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论文

时间:2024-10-11 11:27:12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热门)幼儿园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论文1

  摘要:本文指出了当前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促进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效衔接的对策。

  关键词:幼小衔接;问题;对策

  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质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教师重点关注。

  1.幼儿教育存在小学化的倾向。家长和教师将读书识字和数学课放在了教育的首位,幼儿未入学就已经提前进行了知识学习。这种现象导致幼儿在入学后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对其环境适应能力和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为幼儿教育带来了诸多弊端。学校教材下移看似是让幼儿提前适应学校环境,尽早接受知识,实际上是对幼儿阶段教育的误读。幼儿把知识先学一遍,然后重新再学一遍,重复的学习内容和枯燥的学习氛围使其日后的学习后劲不足,在应该学习的阶段容易产生被动心理。一旦储备知识用完,幼儿后期的知识使用就会出现困难,导致负面效应。

  2.幼儿园阶段过于注重智力因素的开发,对课堂纪律和规则意识的教育相对缺乏。这种情况会导致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未得到应有的锻炼。例如,刚入学的幼儿无法按时完成作业,缺乏时间观念,不了解准时上课的重要性等,出现对学校环境的不适应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忽略了非智力因素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其感情、动机、意志和爱好等因素缺乏关注,仅仅强调知识的讲解和积累,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日后的'学习成绩。

  3.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对其进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幼儿教育大多以游戏为基本内容,随意性较强。进入小学后,幼儿出现了使用学具后不能将学具还原的情况,以及汉字书写不规范、笔顺错误、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过于依赖教师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对幼儿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对策

  1.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幼小衔接”的核心不是简单地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增加一个环节。幼儿园与小学在作息制度、学习环境、学校纪律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要认清其中的差异,并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等方面做好衔接和过渡工作;同时,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幼儿实施教育,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使幼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

  2.理性面对“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在“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正是我们开展教育的最佳契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幼儿学习的重要过程,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是他们的成长点。幼儿园教育以游戏活动为主,而小学教育则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两个阶段之间存在的差异也正是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所以,“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教学要形成一定的专属模式,对两个阶段的教育不必过于迁就,要注重教育目标,避免影响到各自的教育目的。幼儿常规意识和常规习惯的遵守虽然能够迁移,但幼儿教育中主要强调的还是生活和游戏中的规则,而对小学教育中经常出现的教学规则问题却没有涉及。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内容、目标和方法等问题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予以解决,不能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实施集中训练。

  3.发挥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引导家长重视和关注“幼小衔接”工作;其次,教师应帮助家长了解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差别,明确小学对新生的要求,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方法;再次,家长要安排好幼儿的假期生活,制订科学的作息计划,使其生活和学习形成一定的规律和习惯,并进一步加以巩固;最后,家长要在幼儿的营养和健康方面多加关注,对幼儿进行正确地启发与引导,使其学会与人交流,处理矛盾,主动寻求帮助。

  三、结语

  总之,“幼小衔接”在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幼小衔接”是重要环节。因此,只有提高“幼小衔接”的专业化水平,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小衔接”教育,才能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推动基础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潘珍如.对幼儿教育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xx(8).

  [2]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xx(33).

幼儿园论文2

  摘要: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要真正发挥这些作用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遵循正确的原则。

  关键词:故事教学幼儿园品德策略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3—6岁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期,而婴幼儿阶段的孩子最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因此,故事作为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故事还能较好地应用于其他各项领域,如社会、科学等,能把深奥、抽象的人生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能将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幼儿阅读能力有限,幼儿园的故事教学实质上还是以教师讲述和幼儿复述的模式为主。由此可见,如何将故事教学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关键就是教师如何来讲故事与幼儿以何种形式复述故事。在此,笔者就简单谈谈在自己的教学实际中,是如何实施故事教学的。

  一、要讲好故事,首先要选好故事

  在儿童故事中,有适合少年阅读的故事,有适合童年期幼儿读的故事,还有适合幼儿听的故事,而在适合幼儿听的故事里面,又有适合一般欣赏的,还有适合幼儿语言讲述的,还有适合幼儿复述的故事。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的为幼儿选择好故事。每学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计划,选好教材。

  1.选择对幼儿成长有意义的故事。从思想性方面的要求是要选择主题明确、单一,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对幼儿故事的教育性我们要有全面的认识。不能认为,为幼儿写的、讲的每一个故事都必须含有品德教育的内容,而应认识到凡是一切对幼儿成长有益的作品,都应视为思想内容好、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如《萝卜回来了》,故事通过小动物们互送食物,反映了新时代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先人后己的'道德风尚和美好情感。

  2.选择接近幼儿生活的故事。三岁多的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带着明显的具体形象性,语言对他们虽然也起着一定的指导和调节作用,但单凭语言来理解事物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对小班幼儿所讲的故事,内容一定要接近他们的生活,是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形象,使其感到老师讲的要像他们所做过的或见过的事情,引起听故事的兴趣。教师还要将故事内容讲的具体。如讲有关小朋友的事情,就要给小朋友起上名字。

  二、教师为讲述故事创造良好环境

  为了使幼儿能集中注意,在讲述故事前,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如环境应安静、整洁;没有多余的物品分散幼儿的注意;座位的安排应使全体幼儿能清楚的看到教师的表情和动作。上课后,教师要先组织幼儿安静的坐好,稳定他们的情绪,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要在安静的气氛中开始教学。开始,教师可用有感情的语调来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饱满的情绪,真实的情感,生动而形象的语言,使故事的内容能在幼儿的头脑中呈现出一幅幅图画来。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尽量运用故事的原文讲,以保证文学作品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怎样把书面语言变成口头语言。在讲述时可对原文作适当的修改,使之口语化。但修改要以不违反作品的原意为原则。

  在讲述过程中,对新的词汇要进行必要的解释。这种解释应简短而自然的进行,尽量不要打断故事。

  在讲故事时,一般不适合向幼儿提问,特别是那些内容丰富的,情节曲折、紧张的故事,更不适合中间提问,否则会影响作品的效果。在教师讲述结束后,如还有时间,可当堂提一些问题,检查一下幼儿掌握故事内容的情况,加深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对大班后期的幼儿,还可引导他们对作品进行一些评论。给较小的幼儿讲故事时,要注意照顾他们理解事物的特点。如三四岁的幼儿,主要是靠具体形象,以直观形式认识事物。教师给他们讲故事时,应讲得具体,可用一些拟声动作,图片、直观教具帮助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三、讲故事过程中,辅之以适当的手势

  1.用于教师讲述故事。如果教师能边讲述边用手势表演故事内容,使幼儿受到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那么必然会使讲述更具吸引力。例如第一遍讲《金鸡冠的公鸡》时,教师左手做公鸡状,右手做狐狸状,边讲边演,幼儿兴趣倍增,听得非常专注。一些幼儿还情不自禁地学做手势,学讲故事,提高了幼儿听和学的积极性。

  2.用于幼儿复述故事。以往复述故事的做法较单一,难以调动幼儿反复讲述的积极性,而加入手势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复述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故事的记忆。例如:师生合作复述故事时,教师有时可与一个或几个幼儿运用手势合作进行复述。教师的参与不仅能明显提高幼儿复述的积极性,而且便于对幼儿进行及时的指导。

  3.用于幼儿创编故事。创编时运用手势不是辅助现成的故事讲述,而是让幼儿对手势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表达。例如,教师单手握拳,让幼儿想象这个手势像什么。经过幼儿的大胆想象,便有了丰富多彩的答案。如石头、面包、锤子、西瓜等。有时教师还可以做一连串的手势,让幼儿对此进行创造性想象,并据此讲出小故事。

  四、善于引导幼儿复述一个好故事

  复述是教师首先教给幼儿的一种讲述形式,他是幼儿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对文学作品的在现。幼儿复述故事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而是在对作品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自然的讲述。他既要基本上按照作品的原文讲,但又不要求过死;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用比较自然的口语去讲述。复述前首先应选好适合幼儿复述的教材。给幼儿讲的故事中,不是每个故事幼儿都能复述,要求幼儿复述的故事篇幅比较短小,情节生动并有适当的重复,结构简单、对话较多的作品。题材应为幼儿所熟悉或易于理解,能够唤起幼儿想象和情感的,如《拔萝卜》、《三只熊》、《萝卜回来了》、《小羊和狼》一类作品最适合幼儿复述。复述故事课时,教师开始应用生动的语言启发幼儿复述的兴趣和愿望。在幼儿复述过程中,教师始终要起主导作用。在复述较长作品时,开始可分段重复,内容熟悉后,再逐渐过渡到由一人复述整个故事。除每个幼儿复述后要有简单的评议外,课结束时,还应对幼儿的复述有总的评价,以启发幼儿复述的兴趣和提高复述的质量。

