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80年代以后,心理理论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受到心理学研究者们的关注,并就此进行了大量研究。
综合以往研究可以看出,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的探讨多是基于学前儿童(3-5岁)。其中的研究包括了采取一级信念任务测查心理理论能力的状况;心理理论与其它心理现象,如语言能力、情绪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心理理论的发展、规律、结构机制等有一定的了解。除了一级错误信念水平外,随着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还会出现嵌套性认知,即深层次的心理理论理解---二级错误信念水平。但是对儿童二级错误信念的研究多是在能力测评方面,或少部分探讨了与某些社会认知行为的关系,没有如研究一级错误信念般,结合语言能力、情绪理解能力等心理现象进行讨论研究。从对心理现象发展的研究方法上考虑,并结合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点,有必要基于中国本土化背景,全面分析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状况,分析心理理论的两级水平,以对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规律、结构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儿童在社会发展中个体社会化发展对其一生都会存在重要影响, 对儿童经济社会化过程中对资源的公平分配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的了解有助于对其未来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点,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从而促进他们心理理论的发展。拥有较成熟的心理理论,还可促进儿童的许多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是他们与同伴、父母、兄弟姐妹以及陌生人相处所需要的。儿童若具有相应的关于心理的知识,就可使他们初步地观察刺激和行为,进行行为倾向、心理状态或心理特质的正确归因,并预测将来的行为。儿童若提高了对相互矛盾的心理表征的认识水平,就可以理解看法、偏见、信念、欺骗、争执、印象、反语、讽刺、错误观念和解释等概念的含义,并且认识到,由于人们对同一事物可能持有不同的表征,因此每个人自己也就可能持有错误信念,即自己关于某事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可以利用心理理论发展的规律指导、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进而指导日常认知与社会行为,以及帮助特殊个体,如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知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目前国内外博弈实验研究大多关注成人,探查儿童经济活动中行为发展的研究非常有限。有学者提出经济研究中提出像愤怒,内疚及其他的道德情绪可能是人们互惠行为的重要原因,它使人们心甘情愿的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从而在分配
有限资源时能考虑到他人的想法和利益。在心理学和经济学两者近来的实证研究中,都挑战了是西方经济学者提出来的“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经济人”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这些研究提出即使在例如独裁者博弈这样的情景中即个体自私的行为也不会带来任何消极后果的时候,个体也不会如经济人假设那样表现出来完全以自己利益为目标,而是会表现出适当的利他行为。那么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是否在个体做出分配行为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对博弈实验中儿童的分配行为和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关系进行探讨,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为博弈实验的研究提供了更宽泛的理论依据。
心理理论的研究是继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的发展和元认知之后,又一个研究儿童心理表征和心理理解的崭新角度和范式。因此,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逐渐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浓厚兴趣。对于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发展的探讨更能够在深层意义上揭示儿童心理理论或社会认知发展的本质。本研究拟采取幼儿园儿童为被试,分析了心理理论的特点,对于分析整个人生阶段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进行补充,并且分析了博弈实验中儿童的分配决策与心理理论的关系,拓宽了心理理论的研究范畴,对心理理论的毕生研究及其与儿童在做出分配决策时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对心理理论与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博弈及心理理论的界定
