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世界的文化生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蕴涵民族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有的正面临消亡。所以,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亲和感,重温前人的生活方式,重新发现先辈的智慧、典范和价值。是维系民族文化生命,弘扬民族精神的诉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庞大,是课程开发和利用的不竭源泉。国家在各学段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对认识和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规定。我校地处潮汕平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潮州音乐”、“潮剧”、“潮州大锣鼓”、“铁枝木偶戏”、“澄海灯谜”、“剪纸”、 “大吴泥塑”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列为国家级、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教育的极好教材。
  高中课改四年多来,学校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发展方向,提出“以人为本,绿色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教育思想,积极构建校本绿色教育课程。但在课程理念和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滞后现象。因此,我们应当把体现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作为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开发和利用本土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对今后正确推介、宣传家乡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等优势方面有着长远的作用。
  2、通过人文学科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索与发现,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强学校教育教学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的联系,革除学校教育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弊病,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4、转变人文学科教师教学观念,把握课改精神,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的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领域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属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应用性研究。
  其研究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根据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若干原则,通过对潮汕地区(主要指广东省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级市)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整理、总结,有重点地将近年列人国家级和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进行筛选、加工,引进高中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语言和文学”、“人文科学”、艺术选修课程为实验阵地,分学科和年级开展专项实验研究。以完善高中人文和艺术学习领域的校本课程建设,从而探索出开发和利用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四)理论依据
  1、课程论。施良方在《课程论》中提到: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
  2、构建主义理论。构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生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间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其构建机制含四大要素:情景、协作、会话(包括讨论)和意义构建。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首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民间体育能强健他们的体魄,发展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民间音乐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彩闻名于世,使学生受到听觉熏陶;民间工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可以启智、冶德、可以引领创新,成就好的人格;口头文学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的结合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通过系统收集和总结潮汕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历史渊源、发展趋势,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操作体系,形成教学活动的一般模式。
  1、利用当地人文资源,在高中新课程“语言文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等多个学习领域中引入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内容,开发学科校本课程,形成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2、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走进家乡文化,了解家乡的民俗民情,在实践中经历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激发热爱本土的志趣,树立起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3、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充分发挥教师的才华和特长,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丰富自身阅历,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人文教育的品位。
  4、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提炼人本主义绿色教育理论,规范和完善学校课程管理,为本区域兄弟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潮汕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潮汕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种类、历史渊源、发展趋势。
  2、潮汕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现状的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或网络资料,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收集潮汕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实资料,探究传承的原因,总结传承和保护现状。
  3、制定《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大纲》,对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筛选、加工,然后引进高中课程,建设高中人文和艺术学习领域的校本课程,编制校本课程资源包,保证研究的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以及最终成果的可靠性。
  4、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利用潮汕文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走进家乡文化,在实践中促进他们认识、继承、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研究重点
  1、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资源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对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程序的设计,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模式。
  2、增强校本课程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性,突出本校的教学特色,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学校特色和个性化,提高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和实施
  (一)开展本课题研究要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指课题研究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2、主体性原则。指进行课题研究时要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制定实验方案、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课题研究方法、组织研究过程。
  3、发展性原则。应以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发展功能和价值,使学生实践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即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让小课堂走向大社会,将“大社会”引进小课堂。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状况,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
  (2)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搜集、整理国内外关于乡土文化与校本课程方面研究的理论和经验。
  (3)行动研究法:主要运用此法推进、优化、活跃研究过程,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活动案例的研究,吸收成功经验,总结活动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规律,推广经验和成果。
  (三)课题研究研究实施步骤
阶段 研究主要任务 阶段成果及形式
准备阶段
2008.7—9
①课题论证;②制订计划,建立机构;③查阅文献资料,确立研究对象,前测准备工作。 课题计划书一份。
实施阶段
 
2008.9.

2010.2
调查及基础性实验阶段(2008.10-12)
①潮汕地区“非遗”调查分析;②以学科组为单位,撰写子课题申报表;③研究性学习方案。
调查报告;
子课题计划书;
研究性学习课题集;
阶段性小结报告。
核心性实验阶段(2009.1-8)
①全面实施方案,开展子课题研究;②“非遗”校本课程建设研究;③“非遗”校本课程资源包。
课程资源包一套,含案例、论文、教具等成果样品;阶段性小结报告。
深化实验阶段(2009.9-12)
①高中各学习领域“非遗”学习内容教育价值研究;②编写《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大纲》;③收集阶段成果、案例。
《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大纲》;阶段成果、案例;撰写子课题结题报告,阶段性小结报告。
总结阶段
2010.3—7
①组织成果、案例展示;
②撰写结题报告,结题。
收集、整理论文、典型案例、成果论文集、结题报告。
  四、预期研究成果及保障措施
  1、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学资源包一套。包括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访谈实录、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教例、电脑课件、研究性学习优秀作业等;
  2、潮汕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教学论文;
  3、课例录像、活动照片等音像资料一套;实物陈列室一个;
  4、实验报告一套(包括各阶段小结报告和结题报告);
  为实现预期的成果目标,需要把教育科学研究与学校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动员师生积极参与。研究方法要科学,管理措施要有效。要严格落实过程管理,每一阶段都要有周密的计划、明确的任务,确保课题研究按计划进行,保质保量落实实施方案。要严格组织子课题的申报、审批,选择实验点,切实落实课题研究的总结、验收、评价的管理。要保证课题研究所需资料费、课题研究活动费、考察费、成果出版费和课题指导费、奖励等的投入。。同时,聘请骨干教师和教研科研行家为实验人员和合作伙伴或顾问,增强课题研究的专业引领力量。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科研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