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土家族渔猎习俗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张家界土家族渔猎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套猎
其法有以下几类:
(1)搬杆套。于野兽出入必经之狭窄路径上,挖深宽各尺余小坑,小坑之外,凿小眼一个,眼口内方,插硬木桩两根,桩上系薄篾一条,内端做一精巧之活套,外端系于碗口粗细的硬木树,将其树弯成弓形。孔内系肉—块于活套中,当野兽想食肉时,触动活套,带动弓形树杆,树身猛然弹起,将野兽挂于树上而无法挣脱。
(2)砸板套。于野兽必经之路上,选一高处,悬巨石一块,路面放肉一块,上用细绳系于树桩,桩上以一绳系于巨石,野兽食肉时,自会拉动树桩,继而致使上空巨石突然砸下,将野兽砸死。
(3)铁夹套。于野兽必经之路上,置数个铁夹,铁夹为专门打制而成.夹囗成锋利的锯齿状,内装弹簧,放夹时,将夹子扳开,用细铁丝绊住,当野兽无意间踏入夹子中,触动铁丝,铁夹借弹簧之力迅即合拢,而夹子一般都固定于树桩上,这样野兽亦无法脱逃。
(4)翻板套。又叫陷井套。于野兽必经之路口,挖一个2米深,1米宽窄的土坑一个,上有活动木板铺盖,上盖细土伪装,下插竹刀或铁刀数十把,当野兽踏上木板,其木板自然翻转,使野兽跌入陷阱中。
(5)木笼套。主要是针对老虎、豹子等凶狠野兽而设。用粗大的硬木制成木箱一个,其门亦用厚硬木板制成。笼内系羊或狗一只,近门处安——机关,系于门框,套猎时,将门拉开高悬,猎手则在高树密叶处躲藏着。入夜.待猛兽觅食,误入笼中,触动机关,木门迅即关上。此时埋伏的猎手迅速赶来,用梭标或枪将猛兽杀死。
(6)安辫子。此专门套捕鸟雀之法。用细麻线或棕丝织成一长排圆形的活套,安于离地面几寸的草木丛中,两端系于木桩上,在冬天寒冷之际,斑鸠、画眉等鸟儿一般有不愿高飞之特性,只需几个人用竹竿将鸟儿驱赶,鸟雀即贴地乱窜,待其头部进入套中时,活套即自行缩小.且越挣扎越紧,这祥即可捕得鸟雀了。以上套猎之法,最重要的是要具有丰富的狩猎经验,了解鸟兽的生活习性,熟悉其经常出入的路径,方可有所收获。其次,凡套猎均须于入夜时分设套,第二日清晨必须收套,以免误伤人畜。
捉螃螃
“螃螃”,又名石蛙,学名“棘腹蛙”,蛙类动物,背黑褐色,生活于山涧溪谷。是张家界土家人待客之佳肴,因其鸣声“螃螃”,故名之。捉螃螃是一种十分冒险的生产习俗,因其多生活于幽谷溪涧中,亦为毒蛇出没之地,常有毒蛇咬伤之虞。其法有二:
(1)火捕法。备一火罩,内燃松树明子,约二三人,一人举火照亮,—人持刀斩蛇,一人负责捕捉。夏夜,沿溪涧而行,其见火光,痴迷不动,若近有毒蛇,则见火即啄火罩,可挥刀斩之,待斩除毒蛇后,再行捕捉。
(2)诱捕法。多于白天进行。螃螃见人,多跃入水中,人则用—木棍,其上画着蛇形,沿其跃入之处伸入,其以为是蛇,迅即用两前臂紧紧箍住木棍,渔者只待将棍徐徐拉出水面即可擒获。
手捕
即不用渔具,凭手捉鱼。其法有三:
(1)手摸。夏季盛行。渔者潜入深潭,用手伸入石洞以捕鱼。若石洞较深广,则常用一竹板,长约2米,前端装有小型鱼叉,再备捞兜一个,渔者潜入水中用竹叉驱赶石洞中的鱼,鱼仓皇出逃,渔者——手提捞兜待于洞口,即获鱼。
(2)砸鱼。在浅水滩上,大石底下往往藏有鱼,渔者或持大铁锤,或用大石,猛击石头:石底鱼多被震昏或震死,故擒之。
