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地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1-01-19 11:05:31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地理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很多人会因为不清楚毕业论文该怎么写而困扰着。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地理毕业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地理毕业论文范文

  地理比较教学法初探

  我国现行的初中地理教科书的突出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统一。区域地理是基本的内容,而教材在讲述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则往往采用孤立地讲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而忽视了地理事物之间的横向比较,不注重表现其中的规律。这样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难,使其不能较快地掌握,而仅仅是靠死记硬背来加强记忆,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且容易增强学生的作业负担。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来掌握地理知识。

  所谓比较教学法就是要打破地理要素的分割,如区域分割、学科分割,加强地理知识的综合性、直观性、系统性,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气侯知识作简单的剖析。我们知道,要分析气候就需要首先分析气温和降水,不同的气温带和降水带组合成不同的气侯带,而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和洋流因素。要分析地方的气候成因就要综合各种因索。

  例一,欧洲西部和亚洲东部的气候比较。

  两地同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又都靠着大洋,可是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亚洲东部却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该如何解释呢?这就需要用比较法.两地虽同处在中纬度,同靠着大洋,但一个在大陆西部、大洋东侧,另一个却在大陆东部、大洋两岸。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大西洋东岸,终年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挟带着大量的水汽而来,形成丰富的降水,再加上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也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因而形成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亚洲东部则是深受季风的影响。由于海陆物理性质不同,夏季,从太平洋、印度洋吹来的含有丰富水汽的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从西伯利亚、蒙古吹来的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影响本区,造成低温少雨。因此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

  例二,欧洲西部和北美洲西部的气候比较。

  两地同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同处于大陆西岸、同处于西风带、同有暖流经过,同有巨大的山系,可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范围却是一个大、一个小呢?在欧洲西部,高大的阿尔卑斯山是东西走向,与西风的方向是一致的,不会阻挡来自海洋上的湿润空气,而北美洲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系却呈南北走向,阻挡了西风的进入,因而就形成了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例三,非洲低纬度(赤道地区)的西部和东部的气候比较。

  赤道穿过非洲大陆,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但在西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部却为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是什么?因为西部为地势低的刚果盆地(扎伊尔盆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而东部却为东非高原,海拔在1000米以上,只形成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在东非高原上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才形成了高山气候,为炎热的非洲带去了一份凉意。

  例四,南美洲40℃附近的大陆西侧和东侧气候的比较。

  虽同处在西风带内,但西侧位于迎风坡,湿润的西风光临陆地,遇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在东侧则是位于背风坡,由于西来风流产生焚风效应,水汽消失,很难致雨,则形成干旱、半干旱气候,有的地方出现温带沙漠。

  比较教学法不仅是异类比较,还有同类比较。如讲解热带的主要气候类型时,在讲解了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几种主要气候类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热带气候中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主要是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的结果,进而从总体上认识形成不同气候类型的全球地带性因素主要是纬度和大气环流,反映在气候要素上主要是气温和降水,这样就容易形成系统的综合的知识体系。

  以上仅是使用比较教学法的几个例子,如果对地理比敖教学法有了深刻的理解,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就会得心应手。教师教得不会那么费力,学生的学习不会那么苦,教学效果也就会大大地提高。

  地理课堂中的变化技能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形成地理课堂教学艺术特色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且容易观察、训练的是教学活动方式的变化,即变化技能。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转换方式。所谓变化是变化对学生的刺激,引起学生兴趣,是把无意注意过度到有意注意的有效方式。变化具有可以传递信息;吸引对学生某一课题的兴趣,呼唤热情。它能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主要因素。我国教育工作者常用“文似看山不喜平”来形容教学的变化。国外教育工作者也有“变化是兴趣之母”的说法,从这些经验之谈中,可以看出变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变化技能大致可分为:教态的变化、信息传输通道及教学媒体的变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一、教态的变化

  教态的变化是教师讲话的声音,教学中运用的手势、眼神、身体运动等变化。这些变化是教师教学热情及感染力的具体体现。教态变化的使用不需其它工具可以实现,因此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变化技能。

