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赏丁
赏丁又叫“上灯”,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客家山歌早就被誉为客家文化的精髓;客家围龙屋也被赞为客家独有的伟大建筑。然而客家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赏丁”习俗。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
“上灯”(“上”读爽、赏,是“挂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丧”,所以客家人为避讳,“上灯”又称“升灯”,是客家民间风俗。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素以兴宁为最盛,其礼节也更繁,而且已有所演变,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暖灯”(是“上灯”过程中的一项活动,不能说是“暖灯节”)。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屋全村庆贺”之气氛。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必须在本姓本族老屋祖公厅举行。老屋,又称“祖祠”,是上灯活动的场所。老屋即祠堂,现今的客家各族的老屋都是按照古代祖宗居住的原始的方位修缮过的。老屋的设计很简单,呈长方形,基本上是有一扇大门,从大门进是一个15平方米左右的厅堂,俗称“下堂”,从下堂进去是一个天井,天井的两边是过道,通往下一个厅堂,这个厅堂称作“上堂”。上堂正面的墙壁的中间开设了一个壁橱,祖宗的牌位就摆放在这里。壁橱下面还有一个小口,供奉的`是土地神。一般上堂比下堂高,以显示上堂的重要性。
客家上灯习俗原由
客家,顾名思义,即是旅居他乡的意思。客家人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是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移民群体。
据记载,客家人自秦朝以来,有六次南迁的过程: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
粤北一带的客家人都分别从这六次南迁而来。如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赵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进入龙川与当地土著族人杂居的中原人。自赵佗建制以来,龙川分别容纳了六次南迁的客家人。
特定的社会通过自己的文化生产出特定的需要(法兰克福学派),并且同时设计满足需要的常规途径。“上灯”是为了满足客家族团的特定需要产生的。
首先,从客家人六次南迁的时间来看,都发生在战乱时期。客家人为避战火或自然灾害而南迁。战火、自然灾害在古代常常会夺走无数人的性命,还有可能使整个族群灭绝。客家人远离故土,客居他乡。因此客家人的先人们最担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宗族血液不能长流。
其次,无情的战火、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个人是无法战胜的,需要一个团结的集体共同奋战。客家人希望全族人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自然灾害与战争。客居他乡,更需要宗族团结,战胜新环境下遇到的新的困境。
再次,由于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移民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客家又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面貌。比如,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强烈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正是移民在离开祖居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对原有文化和对祖先的眷恋。
最后,客家人性格善良、纯朴,老实、敦厚。客家祖先教育后代要念祖恩,不忘祖宗,爱国爱乡;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团结奋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灯”是客家方言“丁”的谐音,又是希望、光明的象征。灯灯相续象征种族繁衍的绵绵不绝。因此,为了让后代不忘记自己的祖先;为了本族的团结,共同抵御困境;为了让祖先得到安慰——宗族血液并未消失;以及客家人从小形成的念祖恩,尊祖的优秀品德,借“灯”来庆祝“添丁”的祭祖、慰祖活动也因此而诞生了。每年,将族里“添丁”的情况通过上灯的形式上报给祖先,让祖先得到安慰。最重要的是,同一宗族的人有机会每年聚到一起增进了团结,形成了一种以“老屋”为中心的凝聚力量,同时还可以保留客家人特有的传统文化。
“上灯”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已无从稽考,大约是随着客家人南迁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上灯的流传族群很广,因每个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祖先,所以每个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上灯活动。上灯分布的地区也很广,主要集中在粤北地区,如河源,梅州,兴宁等地都有自己的上灯活动,其中兴宁最具有代表性,也最隆重。
上灯的过程
上灯这天的早上,制灯人会把制好的灯放在离祖祠不远的地方,为下午接灯做好准备。这时,在老屋的上堂,已经供奉上了“三牲”,还有各添丁家庭送来的酒及糖果。在摆放祖宗牌位的壁橱两旁以及下面的土地神位两旁已贴上了对联。如铁场镇新和村邹氏的是这样的,橱窗两边“祖德源流芳百世,宗业兴隆子孙昌”,土地神位两边“工能生白玉,即可发黄金”,横批是“土主神位”。其主题,都是希望祖业兴荣,子孙昌盛的。
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村里的老人会带领“灯子”及刚出生的小男孩来到祖屋行跪拜礼,向祖宗汇报祖里添丁的情况。跪拜礼完,“三牲”中的整猪和糖果撤下,只剩酒和一个盘,盘里装有小量的“三牲”,猪被送到老屋侧边的临时厨房,由“灯子”负责准备晚上的聚餐。
上午的活动主要是祭祖,下午才是真正的、最重要的上灯活动。族人吃过午饭后都会聚集到老屋来看热闹,也可以到祖宗牌位前烧香,行跪百礼,希望祖宗保佑,自家也能早点添丁。
到了下午三、四点就是接灯的时刻了。据铁场镇新和村的老人介绍,接灯的时间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取决当天的天气。天气晴朗,宜四点左右接灯;阴雨天气可以早点,但都集中在三四点左右。这时,以舞狮和锣鼓在前面引路,村中一老人提着祖宗牌位前供奉着的小盘“三牲”,率领“灯子”及小男孩向不远处的“灯”进发,道路的两旁早已摆满了鞭炮。
到了灯前,老人把供品奉上,倒满三杯酒,在地上烧好香和红烛,并把香给每个“灯子”分发一支。准备完毕,老人一声令下,接灯开始,狮子舞动,锣鼓、鞭炮齐鸣震耳,所有“灯子”向灯行跪拜礼。礼毕,“头灯”取灯迎回。这时,其余“灯子”跟随“头灯”在后,老人、舞狮、锣鼓紧随其后。到了祖祠大门前,舞狮先上前拜三拜,灯这才迎进门。所有“灯子”随灯进入了祖祠上堂。这时,还要在灯最上层的圆柱的底面边框上,贴上几幅字,如“添福添寿添贵子,灯前映出仙佢子;曰福曰贵曰荣华,竹后结出状元郎”,接着点着油灯(条件许可可以放一个电灯泡)。然后,把早已挂在房梁上的绳子与灯顶端绑好。准备完毕,老人一声令下,灯缓缓升起,所有“灯子”跪下行礼。这时锣鼓、鞭炮再一次齐鸣。
需特别注意的是,在灯进入祖祠时,女人决不能比灯或比男人先到上堂,否则将惹来不好的兆头,惧怕明年生女多。
灯挂上,上灯活动就进入尾声了。族里每家派一个代表,就在老屋聚餐了。晚餐的食物,是白天供奉祖宗的“三牲”及“灯子”送来的酒等。客家人认为,吃了这些供品,能够得到祖宗的保佑,自家早生男孩。
晚餐结束,上灯活动进入最后阶段。请来的电影将在此放映;请来的礼炮、乐队将在此作最后的精彩表演;买来的鞭炮将在此阶段全部放完……至此,上灯活动就算圆满结束了。
从上灯活动整个活动来看,上灯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客家特有的民俗活动。灯的制作体现了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这种手工艺通过上灯活动一代传一代,得到了很好的继承。通过这种活动,让同一族人更加团结,让族人永远记住自己的祖先,永远也不要忘记祖先们跋山涉水迁移到此的艰难历程。
【客家民俗赏丁】相关文章:
客家民俗简介08-27
客家民俗风情08-17
客家民俗“喊魂”01-25
客家节日及民俗习惯05-29
民俗风情之客家土楼08-17
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08-29
客家人的别样民俗风情08-22
客家美食11-13
客家过年风俗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