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性思维论文 推荐度:
- 创造性思维论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创造性思维论文(精品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创造性思维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造性思维论文1
摘 要:作为工具学科的语文来说,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语法的教学,如何在语法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以下三方面谈谈如何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理解;语法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条件;语法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语法教学;创造性思维;高中语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同时“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进而发展学生之“想象能力、思辩
能力和批判能力”。由此可见,学生思维的培育乃当今语文教育之重任。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培育,教师大都创设情境引发体悟,或是运用电子设备投射影像诱发感官等。然而,在语文教学的诸因素中,语法教学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抽象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而却又被遗忘了多时!
本文正是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育的角度再度审视一下中学语文的语法教学。
一、创造性思维的理解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而创新思维是由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等结合后组成的高级思维。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还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的知识或以前未曾有过的对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创造性思维具备思维的一般品质,又有明显区别于其他思维的特征:(1)创造性思维往往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突现其独创性,进而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观念或产品;(2)创造性思维带有突发性,也被称为“灵感”。创作者在灵感来临时,肆意驰骋、浮想联翩,进入一种神与物游的境界;(3)创造性思维寓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中,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统一,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是各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二、语法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条件
创造性思维培育的过程是一个学生求质求新的思维发散或突破过程。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以语法教学为切入点,做多方面的工作:
1.教师语法教学观念的转变
(1)摆正语法教学的地位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语法的教学,要想中学生学好语文,语法的教学必须得到重视。近些年,在一片“淡化语法”的讨论声中,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语法知识教学,不作深入细致的讲解,也不进行适宜的课外练习。再加之,语法知识的相对抽象性,故而,学生对语法知识的了解也就一知半解,甚至根本没有。这样也就导致了学生在阅读中出现抓不住主要信息,无法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等问题。在写作中也就出现了词不达意、语序颠倒、表达混乱等问题。所以,摆正语法教学的.地位十分必要。
(2)教师要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只有教师具备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发现进而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学生才能在教师强烈创新意识的感染下,产生强烈创新的动机,释放创新激情,发挥创造性思维。
(3)教师语法教学方式的转变
因为中学的“教学语法是偏于应用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带有一定的规范性,不是单纯描述性的”[1],所以立足于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该把语法教活,让其站起来、动起来。对此,吕叔湘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要让学生看到的不是或者不仅仅是标
本室里的动物标本,而是动物园里的飞禽走兽,看他们怎样在那里活动”[2]。
2.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养成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以来,人们在教育教学中往往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学习情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家长总希望孩子多获得一些知识,但往往只顾孩子学到多少,不顾孩子怎样学习,逐渐使不少孩子因为学习任务过重、认知训练过多而从小就产生厌学情绪。再者创造性思维本身“好像不是一种能力,相反,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3],所以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就要有“习惯”意识。这个创造性的“习惯”可以使学生从“单纯冲动和单纯的一成不变的行动中解脱出来”,其“盲目的和冲动的行动”也会被转化为“智慧的行动”[4],进而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这个创造性的“习惯”也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惯性的冲力”,又如同形成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一样,不断深化了自己,提升了自己,进而影响学生一生,使其“一生可持续发展”。[5]
3.在语法知识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培养思维的品质,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感性、求异性、发散性和想象性。单位个体的人,特别是创造性个人,其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都因人而异,故而,思维品质所体现的也就在于个体思维的差异性,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敏捷性等五个方面。在语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零碎的语法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使他们学会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克服思维定式的一种方法。同时,利用语法知识各个点的作用,串联其各个方面的品质,这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认识深度,还为其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认识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
三、语法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
语法学习给了学生一个思索的空间。作为中学生,无数感性因素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思考所需,相对的理性探求,反而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创造。古人云:“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作为人类抽象产物的语法乃前人“思”后所“悟”而得。在语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语法知识的“书橱”陈列出来,探求其奥妙的本真,在平淡中品味甘甜、纷繁中找寻乐趣。例如,歧义句“鸡不吃了”,可以变换成两个句子:“鸡不吃食了”和“人不吃鸡了”。同时,也可以归纳一下这一类的歧义句,将其“模型化”,即变为一些“数学公式”:“N+不+V+了”分解为“N1+不+V+N+了”和“N+不+V+N2+了”。语法学习给了学生一个“为什么?”的空间,也给了学生一个创造的条件。
语法学习给了学生一个发散的空间。正如数学学习中的“一题多解”、作文学习中的“一事多写”,中学的语法知识体系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加创造性思维培育的结合体。语法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想象、任其发散的空间。有了“网吧”,就有了“氧吧”“话吧”……早有“家庭主妇”,谌容也就可以创个“家庭妇男”(《人到中年》)。有了某种关于语法格式的知识,学生就可以去创造、去发散。让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在语法知识中驰骋、游弋,“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语法学习给了学生一个生活的空间。语法知识是科学的、抽象的,更是生活的。它并非艰涩难懂,反而生活情趣很浓,素材有趣的语法现象更是难以胜数。如,可以说,“二十个人吃了一锅饭”“三个人吃了二十元钱”。也可以说,“一锅饭吃了二十个人”“二十元钱吃了三个人”。语法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学会生活。让生活给予学生灵感,给予学生创造性的动力。
创造性思维论文2
【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本文对在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探究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已经不是一个崭新的话题,我国教育名家陶行矢¨先生早已倡导和实践过。我幽1如火如茶进行的中小学新课程改草中的物理教学改革,旨在通过物理教学J: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1.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物理学习中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在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知识的选择、消化和重组lh重组就是一种创造,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问题,更是一个创造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物理创造性思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不满足于教材中介绍和老师的演示方法而另辟蹊径和创新方法;
(2)在书本知识的基础f: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以独特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将基础知识进行“物化”,从而在实验、设计和制作中表现出实际操作的创新力;
(4)对多种知识进行渗透、整合,从而悟出独到的见解、新颖的观点和巧妙的方法;
(5)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质疑;
(6)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好奇心。
2.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1恰当选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在物理教学中应多联系生产、生活、科研和州防实际,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能使学生从中也受到良好的爱同主义教育。
2.2精心构思、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案。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结合各种教法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精心、科学地设计教案的整体结构,认真推敲每一教学细节,确定组织形式和具体处理方法,力求做到教学理念先进,课堂结构合理,媒体运用可行,演示实验直观,板书设计规范,语言表达简洁,学法指导对路,思维流向灵活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标志是看教师是否尊重思维的主体性地位。
以“串联分压及其应用”为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案设计案例:教师首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有12 v的电源,如何使额定电压为6v的灯泡正常发光?先让学生思考并面出设计电路图;教师利用投影对学生的各种设计方案共同进行论证评价;然后按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发现问题并设法在实验中解决;由师生合作交流,对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比较、总结;最后让学生发散推广:观察口常生活中的分压电路。同时,如果教帅经常设计这种教学方案进行教学,不仅能对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还能对此知识点进行发散性的思考与研究,课后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跃,比如,有的学生探索了自己家中节能灯的原理与结构,有的学生利用网络来拓展所学知识点。这种课堂教学方案,不fFl能让学生学到书奉E的知识,而日.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的办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终身学刊的能力。
以“电磁感应现象”为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案例:将教师课堂演示(j)改为学生随堂分组探究实验,教师先作适当铺垫后,计学生亲自动手探索得出产生感应I乜流的条件。通过探索,让学生学会如何控制或改变实验条件,怎样选择仪器,如何南诸多现象v1纳得出“只要穿过闭合嘲路的磁通最发生变化”的本质结论。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案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日.能较快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创造思维意识比较强,在观察实验和探索问题时往往会产生许多联想或突发奇想,激发小制作、小创造的心想火花。
2.3加强物理习题的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通过对物理习题的'解题训练,尤其是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物理知识的巩吲与深化,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而日.有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陀和创新性。通过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解题思路。使不同的知识得以综合运用,并能从多种解方法的对比中优选最佳解法,总结解题规律,使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使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意识增强。
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应变性思维。把物理习题通过条件变换、因果变换等,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有新意的新问题,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从而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得”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不断解决而得到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性,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通过多题归一,培养学生的收敛性思维。任何一个创造过程,都是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优秀结合。因此,收敛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诚然,加强对学生收敛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多题的训练,则是培养收敛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物理习题,虽然题型各异,研究对象不同,但问题实质相同,如能对这些“猁异质同”或“型近质同”的问题,归类分析,抓住共同本质特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规律,就能弄通一题,旁通一批,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从而摆脱“题海”的束缚。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过程,需要花大力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要求教师本身要有创新精神,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创造气息的氛闱。为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难度适中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允许并鼓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卜大胆发问,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试验,置学生于灵活多变且民主和谐的环境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
