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工程项目论文

时间:2024-09-22 11:27:27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工程项目论文合集(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程项目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工程项目论文合集(15篇)

工程项目论文1

  工程项目往往具有周期长、规模大、技术难度高、资源约束程度大、涉及单位多等特点,鉴于我国工程项目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开展项目进度管理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项目进度管理的方法有多种,而基于关键链法的项目进度管理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我国工程项目建设中往往使用较少,因此,开展资源约束下的关键链法进行项目进度管理研究,对我国建筑企业有重要的作用。

  1传统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剖析

  项目进度管理涉及到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将不同工序的工期安排设计在计划图上,并统一的进行计划安排,使得项目进度实现最优化。长期以来,传统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法有多种,现对其优缺点简述如下:1)关键日期法:目前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进度管理方法,该方法仅仅是简单列出关键活动,并标注好开始及结束的时间,优化调整比较困难,表现形式也较差。2)横道图法:又称甘特图法,利用横道图反映工程项目的进度,横道图横道的长短及位置反映工程项目的开始、终止以及持续时间,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项目计划和实际工期进度。该方法制作简单,不同层次的人员都可熟练掌握并使用。3)关键路径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分析结构和逻辑关系制作网络计划图,反推不同工序的持续时间,正推、反推出不同工序的时间参数,利用数学方法和运筹学方法确定工程的关键路线,得到关键的活动和工期。4)计划评审技术: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大型工程,通过使用表格、网络图、矩阵表理清各个工序的逻辑关系,利用数学计算出不同工序需要的人力、物力、时间等,通过“计划、执行、考核”的反复循环,实现项目进度管理。此外,传统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法还有网络计划、风险评审等技术。这些技术优缺点并存,实现项目进度管理最优化还存在较多困难。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法是关键路径法,但该方法未充分考虑资源约束问题。

  2关键链法在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如前所述,关键路径法在项目进度管理过程中未考虑资源约束问题。因此,基于资源约束的关键链法能更好的'处理工程进度问题。

  2.1关键链法实例分析

  假定存在5种项目资源A、B、C、D、E,其先后顺利及所使用的工期如下:C(40d)→B(40d)→E(50d);A(20d)→B(20d)→A(20d)→C(20d)→E(50d);D(20d)→B(30d)→E(50d)得出稀缺资源为B,因此项目进度管理过程中必须平衡资源B以解决资源冲突问题,从而找出关键链。A→B1→B3→B2→E;C(20d)→B2(20d)→E(25d);→B1(10d)→A(10d)→C(10d)→E(25d);D(10d)→B3(15d)→E(25d)该方法在项目进度管理中加入三大缓冲区,在保证确定环境下项目计划编制的情况下还降低了项目不确定性,利用Goldratt法最终确定出关键链为:①C(20d,FB1)→②B(20d)→E(25d,PB);①A(10d)→①B(10d)→②A(10d)→②C(10d,FB3)→E(25d,PB);D(10d,FB2)→③B(15d)→E(25d,PB)确定出关键链为:①A(10d)→①B(10d)→③(15d)→②B(20d)→E(25d,PB)。

  2.2关键链法优缺点分析

  2.2.1关键链法优点

  该方法主要有以下优点:(1)进一步提高项目的效率。该方法的理论依据为学生综合症和帕金森定律,通过使用数学、运筹学方法,结合网络计划技术,使用逆推法进行排序,在充分使用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情况下还实现了工期缩短;(2)和传统方法相比,对项目资源及技术的限制关系进行了充分考虑并实现了双重限制,更能符合实际的应用;(3)对项目管理者管理方向的调整有指引作用。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瓶颈资源进行分析,项目管理者可根据分析结果把握住项目关键因素,并将资源进行统一使用和调节,使得资源能够合理运用;(4)降低了项目的不确定性。该方法在强调项目周期的同时还指出了关键链和关键路径的关系,即关键链和关键路径无完全对应关系,还将设置缓冲区、汇入缓冲区两类时间缓冲区以及非时间资源缓冲区进一步降低项目不确定风险,提高了项目的风险把控能力。

  2.2.2关键链法缺点

  该方法的缺点主要有两个方面:(1)方法不够灵活,对事件进行局部调整困难较大。由于特定项目关键链确定后就不在轻易改变,但由于工程影响因素较多,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较大,导致关键链发生偏移,使系统发生混乱。(2)项目缓冲区虽然提供了缓冲平台,但其大小的计算需要收集大量数据,涉及大量数学计算,无疑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

  3结束语

  关键链方法是项目进度管理中比较新颖的方法,具有较多的优点,但项目进度管理的最佳办法是将关键路径与关键链进行复合使用,将资源约束问题用于关键路径上,将网络图中不同工序并行执行的关系转化为串行关系,从而得出有资源约束的关键链方法,在此基础上计算出项目、资源和输入三大缓冲区数值,并输入到关键链中。也就是说,前期使用关键路径法,确定出关键路径,后期使用关键链法实现资源约束,达到优势互补,最优化项目进度管理。

  参考文献

  [1]蔡雅莉.基于关键链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32(7):118-119.

  [2]朱建信.基于关键链的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xx.

工程项目论文2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促使中国企业加快国际战略的部署,许多国内工程承包商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开始承包国际项目。国际工程项目同国内项目相比,受到项目所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针对项目的融资问题,存在着许多的风险,这给项目承包商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加强融资风险控制意义重大。

  1 国际工程的项目融资常见模式

  对于国际工程项目的融资模式,根据项目具体协议的不同能够选择的融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项目下的融资。这种融资模式主要是由项目公司对建设项目全权负责,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进行项目的运营并获得相应的收入,项目运行结束后将所有权交还给公共部门。第二种,建设--运营--移交(BOT)项目下的融资。对于隧道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建设项目,项目公司虽然对项目建设负有责任,但是并未享有项目资产的所有权。项目公司能够对项目进行运营并获得相应的收入,最后项目的所有权由公共部门所保留。第三种,建设--移交--运营(BTO)项目下的融资。这种项目同第二种项目有相似之处,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项目只有完成建设才能够由公共部门获得项目所有权。第四种,建设--拥有--运营(BOO)项目下的融资:这类项目的所有权自始至终都由项目所有。例如,项目公司获得了私有化公路施工、电厂、移动电话等项目,项目完成后企业还能够获得项目剩余价值。因此,对于企业来讲更愿意选择使用这类项目。站在项目融资角度来看,不管是长期或者是短期拥有项目所有权,最后都需要移交给项目所有者。对于项目企业来讲,项目资产的所有权并不具有真正的价值,重点是在获得项目生产的现金流权利。第五种,建设-移交(BT)项目下的融资,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业主很可能会要求承包商协助其融资,或者要求承包商具有一定垫资能力,垫资执行项目对承包商的融资能力有较高要求,同时垫资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

  2 国际工程项目融资的风险

  2.1 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属于项目的不可控制风险,主要是因为项目进行生产运营受到了项目企业或者当地政府都难以控制的风险,这些风险涉及到企业项目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无法准确的进行预测和判断,只能够将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降低或者转移。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是政治风险;其次是法律风险;再有就是经济风险;还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不可抗力的风险。很多风险不是企业所能够准确判断的。对于在这些系统性风险来讲,对国际工程项目影响较大,如果因为这些风险造成损失,一般需要政府某种形式的补偿支持,或者由项目主导方承担。

  2.2 非系统风险

  对于国际工程项目来讲,存在非系统性的风险,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风险。建设和开发风险;经营风险;环保风险。首先,建设和开发风险。这一风险主要是体现在项目即将建设完工风险。国际工程项目中的完工风险主要体现在项目建设施工阶段,由于项目施工技术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项目不能顺利的完成或者是项目延期才能完成、项目完成却超出了工程造价预算、项目完成后没有达到工程项目设计的标准,甚至是项目停工无法顺利完成。建设和开发风险的发生会造成项目无法依照既定好的计划进行投产运营,这样就会对项目前期融资造成影响,使得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各项费用。其次,经营风险。经营风险作为国际工程项目融资的非系统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有项目生产技术风险、资源储量风险、能源以及原材料供应风险、生产经营风险、项目生产劳动力风险。最后,环保风险。由于项目企业为了能够达到当地环保部门的相关法规要求,不得已增加了项目投入或者项目因为达不到环保要求而被迫停产的风险。最近一段时间,环境问题一直是影响各个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各个国家都在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力度。如果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者受到了严格的环保要求,这就意味着项目建设者需要增加投资来改善生产环境,增加了生产成本;作為国际工程项目融资的贷款方,对于环境保护存在的风险不仅仅是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导致企业项目减少甚至是丧失了之前的经济强度。同时还表现在项目建设者无法将债务偿还,贷款方获得了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之后也同样承担相同的环境保护压力和保护责任。

  3 国际工程项目的融资风险问题

  3.1 融资认识不足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国际工程项目承包商对于融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只是简单的停留在使用低成本劳动力作为竞争力,还处在一个低级的竞争力阶段,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参与到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通常只能进行项目施工工作,对于项目建设比较有价值的各项工程参与程度较少,对于项目融资以及风险管理认识程度不够。

  3.2 汇率风险问题

  国际工程项目同国内工程相比,存在着人员、资金、物资等的跨国流动。国际工程项目受汇率影响因素是较大的,人民币的升值贬值会对项目产生较大的影响,其风险是较大的。汇率风险问题,一方面会使我国工程项目承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减弱。另一方面,会增加国际工程项目的经营风险。当前工程承包企业普遍存在着“带资承包”的情况,按照国际惯例许多大型工程项目要求承包方能够提供给业主相应的信贷支持。国际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都比较长,如果人民币升值就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4 国际工程项目融资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实现

  4.1 完善国际工程项目的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第一,加强项目风险的识别能力。对于贷款方而言,国际工程项目存在着融资风险,对于项目融资风险应该涉及到项目的各个方面。贷款方融资风险识别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以下几项因素,比如融资额度风险、资本金比例因素、担保因素、融资期限因素等。虽然贷款方很难改变市场条件、技术条件等外部影响因素,但是这些影响因素仍然可以由贷款方采取降低融资额度、提高资本金比例、增强担保和缩短融资期限等方式将风险降低。

