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 1
1.教师完成《渡荆门送别》一诗的教学后,通过与学生一起回顾学过的写景抒情诗作来巩固学生对此类诗词的认识。以下诗词中不属于写景抒情作品的是( )。
A.曹操《观沧海》
B.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C.王湾《次北固山下》
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某教师在七年级开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主题展开阅读,下列作品不合适用于这主题阅读的是( )。
A.《吉檀迦利》
B.《飞鸟集》
C.《新月集》
D.《草叶集》
3.学习莫怀戚的《散步》时,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散文,于是教师推荐了一些文质兼美的散文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下列推荐不合适的是( )。
A.刘绍棠《蒲柳人家》
B.朱自清《春》
C.丰子恺《山中避雨》
D.宗璞《紫藤萝瀑布》
4.教师在讲解古诗这一单元的时候,列举了以下诗句,让同学们说出诗句描述的季节,选项中的顺序正确的是(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
A.春秋夏冬
B.冬秋夏春
C.冬秋春夏
D.春冬秋夏
5.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学派相关情况进行整理,以下总结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教九流”中的“九流”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B.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
C.墨翟的主张中包括“兼爱”“非攻”“明鬼”“尚贤”“节用”等内容
D.法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韩非、李悝、商鞅、申不害等
6.教师在讲授《曹刿论战》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定语后置,特地选取了一些例旬,下列不满足举例要求的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楚人有涉江者
C.客有吹洞箫者
D.石之铿然有声者
7.教师在讲解修辞方法及作用这一知识点时,为学生举了以下例子,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B.“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和联想的修辞手法把瀑布奔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躬耕在南阳宛县卧龙岗的诸葛亮的情况
8.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发现课标十分强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列对语文素养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
A.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有: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语文能力、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B.知识与能力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基础
C.实践能力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素养的最终要求
9.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总说和分说;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结合新课标要求,以下对该教师的教学预设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整体设计考虑了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
B.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没有得到体现
C.目标设计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D.体现出说明文教学对事物特征、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重视
10.以下是教师上《麦琪的礼物》一课时设计的课堂导语,阅读并回答问题。
在上课前,首先给同学们讲一个一份圣诞礼物造就一个伟大作家的故事。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一临的日子里,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代号34627的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起从前办过的《滚石》讽刺幽默杂志,他所写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是市民们很好的消遣和娱乐。“为什么不再试试呢?”他想。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小说获得很大成功,很快发表在1899年《麦克卢尔》杂志的圣诞专号上。34627号罪犯终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从此以后,34627号一发而不可收,变成了和契诃夫、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同学们知道他的笔名吗?对,是欧·亨利。非常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也是一个关于圣诞礼物的故事,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
对上述课堂导语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
A.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教师用关于作者的故事来导人,正好切合小说的特点
B.导语过于冗长.不利于后面课堂内容的跟进
C.这个导语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探究的热情
D.该教师设计导语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爱听故事、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
2016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试题(2)
1.以下是“说说校园里的春天”这个E1语交际话题的教学构想,阅读并回答问题。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去不同的观察点,并分别给他们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一组观察小池里的水,一组观察花园里的花草,一组观察院内的树木。课堂上先问大家都观察到了什么,再互相发问。这样学生就会提出“我想知道池子里的水怎么样,和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我想知道花园里的什么花开了。开得怎样”“我想知道什么树木长出了叶子,你能描述一下吗”等问题。
对以上教学构想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
A.“口语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与说互动的过程,这个课堂构想,就在想方设法实现课堂中“说”的双向互动
B.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教学时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去校园里找到春天,看到春天,再进行交流,避免了无话可说或者说空话的情况
C.“说”的能力是在“说”的实践中形成的,而不是靠传授知识技能所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所以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练
D.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应该设计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如自我介绍、课前演讲等
2.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课堂导入环节,回答问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九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本文作者是谁?齐说(罗迦·费·因格)。他是哪个国家的人?(美国)
师: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喜欢这篇课文吗?
生:喜欢!
师: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有没有同学不喜欢?
生(小声):我不喜欢。
师:这位同学很有创见,你能说说不喜欢的理由吗?
