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创造性思维论文

时间:2024-09-23 17:08:50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创造性思维论文(常用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创造性思维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创造性思维论文(常用15篇)

创造性思维论文1

  摘 要:创造性思维不是笼统、空泛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创造性思维应有明确的内涵和具体实在的要素。创造性思维在物理学研究中起着重大作用,物理学史表明,不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物理基础理论的产生,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人们的认识打破常规、寻求变异,探求多种解决的新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方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思维有创新动机,向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方向发展。这对于学生分析解决复杂、综合性的物理问题,培育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十分有利的。

  一、巧设质疑,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学始于思,思始于疑。”“疑”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由教师置疑,也可以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维。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说过:“科学的目的是发问,问如何和为什么。”教师的作用不是只讲授知识的内容是什么,而是要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多问为什么,能提出比课本知识更深刻的问题,并着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才是我们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学习的停止;科学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的停滞。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给学生巧设质疑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诱发新的创新动机,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例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弄清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遵循什么规律,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类似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疑问,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能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着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活化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形态,是依靠抽象的概念、理论、数学等进行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教学时教师应增设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进行演示或设置一些诱导的问题,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例如,在讲大气压问题时,教师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实验:将小试管插入盛满水的大试管中,竖直倒悬于空中。当学生看到小试管不断进入大试管时,会惊讶地发出疑问:“为什么小试管不掉下来呢?”接着鼓励学生置疑猜想:“是不是水把小试管吸进去了?”“是不是有一种什么力把小试管推进去了?”当循此思考找不到答案时,再指导学生读教材、查资料,寻根究底。当学生发现是空气压力“作怪”时,一种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样,大气压的概念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扎根了。

  三、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及结论的放开式思维。单向思维方式只是从某一方面思考问题,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联想到已知的定律、公式和性质,采用某一方法解决问题。按照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思维定式”,使学科教学仅成为单纯知识遗产的传播和前人思维方式的继承,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解题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同时,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也是研究许多物理过程和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逆向思维就是倒过来想问题,也就是把思维顺序颠倒过来,逆转时间和空间顺序,把始态与终态、条件与目标、原因与结果沿着相反思路思考问题。教学过程中适时利用逆向思维方式,确实可独辟蹊径、突破难点、化繁为简。

  四、史论结合,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物理学史不仅体现了物理学家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运用所产生的宝贵理论成果,而且给我们留下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实际,补充和传授相关的物理学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而且能促进学生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优秀品质的形成,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如用伽俐略的理想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不仅指出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认识,更重要的是他将物理学的观察、实验、抽象、逻辑、想象等研究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了影响,促进了学生思维批判性这种智力因素的发展。像这些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无处不启迪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灵感。

创造性思维论文2

  地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得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授课模式已无法适应教育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地理学科而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一点对此问题的拙见。

  一、利用纲要信号,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流畅性是思维对外界刺激做出反映的能力,它是以思维的量来衡量的,要求思维活动畅通无阻,灵敏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由于地理条件的相互关联性和地理问题的灵活性使得地理教学在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纲要信号和逐步引导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在讲“南极洲”一节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高”,带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然后发问:

  ①“高”说明了南极洲的哪些地理特征?(学生很容易想到纬度高、海拔高)

  ②在“高”这一特点的影响下,南极洲的气温有何特点?(极度严寒)

  ③寒冷的气候对南极洲的气压有何影响?对降水又有何影响?(气压为高气压,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得出以上结论后,再对“高”的含义进行补充,南极洲不仅纬度高、海拔高,而且寒冷程度高、风速高。这样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逐步使学生形成一个有序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得到不断地强化,逐步学会发散性地思考问题。

  二、 利用假设情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能灵活变换思路、善于改变思维方向的能力。表现在解决问题时能随机应变,善于转换问题和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可以设置矛盾(悖逆)情境,把学生引入"矛盾"氛围,引起学生认识上的争论。只有当学生想方设法去解决矛盾时,才会引起思维上的穷则思变,转换角度去灵活的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教师可以提出:假如地球的公转方向自东向西而自转方向不变,昼夜长短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假设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不是66.5度,而是90度.地球上的季节将如何变化?通过假设可以使学生打破思维常规去创造性的分析问题。

  此外,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创造性的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去灵活的 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完印度的工业布局后,让学生讨论东营地区适于发展的工业类型及工业的分布情况,调查现实工业布局中的不合理现象等,不一定要求学生必须给出正确的答案,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三、利用比较法和知识迁移,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考问题全面、系统、周密,遇到问题能够把思路引向比较广阔的领域,从正面的、反面的、经常表现的、偶然表现的等多角度看问题,既抓住问题的整体,又不忽视重要的细节。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比较法加强学生该方面能力的训练。例如讲我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时,引导学生将其与日本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工业布局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全面、系统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情况的目的。

  此外,利用其他相邻的知识领域获得启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知识的迁移也可以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在教学时可运用联接法,鼓励学生将在其他学科领域中所学到的知识与能力运用到解决地理问题上来。如将化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喀斯特地形成因;将物理实验运用于解决大气压的问题;利用成语“沧海桑田”说明地壳的运动;运用语文古诗“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说明长江三峡水流的湍急等。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摆脱学科体系的'限制,增强思维的广阔性。

  四、巧用地理教具,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它是指人们对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某个时候突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答案或新方法,它他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独创性等特点。地理教材中,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创立了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即属此种类型。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强化观察、在发现中获得灵感思维的训练方法。例如:四季形成的教学,学生对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如何形成四季难以理解,仅通过语言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中运用四季形成模拟演示盘,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适时的引导,激发学生思维灵感,这一问题则迎刃而解,设计步骤如下:

  ①让学生观察地球轨道平面,了解公转轨道平面的形状。

  ②请一位同学根据地球公转特点,演示地球公转的全过程,其他同学观察并纠错。

  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直射点如何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学生讨论得出由于地球公转,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得到太阳热量不同,从而产生四季的结论。

  以上几点,仅为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实践与实验得出的对学生思维培养的一点粗浅看法,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要真正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首先需要教师勇于对课堂授课方式进行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调整教材内容与教材结构,给学生做好创新的示范作用;再次,还需要积极改革地理学科的测评模式,体现对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考查;最后,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创造性思维论文3

  所谓数学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数学中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辨证统一。他不同与一般数学思维之处在于,他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和下意识活动能力,发挥了数学中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审美等的作用,因而能按最优化得数学方法与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完整的把握数与形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数学创作的完成。数学创造的过程,往往是先通过形象、灵感、审美等,迅速找出问题突破口,再通过逻辑思维做出严格的证明。这里,形象、灵感、审美可以说是打开数学创造大门的钥匙。他的主要特点有首创性、新颖性、突破性、灵活性、求美性、指出性、独立性和综合性。

  下面就如何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作了初步探讨。

  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1.诱发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亚里士多德作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只有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必要手段之一。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这样的过程又能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进一步强化。如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新奇感,运用生活中的现象增强趣味性,运用数学史料激发求知欲(用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引入无理数、用国际象棋发明者与印度国王的故事引入等比数列)。2.培养化归意识,鼓励大胆猜想归纳法是通过一些个别的.、特殊的情况加以观察、分析,从而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以某些已知的事实和一定的经验为依据,对数学问题作出推测性的判断即猜想。化归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且有助于养成自觉地联想、自觉地调整思维方式的钻研精神和思考习惯。

  3.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材中有些章节没有新概念,具有基础性和可迁移的特点,可以指导学生独立研究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结论。如在讲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老师考虑到几何法作函数图象的局限性和描点分析函数性质作图应用的广泛性,因而微调教材内容(几何法改为描点法):要求学生用描点法并分析函数性质作出y=tanx的草图。学生独立思索,约用了25分钟,有的同学作出了错误的图象;有的同学作图正确但对单调性的判定凭直觉;有的同学推理有据,作图正确,颇有见地。

