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

时间:2024-09-24 12:53:19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大全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辅导员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大全15篇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1

  【摘 要】如今,各高校如何有效实施辅导员系统培训已经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建立起高校内部的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如何科学的构建培训体系提出框架性构想,并总结出培训体系模型,以期对高校辅导员培训提供有益启发。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专业化 培训

  一、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重要性

  20xx年,教育部在贯彻中央16号文件的意见稿中提出:“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继年,教育部第24号令明确要求:“各高校负责对本校辅导员的系统培训”、“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主管层不仅意识到了培训工作的迫切需要和重大意义,而且还为具体操作确立了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因此,要想造就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就必须正视该岗位涵盖多门类学科知识和事务性繁杂的特点,从专业化建设入手,切实抓好工作培训这一重要手段。这将对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学生管理工作能力和促进其职业化进程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因而,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如何建立起高校内部的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如何科学的构建培训体系,从而保障预期效果,就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二、专业化培训指导理念

  当前,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越来越深入,层次体系也日趋完善。但与此同时,其中也暴露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培训广度不够,尤其是省部级培训工作要想在如今信息化时代实现全员培训的目标,难免有些窘迫;培训深度不够,内容和形式较单一,大多为专家领导讲课,辅导员们听课,先讲职业道德,再谈工作职责,管理痕迹重过“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怀。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专业化培训不失为合理的创新尝试。那么,确立正确的指导理念就称为此项工作的首要任务。

  指导理念一:贴近实际来带动热情,提倡体验来引发思索。培训工作虽然教授的是平面理论,但其具体内容是体验式的,形式可以演变成参与式的。通过贴近实际的事例和技巧讲解,同行间的共鸣和主观意识肯定会产生联系实践的动能。同时,做好辅导员工作需要一种问题思维,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去解决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新”问题、如何去剖析学生聚焦的“大”问题、如何能切准众多现实中的“真”问题。专业化培训就是要借助一些有效手段让辅导员“多看、多听、多说”,继而“多想、多写”,使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指导理念二:注重实用,凸现校本培训特色。纵观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遵循的章程规范都源出一本,但因个体实际差异,具体程序和手法又不尽相同。而较高级别培训的内容不可能兼顾或都适用于自身情况。另外,辅导员培训工作大多定位在上岗职业教育这个层面上,而实际上,一些好的管理工作方法和理论对于工作多年的辅导员同样非常具有借鉴和启迪作用,应当予以推广运用。因此,专业化培训的'创新重点就是要注重实用,强调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最终形成独具本校特色的培训模式。

  三、专业化培训内容和形式

  众所周知,常规的辅导员培训内容包括崇高使命认识、工作目标和角色定位,政治理论方面的“国际与国内形势”,业务知识方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等等。只要是培训工作,宏观指导层面的内容肯定不可忽略,相对而言,专业化的特色就体现在微观层面的侧重:以高校为主体,系统地对新、老辅导员进行校本岗位培训,实行人不离岗、训不离校。所以在内容上还应当涵盖“我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与实例”、“近年来突发事件处理方法与案例”,比如:奖助贷的评定细则详解、优秀班团活动组织范本、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心得、“五困”学生(思想困惑、经济困窘、心理困扰、学习困难和就业困境)帮扶技巧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要努力结合实际,用丰富全面的培训内容着力推进辅导员的素质提高与能力发展。

  与之相匹配的是,专业化的高校培训应在培训理念的指导下,建立“立体交叉”的培训方式,开辟灵活多样的培训途径,多种方式并举,德才知艺并重。可以让有成绩、有经验的辅导员走上讲台,与有理论研究和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使新上岗的同行更清晰地确立工作方向,避免出现遇事慌乱的现象;可以把典型教育事例编排成情景剧展示出来,既发挥了辅导员的才能还能够启发更多的受众思考;可以建立局域思政网络平台,整合辅导员培训与训练的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源,方便快捷地下载和共享有利于促进交互式学习机制的形成。只有这样立足实际进行培训创新,针对性才强、培训面才广、效益性才显著。

  四、专业化培训体系运作流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区别于目前常规和主流辅导员培训的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完善与创新。那么,必然会产生出有所改变的专业化培训运作流程。以图表示意:

  ①党委确定和调整培训目标②学工部门传达培训原则精神

  ③院部上报培训需求和推荐人选④据需求信息制定计划和选定主讲

  ⑤师资成员进行模式设计和课程安排⑥学工汇总统筹并组织实施

  ⑦培训后期受训对象进行效果评估⑧反馈至党委处进行新一轮

  五、结语

  培训是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创新是推进辅导员培训的坚强动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更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无太多经验可循。因此,我们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找寻规律,勇于尝试,进行体制创新,积极建构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使其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葛坤英.开创独具特色的辅导员培训之路[J].河南教育,20xx,(3):27.

  [2]李锦红等.高校辅导员培训需求调查与培训体系建构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xx,8(5):95.

  [3]唐家良.高校辅导员培训创新的若干思考与实践[J].教育探索与实践,20xx,(3):70.

  [4]展伟.高校辅导员培训系统模型构建探析[J].高教高职研究,20xx,(12):197.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2

  摘要:本文试图将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以关注个体优越性为主的积极取向研究应用于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从两者的基本思想和结合意义上分析得出积极心理学应用于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提出积极心理学对辅导员工作的几点运用建议和整合探索的具体途径,肯定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情绪体验、培植积极人格特征和营造积极组织环境对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积极心理学 高职高专 辅导员

  由于学生群体的差异性,高职高专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上,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需要更具体、更周到,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也更费时费力。面对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高职高专辅导员如何帮助综合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正确面对和有效应对学习生活压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直是每一位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共同探索的课题。

  美国20世纪来的积极心理学以一种更加开放和欣赏的角度去看待人的本质、潜能和能力,提倡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解读和引导。我国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开始于20xx年,20xx年后才逐渐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在教育界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从纠正问题为中心的消极取向,转变为关注个体优越性为主的积极取向,对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 基本思想

  (一)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念

  积极心理学强调引导者着重于挖掘和调动个体的积极力量,做到个体的自助。具体而言,就是将重心放在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质上,通过培养和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健康幸福的人。它的研究主要有三个内容:1、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注重人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这是与他人友好相处、较好适应社会和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的基础。2、积极人格特征。积极心理学相信人们自身拥有足以应对外界的能力和智慧,拥有爱的本能和各种积极的心理特征和品质。个体之所以出现问题,在于这些积极的特征和品质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甚至未被发掘。3、积极组织系统。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对个体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外部系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 辅导员的工作理念

  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社会需要人才,成就学生美好未来为办学宗旨,辅导员主要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格特征,培养独立自觉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实现合理合适的自我规划。辅导员通过注重和引导学生的价值目标、动力思维、路径思维和方式方法,以达到教育和管理的最佳状态。辅导员工作对象主要有两大形式:1、集体性工作。辅导员依托班级和宿舍为单位的活动设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提供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外部环境,从而影响个体。2、个体性引导。辅导员通过与学生的日常谈话和观察,对每位学生的特性有所了解,并筛查出一些有潜在问题的学生,或是自我发展不健全的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和引导,让后劲生们能认识问题,转变思想,改正不良言行。

  总之,新时期的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的治疗型应对上,而应注重积极的有效防预,这与积极心理学所推崇的理论与实践不谋而合,二者在尊重客体的积极能动性上,在构建优良外部系统中都有着很大的关联性。

  二、积极心理学应用于辅导员工作的意义

  (一)从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看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实用性

  从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特点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心的落差感。由于入学的分数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相比本科生存在自我价值感较低、自信心不足的问题,甚至不愿意别人拿自己与本科生比较,这种落差感寄存于他们的内心深处。2、学习能力较弱。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或学习能力存在不足,而医学专业的高要求和高难度,难免又给学习能力较弱的高职高专学生增加了学习压力。这种来自学业的压力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得到化解,自然就会转化为一种心理负担,甚至最终选择自暴自弃。3、自律性较差。自律意识薄弱给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监督和管理学生常常需要耗费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4、自主性不够。由于学生的自主独立性不够,凡事往往较依赖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处事的能力。这与高校所提倡的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有明显差距。

  这种由于入学差造成的内心消极体验和人格特征差异,将对大多数高职高专生的大学学习生活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他们容易埋没自身优点,遗失自我价值,潜能得不到较好的挖掘。在此情况下,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能借鉴积极心理学提倡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以“积极体验”来发掘和塑造学生潜能,以一种鼓励式、激励式的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让他们在正视自我、接纳自我的和谐愉快中慢慢调整心态,拓展自身优势,更好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技巧和策略,以最佳的状态应对未来。

  (二)从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特点看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必要性

  从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特点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制少。医学高职高专学制一般为3年,有些专业甚至在大二年就开始进行临床实习,在1-2年的时间里,辅导员要摸清学生特性,并有效加以引导,对辅导员工作是项挑战。2、重专业。虽然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希望能借助大学生思想政治、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但学科和学校特点是医学高职高专必须面对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占据着学生的大多数课程,学生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更是所有高职高专院校视为的生存根本。大部分医学高职高专的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较弱。3、课业压力大。课业压力是所有医学专业学生肩上的“大山”,学生的课外娱乐时间较少,单一和高强度的学习生活难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辅导员如果能有意地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扭转学生枯燥乏味的消极心理,并化压力为动力,这将对医学高职高专学生人才培养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医学高职高专的院校特点给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如何克服这种“先天不足”,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觉悟和心理健康三者的引导相互融合,发挥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笔者认为辅导员应善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学生,增加师生间的亲近感,增进辅导员个人的威信力和感染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对学习生活的各种困扰。

  (三)从高校学生管理看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可行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明辨,这其中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这也是近几年高校一直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内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落脚点在于重视人自身的发展,而积极心理学所认为的,人虽然会因内心的冲突产生破坏性的消极影响,但人自身也有修复能力和自我完善的功能,这与学生管理工作中强调和重视人自身发展相互切合。辅导员在认识到学生个性的差异性上,应当避免传统的“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巧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学生优点和价值。

  三、积极心理学对辅导员工作的运用建议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和学历背景各不相同,非心理学专业的辅导员对心理学知识了解甚微,对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可能从未耳闻,这就需要辅导员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不断加强自身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紧跟时代主旋律和青年特点,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转变工作理念、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技巧,才能作学生的知心人和指路人。