[2]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3] 叶弈乾、祝蓓里:《心理学》
[4] 张庆林主编:《创造性培养与教学策略》
创造性思维论文3
摘要:
在工艺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工艺美术设计创造力的核心部分,在整个工艺美术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情况直接关系着艺术设计作品的成败。本文就针对在工艺美术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阐述工艺美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工艺美术教师运用和学生学习现状相匹配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
关键词:
工艺美术;创造性思维能力;课堂教学
一、引言
就目前来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现当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在高速发展,意味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十分的讲究,也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追求不断发展和创新,意味着工艺美术设计者肩负的责任是非常大的。不难发现,工艺美术作品不仅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能在此基础上体会出我们较高的审美能力,这就对设计者有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对美的事物有敏感性,设计者能够灵活的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和精湛的技法和独特设计相结合,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设计者来说,不仅基础知识十分重要,技法和独特思维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但是,就目前来看,根据以往的工艺美术教学现状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教师往往认为对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只需要注重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生的技法等方面的技能,对学生的独特创造性思维的要求不高,放在了教育培养中可有可无的位置,这样的教学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对艺术教育本质没有理解清楚。艺术教育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抓住的就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挖掘。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始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工艺美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创造力,在工艺美术设计环节中至关重要。在学校教育中,需要教育者教导学生艺术设计创造思维能力的包含内容,主要指的是,当学生拿到一个设计主题的时候,不会有具体的设计要求,这个时候需要学生根据设计内容的需要和现有的已知信息资源,将自身学习到的基础知识能够通过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好的融合进设计作品中,根据学生以往的经验下,经过自身的思维方式将作品进行综合改善和处理,在美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创造出适应社会要求的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设计的总体理解。在艺术设计中,作品如果没有创造性思维,整个作品就不能有自己的特色,也无法升华成艺术。在艺术传达过程中,失去了艺术本身的寓意。可以这样说,在工艺美术设计过程中,创造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具体发挥能力,直接关系着工艺美术设计作品的成败。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贵在创新。在工艺美术创作中,通过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根据独特的设计思路,经过运用基础知识和美术技法,或者对已经存在的作品提出自己的设计见解,不断的进行想法创新、技法创新以及思维创新的锻炼,不断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创作出具有价值的工艺美术作品。因此,对于工艺美术设计者来说,具备一定的工艺美术设计理论知识和技法是主要的,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合适的技法才能创造出作品,但是要创造出具有艺术含量的作品,需要设计者经创造性思维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充分表达出人文思想,提高作品的艺术性,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
三、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学生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个对象进行思考和创作设计,这个过程并不是教师单纯的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熟练的技能,利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表现技能可以是通过经验积累和反复练习而掌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学生自身的天赋之外,还需要经过不断的观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的去培养,不断丰富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才能真正培养自身的艺术教养,成为一种思维品质逐渐形成。针对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以下建议:
1、融创造性于基础教学之中
在工艺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是不能单纯的去培养和训练,是需要和基础训练相结合的,不能简单的将两种教学方式完全分开,也比较符合艺术发展实际。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基础培训,教师在工艺美术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的美术基础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才能够深层次的学习艺术家对于艺术的解读以及在艺术实践中创造思维的创作。工艺美术设计教学,离不开技术手段,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任何一种创造性的构想都是通过学生扎实的基本功,通过精湛的技术创造出来的。可以这样说,工艺美术基础教学,不仅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也为学生今后的艺术创造提供了条件,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将基本技能和技法的综合运用与发挥,这样在相互联合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基本教学之间有相互联系也有一定的差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二者的结合,不能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也不能单纯的重视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技法,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会有新意,不容易形成艺术。需要在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带着创造性的心态,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能够以独特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
2、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工艺美术教学中,教学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尤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启发式、交流式以及参与式的讲课方式,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得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转变成主动式学习,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下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的鼓励学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符合艺术要求,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想法在自己的作品中大胆的展现出来,正是学生作品的独特性,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要求学生要将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让同学之间相互评论,对他人的作品做出评价。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尊重和保护学生独特个性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氛围,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保持和蔼的态度,积极的投身于教育事业中,诚恳热情地指导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和教师一起探讨,在学习的过程中释放天性,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才能领略艺术的魅力,逐渐开拓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展现学生的水平。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爱思考、爱观察的好习惯,丰富的想象力也是进行创造活动的重要前提,尤其在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学生在创造设计作品环节中,根据自身理论知识的储备以及生活经验进行想象,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联想和比喻等诸多方式给予艺术的表现。要求学生大量的观赏杰作,从中感悟到真谛,在构思上追求新意,能够彰显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的敏感性
对于艺术而言,创造者的对新鲜事物和艺术具有敏感性是及其重要的。在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敏感性,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了解和关注各个方面,包括艺术、文化以及思想领域。在艺术领域,一个新的思想观念能够掀起艺术界的一股风潮,能够涌现出一些新的艺术作品,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的关注思想文化艺术界的新动向,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工艺美术设计的成功代表了作者把握了市场的时机和动向,通过独特的方式才能充分的表现一个时代,只有在新的理念不断挖掘下,才能创造出具有价值的作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合适的方式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身对新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及其重要的,工艺美术设计过程中的产生奇思妙想有利于艺术创作。作为工艺美术教师,需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去感受自然和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工艺美术作品设计的真谛,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韩露枫、培养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5)、
[2]邹宇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浅析[J]、科技展望,20xx(01)、
创造性思维论文4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使人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设想,使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新成果。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有赖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培养。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幼儿园教育阶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近二十五年的幼教工作实践中,我通过游戏、故事、绘画、手工、续编故事、科学主题活动、区角活动等让幼儿在自主创新中获得新知识、构思新形象、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
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凭借感性材料进行的。新的形象,新的设想,都不可能凭空而来,它们有的是对旧的表象进行加工、选择、整理、改组而来的,有的则来自生活的一些积累。
在一次搭积木活动中,我分别给五个孩子二十块形状不同的积木,让他们在二十分钟内根据自己的思维搭建一些建筑物,我在旁边做记录,三十分钟过去了,五个孩子分别搭出了近五十种造型不同的`小建筑。在搭建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联合完成了五个建筑物的搭建,可见孩子们的思维是何等的敏捷!
二、创建环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创造精神贵在不满庸俗、不墨守成规。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从不干涉孩子们的自主创新活动,他们可以在讲述故事中发挥想象进行自创、自编、自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自主活动,甚至可以和我进行一问一答式情境创设和讲述。
记得在一次郊游活动中,前面有一个小水塘堵住了去路,几十个孩子看着前面的水塘,全部向我跑了过来,我问清了情况并没有有给他们说要怎么去做,而是要他们想办法过去。孩子们听了我的话便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大概讨论了十几分钟后,我把他们集中起来,讨论谁的办法最好,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用旁边的砖头搭小桥过去。可怎么搭桥呢?一个小朋友主动请缨,用砖头一块一块地搭着小桥,他搭一块往前走一步,搭一块往前走一步,终于小桥搭好了,小朋友一个接一个地走过水塘。这下子,孩子们的兴奋劲可就别提了。在下午家长来接他们时,个个给家长汇报他们的经历。在这次活动中,水塘的出现是意外的,但孩子们在实践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尝试了“跳一跳,摘到桃”的滋味。
三、让幼儿勤动手操作获得感性经验。
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改的一大主题。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自主区角游戏活动中,为幼儿准备了理发室、摄像室、建筑区、娃娃家等区域,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游戏。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那样地投入,他们没有了平日里的拘谨和骄气,也没有了平日里的争吵和撒泼,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均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四鼓励幼儿提问,让幼儿在思考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幼儿在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向教师发问,这是幼儿探索客观世界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心理现象。幼儿向教师提问,本身就是一次求知活动,在幼儿主动求知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给予重视,并给予耐心细致地回答。在幼儿向教师提问时,教师首先要鼓励幼儿,支持他们大胆而经常性的提问。另外还要注意,对幼儿提问是否由教师立即回答一定要根据幼儿提问的内容和性质决定。
如果幼儿提出的问题较难,则应该由教师向幼儿作出正确的解释,如果一时不能立刻回答,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问题搞清楚立即回答。对幼儿提出的较容易的问题或经过幼儿努力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教师一定要鼓励幼儿自己想,或者由教师启发幼儿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找出答案,如果其他幼儿能回答的问题,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通过相互讨论获得正确的答案。这种教育方法实际上是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求知和思考活动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如,常识课《浮力》,幼儿问教师“为什么铁不能浮起来,而木块能浮起来呢?”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能装水的容器和天平,启发幼儿称水、木块、铁块的重量,鼓励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当幼儿发现了木块、水、铁的重量不同时,实际就找到了正确答案。在幼儿提问到自己寻求答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成功的思维能力训练过程。