  二、更新模式,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数学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意识,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发挥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运用新方法,辅助以必要的讨论和总结,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

  1.引入开放题教学。开放题的引入,让学生在解题中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改造一些课本中常规性的题目,打破模式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将条件、结论完整的题改成只给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论证;或给出多个条件,首先要收集、整理、筛选后才能求解或证明;再如要求多个结论或多种解法的题目,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也可以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条件,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进行拓广,演变,形成一个发展性问题。

  2.开展数学实验课与活动课。

  开展“探究活动”与“实验作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以及从数学的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起着主导作用,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唯有“发散”,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从不同方面去思考,才能深刻地理解、巩固并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解题时,不要满足于把题目解答出来便万事大吉,而应向更深层次探求它们的内在规律,可以变化题目的条件,或变化题目的结论,或条件结论同时作些变化,配成题组,从而加深对题目之间规律的认识。例题的讲解应该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强调思维的发散,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另外,数学学习中的一空多填、一式多变、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多题一法;数学方法中的变量代换、几何问题代数化与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变换;数学解题中寻找简便解法、反常规解法以及独特解法的训练等,都有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看出,对数学问题的回味与引申,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处理问题,增加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综合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

  总之,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创设问题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课堂效果,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在本文中我只就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其实在课本内容的编排、选定,学生作业的选择等等方面也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教师在选择作业时可让学生做些具有发散性的习题,学生做完一道题后可以想象有没有其他方法以及由此题的解决方法能不能解决其他题目,然后加以总结。我认为这比搞题海战术要好的多。

创造性思维论文4

  摘要:网络技术的变革和高速发展,对人类的视觉语言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视觉符号始终以其独特的可视性语言追求自身审美价值的实现,并争取与社会、大众心灵的沟通、融合,力图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该文针对当前网页设计的风格,探究创造性思维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网页设计;视觉;创造性思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和网站的大量建立,人们把互联网纳入六大媒介,并称其为继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之后的“第四大众传媒”。互联网这种交互式传播媒体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媒体与受众之间不再是传统的相互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正面临巨大的改变。而在此过程中,网站建设也愈发趋向于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因此,创造性思维对网页设计起着主导作用。

  一、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

  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新颖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活动,每个正常人都有这种创造性思维。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的发明创造、形成新的概念、创造新的成果、提出新的假说等探索未知领域的思维活动,这种创造性思维一般人是没有的。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的有机结合。

  二、创造性思维在网页设计实践中的运用

  网页设计作品主要由图形、文字、版式等设计元素组成,这些元素经过设计师的艺术加工,最终构建出完整的网页。在创意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师对多个设计元素进行组合,使其不仅仅具有审美和装饰功能,同时具有商业化的目的。图形是网页设计作品中受众关注的视觉中心,也是传达感情信息和创意表现主要形式的重要载体。优秀的网页设计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创意思维,运用简洁的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设计主题,而且可以有效地展现设计师的情感和商业目的。因此,创意思维对于网页图形的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创意表现常用的几种手法:

  1.互补形借用

  互补形借用,即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这种图形巧妙组合,结构严谨,形与形之间相互包含、补充,又相互独立,具有一形多义的视觉幻象的效果。在视觉设计中,图形在人们心中是情感和思维形态凝固的视觉符号,它可以超越国界,是人们沟通情感、传播信息的直接途径。网页设计的图形、文字等是正形,而留白是负形,留白能使网页作品产生空间感。优秀的网页设计师善于运用互补形借用的手法,使正负形之间既对比又统一,作品往往能够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网页设计的另一个主要元素是文字,一些院校专门把字体设计作为一门课程。设计离不开有创意的.文字造型表现,有设计师把字体作为主要的设计元素。不同的字体设计在表达同一设计主题时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是不同的。如,宋体给人的感觉是规范、正统、严肃,黑体则显得厚重、实在,圆体看起来比较亲切,等等。因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创造出独特的文字形象显得非常重要。设计师在进行文字创意时,必须深入理解文字的内涵,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对字体的结构进行巧妙组合,对笔画的大小、粗细、颜色等进行艺术加工。设计师要将文字作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抓住创意要点,增强文字的艺术感染力。

  2.变异

  一个物形有次序、循序渐进地按照一定规律和美学法则转变成另一个物形,如此美妙的变换使两个不相关的物形发生联系,从而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如,经典作品《乌龟与汽车》就充分利用了异变图形的构形方式,将一只卡通的乌龟与甲壳虫汽车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交织渐变、相互衬托,既生动有趣又自然。设计师要巧妙处理各项设计元素,有秩序、有节奏地进行排列、组合,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

  3.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就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完全相同但有联系的视觉符号运用艺术手法进行巧妙结合,从而组成新的更有意义的视觉符号。这种视觉符号具有独特的个性,同时体现了对立统一的理念。设计师可结合客户需求设计作品的版式编排,同一版式可让不同网页元素和谐统一。如果网页设计作品具有新颖的版式,就更能吸引受众,从而充分展现个性。不同版式编排方式具有不同的意境、个性和感情。网页版式是创意性理念的体现,也是一种形式语言,它必须与内容紧密匹配,所有这些语言和技巧的目的都在于清晰、鲜明地传达主题内容。网页设计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设计师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师运用美学法则对网页的构成元素进行巧妙处理,旨在获得最佳的主题诉求效果,使受众更快捷地获得需要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2]匡文波.网络媒体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3]明安香.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

  作者:谢洁萍 单位: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创造性思维论文5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在写作中分析解决写作困难的问题,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受限制,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本文主要探索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一、通过范文仿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普遍存在阅历浅的特点。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寻找一些优秀的写作模板,引导学生进行范文的仿写,并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江南的冬景》,这是一篇文字优美、充满家乡情感的课文。语文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感受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然后让学生进行文章段落的仿写。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学生可以依据上述语句特点模仿并描写自己家乡的美景。例如描写河北的美景:“我生长在河北的一个小乡村,尤其是家乡的杨树,虽然是我们家乡极为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对它的印象深刻;长大以后,更加明白了杨树所代表的坚毅品格……”显然,这种仿照优秀例文的写作训练方法,不仅让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还能增强学生写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行思维

  在高中写作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激发灵感,从而写出情感丰富的作文。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训练:

  1.寄物抒情法俗话说:“写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抒发作者的情感,描绘世界的美好。因此,语文教师实施寄物抒情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选择一些相应的素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写作。

  2.述说法采用述说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或者课下的时间,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诉说交流的机会。学生广泛参与诉说交流活动,例如演说、辩论这些实践活动,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联想法联想法是一种锻炼学生心理想象力的方式,丰富的联想可以使作文变得生动精彩,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作文想象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联想法的写作锻炼。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依据高中苏教版课文《像山那样思考》,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学生就可以像树那样思考、像河流那样思考等等进行作文的写作。

  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写作创作的灵感大部分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社会。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的方法,认识到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才能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高中语文的实践教学方法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思维,为写作打好思想基础。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一花一世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真正走向外面的世界。语文教师可以抽出一天的实践带领学生在附近公园、组织郊游等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作为高中最基础的学科,提高学生的写作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实践、仿写优秀例文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晓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xx(03):79.

  [2]陈轶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xx(09):62.

