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茶文化论文

时间:2024-10-15 07:10:40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茶文化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茶文化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茶文化论文

  茶文化论文 篇1

  摘要:当代社会对于休闲体育的运动方式尤为关注,这与人们的健身意识和体育观念的提升有密切的关联,在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升的社会生活中,与茶文化相契合的休闲体育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内在需求。对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人群而言,这种"慢生活"的状态具有不可抵抗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在茶文化旅游不断兴起的形势下,大众茶文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运动,可以极好地解决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不足,推动我国茶叶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众;茶文化;休闲体育;旅游

  中国传统茶文化以其独特的馨香,一路伴随中国人前行,在袅袅茶香之中我们仿佛看到东方古茶树中的历史与文化,在这个神奇的东方树叶逐渐与中国人的血脉相融的过程中,我们感悟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并逐渐深化对中国茶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在当前大众休闲体育不断兴起的背景下,茶文化休闲体育成为了一个新的旅游开发视角,开拓出形式多样的茶文化休闲体育项目,显示出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发展元素的链接和关联性。

  1大众休闲体育与茶文化的概念及关联性分析

  我国在长期以来的精英文化思想的浸染之中,大众文化处于边缘化状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众文化逐渐厚实和扩展,尤其是在人们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提升的态势下,大众文化促进了休闲体育的蜕变和升级,生成了与时代相契合的休闲体育。它推动了我国体育由职业体育向大众化体育的方向发展,其功能也不断扩张和拓展。大众休闲体育成为了大众强身健体、排遣情绪、释放压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大众休闲体育在兴起的过程中,显现出如下文化特征:(1)情感性。在大众休闲体育中,它注重个性化的情感内容,强调以轻松和愉悦为前提,使人们的心情置于轻松、快乐、刺激的场景之中,缓解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压力,以情感的快乐体验和成功体验为内核。(2)大众性。在大众休闲体育之中,它对于参与者的体育技能要求并不高,没有过多的体力和技术方面的限制,因而,表现出公众可以自愿自发参与的形式,具有大众性的特征。(3)多层次娱乐性。大众休闲体育可以表现为丰富的多层次性,它在休闲体育活动中,会出于娱乐目的的不同,而产生各种不同的行为,这就使大众休闲体育表现出多层次的消遣性特征。中国传统茶文化包含诸多的健康养生内容,对于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茶文化成为了人们约定俗成的习惯,逐渐形成了地域化、民族性的茶文化礼仪和规范。这些茶风茶俗需要在现代社会加以传承和弘扬,并且对于现代人的行为处事也有重要的迁移效应。其次,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和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可以成为现代社会事务处理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人们可以充分引入茶文化的休闲养生理念,引导现代人们用休闲、品味的心态,正确对待日常事务,享受有品味的人生。在大众休闲体育兴起的时代下,休闲体育也显现出与传统茶文化的内在关联性。从大众休闲体育的特征来看,休闲体育与茶文化的倡导价值一致,大众休闲体育注重个性化的发挥,讲求个人自主的休闲体育运动形式。而茶文化与此相契合,强调和注重茶叶品茗者自我的感知和体悟,追求个性化的品茶体验和享受。在茶文化与大众休闲体育相融合的视角之下,具有相互融合、相互深化的趋势和特征。从大众休闲体育的功能来看,茶文化与大众休闲体育的精神追求相一致。大众休闲体育不仅注重个人身体的健康,而且在休闲体育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心灵的疏解和调适;茶文化与其体现出同样的理念,在品茶之中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健康养生的追求,同样也可以在茶叶品茗之中,提升个人的品位、陶冶人们的情操。

  2茶文化与休闲体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茶文化与大众休闲体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品茶是国人的一大爱好,成为了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由此而衍生的茶文化旅游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我国的不同产茶区域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发自己区域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创设各种茶文化旅游景点和线路,展示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可见,我国的茶文化深厚绵长,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然而,在我国的茶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进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诸如:茶文化休闲旅游的品牌建设不足、创新度不够;茶文化休闲体验的项目还挖掘不足;茶文化休闲旅游体验内容和形式还欠缺变化性。鉴于这些茶文化休闲旅游的现状,我们要意识到现代人们追求休闲观光和休闲体验并重的心理需求,要拓展茶文化休闲旅游视野,有必要将大众休闲体育现代元素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相链接,从而避免茶文化休闲的.同质化倾向,转变茶文化休闲旅游边缘化、外围化的状态。

  2.2茶文化与大众休闲体育相融合的可行性

  现代生活压力加大的现象导致现代人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在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之下,人们向往和追求“慢生活”的状态,渴望走近自然、亲近自然,体验一下陶公的悠然之境。现代人的这种精神文化渴望和需求可以在茶文化休闲旅游体育中找到寄托。茶文化内在的修身养性、静修、和谐的精神主旨与现代人的精神需求相契合,而为了将茶文化更好地与大众休闲体育相融合。要采用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在茶文化休闲旅游中借鉴大众休闲体育模式,在茶文化休闲旅游中融合各种户外休闲、户外运动、户外观光的娱乐方式和途径,开展茶文化旅游中的冰雪项目、水上乐园、山地探险、攀登等内容,从而增强人们的休闲体验。在品茗和休闲体育的主动参与之下,感受到别样的体验。

  3大众茶文化视角下的传统茶文化与休闲体育的融合路径探索

  在大众休闲体育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下,它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而言,大众休闲体育对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规范约束有较大的冲击。它可以使人们更为真切地感知失败与成功、快乐与痛苦,可以使人们在茶休闲体育之中,感悟人生哲理,树立良好、正确的心态,从而提升自身的理性,升华自己的思想。

  3.1树立茶文化休闲体育市场化和民间化意识

  在传统茶文化与大众休闲体育融合的过程中,要树立茶文化休闲体育的市场化意识和民间化意识,转变原有的体育观念。重视人们对于体育的休闲性的认识,引导体育向产业化、民间化的方向发展,可以鼓励企业参与到民间休闲茶文化旅游体育的项目之中,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使茶文化休闲旅游体育的群众基础得到充分的展示,逐渐提升茶文化休闲体育的知名度。

  3.2创新茶文化大众休闲体育旅游项目

  在大众茶文化视角之下,其休闲体育项目也可以不断地加以拓展和创新,在对茶文化大众休闲体育项目进行规划之前,首要的前提是要对目标人群加以锁定,要通过各种渠道对消费人群的年龄、职业特征、文化层次、心理状态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全面的、细致的了解,必须在全面了解和把握目标人群的需求前提下,才能创新规划不同的茶文化休闲体育项目。例如:对于少年儿童而言,要以教育和知识的传承为主,重点向少年儿童推介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茶叶认知相关的知识,开创针对少年儿童群体的“识茶之旅”。对于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青年而言,可以根据消费目标群体的需求,开创以种茶、摘茶、炒茶为主题的“制茶之旅”。对于老年人而言,可以开设康身、健体为主题的“休闲茶乡静养之旅”。

  3.3注重茶文化休闲体育项目的时间规划和设置

  在茶文化休闲体育项目的创设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特点,进行不同的休闲体育项目规划,由于茶叶的四季生长规律不同,因而,可以根据茶叶的不同季节,向休闲体育爱好者提供多样化的不同茶文化休闲体育项目。例如:春季时节,可以开设茶树种植的休闲体育项目;夏秋时节,可以开设休闲群体的采茶、炒茶、制茶休闲体育活动项目;冬季时节,可以开设茶艺大赛、茶具制作大赛等活动,使休闲体育人群享受到不同的、常新的茶文化体验。

  3.4开发以大众体验为主题的茶文化休闲体育项目

  茶文化休闲体育项目要不断开发出丰富多样的内容,要注重大众的亲身体验,不仅局限于茶叶制作、采摘这些常态化的休闲体育项目,而且还要创新丰富多元化的茶文化休闲体育项目,可以给人们以新奇的体验。诸如:茶文化自行车游、茶文化登山游、茶马古道新体验等;还如:茶健身操运动项目、茶为主题的太极表演项目等,从而增强游客的茶文化休闲体育体验,获得茶文化休闲体育项目的满足感和成功感。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茶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在历史的演变进程中不断发展和深化,并与现代大众休闲体育文化元素相融合,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丰富文化性和体育性特征。针对当前茶文化旅游体验单一、人群主动参与较少的问题,可以将传统茶文化与大众休闲体育相融合,引入相关的理念和项目,开发和创新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各种休闲体育项目,丰富和拓宽休闲旅游者的体验,感受到茶文化休闲体育项目中的“慢生活”状态,推进茶文化旅游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珊珊.大众文化视角下休闲体育发展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4(36):185+187.

  [2]仝东峰.浅谈大众文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J].时代教育,2014(17):12+17.

  [3]李光.时尚体育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4]郝雪停.儒家休闲思想对我国休闲体育文化的启示[D].山东大学,2013.

  [5]金川江.从文化学视角论休闲和休闲体育[J].体育与科学,2006(4):54-57.

  [6]金东涛.传统茶文化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作用探析[J].福建茶叶,2016(1):247-248.

  [7]李梦华.中国传统茶文化与体育教育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6(5):337-338.

  茶文化论文 篇2

  摘要:茶起源于中国,但随着的文化和商贸交流,在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较早地传入日本。日本茶文化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融哲学、宗教、文学、伦理、道德、绘画、建筑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文化艺术。茶道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成为了世界茶文化的一抹亮点。

  关键字:茶文化,中国,茶叶

  一、简介

  茶起源于中国,但随着的文化和商贸交流,在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较早地传入日本。日本茶文化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融哲学、宗教、文学、伦理、道德、绘画、建筑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文化艺术。茶道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成为了世界茶文化的一抹亮点。

  日本茶道是茶文化日本本土化的产物。在日本,茶道组织遍布日本,研习茶道的人有四五百万人,其中90%以上都是女性。日本茶道流派纷呈,代代相传,沿袭至今,如今20多个流派中最著名的是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家。不少茶室的内外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精神实质没变,成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二、历史起源

  众所周知,茶文化最早发源于中国。中国的茶叶首传日本,一般上溯到遣唐使日本高僧最澄来华,实际上,茶首次传播到日本的时间还要早一些,据文献记载,隋文帝开皇十三年,茶已传到日本。至唐代,茶叶由日本高僧最澄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茶这种饮料就在日本生根发芽,日本栽培茶树由此开始。

  后弘仁六年,嵯峨天*巡幸近江,过京都西北的崇福寺和梵释寺时,因大僧正永忠亲自煎茶奉献天*,天*饮后龙心大悦,赞美有加,便命令进行种植,设立造茶所,专供宫廷,在皇宫中的法要会式里面也有使用茶的纪录。这就是日本茶饮用的最早记载,当时,茶叶十分贵重,只有僧侣、贵族阶级等少部分人才能品尝。

  到了宽平六年遣唐使的废止,与中国的交流也为之中断,在上层社会兴起的饮茶之风也逐渐衰退,仅有少部份的僧侣保持饮茶的习惯,当时高僧们播种的茶树,也淡出了记载。总的说来,平安时期的日本茶文化,无论各方面都是照搬中国唐代的茶文化。

  到了中国宋朝,日本国力又兴盛了起来,这时日本到了平安时代的末期,当权者平清盛再度与中国开始交流。到镰仓初期,后来被日本称为“日本茶祖”荣西禅师从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并将优质茶种与茶具带回日本,将种子种在九州的背振山上,当时荣西禅师所种植之茶被称为石上茶,他于公元一二一一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对日本茶道产生起了重要影响,书中介绍中国宋代的末茶冲饮法,为后来日本茶道的品茶艺术开了先河。之后公元一二五九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之后,日本的茶文化逐渐演化为禅宗和律宗两大流派。镰仓时代,日本的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以茶为药,茶文化逐渐由寺院普及到民间。镰仓末期,受中国宋代“斗茶”的影响,在日本上层武士中,“斗茶”开始兴起,“茶寄合”等游戏大受欢迎,茶歌舞伎等抹茶法也迅速扩展开来。