总之,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幼稚的,但其发展潜力却是很大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持久而漫长的工作,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育和训练,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幼儿园的一切教育活动和适当的条件,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能力的训练。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了新知识,运用了新方法,解决了新问题,尝试了创造的愉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我们的教育才算成功。
创造性思维论文5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创新小学体育教育的课堂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好小学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想象思维,将小学体育教学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指引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三个方面出发,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儿童教育;创造性思维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同时也造成了社会的变革。在教育工作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在小村的体育教学中,也应当进行素质培养。小学的体育教学虽然存在着诸多特性,但是只要学校与老师、学生共同努力,一定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创新小学体育教育的课堂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严肃,老师孜孜不倦传授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听取。而这样的方式就严重禁锢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并且整个过程中的氛围紧绷,毫无生气。这样的课堂氛围虽然会使学生能听到教师传授的知识,但不一定能使学生真正的吸收这些知识。所以新时期的小学教育应当改变以往的严肃沉闷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进行学习,并在这样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爱玩好闹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还是孩子,自律能力或者是对自己思想以及行动的约束能力没有那么强。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能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天性,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互动,使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并且学生能在如此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进步对其成长也是有利的。首先教师应当在课前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新环境下的体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这样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很新颖,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与更强的综合性专业素质。教师自身也应该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强大的信心来完成教学任务,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提问,无论多么荒谬,都应该耐心进行解答。将教学任务,教学问题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提问,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得课程更新颖,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的时期,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也在变化。不仅对学生的能力提出要求,更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期望。学生不仅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该有思考问题的思想,更应当对学习产生浓烈的兴趣。
2.充分发挥好小学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想象思维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将先进的思想贯彻其中,使学生在新的背景与环境下能够充分地学习体育,了解这门课程,更能使小学的体育教学这项艺术更适合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体育,愿意投入巨大的热情学习这门课程。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的人认为小学体育课程的学习,教师是主体,学生的学习都应按照教师安排的发展脉络。其实不然,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在其中扮演的的应该是引导者的角色。虽然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者,但体育老师的作用不容小觑。学生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成绩的好坏跟自身的身体素质等各方面有关系,但教师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强自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好在在陶艺教育工作中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应当充分好示范作用,为学生做好标准动作的示范,使学生有一个较高标准的,健康的开始。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应当只对动作、规范等进行学习,还应当了解体育运用的发展史,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如今的体育事业,综合以往的经验或者是看到以往的不足,能够更加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体育事业的某方面有所创造,有所提升。不仅如此,还应当对其他相关的学科或者是专业有基本的掌握,这样才可以使今后的体育学习更加全面,游刃有余。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不同,为学生布置不同类型不同学习程度的体育作业。并且在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之后,对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以及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得学生能更全面的掌握知识,并且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使学生能拓展知识面,更能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3.将小学体育教学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指引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技术以及思维形式的不断发展,形式越来越多种多样,时代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越来越创新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在越来越注重创新的大环境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也要摒弃以往的陈旧观念,时课程的发展更加顺应潮流,具有时代特点,同时也使它更加具有实用性。首先,应当使体育课程更加开放。这并不单指在一般的体育动作上更加开阔,也表明在思想上更加开阔。要不断吸收外来的与体育相关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更加新颖且实用的外来思想贯穿到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不要将眼光单单放在体育课程上,还要对其他小学的课程进行观察分析。虽然体育课程与其他的小学课程存在很多的不同点,但是应当吸取其他课程优秀的,先进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其次,体育课程的发展也不能局限于原有的教学模式,应当拓宽视野,运用创新的思维对体育课程进行重新地审视。摒弃原有的陈旧的思维定式,将视野放宽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抛弃原有的固化的思想,开放心态,开拓视野,通过日常的观察,将生活中的细节融入到体育的教学与学习中,将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最后,应当使陶艺工作更加具有包容性,更符合时代的特征。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拥有更多的耐心,也拥有更多的毅力来面对以后课程中的问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不仅要使他们学到许多专业知识,更要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体育项目的选择,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并且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加热爱体育锻炼。
4.结语
小学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应当注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在现在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关注。希望通过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也可以得到发展。
创造性思维论文6
【摘 要】 创造性思维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提升学生对于高中数学课程兴趣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高中数学的创造性思维已是重要课题。本文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出发,阐述培养创造型思维的前提条件,随之列举常见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举措,最后加以总结,分三部分诠释了高中数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关键词】数学;创造性;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长远发展的灵魂支撑,更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动力来源。想要创新,拥有创造性思维是掌握创新能力的一个基本要求。创造性思维同一般性思维不同,它挣脱了传统思维的束缚,是具有高度灵活性、创造性、多变性的高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灵活运用,是展现个人综合素质与其个人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摇篮,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及结果。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完善素质教育,因此,在学生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独善其身只能导致固步自封。学习亦是如此,单纯的学习只会成为社会上甚至是生活上的“书呆子”,并无法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自身的.发展也并未得到提升,多少“天才”夭折的事迹足以说明其意义。在学习中学会创造,并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当中,才能打破自身的桎梏,激发潜能,提升自我,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创造性思维不是灵光一闪的奇思妙想,更不是闭门造车的笔耕不缀。剥离掉培养创造型思维的外部因素,自身扎实的知识基础才是诱发并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有可能实现创造性思维,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一)建立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体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理解并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培养创造型思维的基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便要使学生打下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体系,熟练并掌握运用数学各项基本公式,学会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育时运用“讲数学小故事”等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灵活掌握各种数学知识,并了解数学产生的生活来源,这对学生学习、理解数学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树立开放性思维的意识形态
创造性思维注定是打破权威及传统束缚的。如果一味的局限于老师的传授之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从没想过主动创造(指灵活运用),那不仅仅是学生的失败,更是老师的失败。引导学生树立开放性的思维意识形态,激活其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对创造性思维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搭建开放性的思维创造环境
有了良好的数学基础并拥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就必须要为期搭建开放性的思维创造环境。中国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学生创造型思维的培养,导致中国大量缺少顶尖技术人才,封闭式的教学环境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相信许多同学在实验课上对于动手做实验都具有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开放的思维创造环境对诱发创造力的重要程度。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及运用
在为创造性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学会运用思维创造方法可以更快、更有效的建立起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一)逆向思维法
(二)激励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一次小小测试,便能引发起学生强烈的创造动力。如老师在解答学生数学难题时,通过一种方法为其进行解答后,告诉其“至少还有两种解决方法,老师只找到了一种简单的解决办法”的激励话语,便很容易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甚至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可以形成乐于创造的风气,从而潜移默化的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三)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生动活泼、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代教学模式,它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学生长久以来呆板的学习方式,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以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为目标,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步骤来进行学习,可以加深并理解所学具体内容。例如老师向学生提问,我现在有100个数学模型,如何将他们进行整理和区分?以具体问题为引,而不设置问题答案,引发学生的探究性思考,最终便会得出标记、计量、分类等不同的整理方法。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真正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思维技巧紧密的联系起来,并运用到具体生活当中,使他们真正起到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永远的“魂”,是课程改革教学活动的初衷,更是目标。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需要大胆创新、积极改革,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改革浪潮的风口浪尖,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遗余力。以上几点只是笔者的点滴浅见,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迎来数学教学的春天!
