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生物技术专业论文提纲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技术专业论文提纲,欢迎阅读。
生物技术专业论文提纲(一)
摘要 5-7
Abstract 7-8
1文献综述:生物技术和近红外技术在花生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24
1.1花生属不亲和野生种利用 11-19
1.2花生转基因育种 19-22
1.3花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22-23
1.4近红外技术在花生上的应用 23-24
2花生远缘杂种和化学突变体的品质分析 24-50
2.1花生远缘杂种与化学突变体衍生系品质化验分析 24-31
2.2基因型和粒级对花生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31-38
2.3花生超大果、小果突变体及其野生型果米特性的研究 38-45
2.4化学诱变剂EMS诱发花生荚果性状变异 45-50
3花生远缘杂种与化学突变体抗性与产量鉴定 50-69
3.1花生远缘杂种与化学突变体衍生系对青枯病的田间抗性筛选 50-56
3.2花生区组间杂交新品种花育31号的选育 56-59
3.3EMS直接注入花生花器创制高产化学突变体 59-65
3.4其他花生种间杂种和化学突变体衍生系的产量表现 65-69
4花生属植物进化分析与SSR标记开发 69-80
4.1基于内转录间隔区的花生属植物进化分析 69-76
4.2花生种间杂种微卫星DNA分离 76-80
5花生高油酸育种技术构建 80-124
5.1花生DNA快速提取技术 80-85
5.2花生FAD2B和PEP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85-91
5.3花器注入携有EGF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获得转基因花生种子 91-101
5.4高油酸与正常油酸含量花生FAD2A和FAD2B基因差异分析 101-107
5.5利用FAD2基因序列差异鉴定花生正常油酸×高油酸组合F_1代真杂种 107-110
5.6花生大样本自然风干种子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近红外模型构建 110-114
5.7花生单粒自然风干种子主要脂肪酸近红外定量模型构建 114-119
5.8叠氮化钠浸泡花生种子获得高油酸突变体:近红外技术应用实例 119-124
6花生自然风干种子蛋白质含量、含油量近红外模型构建 124-128
6.1花生大样本自然风干种子蛋白质含量、含油量近红外模型构建 124-126
6.2花生单粒自然风干种子蛋白质含量、含油量近红外模型构建 126-128
参考文献 128-138
致谢 138
生物技术专业论文提纲(二)
摘要 4-7
Abstract 7-10
第1章绪论 15-37
1.1核酸适配子简介 16-18
1.2核酸酶简介 18-20
1.4适配子酶简介 20-21
1.5碱基金属配位化学简介 21-22
1.6基于光学比色分析的生物传感器研究 22-28
1.6.1基于核酸适配子比色法检测 23-25
1.6.2基于脱氧核酶比色法检测 25-26
1.6.3基于DNA碱基金属配位化学原理比色法检测 26-28
1.7基于荧光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研究 28-32
1.7.1基于核酸适配子荧光检测 29-31
1.7.2基于核酸酶荧光检测 31
1.7.3基于碱基金属配位化学荧光检测 31-32
1.8基于电化学法的传感器研究 32-37
1.8.1基于核酸适配子电化学法检测 33-34
1.8.2基于核酸酶电化学法检测 34-35
1.8.3基于碱基金属配位化学电化学法检测 35-37
第2章基于纳米金粒子强化荧光偏振技术检测金属离子 37-59
2.1引言 37-39
2.2实验原理 39-40
2.3实验部分 40-45
2.3.1实验试剂和仪器 40-41
2.3.2纳米金粒子制备、巯基DNA组装和表征实验步骤 41-44
2.3.3金属离子检测实验步骤 44-45
2.4纳米金制备及表征实验结果与讨论 45-47
2.4.1纳米金的表征结果 45-46
2.4.2纳米金表面自组装的巯基DNA探针定量表征结果 46-47
2.4.3小结 47
2.5基于纳米金粒子强化荧光偏振法检测汞离子实验结果与讨论 47-53
2.5.1荧光偏振检测原理 47-48
2.5.2纳米粒子介导的荧光偏振信号放大可行性探讨 48-49
2.5.3纳米金对荧光和荧光偏振的影响 49-51
2.5.4Hg~(2+)离子浓度测定 51-52
2.5.5Hg~(2+)离子选择性检测 52
2.5.6实际样本测定 52-53
2.5.7小结 53