1核心概念的界定
1.1 博弈实验的界定:博弈(game playing)是二人或多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目标的理论。决策博弈是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手段之一(Kahneman & Tversky,1982;Hedden &Zhang,2002;Camerer,2003)。在博弈中博弈者通常会猜测对手会做什么,从而帮助自己做最好的选择,但是这种猜测是交互的,因为对手也会猜测你将会做什么,直到交互的一致性反应达到“一个平衡”为止,此次博弈才算结束。
博弈论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博弈可以分析自己与对手的利弊关系,从而确立自己在博弈中的优势,因此有不少博弈理论,可以帮助对弈者分析局势,从而采取相应策略,最终达到取胜的目的。博弈的类型分为: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完全信息博弈、非完全信息博弈、静态博弈、动态博弈,等等。
博弈的要素包括:
(1)决策人或提议者:在博弈中率先做出决策的一方,这一方往往依据自身的感受、经验和表面状态优先采取一种有方向性的行动。
(2)对抗者或响应者:在博弈二人对局中行动滞后的那个人,与决策人要做出基本反面的决定,并且他的动作是滞后的、默认的、被动的,但最终占优。他的策略可能依赖于决策人劣势的策略选择,占去空间特性,因此对抗是唯一占优的方式,实为领导人的阶段性终结行为。
(3)局中人(players):在一场竞赛或博弈中,每一个有决策权的参与者成为一个局中人。只有两个局中人的博弈现象称为“两人博弈”,而多于两个局中人的博弈称为 “多人博弈”。
(4)策略(strategies):一局博弈中,每个局中人都有选择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方案,即方案不是某阶段的行动方案,而是指导整个行动的一个方案,一个局中人的一个可行的自始至终全局筹划的一个行动方案,称为这个局中人的一个策略。如果在一个博弈中局中人都总共有有限个策略,则称为“有限博弈”,否则称为“无限博弈”。
(5)得失(payoffs):一局博弈结局时的结果称为得失。每个局中人在一局博弈结束时的得失,不仅与该局中人自身所选择的策略有关,而且与全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组策略有关。所以,一局博弈结束时每个局中人的“得失”是全体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组策略的函数,通常称为支付(payoff)函数。
(6)次序(orders):各博弈方的决策有先后之分,且一个博弈方要作不止一次的决策选择,就出现了次序问题;其他要素相同次序不同,博弈就不同。
(7)博弈涉及到均衡:均衡是平衡的意思,在经济学中,均衡意即相关量处于稳定值。在供求关系中,某一商品市场如果在某一价格下,想以此价格买此商品的人均能买到,而想卖的人均能卖出,此时我们就说,该商品的供求达到了均衡。所谓纳什均衡,它是一稳定的博弈结果。
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s,简记为DG)是对最后通牒博弈进行修改,取消响应者对提议者(分配者)所提要求的否决权,那么,这个分配者就可以被叫作“独裁者”。这种严格不平等条件下的谈判博弈被称为“独裁者博弈”。在这里,响应者没有拒绝的选择,主要是考察提议者(独裁者)如何分配。
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s,简称UG)是一个极度简化的博弈模型:一个提议者和一个回应者就交易中的m元收益价值进行讨价还价。提议者出价x元(0
博弈实验中的分配行为即在博弈实验中作为提议者的一方愿意将收益(如金钱、代币、文具等)分配给回应者的份额。
1.2心理理论的界定:
“心理理论”的概念最早是由Premark & Woodruff于1978年在《黑猩猩有心理理论吗?》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的。“所谓一个个体具有心理理论,我们指的是这一个体能将心理状态加于自己及他人。一个这样的推理系统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理论,首先因为这种状态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其次,因为这个系统需要预测能力,特别是对其他有机体行为预测能力的支持”(Premark & Woodruff,1978,p.515)。此后,发展心理学家采纳并发展了这一观点,“心理理论”一词本身的涵义也随之更加丰富。目前,对心理理论比较:一致的理解是指,心理理论包括对他人信念、意图、愿望和情绪等心理状态的认知,通常采用错误信念任务(Wimmer & Perner, 1983;Sullivan et al.1994;方富熹等,2009)作为儿童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指标。一般 4~5 岁儿童能够通过一级错误信念而3岁儿童不能,6~8 岁是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Wellman & Liu,2004;张文新,2004;王彦,苏彦捷,2008)目前,对于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已取得公认,认为儿童在 4 岁时就获得了心理理论能力。