  第二,加强对项目风险的处理能力。对于项目融资风险来讲,加强风险处理能力的关键在于让项目参与方能够把项目风险有效融入,以合同形式建立相对应的关系,形成一个风险约束体系,确保国际工程项目的融资结构能够稳健。为了能够保证项目融资的有限追索,作为国际工程项目的所有风险因素,必须能够按照某种具体的形式来分担给项目发起人以及与项目存在切身利益关系的参与者以及贷款方。因此,站在贷款方的角度来看,要想加强项目融资风险控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风险分担开来。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担项目发起人、项目公司、贷款方、承包商、政府等各方的风险,确保项目融资能够顺利完成。

  4.2 重视国际项目的宏观环境分析

  首先,在最初开始项目投标以及项目谈判工作时,一定要对工程项目所在国家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法律法规等有充分的了解。例如,作为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应该按照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这些信息包括国际工程项目的所在国政局是否稳定、经济政策是否开放、法律法规是否完整、国家经济发展具体计划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国际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做出相应的了解。其次,要对工程项目所在国家的外汇政策、金融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为国际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再就是,做好所在国家银行、信贷企业等的金融环境考察工作。作为重要的融资方式,应该对银行的实力和背景、管理情况、办事效率、各项手续费的收费水平等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特别关注与中国有过业务往来的银行,并基本确定一家备选合作银行。当地货币的稳定性、与世界主要货币的挂钩程度、是否可自由兑换等。最后,对项目所在国关于工程承包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解。重要的法律有合同法、招投标法、公司法、税法、保险法、劳工法等等;要充分注意法律上对外国公司有无限制条件,是否需要在当地注册项目公司,外国公司在当地注册的程序以及条件,此外還有对外籍劳工的限制等。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际工程的项目融资是未来国际工程的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需要重视对国际工程项目的融资的认识,从融资的国际大环境出发,针对融资模式和风险认识有足够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国际工程项目融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莲.国际工程项目融资方式和风险控制[J].江苏商论,20xx(15):95-96.

  [2] 张春萍.国际工程项目融资方式及风险分析[J].经营管理者,20xx(1):238.

  [3] 吴永.中西非地区融资+EPC总承包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J].国际工程与劳务,20xx(1):45-46.

工程项目论文3

  摘要:石油工程业务承揽项目是公司最基本的经营单元,只有做好项目管理,实现每一个经营项目都盈利,才能确保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为例,从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入手,结合当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项目管理;市场化;创效

  石油工程业务承揽项目是公司最基本的经营单元,只有做好项目管理,实现每一个经营项目都盈利,才能确保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作为一个外闯市场30多年的石油工程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并制定了配套制度,但受市场“极寒期”影响,在高油价下掩盖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油价大幅下跌、市场萎缩、服务主体多元化的大环境下,以职能管理为主导的现有项目管理机制难以满足以项目为创效核心的市场化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职能管理部门侧重于满足业务规范管理需要制定制度,考虑业务管理的完备性、责任性多,考虑项目生产运行的时效性、效益性少,更注重专业管理而不是项目创效目标,不利于项目效益最大化和项目目标的实现。如工程建设分包管理业务,分包商需要双入网、安全双认证,双认网不仅要入集团公司的投标库,还要入石工建的SSC系统,安全双认证除了有安监总局的A/B/C证外,还要有集团公司的安全培训证,程序比较烦琐,且取证时间难以保证。二是管理架构上,横向管理部门多、项目管理界面不清、职责定位不明,“九龙治水”“多头管理”现象普遍存在;纵向管理流程长,管控节点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导致决策延迟、协调乏力、效率低下,造成业务流转不畅、市场反应滞后。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协调地方关系支付资金时,需要多个环节的审批、多个文本要件,极易造成工期延误、增加运行成本、影响项目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三是部分职能部门仍然没有完全实现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把自己看成管理项目的主体,过于强调业务审批权,权力重心上移趋势明显,对项目部束缚过多,对一线缺乏灵活的决策授权和及时有效的资源支持,导致项目经理责权利难以得到有效落实,抑制了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团队市场开拓、提高运行效率的积极性。四是项目部建设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项目经理和成员选聘及考核机制不能适应市场要求;缺乏外聘项目优秀人才的引进机制,项目团队建设机制有待健全;项目部人员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差距尚未完全拉开,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激励机制建设尚未到位。

  二、思考与建议

  针对当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石油工程企业必须按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梳理优化项目管理职责定位、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着力完善项目管理的.各项机制,健全标准化制度化体系,形成权责对等、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运转高效的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1.明确各管理层级的职能定位。纵向上要明确公司、二级单位、项目部在项目管理中的定位,厘清管理界面,基于项目管理流程需要,合理分配权责。公司作为战略管理和业务管理中心,突出服务、监管、支持职能;二级单位作为项目管理和支持保障中心,负责市场开拓和项目部的直接管理,为项目运行提供各项保障;项目部作为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实施施工运行、成本管控、资金结算等工作,确保项目高效运行,实现预期目标。横向上要明确各市场、经营、财务、技术等业务部门在项目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强化服务职能,加强分工协作、信息共享,规范业务监管,杜绝职能交叉、重叠等现象,简化运行流程、加快运行节奏,为项目提供全流程的支持和保障。2.建立各业务管理部门的高效保障机制。坚持以市场为核心,以项目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强化各级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管理重心下移,精简审批事项,给予项目经营单元更多合理权限,各级管理部门重点负责统筹公司内外部相关资源,健全人才队伍、技术、商务、装备物资等支持保障体系,做好政策配套,做好项目过程中的监管和难点事项的处理和服务,狠抓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效率,从“管”项目向“服务”项目转变。3.加强项目市场化机制建设。着力落实项目经理承包经营责任制,探索外聘经理、项目骨干引进制度,建立内部市场招投标制度、内部市场关联交易制度以及项目部组建、项目部人员选聘、项目经理后备人才培养等制度。明确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发挥项目经理在项目团队中的“牛鼻子”作用,通过公开竞聘或择优推荐选聘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管理团队。最大限度下地放经营自主权,包括分包商选择权、选人用人权、收支管控权、员工绩效分配权和物资采购权等。加大对项目经理及管理团队的考核奖惩力度,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充分调动项目经理及管理团队的工作积极性。4.加强项目效益的过程管控建设。贯彻效益导向的管理原则,调整优化各项业务管理机制,将效益管控要求落实到项目运行的全流程、每个环节,建立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成本效益管控体系,引导全体员工立足岗位,转观念、抓管理、促生产、保效益。在项目前期,加强评估论证,落实专家辅助论证与分级决策机制,确保事前算赢。在项目运行中,完善经营分析、成本预警、问题整改机制,将生产、技术、安全等工作与效益,将各项工作统一到提高效率、多创效益上面。在项目完工后,落实单项目考核政策,狠抓亏损责任追究,增强员工责任心和执行力,努力消灭项目亏损。5.加强项目管理风险防控建设。以防控重大项目亏损、防范重大经营风险为目标,开展项目全面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针对项目运行的市场开发、合同、分包、资金、HSSE、采购、汇率、法律等关键环节,全面梳理潜在风险,明确关键控制点,逐项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并以制度形式加以固化,全面提高项目风险的管控能力,有效防范重大亏损、重大经营损失风险。

工程项目论文4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通信行业在市场所占份额也随之增加,通过改革和创新,通信行业中的项目和业务也越来越具有新奇特的特点。与此同时,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通信行业的风险也更加明显。因此本文将针对移动通信工程项目进行系统设计,以便更好的预防及有效规避其中的风险隐患,从而使移动通信行业更加高效、健康的运转。

  关键词: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系统设计;风险管理

  引言

  现阶段,我国主要以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信行业为主,但由于各通信企业抢占市场份额,为用户办理的业务及客户服务也越来越完善,因此,通信行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传统的风险管理系统也随之满足不了通信工程项目的需求,因此,基于通信企业新的项目和业务,必须加强有效预防风险及风险管控的能力,以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

  一、通信行业企业风险分析

  目前,通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程度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所以做好通信行业的风险预测及分析,对企业及整体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通信行业企业的风险分析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政策风险

  移动、联通、电信分别为通信行业的三大产业支柱,就其性质而言,属于国有企业,因此,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及市场的宏观调控的波动都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通信行业1业务与服务方面的政策与监管随着通信行业涉及更新的领域,通信企业的经营要面对的政策风险与部门监管也越来越多。从宏观层面看,随着中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原有法律的修改及新制订法律的出台,如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的出台,给电信业务、服务以及电信建设都将会带来深刻的影响1[]。另一方面,从业务与服务方面看,通信行业的业务经营范围将发生变化,其中必须首先解决经营许可与政府管制的问题,而在其经营过程中也将涉及更多行业及部门利益,因此,也将面临更多监管部门的监管。2体制改革相关政策风险体制改革等相关政策对通信行业的影响,使得通信企业要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如市场准人制度、基础运营商的数量方面的限制、准人的条件及范围等,都需要通信行业采取更多的关注。

  (二)市场风险

  与08年的经济危机相比,近两年的经济整体环境也不容小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明显,其对通信行业的风险也与日俱增,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大环境下,国内的移民量也随之增加,国际通讯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通信行业在业务及语言服务方面也面临更多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其涉及的市场领域也更加广阔,而市场的宏观调控对其在监管方面的力度也一定随之增加。

  (三)人才风险

  随着通信行业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激励,其面临的风险不仅是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还要面临人才竞争、人才管控方面的风险。由于通信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先进性,其对于人员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基本都是掌握产品和核心技术的人才,他们都是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技术操作一流、熟悉硬件设计、测试、产品质量、移动终端的全方位人才,而一旦这些掌握产品和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的流失,将对通信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四)环境污染风险

  移动通信中的辐射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同时通信中必须具备的移动信号塔、每家每户安装光纤时的网络线路都会造成公共电磁辐射污染。通信行业的发展再给人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环境及自身带来污染和危害,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

  二、通信行业企业风险管理实施策略

  通信行业面临上述的诸多风险的同时,也必须实施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及时预测企业风险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保证通信行业去企业的健康高效运转。

  (一)企业提高风险意识

  首先,通信企业不管是在管理层方面还是基层员工上,都要转变其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以及对企业各部门的风险预测意识,其中领导、管理层要对企业的决策及大数据(客户的全面信息)资源做好管控;其次,企业可以通过邀请专业风险管理人员或风险管控公司对管理层以及基层员工做专业的风险管理培训,加强员工的专业素养及道德素质、强化员工的岗位责任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风险意识。