创造性思维论文6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各门学科共同的任务,每门学科应根据本学科自身的特点加以落实。

  凭借语言文字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是语大阅读教学固有的特征。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筹维训练跟其他思维训练一样,应注意学习语言和学习思维这两个侧面,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为思维功能,坚持在语言学习中发展创造性思佳,在创造性思维训练过程中提高创造性运用吾言的能力,使两者和谐发展,相得益彰。

  一、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尤其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等存在着个性差异,他们阅读同一篇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全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对课文的分析不能过于绝对化,不能以自身的权威给学生绝对的结论,把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我们不妨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发表自己在阅读中的体验,如对课文中人物的评价,对文章中心思想的领悟,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或者对词句的辨析等。要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敢于对老师所给的结论提出疑问,精心培育孩子们独创性的思维品质。

  另外,教师要善于设计能启发学生作多元思维的问或如教学《圆明园遗址》时,给学生一个讨论题──圆明园遗址该不该重建?说说你的理由。这种开放性问题是颇有价值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各抒己见,尽情表达。讨论中有的说不要重建,他们的理由是让中国人民不忘国耻,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说该重建,因为可以再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可以发展旅游事业,等等。孩子们有自己的思考,并能自圆其说,理当受到肯定。如果我们在课堂上都能有意识地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课文,提倡思维的多元化,日后,学生就会不受习惯思维及习惯势力的束缚,提出新颖的、别出心裁的观点,创造思维自然得到了培养。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这是一种求异思维活动,必须受到老师的尊重和接纳。但有种倾向值得注意:简单地把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等同起来,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层面上,作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发散式讨论,认为只要能求异,就是创新。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只是一概肯定,任其蔓延,既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又把握不住课文中蕴藏的文化内涵。远离语文教学的本体目标,对思想教育和语言学习都无价值可言。所以,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让学生把各自的思考过程说清楚,不能只注意听其说的意见是否新颖、独特,更要看其思维过程和表述中的语言质量,使思维和语言同步发展;

  二是要把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结合起来,达到相互转化的目的,不能视所有的求异都是有创新意义的;

  三是要与潜心阅读文本结合起来,使求异思维真正建立在充分感悟文字的基础上,让学生的心智活动的开展与阅读的过程保持一致。

  二、在品味语言中培养思维的探究性

  探究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只有带着强烈的探究动机,才能面对疑难,敢于进取,大胆探索,产生旺盛的求知欲。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把探究的重心指向语言文字的学习上。

  我们要善于抓住课文中典型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激发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热情。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抓住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令其善疑、诱以审问──我觉得这句话中偷偷和钻两个词用得不够恰当,尤其是偷偷一词,一般是用在不光彩的事物上,你们的意见呢?当学生思维进入愤诽状态时,就会潜心阅读文本,同时调动起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思考结果是:一个钻字写出了春天的小草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们能冲破泥土,挺立起来;偷偷说明春天的小草生长得特别快,当人们不知不觉时,小草已经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我觉得用这两个词与别人不一样,很有新意。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在用词造句中的独具匠心。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意识,定会潜移默化地印入学生的心田。

  对于那些有着文化底蕴,含义深刻而富有人生哲理的,以及看似平常但富有思维价值的文字,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或质疑,或朗读欣赏,或比较品味,培养学生的深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在强化运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仰仗于实践,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例外。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时时迸发创造的火花,加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语言实践已冲破课堂的范围,注重课堂内外的沟通,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这无疑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就课堂教学来说,语言的实践也跳出了原来单项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开始致力于综合能力的训练,以期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

  1.变抽象概括为具体演绎。

  文章中有些词语抽象概括了具体事物,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文字的静态分析上以词解词,学生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对抽象概括的词语作具体演绎,能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积累和丰富语言。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的脸流露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一句,让学生把饱经风霜的脸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加以具体描述。这一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把课文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词语的理解不是以词解词,停留在概念上,而是化抽象为形象。这个化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训练的过程。

  2.添加来展开的情节。

  一篇文章中,作者出于表达的需要,对某些情节未加具体描述,有的只是一笔带过,这就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这一空间正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的诱发点。如《朱德的扁担》中大家劝他不要挑这句话,抓住这个劝字,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战士们会怎么劝朱德同志不要去挑粮。孩子们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摹拟战士们的语言,有声有色地劝起了朱德同志。

  3.添枝加叶,拓展句子。

  《荷花》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教师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训练:①在冒字前面加上恰当的修饰词语。(例如:使劲地、生机勃勃地、争先恐后地)②想像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运用这种形式鼓励学生依托课文大胆想像,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表达。

  4.延伸和重组。

  让学生对课文的结尾进行想像延伸,或要求改变顺序,改换人称,调换题目,变换叙述角度等,对课文作重新组合。如《小珊迪》一课,可以把题目换成我的哥哥,从小利比的角度来写,重新安排材料,改变写作的顺序,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又如教学《打碗碗花》,讲读结束后,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续编我与外婆的对话:有一天,我和外婆又从水渠边经过,我看见那开得十分异样的打碗碗花,想伸手去摘,外婆见了,连忙阻止

  以上这些设计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掘教材中可利用的信息,依托课文找到创造性思维与想像之间的契合点,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想像。于是,想像推动了创造性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活动又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这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个性特征。

创造性思维论文7

  一、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盲点

  高中数学更像学生的思维健美操.数学的思辨与逻辑的严密都使人向往不已,乐此不倦.然而,现实中的高中数学却面临着任务多、时间紧、要求高与不断考试的压力,高中生学习数学好多是疲于应付,而真正以研究的目光来审视与创造性地学习的人却凤毛麟角,由此而出现的学习盲点就显露无遗了.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缺乏思考

  高中数学具有理论性、抽象性强的特点,这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求学生多思考、多研究,这样就不会出现“怕学数学”的恐惧症了.然而,事实上是很多学生不愿意多动脑去思考.对于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该如何弄清来龙去脉;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能否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学生自己能否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有无记载,能否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等,这些思考尤为重要.然而从教学时间上看,学生懒于这些方面的思考,导致学困生层出不穷.

  (二)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欠缺

  高中数学离不开高考,而高考数学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尤为突出.以立体几何为例,高考中立体几何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兼顾逻辑思维能力.而解决立体几何的基本方法是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这种转化能力是高中生数学素养的必须掌握的东西.但是,通过对高中学生的观察,不难发现对于高中立体几何部分考生失误普遍严重,得分率不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能力欠缺.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训练欠缺

  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者说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盲点源于什么原因?通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训练欠缺是这些问题的根源.甚至选择题部分考生也出现了失分严重的状况,尤其是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更容易“不假思索”地掉入命题人的陷阱.在数学考试里选择、填空题方面命题范围大致为集合、命题、三角函数、复数、排列组合及概率、立体集合、平面解析集合、线性规划、程序框图、三视图、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对数比较大小等.每一方面都有数学自己的“特色”,考生懒于思考或者平常欠缺训练,都很容易在数学考试过程中失误频繁,给考生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加强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

  既然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很多盲点,这些问题源于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不足,那么教学活动过程中该如何加强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一)善于发现和创造

  数学创新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最重要的数学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依靠概念、判断、推理并应用猜想、想象、直觉等获得发现和进行创造的能力.以高中立体几何为例,近几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热点问题主要有证明点线面的关系,这些热点问题怎样在学生的头脑中去映射相应的概念、推理等.

  (二)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是指一道题目可以通过多种解决方法达到被处理的一种解题途径.这种一题多解策略在数学学习能力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发散解题人的思维,使解题思路得以拓展.例如,题目:∠C=90°的Rt△ABC外切于半径为1的圆O,求△ABC周长的最小值.解法一,可以用代数法;解法二,可以用三角法;解法三,可用函数法;解法四,可用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解法五,可用导数法.一道题目可用五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从而使难者转化为容易的了.

  (三)题式变化

  一题多解是一种很好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而一题多变也是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极好方式.一题多变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取得.一是类比法,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类比创设问题情境.二是延伸旧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三是通过数学建模创设问题情境.四是利用数学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这四种方法都可以达到题式变化的目的.总之,实施新课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关键要素是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一题多解与题式变化等途径来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是当前普通高中学校的现实选择,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优化的必由之路.

