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

时间:2024-10-08 08:39:28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科学小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1

  星期天,看见爸爸那双满是灰尘的皮鞋忍不住叹气“唉,看来又是我做‘苦力的时间了’我拿起爸爸那双满是灰尘的皮鞋涂上鞋油仔细的擦了一遍皮鞋又重现‘青春’这是为什么呢?我不经疑惑。”

  于是我找到另一双新鞋和旧鞋进行比对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比旧皮鞋的表面要光滑。旧皮鞋涂上鞋油后,仔细观察,虽然亮了非常多但仍无法跟新皮鞋比。皮鞋亮度是否与皮鞋光滑度有关?

  我去取一双旧皮鞋,在放大镜下皮鞋显得凹凸不平。然后我再皮鞋都比较粗糙的'1区和2区涂上鞋油仔细擦拭,2区不涂做空白对照。我发现1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光滑非常多,放在用阳光下也比2区有光泽为什么两者有这样的差别呢?

  于是我就去问爸爸得知:皮鞋表面原本就不是绝对光滑的,如果是旧皮鞋就更加不平了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方向上产生反射,看上去没什么光泽。但鞋油中的一些小颗粒正好填补在皮鞋的凹坑中,如果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的更平均,就使皮鞋表面更光滑,平整光线反射更强。

  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得秘密了!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2

  上学时,同学们的书包有大有小,小的轻而易举能放进书桌里去,而大的呢?可怎么也放不进去,我想:要是能让书桌活动起来,那该多好啊!

  一天晚上,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书桌两边掏空,接下来把书面两边的木板削成“I”形,这样的话,书桌就可以活动了。

  于是,我从楼下找来一些小木板,从小卖部里买回一把小刀,在家里找些以前装修房子时剩下的钉子,开始计划起来,先做上部分,接着做中间部分,接下来完成下部分,最后整理。经过一番思索后,就开始动手了。

  做上部分是时,我先切下一块长方形木块,接下来在它的两侧粘上两个条形木板,再剪下一块小的长方形木板,粘在条形木板的下面,做成“I”形。

  做中部分是,我又切下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再在两侧各粘一块类似直角形的木板,接下来再把上部分放进去,就在这时,遇到难题了:怎样才能把上部分放进去呢?我想啊想,想了好久才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直角形木板上端的一小块木板去掉,那不就成了正规的条形了吗?这样就能放进去了。最后,在把切下来的那一块小木板用定子钉上去,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在做下部分的时,就把四根条形的木板粘在下面做成四条“腿”。这样,活动课桌就大功告成了。

  我想:生活中有很多给人带来不便的东西,而它们需要我们去改善,如果认真去观察、思考,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找到解决的办法。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3

  天,我在一本科学书上看到糖水可以制作隐形的.墨水,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起了实验。

  我先把糖水调好,用毛笔蘸糖水在纸上写了“开门大吉”几个大字,然后把纸门晾干,什么都没有,我开始怀疑书了,最后,我用打火机稍微烧了一下,看见了一个“开”字呈现浅褐色的,我一见,欣喜若狂马上对正看电视的婆婆说:“婆婆,快来,我给你表演魔术!”于是,我又重新拿了一张白纸,写上“婆婆”两个大字,用吹风器把它吹干,就什么也没了,我赶忙问婆婆:“你信不信,我可以不用笔,用火能写出‘婆婆’两个字来。”婆婆,摇了摇头,显然是不信。

  我找来打火机,烤了一会儿,可是烤得有点儿久,把纸不小心给烧了,婆婆笑了笑,我有点急了说:“别得意,你等一等。”我又在一张白纸在写了那两个字,然后晾干,这次我只是稍微烤了一会儿,字便显现了出来,我得意地笑着,婆婆赶快从我手中夺去纸翻来覆去地看着,就是不明白。

  小伙伴们,你们明白吗,不明白,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因为用糖水在纸上写了字后,晾干了,字形,图案,就会消失,火烤之后,字形图案会因糖分脱水,而呈现浅褐色。

  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糖水,还有哪些液体可以做隐形墨水呢?