  (二)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控制

  通信企业的风险往往是由于企业资产的丢失、人员管理不善,缺乏规范的业务流程所导致的。因此,规范企业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控制是降低及有效规避风险的重要举措。首先,将内部控制贯穿到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强化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调整和梳理企业的流程管理,去掉多余的、没有价值的业务流程,实现企业结构的扁平化,从基础环节控制企业将出现的风险3[]。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编制预算调整程序。对实际业务中与预算目标不一致的情况,进行及时的修改,防止生产及销售环节中的风险产生;建立企业预警系统,在企业各个部门设立预警系统,一旦某个部门出现突发状况,可以将企业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如财务部门出现资金方面的漏洞、谎报等现象预警系统就会发出警报,帮助企业做好风险的管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信企业工程项目系统是一套标准、有序的系统化工程项目,风险管控问题已经成为目前通信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要求企业人员不断强化自身素质以及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规范化,不断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为通信企业能够稳定经营、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工程项目论文5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致使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出现了重大变革,从20xx年起,我国建设主管部门规定,今后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必须是有专业执业资格的项目建造师来担任,一改原来的一次性项目经理来实施施工管理的做法,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变革,由此而确定了建造师在未来项目建设管理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其应如何发挥其自身的作用,这是摆在我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建造师——制度再好,应防止变调建造师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具有其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我国今后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发展的方向。

  原来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主要是由一次性的项目经理来担当的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可转化为有专业执业资格的项目建造师担当,完成了由最初企业评定、推荐、报请到上级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合格后颁发项目经理证书资格,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下的一种典型的政府行政审批行为,是一种政府行为过多干扰建筑市场的体现。

  第一、建筑市场所包含着市场主体各方行为都应市场机制最终来调节,国家根据当前建筑市场的运行特点,并结合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项目建造师的做法很有必要,这也是与国外建筑市场接轨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外经济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因此探索如何适应国外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为我国施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更多的市场竞争奠定基础。

  第二、项目建造师采用市场公开选拔考核机制有利于我国宏观建筑大市场的发展。目前,国家人事部、建设部根据我国建筑市场的现状及国外一些成熟的项目法施工管理经验,制定并出台了有关报考项目建造师的报名条件、复习材料、考试范围,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每年考试一次的命题报考制度,形成了公平、公开、平等、竞争的选拔平台,更有利于我国整个建筑市场的开放程度,最终使我国建筑市场资源的配制更加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从而使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现实。

  然而事实上,经过近5年的发展,工程项目建造师队伍不断壮大,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建造师的管理和使用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第一、项目建造师在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着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作为从事项目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都乐意、也想参与项目建造师的报名考试,这种热,一方面说明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变革已得到公众的认可;而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有项目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专业证书的管理人员并不一定都能得到使用,而有的没有建造师执业资格的项目经理仍能从事项目管理负责的现象比较多见,有的虽是建造师,但是不被建筑施工企业领导重视和使用的现象也是比较多的,这种在企业领导人的“冷”与从事项目管理人员想得到建造师资格证书的“热”值得深思。

  第二、项目建造师资格证书变成了一种标签。由于项目建造师资格证书的来源渠道不同,势必会导致项目建造师队伍中出现了差别。目前,我国建造师来源一共有两种不同的渠道:一种是未经考试直接转成建造师;另一种是经过严格考试合格的建造师。

  (1)前者大多是国家或地方所有、企业规模庞大、经济实力雄厚的、享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国有大中型或者是民营独资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法人代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一些拥有特殊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过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的项目经理,其业绩突出、多次荣获过国家省部级奖励或者是有特殊贡献的项目经理,由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上报给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审批后直接转为项目建造师的,这些人由企业负责人自然过渡到项目建造师是不经考试、但必须经过国家人事部、建设部评价而审批后。显而易见,这类人获取项目建造师的资格证书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这类获取建造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却大都不在一线项目上从事生产管理,不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直接参与者,而是仅仅起到了一个身份的标识符号而异,因为任何一个项目工程管理毕竟都是靠建造师来直接管理实现的。

  (2)后者是指符合国家制定的报考条件的专业管理人员通过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项目建造师证书的人员。其中这里面即包括从事过工程管理或正在从事着工程项目经理职务、以及其他只从事过或正在从事工程管理的非项目经理的人员,这些人员只有通过每年一次的全国通考、达到全国统一划定的合格线后,才能获得建造师资格证书。

  其实,这类人员想获取建造师资格证书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类人员获得建造师资格的多少是关系到我国今后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建造师来充实和提高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这才是我国工程建设管理变革的最终目的,可以说,如果基层一线工程建设管理由建造师来担当,那么我国项目管理水平才有可能得到质的变化。

  二、建造师——一旦拥有,从业不用愁从事项目管理人员想得到建造师资格证书的“热”度较高。

  建造师在从事建筑施工行业职工眼里无疑是一只体现自身价值的“护身符”,呈现出相当热的现象,就其原因有三:

  一是建造师的含金量高,从事管理人员一旦获取项目建造师证书,就可以在为企业做贡献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以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从事管理人员都想考取项目建造师,大有“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之势。

  二是国家赋予了建造师的法律地位。因为,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多少已与企业施工资质相挂钩,可以说,一个企业拥有建造师的多少,就可以衡量出一个施工企业规模大小、有无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否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等,所以建造师证书已经成为今后企业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建筑法》第14条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在执业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20xx年12月5日,人事部、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人发[20xx]111号),该文。件的下发,标志着我国建立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工作已正式启动。20xx年,国家建设部第241号文件制定下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中第398条明确规定:“企业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超过60岁以上人数比例不得超过15%,技术专业管理人员年龄限制在60周岁以下:”企业从事人员在两家以上企业注册或受聘的不予认定。其证书上的单位必须与申报单位名称一致:“申报特级资质的企业应具有不少于5名专业项目建造师,并且注册的建造师或项目经理人数应按照企业申报的资质标准规定的最高值进行考察。”20xx年12月28日建设部又下发了《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3号),20xx年7月4日建设部又下发了《关于印发〈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试行)的通知》,进一步从工程类别、项目名称、项目规模等加以划细划。

  三是建造师是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门坎”。国家明文规定: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招标方案中都会明确标识该工程必须有注册建造师来承建,而且项目一旦中标后,其投标时的项目建造师执业注册资格都要上缴到业主方加以保管,直到该项目的竣工验收,从施工开始再到工程的完结,这期间的项目建造师证书都必须在工地现场使用,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就会影响到对项目建造师业绩考核。同时,伴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而作为企业而言,可以破产倒闭,而作为从事建筑行业的管理人来讲,为了生活还得自找门路,今后建造师将会在整个施工行业里加以流动,可以不受地域、单位的限制,拥有建造师资格证书也是项目管理人员今后谋生的一种重要手段和依靠。

  所以考取项目建造师证书人数之多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对项目建造师制度的推行与使用放到了相当高的地位,备受工程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

  三、建造师——获证之难,难于“上青天”

  第一、报考人数基数特大。企业项目管理人员队伍不断增加。多年来,随着我国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数采用了雇佣农民工从事一线生产,建筑施工企业已走向项目管理的道路,建筑企业自有施工队伍已经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已退出了建筑市场,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增多,再加上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工程施工的增多,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学历结构、专业层次的差别、年龄也都趋向了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可以说随着我国建筑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从事施工管理人员的比例会愈加增加,这也是近几年来,我国建造师报考人数不断增加、命题越来越难的重要原因。

  第二、国家规定的报考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宽泛,但每年能通过全国统一制定的建造师合格分数线的并不多,据说,近几年,一般都在20%-30%之间……

  第三、国家已制定出比较统一、规范的建造师考试和使用制度。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招标方案中都会明确标识该工程必须有注册建造师来承建,而且项目一旦中标后,其投标时的项目建造师执业注册资格都要上缴到业主方加以保管,直止该项目的竣工验收,从施工开始再到工程的完结,这期间的项目建造师证书都必须在工地现场使用,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就会影响到对项目建造师业绩考核。所以,要想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就得正视建造师的作用。

  三、建造师——智勇双谋,选用须思量近几年来,我国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推行了项目建造师执业制度,一时间,考取建造师之热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然而,在施工企业领导选用建造师担当项目经理职务上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冷淡”,有的项目建造师甚至遭受到了看似不公平的“待遇”,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项目建造师获得多数是考试合格后注册的,往往在施工企业实际工作当中,有些项目建造师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其实际组织工作能力较差,也就是说,缺乏实干、可操作的具体办法,这在企业领导人眼里“建造师的水份”太多,真正地能担当起项目经理的组织管理综合能力的项目建造师并不多,正如俗话说得那样:“中看不中用”,“瘸腿现象”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关键还在于由施工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一是施工行业属于流动性强、室外高处作业多、危险性较大的行业。

  二是目前施工企业原始资本积累较差,行业内的企业机械化装备率不高,导致一些新的施工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具的使用较差,如此以来,势必造成多数施工企业职工劳动强度过大、劳动生产率低下,更有甚者,有的干工程目建设,有的企业仍是搞“疲劳战术”、“人海战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不高,施工企业成为弱势群体、普遍存在着微利经营的现象。

  三是建筑市场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建筑施工市成场完全放开,同行业内部、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建筑施工行业已经是完全、开放的市场,它与其它行业不同,所有的承建工程项目都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关联性比较紧,再就是风险性比较高,有些工程即使中标了,但不一定都能赢利,有的工程表面上看起来能挣钱,但实际操作起来,有的却出现了亏损。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是在变动着,也是不依施工企业的意愿而转移的,另一方面,也在工程项目管理上表现得灵活,应对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要强。所以从事项管理的人不仅仅是会干、而且也得会算,更得善战,也就是说,搞工程项目建设需要的是“将”才和“帅”才兼备的建造师来承担项目经理的这个重任,但遗憾的是:多数建造师能胜任项目经理职责的并不多,所以造成某些建造师在施工企业里坐“冷板凳”的现象是不足为奇的。

  四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更加关注项目成本。作为以赢利为目的的施工企业领导最看重、也是最关心的无外乎两个方面:第一如何科学管理,降低施工成本,增加赢利空间;第二是必须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前或按期完工。作为施工企业领导人其更加关注的是一线工程能够赢得多大的经济效益,能否在有效的时间内、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那才是硬指标。因此,在当前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项目管理人员虽然有建造师资格证书,但有的却难以担任项目经理,不被重用,而有的项目经理很能力能完全胜任项目经理,但却又考不出建造师资格证书,这种看似“冷待”建造师的现象也是不难理解的。