创造性思维论文8

  现代认知心理学依据知识的不同表现方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较为明显。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具有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而自然环境方面的内容侧重于程序性知识,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侧重于陈述性知识。我国现行的中学教材中,初中地理以星球版教材为例,七年级上册侧重自然环境的学习,下册侧重世界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介绍;八年级上册侧重对中国的自然、经济、文化环境的认知,下册侧重对中国地理环境差异的认识。高中地理以鲁教版教材为例,必修一主要学习地球的自然环境;必修二以人文地理为主;必修三以世界区域地理为主。整个中学地理课程设置逐渐由要素学习转向综合分析。从整个中学的地理教材来看,程序性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上册和高中必修一教材,即主要集中在学生地理启蒙学习阶段,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突破定式思维能力的培养

  定式思维是指个体在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时的思维习惯,具有心理学上的“类化”特点。定式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同类知识和解决同类问题,而当新的问题或情况出现时,以原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新的问题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思维定式显然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障碍,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破除思维定式。程序性地理知识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多角度空间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程序性地理知识的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定式思维突破能力。以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为例,其知识框架为:第一章地区;第二章地图;第三章海洋和陆地;第四章天气和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居民。从目录中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是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按知识生成的程序进行的。学习程序性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打破在日常生活中未经科学审视而形成的思维定式,例如七年级上册在学习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内容时,课文通过讲述哥伦布的环球航行来证实地球是圆的,通过实测数据讲述地球是中间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在科学事实面前学生很容易就能突破“天圆地方”这一思维定式。久而久之,对于类似的程序性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真理需要科学的证实。

  二、优化发散和集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由于程序性地理知识具有研究范围广、过程复杂、结构烦琐等特点,因此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素养要求较高。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黄赤交角”知识点时,需要学生依据之前所学的有关地球自转、公转以及地球的形状、运动、质地、特性等知识,利用发散性思维思考地球的这些特性与黄赤交角的关系,此时再引入黄赤交角的知识,接着探究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引导学生综合利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来思考和学习。总而言之,学习类似的程序性地理知识时,发挥集中思维思考问题的同时应依据相应的科学线索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调动、运用并优化学生的发散和集中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达到认识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的教学目标。

  三、探索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程序性地理知识相对于陈述性地理知识而言有较强的可操性作和实证性,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自己创造性的知识观点,并且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自己所持观点的正确性与价值。学习程序性地理知识,对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发现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而探索、发现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养成以科学事实为依据去认识事物的习惯。如我国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对地理知识进行了模块化编排,这些模块的完成需要运用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其中以七年级上册和高中必修一为主的程序性地理知识最具实践性、探索性和呈现性。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在讲地球上的海陆变迁前,先是介绍了对喜马拉雅山和浙江海下的科考成果,科考发现了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的化石、浙江海下有大量的生活设施,通过发现的结果可以得出“沧海桑田”的结论。这里就涉及探索能力及发现能力。此外中学地理教材还设置了诸多活动和探究,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实践中的地理问题,如山教版高一地理在地球公转的内容中设计了“阳光花园”的探究,通过对房屋采光的探索,得出了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地理知识。学生对大量程序性地理知识的掌握、内化,为他们进行新的探索发现奠定了知识基础。

  四、形成独立观点能力的培养

  创造是个别性而不是一般性,因此形成自己独立于一般的观点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而独立观点是学习程序性地理知识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程序性地理知识的特性决定了它的认识过程具有漫长性和不完整性,如海陆变迁———宏观讲述各个板块的运动,微观涉及各种地形地貌的变迁。地理学家或地理学者虽然提出一些地理观点和理论,但仍有部分认识是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如板块的运动是岩浆在运动还是板块在运动等等,这些地理现象和知识的不完整性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形成自己独立观点提供了空间。

创造性思维论文9

  摘要: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接受的教育、获得的生活经验,将对其一生造成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不单单需要专业性过硬的人才,更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与创造能力的人才。对于大学体育这门课程来说,在国家重视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的趋势下,创造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大学体育改革的方向出发,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在大学中的应用以及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大学体育教学;训练

  综合素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体育创新。信息时代的到来,令传统的单纯体力劳动被机械化所取代,人们所注重的转变为脑力劳动。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还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

  1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作用

  综合来说,创造性思维具有五大特点。第一大特点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思维能够突破传统思想习惯的束缚,产生不同于常规思想的方法与见解。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要经过三个过程,分别是怀疑、相信自己、自动自发地转变自己[1]。第一个过程要求要具有一种对当前体育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产生一定的有依据的怀疑;第二个过程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即便你提出的观点遭到他人的怀疑;第三,要在平时的锻炼中自发地转变自己,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活动范围与体育教学理念。通过以上三个过程,培养创造性思维,直接影响体育的教学水平。第二大特点是具有求异性。体育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最好不要单纯地局限于固有的方法。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在一开始并不被看好的体育运动,但正是这些运动开创了体育运动的新天地,我们要勇于改变。在体育运动中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够有效地解决体育运动目前存在的许多弊端。第三大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正如一句古言所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多数人在成功的道路上能够打破常规,采用新的捷径去实现目标,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这在体育教学中也同样适用,不同场地、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运用都会使结果产生差异,灵活性体现得更为明显。要注意的是,枯燥无味的重复是最打击学生的兴趣的,一直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会因为没有兴趣而影响教学质量,老师们要在教学中灵活地改变教学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宜的判断。懂得随机应变的老师与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中呆板、无趣的学生有优秀成绩的还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在那些懂得审时度势、思维敏捷的学生中产生的。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在体育教学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大特点是联想性。类似举一反三,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要懂得举一反三,看到一种现象后,要多个方向展开联想,分横向联想、纵向联想、逆向联想,丰富的联想是创造的摇篮。第五大特点是综合性。分析与综合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时,学生要具有杂交能力与统摄能力,把他人的教学、训练巧妙结合并概括整理。

  2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教育制度不太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大学的办学水平造成了影响[2]。许多大学对体育方面的投资普遍较少,教学设施不完善,而且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也不到位,不明白体育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模糊了体育教学的本质,达不到所要求的目标。国外在这一方面的新理念我国也没有加以引进和利用,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理念也没有加以改进。不过,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针对体育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政策未贯彻实施,还有一些弊端并没有得到解决,影响了大学体育教学的整个水平,对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也十分不利。例如,教学方法无新意,更多大学看重的往往是最后的成绩,但成绩哪能以偏概全,我们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不止在课堂上,平常也要有体育锻炼,这种教学方法达不到目的;其次,教材的选择墨守陈规、无针对性,集体授课在男女之间无差别。另外,理论性知识的教学比较少,无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对学生的思想转变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健康知识的普及也不到位。目前,我国体育教学正在做出改变,更多的是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更改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体育教学当中去,采用趣味的教学方式,侧重能力拓展,鼓励引导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创造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运用

  创造性思维对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十分重要,可被定义为发散性思维,主要是指解决问题时要多方面思考,不要受固定思维的影响约束,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全面分析解决问题,打开思路,勇于尝试不可能的事。正如写作需要灵感,体育教学中也有灵感的存在,适时地培养学生的灵感对体育教学具有十分有力的作用。那么,在这么一个身体运动大的教学项目中如何产生灵感呢?我们要明白,灵感从来不是空穴来风,不可能你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具备,灵感还会来光顾你[3]。灵感的捕捉有以下几个途径:(1)要有充足的知识积累。体育虽说更多的是参与,但知识的积累也不容忽视,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接触一些体育理论知识,逐渐让知识在学生脑海中深化积淀,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是学生灵感激发的基础。(2)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有方向地培养学生对某一个或几个项目的兴趣,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有动力,才有探索新事物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思想的创新。(3)要注重劳逸结合。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不是产生灵感的方式,达不到思想的提升,灵感往往是在体育锻炼之后的放松期产生的,所以,在安排体育教学要求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学生训练强度与时间的安排要切实合理,理论知识的普及也要适当安排,让学生在紧张但又合理有序的教学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达到思想创新,从而产生灵感。竞争是产生动力的良好途径,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的应用中离不开竞争,具备了竞争意识,体育教学才有活力,创新才能有动力。竞争意识可以引申为嫉妒,嫉妒你比我做得更好,那么我就要更加努力来超过你,具备这种心理,学生更有干劲,能够释放出最大潜能,突破自身限制,参与到体育运动当去。在竞争中我们不断超越自我,还能够形成一种冒险意识,不断参与挑战,在挑战中不断创新,不断思考。这种意识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组织一些竞争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思维活动是人类一种最复杂的心理活动形式,只有借助自己头脑中的思想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特点中的一个高级特色,它比一般的思维活动更复杂、更艰巨。

  4创造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运用中的好处

  首先,在体育教学中形成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独立、科学、系统化的思维体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宗旨,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其次,能够提高体育教学训练的成效,创造性思维的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令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达到质的飞跃。最后,创造性思维的提升也促进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提升。创造始于观察,要具有创造性,就要具备对事物感知的能力,观察细微,才有创造的可能。

  5结语

  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体育教学之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重视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创造性思维的实施适应了大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殿林.论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J].林区教学,20xx(10):93-94.