生:①文字不太读得懂,以前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或写景状物的一目了然,这篇文章读了几遍也不知写的什么?②我不知作者要告诉读者什么?③文章的层次我怎么也搞不清……
④特别是文章开头的这幅图,答案太多,也觉得啰嗦,再往后我就不知道作者说的什么,实在读不懂。
以下对这段教学导入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样安排发展了学生个性化思维
B.这样的安排与议论文这一文体特征相暗合
C.这样安排把握住了“民主、科学、个性”的阅读教学的灵魂
D.观察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教师使用学生问题导入,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3.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某版教材中的课文《再别康桥》一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①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②通过教师的分析欣赏,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以下对这则教学目标的评析,不正确的是( )。
A.设置的教学目标远远低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B.两个教学目标落脚点均在对这首诗歌形式的品味与鉴赏
C.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阅读这首诗时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及阅读感受
D.教学目标忽略了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比较在传递情感方面与其他文体语言的不同点
4.学习《背影》一文,教师播放歌曲《父亲》——“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对这一教学资源分析恰当的是( )。
A.为学生创设了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境
B.歌曲脱离课文内容。削弱了教学资源的价值
C.缺乏思维深度。但能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D.用新颖的形式唤醒学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 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学语文是一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工具。
2.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
3.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应该具有生活实践的观点、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和联系发展的观点。
4.现行教学大纲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规定为2500字左右,掌握这些常用字能够满足小学生日常读写的需要。
5.识字能力由几个要素组成,它既包括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也包括一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6."听说读写宜并重",从教学的角度理解,是指教学中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不仅要抓读写训练,而且要抓听说训练。
7.小学语文评估具有鉴定、反馈、激励和调节的功能。
8.学习质量评估包括平时考察和考试两种方式。
9.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0.继续教育具有延续性、连续性、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和训用一致性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的标志性教材是(B)
A.各地依据1978年教学大纲编写的实验教材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C.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D.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2.在教学"燕"字时,要让学生注意到上面是"廿",而不是"艹",这是(A)
A.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细的特点
B.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C.为防止熟字对生字的干扰
D.加强学生对同音字字义的理解
3.《义务教育大纲》指出: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是(D)
A.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B.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C.理解课文
D.朗读和默读
4.教师教学工作评估的三个主要方面是(C)
A.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效果
B.教学用时、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C.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D.教学态度、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能力
5.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弊端,旧根难除。在1978年,一位著名学者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现象提出批评,他是(B)
A.张志公B.吕淑湘C.叶圣陶D.王力
6.小学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根本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他们的(D)
A.课堂应变能力
B.设计教学的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分析教材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 3
一、基础知识。
1、()、()、()、()等寓言故事都出自《伊索寓言》。
2、高尔基是优秀的无产阶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等。
3、下列字作姓氏时读什么音?请写出来。
查()燕()盖()解()过()朴()
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5、请写出“臼”的正确笔顺()。
6、请写出下列成语的主人公:
画龙点睛()完璧归赵()入木三分()不求甚解()扑朔迷离()多多益善()
7、勃朗特三姐妹的代表作分别是()的()、()的()、()的()。
8、京剧被称为“国粹”,()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黑脸代表(),蓝脸和绿脸代表(),黄脸和白脸代表(),金脸和银脸代表()。
9、《西游记》中有()、(),《水浒传》中有(),《三国演义》中有(),《红楼梦》中有(),这些“三”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增加了不少可读性。
10、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11、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基本的(),良好的()。每天的语文课中要安排()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
12、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和(),鼓励写()。加强()指导,改进(),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13、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
14、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为基础,防止矫情做作。
15、补充诗词名言:
(),思而不学则殆。
(),达则兼善天下。
江畔何人初见月?()?
此曲只应天上有,()。
问君能有几多愁,()。
(),自缘身在最高层。
欲把西湖比西子,()。
莫道不消魂,(),()。
();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诗词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请用一段话翻译这首诗,语言要尽可能体现诗歌本身的意境美。
2、古人写离别诗,经常出现“草”、“柳”这些意象,请分别再举一个例子,并分析这两种意象的内涵。
3、以草烘托和写照离愁,滥觞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白居易这首诗,由古人的诗句脱化而来,又有所创新。请分析其创新的成功之处。
三、阅读分析。
(一)烟台的海(节选)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níngnín)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shìsì)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qièqì)而不舍地扑向堤(dītī)岸,溅起数(shǔshù)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慰)为壮观的景(象像)。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恋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解释词语。
前赴后继:
锲而不舍:
3、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一个人,那么,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夏天的海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烟台的海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小山似的涌浪”“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你分别想到这两个成语。
5、根据语境,理解“寒流”一词的意思。
①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
②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小华的心中立刻涌起一阵寒流。()
(二)从一个微笑开始
刘心武
①又是一年春柳绿。
②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绞缠,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③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是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迎上前!