(3)飞叉。在鱼汛季节。鱼群于海、江中上溯产卵。多于浅水草滩中聚群,渔者等待机会,悄然逼近鱼群,举叉刺鱼,或于较远处掷鱼叉以刺,因鱼群密集,多难逃逸。
打步鸡
其狩猎的对象多为寒鸡、野雉、斑鸠、竹鸡,一般于夜间进行。猎手备火枪一只、火把一把或数把,在此之前,须先侦察野禽的落脚点,再乘夜袭之。在火把的照耀下,野禽一般迷于火光而不惊飞.射击较易。尤其是竹鸡,往往十数只栖息在一树丛中,击落一只后,其余的闻枪不飞,反而挨得更紧,猎手连连可以将其全部击落。又,黎明之际,打锦雉的好时候,锦雉常栖于树下或岩坎下,在黎明时啼叫正酣,猎人乘机开枪击下。因其野禽均栖于枝头或地面,猎人轻步靠拢袭之,故称“打步鸡”。
打棒棒鸡
土家族地区狩猎习俗。其主要狩猎对象是“棒棒鸡”。即“野雉”。因捕猎时,不用刀叉弓枪,只用约16厘米长的木棒,故名之。其法:备约16厘米长木棒三支,携猎犬数只,前往山中。猎犬发现野雉后,迅即追赶。野雉势必惊飞,猎者需向雉掷木棒以击之。一般扔出的第一棒叫“迷魂棒”,速度不急不缓,以麻痹猎物.第二棒则叫“压顶棒”,旋转如盘,以阻止野雉冲天而飞,第三棒则须急而有力,当野雉在压顶棒下降落时,来不及再次起飞,第三棒早已飞至,正中其身。“打棒棒鸡”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手上功夫,非一般猎手能为。
打蓬鸡
又称“打媒子”。盛行于张家界土家族地区的一种狩猎习俗。其狩猎季节为春天二三月至夏季四五月,多于清晨进行。先养熟一只母野雉(或母锦雉),加以训练,使其能听从主人使唤即可。此雉称为“媒子”或“迷雉”。再备枪一支,轻便竹篷一个,竹篷边缘,插满绿色之树叶杂草,以作伪装。篷之中心凿一小眼,以备射击。竹篷下边安一木把,把柄上套一铁钻插入土中,蓬即可立起,备猎手隐身,篷可左右转动,以顺应野禽飞来之方向。狩猎时,猎手于清晨携带各种物件,前往山中,将“媒子”放出,媒子鸣声不断.呼朋引伴(猎人安篷于附近。山中野禽闻“迷雉”呼唤,禁不住其诱惑,飞向“迷雉”,以为娱乐),待野禽受诱惑,前来欲与媒子寻欢时,猎手开枪击之,无有不中。还有种是猎手并无“媒子”,但却能模仿出母野雉的啼声,维妙维肖,从而逗引山中野禽飞来,猎手一边继续进行模仿,诱其走近,伺机射杀之。
网鸟
捕捉鹌鹑的一种狩猎方式。其时以农历八、九月为宜。鹌鹑喜群居,猎手事前用细麻线编织一长方形的大网,用长竹竿两根系之。捕时,邀约三四人,带猎犬数只,同往山地或田间网捕,当猎犬发现鹌鹑时,即狂吠追赶。猎人见之,即张网进逼,四面包围。当鹌鹑群飞惊逃时,猎手迅即张网罩去,往往可将其一网打尽。有时可捕得数十上百只之多,只是由于近年来禽兽日渐稀少,此种习俗亦日渐消失了。
安鱼栏
多在夏季进行。其法有二:
(1)在河水滩头垒一道扇形石坝,提高水位,使河水沿坝之方向流去。于石坝合龙口安放筛篮或竹蓖子。鱼顺水游下,进入筛篮,由于水的冲力,使之难以回头。也有的安置鱼笕。鱼笕形如喇叭,竹编而成。口小肚大,长约1米。其肚腹处较窄,并于内装有倒须,以阻鱼从笕中回头。鱼顺流而下.落人笕中。
(2)在河流落差高处,一般为大型拦河坝下或水瀑之下水潭上,安置长形竹筛篮,水枯季节或鱼汛时节,鱼群上溯,遇高坝而跳跃翻腾,不时落入筛篮之中。这两法,前者所捕之鱼个头一般不大,后者所捕之鱼,往往有二三斤者。
诱笼