  [2]刘姝华.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创造性思维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xx,7(26):23-24.

  [3]张恩才.创造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xx,32(12):88-90.

  [4]李志刚.试议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J].艺术科技,20xx,29(4):385.

创造性思维论文10

  一、形象思维与其对教学的启发

  1.强化直接感知训练,如以下方面的训练:视觉的感知、听觉的感知、味觉的感知、嗅觉的感知。

  2.活动体悟,形象感受。在实践中找感觉、感悟,在行动中感受、探索。

  3.拓展想象。想象就像是形象思维的一双翅膀,可以使思维在脑际空间自由翱翔。想象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第一步。

  4.情感熏陶,激发思维。

  二、逻辑思维与其对教学的启发

  (一)逻辑思维概述

  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是人类有了语言以后,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类型。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种形态。形式逻辑思维是从抽象同一性、从相对静止和质的稳定性方面去反映事物的。形式逻辑思维是科学认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就像解决问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分别是什么?都要通过把这个本是连续的东西割裂开来研究。前人把问题解决细分为五步:识别问题与机会,界定目标与表征问题,探索可能的解决问题策略,预期结果并实施策略,检验解决问题过程并进行新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为发现问题提供清晰的“版本”,为问题的成功解决提供可能性。辩证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客观现实的辩证运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逻辑思维的一切过程都是围绕概念展开,而判断是概念的展开,推理又是判断的发展。在逻辑思维中,运用逻辑规则进行信息推理,同时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使信息激活,是得出创新结论的有效的思维方法。而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又是逻辑思维的两种方法。

  (二)对教学的启发

  1.引导学生区分可以证实的事实和有价值的主张,知道哪些是有用的信息、主张或原因,哪些是含糊不清的主张或论点。

  2.让学生学会确定某一论点的事实准确性,以及某一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3.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能够根据推理迅速识别出逻辑上的不一致。

  4.为创造性思考提供时间和机会。在解决问题之前给予充足的'酝酿时间,避免仓促行事。

  5.鼓励采用头脑风暴法,充分发挥想象力得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式,再从这些方法中归纳出共同点或把它们分为几个大类,从中发现规律。

  三、直觉思维与其对教学的启发

  (一)直觉思维概述

  直觉(灵感)思维是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思维类型,它是通往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形式。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是依据于“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灵感思维是一种积极的爆发式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思维的过程,是认识主体对某个问题进行艰苦思考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激发,突如其来地使问题得到解决,一下子把握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顿悟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灵感是有意注意的产物,也就是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因为很少有一点医学知识都没有的人会突然得出DNA的双螺旋模型,根本不爱好音乐的人会创作出很优美的乐曲……直觉和灵感是发挥创造主体思维能动性的最高形式,是创造者的显意识和潜意识的豁然贯通。直觉和灵感思维是通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桥梁,是产生新思想、新概念的关键环节,是形成科学假说的基本途径之一。爱因斯坦也认为,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规律,然而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

  (二)对教学的启发

  1.引导学生去关注某个知识的详细知识,之后就这个知识的某些前沿性问题提出自己可能的解决方法或思路。

  2.鼓励学生在思维过程中随时记录自己的每一个思考片断,哪怕是一点儿的感想也不容忽视。

  3.在学生解题时,只给予必要的点醒,而不把所有的步骤全盘告知,要充分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在解不出来时试着让他们在课外继续思考。实在没法解决时,再给予帮助。

  4.利用小组合作创新的方式,分配给各个小组任务。让成员之间互相启发思维,利用集体检查和反省的方式激发灵感。可见几种思维形式对创造性思维都是有用的,不管通过哪种思维方式都有创新的可能性,就看创新是什么样的创新,是哪个领域的创新。就像艺术家是不太偏向于深思熟虑,而主要靠观察和体会,借助表象思维居多,而科学家的创新则逻辑性、辨证的要求更高,借助抽象思维居多。我们在训练学生思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各个方面的思维都要兼顾,但就某些学生擅长的思维要充分让其发挥出优势。把“扬长避短”改为“扬长补短”。创造性思维就是在人的这几种基本思维的基础上,开拓认识新领域的一种思维。简单地说,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

  四、创造性思维与其对教学的启发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从某种事实中更进一步发现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思维活动。它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人类活动。正如任何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创造发明活动同样也有一个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得到解决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例如:为了解决某个新遇到的难题,就需要广泛搜集有利于解决该问题的各种有关资料。这种对资料进行搜集、选择、整理、分类的思维活动,尽管没有直接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但却是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我们往往也把这种形式的思维活动与直接提出创新答案的思维活动形式一起,统称之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另一种方式是当遇到某个问题却又无力解决时,如果他可以通过学习别人在类似情况下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并依样画葫芦地照搬,就能使问题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在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什么新的手段和方法,只照搬或沿用别人用过的方法,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这也可以称为再造性思维。其实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跟着老师做科研,就是一种很典型的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活动,这种过程需要在搜集、选择、整理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在进行创新之前需要对前人的结果非常清晰,以求对这块领域熟悉,且力求避免与前人做过的重合。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实验设计要么是用前人的方法来解决另一个他们没有解决过的问题,要么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决前人已经解决过但仍又争议的问题或者根本还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对教学的启发

  1.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思维的主动性。既然兴趣是人们进行创造的直接动力,也是进行创造或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那么教师通过将学习内容变得更有意义,更与实际生活相贴近,无疑会有助于他们去探索。

  2.鼓励学生提问。在讲完每个知识点后,留出给大家自由提问的时间。如果以个人为单位容易造成部分不积极的同学被忽视,也可采用小组讨论提出小组的问题的方式。

  3.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即从不同的唯度,不同的视角看问题,知道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不局限于一种方法,避免“一孔之见”的出现。

  4.教给学生用追踪法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坚持不懈的思维习惯,避免浅尝辄止、缺乏最基本的恒心。五、总结教学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通过老师的作用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将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所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很重要的。即教师自己要表现出创造性,不局限于对固有知识的传授,自己对知识也时刻保持一种审视的态度。接受学生的新思想,并切身地与他们一同思考。未来社会将是充分发挥人脑潜能的时代,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创造活动的要求更高、更加迫切,加强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进一步开发人们的创造潜能,成为我们时代的重大课题。

创造性思维论文11

  一、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支持

  创造性思维理论应以应惠兰教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为依据,完全瞄准学生的语言活动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是提高课堂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有“思想含量”,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学生自己有价值的观点,促成学生以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去推理、想象和思考,给学生的新旧知识提供用武之地,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其具有成就感,以更大的热情深入钻研英语。

  二、创造性思维的实践尝试

  1.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时,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其平等地参与活动,以提高他们参与意识。捕捉他们身上闪光点,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在教授高二英语“Unit17.Dis abilities”这一课时,在PREREADING部分,有一问题是这样的:Do you dnow any of famous people who are disabled? Why do they succeed in their careers?我们把他们分成若干组,哪一组说的人多,理由充分,哪一组就是胜利者,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现代社会多元化必然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多样化,教师应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用英语讲述小故事,让课堂充满活力;穿插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讲述课文背景材料,增加其对文章的了解,开拓他们的`视野,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