  科学神奇吧!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4

  “什么,这不可能!”我的人虽然十分渺小,可是我的大脑里搞不明白的问题就像浩瀚无边的宇宙一样。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话,就继续往下读吧!

  “啊,奶奶我牙好痛啊!”我八岁那年暑假我在老家住了一个月,有一天晚上我睡了,睡着睡着,突然,我的一颗牙剧烈的.疼痛起来,把我痛醒了,我赶紧把奶奶叫醒,把事情跟奶奶讲了一遍。奶奶想了想说:“哎,我们家没药,医院也关门了,这可怎么办啊!” “嗯~~我知道一个土方子,不如试一试?”“不管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奶奶跑进了厨房,过了会奶奶手里拿了一片生姜走了出来,叫我将生姜咬在牙痛的地方。我试了试,一嚼,辣的我眼泪“飞流直下三千尺”嚼着嚼着,“咦?”我的牙竟然不怎么痛了,我问奶奶这怎么回事,奶奶也说不清楚。

  回到杭州后,我在电脑上查了查资料,原来生姜有止痛消炎的效果,因为辣味刺激到牙神经,所以就不疼了,而且生姜有杀灭口腔致病菌的功能。我每次嚼生姜的时候真的可以缓解牙痛,“药到病除。”

  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生姜嚼起来太辣了,姜水能不能止牙痛呢?我又查了查资料,姜水也能止牙痛,不过姜水是必须用来漱口才能治牙痛的,效果也很好。

  我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姜类只要用的方法没错,都能止牙痛。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5

  手上沾了油污,难以洗净,有人就会想到用汽油来擦洗。因为汽油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非常容易溶解各种油类,对付手上这点油污自然不在话下,比用水洗省力多了。

  我们手上的皮肤,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油脂,它能起到滋润和保护的作用。正是由于汽油非常容易溶解油类物质,用汽油擦洗手时,手上的油污没有了,手上皮肤表面的那层油脂,也都被汽油溶解掉,一股脑地“洗”干净了。不仅如此,由于汽油的分子较小,它还会得寸进尺地钻进皮肤,把皮肤表层细胞中的.脂肪也“揪”出来,一齐带走。因此经常用汽油擦洗手,手上的皮肤就会失去皮脂的保护,变的粗造,干瘪,有时还会干裂,引起细菌感染。而且,汽油中还含有苯,甲苯等有机物,这些物质对人体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经常接触汽油,不仅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人体健康也是十分有害的。

  因此,如果手上沾了油污,可以先用纸将油污擦掉一些,然后用肥皂或洗洁精反复洗几遍,这也可将油污洗净。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6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这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前一课,学生们知道了物质一直在变化,有的变化快有的变化慢,这一课则要使学生理解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它们的区别。因为本单元要锻炼学生从物质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所以本课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掌握科学的方法。做为启蒙阶段的学习,这一课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科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进一步的学习,地位至关重要。

  教材设计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让学生观察混合分离沙子和豆子的实验,第二部分观察白糖加热的实验。第一部分内容沙豆混合分离,目的是提醒学生观察实验中,没有看到明显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也需要认真留意和记录。第二部分白糖加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新物质生成的过程,以达到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目的。

  我刚拿到教材的时候,也是按教材内容编排授课,但总觉得有些别扭。直到一次上课突然有学生提问:“老师,让我们看沙子豆子是干什么呀?”,我说“是为了让我们明白,物质变化的时候有的变化明显,有的变化不明显。”学生就很小声的嘟囔“我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沙子豆子掺在一起没变化了,怎么还要做……”

  我很惊讶,没想到孩子们自己对教学内容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反复思索,沙豆混合的意义只是为了提醒学生要注意到事物变化不明显的地方,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验证一个学生已经特别熟悉、闭着眼睛都能想到结果的'事情,有必要吗?

