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导语:下关于兰州大学的开题报告是由CN人才网的小编为各位编辑们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欢迎阅读与借鉴。

  兰州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以杨某和何某离婚纠纷案为例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以杨某和何某离婚纠纷案为例在导师的指导下自拟计划定稿时间为适应改革开放20年来社会发展的新情况,立法机关于2001年修改了1980年的《婚姻法》。修改后的婚姻法从基本原则到具体制度都加强了对妇女、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保护。其中,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这方面的一个明显例证。1907年瑞士的民法典率先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法第151条规定:

  (1)因离婚,无过错的配偶一方在财产权或期待权方面遭受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支付合理的赔偿金。

  (2)因导致离婚的情势,配偶一方的人格遭受重大损害的,法官可判予一定金额的赔偿金作为慰抚。其后法国、日本等国也在其民法典中作了类似规定,由此可见,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并非我国首创,当前,现实生活中包"二奶"、养小蜜、找情人等现象的出现,对婚姻家庭关系危害极大,社会急切呼唤立法予以规制。据此,新婚姻法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确立了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制度的确立对于维护正常婚姻家庭关系,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我国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在第五章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中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这是我国法律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规定。但是这并不能满足司法实务操作的需要,在立法技术上也还存在缺陷,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设计也就不可避免的不尽完美。本文试以杨某与何某离婚纠纷案为例,阐述我国的立法规定,分析其不足,提出若干完善建议。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通过对杨某与何某离婚纠纷案的分析,以及参考同类案件,分析我过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问题。本文拟对离婚损害赔偿的三个方面重点研究:

  1.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概述和法律适用

  2.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3.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和问题的解决

  三、研究方法及写作框架

  研究方法:通过对杨某与何某的离婚纠纷案作为案例,运用相关法律理论对此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方案

  写作框架:

  序言

  第一章: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介绍和本案的概况

  第一节:离婚损害赔偿的介绍

  第二节:本案审理情况

  第二章: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分析

  第一节: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概述

  第二节: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

  第三节: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成要件

  第四节: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与国外的比较

  第五节: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

  第三章: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和完善

  第一节: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

  第二节: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结语:总结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及主要参考文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家庭观念越来越受到挑战,家庭暴力、第三者插足、“包二奶”等现象不断涌现,并成为婚姻家庭纠纷中的新热点。因夫妻一方与他人通奸、娇居、重婚或虐待、遗弃对方而导致婚姻破裂的离婚案件增多。不少离婚无过错方当事人因离婚过错方的违法行为致使婚姻关系破裂而离婚,造成身心的严重摧残。如何保护无过错方的利益,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设立也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在西方国家亲属法中,早已普遍设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婚姻中受害方的权益,实现公平正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2001年我国新《婚姻法》所确立的一项新的离婚救济制度。同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就如何实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作了具体规定。这是我国法律首次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确认,它体现了对婚姻家庭关系中弱者和无过错方的法律保护,是我国婚姻法修改中的一个突破。该制度运行十余年来,确实维护了婚姻中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制裁了过错方。可以说,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制度设置的目的。但是,由于婚姻家庭问题的复杂性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缺陷,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重重困难,使得我们不能过分满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目前立法上取得的成就。相信通过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司法实践的发展,该制度必将日趋完善,发挥其应有的法律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淑菁:《论我国离婚制度与妇女权益保护》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薛宁兰:《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法律适用》2004年第10期。

  3.孙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黑龙江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4.刘秀、胡绵娓:《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探微》《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夏吟兰,薛宁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J].《法学研究动态》11:10

  6.杨颖:“婚姻法实施中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学院硕士论文,2004年6月。

  7.于东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

  8.杨颖.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9.3

  9.殷根生、王燕译.《瑞士民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42页

  10.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46一50页

  11.于东辉著:《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12.洪朱丹:《离婚财产分割与赔偿计算标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13.巫昌祯主编:《中国婚姻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心理健康课题开题报告 下一篇:法律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