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科技类论文写作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科技类论文写作,请参考!
摘要: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知识和科技的载体,现已成为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性人力资源,然而目前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低效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论文首先探讨了构建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指导性原则,然后从用人单位的微观角度入手提出了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有效措施,最后从政府宏观管理角度入手论述了科技人才成长的最佳外部环境。
关键词:激励机制科技人才对策
科技人才作为知识和科技的载体,构成了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竞争优势的中介桥梁,现已成为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性人力资源,当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以科技人才争夺为核心的国内外竞争。为了最充分地挖掘科技人才的内在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知识的生产效率,必须在充分尊重科技人才劳动的特殊性和价值的高端性的基础上,建立与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
1构建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原则探讨
1.1纵向公平与横向公正相结合原则
美国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是否合理,还会实施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来评价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是否平衡,并以此决定自己的工作努力程度。在评工资的工作中,既要以科技人才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实现自身薪金的纵向性发展,又要以市场薪酬水平为参照系数进行社会横向对比,即运用市场机制对科技劳动成果的质与量的进行合理认定,让科技人才的价值通过劳动力市场得以实现,从而保证科技人才不会因横向对比而产生不平衡感。
1.2劳动收益与产权收益相配套原则
一方面,科技人才的劳动是拥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创新型智力劳动,与生产人员的“随同”性劳动相比较具有更大的高风险性、不确定性和高利润性,这就决定着科技人才必须获得高额的劳动收益。另一方面,科技人才在承担了难以回避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的投资后形成了人力资本,依靠科技人才的技术创新劳动来增加资本利润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之路,科技劳动应该作为生产过程中的流通要素参与分配,作为科学知识产权载体的科技人才必须拥有对科技知识的控制权、转让权和收益权,科技人才如失去人力资本产权的保障必然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低收益甚至是科技知识的外溢。必须把科技人才作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而让其分享产权收益,必须创造完善的收益实现渠道来将科技人才的劳动收益与产权收益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种能够长期保护人力资本投资者利益的收人分配制度,使科技人才成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的真正主体。
1.3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相衔接原则
外在激励是依靠组织所掌握的资源满足员工物质性需要和情感性需要所诱发的外在动机,被激励者的注意力只局限在那些诱激他的外在性物质和精神奖励上面,工作此时只是一种获取这些外在性奖酬的工具性手段,它虽然构成了激发科技人才行为动机的维护性因素,但却能出现不可逆转性和边际递减效应。内在性激励是以工作本身为激励源,依靠工作活动自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成就感而获得满足。因为科技人才拥有较高的素质,个人发展需要和成就需要开始取代物质需要而成为他们的主导需要,他们的积极性主要来自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内在激励方式就成为激励科技人才最为鲜明的特征。因此,合理调整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因此成为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1.4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补充原则
如果过于偏重于短期激励,虽能提高科技人才对生存需求的满意度,但由于短期激励有较强的效用递减效应,容易演变成为含有平均主义倾向的福利膨胀机制而严重抑制科技人才的工作努力程度;如果过于偏重于长期激励,会严重降低企业的现实生产效率。为了在激励过程中充分地发挥短期和长期的时间效用,一方面要构建良性资产股份化机制和科技人才职业生涯设计机制,利用资产纽带和心理契约将科技人才效益与企业利益融合在一起来构建起长期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在不损害企业正常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下,适当提高短期物质激励的实际支付,实现短期激励的实效化。
2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有效措施
2.1构建人员配置机制,实现任职激励
对科技人才资源进行科学有效配置,是发挥科技人才作用的前提。第一,建立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推行竞争上岗位制度,通过竞争上岗来促进各层次科技人才要素的优化配置,尤其对重大技术项目、重大科研成果负责人或技术主持人可以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第二,建立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根据“看才能、重实效,求发展”的用人原则将科技人才科学地分配到合理的组织结构中和恰当的工作岗位上。设立重大科研课题首席科学家制度,既要发挥他们在领导科学决策上的参谋作用,还要发挥他们在技术进步和创新中的指导带头作用,每名专家要选择几名青年技术人员进行传帮带。第三,建立优胜劣汰的分流机制。全面推行目标责任制,把人才考核与人才使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下岗分流保持科技人才创新队伍精干合理、结构平衡,增强科技人才的危机感和责任感,通过逆反激励来建立人力资源的活水机制。
2.2进行科学工作设计,实现工作激励
工作设计是依据组织目标、组织状况、岗位条件、工作性质、人员素质等对个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关系所进行的特别处理。首先,科技人才由于学习性和创造性这一特殊工作性质渴望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因此对科技人才可以实行弹性工作时间,让其对工作时间的安排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使科技人才将他们的工作活动调整到最具生产率的时间内进行,并运用自我管理的方式激发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逐步实现技术岗位与管理岗位分离、职称资格与技术职务聘任分离,单独设立技术岗位,全面实行技术岗位的竞争上岗和末尾淘汰,彻底摒弃技术岗位聘任中存在的“铁交椅”和论资排辈现象。
2.3加强人才薪酬管理,实现报酬激励