但研究者们同时又认为,人们的心理理论并不是一个科学的理论,而是一个非正式的日常理论,是一个“框架性”的或基本的理论,所以常常把这种心理特点称为常识心理学或朴素心理理论(Henry & Susan,1992)。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2.1有关心理学的博弈实验研究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特别是研究了在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卡尼曼在不断修正“经济人”的基本假设的过程中,看到了经济理性这一前提的缺陷,也就发现了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行为,由此正式将心理学的内在观点和研究方法引进了经济学。
目前国内对基于博弈进行的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数量并不是很多,当前国内在博弈实验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相关研究的介绍上,主要集中于研究在博弈实验中影响儿童的分配行为的决策情景和在经济博弈中儿童的信任的发展及对在博弈游戏中儿童所表现的公平行为的影响因素的探讨。也有学者基于博弈论的矩阵博弈范式对大学生诚信、就业选择时诚信缺失、考试作弊行为等进行研究。另外也有学者将博弈论与道德风险、道德本质等结合在一起对其关系进行了研究(陆劲松2010)。国内有学者曾利用博弈问题探查了儿童的同伴接纳类型与社交策略, 该研究显示经济学博弈问题可以作为儿童社会化的较好测量工具(穆岩,苏彦捷,2005)。
有关学者研究探查了中国文化下小学三、六年级、初二、大学一年级四个年龄组学生在最后通牒 (UG)和独裁者博弈 (DG)中的经济决策行为发展。研究同时比较了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差异。儿童在两个博弈中的提议金额都显示出公平和分享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在 UG和随后进行的 DG中的提议分配金额呈减少趋势。这个发现与以往国外研究结果明显不同。两个博弈的顺序对 UG没有影响,但对 DG有影响;儿童的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结果没有显示显著差异(朱莉琪,皇甫刚,M. Keller,牟毅,陈单枝等,2010)。郑璞、俞国良、郑友富(2010)等研究了利用信任游戏考察242 位小学3 ~ 6 年级儿童在经济活动中信任的发展状况 ,其研究结果表明:(1) 在游戏中,儿童信任的年级差异显著,三年级儿童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四年级,而四五六年级儿童信任水平逐渐增高;(2) 在代表群体做出决策的情境下,儿童表现出比个体情境下更高的信任水平;(3) 经济活动中儿童的信任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信任水平要高于女生。博弈范式的引入则为研究儿童的公平行为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角度。该文主要介绍了独裁者博弈和最后通牒博弈中儿童公平行为的发展趋势,并对已有的矛盾性结论进行了原因分析,探讨了公平行为的内团体偏差效应、公平的本质是意图公平还是结果公平、以及心理理论与公平行为的关系等问题。最后,该文指出今后对儿童公平行为的研究应充分考虑社会情境与社会认知能力的影响。
2.1.1 儿童的博弈实验中的年龄效应
目前关于儿童决策行为的研究还很少,探查儿童决策行为发展变化的更有限。国内外关于儿童在博弈实验中分配行为表现的年龄效应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还需要更多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来证明是否年纪越大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更愿意把收益分给他人。Krause和 Harbaugh (1999)以及 Camerer(2003)认为研究儿童的决策行为将有助于回答人的自利和利他行为的先天性和后天性的争论,即人们的决策过程和偏好是遗传的还是习得的。
Murnighan和 Saxon以幼儿园、 三年级和六年级儿童为被试让他们分配糖果和一定数量的钱。他们设置了两个信息条件,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被试不知道别的儿童如何分,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则知道。在分钱实验中,三年级比六年级的儿童出价少,在分糖实验中没有年龄效应。Harbaugh、Krause和 Liday对二年级、四到五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进行了类似研究他们发现儿童在独裁者博弈中和成年人结果相仿。在最后通牒博弈中,二年级的被试出价最低,较大年龄的儿童出价较高。Camerer认为以上研究表明年龄越小的儿童,他们的`行为比成年人更符合博弈理论的预测结果。也就是说,并不是后天经验使人更自利。人们的公平心态可能是从纯粹的自利行为(幼儿),到严格要求平等(学龄早期),再到具有宽容心的成年期。Camerer得出的以上结论是建立在较少的研究数据上,这个结论有多大的普遍意义还需要进一步求证。Takezawa等比较了 6年级( 11岁)和 8年级( 13岁 )两个年龄组在最后通牒和独裁者博弈中的出价,结果没有发现年龄差异。而Hoffmann和Tee的一项 UG研究发现,当博弈对象是同龄人时,青少年的出价和成人没有显著差异。Joyce F.Benenson,Joanna Pascoe,Nicola Radmore等人研究了在独裁者博弈中儿童的利他行为,他们的研究测查了处于发展与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儿童在独裁者博弈中利他行为的表现。在其研究中也发现尽管大多数儿童在很小的年纪就已经表现出利他行为,但是来自较高经济地位的年纪较大的儿童表现出较多的利他行为。
