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张法.中国艺术_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王瑞成、宋清秀.中国文化简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8]孔六庆.中国画艺术专史_花鸟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9]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0]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11]张建军.中国画论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
[13]顾丞锋.西方美术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4]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8]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9]邓福兴.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0]徐书城.宋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1]邓乔彬.宋代绘画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22]华彬.中国宫廷绘画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
[23]周义敢,周雷.千古奇帝一宋徽宗传[M].黄山:黄山书社出版,1996.
[24]颜娟英.美术与考古—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25]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26]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7]薛永年.中国美术·五代至宋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8]薄松年.中国巨匠美术丛书—赵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29]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二十世纪学术要籍重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30]潘运告.宋人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31]潘运告.宋人画评[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32]潘运告.明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33]潘运告.清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4]潘运告.清人论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35]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画报山版社,2002.
[36]李泽奉、刘如仲.古董鉴赏藏书——古画鉴赏、书法鉴赏、文房四宝鉴赏[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7]杨福音.墨分五彩——金枝玉叶[M].长沙:西冷印社出版社,2003.
[38]徐忠平.漫长的冬季之苦与挽歌——一个画家的手记[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39]李峰.中国画构图法则[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
[40]王颂华等.哲学与艺术[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