  四、建造师——扶上马,还需送一程

  近几年来,我国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愈加规范和完善,国内建筑市场经济秩序基本上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平、公正、公开、平等的良好局面,由此,也为建造师今后走上项目管理的岗位奠定了有利条件;大建筑市场的确立将会给建造师自由流动、取代项目经理,迈上了跨入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门槛。国务院文件(国发[20xx]5号)规定:“取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审核,由注册建造师代替。”人事部、建设部联合下发的《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建造师注册后,有权以建造师名义担任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项目经理及从事其施工活动的管理。大中型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必须由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的建造师担任。注册建造师资格是担任大中型工程项目经理的一项必要条件,是国家的强制性要求,标志着在我国已实行了十几年的项目经理资质行政审批制度,将逐步由国家注册建造师执业制度代替。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施工行业总体建设规模庞大,而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还较少,还远远地满足不了目前建设规模的需要,因此,短期内建造师还无法完全取代项目经理。

  第一、目前项目经理过渡为建造师必须经国家举办的考试与考核。但是在基层从事项目经理管理工作的大多是实干性比较强,而理论知识较为匮乏,这就无形中形成了“项目建造师资格”门坎高,导致了大部分项目经理难以通过考试取得建造师资格。以某省为例,目前全省从现实需要看,该省全年需要10万名左右项目经理,但是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取得建造师资格证书的仅有20万余人,全省约有70%以上的施工企业难以达到建设部要求的建造师的数量。从目前取得建造师资格证书人员结构上看,没有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员约占70%左右。而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取得资格证书的所占比例过低。

  第二、按照人事部、建设部规定的企业拥有的建造师数量与企业资质高低相挂钩。但是目前大多数建筑业企业却达不到这个标准。由于施工行业是高危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工作环境与条件比较差,施工企业难以吸收素质较高的大中专毕业生,由于高素质人才比较匮乏,符合报考建造师条件的不是很多。

  由此可见,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如何加快由建造师来取代项目经理的进程,值得加以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在推行建造师资格证书制度上更需要“扶上马,送一程”。

  (1)建造师考试难度要降低、降低报考资格门槛,增加通过率。最近,国家建设部又延长了项目经理可以临时过渡到建造师的5年时间,以便使项目经理在搞好工程项目管理的同时,能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准备参与项目建造师的考试和考核工作。

  (2)国家人事部、建设部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考试次数,如能将每年一度的考试改为每年两次报考建造师,以增加建造师数量。同时,也要对当前建造师考取办法进行改革,对于那些工作年限较长、长期从事基层施工、拥有施工组织经验且有业绩较好、职业道德水准较高的项目经理,不妨采用推荐与评审相合的办法,给他们颁发建造师资格证书。

  (3)施工企业要加快吸引人才、全面引进人才的步伐,做好人才的储备。

工程项目论文6

  【摘要】 长期以来,工程建设企业往往采用设计概算的方式确定工程项目的投资计划,然而由于物价、汇率的波动造成项目资金计划与实际成本相差较大。同时,由于建设过程中的原材料、人工成本动态变化、市场投资主体的复杂化等都给工程建设企业造成了资金计划制定上的困难。本文梳理了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加强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编制与执行的措施。

  【关键词】 工程项目 资金计划 编制 执行

  一、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的主要内容

  资金计划是指企业为保持充分的资金流动性与合理的资本结构,而采取的资金使用与投放的计划。资金计划涉及到企业一切经济活动造成的资金流入与流出,是对企业经营资金活动的全面、系统规划。工程项目资金计划涉及工程建设的材料费、人工费、工地管理费、机械费、工程款收入等各项收入支出,收入支出项目众多。根据收入支出的分类大致可分为:支付计划、工程款收入计划、现金流量计划、融资计划四方面。

  1、支付计划

  支付计划是指根据工程项目工期计划的进度对其成本费用进行确定,工程项目的支付计划大致有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用、工地管理费、分包工程款费用以及诸如保险费与利息等的其它费用支付计划。编制工程项目资金支付计划时,需要注意:

(1)工程项目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资金的支出与编制的支付计划会出现不同步的现象。合同签订后承包商即开始施工准备,包括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调运、施工人员的培训、临时设备搭建等现场布置工作都需要一定资金,该类支出将纳入人工费用、材料费、机械费以及现场管理费科目并分摊于工程报价,在后续项目进度款中得以收回或作为工程开办费得以提前收取。

  (2)支付计划中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材料价值,然而材料采购货款会根据采购合同的规定采用不同支付方式,造成实际支付与支付计划的不一致。

  2、工程项目收入计划

  工程项目收入计划是指工程承包商按照合同规定的付款方式收到的甲方支付的工程款。对于工程项目收入计划的制定,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付款方式。通常付款方式有:按照工程进度付款;工程预付款,即合同签订后,甲方会预付一笔工程款供承包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该款项将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度按比例予以扣除;按照自然月进行拨款,即在每个月末对当月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核算并星辰当月工程款,然而由于完成工作量的核算通常还需工程师的核算,再经甲方付款,中间过程长达一至两个月,造成实际工程款比成本计划要滞后1—2个月;按照工程的形象进度付款,即按照工程的开工、基础完工、主体完工、竣工等几个阶段按一定比例进行付款;带资承包支付方式,即甲方无工程资金,由承包商垫资,在工程结束后再支付工程款或将工程收益作为还款方式。

  3、现金流量计划

  现金流量计划表的制定建立在支付计划与工程项目收入计划的基础上,通常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现。现金流量计划的制定的思路为:按照时间顺序将工程羡慕支付计划与收入计划罗列在同一表格,计算出承包商各期收支净额,并汇总工程期末的累计月,即可形成工程项目的现金流量计划表。

  4、资金筹集计划

  基于现金流量计划,可以对承包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期现金流量状况。倘若各期现金流均为正值,则不需要承包商进行融资活动。然而由于现代工程的付款条件愈加严格,承包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资金不足问题。因此,项目承包商需要根据现金流量计划合理制定融资计划。

  二、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工程项目付款条件的日趋苛刻,加之原材料、人工成本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日益加剧。投资风险加剧的同时,工程承包商垫资的现象也渐趋普遍,进一步压缩工程承包商的利润空间。如何明确企业项目建设成本、项目资金占用成本、企业现金流量成为承包商经营面临的重大问题。

  工程项目资金计划能够有效通过分析项目现金流量,为承包商项目成本控制以及流动性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指导。从而在有效提高工程承包商项目收益的同时,又通过合理确定融资计划而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首先,通过制定完善合理的项目现金流量表,承包商可以根据现金流量表制定合适的融资计划,充分保障了企业的流动性,减低了企业财务风险。其次,通过计算工程项目中承包商垫资的机会成本,从而将该部分利息支出纳入报价中,从而提高了承包商的利润空间。同时,承包商亦可通过分析项目现金流量特点,有针对地对制定其融资计划,根据融资需求确定适宜的融资渠道,减低融资成本,提高承包商经济效益。

  三、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的编制

  提高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的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首先,要建立多层次的项目资金计划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权责,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协调的资金计划编制组织体系。其次,要严格资金计划编制的程序。通过对资金计划编制程序的规范化,可以有效避免资金制定过程中的人为主管因素,提高编制的严肃性、客观性与科学性。再次,要明确计划编制的数据基础,提高资金计划编制的准确性与客观性。最后,在资金计划制定过程中,要注意各项计划制定的细节与特点,提升其准确性。

  1、建立多层次的项目资金计划管理组织体系

  首先,组建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管理委员会,作为工程项目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承包商资金计划规章制度、编制程序与规范的审批,项目资金计划编制的审批等事务。成立资金计划管理办公室,作为工程项目的执行机构,负责制定资金计划规章制度、资金编制程序与规范、计划执行的考核体系与激烈体制,同时负责审核批准各部门提交的资金使用计划,监督施工单位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等。

  2、建立严格的资金计划编制程序

  首先,施工企业各职能部门编制资金计划审批表。各职能部门要充分了解施工图纸、施工现场状况,根据施工计划的进程分别制定本部门的资金投放计划并填制资金计划审批表。其次,资金计划办公室审批各部门提交的资金计划审批表,确定审批的金额。再次,各职能部门根据获批的资金额度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并根据项目施工情况认真记录资金实际使用情况。最后,资金计划办公室对各职能部门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内容包括资金余额、差异额等。

3、明确资金计划的编制依据

  编制资金计划时,要确保编制依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资金计划的编制依据主要有:最终确定的施工图纸;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组织实际;施工图计划;施工现场勘察数据资料;建筑的具体资料等。需要着重注意的'时:资金计划要与施工计划尽量一致,以减少资金计划编制的工作量。

  4、制定科学合理的支付计划、项目收入计划、现金流量计划与资金筹集计划

  支付计划的制定。项目支出计划的编制是承包商资金计划编制的核心部分,应当得到最充分的重视。首先,支付计划的编制要坚持紧跟市场价格行情、工程工作量的原则确定具体成本。要施工当地工资标准以及施工所在地的劳动力、原材料等情况,详细编制项目各项成本的具体单价,且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其施工进度确定各阶段的成本费用。其次,要注意原材料、机械设备成本的确定。在编制原材料成本时,不仅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消耗价值,还要考虑到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订货、运输、包装、保险费、验收入库、储存等一些列活动产生的成分费用。

  项目收入计划的编制。首先,要注重与甲方单位合同签订环节。加强合同条款的谈判力度,尽量争取对承包商有利的付款方式。同时,要向业务员灌输公司整理利益的意识,时刻关注付款条件的利弊分析,当面对付款条件很差但利润高的项目时,要慎重斟酌。其次,严格按照合同确定的付款条件编制收入计划。其次,加强与甲方单位的及时沟通交流,敦促其及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项目款项。项目经理要每个月度向甲方单位提交工程完工进度款申请,加强工程进度款的及时回收。最后,建立拖欠的工程款的回收机制。加强应收账款的动态监督,紧密关注甲方单位的经营状况以及流动性情况,一旦发现业主出现任何危机动向,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要建立应收账款责任制度,将应收账款的回收分配到相应责任人,提高相关人员应收账款的回收积极性与责任心。建立应收账款激励机制,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纳入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中,激励相关人员对应收账款回收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的执行

  1、构建完备的资金计划执行监督与审计机制

  首先,推进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编制、执行等信息的网络化共享平台。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采购、验收入库、资产的日常管理等实现信息化,构建网络化的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从而提高资金计划办公室对各职能部门成本费用、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现资金使用异常情况,要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了解异常情况发生的原因。对于非正常原因引起的施工成本飙升,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控制项目施工成本。其次,要加强对各职能部门的审计工作,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其资金计划编制依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计,提高各职能部门编制资金计划申请表的准确性。

  2、将资金计划的执行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涵盖资金计划执行情况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将各部门资金计划的执行数据作为绩效评价考核指标,采用科学方法对其进行量化。其次,对各职能部门资金计划执行情况的量化指标进行赋值,该类指标的复制要参考同业做法或参考资金计划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大小进行确定。最后,要建立资金计划执行的激励机制。根据各职能部门资金执行情况,对执行情况良好的部门或个人进行奖励,奖励可以以年终奖、绩效奖、晋升等等形式进行。对于执行情况差的部门,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从而有效提高各部门与个人对资金计划执行的重视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王苏顺、张万青、单晓青:承包商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xx(18).