  后来针对这个事情,我也请教了教研方面的高手。那位老师给我点出来:“编者的意图是要以一个学生最熟悉的事物为起点展开本课内容,这个起点的确是定的很低,但它后面白糖加热这部分内容水平却很高。你可以适当做些调整。”

  于是我就有了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改变现有教材内容,用对比的方法突出强调一下什么叫“有明显变化”和“没有明显变化”。

  首先,保留沙豆混合的实验,但把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加入白醋小苏打混合实验作为对比,用这种反应剧烈的实验与沙豆混合实验做对比,就可以向学生强调“看到了吗?这就叫做有明显变化,沙豆混合就叫做没有明显变化,它们都是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和记录的!”

  然后加入加热铜球的演示实验,此实验是学生们五年级学习热胀冷缩知识就做过的实验,让学生们看到加热铜球,铜球只改变了大小,却没有新物质生成;接着学生分组观察加热白糖的实验,观察到有新物质生成。由此可以顺利引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根据这些想法,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流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新内容

  教师先拿出一张报纸,提问“这是物质吗?”,学生回答说是。教师把报纸揉成一团,问“报纸变化了吗?”,学生回答“变化了”。教师把报纸点着,问“现在变化了吗?”,学生回答“变化了”。教师问“两次变化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样的引入,是为了复习上一课所学的物质,物质一直在变化的概念,同时也引发了新问题,引出了新内容。

  二、演示沙豆混合实验,白醋小苏打混合实验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探讨两次变化有什么区别之前,我们先看两个实验。”

  首先演示沙豆混合实验。学生要观察混合前、混合后及分离后沙豆有没有什么变化。教师可以提问“沙子、豆子都是什么样的呀”,“混合了又是什么样的呀?”“分离之后呢?”,通过这些问答,学生就能回答出没有什么变化。

  接着教师展示白醋小苏打混合实验,这时学生还未认识白醋小苏打两种物质,可以先不告诉学生混合的是什么物质。我选择的反应容器是试管,这样两种物质混合后就会猛烈的喷出试管,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通过这样两个实验的对比,就可以突出“有明显变化”和“没有明显变化”。教师在学生震惊之余,就可以强调“我们观察实验的时候,必须注意有明显变化和没有明显变化是同等重要的,都要引起足够重视!一会我们要分组实验,大家一定要仔细观察。”

  三、演示加热铜球实验和分组实验加热白糖

  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先演示加热铜球的实验。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热胀冷缩的知识,所以他们也很容易想到铜球受热变大了。教师可以提问“铜球变化了吗?”学生回答“变大了!”,教师继续提问“变大的铜球还是铜球吗?”学生回答“还是铜球!”,教师就可引出概念“像这样的变化只改变了形状大小,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就可以称为物理变化!”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加热白糖的实验。分组前务必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教师还要发给学生一个详细的实验记录单。本课的难点就是如何细致的观察记录白糖变化过程,所以实验记录单要详尽,避免学生因为不严谨不规范造成的观察遗漏。学生观察完毕应组织回报结果,学生一般会回答“融化了”“冒泡了”、“变了颜色”、“燃烧了”等等,教师可以顺势提出“变了色的白糖、燃烧的白糖其实已经不是白糖了,是一种新物质,像这样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四、总结回顾、知识拓展

  教师通过板书总结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师应回到刚上课时的问题“报纸揉皱了是什么变化呀?”“报纸燃烧呢?”。最后由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大家一起讨论。

  关于本课的评价方法,我认为至少应该有两条:

  (一)在分组实验时,看学生观察是否认真,记录是否详尽。

  (二)在最后总结举例时,看学生能否熟练判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这样的改动只是我的一点想法和尝试,是否合理,希望大家能给与指导批评。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7

  “咕咕,咕咕……”我正在写作业,突然听到从厨房里传来了一阵怪叫声。天生胆小的我不禁吓了一跳。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可没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这时,又传来了“咕咕、咕咕”的声音,我这才注意到,原来是脚边的泡菜坛子在作怪。咦,泡菜坛子怎么会冒泡呢?会不会是空气钻进去,然后又从水里冒出来呢?可是,泡菜坛的盖子盖得紧紧的,

  一丝空气也跑不进去呀!

