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景观设计论文14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景观设计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景观设计论文 篇1
摘要:城市是在历史转变的过程中在自然环境中建立起来的,同时,它也是文化积累的产物。地区、城市,甚至国家的优秀结晶、历史文化等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历史,保存城市的印记,保护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对城市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文化;城市特色;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的战略意义
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入手,研究与历史文化保护相关的内容,分析影响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政策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基于国内外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实践的相关内容,寻求有价值的城市设计原理和方法。城市历史文化是城市记忆的载体,它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或城市空间秩序、原始物理形式的审美模式调整或改变相关文化,从而显示城市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状况。在城市物质形态演变的过程中,要确保城市整体结构朝着相对稳定的方向发展。
2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的理论分析
城市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城市文化则是人类先进文化的化身。因此,对城市景观和地域文化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以成员的身份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他们完全属于社会。而城市作为人类聚集的地方,不仅要满足人的自然属性,还要通过社会生活等显示人的社会属性。这一问题背后的物理现象对城市建设有深远、复杂的影响,它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科学和技术结构中发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内部规则能够反映物质结构建设。具体来说,各种内部因素的变化都可以反映在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等问题上,而各种形式的城市美学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3个方面表现出来。
3营造地域文化特色景观的途径
景观与建筑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源于自然。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逐步分化,慢慢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只有将这两方面的内容融合起来,实现双赢,才能保证社会环境。如果将景观作为视觉艺术,那么,建筑就是一种景观元素。建筑是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城市形式和文化,而景观建筑形式则是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关联物质,它由多个控制基准组合、叠加而成。
4建筑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在景观设计中,建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保护功能。建筑要保护景观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水土资源以及正在建设的环境。尽管楼兰古城的神秘消失有许多原因,但是,它与环境恶化是分不开的。②安全功能。这主要是指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调整景观生态系统,保护建筑,延长其使用寿命,避免其被过度腐蚀和损坏。但是,不适当的景观设计也会给城市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对于街道绿化树木,虽然榕树容易生存、成本比较低,但是,它的根有较强的繁殖能力,经常会堵塞下水道。③体现艺术和人文功能。景观设计元素必须与当地的城市和建筑文化相适应,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入分析文化元素,创新设计,营造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例如,深圳万科等房地产就在第五园林的设计中融入了剪纸和徽派建筑元素。城市规划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经济、政治、环境和土地等相关内容,但是,其中还主要包括景观保护和恢复管理。景观设计要指导城市规划,但它不会依赖和被约束在城市规划中。面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使用余教授提出的“计划”方式解决。余教授提出的`“计划”并不是反对这个计划,而是提出了对“规划”的思考——它首先反映的是城市形态,让人们正确反思规划方法,进而建立一个生态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指导城市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规划是一种反向规划的过程,从建设用地规划到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水等生物因素,历史、文化和休闲等生活因素,然后考虑的是建筑、道路、广场,等等。只有将真正需要永久保留的东西保存下来,把事物变量作为一种逆规划过程,那么,这个城市才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在这种方式下有“计划”地构建景观安全格局、防洪安全模式、生态安全模式、安全的历史文化景观和休闲生活安全模式等。这些安全模式的建立就像国际象棋一样,必须要找到关键领域,明白保护和转换的重要性。生态规划和建设是最常见的,也是余教授提出的“杂草”文化之美。虽然稀有物种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是,其养殖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说,自然生态草是最漂亮的,它是激活地球生命的主体。只有地球有活力,地球上的物种才会一直存在。因此,景观设计规划不仅要选择服从,还要突破创新。要想通过设计行动改变城市的形象风格,建立独特的城市形象,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就需要决策者、设计者和公众的积极参与。作为设计的操纵者,物理环境是兴趣形成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环境会阻碍或促进图像的形成。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设计师应该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也就是说,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相互作用下,可遵循基本的生理特征完成相关的景观设计。