  经过几个世纪的消化吸收,直到16世纪日本丰臣秀吉时代(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提出茶道应以“无中万般有”、“一即是多”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删除了茶文化中繁文缛节,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 进一步融入禅的简素清寂的精神,俗称“空寂茶”, 并在武士中流行,最终形成了现代所说的“茶道”。日本有“茶禅一昧”的说法,在禅茶一体化的基础上,将茶道还原到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为茶道的大众化奠定了基础。经千利休改良的茶道,其基本精神为“四规”,即“和、敬、清、寂”其实质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凝聚化。千利休完全消除了茶道的娱乐性,将茶道的艺术境界带向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向,茶道开始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体系。

  现在日本流行的茶道,就是由千利休创立的。他集茶道之大成,主张茶室的简洁化,庭园的创意化,茶具小巧,木竹混用,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千家流”茶法。它的基本理论显然是受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迄今为止,对日本民族文化艺术影响最为深远的,非千利休莫属。千利休不愧为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三、中日茶道区别

  中日茶道有着渊源关系,一般人初始感觉日本人喝茶比较郑重,而我们更讲究的是闲情逸致,悠哉慢哉的品味其中的内涵,修养身心。中国没有茶道的规程仪式,但不能否认中国也有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几点明显区别:

  1、核心思想不同

  日本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禅”。日本茶道讲究“四则”,即“和、敬、清、寂”,是佛教禅宗精神之所在。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于三家思想的统一,内容十分丰富。茶道精神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儒家思想的平和快乐是中国茶道的主调,佛教对中国茶道的影响也很大。

  2、表现形式不同

  日本茶道强调古朴、清寂之美,程式严谨,将高雅的茶艺术与意境相融合。中国茶道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注重茶的生活化、实用化。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

  3、普及层次不同

  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中国的茶道具有民众性。日本茶道,有着许多著名的派系和世家,世代相传,在茶道中影响较广,具有典型精英性。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包含了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成为人们聚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是社会生活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茶文化要发展成世界的,还要学习日本,将高雅的茶道艺术与深远的意境相融合,使茶文化这块瑰宝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茶道程序

  日本茶道是通过品茶艺术来接待宾客、交谊、恳亲的特殊礼节。它按照程式进行喝茶活动,而茶道的精神就蕴含其中。其中浓茶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具体方式则根据不同的茶道流派而有所不同。

  进入茶室一般有身穿和服主人跪在门前迎客,举止优雅的女茶师礼貌地迎上前引领并简要说明。入茶室前,经过一段自然景观区,使宾客先静下心来,除去凡尘杂念,使身心融入自然。之后在茶室门外的水缸里用一长柄的水瓢盛水,洗手,之后将水慢慢送入口中漱口以示清净,再把一干净的手绢,放入前胸衣襟内,再取一把小折扇,插在身后的腰带上,稍静下心后,便进入茶室。

  进入茶室,强调不分尊卑,第一位进茶室者是首席宾客,其他客人则随后入室。宾主相互鞠躬,主人称谢光临,客人感谢主人盛情邀请,之后客人们入室观赏四壁书画、茶室布置和插花艺术,落座首宾须坐于主人左边,主人即忙于生火煮水,这期间宾客可自由在茶室内外观赏和花园中散步,待水将煮沸,主人备齐所有茶道器具时,宾客们再重新入座,茶道仪式正式开始。

  主人在敬茶前,要先品尝一下甜点心,避免空腹喝茶伤胃。敬茶时,主人用左手掌托碗,右手五指持碗边,跪地后举起茶碗,依次递给客人品饮。客人恭敬地用双手接过茶碗后,应先欣赏一下茶碗和茶汤,然后缓缓品饮。饮时要使茶汤在舌间滚动,吸啜有声,以示赞赏。待客人品饮完毕,主人便请大家玩赏精美茶具。仪式结束,宾客们鞠躬告辞,主人复跪坐门侧送客。整个过程数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宾客人可自由交谈,正宗日本茶道,不谈论金钱、政治、生意等世俗话题的,谈话议题多是大自然的话题。日本茶道之所以这么繁杂,就是要把宾客注意力从茶的本身上引开,而是专心致志于饮茶的全过程,从而把人从世俗的紧张、烦恼等事务中解脱出来。

  由上可知,日本茶道是一场静心清魂的佛事,茶人不愧为在家的僧人,茶室可比作寺院的佛堂。所以,日本茶道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茶中有禅,禅又在品茶中得到体会。

  五、茶道的影响

  如今,茶道已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文化形式,也是最常举行的文化活动。喜爱茶道的人比比皆是。现在,茶道被认为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

  日本茶道强调通过品茶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强调宾主间有一种高尚精神、典雅仪式和双方间的融洽关系。学习日本茶道,就要先学习行礼、寒暄的方法,如来宾入室后,宾主均要行鞠躬礼。接下来是学习每一个茶道具的操作方法及其相关知识,然后是由浅入深地学习各种点炭、点茶的方法及其相关知识,为了能够点出一碗美味可口的茶,不仅需要主人的刻苦修为,而且作为客人也必须得具备同样的修为,主客间必须做到心心相印。点一碗茶的过程,其实也恰是人们尝试着去建立各种人际关系、进行角色转换的一个训练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与人交往的心理平衡过程,而这一点恰是中国茶道所不具备的。“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等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内心与内心的相互沟通,这就是“和”的感觉。

  茶道现已完全融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已成为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的最有效的礼仪教育。日本一般姑娘出嫁前也要经过特别的茶道程序训练,为主妇有条不紊地操持家务的提供训练。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茶道也成为心理辅导的重要一课,是人们缓解压力、寻找心理平衡、消除身心疲劳的好方式。

  茶道的内容十分丰富,提高了日本的书画、服装、插花、音乐、舞蹈、文学、陶艺,漆器、建筑、制造等工艺技术水平。为日本的精神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传统艺术及建筑和制造工艺等的不断发展打下了基础,发挥了巨大作用。

  茶文化论文 篇3

  摘要:随着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得到大力开展,旅游英语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运用旅游英语,是提升茶文化生态旅游魅力和吸引力的关键,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旅游英语是高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融入茶文化,通过这一形式的采取,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茶文化内容,加深对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认知,而且也能够提高旅游英语水平,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本文就针对于此,探讨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英语教学;实践能力

  1前言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进入到全面发展阶段,其中旅游行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例,而且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其中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就是典型的代表。在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但涉及到茶文化的内容,而且也牵扯到旅游英语,为了能够推动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具备这两方面兼备的人才是重中之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在此基础上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2茶文化与旅游英语的研究

  2.1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茶叶在我国拥有丰富的种植、生产历史,逐渐形成了极具内涵的茶文化,由于茶文化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地方特色,通过对茶文化的研究,不难发现它的继承与发展是受到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因素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一方面的原因,建立在茶文化基础上而形成的旅游行业成为发展重点。以浙江丽水为例,丽水这一地区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而成为生产茶叶的有利地区,在这一地区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是远远高于其他地方,因此,以茶为主开展的茶文化旅游成为丽水地区发展的一大特色,由此可见,茶文化不仅成为丽水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之一,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丽水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那些拥有丰富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区而言,在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过程中,有效、合理运用是关键,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这些拥有丰富茶文化旅游资源地区的建设工作。第二,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对于拥有丰富茶文化旅游资源地区而言,为了得到进一步发展,加强与国际的接轨,将自身所拥有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成特色品牌,在此基础上吸引外来人员,是获得发展的关键,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拥有丰富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区需要广泛纳入旅游英语专业方面的人才,从而为实现目标奠定展示的人员基础。

  2.2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情况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际的发展与国内的发展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多个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得到广泛开展,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这中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于此,我国教育领域为了培养社会所需求的有关英语方面的专业人才,开设了很多与英语相关的专业或者是教学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英语专业也逐渐变得热门起来,但是在现阶段的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由于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不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英语,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与旅游有关的英语,与英语这一概念不同之处在于旅游英语更加倾向于专业性,而在实际的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仍然将旅游英语的教学与普通教学等同,忽视了旅游英语的专业性,进而影响旅游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随着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对旅游英语方面的专业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旅游英语教学中,并没有融入茶文化,使得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能力还不能完全具备,进而影响了整体的进步与发展。针对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给予的建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大力发展背景之下,将茶文化融入到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有利于促进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提高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专业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有利于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3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讨

  在明确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情况之后,获知将茶文化融入到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是符合整体的发展趋势。如何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有效应用茶文化呢?可以通过对这一方面的探讨,为实际的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3.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所能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这一措施的采取,不仅让学生充分了解茶文化,而且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旅游英语的学习兴趣。在茶文化的组成内容中,不难发现是具有多样性这一特点,因此,将茶文化运用到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茶文化这一特点,在此基础上改变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枯燥性。比如说,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由于旅游英语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不能只固定使用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并且增加一些趣味性活动,通过这一形式的采取,不仅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而且也能够带动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可以融入茶艺活动,由于茶艺活动是较高的艺术水平表达形式,本身就包含着趣味性高、有益身心的活动,应用到旅游英语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旅游英语的教学质量。

  3.2优化课程设置,在教学中渗透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所能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优化课程设置,在教学中渗透茶文化内涵,从而促进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得到合理应用。在之前的课程设置中,忽略了文化内容的导入,进而导致学生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文化知识基础不扎实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高校要优化旅游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比如说在其中增设茶文化英语课程,同时让学生学习《茶文化概论》、《中国世界茶文化》、《茶文化学英语》等在内的茶文化书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系统学习茶文化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茶文化内涵,将旅游英语的教学与茶文化内涵相互连接,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双向学习能力,从而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

  3.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改变评价模式

  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所能采取的第三个措施就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改变评价模式,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由于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导致课堂索然无味,因此,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从而更好的学习旅游英语,以及培养相关方面的能力。第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相互联系,让学生能够调动生活中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能力得到良好的养成。第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小组合作活动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多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以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还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除此之外,之前教师评价学生通常是依据卷面成绩,但是这一评价模式需要予以改变,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来设置不同的评价方式,以此来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4结束语

  茶文化和旅游英语这两者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中日益发展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就是最好的佐证,为此,将茶文化运用到旅游英语教学中,不仅有利于促进茶文化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而本文就从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情况入手,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希望可以促进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蕙源.高职茶艺英语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xx(1):52-53.

  [2]高艳梅,刘娜.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研究[J].考试周刊,20xx(89):86-87.

  [3]刘兮凌.刍议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旅游英语教学的融合之道[J].考试周刊,20xx(A3):80-81.

  [4]钟卫红,古能平.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xx(15):59-60+65.

  [5]孙园园.情景教学法———旅游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J].广东教育(教研版),20xx(Z1):43-44.

  [6]张文杰.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xx(21):220.

  [7]袁铮.旅游英语教学探讨[J].语文学刊,20xx(19):153-156.