  (一) 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职业素养

  辅导员面对的客体是青年学生,每一届的莘莘学子们身上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性,辅导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才能较好地应对学生事务和思想教育,才能激发学生潜能。对此,除了高校需要为辅导员提供培训机会外,还需要辅导员能切实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断自学,广纳各种新思潮,有所学、有所思,从中提炼和内化成自己的职业素养,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行为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形成合力,共促学生成长成才。

  辅导员作为在校大学生的第一管理者,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特别是对学习生活相对单一和繁重的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辅导员的为人处事理念、态度和方式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辅导员通过了解和学习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不仅能促使自己成为一个拥有积极心态、积极品质、积极人格的人,而且还能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学生以欣赏、开放、创新、包容的姿态调动自身潜能,应对各种周遭变故。

  (二) 转变工作理念,注重积极预防

  积极心理学相对于传统心理学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所提出的积极预防的理念。这种肯定人的价值、能力和潜能的积极做法能有效避免对他人不自觉地“贴标签”和减少对方的抵触情绪,有利于彼此之间关系的建立。辅导员在尊重、关爱和接纳学生基础上,将重点落脚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越性,从而引导学生以自己乐于接受、社会普遍认可的方式自我发展,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和不良行为的发生,不仅能有效弱化消极因素的破坏作用,还能增进师生情谊,为辅导员日后的进一步引导提供了重要基础。辅导员树立积极防御的理念还能改变传统学生管理过程中过多关注问题本身,忽视学生优点的不足,化管理被动为主动。

  (三) 提高工作技巧,为激发学生潜能提供可能

  理论和理念唯有转化为方法和路径,才能为达到理想状态和结果提供可能。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理念要运用于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还需要辅导员不断探索和总结,一方面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爱好进行量身定做式的个性化引导,另一方面则发挥群体效应,通过一系列的优良学风创建活动和党团教育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地外部环境。

  四、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实践中的整合探索

  结合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切实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选择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和引导方式,帮助他们调动自身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健康向上的认知观,通过自身积极情绪体验,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应对繁重课业,并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接受校园管理规定和专业要求,培养和发掘自身积极品质和能力,顺利圆满完成学业和养成良好地社会道德与社会适应能力。

  (一)倾听和理解学生,为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情绪体验提供基础

  包容学生的不良行为。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特别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陷入“站在所谓的道德高地指点学生”的误区,这样脱离学生的单项思维,不仅达不到理想的管理教育效果,还极易造成学生对辅导员的反感,产生内在的排斥心理,甚至不愿与其交谈交心。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辅导员以开放、包容和理解的姿态倾听学生和尊重学生。大部分学生发生不良行为背后所折射出的是他们潜在的认知观和价值观,辅导员应该充分倾听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让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的平等沟通,从“被要求”的心态转变为“我可以”、“我需要”,增进对辅导员的信任感和向心力,从而以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接受辅导员的引导,改变“辅导员为管我而来”的消极情绪,逐渐建立起成熟的认知观。这与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的“情感启迪”不谋而合,所有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建立在学生对引导者和行为对象的情感接纳基础上,一切脱离情感的教育只会是空中楼阁。对此,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应注意谈话技巧,以正向和共情的技巧来避免学生的抵触情绪,多采用“你这样做是种选择,但是你也可以尝试一下这样做”、“你这么做我有点遗憾,因为”、“你认为如果这样做会不会更好呢?”等语句来代替传统的质问、刻板的谈话语言。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创造条件

  高校教育者一直强调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性,但也要避免教育工作者单纯地向学生下达工作任务和简单地要求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高职高专辅导员更需要借助学生工作任务的安排、活动的指导和行为管理等一系列实质性工作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不断肯定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学生的自我关注转移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能力、智慧和品德等积极品质上,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自我认知和悦纳程度,产生信任、安全和满意的积极情绪,培养和拓展积极品格,达到弱化消极因素的破坏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辅导员相信人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过程,为学生的成长留有足够的探索和改进空间,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持宽容的态度,而不是依赖于惩罚手段来遏制学生不良行为,或对学生的优点采取保守默认。辅导员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应当适当地赋予更高的评价,从仁爱、责任、诚信、友善、朴实、文明等精神层面和价值层面肯定和激励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与思想品德相关联,加强对价值观的理解,也更能实现积极价值观对自身言行的指导作用。

  (三)主题教育体系化,为学生积极探索创新驱动

  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活动形式和内容相比,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存在明显差距,不少教育活动存在“上级布置,下级应付”的问题,或者只是视为单纯的活动简单开展,忽视教育的体系化和自主化意识。辅导员平实忙于应对各种学生事务,要求他们一一指导各项学生教育活动现实可能性较小。笔者认为,当前辅导员对主题教育的引导上应充分凌驾于一堆校级或院系级的活动计划上,整合提炼出有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主题教育内容,根据各个阶段学生成长需求设计出一套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主题教育体系,即结合党支部立项和团总支立项、结合教学实训需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学校学生活动等有计划、有针对、有成效地开展,避免主题教育活动受众面狭窄、过于分散和流于形式。在开展活动上,辅导员在发挥好前期策划后,可大胆地让学生自行组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让他们自行制定目标、确立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展评估等一系列体系式探索,来增强自主意识和自我体验,达到自我启迪和自我发展。辅导员在这一过程中只需要扮演观察者的角色,为进一步引导学生寻找更佳的方式方法。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辅导员还应注意鼓励和肯定那些内向的学生和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让他们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下慢慢地参与活动,在不断地成功经历下增进与他们的交流,增强自信心,提升集体意识,弱化消极心理和行为,不断拓展自身的积极品格。

  (四)注重学风建设,为培植学生积极人格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所在的组织环境,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它的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对此,辅导员应切实重视将学风建设同文明班级创建和文明宿舍创建结合起来,以创建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人翁精神,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融入集体的同时也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感召,促进自己的不断探索。另外,有些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家长并非赞同其上高职高专院校或者不赞同其就读的专业,这种来自家庭的负面情绪和消极言论将对一个成长关键期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辅导员需及时了解情况,尽量做通其父母的思想工作,赢得学生家长对学生选择的尊重,引导家长持有不赞同也不反对的态度,避免学生因为家人的不理解产生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品格养成。学生只有在一个较为轻松和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环境中,才能更好更迅速地挖掘自身潜在的积极品质,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静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论丛,20xx,(2):173.

  [2] 张建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J].教育与教学研究,20xx,(2):16-17.

  [3] 李刚 于海宁,宁云童等.积极心理学对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8):37-38

  [4] 包文婷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J].党建思政德育,20xx,(309):223-224.

  [5]. 林静.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xx,32(10):86-88.

  [6] 吴正龙,张婕.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9(6):89-92.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3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关系着大学生的心态和价值取向,影响着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有社会、学校和个体三方面的原因。要重建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需要社会各界多一些理解、尊重和宽容,需要高校多一些关心和支持,需要辅导员自身不断提高职业满足感。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缺失;重建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奋斗目标和终极心愿。所谓幸福,是自我对生活状态满意的一种感觉,而个体的幸福感是建立在个体价值观所决定的幸福观之上,可谓千人千面。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他们与大学生年龄相仿、朝夕相伴,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力是其他教师和管理者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高校辅导员在职业中对幸福的体验和感悟,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心态和价值取向,也影响着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内涵

  所谓幸福感,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美好的体验与感受,来自于个体在与外界相互交融过程中内心所获得一种满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什么,不同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诠释。刘次林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1]陈艳华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2]王传金认为,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体味人生价值并获得自身发展的精神愉悦状态。”[3]从上述学者的观点来看,他们都强调教师积极的主观体验,强调教师主体的自我满足和职业认同。对高校辅导员来说,教育的客体——学生的生存状态以及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辅导员是其在职业生活中各个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是教师身心之间的一种和谐体验[4(]P68)。而就其本质的来说,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在于自我价值的全面实现。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并依次递增,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人们满足了一种需要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目标。高校辅导员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文化水平,所以他们所追求的需要层次也比较高,渴望事业上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具体来说,辅导员的这种需要是表现在追求师生关系的融洽感、工作目标的实现感和事务处理的认同感。他们对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目标的终极追求,能够用乐观的心态对待巨大的工作压力,这就是辅导员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只有在这种幸福感的激励下,辅导员才能在繁杂的学生事务中保持不竭的工作动力和平和的工作心态,将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心态传递给学生。

  二、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及原因

  导致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单位的工作环境,也有辅导员自身的原因。第一,社会因素带来的双重压力剥夺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首先是社会期望值过高与高等教育现状不符的压力。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任,社会赋予了他们要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使命。但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各大高校招生规模明显扩大,专职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更是难以达到教育部1:200的理想状态,加之各种繁杂的管理事务,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都是处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对于社会的高期待虽有心实现但可惜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很难有时间切实感受、仔细品味他们的职业幸福。另外,生存压力大与待遇较低也困扰着辅导员。高校辅导员队伍以30岁以下的年轻老师为主。对于这些刚离开校门走上工作岗位,又大多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年轻人来说,过于乐观的人生预期很容易在城市的现实生活中搁浅,高校教师不高的收入很难支撑起他们理想的生活方式。这种压力迫使一些辅导员忘记了职业使命,产生了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倾向,更无从谈起爱学生、为学生所爱的职业幸福。

  第二,学校的管理弊端扼杀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在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下,大学在管理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但大学教师的权益却没有相应地明显改善。超重的工作负担、僵化的'管理制度和冷漠的组织文化成为扼杀大学教师职业幸福的“三大杀手”[4(]P71)。一是工作负担过重。对辅导员来说,高校扩招使他们管理的学生数量过多导致学生事务过于繁琐,致使辅导员不堪工作负荷、身心疲惫。

