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形势与政策论文

时间:2023-05-31 19:04:41 夏仙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精选14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精选14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 1

  1.引言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针对一些贫困地区,国家加大了扶贫力度,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坦白说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各个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才能将扶贫这项工作做好。审计机关作为其中关键的一环,如何在新时期转变思路、创新方法、全力服务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成为当前审计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开展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分析

  2.1认真贯彻基本方略

  2015年12月15日,“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扶贫办主任刘永福表示: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就是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这项基本方略的实施,变革了现有的扶贫思路和方式,更为形象地来说,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就是将“输血”转变为“造血”,来实现贫困地区的自主脱贫。以往扶贫项目的重点放在了GDP的增长上,现在要转变为注重脱贫的成效,也就是说要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前文我们提到了精准扶贫政策主要涵盖了“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其中六个精准包括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包括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2精准扶贫、脱贫的工作方案

  按照《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和《2016年工作要点》明确进度安排,不断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深入推进“五个一批”,扎实开展十大扶贫行动,深化社会参与扶贫,实施好“直过民族”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瞄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最困难的地方、最贫困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解决深度贫困摆在优先位置,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还要建立扶贫项目资金整合和监管机制。抓紧出台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具体意见,把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作为最重要的任务,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防止扶贫资金“跑冒滴漏”。

  3.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3.1是适应新常态的内在要求

  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就是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在此背景下,各个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审计部门作为重要的基层职能机构,要深入分析新常态,深化审计重点,强化跟踪审计精准扶贫等重大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情况,将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效性[1]。在新常态的新要求下,要与时俱进,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助力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

  3.2是实践“五大发展理念”的.创新要求

  “五大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开放、绿色、共享、协调,这些是新常态下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我们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就要根据这些理念,本着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遵循以人为本,践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开创共同富裕道路的新局面,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十三五”时期,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和收关期,扶贫攻坚应取得阶段性成果。所以,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工作,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同时也是贯彻统筹分配、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

  3.3是实现精准脱贫目标的保障

  从顶层设计来看,精准扶贫是一项较为全面的政策,也被称为“点穴式”扶贫,其主要内容涵盖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五个坚持”等多个层面。精准扶贫的关键点在于解决扶贫中的难题,突破以往扶贫的瓶颈,将扶贫具体落实到特定的困难地区、特定的困难群众中。审计机关的工作就是要及时跟进产业扶贫措施的落实情况、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帮扶跟进机制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内容,只有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效性显著提升,才能保障整个扶贫工作成效,帮助真正贫困的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4.强化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策略分析

  4.1完善精准扶贫审计新机制

  在新形势下,精准扶贫政策的跟踪审计工作必须具备较高的时效性,这就需要完善审计新机制。具体来说,一是要对审计项目进行系统化的规划部署,对审计项目的思路、重点、方法进行细化,提高审计方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有效落实;二是要提高审计整合工作的协调性,精准扶贫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开展跟踪审计时要准保把握扶贫地区的优劣势,实现审计工作的多维度融合,针对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实现,要做好及时沟通与协调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强化跟踪审计监督效能;三是全面梳理、总结、分析审计工作的经验,以及相关的工作情况,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转变跟踪审计理念及审计方式,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2加强高素质、高水平審计队伍的建设

  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效率和质量离不开审计队伍的支持,审计人员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审计的`职业化水平,引进新的技术方法,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积极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具体来说,审计队伍的建设包括:一是建立健全审计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以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为基本标准,构建能上能下的任用机制,确保干部能够正确引导审计工作。二是加强职业化建设,优化审计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需要进一步加快审计职业化建设。审计工作其实是一项涉及学科很广的工作,包括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做好审计工作,所以针对在职人员,必须强化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审计队伍。三是坚持依法文明审计,加强审计自律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审慎客观,文明规范,取信于群众、社会、党和政府。四是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审计管理系统,高度重视跟踪审计过程中关联数据的分析,有机整合数据分析与实地审计工作,以精准的数据分析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审计方案,有效提升审计水平。

  4.3加强精准扶贫的跟踪审计监管

  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结果应做到及时报告、依法公开,让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能够及时了解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情况,可以利用如微博、微信等现代化的通信平台来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尤其是对政策不落实,或是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应重点报告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信息发布,加强精准扶贫的跟踪审计监管,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5.结语

  综上所述,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脱贫目标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深入研究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做好审计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完善审计新机制、加强审计人才培养、加强审计监管等措施,希望论文所分析的内容能够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胥毅.新常态、新理念下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6(10):16-17.

  形势与政策论文 2

  [摘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失、师资力量欠缺、项目宣传力度不够等,还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课程体系,打造宣传服务平台,探索具有校本特色、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训练计划;独立学院;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教育界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其显著特点是注重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创精神。英国政府也将大学生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视作优秀领域,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引导和规范,通过专利转让、创办科技园、开展合作研究项目等多种形式为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服务。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我国也逐渐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普及。2015年,在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思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源头,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努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是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多个省份的高校也相应推出“省大创”“校大创”项目。笔者结合自身指导学生参加2015年天津市“大创”项目的经历,对项目实施中的收获与思考作一探讨。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学生的影响

  1.兴趣驱动,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大创”项目是在导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各项创新创业工作,因而学生有很高的自主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创”项目很多都以学生关注的热点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进行选题。但对于专业知识和创业经验都有限的大学生来讲,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教师的必要指导之外,学生都需要独立探索和钻研,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媒介搜集信息,然后整合有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随着项目的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会不断提升。

  2.团队合作意识增强

  目前在校大学生都是“90后”,与“80后”相比他们有着更加鲜明的个性,加之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境普遍较好,因而自己意识更加强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成员分工合作,相互交流,相互配合。有的同学负责网络线上宣传、推送育儿知识,有的同学负责线下活动,如亲子活动、幼儿武术教学等,还有的同学负责文案、经费使用等工作。工作中大家一起分担遇到的困难,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从中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社交能力得到锻炼

  而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了“宅男宅女”,平时“宅”在宿舍里,放假“宅”在家里,通过网络不用出门也可以解决吃饭、购物、休闲娱乐等问题,这无形中就缺少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交际障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需要合作共赢的社会,与人沟通已不再是一种职业技能,而是一种生存方式。在开展项目寻找市场客户时,学生体会得尤为深切。他们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在洽谈中,要一边聆听一边分析对方的需求,还要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尽量展现自身团队的优势,争取达到共赢。经过几次成与败,学生们在与人交谈时,少了几分稚气,多了几分成熟;少了几分冲动,多了几分沉稳。

  4.创新素养不断提升

  从项目的选题、项目申请的撰写到项目的实施,学生们经历了多次头脑风暴,每一环节都不是简简单单百度一下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大量理论与实践的论证。只有勤动脑、敢创新,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经过项目的锤炼,学生们已经渐渐掌握了一些方法,创新素养也不断提升。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存在的瓶颈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失

  首先,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不等同于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或创业计划大赛,也不是鼓励学生休学创业,而是为了培养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精神和能力,为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一种核心素质。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更多的价值取向还是偏向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这就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价值缺失。其次,一些“大创”项目并非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教师借此项目丰富自己的业绩,这也违背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第三,部分学生对“大创”项目认识有偏差,盲目申请,但后期或因无法兼顾专业和科研,或因缺乏毅力难以坚持到底。

  2.师资力量欠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会受专业知识、创业经验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限制而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放弃,最后导致项目失败。所以,指导教师在项目实施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实际情况来说,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过于繁重,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全程指导;指导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或辅导员,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因而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往往给不了建设性意见,失去指导的作用。

  3.项目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许多学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指导教师找一些成绩优异或能力强的学生组成一个小团队,团队成员共同完成项目,因而只有少部分学生受益,大部分学生只能当看客,因此难以形成大的`教育氛围。

  三、对独立学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1.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依赖于专业教育,应将其与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对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内容方面,创新创业课程应形成体系,诸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形势与政策”之类的系列讲座应安排固定的时间、有系统的规划,并且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与此同时,还应探索以年级为维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教育形式方面,首先要打造校园创新创业教育宣传服务平台,积极宣传相关政策信息,向学生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达到普及创新创业理念的目的。其次要开展具有校本特色、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现阶段类似大学生创业的大赛虽然很多,但缺乏针对性,且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中,应从学校类型、教育发展阶段以及所处区域差异出发,形成有特色、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高校要鼓励教师进行创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最直接的经验,为日后指导学生提供鲜活的实例和经验。还要为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教师提供相互借鉴和学习交流的平台,不断丰富其理念,拓宽其思路,提高其专业能力。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素养。创新创业教育就像一个新生命,她的孕育必然会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大创”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何进一步推进还需要更多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王革,曹胜利,刘乔斐.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峰论坛综述[J].中国高教研究,2009(6).

  [2]李洁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D].长春工业大学,2011(5).

  [3]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3(7).

  [4]金京姬.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4(33).

  [5]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27).

  形势与政策论文 3

  摘要:

  本文从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民生财政建设的不足,从如何构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民生财政管理模式的角度出发,进行关于民生财政建设的若干思考,并提出了能够提升民生财政建设水平的若干建议,以便为相关财政工作者提供参考,力争全面促进财政事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

  民生财政建设,若干思考

  民生财政,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财政体系,伴随着我国对民生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民生财政建设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大关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生活保障领域、就业领域等重点领域,民生项目的投资更是呈直线增加态势。无容置疑,民生财政建设已成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点项目,在当今社会经济体系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从“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角度出发,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详细思考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伴随着经济的良好发展,社会事务需求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也引发出来越来越多的人民利益诉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改善民生建设的难度,民生建设改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要知道,民生财政是“庶政之母”,加强民生财政建设能有效缓解社会经济压力,消除社会经济矛盾,确保社会经济得以长久稳定发展。以下就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展开分析。

  1.1、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改善民生财政建设,宏观角度上是要求财政建设从社会经济体系架构改革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社会保障领域、教育领域、住房保障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消耗,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种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而达到“中国梦”与“人民梦”的相互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民生基础。

  1.2、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多方面要素支持,宏观角度上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财政分配功能作用与地位,着重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把财政支出向人民群众保障领域转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包括公共卫生医疗设备、教育、社会住房等社会服务问题,进一步缓解社会民生矛盾。

  1.3、是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具体体现

  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普遍增长,且多数地方占到了当地公共财政支出的50%以上。以安徽省为例,据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2012年,安徽省民生支出3161.2亿元,增加553.8亿元,增长21.2%,占全省财政支出近80%。”一系列数据说明了民生支出比重正在不断优化。可见,加强民生财政建设,必须把财政支出重点向人民群众公共需要或公共服务转移,解决公共服务不到位的局面,进一步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2、民生财政建设面临的问题

  2.1、管理体制问题

  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拨款的形式也向复杂化、多样化趋势发展,政府投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然而,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决策权都在上级领导手上,下级领导空有管理头衔,却无法实施正确的管理权限。这种不平衡的决策方式,使得地方政府压力加大,导致很多民生政策无法落到实处。除外,由于财政局财政管理的组织建设不完善、财政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职能分配不明确。财政局在进行财政管理工作时,缺乏健全的财政管理监督与控制体系,甚至出现私自挪用单位内部资金、私设账外账,避开财政监督把单位预算外的收入据为私有,进行公款玩乐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财政局的经济利益,民生财政建设受到影响。

  2.2、财政约束问题

  从现阶段我国政府的财政决算预算看来,财政管理模式单一,无法精确、完整地反映出政府的债务、资金等情况。从财政局发布的财政预算信息来看,财政报告不够全面,对资金使用细化不到位,存在多方面不足,极容易滋生腐败行为。由于财政资金管理缺乏足够的公开透明度,这种模式下的财政报告也缺乏足够的约束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生建设工作开展的难度。

  2.3、资金管理问题

  首先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相关的一些民生领域尚未完全向社会资金开放,再加上社会公益、慈善等民生领域制度建设不健全,使得社会资金流入民生建设领域的渠道单一,民生建设支出仍然需要附属财政投入。

  其次是民生资金使用存在“越位”与“缺位”现象。民生建设项目虽然遍布社会各大民生领域,然而发达地区却相比于经济欠发达或者偏远地区更为深入。

  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在这种经济条件较好的大环境背景下,出现“越位”的情况就比较多;而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受到经济限制,一些应用政府承担的民生领域得不到相应的建设,多会出现“缺位或不到位”的状况。显而易见,民生建设现阶段还存在明显的资金管理难题,出现地区建设不平衡现象。

  3、完善民生建设的几点可行性策略

  民生建设工程意义重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针对当前民生建设工程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加以改变,才能提高民生建设水平,以更好地发挥民生财政对扩内需、调结构,促和谐的多重效应。

  3.1、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通过把财政支出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设施等方面转型,凸显社会公共保障在国民经济总值当中的比重,加大公共设备与产品的供给,努力做到经济性公共服务与社会性公共服务相互统一,让民生建设项目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得以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3.2、要以财政改革为先导,强化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实践证明,行政改革与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会引发行政建设改革同步改革。因此,财政制度改革可以作为先导,现行一步进行改革,引导政府行政改革。例如通过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整合到统一的平台,加强对单位基层和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确保财政管理记录、财政报告信息和其他财务管理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在企业岗位设置上,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制定比较合理的,操作性强,有激励性的`考核方案,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制约为主体的运作模式,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3.3、继续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照顾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政府。民生建设工作不仅联系着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与处室,与千家万户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当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一些欠发达地区及基层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财政财力不足。民生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建设。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应重点建设,而一些地处偏远,远离中心城区的地区应充分放权,给予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其快速发展。

  4、结语

  民生财政建设工作的进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的不单是为了优化民生管理,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使民生财政建设发挥最大的功能效应,从而改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思考,以找出提高建设水平的可行性策略,对于实现民生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光荣.解决民生问题的路径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2012(03).

  [2]胡建国.对安徽省构建重大民生资金监管工作机制的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5).

  [3]杨志安,闫婷.关于民生财政本质的探讨[J].商业时代,2012(17).