  茶文化论文 篇4

  摘要:浮梁是我国著名的茶乡之一。这里茶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存留有几千年的茶文化遗址,同时也包含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茶文化旅游代表。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境外市场不断扩张,浮梁如何抓住这一趋势,发展境外游,成为浮梁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浮梁茶文化自身优势和不足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境外市场拓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浮梁旅游;茶文化;境外市场

  1浮梁开拓境外茶文化旅游市场的优势

  1.1茶文化历史悠久

  茶历来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象征,浮梁最早也是因为茶才得以闻名于世。早在南北朝时期,浮梁就开始因茶而崭露头角,那时的浮梁已经成为古代中国最大的茶叶市场,在古代众多文人的作品中均记录了浮梁茶贸易中心的繁荣景象。至唐代白居易曾在他的代表作《琵琶行》中就有这样一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通过白居易的描写我们不难看出,茶叶贸易在唐代已得到迅猛发展。到了宋代,我国最大的产茶地就是浮梁。同时与唐代相比,茶的品质也有很大提高。就在宋代,我国许多名贵茶叶在此诞生,而且有大量品质上好的茶被进贡给朝廷。到了元、明、清时期,浮梁茶叶产量大幅下降,但是仍然有一些佳品被保留下来,流传至今:“浮梁的仙芝茶就被称之为茶中精品”。除此之外,汤显祖、明谈迁等人对浮梁产茶叶也是赞不绝口,虽然浮梁茶叶发展进入低谷,但还是贡茶之一。在清同治—光绪时期,浮梁的制茶工艺由绿茶生产转向红茶研制,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销量上,都有了明显增加,而且还远销海外。早在1915年,第一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浮梁所产红茶就在太平洋评选中获得金奖,从此名声大噪。建国后,浮梁茶叶迅速振兴,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恢复到了较高水平。

  1.2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浮梁县的每一个村落都被茶文化所氛围覆盖。在文物普查过程中,浮梁县几乎每一个村落都拥有着大量的茶文化遗产。特别是严台村,茶文化遗迹数不胜数,这得益于严台村村民的精心保护,严台村因此也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据了解,严台村茶园面积大、与茶相关的器具数量多,除此之外,有两处老旧的制作坊也被保留下来。村中的一个茶叶桶,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2010年的“中国历史名村”称号被沧溪村获得,沧溪村一共有800亩茶园,村民收入主要来自于茶叶和茶油。在清末民初时期,这里一共有六家茶号,一些茶商宅院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这些宅院面积之大、装饰之精美,从中我们不难想象沧溪村当时在茶叶贸易方面是何等兴盛。至今为止,一些传统的制茶工艺也被村民传承下来。磻溪村也是浮梁县的有名村落,从古至今,茶叶都是磻溪村的支柱产业,古时它是浮梁北部的古茶市,历史上记载磻溪是以茶叶为支柱产业,据史料记载,茶园面积最大时达到了3000亩,而茶号就有数十家。茶商将茶叶收上来之后,经由上海出口。

  1.3与陶瓷文化相得益彰

  汉代景德镇开始进行陶瓷生产,到了唐代,景德镇瓷业进入到了鼎盛发展时期。其中最为主要原因就是唐代茶叶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兴起了一股饮茶之风,而当时浮梁是最大的茶叶贸易中心,因此对陶瓷的需求非常之大。到了明清时期,景德镇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瓷业中心。这两个朝代都将御窑厂设立在这里,在生产的众多瓷器中,茶具占到绝大部分。

  2浮梁开拓境外茶文化旅游市场的不足

  2.1旅游资源未深入挖掘

  不可否认的是。浮梁茶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是从中国市场来看,以茶叶为主的品牌效应还没有形成,国外更是对浮梁这座茶文化古城知之甚少。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随着制茶工艺的不断改进,人们越来越重视茶文化宣传,导致我国产茶地区数量越来越多,浮梁茶叶在全国茶叶中的地位明显下降,显著特色已经丧失;其次,我国陶瓷可以说是世界闻名,中国和国外游客到这里大多数是为瓷器而来,而茶并不是人人喜欢,影响范围也没有陶瓷大,因此,浮梁茶文化被掩盖在陶瓷文化之下;第三,宣传力度不够。我国茶文化旅游才刚刚起步,但是宣传却没有及时跟上,虽然我国很多次茶文化节都是在浮梁举办,但是浮梁当地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推向世界。今后浮梁相关部门应当加大这一方面的宣传力度,把浮梁茶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宝贵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

  2.2旅游线路设施落后

  中国游客以及境外游客想要到达景德镇市还是非常方便的,有多条高速公路可供选择,但是下高速之后,想要到达浮梁县内,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尤其是我们前文所提到的一些村落,为了使茶文化得到更好的保留,这些村落尽可能减少现代设施。因此,浮梁县大部分村落的接待设施硬件极为落后。购物中心、酒店、停车场建设也非常落后。对于旅游景点来说,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吸引游客,吸引多少游客,尤其是在人们格外重视环境的今天,浮梁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制约其拓展旅游的一个重要因素。

  2.3旅游产品单一

  对于境外游客,他们到中国旅游,是尽可能地了解中国文化,这样才能不虚此行。尤其是对于茶文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含金量和品质。但是从目前来看,浮梁在这两个方面依然较为落后,既没有修建茶文化馆,而且即使身处这座古城,却感觉不到茶文化的历史和内涵。浮梁境内茶叶种植面积大,但是却没有茶文化的一席之地。如果浮梁在开展境外旅游时,只是一味地注重茶叶营销,不注重文化宣传,其发展必然受到严重阻碍。同时,境外游客接待人员素质不高,几乎没有人会说英语,无论是在接待水平还是在综合素质上都亟待提高。

  3浮梁茶文化旅游境外市场拓展的.有效途径

  3.1旅行社和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

  首先,当地旅游社对浮梁茶文化旅游进行规划和设计,设计完成之后,将浮梁茶文化旅游推广给江西境内所有的国际旅行社,再由这些旅行社将浮梁旅游资源推荐给与其合作的境外旅行社。与旅行社建立良好、长久的合作关系,输送客源,作为地接社的浮梁,应当将浮梁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常规旅游产品。此外,江西和浮梁当地政府也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将浮梁旅游作为与他国交流项目的一个附带旅游产品。在政府的推动下,浮梁茶文化旅游将形成品牌。同时,在接待外国来宾时,注重推荐浮梁茶文化旅游产品。同时,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比如旅游指南和浮梁介绍视频等的制作。当地政府可以将浮梁茶文化旅游印制成宣传资料,国外友人将宣传资料带回后,就能够产生宣传效应。

  3.2市场细分

  市场划分是开拓境外市场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市场划分,指的就是将有共同需求倾向的个体构成一个群体。对浮梁这一茶文化旅游景点来说,有些境外游客是想体验采茶乐趣的,有些游客想要参观古老的制茶工艺,还有些游客是购买新鲜的浮梁茶叶。由此可以看出,游客到浮梁旅游的目的是不同的,而经过细分之后,每一个群体的需求都非常相似,根据需求划分多种旅游路线,这样既不浪费游客时间,而且还能得到更好的体验。

  3.3市场定位

  浮梁拓展境外旅游市场,一定要做好市场定位,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突出特色。这是最重要的内容。自古以来,浮梁都是因茶而出名的,通过前文论述,我们也知道一些古老的茶商庭院、制茶工具等都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浮梁的特色,凭借这些特色就能让游客产生消费欲望,比如浮梁茶叶曾被作为贡茶,上供给朝廷,在进行宣传时,就要突出贡茶。(2)时机把握得当。现阶段,中国传统文化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吸引了一大批境外游客到我国参观旅游,浮梁一定要抓准这一时机,把浮梁茶文化推向世界。(3)品质的提升。境外游客到我国旅游,是为了获取更好的中国体验,享受中国传统文化大餐,他们对于价格并不敏感,更在乎的是体验、感受和服务。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相关企业可以采取“高价格,高品位,高享受”的服务,让他们的高品质需求得到满足。

  3.4完善设施建设

  浮梁自身要加快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酒店、商场等公共设施的档次,为境外游客带来舒适体验。除此之外,境外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将越来越多,因此,浮梁旅游部门和企业应当加快培养英语或小语种接待人员,提高接待人员水平和综合素质。

  4结语

  浮梁茶文化境外旅游市场的拓展,不仅对宣传浮梁自身有利,同时它带动了整个江西茶产业的发展,也在境外游客面前,树立了良好的中国形象。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在人们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将得到的蓬勃发展。浮梁一定要在政府的引导下,自身探索拓展境外旅游市场的有效路径,实现浮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定益.论景德镇浮梁茶文化之建设及茶文化旅游之发展[J].农业考古,2011(5).

  [2]占春萍.杭州茶文化旅游境外市场的拓展———以日本为例[J].现代物业,2011(05).

  [3]江毅,付火水.景德镇浮梁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4(6).

  [4]江毅,李琳燕,付火水.陶瓷文化旅游视角下的浮梁茶文化旅游研究[J].大众文艺,2014(24).

  [5]周文杰,赵博生.境外旅游资源开发及市场拓展研究[J].管理学家,2011(1).

  [6]安文.中国茶文化旅游的拓展与提升———“首届中国茶文化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思考[J].农业考古,2013(5).

  茶文化论文 篇5

  厦门茶文化的精华是茶道。曾经有人认为茶道出在日本,其实,厦门仍保存古中国的茶道。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是茶艺,它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厦门的茶艺基本上具备这些条件。

  茶 叶

  茶以新为贵,优质茶叶是茶道的基本条件之一。 厦门人大多爱喝乌龙茶,它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外形色泽青褐,故称"青菜"。乌龙茶经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乌龙茶经冲泡后,口味醇厚。厦门人多爱选择安溪的"铁观音"。

  茶 水

  泡茶对水有严格的要求,因为水有软硬之分,凡每公升水中钙、镁含量不到8毫克的'称为软水,反之则称硬水。泡茶要用软水,用硬水泡茶,茶味变涩,茶香变浊,茶汤变色。明代许次经在《茶疏》中说:"精茗,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过去的厦门,淡水奇缺,多取井水泡菜,而以南普陀寺五老峰的泉水、鼓浪屿的"三不正"井水最佳。如今多用自来水,因海堤建设,北溪引水至厦,经沉淀除污,加上煮沸,都变成软水,符合泡菜对水之要求。

  茶 具

  厦门人饮乌龙茶,爱选用有加盖的陶器茶具,因其会"保香"和"保味"。最喜欢"孟公壶"和"若深杯"。"孟公壶"又称 "孟臣罐",容量仅50一100毫升,小的如早桔,大的似香瓜。小的茶杯就叫"若深杯"或"若深瓯",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仅能容4毫升茶水,通常1个"孟公壶"与4个"若深杯"一起放在圆形茶盘中, 显有艺术欣赏价值。

  火候与汤候

  茶道讲究火候与汤候。火候指煮水的火力,煮水时间的长短与汤候有关。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说: "有水有茶,不可以无火。非无火也,失所宜也。"是说品茗,必需茶、水、火三者都好,缺一不可。厦门的品茶行家烧水,既防"嫩"又防"老"。水未烧沸,谓之嫩;水开过头,谓之老。用没有烧开的水泡茶,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不能尽数浸出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茶汤不鲜美。水烧过火,使溶解于水中的气体不断排出二气化碳,同样地茶汤缺乏鲜爽味。若用回烧的开水泡茶,茶汤会有"熟汤味"。烧水过长,水分蒸发过多,开水中的盐类物质含量相对增加,特别是亚硝酸盐的含量的相对增加不利于健康。所以,厦门人 "水老不泡茶"。泡菜时间不宜过长,以3一5分钟最适宜,泡得过长,茶汤内的多酚类会增加,带有苦涩味。所以,厦门人泡茶,有"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之说。 其实,冲泡乌龙茶两泡便弃之真有点可借,一般可冲泡三四次。

  环 境

  茶道讲究品著佳境。明代文震彦曾说:"构一斗室,相傍山斋,内设茶道,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淡,寒窗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这叙述的是古代文人骚士追求的清寂生活。厦门人则爱闹中取静,择街边巷尾、或房前庭院、或厅堂一 角,摆下茶几,数人围坐,会友聊天,洽谈生意;讲究的厅里茶几周边,置古色古香的雕花交椅,亦有现代沙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在厅里布置了许多摆设,花瓶古玩,燃香播乐,增添雅 致。万石植物园内有许多茶室,有在树荫石凳,有在寺庙庭院,随 游客兴致,择席而坐,边品著边观尝自然,交谈情心,十分自得。而以太平岩寺的"茶人之家"最为清雅。"茶人之家"为王震题写,它是福建省茶叶学会、省、市茶叶进出口公司以及万石植物园合办的 品茶"沙龙",供应乌龙茶的各种极品,厦门名点。游客至此小憩品 著,低吟摩崖诗句:"洞口木棉飘堕叶,石头石笑引流泉。卷帘遥岫层层出,望海轻帆片片悬。"回首厦门"小八景"的"太平石笑",渐进佳景,其乐无穷。

  茶文化论文 篇6

  摘要:通过对微信相关热文的传播分析发现:热文内容主要是随笔与养生;对茶文化的解读集中于精神层面的参悟修身等;茶叶行业微信公号虽多,但传播影响力较低。值得注意的是茶文化传播的同时也存在养生泛化、过度营销的问题。茶叶行业应在内容、行业自律、营销等方面多策并举提高茶文化传播主导力。