张家界土家族地区渔业生产习俗。主要是诱捕泥鳅、黄鳝。用细篾织成小型竹笼若干,口肚宽,颈细,且装有倒须。笼中置药拌食物,其味香,相传此种诱饵须经师承秘投,一般不轻易外传,入夜,渔者携诱笼数十,放于田中,笼中略低于田水平面,每块田视其大小,放置诱笼多少不等。据说,泥鳅黄鳝闻其香味,纷纷从泥洞中钻出,前来求食,多坠入笼中而不得回。第二日清晨,渔者只需取回诱笼即可,往往一夜之间,捕获数十斤及至上百斤之多。只是此法在一丘田中不能连续使用,因其使用一次,常可绝其类矣。
赶闹
即用药毒鱼,旧时多因求雨而毒河,后演变为一种生产习俗。毒鱼多用茶枯、石灰,或溪边母子花如柳叶等物,多在盛夏夜半进行。将上述药物捣碎,取汁,用船装于上游倾之。沿河两岸百姓,于此前家家备火把、渔具,准时沿河守候,见药水下流,百姓均于河畔搜寻毒昏之鱼,伺机捕捉之。捕鱼时,不准大声喧哗,虽数百上千人下河,但见灯火辉煌,却难闻人声。毒者在距离下药处二里之地,围一简易大坝,坝口合拢处安一巨大鱼网,凡网中之鱼,旁人不得捕捉。往往天明而归,此习俗污染水源,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今亦绝之。
捉团鱼
团鱼,又名“脚鱼”,学名鳖。土家族地区多溪洞河流,盛产团鱼。渔者须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每逢夏豢,团鱼多藏身于细沙之中,仅露出其细小的鼻孔,加之水花掩护,一般人实难发现。善捕者多于浅水滩上巡视,查寻团鱼脚迹跟踪,当见一微微隆起的细沙堆,沙堆前不时有一细小水泡时,便知团鱼藏身之处,捕者脚踏住小沙堆,用手迅速拔去团鱼头上的浮沙待团鱼缩回脖子时,即可乘机捕捉之。有日捕捉数十只者。
拓展阅读:土家族风俗禁忌
张家界土家人最忌讳的数字是36。在土家人心目中,36这个数是个“劫数”,甚至连3斤6两、3元6角、3尺6寸等数字亦在禁忌之列。如记序号,当排到35后,便又从第一开始记。一生中,最怕36岁生日。届时,要穿上红布内裤,或扎一条红腰带,据说如此可以禳解掉36岁所带来的煞气。民谚云:“三十六,接跟头,人到三十六,不打官司要卖屋。”有的人到了36岁这一年,邀请亲友,摆设宴席,提前贺生祝寿,来宾们要在主人屋内放鞭炮,以避煞气,席上,亲友们还要向过生日者祝贺一番,以求吉祥。
交际禁忌
土家人对外族人忌用土家语,忌用粗话、鄙话和不礼貌语言;晚辈对长辈忌直呼姓名、平辈呼叫姓名忌不带姓,男女之间忌呼“逮、喂”;晚辈对长辈忌呼“逮、喂”;忌长声呼叫,如“啊——”;有病人忌说“不高、不长、死、亡、完了”等语;有人去世,忌直说“死亡”,而改用“作古”、“归天”、“走了”等替代,对生意人忌说“折、亏、损、耗”等字。忌男女同坐一条板凳或相对坐视,忌男人触及女人腰部。忌遇见别人时或当总别人面吐口水。忌留胡子。婚嫁喜庆之际,不准说“分开、分离”之类的话,更不能谈丧葬之事,否则,认为会带来灾祸。
出行忌讳
旅行忌七、九日出门,忌八日起程归家,建间称“七不出门八不归,逢九出门惹是非”。土家人还认为,农历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的蛇日,冬月的鸡日,三月、六月、九月的牛日,均为“红煞日”,忌出远门。有“出门遇红煞,一去不归家”之说。人们出门走亲访友或办事,最忌讳遇到的第一个人是妇女,若是遇见,则不宜出门,等至第二天再出门。若第一个遇见是男性,第二个是女性,则不忌。
摸头禁忌
土家族男子严禁别人触摸自己的头,无论善意的或其他什么原因。唯自己祖父母、父母除外。谚云“男儿头、女儿腰,只许看,不许挠。”俗信,摸男子头,是侵犯男子汉的尊严,再好的朋友,也必须严守这一禁忌,否则会使友谊化为仇怨。