  总之,在幼儿园开展故事教学活动,要以幼儿为主体,以兴趣为中心,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计幼儿通过体验、参与,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幼儿园论文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延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优秀经典、传统的手工艺等优秀的宝贵资源。在幼儿园时期,学前的教育教育阶段是关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让孩子在幼儿园时期中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能让孩子初步的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对于培养儿童的思想品德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孩子的一生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弘扬中华民族的先进传统文化培育了传承者。

  幼儿教育是学校的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启蒙阶段,同时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建设,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努力做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设计的营造,并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旨,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

  本人的毕业设计是通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元素,对墙面色彩、物品的摆放、装饰材料器具选择等艺术装饰手法能够做到切合幼儿心理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使中华传统统游戏文化中的围棋、蹴鞠、迷宫等特色元素与幼儿园环境氛围相协调。

  幼儿园环境创设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比亚杰曾经说过:“幼儿需要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认知和学习”,认为环境对幼儿的认知具有激发性。在幼儿园创设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匹配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有文化根基、文化自觉、文化自豪的中国人,这同样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把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相关理论,以期进一步完善在幼儿园教育中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环境的营造。

  一、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营造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各民族文化不断交融。当我们在怀着海纳百川的胸襟学习世界优秀的先进文化时,更应深刻的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创新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在一部分人们脑海中的印象越来越模糊,这种遗忘、淡漠正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幼儿一代,造成幼儿成长过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幼儿教育对传统文化而言更加起着基础性作用,对其进行研究与开发,能够起到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意义。本课题旨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艺术氛围,营造切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前期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在本次方案设计前,收集了一些国外的大量资料,比如西班牙贝莱斯卢比奥第八幼儿园,此方案把幼儿园设计在一个安静祥和的老年社区,把幼儿园设计在这里的原因是:孩子代表新的活力和希望,位于这个社区的老人可以把许多来来往往的孩子作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来欣赏。而整个建筑从平面的角度来看,是日常生活中及其常见的现代主义功能建筑,而建筑的外围是有黄色,绿色,蓝色组成的教室区域。设计师也明白建筑必须满足儿童的运动能力,心里能力和认知能力。

  同时幼儿园的家具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社会心理认知能力,在小空间中大桌面的围和而组成的家具是促进儿童的活动协作和相互交往,同样在大桌面结构初设计,要圆形变为主,是对于儿童的安全性设计的考虑。他们更会凭着他们的聪明头脑,从迷宫里走出来,享受成功的喜悦。迷宫里有成语,在玩耍时促使幼儿学习民间语言游戏像童谣、故事、古诗词等,让幼儿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幼儿园色彩预想

  在幼儿园的色彩设计中,色彩在儿童成长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在童年时代都是用颜色来区分拼图和构造句子的。色彩对幼儿的.心理和活动作用,在色彩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色彩的变化,来改变环境温暖的感觉,暖色调可以刺激儿童的心理活动,蓝绿色为冷色,明度越高越有清凉的感觉,所以我们要用明度低饱和明度高的颜色去装扮儿童交往的空间,同时要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在本方案设计中,把教室的空间颜色设计成为蓝色,代表了放松、大海、世界和梦想,是对于刚入园的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和好奇心的刺激。同时在空间设计一些绿色,是为了促进儿童与自然接触的意愿。当然,幼儿园室内空间的场景颜色的构建,还要考虑到材料光泽质地对色彩的影响,甚至光环境对色彩的的补偿作用。从而为幼儿营造出一个和谐、统一、丰富的色彩环境。

  三、光环境预想

  在幼儿园的室内设计照明中,要更多的体现出独特的装饰意味,空间格调与传统文化的内涵。而在现代室内照明中,分为自然采光和人工采光两种,在创造幼儿园室内自然环境设计工作中,为了达到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审美与视觉舒适度的要求,运用设计美学法则等对光进行构图,力求使自然光以均衡的呈现,带给幼儿园室内环境最好的照明。

  而人工照明是幼儿园室内环境中夜间的主要光源,人工照明具有装饰和功能两方面的作用,人工照明不仅可以组构空间,还可以改变空间、美化空间,她直接影响物体的色彩、视觉大小、质感和形状,从而影响到幼儿园室内环境艺术的整体效果。

  四、选材分析

  空间环境以木质原色为主,结合室外环境中的自然色彩使用,使整个空间拥有家的温馨感觉,而装饰物和玩具的饱和明快颜色,实现了幼儿的感官刺激。对于幼儿来讲安全感和新奇感应该是两个重要的感知需要,而材料是与人的感官知觉密不可分的物质,所以材料的良好运用其实就是对于良好感官知觉的追求。从幼儿的心理感受层面来讲,因为幼儿大多缺乏安全感和对家的依恋,使得幼儿园室内空间中要求使用更多的柔软材料,比较类似“家” 的材料。

  五、结语

  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可以从环境当中吸取很多的东西,并从而融入自己的生命当中,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了全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财富。让儿童从小在幼儿园阶段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其文化的氛围成长。因此,将中华文化渗透到环境中去,从而扩大儿童的视野,丰富儿童的知识,使儿童从另外一个角度接触和了解中华文化。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环境空间营造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追求与儿童的发展两者有效的融合,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空间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论文4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里,要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的刺激和影响,而且在情感上有较大的依赖性。因此,创设自由、安全、宽松、舒适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学初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娃娃家、美工区、建构区等游戏区域,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有时,手中的一个娃娃就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娃娃家游戏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有着较大的教育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稳定焦虑情绪。

  开学初孩子们从不同的家庭来到了幼儿园,由于年龄小,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赖成人的照顾,当他们突然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群体时,内心就会失去安全感,变得孤独和恐慌,往往会哭闹不止。这时老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逐步建立对老师和幼儿园的亲近感。因此在创设娃娃家环境上我们力图再现家庭的生活场景,突出“家”的真实感、温馨感,让孩子找到家的感觉。

  在娃娃家,我们提供了许多新颖、童趣的玩具,如会发声响的娃娃、电动小汽车、厨房用具,床、餐桌椅以及糖果等。孩子们看到这么多玩具,立即被吸引了,暂时忘记了恐惧和焦虑。芝芝是我们小朋友中哭的最凶的一个,从她妈妈手里接过来时,她又是踢,又是抓,无论你说什么,她都不听,闭着眼睛一个劲地叫,本来嗓子就是沙哑的,加上一叫,更加让人听了心疼。后来我就抱着她来到娃娃家,让她观赏娃娃家的玩具,当她看到那么多的布娃娃时心动了,忍不住想去抱布娃娃。我鼓励她选一个喜欢的布娃娃抱在手里,并引导她和布娃娃说说话,一会儿她的情绪就稳定下来了,不再大哭大闹的,只是偶尔抽泣一下。

  二、提高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里的大人都以他为中心,什么都包办了,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到幼儿园来后,要上厕所了,裤子不会拉;要吃饭了,调羹不会抓,有的甚至直接用手抓了饭往嘴巴里送,嘴边上,台子上到处都是;有的索性就不吃,等着老师喂。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遵循3~4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重视在游戏活动中的渗透教育,让孩子通过游戏活动,不经意间习得生活技能,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

  在孩子基本适应幼儿园生活后,我们根据幼儿的需要,在娃娃家逐渐增加了一些喂娃娃吃饭,给娃娃夹夹子,哄娃娃睡觉、给娃娃穿衣服、扣纽扣等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这些生活技能。刚开始,老师没指导怎样给娃娃喂食,很多孩子就直接用手抓了许多食物塞到娃娃的嘴里,地上、桌子上撒了一大片。我用娃娃的口吻对孩子说“我嘴巴里的饭太多了,放不下了”。他们马上就知道要少舀点食物到嘴巴里。在不断的游戏中,他们掌握了握调羹的方法,知道饭要一点一点的喂到娃娃的嘴里。自己吃饭的时候,他们把游戏中获得的经验运用了过来,学会了使用调羹,学会了吃饭,撒饭粒的情况明显好了许多。

  三、激发探索欲望。

  新《纲要》指出要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建构知识。小班幼儿正处在“我自己来”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娃娃家游戏提供适合幼儿探索的条件,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和探究,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勇于尝试,克服困难。

  在喂娃娃时,我们准备了各种大小、质地不一样的调羹,有小朋友平常用的,有用雪碧瓶自制的,还有舀调料的塑料调羹。食物也是不一样的,有元宵,米粒、豆子、面条等。孩子们刚进入区域时,随便找了一个喜欢的'调羹和实物就去喂娃娃了。这时,拿不同小勺的幼儿就发现了不同的情况,有的娃娃肚子里装满了食物,吃得饱饱的,有的娃娃肚子里只有几粒米,而桌上、地上却撒了一地……于是,在这个问题出现后,我及时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特别是那些喂得好的小朋友:“为什么同样是吃饭,有的娃娃吃饱了,有的却没有吃饱呢?”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很快发现了勺子的不同,以及娃娃嘴巴的大小不一样,那些喂不到饭的娃娃不是因为嘴小用了大勺,就是因为勺子的质地不一样,所以盛的食物也有多有少。于是通过接下来的多次尝试、操作,他们渐渐地发现用吃饭的调羹是最合适的,雪碧瓶做的调羹太软,食物容易撒,舀调料的调羹太小,只能装几粒米。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不仅学会了如何喂娃娃吃饭,而且在使用勺子的过程中体验了游戏探索的快乐,从而激发了他们下次活动的热情。