创造性思维论文7
前言
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而言,应始终坚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而教导学生,以更好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终身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十分被动,思维方式受禁锢和束缚,不利于学生的更好发展。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课堂教学中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积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并且能够为他们敢于质疑提供有利条件。传统教学中,教师为维护课堂纪律而表现出较为严厉的态度,使学生心生恐惧,不利于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提出质疑问题。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环境,在维持课堂纪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有利于树立教师的亲切和蔼形象,又能为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有效问题提供良好条件,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欲望,对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探索欲望可以促使他们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其次,在寻求答案时,必然为得到结果而发散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在学生探索中,其创造性思维得以有效培养。例如在《杠杆》教学中,教师将课堂教学基地转移至校园一角中,选择一块较重的石头,问学生能否将石头移动。许多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都失败了,或者无法移动,或者移动过于吃力。此时,教师找到一根粗细程度合适的木头和大小合适的石头,利用杠杆原理轻松移动石头。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索欲望不仅得以激发,而且在求知中明确杠杆原理。
三、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更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小学生积极思考,以提出有效的质疑问题,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大气压力》的教学中,作者提问:“一杯水和一张纸,哪个更重?”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为水重。作者继续问学生,“相信一张纸能托起一杯水吗?”班级学生全部摇头表示不相信。与此同时,许多学生纷纷提出“为什么”的问题。于是,作者将大气压力的知识内容直接讲解,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且了解大气压力原理和明确问题的答案,对培养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之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解决问题。传统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将科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中,虽然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应注重实验步骤讲解和操作,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程过渡到理性认知,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讲解人类呼吸时身体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互相对呼吸时胸围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和记录,通过学生们的互动和交流,能够自主上升为理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
五、加强教学评价环节
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积极进行有效评价,包括师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能力,对更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使学生进行良好的自我评价。其次,如果学生在评价环节中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则不应指责,而是引导学生自主补充,并期待下次表现。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为学生布置具有合作探究性的作业任务,鼓励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以充分培养创造性思维。
六、结论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培养不应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探究欲望,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大胆质疑,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科学探索欲望,引导其积极发现问题、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效落实教学评价环节,逐渐培养和提高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论文8
内容摘要:水彩画创作要在真正意义上振兴,需要大家正确认识水彩画的发展史,改变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水彩画创作还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为创造性思维是衡量画家艺术修养和各个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
关 键 词:水彩画 发展史 创作 创造性思维
水彩画在中国的历史不长,到目前为止也不过百余年时间,但由于该画种与中国含蓄潇洒的审美心理相吻合而很快落地生根。中国水彩画至今经历了几代画家的艰辛探索与努力,从而获得了现在多方并存、繁荣发展的局面。从目前中国水彩画创作作品展示的内容和画家创作心态来看,在艺术观念和创作行为上有四个方面的倾向:一是继承英国水彩画传统基础上不断拓展与创新。二是汲取中华艺术的精华,在创作的作品中有较强的民族文化意识和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形式。三是注重艺术本身的探究,作品内容和作品表达形式与手段有现代前卫的艺术创作倾向。四是纯粹的自我意识或浮躁的狂热创作倾向。近二十年中国水彩画的创作发展很快,但有许多画家把注意力放在了对水彩画单纯技法的研究上,沉迷于对水彩画技法所特有的明快、轻柔和流畅的玩味上,导致了水彩画创作中存在不理想的状况。多年来,中国水彩艺术作品是以小品形式出现的,很少有思想深刻、艺术感染力强的力作出现。久而久之,不少水彩画家也就自认为水彩画创作是以静物、风景和人物写生为主,谈及创作也是相对意义上的创作。由于这种思维的存在, 导致了一些奇怪现象,其一,认为水彩画不适合创作,不适合表现思想深刻的大型作品;其二,创作就是抄照片;其三,使越来越多的水彩画的初学者,陷入到技法的框框中,热衷于表现效果的处理。水彩画创作要摆脱这些奇怪现象,从真正意义上的振兴,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水彩画的发展史, 改变思想观念; 二是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 正确认识水彩画的发展史
西洋近代水彩画始于16世纪。从德国绘画巨匠丢勒起,他善用水彩铺底,以水粉描绘的方法画动物、植物、风景;鲁本斯运用明暗法画水彩速写;伦勃朗在素描上画淡彩;18世纪和19世纪的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西班牙的戈雅,也都用水彩画工具材料作过诗意浓郁的风景或肖像画等等。对这一时期的大师们从事水彩画的状态和作品作分析,就不难看出:(一)画水彩是业余性的',花费时间少;(二)画面内容多是速写性的风景、静物、肖像等,没有主题性创作,是为油画创作而作的草图;(三)用水彩画工具材料,表现油画创作所要的模拟效果;(四)画幅小;(五)轻视水彩画语言,重视油画语言,因此水彩画也未能在这一时期成为一个独立画种。
到19世纪,水彩画在英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画种,得力于一批水彩画家的努力。他们认识到了水彩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同时在创作中对工具材料更新,形成了一套水彩画创作技法,使得水彩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涌现出了如泰纳、康斯泰勃尔、波宁顿等等—大批著名的水彩画家。但水彩画始终未能与油画平起平坐,当时的画家偏爱油画的审美价值和版画的经济价值而对水彩画存有偏见。这对水彩画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以致在19世纪以后,虽然英国画水彩画的画家增多,但专注于画水彩画的画家却不多。许多画家从事油画、版画、壁画创作,兼画水彩画,难免会影响水彩画的艺术质量,表现为题材狭小,以风景为主,缺乏主题性创作,未能认识和发挥水彩画的社会作用。
水彩画仅是绘画手段中的一种形式,它的产生,以及它所具有的能量的大小是由人们在艺术实践或艺术生产中的能力大小所表现出来的。正确认识水彩画发展史,可以帮助我们明白,水彩画“小品论”的产生,是由于在某一阶段因人们对水彩画认识上的不足和偏差,及表现能力、创作能力上的缺乏所表现出的一种缺陷,断然归结为水彩画这种载体能量小,即片面认为水彩画只能画小品,不适合创作。事实上,用水彩来表现什么样的内容与题材、画多大、以什么风格,是由画家的创造性思维来决定的,而不是画种本身。因此从事水彩画创作应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 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纵观20世纪艺术发展的轨迹不难发现,各种艺术语言不再是以传统的、单一的艺术表达方式进行着。水彩这个画种也是一样,一个水彩画家如想在水彩画方面别开生面、推陈出新,就必须在技术与艺术创造性上下功夫。其艺术思维方式也要从画上拓展开来,从工具、材质、技巧、视觉审美上拓展开来,用创造性的眼光和思维去体验和分辨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中优秀的东西。对于水彩画创作,首先必须强调创造力的培养,而创造力的培养有赖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这里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一种相对高级的人类心理活动,也是每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创造性思维可分为传统的自然思维和开放的辐射思维两种。
自然思维是遵循规律性的逻辑思维,在绘画中表现为对技能的训练。比如我们进行水彩创作,怎样将一个东西画真、画像,如何处理好一组画面的载体效果等等,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思考。那么对这类问题思考,所涉及到的思维方式就是传统的自然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定式的思维。这种思维定式在水彩画创作中还表现为,以相同的思维套路及同样的观察方法在面对不同的对象,甚至是不同的创作题材时以同样的表现技法、同样的构图方式等去进行创作。 这种思维方法是以总结前人的或过去已有的直接经验中引伸出来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表现为人们对过去成功经验的反复应用。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水彩画创作,偏重于一种稳定的审美趣味,表现为对既成技法的迷恋,不擅于对意外效果的驾驭,在思维和表现手法上经常落入俗套、缺乏新意。纵观近十几年的水彩画创作,其中不乏新颖与技艺精湛的作品,但普遍还存在着思维方式的局限性而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性的问题。不少水彩画家的作品缺乏创作的思维深度和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度。如:视野狭窄、题材雷同、手法单一、过于小品化,缺乏精神内涵等等,使得水彩画创作者陷入一个很不利的环境中。
对于水彩创作而言,开放的纵横辐射思维就是多视角、广视野的参与创作思维。它最大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自然思维方法的狭小视野,扩展了思维空间。我们进行水彩画创作的思维路径应该是多向性的、纵深性的,它应是打破常规的,甚至可以是怪异的,这种思维在水彩画创作中是非常积极而健康的。在水彩创作中开放的纵横辐射的思维方式,对突破“传统水彩”的面貌是十分有效的。它要求每一个水彩画创作者都站在艺术的高度去驾驭水彩画,要求摆脱既成技法的束缚,无限扩展思维广度和深度,以便能够获得更多的艺术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并由此构成具有思想深度和题材、表现手法独特的画面。水彩画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画种,既然是画就必然会在题材、风格、形式、技法等方面,受到各种绘画艺术的影响;同时,它也必然会寻找这些绘画形式技能与水彩画的特性来作比较,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水彩画的艺术趣味和绘画性。如油画的用色、构图、造型,特别是印象派绘画中有关光与色的应用,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还有中国画中有关笔法的应用、泼墨的艺术表现、用水的把握,以及画面留白的讲究等等,都与水彩有着相通之处,都可以借鉴并为我所用。各种艺术语言都是相通相融的,水彩也是一样,它的多种技法、风格与其他种种艺术语言、艺术流派的技法、审美要求都是相通共存和融洽的。艺术的这种生存状态,给水彩画创作提供了一个足够广阔、足够深远的发展空间,为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时它也使得水彩画创作者,站在一个艺术的角度来审视和启示水彩画创作。水彩画创作涉及到艺术上的诸多问题,如创作者自身文化修养的高度、艺术风格的变化、创作手法的把握等等, 这些都有待于作者在创作中进行锤炼和充实。