我国国内的研究发现从8岁到13岁的儿童,其UG出价呈下降趋势,逐渐接近18岁大学生组成人被试的分配方案。UG之后的DG实验中也显示类似的出价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这个发现与国外同类研究不一致,后者发现儿童的出价随年龄而提高。该研究结果或许提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不同(朱莉琪,皇甫刚,M. Keller,牟毅,陈单枝等,2010)。
另外国外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在博弈实验中影响儿童做出利他行为或者公平分配倾向行为的其他因素。Toshio Yamagishi,Yutaka Horita,Haruto Takagishi,Mizuho Shinada,Shigehito Tanida,and Karen S. Cook在其研究中指出在一系列的经济博弈实证研究中有的博弈实验响应者会拒绝不公平的提议,即使他的拒绝行为增加而非减少了不平等的可能性。(相对于最后通牒游戏60%-70%的比例来说,大概有30%-40%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他做出的拒绝不公平提议的行为使他自己的所得降至零,并且他的不接受行为并没有影响到提议这种不公平分配的人。更为甚者,即使响应者不能把他对不公平提议的愤怒传达给提议者,相似比率的拒绝提议行为仍能被研究者观察到。研究者认为对不公平提议的拒绝增加了不公平并不能被解释为对不公平的偏爱或者说互惠的喜爱,并且实际上它支持了情绪模型是作为一个承诺机制的,他们认为像愤怒或者道德厌恶才是导致人们不考虑自己行为的直接后果,促使他们去表现的公正并且维持自己的名声。
2.1.2 儿童的博弈实验中的性别效应
国内外对不同性别儿童在博弈实验中的表现差异研究也不是很多。我国学者朱莉琪等的研究发现在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中儿童的经济决策中的提议分配结果性别主效应不显著;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一开始男生的出价高于女生,随着年龄增长,男生的出价降低,女生的出价相对较稳定。国外的学者研究发现Trivers提出父母亲对子女不同性别的投资差异以致男女发展的具有不同的再生策略。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女性在最后通牒博弈任务中的分配行为中更多的考虑其公平性,如果在博弈任务中的响应者为异性,则男性会表现得更加慷慨;而女性则没有如此表现,不管响应者是否为异性,女性的分配行为没有显著差别。
3.1 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
尽管国外从1983年就开始了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但我们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才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我国的心理理论研究是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前国内在心理理论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相关研究的介绍上。其中针对中国儿童的实证性研究相对不多,已有的研究主要是考察儿童心理理论的一般表征基础、验证中国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比较不同任务情境对幼儿心理理论能力表现的影响、比较心理理论与儿童社会行为和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的关系、语言和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装扮游戏和心理理论以及欺骗、说谎和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等;最近也开始出现了对儿童二级错误信念理解及儿童对 “知道”这种内部心理状态觉知和认识能力的实验研究。
作为心理理论发展个别差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差异与他们社会行为发展之间所可能具有的重要关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心理理论关于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研究的潜在假设是:只有具备一定的关于心理活动的知识,儿童才可能习得一定的社会技能,并学会做出正确的情绪反应,进而发展社会交往行为。Flavell(2000)指出,心理理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儿童的社会关系及社会行为的发展,因而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心理理论发展对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所具有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研究学者的重视。研究心理理论的发展状态,传统研究主要集中于儿童发展阶段,也即学前儿童,因为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有着显著的发展。
