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校园安全论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学校安全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安全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校安全论文 篇1
学校安全隐患台帐建设是学校安全管理的一个创新工作,是学校管理的特色工作。一学期来,我校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抓实抓细学校安全隐患台帐
“一排查,二划分,三抄告,四治理,五督查。”五个关键环节中首先在制度上把好关。严密制度,明确职责;人人有岗,事事有责;环环相扣,安全有序;管理制度不仅仅是挂在墙上,而是成为日常工作规范,成为一种工作的良好习惯。学校目前制定实施《教师安全工作一日常规制度》和《课间护导制》,设有师生安全岗,各班配有安全监督员,值日教师的安全岗位,课间在规定的楼层,做操集会在规定的楼梯口,放学在街道交叉道口;学生安全监督员设在班上、路队上、走廊上、护拦旁。实行班主作和安全监督员,各安全责任组每周书面汇报制度,使学校能及时掌握安全信息,有的放矢地调整,部署下周的重点安全工作。
二、实施“六个二”安全防范工程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和应对技能;整合资源,实现联合互动,加强实践演练,杜绝突发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每学期两张安全试卷,一张教师试卷和一张学生试卷,不是看师生能得几分,而是督促师生自觉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安全习惯。
每学期两场安全主题讲座。学校与公安、交警、卫生防疫、医院建有长期稳固的共建关系,每学期邀请这些单位的专业人员,组织两次主题讲座,培养师生,掌握防人身侵害,防交通事故,防流行疾病,防食物中毒等基础知识,增强自护、自救能力。
每月两个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从师生每周汇报上来的安全工作情况,季节疫情特点,恶劣天气预报,学校大型集体活动等综合考虑,每半个月确定一个安全教育主题,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学校领导做主题讲话,每周一的教师例会上布置教育活动方案,在周二的各班班会课上各班组织主题中队活动,在周五的'班主任工作书面汇报和学生安全监督员例会上汇总活动情况。
每学期两次安全教育图片展览。邀请公安、交警、卫生部门来校举办安全图片展览,或自办安全展览,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教育师生,学生参与兴趣浓厚,教育效果明显。
每学期两次安全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上路执勤,学做小交警指挥车辆和人流各行其道,按指示有序行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搞安全隐患和安全事件调查,提出整治建议,是学生最高兴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学生们个个都变得成熟、老练起来。
每学期两次安全实战演练。设置“几千名学生正在操场做课间操时,突降暴雨”、“教学楼某层楼的一间教室因电线短路发生火灾”,几千名学生需要迅速疏散撤离;“学校实验室突遇火情或突遇实验意外,使用沙袋、灭火器还是水枪?如何使用?”等实际情境,师生参与实战演练,锻炼师生沉着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
三、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真正统筹指挥各责任小组的协调作用,强化隐患报告,整改治理的工作机制,健全学校安全台帐的责任追究制。
我校是一所6000多学生的大学校,成班率高,人员密集,安全隐患变数大仍是学校的软肋。为做好学校安全隐患台帐建设,坚持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创品牌,以规范的科学管理做基础,以优质的教育服务做保障,做好学校安全管理。
学校安全论文 篇2
【摘要】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网络科学技术被人们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但另一方面,网络信息中的安全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确保中学校园的网络信息安全,从而使科学教学顺利进行,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从网络安全保障对校园网络的重要性、校园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在校园网络中的建设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一、研究背景
现如今,我国中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学教学中融入了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网络用户逐渐增多的背景下,很多网络科研、网络教学、网络服务等项目也逐渐推广出来,网络也成为承载中学数字化信息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性教学工具。但伴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大量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接踵而至,网络数据的安全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所以,为了有效保障网络信息内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在中学校园中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二、网络安全保障对校园网络的重要性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上信息的安全,当然也包括校园网络中涉及的安全问题。因此,校园网络安全的保障对校园网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1用户的角度
中学校园网络面对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从网络上可以获取所需要的工作、学习信息,可以从网络上选择娱乐的方式,从而不断开阔眼界,充实自己的空余时间。而网络上许多不健康的.内容,在残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了避免学生们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校园网络的安全保障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2.2网络信息安全监管者的角度
校园网络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要坚决抵制网络信息资源的非法占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和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危害的威胁。
三、校园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3.1操作系统中的安全漏洞问题
如今校园网络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中存在很多的安全漏洞问题,可能会导致系统瘫痪等状况。很多计算机的病毒就是借助操作系统中所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传播的,影响校园网络为学生提供服务。
3.2人为的恶意攻击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一些恶意的小程序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在不经意间将这些恶意程序运行,进行非法访问,在一定情况下会导致部分信息被破坏的情况出现,妨碍教师和学生的正常使用,影响科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3.3各种负面消息的扩散
现如今,网络上的各种负面新闻、消极信息在人们生活的周围扩散开来,校园网络在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一些不良信息也在侵蚀着人们的精神,比如,网上的一些关于暴力、色情等内容的信息和网站大量存在,它们正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四、安全保障体系在校园网络中的建设
4.1加强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在日常的工作中,向师生传授安全上网的知识,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网址不要随意点开,坚持做好正确使用网络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开展“网络信息安全”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上网安全意识,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网络安全知识教育的宣讲活动,张贴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海报进行宣传,加强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构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4.2加强网络管理体系建设
网络管理体系的建立,首先要依靠硬件和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关于硬件,要从正规的渠道购买硬件设施;相关的人员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工作。其次,要提高校园网络维护工作人员的水平,对维护人员进行网络安全的管理培训及指导,保证校园网络能够快速、安全的运行。
五、总结
校园网络为师生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我们在享受网络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正确的看待校园网络中的安全问题。要树立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健全相关的网络安全保障制度,正确的选择信息,有效的规避危害,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使得校园网络向着良性方向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现代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应用[D].范炬.电子科技大学20xx
[2]基于虚拟蜜网技术的网络攻防实验平台构建[J].张海波.数字技术与应用.20xx(12)
[3]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在校园网络安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肖艳萍,张舜标,郑铮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4)
学校安全论文 篇3
学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小的安全事故只是对学校正常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大的事故则对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直接威胁,对于社会稳定有了一定的动摇。因此,在思想上要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的布置和预防,在行动上要落实学校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且需要严格而有效的执行力。
一、端正安全思想,健全安全机制
安全工作无论多少都不算多,无论多么严格都不算过分。学校应当在思想上重视安全对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的重要意义。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和必须前提。我国近年已经出台了不少学校安全管理的办法和措施,但是学校的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这说明我们对于学校的安全工作认识仍然不够充分,对于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期性、任务的艰巨性估计不足、安全措施的严格执行还有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广大师生的安全教学工作,从思想重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行动上完善安全工作的管理制度,从细节严抓安全工作的每个细小的环节。要充分考虑可能的安全事故,要保证国家规定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严格的落实,同时也要考虑学校自身问题的特殊性来保证学校的安全工作。