  又如米本来是我们放在娃娃家喂食用的,孩子们不满足就这样把米放在锅里烧,有的把米装进了饮料瓶,不停的摇晃,聆听米粒发出的声音,有的用调羹在米里面舀来舀去,有的直接把杯子里装满米从高处倒下来……看到孩子们这么爱玩米,我们增添了几个大盆、塑料管、漏斗等材料,孩子们玩的花样更多了,发现的现象也更多了,他们通过尝试发现倒米时用漏斗装好了,米就不掉到外面来了;把大瓶子里的米倒到小瓶子里,大瓶子里还剩下很多米等等。在一次探索瓶子里的米什么时候不响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秘密。那天贝贝在瓶子里装了些米摇晃起来,我就问他:“你知道瓶子里的米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吗?他一边摇,一边看着瓶子,他发现米在跳舞,我又引导他思考米什么时候就不跳舞了,他就开始往瓶子里装米,装一会摇一下,直到把瓶子里全部装满了米,我们都以为瓶子里不会有声音了,可贝贝一摇瓶子,瓶子里还是发出了声音,我当时也迷糊了,怎么会,打开瓶子一看,原来刚才满满的米一摇以后变浅了,又有空隙了,我们把米重新装满,再摇,还是和前一次一样,反复操作了几次,才彻底听不到声音了。

  在幼儿的手里玩出了多种花样,他们在一次次的游戏中,充分感受着玩米带来的乐趣,同时在游戏中,又满足了他们好奇的心理,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使娃娃家活动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

  四、培养良好品质。

  同伴间的友好交往,合作,交流,分享,谦让等良好的社会行为的培养和内化,将有利于他们成长为具有良好适应性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而如今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无同伴与他玩耍,无弟妹要他照顾,父母以他为中心,家中东西也是任他选用。有些父母不太注重幼儿的情感、社会性教育,只注重智力开发,迁就幼儿的不正确行为,甚至向幼儿灌输利己的观念。在这种环境下的幼儿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只能使他们独占意识日益膨胀,再加上他们缺乏集体共处的经验,不会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如:不愿与同伴分享玩具,在游戏中不守规则,不懂得谦让等。这就更需要我们对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往态度,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

  1、让孩子学会谦让。

  刚开始,孩子玩娃娃家游戏时,常常会争抢娃娃,谁也不肯让,每个幼儿都一个劲的叫着“是我的,是我的”。我就以娃娃的口吻说:“我疼死了,你们要把我的手拉断了。”一听这话,孩子的同情心油然而生,立即松开了手,可他们又实在想玩这个娃娃,我就引导他们通过扮演角色,一个烧菜,一个抱娃娃。他们很乐意地就接受了这个建议,互相谦让着对对方说“娃娃给你,我去烧菜。”这样,争抢的两个孩子马上投入到游戏角色的扮演中,爸爸在厨房里烧菜,妈妈抱娃娃。吃饭了,老师以游戏的口吻说:“妈妈抱了半天娃娃,很累了,把娃娃给爸爸抱,休息一会儿吧。”在这样的情景下,孩子很大方的把娃娃给其他幼儿了。经过几次经验的积累,他们再也不会为了一个娃娃或者工具抢来抢去,知道可以分工,轮流玩。

  2、学会关爱。

  娃娃家游戏是一种角色游戏,涉及各种角色的扮演和交往。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扮演爸爸、妈妈,模仿着大人的举动:给娃娃穿衣服,喂食等。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中,他们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们的爱,内心自然地萌发了关爱他人的情感,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经意地站着给他们讲故事、弹琴,细心的孩子会端来椅子,说“王老师,你坐。”有的孩子哭了,他们会用手帕给他擦眼泪,叫他别哭,妈妈一会就来接等等。

  这种关爱他人的情感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们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扮演获得的亲身体会,有利于他们成长为具有良好品质和社会交往的人。

  3、学会分享。

  分享是幼儿将自己的物品与别人一同使用、体验的行为。分享观念,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刚开始玩娃娃家游戏的时候,孩子们都是抱着自己带来的娃娃游戏,不愿意给别的小朋友玩。在学习完歌曲“找朋友”后,我乘机引导他们思考:“娃娃也想找很多朋友做游戏的,怎么办呢?”在我的启发下,小朋友知道了把自己的娃娃给别的小朋友玩,娃娃就找到了新朋友,自己也找到了新朋友。他们不再抱着自己的娃娃不放,愿意主动地把自己的娃娃给别的小朋友玩,尤其是看到哪个小朋友来园哭了,他们会很快的把自己的玩具送给他玩。玩喂食游戏时,他们也不再把一大盆的食物抢在自己面前独玩,能几个人共用一份食物。

  五、巩固知识经验。

  在幼儿期,孩子获得的经验是整体的,而不是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角色的扮演,都能获得有关的感性经验,从而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

  例如我们在玩娃娃家游戏时,给幼儿准备了很多自制的雪碧瓶宝宝和宝宝们喜欢吃的各色事物。这些“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雪碧瓶宝宝和鲜艳的事物很快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于是,我们追随孩子的兴趣,请他们给这些宝宝喂食。刚开始,老师不提要求,让幼儿自由地玩喂食游戏。过一阶段,老师引导幼儿说:“瓶宝宝喜欢吃和自己一样的食物。”小朋友就有选择地进行喂食。在快乐而轻松的喂食活动中,孩子们获得了颜色匹配的数学知识。它不仅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针对不同能力、不同的幼儿作出不一样的指导,同时在指导的过程中又使集体教学的目标、要求在游戏中得以复习和提高,从而让孩子获得愉快情感的体验,轻松获得知识经验。

  又如在学习大小匹配时,我们又在娃娃家准备了大小不一的两种瓶子,让孩子通过给瓶宝宝戴帽子等活动,学习对应。

  这种快乐的娃娃家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幼儿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桥梁,更是他们获得感性经验的有效途径。

  总之,娃娃家游戏是对小班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促进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是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和比拟的。我们应充分利用娃娃家游戏,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论文5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活教育思想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意义,我们提出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科学活动、材料的生活化、数学学习过程的应用与表现。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一、前言

  什么是“生活教育”?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将生活作为教育的来源、手段和核心。“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顾名思义,就是将生活作为幼儿学习美术的主要来源,幼儿每天生活中的人、事、物,每天见到的景色,每日经历的故事,每天看到的生活状态,都是幼儿美术的来源,是幼儿发散美术思维的基础,也是幼儿将生活融入美术,将美术高于生活的有效方式。将幼儿每天亲身感受的现实生活作为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不仅是开发幼儿美术天赋的方式,同时对于幼儿今后的成长也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二、生活教育思想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

  1.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应用

  为了有效的开展幼儿生活教育,将生活教育的思想贯彻到幼儿的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幼儿发展的特点作为生活教育选择和开展的标准。幼儿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发展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幼儿发展的社会需求等方面。开展幼儿生活教育,应当尽可能的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案例】中班科学《我的影子朋友》活动一开始,先由老师以谜题的方式,将“影子朋友”的主题引入,从而有效的勾起幼儿浓厚的兴趣,然后再带领幼儿开始寻找“影子朋友”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影子朋友”的兴趣。接下来,幼儿会在找影子的过程中,回忆起踩影子的游戏,然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参与到踩影子的游戏当中,并且引导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影子的秘密,例如影子会一直跟着自己,自己怎么动影子就怎么动等。然后,老师开始引导幼儿,想办法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这个时候要留给幼儿一点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由的`发挥想象,想各种办法藏起自己的影子。在这个过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发现,在阳光下无法隐藏自己的影子,然后再引导幼儿到没有阳光的地方尝试隐藏自己的影子。最后,引导幼儿观察阳光下和阴影下影子的不同,进而引导幼儿探索影子产生的原因。最后在教师示范手影和提供素材的情况下,幼儿尝试做各种形状的手影。此活动中,教师以玩猜谜、找影子、踩影子、藏影子、做手影等多种游戏的方式开展活动,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在探索影子奥秘的过程中,获得与影子相关的丰富、深刻、具体的经验。

  2.幼儿活动中注重材料的生活化

  幼儿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活动材料。活动材料本身就能够成为幼儿获取生活知识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因此,选择哪些材料,哪些材料才是最合适,哪些材料能够有效的起到教育幼儿的作用,是材料选择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三个方面。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材料,才能真正发挥出材料的教育作用,才能引发幼儿对材料的兴趣,从而引导幼儿细心观察材料,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在选择的过程中,要选择那些儿童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材料。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像干净的瓶子、盒子、月饼盒、易拉罐、不跳、彩条等等等等,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没有用的物品,在幼儿的眼中却是宝贝,面对这些材料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它们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改造,将瓶子做成瓶娃娃,月饼盒可以做成电脑的样子等等。通过师幼、家园问的互动合作。这些生活中的自然材料、废旧材料、现成材料均可再利用,促进活动的趣味开展。

