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精华】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秀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秀论文1
论文摘要:我国长期以来教学情境中的学习方式过于单一被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关注自我选择与自我负责,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其实施模式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根据自身特点确立学习目标、依照实际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策略、在策略执行中进行自我监控、总结评价学习结果。
论文关键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理论基础;循环模式
每个学生在完成其学习任务时,都表现出所习惯或偏爱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每种学习方式都是令人满意的,或者说是有效率的,现实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许多的学习方式都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现有学习方式的不合理原因分析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也有不同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就个性特点来说,有的学生表现出内省沉思,有的则外向灵动,有的反应敏捷,有的行为稳健。在学习进度上表现为有的学得快但可能不能熟练掌握,有的学得慢但学得扎实,等等。在学习兴趣上,有的喜欢科学,有的喜欢人文,若再具体分析,有的喜欢语文,有的喜欢数学,再详细一点也可能是有的喜欢朗读,有的喜欢写作,等等。在学习习惯上,有的喜欢合作交流,有的习惯独自作业,有的边学习边听音乐,有的一有动静就学不下去,等等。总之,每个人的学习策略或学习倾向各有特点,丰富多彩而不拘一格。
可是,我国长期以来在教学情境中的学习方式过于单一了。请看看中小学生的学习表现吧,特别在小学里,一个个小学生正襟危坐,双手放背后,不苟言笑,完全失去了孩子天真活泼的童趣。在学习上,完全接受书本或他人的知识,死记硬背,不会用脑,不会思考,不知理解,不懂应用。由于只知机械训练,眼高手低导致学到的东西不会变通,不会创新,有的连照搬照套都不会。如此,学习的丰富性、灵活性没了,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更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学生进入学校前棱角分明、满脑子问题,入学后仿佛都是从一个模子出来的,个个句号。
为什么会出现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呢?班级授课制有利有弊,可谓功在于斯过也在于斯。集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满足许多人的学习需求。但教学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难免会“满堂灌”,学生上课学习基本上是被动地听讲、背诵,通过练习、再现进而全盘接受,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由于班级规模与教师精力等种种限制,很难做到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只能成为美好的设想。由于“因教而学”,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发表看法或意见的机会,随着年级的升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再加上一些教师不良的教学方式或习惯,学生怕答错而不敢回答,标准化的知识体系与评价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总之,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原因很多,但要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必须努力消除以上弊端。
二、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与自主学习的提出
不良的学习方式影响了基础教育目标的达成,即阻碍了学生潜能的激发、开掘与提升,影响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割裂了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关系而导致其片面发展。基础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进而形成学生个人的特色。因此,必须变更旧的学习方式,而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着重于此。
针对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基础教育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主动、探究、合作这三个特征虽有不同的着重点,但却是相互联系的。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情境中相对于“被动学习”的“我要学”,受内在动机支配,关注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并体现出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学中进行的类似研究的学习,针对问题从已知到未知探求,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合作学习关注交流,注重参与,在小组或团队中面对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在学习中相互支持。但不管主动、探究还是合作,都关注学生的发展,仔细深究都带有自主的特色。主动学习是指自主选择、自我负责,探究学习是指自主发现与解决问题,合作学习是在群体协作中仍保持个体的独立性。所以,自主学习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诸特征的综合,是一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以及动机的归因理论等。
自主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自主学习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自主学习等同于学生自学,狭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校条件或教学情境中的自主学习。学校条件下的自主学习不是孤立进行的,它的存在需要一个支持性的教育大环境,即学校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和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资源,营造宽松的弘扬个性、发展自我的活动天地;教学情境中的自主学习也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以及学习所需要的材料等,以实现自觉而主动地学习。"
三、自主学习实施的一般模式
自主学习的实施模式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根据自身特点确立学习目标、依照个人实际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策略、在策略执行中进行自我监控、总结评价学习结果。具体过程如下:
1.根据自身特点确立学习目标
学生需要评价自身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起点,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一般是根据先前学习的表现与结果判断自己的学习程度,以前学习过程与结果比较顺利则说明学生基础比较好,否则学生得调整一下学习任务或作一下合理准备。至于评判方式上,可以自我评价,也可以接受教师、同学或者家长等的反馈。有时候自我评价需要作全面而持续的记录,否则难以发现自己的学习过程与质量有什么不足,难以判断自己学习是否浪费时间或做无用功。还需要作一下自我效能及学习风格的判断,否则可能会因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当而选择难度过低或过高的任务,或该学习任务对自身不适合。自主学习的任务是学生自己选定的,学生有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制定恰当合理学习目标的权利。这适合每个学生的特点,使每个学生都找到“可望又可及”的努力方向,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动机,有助于学生差异性的发展。
2.依照实际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提倡实行“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选择学习内容的可能性。在学习按照规定必须学习的内容的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所选的学习内容可以是规定内容的深化,也可以是超出教材之外的内容,一般提倡学生自主选择有探索性的、值得研究的题目。学习内容的选择由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基础和兴趣及实际而定,当然学生具有选择学习内容的自主权并不意味着选择的随意性,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服务于学习目标的实现,也可在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下进行。
没有一种学习策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是每一个策略都有其独特的功效,而且对特定情境中的特定学生有效。因此,只有当某一个策略合适时才被选用,而且应进行仔细的监控,以确定它是否像预期的那样奏效。也就是说,策略的选择包含了怎么做和在什么条件下运用这两个方面。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多条渠道多种途径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认知风格和学习习惯安排学习活动。这表明了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调动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3.在策略执行中进行自我监控
策略进行的过程也是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自我监控。学习者需要建构有利于自己学习的环境,避免外界分心物的干扰而破坏既定的计划。学习者更要克服内心的阻力,一是严重的外部障碍引起的内心冲突,二是主体已经形成的如懒惰、不良学习策略等心理定势。如果不能有效地克服这些内心阻力,将会导致主体行为的偏差,影响学习目的的实现。这就需要学习者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而每一次自我控制的成功都会给主体带来一定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
学习者在学习中需要保持注意,并在必要时自我提醒。因为学习过程并不都是很顺利的,需要有明确目的,并作出意志努力。当采用一种新的策略而又不能自动化地应用到学习中去时,学习者需要在头脑中形成一系列他人熟练应用的图式,或默诵操作要领。只有严密监视自己正在使用的具体策略的每一个步骤,学习者才不会局限于原来使用的更为熟悉却不一定有效的策略,也才能使每一步都能获得清晰的反馈。学习者要利用好自我监控,因为它使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学习过程,但也可能干扰策略应用过程。
4.总结评价学习结果
自主学习提倡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与自决权,也提倡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当然也不排斥教师及同学等的评价。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反思可以明确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失误,并可以给以后的学习以指导。例如,学习结果不好时,学习者便会检查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并对学习的具体策略进行调控,以利于目标的达成。学习者对结果的不同归因也会影响学习者以后的学习,若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将可能带来以后的成功,若归于能力或运气导致的结果将不确定,对自我效能低的人来说则是惨痛的打击。