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学校的安全管理机制,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具体的安全工作要责任到人,并成立完善的安全工作小组。班主任对于本班同学的安全负起主要责任,代课老师要对课堂时间的安全工作负起直接责任。对于日常的安全工作做到不松懈,对与突发的安全事件做到有应对方法,对于客观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的排除,对于主管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和事故要迅速处理。制度一旦建立,任何人都必须遵守。
学校要努力做到以人为防御事故的中心,以制度为防御准则,要有科学的安全事故防御方法。
二、强化安全教育,进行安全事件演练
对于学生,老师不但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加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在遇到突发安全性事件时的自救和呼救能力。
学校生活丰富而多样。学生的食堂要时时把关食品的卫生安全。我国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对于学生的科学膳食,要做到严肃认真的控制把关,防止任何突发中毒或者病情的突发。在一些偏远地区,社会青年不时进入学校,对学校学生进行恐吓威胁甚至殴打的暴力事件也屡有发生。学校的保安制度应当负起工作责任,在学校的门口就要把好第一关。
严防任何不相关人士,特别是社会的闲杂人等、不良社会青年对学校正常的教育工作进行任何骚扰。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要做到第一保障,使得学生的心身健康能有保障。
严格执行学校的'门卫制度,学校校门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任何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必须通过相应的批准和同意。严格管制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有化学危害的物品进入校园。对于这类事件,一旦发现,要立刻进行制止,必要时候要报警来保障学校教育的安全。对于执行学校安全护卫工作的人员要责任到人,不能很好履行相关工作职责的一定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学校不但要对常规可能的安全事件严格落实,对于突发的安全事件的控制,学校应该进行适当的演习。诸如08年的地震就是严重的突发安全事件,很多学校因为对于突发安全事故的重视不够,对广大师生人身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学校应该定期对广大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演习,特别是对于像火灾、突发性的集体食物中毒。
对于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安全事故,对于学生不慎溺水等严重的安全事故,一定要做到临事不慌乱,应该科学、冷静、及时的做出应对,在最快的时间内,以最科学的方法做出相应的救治。
如果能在平时就进行一定的安全事故演练,必然能把突发性的安全事故损失降到最小,使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获得最大限度的保障,使得学校的教学设施得到最大的保障,对社会的稳定也有重大的意义。
三、依靠社会力量从日常抓,从细节上预防
学校的安全教育,不但学校要狠抓落实,社会、政府和家长也要负起责任。学生的安全不但要从校内抓,在校外的安全也同样的不能忽视。有很多的家长对于教育的认识不够,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校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无论学生在校外犯了错误,还是受到伤害,都把责任统统推给学校,但是自己是不是也有一定的责任呢?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学校,寒暑两个比较长的假期里,学生任意的在河流池塘里摸鱼、游泳,在农田里放火,甚至聚众进行酗酒等事情也不时发生,因此而引起的火灾事件、学生溺水事件,因为聚众不合造成的恶意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所以不但学校自身要抓好自己安全工作,更应当适当的在家长会等等场合把这些理念普及到家长身上,令家长积极自觉地参加到学生安全的保护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杨延东周红安构建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理论思索[J].教学与管理,2008,(33)。
[2]高顺伟学校安全管理中的隐患及其控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7,(02)。
[3]白书合学校管理之我见[J].希望月报,2005,(08)。
[4]张大昌学校管理工作要作好“321”[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学校安全论文 篇4
[摘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为解决农村中小学生源急剧下降、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教学质量较低等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目的是优化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但此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一些人身安全、健康安全问题,这会对学生、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针对这一现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区别对待,分步推进,以减少或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农村;学校布局;学生;人身安全;身心健康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正在深入推进和更广泛铺开。这项工作自20xx年实施以来,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改善了一部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整合与优化配置,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相应的积极作用。然而,这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却引发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给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和人身等方面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这个问题目前日益凸显,在农村中小学校近年来布局调整之后因交通、住宿等引起的重、特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伤痛,给学校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引发的问题
(一)人身安全问题
人身安全的问题是指可能造成的危及学生生命安全和肌体健全方面的事故风险。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交通安全
由于这次布局结构调整,各地是将那些偏远、贫困的村校或教学点撤掉,合并集中到交通较为便利、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心学校,那些偏远、贫困村的学生大的十几岁、小的只有六七岁就要到远离居住地的中心学校去上学,很多学生或步行、或乘坐交通工具每天来回往返。由于距离中心校路途很远,路况往往又较差,在往返的路途中极易发生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来回步行的过程中,因为路途坎坷难行,很容易造成摔伤、碰伤、被车辆刮伤等事故,或天气不好时因为遇到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伤害,在山区则可能会遇到野兽出没等情况。有些学生乘坐交通工具来回往返,但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学生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往往安全系数很低(或是农用三轮车,或是其他车辆,但这些交通工具往往质量都较差),而且经常是严重超载,容易引发恶性交通事故。可以说,交通安全是目前农村中小学校合并调整后的第一威胁。
2、住宿安全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离家太远的农村学生不得不选择住宿,或住在校内,或住在校外。以住在校内的情况来说,由于目前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远远不到位,住宿条件还十分简陋,各种应有的安全保障措施跟不上,很容易引发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比如:有的学校宿舍十分拥挤,几十个学生挤在一间屋子里,两三个学生挤在一张床铺上;很多学校宿舍附近没有厕所,晚上学生上厕所要跑很远;很多住宿的学生年龄小,缺乏自理能力,需要细致周密的照顾和管理,而目前大多数学校因为编制的问题都无法设置专门的宿舍管理人员或生活教师来照顾和管理学生,只是由专职教师兼任,限于这些教师精力和体力的问题,导致住宿管理上的漏洞往往很大。以上这些情况都容易造成学生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3、饮食安全
那些家不在中心校所在地的农村学生不能回家吃饭,他们只能在学校食堂集体就餐,或在校外摊点解决吃饭问题,而这就存在严重的饮食安全隐患。很多农村学校的食堂卫生条件有限,食物安全有时很难得到保障,而校外的摊点食物卫生更难以保障,这很容易引发食物中毒事故。近年来学生食物中毒事故频繁发生,呈上升趋势,仅20xx年就有四川、新疆、甘肃、安徽、吉林等地相继发生学生食物中毒事故,造成学生伤亡。
4、中心学校拥挤带来的安全隐患
由于受校舍、师资等办学条件所限,不少合并后的中心学校学生爆满,班额超大,很多学校班额达到70人以上,甚至有的达到百人以上。教室、校园、楼道、宿舍、食堂等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常常很拥挤,而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又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学生的碰伤、撞伤、摔伤、踩伤等伤害事故。
(二)健康安全问题
健康安全问题是指可能对学生们身体、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造成破坏和损害的风险。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睡眠不足,经常处于高度疲劳状态,影响身体正常发育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时期,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然而,布局调整后,很多农村地区学生上学的路途都十分遥远,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贵州、宁夏、甘肃等地的调研表明:有近1/3的学生每天上学单程超过3公里,近1/8的学生单程则要走5~10公里。有些农村地区的学生一天往返的路程甚至有三四十公里。很多学生为了上学不迟到,早晨天不亮就摸黑赶路上学,晚上黑天才能回到家,两头不见天,睡眠严重不足。有的孩子才七八岁,每个星期日下午都要背着书包,拎着够一个星期吃的米和菜,翻过几个山头,到十多里外的乡中心小学上学。遥远的上学路使很多农村中小学生每天往返奔波,身心处于高度疲劳的状态。据有关调查统计,布局调整后很多学生每天至少需减少睡眠两个小时。即使是住校的学生,因为很多学校的住宿条件比较差,需几个学生挤住在一张床上,学生们每天根本不能得到充分休息。这些情况既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育,又容易引发人身安全事故。
2、营养不良,缺乏生活上的照顾,容易患上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生长