另外,在此过程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组织有意义的事情。城市文化遗产是对传统意境的表达和文化的塑造,对丰富城市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城市魅力的展现。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它能塑造城市的“性格”,提升城市的“气质”。城市文化景观不仅包括花园、绿色广场、街道、景观和建筑草图实体,还包含景观实体中传达出的文化价值,即城市精神、历史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综合素养等一系列软实力。软实力是城市文化的展现点,对加强现代城市的精神内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改善城市内部建设和外部形象能够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彰显城市个性。
参考文献
[1]阿诺德柏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M].陈盼,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2]米歇尔柯南.穿越岩石景观—贝尔纳拉絮斯的景观言说方式[M].赵红梅,李悦盈,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3]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
景观设计论文 篇2
随着国家对国学文化的推崇和发扬,中式旅游地产项目近些年快速发展,通过对特有的地理资源加以利用,结合传统文化和中式元素进行规划,以彰显我国人文、历史、景观风貌。本方案就是利用冀南佛山景区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地理优势,打造具文化景观与现代休闲特征的景点。
关键词:旅游地产;中式景观;佛山文化生态旅游景区
1佛山的前世今生
1.1佛山景区背景
佛山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位于永年区永合会镇,地处太行山东麓。闻名冀南的佛光寺坐落于此,是当地传统观光、礼佛圣地,现存春秋时期的赵王观望台、凤凰回头看牡丹等历史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开发价值。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青兰高速纵横交错,交通优势非常便利,为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运转提供优良基础。
1.2项目概况
景区依山而建,将上述景点包涵其中,丰富了文化旅游资源。本案为旅游区的东侧主入口广场,长600米,宽380米,设计面积约12.6万平方米,地势较平坦,便于设置旅游集散、停车、服务中心等功能性设施。
2设计宗旨与基本理念
2.1设计宗旨
尊重历史、尊重自然是本设计的根本宗旨。因此,本设计所要突出的是自然对人的净化,使人获得“自然、宁静、闲适、和谐”的体验。
2.2设计理念
在设计理念、空间布局上深挖我国南、北传统园林精髓,运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构图手法,结合佛山景区特有的人脉,打造集功能性、景观性、教育性,彰显大气、庄重、仪式感的综合场地。本设计贯彻如下三大基本理念:(1)生态融荣:强调主入口景观与风景区整个生态环境的气象贯通,以生态铸口碑,以文脉融合铸繁荣景象。(2)以人为本:强调人对自然景观的品味,人与植被和山石的亲近,使平日“困”在钢筋水泥中的人获得宁静、清幽、闲适、放松的体验。(3)效益原则:通过对景观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3布局结构与景观要点
3.1布局结构
入口广场区是游人集散的区域,人流量密集,因此需要开阔,疏朗的空间,以承载游人的'集合、疏导、等待、停留、休息等功能。入口景区设计力图达到以下几点目标:功能强化、品位提高,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因此,在布局结构上划分为入口形象区,中心广场区,游客集散疏导区,游客漫步休息区,形成一系列流线型的景观单元,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整个布局可概括为“四心”、“一轴”、“一环”。“四心”:游客集散疏导区,入口形象区,中心广场区,漫步休息区。“一轴”:入口形象logo——主题大牌坊——观光塔。“一环”:环绕场地的旅游电瓶车环线、消防环线、及环形景观带。
3.2景观要点
(1)游客集散疏导区:设置于入口北侧,附设游客服务中心、游览电瓶车乘车区、团体接待区和办公管理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和办公管理中心以特色建筑形式展示于游人面前,而不在游人游径中,以科普,环保等图片展示为主,提高旅游区品位。设置开阔场地供团队集散及景区电瓶车的乘坐及停放。(2)入口形象区:由景石作为入口的旗帜,上刻“清清乐园、源远流长”。彰显景区气质,配以开阔场地,打造端庄大气的形象。(3)中心广场区:背山面水是我国传统风水的构成。背山,是景区本以具备的地形优势,因此在设计上增添了“面水”这一项:广场由环形河道围合而成,面积约5.4万平方米,河道宽8米,上设有7座桥分别通往入口形象区和漫步休息区。形似卧龙的百米牌坊贯穿整个景区,气势磅礴,挺拔耸立的它是广场的核心景观。牌坊西侧设置大型音乐喷泉和台地跌水,在喷泉尽端设置浮雕墙,体现当地风土人情,形成宜人的亲水空间,在喷泉的西侧设计了观光塔,置身塔上,整个景区尽收眼底。喷泉的两侧共设置有6个方形景观柱,上刻有“礼、乐、射、御、书、数”的“孔子六艺”浮雕,传承做人、育人法则,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还能学习国学。景观柱及两侧的绿地,树阵打造出广场的仪式感,使游人倍感尊贵。(4)漫步休息区:环形河道的南北两侧分别设置有景观缓冲区和方形树阵,并设置围树坐凳供游人休息。缓冲区的外围设计有游园和微地形,沿路设置赏花园,春夏两季,芬芳烂漫,融入自然,达到身心释放。
4系统规划
4.1系统规划
(1)交通流线组织:以入口景石logo,牌坊,观光塔为主要人流步行轴线,呈南北辐射状。环景区设置有游园电瓶车线路,同时其兼做消防通道。(2)生态交通设施:主入口东侧为生态停车场,外来车及旅游车均不进入景区。停车场以乔、灌木及芒草遮掩。(3)路幅宽度:园路1.5~2米,踏青通道5米、消防车道4米。(4)地面铺装:利用当地青石,卵石,浅红色、浅黄色石头进行铺装。在图案的组合上,以简洁、素雅、质朴、大气为主。
4.2绿化系统规划
景区绿地系统由广场绿地、边界绿地、道路绿地组成,采用五维种植方式,打造层次饱满的植物景观。植物配置运用雪松、大叶女贞等常绿乔木;法桐、槐树等遮阴乔木;银杏、黄栌等观叶乔灌木;玉兰、晚樱等观花乔灌木;柿树、山楂树等观果植物;薰衣草、玫瑰等芳香植物,打造春夏秋冬皆有景、四季景色皆不同的景区。
5雨水工程
华北平原水资源有限,因此结合俞孔坚老师的海绵城市理念,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系统,将雨水就近排入收集水体,达到再循环利用。在局部山地坡边需设置排洪沟,将山区洪水引流入河,以保护景区。
6结束语
景区入口不仅是功能性场所,更是彰显品质的形象昭示。永年佛山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正通过精雕细琢的细节打造旅游文化,丰富邯郸的软实力,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我们相信:晋冀鲁豫四省交界的这颗明珠会继续璀璨发光。
参考文献:
[1]王节英,崔士忠.永年打造佛山文化生态5A级景区[N].河北经济日报,2014-09-30(005).