学习者对学习结果进行总结或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有自我评价的方法,也有群体支持的方法。自我评价的方法可以在头脑中回顾,也可以写成学习或反思日记,后者要求对学习中的“关键事件”如实记录,为日后总结反思提供原始素材。群体支持的方法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进行,首先提出学习中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学生共享。当然还有其他办法,如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档案袋法等,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总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反思回顾过去学习的不足,更是为了以后学习的顺利进行。所以,自主学习是一个不断运行的动态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以上四个阶段的循环,实质上是一种螺旋上升的发展。
优秀论文2
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 高校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高校的行政管理是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保障。行政管理队伍的精神状态及工作水平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现代化进程。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工作斗志的激发,在管理学中就称为激励。
所谓激励,就是指组织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方法、措施,将组织目标的实现与组织成员个人的需求、愿望的满足有机结合,从而推动、激发、引导组织成员为组织的有效发展而持续共同努力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激发人的工作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当前,我国高校在调动广大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方面存在着一些困境,只有直面困境,寻求适当的应对办法,才能找到出路,激励行政管理队伍齐心协力为不断提升高校办学质量而奋斗。
一、高校在激励行政管理人员方面存在的困境
(一) 工作特点本身难以对行政管理人员构成有效的激励
在高校里,不同岗位上的机关工作人员有着不一样的职责,但总的说来,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这两个特点是教学或科研岗位上的师资队伍所没有的,它们对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一是工作琐碎、繁杂。行政管理的日常工作充斥着大量细小的事情, 诸如盖章、签字、整理材料、收发文件、文字的录入与校对等,往往千头万绪,要耗费不小的时间与精力,对人的耐性与细心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长期从事这样的工作容易使人感到厌烦、迷茫、失落,觉得自己的工作很简单又很麻烦,从而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二是工作的程序性强,个人的自由发挥空间不大。机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步骤、工作过程都已经被相关的政策与规定事先加以程式化,他们就在各自的行政流水线上严格按照程序办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同一条流水线上进行着重复的劳动。一方面,枯燥而缺乏弹性的工作使个人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受到压抑;另一方面,行政人员的照章办事容易给人一种刻板、不灵活的印象,甚至会让别人认为不通情达理。工作的单调乏味与同事的误解使行政人员难免出现苦闷、委屈的心理。由以上工作特点而导致的各种负面情绪势必阻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
(二) 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不利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职业社会地位是指社会根据职业任务的重要性和对职业能力的评价而给予的社会地位和敬意,以及所给予的工作条件、报酬和其他物质利益。其中职业声望和工资待遇是衡量一个职业社会地位高低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与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联系紧密的两个因素。与从事教学与科研的人员相比,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并不理想。
20xx 年11 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专家公布了一份综合了7 次职业声望调查的中国职业声望排行榜,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教师一直稳居职业声望等级的绝对上层,而机关企业的办事人员大致位于职业声望等级的中间位置。这个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这一职业在广大公众心目中的地位。而在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的地位也不高。在很多大学老师看来,在机关呆的都是那些才能平平庸庸、难以胜任教学工作的人,相对于教学与科研而言,行政人员只是扮演着无足轻重的角色。在这样的看法支配下,部分教师在机关工作人员面前便表现出不应有的傲慢与轻视,不愿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从而给行政人员带来不愉快的体验。
除了职业声望欠佳外,高校行政人员的工资待遇与教师也相距甚远。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高校教职工的收入不断增长。但由于高校普遍奉行向教学倾斜的政策,机关工作人员在待遇的改善中并不是主要的受惠者,与被称为“ 社会高收入阶层”的高校教师相比,他们的收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也就是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他们所处的生活圈子里面只能算是中低收入阶层。毫无疑问地,当前不如人意的职业社会地位会造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产生不平衡感与受剥夺感,从而削弱其工作动力、挫伤其工作积极性。
(三) 考核机制的不健全影响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效果
考核是实施激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考核,组织可以对其成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果和工作业绩等方面作出综合的评价,以此作为对员工进行奖励或处罚的依据。把考核的结果与员工的待遇、晋升联系起来,奖勤罚懒, 表彰先进的典型,警示落后的人员,能够促进组织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营造出一种你追我赶、勇往直前的竞争氛围。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前提条件就是考核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考核的结果是全面、客观、公正的。只有当考核结果如实地反映组织成员的实际工作状况时,考核才能对员工构成有效的激励。当前,高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存在不少缺陷,具体表现为:
(1) 考核标准笼统,缺乏针对性。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种类繁多,层级复杂,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从事着性质各异、各具特点的工作,因而他们的考核标准应当有所区别、因岗而异。但实际上大部分高校对机关工作人员都只有一套考核指标, 用的是原则性的、笼而统之的评估标准,这样便容易导致考评结果的失真,损伤激励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2) 考核方法定性有余,定量不足。在大学里,单位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多半采用个人总结、科室鉴定、领导评价等主观描述性方式,其语言表述往往大同小异,客套话语不少,到位之言不多,使得考核结果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
(3) 考核的结果档次过于简单,区分度低。以高校目前普遍实行的年度考核为例,其结果有四个级别: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合格。考核结果均成正态分布——中间大、两头小,得到优秀的是少数人,而被定为基本称职甚至是不合格的也是少数人,大部分人都被定位于称职这个档次。然而,这些考核结果为“称职”的人难道其工作表现、对单位所作的贡献都是一样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样的一种档次划分方式将会导致不良倾向的出现——满足于平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健全的考核机制会造成激励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校对行政管理人员实施有效激励的措施
(一) 引导行政管理人员发现工作的魅力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保健因素,如工作条件、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等环境性的东西,它们关系到员工会否产生不满的情绪;另一种是激励因素,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涉及到工作本身的因素,这类因素的状况直接影响到组织成员能否以良好的状态、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当中,本文把这第二种因素称为“工作的魅力”。
在组织发展中,对两种因素的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相比较之下,提高保健因素的水平可以确保员工“ 没有不满意”,而改善激励因素的状况(即增加工作的魅力)则能够使员工感到“满意”从而更好地激发其工作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说,前者是消极的激励, 后者是积极的激励(这里的消极与积极并没有贬义和褒义之分,只是反映出激励层次上的区别)。要使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愉快高效地工作,必须在积极的激励上下功夫,也就是说,要引导他们发现自身工作的魅力所在。其实,行政工作看似简单, 却需要从业者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因为行政人员并非只是盖章、打字,他们更多的是进行政策的上传下达、在纷繁复杂的任务链中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因此,从事行政工作并不如某些人想象中的会导致能力退化,相反,它可以使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
高校的领导者应当引导行政人员深化对工作的认识, 使他们明白行政工作也是能锻炼人、发展人的,也有着独特的乐趣,让行政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从而使之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高校的领导者还需要赋予行政工作新的魅力。例如, 经常地表扬下属,对他们在工作中的点滴进步予以肯定与褒奖, 让普通的行政人员体会到工作的成就感;通过适当的授权增强行政人员的受信任感与使命感等等。总之,只有创造各种条件让行政工作者充分感受到工作的魅力, 才能持久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二) 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