布局调整后,很多农村学校受资金限制无力配备食堂,学生只有在学校附近简陋的饮食摊上吃饭或买吃盒饭,有的则从家里把一周口粮都带上,在教室外蒸饭吃,遇上刮风下雨就只能忍饥挨饿,而天天带饭的孩子有时夏天吃馊饭,冬天常常吃冷饭。有些学校建了食堂,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食堂的饭菜质量较低,学生很少吃到新鲜蔬菜;一些学校宿舍附近没有厕所,晚上上厕所都要跑百把米,致使有的学生为少上厕所干脆下午就不喝水,尽量吃水份少的食物。这些都使学生们身体生长所需营养得不到保障。很多农村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身体抵抗力弱,离开父母的悉心照顾,加之营养不良、睡眠不足、饮食不洁等诸多因素,很容易患上疾病,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3、过早离开父母亲友独立面对陌生的环境,容易引发心理危机
很多农村中小学生尤其那些年龄幼小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到中心校就学后,需要独立面对新的陌生环境,由于过早地离开父母、亲友和平日熟悉的环境,自身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还很低弱,又缺乏必要的心理引导和悉心关照,因而容易产生自卑、害怕、孤独等很多心理问题。不少孩子因为恋家,情绪情感极不稳定,甚至因此而厌学、逃学。
二、由问题引发的思考
学生安全问题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着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而且产生了更深远的消极影响。
第一,造成新的学生流失,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下降。巨大的安全风险,再加上布局调整还造成很多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过重,使得很多农村学生或者因经济困难上不起学,或者害怕发生人身危险而不上学。这就造成新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的上升,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的下降,严重削弱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很大程度上冲销了布局调整应有的良好社会效益,甚至造成尖锐的社会矛盾。
第二,造成巨大的家庭创伤,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与安定。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巨大创伤,其损害是难以描述的',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农村的社会安定,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这与布局调整政策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第三,造成更加严峻的农村学生安全问题,使布局调整地区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面临常态化趋势。如果说过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属于非常态的、意外的,那么,布局调整后,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存在,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随时都有可能,具有向常态化发展的趋势,导致农村地区的学生安全问题更加严峻。
第四,造成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下降,不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学生健康方面的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将造成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身心健康水平的降低,最终导致民族健康素质的下降,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很多地方布局调整的步子迈得过急过快,不能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执行国家的布局调整政策。很多地方政府部门片面追求当地中小学办学的集中和办学规模的扩大,试图以此尽快摆脱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办学经费不足、办学质量低的困难局面,实现当地教育的全面改观,因此盲目过度地撤并和缩减当地农村中小学校,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就把很多本应有必要继续存在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撤掉,引发了各种问题尤其学生安全问题。这也反映出某些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地方教育的举办者,在开展这一工作时,更多的是从政府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而缺乏对接受教育的一方——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困难和根本利益的充分考虑,没有充分关注到学生及其家庭为此所要付出的代价。甚至不排除个别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而完全忽略学生及其家庭的合法利益,置学生的安全、百姓的根本利益于不顾来实现工作目标。从根本上说,这是不符合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的,也背离了国家开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的根本目的。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发展和生存的现状确实存在布局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但绝不能以牺牲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尤其更不能以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代价来换取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否则结果将是取得了所谓的办学经济效益但却损失了社会效益,得到了眼前的表面利益而失掉了长远的根本利益,这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的。在教育的问题上应当永远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于经济效益的原则,这是符合国家根本利益的。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就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自然环境状况来说,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全面调整;而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区别对待,分步推进,妥善安排。从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角度来考虑,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制订一条布局调整的最高原则和基本底线——即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和普及率。
第二,分学段进行调整:小学高年级(四年级或五年级)以上可以进行集中办学,小学低年级(四年级或三年级)以下学段实行分散办学。
第三,实行集中办学的学段,初中以上的学校可以实行寄宿制,但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制度、设施、人员配备等,建设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学习和生活设施,设立专门的学生生活管理人员,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小学生不宜实行寄宿制,因为小学生各方面的自理能力和行为能力都很低下,需要更多的注意和监护,以不脱离父母的日常监护为宜,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每天往返上学,但政府有义务采取稳妥的措施来保证学生途中的交通安全,如免费提供合格的、安全的交通工具,或安排专人负责来回接送等措施。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想方设法保证集中就读的学生们的饮食安全和营养问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四,实行分散办学的学段,村小达到相当规模的可以保留,达不到的可建立小型村校或教学点,人数特别少的可采取教师走教的办法,给走教的教师予以相应的福利补贴。
第五,目前已经撤并完毕集中办学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应当马上恢复教学点,可以实行教师走教的方式解决师资问题;小学高年级能停止寄宿的停止寄宿,并解决好往返交通安全问题;不能停止寄宿的可以维持现状,但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学生的住宿、饮食、心理等各方面的安全问题。
总之,中小学生是国家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民族发展延续的未来,从这样的高度出发,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作出应有的努力。
学校安全论文 篇5
【摘要】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是营造安全稳定校园环境的基础和前提,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塑造,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
随着高校改革开放深入,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在校期间,他们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需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尤其是安全知识,势必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正常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基础。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事关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也事关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础要求,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最基本和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活动至关重要的前提要件。
(2)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搞好学校治安工作的现实需要。随着民主法制的不断推进,高等学校校园治安和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逐步纳入社会主义法治轨道。《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对学校、社会有关各方在安全教育管理中的职责、权利、义务进行了确认。当前校园治安形势十分严峻,一些不法分子抓住校园治安管理偏弱、治安漏洞较多及大学生思想单纯、防范意识差等特点,把大学校园及大学生作为作案的主要对象,在校园中盗抢滋事,经过“严打整治”,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形势正在好转。