  姐姐上班回来了,还没进大门,我就迫不及待地跑上去问:“姐姐,姐姐,泡菜坛里为什么会冒泡泡呢?”姐姐笑眯眯地说:“泡菜坛里的菜泡得时间长了会产生一种厌氧菌,它可以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大量繁殖,当它发酵的时候,就会排出气体,所以泡菜坛子里会冒泡泡。”

  什么?厌氧菌?我最怕细菌了,它们都是坏东西,怎么可以出现在食物里呢?我们吃了这些东西生病了可怎么办呢?姐姐的回答已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我拿来《百科全书》寻找答案。啊,答案在这里!原来,自然界里有一些菌(如酵母菌、厌氧菌),可引起食物发酵,产生酸,同时放出气体,它们对人类并无害处。我想:以前奶奶做好后只有拳头般大小的馒头,蒸过之后成了巴掌那么大,而且又香又甜,原来都是酵母菌的功劳啊!没想到,以前在我眼中深恶痛绝的菌类,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这么重大的作用。

  我正想得入神,突然泡菜坛子里又冒出了一个大泡泡。姐姐对我说:“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只要您留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看,“咕咕”叫的泡菜坛就是很好的证明。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8

  今天,我和哥哥在打乒乓球,真打的高兴,由于我用力太大,把乒乓球打凹了,我拿着凹了的乒乓球,愁眉苦脸,突然,灵机一动:能不能把乒乓球变成原来的样子呢?

  于是,我拿乒乓球去问爸爸:“爸爸怎样才能使乒乓球变成原来的样子呢?爸爸说只要把乒乓球放在一个杯子里,然后倒入一杯沸腾的水,就可以了我按照爸爸说的去做,当我用沸腾的水冲向乒乓球时,乒乓球凹进去的地方慢慢膨胀起来,果然变回了原样,我高兴极了,问爸爸:“为什么会这么神奇呀?”爸爸说:“这不是神奇,而是热胀冷缩的原理,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情况下,受热以后就会膨胀起来,在受冷情况下便会缩小,所有的物体都具有这样的'性质。”“哦,原来是这样啊!想不到这其中竟有这么大的奥秘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激发我们更大的求知欲望,探索科学。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9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大自然的自动调节功能越来越弱,由于人类过分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或淡薄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致使能源超前使用、环境深度污染。给未来的.发展埋下了很多隐患,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如果不采取措施,将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节能减排,是我国乃至世界都一直关注的问题。人们思考了很多方案,采取了不少措施,都不见什么显著效果。而我们现在处于学习阶段,为节能环保做贡献只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有一些小工厂贪图利益,污水不经过净化处理随意排放,使一些本来可以饮用的水源收到污染,有一些人饮用了受到污染的水源而中毒、死亡。这种行为是对环境和生命的最大犯罪,同时也是对水源的巨大浪费,甚至比浪费资源更严重!我们都知道:生命之源是水,而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的。所以污水不经过净化处理,是绝对不允许排放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应该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都明白这些道理。

  到夏季用电高峰期时,有些地区会出现按区域供电(夏季用电量很高,电力局会前半个小时给这个区域供电,后半个小时给那个区域供电),如果我们平时都节约用电,把不该开的电器关闭,把长明灯换成定时灯或者感光灯,等到夏季用电高峰期时,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节约用水,使水能循环利用;不乱丢弃废物;垃圾分类处理,做好废物回收……

  交通出行时,我们尽量使用自行车,最好不要使用汽车。在超市购物时,最好不要使用塑料袋,因为塑料袋埋在土里常年不分解,燃烧的话会有有毒气体产生,危害人类健康。

  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果大家都能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还会像原来一样美丽。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10

  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带来了几个空空的矿泉水瓶子。我们所有人都觉得奇怪,老师要拿这些空瓶子做什么呢?