  3.课堂教学知识的迁移性

  知识不是静止的,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教师在助教法的同时,还要悉心研究学法,探索学生的学习规律,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获取知识。学生在记忆某些动词后一定跟动词ing形式有些困难,我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偶然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让他们记住一个动词短语:sup at Cambridge(在剑桥吃晚饭),其中sup和Cambridge这两个词的每一个字母代表1个或多个动词,可让他们记住35个词:

  sup at Cambridge

  s: spend suggest

  C: comsider(考虑)

  stand(忍受) a avoid: appreciate admit allow advise acknowledge

  u:understand

  m:miss mind metain

  p:prsctice pardom

  b:ban,

  postpone permit

  r:risk resist recommend reject require request

  i: imagine

  d: debate delay deny dislike

  g: give up

  e: enjoy excuse escape envy

  4.课堂教学对象的主动性

  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趣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重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5.课堂教学过程的创新性

  传统教学模式死板,教学形式单一,师生角色转换不到位,课堂教学法枯燥,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创造意识,力求使一般的听、说、读、写活动升华为美的感受,化苦为乐,化被动为主动,作为英语老师,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而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在讲述虚拟语气的那一堂课上,我首先放了一首周杰伦的成名曲《双截棍》,那disco的节奏;rap的风格,让同学们兴奋不已,听完后,他们还陶醉在音乐中。我说:“人类行为具有目的性,我让你们欣赏了周杰伦的歌曲,是想让你们记住虚拟语气的用法。”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动宾短语:rap disco(说唱迪斯科)每个字母代表1个或2个动词,可帮助他们记住十二个常用动词,当主句中有此十二个动词的时候,其连词that后用(should)+v(原形)结构:

  rap disco

  r: request require recommend

  d: demand

  a: advise ask(要求)

  i: insist

  p: propose prefer

  s: suggest

  c: command

  o: order(命令)

  同学们都说节省了记忆时间,又很实用,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总之,我们只要用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也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其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应惠兰.新编大学英语6,学生用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xx年3月13日出版

  [2]林乃军.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Times》时代语报社,20xx年12月27日出版

创造性思维论文12

  摘要:我国原创动漫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思想追求,国产动漫普遍呈现出内容缺失、文化内涵层次降低等态势,这不仅是动画创作题材等方面的问题,还是创新思维缺失所导致的沉疴宿疾。为此,我国原创动漫要在批判中革新,不断寻求题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动漫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性思维,让“传统”走向“创新”,只有创造性思维才是原创动漫产业发展不竭的源泉。

  关键词:原创动漫;创造性思维;题材;人物形象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原创动画迎来了发展的蓬勃时期,以传统民间文化为题材的一系列动画作品,如《大闹天空》《铁扇公主》等极具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为中国争取了诸多荣誉。譬如《大闹天宫》在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得了短片特别奖,在第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获得了最佳影片奖,确定了中国动漫在国际动漫史上的超然地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日美等国家在题材内容上不断创新,勇于颠覆传统的创作方式,其动漫作品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国际上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动漫影视市场。而此后中国的动漫创作却停滞不前,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呈现出被动的趋势。其传统题材的束缚,以及过度说教的内容形式,一度引发国内观众的反感和抵触心理。为此,现代国产动漫应充分认识自身发展的现状,杜弊清源,大胆尝试,在题材、形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方面愈加重视创造性思维,力求振兴国产原创动漫产业,迎来新繁荣时期。

  一、故事题材的创造性展现

  历数好莱坞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动漫作品,从第一部彩色动画《白雪公主》开始,此后的每一经典作品无不将主人公置身于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之中,创作题材来源之广,涉及文学经典著作、戏剧、神话故事以及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好莱坞依托强大的文学架构,制作出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动漫影视作品。如出自《圣经》故事的《出埃及记》,出自古希腊神话故事的《阿拉丁》以及出自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花木兰》等,这些作品结构复杂、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荡气回肠,吸引了众多观众。其题材选择的突破创新无疑是好莱坞占据国际动漫市场的一把利器。反观中国现代动漫影视作品的题材选择,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固守自封后,其创造性思维也开始初试锋芒。如当下热播的《大护法》和《十万个冷笑话》等动漫影视作品,已突破了传统题材的束缚,逐步走向成人受众,彰显个性化的发展道路。以后现代主义表现风格为主的《十万个冷笑话》,是一部以青少年为目标受众的漫画而延伸出来的动漫影视作品,上映之前就积累了大量前期市场基础,上映以来票房累计1.2亿,位居国产动漫电影票房排名第二位。不同于传统的'国产原创动漫,该作品题材主要源自具有高度网络化和娱乐化特征的现代社会,融合了白雪公主、葫芦娃、海贼王等数十个经典动漫情节,并结合当下学生和青年上班族的典型生活现状为故事脉络主线,内容天马行空,情节错综复杂。夸张的人物形象和高度娱乐化的网络语言,精准地把握了时代受众的需求,值得当下动漫影视作品在题材创新方面进行思考。

  二、角色形象的创造性展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铺天盖地的视觉信息不断进入观众视野,人们已经习惯了“读图”式的阅读习惯和观影方式。在浩如烟海的卡通动漫世界里,角色造型形象无疑是最直接地作用于人类视觉感官,博取关注度的钥匙。动漫作品中角色造型以千变万化的视觉表现,叙述着取自不同题材的生活故事,给人们带来快乐的视觉享受的同时,又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传达深刻哲理。正如好莱坞史上诸多耳熟能详的动漫角色形象,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这些产生于虚拟世界的角色是一部动漫影视作品的灵魂,更成为我们心灵的朋友。角色形象是以美术中不可言传的形式来反映和叙述故事的。无论是《大闹天空》中一个筋斗能够翻越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还是《猫和老鼠》中令人忍俊不禁的汤姆和杰瑞,都是以鲜明具体、极具创造性思维的角色造型来演绎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揭示令人深省的哲理内涵。譬如《大护法》将角色形象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似人非人”的花生人,另一类是以大护法和太子为首的正常人类。第一类人群的形象创造性思维在于,他们的外形酷似花生,面部只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并用画出的“假眼、假嘴”粘贴着,眼神呆滞,毫无灵魂可言。但这一形象的创造,却与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相应和。这些花生人代表着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形象设计无不透漏出群体性的麻木、保守与从众。通过这些外在形象的描写揭示出群体在面对困难时往往呈现出被动接受,毫无反抗的现状。动漫创作者构建角色形象的目的不在于显示自身的绘画技术何等娴熟,而在于表达内心的设计意图。为了使设计意图在创作中能够自然展开,创作者要充分展现创造性思维,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最终赋予角色独特气质。正如迪斯尼公司以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为题材拍摄的《花木兰》,虽然基于中国传统题材,但其设计充分体现出动漫创作者的创造性思维。作品中的角色形象保留了东方女性的气质特点,修长的面容和身材,乌黑的头发,黄色的皮肤,人物线条简单流畅。角色的整体造型与影片主题达到完美统一。但这位“美国木兰”也为我们带来了全新意义的花木兰形象,从性格、文化等方面体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整体特征。继《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之后,又一次将东方文化发扬光大的还有《魔弦传说》,这部充满东方魔幻色彩的动漫影视作品,在人物形象创作方面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作品中包含着“中国龙、纸灯笼”等东方元素,着实让人着迷,不少具有东方文化情怀的影迷大呼此片良心制作。与此同时,还值得关注的是这部具有东方韵味的美式动漫背后,是中国动漫者的创作加盟。譬如作品中大反派“巨骸怪”原形的首次现身,其形象的设计者为国产动漫家徐宁,他坦诚灵感来源于《哪吒闹海》,“巨骸怪”巨大的身躯,狰狞的面目,虽然看起来恐怖凶残,却是衣服病殃殃、慢吞吞的形象,内心与外表的极大反差可以说是这一角色创造性思维的体现。作品播出后备受观众好评。