兆头禁忌
1、如遇日蚀或月蚀,便认为国家有乱、人民有灾,要敲锣打鼓相救。
2、认为乌鸦叫有人死或遭凶事;半夜鸡叫会有火灾和盗贼。
3、忌打喷嚏,认为背后有人说自己的坏话,或是用巫术害自己。所以土家人要随即咀咒:“好人讲我好心肠,歹人讲我烂牙框。”即可消祸。
4、忌梦象,梦清水要泪洗面,梦白布要戴孝,梦小孩要防贼;梦鸡、鸟、小鱼有口角,梦跳坎有病灾,梦上山有好事,梦下坡要背事......
动物禁忌
1、忌乌鸦叫,凡乌鸦清晨在屋脊上鸣叫,或飞在人的前面、头顶上盘旋鸣叫,并且你赶开后,又重新飞来叫,人们便认为是祸事开头的不吉利之征兆,每当人们遇此事,便当即顿足痛骂:“短你的命!”随即吐痰或唾沫一口,以此消除凶灾,化凶为吉。
2、忌闻杜鹃嘀鸣,每年春天,阳雀开鸣,若人厕时第一次听到阳雀鸣叫,则认为不吉利,必须进行禳解。其禳解之法是闻者(倘若年幼,须由母亲代为禳解)装扮成乞丐,出外乞食1-3天,讨得米,须在不闻鸡犬之声的野外煮熟食之,方可消灾。土家人还以杜鹃偶氮染料啼鸣之声以占卜自己一年的运气之俗。若睡在床上初闻杜鹃啼叫,是大吉大利,若在行走之际或者劳动生产之际初闻,意味自建将一年劳动奔波。
3、忌闻猫头鹰叫,在土家人心目中猫头鹰属不祥之鸟,尤其忌讳听到其鸣叫,相传听到猫头鹰叫村上就会死人。
4、忌见蛇相缠,所谓蛇相缠即蛇交尾。相传人若见之,必遭灾祸。其禳解之法有二:一是赶快将自己外面的一条长裤脱下,罩于自己的头上或罩于蛇缠处。二是嫁祸于人,而若有同伴,立即呼唤同伴姓名,若对方答应了,则灾祸将降临于应者之身。然而一般情况是见者用石头或木棍将两条蛇打死,即可消灾。也有不打而用语言化解词曰:“祝你成仙上天庭,祝你绞绳穿铜钱”;土家族化解词词曰:“是龙的升天,是蛇的钻草,是人的发财”
5、大年节牲畜进屋,兆“猪来穷,狗来富,猫儿来了穿孝服”;野貉入屋,鸡上树,狗上屋,无灾必有祸,不死脱层壳;凡外出做买卖或说亲,听到乌鸦叫,谓不吉利,必返。
土家族风俗习惯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土家族有自已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习俗
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食俗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
节庆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土家族礼仪文化
1.诞生礼
诞生礼,是人生的开端礼。土家人相当注重为婴儿举行诞生礼,它既含有为新生命祝福,祈祷长命富贵之意,也有为产妇驱邪避祸之意,在礼仪中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虽然土家人最看重的是诞生礼中的“打三朝”(即婴儿生下3天后要进行全身沐浴)和“满月酒”,但实际上,土家人的诞生礼包含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妇女怀孕后,俗称“有喜”,要请土老司行法事“安胎”、驱邪,祈求祖先保佑,并在堂屋门上挂上筛子、艾蒿草,称“金钟神罩”,护住孕妇之屋。分娩,一般要请“接生婆”,接生婆进产房后,要敬祭土家族的生育女神巴山婆婆。婴儿下地,接生婆用白线结扎脐带,若是男孩,就用父亲的衣服包裹;若是女孩,则用母亲的衣裙包裹。给婴儿洗澡的水严禁任意外泼,以免污秽神灵。婴儿降生后,父亲要怀抱“报喜鸡”去岳母家报喜,男孩用公鸡报喜,女孩则用母鸡报喜。岳母家则按婴儿性别置办“三朝礼”和“满月酒”。
