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从根本上改变着商业银行的整体生态环境,商业银行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型中承载着来自市场的多方挑战。尤其是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抗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部冲击与压力更为突出。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必须摆正位置,遵循适应性、差异性、协调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从利率定价、业务模式、风险管控、内部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稳步落实转型目标,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
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一)利率定价能力面临考验。在贷款定价上,目前大部分中小银行尚未建立统一的定价机制,往往是总行参照市场竞争情况,制定一套定价体系,根据客户群体特征实行基准利率或统一上浮一定比例,基本上难以根据客户风险、期限、抵押品、资金成本、运营成本等实现逐笔定价。在存款定价上,中小银行一般是根据客户种类和产品种类,利用客户行为模型,分析各类存款的沉淀率、沉淀期限、利率敏感性,根据资产负债的匹配需要进行组合层定,最后在资金转移价格的基础上,扣除运营成本和操作风险成本,确定客户存款利率基准,难以做到主动、逐笔、客户化的定价。全面放开存款上浮上限,存款利率幅度将增加银行的负债成本,增加银行业短期运营的压力。
(二)风险管理难度加大。在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将会提高,并使利率的期限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管理利率风险的难度逐步增加。国内利率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尚不成熟,无法运用表外手段对冲利率风险,这样就只有依靠表内调节,即通过改变资产负债的结构来改变利率敏感性缺口大小。目前商业银行在表内负债调节中仍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加强对资产业务的利率风险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利率市场化还带来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使潜在的信用风险逐步增加。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不能完全观察到借款项目的风险程度。当银行调高贷款利率,利率的提高将产生两种作用:一是高贷款利率会拒绝低风险的借款人,因为面对银行高利率只有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借款人才会借款,极易产生逆向选择。二是高贷款利率会刺激借款人获得借款后从事高风险活动,引发道德风险。以上情况使贷款项目质量整体下降,增加未来违约的信用风险。
(三)经营风险凸显。利率市场化后,中小银行通过提高贷款收益率缓冲存款成本上升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是以提高风险容忍度为代价的,将导致竞争力弱的中小金融机构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出市场。
(四)资本补充压力陡增。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内源融资是指通过提高自身盈利能力来补充资本,外源融资是指利用股权资本、债务类工具、混合型权益等各外源资本工具进行资本金的补充。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影响资产负债结构,给资本管理带来风险。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的利润下滑,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积累能力,对商业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监管要求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相较大型银行,中小银行更加依赖内源融资来补充资本。利率市场化后,净息差收窄必将影响中小银行留存收益,若维持内源融资规模不变,只有提高利润留存比率。但目前中小银行的利润留存比率普遍高于70%,进一步扩大留存比率空间非常有限。
中小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经营发展理念,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利率市场化后,中小银行要彻底改变原来的经营思路,摒弃单靠吃存贷利差的传统观念。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中小银行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走差异化和专业化道路,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化方向和生存区间,扬长避短,做出自己的特色来与大型银行竞争,避免与其在传统领域抗衡,这才是中小银行的生存之道。
(二)立足当地实际需求,充分挖掘区位优势。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规模小、网点少、创新力弱、资信低等是竞争的弱势,但其本土优势明显,更容易接地气。比如有更强的软信息优势,能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较快获取客户真实信息,向上级传递信息的链条相对较短,决策效率更高,管理成本相对较低等。因此,中小银行要扎根本地,充分发挥自身的本土优势,立足当地经济特色,立足当地城市和农村,把客户的潜在需求真正挖掘出来。重点关注当地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居民和现代“三农”的金融需求,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三)优化业务结构,拓展业务领域。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保护的制度优势不复存在,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从传统存贷利差发展模式向综合业务均衡发展模式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开展综合经营,促进收益多元化。一是加快非利差收入业务的发展。继续下大力气发展中间业务、投行业务、零售业务、同业市场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非利差收入业务。主动开发和创新利率市场化的衍生产品,着力促进新兴领域业务的拓展,以最快的速度做大业务量,提高创新业务收入对利润增长的贡献。二是加大电子银行业务的拓展。借助互联网金融发展理念与思路,着力开拓跨市场、跨领域的电子银行业务。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持续推进“电子银行渠道”和“电子银行品牌”建设;不能单纯停留在网银支付、手机银行等业务之上,而是要紧跟网络经济时代步伐,融合线上与线下的信息,与电商平台在合作中竞争,开发适合互联网金融特点的金融产品组合。
(四)完善定价机制,提高科学定价能力和管理水平。中小银行应不断提高存贷款等金融产品的科学定价能力。利率市场化本质上就是金融产品的价格竞争。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银行更应尽快明确利率定价的原则和考虑因素,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为核心建立利率定价模型,建立科学的产品定价机制。一是综合考虑资金供求、资金成本、目标效益、竞争策略等因素,确定基准利率,并根据分支行经营管理水平,授予相应的价格浮动权。二是建立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产品的风险定价体系,针对不同产品所承担的风险确定其相应的定价目标、定价策略、定价方法等,并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三是探索客户差异性定价法,根据客户给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不同实行差别定价。四是合理确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利率杠杆作用下影响行内资金的流向和流量。
(五)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使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正常的资金成本相应增加,中小银行必须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加强成本和费用管理。长期上,采用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避免单纯地通过战术性成本削减活动来减少成本。短期上,在成本预算管理内,用好有限的营销费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