(3)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单纯,缺乏社会经验,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一些坏人坏事不能作理性的认识,自我防范能力就相对比较弱,容易上当受骗,也有一些学生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轻而易举地被一些不法之徒欺骗或威逼利诱,同时一些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留下了种种影响安全的`隐患。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时期,乘虚而入的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没落的生活方式,以及“一切向钱看”的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受主义,对那些涉世不深、阅历不广、缺乏社会经验、良莠不分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二、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重视不够,认识滞后,体制不健全。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在认识水平方面,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认识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不能深刻认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安全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在体制建设方面,领导机制不健全,学校安全教育到底采取什么样的运行机制,以什么形式纳入学校教学系列,从上到下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即使搞点安全教育,也只是零敲碎打,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没有主渠道;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大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教材、教师、教学效果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计划,因此,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一直没有获得应有的位置。
(2)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完整,方法不力。当前社会形势日益变化,安全问题及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增多,迫切要求安全教育的内容不断拓展。而现今,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停留在传统意义安全上,应该向大安全的层面上拓展。
(3)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烦躁、抑郁、性格孤僻、交往障碍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们,并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的校园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整个过程,应该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笔者认为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需做到以下:
(1)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一是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逐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采取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系列安全活动、知识竞赛、播放纪录片、广告宣传等形式,向学生普及交通、消防、饮食、财产、人身、心理健康、传染病常识及医疗知识,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盗、防骗、防抢、防敲诈勒索、防交通事故、防性侵害教育等,逐步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二是重点时期、突发事件,开展针对性安全教育在安全事故多发的特殊时期,如开学、放假、平常节假日、外出实习、社会实践与兼职、毕业前夕、学校集中施工期等,要提前做好安全预警,尤其是交通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多发地段。针对校内外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时,要及时组织学生学习和思考,一方面,要求客观面对安全问题,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安全恐慌和扭曲、夸大突发事件的现象;另一方面,抓住事件的本质,开展深入教育,深化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加强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和危机应变能力。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需从学生自身做起。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自理能力,是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基础,高校通过开展大学生的生活互助活动,文明宿舍评比活动等,提高大学生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减少对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家长的依赖性,逐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教育者更要重点培养大学生面对危机或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以及一定的危机判断能力,要注意培养大学生面对危机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在遇到危险情况下大学生要保持冷静和镇定的态度,要培养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危机判断能力,很多大学生都经历过被骗被偷的事件,要学会从教训中吸取经验,增强自己的危机判断能力。
(3)整合教育力量,实现齐抓共管。首先高校要把学生安全管理教育纳入学生教学课程和学分管理体系,改变目前学生安全教育课余化的状况,要加强学生安全管理教学的教材体系建设,结合各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实际,组织有经验教师编写高质量的融教育性、常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学生安全管理教育教材,以确保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落实。其次组织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调动各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利用教学工作岗位的优势,从不同角度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安全知识内容,实现学生安全教育的常态化。同时,除本校各专业教师外,要结合教学实际,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专业知识较高的师资队伍。除本校教师外,通过建立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协作网的办法,在公、检、法、司政法部门、武警消防部队、医疗卫生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聘请有关专业兼职教师,赋予相关专业的教学任务,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最后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及学生本人等各方面的力量,理顺学生安全管理信息沟通渠道,建立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式的安全教育管理网络,形成社会、家庭、院校各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全员推进”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新格局。
总而言之,学生安全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以及教育成败的大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和社会的义务,更是教师的天职。尤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所担负的责任更重,更要积极配合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学校安全论文 篇6
[摘要]众所周知,安全工程专业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着眼于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根据现有的教学经验,略谈几个创新技工学校安全工程教学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技工学校;安全工程教学;创新型人才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各领域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矿山、冶金、化工、石油、建筑、交通等行业都迫切需要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这就对技工学校安全工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安全工程专业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着眼于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笔者根据现有的教学经验,略谈几个创新技工学校安全工程教学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优化安全工程教学,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
根据安全工程教学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使用模块化分层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指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使学生进入案例情境,通过互相讨论与合作,感受、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技能技巧的教学法。按照安全工程教学的性质,教师可以将这门课程教学划分为“基础模块”“辅助模块”“实践拓展模块”这三大部分,然后在其中穿插“一般案例分析”“专题案例分析”和“综合案例分析”,各个模板呈递进式关系,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教师为学生安排的案例要贴近现实生活,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使用支架式教学
所谓支架式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体系,为他们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该框架中的概念是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所必需的。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与安全工程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良好情境,围绕新教学内容设计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其次,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工具,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自主查阅资料。对学习内容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然后再进行重点讨论。另外,教师还要灵活实施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使他们进一步调整学习思路。支架式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分析问题,然后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提升创新精神和意识。