三天后,岳母家以及亲友们挑着礼品前来贺喜,即“打三朝”。酒宴上,产妇家要请婴儿的外公或舅父取名,俗称“命名礼”。满月那天,岳母家要来给婴儿“放脚”(因为婴儿出生的第一个月脚手都是包裹着的,满月之后才解开包裹,正式穿上衣裤,俗称“放脚”),并送来放脚需要的一切衣物,这一天俗称“满月酒”或“祝米酒”。婴儿诞生后,第一个来产妇家的人,俗称“踩生”,“女踩男,福寿全”,“男踩女,要中举”,产妇家要格外热情地招待踩生人,使之多说些吉利话。在当代,土家族诞生礼中最重要的是“打三朝”,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都是把“打三朝”与“满月酒”(祝米酒)合二为一的,统称“打三朝”。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诞生礼中很多带迷信色彩的陋习都被土家人自觉地抛弃了。
2.婚礼和成年簪冠礼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土家族逐渐形成了婚姻制度中的多层次礼仪,这些礼仪是十分复杂和隆重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礼仪过程,但在整个礼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婚期这一天举行的男、女冠礼和一系列其它礼仪活动。如“打样”,即媒人撮合男、女双方进行第一次见面,俗称“瞧样子”,双方满意后再正式提亲。“求婚”,打样之后,男方正式请媒人去女家求婚。“讨红庚”,俗称“合八字”,男方委托媒人讨来姑娘的生辰年月日时,写在“红庚贴”上,并请土老司或算命先生按阴阳五行推论,看是否相合或相克。“定亲”,俗称“插茅香”,合了八字,就成了“天作之和”,男、女双方即择吉日,举办酒席,邀请双方亲戚到场正式定亲,实际上是向社会公开这桩婚事,取得社会承认。
“拜年”,定婚后,男方每逢新年都要去女家拜年,但拜第一个新年最为隆重。“看期”,到了结婚年龄,男、女双方同意后即请土老司或算命先生择吉日结婚“。冠礼”与“婚礼”,婚期到后,男、女双方即举行非常隆重的'冠礼和婚礼,新娘则要按出嫁礼仪进行哭嫁。成年簪冠礼和婚礼,土家族是将其一并举行的,并且最为隆重。男冠礼和女冠礼都是在结婚前一天举行。
清《长阳县志》卷三记载:“古冠婚为二事,长邑则合而为一。于嫁娶前一二日,女家束发合笄,曰‘上头’。设席醮女,请幼女九人,合女而十,曰‘陪十姊妹’;男家命字,亲友合钱为金匾,鼓乐导送,登堂称贺,曰‘贺号’,不谓字也。是日设二(宴)席,其一,子弟九人,合新郎而十,曰‘陪十兄弟’,又曰‘坐十友’”。冠婚礼并行和礼仪中的“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的“双陪”活动,在整个土家族地区都有这种习俗,并且至今遗风犹存。举行了冠礼,就表示男、女已进入了成年,可以在社会上进行单独交际,独立地创家立业了。