  关键词:微信;茶文化;营销

  我国饮茶的传统久远,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时期,“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文化自唐朝便开始的形成,在宋代为盛,中国茶史上历来就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1]。茶在产生初期更多承担的是医药和祭祀的功能[2],唐代之后,随着茶叶种植、制作技艺的提升,以及陆羽等人的提倡,饮茶逐渐成为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茶米油盐酱茶”,伴随着生活习惯与各家思想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的“琴棋书画诗酒茶”。文化是社会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所有与众不同显著特色的集合总体,除了艺术和文学,它还包括生活方式、人权、价值体系、传统以及信仰[3]。从文化定义上来看,只要与茶相关的知识、生活、物质、情感等都可以归纳到茶文化方面。我国茶文化核心是茶道,茶道思想并不是单指道家理念,而是集诸家精华而成。茶仙陆羽将儒道佛理念融入《茶经》之中并与唐代文化生活结合起来,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4]。茶文化的传播在新媒体兴起之前,主要承载于各种书籍、报刊、影视作品等,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用户媒介使用习惯逐渐向微信、新闻客户端、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转移,微信成为其传播的重要媒介。

  1微信热文中的茶文化传播解析

  微信产生于20xx年11月,目前月活跃用户超过8亿,据20xx年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App中微信使用率第一,社交媒体中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也排在第一位。微信的高使用率以及朋友社交的“黏性”使得其成为各行业的必竞之处。本文以茶为关键词借助微信分析工具——清博大数据,对微信全网进行检索,获取相关的文章内容、发布者信息、指数排行等。通过检索发现以“茶”为关键词的公众号高达9.2万个,微信文章超过50万篇,阅读超过10.2亿次。

  1)茶文化热文内容以随笔与养生为主。微信热文是基于阅读量和点赞数的综合排行。通过热文排行发现,排名前400的文章均阅读10万+,考虑到微信单篇文章阅读10万+的统计上限,实际的阅读次数要更高。文章主要集中于两大类,一是随笔,二是养生。随笔形制短小,意蕴深远,常用轻松、自然、含蓄的方式给人以深邃、蕴藉或清净等感悟。随笔题材不限,表现手法自由,可随文章需要灵活运用,其常将笔触指向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对文化的理解和阐释[5]。如排名前列的文章“等我们老了,就这样过日子吧!”关于茶的内容:“等我老了,带着茶,退出江湖,就住在一个人不多的小镇上。房前种茶,屋后种菜,没有网络,自己动手做饭……”,行文不拘文笔自由体现了笔者对“出世”理解与追求。其他热文诸如“过去,是隔夜的茶”“人生不过一杯茶”等也是此类。养生文在热文中比例也较高,约占1/3左右。此类文章多围绕茶叶防癌症、茶叶与免疫力、茶叶的各种有益功效等,典型的文章诸如“癌症和茶叶有关系吗?喝茶能防癌,我们该信吗?”“103岁老人每天喝此茶,一辈子没去过医院”等。

  2)对茶文化的解读集中于精神世界的参悟修身等。微信用户的阅读、点赞、转发等行为造就了热文,或者说微信热文反应了微信用户群体对茶文化的解读。虽然茶文化包罗知识、生活、物质、情感、精神等,但用户对此的诠释集中于精神世界的参悟修身等,也即道家天人、儒家修身、佛家禅悟等。对茶文化的解读首先体现在“人化自然”“贵生”等道家天人理念。此类茶文化常用自然比拟,表现对自然的亲近,如“人生不过一杯茶”,寄寓淡泊超逸之心“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茶文化中贵生保生理念渊源已久,神农尝百草遇毒“得茶而解之”,后人“品茗养生,保生尽年”。用户对茶文化的解读其次体现在修身禅悟等方面。茶文化中的律己修身,主要是借清茶一杯,审视自己,得乎中道[6]。如文章“一茶,一书,一知己”中的“淡中有味,虚怀若谷”。借茶悟禅如“茶已凉冷何必温,人走灯灭何必留。佛家讲求的是惜缘,而不是攀缘。”此外,茶文化中的道儒佛三者时常交织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总体上来看,微信中的茶文化以茶为媒,通过沏、品、饮、赏等,以茶参禅修身悟道。茶相关的物质文化则未被受众纳入潜意识。这一点也高度契合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视精神世界的特点。

  3)茶类公号的传播影响力较低。茶叶行业普遍重视微信这一传播平台,注册公众号发表文章进行茶文化宣传与营销,以茶命名的公众号目前已经超过9.2万个。但从微信热文的发布者来看,排名前400的文章,主要是各商业自媒体,如“读悦文摘”“每日精彩”“简易心理学”等,排名前100的热门文章仅见“茶叶复兴”这家公号的一篇文章。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各类茶叶的历史典故举不胜数,我国茶叶质量认可度也较高,国内外重大奖项都有斩获。沿袭上述优势的各茶叶行业理应在茶文化传播中发挥主导作用。然而从清博指数茶类公号20xx年1月月榜来看,仅有“茶的故事”“禅茶一味”“茶道”等5个公号的文章阅读突破微信统计上限10万+。微信WCI是用文章发布数、阅读量、点赞数等6个指标对微信账号进行的指标计算,它能够衡量各公号的传播影响力,微信传播指数WCI超过1000是衡量优质公号的重要标志。从茶类榜的公号数据来看,各类指标如总阅读数、最高阅读数、平均阅读数等都较低,WCI月均超过1000的3家,超过800仅8家,整个茶叶行业传播乏力。

  2茶文化传播中存在养生泛化、过度营销的问题

  国人饮茶之始,便与医相关,神农氏尝百草中毒后“得茶而解之”。茶文化萌始与发展也始终与治病相连。如唐代《本草拾遗》称茶是“万病之药”。明代《本草纲目》中用茶治病,附方十六则[7]。从现代医学来看,茶文化中的茶疗更多的是保健养生。一些茶叶中的确存在某种物质可以阻止某类病毒传播,但并不意味着该茶叶自身有此功效。当前微信热文中的养生文众多,作者普遍不是专业的医生,标题时常出语惊人如“茶叶是癌症最大的克星”,文章内容对茶叶的功效普遍夸大,常见“预防艾滋病?茶叶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EGCG竟可以阻止艾滋病病毒传播。”“作用不亚于阿斯匹林”等。长期接触此类信息,容易误导对正常疾病的治疗。茶叶行业也是微信热文的重要推手,其发布的文章虽然热文较少排名靠后,但由于推广力度较大,通常一些文章也能获得较为体面的阅读量。这些文章更多的是企业的硬广或软文,将茶文化直接与产品挂钩,试图获取短期的市场效应。这类热文形式手段单一,大多为硬营销,难于持久的黏合用户,虽然图文声情并茂,但内容更多的是直接的产品阐释或“自夸”,冀望在用户有限的阅读时长中塞满更多的信息。朋友圈、微信群也时常见缝插针广而告之,给人以过泛之感。长此以往极易降低用户对茶企的信任,影响茶叶行业的健康发展。

  3多策并举提高茶叶行业在茶文化传播中的主导力

  当前茶文化微信热文传播中存在养生泛化、过度营销等问题,茶文化传播的重要机构茶叶行业在热文传播中也整体乏力,这一现象不利于茶文化传播,也会对茶叶行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茶叶行业应在内容、行业自律、营销等方面多策并举把握茶文化传播的主导权。内容方面应借鉴成熟公号的做法,摆脱以茶说茶的思维惯性,将茶文化与广阔无垠的生活嫁接,结合传统的道、佛、儒等理念,与用户会心会意,增强文章的文化力,在内容传播中获得先发或质量优势。针对当前微信热文中茶疗养生文化泛滥且偏颇较大的问题,茶叶各协会应考虑出台相相应的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切忌以伪科学宣传茶疗效果。另一方面各茶叶行业应主动发声科普健康的茶疗方式。对于一些严重失实的内容,可以考虑向微信平台或相关部门反馈。借助茶文化营销时,首先应认识到微信是一种“一种生活方式”,用户在微信中交朋友、展现生活、经营自己等,它是用户生活的延伸与补充。微信营销的目标是带给用户一种新的生活、交友方式,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渠道或者销售渠道。须知无论是直接的硬广宣传还是软文暗诱,用户都能够一眼认出,应改变传统营销策略,变推为拉,将直接的市场推广放在次要位置,主动迎合用户对茶文化精神理念的认同,获取关注信任与建立关系。放弃推销思维,更多的以用户为核心让用户有所裨益,并借助特色定位构建专属微信场域。

  参考文献

  [1]姜天喜.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6):30-32.

  [2]王金明.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与翻译人才的培养[J].福建茶叶,20xx(12):17-18.

  [3]陆扬.文化定义辨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151-154.

  [4]李丽施.中国茶道中的道家理念研究[J].茶叶,20xx(4):256-259.

  [5]周晓燕.小品文、杂文和随笔文体辨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5):135-138.

  [6]方雯岚.儒家思想与茶文化[J].大家,20xx(9):20-21.

  [7]王剑.《本草纲目》茶疗集腋[J].中医药研究,1992(5):48.

  茶文化论文 篇7

  摘要: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在中国有47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文化长廊中绽放着耀眼的光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文化往来也更加紧密,近些年来,中国茶文化在世界文学领域的影响,为更多学者所关注,尤其是英美文学的影响,多年来一直是文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以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进行几方面分析,并以小说《吃碗茶》为例,对茶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影响进行剖析。

  关键词:茶文化;华裔美国文学;影响;吃碗茶

  华裔小说《吃碗茶》在华裔美国文坛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小说的整体架构与内涵具有浓郁的中国式家庭小说特点,而同时作品中的很多细节,又展现出了很多西方文学的特色,尤其是其中有关茶文化内容描写,完美地整合了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吃碗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茶”这一意象入手,展现了作者对当时自己的境遇以及自己所处的这个阶级的态度,可以说是华裔美国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对世界茶文化交流与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1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所谓的华裔美国文学,就是具有美国国籍的中国作家所创作的作品,这些人有的是长期生活在美国,有的是对美国文化比较了解,他们是世界文学领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华裔文学在上个世纪的中叶渐渐兴起,这个时期美国华裔文学发展十分快速,并且人们对华裔美国文学的认可度很高,当然也有众多优秀的作品流传下来。那么如果说到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茶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吃碗茶》这部作品,它是,美国华裔作品中对中国元素诠释最好的文学作品之一,其作者为朱路易。与《吃碗茶》一样,所有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基本都是以“茶”这个元素为线索,并通过各种茶事,展开情节,最终展现人物关系、作品内涵。茶文化的起源是中国,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神奇的地方在于,不管是美国、英国还是荷兰,很多欧洲国家对于茶的喜爱,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国人,并且在长期的文化融合以及发展过程中,这些国家也渐渐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茶文化体系,这当然也为华裔美国文学奠定了优良的文化土壤。

  2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具体体现

  以《吃碗茶》这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为例,对其中的茶文化进行研究,通过“以小见大”的视角,为人们展现我国茶文化对华裔美国文学的影响:

  2.1家庭小说的架构与伦理

  首先,按照故事的整体架构可以发现,《吃碗茶》是一部刻画家庭琐事以及人物关系的小说,主要涉及两个家庭,一个是王化基一家三口、儿子宾来和美爱的小家庭以及宾来伯父王竹庭一家。对于华人大家庭来说,最具代表意义的制度包括两种,一种是实行了家长制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实行了堂会制度的管理模式。小说的线索以儿女情长、家庭婚姻的状况着手,通过对家庭中琐碎小事的细节描写突出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与生活的艰难。其中最让人难忘的暴力场面,当属王化基割了阿桑的一只耳朵。通过局内人看待事情的角度,对华裔社区中的生活琐事、日常行为等情况进行描述,充分的体现了雷庭招心思的缜密。将主要的视角放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也许有以下一点原因:首先,利用人们对生活中家庭的重视,还有家庭小说在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中的地位,从而对我国的“家国”传统精神进行弘扬。在《中国文化导论》中曾经提到关于家庭的概念,其中阐明了家庭是中国文化的基石,丰富的家庭文化汇聚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直到今天,仍有颁布论语治天下的理论,可见儒家经典的典籍对现代生活具有着非凡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更注重于忠孝仁义等道德礼仪的养成,这点在阅读了《吃碗茶》之后就会有明显的感受。然后,利用书中虚拟人物的一言一行,讲述了关于“孝悌仁义忠恕”等儒家伦理的观念。之所以将家庭作为书写重点,主要还是家庭生活存在普遍性与大众性,读起来更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利用家庭文化情况去表明自己对社会的一种态度问题,利用潜移默化的书写家庭小说去反衬对生活中不公的不满,并折射出华人在美国所受到的压迫和所处的困境。通过对小说的总结,人们发现,作者书写的小说虽然围绕华人的日常生活,但是还是想通过两代人之间思想观念的差异来表现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的格格不入。其次,中国人对于家和乡土之情非常注重,视其如自身血液一样重要。中国人不想自己被视为工具,所以对家与家庭生活的概念才更加重视。因此,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有时显得有些戏剧化,看似滑稽却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比如主人公虽然是一个“有家室的人(familyman)”,虽被戴了绿帽子,可是为了保持家庭的完整却依然决定退步和忍让。小说出现的时间段,正是单身汉走向家庭温暖的重要时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对于设定的不平等“排华人法”,使得华人不得已忍受了多年的.单身汉生活,扮演着单身汉父亲与缺席的丈夫等角色。无论是在肉体的折磨或是在精神的打击上,都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这也对华人的下一代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家”的概念更加重视,了解其中心酸和痛苦的他们,懂得感恩于珍惜此刻的来之不易。作者在这个时机利用家庭书写小说,对华人的历史重大转折时刻进行记录,是一次挑战之举,更是深谋远虑、审时度势之举。小说中有几个比较鲜明、呆板、固执的角色,读起来让人有些气愤的同时,又对生活的不公产生抱怨。对于固有伦理的墨守成规,使得父亲王化基成了封建家长的典型代表。他时刻牢记“本分(du-ties)”。虽然自己不论是在作为别人的丈夫方面,或者是作为父亲方面都非常失败,可还是喜欢拿“本分”说事,同时要求所有人做事要有规矩,不可以鲁莽任性。小说中时刻穿插着关于“本分”的描述。比如:本想尽早与妻子团聚,却时刻拿生意忙当作借口,这种对生意的本分使得他与妻子始终见不到面。还有,他作为父亲,认为儿子需要尽早结婚成家,认为这是自己应尽的、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义务,同时将儿子要尽早传宗接代也列为“本分”的范畴,真让人哭笑不得。宾客与父亲王华基的想法一致,主张“尽本分”是子女必须遵守的义务。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服从和妥协,不具有有价值的实际意义。他们那一代人严格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言听计从,宾来不敢有半点违反,这是一种盲从,是社会制度的一种悲哀。论语中也将“孝敬父母,敬爱兄长作为仁爱的根本”。这时的宾来已经来到了美国,作为年轻人的他,对美国的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思想上也有所变动。主要是不再受重男轻女的固有思想束缚,毕竟在美国女孩也同样受到宠爱。虽然在思想上有变动,但是宾来还是保留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趋于顺从现实与传统的一面。小说将宾来和其父子关系作为主线,遵循了“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道德理念,这都体现了中国式家庭小说的特有伦理内涵。

  2.2“在路上”小说的故事情节

  将“中国性”展现的淋漓尽致的华裔美国作家,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就有这种本领。比较典型的《吃碗茶》小说,讲述了中国式的家庭关系,同时也融入了西方“在路上”小说的特征。利用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使得故事的背景和起因,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小说中描写的情节主要是人们迁徙和流浪的生活,伴随着精神的巨大压力,有些人甚至会出现精神出轨与漂泊的情况,对生活的无奈和斗志的丧失成了小说的主线。这里生活的人们有短短几天的,也有长达几十年的,而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的搬迁,有的出自自愿,更多的是被迫旅行。文中关于搬迁从水路写到陆路再到航空,采取的方式全面,参加的人物复杂。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华裔美国人流亡的故事,对于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比如孤独、许诺、失信、婚姻以及背叛等故事的描述。其中还讲述了一位英雄的事迹,他搬离故土毅然选择流亡生活,在异国他乡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还是关于“流亡”、“流浪”和“在路上”的故事。还有,宾来虽然暂时摆脱了小家庭的束缚,拥有了独立的思想,可是还是要在众多华人的生活环境中生存,他利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来自西方的文化,从而成长进步。总之,小说《吃碗茶》出版于1961年,作者是美国的作家雷庭招。小说的内容主要以移居美国的中国人生活作为根基,描述的是当时美国的唐人街中华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小说的结构与讲述的道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部关于中国式家庭生活的介绍。通读全文还可以发现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这部小说不但讲述了关于吃茶的事,而且还融入了部分西方的文学特色,其中不乏有几分流浪汉小说的描写风格。利用时隐时现的“在路上”情节,体现出物质上的窘迫以外,还伴随着精神上的孤独。由于生活的无奈,多数人物选择从“家庭”走到“路上”,虽然有些也是处于自愿,但更多的还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利用巧妙的记录描写了家庭小说与“在路上”等流浪小说之间的联系。回归了“成长”与“归宿”的主题设定,同时也阐明了年轻人的成长经历和做为弱者的女性觉悟。关于小说中内容的描写,一方面是对中西方元素的融合,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实情感,在这两点上倒是可以值得相信的。小说中的华人以及典型人物宾来多次的更换工作,多次的搬家,让读者阅读的同时思考不同旅程带给人们的弊端。宾来以及妻子对婚姻的不忠诚,是精神上的“出轨”行为。同时伴随着作者故意隐藏的关于王华基的妻子李氏长达二十多年的心灵流浪行为,更值得人们唏嘘。结束语茶文化在文学领域的渗透、影响,直接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也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内涵。本文仅以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为范围,通过对典型作品《吃碗茶》的解析,研究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文学爱好者以及作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赵文书.华裔美国的文学创新与中国的文化传统[J].外国文学研究,20xx(3):69-75+172-173.

  [2]蒲若茜.“越界”与“回归”———20世纪末华裔美国文学的主题演变[J].中国比较文学,20xx(2):90-102.

  [3]吴冰.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翻译问题[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xx(1):12-20.

  [4]文晶.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一个尚待拓展的领域[D].黑龙江大学,20xx.

  [5]吴冰.华裔美国文学的历史性[J].外国文学研究.20xx(7):34-35

  [6]陈祖群,肖宝凤.对话:北美华人文学中的汉语文学与英语文学[J].华文文学.20xx(9):36-38.

  茶文化论文 篇8

  摘要:在现代化信息时代下,城市规划逐渐以科技化产业为主,部分民众选择回归原始,与自然亲近的意识逐渐加强。而茶文化艺术产业园的开发就符合当下人们对自然生活的追求,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强烈的主题意识,还为人们提供了茶文化交流的场所,这样的人性化设计需提上日程。但是,在当代,开发过程中缺失地方特色、人性化设计不完善,所以要完善并弘扬传统的茶文化,且建立符合文化背景的主题园。

  关键词:茶文化;艺术产业园;景观建设

  目前,茶文化产业园形成了规模化的茶旅游业务,也是目前一种新型的生态产业。这样的产业不仅对农村产业的结构调整起到一定优化作用,还能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以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本文主要以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特点进行景观设计,且对茶产业的未来发展和文化的弘扬有着推动作用。

  1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的理念

  1.1遵循因地制宜,保护环境原则

  就茶叶的种类来说,我国茶叶种类较多,而大部分集中在南方地区,一般茶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所以,在各地区引进不同的茶树品种时,就需要根据其相应的生长习性和当地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茶树品种,为此产业园的景观设计应该着重考虑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存在。一般茶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多半会采用就近原则,主要建设在产茶区附近,而景观的形式主要是以临山建筑和人造景为主要特点。而这些人造设施都会对当地的生态和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人文特色对建设的产业园进行规划设计。

  1.2遵循多功能化,多元化原则

  针对建设的茶文化产业园的设计方向还是要保证其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现在产业园的开发建设的设计理念源于对农村特色化发展的思路,需要保证相应的经济利益,才能有多形式的发展和相呼应的产业形势。例如,在建设茶文化产业园中设立茶艺体验设施,茶园近景观赏等等,这样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后期人员建设而破坏。

  1.3遵循创新性原则

  在结合当地的民风和特色建立的茶园主题园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而在设计景观时需要融入其相应的概念,并赋予无与伦比的特色形式。设计具有特色的茶文化茶叶景观需要将当地的特色和文化内涵进行融会贯通,在设计时可以融入景观长廊这一特色景点,通过石景和楹联的映衬呈现出不同风味的茶文化意境,如在赋予其相应的诗歌形式,那么茶文化的意境就更上一层了。但是,景观在设计时需要注意合理性和形式多样性,切记不要抄袭其他景点设计。

  2茶文化主题园的景观要素分析

  2.1地形地貌

  建设茶文化主题园还需要考虑其地形地貌等因素,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决定其建设的规模,以利用当地资源为主,人为建造为辅,这样才能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而且投入成本也相应减少,以上方案不仅可以良好地开发用地,还能将茶文化的意境融合进来,更加自然化。平缓的地形会给旅客带来一定的视觉疲劳,主要表现在其单一的景观布置,不过在设计时,可以考察当地的地形及相关配置,利用其古老建筑或者特色植被进行穿插搭配,这样会给旅客带来不一样的延伸感,也增加了其特色。不过过度平缓的地形会给旅客带来一定的空洞感,这时可以将层次不齐的植被进行充分的利用,还能起到一定的分割空间的作用。当遇到坡地较多的情况时,可将高突地形当做背景种植乔木等植被,这样可以增加景观中竖向的视觉效果,更加突显其景观特色,或者利用周围的坡地、溪水等动态的景观来增加其趣味性。

  2.2园路规划

  在园林的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景观中的园路,不仅可以起到向导指引的作用,还能将特色性景观重点标注,达到空间的完美序列,也可将游客集中。而建设茶文化主题公园的规模无法统一,所以,园路在设计中,其宽度、坡度都无法形成统一的模式。第一需要考虑的方面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因素,在整个布局设计时,将中国传统的园林格局进行融入,自然且赋予生命力。第二茶文化主题公园将园路需要进行分级处理,主干道需要连接有功能性和景观性的景点,次干道需要连接一些有文化性、趣味性的主题景点,可以完整地表现茶文化的不同风格,将景观进行分割的好处在于主体景观能表现主要的文化氛围,可以用主干道进行引导,而其他具有点缀的景观可以根据主干道的铺垫进行有序的引导,层层递进,给人以视觉的丰富感,不要形成跳跃式的引导,这样会使游客无法专一进行欣赏。而其他功能性的设计,游客在有需求时可以进行独立设置。

  2.3水体设计

  茶文化产业园的建设中,水体的建设不仅可以充分活跃景观分布,还能将景观提升一个层次,而且在地形较为单一的情况下,还能起到分割、延展空间的作用,加入水元素的景观可以改善小气候环境,而且也承载了游客的`活动功能的作用。在产业园中水体的设计,主要是源于地形、植被等配置因素的影响,进行适当的利用,这样可以营造出来静动结合的景观意境。水体的利用多半表现方式为动态景观,如根据规模的不同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水帘,静态的水面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倒影出景观景象,可以丰富茶园内文化的内涵。一般大面积的水体映衬着大型园林建筑,加上植被的介入,形成了完美的景观设置,小面积水体则以少量的植被进行配置,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景观。最后水体可用于浇灌茶园,生态便捷。

  2.4植物配置

  在茶文化主题园中配置以茶为主要基调,其他植被的选取还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进行选取,不仅有强有力的生命力,还具有当地的特色,不过在园林的建设中,植被是唯一具有生命体的配置元素,随着植被的生长,会出现不同时期的姿态,从发芽到掉落都呈现出不同的美景,同时也赋予了茶文化主题园独特的生命力,而且还完美地展现了四季的变化。如为了给主题园创造更好的生态效果,不仅要种植大量的茶树,还应结合当地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植被进行种植,不要为追求视觉效果的完美,而违背植被应有的生长习性。在植物色彩的搭配上,不要追求色彩的艳丽而忽视了整个茶园的意境,避免造成喧宾夺主的感觉,需要搭配清新优雅的色彩为主要基调。配置的植被中多选取一些类似梅兰竹菊等风格淡雅的花卉,或者种植一些香气宜人的花卉,如桂花、兰花等,在茶园水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配置些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来映衬整个茶园的意境。茶文化主要体现在“形”、“意”、“神”三方面,这些都可以在茶园中体现得淋淋尽致。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茶园外围添置些乔木林带,这样不仅加强了林缘线,还能起到防护的作用。

  2.5景观小品

  整个茶园的景观设计中,需要增加些景观小品,以起到点缀的作用,如具有茶文化的雕塑作品,体现浓厚的茶园文化。还可以增加一些有关茶文化的历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提升意境的小品,利用这些可以表达茶文化的精髓,给人以很直观的感觉,也彰显了茶道的精神。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茶文化产业园景观的建造中,利用当地的地形和有利资源,不仅可以展现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但是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自然景观生态的保护,以及尊重当地民风习俗。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对生态平衡的保护,这样才能保证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带动整个农村文化。

  参考文献

  [1]胡牮.论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景观设计技巧[J].福建茶叶,2016,(02):76-78.