  1.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课堂教学中,音量过低,不能刺激听觉的产生。更刺激不了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学生会处于一种抑制状态。甚至会打起瞌睡来。反之,音量过大,又会使神经兴奋过度,产生疲劳感。讲话速度过快,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在脑海中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学生不会达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过慢,造成疲沓气氛,使神经兴奋不起来,尤其是对青少年更不相宜。因此教师通过声音的变化。使教师的讲解富有戏剧性或重点突出。声音的变化可用来暗示不听讲或影响其他学生听讲的学生安静下来。在讲解或叙述中适当加大音量,放慢速度配合体态语来起到强化重点的作用。如“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在讲解中把‘高’‘寒’加大音量放慢速度,效果极好,在一次检测中学生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一题得分率100%。

  2.目光的变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随时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并可用来表达多种感情,人的洗、怒、哀、乐均能从眼神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目光的变化与学生增加感情上的交流。可以通过目光的变化对那些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踊跃的学生表示赞许,表扬和鼓励。也可对那些听课不认真、交头接耳或做小动作的学生暗示批评。教师期待的目光对学生来讲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经常由于学生紧张,胆小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敢开口。这时如果教师把目光变化为亲切期待的目光对其进行鼓励、询问和提示,学生很有可能会因为受到鼓励变的放松、大胆,并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眼神的变化获得信息反馈。实践表明:当学生兴奋时,对事物就感兴趣或领会了教师意图,理解了教师所讲的内容时,瞳孔变大;反之变小。这时教师要调教学方案。

  教师在目光变化时要自然、亲切,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护和尊重。在讲课时,教师不能总盯着天花板、灯棍,要始终把全体学生包揽在自己的视野中,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以提高他们的听课效果。面对学生的时候,教师始终保持目光明亮,神采奕奕,切忌暗淡无光,昏昏欲睡。视角变化速度不易过快,以免学生觉的老师心不在焉。教师目光变化运用的好,回给学留下深刻的、甚至终身难忘的印象。

  3.表情的变化

  感情是打开学生智力渠道闸门的钥匙。这一点已被现代心理学家所证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形成和谐教学气氛的主要因素。要做到课堂上师生之间成功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并使表情的变化适应课堂变化的需要。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把微笑作为面部表情的基本形态。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也往往是对学生一种鼓舞,他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课堂上产生和谐的气氛。许多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即使在十分疲倦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走进教室时,总是面带微笑。

  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师的表情要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带有感情色彩渲染的讲解会使课堂生动、感人,充满吸引力。

  教师表情的变化,要自然,不要做作;要适度,不要过分夸张。更不能板着面孔、毫无生机,眉头紧锁、以一幅痛苦的表情面对学生。

  4.手势的变化

  研究表明,教师恰如其分的手势常常使学生获得大脑兴奋中心的持续而增长记忆的长度,增加记忆的强度,突出重点,使学生加深印象。教师常用手势一般分为四种:

  (1)指示性手势:教师在展示图片和指挥学生活动时常用此类手势。

  (2)暗示性手势:在学生回答困难时启发学生思维时常用此类手势。如“气温升高,气流上升,气压下降”教师只用手势暗示,学生立即回答。

  (3)情感类手势:指教师在讲解内容时配合情感而做出的手势。如:讲到愤怒时挥动拳头,动情时用手抚胸口。

  (4)象形性手势:用来描述人物、形和貌。如:山东象攥起右手身开拇指的拳头。

  教师做出某种手势的目的要明确,不要带有随意性,手势的变化不能过碎、过多,要适度、适当、自然大方会给人以美感;反之生硬造作的手势如:挠头皮、扣鼻子、敲桌子等不仅不给人以美感,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5.位置的变化

  教师在课堂上位置的变化也有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教师讲课时应站在讲台为主,但也总站在一个地方不动,教师可适当教师在讲台上及周围走动,这样可以避免课堂气氛单调、沉闷、乏味。

  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应根据课堂内容和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如:教师在讲台上及周围走动,使学生都能看到黑板的各个部分。当让学生到讲台前读图时,应当把讲台让给学生。自己走到学生中间一起欣赏。这样即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无形中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可以走到某一组中间,参与他们的讨论,了解他们的情况。个别学生精力不集中时,教师可通过适当的位置变化给予暗示性批评,即不影响上课,又达到了教育目的。

  教师在课堂上走动不要过于频繁,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息传递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