(三)使用启发式教学
目前,启发式教学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在安全工程教学中尤为受用。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教师在安全工程教学中要摒弃“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多给予学生启发,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促使学生对安全工程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对安全工程的看法,让学生对安全工程教学予以高度重视,由于每个学生对安全问题都有切身的体会,所以这样的话题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畅所欲言,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安全工程问题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有了这样的情感铺垫,教师再引入与安全工程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搜集资料、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使用多媒体教学
在安全工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多媒体利用声音、图片、视频传递信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分析事故案例、模拟事物现场方面,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事故现场的情况,予以学生多重感官的冲击,使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教学中。
三、结束语
21世纪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创新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有鉴于此,技工学校教师在安全工程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方法,竭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景钢,原征岚,张桂英.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xx,6(2):181-184.
[2]郝永梅,邵辉,王凯全,等.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的思考[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xx,10(1):105-108.
[3]葛秀坤,邵辉,赵庆贤.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xx,9(3).
[4]蒋培玉,李列平,沈峥.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xx,9(2):47-49.
[5]宫运华,张来斌,樊建春.《安全原理》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xx,6(5):167-170.
[6]刘敦文,杨光.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研究性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xx,20(5):157-161.
学校安全论文 篇7
1.国外学校体育中生命安全教育评述
日本: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经常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他们较早就十分重视生命安全教育,并在学校保健体育指导要领中明确规定了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根据日本体育指导要领发现,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比较全面和系统,主要包括
(1)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伤害的预防。
(2)伤害应急措施。其中锻炼学生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如地震及泥石流、火灾次生灾害等危险时刻,能够准确判断周围情况,冷静、迅速、安全地行动,并关注媒体对灾害信息的播放。长期以来,日本的生命安全教育在全国学校开展得相当普遍,紧急疏散、逃生避险、应急自救的演练已经成为学校的日常活动,大大提高了日本国民的避险能力和意识。美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制定的体育标准和各学校的体育教育计划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和心理品质。他们推崇“生存教育”的理念,将安全教育、生存技能训练作为一贯的必修课程,经常进行火灾逃生、紧急避险的排演。为此,美国国民的防灾安全意识非常强。俄罗斯:1991年,基于国内的社会现实及学生的身体状况,俄罗斯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调整,其中专门开设了《生命安全基础》课程,涉及到周围环境对人的生命与健康可能造成的危险、极端异常情况下的个人安全、生活方式与生命安全等内容。俄罗斯的生命安全教育显然把生命安全问题放在一个更新的高度、更广泛的基础上看待和研究,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安全观。此外,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对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教育和避险技能训练同样值得肯定。
2.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的存在问题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存在问题的描述中不难看出,我国与日本等国在对生命安全教育,特别是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实践程度上均存在较大差距,国外的研究与实践比较科学和系统,已经成为整个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而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突出表现为理论化、教条化、零散化和形式化等特点,这种非常态的、非系统的践行方式与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认识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尽管我国在大灾之后痛定思痛,总结了不少应急避险的内容与方法,但在实践途径上还是摇摆不定,难以找到一种奏效的根本路径。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动,这种状况必然造成更加严峻的后果。
3.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联系
生命安全教育尤其是应急避险能力训练,与学校体育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它们在价值、形式、要求、方法上都存在共性。从本质上讲,两者都是身体操作性的,通过身体运动完成任务,在动态演绎中获得健康和生命的尊严,在协作和拼搏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从目标上讲,学校体育的领域目标下的一些内容标准与生命安全教育是一致的。体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校体育最能实现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从学校体育的角度讲,体育教育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尤其是对身体器官系统的发育与成熟,形成健康的体魄、改善大脑与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均衡性,提高反应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也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体育的情境教学模拟锻炼各种应急避险技能;学校体育师资无疑是避险技能训练自然的优秀组织者与引导者。
4.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方向
根据生命安全教育、应急避险能力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特点和相互联系,可以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的学校体育教育系统之中,即以学校体育为平台,实现应急避险能力训练及生命安全教育的常态化运行。因此,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4.1改革学校体育理念,拓宽体育教育空间
生命、生活及生存教育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首要前提,我们应该进一步拓宽学校体育教育的`空间,将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在学校体育领域中常态化开展和实施,包括应急避险能力训练在内的“三生”教育理应纳入学校体育的范畴,实现运动教育、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的融合。当前,学校体育正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改革,为这一转变提供了操作的可能。
4.2完善体育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标准
消除生命安全教育的软肋,建设这项工作的最佳平台,需要进一步确认生命安全教育尤其是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的目标,完善当前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并在内容标准的制定上有一定的倾向,而不是让其处于边缘的角色。我们可以根据学校体育的活动性和开放性特点,可以将生命安全教育特别是应急避险能力的训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范畴,使之科学化和系统化。
4.3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探索有效教学模式
将应急避险能力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后,需要进一步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情境,能够在日常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合理地设计、整合、演绎生命安全教育及避险技能训练的相关内容。
4.4重构教师专业素质,强化教师自身能力
改变以往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和教师职后培训,重构教师专业素质,强化教师自身能力加,强化生命安全防护及应急避险的认知教育和实践操作能力训练,通过教师自身的提高,来促进这个领域在学校体育领域中的巩固和扩展,将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与身体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推动该项教育工作的常态化发展。
学校安全论文 篇8