  二是管理制度僵化。辅导员工作主要是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与专职教师的工作不同,很难以量化标准来考核他们的工作成绩,因此,高校对辅导员的考核趋于主观化,考核指标不尽合理,考核结果不够公正,致使辅导员出现工作努力却得不到认可的情绪,工作积极性逐渐消极。三是组织文化淡漠。当下的大学对组织文化不够重视,重行政化而少人性化,重制度而轻人文,重管理而少沟通,重限制而少支持,导致老师、同事之间重竞争而少关心,人际关系趋于冷漠,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第三,职业期望与职业现实的矛盾降低了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感受力。辅导员的工作有付出与回报的周期不对等的特点。作为高校育人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辅导员期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能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在工作中也必须遵循育人的基本规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作要求长时间地付出和奉献,而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无法在短期内看到,特别是辅导员无法像专职教师那样可以通过课堂授课来用知识的力量感召与学生,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通过言传身教、魅力人格来引导学生,这对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就很高,需要他们不断地付出努力、加强自我学习。而从学生这方面来讲,他们对辅导员老师的理解或许要几年甚至多年之后才能体会到。所以,辅导员的种种付出不是短期内就能有效果的,要通过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才能得以充分体现,这个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容易导致辅导员的职业期望与职业现实出现不小的落差,从而使辅导员老师产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困惑与迷茫,降低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三、重建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同大多数教师一样,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就意味着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健康工作、踏实生活,个人价值与职业价值和谐发展。社会各界应该给予辅导员多一些理解、尊重和宽容;高校应该多关心支持辅导员的发展,特别是行政管理部门应尽量给辅导员“松绑”和“减负”;辅导员自身要珍惜职业荣誉,丰富知识积累,提高工作能力,明确职业定位,不断提高职业满足感。

  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首先是来自社会层面的理解和尊重。康德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如何将大学生教育成才恰恰是辅导员肩负的重任。对辅导员老师的尊重不仅是对人才的尊重,也是对民族未来的尊重。大学教师的实际社会地位,是衡量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要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不断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和工作环境,正确认识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辅导员,为他们卸掉因职业标准过高导致的社会高期望值的沉重包袱,给予辅导员更多的理解和关怀,使他们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

  高校要尊重、关心辅导员,建设和谐、包容、友善的工作氛围,理顺好、协调好各部门职责,为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学校要尊重教师,尊重辅导员老师的劳动及成果,鼓励辅导员之间以及辅导员与任课老师之间的合作交流,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要坚持以教师为本,合理配备辅导员数量,实现管理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对辅导员的成功即时进行积极评价,让辅导员在成就感和荣誉感中体验幸福;要发扬民主作风,为辅导员和教师创造展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要引导辅导员把德育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来追求,积极提供对外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为辅导员的个人发展搭建平台和阶梯,以期实现自我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双重提升,获得持久的职业幸福感。

  辅导员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充实和丰富知识积累,合理定位自身职业预期,提升职业满足感,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决定了他们在学历提高上有一定压力,还决定了在知识、观念上的更新有着必要性。辅导员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不仅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还必须根据管理对象的情况,适当掌握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和学生充分交流。因此,辅导员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涉猎多学科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智力支持系统,将学生管理工作艺术化、科学化,从而增强对工作的胜任感;要处理好管理者、领导者、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知心朋友等多种角色关系,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关系,从而建立对工作的满足感;要加强同行之间的沟通交流,倾诉消极情绪,交流工作心得,从而获得新的工作灵感、激发工作热情。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4

  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全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新老辅导员的工作方式上。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下,年长的辅导员工作方式陈旧,依靠单向的教育灌输,缺乏实际灵活的教育方法。他们难以掌握复杂的媒体技术,缺少时代感。相比之下,年轻的辅导员群体工作方式新颖,效率高,懂得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然而,他们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学生,自身工作经验不足,同时也缺乏理论性的指导,尤其是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并不能很好的协调学生老师学校之间的关系,由于社会实践经历较少,自身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政治素质也有待提高,在学生工作中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空有热情,难以实现自身进步,更难以带动高校学生整体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新老辅导员的交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显混乱。

  (二)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滞后。教育模式的滞后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当前辅导员在教育活动上缺乏计划性和组织性,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指向性,教育方式缺乏多样性和生动性的问题,无法广泛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辅导员自身事务较多,精力有限,难以以一人之力,促进整体教育计划有序的进行,精力与时间的.投放呈现不规则性。当然,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同一化与青少年思想状况个性化之间的矛盾。现有教育模式依靠于传统的规章强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参与性,不能很好的适应90后个性化的发展要求,也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与管理。冲突产生于互不理解之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不能顺利展开、有效推进。

  (三)网络时代带来的问题与挑战。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许多新途径与新方法,但是也使学生的诉求变得更加难以捕捉和控制,新型平台的出现,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是挑战:一是大学生容易沉溺于媒体的虚拟网络空间中,而忽略现实的真实性发展。二是媒体传播手段的泛滥,导致传递出来的信息的复杂性较大,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产生误导,这时候政治辅导员的引导和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探析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模式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现新老辅导员工作方式的交流与创新。政治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首要前提。要坚持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道路,针对不同的辅导员群体,在制定好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之后,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和技能。特别是对于新任辅导员,一定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项培训。对于老的辅导员,要使他们了解新事物,主动接受新事物,鼓励工作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定期组织辅导员工作方法交流会,树立先进典型,只有将新老辅导员的工作优点结合起来,将工作经验与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全面建设。

  (二)创制精细化教育模式,强化学生干部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要制定系统的教育规划、完整的教育体系、精细的教育方案,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规划性、全面性[1]。我国高校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单向灌输的模式,与青少年的个性化要求格格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于精英教育,以精英带动大众,通过进步群体的带动和辅助,点燃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所以,我们应该注重日常对学生干部的管理、教育甚至是考核,加强学生干部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在此过程中,辅导员的角色应转为指导与监督,定期查看思想政治教育进程,并做好反馈信息的统计,真正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以原则服务,以规则要求,以情感交流。

  (三)善用新型媒体,打造权威信息平台。如今,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青少年大学生活的必备产品,平板电脑也逐渐走进更多人群。掌上办公、网络办公已成可能。这就有必要把新型网络媒体引进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以提高效率,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而权威信息宣传平台的打造,需要在辅导员的指引下由一批专门团队进行管理,常规化运行,同时更要注重平台宣传的内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同学是学而不精,特别是时事政治、国际形势,很多人只是停留在了解层面,而不去更深入地思考,权威信息平台的打造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引领同学肩负起时代使命。

  三、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改革发展的有生力量,大学生是青少年人中的先进集体,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也就成了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在高等教育的推进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于科学文化的学习和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而辅导员老师的引导在这一过程中处在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只有采取新的适合社会需求和青少年思想状况的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辅导员工作要始终坚持教育、管理、服务的理念,确保辅导员工作不失职,不出错,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经得起考验,承担起引导青少年人的重责[2]。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5

  一、增强高校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的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目标是什么,工作重点是什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为何。高校辅导员在明确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情况下,教化别人就显得更加重要。首先我们要明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其次作为辅导员我们自身工作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和“目的”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从“目标”和“目的”两个词入手分析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和内涵,目标与内容,目的与要求,二者含义相近,但是不能等同。“目标”一般外延要大一点,抽象一点,指向远一点;“目的”较“目标”比较具体,目的往往比较近一点,目标是较长时间想达到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今天、明天或一时一事,或短期内预期达到什么目的,不说目标,目标是某一时期,某一阶段人们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实现预期的目的的一种状态和结果。任务是为实现目标、达到目的,在某一时刻、某一阶段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在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教化、细化的,具体的目标即目的,应该根据不同的时间、空间、对象和社会要求来确定。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好公民,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目的同时也是总目标。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应该时刻培养自己和学生做新时期的“四有”新人,从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和有文化的四个层面来学习,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也有“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层次之分;国家法规,一定纪律规章,团内、党内纪律;三个层次之分;还有区分不同的文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调动积极性、凝聚人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主要任务,同时,也是我们高校辅导员的重中之重。其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可以是从事党的工作系统、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党校共青团系统和工会、妇联,工作内容,说服教育,引导帮助,动员协调等方面,凡是为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所需要的思想工作都是其工作内容,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

  二、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环境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授课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采取“灌输”的教育方法,在不了解学生心理,不清楚学生实际所需,也没有分析学生自身特点的情况下,来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抓住、发挥出学生主体性的实效性,因此,教育效果不显著。对教育对象即大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是高校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目前,“90后”是大学的主体,与以往学生相比,他们的自主意识、民主平等意识等显著增强,如果辅导员仍采取简单生硬的单向灌输教育方式,则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深入学生中间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实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实践育人。所谓环境,是人的一切活动及人自身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又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其形态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环境,广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环境因素,指教育活动外部的,自发的环境因素内部的和自觉的。宏观环境,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等。作为高校的辅导员,我们首先应该高度重视“环境育人”的问题,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次高度重视环境的“可创性”,环境是可选择,可利用,可改造,可创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逆境成才。第三优化环境,“自取”而得,“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最后,系统化研究,整体性、联动性的研究,充分适应环境整体功能,良性联动功能;高度重视现代传媒和舆论环境。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和重要职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作为辅导员我们不仅教化学生还要了解学生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保持好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学生就是学习的,而环境与地位的错位变化,给他们在学习目的和学业成就带来了很大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在生活方面,大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群体,各个方面的消费也相当突出,消费思潮、消费方式、消费金额、消费目的的不同也不断充斥着高校学生的生活。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明确当前形势,提高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全方位教育大学生,多角度提高大学生充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意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日常生活当中的.大花大用,追求名牌与时尚,崇拜个性等消费。最后,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思想方面,大学生是充满活力有思想的群体,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见解,但是,在有些时间就会表现出政治信仰的迷茫,在有些方面也会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的缺失,甚至存在着崇洋媚外的思想,或者是自我主义为中心以及拜金主义、价值取向严重扭曲、道德观念淡薄、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都存在于当下大学生当中,所以,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不可分。