  [2] 马勇:刍议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J].财会学习,20xx(9).

  [3] 冯月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资金计划编制初探[J].中国市场,20xx

  (45).

  [4] 刘强:对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

  (6).

  [5] 刘安勤、陈飓:施工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探讨[J].水力发电,20xx(1).

工程项目论文7

  当前部门参建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本身就是为企业发展和转型做好前置准备工作,项目计划系列有序性建设往往是企业转型定位的发动机和力量源泉,作为企业发展转型前期准备的参与建设者,要做到工程建设手续依法合规、根据立项批复控制投资,保质保量确保工期,为公司推进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工作贡献力量,要按照活动和项目要求,跟上企业项目工作步伐,在思想自省、行动自觉、工作自励上下功夫。

  企业转型发展有几点零版,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也有1.0和2.0要跟上公司步伐。1.0对应的是经验型管理,管理者依赖于自有经验而进行管理,本质上是边做边完善的管理;2.0对应的是科学型管理,它以科学管理为核心,追求标准化和流程化(原集团对项目的批复中有要求“科学管理“)。

  一、管理1.0:经验型管理,且行且摸索

  经验型管理具有其灵活性和便利性,也能获得相当好效果,尤其在项目的前期,根据市场和建设的需求,对于事项实施和方案制定及图纸审核,在现有公司领导、部门主要管理人员和顾问的不同各环节经验,以及结合对外考察项目学习完善经验,会对推进项目落地实施和后期高效按图施工有极大的积极意义。经验型管理相对于后期专业性和工种多的实施工作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管理者往往以其个人经验展开工作;在具体施工管理过程中,缺乏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对流程的控制,随意性较强,加上管理目标并不是太明确,人员和专业性不足并缺乏激励机制,也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形成不了群策群力,在实际执行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不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管理2.0:科学型管理,技术至上(公司对部门明确要求是技术管理)

  科学管理就是工作分解、管理补充与培训、绩效考核。

  1、工作分解方面,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往往忽视对整个流程的控制,而科学管理则将每一项具体工作的动作(流程)进行分解,确定完成该项动作(流程)的优佳方法,从而基于该方法确定每一个动作(流程)所需要的'控制点,整个结果成为一套标准体系。我们项目后期往往都上下着急或你急他不急赶工期还这事那事的,本质上是平时无标准管理体系放松管理的积累,好的施工管理是在随施工过程中,根据管理体系予以持续工作控制和问题纠偏,从而确保最终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2、管理补充与培训方面,基于上面的标准体系,项目补充满足相应条件的管理人员,并对所有项目管理人员按照这个标准去培训。具体到工作中,要求每一个动作(流程)都必须按照标准规范来进行。在标准规范前,不需要管理的每个人的过多思考,需要的是反复查验的管理执行。项目管理本身对于各方既是共性又是矛盾的,共性都是成本管理,矛盾也是成本管理,对于我们要控制好投资、质量、安全、工期,让各协助单位人员安排到位、通过认质认价用性价比高的材料、机械准备要充足、按照合同工期予以完成等等。参建协助单位是怎么糊弄你多要钱,少上人、材料质一般但价高、机械能少就少,工期一拖再拖等等。

  3、绩效考核方面,实行浮动施工现场管理绩效激励制。绩效工资的高与低取决于所有项目管理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的管理成果。工程都知道参建协助单位变更和管理施工人员流动性巨大,部门每个项目管理人员您和他既不是同事也不是朋友,在工作上按照合同和工程管理办法予以贯彻执行,是管理与工作指令的关系,不要等同他们中的一员,是甲方管理人员就要站好位负好责,这样对方也尊重你,获得尊重不是话上、重要的是管理事上。

  科学管理要比经验型管理高许多工作效率,管理在生产要素中的重要性,也得到了重视。科学管理是一种控制式管理,合理的控制尤其在项目施工管理上是必要的。

  三、因时因事制宜,合适的才是好的管理

  好的管理往往是一种综合性的应用形态。对于项目前期阶段来说,往往经验型管理就是优的管理模式;对于施工阶段来说,科学管理则必不可缺。科学项目制管理是对前期经验管理的支撑和保障,这样才能预防后院不起火,使公司领导和各参建部门主要管理人员有精力和时间去做好每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和整体控制。工程项目无小事,提高自我责任意识、加强工程技术管理,努力形成项目制施工现场管理团队雏形,在工程投资、质量、安全、进度的控制上,依据办法制度管理、确保各工程项目按照合同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工程项目论文8

  在合同谈判中双方应确定设备采购的时间表、工程变更的处理程序、联合设计和培训的详细方案,规定合同款项的支付办法,还有对于可预见的设备变更规定变更的原则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合同双方的利益。

  机电工程项目招标的存在的问题

  机电工程项目招标中可能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把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两个最根本的问题:一是工程标段划分和资格审查标准制定的不合理,二是中标原则的问题。

  1标段划分和资格审查标准制定的不合理

  尽管在交通部20xx年颁布的第7号部长令《公路建设四项制度实施办法》中第十八条规定:高速公路工程分标段招标,招标人应合理划分标段,合理确定工期。但招标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大多还是由招标中标段划分和资格审查标准不合理引起的。这类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同路段机电工程的规模不同,另外还存在部分项目需要分期实施,所以在实际情况中的.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标段划分差异较大,难以制定出统一的规则。比如说,由于业主的经验不足,在一个规模较小的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还将三大系统分为三个标段,这样的标段划分方式就非常值得商讨;有的业主要求施工单位在最近三年内完成多少业绩,是否如期完工,并且完工是需要通过由交通质量监督部门检测,附加一些施工单位不容易完成的条件,可以说这样的招标项目是为某些潜在的投标人量身定制。由此不难看出,招标中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标段的划分和资格预审标准的制定。

  2中标原则的问题

  招标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中标原则的选择。在我国的招投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标原则:1)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2)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在平常的说法中,第一种中标原则被称之为综合打分法,第二种称之为最低价法。目前最低价法被一些施工企业甚至包括许多业主纷纷指责,颇具争议。其实,笔者认为,综合评分法和最低价法各有各的优势和缺点,并不能一概而论。从综合评分法来说其本身就集优点和缺点于一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淘汰恶性竞争者,有可能选到一个好的承包商,但在业主编制打分项目时,可以人为地设定一些带有限制性的条件,而且评标时,还是评标委员人为地打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为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综合评分法的随意性也比较大。而对于最低价法来说,最低价中标事实上就是在满足技术标准且经过评审的合理最低价中标,其主要缺点是设备的档次较难控制,施工过程中业主工程管理的难度比较大,其优点是评标简单且标准客观。那么,究竟如何选择中标原则?在现阶段,被施工单位和业主认可的是合乎技术规范的最低价中标,因为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使评价体系更加标准、客观。解决招标中上述两个问题的关键是,业主要规范地进行招投标和工程项目的程序管理,那么,怎样才能合理地实施项目招标程序管理呢?

  怎样合理地实施项目招标程序管理

  1加强招标文件编制制度,制定出科学、合理地招标文件

  注重审核招标文件的严肃性,提高招标文件的合理性,保证招标文件的约束力。以前就有业主单位由于缺乏机电工程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只是简单地委托某个设计单位来设计招标文件,从而导致招标文件对于施工过程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所以招标业主单位应委托技术实力雄厚、责任心强、信誉度高的设计单位设计招标文件,设计单位应对具体路段的具体情况实地勘查、仔细分析,避免完全“照搬照抄”以前工程设计内容的情况发生。而业主单位也应培养自己这方高水平的机电工程人才,把好招标文件的审核关。

  2运用“综合实力中标”策略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市场上普遍都采取“最低价中标”的策略,但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市场操作不规范,而且是由投标人的投标价格决定标底的“无标底“评标法,在招标过程中,甚至有中标价远远低于合同价的情况出现,许多不正当的竞争现象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标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只能通过降低施工质量或变更合同来获取利润,那么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业主的利益。因此,业主应采取“综合实力中标”策略,首先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底,然后再对投标人技术实力、工程业绩、信誉度、服务能力和知名度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其中投标价与综合实力评价各占50%。业主应在高速公路建设机电工程项目中广泛征求机电工程设计单位、有施工经验的集成商以及一些使用和管理单位的意见,重视方案论证、招投标、技术完善、施工设计以及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中的相互配合的问题,进一步保障自身的利益。

工程项目论文9

  摘 要:1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1.1繁琐复杂 配网工程项目的管理涉及到多个阶段、多个环节、多个部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间的有效配合,也需要不同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所以实际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既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还要注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论文发表,发表建筑设备工程论文,项目质量管理论文投稿

  1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1.1繁琐复杂

  配网工程项目的管理涉及到多个阶段、多个环节、多个部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间的有效配合,也需要不同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所以实际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既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还要注重同其他部门展开沟通和交流,这其中涉及到各个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也涉及到沟通技巧。

  1.2创新性

  配网工程项目管理从理念到方法再到具体执行都必须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既要发挥传统管理模式或方法的优势,又要积极开拓创新,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来全面分析,善于依靠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例如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来实现工程项目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

  1.3全周期性

  对于配网工程项目管理来说,其管理工作需要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始终,从工程立项到图纸设计,到组织施工,再到后期的竣工验收都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管理,而且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管理任务,其管理属于全周期性的管理。