  3.在幼儿数学学习过程中营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

  幼儿的可塑性强,生活学习过程当中的任何人、事、物都能够成为幼儿学习的对象,都会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幼儿学习的环境更是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幼儿的成长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幼儿的学习环境,尤其是数学学习的环境,只有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在我幼儿园的教学当中,我们把每个班级内幼儿使用的学习用品,例如记号笔、蜡笔、画册等,分类放置在不同的架子上,但是我们发现,每次学习完之后,幼儿都无法将其正确归类归放。经过和其他老师商量之后,我们在原来的架子上设置了点数,然后让幼儿按照点数归放学习用品,幼儿在引导下不仅学会了正确的归放物品,而且还营造了有序的学习环境。此外,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还要格外注意不同幼儿在学习数学方面的差异性。幼儿的智力发展和理解力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幼儿领悟力高,理解快,有的则理解慢。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活动时,要学会因材施教,差别教育,这样能力差的宝宝完成正面内容,能力强的宝宝则可以继续完成反面的内容。

  三、结语

  生活教育的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重要指导理念,生活教育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互相联系,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实践生活教育思想的时候,不能只单独地从某个活动去实施,也不能在实施某个活动时只考虑生活教育思想的某个理念,而应将其融入到幼儿发展的方方面面,融入到幼儿园整个的生活中去,同时从选材、方法、创设、主题、常规等各方面考虑,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全面、始终的贯彻和落实生活教育思想。另外,在实践当中还应当注意,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核心都是幼儿自身,只有以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而不能单纯的为了教育而教育,导致教育重于形式却输了内涵。

  参考文献:

  [1]葛霞.生态式区域,定格多彩生活——陶行知思想对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J].新课程小学,20xx,(8):85,87.

  [2]范珍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xx,(10):135.

  [3]周倩.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小班幼儿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xx,(4):76-76.

幼儿园论文6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要发展幼儿语言,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精心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快乐地学习语言。

  一、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通过听、看、触、摸、尝、闻等感性认识,扩大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范围,加强了感知深度,而范围的扩大和深度的加强必然会丰富幼儿的语言。

  冬天,我在班上的自然科学角里,种植了一些白菜头、胡萝卜根。萝卜挖空后,又在里面种蒜,上水后撒上小麦,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不用我去要求,他们就能自己说出如“嫩绿的叶子”,“绿油油的麦苗”等这些好词语。

  在下雪天,我会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户外,我们一起去看雪景。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发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我会向孩子们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毯子。”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不知不觉中就丰富了词汇。

  春天,我会带孩子们去种植,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孩子们松土、选种、种植、移植……在做每一项工作时,我都是边干边讲,使幼儿知道这种劳动叫什么;我还特意多选几种种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异同。孩子们竟然会说:“有的像小米粒,有的像桔子瓣……”出苗了,他们观察得更仔细了,兴趣更浓了。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让孩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陶冶了情操。

  二、创设情境,在锻炼思维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

  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更多的是采用了注入式。可是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幼儿背诵了一些儿歌、诗歌,但智力却没有得到最大的提升。所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我让孩子们用撕、橡皮泥,每人做一套故事角色:青蛙、蝌蚪、鹅、金鱼、乌龟等。做好后,孩子们边演边讲,教室里面其乐融融,好不惬意。这样做既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又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

  三、指导鼓励,在看图说话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粮食,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的作用,需要教师作具体的指导和鼓励。

  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如:《刺猬树》是由6幅画组成。我先让孩子们按顺序找好每一幅画,看完(一),看(二)……。接着让他们看里面有谁?第三步让孩子们看图中的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看完后,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讲述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多鼓励:“没关系,继续说吧!…‘讲得不错,有进步。”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敢说、想说,经过练习,一定能会说。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好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在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大幅度的提高。

幼儿园论文7

  摘要:针对幼儿教育以及幼儿教师语言的应用问题,在分析幼儿教师语言的人性化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幼儿教师语言的艺术化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魅力;人性化;艺术化

  幼儿教育是学生开启学习生涯的最基础阶段,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语言是教师实施知识教学以及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所使用语言是否恰当、合理,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未来发展以及知识和兴趣的培养,这也对幼儿教师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现象,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学,幼儿教师应充分运用更具魅力的语言,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幼儿的求知欲,促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以便确保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培养。

  一、幼儿教师语言的人性化分析

  1、因人用语

  在不同生活环境与家庭条件下,不同幼儿无论是在性格特征,还是在能力、爱好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幼儿教师如果使用相同的语言,可能会对不同幼儿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为确保幼儿的能力和素质可以得到更好的培养,并实现对幼儿兴趣与价值观的培养,幼儿教师应在考虑不同幼儿的性格特征、语言接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教师语言,加强与幼儿的沟通和交流,以确保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比如,性格内向的幼儿所具备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对周围环境以及语言较为敏感,鉴于此,教师在对性格内向的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应尽量采用让人感受到舒服的语言以及关怀的语气与幼儿进行交流,促使幼儿的心理压力与紧张感能够得到减轻,从而实现对性格内向幼儿的更好教育。针对性格外向、脾气急躁的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沉稳的语调,舒缓幼儿的急躁情绪,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针对年龄较小、刚接触学习生活的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拟人化的.语言,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以确保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2、尊重幼儿

  自尊心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尊重自己、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心理状态,不恰当语言的使用很容易对人们的自尊心造成伤害,特别是对幼儿而言。尽管幼儿的年龄较小,性格处于培养阶段,心理相对不够成熟,但幼儿依然具备较强的自尊心。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若是使用不恰当、不适宜的语言,则不仅会对幼儿造成严重心理压力和紧张感,也会严重伤害到幼儿的自尊心,导致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针对这种现象,为实现对幼儿的更好培养,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对幼儿予以充分尊重,照顾幼儿的感受,采用适宜的语言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缓解幼儿的心理压力,促使幼儿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与亲切感,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以确保幼儿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教师语言如何做到艺术化

  1、语言要有感染力

  语言是教师与幼儿接触的最直接工具,而教师所使用语言是否恰当、适宜,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采用严肃、枯燥的语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则很容易造成幼儿的紧张心理,增加幼儿的心理压力,导致幼儿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被抑制,不利于幼儿教育的顺利实施。鉴于此,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确保幼儿教育效果得到增强,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对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进行艺术化修饰,尽量使用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语言、语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幼儿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减轻幼儿对教师的陌生感与距离感,营造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加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幼儿的心智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以便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促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

  2、语言要生动形象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所使用语言和语气决定着幼儿的心智培养效果,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更具感染力的语气,以为幼儿教育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语言的组织与运用是幼儿教师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决定着幼儿教育效果。鉴于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幼儿教师利用生动形象且更具感染力的语言对故事内容进行讲解,可让幼儿更容易融入故事情节,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3、语言要简化

  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幼儿的性格不够成熟,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与成年人有一定的差距,对复杂语言所表达意义的把握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师在语言应用方面应避繁求简,尽可能使用简练、简短且容易理解的语言开展教学活动,并根据幼儿能力的提升,对词汇涉及范围进行扩展,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以便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大部分幼儿都不爱吃蔬菜,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说:“蔬菜丰富的维生素、钙、铁等微量元素,能够起到强身健体、防癌抗癌等作用”,则会导致幼儿因无法理解教师所说的话,而导致教育效果无法得到提升。鉴于此,教师应对语言进行简化,以简单、直白的语言对幼儿进行教育,以便实现对幼儿的更好培养。语言具有其他教学工具无法替代的魅力和作用,而语言的使用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尽量选用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且更加简化的语言开展幼儿教育,促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以便为幼儿心智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幼儿园论文8

  阅读影响幼儿的一生,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关键。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是首选的幼儿读物,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程主张幼儿多阅读,绘本以图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符合幼儿的阅读特点。幼儿园通过绘本阅读教学,不仅能够让幼儿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作品,丰富幼儿的内心世界,还可以使幼儿切身地感受到文字和语言的优美。但是,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幼儿教师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创新。本文通过分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绘本教学目标不清,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当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幼儿教师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通常将绘本阅读与故事教学混为一谈,这样的阅读方式并不是真正的绘本教学,而是幼儿教师在讲故事,无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也不能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绘本阅读中。有些幼儿教师很少给幼儿拓展课外阅读知识,只顾与课文上的内容保持一致,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幼儿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单一枯燥,有时仅仅依靠电子课件组织课堂教学,使幼儿处于被动阅读的状态,无法发挥潜力和优势。