  三、加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考。我们既要在重视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上下功夫,又要注重实际和社会相结合。充分发挥辅导员所起到的作用以及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通过知、情、意、信、行时刻提醒我们,我们不仅能够做到,还要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习惯成自然的做,来提高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知”是前提,是情、意、信的基础,是行为先导;“情”是知、信、意的催化剂,是行的推动力;“信”是核心,是知、情、意的“合金”,是行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意”是知、情、信的必然体现,是行的杠杆,“行”则是知、情、意、信辩证运动的外在表现和一般结果,是进一步强化、巩固知、情、信意的基础。首先将高校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转变。学校的稳定发展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我们要重点建设一支高校辅导员的队伍,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理论与辅导员工作紧密相连,辅导员在掌握相关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管理层面、教育层面和学习层面都要深刻认识到心理学知识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加强对辅导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的培养,提高心理学知识的专业水平,增强每一名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在认识上自上而下全面保持统一,在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在组织上给予有力的保障,在实施策略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加强辅导员自身素质,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全面发展。增强辅导员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加强对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和岗位职责的研习,认识到自身工作当中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缺失,主动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来加强对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在工作当中积极吸收和运用心理学知识,增强自身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因此,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着重提出了对辅导员培训、培养工作的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第一,要建构一个心理学知识构架,在构架当中积极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使心理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得到彰显;第二,辅导员应重点掌握有针对性的和大学生心理发展息息相关的知识;第三,注重实践教学,将学习内容实际化,将教学内容实践化,针对不同特征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学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不同而选择有效的技术开展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再者,应注重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运用案例的不同来进行研讨分析、角色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扮演探讨、现场突发情况的不同会展示出事情的突发性、危险性和影响性的不同,根据不同的状况来进行模拟处理等等效果分析和培训形式,同时还应将身边发生的事情融入辅导员的工作中去,凸显出辅导员工作的及时性,延续到辅导员的行为中来,彰显出教师教书育人的华彩,进行与高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开展业务交流、案例研讨和心理沟通等,解决在培训过程当中的存在的问题,了解辅导员在培训过程中的满意度、感受和体会等,为向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迈进的过程当中提供可靠翔实的数据,真正了解辅导员掌握的实际情况,根据培训后的测试结果,这既是培训本身的内在需要,也是对参与培训辅导员的一种外在推动;此外,还应将评估延续到辅导员绩效考核中,为奖励、晋升、综合考核提供可靠依据。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6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它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目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辅导员是高校最前线的工作者和教育者,直接面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所以掌握好语言艺术的运用尤为重要。如果辅导员在学生教育过程中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管理效果。

  一、语言艺术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琐碎繁杂,既要关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也要负责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做到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否取得优秀的成绩,不仅与其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个人的人格魅力有关,也取决于辅导员运用语言艺术的能力。语言可以展示出一个人内在的文化涵养和素质的高低。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时使用语言如果能做到发自内心,感情真挚,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这对师生感情和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时太过随意或显得过于严厉,会让学生对辅导员产生抵触,大大降低辅导员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力量,关注大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对他们不懂的问题答疑解惑,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是每一个辅导员工作的职责。所以对不同的谈话对象和不同的情景使用合适的语言技巧,赋予语言以高超的艺术性,这样能使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学生沟通,只有经常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才能了解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答疑解惑,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进行开创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

  二、辅导员语言艺术运用的技巧

  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准确使用语言艺术的技巧。以巧妙、合适的方法运用语言,必将进一步提升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进行长时间的研究后发现:学生有得到爱的需要,并且这种需要可以转变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辅导员如果能经常对学生讲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不仅可以使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也可以更高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辅导员从事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常会碰到一些不遵守教学规定的学生,这些“问题”学生更需要辅导员的关心。例如考试成绩一直不太好,甚至面临留级拿不到学位证的学生,这些学生心里肯定都是焦躁不安的,消极悲伤的,此时辅导员老师给学生给予教导和安慰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辅导员能够及时找学生进行交流,主动宽慰他,告诉他如果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认真学习,改变学习态度,还是有机会重新申请拿到学位证的,老师对他有些信心。话虽简短,可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安慰,觉得并没有被老师放弃,这样有可能激发他内在的潜力,从好好努力,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帮助他解决学位证的问题,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与辅导员的一番交流,也会鼓励促使他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对于在校期间,大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定,辅导员也必须运用指令性的语言教育学生。这时就一定要拿出辅导员的权威,让学生明白在校期间必须做到自律,违反规定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对学生既要有鼓励,但同时也要有批评。批评同时也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该与鼓励相辅相成,而不能一味的只鼓励学生,合适的批评教育能让学生加深对所犯错误的理解认识。有一部分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一直强调自己老师的身份,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学生交流,使学生产生隔阂感和距离感,这样的交流不会有多大效果,对师生关系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辅导员应该以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每位同学,和学生做到亦师亦友的关系,既能以严师的身份给予学生们教导,又能以朋友的身份关心每位同学的生活和思想状态。并且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不必过于拘泥自己老师的身份放不开,有时运用一些较幽默的语言比单调枯燥的说教效果要好很多,这样既能融洽师生交流的气氛,也能让学生放下心里负担。语言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交际能力。辅导员要提升自己语言艺术的运用,既要不断学习语言的理论知识,也要结合实践,在工作中不断尝试,争取做到灵活运用。总而言之,如果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掌握好语言艺术运用的技巧,那么就会赢得教学上的主动权,取得良好的教学和管理效果。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7

  文章从高校辅导员高级职称评审的角度,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走访收集信息,调查分析了各省市和各高校高校辅导员高级职称文章发表评审的概况,在此基础上,了解和剖析了人们对目前高校辅导员高级职称评审的观点。通过调查问卷反映现有高校辅导员高级职称评审的体系是否合理。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文调查对象是高校工作人员,采取走访调查的方式,走访范围包括安徽、湖北等地的高校,在走访调查过程中,还与一些专家进行交流与沟通,最后将收集到的结果整理、汇总,通过SPSS等软件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设计到调查问卷的发放都是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的设计不仅包括对当前高校辅导员高级职称评审的看法,也包括对未来改进的意见,最后还专门收集调查对象的主观看法。目标人群不仅涵盖了高校辅导员还包括对一些专家的访谈,最后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几个主要指标如下。

  1.年龄与性别。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状况及其年龄结构是这支队伍自然的基础状态,它反映着这支队伍生存、发展的情况。从我们问卷调研的结果看,性别比例接近1:1。当前,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平均年龄为26-30岁。年龄段在41岁以上的占14.67%,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85.33%,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61.33%。这说明,一方面现阶段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年轻化程度较高,有朝气、有活力、精力充沛、年富力强;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具有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经历的辅导员教师比例不高。这一点在36岁以上年龄段比较明显,数据表明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只占26.67%。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富有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和经验的辅导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数量越来越少的趋势。

  2.现有教师队伍受教育情况。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多为研究生学历。辅导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被调查人数的6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含硕士学位和双学士)的比例最高;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的比例略少于本科学历。由此可见,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学历符合基本标准,是一支高学历队伍,专职辅导员继续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的目标前进。

  3.兼职情况。目前有40%的辅导员同时兼任班主任的职务,有38.7%的辅导员兼任行政工作,仅有9.3%的辅导员兼任教学工作,说明大多数辅导员还是从事管理岗位工作,在科研教学方面缺少必要的时间和资历,所以目前的高级职称评审对辅导员有一定的不适用性。

  4.辅导员高级职称单独评审必要性。有85.33%的人认为辅导员高级职称单独评审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仅有1.34%的人对此持否定意见,所以从调查中显示辅导员高级职称单独评审开展将是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的。

  5.在职称限额上给辅导员倾斜程度。有86.67%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在职称限额上给予辅导员倾斜,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的确承担起了更多的管理工作,因此可能与专职教师和行政人员有所区别,因此适当的倾斜看似是倾斜,其实质更多的是一种平衡。

  6.高级职称评审中最应强调的`因素。有88%的调查对象认为工作业绩是高级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在高校辅导员高级职称单独评审的体系建立中,工作业绩应当作为一个相对权重较大的指标来衡量辅导员。这说明,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教师,还是辅导员,他们的工作业绩都将在职称评审中占很大的比重。

  7.问卷反映评选的最低工作与学历标准。问卷反映,人们对高学历会更加的认同,硕士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比例为74.7%,硕士学历并且工作5年以上获得认可最多,也是人们比较认同的高级职称评选标准。

  8.多因素回归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工作业绩、教学、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数目对评审条件都具有显著相关性,而评价它们对评审条件的依据则是影响程度。一方面,工作业绩在所有要素中占据较重要位置,而教学与工作业绩也存在联系,教学是工作业绩中重要的一环,但工作业绩不仅仅包括教学体现,还包括一些例如对学生的管理等方面。另一方面,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数与前面的工作教学也存在联系,因为实践经验对科研具有很大的帮助,而科研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可是,辅导员也不可能将全部时间投入到科研,因此在科研成果与发表论文数方面与传统的专业教师肯定存在差距,在考量这两个指标的时候,要注意其权重。因此,在建立辅导员高级职称评审过程中,应当将这些依据其影响程度大小作为参考条件,与前面所提及的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应当一同考虑,综合多个因素,以此形成评审条件,以一种更加适合辅导员职业特征的评价体系来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以此来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定性和教师队伍内部的和谐稳定。

  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分析

  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重教学人员轻管理人员的思想在高等教育中还是存在的,传统教育模式只是重视学生的专业化教育,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当前教育体制下,高校之间实力的竞争主要是教学和科研实力的竞争,因此高校自然将教学与科研工作摆在工作之首,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被摆在次要位置。在评职称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科研实力与教学成果,容易使部分学生工作者感觉不到被重视,缺乏职业认同感。要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就需要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辅导员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支持。

  高校辅导员普遍存在兼职的现象,这说明一般辅导员个人工作任务比较重,缺少外出学习机会,在对辅导员角色定位时,既要统筹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要兼顾其自身提高与发展,给予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职称评价机会。对辅导员高级职称评审的重视应该采取措施,而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表面认识,这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工作业绩作为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出现在考核标准里,因为辅导员工作与传统专业教师有所不同,在考量其工作业绩的时候,应当适当加入一些因素,例如: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等。这样更能体现辅导员的工作业绩,不只是表现在学术成果上,也体现在日常管理当中。这些因素的代入可以使评审更加有倾向性,使辅导员能专心于本职工作,而不是因为评职称的需要就只研究论文、发表论文,而偏离本职工作。