  2掌握控制流程和方法

  配网工程项目的管控必须遵循一定的流程,而且要明确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需要履行的职责和任务。总的来看,应围绕事前、事中和事后来全过程掌控。

  2.1事前控制

  项目建设前期必须围绕项目做好各项控制与管理,其中主要围绕施工设计图、工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材料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方面展开,做好施工前期的一切准备,为工程正式建设开工创造有利条件。

  2.2事中管理

  事中管理主要是指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也是配网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这其中既涵盖技术管理,又包括程序管控、关系协调等,其中要重点做好不同工序之间的衔接,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功效,为工程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打造出高质量的配网工程项目。

  2.3事后控制

  工程项目竣工后,同样也要围绕工程建设结果展开检查与监督,重点验收关键环节,例如隐蔽工程;同时,也要做好工程材料、技术文件等的检查,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具专业性、合理性。

  3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创优中的控制策略

  3.1做好目标规划

  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创优需要一套明确、完善、系统的目标与规划,项目建设与管理前必须做好目标设定与科学规划工作,形成一套清晰、系统的项目管理目标与规划,这其中要确保目标的科学性、规划的系统性。根据设定的目标来逐步分配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明确不同部门的责任,达到人员力量、技术力量、资源力量等的合理分配,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3.2重视资料文件的管理

  配网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管理离不开资料文件的支持,特别是技术资料、施工进度文件等都已经成为工程项目建设资料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些资料或文件能够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支持和依据,所以应该将工程资料文件管理例如技术管理范围内,设立特定的资料管理部实行专门的、专业化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不同部门的技术文件和相关材料,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客观性,保证文件资料的标准性、合理性,从而使技术文件资料等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3.3加强技术管理

  配网工程项目建设离不开专业技术的支持,先进的工程技术是支持工程建设的硬性条件,因此工程技术管理必然要引起项目管理的充分重视。电力企业必须加强技术管理,加快发展和使用先进技术,不断优化完善传统技术,加大对电力工程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和培养力度,为配网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同时,电力企业必须立足与自身实力来适当地选择新型材料、创新性工艺以及高端技术,既要发挥传统技术的优势,又要辅助新型技术的支持,加快技术的优化、改进与创新,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质量。

  3.4注重协调管理

  配网工程项目的管理涉及到多个阶段、多个环节、多个部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间的有效配合,也需要不同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这其中体现出协调、协作沟通的.重要性,为了支持和促进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应该在项目工程建设开始前制定并颁发统一的协调协作制度规范,要求各个责任方、参与方都能够根据规范与规定来主动配合协调管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协调处理解决。同时,还应该定时组织开展协调会议,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和问题来组织协调,确保不同施工方之间能够相互支持、相互带动,共同促进问题的高效合理解决,维护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也要集中围绕参建方监督其行为,对于违反协调规章制度,不配合管理的参建方依照规定予以警告或惩处。

  3.5重视工程环境管理

  对于配网工程项目来说,容易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等,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的初始阶段就是要做好相关影响性因素的分析和调查,明确这些因素的影响范围,再对应编制合理的应对策略。要参照已有的配网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来创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系统,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各个投资主体的愿望和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国家行政机构、企业单位等可能对项目建设带来的影响,从而打造出一个符合工程实际、达到各项标准的项目管理目标系统。

  3.6加强质量控制与监管

  质量是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和灵魂,一切管理工作的开展都应该围绕质量进行,因为只有合格的工程质量水平,才能达到管理创优的目标,才使得工程项目管理更有意义。质量控制意识应该贯穿于配网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形成积极的质量管控理念,从工程立项到实际操作施工,再到后期的竣工验收都要围绕质量检查与监督,例如:工程立项阶段要重点分析项目的可行性,要组织行业专家召开论证会议,围绕工程项目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经济性等展开细致全面的分析;项目建设施工阶段则要重点加大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的管理,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注重施工前后顺序的协调,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应急预案,维护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时期也要重点加强对工程质量的验收和监察,特别是对于一些隐蔽工程,必须重点加以监察,以此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发挥创优管理的作用,打造出高水平、高质量的配网工程。

  4结语

  配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长期工作,它需要项目管理人员投入精力和时间,需要一份责任心,要意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打造出高水平、高质量的项目工程。

工程项目论文10

  【摘 要】

  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施工阶段各方面工作的好坏对工程建设产品优劣的影响是难以更改的。因此,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索赔

  1.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设计、设备询价等系统运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直辖市和控制,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最终的实施阶段,是形成工程产品的最后一步,施工阶段各方面工作的好坏对工程建设产品优劣的影响是难以更改的。

  2.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

  3.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形成独立的主题.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工程索赔也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些索赔条款可以作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尽管工程索赔的解不是唯一的但却是可以计量的利用合同条款或堆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4.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式合同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例如: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稳定且承包单位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中小型工程项目,实际造价突破计划造价的可能性不大,其风险量较小,可以采用自留加风险控制策略,用总价合同的报价方式;对予工程量变化的可能性及变化幅度均较大的工程项目,其风险量较大,应采用风险转移策略,用单价合同报价方式,将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全部转移给甲方;对于无法测算成本状况的工程,贸然估价将导致极大风险,只能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将工程风险全部转移给建设方。对承包商而言,不善于工期索赔必然导致工期延误的风险;不善于费用索赔必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亏本.实践证明,如果善于进行施工索赔,其索赔金额往往大于投标报价中的利润部分。因此,树立合同意识、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对降低工程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5.非计量风险的防范

  非计量风险指政治、经济及不可抗力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战争、动乱、政变、法律制度的变化等;经济风险包括:外汇风险、通货膨胀、保护主义及税收歧视等.这些风险在国际工程中经常遇到.政治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将导致灾害性后果,常常被称作“致命风险”。对于政治风险,只能作定性分折与预测,承包商应在投标决策阶段加强调查研究。经济风险一般不可避免,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对于若干种经济风险预测的数学方法,由于置信度较低,不宜作为项目的决策依据。

  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和泥石流、泉眼、流砂等.按照一般合同条件,这类风险应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承包商一般只能得到工期延误的补偿。

  6.非计量风险管理和措施

  在项目目标设计阶段,对影响项目目标的重大风险进行预测,研究各风险状况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即进行项目的敏感性分析。

  在投标报价前,分析业主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业主的工程款落实情况和支付信誉;在编标报价阶段,要熟悉招标文件,做好现场勘查,在单价和总价中考虑风险因素;在订立合同阶段,对于过分刻苛的合同条款提出修改要求,以减少合同风险。

  7.工程风险与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

  8.工程风险因素的辩识与分类

  建设工程项目是复杂的开放系统,长期以来,工程风险的研究一直沿用分析方法和模拟方法。由于项目的内部结构、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及外界干扰的复杂性,在构造问题的结构与变量的相互关系时,分析方法与模拟方法均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及所引起的后果均得不到确切表示。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哪些只能作定性分析,哪些可以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

  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从性质上分析,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但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9.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除进行工程、设备、人身事故等保险外,还应通过保险机制减轻风险损失;通过分包合同向分包商转移风险;合理控制风险费。 [科]

  【参考文献】

  [1]钱昆润.建筑工程合同与索赔管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2]前明辉.项目管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

  [3]全国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工程项目论文11

  计算机应用技术将工程项目管理产生的各项数据进行统一整理,并进行处理分析,从而达到管理人员所需,在工程项目管理实际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促进项目管理朝科学化、信息化发展,促进各类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将经济和技术有机结合,提高项目整体实施效率,保证信息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完整性。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利用计算机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服务,能够更好的解决工程项目的管理中的问题,实现科学而富有成效的项目管理,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效率。

  1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在一般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中,信息管理属于关键部分,当项目投入运行后,筹划、运作等工作应运而生,因此项目管理囊括了多项工作,规模庞大,例如与项目合同相关的信息就包括合同书面文件、施工图纸、检测报告、准许文件、图片、音像、模型资料等五花八门的信息资料,涉及项目人员配备、工程管理、经济规划、技术以及法律法规等多方面信息,信息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不难发现,所需批注和处理的文档数量巨多,给查找和保存文件等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由于大部分工程项目资源和工程进度存在变量因素,项目管理人员为了掌握最新进展信息,必须对工程实行动态化管理,例如建立数据库对管理工作产生的大量数据和信息进行集中搜集整理,其中管理信息量、工程质量、资金链、人力资源等方面是管理人员所关注的重点。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引入管理工作中有利于解决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计算机应用技术能促进管理人员实现动态化管理,对工程产生的实时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处理,通过分析的数据得到结论来观察程的整体进度,能促进管理人员对项目成本和施工质量的合理管控,达到经济与技术的双赢。

  2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2.1计算机软件方面

  市场中的软件中,工程项目管理类品种繁多,价格具有多样性,在复杂化和变动化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要找到一个完全适合本工程项目管理的.软件十分困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完善、合适的综合性项目管理软件,进行工作。

  2.2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作为科技设备,在前期安装、使用过程中需投入大量资金,比如计算机的硬件购买、网络安装、软件安装、附加费用,其中对于计算机硬件上的资金投资,就是一笔不菲的数目。工程项目管理团队要加大对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技术上的投资,提高计算机的基础设施水平,扩大计算机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外沿,此外,计算机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需配置专业的人才进行操作,例如进行统筹核算时需要精算师,实地测量时需要绘图员等,企业对硬件进行维护升级时也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

  2.3项目管理人员方面

  项目管理人员已经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培养越来越被重视。在现代工程项目的管理中,需要加大对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需要专业性、技术性的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丰富的计算机技术专业知识,对熟练掌握难度性大的操作的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是决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效果,而善于操作的技术人员很少,所以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

