝制,束以红绸结的大绸花。

  凤冠,又称公主顶,是畲族妇女婚礼和逝世时使用冠戴。尖顶圆口,戴于发髻上,以红绸带或料珠串扣于下颌。婚礼用凤冠系有遮面银饰,俗称“线须”,由一块长方形银牌和九串银饰薄片组成,垂挂面前,银牌上有"双龙抢珠"图案,银片纹饰为鱼、石榴、梅花等吉祥物。

  畲族男子服装有两种:一种是平常穿的大衣襟、无领青色麻布短衫,长裤,冬天穿没有裤腰的棉套裤。另一种是结婚或祭祖时穿的礼服,礼服为青色长衫,祭祖时则穿红色的长衫。

  畲民多住茅草房或木结构泥墙的瓦房,一般都是一厅堂(可隔为两间)、左右厢房(可隔为四间)。畲族盖房子往往是先立柱上梁,然后屋顶盖瓦,最后才筑墙和整修室内。

  畲族的民族文学艺术十分丰富。文学作品有山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儿歌等,音乐、舞蹈绚丽多彩,都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的关系,在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大。

  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易为群众所接受,代代相传,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所以他们的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畲族人民不但在各种节日和喜庆场合唱歌,还在日常生活和田间劳作以歌对话。有的地区每年还举行规模盛大的“盘歌会”。

  畲族山歌以七言为一句,两句为一行,两行称为一条。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寓意深刻。传统的山歌有些己散失无传,现流传下来的约有一千多篇、四五万行。有追述本民族来源和迁徙经过的长篇叙事诗歌《高皇歌》和《麟豹王歌》、《元朝十八帝》、《封金山》等,其中以《高皇歌》流传最广,这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系根据畲族原始图腾信仰的盘瓠传说改编而成。还有歌颂劳动和爱情的“杂歌”,有取材于本民族的故事传说和汉族的民间神话、章回小说、评话唱本等编成的“小说歌”。如《钟景祺》、《蓝佃玉》、《白蛇传》、《梁祝》等。尤其是有关历史传说的'山歌,更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唱。此外,还有大量的革命山歌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歌。在那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里,畲族人民亲身经历了艰巨的革命洗礼,编出不少革命山歌等。目前搜集到的有“十送郎”、“十字歌”、“五把白扇”、“二十三年革命歌”、“十更歌”、“朱毛兵士真真多”、“抓丁苦”、“到我村里当红军”等。唱歌的形式除独唱、对唱外,还有二声部重唱,畲族人民叫作“双条落”,它是我国民歌演唱中稀有的形式,丰富了我国的民间音乐。

  畲族地区群众性的舞蹈多已失传。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根据畲族正月祭祖仪式中道师(本民族祭师)跳的舞蹈,加工整理为“踏步舞”,又称为“猎捕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主要反映了畲族人民在行猎过程中的动作。根据畲民在婚礼仪式中的舞蹈动作如蹲步团拜、拜堂、换灯、献茶、敬酒等,加工整理成为“婚礼舞”。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时,浙江省畲族演出的“幸福路”、“凤凰彩带飞北京”、“银耳花开”都得到好评。其中以反映畲族婚俗为题材的舞蹈“新婚”,还被选为优秀节目。

  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打尺寸”、“盘柴槌”、“节日登山”、 “骑海马”和“竹林竞技”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十分有趣、别具一格的体育运动形式。畲族人民练拳习武之风十分盛行,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间武术。畲族武术分棍术和拳术两种。“盘柴槌”就是棍术中的一种。拳术广泛流传于畲族山村,是畲族人民世代流传的民间体育活动。福建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拳术,更是攻防有术,独具一格,世代相传,经久不衰。他们称拳术为“打工头”。

  畲族的节日大多与汉族大致相同,有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其中以春节、端午最为隆重。畲族也有本民族传统的节日,典型的有会亲节、乌饭节、分龙节、元帅节等。

  由于族支繁衍,子孙处于浙南、闽东各地,省亲路远、探亲无期,乃定在每年春耕前的农历二月初二为会亲节,迄今己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当天闽东、浙南畲村都定点聚会,举办歌会,畲家诸姓相聚一起,以歌会亲友。

  农历三月三日畲民染乌米饭祀祖先,称“乌饭节”,俗称“上巳节”,是畲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畲族男女成群结队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子,炮制乌米饭,缅怀先祖,并以乌米饭赠亲友,预祝丰年。

  分龙节,是畲族传统的节日,每年在农历夏至后的“辰”日举行(福建霞浦县畲族在五月二十四日举行,叫“立秋分龙”)。传说这一天玉皇大帝给畲山“分龙”,象征着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是日,畲族人民禁用铁器,禁挑粪桶,不劳动。他们还群集在预定的地点或登高举行赛歌会,青年男女还通过对唱山歌,寻觅情侣。

  农历八月二十三是元帅节,闽东畲族供奉田公元帅者皆行元帅节。是日,杀一只大公鸡,连同其他供品祭神田公元帅。祭罢,举家喝"元帅酒",壮胆驱邪。

  农历十二月十五或廿四日浙南畲族为“打尘日”,家家户户打扫灶房尘土,洗刷家具,清扫垃圾。粤东畲族将此两日称为“谢神日”。各户备上牲畜到祠堂、宫庙拜谢诸神。

  畲民十分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为祭祖日。畲族祭祖,是对祖先的怀念和祭奠,也是对子孙训勉的机会,通过祭祖,追述民族起源的历史,借以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民族内部的团结。

  畲族每一宗族有一个祖杖,祖杖雕刻有龙头,这是畲族图腾信仰的主要标志。在各地畲族中广为流传的“盘瓠”传说,也是畲族图腾信仰的遗迹。盘瓠传说是说畲族祖先叫盘瓠,因为帮助高辛皇帝平息外患有功而娶了三公主为妻,婚后携公主迁居深山,生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女婿姓钟,繁衍下来就形成了后来的畲族。他们把盘瓠传说绘成连环画式画像(称祖图),祀奉虔诚,每三年举行大祭一次。宁德畲族,每三年迎祖一次,日期在农历正月十四。那天彩旗纷飞,鼓乐喧天,热闹非凡。

  畲民十分重视狩猎,笃信“猎神”(即“射猎师爷”),每次于行猎之前,猎手们要手持香火,拜祭“射猎师爷”,保佑子弟上山枪头落火,枪尾得财。

【畲族传统风俗习惯】相关文章:

土族传统风俗习惯07-26

苗族传统风俗习惯08-31

京族传统风俗习惯10-20

黎族传统风俗习惯07-20

佤族传统风俗习惯09-22

山东中秋的风俗习惯与传统文化09-08

浅谈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07-20

2018年畲族三月三活动方案11-11

彝族风俗习惯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