景观设计论文 篇3
摘 要:我国小区景观在经过多年实践设计后,已经总结出了很多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就对我国传统园林在现代小区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
1 我国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景观设计重形式、轻功能
在“功能第一”的原则上,我国很多的园林景观设计者都没有充分考虑到。目前,很多小区的园林设计都把重点放在了外在景观上,而很少考虑到居民对于停车、活动、休闲的需要。这就造成了园林的景观虽然非常迷人,但是“功能”并不齐全。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为了能够达到促销的目的,有些小区开始追求标新立异,疯狂烧钱,创建出大量的壮观场景。虽然显得非常大气,但是无形间购房者的房贷支出、物业管理费却增大了。
1.3 景观设计重人工、轻自然
对于周围环境与小区景观设计之间的联系,设计者往往由于注重小区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而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就导致了一些外来的植物景观被带进园林,从而造成了例如水系、山体这些难得的自然景观被推平、改造。使得原有的天然石块、涓涓细流被移走。这样一来,自然面貌就被“人造天堂”给生生的破坏。
1.4 景观设计重模仿、轻个性
现在出现景观类似的园林实在是多,缺乏个性创造。景观设计终究是一门设计学科,追求不同的艺术风格、做好创新意识、给人以不同美感的享受才是根本。而抄袭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为此,在地方文化和所处环境的掌握方面,景观设计师必须要有充分的了解。对地块的分析和开发也要做到认真分析。在策划方面,要依据地块的特征来进行,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雷同现象的出现。对于本土文化和人的精神需求要格外重视,争取让小区建设的更像是心灵的家园,以此让业主满意。
2 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1 设计理念的生态性发展
进入21世纪,住宅景观设计将进入人性化、生态化的时代。在理念上追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生态平衡。因此,追求进园闻香、出门观景的生态环境要比建设大片中央绿地更加重要。能够在建设林园的过程中多创造出一些自然景观。体现出林中可游、水溪可亲的自然之美,才是园林设计的最高境界。
2.2 设计主题的多样化追求
不同的'小区景观要根据不同的居民嗜好、地理位置以及居住文化来设计,这也就出现了对小区风格多样化的需求。而要满足小区景观设计多样性的要求,就必须要让环境景观的艺术性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3 景观文脉的延续性营造
小区景观的设计要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并以此营造出一种文化气氛。对该地域的历史文化要进行充分挖掘和发扬。同时为了能够让人居住在具有文化品味的小区环境下,设计者要力争创造出具有多元性、连续性以及丰富性的环境文化。所以如果想建设好小区的景观特色,重视居住环境景观文脉的延续性非常重要。
3 中国传统园林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扬
日本、欧洲园林的设计理念受中国的影响很深,因此,中国也享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这种影响力自从17世纪以来就没有消退过,而且一直影响到今天。如今,已经呈现多个流派,它们个个技艺精深。但无论怎么发展,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居住习惯不能脱离,而且还要继续发扬光大。
3.1 传统造林材料的运用
石头、黛瓦、青砖以及粉墙等是中国传统园林建造常用的材料。对这些材料赋予新的使用手法在使用传统造园材料时应注意,而且最好把新材料也融合进来,以此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不锈钢和瓦片的搭配,就能形成视觉上――坚硬与柔和、厚重和轻盈的强烈反差。
3.2 传统林园意境的营造
传统林园的内涵部分,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意境气氛的营造。同时这也是现代中国小区景观风格所想要表达。其实我国的古人就十分看重意境,诗画同样表达的就是这种境界。因此,空间、小品、视线以及水体等所有传统园林的表现手法都是为了能够营造出意境的气氛。所以,现在在我国的小区景观设计中,不光是要建造舒适的环境,更要尊重传统观念,营造出一种意境的气氛。
4 结语
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在如今的小区景观设计中仍有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借鉴传统园林的理念是发展小区景观建设的关键。因此,小区景观设计师应该结合传统园林的精髓和现代科技理念,打造出更多富有美感和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小区景观。