  3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

  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内容具有较高的复杂性,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传统工程项目管理采用人工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极大地限制了工程项目的发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通过计算机管理软件实现对工程项目进度的有效管理,具有极大的便捷性,有利于实现对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实际的工程进度,对工程绘图进行调整、各种数据进行核算、工程计划进行更改,制定网络数据进度计划,使工程项目中的各种资源实现对大限制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从而保证工程项目进度、工程质量与效率。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成本,缩短工程建设项目进度,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工程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助于项目管理人员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确保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得到实现,提高项目工程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从工程项目总体看,项目工程具有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高等特点。项目管理涉及方面广泛,包括工程项目信息的收集、整理及统计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达到项目管理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对于大量的数据信息,建立数据库,保证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管理职能,提升工程信息的处理效率及工程管理水平。根据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能够快速找出各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可以依据数据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进度和成本控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作为经济建设管理重要内容,我国需要构建全面的项目工程管理体制,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控制,包括设计、预算、资源、人力、资金、材料、风险、合同管理,工程的进度和工程质量的控制和调整。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工程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安排、信息管理、协调统一、复杂数据信息,控制成本等工作内容。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企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中,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减少施工风险,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做到人性化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提供发展平台,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使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不断地发展,建筑行业也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很多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在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中不在适用,工程项目管理中计算机应用技术新型模式逐渐形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有效缩减工程建设经济成本,缩短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与质量,并为企业各项决策提供项目管理依据。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在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另外,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重视并培养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计算机水平,加强对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与开发,推动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同步发展。

工程项目论文12

  摘要:20xx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低,石油行业控制生产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物资管理对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油田产能建设工程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如何加强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的方法与措施,从而降低石油行业的生产成本,以提高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要:成本;物资管理;经济效益

  一、油田产能建设工程中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在油田企业产能建设项目工程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经济活动。油田产能建设工程中物资管理是对油田企业产能建设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编制、采购、运输组织、库存保管、供应、领发、回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油田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物资管理部门的专业管理,同时也需要油田企业的工程管理组室的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组合管理。只有加强相关业务组室之间的协同管理,才能进一步促进与加强油田企业产能建设项目的物资管理,形成一种在新常态下有效的、平稳的、合规合法的物资管理体系。

  二、油田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油田企业产能建设项目工程包括钻井、试油、压裂、新井投产投注、地面场站建设等项目。按照油田企业的管理要求与实际生产需求出发,加强物资管理工作与做好物资管理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物资管理是油田企业产能建设过程的物资基础,只有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油田企业产能建设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二)油田企业做好物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完成物资管理指标,同时保证各类工程的相关技术指标高效完成,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三)做好物资管理工作,采购物美价廉的物资,加强物资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投资成本,节约资金。

  三、油田企业产能建设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油田企业产能建设工程物资管理还不够成熟,实现油田企业物资管理的“精细化”势在必行。油田企业产能建设工程物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油田企业物资管理理念落后。目前,油田企业的物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以往的管理理念上,认为物资管理工作只是由物资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一切工程物资供应出现问题都是物资管理职能部门的责任,相关工程职能部门未参与到物资管理工作中去。(二)物资管理人员配备力量不足。油田企业产能建设工程的物资管理工作涉及的物资种类较多,管理工作较为繁杂。目前,油田企业物资管理普遍存在人员力量不足、物资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相对匮乏、业务素质较低。只具备普通的日常管理能力,主观能动性较差。不具备改革、创新的管理能力,甚至存在部分人员根本无法胜任物资管理工作。(三)物资管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油田企业由于对产能建设工程物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够,无法实现现代化管理,造成部分物资的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损坏,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四)物资采购计划编制不够严谨由于工程管理部门对计划认识程度不够,只是对设计图纸的照搬照抄,没有对物资的工程用途进行核实。出现计划与实际需求的物资不相符,造成部分工程延期以及物资浪费,资金的重新投入,从而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五)缺乏物资管理的激励机制。目前,油田企业物资管理人员对物资管理岗位态度不积极。认为工作繁重、吃力不讨好、不容易作出成绩。只因油田企业重工程、重生产,对物资管理人员的评优机制没有相对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

  四、如何加强油田企业的物资管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油田企业的降本增效的新形势下,需从以下五方面加强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一)改变企业的物资管理理念。建立“全员管理”的新理念,对工程管理部门进行物资管理知识及新理念的宣讲,并作出相应的管理要求,形成管理制度,即“物资管理,工程管理人员责任制”。这样,引起全员对物资管理的足够重视,能够有效加强物资管理。(二)加强人员配备力量。建立油田企业专业知识人员储备库,对物资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备案管理,并对备案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以及新。理念思想的传授。保证物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胜任物资管理工作,同时能够具备针对时代的进步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的能力。(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有效的解决储备物资的合规合理的管理,同时能够有效保障物资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因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而造成的物资闲置及经济损失。具备现代化物资仓储管理条件,实现现代化扫码管理,能够有效保障物资的仓储管理。(四)进一步规范物资计划管理。工程管理部门根据设计图纸及生产需求在规定时间内编写技术要求完整的物资需求计划,对计划编写错误而造成的工期延误及物资浪费等经济损失,应追究计划编写者的相关管理责任。物资管理人员接到物资需求计划,应及时组织上报物资计划,因计划漏报、错报造成的工期延误及物资浪费,应追究物资管理人员的相关责任。(五)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建立物资管理人员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管理机制,对从事物资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增加评优的比例。同时对物资管理人员合理性的管理方法进行推广,对精细管理下的物资管理,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并对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调动物资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提升物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油田企业在目前新环境下,加强物资的精细化管理,迫在眉睫。物资管理在油田建设过程中占40%左右的投资份额,实现物资管理的精细化,对有效控制投资成本、节约资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工程项目论文13

  1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要点

  1.1通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

  目前,就中国部分通信运营商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痕迹依然非常严重,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程度不统一。就实践角度来看,应需要重视成本控制中的以下几个问题:

  1.1.1通信工程项目的实施负责实施项目经理责任制,设立项目经理职位,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注重施工忽略成本,成本控制与实践相脱离的想象。项目成本控制的第一责任者就是项目项目经理,其决定了工期和工程造价。不仅要注重工程的进度,更应该很好的控制工程成本,随时分析并掌握,如发现问题要及时领导下属解决。

  1.1.2控制材料和人工费用,杜绝浪费

  ①在项目施工中应制定劳动定额,算出人工总数量。要想管好人工费用就要很好的对人工总量进行控制,从而对成本进行很好的控制。

  ②对材料的用量进行控制。制定用料制定,加强材料管理,包干耗用较大的辅材,租赁机械设备以及周转材料,提高其利用率,完成项目建设后即可归还,减少费用。

  1.1.3制定施工方案使其经济合理施工方案是提升质量水平、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的核心。在项目施工中尽可能的选择可以使其成本小、质量高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施工工艺,减少成本,提高劳动力,增加竞争力。

  1.1.4严格控制质量,减少返工浪费按图施工,按合同施工,根据标准建设,严格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返工造成劳动力和材料的浪费。

  1.1.5加强财务核算管理在管理和监控通信项目成本控制中财务核算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制定财务制度并实施,监督以及限制成本费用的支出,为防止浪费还应制定预防措施。

  1.2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

  对项目施工进行控制、计划以及协调即是对通信工程进度管理。通信工程项目建设计划是基于特定项目的`总体目标和里程碑的基础上,合理计划分阶段建设;通信工程项目施工控制指的是把施工计划和施工工期进行对比并纠正其偏差;协调施工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供货单位和监理的协调就是施工协调。通信建设项目管理的施工进度管理,是实现阶段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施工过程和施工计划,定期检查工程施工进度,分析通信项目工程施工进度偏差原因的,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施工进度,以确保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要求。

  1.3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通信企业要想很好的发展和生存就必须注重质量问题。项目主管应按照质量目标制定质量验收标准,使其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1.3.1严把材料质量关在项目施工中的所有材料必须要严格符合设计和国家规范标准,并且要制定材料验收制度并很好的对其进行实施。

  1.3.2确保工程质量通信工程的结构质量必须要保证铁塔质量、管道质量、机房设备、光缆通道等质量标准,因为其质量与家家户户有关,与长期服务有关,与通信畅通和整体质量有关。与此同时,要把好关键部位质量关。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通常都是关键部位,如地下隐蔽工程、城市设施交叉复杂的施工、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项目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1.3.3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不断出现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项目单位应随时掌握这方面的信息,并在工程中积极应用。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依据设计要求做一些样板,经各个部分一致认可后,积极推广,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2结束语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竞争中,通信工程管理是必然结果,因为随着时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段的变化,通信工程中所需的材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而项目管理就是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而产生的。项目管理有一个成熟的系统,从节约成本,加强交流的经验,合理安排人力材料和改善系统,建立网络平台,集成管理等等,在许多方面为通信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

工程项目论文1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国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而留下了大量业内资料,这便是工程项目的档案。这种工程档案对于工程全过程质量的控制和项目的监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管理的手段和理念的逐渐进步,档案管理的工作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和要求,当前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工作重点便是将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向着信息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深刻分析了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以及发展趋向,并探索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新模式;探索

  一、引言

  作为有着一定价值的信息资料,档案其实既是一种历史记录的形式,也是信息和知识较为最终的载体。因为档案资料之中包含着大量的资源和信息,所以科学合理地利用档案资料可以很好地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进行和结束。而面对着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以及日益发达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如何正确地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方式和管理手段,对促进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在信息化环境之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若是能够顺利地探索出其工作的新模式,那么对于提高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延长工程项目档案使用的寿命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探索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新模式的意义

  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料和信息数据,档案有着较高的保存和利用价值,这也是其会采取单独的各种方式进行处理记录的原因。所以,在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今日,结合这些发展区探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料信息利用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料的应有价值。而且档案管理的工作实质其实是对工程项目内部各种人员管理和工程施工等各方面信息进行一个合理科学的分类和保存,所以探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有助于档案工作者更方便详细地记录工程的情况,并且工程单位在工程竣工以后发生什么问题和情况时也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地调查问题的所在并及时解决,同时也能在以后的工程施工中为本工程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提供借鉴和参考的资料,及时防微杜渐。