企业应该在国家宏观管理下,遵循人才的价值规律,依据“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原则设计如下科技人才薪酬体系:基本工资,根据岗位责任的大小、人员能力要求的高低和工作环境的优劣等要素来确定岗位基本工资;项目提成,根据技术项目的技术含量、难易程度、新创效益等因素来确定技术分成率,科技人才在完成技术项目后一次性提取自己的劳动报酬;期股期权,根据学历资历,以往的创新业绩、未来的科技投入等参照因素确定科技人才在企业的期股期权的额度,这种方法运用产权分配方式将科技人才的长期收益和用人单位的发展前景捆绑在一起;科技人股,是依靠科技物化机制按照科技贡献大小来进行实施分配的工资模式,当科技人才的发明创造、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发明专利等转化为企业利润时,企业与该员工实行长期性或永久性的利润分成,这体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科技知识成为生产投入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设立津贴,对科技人才的技术水平和贡献情况进行考核并实行补贴;协议工资,企业与科技人才在协商一致基础上达成工资协议,科技人才价值可以通过谈判的手段获得企业的认可;柔性福利,企业提出一份包含了带薪假期、住房补助、进修培训、医疗保险及退休保险等福利项目清单,科技人才可在福利开支规定总额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福利组合”结构,实际福利消费与福利规定限额的差额可折发现金,这种制度能满足大部分科技人才的差异性需求。
2.4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实现考核激励
绩效考核的结果为物质激励科技人才提供了参考性依据,绩效考核就成为保障并促进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有序运转所必须的一种管理行为。首先,应该构建一种能够准确测量、权重对比、易于操作的综合性考核指标体系。对于科技研究人员要着重考核业务水平、独特见解、创造能力和工作实绩,对于技术人员要着重考评其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完成技术任务的水平。其次,对于研究成果的评价,要从以发表论文数量为主转变为以获得发明专利为主,鼓励科技人才在市场中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要对创新性强的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综合性项目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鼓励科技人才进行“好奇心驱动”的创新型研究。还要关注那些具有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形态的科研项目,从而切实避免科技评价中急于求成、学术浮躁的短期行为现象。再次,考核源要由单一性向多维度转移,避免只由上司评分的单一性评价的现象,建立同行评议专家库来确保学术考核评价的公正性。最后,考核过程要由随意性向规范性转移,加强对评估过程的监督,积极探索构建评审专家信誉信用体系,扩大评估活动的公开化程度和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减少各种不正之风和非学术因素的干扰。
2.5推广“职业生涯设计”,实现发展激励
科技人才是一种经过高成本教育和工作砺炼而培养出来的具有创新秉赋的特殊人力资源,工作对于他已经不光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因此,只有推广科技人才“职业生涯设计”,为他们提供一个不断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使他们从能够满足的工作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工作中焕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首先,科技人才和企业根据科技人才的个人科技能力确定他未来在企业中的发展路线,运用“教练型”的领导方式来帮助他们纠正偏差,运用开发性训练科目来不断增强他们的知识技能,运用“学习型”组织的环境满足他们终身学习的需求,最终帮助科技人才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同时,还应该实施双轨制的职业发展规划,在单位内部打造职业通道来设置科技行政管理职务和科技专业技术职务两条职业发展道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体现自身价值的最佳发展路径。
2.6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现环境激励
企业文化能借助群体舆论和环境氛围产生出一种外在硬性管理所无法比拟的凝聚力、感召力和驱策力,由于科技人才具有普遍追求自我实现的群体特征,从企业文化层面对科技人才实施激励是十分有效而必要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科技人才在和谐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营造交流合作的内部环境,为科技人才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环境,促进科技人才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物质环境建设,以环境为载体提升工作生活环境品质;营造一种“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科技人才拥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和得到尊重的荣誉感;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使每一个科技人才明确地意识到为祖国科技事业做出自己应有贡献是科技工作者最高的荣誉;弘扬企业精神,把企业的价值观内化为每个科技人才内心深层次的动机,让科技人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7树立人本主义思想,实行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是以人本主义为指导,在相信并依靠个人的首创精神和自律能力的基础上运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方式去激发员工的激励方式。有效的情感激励是使科技人才积极性最大限度调动起来并持续地保持下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企业物质激励难以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将情感激励设计成统一模式化和形式化的激励方式,科技人才就会将其理解为保健因素而失去它应有的效能,企业应通过多种途径来扩展情感激励的范围内容:通过企业与科技人才的双向沟通来缩短双方的距离;通过解决科技人才的困难来增进彼此的情感;通过平等交流与合作使员工感受到被认可和被尊重的喜悦。
3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宏观配套机制
为了激励科技人才,我国必须形成一整套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框架体系,其核心旨在建立一个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各类科技人才的稀缺程度并为科技人才创造一种富有活力的的社会环境的激励运作机制:完善可持续性的国家培养体系,运用人才特区等途径为骨干科技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疏通跑道,通过定期开展推荐评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活动将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科技人才纳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视野来实施重点培养,对占科技人才总量60%以上的职业技术人员要加强技术能力培养来增强其二次就业的转移能力;建立严肃学术批评与宽松和谐相结合的学术环境,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学术争鸣,尊重学术自由;强化科学技术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快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着力于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物质条件;建立公开公平的职称评定制度,把职称评定中的学历、资历取向调整为突出创新才能、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的价值取向,取消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取消专业技术职称的单位指标控制,实行差额评审全员答辩的职称评审办法;构建多元发展的人才奖励机制,设立国家各级政府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事业单位以多种形式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建立自由流动的科技人才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通过人才市场价格杠杆实现人才需求和实际配置的动态平衡。
【科技类论文写作】相关文章:
论文写作要求09-26
教育论文写作09-26
论文写作的要求09-26
论文的写作前提08-19
论写作论文08-23
科技论文写作08-02
论文写作课心得05-06
论文写作开题报告06-09
科技论文写作指导04-18
学术论文的写作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