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舞蹈定日洛谐
定日洛谐,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民间歌舞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历史久远,舞蹈表现强烈,表演风格独特,是群众性、大众化为一体的自娱性民间集体歌舞,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洛谐”起源于后藏地区的民间舞蹈,它继承了当地民间歌舞艺术的形态,又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并产生变异,形成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定日“洛谐”是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民间歌舞的主要表现形式定日洛谐《上游的.雪山》,其历史久远,舞蹈表现强烈,表演风格独特,是群众性、大众化为一体的自娱性民间集体歌舞,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洛谐”藏语意为南部歌曲,“洛”所指的是地域的性质,即定日古时称为“洛”(南部的意思),“谐”泛指歌舞,是动态的歌,也就是节奏规整的歌舞曲。“洛谐”起源于后藏地区的民间舞蹈,它继承了当地民间歌舞艺术的形态,又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并产生变异,形成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主要特点
定日洛谐的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节奏曲调浑厚淳朴,动作流畅、洒脱,图2 定日洛谐表演[3]艺术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定日洛谐是以歌和扎念琴及藏京胡伴奏为主,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表演时男子弹唱扎念琴及三弦琴,女子手拉手连臂踏歌,顿地为节,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伏,不乏相互交叉组合,步伐稳扎结实。伴奏乐器,表演时边弹边唱边跳,以脚步节奏为主,是一种集歌、舞、乐弹跳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其音乐曲调浑厚、淳朴、生活气息浓厚,是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很强的自娱性集体民间舞蹈。
历史渊源
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是洛谐的起源之地。定日“洛谐”早在元朝洛定日万户府时期就有表现形式,俗称“农村圈舞”。经过各阶层特别是定日农牧民群众在劳动中逐步加工规范,形成了具有定日特色的“谐”舞,称为“洛谐”。[4]“洛谐”起源于后藏地区的民间舞蹈,它继承了当地民间歌舞艺术的形态,又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并产生变异,形成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定日洛谐在历史的长河中经群众和艺人的不断加工规范,逐步成为乡土气息浓厚的民族民间舞。其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节奏曲调浑厚淳朴,动作流畅、洒脱,艺术风格独特,旋律优美。21世纪初,定日县组成了具有相当文艺表演水平的群众业余艺术表演队,频繁参加区内开展的文艺活动,并在对外民间文化的宣传交流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在全地区乃至区内外享有较高的盛誉。
保护措施
21世纪初,定日县政府对“洛谐”大力扶持,日喀则地区文化局和定日县政府先后投入5万余元,添置设备,为演员定做了服装,该县协格尔镇发展有农牧民演员25人。2006年,25名农牧民演员在《珠峰彩虹》演出中首次把“洛谐”展现在舞台;2007年12月,赴上海进行演出;2008年参加了自治区春节晚会演出。2008年6月,定日县“洛谐”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