  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是通过五种感官来完成。因此教学中要适当变换信息输送管道,尽可能使学生使用各种感官。

  1.视觉通道和媒体

  视觉教学媒体主要指地图、图表、投影等,视觉通道是各种感官效率最高的,但教学中易疲劳。

  2.听觉通道和媒体

  听觉通道传递教学信息效率不如视觉通道高但学生不易疲劳能为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留有丰富的余地,在教学中使用效率最高。

  3.触角、嗅觉通道和学生操作

  触角、嗅觉感管能获得其他感官所不能获得的信息。在教学中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机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在课堂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注意变化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

  1.师生交流方式的变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任务内容特点讲解、观察、谈话、提问等组合。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获得全面的教学信息反馈。

  2.学生活动安排的变化

  如:学生看书、练习、讨论、读图等不断交替变化,激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运用变化技能应注意的问题

  a.运用变化技能时要针对学生能力、兴趣、教学内容和任务的特点。

  b.变化技能之间、与其他技能之间联系要流畅。

  c.运用变化技能要有分寸、要自然、不要夸张。不能使用过多,幅度太大,以免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几何画板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

  新课标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将会深刻地影响地理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目标的改变”。几何画板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工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深刻地理解地理概念及解决地理问题,而且本身就是一个智力开发的工具。由于几何画板能够在变动的情况下反映地理现象中地理事物间不变的几何关系,成为一个极好的“地理实验室”,利用它可以发现和探索地理规律,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发挥,聪明才智得以开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iwms_ad_begin-->    我们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利用几何画板来解决地理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下就是教学中的一些案例。

  案例1:昼夜长短变化

  分析:在地球的侧视图中,在学生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基础上构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并且能够在直射点动态运动过程中,相对应地动态反映晨昏线位置的变化,以及任一纬度上这一天具体的昼长与夜长,以及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制作:

  第一步,构造地球侧视的模式图,标出回归线和极圈等重要经纬线。

  第二步,构造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一段弧(直射点的运动区间)。

  第三步,取弧AB上一点,连接地心O构造太阳直射光线以及与之平行的一组太阳光线。

  第四步,以地心O为垂点,构造晨昏线CD,并且在CD和它所对应的弧中进行填充,表示黑夜。

  第五步,构造一条纬线MN,标记出它与晨昏线的交点P,MP为昼弧,NP为夜弧。

  效果:

  拖动直射点,可以观察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或者点击运动按钮“直射点”,让直射点自动在回归线之间移动。

  在直射点移动过程中观察晨昏线CD的位置变化,直射光线与赤道之间的夹角等于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

  在两分两至日,探究任意纬度上的昼夜长短状况的规律。如图1:在冬至日12月22日时,拖动点M,当M处于不同纬度时观察昼弧MP和夜弧NP的变化。

  图1

  如果进一步探索,可以通过“昼长=(MP/MN)×24”和“夜长=(NP/MN)×24”计算昼长和夜长。

  在任意一段时间内,如图2中,在5月1日至6月22日中,通过拖动直射点,可以观察在南纬50°处在这段时间内的昼夜长短状况发生的变化,以及极圈内的极昼、极夜的范围的变动

  图2

  案例2:极地投影地图中的昼夜长短变化

  分析:在极地投影地图中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向来是教学的难点,它缺乏侧视图的直观性,因此在学生掌握侧视图中昼夜长短变化的基础上,动态地表示出晨昏线与地球在极圈内的切点的变化,以及不同纬度上昼夜长短状况的变化和极圈内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化。

  制作:

  第一步,构建极地投影的同心圆模式图,即南、北半球的仰视、俯视图。

  第二步,在极圈中选取一动点,它的移动轨迹在极圈内的两条相对的经线上。

  第三步,构造在图中赤道上处于6点、18点以及动点这三点构成的弧,依据地球的自转标出晨线和昏线。

  第四步,在弧和它对应的背阳的赤道之间填充阴影,表示黑夜。

  第五步,以地球极点为圆心,以动点为圆上的点构造圆,表示极圈的范围。

  效果:

