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及参考文献

时间:2021-01-22 19:06:09 参考文献 我要投稿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及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致在于参考文献。本文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及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及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各方面广泛的重视,但是,在如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上,却还没有取得共识,仍处在探索的阶段。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人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强调的是改变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而我们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教师,应该从教师做起。

  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教师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不仅仅是因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更是因为教师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形象和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定、身心健康的状况都具有深远影响。因此,许多教育学家强调,必须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中小学老师。毫无疑问,如果教师本身的素质不高,就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如果教师自己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保证。在这里,我们首先讨论一下好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然后分析教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好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个性特点,较高的专业水平,并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要求教师要乐观开朗、情绪稳定、充满自信;要求教师富有移情能力、真正关心学生;要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一个好教师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会为人谦逊、不固执己见,会心胸开阔,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以权威自居。

  好教师应该喜欢学生,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待学生,他们宽容而不纵容,严格而不苛刻,一致而不死板,灵活却有原则。他们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他们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但是会加以合理地限制和引导,让学生在享受自由的同时学会承担责任;他们激励学生,真诚地赞扬学生的长处,不会只盯着学生的弱点;他们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并真诚地帮助他们进步;他们努力去理解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与之进行良好的沟通。

  好教师还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他们能够正确地制定教育目标,懂得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来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而不会用填鸭式教学来窒息学生的创造力;他们不会把教学等同于讲课,也不会用死记硬背来代替理解;他们会精心备课,会不断学习有关的新知识。

  二、目前教师中存在的问题

  下面以香港中小学教师为例,谈谈目前教师中存在的问题。

  在香港,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对中小学教育非常重视,但是,无论是教学的质量,还是青少年的人格发展,都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难题。这些难题的症结在哪儿?如何解决?人们并未形成共识。

  一方面,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这样那样的抱怨,比较典型的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的道德水平不如从前了”,“父母不管孩子,把教导子女的责任都推给教师”,“社会太复杂,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无法同外面的各种影响相抗衡”。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听到各种对教师的批评。一些人责备教师没有尽心尽力,没有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把教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过分关心物质利益,而不重视教师工作本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意义。在这些人看来,教师应该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承担一定的责任。

  毫无疑问,上述两方面的意见都有一定道理。在香港,许多成年人忙于赚钱,自己抽不出时间来教育子女。一些家长以为用钱就可以圆满解决子女教育问题――花大量的钱送子女进名牌幼稚园、上名牌学校、请名牌大学的学生做家教;一些家长则以为只要孩子上了学,孩子的一切就交给教师和学校了,自己管交学费就可以了。这些家长都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没有认识到家长关心子女、与子女充分沟通的重要性。另外,香港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显然是不利的。所有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教师教书育人的难度。但是,面对这一切,教师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当“学生越来越难教时”,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会去怨天尤人,更不会放弃自己的责任,而是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可惜的是,不少教师并没有这样做。一些教师情绪低落,在工作中表现出无力感,对学校没有归属感,对教师:工作没有自豪感,看不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一些教师没有主动进取的精神,不愿意多做工作,不愿意继续学习,对各种在职培训不感兴趣;一些教师缺乏爱心,对“问题学生”充满敌意,恨不得把他们全部赶出学校。

  三、提高教师素质的对策

  我们认为,宏观社会环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改观,因此,要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教师负有更大的责任,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如果不能塑造一批“新教师”,我们就很难培养一代“新人”。

  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很多。例如,加强在职培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专业知识;加强辅导,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等等。我们认为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是从工作实践中增强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要了解新一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要关心他们的问题和烦恼,要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能将他们所喜好的东西都视为无知幼稚。教师更要学会如何与年轻一代沟通,要加强人际沟通技能的培养。二是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与家长建立协调的合作关系是对好教师的一个要求。双方应该多沟通,密切配合,不能相互推卸责任。三是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在这里,教育管理者是指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和中小学的校长、副校长等人员。为了提高教师素质,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自豪感,管理者应该加强教师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民主参与,倾听教师的心声,关心教师的生活,为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各种周到细致的服务。四是教师与专家的关系。学校应该聘请两方面的专家,包括教学方面的专家和心理方面的专家。前者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供有关的培训和咨询;后者则协助教师处理各种“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为教师自身的心理保健提供帮助。