  从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普遍认为现有高级职称评价条件对辅导员过高,缺少对辅导员高级职称评审的倾斜,而且有必要对辅导员进行高级职称的单独评审。这不仅仅是由于辅导员队伍工作性质决定,更多地是现有评价体系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将整个教师队伍的高级职称评审一概而论,未进行专业化划分。评价指标不够完整或者对辅导员的适用程度不合理,以教师职业化发展的道路与要求去衡量辅导员以及作为辅导员发展的要求,使辅导员发展前景缺乏明确的目标,进而丧失信心。因此,对于辅导员高级职称的评审应当因地制宜,制定和形成一套独立并且适用于辅导员自身发展的职称评价体系。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8

  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这一政策的出台必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增强他们的专业认同感,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整个教育的发展。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它的弊端和隐患也会对教师队伍以及教育事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送审的条件的设置、评审过程的操作、评审后续的管理和监督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让这一政策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0xx年8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这无疑是一次破冰式的重大改革,突破了建国60多年以来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所设置的上限的瓶颈。《纲要》一经颁布便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大反响,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相关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的中小学一线教师都对《纲要》中有关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的问题发表了看法。大家对这个问题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设置正高级职称的意义和作用;二、正高级职称送审的标准以及评审的过程。下面,笔者将从一位在基层从教十几年的一线教师的角度,对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的这个问题从这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1有利的方面

  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是自1986年以来我国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的制度改革。它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待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等在制度上做了保障。它是国家向社会、向教育部门释放的有关中国教育未来走向的一个信号,对于推进中国现代化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教师这个职业的未来发展走向都具有巨大的作用。这是出台这一制度在国家和社会成面上的意义所在。而对于教师这个群体或教师个体而言,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则具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

  1.1象征意义

  1.1.1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认同感、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专业认同感是专业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专业品质和社会价值的肯定。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专业认同感越高,他的专业自尊心和专业自信心就会越强,对自己的要求也就会越高,工作的动力也就越大。专业认同感的程度的认定,虽然在本质上由行业本身的性质所决定,但是它却取决于社会或外界对这一职业的专业性的评价结果。这里的专业性指的是这个行业之外的人(没有受过有关这个行业的专业化培训的人员)不能胜任这一职业。国家这一政策制度的出台,无疑给出了一个最具权威的导向。它引领着社会舆论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性给予重新的审视,从而改变对中小学教师的社会价值的评价,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小学的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绝大多数的教师是出身于正规的师范高校,无论是学历层次、专业水平和教科研能力都是今非其比,不能和以往相提并论。近年来在中小学的教师队伍中硕士生的出现已经见惯不怪了,甚至有些学校还出现了博士生。这些人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无论是教学能力还是科研水平都有着坚实的基础,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锻炼和发展,他们的专业水平完全可以达到正高级专业人員的水平。所以,现在在中小学增设正高级职称是时代发展的象征也是现实的需要。既是对全体中小学教师的社会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中小学基础教育中教师专业品质的尊重。同时,还可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提升他们的专业认同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1.2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可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魅力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没有文凭的人进不来,而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却很少会选择到中小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在《纲要》出台之前,小学的最高职称是副高相当于中学的一级,中学的最高级是中学副高相当于大学的副教授,职称直接和薪资水平挂钩,这也就意味着学段每高一级,从事这个学段的教师的'地位和收入就高人一等。所以,长期以来,本科生选择去中学做老师而不会去小学,研究生选择而大学而不会去中学。出现这种现象不是个人的意识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共识。如今,中学和小学的职称并轨之后,基本打破了中学和小学中由于学段的不同而造成的天然隔阂,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这个同行而不同业的职业具有了相同的职业魅力。所以,相信在中小学中设置正高级职称也必将打破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隔阂,中小学教师具有了和大学教师平起平坐的平台和制度保障。这势必会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魅力,必将会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走上基础教育的岗位,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2实际意义

  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除了具有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提高教师的专业认同感等象征意义之外,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2引领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价值,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个人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促进整个教师这个专业岗位的专业化。其实即使不从教师的专业化角度去看,自古以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也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保持进步的状态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正所谓教学相长。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如今,在中小学教师中设置正高级职称,势必会强烈的刺激中小学教师们那根麻木已久的神经,在他们的身心中重新注入了活力。借助于这种来自于制度上的保障,他们会重新对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的存在价值进行审视,从而脱掉消极的帽子,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对自己的要求提高了就会产生学习进步的动力,促使自己不断的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修养。所以,这一政策的出台势必会提升教师的继续学习进步的动力,帮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1.2.2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增加活力,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

  正高级职称的设立提高了对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同时也对此提出期望并提供了平台。中小学教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尝试,工作之余不断地反思,在实践中对基础教育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将实践的成果形成理论反过来指导教育教学活动。他们不再满足于教教书、批批作业、考考试,不再满足于考试得了高分后的喜悦,他们需要自身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实现。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自身价值的实现是需要的最高等级,因此这种需要势必会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产生兴趣和动力,从而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增加活力,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但是一直被人诟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教师自身的责任不可推却。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直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自然促进会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

  1.2.3增强基础教育中的教师的学术氛围,催生出更多的专家型教师

  钱学森先生曾经发出感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建国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民的素质普遍提高。然而,在创新领域的杰出人才却寥寥无几。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翻开历史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非常光辉的一页,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崔琦等几位华裔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接受的都是这一时期的基础教育。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在科技创新的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注意到民国时期在基础教育领域有很多专家型的大师级人物对这些成功人士的培养。像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等等都曾经从事过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工作。大师的出现需要环境的影响和生长的土壤。走进中小学教师的办公室,我们可以看到各位教师忙碌的身影,确实非常忙,甚至连坐下来喝杯水的功夫都没有。然而他们忙碌的层次却很低,仅限于怎样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没有意识或者不想有意识去思考研究教育教学的深层次问题,不去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不去钻研教育教学的规律,教师的成长基本靠零散的经验的积累,科研能力低下,学术氛围非常差。试想这样的学术环境怎么能产生基础教育的专家和大师,这样的学校又怎样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所以,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固有观念,增强学术的氛围,催生出更多的专家型教师或者大师的出现,这将非常有益于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存在的弊端和隐患

  在中学校增设正高级职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促进我国的教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隐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送审的条件的设置

  中小学正高级职称送审条件的设置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条件过高,则会导致正高级职称成为了极少数人的专利(试行几年来评上中小学正高级职称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学校长或教研员),对于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激励作用不大;条件过低又会造成“伪教授”泛滥,名不副实——头衔和实际的专业素质不相称,导致正高级这个职称的地位和含金量下降,不能在实际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能准确的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质层次。另外,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的很不平衡,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而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则非常的贫乏;同一个地区,城市和乡村的教育资源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设置统一的条件,薄弱地区的教师则基本永无出头之日,这势必会引发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教师流向教育资源丰厚的地区,就会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所以在设置送审条件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些不平衡的因素,要适当的对教育资源薄弱的区域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2.2评审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虽然中小学正高级职称的评审过程要求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却是很难控制的。其一,中国的人情文化对评审的过程具有腐蚀作用;其二,行政管理部门会对评审的过程或多或少产生干扰;其三,评审标准很难做到具体化,很多教育成果的评估缺少量化的条件,因此评审的结果争议难免。其四,既定的指标对评审过程具有导向的作用,会产生“矬子里面拔大个”或“大个里面去矬子”的现象,将资格性的评审变成了“选美”。

  2.3职称和义务的对等性

  中小学的正高级职称不能成为一劳永逸的“封号”,要将职称和需要承担的义务相挂钩。不然就会导致未评上时积极上进,评上后消极怠工的反差现象发生。纵观那些评上副高的教师们,本来是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为本校和整个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高级职称成为了他们自以为功德圆满而倚老卖老的资本。他们会在工作中挑三拣四、拈轻怕重,好像他们评上了高級之后就有了这样的特权,就像“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样。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不仅仅是他们个人对教育事业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而且,他们的言行还在时刻传递着一种负能量,对青年教师有着一种错误的导向,非常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对于正高级职称要设置相应的义务,在规定期限内未达标的要取消资格。这样才能保证正高是真正的能力和作用的体现,而不只是一个空虚的头衔。

  2.4基础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

  中小学基础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自觉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弱,所以教师在对这个群体的教育和管理中牵扯了绝大多数的精力,他们用来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对教育科研的兴趣和动力明显不足。而基础教育的评价体制又紧紧的将教师束缚在学生的身上,无法脱身。考试成绩成了唯一的决定性的评价标准,这让中小学教师们为之疲于奔命。这种导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巨大的限制性,虽然设置了正高级职称,这个光环的诱惑力在唯成绩论的压力面前依然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正高级职称的设置需要相应的教育评价体制与之对应,让教师们从繁琐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方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激励作用。不然,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中小学教师对此的漠视,那么这个职称等级也就形同虚设了。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9

  [摘要]高校改革盛行给高校辅导员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在高校改革背景下对辅导员心理问题进行探析,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辅导员、学生、学校的良性互动和发展,对高校改革的顺利深入开展非常重要。文章以高校改革为契机,研究了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xx-3437(20xx)06-0039-02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着辅导员的自身发展,更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然而,目前高校改革盛行,人事制度、职称评聘、考核提拔、收入分配等对辅导员的影响很大,系列改革给辅导员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学生工作的责任重于泰山,高校改革带来的个人发展压力无与伦比,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往往身兼数职,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但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却被学校和社会普遍忽视。本文研究了改革背景下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及提升路径,旨在更好地促进辅导员、学生、学校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一、高校改革背景下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失落感与自卑心理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来,定岗定编等级与收入待遇直接挂钩,辅导员只有通过提升学历、晋升职称方能增加福利待遇(进修机会等)和经济收入。但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不仅要面对繁重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压力,还要面对同级教师带来的巨大发展竞争压力,不仅要处理好个人专业发展与担任辅导员工作产生的多重角色间的关系,还要面对缺乏专业进修机会、缺乏学术发展环境和科研经费的巨大压力,而这些却是高校教师评聘职称的关键。以上问题的出现必然导致辅导员心理失衡,自我价值感降低,心理压力巨大,产生自卑心理。

