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一篇:让童话在幼儿绘画教学中蓬发生命力

  【内容摘要】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儿童的思维常常有幻想的特点。研究针对幼儿对童话的兴趣和理解,在创设情境中让幼儿发挥想象,使得幼儿把生活、童话、自我经验结合起来,以想象画的教学形式加以综合,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关键词】童话、信号系统、情境、想象 。

  【正文】

  想象画教学是借助童话等手段帮助幼儿通过想象、感受、体验和再现情景,并以真挚的情感去表现它们的一种绘画教学方法。在作画过程中,把现实形象和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融合起来,组合成新的形象,使孩子的感受能力、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在平时的绘画教学过程中发现,幼儿时常对已有表象的创作加工有畏难情绪,从一些绘画比赛中我们也发现部分绘画基础较好的幼儿自备画表现得相当充分,当然其中也不管有成人之旨,但对于现场的命题作画,却常常表现得内容枯燥、简单,缺乏创造性。综合来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唤起原有表象的媒体不充分,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进行再造性和创造性活动。

  二、平时无意观察较多,观察不细致,形象积累不丰富。

  三、受到现有教学模式束缚,习惯于临摹,不适于创作。上述三个原因,第一点是主要因素。运用童话创设情境进行想象画教学,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创造艺术形象过程中,想象决不是孤立的活动,而总是在第二信号系统的[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语词)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称作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和指导下活动的。想象画教学就是利用孩子的绘画心理特点,促进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语词)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转化,引导幼儿把孤立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艺术情境,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实践证明,创设童话情境是一种较好的手段。

  童话具有一定的幻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儿童的思维常常有幻想的特点。这是一种天性。童话以深厚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许多童话就是针对幼儿本身的特点而创作的。童话有起伏跌宕的情况、超人化的角色,充满趣味性。在一些科普类的童话中,还渗透了科学知识。可以说,童话是有力的想象教学手段,是启迪幼儿认识世界的窗口,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桥梁。

  运用童话进行想象画创作,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重视艺术情境,展现童话天地。

  教师让幼儿通过想象,把已了解的童话故事情节,用表演、模仿等形式,表现它们的形象,最后用画把它们表现出来。这样的练习,幼儿觉得生动有趣,容易接受。他们画的内容大部分体现出想象画特征,甚至发展了情节,增加了角色,丰富了想象。如语言故事《狐狸与鲤鱼赛跑》、《皮皮遇险记》、《森林狂欢会》、《龟兔赛跑》、《小公鸡和小母鸡》等都是知识性、趣味性较强,富有强烈童话色彩可以用来创设情境的题材。比如,教《动物们的狂欢会》这一课时,可以先播放录音,先渲染这样一个情境:在月亮很圆的晚上,有狮子王、小兔、大象、小乌龟、小鸟等动物在森林里举行狂欢会。狮子王宣布晚会开始后,小青蛙在荷叶上大声地唱歌,五只小兔在手牵着手跳舞,小乌龟、小鸟在打鼓和吹喇叭,实在是太热闹了。突然,树后传来一声吼叫,窜出一只凶恶的老虎。故事讲到这里,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提问:"老虎来了,之后小动物们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幼儿分组讨论可能发生的情景。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回答十分踊跃,角色味极浓,很好地表现了小动物在危险面前的冷静、机智以及小动物们相互帮助战胜老虎的情境。在这样的情景气氛中,再提出作画的要求,幼儿十分积极主动,他们的画作表达了稚拙可爱的童心,展现出一个斑斓的童话世界。