  “谁能不借助任何外力,就能让这些瓶子变瘪呢?”老师神秘地说。同学们纷纷举手出主意,有的说:“把瓶盖打开,抽出里面的空气。”有的说:“用气功把它压瘪。”……老师把我们的方案一个个的都否定了,我们傻眼了,挠着头再也想不出任何办法了。这时老师说:“我们先来做个实验,你们马上就会知道答案了。”

  实验开始了,老师先用矿泉水瓶在饮水机里接了一些热水,然后盖上瓶盖,过了一会儿。她又把瓶子里的水都倒进纸杯,然后迅速的盖上瓶盖。我们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那个瓶子,只见瓶子里先是慢慢起了一层雾,接着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就好像有一个隐身人在用力压瓶子,只一会功夫,瓶子就已经扁扁的了。天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呀!瓶子竟然奇迹般的瘪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其实它的原理很简单:老师往瓶子里装热水,其实是让瓶子里的空气变热,使它的压力降低。然后老师倒掉热水迅速盖紧瓶盖,这样瓶子外的空气压力就会比瓶子里的空气压力大。原来那个隐身人就是看不见的大气压力,是它把瓶子压瘪的呀。

  老师看见我们兴趣很高,就又问我们:“你能用什么方法把瘪了的瓶子复原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吧!

  真有意思!通过这个实验,我发现科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我回家后一定要继续我的科学实验。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11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科学课,王校长让我们做了一次实验,这次试验还准备了很多东西呢!

  “丁零零,丁零零”上课了,我们非常激动人心,期待着这次的试验。我们把自己准备的实验用品拿了起来,我拿了可乐,别的同学有的拿雪碧,有的拿水果糖,还有的可乐水果糖都拿了。第一次实验是王校长准备的东西,看看食用盐和苏打那个溶解的快,先把两个杯子里到同样的水量,再把食用盐和苏打同时分别放在两个水中,最后快速搅拌终于得出了结论食用盐赢了!第二个实验就是看看其水里有没有气体。王校长叫了我,我拿着小瓶可乐迫不及待的站到了讲台上,王校长让我们使劲摇晃了汽水,然后命令让我们打开,我轻轻地将瓶盖拧开,呼—可乐像清泉一样冒了出来,我们都叫了一声哇!王校长说:“这个是研究说明了汽水里都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所以里面的可乐才会冒出来。”最后一个实验就是把糖果放在嘴里,是含着融化的快,还是嚼着融化的'快,我们这排的同学咯吱咯吱的嚼起了糖,很快融化了。别的组的同学嘴里面含着糖,过了几分钟还是没有融化,王校长说:“通过这一次实验,我们又知道了溶解的快慢在于物体的大小。”最后一次实验就是感冒冲剂用热水溶解的快,还是凉水溶解的快,同学们拿出了感冒冲剂,开始做实验,过了一会儿热水里的感冒冲剂已经被溶解了,凉水里的感冒冲剂里还有沉淀物,所以结论出了溶解的快慢在于水的凉热。

  这次的科学课可真有趣呀!我对科学越来越感兴趣了,以后我要做更多的实验,发现更多的知识。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12

  我喜欢虫,一有空就到外面去观察虫。今天,我把功课全做好了。正想到外面去观察虫的时候,黑暗的夜幕开始垂下来了,而且老天也开始“流眼泪”了呢!