一般认为,3-5岁是儿童的心理理论产生显著变化的时期,尤其在4岁左右,儿童对内部及外部心理状态的认识发展都有重大转折,这个阶段儿童所获得的心理理论已达到成人的水平。We1lman和Ge1man(1992)认为,虽然研究关注的是儿童对心理理论核心领域区分的认识,但是如果说儿童拥有了成人所有的全部辨别力的话,是不正确的,儿童的心理理论框架理论与成人的有着本质的不同。有研究者对5岁后的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到6-8岁时,儿童才能理解更高层次的错误信念。传统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是只涉及到一个层次,而更高层次的错误信念则存在错误信念的嵌套,为二级任务。Perner和Wimmer曾就5~10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的归因进行了研究,比如“约翰误认为玛丽认为卖冰淇淋的车子在……”,结果发现,到6-8岁的时候,儿童才能理解更高层次的错误信念。国内王美芳等人的研究表明 ,6岁儿童一级嵌套思维已基本成熟 ,二级嵌套思维已有相当的发展 ,6岁到8岁之间是儿童二级嵌套思维的快速发展时期 ,此后便进人一个相对缓慢提高的阶段。
3.1.1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
关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探讨,相当程度上围绕幼儿在两个经典心理理论能力的测试上,即在两个“错误信念”实验范式中的表现而展开的。
测试之一为Wimmer和Pener(1983)所设计的让被试观察用玩偶演示的故事:通过木偶戏向儿童讲述故事。他们的实验后来发展成了研究儿童“错误信念”的范式,故事情景为,A将物a放在地点X处,当A不在时,B将它转移到Y处,问题为,当A回来是到X处还是到Y处去找a?研究发现,小于5岁的儿童常常做出错误判断,以后大多采用这一错误信念任务范式的研究发现,能否认识到故事人物持有错误信念的年龄分界线为4岁。
另外一种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是“意外内容任务”。Hogrefe(1986)等人利用一种特殊的儿童一看就知道糖果盒里面装的是什么的糖果盒,但事实上,里面装的不是糖果而是铅笔。
此外,Flavell与Green(1983)设计了“外表-现实”任务:给幼儿看一块貌似石块的塑料泡沫,让他们确定看上去像石块,而后又让他们自己用手触摸,捏握,确认实质上是一块泡沫,之后,询问儿童:“它看起来是什么?”,“实际上是什么?”,结果发现,3岁的儿童对两个问题都回答“泡沫”,而4、5岁的儿童则能区分外表和现实。
此后又有一系列对心理理论测试的方法,大多是这三种范式的变式。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结果表明,3岁儿童在进行错误信念推理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且可能无视最显然的外表线索。相反,5岁儿童克服了实验任务中几乎所有的困难。他们能够理解所提问题,能够追踪故事线索,并且不会由于存在其他显得十分突出的因素而被问题所迷惑。
有关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表明,儿童对他人的社会认知具有嵌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够洞察到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增多,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即对他人关于另外一个人的信念的推断或认知,实际上也就是对他人心理活动的递推性思维。BaornChone(1999)等人的研究中采用了失言检测任务来测量7-11岁儿童的心理理论,结果表明失言检测任务能够较好地反应出7-11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状况。
个体的心理理论不仅涉及到知觉、注意、信念等认知领域,还涉及情绪、需要等非认知领域。近几年来,儿童的情绪理解与错误信念认知能力的发展与联系成为心理理论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儿童的二级心理状态认知在其日常社会互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许多社会推理的基础和对他人行为原因进行精确解释的必要条件。然而,当前关于儿童二级情绪理解能力的研究尚不多见。同时,儿童的二级情绪理解与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作为两种二级心理状态认知能力,是否与一级层面的认知一样存在发展的差距呢?这一问题尚不清楚。
4.1 关于心理理论和博弈实验关系的研究
在典型的经济博弈中被试一般不为博弈支付任何成本或做出任何资源投入, 故不能考察均衡原则的投入产出比;又因该实验范式没有对被试的个体需要进行控制和区分,故也不能考察需要原则。所以,典型的博弈范式重点考察的是平等(equality)这一公平原则。常用来测量公平偏好的博弈有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 DG)和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 UG)。是经济学博弈实验范式把人类看作是理性的而且只为自己考虑的个体并且预期回应者会接受提议者提出的任何大于零的分配额,而且提议者会提议回应者能接受的最小的分配额。然而在实验数据显著的表明了与此预期截然不同的结论。
在独裁者博弈游戏中若按照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提议者的决策应该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把全部的收益都分配给自己,但是在已有的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中都驳斥了这一观点。DG研究表明成人的平均出价在 20%到 30%之间(见 Camerer, 2003)。如在 Forsythe 等人(1994)的实验中,20%的被试分给对方 50%左右的钱币总量,出价在 0 到 50%之间的被试占到 60%。这些说明相当一部分个体作为提议者在分配时考虑了公平规范及他人的收益。