  [2]原菊蒲.关于文化产业园规划的几点思考———以梁子湖生态茶文化园概念规划为例[J].企业导报,2014,(21):216-217.

  [3]董建文,兰思仁,林洁,黄启堂,沈晖.观光茶园景观美景度评价及营建技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03):66-68.

  [4]张翼峰,郑金.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设计探讨———以武汉创意产业园为例[J].规划师,2009,(04):56-57.

  茶文化论文 篇9

  摘要: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自古以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咖啡于西方人而言,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茶于中国人的意义,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茶与咖啡是中西方极具代表性的饮品,它们被视为是中西方文化的代表之一,茶的清新淡雅与咖啡的浓香醇厚使它们各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韵调。文章通过介绍两者的起源以及发展状况,分析两种饮品背后的文化差异,以解释现如今中西方文化表现上的不同,甚至通过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相互比较还可以看出中西方的人文气息,以此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与人文情怀。

  关键词:

  茶;咖啡;文化差异

  文化,经常被很多文人及学者们挂在嘴边或者写到文字里面。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长时间以来就未曾停息过,并且一直都是学术界讨论的主题。能够让人意识到的是文化的的确确在不同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是由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这两部分组成的,而精神生活强调的就是文化上的生活,也就是说没有文化就没有人们的精神生活。众所周知,茶与咖啡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饮品,茶的清香淡雅给饮茶者带来沁人心脾的陶醉之感,而咖啡的浓郁醇香则给饮者带来回味无穷的境界。茶是发源于中国的一种独特的饮品,自古以来它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咖啡于西方人而言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如今茶与咖啡已经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尽管这两者都扮演着静心、舒适、闲淡、享受且注重品位的一种生活文化,但是两者却在很多方面表现着很大的不同,主要的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1茶与咖啡的起源

  1.1茶的起源

  关于茶的起源问题可谓众说纷坛,并且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和解释。不过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是茶树的发源地,并且茶也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地引入到世界各地的,实际上中国的确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有茶的存在了,无论是从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当中,还是从古代诗歌对茶的描写里,都可以看出茶在中国由来已久。尽管对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说法,但是却不曾对茶的起源有个定论,关于茶的原产地有西南说,四川说,江浙说等。而茶的发源时间更是众说不一,分别有神农说,西周说,秦汉说,六朝说等等。总之,茶的起源和时间仍然因为历史记载的缺乏和不精确而显得模糊不清,但是这些并不影响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1.2咖啡的起源

  咖啡的起源同茶的起源是有相似性的,即它也是没有一个定论和确定的说法的。根据历史学家的解释说,非洲是咖啡的故乡,咖啡树最早生长在埃及的咖法(Kaffa)省,并且据说在17世纪中叶的时候,土耳其的大使们将咖啡引入到了法国,之后法国将咖啡推向了西方的各个国家。总之,茶与咖啡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并且由于历史的久远性以及史料的缺乏性问题,关于茶与咖啡的真实起源等问题已经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一点的是这两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主要饮品,并且逐渐的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并不断充实和发扬。与茶并列的咖啡亦是西方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也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咖啡文化。两者在世界上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2茶和咖啡的普及发展状况

  2.1茶的普及与发展状况

  在中国的国土之中,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和演化,茶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茶文化,比如说有茶艺、茶道、茶具、茶包装、茶楼设计以及茶诗和茶禅等等很多方面。饮茶在很多时候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饮茶,它代表了更多语言性的传达与阐述,代表了艺术的境界与审美。一方面它使得人们精神生活或者说是文化生活不断充实和富裕,另一方面它又推动着茶具、茶器以及茶文化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并且在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吸收了中华的茶道文化,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茶文化与茶艺术。据统计茶是在16世纪的时候引入欧洲的,到18世纪的时候茶多在欧洲已经盛行起来了。之后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等西方国家为了垄断中国的茶市场和茶商品贸易,不断的'强行进入中国市场,逐渐地形成了对中国茶的控制。之后美国虽然没有直接的参与到对中国茶的垄断中来,但是他却凭借着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世界地位将发端于英国的速溶茶和冰茶推广到了全世界。

  2.2咖啡的普及与发展状况

  据调查显示,咖啡在西方国家里的传播和兴起要比茶叶晚一些,据说在17世纪的时候,新理性主义的思想在欧洲迅速地蔓延开来,并且这一新思想催生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接着在此思想的传播之下带动了具有“醒脑剂”功能的咖啡的盛行。西方国家为了打破阿拉伯人对咖啡生产的上的垄断,荷兰人与法国人都耗费了巨大的精力,终于在爪哇和中南美种植成功,并且开始大量生产。自此以后咖啡就持续地进入到欧洲的市场之中来,并且深受各个国家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咖啡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里,主要的是集中在聚会社交的场所之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北美,据说咖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才开始发展起来,而美国对咖啡的营销策略是推广真空罐装的咖啡和速溶性的咖啡。并且美国在1971年的时候在西雅图创立了首家集聚咖啡文化的场所即星巴克,今天的星巴克更是在多地都发展起来了,逐渐的成为世界咖啡文化的中心之地。大约是在20世纪的时候咖啡才传入到中国的,并且是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咖啡馆,但是那时的咖啡还只是凤毛麟角,并没有在中国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直到半个多世纪以后咖啡才在更大的范围内被中国人所传播。咖啡于国人而言一直都是一种舶来品,它代表的是年轻人对时尚的追求与好奇,尤其是在国内各个地方兴起的星巴克这样的咖啡文化中心更是对时尚的展现,同时也是国人们了解国外文化的一种途径。

  3茶和咖啡与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的范围可谓是包罗万象,文化属性也是繁多的,包括饮食文化、出行文化、艺术文化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围。茶与咖啡都是闻名世界的饮品,两者都属于饮食文化的范畴,但是由于两者发展的深远性以及它们呈现形式的丰富多彩性使得它们各自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即茶文化和咖啡文化。文化的形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们是源自于生活而又凌驾于生活之上的一种存在形式。但是不管如何理解和把握,一个很明晰的事实是文化的的确确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体现了一种人文性、民俗性以及民族的色彩与性情。下面我们就针对茶文化与咖啡文化上的不同,来更深层次的分析两种文化背后的国民性,以期为中西方的差异性寻得一份合理的解释。

  3.1中庸之道与崇力竞争的差异

  中国人是喜欢茶的,好多人都喜欢茶的清新淡雅、喜欢茶的温和性情。饮茶者需要静心体味,才会体会到茶的幽香与怡情,慢慢地感受着茶色与茶韵,将茶的性情与中国的中庸之道结合起来,寻求中庸和谐的价值取向。自古以来茶树是可以栽种到各家的门前或者门后的,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式的生活状态给予了人们更多的接触自然的机会,练就了人们朴实、淳厚、谦和的性情。中国的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中心,它融儒释道三家于一体,将传统文化里的谦让、恭俭以及宽容和博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3.2保守内向与开拓创新的差异

  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式的生活状态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仅仅的局限于自家的范围之内,那种重视宗族观念与血缘体系的生活让人们较多地存在保守性、注重内省而轻视开拓的文化形态。相反,西方国家则较多地受到当地山地与海洋的影响,受到地势上的阻碍,在寻求改变生存之道的时候也开拓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且将这种意识融入到自己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风格。在茶和咖啡的传播过程中两地发展上的不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文化上有着不同的表达。在两地之间的茶文化与咖啡文化中就表现出了这些方面的不同。茶的口味、形态和营销策略在中国是一个逐渐演变的漫长过程,几千年来变化不大,我们倾向于“因循祖制,唯古是法,尊古泡制”。所以说茶在我国尽管存在深远,历史也很悠久,有着我们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但是它却并未将中国的这些特色引领到世界的范围之内。欧美国家则不一样,他们依据自己的开拓精神,在短期之内就开发了方便携带和泡制的袋泡茶、速溶茶以及冰茶等。尽管中国仍然是茶的最大生产国,但是西方国家却不断的研发新的茶形式与咖啡形式。比如说现今流行世界的星巴克就展现了西方人的开拓精神。所以说中国可以在保持自身茶文化的同时要着力地开拓创新,发展茶文化的新的存在形式。让茶更好地走向世界,并且能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结语

  茶文化是中庸文化,中国人喝茶追求的是静心,静身,修身养性。西方人喝咖啡追求的是激情,热烈,奔放,方便,快捷。这两种饮品给中西方的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以及影响程度,从以上茶与咖啡的起源与它们的发展和普及状况来看,茶与咖啡的背后的确蕴含着不同地域下的不同文化,这给我们更好的了解西方提供了一个路径选择。

  作者:叶婷婷 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龚永新,黄亮,张耀武.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农业考古,20xx(2):12-16.

  [2]程炳光,汪巍,朱汉珍等.略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J].广东茶业,20xx(1):11-12.

  [3]景庆虹.论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J].国际新闻界,20xx(12):69-75

  茶文化论文 篇10

  摘要:茶文化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外交流和民族思想有其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及茶文化的特点,首先阐述了茶文化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作用及价值,并且探讨和研究了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国茶文化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和人才教育的培养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茶文化;专业人才;教育机制;教学理念

  1茶文化的发展和历史

  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发展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隋唐时期,老百姓已经普及了茶叶的饮用。陆羽将茶文化与我国的道教,佛教和儒教相结合,首创了茶艺并且编写了《茶经》一书。其中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茶文化的核心理念。那么在此之后陆续关于茶的诗书盛行,例如《采茶纪》,《茶诉》等等。到了宋元朝时期,由于战争频发和各少数民族之间对茶的影响,使得茶文化的发展简约化,更倾向于将茶文化本身回归初始。到了明清时代,茶叶成为出口贸易的主要产品,饮茶的工艺和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我国的茶文化也随着丝绸之路走出国门,加速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直至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得到巨大提高,中国的茶学教育也得到高度重视,在1952年逐步形成中国茶学教育现代化体系的基础。

  2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茶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经久不衰并且得到广泛的热爱。中国茶文化具有其独特性,首先表现在民族性,我国地域广,幅员辽阔,当然茶叶品类众多,基于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生活习俗,宗教信仰都各不相同,因而衍生出来的茶文化也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各地域各民族之间的茶艺,茶礼,茶具等都各不相同。其次中国的茶文化具有延续性,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从上古时代延续至今。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将道家,儒家,佛家的优秀思想贯通到茶艺当中,并且将其延伸到民族的礼仪和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民族的,都是值得传承和延续的。最后,中国的茶文化具备的国际性,因为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得到广泛的喜爱,例如英国和香港的茶文化,特别红茶,英国人的聚会方式常常以下午茶为主,只有对尊贵的客人才会选用红茶,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期间也重视下午茶,英国的下午茶以茶饮和蛋糕为主,香港的下午茶以红茶作为茶底的港式鸳鸯奶茶搭配糕点。日本于汉代引进了中国的茶叶,随着中日文化的交流发发展,日本有其注重茶道艺术。而韩国是于东汉末年引进中国茶叶,并且将我国的茶道文化,即我国的道教,儒教,佛教文化进行整合,形成适合他们的茶文化。不同的国家(地区)根据文化,习俗等原因其饮茶方式也各不相同。