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 而动机的诱因是自身的需要。要使组织成员产生良好的动机从而做出对组织有利的行为,就得从满足他们的需要入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当任何一种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后,这种需要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对于大部分的高校行政工作者而言,前三个层次的需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受到更多的尊重与推崇成了他们的主导需要。为了激励高校的行政队伍敬业乐业,应当提升行政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
首先,要通过各种方式加深人们对行政管理岗位的性质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更新那些与实际不符的观念。学校领导应当想方设法让全校形成这样一个共识:管理是高深的艺术、是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广大行政人员在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学校实力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要宣传行政工作者的新风貌。其次,要促进教学、科研人员与行政人员的沟通、交流。交流的方式应当多样化,可以让普通教师亲身体验行政人员的工作,也可以在网上设立论坛让行政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感受畅所欲言。沟通与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们明白行政工作的种种难处,从而对行政人员的辛劳与付出给予充分的理解与认同。另外,高校还要对现行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将收入向教学第一线倾斜的程度控制在合理、适当的范围内,缩小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收入的大幅差距, 提高行政人员的待遇水平,通过物质需要的满足让行政工作者感觉到他们是受到重视和认可的,进而使他们能安心本职工作、更好地为学校发展献计出力。
(三) 完善考核机制针
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考核机制的不足, 应当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1. 根据工作性质、工作特点的差异制定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要使标准细化、个性化,就必须对高校内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行政岗位进行科学的考察、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把那些性质、特点相近的岗位进行归类,然后量体裁衣地给每一个类别的岗位都确定一套考核评价指标。
2. 在定性为主的同时,多运用定量化的考核方法。行政人员的工作任务是难以量化的,但并不意味着对他们的考核就不能使用定量的方法。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定项计分表,把德、能、勤、绩作为表格的一级评价指标,按其重要程度给每个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在一级指标下面还有二级乃至三级指标,而这些分指标也有不同的权重。具体的权重和分值一般由专家与考核小组商议后确定。该计分表分别让被考核人的上级领导、同事、下属、服务对象及被考核人自己进行打分。在统计各项指标的得分时,可除去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算出平均分,把它作为该项指标的评价结果。
3. 加大考核结果的区分度及影响力。如前文所述,考核结果的层次性过于简单会导致处于中间地带的大多数人积极性不高、采取中庸的态度对待工作。为了让考核更能反映客观实际,应当使评价结果的档次更丰富、更细致。仍以时下盛行的年度考核为例。在如今“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合格”四个档次的基础上,可以在“称职” 档内增设“ABCD” 四个层次,从前至后依次递减, 分别代表着“ 称职” 区域内的“最好、次佳、一般及中下”四种不同的工作状态与效果。这样便使得“称职”的内容更加立体、更加饱满,也更能体现高校行政队伍中得到这一评价结果的大多数人相互的差距。
当然,要使考核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光靠评价是不够的,还得把评价的结果与学校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要增大考核结果的影响力。为此,高校在处理待遇分配、培训安排、职务晋升等事务的过程中,应当把对行政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结果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与决定依据,使多劳者多得,优效者优先,以此激励广大行政工作者勤勉尽责、力争上游、不断进步。
优秀论文3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应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笔者现就俄语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和选择教学图片、模型、课件等实物,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俄语教科书中每课都有一个口语及礼貌用语的板块,我们的学生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表达“您好”“别客气”“对不起”等意思时常常一笑了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使用俄语礼貌用语,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俄语表达习惯。为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尝试用俄语介绍天气状况、播报新闻、讲故事、猜谜语等等。课外活动中,我将俄语教学与俄罗斯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自然环境、旅游事业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增长知识。还利用第二 课堂和班团会学唱俄罗斯歌曲,讲解俄罗斯寓言故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学法指导和习惯养成,打好扎实的俄语基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俄语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俄语学习习惯。
俄语的初期学习并不难,因为俄语字母和音节与汉语拼音的发音有相似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母语的原发性帮助学生准确掌握俄语元音和辅音的发音位置,为学生下一阶段学习音节、单词以及词组打好基础。记忆单词是外语教学中的一道难关,有不少学生反映背完就忘。教师应指导学生把学过的单词(名词、动词、形容词)、词组、前置词等归类记忆。例如,把相同的同根词归为一类:读者、读书、阅览室等;把类别词归为一类:狮子、老虎、猫、山羊等;把近义词归为一类:和睦的、与……交朋友、友好的等;把运动动词归为一类:跑步、跳跃、行走等等。这种分类记忆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掌握起来比较轻松,使所学的知识更系统、更清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对学生强化俄语训练,做到耳勤、口勤、眼勤、手勤。耳勤是指在学习初期要反复听录音,边听边模仿,使听觉更加敏锐,为说、读、写、译打下坚实的基础。眼勤则是多看课文,适当读一些课外读物,发现不认识的单词要,理解其意义。口勤就是每天养成大声读课文的'习惯,平时用口语交谈,保证语音语调的平稳和发音的准确性。手勤是要
勤于动手做课后练习,抄写句子、语法和课文,善于积累词组、句式和短句,勤做课堂笔记。
三、因地制宜,在社会实践中促进俄语学习
借助黑河与俄罗斯毗邻而居的地缘优势,我校通过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丰富学生的俄语知识。俄语教研组承担了省级“十五”重点课题《高中课程改革新模式实验与研究》子课题的科研项目,在学生了解俄罗斯国情、风俗文化、名胜古迹、饮食及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对俄交流与合作活动。如带领学生走进中俄商品一条街、中俄互市区、大岛国际贸易中心,让学生主动与俄罗斯人打招呼、谈话,提高俄语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还带领学生参加大黑河岛贸易洽谈会,担任洽谈会期间志愿者的工作,为来宾引路、签到、发放宣传单。在展厅为外宾介绍业主和商品名称,为外宾看管儿童,积极为大会服务;学校还加强对外联系,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第十四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两校之间定期互派学生进行交流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俄语的热情。此外,学生还参加了外事部门、黑河学院组织的中国“俄语年”等文化交流活动,学生的俄语应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总之,俄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法指导,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高水平的俄语人才。
优秀论文4
摘要:文章分析研究土建工程框架结构的有关概念知识,指出了我国目前在土建工程框架结构实际施工的时候出现的缺陷以及问题,同时也结合了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可以优化土建工程框架结构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土建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工程论文
现在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城市化的队伍也在不断的扩大。并且我国城市化建设对于土建工程的需求也日益发展,所以人们比较关注的就是土建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土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现在框架结构已经能够适应安全和质量的需求,从而使得土建工程具有较高的稳固性。
1框架结构的概念
框架结构是指通过一种由梁、柱为主体构成的结构体系,它的作用是抵抗水平压力,同时具有抵抗竖向承载的作用力。并且施工的时候效率也比较高,工程质量比较好,因此现在可以应用于比较大型的工业化施工。
1.1框架结构的连接方式
框架结构的中心是梁柱,可以在梁柱的连接之处使用刚性连接,也可以使用排架结构的方式,也就是铰接连接方式,并且后者现在都多见于工业建筑的厂房。
1.2框架结构的优势
因为框架结构自身具有比较灵活的空间分隔,所以它可以比较随心所欲的进行布置工程的平面。框架结构自身具有自重又轻的`特性,可以很好地节省原料,从而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效益,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发展。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比较容易被标准化、定型化。从而有效缩短施工的时间。因为框架结构具有比较强的整体性结构,并且它的刚度又比较高,具有非常强的抗震性能,整体性能强且刚所以可以依据工程实际的情况来进行自由浇筑。
1.3框架结构的缺点
框架结构的每个节点都有比较显著的节点应力。并且它的一侧刚度是比较小的,如果遇到强力的作用,容易会出现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移动,影响工程的质量。实际工作中,具有相对数量比较多的吊装次数,材料之间具有非常大的接头工作量,并且施工步骤比较复杂。这样的话会导致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实际的土建工程还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比如气候变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因此高层的土建工程中,都要学会控制这些不利的因素,才可以使得土建工程具有比较好的质量和安全性。