  我望着天空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心里想:天气刚才还好好的,早不下雨,晚不下雨,一到我要出去了就开始下雨了。当我正在发愁的时候,妈妈叫我去喝茶,我一看见茶的时候,马上就对它感兴趣了。因为我看到茶杯上面浮着很多,茶杯底也有几粒枸杞子,我觉得特别奇怪。为什么有些枸杞子会浮在水上,有些枸杞子会沉到茶杯底下去呢?我仔细地想了一想:可能是枸杞子像皮球一样,里面有空气才能浮在水上。

  我就开始做小实验了。首先,我从浮在水上的枸杞子里拿出两粒,把其中一粒枸杞子放在水中,用一双筷子压平,不出我所料,枸杞子果然在水中冒出小泡泡来了。然后我把筷子拿掉,观察枸杞子会不会沉下去,只见那粒枸杞子慢慢地沉下去了。接着我把另一粒枸杞子用筷子把它顶到茶杯底后,把筷子拿掉,这粒枸杞子慢慢地浮了上来,最后浮到水面上来了。唉,我终于把事情弄明白了。原来我的推测是对的'。因为第一粒枸杞子里面的空气冒出来了,所以就沉下去了。而第二粒枸杞子里面还有空气,所以就浮上来了。

  通过这一次小实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枸杞子就像皮球一样,里面有空气就能浮在水上,没有空气就会沉下去。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13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勤俭质朴的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保持着这一种良好的作风。无论是在生产劳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都体现出这个特点,总要力图以最节省的方式,尽可能办好每件事情。正是由于这一良好思想观念,我们才懂得去节省能源。能源问题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能源紧缺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仍旧提倡节俭的作风,在奥林匹克场馆的重大建设中,国家是从实际需要考虑,提出了“节俭办奥运”的口号;在今年的55周年国庆相继提出“节俭办国庆”的口号。我们国家是从顾全大局的角度出发,从节省能源方面做到勤俭的作风的。节省能源可以减少开支,促进经济的增长,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先决条件,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在城市的夜晚,公路的两旁都亮着密集而又整齐的.路灯,看上去宛如一条巨龙腾空,虽然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许多时候这些路灯的光亮都白白浪费了,因为很大一部分时间里,路上是空荡荡的,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经济、交通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电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给这些地区的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无一利而有百害。那么,有没有既方便晚上行人和车辆通行,又节省能源的自动控制装置呢?

  节省能源,实际上是尽可能减少能源损失。偏僻的公路上,交通流量极少,长时间的打开路灯,不管是有车辆,还是没有车辆,有行人,还是没有行人,都造成能源的极大的浪费。即使有车辆经过,也不应该全线路灯都开亮,只应在车辆行驶的有效范围内打开路灯,否则那会造成多么巨大的损失!行人在路上走路也是如此,只应在行人走路的相应范围内打开路灯,满足照明的需要即可。如何分辨是否有人在街上呢?

  我们可以利用一种仪器,当有人或车在街上时,路灯会自动响。那么这个感应器不能是通过声音产生的空气震动控制的,而是要通过车辆和行人对路面的冲击和压强而产生的路面震动控制,这两种震动是不同的,否则就会阴差阳错,说不定是动物的叫声,路以外的喧哗声就把灯亮了,同样达不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倘若车辆、行人发出的声音很小,灯不会亮呢?那么就形同虚设,毫不起作用。汽车的行驶、行人的走路,自然而然会对地面产生冲击和压强,使路面震动,这就可以利用路面的震动来控制路灯亮还是熄灭。这个装置是利用冲击和压强产生的震动来控制路灯的,能够起到很好的节省能源的作用。

  发电需要消耗许多资源,节约用电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电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在家里使用电冰箱时,省电的做法是:

  1.不要放很多食物在冰箱里

  2.不要反复开关冰箱门

  3.在摆放冰箱时,在两边和后面留出空间,帮助冰箱散热

  4.不要把冰箱与微波炉等电器放在一起

  中国是电池生产大国,更是电池消费大国。现在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手机、MP3、快译通、电子计算器、电子手表、照相机等等,数不胜数,这些产品都需要使用电池。而使用后的电池如果不集中处理,随便丢弃,将会对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比方说,一粒废钮扣电池就能污染60万升水,可见其危害有多大了。在用完电池后,我们可以把废旧电池运送到专门的废旧电池处理中心,让他们帮我们回收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电池的污染,还可以第二次利用,一举两得。

  在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保护能源的重要性,节省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14

  记得那天妈妈从花鸟市场买回来一盆名叫含羞草的花,只见它的枝干细细的,叶子远看是连成一片的,其实是由许多更小的叶片组成的。看着它那俏皮的样子我忍不住伸手去摸摸它,谁知刚一碰到它,它的叶子就紧紧地闭着了,过一会它就又慢慢张开了。这可真好玩啊!玩着玩着,我不禁好奇起来,它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呢?