  (二)缺乏正确阅读方式,忽视幼儿自主思考

  幼儿教师设计的绘本阅读教学方案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实际认知水平,教学时导读过多,课堂中幼儿完全按照幼儿教师设计好的线路往里钻,教师仍然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教学思路代替幼儿的阅读思路,在潜移默化中直接影响了幼儿早期的阅读效果。而且,还有的幼儿教师忽视幼儿自主思考,通过采用“一问到底,以问代讲”的教学方式,不仅简化了幼儿的思考和探究过程,还让幼儿的`思维方式受到影响。幼儿园也没有为幼儿提供完善的教具和场景,缺乏对幼儿教师的培训。

  (三)过分关注教学课件,幼儿学习兴趣下降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开始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希望为幼儿带来更加丰富的绘本阅读体验。但是,由于幼儿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并不透彻,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经常出现各种状况,如过分关注教学课件,以课件代替教师讲课,多媒体成为教学的主角,幼儿在课堂中对书本的接触较少等等。幼儿的好奇心强,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幼儿教师要想办法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但是,实际上幼儿教师往往忽略幼儿的感受,对绘本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最终严重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解决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创新绘本阅读教学方式

  在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只有当幼儿真正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才能够自主进行阅读和思考。教师还要创新绘本阅读教学方式,养成幼儿爱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幼儿的基本阅读技能,以此使儿童步入小学校门之前培养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比如绘本《蚂蚁和西瓜》的教学,我首先制定教学目标:感受发现的乐趣、感受图画的快乐,享受读书的幸福;培养幼儿善于观察、勤思考、流利表达的阅读习惯;能够结合图文,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的用多种形式创新故事。我采用互动问答的形式进行教学。我先提问:“小朋友们,在动物王国里,你们觉得谁的力气最大?”有的幼儿说凶猛的老虎力气最大,有的幼儿说威武的狮子力气最大,还有的幼儿说憨态可掬的大象力气最大。然后,我说:“在动物王国里,小蚂蚁的力气最大,你们信吗?”通过创新绘本阅读教学方式,幼儿的思维更加开阔。

  (二)引导正确阅读,鼓励幼儿自主思考探究

  在新时期,幼儿教师需要严格遵循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引导幼儿正确进行绘本阅读,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不仅要让幼儿学会阅读,还要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推理,从而激发幼儿内心中的真实情感。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要深入掌握幼儿实际,充分解读绘本教材,以幼儿的角度去审视问题,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让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比如在绘本阅读《黄色的……是蝴蝶》中,我设计了幼儿最喜欢的捉迷藏游戏,制作大的绘本图书,让幼儿去寻找蝴蝶,每换一个场景,幼儿都会先猜测,问:“黄色的,是蝴蝶吗?”出示大树图片,教师说:“黄色的是蝴蝶吗?哎呀,不是蝴蝶,是黄色的梨子。”出示马路图片,学习句式:“黄色的是蝴蝶吗?哎呀,不是蝴蝶,是黄色的气球。”出示城市图片,学习句式:“黄色的是蝴蝶吗?哎呀,不是蝴蝶,是黄色的信号灯。”整个游戏过程,无需教师作过多解释,整个绘本教学变得更加生活和灵动。

  (三)合理运用课件,尊重幼儿个人阅读感受

  多媒体技术为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幼儿教师只有合理运用电子课件,坚持为幼儿的“学”服务,着眼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够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如绘本阅读教学《拔萝卜》对小班幼儿来说是耳熟能详的,该绘本故事讲述老公公种了个大萝卜,到了收获的季节,怎么拔也拔不动,于是他喊来老婆婆,还是拔不动,小老鼠拉着小花猫,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来帮忙,终于拔起了萝卜。我围绕“种萝卜”“拔萝卜”“抬萝卜”三个场景,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适宜的背景音乐,使幼儿仿佛置身在田地里,体验不同的情感变化,将绘本阅读变得更加趣味化。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时,我让幼儿先观察绘本封面,说说看到了什么,数数绘本里一共有几个人。我还组织幼儿模仿绘本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之,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实现与绘本的对话,还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充实幼儿的内心世界。幼儿教师要从幼儿实际出发,具有儿童视野,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幼儿的主体性,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论文9

  摘要:需要加强对在职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尤其是针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多安排幼儿科学活动领域、物化生基础知识及小实验等方面的培训。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

  幼儿自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不断地汲取知识,到了幼儿园阶段开展系统地学习,幼儿园成为幼儿首次系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基地,幼儿的兴趣所向伴随孩子一生。为此,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科学、均衡,突出趣味性。本次开展的幼儿园常规教学中科学领域教育教学调查,在北京、天津、扬州、宁波、辽宁、长春、黑龙江等地共发放50份问卷,有效回收50份。调查从教师基本情况、幼儿园基本情况、教育教学情况、个人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意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提供第一手有关科学领域方面的资料。

  一、基本情况

  (一)幼儿教师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调查的教师年龄集中在20-25岁,占74%;而35岁以上的幼儿教师没有,20岁以下的教师占12%,教师的年龄结构较年轻。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只有1名男幼儿教师,其余均为女幼儿教师。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高中或大专院校,占92%,初中或中专学历仅为1人。幼儿教师毕业院校集中在师范类院校,占88%。所学专业非师范类的仅为1人,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占90%。幼儿教师在校期间接受过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课程学习的占92%,接受过科学小实验课程的占10%,接受过数学课程的占24%,接受过幼儿数学发展研究课程的占16%。根据幼儿教师上述采集到的基本信息来看,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教师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方面都比较合理。

  (二)幼儿园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中,公立幼儿园占6%,私立幼儿园占94%。幼儿园教师设置中,动物角的占88%、科技角的占62%。幼儿园中的配套玩具数量充足、种类多样的占86%。有专门的业务园长的幼儿园占9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园硬件设备较好,符合基本办园条件。

  二、教育教学情况调查

  (一)科学教学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从使用教材角度来看,有40%的幼儿园使用的是国家编订的适合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材,20%的幼儿园使用的是地方编订的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材,14%的幼儿园使用的是校本教材,其余的为其它。从教学内容角度来看,有28%的教师进行天文、地理等常识的活动安排,38%的教师进行简单科学小实验活动安排。从每周进行的科学领域活动课角度来看,38%的班级每周有一次科学领域活动课,36%的班级每周有两次科学领域活动课,6%的班级每周有三次科学领域活动课,16%的班级没有安排科学领域活动课。从科学领域活动课注重角度来看,58%的幼儿教师认为注重孩子的动手创造能力,46%的教师认为注重孩子对科普知识兴趣的培养,12%的教师认为注重对孩子知识的传授,尽可能多学一些。从教师设计科学活动内容时候遇到问题的角度来看,40%的教师存在知识掌握不准确、不敢确定,36%的教师在准备小实验的材料存在难度,12%的教师对实验原理掌握不准确,仅有10%的教师认为没有任何问题。此外,还有64%的教师认为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课中最难开展的是科学领域。

  (二)数学教学情况

  从每周进行的数学活动课角度来看,40%的班级每周有三次科学领域活动课,34%的班级每周有两次科学领域活动课,20%的班级每周有一次科学领域活动课,6%的班级没有安排数学活动课。从教师设计数学活动内容时候遇到问题的角度来看,44%的教师存在基础概念记不清楚,不能准确表达,14%的`教师存在其他问题,32%的教师认为没有任何问题。从教学内容角度来看,幼儿园中常见的数学知识:数字歌、数的认识、数字书写、单双数、排序、1和许多、珠心算、10以上加减、连加连减、应用题、平均分、图形的认识、认识时间、认识方位、基数和序数等15个,教师曾进行过所占比。对于进行上述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原因,88%的教师认为是基于幼儿发展需要,12%教师认为是入小学需要,6%的教师认为是家长要求,4%的教师认为是便于管理。

  三、教师发展情况调查

  在本次调查的50名幼儿教师中,有20%的幼儿教师参加过国培计划、28%的幼儿教师进修提高学历、2%的幼儿教师参加过培训、40%的幼儿教师从未参加过培训、进修。本次调查过程中,幼儿教师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在科学领域活动上有所成绩,需要开展的理科培训统计如下:34%的幼儿教师认为需要开展数学基本概念的培训、56%的幼儿教师认为需要开展物化生等基础知识及小实验的培训、36%的幼儿教师认为需要开展天文地理知识的培训、82%的幼儿教师认为需要开展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的继续教育。如果再回到大学,幼儿教师希望可以增加的理科课程统计如下:28%的幼儿教师希望可以增加有关数学基本概念的课程、50%的幼儿教师希望可以增加有关物化生等基础知识及小实验的课程、38%的幼儿教师希望增加有关天文地理知识的课程、78%的幼儿教师希望增加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的课程。

  四、讨论与建议

  (一)幼儿教师年龄、学缘分析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本次调查的幼儿教师年轻化比较严重。虽然,年轻教师更有活力和精力从事此工作,但也存在工作经验不足、幼儿园教师缺少梯队建设等缺点。本次调查的幼儿教师,从学历和专业上看都非常适合从事幼儿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师范性和专业性。