2框架结构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梁柱施工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梁柱是整个框架结构的中心部分,梁柱施工需要非常复杂的工艺程序,并且施工具有比较大的难度。通过以往的施工实践,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如下:梁柱节点施工时,在节点内部进行箍筋绑扎具有比较大的难度,操作人员为了减少操作的步骤,使用一种非规范的方式。这样做的话,就会对框架结构整体上的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问题。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要求的安全规范也是互相违背的。
2.2模板施工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一个工程中,模板质量的好坏是非常关键的,它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抗震能力,并且还可以使得混凝土结构形状尺寸等具有比较正确的位置,这也可以用来衡量它们有没有达到抗震设防的能力。实际施工时,必须注意以下容易出现的问题:①工作人员如果在进行技术交底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到一些相关的施工工作,就会导致了在拼装模板的阶段会出现一些误差;②在测量轴线的过程中,会因为放线的问题而发生了轴线位置移动的现象,得到比较不准确的测量结果;③目前,木楔、拉螺栓等安装的位置发生偏移,或者工作人员使用的不正确的测量方法方法不正确也会出现数据上的偏差问题。
3框架结构施工策略分析
3.1完善梁柱施工的策略分析
梁柱节点施工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导致钢筋绑扎错误的问题。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学会用比较正确的方式来绑扎箍筋。实践发现,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以下方法才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土建工程施工前,工作人员要具体的划分工艺流程,并且提前安排好工作的顺序。从而实现钢筋工与木工两者进行配合。此外,施工时,工作人员也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来进行绑扎箍筋。分段操作步骤:首先要把框架梁下面的柱箍进行捆扎好,然后安装好柱模,能进行浇灌柱砼的工作。之后,工作人员拆除掉柱模,然后把梁底模安装好,随后将梁底筋安放在梁底模当中,捆扎好节点箍筋,工作人员最后的步骤是将定位箍筋加装于绑扎好的钢筋上。如果使用以上的方式来进行施工,那么工作人员需要增设脚手架的装备。土建工程中使用框架结构,一定要注意控制梁柱,使得工作人员的土建工程质量能够达到规范的要求,这样做可以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并且提高抗震能力。
3.2完善模板施工的策略分析
工作人员在对模板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清楚的知道模板工程的作用,并且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抗震能力。模版工程质量的好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可以影响到整个混凝土的抗震性能。通过以往的一些实践经验,可以看出来,模板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框架结构的质量,所以工作人员要严格的控制把关技术交底工作,然后严格根据设计图的需求布置预埋件。另外,工作人员进行测量放线的时候,要查验测量效果。只有保证测量的结果是合格的,在对放线进行测量时,对测量质量要进行查验。只有确认质量检测结构是合格了的之后才能继续进行工作人员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支模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框架结构非常广泛的应用于土建工程中,这是由于它自身具有等优势性决定的。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完善施工的技术,从而避免出现新问题,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同时需要不断的进行优化框架结构的施工策略,促进土建工程的发展,且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晓绿.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柱)加固补强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xx,(8):70+76.
[2]朱永新,吕宏标.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的若干问题[J].科技咨询导报,20xx,16(14):123-124.
[3]张贺.框架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xx,(8):218+253.
优秀论文5
患者的种种心理需求首先要求我们对医疗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视,一味追求高科技、高效率的冷漠医疗空间现状势必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更为人性化的设计而取代。而要做到人性化的医疗空间需要更多地关注患者本身的心理需求,研究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从色彩对人的视知觉角度出发,也可以通过符号学理论,这里笔者意引入一种更加综合的地域性性概念到医疗空间的设计之中,研究中西人群对色彩、材质、光影等的不同喜好,从而运用于医疗空间设计中,做到真正的人性化设计。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是经济、政治、艺术、哲学等门类的综合体,当国际主义建筑在全世界蔓延,世界建筑“全球化”后,人们开始厌倦千篇一律的现代都市,重新试图找寻属于本民族文化的建筑,2012年普利策建筑大奖颁给了潜心研究中国地域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王澍,鼓励全世界将目光投向地域性的研究与现代科技、材料的结合。作为建筑的内部空间,地域性的研究与发展趋势成为一种必然。此处谈及医疗空间地域性并非找寻一种地域文化的符号代表作界面的装饰,或像现在大兴的古镇建筑一般完全套用中国传统空间语汇的医疗空间。而是从地域性角度出发,找寻满足本民族人群习惯的色彩、材质、光影等等,巧妙而含蓄地引入到医疗空间之中,与现代科技共融。中西文化各异,例如对于建筑光影的喜好,西方建筑屋顶不论是平屋顶还是坡屋顶,只是一个遮风避雨刚好包住建筑立面的大小,如哥特式的教堂直通云霄,阳光洒满整个建筑内部,而中国被西化前的'古建筑,不论寺庙、宫殿、亭,都有一个巨大的屋顶为建筑围合出一个庇檐,中国人享受着这一处幽深的阴翳。
《阴翳礼赞》的作者谷崎润一郎形象地称西方建筑的屋顶如一顶帽子,其功能主要是遮风挡雨、让阳光尽可能照射到建筑内部,而与中国古建筑颇为相似的日本建筑屋顶如一把伞,“我们营建住宅时,首先张开屋顶这把大伞,大地上落下一片日阴,然后就在这薄暗的阴凉地盖起房子来。”再如西方人喜欢光泽明艳四射的宝石、钻石,而中国人自古喜爱色泽温润的玉石。以上两个例子都可以看出,比起西方人喜好的明亮、闪光的色泽、光影,含蓄内敛的中国人更钟爱沉郁幽暗,那种仿佛历经时间打磨而留下的淡淡光彩,这样的色泽、光影更让中国人心情安定,由此一来,医疗空间环境里从西方全盘引进的一尘不染的白色调墙面、光洁而闪光的大理石地板、金属扶手、座椅与中国人内心对空间的认同感格格不入。
另一方面,西方古建筑多用坚固的石材砌筑而成,而中国古建筑则是多用肌理温和的木材通过巧妙的结构搭建而成,这也可看出中西方对于材质的喜好差异,当前西方古建筑中常用的石材已很少使用,取而带之的是同样坚固而更加高效的钢筋、水泥,虽然国际主义风格后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天际线变得一样了,中国现当代建筑也多使用钢筋、水泥、玻璃幕墙等材质,但中国人对于经过历史积淀千年的木材建筑的情怀并没有消逝。
全盘西化后的冷漠医疗空间势必慢慢被淘汰,要做到真正人性化的医疗空间设计,需要更多地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本文将地域化概念引入医疗空间的设计之中,希望通过对于本民族自身对于材质、色彩、光影的研究,设计出符合当地患者心理需求的医疗空间,但这仅仅是一个初探,也仅仅是人性化医疗空间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可能,打造满足本民族心理需求的医疗空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实验。
优秀论文6
一、校园与教室物质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室环境的美化与设计中对于教室光线、色彩以及地面、课桌椅的摆设的环境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如日光灯的照射和太阳光反射到教室的自然光的舒畅柔和度,白天应该采用自然光,靠南的窗户挂窗帘,这样的环境对于学生的视力保护、学生不容易犯困并且可以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上课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样教室内部色彩,如天花板一般是浅色系,最好是白色,这样干净舒服,还可以使得教室的反光更强,消除视力疲劳;课桌的桌面冷色,以及洁白干净,能让学生产生冷静和清爽的感觉,可以安静地学习,烦躁的情绪就会大大降低;地面的厚重、安全的感觉和课桌椅的摆设,座位排列的空间形式体现的次序感、各种装饰物品的摆设井然有序等。这样的教室环境,学生愿意学,教师愿意教,这样的师生互动积极性都会得到增强,心情愉悦,坐在这样的教室里,9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且学习累了,教室的环境给自己是一种美的熏陶的环境,一个自然宁静的氛围的营造。
二、校园与教室人文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1.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可靠保证
例如:哈佛大学图书馆4点钟就有人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着一起学习的同学,这样的学习环境,每个人都会热爱学习,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帮助,同时也使得学生体会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重要性,自己主动去学习,愿意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同时充分发挥校园墙报、标语、板报、宣传栏的宣传、鼓励的作用,一些好人好事、先进事迹。
2.和谐的教室人文环境营造有助于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最佳的心理环境
教师的环境布置过程其实就是人文环境的创设,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教室布置过程就可以完美地将教育渗透其中。精心地布置教室,教师只是参与期间的指导者,布置完之后,师生之间是一个思维与想法的碰撞,师生之间得到了交流并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宁静优雅、干净温馨、全班同学思想汇集的教室,无形中让学生保持地面整洁、窗明几净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有一个好的道德修养。
三、结论
良好的校园环境、适宜的教室气氛、理想温馨的环境以及师生环境的营造等能够使得学生在一个愉悦的情境下学习与生活,避免因为学习的压力而产生压抑的心情,影响学习效率。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很累的`事情,精神上的疲劳比身体上更让人难以排解,如果让人在令人厌倦的环境下学习,真的会使得学生不良的情绪,难以调节。这样的设置反而失去了美感,失去了价值所在。综上所述,营造良好的校园与教室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真正能做到“润心细无声”之效,和“随环境潜入心灵”的“潜移默化”之目的。因此,美的校园环境的创建,以及和谐有价值的教室环境的布置,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发挥环境的积极影响,无形中达到了育人的作用并实现了最高境界的教育。
优秀论文7