2.6基于纳米金粒子强化荧光偏振法检测Cu~(2+)离子和Pb~(2+)子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53-58
2.6.1检测原理 53-54
2.6.2Cu~(2+)铜酶特异性研究 54-55
2.6.3Cu~(2+)离子浓度测定 55-56
2.6.4Cu~(2+)离子特异性检测 56
2.6.5Pb~(2+)离子检测 56-57
2.6.6实际样本测定 57
2.6.7本章小结 57-58
2.7小结 58-59
第3章双脱氧核酶单分子变构探针比色法检测铜离子 59-72
3.1引言 59-60
3.2实验原理 60-62
3.3实验部分 62-66
3.3.1实验试剂和仪器 62-63
3.3.2双脱氧核酶单分子探针的设计 63-64
3.3.3实验操作步骤 64-65
3.3.4Bi-Enz与Hemin浓度优化 65
3.3.5Cu~(2+)离子浓度检测 65
3.3.6Cu~(2+)离子选择性实验 65-66
3.4实验结果与讨论 66-71
3.4.1实验对照样本的选择和数据处理策略 66-67
3.4.2底物选择 67-68
3.4.3Hemin与Bi-Enz比例优化 68-69
3.4.4反应时间优化 69
3.4.5Cu~(2+)离子浓度测定 69-70
3.4.6Cu~(2+)离子选择性检测 70-71
3.4.7实际样本测定 71
3.5本章小结 71-72
第4章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检测博来霉素 72-91
4.1引言 72-75
4.2实验原理 75
4.3实验部分 75-79
4.3.1实验试剂和仪器 75-77
4.3.2实验步骤 77-79
4.4实验结果与讨论 79-89
4.4.1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博来霉素活性 79-81
4.4.2金电极表征 81
4.4.3金电极的工作性能考察 81-82
4.4.4金电极表面探针固定密度计算 82-83
4.4.5E-DNA传感器检测博来霉素的可行性考察 83-85
4.4.6实时在线检测 85-86
4.4.7博来霉素定量检测 86-87
4.4.8不同金属离子特异性比较 87-88
4.4.9血清中博来霉素的检测 88-89
4.5本章小结 89-91
第5章基于核酸适配子偶联水凝胶逻辑门的设计 91-111
5.1引言 91-92
5.2实验原理 92-95
5.3实验部分 95-100
5.3.1实验试剂和仪器 95-96
5.3.2合成丙烯酸亚磷酰胺 96-97
5.3.3DNA合成 97-99
5.3.4DNA交联的水凝胶制备 99-100
5.3.5"或"门、"和"门制备 100
5.4实验结果与讨论 100-109
5.4.1DNA探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表征图谱 100-103
5.4.2Acrydite修饰的DNA偶联聚丙烯酰胺凝胶原理介绍 103-104
5.4.3"或"门实验结果 104-107
5.4.4"和"门实验结果 107-109
5.5本章小结 109-111
第6章基于荧光探针的大样本群体中SNP频率分布及分型研究 111-145
6.1引言 111-112
6.2基于荧光探针的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对SNPs分布频率和分型研究 112-126
6.2.1实验试剂和仪器 112-115
6.2.2实验方法 115-116
6.2.3实验原理 116-119
6.2.4实验结果与讨论 119-126
6.2.5小结 126
6.3基于Langmuir模型的双色荧光探针正向杂交法对SNPs分布频率研究 126-143
6.3.1实验试剂和仪器 127-128
6.3.2实验方法 128-130
6.3.3实验原理 130-134
6.3.4实验结果与讨论 134-142
6.3.5小结 142-143
6.4本章小结 143-145
第7章总结与展望 145-146
参考文献 146-164
附录1 164-165
附录2 165-166
致谢 166-167
【生物技术专业论文提纲】相关文章:
外语专业论文提纲01-04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提纲07-17
音乐学专业论文提纲01-04
音乐表演专业论文提纲11-09
舞蹈学专业论文提纲12-20
材料物理专业论文提纲07-18
材料化学专业论文提纲07-18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提纲07-17
考古学专业论文提纲07-17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论文提纲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