“发轿”,女方举行完冠礼和婚礼后,即按照土老司择定的时辰启轿,土老司要作法封轿避煞等。“敬土司王”,土司时代,土司王享有“初夜权”(即土司王先要与新娘睡一夜或三夜),后被人在行使初夜权时杀死,传说他阴魂不散,经常作崇使新婚夫妇不和,因此要敬奉他。
“安床”,即男方安好新婚床位,边安放边行法事,祈求新婚夫妇和顺美满。“拦轿”,当男方迎亲队伍热热闹闹地来到女家村寨门口时,女家亲友们将迎亲队伍拦住,佯做阻拦之状,迎亲与拦轿的双方相互对歌、取笑甚至打闹,实际上这是土家族早期“抢亲”习俗的遗存。“找摸米”,“摸米”即新郎代理人,俗称“押轿娃”,前去抬轿的小伙子都装成“摸米”,新娘的姊妹们一时难辩真假,就在小伙子中任意寻找,相互嬉戏,甚至往小伙脸上抹锅灰,实际上是借此机会暗中选择意中人,明显地带有远古土家人对偶婚的遗俗。“茅宴席”和“赶脚酒”,发轿上路后,新娘的亲属们还在一些路口佯装拦截,这时,男家早在这些地方摆好酒宴,拦轿的人即吃起了“茅宴席”,也有男家直接把酒席送到女家堂中的,名曰“赶脚酒”。“搬帐子”,当迎亲队伍快到男家时,“摸米”放快脚步,先将帐子搬到男家,举行挂帐仪式,边挂边唱,颇有风味。“迎轿”,即新娘的花轿到男家后,男家要举行一系列迎轿仪式,直到拜堂、入洞房为止。“上马酒”,即新娘进男家这一天,男家要专门为送亲的嫂子、伴嫁的姑娘和新娘的兄弟(舅爷)等在堂屋中央摆下丰盛的酒席,名曰“上马酒”,之后才给其他亲戚朋友开席。“闹新房”,即新郎、新娘的同辈亲戚朋友在新房里为祝福新婚而进行的娱乐活动,土家族闹新房往往还由伴嫁去的姑娘和陪新郎的小伙对歌,他们借机选择意中人,这是土家族以歌为媒的古婚俗的再现。“回门”,婚后的第二天,新娘要偕同新郎回娘家,当天去当天回,俗称“回门”。至此,土家族的整个婚礼就告结束。
3.寿礼
寿礼是土家族人的重大礼仪之一。土家人祝寿,对小孩子称为“长尾巴”,成年人叫“过生日”,50岁后方称“祝寿”。但若父母健在,即使年龄再高也不能称“祝寿”,“尊亲在不敢言老”。土家族为老人祝寿要献鱼,上长寿面,敬寿桃,满60花甲的寿礼最为隆重。土家族祝老人健康长寿,堪称民族美德。
4.葬礼
葬礼,几乎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具有的悼亡仪式和祭祀活动。土家族俗称葬礼为“白喜”、“白会”、“老龙归山”等,一般要跳唱丧鼓歌。湖北省清江流域的土家人在举行葬礼时,其主要活动是跳丧,即跳唱非常神奇和隆重的“撒尔嗬”。这是土家人悼念死者的一种祭祀性歌舞,且歌且舞,似剧非剧,风格异常古朴和别致。舞姿非常优美,时而绕臂穿肘,形似凤凰展翅;时而相对击掌,犹如幺姑筛锣;时而扭肩擦背,好比水牛擦痒;时而嘴唇触地,恰似春燕衔泥;时而相互嬉戏,犹如牧童戏水等等。土家人跳丧为何称其为“撒尔嗬”呢?其实,这是因跳唱时多用衬词“撒尔嗬”而得名。
明代《巴东县志》载:“旧俗,殁之日,其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人死后,左邻右舍听到阵阵报信的鞭炮声,都自动赶到死者家里来,为死者跳撒尔嗬。土家人常说:“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己来”,“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半夜听到丧鼓响,脚板心底就发痒”。入夜,只听灵堂门外几声炮响,跳丧者们闻声而至。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掌鼓指挥,三声重鼓,一声高唱:“我打起鼓来,你出台哟,撒尔嗬里!”众人齐声答和。跳丧者或两人一对,或三人一伙,迅速踏鼓跳唱,脚踏鼓,鼓跟脚,跳丧者头、手、肩、腰、臀一起扭动,舞姿变化多端;唱着古朴粗犷、诙谐有趣的极富浓郁山乡气息的词曲,从入夜到鸡鸣,或一夜,或二夜,或三夜等,通霄达旦。