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对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提高我国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水平的有效措施,以保障我国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的质量。据此,有利于提高我国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的有效性,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实现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效益最大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加,教育事业的发展备受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一直致力于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型,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以提高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使其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中职教育是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中职教育中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是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受到教育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为提高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水平,则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的目标,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的相关内容
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是计算机教学,力求培养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优秀人才。学习此方向的学生未来主要是从事于一些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有效应用信息等方面的工作,为此必须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根据信息安全技术岗位的职业特点来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立健全的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体系,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质量。
2 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中职学校西悉尼安全技术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结局。其问题主要在于教师并未意识到加强学生实训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未能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信息安全技术教学过程中,实训环节较为薄弱,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另外,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中所选择的教材并不合适,在教材中并未突出职业性的特点,缺乏对学生职业方面的讲解,未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以致于学生日后难以适应社会工作状况。教师团队的素质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教师未能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新时期下,我国所制定的信息安全技术教育考核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要求,其必须突破传统评价方式的束缚,丰富教学评价方式,以促进信息安全技术教育稳定而长远的发展。
3 提高我国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水平的有效措施
(1)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高效率的实训教学活动
中职学校不同于其他普通高中院校,其具有一定的职业性,是一种以职业为基础,重视技能的教学。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实训课程,不可只在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状况,应当将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教学,将实训课程作为能力提升内容,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实训技能更符合中职教育的目标。首先,教师应当适当的调整信息安全技术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训课程的比例,应当适当的加大实训课程的`次数,所占比例不可低于百分之四十。另外,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并据此说来制定合适的实训课程教学计划,针对信息安全技术的课程内容来安排教学进度,并列出实训课程一览表。其次,为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信息安全技术学习条件,学校应当提供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实训基地,加强对实训课程的管理。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地改进,相关软件和硬件都在升级,更新换代的速度十分快,因而学校的实训基地中应当完善计算机设备,优化计算机资源配置,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训学习效率。
(2)选择合适的教材,壮大教师团队
为了保障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教材来进行教学,教材的选择十分重要,其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佳渠道,为此所选择的教材一定要符合标准要求。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能够体现出职业技术的内容,既要包括职业基本理论和基本要求的内容,还应当涵盖职业技能等内容。在选择信息安全技术教材的时候要确保其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另外,教师还可以自主进行教材编写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来完善教材体系。教师应当以信息安全技术课程的(下转第83页)(上接第81页)特点为依据,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编撰合适的教材,以提高信息安全技术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虽然素质教育改革后更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但是并未忽视教师的辅导作用,教师的素质也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必须加强对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教师的培训和教育,以壮大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无论是人们的生活活动,或是社会的生产活动,都已经开始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先导,教师更应当掌握良好的计算机技能,可让教师前往实际部门工作中体验,以培养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让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来阐述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建立健全的教学考核方式
为了提高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建立健全的教学考核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在教学考核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将笔试考核的方式转化为实际操作考察。因而,可以将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学的考试模式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察,另一个部分则是让学生上机操作,将实习也作为评估学生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去参加计算机信息技术全国性考试,考取与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且将其作为评定学生的标准之一。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社会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愈发重视,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关注。为此,中职学校应当加强对信息安全技术教育的管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中职信息安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信息安全理论知识的教授,还应当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安全技术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让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保障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推动中职学校信息安全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安全论文 篇9
1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性
英格索兰研究院曾就20xx年国内发生的10大生产事故原因及事故损失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真正由自然原因导致的事故屈指可数,大部分生产事故还是由员工一些不规范操作、不规范管理引起的[1]。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员工安全教育缺失,安全意识淡薄。这已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作为高职院校,肩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2],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是检验我们教育工作的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在校期间,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规范的作业习惯。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规范的作业习惯,无论对自己、对家人、还是对社会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将从中受益无穷。“安全第一,生命可贵”,忽视了安全,生命将受到威胁;时刻注意安全,使之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必将受益终生。
2实训安全教育与管理现状分析
2.1安全教育缺失
目前,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即便是加强了安全教育,也是将90%的精力用在安全技术水平上,只有不到10%的精力用在安全意识上。但在事故人为的因素中,安全意识占到90%多,而安全技术水平所占比例不到10%[3]。所以,安全意识的培养才是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当员工有了安全意识,才会学习安全知识,从而保证安全生产。
2.2安全保护装置欠缺
目前,实训室的安全保护装置配备不齐全,和企业实际生产需要的安全保护装置相差甚远。学生实训时只是简单的穿着工作服,基本上是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进行实训操作的。而且,设备本身也没有配备安全防护装置,比如防护栏、安全绳、安全锁、急停装置等安全设施。另外,实训室缺少紧急救护设施,一旦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受到意外伤害,将得不到很好的及时处理。在这种实训环境下,不但学生的实训安全得不到保证,而且会淡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忽视个人劳动保护用具的重要性。
