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立足于当前护理高等职业教育所依托的工学结合理念、终身学习理念、能力本位理念、创业教育理念和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在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将合作性学习运用于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本文介绍了合作性学习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达到的能力目标;较详尽地介绍了合作性学习应用的具体方法,如“项目驱动、任务引领式”及情境模拟下的护患角色体验。通过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合作性学习;护理学基础;能力培养
合作性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于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合作性学习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的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称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而且可以改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运用于课堂中,其中合作性学习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1、合作性学习的特点
①强调学习以小组形式进行,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来完成。②小组成员需要积极合作,通过小组、组际、师生间的合作讨论,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共同完成个人和小组任务。③个人成绩与小组成绩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并以小组成绩的评价为依据。其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学习习惯和集体主义精神[1]。
2、合作性学习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1设置真实工作情境,运用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
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依据护理专业技能性较强的特点,以临床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工作任务,每项任务都是在设置的情境中完成的,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切入点[2],在氛围上营造工学结合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情境,如:实训室就是病区的真实场景,有护士站,站内设置与医院设置完全一样,设置的模拟病房与医院病房的设置完全一致,学生着装就是护士的着装要求,与临床要求完全一样,实训课上的护患角色扮演,真实体验护士和患者,实训前的物品准备、实训后的物品整理都是按临床要求完成,在考核上将学生的职业道德纳入其中。
2.2 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
护理学基础学习涵盖了3个学期,在此期间学生们学习了医学基础课及《护士人文修养》、《人际沟通能力训练》、《护理礼仪训练》、《护理伦理及法律》等社会人文课程,为学生们很好地运用合作性学习方式打好了基础,并做到边学习、边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按照未来职业工作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来培养实用、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2.3 合理运用考核方式
合作性学习中,小组成员间有相互依赖的心理,考核方式运用得当,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护理学基础的最终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组成,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70%,具体分配如下。①学习态度、出勤情况(5%):采取灵活的考勤方式,并记录于教师教学动态表(现记分册)。②课上演示、讨论情况(10%):演示踊跃,动作规范,注重语言美、动作美,发言时能积极、主动及回答问题质量较高。③吸收新知识能力(5%):从搜集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角度考核。④任务完成情况(20%):在小组完成任务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任务完成中起到了什么角色,与组内成员能否很好地合作、相互交流,教师平时检查中也关注每人的到位情况。评出优胜小组,以团体成绩等级来确定个人成绩。⑤单项训练(30%):共有16项单项考核标准,在平时训练中采用抽查考核方式,按考核标准打分。在护理文件书写中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再评的方式。
3、合作性学习达到的能力目标
护理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专业,也是我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基于未来职业工作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采用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通过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今后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各种能力。①核心能力:是学生将所学的护理知识、技术在工作中运用,并不断革新和创新的能力。②方法能力:分为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是在完成工作任务中,能够学习蕴含在任务中的一些知识。工作能力是除常规一般的工作外,还要锻炼特殊的不可预知的工作能力。③社会能力:与人共处、合作、交流、相互帮助的能力。④综合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具有熟练的护理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和护理职业素质,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能力在校内实训、单项训练、综合训练、护患角色体验、课间见习及毕业临床实训中,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4、合作性学习的实施
4.1课程内容的重组
将护理学基础课程内容重组,根据未来工作岗位需求分为几个模块项目:①护士具备的素质;②舒适与安全的护理;③饮食与排泄的护理;④药物治疗的护理;⑤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及抢救的护理;⑥护理文件的书写;⑦情境模拟综合训练。
每个模块项目又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如,舒适与安全的护理模块项目中分为以下几个任务:①正确运用平车、轮椅、担架运送患者。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种铺床及卧有患者的床的整理及更换床单法,动作规范、轻快、利落、无灰尘。③按需要能安全、舒适安置卧位及更换卧位。④能正确适时地应用保护具,用关心、体贴的态度及轻柔的动作完成口腔护理、头发及皮肤护理操作。
4.2 “项目驱动、任务引领”式教学法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行了“项目驱动”、任务引领”式学习模式[3],将自主策划、任务分解、“教-学-做”和总结有机结合。采用“教师课前将项目中的任务布置给各任务小组→学生自主策划任务完成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护理人体验→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指导→课上选取任务小组中的一名学生把任务完成情况向全班汇报→其他学生评论优缺点、应具备的情感、态度、沟通技巧及需要改进的方面→教师总结强调掌握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将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应具有的素质,予以启发、诱导、点评等形式完成合作性学习任务。