  上面,我们针对香港中小学教育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地探讨。据了解,内地的中小学教师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希望我们的分析和建议能够抛砖引玉,对大家有所启发,更希望内地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日益进步。

  合理利用著名学者论文的参考文献

  任何一篇学术论文,可以说从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收集、论点的建立、论证的完成到结论的得出,都离不开对前人成果的借鉴和利用[1]。很显然,纯粹从撰写论文的角度来看,完整、有效、及时的参考文献是一篇高质量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作者在撰写论文时,要使论文的研究水平建立在最新成就的基础上,体现自己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反映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及较高的起点和一定的深度,就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料、专业数据库及网络资源,多参考、引用该领域权威学者的文献。我在长期的编辑实践、科技论文的阅读和撰写中发现:原始文献的获取途径很多;但某领域著名学者及相关高水平作者的文献的获取还是存在一定的诀窍。利用著名学者某篇或几篇新近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更多、更广原始文献或高水平作者姓名的追索,是一种高效而便捷的资料获取途径。

  1.著名学者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几大非常功用

  1.1利用著名学者的学术水平来优选参考文献。一般情况下,引用的参考文献多、文种广、时限短,说明研究者涉猎情报的能力强,研究起点高,所论述的问题也越接近学科的研究前沿[2]。要达到上述参考文献的引用要求,对一般的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一方面受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受财力、资源和时间的限制。这时,手上如果有几篇相关学科著名学者新近发表的论文,则其参考文献可以方便、快捷、高水平地提供进一步检索的线索,从而让研究者可以收集到更多高水平的参考文献。因为,著名学者往往是某个学科的权威或学术带头人,他手下有一个研究团队,与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合作或信息往来,本身就在进行长期的项目资料、研究能力和合作关系的积累和储备。以他为代表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涵盖了团队的学术积累,通常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甚至直接站在了该领域的国际前沿。他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自然是精挑细选,涵盖中外,及时而新颖,对于相关领域一般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当能起到事半功倍、抛砖引玉的作用。

  1.2利用著名学者的人脉来追索更多知名学者的参考文献。因为是著名学者,在学界,他们有着与其学术影响力相对应的广泛的学术人脉。同一或相关领域内的知名学者的科学研究自然并方便地成为他们密切关注的对象,收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作为自己研究和著述的参考是必然的事情。所以,利用手上著名学者新近发表论文的参考文献的作者姓名,通过专业数据库或网络资源就可以方便地了解更多知名学者并追索到他们更多的研究成果或论文。以此来丰富研究者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文种,既能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和经费,提高参考文献的质量,又能提升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学术论文的水平。

  1.3利用著名学者的学术水平来发现更多高水平论文作者。著名学者常常不只是某学科学术研究的带头人,他们还可能是某领域科研方向的制定者、科研课题的立项和结题的评审专家、国际或国内相关研究组织的成员或领导者,有不少还是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的主编、审稿人或编委。他们经常举办或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广泛地研读相关的学术报告或论文,有丰富的成果鉴定经验。所以,他们对该领域的科研力量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各地研究水平的高低,以及科学研究中涌现的后起之秀,都心中有数。可见,对于该领域新涌现的科研新秀及高水平论文作者,他们是最先知道,自然敢于而且可能最先引用其论文作为参考文献。正是由于过去这些作者名不见经传,他们发表的学术论文容易被一般科技工作者忽视。著名学者在这方面可以帮一般的科技工作者起伯乐的作用,在广大的范围内进行较准确的发现和筛选。因此,利用著名学者论文的参考文献的作者姓名,研究者可方便地搜集到学界新秀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作为相关研究或论著的参考文献。