④一些固有的格局被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⑤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以学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⑥地球上的生灵中,唯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
⑦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号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唯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⑧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⑨微笑毋庸学习,生而俱会,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怀拓宽。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棵新草;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⑩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1.文章第①段“又是一年春柳绿”中为何用“柳”而不用“草”?
2.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联系全文,分三点说说怎样才能“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是一剂调适心灵的良药,号召大家从一个微笑开始,坦然地面对世界、社会和自己
B.本文采用象征手法,用了如《白杨礼赞》一样托物言志的手法
C.这篇文章和一首歌的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D.作者认为,只要微笑就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E.本文在语言运用上很有创造力,就内容而言,也做到了条分缕析,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
四、案例分析。
窦桂梅老师在执教《落叶》一课时,在屏幕上打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这一句话,窦老师提示道,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很有趣,请大家找一找!片刻,学生找到了一片片这个词。窦老师先请学生读一读这个词,然后在黑板上画了一片树叶,问大家:这就是‘一片片’的树叶吗?学生回答说:不是。窦老师转身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树叶,问大家:那么是两片喽?不是两片,‘一片片’是指好多好多片树叶!是指许多片树叶!学生回答。那应该怎样读这个词?窦老师问。于是,学生轻轻地读起来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要读出你的体会,要读出你的理解!窦老师启发着。一会儿,窦老师请学生起来读这一句话。
生1:(读得很流利,但不够有感情)
师:这是你的感受,很好!(又请一位学生来读)
生2:(读得很有感情,在读落和一片片的时候放慢了速度,加重了语气)
师:(肯定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随后,问大家)你们想想,树叶是怎样往下落的?
生3:慢慢地、一片一片地往下落。(边说边加上优美舒展的动作)
师:这落叶多美啊!飘飘洒洒……
生4:(不由自主地接了上去)随风舞动……
师:很有诗意啊!(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师:还有想说的吗?
生5:树叶慢慢地飘落下来……
师:(边说边做动作)就这样,落叶像小蝴蝶、像小蜻蜓,多快乐啊!大家快读啊,现在,你就是小蝴蝶、小蜻蜓,轻轻地落下来了……
(学生边表演,边朗读课文,教室里气氛很热烈)
请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评价这个片段的教学。
五、作文。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而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这类课文,有的是全诗照引,诗文共融;有的是凸现名句,写出场景。
请你选择一首喜欢的诗(词),创作一篇“文包诗”的记叙文或散文。
参考答案:
一、1、《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
2、《母亲》、《童年》、《在人间》
3、zhayangexieguopiao
4、苏洵、苏轼、苏辙
6、张僧繇、蔺相如、王羲之、陶渊明、花木兰、韩信
7、夏洛蒂、《简·爱》、艾米莉、《呼啸山庄》、安恩、《艾格尼斯·格雷》
8、唱、念、做、打、忠勇、猛智、草莽英雄、凶诈凶恶、神妖
9、《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三顾茅庐》《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0、综合性、实践性
11、写字姿势、书写技能、书写习惯、10、随堂练习
12、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想象中的事物、平时练笔、作文命题方式
13、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14、语音、语调、语气、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15、学而不思则罔、穷则独善其身、江月何年初照人、人间能得几回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畏浮云遮望眼、淡妆浓抹总相宜、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爱人者,人恒爱之
二、2、提示:南唐后主李煜《清平乐》词有句:“离恨恰如香草,更行更远还生”。这说明,在古人眼里,离愁别恨至少在“更行更远还生”这一点上与香草相仿佛。这样,他们才借草咏别。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不仅展示了草木的顽强生命力,而且揭示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象征人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二)、1、柳使人想到“柳丝”,与文中“丝丝忧郁”切合;与下文“问依依垂柳,怎么办”前后照应,且自然引出下文。
2、运用排比增强语势,强化了微笑对于自己和他人、个体与群体的意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微笑的作用。
3、(1)学会微笑,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2)带着心中的微笑,沉着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不愉快;
(3)采取措施,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重新捡拾回来。
4、AC[解析]B项中“托物言志”错;D项中“只要就”错;E项中“论点鲜明,论据充分”错,因为本文不是议论文。所以选AC。
四、提示:1、培养语感,培养阅读能力、提高审美情趣;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适当地引导。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02-10
面试题及答案02-06
2016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02-14
社工面试面试试题及答案03-25
2015年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02-10
幼儿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02-10
Android面试试题及答案02-06
hr面试题及答案12-30
小学教师求职面试题目含答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