  形势与政策论文 4

  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生态形势压力也与日俱增,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大问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城市生活污染物未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未得到严格治理,农业污染日益突出,部分河段水质受污染严重,河水发黑发臭,完全失去水质功能。本文主要对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城市规划;水环境质量;污染防治;对策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宜居水平评价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水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受传统经济发展理念的影响,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在城市扩建过程中还造成了大量周边湿地的消失,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从城市规划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恢复城市周边湿地环境、改善城市水环境与生态环境。

  一、城市水环境的基本特点

  1、城市用水的特点

  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是城市用水的主要类型,由于城市人员密集、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所以,城市用水需要较高的质量、较大的供水量、稳定的供给,这对城市采水、供水和用水来说有着不同于农村的特点。

  2、城市用水的依赖性强

  城市由于用水量大、供水要求高,所以,单纯依靠城市区域的供给和开采往往难于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大众城市往往需要从城区周边或外地调水来满足城市的用水需要,“引滦入津”、“南水北调”就是这样的举措。

  3、城市水环境脆弱

  在我国北方,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大都在简单处理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之中,在日积月累的大量污染的影响下,城市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并且这一现象有蔓延和恶化的趋势,造成水环境的脆弱和生态的破坏,影响城市深入地发展。

  4、城市地下水环境恶化

  城市地下水环境恶化来源有两个,一是,城市生产和生活中大量污染源渗入地下,造成对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破坏;二是,城市地表硬化导致城市地面下渗量的减少,在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同时,没有必要的补充,出现水环境的恶化。

  二、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法

  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第一点,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现实的水环境保护问题为重点,转变发展观念,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走科学发展道路。

  2、优先保护饮用水源

  合格的安全饮用水源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水环境治理应突出重点,优先保护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3、强化节能减排、效益原则

  与区县减排工作挂钩,把COD削减量考核指标纳入到区县水环境治理目标体系中,明确各区县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等量化指标。切实保障三个达标,即污水处理率必须达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率必须达标、COD的减排必须达标。合理安排资金,对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有一定经济基础,技术条件成熟,符合国家和行业产业政策的项目优先考虑。

  4、治本方针

  突出截污治污。河道沿线村镇、企业密集,污染来源复杂。为此,河道治理将坚持“先截污、后清淤、先治理、后换水”的原则,周密排查河道沿线污染来源,大力实施清淤、截污、生态护坡、河岸绿化等措施,加强河道水体自净和生态修复功能;在突出截污治理的同时,各区县还将坚持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同步建设,大力提升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妥善解决污水出路,切实提高河道水环境质量。

  5、加强协作,落实责任

  市水务局于去年成立了河道水环境考核办公室,将清水工程已治理河道纳入考核范围,各区县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本辖区内建立水环境管理机构和相关管理机制,有效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此外,目前市政府已正式批准本市河道水环境实施“河长制”管理意见,即将公布全市主要河道“河长”名单,构建完善的河道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为今后本市水环境由加强治理向强化管理转变打好基础。

  三、城市河流水防治和改善技术的应用

  1、底泥疏浚和河床微生态系统修复

  在河流洪水、蓄洪功能上,底泥疏浚主要体现在河流利用水面变化增加行洪、蓄洪能力。作为沉积物沉积,有的湖泊水的深度可以被调整,从而减少其调节和存储功能。增加城市河湖疏浚河道水容量后,以确保顺利排出这些河流洪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避免了洪涝灾害。底泥疏浚是水环境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滇池、巢湖、太湖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已被广泛使用。可见,合理的疏浚清除污染物,对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人工增氧技术

  人工增氧技术是基于城市河流水污染后缺氧的现象,人工的向水体中注入空气或氧气,从而加速水体复氧的进程,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提高在水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河流水的污染物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河流氧气一般使用固定和移动站充氧平台两种形式。河道人工增氧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水质不同时期达到消除黑臭、减少水体污染负荷、促进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的目的。

  3、调水引流水质改善技术

  贯穿城市的内河河网水系,因为控制结构的限制,使得河流水不能够连接到外部的'水体,造成水处于静止的状态,当天气炎热的时候,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浓度就会降低,容易导致水质变坏。通过改进水域水动力条件,提高水体污染物的稀释能力,增强局部水体的自净能力,许多城市在水资源利用和部署中,通过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4、植物修复技术

  对于河道河流自然恢复应采取生态化措施,主要是通过恢复河岸植被、恢复天然湿地,在河岸种植芦苇、浮萍、睡莲、水生植物和其他湿地植物,以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种植水生植物的城市河流水,一方面能够通过植物的根系的吸收,从而降低和遏制富营养化趋势;另一方面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可以也起到美化水体环境,提高城市的景观的效果。

  5、生物净化技术

  生物净化技术是充分利用天然水体自净的功能,采用人工措施,创造更有利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并培养出大量的微生物从而增强水体净化能力,以提高纳污水体氧化降解有机物能力的一种净化方法。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生物净化技术是曝气技术、生物膜技术与投菌技术。生物净化技术,其成本低,对环境的影响小,能够有效降解污染物,是水体污染处理的最佳选择之一。生物净化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特别是分解菌株的培养也将被筛选到河流水污染控制技术之中,是未来城市水污染防治和治理的发展趋势。将具有特殊分解能力的菌种添加到河边,能够将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分解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从而加速有毒物质的分解、转化,不仅可以提高河流的净化能力,而且也实现了河流的生态修复。生物产品的运用将成为人工增氧、底泥疏浚等现有防治技术的有益补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城市河流和湖泊污染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城市河流水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目前,在城市河流污染环境下,需要完善城市管线网络,并建设污水处理厂,具体的水污染防治技术措施有:底泥疏浚、人工增加氧气、引水排水水质改善、植物修复、湿地水净化技术等河流强化净化技术。能够应对不同的城市的污水状况,使得城市河流水污染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促进城市河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洲榕,禹华谦.城市水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J].四川建筑.2011(01)

  [2]高婷,于航宇.浅析我国水环境现状及城市污水的处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3]陈邵鹏,顾海东.立足流域浅谈城市水环境规划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12(03)

  形势与政策论文 5

  摘要: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引起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文首先现简要说明了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然后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目前的就业难提出了几条解决对策。

  关键词:

  现状;就业难;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20XX年至20XX年,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还要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而来。对此,不少人将就业难归咎于扩招政策,认为是扩招导致大学生贬值缩水,供过于求。OECD公布的《2012年教育展望》显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美国达42%,韩国达40%,加拿大位居全球之首,高达51%。而我国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还不到5%,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目标,即使到2020年,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才达20%,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很低的。事实上,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题,实质上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单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社会体制深层矛盾的具体体现,涉及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思想观念的深层问题,关系到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因此,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加强通盘考虑,加强统筹管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2.高校盲目扩招。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度扩大,虽然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硬件不足,图书、教学设备、师资力量跟不上;学生实验条件简陋;教学规模扩大,教师授课任务加重直接导致提高自身能力、科研时间不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得不到及时改善。特别是有些地方性大学和民办高校,办学条件差,教师数量不足且教学水平较低,学科及专业结构矛盾突出,管理混乱,最终导致了大学生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素质达不到社会认可。

  3.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4.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5.学生就业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6.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新形势下,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已有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并不尽如人意。

  7.就业观念没有迅速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悄然转变为买方市场。然而,对于这一变化,大学生并没有做出及时反应和调整。一方面是就业期望依旧,大多选择在东南沿海地区,对于中西部地区不予考虑;另一方面要求离家近、薪水高、工作轻松。过分看重工作地域和薪资,而忽略了自身和职业生涯规范与发展。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就业指导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方向应该从基本的就业理论教学转向更加基础的就业实用性教学,对于学生的就业观念,工作观念进行改变。我国现在就业指导课程包括就业的概念,就业的`重要性等等,但是对于实际的就业技巧,就业方式,自身定位,就业情况等等对于大学生就业重要的课程和信息都没有涉及,所以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改革应该更加彻底,课程安排上不能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学,更应该向着实践看齐。

  (二)社会就业环境

  社会就业环境来讲,有必要增加我国的就业岗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增加我国就业缺口中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这样才能将企业从对于一般人才的需求转回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上,同样也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再有需要社会进行支持的是,将大学生实习工作落到实处,尽量动员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习机会。

  (三)政府政策刺激

  政府的政策刺激在改革中有相当的重要性。首先政府要做好大学生的分流工作,在考研、出国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分流方式。将创业进行到底,国家再有能力的情况下,要更加鼓励大学生创业工作,而且我国可以设立一些的国家性质的大学生二次培养机构或者可以鼓励民办专业技能学校对于大学生进行二次教育。这样就可以使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在走出校门后接收到更多专业性的教育。事实上我国已经存在一定的民办职业教育学校,这些学校与传统的技校,专科不同,都是针对于大学生这一人群,为特定的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员工,而且这些学校的教学内容也更加接近实际工作,这些学校已经想很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这些学校的覆盖程度,专业能力不足,也不够正规,所以国家应该进行扶持一些更加正规规范的民办职业学校,为大学生提供转行的机会,想冷门行业提供更多的员工,减少大学生待业情况。

  (四)高校体制改革

  高校体制改革可以说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重要的环节。首先,大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必须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发展教育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放一定的大学进行实践型技术教育,理论教育放轻。虽然这样的改革必然会减少我国理论研究人才的数量,但是这样的体制改革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而且也可以满足社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减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再有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要与实际的社会需求接轨。学校不能再盲目的设定专业,而是应该随时对就业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合理的设置学校的专业情况。只有这样大学教育才能降低培养人才的结构失衡问题,减少因为专业过于集中导致的大学生竞争激烈,大量同岗位人员没有工作的机会。最后,我国大学应当注意的是,盲目扩招问题,的确大学扩招使得我国的人口平均素质有了明显地提升,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但是如果继续大学扩招历程导致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不能够有效缓解,依然会造成社会的严重不稳定,这不是提高素质能够解决得了的。所以大学扩招工作应该更加谨慎,在衡量实际的高考人数的情况下和国家适龄学生数量的前提之下,合理的决定大学应当招录的学生数量,这样的才能够有效控制,进入就业阶段的大学生的数量,减轻就业压力。(作者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姚佩玲.浅析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J].商,2014

  [2]张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

  [3]阚甜.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

  形势与政策论文 6

  自1999年国家实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远的进步。与此同时,随着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大学生就业现状

  200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特别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1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1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也受到了这场灾难余波的影响而使得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0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0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0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1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有如下情况

  1、大学生总体就业率偏低,就业形势严峻;

  2、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差甚远;

  3、男大学生就业机会高于女大学生;

  4、大学生就业趋向发达的大城市,落后地区人才匮乏。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因此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

  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

  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

  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

  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反之,也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

  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其二,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

  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

  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形势与政策论文 7

  【摘要】

  西北民族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方,也是中国最主要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保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对于维护国家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出现不少问题,通过对影响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因素分析,初步探讨出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措施,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民族地区;政治稳定

  建国以来,我国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民族在整体上保持了稳定的局面。但是,由于民族地区自然地理文化宗教等自身因素,民族之间的冲突也时而发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个国家的交往变得频繁,这样使得一些国内民族反动势力勾结国内外分裂分子,实施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安全的行动,扰乱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如1997年伊宁“25”打抢骚乱事件、乌鲁木齐市“225”公共汽车爆炸案、1998年“46”偷运武器弹案、1999年和田的库来西集团案以及2001年春境外暴恐分子拟袭击我边境地区。尤为严重的是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严重的打抢烧暴力犯罪事件等。

  一、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边疆地区。边疆地区处于国家的国防前沿,因此在军事方面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国家面临外部威胁或者武装侵略时就显得更为重要。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权的巩画和祖国的统一。没有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也就没有国家的政治稳定。政治稳定对民族地区来说更是非常的重要,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只有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了,这样才有利于政府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逐步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保证民族地区居民的各种权利的'享有,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根本国策。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着潜在的或直接的现实影响。一方面是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对民族成员心理造成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心理对各民族关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随着民族发展意识的不断增强,各民族地区的人们更多地关注本民族的发展,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国家认同观,那么它将会对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形成影响。另一方面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纠纷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不断加大的趋势。由于地理位置、社会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等的影响,各边疆民族地区在和内地经济往来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而“不同民族之间经济纠纷的时常出现往往就有可能演变为民族上的问题”。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够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但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物理论文经济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影响了自治权的全面落实;民族干部的素质和数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得不到有效执行,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少数民主政治参与渠道和相关制度还跟不上发展要求;民族意识的增强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分裂主义势力及其现实威胁

  民族分裂主义的思想根源在于分离性民族主义,分离性民族主义是以“一种要求在现行的民族国家或多民族国家政治体制中分离出来单独建立本民族的国家政治体系的一种带有消极性的民族主义。”民族分离主义总是自称代表本民族的利益,打着宗教的旗号,人为地制造民族间的疏离感,把本民族正常的族群感情引向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煽动一些人参与反对政府的活动。中国当前反分裂斗争的重点地区是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而且有事实证明,“新疆问题的复杂性,新疆分裂主义势力的暴力性更要超过西藏分裂集团。”这些民族分裂势力,本质上是对国家政权的公然挑战,是要否定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否定党的领导地位。他们长期在中国境内外的分裂活动已经严重危及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与社会稳定,是我国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与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二、如何维护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

  (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马克思曾经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江曾说:“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富裕了,就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会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巩固祖国的国防,也就具有了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政治基础。”因此,经挤因素是影响和谐民族关系的首要因素,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林业论文促进公平正义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各民族团结繁荣的政治问题。

  (二)严厉打击各种民族分裂势

  民族分裂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种极端形式,是反动势力借“宗教”、“民族”等为幌子以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为目的的政治主张、社会思潮和现实行为,其本质是反对社会主义和反对了共产党领导的。近年来,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下,一些别有用心的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不断挑起矛盾提水工程论文、制造事端,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分裂渗透等破坏活动。

  (三)加强制度建设,拓宽民族政治参与的渠道

  我们要着力尽快出台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民族自治地方内部党政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切实将自治权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应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加强行政法制建设,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冯跃民.东突恐怖势力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3

  [2]孙晃.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J].满族研究,2006

  [3]周平.民族政治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形势与政策论文 8

  摘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而在当今新的历史环境下,要想推动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则需要对整个经济大局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并且根据经济形势的分析结果来推行相关的政策。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并就这种经济形势下的相关政策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经济形势;财政政策;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0-01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

  出于稳定经济发展大局的考虑,今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在速度上有所回落。而从具体的发展成就来看,我国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同时民生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以下是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特点。

  第一,经济结构得到持续的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初步核算,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三产结构比例为9.2:42.6:48.2。高新技术革命潮流和经济全球化是实行经济结构调整的两个重要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逐渐向高科技产业转移,同时一些新的行业也不断涌现出来,并在短时期内获得快速的发展[1]。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2%,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75,比上年缩小0.06。

  第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生问题的解决。民生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受人口数量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就业难和居民人均收入低成为改善民生的两大难点,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而2014年,我国加大经济发展成果向民生建设倾斜的力度,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建设均得到有力的支持,同时也提高了国民收入,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各项消费热点继续保持热度。我国的消费结构中,网络零售下的通讯器材如手机、电脑等是其中的消费热点,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得益于产品的高速更新,这个消费热点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就使网络零售成为占据全国零售总额较重比例的经济体[2]。除此之外,绿色食品、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的保护等绿色消费也在现阶段获得显著的增长。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政策建议

  1.继续推进改革和创新

  以往几十年的发展经验证明,改革与创新是国家获得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而在当前政府以退为进的决策下,改革与创新的步伐更不能松懈,持续的改革政策有很大的必要。第一,政府要继续推动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支配作用,并逐渐弱化政府的支配权,从而使经济的发展拥有更多的民间力量[3]。第二,政府要继续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在当下,收入分配不平衡的解决要循序渐进,首要的是提高中等收入水平,为拉动国内消费提供条件。第三,政府要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创新为力量,全面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使每个人都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

  2.加快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涉及到劳动力的转移、经济结构调整、环境资源、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这项动态化的建设正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一,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动使纺织业、服装生产业、皮革制造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获得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从而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第二,城镇化使人口的消费能力得到提升,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城镇化水平与消费需求的增长呈正比,可见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是拉动消费需求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在现阶段以及下个发展阶段,我国都要将推动城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发展规划。

  3.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

  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在近十年经历了由过热到过冷的过程,2014年房屋新开工面积17959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064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全国商品房销售额76292亿元,比上年下降6.3%。就当前的形势来看,房地产业受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已经趋向平稳发展。然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面临着一个困境,即在房价必须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还要实现房产经济的增长。而有些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后所获得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使调控成为众多社会问题的引爆点。在这种形势下,笔者认为,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要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做一个调整,从改善房产需求入手,为房产需求提供政策支持,并推动高端住宅的市场化,加快保障房的建设。

  三、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而下个发展阶段一方面要继续保持稳妥的经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要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产业结构问题、人口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等作出相应的改革。在推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动态调整相关政策,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范剑平.中国趋稳的经济形势下调控政策取向[J].中国市场,2012(29).

  [2]郑超愚.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11年-2012年[J].新金融,2012(01).

  [3]闫坤,张鹏.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世界经济“双循环”结构与中国“逆”调控[J].经济研究参考,2012(07).

  [4]李惠武,谭炳才.当前经济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几点判断[J].南方经济,2013(02).