  (二)人际关系障碍

  高校改革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过程,高校教师间收入档次目前以职称为基础拉开差距。不同职称、不同岗位、不同学院职工的收入和个人发展机会的差距比较大。辅导员工作量多,工作压力大,而收入与个人发展机会却普遍低于同级别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同样的工作性质,不同学院辅导员也存在较大收入差距。这些现实情况均使辅导员产生埋怨、不公、嫉妒、懈怠等心理而导致内心冲突,引起人际关系失调。同时,大学生出现思想多元化、个人化趋势,辅导员在师生交往中易与学生产生对立,出现关系紧张。久而久之,辅导员对自我的认可度降低,不愿与外界交流,出现焦虑、偏激、无助、消沉等不良情绪,易于引发不健康心理。

  (三)自我期待与角色冲突

  辅导员工作内涵广、内容繁琐多杂、技术含量低,不易出成绩,由此造成许多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角色不认可。而校院二级改革后,高校各个部门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学生层面执行者都是辅导员。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往往都身兼数职,其工作职责更多地强调奉献与责任,却忽略了辅导员作为普通人的多元化需求。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所处地位尤为尴尬,许多高校对辅导员重使用、轻培养,重政治教育、轻在职培训,社会地位、待遇方面往往与工作职责和实际付出不相称,造成辅导员心理失衡,自我价值感缺失。多重角色期待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使高校辅导员焦虑心理严重,心理压力巨大。

  (四)身心疲惫,职业倦怠感存在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是辅导员工作的形象体现,许多辅导员分管人数远远超过两百甚至高达六百,工作内容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且“学生事情无小事,事事都需负责任”、“出了问题,一票否决”、“呼之即来,24H待命”所带来的高度紧张心理,辅导员“时刻警惕着”,其精神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应激状态,身心疲惫,而各个工作技术含量低、难出成绩,让辅导员成就感低、情绪低落、厌倦工作、自我评价低,不安本职工作,谋求向专业教师发展。

  二、高校改革背景下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工作性质的影响

  高校改革以来,学生工作内涵不断扩展和深化,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从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到党建、班级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从学生学习、生活起居、恋爱交友、休闲娱乐、实习就业到安全责任,辅导员一直处于忙碌、紧张、超负荷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学生的全方位保姆。校院二级改革后,各个职能部门与学生相关的工作大多由辅导员落实、执行。辅导员的工作琐碎、无技术含量、无成就感,却责任巨大,使其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外,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学生思想多元化,辅导员配备比例不足,更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二)角色期望值与现实情况的冲突

  校院二级改革后,通过定岗定编,辅导员普遍成为“教师岗”,但也仅仅是名义上的教师,实质性的辅导员工作职能并没有改变,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没有真正纳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之列,在人才培养等制度上,辅导员只能望而生畏。辅导员与高校专业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相比,在科研、教学、职称评聘、进修培训、收入待遇等方面都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以职称评聘为例,辅导员虽然是教师系列,但承担着大量的学生管理工作,在教学和科研上无法与专职教师相比,而职称评聘标准却与专职教师一致,辅导员与专职教师在有限的.职称岗位和定级中竞争,无疑是无竞争力的,这使辅导员精神压力巨大,产生失落、迷茫和自卑心理,负性情绪不断积聚,心理问题逐渐产生。

  (三)自身情况的变化

  首先,辅导员呈年轻化趋势,他们多是学生时代的佼佼者,对自身要求较高,希望工作后有突出表现,而实际工作性质往往会让其产生失落感,由此带来的压力、焦虑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次,高校辅导员忙于处理各类学生管理和行政事务,疏于调适自身的心理问题,当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时缺乏可求助的相关机构。再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特殊,“24小时不关机”,“24小时陪同特殊问题学生”等使辅导员的工作与家庭产生一定程度的冲突,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高校改革背景下辅导员心理问题缓解路径

  (一)完善主观内部环境

  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练好内功应对心理压力和应激,加强自我调适。首先,要学会关注自我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个人心态,及时进行自我疏导,培养积极心理行为模式。第二,坚持学习,更新观念,相信自己的职业价值,关注并欣赏工作中的美好,积极主动参与辅导员沙龙、辅导员加油站等团体,积累和沉淀工作经验,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第三,加强交流,多与家人、学生、同事沟通,缓和人际关系,赢得各方的理解和支持。

  (二)改善客观外部环境

  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社会要关注高校辅导员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支持模式,给予辅导员全方位的理解和支持,并建立辅导员群体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以改善外部环境,消除辅导员心理压力。

  随着高校改革步伐的加快,高校改革涉及面广、力度大,势必给辅导员这类多重角色的边缘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所以高校大胆改革的同时要酌情考虑辅导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承受能力。首先,要以改革为契机,真正将辅导员队伍纳入人才培养中,建立针对辅导员群体的人事管理机制、激励保障机制,为辅导员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和发展提升空间,如职称评聘、定岗定编等级方面,根据辅导员的特殊工作性质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教学安排、科研工作、进修培养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收入分配制度方面,辅导员的超工作量纳入绩效,提高工作信心和职业期待,尽量使辅导员工作、生活、个人发展等方面通过改革得到更多改善。其次,改革要结合绩效考核,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使其更多地从事思想教育、学生管理的研究,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同时,要将学生管理工作当做学校整体的工作一部分,各个部门、各位教师要参与承担相应职责,而不能只看成是辅导员的工作和责任,形成人人关心学生,人人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的氛围,积极实行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制度,给予辅导员全方位的理解、支持和减负,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缓解身心压力,提高自我成就感。最后,要充分了解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及时通过专业辅导、心理宣泄、心理知识培训等形式进行心理干预,如采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引导辅导员缓解压力和不快,专注积极方面,培养辅导员的自信和自尊。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10

  【论文关键词】辅导员 就业指导 作用 方法

  【论文摘要】当今大学生就业困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成员,本文论述了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及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一、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党的十七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把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何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党、国家、各级地方政府以及高校都面临考验。

  二、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在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工作既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包括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和成才向导的任务,尽管国内各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各自的就业指导中心,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但是细化并最后落实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还是处于学生管理第一线的辅导员。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成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1.职业指导作用

  对于正在求职的大学生来说,求职方法与技巧是比较欠缺的。辅导员运用就业指导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结合每位学生的个人特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表达能力等因素,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求职方案,掌握恰当的求职技巧,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社会客观需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2.政策宣讲作用

  紧密结合社会就业形势与政策,为学生做好就业指导。一方面积极宣传和贯彻毕业生就业方针和政策,进一步确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使毕业生做到熟悉政策、了解市场、参与竞争、诚信就业。

  3.发布就业信息的作用

  辅导员为毕业生搜集和发布大量准确的就业信息,在举办人才市场笔试、面试、签约办理、派遣手续等诸多环节上,为毕业生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一是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和心理个性特征测量为主要内容的网上就业测评服务;二是网上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学生可以及时上网了解最新就业信息。

  三、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

  1.对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改变就业观念。

  受传统观念误导,大学生往往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择业过程中,他们过分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好高骛远,重名利,轻事业,轻贡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2]辅导员要教育学生改变就业观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全面衡量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应聘走上就业岗位前,对自身素质有多高,专业知识有多少,实际工作能力有多强,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在步入市场经济社会后,如何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找到自己较理想的位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不应好高骛远。对大学生来说,要切实认识到从“学生”走向“社会人”,进而走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素质很好的结合起来。

  2.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长期工程,而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3]辅导员应指导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一年级,初步了解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二年级,提高基本素质。主要内容有: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主要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具有坚持性;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三年级,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主要内容有: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四年级,工作申请,成功就业。主要内容有: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预习或模拟面试、参加面试等;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3.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

  在做好就业服务的同时,辅导员应该重点对特殊群体的就业进行帮扶。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自身在就业竞争环境中处于劣势或在竞争能力上不足的群体被定义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4]对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心理欠健全等因素存在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辅导员应采取提供重点指导、优先提供就业信息、优先推荐就业岗位等措施,保障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充分就业。

  4.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途径

  辅导员要起到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就必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学院与企业产学研结合的机遇积极与企业联系,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利用校园宣传栏发布就业信息;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最新的`招聘信息,利用校园就业信息网、班级QQ群、博客、邮件、飞信等发布就业信息,可及时、便捷的将就业信息发布到学生手中。

  5.做好跟踪调查工作

  学生就业并不意味着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结束,辅导员要做好加强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工作,及时了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意见是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对前阶段就业工作的检验,又是指导今后就业工作的依据,因此辅导员要对毕业生做好跟踪调查的工作。

  目前,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的大事。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姜 霞.浅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6)

  2 刘红斌.浅谈辅导员如何做好就业指导工作[J].商场现代化,20xx(10)

  3 黄 芳.就业困难学生职业发展指导[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xx(6)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11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实践中对人性关注的缺失

  很显然,我国的中学教育目前来看是失败的。社会各方面往往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而忽视对其人格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中普遍出现高分低能,缺乏个性和创造力等现象。大学教育更也是如此,由于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以前的“教”和“学”的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由于人格教育的缺失,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后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无法对人生做出规划,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时光,大学校园成为了他们混文凭的地方。大学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首要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这需要以学生完善的人格为依托。然而中国教育在思想人格方面的缺失造成了学生在人格方面出现“断层”,无论从能力结构还是成才观念上都无法紧跟时代的步伐,对原来憧憬的大学身生活产生失落感,出现目标和能力上的空白区。

  (二)大学生群体普遍出现严重复杂的心理问题

  有以上分析可知,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的自控能力与心理抵抗能力严重不足,无法应对大学里更加复杂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再者学生的生存适应力差,从在父母身边的被保护与被指导到大学生活的亲力亲为,自主、自控与自我服务,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些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转换自己的角色,缺乏自主意识与自控能力,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其他同学及老师的关系,无法快速的适应大学生活,从而对大学生活产生厌倦情绪,久之很可能发展成抑郁症,这对大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心理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大学生遇到的任何问题都会通过心理体现出来,使得行为表现与特定的社会化境,人文环境交织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掩饰性和复杂性,对其他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是校园安全的潜在隐患。

  (三)大学的扩招,自费,选择就业等问题已经出现端倪

  由于大学的大量扩招,招收的学生个性更加多样化,兴趣也各有不同,这就给高效的教育带来更大挑战。现代的教育应该提倡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全面性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引导性的教育模式。择业的自主性产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每年都会有因为找工作问题而发生的自杀事件,这就凸显出了辅导员在就业规划和心理辅导方面的作用。高校内的就业择业辅导课程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层次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教育背景、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难以起到预期的效果。高效管理层应该尽快注意到这种转型,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成功就业。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心理层面的缺失