  三、故事情节的创造性展现

  中国动漫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发展的沉寂期。原创动漫在创作的黄金时期,创作手法享有极大自由,但主题和故事情节的表达却相对狭隘。这一时期乃至而后很长一段沉寂时期,主题和故事情节可用八个字概括:惩善扬恶,改过自新。在传统题材的局限下,故事的编排难以突破传统观念,观众流失问题日渐严重。于是,现代动漫制作者鉴古知今,自觉在故事情节编排上寻求新意,在后续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也体现出创造性思维的突破。在传统题材故事情节创新方面,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最为突出。该片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上,以“旧瓶装新酒”的故事情节,赢得一片叫好声,成为20xx年暑假档一匹黑马。创作者倾心打造,精心雕琢,规避了以往受众广为熟知的“取经路上打斗”的情节,而是以原创性的精神结合现代影视叙事手法,选择了以唐僧的前世江流儿与他的“英雄”为叙事主角,演绎了“成长与救赎”主题的叙事故事。具有东方神韵与美学意境的画面在作品中展开。云雾缭绕的水墨山水和重峦叠嶂的亭台楼阁,在令人惊艳的皮影呈现中征服了“全年龄”观众,也挽回了无数国产动漫爱好者的心。其故事编排贴近受众心理,根植于传统经典著作基础上,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透出“大圣”身上所具备的英雄抱负。特别是影片最后“大圣”的那一声呐喊,让无数观众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英雄”意识被唤醒,体会到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久违的心灵震撼。除了传统题材的故事创新,现代动漫影视作品对于社会问题层面的涉及愈加凸显。譬如定位于“儿童”视角的《大耳朵图图》,作品故事情节的编排传达出“道德良心取向”的社会规则性价值观。无论是婚姻家庭、友谊爱情、合格公民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均有提及。可以说,这部“寓教于乐”的动漫故事迎合了当下最为突出的问题,承担着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在诸多以教育为主的动漫作品中可谓是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动漫佳作。

  四、动漫技术的创造性展现

  回顾中国原创动漫的发展史,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就创作出一大批经典的定格动画。《神笔马良》《阿凡提的故事》《愚人买鞋》等经典的定格动画作品,在90年代却逐渐被动漫制作人和观众所遗忘。如今,现代原创动漫的发展似乎呈现出定格动画的回归趋势。这与定格动画的技术优势是分不开的。定格动画的创作与其他动漫创作的流程基本一致,但其显著优势在于动漫中期的制作。画面呈现可通过特殊拍摄手法展现在现实拍摄中无法呈现的拍摄效果,特别是在现代电影技术的不断革新下,表现形式也愈加宽泛,如布偶动画、黏土动画、剪纸动画、皮影动画等。在现代原创动漫的作品中,使用定格动画拍摄技术的作品获得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关注和认可,其中不乏《大圣归来》和独具东方意蕴的《魔弦传说》。此类作品展现出来的间歇和跳跃的美感,是现代动漫技术无法呈现的独特魅力。以《魔弦传说》为例,作品除了向东方文化致敬,其定格动画技术也是令人惊喜的亮点。当然,拍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因为定格动画要求每一个角色乃至情节的呈现都需要手工制作完成,精细到每一根头发。不光人物造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制作和设计,动画场景的每一帧都需要精雕细琢。但在艰难的拍摄之后,作品所呈现的效果远远超过许多现代动漫制作技术。

  这凝聚了动漫制作者的爱和灵魂,作品中每个角色形象都有血有肉,十分逼真。为了呈现作品中极重要的一个反派形象,动漫制作者特意打造了整部剧中的“巨无霸”骷髅,其等比例制作模型打破了动漫制作史上最大人偶的纪录。虽然这种形象在主流2D动画技术中实现并不困难,但要想在定格动画中呈现是极为不易的。此外,《大圣归来》以皮影定格动画的形式回归大众,其表现效果也足以惊艳观众。作品通过定格动画的创造手法将“大圣”这一震天撼地的英雄形象生动再现于荧屏之上,获得广泛的认可。由此可见,在经过二维、三维动画的技术突破后,国产原创动漫逐渐回归传统,将定格动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创作内涵。

创造性思维论文13

  写作是一种最富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可学生作文常显得呆板,没有活力,缺少生气,缺少新意,严重缺乏创造性思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片面追求分数,过分依赖《小学生作文选》;另一方面,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在作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忽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写作状态,也是制约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更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传统的作文三部曲即“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评改”已不再符合当前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积极探讨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和方法。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作文命题,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投其所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这就告诉我们,作文命题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熟悉学生在感知、思维、想象、情感、兴趣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钻到他们的心里去命题。实践证明,凡是命题符合学生心意的,学生的思维就活跃,就爱写,而且容易写好。因此,作文的命题,要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教师要帮助学生选好思维切入点,以求得在教学的“最近发展区”上尽快发展,让他们的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创新,从而取得预期的效果。

  1、“母题”带“子题”。教师根据作文要求出一个“母题”,让学生围绕它辐射出许多“子题”来。例如一位教师结合学校开展的一次绿化活动让学生“以班级绿化活动”为素材写篇文章,至于选材、体栽、字数等一概由学生自己决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结果这次作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学生文章的文体不拘一格,立意各不相同。虽然,同学们文笔不很优美,但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从这一成功的作文训练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并不缺乏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如果我们的命题能切合学生的实际,创设能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引发他们思考和参与生活,那么,一批思维活跃、有潜在创造能力的“小作家”就会出现。

  2、“一题多作”、“一事多写。”也就是同一题目或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用多种方法去思考。如写读后感,同一内容,学生可以写成读书笔记,也可以用日记和书信的形式写。又如组织学生登山后,让学生以《登山》为题作文,有的学生立意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有的立意是:“遇到困难,只要大家互相帮助就能克服”;还有的同学立意与众不同:“他在登山的途中,看到有的老头,老太登山时一步一叩头,登上山顶在庙中烧香还愿之后,又匆匆下山,他不禁想相到,愚味也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只有加强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消除愚昧。”这几种立意都应给予肯定,尤其是第三种立意新颖、独特、富有创造性。通过这样多方面的训练,学生思维更具有灵活性。

  3、“想象”型命题。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们可让学生写这样一些作文:《狼和小羊续编》、《狐狸和乌鸦新编》、《××的自述》、《未来的(人、衣服、房子……)》等等,这类题目趣味性强,想象空间大,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4、创作性命题。教师对作文内容、体裁均不做要求,完全由学生命题,让他们有更充分创新的天地,这是引导学生课外练笔的方式,关键是要求学生学会审视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二、作文指导,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人的创造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思维品质的'优劣。良好的思维品质,除人脑的先天素质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外,绝大部分是后天教育训练的结果。作文教学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1、通过“举一反三”,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变通性。

  模仿是人的本能,创造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模仿也是人们学习、生活的需要。自然,模仿也是写作最初常用的方式了。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凡是要求写一篇新体栽新要求的文章,往往先组织学生学一两篇范文,让学生模仿着去写,经过反复练习,学生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掌握了、熟练了便能从中悟出规律、并充分想象,逐渐走向“创造”这一新境界。可见,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模仿—熟练—创造”的过程;从模仿、掌握、熟练到创造,是学习写作的基本规律,是作文的必经之路。如学习了《白杨》后,可写《松树》、《水杉》等等。总之,在写作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其思维空间,训练其“寻找联系”的创造性思维,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变通性的品质。

  2、通过“同中求异”,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学生作文常犯的毛病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如:一写到教师,就是雨中到家中补课。究其原因,不单纯是写作技巧问题,主要是一个与有深远根源的思维传统有关的问题。多少年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人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思维和内容具有严重的封闭性。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思路,这就要求指导学生“同中求异”,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就能激励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如写作文《我的启蒙教师》,绝大多数学生写一年级老师,经老师点拨后,同学们的思维不再局限在“一年级老师”,有的写爸爸、妈妈,有的写幼儿园老师,还有的写小伙伴、邻居的长辈,甚至有的同学写到一只小鸟、一只蚂蚁、一条小狗。总之,学生的思路广开、选材新颖,充分显示了学生创造的独特性。