  形势与政策论文 9

  一、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一)新媒体的内涵。新媒体主要就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突破传统的传播媒介,以此形成由移动网、互联网等各种终端组成的互通媒介,使我国人民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和快速。就目前来看,我国新媒体的种类可以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基础的新媒体,比如手机游戏、手机短信等等;第二部分是以广播电视网络作为基础的新媒体,比如楼宇视频、数字电视等等;第三部分是以互联网作为基础的新媒体,比如微视频、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站等等,对这些新媒体进行有效运用,能够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新媒体的发展特点。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基于新媒体的微视频、微信、微博等各种微传播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新动力。第一,微传播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常用的信息传播方式,对我国的舆论格局和传播生态造成了极大改变,使我国新媒体逐渐进入了微时代,显著提高了我国人民的信息传播效率。第二,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新媒体逐渐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许多传统媒体都开始实施新媒体战略,不断拓展信息传播空间,而新媒体技术更是凭借其优势对传统媒体资讯进行整合及传播,使新媒体进入了新的变革发展中,有效提升了新媒体的应用价值。第三,随着新媒体的社会化属性不断增强,新媒体的发展逐渐向社会、文化、经济及政治等各个领域延伸,而微政务更是成为了我国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通过微文化、微交往促进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革和文化发展。

  二、新媒体给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带来的挑战

  (一)即时性信息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冲击。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都没有编制固定的教材,教学内容都是根据《时事报告》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进行确定的,这就导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滞后性,与我国时政的热点问题存在脱节现象。然而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背景下,利用移动网络、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将热点事件信息传递给学生,使整个教学过程的信息交流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在新媒体的应用条件下,即时性信息也给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带来诸多挑战,使得学生要掌握的信息量显著增加,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损害了学生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兴趣。

  (二)海量化信息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整合难度更大。形势与政策课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较多,且范围较广,比如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存在内容分散、教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而新媒体的海量化信息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难度更大,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也使得大学生的思维出现了浅层化和碎片化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整体效果。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大部分信息的形成和出现都缺乏条理性、逻辑性,以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时政热点和知识点更加破碎,不仅影响了整个教学工作的效率,也无法保证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想要保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进行,教师就必须要重视对学生战略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改造,并不断加强教学内容的捕捉和提炼,以各种复杂的信息形成丰富的知识关系网络,这不仅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发展方向,也是给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带来的一个挑战。

  (三)多元化信息使形势与政策课信息的解读难度更大。新媒体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特征,可以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使大学生能够自由发表个人见解,使得学生的观点呈现出多元化现象,其思想也更加开放化。在进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接触到不同的观点,既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认识世界的视角,也能够使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信息解读难度也显著提高,给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带来更多障碍,很难保证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同时,新媒体使得大学生思考问题逐渐趋向于去中心性、多角度的非线性思维方式,由于信息参差不齐,学生在筛选信息的时候也存在偏向性问题,导致学生在进行学习和思考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其他观点的影响,继而削弱了学生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中解读信息的话语权,显著提升了形势与政策课信息的解读难度,不利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新媒体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新媒体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进行完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特点就是教学内容缺乏固定性,在教材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现象,这就导致教学计划的设计、教材资源的选择及教学活动的开展等各项工作过于被动。同时,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都存在一定缺陷,无法为学生提供稳定、静态的思维基础和知识平台,难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规律,这就极大影响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为确保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能够适应于新媒体的发展,教师必须要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的知识框架和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以此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将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划分成常规模块、重点模块、动态模块及拓展模块等四个部分,其中常规模块就是国策论,主要就是将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作为重心;重点模块就是国情论,主要就是对国内的形势进行分析;动态模块就是国事论,主要就是将我国的内政外交作为重心;拓展模块就是热点论,主要就是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通过这种分阶段的教学模式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和规范性。

  (二)利用新媒体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平台进行拓展。我国许多高校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时候,依旧采用以教师课堂作为主体的教学平台,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讲课模式。但是在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背景下,教学平台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利用新媒体提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平台的范围不断扩大,包括了以电视视频作为载体的远程视频教学平台、以互联网作为基础的网络教学平台等等,对这些教学平台进行合理运用使得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发展更具有可行性。同时,许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都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在向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时,结合视频和图片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平台较少,有些高校都会将一些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站以供学生观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远程视频教学平台,但是很多教学内容的更新存在一定滞后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这就必须要利用新媒体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平台进行拓展,从多个方面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

  (三)利用新媒体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进行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目的就是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通过有效的引导方式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要注重实际效果,否则就很难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8]同时,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就是使学生能够将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转化成知识,继而对其进行实践应用。而实践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渠道,许多高校都根据教育部和宣传部的规定进行了一些实践教学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实践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我国很多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比如,“新闻热点展示”就是一种探索中的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提出几个主题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和讨论,并将各种新闻话题制成视频或PPT,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意识得到有效开阔。但是实践教学中的内容都是由教师直接拟定的,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不利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科学发展,这就必须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找出更好的运作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出现给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想要确保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有效进行,进一步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利用新媒体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体系、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进行改变,从多方面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为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谭桂照.新媒体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4:220~221

  [2]林晓燕.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机制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6:82~83

  [3]陈樾,管海钦.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改革刍议[J].汉字文化,2017,6:91~92

  [4]韩蕾.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亚太教育,2016,21:124

  [5]刘玉威.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问题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9:31~32

  [6]张鑫.浅析新媒体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160~161

  [7]黄倩倩.新媒体时代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途径[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7~8

  [8]江小国.新媒体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路径优化[J].科教导刊,2014,5:104~105

  形势与政策论文 10

  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指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拓展了教学时空,増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化,给高等教育教学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适应信息时代潮流,有组织地建设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开放课程,是高校面临的重要教育任务,济南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历经多年教育探索,积累了一定基础和经验,具备了一定建设构建慕课教学模式的能力。

  一、构建慕课平台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1.济南大学构建慕课模式具有受众众多、平台基础牢固的可行性。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最重要最便捷的载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统计报告,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网民6.49亿,而且一直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大学生网民的比重较大,这深刻反映出网络时代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理念。很多学生反映网络信息传播快、内容广泛,学生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新鲜的讯息,可以不出门而尽知天下事。虽然这种快餐式、片段式的接收知识的方式曾一度遭到教育界的诟病,但我们却也不得不接受这是新时代下产生的普遍而流行的大趋势,对于这种现象要想抵制或者逆转,成功的可能性基本很小,但我们可以掌握其中的规律,并加以应用和改良,建立起一种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习惯和观念的教学模式,利用技术和教师的力量,做到将知识化整为零地传递给学生,再引导和辅助学生讲知识归纳整合,真正做到科学、高效教学。慕课教学正是一种先按一定逻辑将知识片段化,最后再通过复习和总结将知识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符合当下学生学习理念,因而具有可行性。在对济南大学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慕课建设的调查和访谈中可知,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接受这种课程模式,这就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慕课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受众基础。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颁布后,济南大学积极响应教育政策,努力探索教育平台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务处网页逐渐完善,不断增设精品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另外还开设了假期网上通选课程,与其他高校联合,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并实现网上提交作业、网上测评。这一系列的教育平台建设为慕课平台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慕课模式构建的局限。目前慕课在我国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并没有全面发展起来,部分重点高校拥有较强的教育资源能与世界顶级的学校联合,并有较为充足的资金构建联合平台,而对于中国多数普通高校包括济南大学来说还存在技术不成熟、成本高、教育资源分享和获取有限等一系列问题。

  二、慕课模式构建基本框架

  既然济南大学有建立形势与政策课慕课模式的可行性,笔者尝试借鉴“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取长补短,为构建本校此课程慕课教学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一)政府、学校、教师团队共同努力是慕课建立的重要基础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策支持和指引是教育改革大胆前行的精神支柱,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明确提出,慕课一类教学模式打破教育的时空限制,增强了教育吸引力,鼓励各高校合理运用,并增加这方面的教育补贴。这无疑給慕课模式建立点亮了一盏明灯。

  学校作为所有教育活动的集散地,应对形势与政策课慕课模式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一方面继续加强技术优化,可以培养本校技术人才,也可讲慕课平台的建设交付于与本校有合作的企业,但也要防止商业化、功利化的弊端;另一方面学校可发挥整体影响力与其他高校合作,参考深圳大学发起的“优课联盟”活动,即各高校开放在线课程,实现优质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各高校学生学生提供更广阔丰厚的教育资源,也有人提出“由单一办学主体向国际化联盟式办学主体转变”,这一想法,这是一种更为大胆而开放的教育思路,符合慕课模式基本的教学和运行理念,也是济南大学努力的方向。

  鉴于慕课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就给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老师们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需要老师们进修和学习,通过培训掌握必要的信息应用技术。另外慕课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从选择优质课程内容、制作精美视频、解决学生线上疑问到准确公正的教学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单靠个人是很难做好甚至完成的,这就需要建立教学团队,老师们共同备课,设计优秀的课程内容,并合理分工,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使该课程的慕课教学快捷而有序进行。同时也要重视“名师”效应,通过慕课这一开放的教育平台,部分优秀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独特的教育风格必然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追捧,从而吸引更多的学习者。

  (二)在线课程平台与课堂教学平台相结合的运行方式

  1.完整慕课在线流程的构建。慕课教学试以打破常规课堂的`时空束缚,积极引入并大力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打造一种开放、自由、高效的新式课堂。黄爱华提出了结合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进行创新的新教学模式原则——GSPT,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习成效为主旨、信息技术为动力。慕课的运行流程基本反映了这种思想理念,它借助信息技术,在线完成“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互动一一练习一一测验—慕课证书”等流程。因其在网上完成,只要取得一定登录资格,学校之间即可互相传递或者引进优质教学资源,真正打破教育教学门槛的桎梏。

  慕课课堂建设的第一个是优化教师讲课内容,激發学生学习兴趣。慕课视频最突出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内容精炼。它从系统的知识中抽离出一个个关键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教学,学生通过观看一个慕课视频可以学到一个重点,达到高效掌握知识的效果。然而化整为零,是照顾学生学习和接受的习惯,保证学习过程的顺利展开,这是慕课教学的一大优点,却不该是慕课教学的终点。慕课教学若想得到更长久的推广和发展,就必须做到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和要求。因此先化整为零后化零为整,最终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融会贯通,为其以后的学以致用奠基,应成为慕课追求的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是慕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监督,也是对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情况的评价,因此必须做到合理、公平、全面。慕课测评除了教师参与还引入了学生互评系统,建立完善的评分标准,并引导学习参与者根据标准互评。比起传统课堂老师作为唯一测评人的模式,慕课将学生互评与教师测评相结合显然更为科学,并得到了诸多国内外学者的认同,他们认为学生互评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觉学习、深度学习、终身学习,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教师评价的依赖,更能发挥学生自主性。

  2.在线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慕课课程一般在十分钟左右,内容精简,而且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多具有开放性和争议性,需要拓展的地方很多。讨论区能为学习者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但存在时差问题,而且若有争议性过大、需要教师精讲或者有必要将学习者聚集在一起进行面对面交流从而共同解决的问题时,在线下进行拓展课堂十分必要。

  结语:随着慕课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慕课已经不再是一种空想的理念。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济南大学以此课程作为构建慕课体系的先行课程有一定可行性,但构建过程“道阻且长”,仍需要多方配合,共同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乃至更多课程改革的新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萍霞,肖华.基于网络新媒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形势与政策》全程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

  [2]李铁英.“慕课”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创新之思[J].继续教育研究,2015,(11).

  [3]黄爱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变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博士,2015.

  [4]何麒.基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D].安徽财经大学,2014.

  [5]王曼琪.“慕课”教学模式评析及实施建议[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形势与政策论文 11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辅助方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本文针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存在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方式落后、课堂氛围不活跃、缺少实践等问题,且艺术类学生较个性化,思想难以管控,因此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如何改革,已经成为高校迫切研究的课题。

  自1987年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被教育部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他的学科地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授课方式等问题均有了落实和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治。然而形势与政策经过了30年的发展,在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方面已经具备一定水平,但是多年的教学反馈显示,大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认可度不高,而艺术类学生个性化、自律差的特点,使得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面临严峻考验,笔者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引领者,通过一定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总结了以下的问题以及改进。

  一、当前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却不是很重视,采取应付的态度,课程内容不按照学生特点指导、上课人数过多、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采用原有班级成员上课,且人数不统一,有的班级人数过于偏多不利于学生学习。艺术类学生课程繁重,形势与政策课程基本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时间,学生的课堂出勤率不高,甚至有教师在上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候在网上随便找一些过期的资料向学生读一读,或者下个视频播放就可以了。

  2.课程不被重视。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开设,但是本科之后研究生阶段就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了。这门课程虽然在本科开设,但是大部分高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是低于必修专业课程。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思修、马哲、毛概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年年改进,教材也在更新换代,而形势与政策课程并没有固定的教材,甚至有一些高校在上课时候都不需要教材,有一些高校即使有教材,但是征订的教材发到学生手上之后,这些内容就已经不是最新的国家实事热点问题。

  3.课程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室均是由辅导员担任,大部分的高校辅导员并非思政类专业毕业,本身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且授课教师年轻化,基本都是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教师,加上大多数高校并没针对这部分辅导员进行统一培训授课。由于辅导员是一个任务繁琐的工作状态,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处理学生日常事务,而形势与政策这个课是一个以国家热点、时事性强的课程,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积累和掌握相关内容。随着艺术类招生规模的增大,使得许多高校的辅导员配置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执行,许多高校达到1∶300的比例,甚至出现一些高校是1∶800的比例,这就使得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更加繁忙,学生大量的生活问题需要辅导员花费时间引导,这就造成部分辅导员备课不充分。

  4.课程考核单一。目前很多高校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都是采用递交论文的形式完成,而学生的课程考核是随堂成绩再加上论文的成绩而定,而论文的成绩一般所占比例很大,很多教师在进行上课的时候基本都不会进行考勤,且艺术类的学生平时专业课程学习较频繁,在对待公共课学习就会较为松散,所以上课到勤率较低。在课程作业方面,学生一般都会在网上进行复制,然后粘贴成为自己的论文,把别人的观点直接引用来用。这种考核形式使得学生在对待课程作业就存在随意性,不利于学生更好掌握最新的国际问题,分析最新政策的积极性。

  5.课程教学手段有待加强。目前大多数形势与政策课程以理论课的形式开展,授课形式都是教学为主,一方面上课教师基本都是对着课件念字,而且都是生搬硬造,对着概念一字不漏念出来,没有自己对这个事情的个人见解。另一方面在课程学习当中,缺乏实践活动,本来就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会显得更加枯燥无味,学生会更容易疲劳,课堂效果也不明显,即使在课堂当中想采取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的话,最终因为人数众多或者资金不足而难以实现,导致该课程吸引力不高。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思路

  1.明确课程授课方式。应该根据艺术类学生特点对形势与政策内容进行设定,艺术类学生大一对大学生生活不了解,应该在大一期间开启他们关心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的萌芽,全面解读我国的安全、经济、政策、文化和社会等问题,大二、大三艺术类学生相对比较适应大学生活了,而且与本班同学之间有所交流,所以这个阶段的年级学生课程可以设置主题小组讨论、辩论赛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学习。另外,可以把形势与政策跟专业课一样的性质,利用大学生白天的时间进行教学,实现小班上课的形式,这样大学生的到课率会有所提高。

  2.明确课程长期教育的定位。我们目前都觉得研究生属于思想境界比较高的阶段,没必要对他们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指导。实际上,他们研究生阶段只要没走出社会,还是要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的,让他们更加了解社会动态、国家热点。研究生都是经过再次淘汰从而继续进行学习,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是学习中的佼佼者,但是不一定代表就是思想觉悟教高的学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这些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因为在研究生阶段很有必要继续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另外,形势与政策应该尽快修订专门的教材,这样课程才会被学生引以重视。

  3.精细任课教师队伍。完善的教师队伍是确保课程质量的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除了辅导员之外,应该结合思政类的教师队伍,共同探讨研究形势与政策的授课方式,通过传帮带的作用建设好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在精细任课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原有辅导员教师的基础上,对于新任教师要进行以旧带新的方式带动,等到实习结束才可安排新任教师进行授课;二是鼓励辅导员教师们多走出去学习跟参加比赛,以赛代练,在参与当中跟其他省份优秀教师交流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三是建立教研室备课小组,通过组长带动组员的作用,在每个学期开学初以及开学末进行教学体会交流活动,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经验;四是邀请校外相关研究专家进校开专题报告以及讲座。

  4.建立健全的考试考核制度。避免单一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实践结合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而不是单纯的课堂加论文的形式。应该把考核贯彻在不同形式的考试考核当中,学生的上课考勤、课堂回答问题、上课讨论积极性、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结合考核。同时,这门课程应该是一个全校性各部门相结合的一个课程,教务处负责提供足够的上课教室;学工部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校进行讲座报告;宣传部可以利用网络宣传和发布相关最新国家热点、时事政治。

  5.结合新媒体创新教学模式。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艺术类大学生的需要,在这个科技发展快速的年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必然的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汇报,通过PPT、视频来结合某个主题进行课题汇报;另外利用新媒体的方式,通过目前比较热门的APP软件,如易班、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采取线上讨论或者线上问答的形式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另外可以通过艺术类学生喜爱拍摄的兴趣设定某一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举办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来吸引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内容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张甜甜.试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J].高等教育,2016.