4.3在情境中各学习小组通过合作性学习方式完成护患角色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尽最大努力设置不同的情境,采用护患角色体验、合作性学习的方式,按照护理程序的过程,要求各学习小组真实地完成操作。在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前提下,学会用肢体语言、柔和的语言与患者沟通,每次操作前“护士”必须自我介绍,合适称呼“患者”。要求认真评估“患者”的状况。语言要清晰,措辞要准确达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然后按操作步骤进行。在操作规程中,根据不同情况完成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将美的姿态、美的语言融入到各项操作中。最后要让“患者”对“护士”进行评价。通过合作性学习完成护患角色体验任务,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积累经验,在提高学习临床护理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高尚医德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道德情操。
4.4注重“综合能力培养”教学法
教师设置情境,将模拟综合训练项目交给各学习小组,如:在短时间内接待“发热待查”的患者,限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各学习小组分工合作,根据所学知识、技能及沟通技巧、收集资料的方法、护士礼仪,要求完成以下过程:①热情接待新入院的服务对象。②完成服务对象健康资料的收集,并书写入院评估单、护理诊断单、护理计划单。③测量生命体征。④填写体温单各项内容,并按要求绘制出体温单并完成医嘱单的处理任务。⑤遵医嘱完成药物治疗的任务,如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⑥对护理对象的心理安慰和疏导等。
合作性学习小组先设计方案[4]:主要是任务完成中的整个流程,如先后顺序、相互配合、需要的知识、技能、具备的素质以演示汇报文稿的形式。首先向同学汇报讲演,学生讨论其方案的可行性,再进行模拟病房的护患角色扮演。这一项目的训练从查找文献资料开始,在学生阅读、思维、组织能力,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应用,口头表达、反应能力和文稿的书写等方面综合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经过实践,学生对此项目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均投入较大的精力进行准备,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5 “以考促学”和“以考促训”教学法
在进行课外任务完成及课上实训时,一般4~5人组成一个合作性学习小组,常会发现有些学生有依赖思想,往往被依赖者得到较大程度的锻炼,而依赖者的锻炼程度降低,且会恶性循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也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规范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督促他们在课外勤学苦练,我们设定多项技能操作标准和相关知识问题,并建立了情境模拟综合训练项目。考核为随堂抽查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教师严格评分标准,对学生个人和各小组评分。起到了“以考促学”和“以考促训”的作用,从实行技能平时抽查和期末考核后,学生明显重视并加强了平时的个人技能训练和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从医院对实习生的反映来看,一致认为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4.6 “鼓励创新”教学法
在教学中,鼓励各学习小组学生根据任务完成中碰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实践操作,通过课外查找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兴趣、体会,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例如:在学习压疮的预防和护理中,学生认为书上的方法有些不可取,去探索一个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据此,对突出的创新思路给予鼓励并加分。
5、体会
5.1合作性学习模式可行有效
合作性学习对学生认知发展、动机激发及决策技能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均产生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沟通能力、培养其合作精神和个人责任感,尤其是小组学习过程的阐述、分析、角色模拟与评价、自我完善调整,以及护生的诚实、谦虚、勇敢等情感交流,促进了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训练和人际之间的交往。
5.2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强调学习互动
学习小组成员在能力方面互补,每个小组各具特长,营造一个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氛围,在完成学习任务中,学生经常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交流,能够相互学习及帮助,形成了很好的学习风气和团队精神,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5.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调能力的培养[5]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次小组讨论学生们都全方位参与,不再出现传统课堂上的“旁观者”。以学生为主体,在工作任务设定时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加深对护理知识的理解并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到创造性地体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态度、情感、技能技巧的发展升华,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临床接轨,实现无缝对接。
5.4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咨询者
教师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已有的护理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知识的基础,设置临床情境进行护理,如: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待一名发热患者和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挖掘与提升,教师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关心、理解、热爱、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机会,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习遇到困难时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避免学生因失败产生消极的心理,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不断超越自我,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昕,徐静娟,蒋玉宇,等.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与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08,5(2),141-143.
[2]袁义厘,耿桂灵.护理综合性实验教学中模拟临床情境演练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123-1124.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73.
[4]郭明贤,李烦繁,崔艳,等.合作性学习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43-644.
[5]刘宏武.主动参与教学模式[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4.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