  二、依凭生活情境,将幼儿引入童话世界。

  生活是一个极其广阔丰富的天地,只要留心观察,细心体会,就会感受到其中的奥秘。夏天,老师带来了很多蚕虫,存养在教室的自然角。活动时间一到,孩子们立即围着蚕虫,看啊,说啊,你争我辩,各抒已见。看着这样动人的情景,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创设系统课题,如《蚕虫的蜕变》,让幼儿从蚕虫本身的特征出发,展开联想,描述蚕虫蜕变的情况,回忆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从作业效果来看,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和发挥。春天,美丽花草树木,把大地打扮成一片绿色,小鸟在树上唱歌,小鸟和春姑娘的故事,太阳公公和春姑娘的故事,我带春姑娘去逛街,一幅幅充满想象的画呈现在你的面前。许多孩子把内容分成几个画面来实现,象电视里的动画片一样,同时,童话连环画也在不觉中萌芽。在孩子们的笔下,许多不相干的事物相牵也无妨。这样,我们抓住了把生活情境转化成艺术情境的契机,挖掘了生活中的珍宝。

  三、丰富童话语言,创设童话情境。

  在进行想象画教学时,有些课题是幼儿不曾接触过或尚未体验过的。对于这样的课题,在教学中尝试采取设置童话情境的办法,给幼儿一定的材料,让幼儿根据间接的生活体验,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进行假想性思维,自编自演自绘童话,创设美好的童话情境,丰富童话形象,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天赋。在教学中,我借鉴语言教学的经验,为幼儿设计了这样一个课题:《小狐狸》,要求幼儿分组合作或独立创作一套连环画。泥工课上,让幼儿制作几个动物形象,如熊猫、小兔、受伤的小鸟、小刺猬等,这些动物形象幼儿人手一只,然后让幼儿来构想有关熊猫的童话故事。这几只动物形象在幼儿手中左摆右弄,一双双聪慧的眼睛转动着,有的聚在一起讨论,有的边讲边演,一会儿,他们便争先恐后地讲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大多数幼儿把熊猫设计成柔顺的形象,但各自情节不同:熊猫看到受伤的小鸟,就去找人来一起帮小鸟疗伤,小鸟终于没有那么疼了,可以慢慢的在天空上飞了,被小兔和小刺猬看到,他们都觉得熊猫实在是太善良了,所以就主动的与熊猫交朋友;有些幼儿的想法与从不同,他们把小熊猫设计成骄傲的小动物,它知道小兔有一身白白的毛,就对小兔说:"哈哈哈,你就只有一身白白的毛,你看我,不止有白白的毛,还有黑黑的毛,比起你可漂亮多了"。在这样的情境中再提示幼儿根据自己所编的故事画出几幅画,组合成一组连环画,教师帮助幼儿解决表达内容与表现手法间的矛盾;同时提示幼儿注意每个动物的特征,组合不同的背景,使整个情境显得更加鲜明,幼儿的想象力得到长足的提高,画面形象更加生动有趣、活泼、可爱,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用童话情境进行想象画教学时,教师的引导语是创设情境的重要基础。引导语要具有诱发性和鼓励性,要能把幼儿引入童话世界,要有利于他们视线的拓展,要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在导入情境后,要不断地推动幼儿的情绪,展现童话角色,帮助幼儿获得表述的内容。角色的出现,可以借助于图片、幻灯、录像、教具、玩具等实物,也可以利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描述,配以师生共同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产生后,要想办法让其活动在童话中,并采用各种强化手段,如音乐、木偶、话剧等形式加以渲染,以加深其印象,提高幼儿的感知力,童话情境的绘画应允许并鼓励幼儿大胆采用夸张、拟人、重复等多种手法。在孩子们的心里,童话中的一切都是具有生命力的,在他们的画中,可以看到人脸模样的植物,动物等。

  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切忌以"违背常规"为由挫伤幼儿的创造积极性。创设童话情趣,进行想象画教学,在于让幼儿体会角色情感,发挥想象力,陶冶审美情操,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象。人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想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象创造成新的表象,进而用图画充地表达出来,还要经过其他有关方面的训练,还要让幼儿作更多的绘画练习。想象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尚有不完善之处,我期盼和各界同仁共同商榷和探讨。愿想象画教学法在幼儿园绘画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成熟。