综上所述,在水彩画创作中正确认识水彩画的发展史,改变思想观念,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创造性思维层次的高低是衡量画家艺术修养及各个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水彩艺术委员会编著《中国水彩》,第7期,广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12月
[2]莫里茨. 盖格夫著《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20xx年12月
[3]周江 著《水彩画研究》,河北美术出版社, 1999年7月
创造性思维论文9
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中,人们总是习惯于将思维理解为对问题的求解,将人的思维理解为会对其内、外部环境的信息作出反应的适应系统;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可以用符号系统来描述;认为有必要来填补思维的神经学解释和思维的信息处理解释之间的鸿沟,即弄清楚符号化信息是怎样储存在脑中以及储存在脑中什么地方,而且是怎样被比较、摹写或联结的,论创造性思维。实际上,问题与逻辑的关系更密切,提出问题后更需要予以逻辑的纯化、进行逻辑的思考进而产生创造性思维,从而导致科学的发现。问题作为科学发现的出发点,从而伸发出一系列的想象或假设,促你思考、叫你寻根究底。问题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能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是科学进步的标志。
一科学应被看成是从问题到问题而进步的,随着这种进步,问题的深度也随之加深。科学从问题开始,并通过问题的转移而进步的模式给人以启迪,从而有所发现、建构出新的理论。可以说,问题就是科学的血液,就是科学的生命。即使我们已经证明某问题为不可能,对科学的发展照样有益,如永动机的否定导致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就是明证。有时我们对旧问题有了更好的理解时,新的问题往往随之而生。问题的逻辑告诉我们,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有些人茫然无知或者对现象熟视无睹,是不可能提出问题来的,分析与解决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那样:“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种见解是何等的深刻!提问题的本身就意味着创造性思维的开端,教育论文《论创造性思维》。问题提的不好,说明认识还不够完善;问题提得好,则意味着已确定了一个正确思维的'方向,剩下的问题就是结合有关知识如何分析与解决问题了。但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有关背景知识,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各个序列进行正确的衔接和结合,并且要决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使用怎样的推理和论证。
譬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关于容器里流水漩涡的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论断,开始就是通过洗澡观察到的现象所引发出的问题。洗澡,一件普通事情。洗完澡把浴盆的塞子一拔,水就流出,有谁去注意它呢?但是,谢皮罗教授却是个有心人,他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洗澡,水流出的漩涡总是向左旋转的,即逆时针方向流出的。难道这是特殊现象吗?他又自行设计了一个碟形容器,将水灌满。每当拔掉碟形容器的塞子时,碟里的水也总是形成逆时针的小漩涡。于是,他推想:放水时的漩涡向左旋转决非偶然,而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谢皮罗由洗澡所看到的现象得到启发,后又通过其它类似情况的考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归纳推理悟出了一般性的道理,并循此继进,进一步探索,终于找到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1962年,谢皮罗发表论文,认为这种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又地处北半球,所以由于地心吸力的影响,容器里的水总是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谢皮罗由此推论,北半球的台风同样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则正好相反,即洗澡水是按顺时针方向形成漩涡的;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谢皮罗的论文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他们纷纷进行观察或实验,其结果无不与谢的论断相符。
应该说,谢皮罗教授所发现并提出的这一问题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但绝大多数人却熟视无睹。由此而言,问题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提得出来的,只有那些有心人,善于思索的人才能提得出来。问题提出来之后,合乎逻辑的过程就是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这就用得着有关背景知识甚至有关深层的专业知识。谢皮罗教授之所以能够透过现象探索其中深层的本质原因,追索到其中的因果联系,又是由于他具有地球科学的知识和有关逻辑知识。
创造性思维论文10
摘要:我国原创动漫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思想追求,国产动漫普遍呈现出内容缺失、文化内涵层次降低等态势,这不仅是动画创作题材等方面的问题,还是创新思维缺失所导致的沉疴宿疾。为此,我国原创动漫要在批判中革新,不断寻求题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动漫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性思维,让“传统”走向“创新”,只有创造性思维才是原创动漫产业发展不竭的源泉。
关键词:原创动漫;创造性思维;题材;人物形象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原创动画迎来了发展的蓬勃时期,以传统民间文化为题材的一系列动画作品,如《大闹天空》《铁扇公主》等极具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为中国争取了诸多荣誉。譬如《大闹天宫》在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得了短片特别奖,在第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获得了最佳影片奖,确定了中国动漫在国际动漫史上的超然地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日美等国家在题材内容上不断创新,勇于颠覆传统的创作方式,其动漫作品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国际上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动漫影视市场。而此后中国的动漫创作却停滞不前,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呈现出被动的趋势。其传统题材的束缚,以及过度说教的内容形式,一度引发国内观众的反感和抵触心理。为此,现代国产动漫应充分认识自身发展的现状,杜弊清源,大胆尝试,在题材、形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方面愈加重视创造性思维,力求振兴国产原创动漫产业,迎来新繁荣时期。
一、故事题材的创造性展现
历数好莱坞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动漫作品,从第一部彩色动画《白雪公主》开始,此后的每一经典作品无不将主人公置身于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之中,创作题材来源之广,涉及文学经典著作、戏剧、神话故事以及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好莱坞依托强大的文学架构,制作出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动漫影视作品。如出自《圣经》故事的《出埃及记》,出自古希腊神话故事的《阿拉丁》以及出自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花木兰》等,这些作品结构复杂、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荡气回肠,吸引了众多观众。其题材选择的突破创新无疑是好莱坞占据国际动漫市场的一把利器。反观中国现代动漫影视作品的题材选择,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固守自封后,其创造性思维也开始初试锋芒。如当下热播的《大护法》和《十万个冷笑话》等动漫影视作品,已突破了传统题材的束缚,逐步走向成人受众,彰显个性化的发展道路。以后现代主义表现风格为主的《十万个冷笑话》,是一部以青少年为目标受众的漫画而延伸出来的动漫影视作品,上映之前就积累了大量前期市场基础,上映以来票房累计1.2亿,位居国产动漫电影票房排名第二位。不同于传统的国产原创动漫,该作品题材主要源自具有高度网络化和娱乐化特征的现代社会,融合了白雪公主、葫芦娃、海贼王等数十个经典动漫情节,并结合当下学生和青年上班族的典型生活现状为故事脉络主线,内容天马行空,情节错综复杂。夸张的人物形象和高度娱乐化的网络语言,精准地把握了时代受众的需求,值得当下动漫影视作品在题材创新方面进行思考。
二、角色形象的创造性展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铺天盖地的视觉信息不断进入观众视野,人们已经习惯了“读图”式的阅读习惯和观影方式。在浩如烟海的卡通动漫世界里,角色造型形象无疑是最直接地作用于人类视觉感官,博取关注度的钥匙。动漫作品中角色造型以千变万化的视觉表现,叙述着取自不同题材的生活故事,给人们带来快乐的视觉享受的同时,又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传达深刻哲理。正如好莱坞史上诸多耳熟能详的动漫角色形象,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这些产生于虚拟世界的角色是一部动漫影视作品的灵魂,更成为我们心灵的朋友。角色形象是以美术中不可言传的形式来反映和叙述故事的。无论是《大闹天空》中一个筋斗能够翻越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还是《猫和老鼠》中令人忍俊不禁的汤姆和杰瑞,都是以鲜明具体、极具创造性思维的角色造型来演绎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揭示令人深省的哲理内涵。譬如《大护法》将角色形象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似人非人”的花生人,另一类是以大护法和太子为首的正常人类。第一类人群的形象创造性思维在于,他们的外形酷似花生,面部只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并用画出的“假眼、假嘴”粘贴着,眼神呆滞,毫无灵魂可言。但这一形象的创造,却与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相应和。这些花生人代表着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形象设计无不透漏出群体性的麻木、保守与从众。通过这些外在形象的描写揭示出群体在面对困难时往往呈现出被动接受,毫无反抗的现状。动漫创作者构建角色形象的目的不在于显示自身的绘画技术何等娴熟,而在于表达内心的设计意图。为了使设计意图在创作中能够自然展开,创作者要充分展现创造性思维,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最终赋予角色独特气质。正如迪斯尼公司以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为题材拍摄的《花木兰》,虽然基于中国传统题材,但其设计充分体现出动漫创作者的创造性思维。作品中的角色形象保留了东方女性的气质特点,修长的面容和身材,乌黑的头发,黄色的皮肤,人物线条简单流畅。角色的整体造型与影片主题达到完美统一。但这位“美国木兰”也为我们带来了全新意义的花木兰形象,从性格、文化等方面体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整体特征。继《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之后,又一次将东方文化发扬光大的还有《魔弦传说》,这部充满东方魔幻色彩的动漫影视作品,在人物形象创作方面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作品中包含着“中国龙、纸灯笼”等东方元素,着实让人着迷,不少具有东方文化情怀的影迷大呼此片良心制作。与此同时,还值得关注的是这部具有东方韵味的美式动漫背后,是中国动漫者的.创作加盟。譬如作品中大反派“巨骸怪”原形的首次现身,其形象的设计者为国产动漫家徐宁,他坦诚灵感来源于《哪吒闹海》,“巨骸怪”巨大的身躯,狰狞的面目,虽然看起来恐怖凶残,却是衣服病殃殃、慢吞吞的形象,内心与外表的极大反差可以说是这一角色创造性思维的体现。作品播出后备受观众好评。