撒尔嗬有一定的程式,一般由待师、跳丧、哭丧等构成。或曰开歌场、奠酒、收歌场等。撒尔嗬唱词变化多端,四言、五言、七言随情而变。除开那些少年夭亡者,不论是男是女,也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人死了,乡邻们总要跳唱“撒尔嗬”。实际上,早在元、明、清时代,撒尔嗬在清江流域土家人的跳丧中,就已完全成熟了。至于撒尔嗬的历史渊源,今天已无法精确查考,有说起源于庄周“鼓盆而歌”的,也有说起源于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等。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撒尔嗬是土家先民巫术、祭祀礼仪和歌舞艺术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这确是无可质疑的。
土家族丧葬习俗
土家族把丧事称为“白喜”。对死亡待有乐观态度,认为高龄老人去世是“顺脚路”,成为生命礼赞、祝福新生的一种土家巫文化,对死亡是一种“灵魂不死”、“死后脱生”、“死是福”的生死观。认为生而死,死而生,死亡好比新生婴儿降世一样可喜可贺。因此,土家族人死后有绕棺、跳“丧葬舞”的习俗,起源于清江流域的武落钟离山,是一个勇猛强悍的部落,在清江上游的盐阳、夷城等地建立过原始部落联盟,后来成为了巴国。
跳“丧葬舞”在湖北长阳、巴东、建始、鹤峰、恩施的清江沿线流行。魏晋南北朝时就有“父母死……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巴氏祭其祖,击鼓而祭,叫啸以兴哀,“蛮夷信鬼尚巫,伐鼓踏歌,以祭神。”在鄂西生息过的巴人,死了老人,阖族不悲,且把它当作欢乐的喜事,举办“白喜”,“伐鼓踏歌”,“其歌必狂,其众必跳”,合族举庆,以祝其功,这在当时当地的汉人是不会这样办的,表现了强烈的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意识。
流行的长篇歌词是“走进门来抬头望,桑木弯弓挂墙上”,“三梦白虎当堂坐,白虎坐堂是家神。
“先民在上,乐土在下,向王开疆辟土,我民守土耕稼”从绕棺、跳“丧葬舞”以: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痒、狗吃月、燕儿衔泥、幺妹子姐筛箩、猛虎下山等舞蹈动作,这些舞蹈动作是巴人对他们祖先劳作、生活和娱乐的高度概括,如“凤凰展翅”,二人背对背,双臂展开,上下扇动,恰似凤凰展翅欲飞,其动作含蓄,隐喻力强。擦痒”,二人背靠背,双手叉腰,左右相对擦晃,腰胯以下作慢幅度颤动,稳健明快。
最为壮观的是“猛虎下山”,那是在午夜过后,酒醉舞蹈,人们疲倦欲困时,舞者跳着跳着,忽听鼓点一变,二人中的一个猛然跳跃腾空,一掀舞伴,然后两人躬身相对逼视,忽而击掌、撞肘,前纵后掀,一跃一扑,模仿猛虎扑食的各种动作,口里还发出一阵阵虎啸声,最后一人被另一人挽着从头顶上后弓翻跃过来,其动作形象给人以其祖先为虎的粗犷雄壮的崇敬感受。