  (二)科学领域教育教学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中,有关科学领域的教材大多数选用比较适合幼儿的发展。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有关科学小实验、天文地理等方面的活动较少、数学知识点也不够全面。在课程安排上,科学和数学活动较少,每天需安排一次科学、数学的活动。

  (三)教师发展情况分析

  需要加强对在职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尤其是针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多安排幼儿科学活动领域、物化生基础知识及小实验等方面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教学设计研究与思考王瑶;北方音乐20xx-01-15

  2、教育评价与幼儿园教学颜棱植;成功(教育)20xx-03-15

幼儿园论文10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3~6岁的幼儿正处在语言的敏感时期,他们的语言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他们缺乏语言的识别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示范,幼儿的语言就得不到正确的发展。幼儿园相对于其它阶段的教育来说,最大的特点是教师的口语使用特别多,这是由于幼儿阶段独有的特点决定的。幼儿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笔者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角度谈了培养和提高幼师生语言专业素养的思考,目的是使其能尽早成为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一、了解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的新进展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新语言观

  任何一种教育的过程都贯穿着一定的指导思想(即一些基本的.教育观念),它们对教育的效果产生决定作用。新的幼儿园语言教育观提出了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新要求。

  目前对我们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产生指导作用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观念:(1)完整语言的观念;(2)整合教育的观念;(3)活动教育的观念。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在学前期,语言教育要达到什么目的,获得什么样的效果,促使学前儿童的语言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所必须了解的问题。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划分为4大块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4个主要部分。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活动类型

  幼儿园语言教育为幼儿提供促进他们语言和其他方面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不同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来载动幼儿语言学习的内容:(1)谈话活动;(2)讲述活动;(3)听说游戏;(4)早期阅读活动;(5)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随后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在交流和运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的指导思想,基于此,我们更应该明确新形势下对幼师生的基本要求,研究培养和提高幼师生语言专业素养的有效策略。

  二、明确《纲要》《指南》背景下幼师生的语言素养培养目标

  (一)基本技能

  1.具备用标准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掌握发音要领,具备说好普通话的能力。掌握词汇的基本知识,能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用词能力。

  2.掌握朗读、复述、讲故事、交谈等技巧,具备一般口语交际的技能。

  3.掌握倾听技巧,养成耐心、专注倾听的良好习惯,具备较强的倾听能力,提高理解、判断、概括、记忆等逻辑思维能力。

  4.掌握阅读欣赏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欣赏习惯,具备较强的分析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专业技能

  1.使用较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

  2.日常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节奏和谐,语调生动。

  3.口语表达充分考虑儿童特点,情感充沛,语言贴近幼儿心理,语气、表情、体态经常根据具体情况变化。

  4.教学中善于听辨、理解儿童的发言,学会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课后善于和幼儿家长进行沟通。

  三、探究培养提高幼师生语言专业素养的策略

  (一)整合学前专业语言文学类课程设置

  目前,高专学前专业开设的语言文学课程主要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师口语、幼儿文学、大学语文等。

  从课程的设置看,从教学的不同角度基本满足了学前专业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但是,根据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现代新语言观的要求,幼师生语言知识的理论程度还需加宽、加深,本着“课程价值上要博,尽可能让学生基础宽厚”的原则,建议开设“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课程。从课时考虑,可以把现代汉语与教师口语中的语音知识进行整合,既能使幼师生对母语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又能突出教师口语课专门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特点,重点培养和提高幼师生的口语表达技能和水平,使学生掌握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

  (二)构建学前课堂教学语言培养模式

  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应把语音知识的学习和口语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而不能离开这两个中心去谈幼师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以课堂教学为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指导思想,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指导学生观察研究,不仅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懂得“怎么学”,而且学了“会用”,进而达到“会教”的程度。课堂上按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三个步骤进行,其中贯穿着“关注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能力,理解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发展,开启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创新,激发学生的灵感”的指导思想。按照发现现象——研究特征——总结规律——指导实践的思维规律进行。再通过合作学习,扩展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学会倾听和评价的技能。

  (三)训练技能,掌握幼儿教师语言表达技巧

  1.普通话训练。掌握口语表达的技巧和方法,幼师生首先要熟悉汉语拼音方案,具有流利的普通话听说能力。结合普通话辅导与测试,强化普通话的辨音和表达能力。组织绕口令、演讲、讲故事、幼儿文学朗读比赛、儿童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2.说话思路训练。可通过口头缩写、扩写、改写,写发言提纲来进行。

  3.快速组织语言训练。问题抢答,即席发言、会话、口头复述、口头作文、辩论、幼儿园教学情景模拟,等等。

  4.培养语感的训练。学生通过美文诵读分析,培养语感,同时活跃思维,提高观察、感受、理解、鉴赏的能力。

  (四)开设专题讲座,了解前沿信息

  邀请幼儿教育专家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幼儿教师介绍国内外儿童早期语言教育的新动态,激活学前专业的课程改革,培养幼师生适应幼儿教育的新形势,同时也体现出幼儿师范院校在某种程度上引领学前教育发展的作用。

  (五)做好教育实践中的反思总结

  每一次安排的见习、实习,都是积累“临床”经验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帮助幼师生积极进行教育实践反思,把教育实习的感悟提升为今后的教育智慧。见、实习中把以下几方面作为重点:

  1.如何处理教学语言与幼儿心理年龄特点之间的关系。

  2.了解幼儿教师语言态度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

  3.了解幼儿教师营造语言运用环境的方法。

  4.了解幼儿教师灵活机智的教学语言的作用。

  幼师生通过有目的的教育见习、实习,写成总结性的教学反思材料,不断地积累早期语言教育经验,不仅会促进自己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争取尽快成为称职的幼儿教师或幼儿园管理人才。

幼儿园论文11

  摘要: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主要的教育课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幼儿情操,增强幼儿对美的意识和理解,还能够激发和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认真的分析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引导幼儿理解、感受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并获得音乐能力的发展,是使音乐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在本篇文章中,我从分析教材内容、发挥教育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阐述了我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教师只有在音乐教学中认真分析、研究教材,以发展幼儿的音乐技能、培养幼儿良好品德为目标,用多种方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促进幼儿在音乐活动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音乐

  音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有助于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及欣赏能力,陶冶情操,增强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同时还可以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

  音乐是幼儿园教学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除了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我还将音乐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而且对于我们一日生活中的各项工作都有所帮助。在这里,我就将我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一、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尽管幼儿天性喜欢音乐,但对这种兴趣爱好仍要注意培养,并给予发展。这不仅仅是为了在幼儿园生活的短短几年中,使幼儿能对音乐抱积极态度,而且要使这种兴趣得以巩固、保留,并成为终生的一种需要。 要想更好的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呢?

  1、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大家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为幼儿播放进行曲时,他们马上会甩起臂膀,雄赳赳气昂昂的学起解放军齐步走来;当我们为他们播放欢快、激烈的乐曲时,他们马上会手舞足蹈,随音乐欢快的摆动身体――这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时刻观察,并进行保护。

  2、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

  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后,就应该及时的激发和培养。首先要让幼儿更多的接触音乐,增强音乐对幼儿的感染力。为此,我将音乐贯穿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在用餐之前,我为幼儿 播放优美、抒情的轻音乐,让幼儿在安静、舒适的音乐中等待用餐;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我们专门创设了一个“音乐台”,里边有各种乐器和演出用的道具,幼儿可以随自己喜欢的音乐自由的演奏和舞蹈;在幼儿午睡时,我为他们播放催眠曲,让他们更快的进入梦乡――另外,我还经常组织幼儿玩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充分调动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二、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教学

  幼儿园的音乐教材,无论是歌曲、舞蹈,还是音乐欣赏、律动,都韵含着一定的教育内容。每当我们拿过来一节课,分析教材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彻,才能更好的设计教学活动,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

  1、情感教育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目的是为了抒发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所以,我们在演绎音乐作品时,就应该把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充分的表现出来。

  2、品德教育

  幼儿园音乐教材中的品德教育,使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让幼儿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理解其教育内涵,是达到音乐教育目标的根本问题。

  例如: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讲述了小乌鸦长大以后不忘妈妈的养育之恩,叼来虫子为妈妈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班有好多孩子都缺乏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对自己的父母没有礼貌。稍有不顺心意的是就大喊大闹。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着重向幼儿进行了这方面的教育。“连小乌鸦都知道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爱护妈妈,照顾妈妈,拿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在幼儿之间展开了讨论,使幼儿充分认识到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情感体验中激发了幼儿尊重他人的行为。