  上图为南极的极地投影图,拖动点P或者点击运动按钮“动点P”,观察极地投影地图中的昼夜长短变化。

  在图3中,表示冬至日的昼夜情况。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为极昼,赤道昼夜平分。

  图3

  在图4中,拖动动点P,对比观察图3,赤道依然昼夜平分,南半球昼长夜短,但是昼长逐渐变短,夜长逐渐变长,特别是极昼的范围已经缩小了。还可以进一步拖动P,继续观察各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极圈内的极昼极夜情况的变化。

  图4

  案例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教学的又一难点。随着直射点的移动,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同一纬度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制作:

  第一步,同案例1的第一步到第三步。

  第二步,构造一条纬线MN,过M构造直射光线的平行光线以及以M为垂点垂直于OM的地平面。标记出地平面与太阳光线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并且度量出H的大小。

  效果:

  拖动直射点或者点击按钮“直射点”,观察M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其具体度量值的大小是H,如图5,由此进一步领会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图5

  在图6中,拖动M,使得M的纬度发生变化,观察此过程中M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图6

  案例4:月相的成因和规律

  分析:月相虽然已不是必修内容,但是相关知识还是能激发同学兴趣的,可组织同学进行观测月相的地理活动等。月相的变化取决于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但是传统教学难以解决月相的动态变化的问题。在月球的绕地轨道上的不同位置,能够所见所得地反映出月相以及在轨道上月相连续变化的过程。

  制作:

  第一步,构造月相模式图,中心为地球,内圆为月球的轨道,外圆相对应地显示月相。

  第二步,在外圆上选取一动点P,以它为圆心构建一个圆用以显示月相。

  第三步,度量日地月三者的角度在圆周中的比例,以此比例构建月相圆的阴影弧(背太阳光的一侧)并进行填充,空白部分表示为地球上的人观察到的月相。

  效果:

  拖动月球位置P或点击按钮“月球位置P”,观察月相的动态变化过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在某一位置上,如图7,观察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

  图7

  在不同的月相中,依据地球的自转方向观察月相所亮的部位,如图7中的望前凸月为西边亮。

  案例5:2005年江苏高考35题

  北京时间下午3时,一兴趣小组在110°E借助太阳的位置用手表确定正南方向(表面朝上)。下图所示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代号)。

  分析:这是一个利用钟表定向的问题,高考的实际得分率非常低。在地方时为6点时,钟表6点的指针指向太阳,而南方在9点钟方向;在地方时为18点时,钟表18点的指针指向太阳,而南方在3点钟方向。由此推断,利用钟表定向是太阳在表盘上运动360°,而“南方”只运动了180°,所以任一时刻“南方”的方向位于指向太阳的指针与12点之间的角平分线上。

  制作:

  第一步,构建钟表表盘,标注时刻,外圆表示太阳和南方所对应的位置。

  第二步,在外圆上选取一动点,以它为圆心构建一个圆,表示太阳对应的钟表时刻。

  第三步,连接钟表表心和太阳,表示指向太阳的指针。

  第四步,构造指向太阳的指针与12点之间的角平分线箭头,表示指向南方的指针。

  效果:

  拖动太阳,指向太阳的指针发生变化,或点击按钮“太阳”,观察指向南方的指针发生的相应的变化。

  如图8,在北京时间为15点时,110°E地方时为14点,当14(2)点的指针指向太阳时,指向南方的指针在1点钟方向上。

  图8

  如图9,在实际测量时,我们用的手表使用的是北京时间,而北京时间比当地的地方时早一个小时,所以在手表上,应向顺时针方向转30°,即3点的指针指向太阳,而指向南方的指针在2点钟方向上。(所以此题答案选A)新课程“提倡教师自制教具,自己设计教学课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融入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处理以及对教学对象的适应,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所以制作出的课件就很容易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掌握几何画板、在网络教室上课,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在操作中学地理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不再有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代之以学生动手“做地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是先有结论,这里的结论来源于学生的观察归纳,打破了传统的讲、练、记的教学模式,所以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地理老师毕业赠言01-24

毕业论文范文格式参考03-02

毕业论文范文格式及要求04-18

2017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格式05-06

高三毕业班地理教师评优总结11-08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的个人鉴定01-25

会计论文范文格式10-14

人文地理专业毕业生的自我鉴定01-11

2018地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论文报告04-05

企业管理的论文范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