三、故事情节的创造性展现
中国动漫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发展的沉寂期。原创动漫在创作的黄金时期,创作手法享有极大自由,但主题和故事情节的表达却相对狭隘。这一时期乃至而后很长一段沉寂时期,主题和故事情节可用八个字概括:惩善扬恶,改过自新。在传统题材的局限下,故事的编排难以突破传统观念,观众流失问题日渐严重。于是,现代动漫制作者鉴古知今,自觉在故事情节编排上寻求新意,在后续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也体现出创造性思维的突破。在传统题材故事情节创新方面,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最为突出。该片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上,以“旧瓶装新酒”的故事情节,赢得一片叫好声,成为20xx年暑假档一匹黑马。创作者倾心打造,精心雕琢,规避了以往受众广为熟知的“取经路上打斗”的情节,而是以原创性的精神结合现代影视叙事手法,选择了以唐僧的前世江流儿与他的“英雄”为叙事主角,演绎了“成长与救赎”主题的叙事故事。具有东方神韵与美学意境的画面在作品中展开。云雾缭绕的水墨山水和重峦叠嶂的亭台楼阁,在令人惊艳的皮影呈现中征服了“全年龄”观众,也挽回了无数国产动漫爱好者的心。其故事编排贴近受众心理,根植于传统经典著作基础上,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透出“大圣”身上所具备的英雄抱负。特别是影片最后“大圣”的那一声呐喊,让无数观众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英雄”意识被唤醒,体会到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久违的心灵震撼。除了传统题材的故事创新,现代动漫影视作品对于社会问题层面的涉及愈加凸显。譬如定位于“儿童”视角的《大耳朵图图》,作品故事情节的编排传达出“道德良心取向”的社会规则性价值观。无论是婚姻家庭、友谊爱情、合格公民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均有提及。可以说,这部“寓教于乐”的动漫故事迎合了当下最为突出的问题,承担着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在诸多以教育为主的动漫作品中可谓是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动漫佳作。
四、动漫技术的创造性展现
回顾中国原创动漫的发展史,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就创作出一大批经典的定格动画。《神笔马良》《阿凡提的故事》《愚人买鞋》等经典的定格动画作品,在90年代却逐渐被动漫制作人和观众所遗忘。如今,现代原创动漫的发展似乎呈现出定格动画的回归趋势。这与定格动画的技术优势是分不开的。定格动画的创作与其他动漫创作的流程基本一致,但其显著优势在于动漫中期的制作。画面呈现可通过特殊拍摄手法展现在现实拍摄中无法呈现的拍摄效果,特别是在现代电影技术的不断革新下,表现形式也愈加宽泛,如布偶动画、黏土动画、剪纸动画、皮影动画等。在现代原创动漫的作品中,使用定格动画拍摄技术的作品获得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关注和认可,其中不乏《大圣归来》和独具东方意蕴的《魔弦传说》。此类作品展现出来的间歇和跳跃的美感,是现代动漫技术无法呈现的独特魅力。以《魔弦传说》为例,作品除了向东方文化致敬,其定格动画技术也是令人惊喜的亮点。当然,拍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因为定格动画要求每一个角色乃至情节的呈现都需要手工制作完成,精细到每一根头发。不光人物造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制作和设计,动画场景的每一帧都需要精雕细琢。但在艰难的拍摄之后,作品所呈现的效果远远超过许多现代动漫制作技术。
这凝聚了动漫制作者的爱和灵魂,作品中每个角色形象都有血有肉,十分逼真。为了呈现作品中极重要的一个反派形象,动漫制作者特意打造了整部剧中的“巨无霸”骷髅,其等比例制作模型打破了动漫制作史上最大人偶的纪录。虽然这种形象在主流2D动画技术中实现并不困难,但要想在定格动画中呈现是极为不易的。此外,《大圣归来》以皮影定格动画的形式回归大众,其表现效果也足以惊艳观众。作品通过定格动画的创造手法将“大圣”这一震天撼地的英雄形象生动再现于荧屏之上,获得广泛的认可。由此可见,在经过二维、三维动画的技术突破后,国产原创动漫逐渐回归传统,将定格动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创作内涵。
创造性思维论文11
摘要:创造性思维即任意性思维, 拥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够促进人们大脑的成熟发育, 增加遇事的逻辑推理能力, 是激发想象力的途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艰辛的脑力劳动, 作为高中生, 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渐渐趋于成熟, 为了让受教育有更好的创造性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着重培养。高中物理是高中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物理学习离不开实验, 实验具有操作性和思考性, 与学习理论知识不同。面对现在社会上激烈的竞争力, 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为自己的发展奠定良好的逻辑基础。基于此, 本文对高中物理实验创造性思维的自我培养进行了研究, 站在高中生角度看问题, 希望笔者的研究能为广大高中学子进行物理实验学习时提供理论助益。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 创造性思维; 自我培养;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 通过实验获得基础定论, 出现在高中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都是科学家们经过多次探索、经历失败得出的结论, 现在我们使用的很多便捷性生活用品亦是创新发明的结果。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 而创造性思维是学生个人能力较为重要的一条, 在高中阶段通过物理实验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这是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的综合发展, 在未来对社会、家庭、自身均有益处。笔者通过自己的学习经历、学习感受, 沟通了许多老师同学之后又查阅了大量资料, 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中物理教育的现状和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义
早在好多年前国家就推行了素质教育, 希望能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笔者作为学生确实感受到了国家教育改革带来的变化, 尤其是近几年对教育抓的更紧, 新课标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教育者们确实对以往的教学重点有所改变。不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还是比较繁重, 因为高中升大学对家长、受教育、班主任来说都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应试能力是必要的, 在这种改革不断推进但传统应试教育依然有较大生存空间的情境下, 高中物理教育状况总体还是合格的.。教育者绝大多数比较负责, 是真心为了受教育者们努力改进, 但是笔者认为目前的教学状况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有待提高。这不仅仅是教育者的责任, 如果要究责, 笔者认为校方、教师、受教育者、教育大环境都有责任。而高中物理的内容已经比较深入, 抽象性较强, 很多偏科的同学均反应连题目都看不懂, 物理学习本身就是严谨的, 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有无趣枯燥感。
之所以要帮助受教育者发展创造性思维, 是受到国家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储备问题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经济的进步, 地球变成了地球村, 经济全球化将世界联系在了一起。那么我国在物理成就上的进步是否也像经济那般腾飞呢?高中生已经具备独自思考的能力, 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是对其联想、逻辑推理、想象力的一种综合提升, 这很符合物理学习的要求。高中的时候就掌握良好的物理基础知识并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在今后长久的发展中会遇到更大的舞台, 推进我国尖端科技的发明创造, 将倍受诟病的‘中国制造’转换呈‘中国制造', 这种转变不是短暂可以形成的, 而是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推进, 中国的教育体系属于比较扎实稳定的, 在这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学生物理创造力的培养, 从小层次上看是提高物理成绩, 便于为高考服务, 从大方向来说, 全国无数个这样的人才在高中时期就被培养出来, 那中国未来的物理学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通过高中物理实验实现创造性思维自我培养的途径
(一) 积极主动参与实验
要想从物理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必须主动参与实验, 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 通过教材我们可以看出, 基本每个单元都有很多实验。但是很多人对物理实验有畏惧心理, 认为自己可能会出现操作失误, 只要在实验课上跟着大家的步调走就行, 这是不正确的,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实验, 先熟悉实验所需要的器械, 然后了解我们进行实验的理论依据, 教师会为我们讲解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 我们在操作的时候最好几个人一起, 通过这种方式能加深对物理实验的理解, 帮助我们进行思考。实验参与的多了就有经验了, 这样教师教授起来也事半功倍。例如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这一课时, 有一个实验是通过打点计时器确定物体下落的规律, 通过纸条上记录的点数结合课本知识, 我们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就有自己的思考。
(二) 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首先要进行课前预习, 通过预习了解这节课实验的难易程度、重难点、知识点, 在第二天上课时, 就能更好的跟上教师的思路。其次根据教师的指导自己尝试性思考问题, 有能力的可以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演示实验之后, 对该实验进行探究性操作, 这是发现问题的途径。再次, 遇到不会的问题不要急着问教师, 看看自己的思维哪里出了问题, 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和教师讲过的重点再整合一遍, 看是否能发现突破点, 若真的不会或遇到思路瓶颈, 就主动询问教师, 不要不好意思, 教师都是很愿意给你讲解问题的, 教师帮助解题后, 要对自己刚才的错误想法进行总结, 这是保证下一次不犯同样错误的基础。除此之外还表现在对实验器具的安排整理上,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个人成长的一部分。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加速度、力与质量这一课中, 有一个实验要求我们加强对摩擦力、拉力和合力的认识, 要根据实验对这三者进行探讨, 为了进行实验减少水平板的摩擦力, 需要我们几个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在去除不掉摩擦力的基础上, 如何通过计算让实验结果更精准。这是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该实验有所了解, 同时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就可以独立思考。面对出现的误差要敢于质疑, 即使是教师也会有犯错的时候, 所以不能仅仅依赖于物理教师课堂教学, 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最为重要。
三、结语
作为一名青少年, 要具备研究、观察、发现、思考的能力, 这些是组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在物理实验的学习中, 要积极主动参与实验, 提高自己都对物理知识的了解, 加深思考能力, 进而为将来发展做准备。笔者相信, 经过不断努力, 我们这一代一定能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谢玉斌。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 20xx, (7) :1
[2]江孝法。高中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J].复印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 20xx, (8) :56-57.