  3、音乐技能的培养

  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首要一点就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技能的培养。通过启发引导幼儿积极参加音乐艺术活动,在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美的感受中,培养幼儿对音乐艺术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幼儿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发展幼儿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通过教学,教给幼儿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欣赏、乐器演奏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训练幼儿的音高感、节奏感、音乐感、力度感和曲式感等基本的音乐素质。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达力及创造力等方面的音乐能力,促进了幼儿音乐素质水平的提高。

  通过启发引导幼儿参加音乐艺术活动,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身体、语言、认知、意志、情感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节成功的音乐课,除了好的教学设计和幼儿的良好配合以外,教师的主导因素至关重要。一节课能否上好,能否达到教育目标,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表现是分不开的。

  在教学中,模仿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手段。所以,教师的示范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也是幼儿能否正确掌握教学内容的关键。如:教唱歌时,教师准确、清楚的范唱对幼儿正确学习歌曲、掌握歌曲内容、了解歌曲节奏有很大帮助。特别是教授新课时的示范,会给幼儿留下完整、深刻的印象。

  总之,教师只有在音乐教学中认真分析、研究教材,以发展幼儿的音乐技能、培养幼儿良好品德为目标,用多种方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促进幼儿在音乐活动得到全面的发展。

幼儿园论文12

  摘 要

  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建立幼儿秩序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幼儿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教师在培养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便更加重要。在幼儿发育初期对其进行有意识的规则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幼儿身心发展,更能够从小培养他们的秩序感、道德观、与他人相处与沟通的方式。

  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情景教学,培养激发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自觉遵守规则;以儿歌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自发强化规则意识;注重体育游戏的评价,培养幼儿自觉遵守规则。

  让孩子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中协调发展,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规则意识,培养,小班,体育游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没有规则意识,不懂得遵守规则的人,是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什么是规则?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

  游戏是幼儿自主参加的上一项快乐活动。它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游戏对幼儿来说,并不只是一种消遣和娱乐,而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教育者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指出了我们在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时,应该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锻炼幼儿身体、促进身体各机能发展以及增进健康。它的情节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的兴趣和愿望。

  3至4岁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喜称赞、喜成功、自制力差、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年龄性格特点。而体育游戏既能够满足他们这些特点,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完善健康的人格。他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与人沟通的能力、建立秩序感以及面对逆境时的应变能力。但是如何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呢?针对不同幼儿的情况,我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一、运用情景教学,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自觉遵守规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制定规则是有很大难度的,但他们有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在游戏过程中,遵守规则能让游戏顺利进行,幼儿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得到自我的奖赏。

  在组织幼儿体育游戏时,我们常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或富于它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使运动器具和材料“活”起来。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布鲁纳曾经说过:“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景教学来得直观、深刻。”的确,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对低龄幼儿尤为重要,因为具有一定情景的游戏,不但趣味性强,而且能让孩子迅速进入境界、进入角色,既有可感性、加深记忆,同时又可提升运动兴趣。良好的情绪体验、规则的自觉执行,更好的激发幼儿对体育的兴趣。这是幼儿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基础,也是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运动兴趣的先决条件。

  情景游戏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小班幼儿行为的目的意识较差,游戏过程能使孩子情绪愉快,潜能得到开发。例如为了发展幼儿跳跃和奔跑的能力,我先是以故事的'形式创造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孩子们以“快乐的小兔子”这一可爱的动物身份,听音乐跳到“草地”上,分散练习向前跳。还如在“打蚊子”的游戏中,分散练习向上跳,鼓励幼儿大胆跳跃。还有当听到“大灰狼来了”的信号时,快速跑回家里,庆幸自己跑得快,充分体验遵守规则的快乐。还有专为幼儿跳跃设计的“摘苹果”游戏,苹果充分提高了幼儿运动兴趣。整个活动,孩子们沉静在童话般的情景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规则意识逐步得到发展。

  2至3岁的孩子处于对新异事物的探索阶段,此时他们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我们需要合理的创设游戏环境、投放材料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喜爱。如在《小猫运鱼》这一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小猫头饰、筐2个、小鱼图片若干。我不急于去教会他们玩的方法,而是先让“小猫”自由学本领,耐心的看孩子的反应,看看他们在游戏环境中会用那些材料干什么、怎么玩,让幼儿“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同时个别指导一些孩子进行比较薄弱环节的练习,如身体协调的走和跑,引导他们自己进行练习,通过自己的尝试培养他们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当幼儿尽情的玩耍后,我让孩子们带上小猫头饰,组织集体进行练习游戏“小猫运鱼”又一次把活动推进高潮。我将参与到游戏中,因为当教师参与到游戏中孩子们会很高兴,他们会模仿老师做动作。可见,教师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是很重要的。同时教师需要做活动中的协助者、总结者。

  二、以儿歌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自发强化规则意识

  以儿歌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主动探索,这一形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获得了良好的练习效果。把体育游戏规则及动作要领以琅琅上口的儿歌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可以边说边做、边唱边做,以儿歌形式表现游戏规则,促使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

  如体育游戏《吹泡泡》、《木头人》等集体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情节生动有趣、易学、易会、易传,而且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幼儿很感兴趣。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水平,选择改编那些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民间游戏,在组织运用的过程中,力求在“新”、“简”两方面动脑筋想办法。“新”是指游戏内容的新鲜性、形式的新颖性、方法的新奇性;“简”是指讲解简练、练习简单、教法简易。以“新”吸引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其产生兴趣;以“简”帮助幼儿尽快掌握玩法,让幼儿有大量玩的时间,在反复多次的游戏中不断遵守规则、变换规则。在体育游戏《吹泡泡》中,创编了儿歌“吹泡泡,吹泡泡,泡泡吹高了,泡泡吹低了,泡泡吹破了,砰!”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游戏,很自然的孩子们跟着儿歌做出了相应的动作,幼儿很自然的有了规则意识,不用教师整理秩序,不用教师组织纪律,幼儿在很快乐的氛

  围中得到了锻炼。游戏熟悉后,再让幼儿尝试不同的角色,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规则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又如体育游戏《木头人》,能锻炼幼儿灵活性、快速反应的能力与幼儿大肌肉群的发展。游戏开始前,我首先把歌曲教会幼儿,因为儿歌的内容和韵律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普遍都很喜欢。然后我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让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唱歌边组织游戏,很快孩子们就都掌握了游戏玩法和规则。老师与幼儿共同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

  三、注重体育游戏的评价,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自我评价能力低,教师应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平等地参与幼儿的评价活动,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这对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里所说的评价主要是指对幼儿参与体育游戏活动遵守规则的表现及成果的评价。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树立崭新的评价观,把评价作为体育游戏活动中重要部分,让评价充分地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活动评价的时间不受限制,随时根据需要都可以进行。游戏开始时的评价多为全面性评价,意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游戏中的评价,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意和进步要予以肯定的评价,使幼儿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更加努力向上。但同时也要注意评价的时机是否适宜,如幼儿正在大胆尝试时,尽量不给予评价,以免打断创新的思路。这时需要教师不断支持、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教师评价幼儿时,要有论据,论据要清楚、具体、明确,幼儿能理解并达到,如:“×××小朋友锻炼认真,能遵守游戏规则,老师要求的每个练习都认真完成”。在老师的具体示范下,幼儿不仅明确了体育活动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达到目标,规则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发展。同时,教师应注意在言语和行动上处处照顾好每一个幼儿,不仅要运用语言评价,同时要善于运用非语言评价。一缕关爱的目光、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甜蜜的微笑、一份热烈的拥抱,都能够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成为孩子们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不错,有进步”“没关系,再努力一下就行了”“如果你能??那就更好了”。肯定、鼓励的话语既能淡化幼儿的挫折感,也能使幼儿保持对后继活动的成功期望。在这种爱的氛围中,孩子们与老师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一起克服困难。

幼儿园论文13

  保教合一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教育形式,而且对于扩展保育工作内涵,增强幼儿园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幼儿园保教合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上,提出在保教合一理念下促进幼儿园工作创新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也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我们在开展幼儿教育时,要兼顾思维智力、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生活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和塑造,从而提升幼儿综合,促进其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为幼儿的人生发展奠定稳固坚实的基础。为将这种目标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就要求我们将教育活动和生活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保育和教育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在保教合一的教育理念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当前幼儿园在保教合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保教合一教育理念的缺乏

  当前幼儿园的保育教师大多没有经过幼儿教育的专业训练,对幼教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很少,这是制约她们在保育工作中融入教育目标的关键因素,更为根本的是,在保育教师的观念中,她们并未把自己当作一个教育者来看待,这种思想观念的缺乏影响更为深远。

  而教师则专注于幼儿的教学过活动,对生活事宜关注不足,认为那是保育教师的职责,对教学中所蕴含的保育内容和保育工作中所蕴含的教育契机认识不足,将二者孤立看待。

  (二)保教工作界限明显,保育工作形式单调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常常存在保育和教育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二者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隔绝,岗位融合效果较差。教师较少涉及保育工作,甚至对保育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轻视和抵触。保育员每天重复进行的工作内容是盥洗、如厕、打饭、盛饭、刷碗、擦桌子、拖地,这些机械重复的工作内容贯穿每天的工作时间,消耗保育员大量体力和精力,却较少得到正向的反馈,导致她们产生较强的职业怠倦,难以确立教育者的职业定位。