  [2]崔大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探析[J].现代交际,2016.

  [3]郑勇妮.探析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J].科技教育,2016.

  形势与政策论文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其实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就业素质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高校希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同样,企业也希望吸纳高素质人才。本调研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素质,并对其调查,了解大学生应具备何种素质来应对就业和企业又看重大学生的哪些素质,从而为大学生和企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不难发现,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势

  1、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将继续呈刚性增长的趋势。多年来,各地大学采取了扩招的措施,这使得在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并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在80年代初,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仅为几万人;9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为31.2万人;xx年,这个数字将变为八、九百万人。未来几年,虽然增幅会趋缓,但大学生毕业数量仍处于上升通道。

  2、大学毕业后工作难找,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据数据记载,截止到xx年5月底,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27.25%没有找到工作;15.02%不想马上就业。即目前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大体在50%左右。今后,以我们高邮为例,需要的人才将偏向高学历、高技能、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

  3、就业理念亟待转变,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减少,而是更加需要,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我们现在还只是大学在校生,求职、就业对我们来说,迟早将会面临。在3年后,我们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在哪里?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我想,在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同时,今后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要有一颗平常心。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4、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目前法学毕业生六成难就业;二是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

  三、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面对下岗工人的事实。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特别的挑剔。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不为所知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之列。

  1、部分企业最看重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外语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分别占35.56%和34.66%,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里,最主要的还是学习这一块,这也同时解决了大学生到底应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工作为主的困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也日趋细致,所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在招聘中企业也越发的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因而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客观的专业技能评价标准的情况下,企业选择了首先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这样的趋势: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数企业很是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于成绩与学历,社会应该更看重员工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也会是当今学生注重培养的能力。

  3、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较高

  现阶段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61.90%的企业将思想道德列为对毕业生的特别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诚信的表现以及逃避人力资源风险而采用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也日趋务实,在招聘中学历、学校名气等因素所占比重都日趋合理,企业的评价标准更加合理。

  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别等,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就业歧视,影响企业形象。

  3.1超七成学生不明企业的人才要求

  在被问及“你是否尝试了解目标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时,有20%的学生认为“没有,感觉没必要”,50.8%的学生表示“尝试过,但仍然一知半解”。显然,超过70%的学生并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尽管在当今社会,人们一直强调就业的双向选择,但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市场决定了大学生相对企业处于弱势的局面,企业的择才标准往往成为大学生择业的参考标准。在此情势下,学生需要科学地对市场做分析,需要关注那些未来希望从事的行业、职位的信息,甚至对目标企业的运行状况、企业文化也要知根知底,这样才有助于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一个合格的商人起码要知道顾客要的是什么,然后来判断自己能否提供。如果连目标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定位都不清楚,对企业性质、企业文化等信息的了解程度更加少得可怜,求职自然会四处碰壁。

  形势与政策论文 13

  [摘要]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门课程突出将理论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特点,着重培养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灌输式”、“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已不能满足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本文将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参考成人学习理论,对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成人学习理论;教学研究

  “形势与政策”课是国家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是一门十分注重理论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课程,对于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纳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4年和200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得到了重视,在课程规范化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尤为受到关注,但对于课程教学方面的讨论稍显不足,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根据一些研究者开展的关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仅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目前课程教学依然以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为主,教学效果甚微。

  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师生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创新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创新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等内容。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和组织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及对理论的运用能力是符合当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要求的重要议题。

  一、成人学习理论

  成人学习是一种改变由经验形成知识和行为的学习过程,是认知结构组织与再组织。成人比儿童具有更多的经验,对理解新鲜事物并掌握其认知结构具有更强的能力。成人学习有四个法则。

  第一,效果法则:成人在愉快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效果最佳;

  第二,联想法则:成人更愿意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强化对认知对象的掌握;

  第三,有备法则:成人往往在有需求的时候才会选择学习,强调学习的.目的性;

  第四,练习法则:成人需要通过大量实践练习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成人在学习过程中更愿意接受指导性学习,更愿望交流、反馈,主动性和参与性突出。当成人的兴趣和经验得到满足时,其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出来。大学生已属于成人的范畴,成人学习理论可以适用于“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中,根据成人学习的法则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满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教学实效性。

  此外,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模型也能给予“形式与政策”课教学设计很好的启发。按照运用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所学内容的比例(详见图1),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效率。他指出,学习效率在30%以下的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包括“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而学习效率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包括“参与讨论”“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向别人讲授”或“立即在实际中使用”。由此可见,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

  “教社政[2004]13号”文件明确了“形式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就是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

  紧接着,“教社政[2005]5号”文件明确了“形式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4门必修课承担着基本理论的教学任务,而“形势与政策”课则承担着将理论与现实对接的重要任务,着重培养大学生应用基本理论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学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通过最新国内外热点难点焦点事件的解析,帮助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将知识内化成为思想,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不仅在传授知识,更在传授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学会用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方法观察形势,用因果联系挖掘事物的本质,了解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把握形势发展与政策制定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做到真与善的统一。

  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更加需要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更加需要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其对方法的应用体验,帮助其实现知识的内化,并获得审视判断形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说教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是很难有效达成本门课程教学目的的,而成人学习理论的观点与实现“形式与政策”课教学目的的要求较为吻合,增强课程的参与性、实践性、互动性,改变学生原来由经验形成的知识结构和行为,全面提升“形式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组织

  在成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明确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两方面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多而广,时效性强,课程时间跨度大,但每个学期安排的课时却很有限。因此,精选教学内容是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核心环节。根据成人学习法则中的联想法则和有备法则,大学生学习更愿意接受与他们现实生活贴近,特别是与他们成长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要以问题为导向,更多地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与大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引导到当前社会、国家发展形势,从分析形势具体到解读政策,最后教育落脚点仍然要落回到大学生摸得着、够得到的实际生活中。授课教师要善于选取现实中的案例,尤其是大学生身边人身边事,以小见大,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政策解读不接地气,不但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遭到大学生的抵触。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从选定主题开始,即确定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然后以此作为内容主线,筛选各类翔实的支撑论证素材。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和学习金字塔中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效率排序,“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尤其是要开展师生互动教学,因此,教学素材的数量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如图表、视频、翔实的数据和完整的案例,这样才能满足不同教学方法对素材使用的要求。此外,“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政性,教学素材必须来源于正规的官方媒体和渠道,是国家和社会对外正式公布的数据和事件,能够正确代表国家和社会主流的观点,切不可随意在网络中搜索、下载未经证实的素材内容。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

  教学活动组织实质上是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作用教学内容的过程及其方式。时间和空间都极为有限的传统课堂教学活动已不能满足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求。学习金字塔中更为高效的团队学习、参与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需要不断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

  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高校的现有资源,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辅以网络课堂、实践课堂,形成立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利用互联网延伸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微话题讨论、优秀视频和读物推荐、学习成果分享、教学答疑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形势与政策教育还要与校园文化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在广泛接触社会的实践中增强对国家、社会发展变化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思考。课堂教学应着重发挥主导教学的作用,以教学主题引导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形成层次丰富,内容联系紧密的教育活动链。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收集学生在参与各个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典型案例和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充分的分析与评述,倡导、鼓励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价值取向,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的观点,进一步巩固和升华教学成果。建立立体化教学模式符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标的要求,也符合具备成人学习特点的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提高本门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包泉.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与教学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116-117.

  [2]苏琪.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太原:山西农业大学,2014:14-15.

  [3]周树辉.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开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27-129.

  [4]林钻辉.成人学习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课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5):128-130.

  形势与政策论文 14

  摘要:

  互联网为公众更广泛地参与民主政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迅猛发展,网络民主这一概念应运而生。网络民主对民主政治既有积极推动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对此,政府应当采取有效对策,使网络民主良性发展,以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民主;政治;发展;参与

  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了“网络民主”一词,它可以被理解为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或者是在民主中渗入网络的成分。现代民主因其代议制形式,具有内在缺陷DD与古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相比,人们直接参与政治在实际操作上是不易实现的。所以,对间接民主制的批评一直没有间断过,无论是现代民主先驱卢梭,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主张实行直接民主制。而在“屋子装不下”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条件下,互联网的应用使个人信息化程度提高,社会信息通讯网络性能的范围普及,实现了间接民主向直接民主回归的两个条件,网络民主也由此在政治视野中兴起并发展起来。

  一、互联网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增强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动力,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新渠道

  互联网为公众更广泛地参与民主政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网络使政治参与主体范围扩大,令政治参与模式和途径得以创新,同时使政治参与有效性得到提高。互联网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被学界和很多民众称为“绿色通道”、“民意直通车”。网络民主的兴起,也在技术层面上为大众的直接民主提供了某种可能性。网络超越了生活中的一切繁文缛节,通过博客、网络论坛,无数民众可以绕开传统信息渠道所设置的表达壁垒,直接、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的观点、见解和主张,形成了具有深厚民意基础的网络舆论。公众话语权,作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在网络时代发生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可以说,网络如一夜春风,为人们的政治表达吹开了千树万花。

  2.推进了政府转型及电子政务的发展,使民主更加精密和完善

  互联网使政府成为“阳光政府”,受到公民监督,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大大提高,“快门一闪,任何东西都暴露在阳光下”。网络具有的群众监督功能,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拥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动员力。互联网悄然改变着执政理念,使各级政治领导人重视起网络更直接地反映民意、汇聚民智的能力,形成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如为百姓所津津乐道的国家主要领导人上网与网民交流,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表明了国家对于网络民意的尊重和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网络时代的中国政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政府媒体,也都在利用网络,促进民主,下情上达。网络舆论也对政府的立法、决策产生了看得见的影响。2008年,被称为中国的“网络监督年”,网络监督开始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力量;2009年,“网络问政”、“网络反腐”就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人民网更以“小鼠标扳倒了多少大贪官”作为年终新闻盘点的醒目标题;2010年D2011年,随着微博的飞速发展,政务微博的增速超过200%;2012年更被称为“政务微博元年”,政务微博有如一个大大的“黑板报”,提升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积极性。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构建电子政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利用网络技术还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民意调查和电子选举等政治活动,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地渗入公共事务各领域。

  (二)消极影响

  1.网络民主存在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

  网络民主虽然提供了这样那样十分广泛的政治参与渠道,但是这些渠道的享有者仅仅是有能力和有意愿上网的部分人,而不具备这种条件的人,往往就会被排除在网络民主之外。也许我们可以说网络不分阶层,但将来,网络很可能造成新的两大阶层DD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即可以利用网络的一类人和不能利用网络的一类人。目前,我国网络的普及地区还主要作用于城市和发达地区,而西部尤其西部农村尚未普及网络;并且上网的多以年轻人为主,中老年人利用互联网的几率却较小。这就带来了信息的不均衡性,即“数字鸿沟”,而只要鸿沟存在,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民主。

  2.民众非理性的“情绪性民主”左右政治

  在网络中,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网上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的。一著名黑客宣称:“进入电脑的权利应该是不受限制的,一切控制都是错误的`”,这就充分暴露了网络非理性的缺陷。在网上,亿万个网民的亿万种声音可能造成“无政府状态”。再加上网络时代参与主体虚拟化特征,完全没有人知道你是谁,就会导致大量的非理性参与行为的产生。有学者指出,“政治参与者的素质,直接影响政治参与方式、目的、性质和效果,影响政治生活的发展状况。”由于网络民主参与主体本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良莠不齐,而网络开放、自由、随意的特性,就更容易导致民众缺乏理性和产生情绪化。由网络所煽动起来的公众非理性情绪,也可能导致决策者在人声鼎沸的公众面前无法保持理性,极大影响社会公平和公正及行政决策的效率。网络中的过分自由和放任,有可能引发民主政治的危机,从而使网络民主成为一纸空谈。这种非理性,甚至可能导致民粹主义,成为颠覆实体民主的“导火索”

  3.网络信息的失真可能导致民主的虚假性

  作为一个信息平台,互联网汇集着海量的信息,在提供真实信息的同时,也会掺杂许多虚假甚至不负责任的恶意信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有效区分真实和虚假的成分,无疑是对民众能力的巨大考验。面对这些或真或假的海量信息,很多民众由于缺乏驾驭这些信息的能力与精力,时常陷入更加迷惑、茫然和人云亦云之中。信息失真,很可能会误导公众,公众被失真的信息所左右,政治评判和判断就会发生偏差,网络民主的效用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甚至遭到破坏。这种立足于不实信息的泛滥“民意”,并没有推进民主政治,反而破坏了政治文明建设。

  二、网络民主的发展对策

  伴随着网络对我国民主政治带来的诸多影响,政府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发展网络民主,如何引导公众有序地利用网络参与政治,使民主政治朝着科学、理性的方向发展,成为了政府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加强实体民主的同时,推进“电子政府”建设

  民主的最佳状态不是纯粹的直接民主或纯粹的间接民主,而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之间相互补充,健全的民主制度应是一个复合机制。因此,网络民主、现实民主也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一个能够获得民众认可的民主制度,必须有效地解决收集民意的问题。在这方面,网络作为新兴的、独特的表达渠道,自有其重要功能。另一方面,一个可以正常运转的民主制度又必须导入充分的理性因素。因而,传统的代议制民主机制依然应当发挥主导性作用。在当前中国社会,实体民主仍占主体地位。民主的效用,仍取决于实体民主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努力加强实体民主,同时使网络民主起到补充的作用,成为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健全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让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推进我国政治民主的进程。对此,政府官员应做到推进其政务公开模式,增强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加速信息化进程,消除“数字鸿沟”

  民主的真谛,是广泛和平等的参与机会。因此,要努力消除网络不普及所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首先,政府要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信息获取上的差距。其次,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普及网络民主,以实现更为广泛的公民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实施了如“村村上网”、“户户上网”的工程,大大推进了这一举措的实施。

  (三)加强网络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由于网络民主尚未制度化,其非理性的缺陷就极易引发无政府主义的泛滥,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需要加强对网上政治行为主体的监督,并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加强法制治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打击网络犯罪,构建网络法治秩序,促进网络民主法制化。理性有序的政治行为是民主发展的基础,而由于互联网自身的特点,使网上政治行为的放纵与无度成为可能,很可能导致网络民主成为空谈。所以应通过努力,使监督、引导并规范网上言行成为每个个体的义务。

  (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优化网络民主环境

  有学者指出,比手段更重要的是参与者的思想,失去思想的政治参与只能流于形式。因此,要发挥网络民主的积极作用,还应当在网民中倡导一种正确的民主氛围,培养网民的自律意识,提高网络民主参与主体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从而树立起健康向上的网络公民文化,以及积极健康的网络政治文化,使得网络民主的环境得到优化。只有参与主体的素质提高了,网络民主的效用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综上,网络民主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而如果人们能以平常心看待网络民主,它现有的很多弊端就大可不必被当作洪水猛兽一般。归根到底,网络民主只是民主的诸多形式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民主机制;网络民主有明显的优势和明显的劣势,但其他方式的民主也同样有缺陷。正如科恩所言,“民主永远处于尚待改进的状态形势,而改进的过程是永远不会完成的”。网络民主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大可视其为“民主催生前的阵痛”。网络民主需要不断完善,其他民主形式也应当积极发展,不断创新和进步,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我们应当正确处理网络民主与现实民主的关系,使二者互相砥砺,长短互补。只有这样,网络民主才能真正发挥其时代特色和技术优势,并有机地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格局中,谋就民主的新篇章。因此,正视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对于民主构建的作用,并努力采取相应对策,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进程。

《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精选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形势与政策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05-26

