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如何避免潜在的面试错误

时间:2022-07-19 19:51:11 面试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避免潜在的面试错误

  在求职面试中,总有些错误是聪明的求职者也难免会犯的,我们权且称之为潜在的错误。

如何避免潜在的面试错误

  一、不善于打破沉默

  面试开始时,应试者不善“破冰”(即打破沉默),他们出于种种顾虑而不愿主动说话,等待面试官打开话匣,结果使面试出现冷场。即便能勉强打破沉默,语音语调亦极生硬。实际上,面试者主动致意与交谈,会留给面试官热情和善于与人沟通的良好印象。

  二、与面试官“套近乎”

  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面试官是忌讳与应试者套近乎的。过分“套近乎”,也会影响应试者面试时的陈述。聪明的应试者可以例举一、两件事例来赞扬招聘单位,表现出你对这家公司的兴趣。

  三、为偏见或成见所左右

  面试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面试官或该招聘单位的负面评价会左右自己面试中的思维,误认为貌似冷淡的面试官或是严厉或是对应试者不满意,因此十分紧张。其实,在招聘面试这种特殊的采购关系中,应试者需要积极面对不同风格的面试官。

  四、慷慨陈词,却举不出例子

  应试者大谈个人成就、特长、技能时,面试官一旦反问:“能举一两个例子吗”?应试者便无言应对。在面试中,应试者要想以其所谓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取信于人,唯有举例。

  五、丧失专业风采

  有些应试者面试时各方面表现良好,可一旦被问及现所在公司或以前公司时,就会愤怒抨击,甚至大肆谩骂。在众多国际化的大企业中,或是在具备专业素养的面试官面前,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

  六、不善于提问

  有些人在不该提问时提问,如面试中打断面试官谈话而提问。也有些人面试前对提问没有足够准备,轮到有提问机会时却不知说什么好。而事实上,一个好的提问,胜过简历中的无数笔墨,会让面试官对你刮目相看。

  小贴士:自信是面试胜利的关键

  在《伦敦华语》工作的时候,我做了一次关于“中国留学生在英国找工作”的主题采访,被采访人是英国巴克高宝公司总经理董征。她从一名留英学生,成为了“中国留学生在英实习项目”的发起人。这个项目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帮助了百余名中国留学生找到了英国公司的工作。坐在她们公司的一间宽敞的会客室里,董征对我说,现在华人在英国的就业趋势是,大量工作集中在IT,工程,金融,财会,采购行业。而最难找的就是媒体。即使是英国本地学习媒体的学生,也很难进入大的媒体公司。

  如她所说,我知道有这样一个在少年时代就来英国生活的中国男孩,几乎就是一个BBC (British Born Chinese英国出生的中国人)。他从小就喜欢文字,经常用英文写文章。但当他毕业要找一份媒体工作的时候,他向所有的英国大报都投了简历,但最后没有任何音信。想想也是如此,英国主流媒体的编采队伍,不可能像大的金融机构那样,年年招聘毕业生。即使有职位空缺,多是不同报社之间的编采人员的流动,而非毕业生。更何况是母语为非英语的外国人。

  董征还道出了“我们中国人在英国找工作的重要捷径”,她说,“我们的优势是,比英国人更加了解中国,劣势是,我们比英国人更加不了解英国。所以,一定要找和中国有关系的工作。”正如她所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能够充分和巧妙利用我们自身的中国文化背景,“身为中国人”是可以成为我们求职中的优势的。而至于一些英国人天生就占主导地位的工作,如果我们与英国本地人硬碰硬地拼,虽然是可以的,但至少不是必要的。这就是目前华人在英就业的规律。顺着规律,我们可以利用规律。而逆着规律,我们就要被规律所羁绊。

  董征还说,中国毕业生在英国找工作,一定不要怕从基层做起,甚至从小公司做起,从不起眼的职位做起。有些中国留学生,一毕业就说“小公司不去,只去大公司”。“You must start from somewhere(你一定要从某个地方开始),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在以上这些大前提下,以我屡败屡战的面试经验来看,要想成功获得职位,还必须要熟悉英国招聘流程中的各种面试方式。就拿最基本的求职信和简历来说,英国公司有自己约定俗成的要求。好的简历往往要在开头的地方用三到四句话简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学历,而求职信并非简历的重复和革命般地表达决心,而是要用具体的例子(从事件到数字)来证明你的每一种能力。有些公司专门提供“修改简历和求职信”的服务,尽管收费高昂,但市场需求依旧很旺。

  大公司的面试过程更是充满了挑战和难度。面试者要经过至少两到三轮面试,从电话面试,到一对一面试,到三五个人组成的小组面试。对于毕业生,往往还要参加Test Centre (测试中心)的测试。为此,有些毕业生报名参加了“专门帮人训练求职技巧的课程”,还有专门为学生提供词汇、图形和数学测试训练的图书、光盘和培训课程。