另外,在独裁者博弈游戏中,提议者是否不仅考虑到了博弈对象的收益或者公平规则,而且也考虑了他人在考虑是否接受提议时的情绪状态。是否当提议者意识到自己的不公平分配会引起他人的不满情绪或者愤怒情绪时,提议者会相对于未认识到响应者情绪的人来说将较多的收益分配给响应者。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也就暗示了提议者对他人心理状态包括情绪的认知,影响到了他在博弈游戏中的分配行为。这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讨和研究,有学者提出经济研究中提出像愤怒,内疚及其他的道德情绪可能是人们互惠行为的重要原因,它使人们心甘情愿的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从而在分配中用比较公平的分配方式来分配收益。
近来经济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用经济学的博弈实验测查了与儿童公平行为的发展。(Benenson,Pascoe,&Radmore,2007;Fehr,Bernhard,& Rockenbach,2008;Gummerum,Hanoch,&Keller,2008;Gummerum,Keller,Takezawa,& Mata,2008;Harbaugh,Krause,& Liday,2003)。如果个体能够理解自己表现出不公平行为会使他人因此而生气并且惩罚自己这种不公平行为,这样就鼓励个体去遵守社会规则促进个体和其他人的合作行为。Fehr和 Gächter’s(2002)的研究发现在公共品博弈实验中如果个体能够预期到一个人能做出对其他成员的社会选择或决策进行惩罚时,那么会增强被试合作行为。因此研究得出惩罚或者惩罚的威胁与规则的违反有很大的关系,而且这对于社会中的合作行为是很有必要的。在Haruto Takagishi,Shinya Kameshima 等人的研究中测查了学前儿童推断他人的精神状态的能力是否与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有关。他们提出用著名的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为工具来考察儿童的公平行为(Güth, Schmittberger,& Schwarze ,1982)。在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中响应者对于较低提议金额的拒绝通常被认为是对规则违反的惩罚。(Blount,1995;Falk & Fischbacher,2006).也有相当多的研究考察了在最后通牒博弈任务回应者中对报酬分配者对公平规则的违反反应。(Camerer, 2003; Roth, Prasnikar, Okuno Fujiwara,& Zamir,1991; Yamagishi et al.,2009).
在最后通牒博弈游戏中,如果按照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则提议者只会给出使响应者能够接受而不拒绝提议的最小份额,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么在这个游戏中,提议者就要尽最大努力推测出响应者的想法和可接受的底限,这同样也暗示了觉知他人的心理状态在此游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有学者(Hoffman,1998)也同样强调了情绪机制在其中的作用。一项先驱性的发展研究测查了7至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对公平行为的选择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Harbaugh et al.,2003)。更新的研究是Fehr和他的同事(2008)的研究发现3-8岁儿童的与公平有关的行为,尤其是对于自己群体中的成员来说的公平行为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这种模式不仅在个体决策时被观察到而且在群体决策时也有同样的表现。(Gummerum,Keller, et al.,2008).Sally和Hill在2006年做的一项研究表明推断他人精神状态的认知能力,例如心理理论,影响到了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在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中的公平分配行为的表现。他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对儿童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分配代币的数量的行为有重大的消极影响。总体看来,博弈理论最初主要用于经济学领域,研究经济行为中如何使个体利益最大化。但是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进行决策的领域,同时研究者也逐渐认识到心理因素对博弈研究过程和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Gummerum 等,2008)。同时一些先前的研究中也的确发现利用博弈结构来研究心理理论推理的等级情况可行的(Hedden & Zhang,2002)。
总而言之,上述的研究发现都强有力的暗示心理理论很可能是博弈实验中公平分配行为的促进器(Sally & Hill,2006)。然而到目前为止,有直接的数据研究直接调查正常发育的儿童的心理理论在与公平分配有关的行为中起到了一定的角色的论文还少之又少,因此对心理理论的考察与其在博弈实验中行为的表现很有必要。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本文旨在现有参考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的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的心理理论、行为发展进行考察,以期对二者的发展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整体的了解,从而为学前教育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也力求能够对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研究者有所启发。