《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05-07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03-22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1000字06-21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2000字06-21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3000字06-12

2017年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06-17

《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通用22篇)06-28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心得优秀范文06-17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精选14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精选14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 1

  1.引言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针对一些贫困地区,国家加大了扶贫力度,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坦白说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各个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才能将扶贫这项工作做好。审计机关作为其中关键的一环,如何在新时期转变思路、创新方法、全力服务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成为当前审计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开展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分析

  2.1认真贯彻基本方略

  2015年12月15日,“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扶贫办主任刘永福表示: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就是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这项基本方略的实施,变革了现有的扶贫思路和方式,更为形象地来说,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就是将“输血”转变为“造血”,来实现贫困地区的自主脱贫。以往扶贫项目的重点放在了GDP的增长上,现在要转变为注重脱贫的成效,也就是说要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前文我们提到了精准扶贫政策主要涵盖了“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其中六个精准包括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包括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2精准扶贫、脱贫的工作方案

  按照《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和《2016年工作要点》明确进度安排,不断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深入推进“五个一批”,扎实开展十大扶贫行动,深化社会参与扶贫,实施好“直过民族”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瞄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最困难的地方、最贫困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解决深度贫困摆在优先位置,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还要建立扶贫项目资金整合和监管机制。抓紧出台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具体意见,把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作为最重要的任务,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防止扶贫资金“跑冒滴漏”。

  3.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3.1是适应新常态的内在要求

  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就是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在此背景下,各个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审计部门作为重要的基层职能机构,要深入分析新常态,深化审计重点,强化跟踪审计精准扶贫等重大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情况,将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效性[1]。在新常态的新要求下,要与时俱进,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助力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

  3.2是实践“五大发展理念”的.创新要求

  “五大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开放、绿色、共享、协调,这些是新常态下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我们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就要根据这些理念,本着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遵循以人为本,践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开创共同富裕道路的新局面,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十三五”时期,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和收关期,扶贫攻坚应取得阶段性成果。所以,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工作,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同时也是贯彻统筹分配、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

  3.3是实现精准脱贫目标的保障

  从顶层设计来看,精准扶贫是一项较为全面的政策,也被称为“点穴式”扶贫,其主要内容涵盖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五个坚持”等多个层面。精准扶贫的关键点在于解决扶贫中的难题,突破以往扶贫的瓶颈,将扶贫具体落实到特定的困难地区、特定的困难群众中。审计机关的工作就是要及时跟进产业扶贫措施的落实情况、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帮扶跟进机制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内容,只有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效性显著提升,才能保障整个扶贫工作成效,帮助真正贫困的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4.强化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策略分析

  4.1完善精准扶贫审计新机制

  在新形势下,精准扶贫政策的跟踪审计工作必须具备较高的时效性,这就需要完善审计新机制。具体来说,一是要对审计项目进行系统化的规划部署,对审计项目的思路、重点、方法进行细化,提高审计方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有效落实;二是要提高审计整合工作的协调性,精准扶贫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开展跟踪审计时要准保把握扶贫地区的优劣势,实现审计工作的多维度融合,针对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实现,要做好及时沟通与协调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强化跟踪审计监督效能;三是全面梳理、总结、分析审计工作的经验,以及相关的工作情况,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转变跟踪审计理念及审计方式,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2加强高素质、高水平審计队伍的建设

  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效率和质量离不开审计队伍的支持,审计人员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审计的`职业化水平,引进新的技术方法,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积极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具体来说,审计队伍的建设包括:一是建立健全审计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以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为基本标准,构建能上能下的任用机制,确保干部能够正确引导审计工作。二是加强职业化建设,优化审计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需要进一步加快审计职业化建设。审计工作其实是一项涉及学科很广的工作,包括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做好审计工作,所以针对在职人员,必须强化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审计队伍。三是坚持依法文明审计,加强审计自律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审慎客观,文明规范,取信于群众、社会、党和政府。四是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审计管理系统,高度重视跟踪审计过程中关联数据的分析,有机整合数据分析与实地审计工作,以精准的数据分析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审计方案,有效提升审计水平。

  4.3加强精准扶贫的跟踪审计监管

  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结果应做到及时报告、依法公开,让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能够及时了解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情况,可以利用如微博、微信等现代化的通信平台来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尤其是对政策不落实,或是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应重点报告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信息发布,加强精准扶贫的跟踪审计监管,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5.结语

  综上所述,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脱贫目标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深入研究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做好审计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完善审计新机制、加强审计人才培养、加强审计监管等措施,希望论文所分析的内容能够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胥毅.新常态、新理念下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6(10):16-17.

  形势与政策论文 2

  [摘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失、师资力量欠缺、项目宣传力度不够等,还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课程体系,打造宣传服务平台,探索具有校本特色、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训练计划;独立学院;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教育界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其显著特点是注重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创精神。英国政府也将大学生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视作优秀领域,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引导和规范,通过专利转让、创办科技园、开展合作研究项目等多种形式为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服务。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我国也逐渐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普及。2015年,在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思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源头,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努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是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多个省份的高校也相应推出“省大创”“校大创”项目。笔者结合自身指导学生参加2015年天津市“大创”项目的经历,对项目实施中的收获与思考作一探讨。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学生的影响

  1.兴趣驱动,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大创”项目是在导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各项创新创业工作,因而学生有很高的自主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创”项目很多都以学生关注的热点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进行选题。但对于专业知识和创业经验都有限的大学生来讲,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教师的必要指导之外,学生都需要独立探索和钻研,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媒介搜集信息,然后整合有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随着项目的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会不断提升。

  2.团队合作意识增强

  目前在校大学生都是“90后”,与“80后”相比他们有着更加鲜明的个性,加之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境普遍较好,因而自己意识更加强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成员分工合作,相互交流,相互配合。有的同学负责网络线上宣传、推送育儿知识,有的同学负责线下活动,如亲子活动、幼儿武术教学等,还有的同学负责文案、经费使用等工作。工作中大家一起分担遇到的困难,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从中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社交能力得到锻炼

  而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了“宅男宅女”,平时“宅”在宿舍里,放假“宅”在家里,通过网络不用出门也可以解决吃饭、购物、休闲娱乐等问题,这无形中就缺少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交际障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需要合作共赢的社会,与人沟通已不再是一种职业技能,而是一种生存方式。在开展项目寻找市场客户时,学生体会得尤为深切。他们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在洽谈中,要一边聆听一边分析对方的需求,还要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尽量展现自身团队的优势,争取达到共赢。经过几次成与败,学生们在与人交谈时,少了几分稚气,多了几分成熟;少了几分冲动,多了几分沉稳。

  4.创新素养不断提升

  从项目的选题、项目申请的撰写到项目的实施,学生们经历了多次头脑风暴,每一环节都不是简简单单百度一下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大量理论与实践的论证。只有勤动脑、敢创新,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经过项目的锤炼,学生们已经渐渐掌握了一些方法,创新素养也不断提升。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存在的瓶颈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失

  首先,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不等同于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或创业计划大赛,也不是鼓励学生休学创业,而是为了培养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精神和能力,为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一种核心素质。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更多的价值取向还是偏向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这就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价值缺失。其次,一些“大创”项目并非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教师借此项目丰富自己的业绩,这也违背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第三,部分学生对“大创”项目认识有偏差,盲目申请,但后期或因无法兼顾专业和科研,或因缺乏毅力难以坚持到底。

  2.师资力量欠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会受专业知识、创业经验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限制而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放弃,最后导致项目失败。所以,指导教师在项目实施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实际情况来说,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过于繁重,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全程指导;指导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或辅导员,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因而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往往给不了建设性意见,失去指导的作用。

  3.项目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许多学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指导教师找一些成绩优异或能力强的学生组成一个小团队,团队成员共同完成项目,因而只有少部分学生受益,大部分学生只能当看客,因此难以形成大的`教育氛围。

  三、对独立学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1.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依赖于专业教育,应将其与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对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内容方面,创新创业课程应形成体系,诸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形势与政策”之类的系列讲座应安排固定的时间、有系统的规划,并且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与此同时,还应探索以年级为维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教育形式方面,首先要打造校园创新创业教育宣传服务平台,积极宣传相关政策信息,向学生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达到普及创新创业理念的目的。其次要开展具有校本特色、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现阶段类似大学生创业的大赛虽然很多,但缺乏针对性,且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中,应从学校类型、教育发展阶段以及所处区域差异出发,形成有特色、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高校要鼓励教师进行创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最直接的经验,为日后指导学生提供鲜活的实例和经验。还要为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教师提供相互借鉴和学习交流的平台,不断丰富其理念,拓宽其思路,提高其专业能力。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素养。创新创业教育就像一个新生命,她的孕育必然会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大创”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何进一步推进还需要更多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王革,曹胜利,刘乔斐.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峰论坛综述[J].中国高教研究,2009(6).

  [2]李洁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D].长春工业大学,2011(5).

  [3]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3(7).

  [4]金京姬.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4(33).

  [5]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27).

  形势与政策论文 3

  摘要:

  本文从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民生财政建设的不足,从如何构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民生财政管理模式的角度出发,进行关于民生财政建设的若干思考,并提出了能够提升民生财政建设水平的若干建议,以便为相关财政工作者提供参考,力争全面促进财政事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

  民生财政建设,若干思考

  民生财政,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财政体系,伴随着我国对民生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民生财政建设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大关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生活保障领域、就业领域等重点领域,民生项目的投资更是呈直线增加态势。无容置疑,民生财政建设已成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点项目,在当今社会经济体系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从“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角度出发,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详细思考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伴随着经济的良好发展,社会事务需求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也引发出来越来越多的人民利益诉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改善民生建设的难度,民生建设改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要知道,民生财政是“庶政之母”,加强民生财政建设能有效缓解社会经济压力,消除社会经济矛盾,确保社会经济得以长久稳定发展。以下就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展开分析。

  1.1、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改善民生财政建设,宏观角度上是要求财政建设从社会经济体系架构改革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社会保障领域、教育领域、住房保障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消耗,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种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而达到“中国梦”与“人民梦”的相互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民生基础。

  1.2、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多方面要素支持,宏观角度上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财政分配功能作用与地位,着重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把财政支出向人民群众保障领域转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包括公共卫生医疗设备、教育、社会住房等社会服务问题,进一步缓解社会民生矛盾。

  1.3、是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具体体现

  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普遍增长,且多数地方占到了当地公共财政支出的50%以上。以安徽省为例,据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2012年,安徽省民生支出3161.2亿元,增加553.8亿元,增长21.2%,占全省财政支出近80%。”一系列数据说明了民生支出比重正在不断优化。可见,加强民生财政建设,必须把财政支出重点向人民群众公共需要或公共服务转移,解决公共服务不到位的局面,进一步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2、民生财政建设面临的问题

  2.1、管理体制问题

  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拨款的形式也向复杂化、多样化趋势发展,政府投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然而,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决策权都在上级领导手上,下级领导空有管理头衔,却无法实施正确的管理权限。这种不平衡的决策方式,使得地方政府压力加大,导致很多民生政策无法落到实处。除外,由于财政局财政管理的组织建设不完善、财政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职能分配不明确。财政局在进行财政管理工作时,缺乏健全的财政管理监督与控制体系,甚至出现私自挪用单位内部资金、私设账外账,避开财政监督把单位预算外的收入据为私有,进行公款玩乐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财政局的经济利益,民生财政建设受到影响。

  2.2、财政约束问题

  从现阶段我国政府的财政决算预算看来,财政管理模式单一,无法精确、完整地反映出政府的债务、资金等情况。从财政局发布的财政预算信息来看,财政报告不够全面,对资金使用细化不到位,存在多方面不足,极容易滋生腐败行为。由于财政资金管理缺乏足够的公开透明度,这种模式下的财政报告也缺乏足够的约束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生建设工作开展的难度。

  2.3、资金管理问题

  首先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相关的一些民生领域尚未完全向社会资金开放,再加上社会公益、慈善等民生领域制度建设不健全,使得社会资金流入民生建设领域的渠道单一,民生建设支出仍然需要附属财政投入。

  其次是民生资金使用存在“越位”与“缺位”现象。民生建设项目虽然遍布社会各大民生领域,然而发达地区却相比于经济欠发达或者偏远地区更为深入。

  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在这种经济条件较好的大环境背景下,出现“越位”的情况就比较多;而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受到经济限制,一些应用政府承担的民生领域得不到相应的建设,多会出现“缺位或不到位”的状况。显而易见,民生建设现阶段还存在明显的资金管理难题,出现地区建设不平衡现象。

  3、完善民生建设的几点可行性策略

  民生建设工程意义重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针对当前民生建设工程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加以改变,才能提高民生建设水平,以更好地发挥民生财政对扩内需、调结构,促和谐的多重效应。

  3.1、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通过把财政支出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设施等方面转型,凸显社会公共保障在国民经济总值当中的比重,加大公共设备与产品的供给,努力做到经济性公共服务与社会性公共服务相互统一,让民生建设项目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得以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3.2、要以财政改革为先导,强化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实践证明,行政改革与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会引发行政建设改革同步改革。因此,财政制度改革可以作为先导,现行一步进行改革,引导政府行政改革。例如通过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整合到统一的平台,加强对单位基层和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确保财政管理记录、财政报告信息和其他财务管理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在企业岗位设置上,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制定比较合理的,操作性强,有激励性的`考核方案,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制约为主体的运作模式,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3.3、继续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照顾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政府。民生建设工作不仅联系着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与处室,与千家万户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当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一些欠发达地区及基层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财政财力不足。民生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建设。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应重点建设,而一些地处偏远,远离中心城区的地区应充分放权,给予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其快速发展。

  4、结语

  民生财政建设工作的进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的不单是为了优化民生管理,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使民生财政建设发挥最大的功能效应,从而改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思考,以找出提高建设水平的可行性策略,对于实现民生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光荣.解决民生问题的路径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2012(03).

  [2]胡建国.对安徽省构建重大民生资金监管工作机制的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5).

  [3]杨志安,闫婷.关于民生财政本质的探讨[J].商业时代,2012(17).