  (一)育人与自我发展层面的缺失

  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和市场调研,总结出高校辅导员认为自身缺失的问题主要有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不足;学生们认为辅导员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有待提高。学习能力体现了辅导员的自我完善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也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与工作激情。而其他能力都是关乎辅导员对于辅导学生的工作是否能胜任的关键因素,这些能力的缺失不仅影响辅导员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辅导员与学生的正常交流与合作,对辅导员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培养都是不利的。

  (二)育人理论与辅导技术的缺失虽然说现代大多数高校都不再设置班主任,辅导员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班主任的角色。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引导为主,因此辅导员必须懂管理,会育人,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所想,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讲究育人的艺术性与技巧性也是辅导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目前大多数辅导员的工作完全是照抄前人的模式,不能将灵活多变的形式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当中,甚至有些做法过于偏颇。至于心理层面的交流与辅导更是缺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产生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因为辅导员缺乏相应的教育理念,无法深入学生内心探究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相应的交流技巧和管理经验,能力不足以胜任辅导员的工作。

  三、辅导员工作的心理学建议

  (一)选拔过程中注重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高校相应管理部门在选择辅导员时应该综合考虑参选者的教育背景,性格特点,专业知识以及面试表现等因素,并对他们及时的进行能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最有能力胜任者,然后再利用一段时间对入选者进行实际检测,看其是否可以胜任辅导员的工作。同时高校应该完善对相应人员的.任免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力来减少任人唯亲等现象的出现,使得辅导员的任免更加透明化,更加具有说服力。

  (二)创建有效的培训机制,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素质

  专业化培训是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准,提升其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弥补辅导员专业知识不足,辅导技巧单一等问题。多数学校每年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与财力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辅导员对这种形式的培训往往存在抵触情绪,或者无法提起足够重视,这就导致培训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标。所以有必要探索有效的培训机制,使之成为高效管理的一种制度,同时要不断地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对这种培训提起足够重视,真正满足辅导员们提高辅导水平的愿望。

  (三)营造和谐的校园气氛,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安全感

  辅导员作为一种长期和学生打交道的工作,其身心安全往往受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影响。再者辅导员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校区内,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对辅导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辅导员的安全感既来自外在的人际和谐,也需要练就自身的坚强与独立。所以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辅导员的辅导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可以直接影响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注重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和实际能力,创建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等措施,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我国高校教育水平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12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辅导和教育手段等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健康水平并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全新教育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结合对于大学生社会化历程的完善以及心理品质的健全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与此同时,对于改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与促进作用。现阶段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面还局限于心理讲座和心理健康电影观看等方面,这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这是人生中涌动最强的时期,他们开始丢掉少年时的无知,对社会和人生进行独立而理性的思考。这也是大学生开始从真正意义上走向独立生活的开始,脱离了父母的呵护去寻求生存的技能和本领,可以说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个时期是大学生心理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心理的困扰就像沸腾的水,蠢蠢欲动,如果一不留神,他们就会烫伤自己甚至伤及他人。近年来在大学校园里发生的事件等也迫使我们深入反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效性。除了校园事件外,大学生自杀事件在最近几年频频发生,通过全国20多座高校36例大学生自杀事件的统计表来看一看。高校校园出现的事件不止一次告诉我们:心理健康问题是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几个方面:

  (1)学习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高校为满足社会对高校人才的实际需要,进行改革创新,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对大学生的学习心态产生了相当大影响,学习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渐加强,大学生出现了崇尚实效,创新学习的风尚。但是随之而来的学习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学习疲劳,考试焦虑等。

  (2)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的生活方式,交友方式都和以前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他们实际上处于一种双重的年龄状态,即是生物学上的成年人,又是社会意义上的未成年人。面对新的环境,他们感到莫名的恐惧,如何与周围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大学生的婚恋心理健康:大学时期是学生情感、心智逐步成熟的时期。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他们在性意识成熟过程呈现起伏跌宕的不稳定状态。这个阶段,青春期的一些特征让大学生们感到不知所措。

  (4)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和环境有关,原因也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猜忌、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例如,有的同学总觉着有人在背后议论他,有的经常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使自己变得与他人和社会格格不入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所以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

  (1)团体咨询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团体咨询形式多样,且容易接受,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

  (2)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一整套关于刚入学时新生心理健康档案体制,主要内容包括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和人格测试等结果,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地了解自己,产生危机感。

  (3)许多高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对一些不愿意和辅导员吐露心声的学生可以通过不认识的老师消除顾虑,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

  (4)近来新流行的网络咨询。很多高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进行在线咨询,学生可以在线预约,进行匿名式交流,更清楚更自在地表达自己的郁闷和苦恼。虽然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例如资金的到位情况,设施配套的情况,专业队伍的建设等,这些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例如高校里面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的程度,监管力度的不到位等。

  二、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需要辅导员的参与。高校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巨大潜能的群体,他们是学生直接接触的人员,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可以说十分了解,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解决大学生发展中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有利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

  第一层:服务网络是有学校组织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机构成员有学校的专家人员组成。一级心理健康网络统筹规划,制定总目标总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咨询。第二层由经过系统培训的德育工作者组成的院系服务团体。它包括各班级的辅导员和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委和团委相关人员。第三层由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责任心强的同学组成的心理健康互助协会。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充分发挥班级辅导员的作用。他们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人员,是不可替代的具有巨大工作潜能的群体。

  2.有利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面对高校出现学生出现的逃学、厌学、焦虑现象等问题,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传统的理论灌输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3.有利于扩充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

  面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高校辅导员,不论在职务还是素质等方面都占有很大的优势,成为扩充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重要选择。

  三、高校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相较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而言,高校辅导员在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显著优势。辅导员可能存在理论知识不足的问题,然而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亲密,这一亲和力优势是任何专家咨询者所不可比拟的。此外,高校辅导员对于大学生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更加熟悉,与应届大学生相比年龄稍长,因此在掌握大学生心理动态方面也更加有利,这是深入学生心理的关键所在。

  1.高校定期给辅导员参加心理培训和讲座便于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高校辅导员都会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咨询培训,并且参加相关的专业知识考试。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在于深入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正确的指导,大学生很少主动就自身的心理问题前往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而在与辅导员的接触过程中却能够表现出真实的心理困境,辅导员应当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展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尽管不需要达到心理专业咨询师的级别,然而心理障碍的一般规律及其表现形式是应当有所了解和运用的,这对于辅导员心理干预效果的提升极其重要。可见,高校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表现为基础性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等工作,只有切实理解心理咨询的实施原理及其结构构成,才能更好地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值得注意的是,辅导员心理干预工作的展开也应切实做到因人而异,掌握一定的心理干预技巧,活学活用,拉近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心理距离。

  2.高校辅导员设置的针对性便于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每一所院校都其自己的文化背景,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氛围。辅导员应该熟知自己所在专业的文化氛围,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队伍一般是院系内选拔出的优秀研究生或是毕业生,对于院系内的学术开展以及学生专业背景都相对熟悉,从心理共性的角度分析,他们在心理辅导实施方法及内容选择方面能够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年级突出心理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与学生实际心理需求相一致。

  3.辅导员和学生自然性接触产生较强的亲和力便于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虽然辅导员和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相比,没有专业的理论水平和娴熟的技巧,但是他们自然地和学生待在一起,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其亲和力比较明显。一般来说,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首先接触的是辅导员,他们愿意和辅导员交流,愿意接受辅导员的意见,辅导员可以发挥心理的主动性。如果能在萌芽状态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及时反馈给学院,及时反馈给家长,就可以为解决问题寻求更好的方法,争取更多的时间。从开展形式方面分析,大学生和辅导员朝夕相处甚至同吃同住,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并且是随时随地的,活动组织、班会甚至是简单的对话都可成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有着较强的人性化和灵活性特征。

  4.辅导员所具有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便于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源头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人生目标的迷失,在郁闷、迷茫中苦苦寻觅,面对挫折无所适从等。在开展工作时,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开展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辅导员天天和学生在一起,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无一不在言教之中,无形影响构成对孩子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

  四、高校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虽然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辅导有很多有利条件,但是现实的工作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加强。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并非盲目实施,也需要形成必要的心理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机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完善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

  1.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常规工作中。

  作为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指导者,高校辅导员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和人格品质形成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意义重大。由于不同专业能力的影响,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问题定位方面显得不够准确,这就需要在常规辅导员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不断优化自我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能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干预的实际效果。

  2.开展高效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常见的方式主要有团体辅导、教育讲座以及主题班会等,其中教育讲座的开展有利于更好地帮助学生寻找自身心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教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自我调节方法。从讲座类型方面分析,适应性讲座较适合大一新生,而人际关系讲座则更加适合大二学生,至于就业心理讲座无疑是对即将毕业学生的有效心理洗涤。从班级成长的不同时期来构建对应的主题班会,并针对学生的情绪状况予以引导和干预,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可就自身的情感体验与心理过程进行分享,这对于构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至关重要。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辅导员指导下团体辅导的展开能够更好地端正大学生的认知态度,形成更加完备的自我认知体验,优化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甚至在大学生就业心理形成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在工作中要体现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性。

  专业化培训是提高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的有效方式,在培训内容设计方面,应当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需求视为必要的实施方向,突出辅导员专业培训的层次性,其中危机干预能力是初级培训的内容,预防性能力是中级培训的内容,而心理咨询与实践则是高级培训的内容。辅导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可从连续性、层次性以及系统性方面得以体现,这是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

  4.建立积极有效的制度保障。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是某个学校的特殊情况,而是涵盖整个高校系统的普遍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个别学生的问题,而是几乎涉及每个学生,那么解决这一问题也不是只靠辅导员这一个单独的力量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需要国家、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全力配合与力量的整合。最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和社会对于最近一段时间部分高校出现的心理问题而酿成的事件采取一定的措施,但是对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综上所述,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可知,其健全人格品质的形成并非朝夕之事,并且对于大学生今后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高校辅导员在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影响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来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并非是高校辅导员的单方面职责,而应表现为高校各部门之间的通力配合,除此之外学生自己的努力也至关重要,在各方面齐抓共管下形成更加科学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系。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13