1 通过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中的表现考察儿童觉察他人意识信念愿望的能力,了解目前学龄儿童在心理理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 通过对儿童在博弈实验任务中的分配行为的表现和在心理理论任务中的表现的相关分析,探讨儿童在博弈游戏中的分配行为与其觉知他人心理状态、信念、愿望等能力的相关性。
(二)研究内容
1 儿童心理理论水平发展的现状,采用一级错误信念任务探讨我国儿童获得“一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关键年龄及其发展。
2采用一级情绪理解任务探讨我国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及其与儿童一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关系。
3采用独裁者博弈实验和最后通牒实验任务考察儿童的分配行为和决策行为,及其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关系。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心理理论一级错误信念和情绪理解任务采用范式的实验设计与施测和数据处理。
2、博弈实验的实验设计中其他额外变量的控制。
3、是否年龄越大的儿童在博弈实验中表现出更多的公平利他行为,更愿意把收益分给他人。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实验法。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技术路线
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基本的描述统计、差异分析、事后检验、相关分析、差异性检验。
3实验方案
(1) 研究假设
假设一:心理理论的发展存在年龄差异,心理理论自身的研究任务的发展具有一致性。
假设二:通过心理理论任务的儿童相对于未通过心理理论任务的儿童会在博弈实验中表现出更多的公平的分配行为。
假设三:儿童在博弈游戏中的公平分配行为倾向不存在性别差异。
(2) 研究程序和步骤
被试选取: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在南京市区拟选取一所幼儿园,抽取120名被试,其中4岁组30人、5岁组30人、6岁组30人,男女比例均衡。按照实验要求,对儿童进行个别施测,被试要参加各项任务的测试。采用SPSSll.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3)实验材料:
拟用代币、文具、图片、信封等实验材料,主试有两人(主持者和记录者)
拟采取的实验任务:
① 拟采取的独裁者博弈。
我们今天来做一个游戏,你看老师这里有个盒子(巧克力盒),你猜这里装的是什么啊?然后打开原来是果冻,合上。
事实检测问题:“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啊?”(果冻)
表征变化问题:“刚才我打开之前,你认为里面装的什么?”(巧克力)
独裁者博弈:好,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颗,(十颗)。现在老师把这十颗果冻给你啦,高兴不高兴啊,你看那边的那个小朋友,他叫明明,你愿意把果冻分给他么,你想分他几颗或者不分给他都可以的,老师转过去蒙住眼睛不看你,你把分给他的果冻放在盒子里,留给自己的拿走好不好,(两分钟后)好现在你分好了,老师一会儿过去把它交给明明。
错误信念问题:“明明看见这个盒子后,你猜猜他会认为里面装有什么?”(巧克力)
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问题:明明很喜欢吃巧克力,不喜欢吃果冻。当明明看到这个盒子时,他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
愿望理解问题:当明明拿到这个盒子的时候,他是不是想马上打开盒子吃到自己喜欢吃的巧克力啊?是还是不是?
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问题:当明明打开盒子一看,里面不是巧克力而是果冻时,他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情绪观点采择问题:如果你是明明,当你看到盒子里的果冻时,你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②最后通牒博弈游戏。
所有的被试完成第一次试验以后,再进行第二次试验,主持者和记录者分别坐在桌子的两面,
首先请助手在被试坐好之后,当着被试的面把贴纸放在饼干盒子里盖好,然后借口有事离开。
指导语:X老师有事出去了,咱们跟她开个玩笑好不好。我们把贴纸拿出来放在她不知道的地方,我们就藏在我的口袋里吧。好,我们藏好了,老师问你们几个问题哦,
现实控制问题:“贴纸现在在哪里?” (老师口袋里)
错误信念问题:“X老师以为贴纸现在在哪里?”老师口袋里还是饼干盒子里?(饼干盒子里)
行为预测问题,“X老师会从哪里找贴纸呢?老师口袋里还是饼干盒子里?”(饼干盒子)
助手回来,开始做最后通牒博弈任务:你看,我们现在有 10元 /20贴纸( 代币),你可以决定从这个数目中分多少贴纸给另外一个人,分给他几个或不分都可以。一旦你决定了,你分出的贴纸就送到另一人那里。另一人可以接收也可以拒绝你分给他 /她的这个钱数。如果他 /她接受,你俩就按你的分配方案分这 20个贴纸,如果他 /她拒绝,你俩就谁也得不到一分钱。
你会给另一个人多少个贴纸?