  形势与政策论文 4

  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生态形势压力也与日俱增,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大问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城市生活污染物未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未得到严格治理,农业污染日益突出,部分河段水质受污染严重,河水发黑发臭,完全失去水质功能。本文主要对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城市规划;水环境质量;污染防治;对策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宜居水平评价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水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受传统经济发展理念的影响,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在城市扩建过程中还造成了大量周边湿地的消失,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从城市规划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恢复城市周边湿地环境、改善城市水环境与生态环境。

  一、城市水环境的基本特点

  1、城市用水的特点

  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是城市用水的主要类型,由于城市人员密集、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所以,城市用水需要较高的质量、较大的供水量、稳定的供给,这对城市采水、供水和用水来说有着不同于农村的特点。

  2、城市用水的依赖性强

  城市由于用水量大、供水要求高,所以,单纯依靠城市区域的供给和开采往往难于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大众城市往往需要从城区周边或外地调水来满足城市的用水需要,“引滦入津”、“南水北调”就是这样的举措。

  3、城市水环境脆弱

  在我国北方,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大都在简单处理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之中,在日积月累的大量污染的影响下,城市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并且这一现象有蔓延和恶化的趋势,造成水环境的脆弱和生态的破坏,影响城市深入地发展。

  4、城市地下水环境恶化

  城市地下水环境恶化来源有两个,一是,城市生产和生活中大量污染源渗入地下,造成对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破坏;二是,城市地表硬化导致城市地面下渗量的减少,在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同时,没有必要的补充,出现水环境的恶化。

  二、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法

  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第一点,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现实的水环境保护问题为重点,转变发展观念,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走科学发展道路。

  2、优先保护饮用水源

  合格的安全饮用水源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水环境治理应突出重点,优先保护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3、强化节能减排、效益原则

  与区县减排工作挂钩,把COD削减量考核指标纳入到区县水环境治理目标体系中,明确各区县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等量化指标。切实保障三个达标,即污水处理率必须达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率必须达标、COD的减排必须达标。合理安排资金,对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有一定经济基础,技术条件成熟,符合国家和行业产业政策的项目优先考虑。

  4、治本方针

  突出截污治污。河道沿线村镇、企业密集,污染来源复杂。为此,河道治理将坚持“先截污、后清淤、先治理、后换水”的原则,周密排查河道沿线污染来源,大力实施清淤、截污、生态护坡、河岸绿化等措施,加强河道水体自净和生态修复功能;在突出截污治理的同时,各区县还将坚持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同步建设,大力提升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妥善解决污水出路,切实提高河道水环境质量。

  5、加强协作,落实责任

  市水务局于去年成立了河道水环境考核办公室,将清水工程已治理河道纳入考核范围,各区县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本辖区内建立水环境管理机构和相关管理机制,有效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此外,目前市政府已正式批准本市河道水环境实施“河长制”管理意见,即将公布全市主要河道“河长”名单,构建完善的河道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为今后本市水环境由加强治理向强化管理转变打好基础。

  三、城市河流水防治和改善技术的应用

  1、底泥疏浚和河床微生态系统修复

  在河流洪水、蓄洪功能上,底泥疏浚主要体现在河流利用水面变化增加行洪、蓄洪能力。作为沉积物沉积,有的湖泊水的深度可以被调整,从而减少其调节和存储功能。增加城市河湖疏浚河道水容量后,以确保顺利排出这些河流洪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避免了洪涝灾害。底泥疏浚是水环境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滇池、巢湖、太湖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已被广泛使用。可见,合理的疏浚清除污染物,对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人工增氧技术

  人工增氧技术是基于城市河流水污染后缺氧的现象,人工的向水体中注入空气或氧气,从而加速水体复氧的进程,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提高在水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河流水的污染物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河流氧气一般使用固定和移动站充氧平台两种形式。河道人工增氧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水质不同时期达到消除黑臭、减少水体污染负荷、促进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的目的。

  3、调水引流水质改善技术

  贯穿城市的内河河网水系,因为控制结构的限制,使得河流水不能够连接到外部的'水体,造成水处于静止的状态,当天气炎热的时候,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浓度就会降低,容易导致水质变坏。通过改进水域水动力条件,提高水体污染物的稀释能力,增强局部水体的自净能力,许多城市在水资源利用和部署中,通过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4、植物修复技术

  对于河道河流自然恢复应采取生态化措施,主要是通过恢复河岸植被、恢复天然湿地,在河岸种植芦苇、浮萍、睡莲、水生植物和其他湿地植物,以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种植水生植物的城市河流水,一方面能够通过植物的根系的吸收,从而降低和遏制富营养化趋势;另一方面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可以也起到美化水体环境,提高城市的景观的效果。

  5、生物净化技术

  生物净化技术是充分利用天然水体自净的功能,采用人工措施,创造更有利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并培养出大量的微生物从而增强水体净化能力,以提高纳污水体氧化降解有机物能力的一种净化方法。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生物净化技术是曝气技术、生物膜技术与投菌技术。生物净化技术,其成本低,对环境的影响小,能够有效降解污染物,是水体污染处理的最佳选择之一。生物净化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特别是分解菌株的培养也将被筛选到河流水污染控制技术之中,是未来城市水污染防治和治理的发展趋势。将具有特殊分解能力的菌种添加到河边,能够将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分解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从而加速有毒物质的分解、转化,不仅可以提高河流的净化能力,而且也实现了河流的生态修复。生物产品的运用将成为人工增氧、底泥疏浚等现有防治技术的有益补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城市河流和湖泊污染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城市河流水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目前,在城市河流污染环境下,需要完善城市管线网络,并建设污水处理厂,具体的水污染防治技术措施有:底泥疏浚、人工增加氧气、引水排水水质改善、植物修复、湿地水净化技术等河流强化净化技术。能够应对不同的城市的污水状况,使得城市河流水污染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促进城市河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洲榕,禹华谦.城市水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J].四川建筑.2011(01)

  [2]高婷,于航宇.浅析我国水环境现状及城市污水的处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3]陈邵鹏,顾海东.立足流域浅谈城市水环境规划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12(03)

  形势与政策论文 5

  摘要: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引起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文首先现简要说明了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然后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目前的就业难提出了几条解决对策。

  关键词:

  现状;就业难;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20XX年至20XX年,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还要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而来。对此,不少人将就业难归咎于扩招政策,认为是扩招导致大学生贬值缩水,供过于求。OECD公布的《2012年教育展望》显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美国达42%,韩国达40%,加拿大位居全球之首,高达51%。而我国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还不到5%,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目标,即使到2020年,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才达20%,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很低的。事实上,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题,实质上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单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社会体制深层矛盾的具体体现,涉及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思想观念的深层问题,关系到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因此,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加强通盘考虑,加强统筹管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2.高校盲目扩招。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度扩大,虽然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硬件不足,图书、教学设备、师资力量跟不上;学生实验条件简陋;教学规模扩大,教师授课任务加重直接导致提高自身能力、科研时间不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得不到及时改善。特别是有些地方性大学和民办高校,办学条件差,教师数量不足且教学水平较低,学科及专业结构矛盾突出,管理混乱,最终导致了大学生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素质达不到社会认可。

  3.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4.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5.学生就业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6.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新形势下,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已有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并不尽如人意。

  7.就业观念没有迅速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悄然转变为买方市场。然而,对于这一变化,大学生并没有做出及时反应和调整。一方面是就业期望依旧,大多选择在东南沿海地区,对于中西部地区不予考虑;另一方面要求离家近、薪水高、工作轻松。过分看重工作地域和薪资,而忽略了自身和职业生涯规范与发展。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就业指导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方向应该从基本的就业理论教学转向更加基础的就业实用性教学,对于学生的就业观念,工作观念进行改变。我国现在就业指导课程包括就业的概念,就业的`重要性等等,但是对于实际的就业技巧,就业方式,自身定位,就业情况等等对于大学生就业重要的课程和信息都没有涉及,所以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改革应该更加彻底,课程安排上不能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学,更应该向着实践看齐。

  (二)社会就业环境

  社会就业环境来讲,有必要增加我国的就业岗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增加我国就业缺口中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这样才能将企业从对于一般人才的需求转回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上,同样也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再有需要社会进行支持的是,将大学生实习工作落到实处,尽量动员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习机会。

  (三)政府政策刺激

  政府的政策刺激在改革中有相当的重要性。首先政府要做好大学生的分流工作,在考研、出国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分流方式。将创业进行到底,国家再有能力的情况下,要更加鼓励大学生创业工作,而且我国可以设立一些的国家性质的大学生二次培养机构或者可以鼓励民办专业技能学校对于大学生进行二次教育。这样就可以使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在走出校门后接收到更多专业性的教育。事实上我国已经存在一定的民办职业教育学校,这些学校与传统的技校,专科不同,都是针对于大学生这一人群,为特定的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员工,而且这些学校的教学内容也更加接近实际工作,这些学校已经想很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这些学校的覆盖程度,专业能力不足,也不够正规,所以国家应该进行扶持一些更加正规规范的民办职业学校,为大学生提供转行的机会,想冷门行业提供更多的员工,减少大学生待业情况。

  (四)高校体制改革

  高校体制改革可以说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重要的环节。首先,大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必须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发展教育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放一定的大学进行实践型技术教育,理论教育放轻。虽然这样的改革必然会减少我国理论研究人才的数量,但是这样的体制改革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而且也可以满足社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减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再有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要与实际的社会需求接轨。学校不能再盲目的设定专业,而是应该随时对就业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合理的设置学校的专业情况。只有这样大学教育才能降低培养人才的结构失衡问题,减少因为专业过于集中导致的大学生竞争激烈,大量同岗位人员没有工作的机会。最后,我国大学应当注意的是,盲目扩招问题,的确大学扩招使得我国的人口平均素质有了明显地提升,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但是如果继续大学扩招历程导致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不能够有效缓解,依然会造成社会的严重不稳定,这不是提高素质能够解决得了的。所以大学扩招工作应该更加谨慎,在衡量实际的高考人数的情况下和国家适龄学生数量的前提之下,合理的决定大学应当招录的学生数量,这样的才能够有效控制,进入就业阶段的大学生的数量,减轻就业压力。(作者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姚佩玲.浅析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J].商,2014

  [2]张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

  [3]阚甜.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

  形势与政策论文 6

  自1999年国家实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远的进步。与此同时,随着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大学生就业现状

  200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特别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1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1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也受到了这场灾难余波的影响而使得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0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0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0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1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有如下情况

  1、大学生总体就业率偏低,就业形势严峻;

  2、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差甚远;

  3、男大学生就业机会高于女大学生;

  4、大学生就业趋向发达的大城市,落后地区人才匮乏。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因此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

  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

  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

  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

  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反之,也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

  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其二,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

  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

  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形势与政策论文 7

  【摘要】

  西北民族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方,也是中国最主要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保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对于维护国家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出现不少问题,通过对影响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因素分析,初步探讨出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措施,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民族地区;政治稳定

  建国以来,我国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民族在整体上保持了稳定的局面。但是,由于民族地区自然地理文化宗教等自身因素,民族之间的冲突也时而发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个国家的交往变得频繁,这样使得一些国内民族反动势力勾结国内外分裂分子,实施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安全的行动,扰乱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如1997年伊宁“25”打抢骚乱事件、乌鲁木齐市“225”公共汽车爆炸案、1998年“46”偷运武器弹案、1999年和田的库来西集团案以及2001年春境外暴恐分子拟袭击我边境地区。尤为严重的是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严重的打抢烧暴力犯罪事件等。

  一、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边疆地区。边疆地区处于国家的国防前沿,因此在军事方面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国家面临外部威胁或者武装侵略时就显得更为重要。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权的巩画和祖国的统一。没有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也就没有国家的政治稳定。政治稳定对民族地区来说更是非常的重要,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只有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了,这样才有利于政府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逐步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保证民族地区居民的各种权利的'享有,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根本国策。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着潜在的或直接的现实影响。一方面是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对民族成员心理造成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心理对各民族关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随着民族发展意识的不断增强,各民族地区的人们更多地关注本民族的发展,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国家认同观,那么它将会对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形成影响。另一方面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纠纷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不断加大的趋势。由于地理位置、社会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等的影响,各边疆民族地区在和内地经济往来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而“不同民族之间经济纠纷的时常出现往往就有可能演变为民族上的问题”。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够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但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物理论文经济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影响了自治权的全面落实;民族干部的素质和数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得不到有效执行,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少数民主政治参与渠道和相关制度还跟不上发展要求;民族意识的增强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分裂主义势力及其现实威胁

  民族分裂主义的思想根源在于分离性民族主义,分离性民族主义是以“一种要求在现行的民族国家或多民族国家政治体制中分离出来单独建立本民族的国家政治体系的一种带有消极性的民族主义。”民族分离主义总是自称代表本民族的利益,打着宗教的旗号,人为地制造民族间的疏离感,把本民族正常的族群感情引向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煽动一些人参与反对政府的活动。中国当前反分裂斗争的重点地区是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而且有事实证明,“新疆问题的复杂性,新疆分裂主义势力的暴力性更要超过西藏分裂集团。”这些民族分裂势力,本质上是对国家政权的公然挑战,是要否定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否定党的领导地位。他们长期在中国境内外的分裂活动已经严重危及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与社会稳定,是我国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与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二、如何维护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

  (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马克思曾经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江曾说:“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富裕了,就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会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巩固祖国的国防,也就具有了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政治基础。”因此,经挤因素是影响和谐民族关系的首要因素,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林业论文促进公平正义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各民族团结繁荣的政治问题。

  (二)严厉打击各种民族分裂势

  民族分裂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种极端形式,是反动势力借“宗教”、“民族”等为幌子以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为目的的政治主张、社会思潮和现实行为,其本质是反对社会主义和反对了共产党领导的。近年来,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下,一些别有用心的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不断挑起矛盾提水工程论文、制造事端,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分裂渗透等破坏活动。

  (三)加强制度建设,拓宽民族政治参与的渠道

  我们要着力尽快出台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民族自治地方内部党政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切实将自治权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应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加强行政法制建设,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冯跃民.东突恐怖势力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3

  [2]孙晃.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J].满族研究,2006

  [3]周平.民族政治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形势与政策论文 8

  摘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而在当今新的历史环境下,要想推动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则需要对整个经济大局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并且根据经济形势的分析结果来推行相关的政策。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并就这种经济形势下的相关政策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经济形势;财政政策;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0-01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

  出于稳定经济发展大局的考虑,今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在速度上有所回落。而从具体的发展成就来看,我国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同时民生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以下是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特点。

  第一,经济结构得到持续的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初步核算,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三产结构比例为9.2:42.6:48.2。高新技术革命潮流和经济全球化是实行经济结构调整的两个重要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逐渐向高科技产业转移,同时一些新的行业也不断涌现出来,并在短时期内获得快速的发展[1]。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2%,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75,比上年缩小0.06。

  第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生问题的解决。民生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受人口数量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就业难和居民人均收入低成为改善民生的两大难点,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而2014年,我国加大经济发展成果向民生建设倾斜的力度,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建设均得到有力的支持,同时也提高了国民收入,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各项消费热点继续保持热度。我国的消费结构中,网络零售下的通讯器材如手机、电脑等是其中的消费热点,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得益于产品的高速更新,这个消费热点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就使网络零售成为占据全国零售总额较重比例的经济体[2]。除此之外,绿色食品、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的保护等绿色消费也在现阶段获得显著的增长。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政策建议

  1.继续推进改革和创新

  以往几十年的发展经验证明,改革与创新是国家获得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而在当前政府以退为进的决策下,改革与创新的步伐更不能松懈,持续的改革政策有很大的必要。第一,政府要继续推动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支配作用,并逐渐弱化政府的支配权,从而使经济的发展拥有更多的民间力量[3]。第二,政府要继续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在当下,收入分配不平衡的解决要循序渐进,首要的是提高中等收入水平,为拉动国内消费提供条件。第三,政府要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创新为力量,全面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使每个人都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

  2.加快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涉及到劳动力的转移、经济结构调整、环境资源、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这项动态化的建设正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一,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动使纺织业、服装生产业、皮革制造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获得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从而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第二,城镇化使人口的消费能力得到提升,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城镇化水平与消费需求的增长呈正比,可见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是拉动消费需求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在现阶段以及下个发展阶段,我国都要将推动城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发展规划。

  3.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

  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在近十年经历了由过热到过冷的过程,2014年房屋新开工面积17959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064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全国商品房销售额76292亿元,比上年下降6.3%。就当前的形势来看,房地产业受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已经趋向平稳发展。然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面临着一个困境,即在房价必须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还要实现房产经济的增长。而有些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后所获得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使调控成为众多社会问题的引爆点。在这种形势下,笔者认为,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要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做一个调整,从改善房产需求入手,为房产需求提供政策支持,并推动高端住宅的市场化,加快保障房的建设。

  三、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而下个发展阶段一方面要继续保持稳妥的经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要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产业结构问题、人口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等作出相应的改革。在推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动态调整相关政策,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范剑平.中国趋稳的经济形势下调控政策取向[J].中国市场,2012(29).

  [2]郑超愚.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11年-2012年[J].新金融,2012(01).

  [3]闫坤,张鹏.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世界经济“双循环”结构与中国“逆”调控[J].经济研究参考,2012(07).

  [4]李惠武,谭炳才.当前经济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几点判断[J].南方经济,2013(02).