[3]刘增萍。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xx (11) :59
创造性思维论文12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成绩很大,教育工作者们对推进中学素质教育取得了许多共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是我国数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三种数学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其目的是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就数学思维本身而言,它的多寡直接影响着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特别是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与我们的数学素养关系密切,通常也将它作为评判数学素养的标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其重要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得了解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数学创造性思维?影响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有那些?从那些方面来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
一、数学创性思维的概念:
数学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它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数学中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辨证统一。它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之处在于它发挥了人脑的总体工作和下意识活动能力,发挥了数学中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审美的作用,因而能按最优化的数学方法与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完整地把握数形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数学创造的完成。
二、影响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
创造性作为个性的理智特征,实际上是指一个人在一定动机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创造性也称创造力或创造心理。数学创造性也就是数学的创造力或数学创造心理。影响数学创造力的因素有三点,即在内容上有赖于一定的知识量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在程度上有赖于智力水平,在力度上有赖于心理素质,如兴趣、性格、意志等。
(一)、数学知识结构是数学创造性的基础
如果将创造活动比作是插花,那么,数学知识就好比是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花卉,而数学结构就好比是艺人的插花技巧。要想让插花起到预想的视觉效果,充足的花卉原材料当然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但是否是只要具备了充足的原材料就够了呢?当然不是。插花艺术之巧就在于花与花之间的搭配,从而锦上添花。因此,插花技巧便成为了插花成为精品的绝妙之处。与此类同,数学创造性的发挥是基于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又是以数学结构,如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等为手段。仅有在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结构共同作用下,才能促进新的设想新的观念的产生与发展。
(二)、数学创造性的发挥与一定的智力水平相关的
我们应该知道,创造力本身其实就是智力发展的结果,它是以知识技能为基础,同时以一定的智力水平为前提的。创造性活动也是一个选择重组的过程。要想实现新的构想,合理的选择与重组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活动过程恰恰是智力的外在表现。只有具备一定的智力水平的人,才有可能使得选择与组合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与可行性,才有可能导致新事物新构想的产生。
(三)、数学创造性的发挥与心理素质密不可分
现代精神神经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造的禀赋。但是只有心理正常的人才会把创造潜力付诸实现。通常把一个人的心理表现,如情绪、意志、兴趣、性格等心理素质,即通称的EQ。
研究表明,我们每一个人的情绪都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呈周期变化的。不同的是,情绪变化的周期有长有短,以及波动的幅度有大有小。
三、数学教学中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基于对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以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我们知道,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途径是解决影响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内在因素以及其中的关系问题。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广泛的适用性的学科。就数学本身的特点而言,要想学好数学,则必须具备高度的概括抽象以及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研究表明,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普遍认为数学难学。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数学本身的特点有直接的关系。除此以外,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的另一个原因,我想就应该是对数学的认识不够。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先让学生爱上数学,即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了解认识即将学习的内容
在每一章节学习之前,教师最好能够先简单介绍一下该部分的大体内容以及将运用到的一些工具和研究手段。这样便可以让学生对新课程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在心理上也有一些学习的准备,消除对陌生知识的疑惑与恐惧。
2.创设问题情境,引人入胜
不难发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有一定的实际背景、现实问题与之匹配。在讲授新的数学知识之前,可以先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先对问题本身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这些问题本身也来自于现实生活,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对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想要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这样的话,学生内心就有一种学习新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愿望与冲动,也正是这一冲动,会于无形之中将学生带进知识学习的殿堂,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变本应该为被动的学习状态为学生的主动学习。
3、数学故事让学生体味数学的趣味
数学故事是用故事的方式普及数学知识的手段。给学生讲数学故事,很容易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开阔眼见,激发想象力。特别是一些感人的数学家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体味到数学家的奋斗历程与坚韧不拔之志,最终成就超然,闻名于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学生效仿数学家,唤醒学生的潜在的雄心壮志。这对学生来说,无非是最好的激励方式。
总之,学生的创新是自我激励的过程,而数学又是重点学科,所以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可为。在中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想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探索、创新。
创造性思维论文13
一、激发兴趣和求知欲望
1.巧设悬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内容而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授平面内有n个点,任意两点连接成一条线段,问总共能连多少条线段时,首先提出假设:假如我们毕业已10年了,现在大家又见面了,每两人之间都要握一次手,问总共握多少次手?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得出结论,然后再提出以上问题,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数学创造思维
亚里士多德作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学生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解决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首先出示两个问题:(1)一块四周有宽度相等草坪的花坛,它的长18m,宽15m,如果花坛中央长方形的面积为154平方米,那么草坪的宽度是多少?(2)某地在发展农业经济时,如果要使20xx年无公害蔬菜的产量比20xx年翻一番,那么20xx年和20xx年无公害蔬菜年产量的平均增长率应是多少?尝试由学生解决(独立完成或分组讨论)列出方程;其次,通过观察实际问题列出的方程,对照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命名;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二次项系数为什么不等于零?一次项系数、常数项是否也有限制?再请学生自编几个一元二次方程,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讨论、探究,将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二、让思维插上创新的翅膀
一般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可以是先联想后猜想,联想越丰富,猜想就越合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越明确。
美国数学家G?波利亚说“在你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你必须猜想到这个定理内涵,在你完全作出详细证明之前,你必须猜想证明的主导思想”。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联想和大胆地猜想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开发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例如,已知三角形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B=2∠C,求证b2=c(a+c)。
联想1,由b2=c(a+c)联想到b/c=a+c/b,猜想到可以把b、c、(a+c)变为以b为公共边的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从而通过“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一性质得证。
联想2,由b2=c(a+c)联想到b×b=c(a+c),猜想到b、b、c、(a+c)是在圆内相交的两弦分成的四线段,可以通过“相交弦定理”得证。转
联想3,由b2=c(a+c)联想到b是从点引出圆的切线长,(a+c)为从同一点引出的'圆的割线(圆外部分为c),可通过“切割线定理”得证。
三、不设标准答案,鼓励求异
求异是创造的先驱。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同一个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完成。如在解决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墓碑上记载的问题时,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列方程,当学生列出方程后,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给出答案!有一个同学给出了正确答案:84。他说:我认为,人的年龄应该是正整数,而且这个正整数肯定能被方程中每个分母整除,而方程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84。所以我认为是84。这样的练习很能刺激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表达。如在教授代数式的实际意义时,鼓励学生尽量列举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或是自己身边的事例,但不少于3个,且不能是同一个事例。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而且能对代数式的实际意义更加领会。
3.适当安排一些具有不确定答案的练习,如:现有A、B两名学生,A的六次测试成绩为:60、65、69、78、83、92;B的六次测试成绩为:85、83、89、91、87、94。问:你认为谁的成绩好?请说明你的理由。这样问题的设计,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论文14
一、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创造性思维即为一种在现有客观事物的基础上,从独特的认知角度提出全新理念和思维方式,进而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具体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的内容包含扩散性思维模式、变通性思维模式以及辩证性思维模式。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特性、丰富性、变化性、广泛性、本质性、非传统性以及良好的现实性等特点。与传统的思维模式相比,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理论以及实践经验,而往往更多地强调对现有思维以及处理方式的改变、优化以及超越。因此,创造性思维不仅具有传统思维模式的普遍特点,同时也具备自身独特的思维优势。创造性思维在应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时,通常比传统的思维模式更加活跃,目的性更强,从而在创造新型事物时,能够更好地满足现实变化的经济社会的需求。