一、新时期下档案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数字化管理重视程度不高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数字化的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充分发挥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由于对档案数字化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以及技术投入也不多,不利于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现。
2.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量大
在推进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利用文档对所有的档案进行规划化处理,便于日后的再次利用,建立网络使用平台,对相关数据进行加密、备份,设置防火墙,避免信息丢失。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还需要不定期对电子版的档案资料进行升级,可见实现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管理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任务。
3.资金、设备投入力度不够
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资金设备是关键,要进行档案信息化,就需要大量资金和设备,例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机、缩印设备等,这些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需要不定期的资金投入,对设备进行更换、维修等。
4.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能力有待加强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对于数字化档案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还有待加强,对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不扎实,计算机的操作不够熟练,不利于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
二、新时期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1.提高认识,树立全新的档案管理理念
要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就必须提高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认识,树立全新的档案管理理念,形成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意识,转变传统的等客上门、保守的管理理念,实现主动式的管理服务,为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提供有利的支持。
2.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新时期,要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需要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作保证,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小组,对档案的内容收集、整理、录入、查询、使用等环节都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将档案按照不同的用途、不同部门、不同需求等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档案保密制度、数字化档案的审核制度、日常的.使用查询制度以及安全管理制度,找到数字化档案最合理的管理方式,避免信息资源的浪费,形成数字化管理意识,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实现高效的数字化档案管理。
3.定期整理档案
虽然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已经给广泛的使用,但是在档案管理中还有一些资料需要进行纸质保存,对于这些档案资料,可以在数字化档案中进行标记,并定期整理这些档案资料,确保档案资料被合理管理,实现档案的完整性。同时,应对以往扫描、录入、查询等档案信息进行定期的整理,以便满足档案使用者的需求。
4.定期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更新
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和更新的,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设备、软件等也应定时进行更新,从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顺利、高效进行。不能认为当前的档案管理系统还能使用,更新换代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而放弃对管理系统设备进行更新,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更新有助于管理系统更长久的工作。对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更新主要是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进行检查、更新,保证档案管理系统更加安全、高效。对于软件的更新,应选择安全、适合的软件,保证档案数据资料的安全。
5.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在数字化档案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安全体系作保障,保障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组织管理、法律制度、安全技术以及灾难恢复等,就是在法律规范的作用下,利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对整个安全组织管理下的安全基础设施进行备份和恢复,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保证档案资料的安全,也使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顺利的开展,促使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更好的为档案使用提供便利。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监管,避免档案信息泄露。
6.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
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但是目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还不高,对档案管理以及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开展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工作。所以,必须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档案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加强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学习,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同时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富有责任感,能够做好档案的保密和管理工作,不做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认真负责,爱岗敬业。
三、结束语
新时期下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应认识到目前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地措施加以解决。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对档案资料以及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保证其高效运行,加强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档案信息的泄露,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逐步提高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质量。
优秀论文8
一、小学素质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实施素质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看重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校园文化和校园实践活动的开展。小学校园实施素质教育除了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应该注重他们的实践性的活动的参与。学校是我们学生学习、活动的中心,校园文化关系着一个学校的品位和格调,也关系着我们的学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所受到的影响。因此,我们的`小学校园需要设置合理的校园环境。形成校园所具备的文化特征,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仅仅需要我们的教师的努力,还需要我们学校的校领导及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学校及教师还应该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性的活动,才能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在评价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的时候也要注重小学校园的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的办法
建立小学素质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的小学院校不实施素质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就没法进一步的拓展素质教育的实施力度。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大素质教育实施的宣传力度,能够让我们的各个小学院校及家长等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及受教育观念,能够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人的支持,能够更顺利的开展下去。
我们还可以专门设立素质教育效果的评价机构,能够逐渐健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我们的小学校园内就可以设置评价机构,时效的反应校园内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这样更方便我们的校园领导及教师实施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我们的学校还应该注重阶段性的评价,不能堆到期末的时候进行总的评价,应该隔一段时间进行评价总结一次,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素质教育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的完善。
优秀论文9
近几年来,我大都从事中段的英语教学,作业有的也只是听、读、背的内容,课业负担不是很重,那么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负担,成了我思考较多的问题。而我也一直坚信: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习成了快乐的事情时,他就感觉不到是一种负担,学习的效果也就会明显提升。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那么该如何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火焰呢?