  第二篇: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与整合

  [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传承中华文化当成一种使命。如何在幼儿园推进"国学课程"建设是当前摆在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为了更好地体现幼儿园的国学课程特色,必须立足幼儿视野,才能使"国学课程"的内容更具适宜性和发展性。本文拟从幼儿兴趣、思维、需求和发展等角度出发,阐述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和丰富"国学课程"的教育方法。幼儿教育核心理念相结合,与幼儿园课程整合起来,围绕"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实现塑造幼儿人格、启迪智慧,弘扬中华文化的培育目标。

  [关键词]国学教育 幼儿视野 国学经典教育 渗透与整合

  [引言]《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国学经典教育有利于培养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因此,我将国学经典教育融合到幼儿的生活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中去,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快乐的成长。

  [正文]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幼儿园课程中的一部分,应该与幼儿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结合,科学理性地开展读经教育。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如何与当下幼儿教育核心理念相结合,如何体现现代幼儿教育方法与国学经典教育内容的融合,成为当今急需思考和改善的问题。《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5]我结合《纲要》的精神,根据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有效地将国学经典教育幼儿园课程整合起来,从而初步建立富有特色的国学经典教育实施体系,使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孩子的一种乐趣。现将教学心得与同行分享交流。国学经典教育走进我园,与晨间音乐、早操活动、晨会活动、环境创设、领域教学、民间游戏等各个方面相互渗透和整合,走进了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角落,规范着我们的日常行为,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培育高尚德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传承文明是教育的重要责任。在国学经典作品中童蒙养正。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是健康生活的基础。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在开展幼儿国学经典活动时,我坚持古为今用,挖掘潜在的积极因素,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童蒙养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我班有一位孩子经常很晚才上学,家长生气的跟我说这几天早上起床他总是磨磨蹭蹭的,还闹着不洗手,不刷牙洗脸,于是我抓住契机,将《弟子规》纳入健康教育。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国学经典内容丰富,往往简短的几句话就包含了很深的意义。我将丰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与国学经典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也达到强化复习与记忆国学的效果。国学故事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借助蕴含中国经典文化要义的故事的叙述,让幼儿逐渐熟悉、理解和掌握中国经典文化。国学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它蕴含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而科学文化也正是其生命躯干上的一个有机活体。《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还包括着天文、地理等。在科学领域中,我将《三字经》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渗透到科学领域中,让幼儿感受优秀的文化精神和智慧结晶。孔子说:"思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将音乐教育与国学经典教育融合为一体,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富有情趣。节奏游戏变国学经典诵读为轻松的音乐教学。由于一些国学经典作品的句子很长,读起来拗口,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创编节奏,让幼儿在节奏中轻松学会诵读国学,感受音乐的美妙。在国际多元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这新一代国学人才的培养上,我认为:如何建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国学经典教育实施体系,更好的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华的优秀文化凝聚为幼儿持续发展的底蕴,真正做到立足本土、面向世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前景问题。今后在实践中,我将锲而不舍,积极探索国学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在传承中发展,在感悟中创新,最终探索出符合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学教育理念,以促进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的发展。

  幼儿园里学习国学,应根据幼童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掌握幼儿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培养与训练,主要在于通过听、读及直接感知来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听、读是基础,"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释,自晓其义也。尽管幼儿理解能力有限,然而通过听教师范读,幼儿跟读乃至自读,把经典著作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个过程还是有利于幼儿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直接感知是关键,也就是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国学学习环境,丰富幼儿对生活的感性认知。结合生活情境讲解国学,经典来自于生活,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使幼儿更加喜爱学习国学,更深切体会国学的深意。故此,在幼儿园开展国学课程建设必须立足幼儿视野,才可能取得成效,不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使幼儿从小产生枯燥乏味的国学认知体验。

  [参考文献]

  [1]2006年,各地幼儿园踊跃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2]2010年,全国性普及国学经典教育。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4]王财贵.儿童经典诵读讲座(下)

  [5]王建堂.国学与科学.2007

  [6]丰向日.科学理性地看待儿童读经.山西师大学报,2006(33-5)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2015关于管理会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015【精编】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