4 可行性分析
1 、本人对于博弈实验及心理理论的浓厚兴趣,所选的课题与自己的专业联系紧密,对课题中的基本概念理论有初步的理解和把握。
2、导师在发展与教育心理理论研究方面成果颇多,且诲人不倦,悉心指导,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论文。
3、前人对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和博弈实验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范式,给自己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可参考和借鉴的资料和文献。
4、博弈实验简单易操作易引起儿童的参与兴趣,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1创新之处:
首先,研究在我国文化和教育背景下,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及其在博弈实验中分配行为的关系具有本土化的意义。
其次,丰富或佐证已有的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和对把博弈论引入心理学实验中的研究。
2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首先、将博弈实验引入心理理论发展研究的范畴,从更广泛的范围上考察心理理论的发展机制和儿童的决策活动。
其次、对儿童在博弈实验中的分配行为的公平倾向的发展趋势及其与儿童心理理论中错误认知信念和情绪理解的关系进一步的探讨,对心理理论与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论文工作量、年度研究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论文工作量:
1、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对于博弈实验和心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2、在导师的指导下,提出研究论题及论题研究的可行性。
3、阅读分析文献、撰写开题报告,进行课题可行性论证。
4、实验设计与实施。
5、论文写作。
年度研究计划:
2010年11月—2010年12月:查阅文献,确定选题,完成开题报告
2011年01月—2011年02月:文献研究,理论准备
2011年03月—2011年05月:实验设计与实施
2011年06月—2011年08月:运用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工作
2011年09月—2012年11月:撰写论文,完成初稿
2011年12月—2012年02月:修改论文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可能遇到的困难
1、大量的外文文献的搜索查找和阅读
2、实验过程中被试的流失
3、实验过程中额外变量的控制
4、实验实施地点的选择
相应的解决办法
1、学习更多检索文献的方法,业余时间多学习英文,增加自己的英语能力。
2、对实验设计要多加思考,经常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尽量保证被试的稳定。
3、控制实验过程。
4、进一步的探索可利用资源,直到找到合适的实测地点为止。
与本题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1. 在理论上已经有所准备,通过文献查阅积累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资料。
2. 掌握了一些研究方法。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1)经过本科时期和硕士时期系统的专业学习,具备了相应的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专业基础和方法基础。
(2)已经搜集到大量的相关文献作为论文的参考,通过文献查阅积累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资料。
(3)导师的悉心指导,同学的相互讨论支持了本研究工作的开始。
尚缺少的研究条件
(1)对国外的研究现状了解不够深入,需要查阅更多的文献。
(2)未选好被试的选择学校和地点。
拟解决的途径
(1)尽量搜索更多的相关文献,并且深入细致的阅读和借鉴。
(2)尽快的联系和查找合适的学校和被试的选择,以便于尽快的进行实验研究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朱莉琪. 从博弈游戏看儿童经济决策行为的发展(J).心理学报,2010年第4期.
[2]郑璞. 经济博弈中儿童信任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第4期
[3]武建芬.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M). 2009年12月
[4]李东林.5-9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关系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5]张文新.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心理学报(J).2004,36(3):327-33
[6]张文新,赵景欣,王益文,张粤萍. 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J).心理学报,2004 (03)
[7]李佳,苏彦捷.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情绪理解(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l):37-44
[8]刘国雄,方富熹.关于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5)
[9]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177-183
[10]隋晓爽,苏彦捷.对心理理论两成分认知模型的验证(J).心理学报,2003,35 (1),56 - 621
[11]王美芳,张文新.6-12岁儿童嵌套思维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第4期
[12]王桂琴,方格,毕鸿燕等.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1,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