一、用多情的教学演绎课堂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我喜欢用多情的英语教学去吸引学生。
1.带着激情走进课堂
在课堂上,我总是以自己的情感来影响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走进课堂之前,我总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带着微笑,微笑进课堂。带着童心,走进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始终像一个兴致勃勃的大孩子,带领学生学习、游戏。
用夸张的语调、丰富的表情和多变的动作来演绎抽象的语言符号,肢体语言。能有效地感染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尤其是在中、低年级教学中更是如此。
2.带着温情走近学生
在英语教学中,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让课堂充满默默温情。
我努力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从心理上赢得孩子。有时候,为了看清楚孩子们读英语的口型是否正确,我就会蹲下身子观察、倾听,蹲下来倾听。读得好,拍拍他的肩膀;读得不好,耐心地教读,直到正确为止。
对于后进的学生,更要多一点耐心,辅导耐心些。小心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保护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萌芽,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学生小意是我们班一个只能考“合格”的孩子,英语却能考90几分,她妈妈说了,她最喜欢英语了,源于一次我表扬了她,我说她是“乖孩子”,她就越来越喜欢英语了。
二、用有趣的作业调动学生
为了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我喜欢布置一些有新意的、能吸引学生去做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1.设置实践型作业
我经常给学生布置说、唱、找、画、写、做等作业,淡化“作业”的痕迹,提高学生做作业的新鲜感和兴趣,真正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比如“说”的作业,让学生模仿磁带自己录音,并要求学生交“有声”作业──自己录制的磁带,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听和练,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比如“找”的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英语,他们就会感到很有趣。
2.设置创编型作业
我们可以让学生创编歌曲和歌谣。英语课本中有许多chant和song,让学生把词组或课文的基本句型根据学过的chant或song改编一下,把直观的语言转化为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创编英语小报、英语看图故事等。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性。
三、用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
我喜欢用多种评价方式去激励我的学生学习英语。
1.课堂评价多样化
课堂上,我喜欢用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始终兴趣盎然地参与我的课堂教学。除了语言评价外,我还会用其他的方式。动作。当学生发言出色,给他一个大拇指或是一个拥抱。设奖。当学生表演出色,我会送他一个“最佳表演奖”;认真倾听的有“最佳倾听奖”;同桌两个表现好的`有“最佳同桌”;大组表现好的有“最佳大组”等等。喜报。学生会为了这些荣誉而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我也会定期地给他们发一次喜报或是一点小小的奖励,这也足以让他们兴奋不已。这是一种被肯定的满足,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2.课后反馈多样化
课后反馈也是一门学问,对于学生的学业我们要及时地做出反馈,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祝贺短信。对于连续作业优秀的,可以发喜报表扬或是发祝贺短信。作业展评。也可以定期地进行作业展评等,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物化奖励。对于后进的孩子,我一直跟他们约定,单元检测有进步的,就会有奖励;还给他们配一个师傅,徒弟有进步的,两个人都有奖励。哪怕是一颗糖,他们也会很开心,也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总之,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真正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将是我一直为之追求的目标!
最后,我将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话来作为总结:“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优秀论文10
“事业发展靠科研”,档案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档案管理实践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档案科研创新的辅佐与支持。因此,要正确教育引导档案科研人员树立牢固的科学理念,并创造条件,鼓励档案科研人员依托档案工作实践,从实际需要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形成既关注档案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又重视档案管理的应用与实证研究的档案科研机制,使档案科研人员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心态、充足的干劲,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档案科研工作活动。
完善选题机制 倡导协作攻关
选择研究题目是开展档案科研活动的首要前提。档案科研活动所选择的题目是否具有实践意义、是否具有应用价值,将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作用实效的发挥。在以往的实践中,我们虽然也强调在档案管理实践中发现问题、选择档案科研题目、解决实际问题,但在档案科研活动中的实际做法却往往差强人意:档案科研的实际承担者大多根据个人的兴趣、甚至根据个人好恶而确定档案科研题目的取舍,缺少统筹协调机制的规范制约,以至形成三五人甚至是“单枪匹马”的档案科研人员结构模式。造成档案科研成果层次偏低、研究周期漫长、涉及领域狭窄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档案科研长期处于重复研究、低水平徘徊境地的主要原因,严重地桎梏了档案科研工作的发展。鉴于此,建议国家、各省及有条件的地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担负起协调、规划档案科研工作的责任。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普遍开展群众性档案科研活动的`同时,注意引导档案科研的实际承担者从档案科研选题的现实性、战略性、预见性、计划性和新颖性等方面入手开展档案科研工作活动;并注意对关系到档案工作全局的一些热点、重点、难点等战略性问题,引进并实行“课题负责人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协作攻关。形成“人自为战”与“协同作战”两种模式并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局面,使档案科研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档案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注意积蓄人才 提高队伍素质
档案学作为具有明显“边缘性”特点的应用学科,包含内容复杂、涉及领域广泛。尤其是在当今各学科间知识互相融合渗透、学科界限日趋淡化的现实下,档案学的边缘性特点愈加突出。这就要求档案科研的实际承担者破除学科与知识分割的传统思维方式,从档案学的学科特点出发,大胆引进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牢固树立“大科学”的科研观念:既要拥有丰富扎实的知识素养,又要具备不断更新、完善知识结构的创新能力。目前档案科研人才队伍的整体状况却令人堪忧,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经验丰富的档案科研专业人才已面临离岗年龄,后续力量尚显薄弱,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尤其是随着“大科学”档案科研观念的形成,对档案科研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更高——既要掌握档案工作的管理规律、又要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机能。而档案科研的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匮乏状况更是令人堪忧。要改变上述不利状况,必须在加速档案科研人才培养、注意档案科研人才积蓄方面加倍努力,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培养、提高人才;通过合理流动渠道发现、选拔人才;通过政策舆论导向吸收、存蓄人才。使大批充满活力、热心钻研、勇于创新、德才兼备的档案科研“精英”能够脱颖而出,形成档案科研人才数量不断增加、队伍逐步壮大、素质日渐优化的良性发展态势。
优秀论文11
摘 要:生成性教学是新课改要求下产生的新教育理念,旨在加强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培养。生成性教学是动态教学、分层次教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成性课堂;高中数学;构建策略
随着现代社会教育体系的蓬勃发展以及教学理论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需要转变观念,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讨,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生成性课堂教学以动态的学习过程加强了文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提供了机会,使课堂活动灵活多变。因此,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构建是必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将这种方法更好地融入课堂实际教学中?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教师启发学生变式思考
一题多解、一法多题、变式探究都是数学课堂的常见的生成性模式。这种生成性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双边关系,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因素,使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和启发学生一题多变,类比联想,反复反思,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情绪,不断掀起课堂小高潮,使学生爱学、乐学。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要学会巧妙地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并使之转化为课程资源;有较高的应变能力,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索。教师不仅仅在灌输知识,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获取较高的学习效益。
二、教师鼓励学生有怀疑精神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的过程中,有时还会故意写错解答步骤,目的'在于再次强调易错知识点,加深学生对易错知识点理解,形成更深的印象,激发学生怀疑问题的精神。而一个善于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一起探讨错误并正确面对错误的课堂,必定是充满生机的生成性课堂。学习数学是一个敢于质疑和纠错的过程,当学生解题思路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其错误的思路求解,大胆暴露学生思维,认可学生的怀疑精神,直到出现错误或矛盾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错因,鼓励学生再次积极尝试,直到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这样,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会进一步加深,并有可能发现多种解题方法,获取更多收获。这便是生成性教学下的一种再创造模式。例如,已知a、b≥0且a+b=1,求a2+b2的取值范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呈现几种解答,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让其产生怀疑精神并指出不足和缺陷。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给出正确答案,以此来警示和规范学生答题和思考行为。