  由于英国人力资源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大型机构和国际企业的招聘流程,已经变得非常系统化了。针对这些,作为应聘者的我们必须要有的放矢的精心准备,但这恰恰是在中国环境下培养的求职者起初所不知道的,也是需要努力去学习和适应的。

  然而,熟悉面试流程还远远不够,求职成功更为重要的是一个“练”字。我的很多面试,都是从电话面试开始的。最开始,我的确能感到自己在听问题的时候情绪很激动,这就容易听不清问题,而导致说错话,或者说话磕巴。后来,电话接得多了,对于对方的问的问题已经摸出规律,情绪也就越来越稳定。即使自己没有听懂,在稳定的状态,还可以非常冷静地请对方重复,甚至直接猜出大概,这就是“静能生慧”。到最后,任何面试电话,在任何时间打来,我都可以对答如流。而这一点在面试之初,是根本做不到的。

  在面对面的面试中,有面试经验的人与没有面试经验的人会形成鲜明的对此。在我没有经验的时候,我觉得面试考官与我的关系是“考”与“被考”,他在上,我在下,我很怕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者回答不好。而当我已经身经百战,我对面试官的仰视变成了平视。我和他一起讨论所应聘的职位和行业,一起探讨应聘职位与我的匹配度,这让我显得比以往更加成熟和专业。所以,面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在英国全职工作的外国人需要办理工作签证,这一般是由公司帮员工办理的。然而获得工作签证并不容易。公司给员工申请工作签,被称作“Sponsor(资助)”。很多英国公司,甚至一些大公司,都不愿意去“资助”员工,这并不是因为公司出不起几百英镑的申请费,而是根据英国的相关法律,如果公司想要雇佣一个人,必须要向英国内政部说明,这个工作只有外国人能够胜任,而英国本国人并不适合。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签证才能被批准下来。其实,这也是英国控制外来务工人员和外来移民的手段。因此,公司帮助员工办理签证,往往非常慎重。他们往往希望,员工自己就持有英国工作的合法身份,比如英国本地人和欧洲人。而对于求职者来说,没有工作,就不可能有工作签证。而没有工作签证,公司又不可能给你工作机会。这就是英国很多公司在雇佣问题上存在的悖论,也是很多外国留学生(主要是非欧盟学生)在这里难以留下来工作的原因。很多公司在电话面试的时候,如果知道你没有工作签证或者合法工作身份,接下来的面试就会被自动取消了。此外,对于没有英国和欧盟身份的人,如果需要换工作,根据法律规定,上一个工作签证自动作废,新的工作签证需要由新的公司重新“Sponsor”。但是,拿到一个被新就职公司Sponsor(赞助)的签证,谈何容易?所以很多人都是等拿到英国身份,才会考虑辞职。

  有了以上这些技巧、经验、知识还不够,在英国成功求职还有一点是非常必要的——“持之以恒”。 身边一个曾经在英国读过博士的中国朋友,在英国顶级大学工作了21个月,并在上一份工作离职前三个月开始投简历,参加面试。工作结束后的四个月时间里,三十八场面试(有时一周参加五场面试)之后,终于在开始找工作的第七个月里,确定了下一份在医院的研发经理职位的工作。不说应聘的职位高低,薪水如何,尽说说这三十八场面试意味着什么?很多人看来,这是三十八次打击,三十八次摧残,没有一点毅力和耐力是根本经不住这样的刺激的。但是,那位经历了三十八次面试的洗礼的朋友,他将这三十八次面试,看作三十八次经验积累的机会。搜集材料,制作PPT演讲文件,在四五位面试官面前完成十到十五分钟的演讲,这已经成为他几个月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多次整夜不睡投简历,或者准备面试的演讲材料。有的时候,材料准备到凌晨六点,到了凌晨七点钟,就迅速一身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一脸豪迈地走在伦敦清晨的风雨中,赶去面试了。即使在别人对他都没有信心,往日的好友开始疏远的时候,频繁的面试邀请反而让他更为坚信自己的未来。

  这样的找工作的故事在英国并不罕见。不要说是外国人,就是英国本地人找工作,也有一年半载的。对于高学历者,也不例外。一位学习医药的中国博士生,毕业之后,也是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如愿以偿地找到一份一年合同的工作。

  一个个类似的故事充分地说明——求职的过程,是一种脑力和体力的考验,也是对一个人精神的历练。当你每天的工作就是“找工作”的时候,“唯有韧者胜!唯有志者赢!”

  这也如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所说,“把脚踩在地上,把目光放到未来,每天一小步,终到千里远。”

【如何避免潜在的面试错误】相关文章:

如何避免面试高级错误09-25

如何避免简历的十大错误08-05

面试十分应该避免犯的错误08-04

如何避免自己的不足而面试成功08-07

创业初期应该如何避免资金投资预算错误?08-08

如何避免面试中薪水要的太高或太低?08-05

新年求职面试需避免5大错误08-04

创业融资时应避免的错误08-05

面试中如何回答"你从错误中学到什么"08-06

家族创业如何避免内斗?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