  1.4利用著名学者的合理自引来迅速获取其更多的参考文献。合理的自引是作者引用自己的文献,其目的在于将目前的工作和以前的研究联系起来,把已被论证的结论运用到新的研究领域,以实现研究的科学性、继承性和连续性。著名学者的成名往往是由于多年从事某个领域的研究,而且在这个领域内颇有建树,完成了多个研究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学术论文。通过追索著名学者某些论文的自引参考文献,可以系统地了解该学者在该领域或方向的研究深度和研究现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寻找和发现可供进一步研究的课题。通过研读该学者一系列相关的文献,研究者的研究和著述便可以较快地确定目标,避免重复工作,缩短自行摸索的时间,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去完成较高水平的研究项目和学术论著。

  2.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1注重与主题的相关性。参考文献的引用必须能够切实发挥其功用,能拓展论文的学术内涵,能扩大论文的有用信息量。在利用著名学者论文的参考文献来拓展资料收集范围时,所追索的参考文献必须与所写论文的主题密切相关,应当根据论文主题的需要,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所撰写论文的具体内容,筛选参考文献,寻找和引用文献中最有用的信息。要避免因对著名学者的权威崇拜而导致对其文献的盲从,不能不加斟酌地追求权威性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覆盖度,更不能简单地认为引自著名学者文献的多寡可以直接代表论文质量的好坏。

  2.2注意文后参考文献的时效性。显示所选论题的现实性和新颖性,即时效性原则是参考文献引用的一项重要原则[3],[4]。在利用著名学者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文献追索、资料收集时,必须牢记时效性的原则。因为参考文献的新旧程度可间接反映研究者所拥有知识的新旧程度,从而可以看出他是否了解本学科本领域最新的研究动向和研究成果。考虑到著名学者论文的成果获得和撰写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其论文的参考文献所反映的研究方向和成果,难免有些已经过时,或是被新的认识和发现所补充、修正、取代,这就要求后人在利用它们时,必须认真研究、仔细比对,合理取舍。

  2.3避免误入“转引”的途径。在利用著名学者论文的参考文献时,还要防止犯“转引”的毛病。特别是在遇到用非母语文种、自己不懂的文种书写的论文,或者论文原文献难以获取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通过从中介文献中“转引”、从文摘刊物中“转引”,或者从网络资源中“转引”等手段,来替代原文献的“实引”。为了防止“转引”,编辑部可以要求通过初审稿件的作者进一步提供其参考文献原件的复印件供编辑复核。

  3.结语

  著名学者往往集研究者、管理者、审稿人等名份于一身。对于著名学者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利用,实质上是对著名学者的能力和所掌握资源的间接开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进的一种策略。值得重视的是,著名学者发表的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中,往往包含较丰富的外文参考文献。这主要与该研究领域的领先国或地区的母语语种,该学者掌握的外语语种和丰富的资料来源,国际上知名的学术期刊多以外文出版,我国的许多学者倾向于将高水平论文投向国际顶级刊物发表等因素有关。目前,在国内,对于渴望获得高水平的外文参考文献的一般研究者来说,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局限;正因为如此,要多、快、好、省地利用外文参考文献,依靠著名学者论文的参考文献来指引,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总而言之,只要是作者在撰写论著时亲自查阅了相关的原文献并参考了的,且对自己的论著形成具有启示、借鉴意义,就是“实引”。这就是对著名学者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合理利用,是利用著名学者论文的参考文献来拓展资料收集范围、提高科研工作和论著写作起点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马诚.参考文献引用及其研究的盲点与误区[J].编辑学报,2007,19,(2):87-89.

  [2]王立宏,赵清.不合理引用参考文献问题解决途径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4):52-55.

  [3]王平.参考文献引用原则的探讨[J].编辑学报,2004,16,(1):35-36.

  [4]朱大明.学术论文引言中的参考文献简析[J].编辑学报,2005,17,(3):190-191.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及参考文献】相关文章: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文02-25

小学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06-07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04-21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模板11-22

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05-27

电气自动化论文及相关参考文献03-23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及范例05-19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模板11-22

家具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论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