  形势与政策论文 9

  一、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一)新媒体的内涵。新媒体主要就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突破传统的传播媒介,以此形成由移动网、互联网等各种终端组成的互通媒介,使我国人民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和快速。就目前来看,我国新媒体的种类可以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基础的新媒体,比如手机游戏、手机短信等等;第二部分是以广播电视网络作为基础的新媒体,比如楼宇视频、数字电视等等;第三部分是以互联网作为基础的新媒体,比如微视频、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站等等,对这些新媒体进行有效运用,能够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新媒体的发展特点。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基于新媒体的微视频、微信、微博等各种微传播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新动力。第一,微传播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常用的信息传播方式,对我国的舆论格局和传播生态造成了极大改变,使我国新媒体逐渐进入了微时代,显著提高了我国人民的信息传播效率。第二,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新媒体逐渐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许多传统媒体都开始实施新媒体战略,不断拓展信息传播空间,而新媒体技术更是凭借其优势对传统媒体资讯进行整合及传播,使新媒体进入了新的变革发展中,有效提升了新媒体的应用价值。第三,随着新媒体的社会化属性不断增强,新媒体的发展逐渐向社会、文化、经济及政治等各个领域延伸,而微政务更是成为了我国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通过微文化、微交往促进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革和文化发展。

  二、新媒体给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带来的挑战

  (一)即时性信息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冲击。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都没有编制固定的教材,教学内容都是根据《时事报告》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进行确定的,这就导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滞后性,与我国时政的热点问题存在脱节现象。然而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背景下,利用移动网络、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将热点事件信息传递给学生,使整个教学过程的信息交流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在新媒体的应用条件下,即时性信息也给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带来诸多挑战,使得学生要掌握的信息量显著增加,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损害了学生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兴趣。

  (二)海量化信息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整合难度更大。形势与政策课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较多,且范围较广,比如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存在内容分散、教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而新媒体的海量化信息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难度更大,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也使得大学生的思维出现了浅层化和碎片化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整体效果。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大部分信息的形成和出现都缺乏条理性、逻辑性,以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时政热点和知识点更加破碎,不仅影响了整个教学工作的效率,也无法保证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想要保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进行,教师就必须要重视对学生战略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改造,并不断加强教学内容的捕捉和提炼,以各种复杂的信息形成丰富的知识关系网络,这不仅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发展方向,也是给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带来的一个挑战。

  (三)多元化信息使形势与政策课信息的解读难度更大。新媒体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特征,可以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使大学生能够自由发表个人见解,使得学生的观点呈现出多元化现象,其思想也更加开放化。在进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接触到不同的观点,既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认识世界的视角,也能够使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信息解读难度也显著提高,给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带来更多障碍,很难保证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同时,新媒体使得大学生思考问题逐渐趋向于去中心性、多角度的非线性思维方式,由于信息参差不齐,学生在筛选信息的时候也存在偏向性问题,导致学生在进行学习和思考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其他观点的影响,继而削弱了学生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中解读信息的话语权,显著提升了形势与政策课信息的解读难度,不利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新媒体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新媒体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进行完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特点就是教学内容缺乏固定性,在教材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现象,这就导致教学计划的设计、教材资源的选择及教学活动的开展等各项工作过于被动。同时,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都存在一定缺陷,无法为学生提供稳定、静态的思维基础和知识平台,难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规律,这就极大影响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为确保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能够适应于新媒体的发展,教师必须要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的知识框架和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以此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将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划分成常规模块、重点模块、动态模块及拓展模块等四个部分,其中常规模块就是国策论,主要就是将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作为重心;重点模块就是国情论,主要就是对国内的形势进行分析;动态模块就是国事论,主要就是将我国的内政外交作为重心;拓展模块就是热点论,主要就是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通过这种分阶段的教学模式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和规范性。

  (二)利用新媒体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平台进行拓展。我国许多高校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时候,依旧采用以教师课堂作为主体的教学平台,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讲课模式。但是在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背景下,教学平台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利用新媒体提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平台的范围不断扩大,包括了以电视视频作为载体的远程视频教学平台、以互联网作为基础的网络教学平台等等,对这些教学平台进行合理运用使得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发展更具有可行性。同时,许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都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在向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时,结合视频和图片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平台较少,有些高校都会将一些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站以供学生观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远程视频教学平台,但是很多教学内容的更新存在一定滞后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这就必须要利用新媒体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平台进行拓展,从多个方面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

  (三)利用新媒体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进行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目的就是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通过有效的引导方式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要注重实际效果,否则就很难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8]同时,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就是使学生能够将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转化成知识,继而对其进行实践应用。而实践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渠道,许多高校都根据教育部和宣传部的规定进行了一些实践教学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实践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我国很多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比如,“新闻热点展示”就是一种探索中的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提出几个主题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和讨论,并将各种新闻话题制成视频或PPT,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意识得到有效开阔。但是实践教学中的内容都是由教师直接拟定的,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不利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科学发展,这就必须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找出更好的运作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出现给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想要确保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有效进行,进一步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利用新媒体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体系、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进行改变,从多方面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为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谭桂照.新媒体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4:220~221

  [2]林晓燕.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机制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6:82~83

  [3]陈樾,管海钦.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改革刍议[J].汉字文化,2017,6:91~92

  [4]韩蕾.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亚太教育,2016,21:124

  [5]刘玉威.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问题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9:31~32

  [6]张鑫.浅析新媒体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160~161

  [7]黄倩倩.新媒体时代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途径[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7~8

  [8]江小国.新媒体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路径优化[J].科教导刊,2014,5:104~105

  形势与政策论文 10

  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指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拓展了教学时空,増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化,给高等教育教学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适应信息时代潮流,有组织地建设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开放课程,是高校面临的重要教育任务,济南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历经多年教育探索,积累了一定基础和经验,具备了一定建设构建慕课教学模式的能力。

  一、构建慕课平台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1.济南大学构建慕课模式具有受众众多、平台基础牢固的可行性。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最重要最便捷的载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统计报告,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网民6.49亿,而且一直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大学生网民的比重较大,这深刻反映出网络时代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理念。很多学生反映网络信息传播快、内容广泛,学生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新鲜的讯息,可以不出门而尽知天下事。虽然这种快餐式、片段式的接收知识的方式曾一度遭到教育界的诟病,但我们却也不得不接受这是新时代下产生的普遍而流行的大趋势,对于这种现象要想抵制或者逆转,成功的可能性基本很小,但我们可以掌握其中的规律,并加以应用和改良,建立起一种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习惯和观念的教学模式,利用技术和教师的力量,做到将知识化整为零地传递给学生,再引导和辅助学生讲知识归纳整合,真正做到科学、高效教学。慕课教学正是一种先按一定逻辑将知识片段化,最后再通过复习和总结将知识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符合当下学生学习理念,因而具有可行性。在对济南大学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慕课建设的调查和访谈中可知,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接受这种课程模式,这就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慕课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受众基础。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颁布后,济南大学积极响应教育政策,努力探索教育平台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务处网页逐渐完善,不断增设精品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另外还开设了假期网上通选课程,与其他高校联合,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并实现网上提交作业、网上测评。这一系列的教育平台建设为慕课平台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慕课模式构建的局限。目前慕课在我国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并没有全面发展起来,部分重点高校拥有较强的教育资源能与世界顶级的学校联合,并有较为充足的资金构建联合平台,而对于中国多数普通高校包括济南大学来说还存在技术不成熟、成本高、教育资源分享和获取有限等一系列问题。

  二、慕课模式构建基本框架

  既然济南大学有建立形势与政策课慕课模式的可行性,笔者尝试借鉴“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取长补短,为构建本校此课程慕课教学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一)政府、学校、教师团队共同努力是慕课建立的重要基础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策支持和指引是教育改革大胆前行的精神支柱,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明确提出,慕课一类教学模式打破教育的时空限制,增强了教育吸引力,鼓励各高校合理运用,并增加这方面的教育补贴。这无疑給慕课模式建立点亮了一盏明灯。

  学校作为所有教育活动的集散地,应对形势与政策课慕课模式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一方面继续加强技术优化,可以培养本校技术人才,也可讲慕课平台的建设交付于与本校有合作的企业,但也要防止商业化、功利化的弊端;另一方面学校可发挥整体影响力与其他高校合作,参考深圳大学发起的“优课联盟”活动,即各高校开放在线课程,实现优质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各高校学生学生提供更广阔丰厚的教育资源,也有人提出“由单一办学主体向国际化联盟式办学主体转变”,这一想法,这是一种更为大胆而开放的教育思路,符合慕课模式基本的教学和运行理念,也是济南大学努力的方向。

  鉴于慕课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就给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老师们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需要老师们进修和学习,通过培训掌握必要的信息应用技术。另外慕课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从选择优质课程内容、制作精美视频、解决学生线上疑问到准确公正的教学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单靠个人是很难做好甚至完成的,这就需要建立教学团队,老师们共同备课,设计优秀的课程内容,并合理分工,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使该课程的慕课教学快捷而有序进行。同时也要重视“名师”效应,通过慕课这一开放的教育平台,部分优秀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独特的教育风格必然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追捧,从而吸引更多的学习者。

  (二)在线课程平台与课堂教学平台相结合的运行方式

  1.完整慕课在线流程的构建。慕课教学试以打破常规课堂的`时空束缚,积极引入并大力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打造一种开放、自由、高效的新式课堂。黄爱华提出了结合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进行创新的新教学模式原则——GSPT,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习成效为主旨、信息技术为动力。慕课的运行流程基本反映了这种思想理念,它借助信息技术,在线完成“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互动一一练习一一测验—慕课证书”等流程。因其在网上完成,只要取得一定登录资格,学校之间即可互相传递或者引进优质教学资源,真正打破教育教学门槛的桎梏。

  慕课课堂建设的第一个是优化教师讲课内容,激發学生学习兴趣。慕课视频最突出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内容精炼。它从系统的知识中抽离出一个个关键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教学,学生通过观看一个慕课视频可以学到一个重点,达到高效掌握知识的效果。然而化整为零,是照顾学生学习和接受的习惯,保证学习过程的顺利展开,这是慕课教学的一大优点,却不该是慕课教学的终点。慕课教学若想得到更长久的推广和发展,就必须做到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和要求。因此先化整为零后化零为整,最终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融会贯通,为其以后的学以致用奠基,应成为慕课追求的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是慕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监督,也是对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情况的评价,因此必须做到合理、公平、全面。慕课测评除了教师参与还引入了学生互评系统,建立完善的评分标准,并引导学习参与者根据标准互评。比起传统课堂老师作为唯一测评人的模式,慕课将学生互评与教师测评相结合显然更为科学,并得到了诸多国内外学者的认同,他们认为学生互评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觉学习、深度学习、终身学习,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教师评价的依赖,更能发挥学生自主性。

  2.在线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慕课课程一般在十分钟左右,内容精简,而且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多具有开放性和争议性,需要拓展的地方很多。讨论区能为学习者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但存在时差问题,而且若有争议性过大、需要教师精讲或者有必要将学习者聚集在一起进行面对面交流从而共同解决的问题时,在线下进行拓展课堂十分必要。

  结语:随着慕课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慕课已经不再是一种空想的理念。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济南大学以此课程作为构建慕课体系的先行课程有一定可行性,但构建过程“道阻且长”,仍需要多方配合,共同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乃至更多课程改革的新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萍霞,肖华.基于网络新媒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形势与政策》全程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

  [2]李铁英.“慕课”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创新之思[J].继续教育研究,2015,(11).

  [3]黄爱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变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博士,2015.

  [4]何麒.基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D].安徽财经大学,2014.

  [5]王曼琪.“慕课”教学模式评析及实施建议[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形势与政策论文 11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辅助方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本文针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存在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方式落后、课堂氛围不活跃、缺少实践等问题,且艺术类学生较个性化,思想难以管控,因此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如何改革,已经成为高校迫切研究的课题。

  自1987年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被教育部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他的学科地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授课方式等问题均有了落实和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治。然而形势与政策经过了30年的发展,在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方面已经具备一定水平,但是多年的教学反馈显示,大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认可度不高,而艺术类学生个性化、自律差的特点,使得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面临严峻考验,笔者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引领者,通过一定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总结了以下的问题以及改进。

  一、当前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却不是很重视,采取应付的态度,课程内容不按照学生特点指导、上课人数过多、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采用原有班级成员上课,且人数不统一,有的班级人数过于偏多不利于学生学习。艺术类学生课程繁重,形势与政策课程基本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时间,学生的课堂出勤率不高,甚至有教师在上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候在网上随便找一些过期的资料向学生读一读,或者下个视频播放就可以了。

  2.课程不被重视。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开设,但是本科之后研究生阶段就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了。这门课程虽然在本科开设,但是大部分高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是低于必修专业课程。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思修、马哲、毛概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年年改进,教材也在更新换代,而形势与政策课程并没有固定的教材,甚至有一些高校在上课时候都不需要教材,有一些高校即使有教材,但是征订的教材发到学生手上之后,这些内容就已经不是最新的国家实事热点问题。

  3.课程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室均是由辅导员担任,大部分的高校辅导员并非思政类专业毕业,本身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且授课教师年轻化,基本都是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教师,加上大多数高校并没针对这部分辅导员进行统一培训授课。由于辅导员是一个任务繁琐的工作状态,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处理学生日常事务,而形势与政策这个课是一个以国家热点、时事性强的课程,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积累和掌握相关内容。随着艺术类招生规模的增大,使得许多高校的辅导员配置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执行,许多高校达到1∶300的比例,甚至出现一些高校是1∶800的比例,这就使得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更加繁忙,学生大量的生活问题需要辅导员花费时间引导,这就造成部分辅导员备课不充分。

  4.课程考核单一。目前很多高校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都是采用递交论文的形式完成,而学生的课程考核是随堂成绩再加上论文的成绩而定,而论文的成绩一般所占比例很大,很多教师在进行上课的时候基本都不会进行考勤,且艺术类的学生平时专业课程学习较频繁,在对待公共课学习就会较为松散,所以上课到勤率较低。在课程作业方面,学生一般都会在网上进行复制,然后粘贴成为自己的论文,把别人的观点直接引用来用。这种考核形式使得学生在对待课程作业就存在随意性,不利于学生更好掌握最新的国际问题,分析最新政策的积极性。

  5.课程教学手段有待加强。目前大多数形势与政策课程以理论课的形式开展,授课形式都是教学为主,一方面上课教师基本都是对着课件念字,而且都是生搬硬造,对着概念一字不漏念出来,没有自己对这个事情的个人见解。另一方面在课程学习当中,缺乏实践活动,本来就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会显得更加枯燥无味,学生会更容易疲劳,课堂效果也不明显,即使在课堂当中想采取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的话,最终因为人数众多或者资金不足而难以实现,导致该课程吸引力不高。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思路

  1.明确课程授课方式。应该根据艺术类学生特点对形势与政策内容进行设定,艺术类学生大一对大学生生活不了解,应该在大一期间开启他们关心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的萌芽,全面解读我国的安全、经济、政策、文化和社会等问题,大二、大三艺术类学生相对比较适应大学生活了,而且与本班同学之间有所交流,所以这个阶段的年级学生课程可以设置主题小组讨论、辩论赛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学习。另外,可以把形势与政策跟专业课一样的性质,利用大学生白天的时间进行教学,实现小班上课的形式,这样大学生的到课率会有所提高。

  2.明确课程长期教育的定位。我们目前都觉得研究生属于思想境界比较高的阶段,没必要对他们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指导。实际上,他们研究生阶段只要没走出社会,还是要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的,让他们更加了解社会动态、国家热点。研究生都是经过再次淘汰从而继续进行学习,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是学习中的佼佼者,但是不一定代表就是思想觉悟教高的学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这些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因为在研究生阶段很有必要继续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另外,形势与政策应该尽快修订专门的教材,这样课程才会被学生引以重视。

  3.精细任课教师队伍。完善的教师队伍是确保课程质量的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除了辅导员之外,应该结合思政类的教师队伍,共同探讨研究形势与政策的授课方式,通过传帮带的作用建设好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在精细任课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原有辅导员教师的基础上,对于新任教师要进行以旧带新的方式带动,等到实习结束才可安排新任教师进行授课;二是鼓励辅导员教师们多走出去学习跟参加比赛,以赛代练,在参与当中跟其他省份优秀教师交流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三是建立教研室备课小组,通过组长带动组员的作用,在每个学期开学初以及开学末进行教学体会交流活动,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经验;四是邀请校外相关研究专家进校开专题报告以及讲座。

  4.建立健全的考试考核制度。避免单一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实践结合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而不是单纯的课堂加论文的形式。应该把考核贯彻在不同形式的考试考核当中,学生的上课考勤、课堂回答问题、上课讨论积极性、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结合考核。同时,这门课程应该是一个全校性各部门相结合的一个课程,教务处负责提供足够的上课教室;学工部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校进行讲座报告;宣传部可以利用网络宣传和发布相关最新国家热点、时事政治。

  5.结合新媒体创新教学模式。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艺术类大学生的需要,在这个科技发展快速的年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必然的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汇报,通过PPT、视频来结合某个主题进行课题汇报;另外利用新媒体的方式,通过目前比较热门的APP软件,如易班、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采取线上讨论或者线上问答的形式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另外可以通过艺术类学生喜爱拍摄的兴趣设定某一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举办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来吸引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内容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张甜甜.试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J].高等教育,2016.