  3中国茶文化教育的现状

  中国的茶文化不仅融合了道教,佛教和儒教的哲学思想也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中国的风俗文化和礼仪文化。茶文化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和迅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但是专业性人员不足,难以满足目前市场所需。根据调查发现,到20xx年截止,市场上每年需要的茶产业专业人才高达20万人,但是每一年茶艺专业毕业的学生仅仅四千多人,并且大多数为高职院校。在茶艺专业人员供不应求的市场背景下出现了人才危机和人才极度短缺的问题。就目前而言,我国传统的茶艺专业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就业为教学培养导向。而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年限较短,教学设备有限,这就严重影响到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两大方面。首先体现在文化理论的局限性,文化理论积累不足或者吸收能力有限则导致学生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不浓郁并且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其次,由于学校主要是以就业为教学培养导向,这就阻碍了关于茶文化的.科研项目发展。最后,由于教学资金和教学设备有限,使得校园的教育教学和市场需求出现的不融合的现象。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教育教学当中加强操练才能熟悉和深化专业技能。

  4茶文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作用和影响

  4.1茶文化对知识的传承作用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拥有4000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现代的高等教育领域当中有其重要的影响。它是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美学融为一体。同时贯通了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精髓,与政治、社会、经济紧紧相连。了解和学习茶文化等同于了解中国的经济社会、民族发展和民族精神。同时有助于提升文化修养和提高审美观。例如茶品、茶器和茶词、茶画等都应该在高校的人才队伍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4.2茶文化对精神的培育作用

  茶文化所推崇的是君子品质。所展示的是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精髓,特别是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这样的君子品质对社会可以产生积极的精神品质。如今在信息化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当中,茶文化有助于积极营造健康的生活态度,提升大众对审美的理解,还能有效的去纠正社会的不良风气,消除人们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让他们回归朴实纯真,引导和启发大学生的君子品质。让他们树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3茶文化对健身养生的作用

  通过对茶文化的认识和学习,有利于人们调节自身的身心平衡。科学饮茶有助于人们健康长寿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饮茶可以调节体内血脂,有利于美容养颜减脂,还能降血压,醒酒和利尿等,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通过这些好的生活习惯去影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抽烟,喝酒及吸毒的不良风气。利用对茶文化的了解来调整自身的情绪,使得内心得到平衡,压力得到释放。

  4.4茶文化对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国际合作的作用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中国从明清开始便通过丝绸之路将茶文化推广到国外,开展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加强了我国的对外交流,促进了我国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当然,中国引进的茶文化在各国受到好评,也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各国之间都有其特有的茶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学习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利用参加国际茶文化节,贸易往来,学术探讨等广交各国朋友促进国际友好往来。传统茶文化理念核心就是我国的儒家文化。其中包含我国的礼仪文化和道德理念。通过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认识,从而了解到我国的发展历程,政治环境,经济制度,文化底蕴,民族特点等等。因而,传统的茶文化不仅拥有丰富生命力也有其优秀的价值。传统的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优秀文化之一对社会的行为规范和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影响力。从一定程度说,可以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当今信息时代的错位现象,例如自私,消极,懒惰,冷漠等等。

  5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经过对当前茶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茶文化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上应该得到重视才能从根本上发展茶文化。文章对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以下策略:一是校企合作,学校不仅要整合茶文化的课程教学模式,还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根据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资源进行课程调整,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不仅能解决校园设备不足的问题,也能从根本上了解市场所需,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提高就业率。校企合作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为热爱专业的学生提供平台支撑,另一方为企业培养技术性人才,二是校园整合,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媒介,首先应该完善各项教学因素。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开展具体的实施内涵,例如根据时代的发展融入相应的文化元素,正所谓时代在发展,教育也要跟得上。并根据不同的专业类型划分不同的人才培训策略,例如发展知识型人才,知识型人才首先要具备对专业的热爱和较高的领悟能力,是优良思想品质和学识积累丰富相结合的人才,这一类的人才学校更应注重理论教学。再如操作型人才的培养,操作型人才以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着重在于学生的反复练习和实践操作,主要体现在茶叶的加工技能,茶叶口感的研发技能,茶叶种植的实操技能以及茶艺展示等等。这一类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其实践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操平台和环境。又如茶文化计算机型人才,这一类的人才要具备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研发能力和推广能力,例如能够利用计算机的操作来掌握茶文化操作技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利用计算机的操作将中国的茶文化更好的推广到全世界。最后就是国际型茶文化人才,这一类的人才主要的目标是面向全世界。应该注重的是对世界各国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能快速接收当今社会下的茶文化市场,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推广宣传能力,学校应该根据这一类学生所需的技能进行重点培训,整合教学机制。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个人,学校以及企业的共同协助,政府也应该利用职能为茶文化的发展助力,例如政府提供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对茶文化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扶持茶文化企业的发展。以及出具相关的政策鼓励和带动茶农大力发展茶业。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鼓励大学生走出国门了解世界茶文化,引进人才发展中国茶文化。

  参考文献

  [1]胡艳珊.从传统茶文化融入看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思路[J].考试周刊,20xx(12):76-81.

  [2]王圣.高校体育文化与教学管理研究———论高校课程改革中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高教研究,20xx(5):78-82.

  茶文化论文 篇11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 各种社会道德问题不断地涌现,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主力, 其心理健康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教师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茶文化教育, 通过发挥茶文化的积极作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本文就茶文化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茶文化;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方案;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与其他时期的大学生相比, 当代大学生处于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生活环境, 造就了当代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极差。在浮躁的二十一世纪, 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引入茶文化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为茶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理念和精神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

  2 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加强茶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 通过提高大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 可以更好地健全学生的人格。我国茶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和精神是十分丰富的, 例如我国茶文化精神中就包含有“理”、“清、“敬”以及“融”, 在茶文化中, “理”主要是指喝茶品茶之人具有和气明理的特点;“清”是指清白廉洁;“敬”是指和人相处要以礼待人;“融”是指和人相处要和睦融洽。可见茶文化中所包含的精神正是我们做人的道理, 加强对大学生的茶文化教学, 能够更好地健全学生的人格。

  2.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通过对大学生开展茶文化教学, 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说到喝茶, 许多人脑海中立刻反应出来的是“功夫茶”, 在泡功夫茶的时候, 讲究的是“慢”, 从煮水到茶叶的冲泡再到茶叶的品尝, 都要慢慢地进行, 从而更好地、细细地品味茶。我国茶文化中体现出的这种“慢文化”, 教导人们要“宁静以致远”、“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让当代大学生静下心来, 戒骄戒躁,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调节自身的心理。

  2.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行为控制能力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茶文化教学, 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行为控制能力。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都比较差, 自我坚持能力不强。我国茶文化体现出来的“坚韧”的特性, 种茶人在种植茶叶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特性, 恰恰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大学生自我坚持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行为控制能力。

  2.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我国茶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 其包含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 我国茶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茶文化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学习茶文化知识, 大学生可以学习茶叶种植、茶叶制作、茶艺表演和茶礼茶俗等相关知识, 从而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3 茶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案

  3.1 结合茶文化制定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要发挥出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作用, 在制定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时就应当结合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加强茶文化的导入课程教学。首先, 学校要明确规定茶文化课程教学的时间,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学习茶文化。其次, 从茶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角度出发, 在开展茶文化课程教学时, 应当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块开展教学, 而不是将茶文化穿插在日常的教学当中, 这样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全面认识, 无法有效地发挥出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第三, 要发挥出茶文化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可以将茶文化的课程安排在心理健康教育后, 并且是独立开设课程。最后, 教师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 结合当前茶文化的教学素材, 向学生阐述加强茶文化教学对于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 应结合实训的方式来进一步构建学生的心理状态。

  3.2 加强教育资源场地的建设

  为了有效地发挥出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作用, 学校应当加强茶文化教学资源场地的建设。学校可以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训教室作为茶文化的教学课室, 进一步加深茶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在进行教室布局的时候, 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提高师生之间的平等性, 教师可以将课桌围成圆形或者是弧形, 从而更好地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 提高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最后, 我国茶文化最主要的内容是“静”, 所以在进行教室布局的时候, 应该主张比较朴素的风格, 并且选择偏暗的色调, 从而更好地营造宁静的'课堂氛围, 更好地体现出我国茶文化的特点。

  3.3 结合知行开展茶文化教学

  在进行茶文化教学时, 为了更好地突出茶文化的特点, 教师应当遵循知行结合的原则来开展教学,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来开展茶文化教学,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课堂上,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演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 比如,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演示如何泡功夫茶, 将泡茶的步骤清晰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学生掌握好相关的步骤后, 可以在课堂或者在课后进行自我学习, 进一步提高对我国茶文化的认识。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当加强对学生关于品茶、茶艺相关知识的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加强茶知识的交流, 提高自己对于茶文化的全面认识。

  3.4 结合实际引入有效的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茶文化教学的有效性, 加强对当期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学校以及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来引入有效的教学模式。首先, 在开展茶文化教学时, 应当进行专题教学, 茶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 通过开展专题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的深刻认识, 比如结合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 教师可以着重结合茶文化理念对学生开展为人处世的警示专题教学。其次, 加强对学生开展案例教学, 通过列举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学习, 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的深刻认识, 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精神内涵的感悟。比如, 可以针对当前大学生校园借贷的事件进行专题讨论学习, 结合茶文化所包含的理念来进行警示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3.5 提高学生的茶文化修养

  不管是加强对大学生的茶文化教学, 还是心理健康教学, 都需要将教学内容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茶文化的理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价值体现出来。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到茶文化所包含的思想精神内容。比如, 通过学习品茶, 能够有效地平复大学生的浮躁心情, 更好地调节学生的心理。此外,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茶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 学校可以引导学生组成相关的茶文化社团组织, 为学生开展茶文化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茶文化修养。

  3.6 注重对学生的启示教学

  在进行茶文化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就要注重对学生的启示教学。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出引导作用, 通过引入身边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 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其次, 为了更好地开展启示教学, 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课堂上,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 比如教师可以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才将茶文化的文化理念讲述出来, 并且结合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情况给予相应的警示和启示。

  4 结束语

  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以及处世智慧, 所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开展茶文化教学, 可以更好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学生的处事能力, 有利于学生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因此, 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时, 教师应当结合实际, 适当地引入茶文化教学, 提高学生对于我国茶文化理念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茜.茶文化在高职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与实践[J].农业考古, 20xx (5) :118-120.

  [2]谢文才.传承茶文化, 茶香满校园[J].贵州教育, 20xx (8) :14-15.

  [3]魏鹏程.中国茶文化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分析[J].福建茶叶, 20xx (12) :234-235.

  [4]鲍娜.茶艺对学生素养的提升研究[J].中国培训, 20xx (24) :278.