三、教师鼓励学生有创新精神
生成性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参与课堂创造性学习和思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多少会存在对相关问题的疑惑和不解,多少会存在对相关问题的不同见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若教师将其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真正参与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相关问题的不同见解也不能各抒己见,这样的教育教学就会严重阻碍学生真正的学习和思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生成性课堂教学,教师要不断鼓励和激发学生自身对于有关问题的创新和思考,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课堂上的有效学习和真正汲取。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生成性教学是当前适用于不同类型和接受能力的学生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开创了师生课堂教学角色转换的新模式,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营造了和谐平等高效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尽其所长、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孙赋美。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略运用刍议.数理化学习,20xx(02)。
优秀论文12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做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对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思想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他生活实践,情感体验,思维和语言的统一。但是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习作时最苦恼的是没什么可写,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学生没有掌握写作方法,二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三是没有材料可写,不懂得积累。胸无点墨,谈何妙笔生花?针对病因,对症下药,以下是我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对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几点看法:
一、 关注生活,注重观察周围事物。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什么文字。”解决“没什么可写”的最好方法就是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指导是写作的钥匙,教给学生观察顺序和方法。如在写《第一次……》,这是个半命题习作,我先要学生通过平时对自己生活的观察,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在课堂上来一次生活重现。如有一些同学写的是《第一次洗衣服》,那就让他们表演洗衣服,真切感受到洗脱衣服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让他们去写,学生们都能把洗衣服的经过和感受写出来。通过观察,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出的事情才会完整。
二、重视兴趣的培养,促进一生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我们应当从兴趣下手,使学生从怕写到乐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在习作教学中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叶圣陶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我们首先教会孩子从读学写,读写结合,通过广泛地阅读,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此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阅读课外书时,应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还要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培养学生随读随记的习惯,做好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其次要加强说话训练,培养兴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作训练一定要从低年级抓起,低年级学生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前,我就带学生去田野观察,并有意识引导学生对天空,田野、气候、小朋友等进行细致观察,并启发:“这是什么季节?天空怎么样?田野发生了什么变化?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又有哪些变化?”学生们畅所欲言,兴致颇浓。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另外,我觉得加强说话训练还应注意如下几点: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二、在学生口述时,不要轻意打断学生的发言,以免影响学生的思路;三、一定要讲评;四、说写结合。
三、 重视课外小练笔,为习作积累素材。
开展课外练笔活动,让学生随时随地把生活中的见闻及感受写下来,这样练习的范围大,次数多,自然就会养成练笔的习惯,就为习作积累了素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学生注意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联想,有发现。于是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记录身边发生的事,记录自然现象及自己种养的动植物的变化等等。此时老师要进行训练指导,使学生形成练笔的习惯,从而达到课外练笔的最佳效果。
四、加强习作批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鲁迅有一句话:“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习作的批改也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有点滴的进步,他们都会欢欣鼓舞。因此,我在批改中多运用“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句话把……写得十分具体形象。”“这篇习作词通句顺,我为你的进步高兴……”等激励性的话语,学生读之身心愉悦,真切感受到了习作的快乐。对习作中的缺点,也应坚持鼓励性原则,婉转指出,如“言文无物,语言罗嗦”改为“孩子,你若能把文章写得再细致些,语言再简洁些……”这样的评语,学生不仅乐于接受,也便于修改。除此之外,我还利用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开展群评来进行评析,这样做就是让学生亲自参与习作的评析,让他们亲自去体验,去感受。
习作教学并非易事,其中的奥妙是无穷的,要探索奥妙就要不断实践,从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够有点滴体会,才能对学生有所禆益。
优秀论文13
1库区成库后面临的主要问题
1.1份礁石可能影响航道维护尺度增加。
部份礁石因其最高点高程约131米,如果库区水位135米,考虑比降的因素,则其上水深刚好4米略多。鳊鱼溪(宜昌上游145公里)-斑竹沟265段,当水位在135米时,为了确保4米的维护水深,浮标很可能要较大距离外移而将航道缩窄。
1.2区滑坡可能影响航道。
航段受蓄水后长年高洪水浸泡,一些质地较松软的江岸出现滑坡现象,其中范围较大、可能影响航道维护尺度的主要是鸡扒子滑坡带,现其山腰大范围内出现了明显裂缝,随着将来更高水位的浸泡和冲刷,该处山体很可能下滑。
1.3建筑等对提高航道维护尺度的影响。
蓄水成库以来,在库区航道内大量港口码头迅速兴建起来,码头和作业区域都较集中,船舶靠泊、作业密度大,这对港区标志的设置和维护、对航道维护尺度的增加,都会客观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另外,库区众多的锚地的规划和陆续投入使用,因其占用航道水域较大,又大多处于航道维护范围内,因而对航道尺度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2航道维护的解决办法
1.对一些现已淹没在水下、具体高程不十分确定、维护水深保证4米有一定难度的河心礁石、浅点可进行扫床探测,再进行重点爆破或加设航标的方法予以克服。
2高洪水位期成急流滩的河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重点整治,增大过水断面以降低流速,亦可考虑用设专门信号标以增加其作用距离等方法,在保证其维护水深的同时又尽可能减少因浮标占位影响船舶上行。
3在156米、175米蓄水期桥区标志的设置,建议使用较大型的航标专用器材;根据不同水位适当调整其引航标设置间距及位置,以尽可能放宽其上、下游航宽,增大航道曲度半径。对有效航宽严重受限的桥区,建议设置信号台进行通行控制。
4加强航道测量和监测工作。当洪水期维护水深达不到11.5米及中水期达不到11米时,提前一个月发出预报通电为此,须提高测量手段,采用先进的测绘仪器,如卫星定位定位系统对各浅水道加密测次,及时为海轮供准确可靠的测图资料
5加强航标维护管理。精心配布航标,加大航标视距,浮标全部使用大型浮鼓,岸标标体大部份改设为玻璃钢塔形体岸标,同时要加强灯光强度。奉节以下航标灯光全部改为度,岸标光源实现太阳能化千方百计保证标位正确和灯光明亮。三峡水库成库后水位落差近30米。我处设置有航行岸标和浮标,浮标随水位随时调整,但岸标设置在178-180米高程处,在水位消落至145米左右后,岸标与水面垂直距离超过30米;岸标与水沫线(水边)的横向距离超过20米,已达不到航道维护标准。这是面临的`问题之一,我们目前采取的对策是在160米水位线处设置1.5米灯杆(灯杆可以撤出),在水位消落至160米以下后,将航标灯设置在1.5米灯杆上,确保船舶夜间航行安全加理强航标维护管,精心配布航标加大航标视距浮标全部使用大型浮鼓岸标标体大部份改设为璃钢塔形体岸标同时玻要加强灯光强奉节以下航标灯光全部改为度,岸标光源实现太阳能化千方百计保证标位正确和灯光明亮。尽量使用大型的航标专用器材;根据不同水位适当调整其引航标设置间距及位置,以尽可能放宽其上、下游航宽,增大航道曲度半径。对有效航宽严重受限的桥区,建议设置信号台进行通行控制。对相关碍航物和新的河床岸形及地质情况要进行详细的踏勘和测量以便合理进行航标配布和采取一些相应的维护措施。
3结语
总之,提高航道维护尺度尢其是提高航道维护水深已成为当务之急。现阶段将库区航道维护水深提高到4米是可行的,也是重要的。建议给库区各航道站配备适当数量的浮标备用器材,当出现航道因淤积而岸标无法保证航道正常维护时,在水位消落至165米以下后设置“活动式”杆型岸标,蓄水165米以上后改设浮标。
优秀论文14