2.3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根据不同实训项目的特点,安全实训管理制度大部分应包括:安全实训教育制度,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安全实训奖励和惩罚制度,实训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其他保障安全实训和健康的规章制度等。而现今实训室普遍存在着缺少某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或是某类制度制定不完善的现象,导致安全教育缺失,实训设备和设施管理混乱,无危险作业标准可依,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齐,安全奖惩不明,安全事故不能妥善处理等管理混乱现象。
2.4安全监管不到位
目前,实训室普遍存在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管不严格现象。屡屡发现一些违规问题存在,例如,学生没有安全着装即进入实训室;学生在实训室内打闹嬉戏;学生违规操作无人提醒;学生未经培训指导就擅自动手操作自己不熟悉的设备等现象。这些都存在着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管。
3安全教育与管理改革措施
通过对实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在对企业安全生产实际需求进行了调研,并学习借鉴了国外相关培训机构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我院对机械装配实训教学进行了深入改革,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措施,效果明显,具体做法如下:
3.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要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必须从提高安全意识入手。“如何提高安全意识”一直都是一个摆在我们的难题,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面的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在机械装配实训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首先,实行了类似企业的“安全例会”制度,每次课前5分钟,召开“安全讨论会”,由学生提出一些“不安全”行为现象(例如: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用手取微波炉内加热后的盘子、用嘴吹锉削产生的铁屑、更换手电钻钻头时没有断电等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大家通过讨论,总结出如何避免此类“不安全”行为。每次课用5分钟的时间,长此以往坚持下去,换来的将是一生的平安。再次,每次实训之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此次实训任务做出风险预估,这就使得学生对实训任务的每一个环节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预先做好准备,实际操作过程中将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这对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有帮助。最后,在实训课程考核方案的'制定中,将安全考核纳入到成绩评定标准中,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学生只要有违规操作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即作为不及格处理,充分体现出“安全第一”的宗旨。
3.2配备安全保护装置,确保人身安全
作为实训室,必须配备齐全的安全保护装置。我院机械装配实训室如今已配备了各种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复合式洗眼器、急救箱、安全帽、安全鞋、安全眼镜、耳塞、防尘口罩、安全锁具、绝缘手套等,在设备工作区域还配有安全绳、安全光幕等紧急停机装置。重新布置的实训室基本上是按照“6S”管理标准,模拟了工厂的生产车间,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3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方式
实训室应制定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机械装配实训室应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实训教育制度,各种工具和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安全实训奖励和惩罚制度,实训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隐患排查制度,“6S”管理制度等。其中表1所示为基于“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热加工安全操作规程。另外,为了保证学生实训安全,培养学生规范的作业习惯,要求学生在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前,必须能说出其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绝不允许在不清楚其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工具或设备。
3.4创新安全监管机制,人人参与监管
实训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安全制度落实程度进行有效监管一直是个难题。实训教师一人很难顾及到所有学生的操作行为,即使学校有专门的实训安全监督员,也不能保证每次实训课,监督员都能到位。因此,我校在机械装配实训中借鉴了“葛麦斯安全法则”,并提出了“人人参与监管”的口号。传统的安全教育一般只强调“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让学生意识到:劳保着装,就是为了不伤害自己;为了不伤害自己,就必须正确佩戴劳保用品;禁止擅自移动、损坏、拆除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就是为了不让你的这一行为给别人带来伤害;要开展危害辨识,查找隐患,就是不能让别人留下的错误伤害到自己。而今,我们在原有的“三不伤害”基础上增加一条“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变为“四不伤害”。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相互监督检查,发现有同学违规操作的,及时给予提醒,在保护他人的同时,自己的防范意识也得到提高。而且根据“葛麦斯安全法则”提到的“隐去管理者的身影,让亲人取而代之,去唤醒操作者的安全意识”,我们隐去了教师的管理者身份,让关系亲密的同学们相互监督,效果很好。正所谓“一人把关一人安,众人把关稳如山”。
4结束语
几年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实训教学的安全问题,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我院毕业的装配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比其他同期入职的员工对岗位的适应性强很多,大大缩短了岗前培训时间,而且他们工作期间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很低,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校安全论文 篇10
一、课题依据
1、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份的体育,由于自身的特点(运动、器械)或其它各种因素,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偶有发生,成为了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这既违背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初衷,一定程度上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有的学校或某些体育教师为了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减少风险,取消了应有的体育活动、禁止了一些器械性的运动项目。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极为消极的,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与安全问题,减少、避免体育教育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
2、在我国的初中课程中未设置安全教育类的课程,由此带来各种问题:如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环境安全、饮食卫生、);缺乏基本的自我防护、救护的知识、方法与技巧等。在遇到灾害(台风、水灾、火灾等)或突发事件时缺乏应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往往束手无策。学生交通事故、意外伤亡事故在我市也时有发生;虽然这与学校教育无直接因果关系,但也暴露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安全知识,防护、救护知识与能力等,是现代人所必具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现在许多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运用各种途径、方法大力开展学生安全教育。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防护与救护教育是体育教学自身的需要,也是现代体育教学“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所提出的要求,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学校体育安全及安全教育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因素的研究课题;是学校安全与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校体育的自身特点,和我校的具体实际,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确定为以下三大方面;并包含若干子课题。
(一)学校体育的`过程安全研究:
1、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研究(晨煅、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
2、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安全问题研究
3、学校体育竞赛的安全研究
(二)学校体育教学的安全研究:
1、体育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分析、预防及措施研究
2、体育课的结构、组织形式与教学安全的研究
3、器械性运动(单、双杠)项目与安全问题研究
4、球类运动与教学安全问题研究
5、耐久跑运动与教学安全问题研究
6、投掷类运动项目与教学安全研究
7、跳跃类运动项目与教学安全研究
(三)体育教学中进行安全、防护与救护教育的研究
1、初级中学学生安全、防护与救护教育内容及体系的研究
2、体育教学与安全、防护、救护教育整合研究(包括途径、方法、形式、手段等)
三、课题研究方法: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综合运用以下的研究方法于各子课题的研究:
1、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法主要对学生的安全、防救护知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课题提供依据。对运动损伤发生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预防措施的确立提供科学的依据。
2、实验对比法: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的安全、防救护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对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对某一特定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进行实验对比。确定和检验课题的效果,以及各特定实验效果的显著性。