  (三)幼儿园教育理念和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在当前的一些幼儿园中,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异化成为知识和技能的比拼,在这种扭曲的业绩观指导下,幼儿教育呈现出小学化的特征,多将数数、识字、背诵古诗等内容作为衡量幼儿教育成绩的标准。更有甚者,幼儿园盲目追求所谓的特色,从教育者主观意愿出发,为幼儿教学设立舞蹈。传统戏曲等所谓的特色内容,代替五大领域的基本课程,这种哗众取宠、舍本逐末的教育理念对幼儿的发展成长十分不利。幼儿园的办园风格和教育理念,自然会对教师产生深刻影响,阻碍保教合一工作的开展。

  二、在保教合一理念下创新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重新定位保育员的角色

  保育员面临着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将传统的照顾幼儿生活起居和身体健康的工作内容,转化为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在生活起居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和活动技能,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品格。保教合一是落实教育生活化理念的有利阵地,保育员应发挥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特点和优势,对幼儿全面发展发挥积极的影响。

  例如教会小班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不仅能增强其生活能力,也能树立良好的健康习惯和生活理念。在保教合一的框架内,教学生刷牙不单纯是保育员的工作,保育员的工作方法也不是为教而教,更要实现刷牙动作背后的教育目标。教师也同时推出“牙齿的旅行”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牙齿从生长到脱落的全部过程,从而树立珍惜牙齿健康的.理念。还可以通过绘本阅读的方式,巩固保育员教会刷牙方式。

  (二)教师淡化与保育员的职责界限

  首先,教师应主动淡化保育员之间的职责分工,站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高度,与保育员建立平等、融洽的职业关系,主动介入和关注保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与保育教师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协同,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和策略,共同探讨教育措施,在形成教育合力的同时,也促进保育员教育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其次,教师还应重视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理念。例如,保育员与教师共同制定幼儿一日生活中各环节的常规要求,共同设计一日活动方案,合作开展就餐管理等问题的研讨等等。

  而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认识自理能力是幼儿独立发展的前提,将其作为教育内容常抓不懈。教师要精通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关心生活中的孩子,留心幼儿吃、喝、拉、撒、睡等教育细节,重视幼儿生活环节中的教育,让幼儿在保教方面获得均衡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和专业成长的需要。

  (三)幼儿园提供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

  首先,幼儿园应将保教合一的理念融入幼儿园的管理理念之中,在管理制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员工考核和评优激励等过程中,将保教合一的落实效果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以此发挥有效的导向作用。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和保育员队伍的交流和融合,召开联合会议进行培训,通过交流谈心、拓展训练等活动形式,增进彼此互信理解,促进协调配合。第三,通过有效的培训提升保教合一的能力。

  特别重视对保育员开展教育知识和理念的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幼儿教育基础,从而更好地贯彻保教合一的理念。幼儿园还应提升保育员的职业地位,重视保育工作的教育功能,向学生家长进行充分宣讲,使保育工作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和尊重,从而使保育员更加珍惜自己的教育职业角色。

幼儿园论文14

  摘 要:幼儿教学的开展是要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让孩子在童年记忆里面有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幻想和想象。幼师是幼儿的启蒙者,所以幼师在开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角色游戏的构建来提高幼儿能力和素质,因为游戏的发展不仅仅能够带给幼儿愉悦的心态,还能够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时代在发展,针对儿童教育很多商业化产品式也在不断地开发,儿童玩的游戏产品和游戏场地也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要知道关于儿童精神世界的构造是游戏,游戏教学的开展是儿童思维、想象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形式,角色游戏的开展让幼儿能够扮演自己喜欢的人物,在游戏环境构建的过程中给幼儿瑰丽的童年添上一抹多彩的颜色。幼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要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内容,注意方式和方法的运用,要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一、游戏场景的设定

  现在的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有着良好的家庭环境,他们有很多逼真的玩具。所以,现在幼儿对于成型的玩具没有很强烈的兴趣,所以,幼师可以在游戏场景设定的时候,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废旧的工具或者生活用品来制作一些游戏环境中出现的工具。成品玩具的逼真度虽然很高,但是幼儿不能够根据环境的场景的需要来自己进行特征改造,给幼儿留下的创造性和想象性空间比较小,所以,幼师在进行角色游戏指导的时候,最好给幼儿准备开放性的材料和一些半成品的玩具,让孩子根据自己对游戏环境的理解来改造。比如,幼师想要带领幼儿进入吃早餐的游戏环境,就要让幼儿自己来制作相关的工具,给孩子准备橡皮泥还有褶皱的纸张,一次性的杯子,幼儿能够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回忆生活中的物品形状,幼师发现有的孩子做的包子是绿色的,幼师感觉很遗憾,就询问学生为什么要把包子做成绿色的呀?孩子说绿色的包子是里面添加了蔬菜的果汁,所以吃起来更加健康,这其实是幼儿创造能力发展的过程,幼儿根据生活情景来模拟游戏环境,说明孩子对生活不断观察,孩子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幼师要给予鼓励,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能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二、在角色游戏的扮演中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幼儿游戏是想象和发展的一个过程,幼儿在开始游戏的时候只是知道玩,没有任何想法,但是通过玩幼儿对游戏进行改进和创造,比如,幼儿扮演一些人物的'时候,幼儿一般都是喜欢扮演自己比较熟悉或者比较喜欢的生活角色。扮演医生、老师和妈妈的角色,幼儿都是对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加工来创造自己认为的角色,当幼儿在进行工具选择的时候,能够把一个木棍想象成爷爷的拐杖,也可以把它想象成老师的教鞭。在角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可以把一个工具放在多个环境里面运用,孩子新奇的想法有些是老师都没有听过的,其实这是幼儿想象能力进行发展的一个有效过程。幼师对幼儿的想象力培养的时候,要根据生活实际开展,这样孩子在开展想象的时候可以不脱离实际,通过感性的渗透教育让幼儿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知识积累,比如,在玩动物招聘大会,幼儿作为“招聘员”进行招聘,但是因为幼儿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给幼儿看人才市场招聘的视频文件,让幼儿对招聘流程有全面的了解,幼儿根据输入的材料进行一些改变,创设游戏环境和游戏情境。

  幼儿教师担负着幼儿启蒙的重担,幼师在进行角色游戏启蒙教育的时候要对幼儿的内心世界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够起到正确的引导,老师要尊重幼儿的愿望和想法,在指导的时候要根据幼儿的眼光来了解这个世界的发展变化,对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培养,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才能够做到既没有磨灭孩子的天性,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能力。

  参考文献:

  李建群.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xx(06):13-14.

幼儿园论文15

  摘 要:幼儿园教学作为人一生的启蒙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进步。而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进步以及收获,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传统教学观念中,人们常常认为幼儿园教学不重要,没有真正认识到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学应当关注其有效性以及高效性。针对幼儿园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作出如下的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有效;解决方案

  一、明确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学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育教学,幼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幼儿自身特征,结合教育教学目标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在整个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其采取教育教学的材料以及方式是否恰当?教师所设计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否适合幼儿?有没有给予幼儿思考以及交流的时间?幼儿进行学习的效果是否良好?等问题。

  因而,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应当从幼儿的需求出发,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恰当地提出适合幼儿思考,发散幼儿思维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心需求,丰富幼儿的生活实践经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学习中激发其对学习的热情以及激情。

  二、以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其本身拥有丰富的色彩以及生动的画面,如果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加之优美的音乐,这样的教学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格。例如,在学习某篇优美的诗歌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出诗歌的情境,让幼儿直观地体会到整个诗歌的意境,借此帮助幼儿有效地理解诗歌中的相关词句,提升教学质量。再例如,在讲《壁虎的尾巴》的时候,幼儿虽然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自身无法理解而学得十分迷茫。此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纪录片来帮助幼儿认识。直观的演示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灵活机变性,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应的更改,与此同时,在日常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借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课文,增强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能让幼儿学得更好、更开心。

  三、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在日常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给予每一位幼儿平等地参与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幼儿全方位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一种幼儿愿意接受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形象生动地引导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真正地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目标。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有效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明确其教学目标、开展紧贴幼儿需求的活动,并且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让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提升幼儿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兴江.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xx.

  [2]宋丹.浅谈幼儿园有效教学[J].学理论,20xx(08):246-247.

【幼儿园论文】相关文章:

幼儿园论文10-09

幼儿园论文【通用】10-10

幼儿园论文(优秀)10-10

幼儿园幼小衔接论文08-06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08-19

幼儿园种植活动探究论文07-06

幼儿园幼小衔接论文(必备)08-07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必备)08-19

幼儿园论文范例【15篇】10-10

幼儿园教师论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