  一、构建网络辅导平台

  网络克服了空间距离的障碍和避免了个别情况下面对面交流的尴尬,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而且缓解了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紧张与大学生心理需求旺盛的矛盾。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技术结合,辅导员通过多媒体技术,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教育网站,制作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信息版块,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在网上和学生交流跨越了时空界限,加强与大学生的对话和沟通,提高了工作效果和效率。

  二、尝试朋辈辅导

  类似于教学活动中常说的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它是指年龄相仿者利用自身积累的生活经验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朋友给予心理疏导,提供等同于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同时通过这种方法促进辅导者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最亲近的人,通过组织朋辈辅导,一方面可以缓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朋辈辅导员就是“同在屋檐下”,生活在大学生中间的学生,容易发现问题,能更及时提供帮助,弥补了空间距离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难于获取学生信息的缺陷,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黄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辅导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挑选心理阳光健康、思想素质好、专业素养强、热心帮助同学的学生干部组建“太阳花”、“心桥社”等社团,并及时对组织成员进行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培训,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三、丰富辅导方法

  首先,将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日常积累、发酵而来的,一些小的问题一旦遇到茫然、失望、空虚、无助等心理问题的导火索,就有可能酿成不堪收拾的严重后果。但这些小问题只要及时给予引导、沟通、疏散,大多数的心理阴霾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其次,辅导员因为学习、生活上能够密切接触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可考虑从最基础的、最实际的小事出发,信息工程学院利用班级心理委员和班委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并负责解决同学之间的思想小疙瘩,解决不了的随时上报班级辅导员和院系心理辅导老师,棘手的心理问题上报学校心理辅导中心。最后,通过定期召开年级例会、班会,积极开展思想教育,从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及学生敏感的`爱情观分析人生、剖析生活,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集中到健康积极学习、生活轨道上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高、见效慢的教育活动。基于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重于治疗的特点,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尽早解决非常重要,仅凭辅导员一个人的工作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高校还要注重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强化辅导员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配合高校从临时处理到常规教育转变心理教育策略,力图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添砖加瓦。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14

  20xx年3月,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科学、系统地构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标准体系,这项顶层设计对于规范、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如何深化理解并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标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本文提出“辅导员素质银行”新理念,旨在探索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与提升的新载体、新模式、新途径。

  一、研究现状综述

  关于“素质银行”的研究,国内开展的高校不多,实施者更是凤毛麟角。较早尝试实施“素质银行”的是浙江万里学院,该校外语学院 20xx 年开办了“学生素质拓展银行”,但其成果只是在媒体上有简要介绍,没有发表相关论文;理论研究方面,浙江工业大学金挺的研究比较系统,他提出了“职业素质银行”理念,认为这一理念具有以下三方面应用价值:多元复杂的职业素质变得可量化、可管理;孤立断层的课堂形式变得可统一、可串联;消极被动的高职学生变得可激发、可引导。然而,现有的关于“素质银行”的研究和实践都是针对在校学生,把素质银行与辅导员职业能力相融合的研究尚属空白。

  二、素质银行的内容和理论支撑

  1、素质银行的内容“。

  素质银行”是指依据“大数据”相关理论,借鉴“银行储蓄”运营模式,将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尽可能地量化为可增减的积分,形成一个全面衡量辅导员综合实力并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数据化系统。我们将“素质银行”分“行”与“知”两大支行(一级指标)“;行”支行分事务管理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行业规范及执行能力三个层次“,知”支行分工作总结及研究能力、岗位特定能力两个层次(二级指标);针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各项要求,进行必要的取舍(重点考量辅导员知识、行为、技能等方面的显性素质),提炼出20项指标进行量化(三级指标),分别列入这两大支行的相关层次,详见表一“素质银行积分内容”。

  2、素质银行的理论支撑。

  一是“大数据”相关理论。《大数据时代》作者认为,“一切皆可量化”;在大数据时代,惊喜无处不在。当文字变成数据时,便有了电子书;当方位变成数据时,便有了GPS导航系统;当沟通变成数据时,便有了社交网络平台。一切皆可量化,并不意味着一切需要量化。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既有难以量化的教化育人(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又有繁杂多变的事务管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辅导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量化——我们可以用前期准备和后期成效的量化来考评难以捉摸的过程,还可以用离散变量替代连续变量,用少数几个主元替代多元。二是量变质变哲学原理。事物的发展、变化必然呈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转化为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把事物推向前进,这就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过程。

  3、素质银行的意义。

  一是素质银行的`意义。首先,能够实现辅导员工作的即时过程管理,起到约束作用。有了“素质银行”这个新的载体,辅导员的每个单项工作或任何复杂工作的某个单元结束后,都能立即量化为积分。因此,辅导员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不必等到学期(学年)结束,就能随时知晓自己的工作绩效以及差距所在。其次,能够实现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日积月累,起到引导作用。有了“素质银行”这个新的载体,辅导员们能更深刻地懂得素质与能力的辩证关系,懂得职业能力需要内化为素质才能获得实质上的提升,从而更加关注自身素质的积累和提高。同时,也促使他们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内涵,“辅导员素质银行”与“大学生素质银行”两个“素质银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最后,能够实现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起到激励作用。“素质银行”是一个数据采集、量化、存储、运用的系统工程,它比传统“算总账”的考核评价模式更科学、更接地气,所以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4、素质银行的实施效果。

  辅导员素质银行项目虽然实施时间不长,但由此带来的变化很大,不仅辅导员工作考核和评优评先有了公正、权威的数据,而且对辅导员团队建设产生了“鲶鱼效应”,团队中每个个体的潜力都得到了激发,整体的工作效能自然也大大提高。同时,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有效地克服了职业倦怠,提高了职业认同感,激发了持续的工作激情。通过“素质银行”的实施情况,我们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看到本学院辅导员团队整体和个体工作中的不足,有利于工作的改进和完善。由此可见,辅导员素质银行项目作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创新模型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可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15

  高效的辅导员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人力资源群体,其既没有一个明确的体系来对其服务的质量进行相关的评价,也没有一个较为精准的指导方向增强其工作效率,所以对于当前的高效辅导人员,要能够提出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改进,以能够更加科学的提高管理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西藏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其以人为本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

  就目前为止,高校辅导员的管理依然是各个学校建设的核心,但是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不够健全导致了其在管理中容易出现滞后的现象,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完善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制度,要能够从西藏大学辅导员人本管理中的问题入手,然后针对问题更好的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高效辅导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首先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能不够明确,其考核体系不够完善。辅导员的职责大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学生做一些思想教育工作以及日常的管理工作,但是这些工作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并且跨度较大,所以虽然西藏大学同样也建立一个辅导员的考核评价体系,但是对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仍不够健全和科学。

  然后是没有一个良好的激励制度,激励制度能够充分的保证辅导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对于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西藏大学在此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物质奖励的数量较少并且单一,二是精神激励不足,辅导员的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认可,并且晋升的空间较窄。

  最后是辅导员队伍不够稳定,其流动性较大,辅导员是保证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良好的主要力量,其承担着学生成长引导的重要职责吗,在国外,辅导员的工作多是一些专业的教授进行承担,但是在我国,该职业的非职业化倾向较为严重,据相关的调查显示,西藏大学辅导员的任职一般是4~5年,更有些教师将辅导员的工作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工作,这种现象也严重的影响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的稳定性。

  二、人力资源体系的构建

  (一)理念上“以人为本”的进行管理工作

  将辅导员作为管理的主要核心,从实际出发关心、相信辅导员。在一定层面上给予辅导员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学生事务的管理工作,要尊重辅导员,尊重其人格,关心其劳动成果,对于辅导员内心需求要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满足,实现激励的效果,要关注辅导员的发展情况,为其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辅助其不断的自我提升。

  (二)队伍结构的建设

  一是专业互补,让不同专业的辅导员从事相对应的工作,术业有专攻,互补效率高;二是专兼互补,即以专职为主、专兼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工作目标;三是能力互补,在辅导员队伍中,每个人的能力都有所差异,但如果能够在一个部门内部群体中实现个体在能力类型、能力大小方面实现互补,则易形成组合优势;四是性格互补,辅导员队伍中如果男女性别比例搭配恰当,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心理环境,从而形成稳定的人际氛围。

  (三)制度的建设

  鼓励高校辅导员进行专业研修深造及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时事政策、管理学、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同时,支持和鼓励辅导员依据实际情况攻读相关学位和进修深造,即积极鼓励现有的学历稍低的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进修和出国访学等。

  (四)考评的构建

  主要的考核内容是辅导员对自身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其实际工作的成效等等,要注意考核的多种方式组合,并注重学生评价以及同时评价等,要能够以人为本的.开展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以督促辅导员的进步为主要目的的进行相关考评的构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考评的结果不是辅导员晋升和加薪的主要依据,而是辅导员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

  (五)激励机制的建立

  辅导员的激励机制主要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以两种相结合的方式来对辅导员的奖金、晋升等进行调配,对于符合条件的辅导员要给予奖励,对于没有能够达到要求的辅导员也要能够采取某些必要的措施,只有赏罚分明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考评制度作用的发挥。

  (六)管理目标的构建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提升和加强,通过队伍、制度、考评等方面机制的建立来构建一个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能够在管理的过程中强调学校发展和辅导员工作的结合,最终实现双赢。

  三、结语

  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进行科学的管理,并以此来更好的增强管理的效果。其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能够将管理工作作为主要的工作对象,针对更好的提高人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为主要探索活动,实施人文关怀,以能够更加及时的找出问题的所在,要能够很好的维护相关学生以及辅导人员的人格尊严,以此来增加学校人员之间的凝聚力,要能过真正的了解人员的需求,做到关注和重视人员的合理需求,只有需求得到满足后,管理人员才会更加积极的进行工作,更加认真的完成相关任务。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09-23

高校辅导员培训心得06-20

高校辅导员培训心得经典04-26

高校辅导员工作心得04-17

高校辅导员述职报告07-26

高校辅导员辞职报告11-12

高校辅导员工作计划02-17

高校辅导员上岗培训心得09-08

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