  [2]崔大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探析[J].现代交际,2016.

  [3]郑勇妮.探析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J].科技教育,2016.

  形势与政策论文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其实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就业素质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高校希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同样,企业也希望吸纳高素质人才。本调研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素质,并对其调查,了解大学生应具备何种素质来应对就业和企业又看重大学生的哪些素质,从而为大学生和企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不难发现,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势

  1、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将继续呈刚性增长的趋势。多年来,各地大学采取了扩招的措施,这使得在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并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在80年代初,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仅为几万人;9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为31.2万人;xx年,这个数字将变为八、九百万人。未来几年,虽然增幅会趋缓,但大学生毕业数量仍处于上升通道。

  2、大学毕业后工作难找,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据数据记载,截止到xx年5月底,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27.25%没有找到工作;15.02%不想马上就业。即目前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大体在50%左右。今后,以我们高邮为例,需要的人才将偏向高学历、高技能、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

  3、就业理念亟待转变,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减少,而是更加需要,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我们现在还只是大学在校生,求职、就业对我们来说,迟早将会面临。在3年后,我们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在哪里?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我想,在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同时,今后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要有一颗平常心。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4、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目前法学毕业生六成难就业;二是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

  三、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面对下岗工人的事实。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特别的挑剔。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不为所知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之列。

  1、部分企业最看重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外语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分别占35.56%和34.66%,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里,最主要的还是学习这一块,这也同时解决了大学生到底应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工作为主的困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也日趋细致,所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在招聘中企业也越发的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因而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客观的专业技能评价标准的情况下,企业选择了首先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这样的趋势: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数企业很是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于成绩与学历,社会应该更看重员工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也会是当今学生注重培养的能力。

  3、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较高

  现阶段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61.90%的企业将思想道德列为对毕业生的特别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诚信的表现以及逃避人力资源风险而采用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也日趋务实,在招聘中学历、学校名气等因素所占比重都日趋合理,企业的评价标准更加合理。

  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别等,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就业歧视,影响企业形象。

  3.1超七成学生不明企业的人才要求

  在被问及“你是否尝试了解目标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时,有20%的学生认为“没有,感觉没必要”,50.8%的学生表示“尝试过,但仍然一知半解”。显然,超过70%的学生并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尽管在当今社会,人们一直强调就业的双向选择,但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市场决定了大学生相对企业处于弱势的局面,企业的择才标准往往成为大学生择业的参考标准。在此情势下,学生需要科学地对市场做分析,需要关注那些未来希望从事的行业、职位的信息,甚至对目标企业的运行状况、企业文化也要知根知底,这样才有助于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一个合格的商人起码要知道顾客要的是什么,然后来判断自己能否提供。如果连目标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定位都不清楚,对企业性质、企业文化等信息的了解程度更加少得可怜,求职自然会四处碰壁。

  形势与政策论文 13

  [摘要]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门课程突出将理论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特点,着重培养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灌输式”、“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已不能满足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本文将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参考成人学习理论,对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成人学习理论;教学研究

  “形势与政策”课是国家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是一门十分注重理论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课程,对于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纳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4年和200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得到了重视,在课程规范化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尤为受到关注,但对于课程教学方面的讨论稍显不足,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根据一些研究者开展的关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仅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目前课程教学依然以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为主,教学效果甚微。

  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师生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创新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创新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等内容。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和组织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及对理论的运用能力是符合当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要求的重要议题。

  一、成人学习理论

  成人学习是一种改变由经验形成知识和行为的学习过程,是认知结构组织与再组织。成人比儿童具有更多的经验,对理解新鲜事物并掌握其认知结构具有更强的能力。成人学习有四个法则。

  第一,效果法则:成人在愉快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效果最佳;

  第二,联想法则:成人更愿意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强化对认知对象的掌握;

  第三,有备法则:成人往往在有需求的时候才会选择学习,强调学习的.目的性;

  第四,练习法则:成人需要通过大量实践练习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成人在学习过程中更愿意接受指导性学习,更愿望交流、反馈,主动性和参与性突出。当成人的兴趣和经验得到满足时,其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出来。大学生已属于成人的范畴,成人学习理论可以适用于“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中,根据成人学习的法则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满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教学实效性。

  此外,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模型也能给予“形式与政策”课教学设计很好的启发。按照运用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所学内容的比例(详见图1),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效率。他指出,学习效率在30%以下的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包括“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而学习效率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包括“参与讨论”“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向别人讲授”或“立即在实际中使用”。由此可见,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

  “教社政[2004]13号”文件明确了“形式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就是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

  紧接着,“教社政[2005]5号”文件明确了“形式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4门必修课承担着基本理论的教学任务,而“形势与政策”课则承担着将理论与现实对接的重要任务,着重培养大学生应用基本理论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学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通过最新国内外热点难点焦点事件的解析,帮助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将知识内化成为思想,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不仅在传授知识,更在传授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学会用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方法观察形势,用因果联系挖掘事物的本质,了解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把握形势发展与政策制定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做到真与善的统一。

  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更加需要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更加需要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其对方法的应用体验,帮助其实现知识的内化,并获得审视判断形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说教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是很难有效达成本门课程教学目的的,而成人学习理论的观点与实现“形式与政策”课教学目的的要求较为吻合,增强课程的参与性、实践性、互动性,改变学生原来由经验形成的知识结构和行为,全面提升“形式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组织

  在成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明确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两方面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多而广,时效性强,课程时间跨度大,但每个学期安排的课时却很有限。因此,精选教学内容是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核心环节。根据成人学习法则中的联想法则和有备法则,大学生学习更愿意接受与他们现实生活贴近,特别是与他们成长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要以问题为导向,更多地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与大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引导到当前社会、国家发展形势,从分析形势具体到解读政策,最后教育落脚点仍然要落回到大学生摸得着、够得到的实际生活中。授课教师要善于选取现实中的案例,尤其是大学生身边人身边事,以小见大,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政策解读不接地气,不但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遭到大学生的抵触。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从选定主题开始,即确定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然后以此作为内容主线,筛选各类翔实的支撑论证素材。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和学习金字塔中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效率排序,“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尤其是要开展师生互动教学,因此,教学素材的数量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如图表、视频、翔实的数据和完整的案例,这样才能满足不同教学方法对素材使用的要求。此外,“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政性,教学素材必须来源于正规的官方媒体和渠道,是国家和社会对外正式公布的数据和事件,能够正确代表国家和社会主流的观点,切不可随意在网络中搜索、下载未经证实的素材内容。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

  教学活动组织实质上是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作用教学内容的过程及其方式。时间和空间都极为有限的传统课堂教学活动已不能满足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求。学习金字塔中更为高效的团队学习、参与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需要不断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

  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高校的现有资源,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辅以网络课堂、实践课堂,形成立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利用互联网延伸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微话题讨论、优秀视频和读物推荐、学习成果分享、教学答疑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形势与政策教育还要与校园文化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在广泛接触社会的实践中增强对国家、社会发展变化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思考。课堂教学应着重发挥主导教学的作用,以教学主题引导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形成层次丰富,内容联系紧密的教育活动链。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收集学生在参与各个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典型案例和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充分的分析与评述,倡导、鼓励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价值取向,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的观点,进一步巩固和升华教学成果。建立立体化教学模式符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标的要求,也符合具备成人学习特点的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提高本门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包泉.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与教学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116-117.

  [2]苏琪.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太原:山西农业大学,2014:14-15.

  [3]周树辉.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开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27-129.

  [4]林钻辉.成人学习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课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5):128-130.

  形势与政策论文 14

  摘要:

  互联网为公众更广泛地参与民主政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迅猛发展,网络民主这一概念应运而生。网络民主对民主政治既有积极推动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对此,政府应当采取有效对策,使网络民主良性发展,以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民主;政治;发展;参与

  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了“网络民主”一词,它可以被理解为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或者是在民主中渗入网络的成分。现代民主因其代议制形式,具有内在缺陷DD与古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相比,人们直接参与政治在实际操作上是不易实现的。所以,对间接民主制的批评一直没有间断过,无论是现代民主先驱卢梭,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主张实行直接民主制。而在“屋子装不下”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条件下,互联网的应用使个人信息化程度提高,社会信息通讯网络性能的范围普及,实现了间接民主向直接民主回归的两个条件,网络民主也由此在政治视野中兴起并发展起来。

  一、互联网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增强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动力,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新渠道

  互联网为公众更广泛地参与民主政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网络使政治参与主体范围扩大,令政治参与模式和途径得以创新,同时使政治参与有效性得到提高。互联网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被学界和很多民众称为“绿色通道”、“民意直通车”。网络民主的兴起,也在技术层面上为大众的直接民主提供了某种可能性。网络超越了生活中的一切繁文缛节,通过博客、网络论坛,无数民众可以绕开传统信息渠道所设置的表达壁垒,直接、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的观点、见解和主张,形成了具有深厚民意基础的网络舆论。公众话语权,作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在网络时代发生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可以说,网络如一夜春风,为人们的政治表达吹开了千树万花。

  2.推进了政府转型及电子政务的发展,使民主更加精密和完善

  互联网使政府成为“阳光政府”,受到公民监督,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大大提高,“快门一闪,任何东西都暴露在阳光下”。网络具有的群众监督功能,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拥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动员力。互联网悄然改变着执政理念,使各级政治领导人重视起网络更直接地反映民意、汇聚民智的能力,形成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如为百姓所津津乐道的国家主要领导人上网与网民交流,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表明了国家对于网络民意的尊重和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网络时代的中国政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政府媒体,也都在利用网络,促进民主,下情上达。网络舆论也对政府的立法、决策产生了看得见的影响。2008年,被称为中国的“网络监督年”,网络监督开始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力量;2009年,“网络问政”、“网络反腐”就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人民网更以“小鼠标扳倒了多少大贪官”作为年终新闻盘点的醒目标题;2010年D2011年,随着微博的飞速发展,政务微博的增速超过200%;2012年更被称为“政务微博元年”,政务微博有如一个大大的“黑板报”,提升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积极性。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构建电子政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利用网络技术还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民意调查和电子选举等政治活动,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地渗入公共事务各领域。

  (二)消极影响

  1.网络民主存在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

  网络民主虽然提供了这样那样十分广泛的政治参与渠道,但是这些渠道的享有者仅仅是有能力和有意愿上网的部分人,而不具备这种条件的人,往往就会被排除在网络民主之外。也许我们可以说网络不分阶层,但将来,网络很可能造成新的两大阶层DD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即可以利用网络的一类人和不能利用网络的一类人。目前,我国网络的普及地区还主要作用于城市和发达地区,而西部尤其西部农村尚未普及网络;并且上网的多以年轻人为主,中老年人利用互联网的几率却较小。这就带来了信息的不均衡性,即“数字鸿沟”,而只要鸿沟存在,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民主。

  2.民众非理性的“情绪性民主”左右政治

  在网络中,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网上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的。一著名黑客宣称:“进入电脑的权利应该是不受限制的,一切控制都是错误的`”,这就充分暴露了网络非理性的缺陷。在网上,亿万个网民的亿万种声音可能造成“无政府状态”。再加上网络时代参与主体虚拟化特征,完全没有人知道你是谁,就会导致大量的非理性参与行为的产生。有学者指出,“政治参与者的素质,直接影响政治参与方式、目的、性质和效果,影响政治生活的发展状况。”由于网络民主参与主体本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良莠不齐,而网络开放、自由、随意的特性,就更容易导致民众缺乏理性和产生情绪化。由网络所煽动起来的公众非理性情绪,也可能导致决策者在人声鼎沸的公众面前无法保持理性,极大影响社会公平和公正及行政决策的效率。网络中的过分自由和放任,有可能引发民主政治的危机,从而使网络民主成为一纸空谈。这种非理性,甚至可能导致民粹主义,成为颠覆实体民主的“导火索”

  3.网络信息的失真可能导致民主的虚假性

  作为一个信息平台,互联网汇集着海量的信息,在提供真实信息的同时,也会掺杂许多虚假甚至不负责任的恶意信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有效区分真实和虚假的成分,无疑是对民众能力的巨大考验。面对这些或真或假的海量信息,很多民众由于缺乏驾驭这些信息的能力与精力,时常陷入更加迷惑、茫然和人云亦云之中。信息失真,很可能会误导公众,公众被失真的信息所左右,政治评判和判断就会发生偏差,网络民主的效用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甚至遭到破坏。这种立足于不实信息的泛滥“民意”,并没有推进民主政治,反而破坏了政治文明建设。

  二、网络民主的发展对策

  伴随着网络对我国民主政治带来的诸多影响,政府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发展网络民主,如何引导公众有序地利用网络参与政治,使民主政治朝着科学、理性的方向发展,成为了政府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加强实体民主的同时,推进“电子政府”建设

  民主的最佳状态不是纯粹的直接民主或纯粹的间接民主,而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之间相互补充,健全的民主制度应是一个复合机制。因此,网络民主、现实民主也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一个能够获得民众认可的民主制度,必须有效地解决收集民意的问题。在这方面,网络作为新兴的、独特的表达渠道,自有其重要功能。另一方面,一个可以正常运转的民主制度又必须导入充分的理性因素。因而,传统的代议制民主机制依然应当发挥主导性作用。在当前中国社会,实体民主仍占主体地位。民主的效用,仍取决于实体民主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努力加强实体民主,同时使网络民主起到补充的作用,成为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健全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让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推进我国政治民主的进程。对此,政府官员应做到推进其政务公开模式,增强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加速信息化进程,消除“数字鸿沟”

  民主的真谛,是广泛和平等的参与机会。因此,要努力消除网络不普及所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首先,政府要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信息获取上的差距。其次,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普及网络民主,以实现更为广泛的公民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实施了如“村村上网”、“户户上网”的工程,大大推进了这一举措的实施。

  (三)加强网络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由于网络民主尚未制度化,其非理性的缺陷就极易引发无政府主义的泛滥,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需要加强对网上政治行为主体的监督,并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加强法制治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打击网络犯罪,构建网络法治秩序,促进网络民主法制化。理性有序的政治行为是民主发展的基础,而由于互联网自身的特点,使网上政治行为的放纵与无度成为可能,很可能导致网络民主成为空谈。所以应通过努力,使监督、引导并规范网上言行成为每个个体的义务。

  (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优化网络民主环境

  有学者指出,比手段更重要的是参与者的思想,失去思想的政治参与只能流于形式。因此,要发挥网络民主的积极作用,还应当在网民中倡导一种正确的民主氛围,培养网民的自律意识,提高网络民主参与主体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从而树立起健康向上的网络公民文化,以及积极健康的网络政治文化,使得网络民主的环境得到优化。只有参与主体的素质提高了,网络民主的效用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综上,网络民主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而如果人们能以平常心看待网络民主,它现有的很多弊端就大可不必被当作洪水猛兽一般。归根到底,网络民主只是民主的诸多形式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民主机制;网络民主有明显的优势和明显的劣势,但其他方式的民主也同样有缺陷。正如科恩所言,“民主永远处于尚待改进的状态形势,而改进的过程是永远不会完成的”。网络民主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大可视其为“民主催生前的阵痛”。网络民主需要不断完善,其他民主形式也应当积极发展,不断创新和进步,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我们应当正确处理网络民主与现实民主的关系,使二者互相砥砺,长短互补。只有这样,网络民主才能真正发挥其时代特色和技术优势,并有机地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格局中,谋就民主的新篇章。因此,正视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对于民主构建的作用,并努力采取相应对策,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