其他动作不少是模拟表演他们的先民掷镖渔猎、厮杀械斗的动作,如“打上二十一”中的击掌,“幺姑姐筛箩”是土家族习俗浑朴、淳厚古雅的写照。
“燕儿衔泥”,是一个高难度动作,一人丢一手帕(或其它物件)下地,另一人叉开双腿站立,随着鼓点的急骤加快,慢慢弯下腰,但双腿要直,最后以嘴近地衔物,双手后翘作燕儿翅膀扇动状,反复数次。
土家族婚俗礼仪
提亲
男女青年相爱后,由男方家请媒人带上挂面,条肉或酒(称为“手礼”)到女方家去向其父母征询意见,这叫“提亲”。如女方家父母断然拒绝,就会退回“手礼”。
红书开亲又称“下书子”
经过提亲征得女方家父母同意后,男方家择吉日请媒人带上面条、猪肉衣料或衣服,用红纸折成的信封状的红书,内页折成六折或八折,不写字,称为“空书”送到女家,男青年随同前往,也有先相亲再下书子的。至此两家初步结成亲戚,双方开始来往。特别是女方父母过生,男方必须带礼物去祝寿。土家族忌讳农历的六月和腊月行媒,称为“六腊不行媒”。
烧香、讨年庚
通过下了两封书子后,婚姻基础基本稳固。男方家则要择吉日请媒人带上条方(条形肉)、面条、火腿、衣料、鞋子等礼物及内页写上书单的一封红书和写上男方生辰的庚帖、香纸烛等到女方家“开书单”,也叫“烧准香”。并征询女方的生辰,这叫“讨年庚”。标志着两家正式结成姻亲,此后,男方可以称女方父母为“亲爷”、“亲娘”。
过礼
通过讨得的年庚,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确定婚期。在女方家举办花园酒的头一天(木黄一带提前到3个月或半年),男方家请媒人和先生(能说会道机灵的人)带上猪肉面条、盐茶米面、衣服鞋袜、首饰礼物及香纸烛包封书子、火炮等送到女方家,这次礼物特别丰厚,女方家主要亲戚每家一块肉、一把面条。这些礼物放在女方家堂屋上方的方桌上,由女方家执事先生焚香燃烧,祭祀祖宗。女方家回赠男方新鞋一双。这叫过礼,又叫行“雁奠礼”。
花园酒
在婚期前一天,女方家宴请亲朋好友。称为办花园酒,被请的亲朋好友带上粮食、钱币及送给出嫁女的礼物到女方家赴宴。女方家盛情款待。
开脸又叫拆头
在婚期前一天,出嫁的姑娘要由有“双福”(双老健在,有儿有女)的老妇人给姑娘用细线绞去脸上的苦发,修整眉毛,抹粉,梳妆打扮,挽发髻于脑后,戴上银针簪子头花等头饰,穿上服装,这叫“行冠笄礼”,是姑娘从“黄毛丫头”步入新的一个转折点。
哭嫁
女方在出嫁前三天晚上,在闺房内由众姐妹陪同哭嫁。先由母亲开头哭“开声”,再由姑娘哭和众姐妹陪哭,哭的内容广泛,有哭祖宗,哭父母,哭哥嫂兄妹,哭堂公伯叔,哭亲戚朋友,哭匠人师傅,哭媒人,哭帮忙打杂人员,总之见人就哭。被哭的人要送红包给姑娘。会哭的姑娘被认为很“在行”、有出息,所以有的姑娘从五六岁起就学哭。哭词大多数在《哭书》中格式化的内容,也有“自编自哭”的内容。哭时拖声带气,凄厉委婉,如泣如诉。
【张家界土家族渔猎习俗】相关文章:
土家族春节习俗01-19
土家族习俗过赶年03-01
土家族礼仪风俗12-23
土家族的服饰特点12-23
土家族独特风俗01-23
土家族过年风俗介绍03-01
土家族摆手舞教学02-04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02-06
土家族风俗习惯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