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中国文章的书写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众所周知,文章的书写需要大量的想象、全面的思考、系统的综合以及整理。由此可见,文章书写不仅仅是一项语言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思维工作。目前,对于广大学生作文书写能力培养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的锻炼以及提高的过程。尽管教师在学生的作文写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作文书写质量有所提高,但在无形中势必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从而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过去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本末倒置,教学的重点不是集中于学生作文视野的广阔、认知角度的独特或是书写内容的新奇,而往往是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给学生灌输作文固化模式的应用,现存理论事实的运用等。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思维便会逐渐固化在现有教育模式的引导框架之中,并在其自身的写作中长篇幅地堆砌空洞无心的事实理论、甚至空谈口号而缺乏真情实感。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学生在作文书写领域的思维长期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思维模式也难以突破现有的束缚。由此可见,为了改变多年来学生作文形式单一、内容雷同、思维狭窄的现状,我们必须着力调整以致打破固有的作文教学方式,加大力度引导和培育学生树立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三、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
1.启迪引导学生运用扩散性思维构思立意,深化主题
扩散性思维是指人脑在遇到一个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认知角度去全面理解问题的内涵。譬如,不同的认知主体在针对同一事件时,具有形态各异的主体理解;一种简单的客观事物,应用在不同的区域展现不同的功能效用等等。世界大多数专家学者均认为,在创新性思维的培育和养成的过程中,扩散性思维的培育是十分关键的环节。扩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日常的作文教学工作中,笔者特别强调对于学生思维领域的延展以及思维角度的开拓,使学生能够在认识到具有相近特点的不同事物时,将两者有机地联系以及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形成自身的扩散性思维。譬如,在讲解赵丽宏的散文《峡谷》时,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领域的“峡谷”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峡谷,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两个“峡谷”的'共同点,即在难以逾越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进而体会作者的真实意图以及情感表达,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我们唯有热爱一切自然馈赠以及现实生活,我们才可以冲破现实生活中的重重障碍,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以及社会价值。通过对《峡谷》的讲解以及引导之后,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是:参照《峡谷》的写作思维模式,书写一篇某个地区与祖国母亲的文章,将所选择的小区域与祖国的关系与现实自然、社会等领域的关系对照,从而使作文的内容由浅入深,实现作文灵魂的深刻。笔者着重对学生强调了在今后作文写作中要注意个人扩散性思维的养成。通过这次作文训练,学生的思维明显处于积极状态,可见学生蕴藏着极大的扩散思维的潜力。如果作文命题立意指向是多元性的,角度是复合的,那么学生的思维就能发散开去,创新的火花就能迸射出来。
2.引导学生运用变通性思维观察生活,选取素材,在作文中运用
变通性思维即为不刻意追求寻找客观主体之间的表面以及内在联系,而是在强调从多个认知角度思考之后,针对同一问题提出多种途径的解决方案。由此可见,变通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养成的过程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变通”,即为不单纯从某一角度去理解问题,抑或局限于某种方式来解决某一问题,而是采用灵活的方式使问题简化,从而降低其解决难度。文章的价值在于创新。“新”从何处来?“新”从认知方向而来,譬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中的主要论点如下:
(1)人贵有自知之明。
(2)劝告也是一门艺术。
(3)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4)政治清明需要广开言路等。由此引导学生理解:作文素材的积累绝非背诵大量的例证事实,而是从不同的认知角度去理解和分析现有素材,从而在面对相类似的作文题目时能够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就是变通。众所周知,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会脱离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因此,笔者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广泛积累作文例证事实,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重视思考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譬如,在为学生分析历年高考真题作文时,笔者十分注意引导学生重视对作文素材的解读和认知,并在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搜集相关联的例证事实,并通过个人灵活的运用,使作文内容能够紧扣主旨,论证充分。惟其如此,在遇到相关的作文题目时,方能做到论述有力、游刃有余。譬如,《位置和价值》这篇文章,早年李白跻身官场,性格使其难以在官场的位置上有所作为,而走向山林则使他蓄积在内心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选对人生方向,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也使得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素材,同一素材可以为多个作文题目服务。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变通性思维品质,即作为思维主体,要敢于并善于打破头脑中固有的知识框架和思维模式,克服凝固的评判标准和单一的思维方向,随机应变,拿出常人想象不到的计谋和策略,最终使学生的作文能够实现突破性的进步。
3.在作文训练中积极鼓励学生的辩证性思维
辩证性思维是一种客观全面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在于客观事实而非主观想象,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在学生日常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和认识问题。在组织学生作文的集体评改以及互批活动中,笔者发现不仅仅要让他们评判自己习作的优劣得失,不单方面对于自己同学以及自己的作文做到辩证分析,而且要使他们敢于评判各种“经典”,对于那些公认的大家之作也应批判吸收,从而使其逐步认识到批判力的重要性。就创造性思维而言,辩证思维是破除思想认识中功能固执和思维惯性的关键。它是学好作文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品质,在创新能力中,批判性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只要我们重视学生的批判型思维的培养,并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应用,一定会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定能搞好语文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的辩证性思维,我们可以尝试着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比如课前演讲、课后练笔、剪报办报等等。如果我们在训练学生的写作时,鼓励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投入生活,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发现人性中的真善美,把握住时代跳动的脉搏,用自己的话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写作中提倡写“自我”,用“我”眼、用“我”手,写“我”思、抒“我”情。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闪光点”,就会感受到许许多多的“新思想”,就会遇见一个又一个活泼鲜明、有血有肉的充满个性的“人”,就会产生许多深刻的人生感悟。这些,都是提高思辨能力的鲜明体现。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辩证性思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弄清楚不是任何问题都可以评论好坏的,要符合逻辑和辩证法。要用科学的方法,不能诡辩,不能生搬硬套、强词夺理,不能为出新而出新、以谬攻谬,不能牵强、偏激,不能走极端。
(2)提出新问题、新观点,要能讲清其中的道理。以理服人,才能使人心服。要揭示事物的联系、规律。抓住问题的实质,做到有真理有真情。
(3)要善于辩证地看问题。辩证就是善于比较鉴别,从矛盾中发问求解,从而辨明是非、美丑,使论点更真实。辩证性思维要怀疑、要反驳、要证伪,其作用又往往大于证明。
四、小结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开拓思维角度,挖掘思维深度,并在日常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作文训练,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开放,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最终实现作文水平提高的目标。
创造性思维论文15
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即人们在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的过程中,产生的新颖而独特的至少以前在思维者头脑中不存在的东西。按照专家的观点,创造性人才从小就可培养。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做法,就可称之为创造。已知的东西在客观上是非创造性的,但为获得成果而进行探索的“重新发现”过程,却是创造性的。人类除低能与病患者外都具有创造的可能性,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已。那么,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勤奋、恒心、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外,着重谈以下几方面:
一、认知结构的积累
即把学过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感觉、知觉、记忆、联想、习惯等认识特征,在头脑中形成具有内部规律性的整体结构。这种内部联系积累的量越大,则联想、类比、想象的领域越广,从而产生出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的机会也就越多,探索能力越强。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学生认知结构个人积累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数学教学大体可分为认识的发生和整理两个阶段。而认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极适宜于成为组织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它是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统一起来的有效教育措施。令人忧虑的是现在课堂教学不少老师仍然不重视认识的发生阶段,特别是高初中毕业班,为了赢得几轮复习时间,新课一掠而过,不适当地扩大认识的整理阶段,往往表现为“类型加方法”的模式,让学生在题海中寻找应付考试的“验方”。使得学生只有机械记忆力和被动模仿力,堵塞了学生探索能力形成和创造才能发挥的通路。所以,教育者先改变观念和做法很重要。尤其是现在归纳法、类比法已经广泛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要用好它并让学生切实掌握,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
二、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展开性思维方式。按照心理学家的观点,人的创造力大小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认知结构积累都成正比。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收敛性思维,在此基础上更要加强发散思维训练,使之相互沟通,互相促进,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中心环节。
发散性问题有多种类型,限于篇幅只谈开放、探究性问题,一般指结论不固定、条件不完备、方法不唯一等形式的题目。例如,在学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后给学生提出问题:
关于正整数数列3,9,…,2187,…,问:2187是该数列的第几项?
分析:由于问题没有指明是什么数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假定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亦可构造成其他数列。
(1)设数列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2187是数列的.第365项。
(2)可设数列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2187是数列的第7项。(这是对刚学过知识的直接运用)。
(3)有些学生很机灵,干脆说2187是数列的第3项或第4项等。
(4)有些同学通过增设数列的第3项,构造数列而得。如设第3项为15,公差为2,则2187是该数列的第1087项,即原数列的第1089项。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能力水平提出了不同思路和解法。平时适当多做这类题目,可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三、直觉思维的发展
数学直觉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及其结构关系的一种迅速的判断与敏锐的想象。它基于人们对该领域知识及其结构的长期积累,常常靠猜想与联想(包括直观想象)等心智活动形式将归纳或类比或探索性演绎法串联起来,作出新的判断或预见。而探索性演绎法不同于形式逻辑范围内的演绎法,它条件不充分或模糊;前提或假设常常是可更改的猜测。所以直觉思维本质上属于发散思维的范畴。实践证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决定性步骤。可重点采用如下训练方式:
(一)整体把握,揭示本质
数学直觉思维缺少清晰的确定步骤,倾向于首先以对整个问题的理解为基础进行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人们获得答案(这个答案或对或错)而意识不到求解过程,从而导致思维创新。
(二)展开想象,作出预见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直接把握对象,可迅速猜想、探索问题结论。
(三)触发灵感,形成顿悟
灵感是一种突发性的创造劳动。它一经触发就会被催化,使感性材料突然升华为理性认识;它能够冲破人的常规思路,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突然开启新的境界。
总之,以认知结构积累为基础,以发散思维训练为中心,促进直觉思维能力科学发展,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
【创造性思维论文】相关文章:
创造性思维论文09-22
创造性思维论文(15篇)05-26
体育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07-10
环保论文:LED论文08-20
论文及07-13
论文答辩时的论文结构09-20
论文的评语11-02
论文的评语03-14
论文的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