3、经验总结法:广泛征求、搜集第一线体育教师预防运动损伤、安全教育的教学实践经验,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科学研究的规范要求将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4、行动研究法:对学校体育教学与安全、防救护教育的整合采用行动研究法,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基本设想和实践计划,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和提高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安全与防救护教育的途径、方法、形式手段;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根据课题依据所提出的任务,本课题的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1.分析研究影响学校体育过程中安全问题各方面、各环节的的因素,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使之成为日常规范。
2.分析、研究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组织形式、教材内容与教学安全的关系;探索预防、减少、最终避免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发生的措施,使之成为指导体育教学的教学安全规范;并就不同年龄段的体育教材内容的器械标准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3.探索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与防救护知识、能力教育的方法、途径、形式、手段;发挥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具有现代人必备的安全与自我防救护的知识和能力。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出对学生进行安全与防救护教育的内容与体系。
五、课题总结(结果)形式:
1、论文报告:为各子课题与相关问题的研究撰写教学论文或实验报告进行交流与推广。
2、演示汇报:演示学生防救护实践方法与技巧;演示体育教学与安全、防救护教育结合的实践课组织形式与课的结构;交流、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3、知识与能力的测试:通过知识问答、测试的形式;总结实验课题对学生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影响。
六、课题完成期限: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与初中段教学的周期,本课题的最终完成期限为三年(三学年)
学校安全论文 篇11
摘要:
安全作为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障,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教学安全一直都来都是学校最为关注与重要的环节,近些年来体育教学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中学体育安全问题的发生给学生的心灵与身体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中学体育安全教学成为学校与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中学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现状分析为出发点,提出了几点完善与改进中学体育教学安全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体育;安全教学;现状与对策
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社会重点保护的对象。安全教学一直是学校最为关注与最为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一直以来困扰学校教学的一大难题,特别是体育教学意外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还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灵造成莫大的伤害,甚至给学生的整个人生留下阴影。如何有效提高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安全性,保障中学生安全全面健康成长,成为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中学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现状分析
(一)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中学体育教学安全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国很多中学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运动能力较弱是导致中学体育教学意外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许多中学生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与不合理的作息习惯等导致其身体素质下滑,运动能力相对较弱。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常常由于过度运动造成一定的运动损伤,进而发生体育教学安全意外事故。另外,我国很多中学生虽然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却不乐于学习一些有关安全的知识与技能,体育课程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按老师的要求穿运动装,缺乏良好的体育安全行为习惯,主观认为体育课就是“玩”,而且喜欢无拘无束的玩,不希望教师对自己进行约束,从而导致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中学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1]。
(二)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中学体育教学安全
从体育教师的角度出发,体育课程安排不当及体育教师责任心差、工作态度不好是导致中学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总体来讲,我国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安全意识相对较高,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安全基本知识有效的发现与排除一定的安全隐患,防止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有些教师在体育课程安排上,由于未考虑到体育课程人数的合理安排、统一体育场地同一时间上课的班级数量等,导致单位班级上课的学生数量过多或相同场地同一时间上课的班级过多,导致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我国中学存在部分体育教师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端正等问题,缺乏对体育安全知识的不断学习、缺乏对上课班级学生的了解、上课对学生不管不顾、课后不注意检查体育器材的安全性能等,最终导致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学校体育安全教学的正常进行。
(三)从学校的角度分析中学体育教学安全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我国很多中学学校的领导由于事务繁忙,缺乏与体育教师有关安全教学的交流互动,缺乏对学校体育安全教学的重视。另外,学校的体育器材、体育设施等更新的速度较慢,为学校体育安全教学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学校在体育安全相关书籍方面更是极度缺乏,大部分中学学校仅仅不能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有关教学安全的书籍供学生日常学习与浏览。同时,学校聘请的体育教师常常存在数量不足的状况,一个体育教师往往要同时负责几个班的体育课程,一位体育教师同时为几个班上课的`状况也是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阻碍了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生,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往往对几个班不能兼顾,导致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完善和改进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安全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整个教育阶段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学校应主动加强与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家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安全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在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合理的作息习惯上,发挥家长的作用,监督学生日常的生活习惯及体育锻炼,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避免学生体育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学校教学安全方面教育工作,提高学生与教师的安全意识
加强学校安全教学教育工作,使学生与教师可以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有效提高学生与教师的安全意识,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充分利用教学实践活动,对教师与学生开展有关安全教育的相关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意义,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综合安全素质与能力,加强学校体育教师狮子队伍建设,端正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提升体育教师的责任感。
(三)加强体育场地建设与体育器材的更新,及时排除体育教学的安全隐患
良好的体育教学场地与体育器材是开展高校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与必要条件。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我国中学体育场地、器材方面的资金与技术投资,有效改善中学生体育运动的环境与设施状况,及时更新体育相关器材,以排除体育教学安全隐患,防止体育教学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2]。
三、结束语
我国大部分中学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为保障我国中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相关教育部门必须针对不同中学学校存在的体育安全教学问题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学校必须加强安全教学相关教育工作,有效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体育教学场地环境、及时更新体育相关器材,有效排除体育教学安全隐患,防止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我国中学学校体育教学的安全、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廖小梅.桂林市中学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现状调查与研究[D].桂林,20xx(4):1-58.
[2]焦苗苗.新乡市中学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现状和对策研究[J].鸭绿江(下月版),20xx(3):963.
【学校安全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校园安全论文范文09-06
铁路安全论文12-01
安全模式论文11-29
铁路安全论文08-10
电力安全的论文01-11
关于电力安全的论文12-17
铁路安全论文(优)08-13
企业安全生产的论文09-30
消防安全论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