  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关于含羞草的资料。原来,在它的叶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器官叫“叶枕”,叶枕内生有许多薄壁细胞,这种细胞对外界刺激很敏感。一旦叶子被触动,刺激就立即传到叶枕,这时薄壁细胞内的细胞液开始向细胞间隙流动而减少了细胞的膨胀能力,叶枕下部细胞间的压力降低,从而出现叶片闭合、叶柄下垂的`现象。经过1—2分钟细胞液又逐渐流回叶枕,于是叶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含羞草的叶子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含羞草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因为,含羞草原产于热带地区,那里多狂风暴雨,当暴风吹动小叶时,它立即把叶片闭合起来,保护叶片免受暴风雨的摧残,因而逐渐形成了这一生理现象。

  查找了含羞草的资料后,我也增长了不少知识,小小的一株草竟会有那么多神奇的地方,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多少东西等着咱们去发现呢,想必这就是大自然的奥秘吧!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15

  上课了,这次上课和以往不同。老师拿出了一个杯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的同学说:“我看到了一个铁做的透明杯子,上面还印有五彩的小花,美丽又不失淡雅。”我也默默地想:刚写完了闹钟和冰箱,这次不会又让写水杯吧?想着想着,老师又拿出了一瓶水,有的同学问这瓶水是用来干什么?水是冷的还是热的?用他们来做实验?“对了!就是做实验。”老师说。我们带着一大串疑问,观看老师做实验的全过程。

  老师首先拿出这瓶水倒入杯中,先是大胆地倒,后来又小心翼翼,生怕水溢出来,最后甚至又一滴一滴地倒,直到把杯子盛满。之后,老师拿出一盒回形针,说:“如果我把一个回形针投入水中会怎么样?”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回形针会沉到水中,水会溢出来。”“我们来试试吧”,老师微笑地说。说着,一个回形针被投入水中。可是,水竟没有溢出来。同学们一下炸开了锅:这怎么可能?回形针能吸水吗?回形针不是铁的吧?老师仍然笑着,说:“要不我们再投几个?”说罢,四个回形针又快速投入水中。这时,老师问:“你们猜一猜,到底投多少个回形针可以将水溢出来?”有的同学说20个,有的同学说40个,有的说60个,有的还大胆猜测无数个!老师又开始投了,随着同学们那“6个、7个……20个”,20个的希望破灭了;“21个、22个……60个”,水还没有溢出来。就这样,40个和60个的.希望也这样破灭了。其中,有的同学还不时发出“太神了!”“怎么可能?”“不会永远也溢不出来吧?”这样的连连疑问。就这样,70个……80个……一直到164个,一滴水才忍不住跳了出来。这中间,我们小小的脑瓜充满了大大小小的问号。带着这些为什么,老师为我们解答了这其中的奥秘:水中有无数个水分子,在一根根回形针落入水中时,它们不想失去一个伙伴,就紧紧地拉着手。到了164个的时候,它们无法再握紧了,才失去了一个伙伴。

  我们在同学相处时也要这样。我还做过一个实验,一个人拉断一根线很简单,但一个人拉断几根线却无法完成。如果有很多人一起拉,线一定会断的。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无论有多少大的力量也比不过团结的力量。只有团结,才能取得成功。通过这次实验,我领悟了这个道理。

【六年级科学小论文】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小论文08-28

科学小论文01-02

(精选)科学小论文09-17

科学的小论文08-15

科学小论文【精选】08-31

【集合】科学小论文08-27

科学小论文(实用)08-31

科学的小论文(通用)08-15

科学小论文(精华)08-17

【精品】科学小论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