  茶文化论文 篇12

  从当前具体的时代环境看,实施以文化资源开发为基础的旅游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全新阶段。尤其是在当前旅游产业发展建设背景中,如果能够以“服务”理念视角来具体认知整个旅游建设活动,那么其所能实现的,将不仅仅是一种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化,更重要的是,基于大众理解与认同视角下的成熟开发与深层次应用。

  1我国茶文化与旅游管理活动的关联性认知

  在当前文化与旅游管理活动深度融合的今天,与茶和茶文化相关的旅游开发活动,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当前整个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突破口。结合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和价值元素,我们看到其中能够被应用与旅游开发的资源要素极其多样,除了自然化的茶文化旅游环境之外,与茶文化相关的人文环境和社会资源也成为当前茶文化旅游开发建设活动中的重要素材内容。比如茶艺文化、采茶戏表演等等,都能够发展成为茶文化资源与旅游管理活动的结合点。这一过程中,其向我们具体表达了一种文化思维和价值理念,更是满足当前旅游产业建设的综合诉求。茶文化在我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系统,且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茶文化的培育和弘扬上应该再下功夫,对茶文化重视了,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茶文化的内容涵盖非常的广泛,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去尝试。比如,重点发展以茶叶产业为主的茶文化旅游。在当今的旅游热下,人们对于亲近大自然,享受生态旅游带来的松弛越来越重视。我国有大面积的茶园种植区域,在这些区域已经相对成熟的形成了一系列旅游链条,依托茶叶产业带来的旅游热,可以大力的去推广“茶文化旅游”,同时去开辟更为广阔的茶叶旅游市场和茶文化旅游市场。让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接触茶叶、了解茶叶,进而成熟发展成为新的茶文化旅游消费群体,带动茶叶产业的消费活动链条化,发展了茶文化旅游,更是间接地把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元素,进行弘扬的重要过程。具体说来,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依托于茶叶种植生产的具体环境,特色突出。杭州的茶园、西双版纳的“大茶树”故事、武夷山的“大红袍”文化,以及一些极具特色的茶叶博物馆等等诸多载体,都通过茶文化元素的系统化融入,从而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后者风景区,结合了茶文化,为这些旅游景区添加了新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把茶文化融入旅游势在必行,而且,因此而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当然,今天我们对茶文化的展示与交流有着更完善的认知与理解,比如我们注重对茶文化进行合理的宣传和推广,所以,越来越多的茶文化节、茶叶交流会、茶博会等,通过提供相关的.交流平台,从而将更多的茶文化资源融合在一起,进行集中分析和分享,不仅扩宽了自身茶文化的影响力,带动了地方茶叶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一途径也为茶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起到了极其积极的价值作用。

  2基于茶文化体系的旅游管理活动现状理解

  正如我国相关经济学家研究所言,旅游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其同时更是一种文化创造,因此,在当前茶文化价值认知不断成熟背景下,如果我们能够以“服务意识”和“人文思维”来成熟认知基于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活动,其将能够在充分满足大众诉求的关键前提下,提升整个管理体系的人性化和内涵化。就当前时代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实质性要求看,如今大众自身的关注点,已经实现了全新转型,实施茶文化元素的旅游管理机制,其不仅是一种现代管理思维和人文意识,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与大众的价值诉求与本质关注之间有着深层次的结合点。结合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内涵多样性和人文化看,其与旅游活动开发与建设之间有着诸多关联,认知这一本质性变化,能够为当前发挥茶文化旅游元素的最大价值提供重要支撑和实质性推动力。能够被应用于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发元素是多样化的,除了其中浓厚的自然因素外,其中还有诸多与茶相关艺术内涵,茶艺文化就是茶文化与艺术内涵之间的融合表现。可以说,将茶艺文化系统化改造为“旅游产品”,其将为其价值最大化提供重要支撑。茶艺在茶文化中,可以说是有着很高的认可度,也可以说大众认为的茶文化,应该主要就是指“茶艺”。所以创新茶艺和茶艺表演是十分必要的。把简单的泡茶、煮茶通过艺术化的手段,使传统的品茶文化更具观赏性,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当然,就当前基于茶文化元素的旅游管理活动开展来说,我们认为其已经出现了本质性的变化与不同,一方面是大众对旅游活动的认知和诉求出现了全新变化,尤其是随着大众参与旅游活动的频度和深度不断延伸,如今旅游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需要更有文化色彩和价值内涵。从另一方面看,整个旅游管理活动的价值诉求也出现了更为成熟的新变化,尤其是人文诉求和理性服务意识不断完善,如今在我们具体实施茶文化旅游管理活动时,需要充分注重构建合理完善的文化开发机制与经营思维。

  3融入我国茶文化元素创新旅游管理机制的具体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众的审美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也对茶艺表演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切都要基于文化的依托进行创新,不能脱离物质文化的支持,茶叶种植和生产是茶艺文化得以存活的根本。艺术来源于生活,恰恰又是生活的生动阐述,因此,从整个茶文化生活的具体素材中来汲取良好内涵,对茶艺表演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使其适应社会大众参与旅游活动的本质化需求。我国民族众多,其整个茶叶的种植和分布覆盖较广,不同的民族的饮茶风俗也各具特色,把茶叶的种植和饮茶的风俗作为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发过程中的一个亮点所在,其可以在将各地区有特色魅力的茶俗文化作为旅游亮点,进行“旅游”包装和推广,其形式的多样性不仅有利于茶文化旅游的消费参与,而且能够刺激大众对茶文化及其附属品的认识。地方的“采茶戏”,作为因茶事而产生的独立剧种,其作为最初的采茶戏曲的基础上,所发展而来的艺术形式,其不仅仅是我国整个茶文化体系的瑰宝所在,同时其中所具有的细腻表演形式,更是在当前整个文化与旅游交流活动中,发挥了极其良好的传播效果,对于弘扬我国的茶文化,强化我国作为茶文化大国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采茶戏”中,更是将在传统的文化中,所具有的一些与茶相关的故事综合融入其中,从而使其故事性和观赏性更加成熟。当然,不同种类的茶文化元素有了这些动人的背后的故事,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如今我们在开发新的茶文化旅游活动时,也可以充分注重借鉴这样的经验,把创作过程中的故事记录下来,随后可以用来作为茶文化旅游宣传的重要支持点。当然,也要深入了解茶文化,可以建立专业性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多组织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研讨活动,借助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进行层次化研究,能使整个研究活动的实质性成果,更具有说服力。专业旅游开发活动其本身就是致力于推广茶文化,这是将茶文化元素以旅游形式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所以应该大力支持加强茶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工作。

  4结语

  在当前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其消费内容和兴趣点,实际上已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与不同,尤其是当前大众自身更注重养生和绿色生态,这就为基于茶文化元素的旅游管理活动提供了重要诉求。结合茶文化元素的本质内涵看,其中所具有的生态理念和人文思维,都能够成为当前我们深化该元素价值认知和资源应用的重要诠释与表现。

  参考文献

  [1]廉同辉,余菜花.EPC-PPP模式下建构小城镇全域旅游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开化县域的整体营造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29-232.

  [2]董文军,张晓华.全域旅游背景下政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政校企三方合力助推南岳衡山全域旅游大发展[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23-124.

  [3]王兆峰,黄喜林.基于实践视角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湖北省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112-113.

  茶文化论文 篇13

  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历史悠久,经久不衰,并为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茶文化的内涵丰富,蕴含着中国千年的历史文化精髓,所以,将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应用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当中,并积极地予以借鉴,能积极地推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茶文化

  第一,《茶经》。中国的《茶经》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茶书,其中记录了茶史和茶学以及完整的茶文化。而且,《茶经》也同样确立了茶叶饮用与清饮的主导地位。而在此后,茶叶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必需品,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茶经》一书使得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从朦胧阶段发展成清晰阶段[1]。第二,茶艺。从本质上来讲,茶艺是茶文化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可以利用茶与饮茶礼仪程式当做学礼与施礼的重要手段,进而使人实现修身养性的目的。而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不断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当中,也逐渐形成了茶的品饮艺术,进而饮茶也逐渐向着艺术化与审美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品饮的过程中也将茶树、茶叶等赋予了美的含义,人们可以通过茶艺来陶冶性情,使日常生活更加具有情趣。第三,茶道。所谓的茶道,其实就是饮茶的程序与方法,而饮茶则能够养心,提升个人精神品质。茶叶的生长环境优美洁净,蕴含着静与和的内涵,也正是因为茶具有节俭的特点,所以,能够以俭养德,随着茶叶地位的提升,其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了以茶为礼的习俗,并且沿袭不衰,在各个民族与地区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俗与茶礼。茶道所提倡的就是十三宜七禁忌,将修养、人际、情绪、环境和品位等连成一体,充分融入选水、火候、冲泡和煮法等内容,实现了饮茶的规范性[2]。茶道充分展现了古人思想品德,应做事有规矩,通过茶来积极地传播仁义礼智信等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在历史时期,茶道也始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与伦理,并且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第四,茶馆。茶馆是中国人饮茶的专业场所,同时也是人们休息和娱乐,甚至是买卖交易的场所。茶馆可以被称为浓缩社会,四海之内皆兄弟。茶馆当中的茶事也是茶文化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具体表现。然而,在茶事活动当中,喝茶并不是简单的生理需要,其实也是将修身养性融入到社会中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五,茶文化传播。在中国和世界接轨的过程当中,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茶叶也同样在此过程中被传播到亚洲与欧洲的各国。最初,中国的茶文化在亚洲传播,中国鉴真和尚与日本荣西禅师是中日两国茶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臣。而后,随着茶文化的广泛传播,日本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饮茶艺术。其中,日本的茶道,其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沏茶与饮茶来更好地养心修德,更好地学习礼法。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超过几十个国家种植并生产茶叶,而且饮茶的国家也逐渐增多[3]。通过茶文化的广泛传播,人们也逐渐习惯了饮茶,并且形成了本土的新文化,由此可见,在世界范围内,茶文化也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二、高校后勤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积极推动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而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站在学校的角度上分析,也是对学校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学校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分析,就是严格管理学生的生活与环境,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并且实现学生学习的高效性。由此可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与学校综合管理工作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领导在重视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上,还应该提高对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视,进而积极地完善并发展后勤管理服务体制,确保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具有人性化的特点,进而全面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问题

  3.1后勤管理观念落后,制度规范性不强

  目前阶段,因为高校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大,而且学生的数量极多,所以,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该工作的开展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所以很难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难以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进而导致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其自身的管理意识与能力都比较薄弱,无法保证后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2后勤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大部分高校在改革的过程中都偏重于教学工作,所以,严重忽视了后勤管理部门工作的重要性[4]。同时,高校后勤管理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的学历较低,大部分的管理工作人员都无法全面地理解管理制度内容,而且,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无法予以及时地解决。长此以往,对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对后勤工作正常开展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大部分高校后勤管理队伍仅在数量上具备独特优势,然而,在素质与质量方面却十分欠缺,并且大部分的管理工作人员,其工作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本身的素质偏低,无法全面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发挥后勤管理工作的作用。另外,学生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后勤管理队伍未建立完善与全面的管理制度,最终导致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无法体现自身价值。

  3.3后勤管理设施落后,技术手段不先进

  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高校发展较晚,而且在后勤设备与设施的更新方面速度较慢,先进技术手段的引进也不及时。所以,在高校后勤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等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技术层面,同先进高新技术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关键的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效果也十分不理想,严重制约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在完善并强化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先进的方法与设备,还有全新的理念,进而促进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高校后勤管理借鉴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具体策略

  上文阐述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所以,为了更好地改善上述问题,就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茶文化历史悠久,并且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强化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积极借鉴中国传统的茶文化,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4.1借鉴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的茶文化,讲究的是修身养性,而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同样也可以借鉴这一内容,不断增强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5]。众所周知,在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与后勤管理工作者是分不开的,所以,增强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服务意识,并且积极地制定出详细工作计划,使得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与健全,进而制定出相对完善的后勤管理工作规范,保证对后勤管理的工作予以实时监督,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与处理。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其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积累工作经验,进而更好地开展后勤管理工作。

  4.2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在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当中,茶道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与伦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完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也可以利用这一影响,不断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一定要对管理工作者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并对其予以定期的专业培训,积极地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手段,使得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对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教育,进而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对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地制定出后勤管理制度,贯彻并落实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进而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事业深入发展与改革的过程当中,高校的发展也必然会应该改革的新时期。所以,高校中的后勤管理工作也必然会更加复杂,由此可见,一定要加强后勤管理工作,进而保证高校在竞争市场当中可以更好地站稳脚跟,促进后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然而,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予以借鉴也是十分有价值的策略与手段。通过茶文化在后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使得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人性化,并且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由此可见,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完善与改进的过程中借鉴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海燕,王秀萍,刘德华等.中国传统茶审美方法略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2(6):64-68.

  [2]宋燕鹏,崔素芳,安永平等.浅谈中国传统茶文化[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xx(1):74-76.

  [3]冷勇.高校后勤管理特点的认识[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35(4):138-139.

  [4]黄文质.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有关问题的探索[J].价值工程,20xx,34(9):242-244.

  [5]赵粉香.高校后勤管理的若干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xx(4):30-31.

【茶文化论文】相关文章:

茶文化的句子02-01

茶文化诗词赏析05-18

茶文化节宣传口号11-17

茶文化的调查报告06-06

茶文化的心得体会04-24

茶文化的活动策划书04-09

关于茶文化调查报告03-31

茶文化学习心得11-23

茶文化节活动策划方案03-21

茶文化活动策划书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