早于20世纪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则提出了教育心理学理念,并快速成为研究心理学的热点问题[1]。在他的观念中,由研究病态心理逐渐转变为研究正常人的心理问题和美德因素,通过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起人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从而促使人们逐渐形成独立、自信、乐观的人格魅力,形成适应社会稳定发展的良好心理因素。当前,教育心理学理论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而研究医学教育,尤其是实践操作方面的内容依然较少。外科手术学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临床科学,为了顺利开展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设计一套相对性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本文着重探究教育心理学合理应用到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中,以便帮助医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形成良好的思维定势,充分激发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便为今后做一名优秀的医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1注重心理训练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不仅有自尊的需要,而且更具有激发自身潜能的需要。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意识里,更加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有点,从而充分激发自身的潜能[2]。如果教育者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教育决策。因此,作为外科手术学基础课教师,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对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自强的意志和丰富的情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格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便要求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进行备课,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稳重的举止,坚持穿着整洁,用语恰当,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把控每一个操作步骤。同时,还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力、严格谨慎的性格和协调的意识。
2促进成就感与竞争意识
当学生基本掌握了外科操作练习知识点之后,便需要教师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动物犬的手术操作练习。其中,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给学生轮流安排不同角色,每个学生都可以扮演手术主刀医生、医生助手、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的角色[3]。在手术模拟教学过程中,基于手术的不同类型,重点示范和考核学生结扎、缝合、止血、切开等基本操作技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在模拟手术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或小组成员;对于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进行引导,让他们具有一定的紧迫感和压力。通过采取褒扬的方式,能够较好的完成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3注重教学语言艺术
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语言适应艺术,以此消除学生的`紧张恐惧心理,从而促使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从而保障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秩序,有效提升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通常情况下,教师个人素养、为人处世、专业技能等均是通过使用语言表现出来,这便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应用规范化的语言,而且还需要准确把握语言的使用时机[4]。现阶段,培养学生医德是临床教学的重点,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医德语言。只有教师注重语言艺术的使用,才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讲者与听者形成一个统一体,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求知状态,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总之,教员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接触较为密切,其言语行为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激发学生情绪中正性积极力量
在人的日常情绪中,存在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5]。这两种因素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时,便可以转化成为人日常思维及行为活动的重要力量,以此来干预人的实际行为。其中,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中,主要强调的是人们情绪中的积极因素,能够充分激发人们思想意识中的正能力,从而帮助人们能够更好的克服困难。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手术动作的学习和训练,从而导致一部分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还会造成学习动力的缺失。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老师在严厉批评学生所犯下的错误,或者冷嘲热讽的挖苦学生,便很容易给学生的心理蒙上一层阴影,从而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6]。因此,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便需要老师尽量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耐心辅导学习动作较慢的学生,一旦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及时进行纠正,以便削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决心。同时,老师还可以适当插入一些外科手术学者们在以往艰苦环境中勤学苦练的事迹,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热情。
5师生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大幅度提高老师与学生的学习成就感[7]。其中,在以往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老师对学生技术动作的要求较高,但是过于追求课堂教学细节的完美,从而造成整个外科学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氛围非常紧张,让学生感觉自己不论做什么都是错,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将教育心理学适当引入到外科手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尽量采取赏识性教育和启发性教学方法,尽量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效,全面观察学生在每次操作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及时表扬学生,帮助学生逐渐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起自信性。通过启发性教学方法代替老师直接指出学生错误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教育心理学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挫折和问题。本文通过合理的将教育心理学引入到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为医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坚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薪,杨喜珍,吕宪玉.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实践[J].医学教育,20xx(1):52,21.
[2]刘洪,曹萍,明英姿,等.积极心理学在外科手术学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xx,29(3):411-412.
[3]赵静.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xx,31(9):87-88.
[4]秦竹,马定松.高等中医院校医学心理学综合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xx,36(4):90-92.
[5]刘琳琳.教育心理学在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xx(26):151-152.
[6]高艳华,张增学,杨爱强.心理学原理在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xx,20(4):44-45.
[7]石永玉,宋静.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xx,6(5):453-454.
优秀论文15
和谐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和谐课堂”教学的提出实质上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在课前认真备好课,设计好教案,在课堂上能灵活掌控学生的动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能让学生们在学习化学时能积极参与,也就是让化学课堂能更加和谐。在课堂上我也是变着戏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比如在今年学习《酸和碱能发生什么反应》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认真有兴趣的学习好这一重要内容时。在课堂上我首先展示出两瓶无色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并提出问题:“这两种溶液能发生反应吗?”学生看了看这两瓶无色的溶液,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我默不作声的让学生自由猜测了一会儿后,然后由两名同学上台来试试看能否反应。两名学生满怀信心走上讲台,小心翼翼的将两瓶溶液分别取出一部分,然后放在一起观察现象。这时我发现全班同学都非常关注试管里的现象,都睁大了眼睛看着。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过了一会儿后,学生们就慢慢开始议论了,因为同学们都没有见到任何的实验现象。许多同学异口同声的说到,“不能反应”,有的同学露出了“胜利”的笑容,因为他们刚才猜测的是不能反应。我微笑着看着学生们“胜利”的笑容,也高兴的笑了起来。那些“失望”的同学看到周围同学们兴奋的样子,有的低着头不说话了,有的还甚至对周围的同学狠狠地瞪了瞪眼睛。有些自认为猜测对了的同学甚至在座位上有些坐不住了。我知道此时同学们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得赶快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们将其中的道理弄明白。于时我接着问到:“真的不能反应吗?”话一说出,刚才这些兴奋的同学一下就停住了,脸上的笑容也在一瞬间凝固了。而刚才那些感到失望的同学也好像从我的问话中听出了什么,立即瞪大了眼睛。我依然微笑着看着学生们,有几个反应较快的学生马上接着说“可能反应了只是我们没有看见明显的现象罢了”。这一句话一下子提醒了全班的同学,其他的学生也跟着附和起来,纷纷说“反应了”。“为什么没有明显的现象就能判断它们反应了呢?”我追问。这时向常东同学主动站起来说到“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无色的,刚好生成的.物质也是无色的话,我们就观察不到任何现象了”。同学们听了也纷纷点头赞同。我也高兴的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他的回答非常好。我让同学们试着写出它们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想一想家里吃的食盐溶于水后的现象,同学们也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在此时学生的情绪都达到了极点,此时的学习效率也应该是最好的时候了。“如何来证明它们两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呢?”,我要求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并设计出实验。同学们很快的都想到了用酸碱指示剂的办法,结果也就很快的出来了。
【优秀论文】相关文章:
优秀论文09-27
优秀论文范例07-15
优秀论文(推荐)09-27
优秀论文的评语01-30
2016优秀论文开题报告10-20
优秀论文范例[锦集14篇]07-28
2016年毕业优秀论文开题报告10-24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范文(精选7篇)04-21
有关供电所电力抄核收技师优秀论文02-03
幼儿园幼儿教师德育优秀论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