  三、新时期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向

  随着档案管理的理念以及技术手段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档案管理的工作也有了发展的新趋向,其主要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档案资料信息高度的数字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档案的信息资料收集和整理,并且用纸质资料和电子媒介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档案的归档和保存俨然成了现下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一种新特色,这便是档案资料信息的数字化,也是档案管理工作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二,档案利用的高效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用档案资料信息也是日益频繁,并且需求量还在不断增大,同时档案资料信息也有了更高的利用价值,除了作为一种凭证或者参考资料之外,档案在教育宣传、筹划和分析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的应用。第三,档案管理服务的方式多元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档案管理的服务方式也在不断增多,除了纸质资料的阅览只玩,档案展览和网上检索查询等服务方式也在不断地完善,这不仅使得档案资料有了更高的利用价值,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四、探索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1.建立新型档案管理机构。结合当前环境之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的特点去建立一个专业、完善和高效的档案管理的机构,对于提高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工程单位内部进行档案管理的部门应当积极进行交流并学习和借鉴先进、科学的技术方式和管理经验,以便完善工程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内部的组织。除此之外,也要针对性地对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强化培训和教育,督促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我国档案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意识,使其深刻认识到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所具有重要性,同时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以上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的重要举措。2.建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模式。目前,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化和信息化已然在各个领域,包括管理领域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所以,新时期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自然也要与信息化技术进行连接,以便档案的生成和储存管理都具备信息化特征,同时也要构建出一个有着数字化的录入和系统化的加工的新型档案管理系统。另外,也要构建出具有电子档案和文本档案这双重保存和管理的新模式,这对于提高档案生成、归类、保存和输出的效率也有着显著的作用。当然,因为工程项目的档案资料也有着其自身的'信息特殊性,所以在档案保密的方面也就具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保证档案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安全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方面,基于此,设置档案资料的公开范围和相应查阅的权限,同时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安全技术软件都成为避免恶意侵入、病毒威胁,从而确保工程项目档案资料安全的重要措施,对于电子档案信息资料拥有安全可靠的保存环境同样有着显著作用。3.建立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模式。想要有效解决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里出现的一些混乱繁杂的情况,建立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的模式就是当务之急。只有结合当前情况下的行业特点,分析总结出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意见,并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实际的、并且行之有效的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标准,才是保证档案建立科学的、专业的和效率最大化的标准化模式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根据档案管理的相应标准和相关规范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并且一定要将工作做好,这有利于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工作,同时也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4.建立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化模式。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立卷归档的工作,能够为档案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中首要的环节,立卷归档同样也是档案管理实现高效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的一个关键,所以必须给予立卷归档工作足够重视。首先就是要根据档案资料具体的时效性和文件管理的所出阶段来决定立卷归档的工作是否要进行。而那些需要进行立卷归档工作的文件就需要依照相应程序还有处理的重点来展开立卷归档的整理,同时也要尽可能避免信息冗余和文件重复的情况发生。另外,在立卷归档的整理工作之中,还要重点对档案资料的简洁性、完整性和实用性进行保存,这样才能为档案资料下一步的分类、保存和查阅提供便利的使用条件。5.建立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模式。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模式指的是有网络信息的共享系统和档案信息的综合管理系统共同进行档案管理,网络信息的共享系统由Web管理的子系统以及信息发布的子系统组成,而档案信息的综合管理系统则是由档案信息管理的子系统、数字化处理的子系统、信息服务的子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的子系统共同组成。总的来说,数字化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并且将档案信息当作核心内容,依靠便捷、高效、先进的开发模式来进行档案管理。其对于提高管理档案的工作效率、有效保存和管理档案数据、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在国家电网工作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将为工程项目信息的采集、存储开辟新途径。不断研发、实现新科技在建筑领域、生产领域拓展应用后的项目工程信息转换和管理,形成分别满足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等专业应用及社会不同部门、不同层次需要的科技档案,防止电子文件因生成环境改变而导致文件信息失真和处理、利用上的困难等问题发生,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提出了新课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互联网和计算机飞速发展和普及的如今,档案管理工作的理念、手段和技术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工作也必然要根据新时期的特点来探索新的模式。面临着更高要求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建立信息化、标准化和高效化的工作模式,这就意味着要制定出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的规范和标准,同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机构。另外,也要对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只有对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工作进行积极的新模式的探索,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现代不断地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并不断促进其发展,同时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完成提供一份保障。

  参考文献:

  [1]邵文宁.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完善档案管理对策[J].办公室业务.20xx(23).

  [2]高秋霞.浅议工程项目档案管理[J].企业研究.20xx(24).

  [3]李岱.信息环境下的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策略[J].陕西档案.20xx(06).

工程项目论文15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良好成果。当前公路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采取不良的手段,有的施工企业将提升内部工程项目管理放在首位,而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部分为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其与项目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首先阐述了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合同管理对于公路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探讨了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全程性,以及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管理要点。

  关键词:公路工程;合同管理;成本控制

  当前公路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施工企业为了获得良好的发展,采用一些不良手段实现中标,比如互相压价,即使中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不知,导致很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将重点转向提升内部的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与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其对提升工程项目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对公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进行探讨。

  1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根据发生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路工程的项目成本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2]。其中固定成本指的是发生总额是一个固定的成本,其不会受到工程量的增减而发生变化,但固定成本的降低与施工方案及资源配置、施工进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可变成本指的是发生总额会受到工程量的增减的影响出现成本的变动,比如,施工材料费、施工人工费等。通过减少投入与降低单价,能够使人工费、材料费降低。通过分析项目成本构成,项目成本的影响与项目的经济活动有着很大关联。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建立在合同的基础上,从本质的角度来看,合同的履约过程可以看作成本的发生过程。因此,形成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十分有必要,合同管理的强化对促进成本管理发挥重要作用,甚至还有助于项目管理的提升。

  2合同管理对于公路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

  首先,合同管理属于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合同中体现了建设项目相关的内容,双方权利与责任在合体中明确规定,所以,它在公路项目中的制衡作用具有重要意义[3]。而且,项目管理依赖于合同管理,合同给项目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合体管理人员应当注重其重要性。合体制定过程中,需要参考《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与交通规范,但客户通常都会增加一些专用条款来规避施工中的风险,以此使公路项目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项目实施的前期阶段,需要深入了解合体文件的所有任务,当出现问题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另外,合同管理对造价控制有着一定作用,承包商、工程师工程项目计量与支付实质的主要参与者,将承包商完成的合格工程量或工作量作为依据,其中有计量、计价、支付等程序,科学计价并办理支付的过程。由于要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工程支付台账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其对支付金额、支付数量等方面能充分体现出来,之后根据合同数量,将总的支付金额计算出来,掌握工程量的完成状况。然后,合体管理帮助达成建设目标。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贯穿于整个项目中。因此,对项目实施的各项环节、每个步骤进行合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合同管理对生产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安全生产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只有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才能使项目参与者获得根本利益。

  3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全程性

  3.1成本控制的全程性

  (1)事前:成本的预测分析及管理策略。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主要为事前规划和预测,保证目标成本,深入分析目标成本,并将其落到实处;(2)事中:成本的对比分析及纠偏策略。实施项目时,应时刻对比分析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及时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将其反馈给相关的.单位,给予有效的措施纠正,尽可能将损失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以此为实现目标成本奠定基础;(3)事后:成本的核算分析及奖惩措施。事项成本形成后,通过核算、分析实际成本,查出成本节约或超支的主要因素,将其责任归属明确,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责任单位奖惩。同时,也为今后醒目成本管控与修订成本管理办法提供有有效的参考资料与数据。

  3.2合同管理的全程性

  (1)事前:合同的谈判与审查。首先应做好合同管理的前期防范工作,首先从潜在供应主体的资信情况的调查着手,其次,对合同签订前的会审制定建立健全,会审合同谈判形成的合同文本;(2)事中:合同的履行与监督。合同履行过程监督与管理是合同管理事中控制的核心,以此使合同能够有效履行,防止出现违约的现象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应对合同履行记录、跟踪合同履行过程以及合同结算支付等工作落实到位;(3)事后:合同的纠纷与应对。对合同出现的纠纷问题才有效的应对措施,需要注意的是,事后应对处理是在事前防范与事中控制无效的情况下,来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所采用的一项不得已的措施,其是合同管理最后的保障[4]。一旦发现合同履行出现问题,应技术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4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管理要点

  (1)在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为分包合同管理,其与其他的合同相比,其隐含的风险比较多。且分包行为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分包商违约、分包商不当、分包合同内容不严谨等,增加了分包风险的发生,给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为了避免分包风险的发生,尤其要注重这几项工作:①审核分包商资质。主要了解分包商的资信、履约能力、承担风险能力,假如可能的话,还可以了解分包商的银行与用户单位,以此防止由于分包商选择不利而造成分包风险的发生。②做好合同策划。在选取采购方式时,应了解拟分包工程项目的特点与要求,采购方式包括谈判、招标、直接采购。合同形式有两种,分包为单价合同、总价合同,合同条件可以自行拟定,也可以采用某个合同文件范本,在拟定合同中的重要条款时,应将这些条款与事项的方案对比分析,选出最佳的合同条款,以此使合同的执行力得到保障。为了减少与分包之间的纠纷,降低合同风险的发生率,在分包合同的签订当中,应将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工程款结算等纳入到分包合同中。另外,在拟定合同条款时,应要求分包商商提供履约担保,以此使分包合同中分包人的违约风险得到有效化解。③加强分包合同管理。施工企业在制定分包商的管理方法时,首先应当将分包授权管理体制进行规范,并对签证程序及规定进行完善,对相关的证据材料全面的收集起来,为今后可能出现的纠纷的应对工作奠定基础。(2)在实施项目时,项目部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成本控制、人人参与”的理念,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3)加强分包合同管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应做好相关的工作,比如,基础资料的归档、整理,汇总形成成本归集分析资料、财务状况盘点等。另外还包括项目费用的核算,判断材料、半成品、配件库存等。(4)强化材料的管理与控制。首先应对保证材料质量,把好采购关,以此使采购成本控制好。项目部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采购,坚持“货比三家,择优选用”的原则,力争使材料成本降到最低,并保证优质的材料。同时,还需要把好材料手发关,防止出现材料的浪费现象,实现节约用料。但材料进场时应严格检测,查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保证材料的管理的控制。

  5结语

  总而言之,施工项目获得良好经济效益与成本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强化合同管理对促进成本管理发挥重要作用,以成本管理作为核心内容,以合同管理作为主要手段,不仅有利于项目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而且对施工企业进行检查、监督与服务等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其对促进工程项目与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群,陈聪聪.浅谈公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17):209.

  [2]陶玉彬.浅谈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J].民营科技,20xx(11):222.

  [3]李淑连.公路工程目标成本管理中的合同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xx(06):199-201.

  [4]何应明.浅谈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xx(09):173-174.

【工程项目论文】相关文章:

工程项目论文11-21

工程项目论文05-17

(精品)工程项目论文05-19

【优】工程项目论文05-19

工程项目论文精选15篇02-01

工程项目论文15篇11-24

工程项目论文(15篇)01-11

工程项目论文经典【15篇】05-19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05-27

工程项目论文(精选15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