  3、通过“引发感悟”,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活跃性。

  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讲,感悟作为一种综合性突发心理现象,是人脑以最优越的功能,加工处理信息的最佳心理状态的体现。感悟往往能突破关键性的问题,使兴奋的选择性泛化得到加强,造成神经联系的突发性接通,使思维空前活跃。虽然小学生感知还处于朦胧阶段,但也能写出心中的感想。如一个同学写一篇《可爱的表妹》,写她6岁的表妹去买东西后,知道阿姨多找了一分钱,马上跑回去还了阿姨的钱,结尾写出感想:“6岁的小表妹第一次去买东西,可以说是人生的起点—起点在不贪不占一分钱,多可爱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感悟吧!思维与语言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作文教学中,每位教师要致力于引发培养学生的感悟,敲击学生创造性火花,训练创造思维的活跃性。

  三、作文批改,要突破框框,鼓励创新,鼓励标新立异。

  写作在本质上讲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创新思想,指导影响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教师在亮出作文题后,就理应先引导学生“解放解放思想”、“拓展拓展思路”鼓励学生千方百计地写出“新意”!然后,抓住“批改”这一环节再为学生“添一把火”,毫不迟疑地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予以认可鼓励。如此,学生每一次作文都会受到一次鼓舞并切实地锻炼了一次,他们又怎么会不感兴趣呢?

  四、作文评分,要淡化切题,留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

  小学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评分时就应加强这方面的比重。而事实上,考试作文的评分都过分强调审题、切题,有的学生作文因为有了千奇百怪的思想、内容,而被判得不及格,逼得学生依赖《小学生作文选》,作文时实行“对号入座”,这已成为制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那就要对文中表现出有创造性的给以鼓励,适当加分。一是立意新深的,要优于一般立意正确工稳的;二是结构较奇巧的,要优于公式化结构的;三是语言有特色的,要优于一般文从字顺的。

  事实证明,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思维的潜力,教师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会反作用于他们的作文思维,促使他们思维更为活跃,从而形成由“爱写作文”到“写好作文”的良性循环。

创造性思维论文14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的本质目的是通过数学的思考方式来不断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将课堂所学活灵活现的应用在生活实际方面。因此,中学数学教育阶段,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应善于在课堂讲课中联系到实际话题,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激发学生对于所学课堂知识点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另外,老师要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思维模式,具有一定的洞察力与观察力,从而才能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并通过互动式教学、小组式研究探讨等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逐步构建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效率。为了联系教学课堂中的生活实际案例,可以说丰富的教材是保证老师创设生活实际情境教学要素的有力基础。因此,收集素材是初中数学应用情境教学的关键工作。教师平时在备课期间与业余时间里需要留心一些情境素材,通过将这些素材进行汇总、分类、整理将其纳入到自身的教学数据库当中,进而才能逐渐积累素材,使备课内容更为丰富。同时,教师也可以和其他专业课程老师进行积极交流与沟通,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学习态度等,进而根据班级整体学生素质选取一些合理的网络多媒体素材或者是数形结合的典型课题等,以通过最终的素材比较、筛选、整合等,选择出最为合适的教学素材,将素材纳入到平时备课内容中,使得素材应用于构建的情境教学课堂氛围中,既服务于教学,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引导学生发散性的想象与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主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有别于传统的单一、固定解题思路,它强调的是通过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对解析问题予以审视和思考,进而选取出最为合理、便捷的解题操作方法。当然,对于学生养成发散性思维以后,对于其今后处理与解决各类工作问题时也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工作而言,应能有意识的对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训练活动,主要针对于某一教学知识点展开多层次的分析、思考,了解问题实质等等,从而才能提高学生的逻辑判断、推理思考能力。换言之,教师应能以课堂教学内容和多向性问题作为核心,提出具有价值性、互动性、利于思维发散与扩散的有效问题,以启迪学生予以多方位全面思考。其中,最为惯用的发散性方法主要以一题多解、一题多用等典型题型分析为主。比如,一辆小轿车在2小时内总共行进了80km,如果以不变的速度继续行驶,该小轿车4小时会向前行进多少米?当这种问题提出以后,教师可以预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再同其他学生们一起讨论具体的解题方法,是通过方程式法、归一法,亦或是按比例的算法将题目解答出来都是可以的。可以说,该问题解答出来并不难,老师所举例的目的是在于学生能够从多角度解题思路出发,使其解题思维并非拘泥于同一种思路,利于学生的发散性与创新性思维意识养成。

  三、鼓励学生能够求新求异,以不断巩固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性思维

  求新求异才能有效杜绝一味墨守常规,使学生思维得到解放。创新性思维意识的养成,需要以学生的思想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路灵活性为前提。概括而言,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就是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摒弃一些非本质、非重要的次要元素,能够直指问题本质与源头,强调思维奔向解决问题目标的大跨度跃进,这就是学生思考问题时能够求新求异的直观体现。同样,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育工作中,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意识培养也非常予以重点关注与深刻重视。这一点,我们在教材中的题型中就能够看出来。比如,在关于圆与切点的问题研究中,有两条平行直线属于一圆Q的两条切线,另有一条直线也属于该圆的切线,并且和两条平行线相交,交点分别为S、T,证明SPN属于直角。当该题型出现后,常规的解题思路就是利用切线定理去证明。不过,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辅助线来解题,构建等腰三角、菱形等来解题证明等。这样一来,不仅加强了有关知识点的巩固复习,也使得学生解题思维水平得到了有效强化。

  四、结语

  教师是启蒙者、引路人,是解惑答疑的重要言传身教者。中学课堂数学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应能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善于应用互动式教学、情境教学手段、有效提问讲课思路等方法,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鼓励学生解题时能够求新求异,强调发散性思维应用,促进学生较为全面的掌握新知与巩固所学,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论文15

  一、关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基础之上。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局限于帮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只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进行思维训练,在探究中提高认知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将乐理知识全盘托出,而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研究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全程参与到探究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构建。如大提琴独奏曲《天鹅》的欣赏课,教学伊始,我没有对课题进行过多的描述,而是提出:将要听到的这首曲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聆听。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认真地聆听,联系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对音乐作品展开了主动思考与思维,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拍、音色、节奏、和声等来感受作品所要表现的情感与意境,让学生在音色与作品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这样更利于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把握,更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

  二、营造活跃氛围,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是在一定的教学氛围中展开学习的,教学氛围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思维的积极性。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更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身心处于放松之中,这样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实现学生参与学习主体性与主动性的结合。相反枯燥无味的教学氛围会抑制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点,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与情感,而不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主体性与思维的积极性。一方面,拥有一颗爱心。教师要从严师转变成慈师,要用一颗爱心来真诚地对待学生,要让学生看到教师脸上的微笑,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样才能从心理拉近师生距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师生情朋友谊,教师以“大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来参与教学。另一方面,要拥有年轻的活力。

  三、构建开放环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灵感,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与方式来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对音乐的理解。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也不要局限于一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封闭在固有的环境内,而是要为学生创造开性的教学环境,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让学生利用身边一切能够利用的材料来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并利用这些乐器来创编节奏;让学生为古诗词谱曲、加节奏;让学生根据对音乐的理解来创编舞蹈动作;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乐理知识来编歌词、谱乐曲等等。如此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的舞台,使得学生的音乐天赋得以充分展现,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基本音乐知识的理解,同时更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创造性思维论文】相关文章:

创造性思维论文09-22

创造性思维论文(荐)09-23

(实用)创造性思维论文09-23

创造性思维论文(15篇)05-26

创造性思维论文(精品15篇)09-23

(精华)创造性思维论文15篇09-23

(通用)创造性思维论文15篇09-23

体育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07-10

环保论文:LED论文08-20

论文及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