景观设计论文 篇4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脚步的加快,交通事故频发成为阻碍道路发展的主要问题,道路交通安全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将城市道路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交通安全影响的景观设计,将我国某省会城市作为实例,选择三条道路分析道路环境的影响,并给出了合理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保障交通安全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城市规划人员进行道路景观及环境设计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市道路环境;交通安全;景观设计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人口密度逐渐增加,城市交通量随之增加,促进了城市道路建设。在城市道路良好的发展背景下,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并没有降低,反而对城市居民的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局限,道路景观及城市景观缺失了整体风貌。由此可以看出,城市道路规划人员需要注重城市道路景观品质对交通安全造成的影响,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一、城市道路环境及景观设计对交通安全影响的分析
在城市道路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不同的空间形态设计使得道路周围的景观特征有所不同,对司机造成的影响有所差异,从而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本文将我国某省会城市的道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道路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首先,A道路。A道路主要包括城区路段以及延伸路段这两部分,城区路段周围有较多的宾馆及商业建筑,建筑楼层在6~20层之间,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建筑特点,不同建筑的轮廓线和天际线相交,使得道路司机产生较为强烈的视觉反差,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道路的识别性,将司机的视觉集中于正前方;延伸路段的一侧为住宅区,一侧为空地,即使道路两侧种植了行道树,但是仍旧不具备城区路段的包围感,司机从城区路段驶向延伸路段时,从封闭转变为开放,很容易使司机的视觉出现涣散,加大了交通安全风险。然后,B道路。B道路的城区路段被建筑景观以及绿化景观包围,道路的围合感和层次感相对较强,绿化带的设计降低了过宽道路的空旷感,高低不同的乔木和灌木设计可以有效防止迎面来车造成视线干扰,提高了交通安全性;延伸路段主要为绿化景观,环境较为单一,很容易使司机产生视觉疲劳,再加上道路的视线相对通透,使得迎面来车对司机造成视线干扰,对交通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最后,C道路。C道路为该城市的景区道路,道路两侧的植被设计具备较强的层次感和科学性。为了与地形相配合,C道路采用直线、竖曲线以及平曲线的线性设计,使道路过渡更为自然,具备较强的诱导司机视线作用。通过自然的设计,消除司机的不安感,使司机的视线更为平顺,提高司机的操作便捷性,能够更容易地控制方向盘的偏差,保障交通安全[1]。
二、合理创建城市道路环境,保障交通安全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道路景观会对交通安全造成直接的影响,对于城市的交通事故高发区域,政府部门需要合理设计道路景观,创新良好的城市道路环境,保障交通安全。具体而言,政府部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城市道路景观的动态性。城市道路环境的微小变化,都会使道路景观出现变化,从而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因此,政府部门需要注重城市道路景观的动态性,加强对沿道建筑的控制和管理。首先,道路两侧的建筑需要具备完整性,其轮廓线在变化的同时,需要有一定的秩序,建筑的高度需要与道路的宽度相配合;然后,道路需要与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错落有致的设计,建立小型城市广场,使城市空间更具动态性,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最后,规划人员需要按照交错式排列的'方式进行道路两侧建筑的设计,使城市道路更为曲折,避免司机产生视觉疲劳。另外,城市规划人员需要重视沿道建筑立面的天际线,确保与司机的心理活动规律相符合。比如,对于过于开阔的延伸路段,规划人员可以通过种植行道树的方式,在绿化带中种植相对高大的乔木,集中司机的视线,保障交通安全。
(二)简化轮廓线。对于城市道路的延伸路段,规划人员需要避免其出现“第二次轮廓线”,尽量将“第二次轮廓线”和原本的“第一次轮廓线”重合。具体而言,规划人员需要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两侧的路灯、广告牌以及报刊亭等要素,确保道路两侧要素的在材质、形式以及色彩方面相互兼容,共同营造整体城市空间。与此同时,规划人员需要将道路设计和地形地貌融合在一起,根据道路附近的自然景观,在道路出现曲折时,人工设置视觉要素,确保司机能够始终保持道路环境变化的新鲜感以及警觉性,以此保障交通安全。另外,对于两侧建筑较少的空旷道路环境,城市规划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围墙或者加强绿化的方法,提高道路的围合感和封闭感,将单调及空旷的视野阻挡在司机的视觉焦点之外,集中司机的视线。与此同时,在道路两侧种植的行道树具有视线诱导作用,可以使司机产生连续的线形视觉,从而保障交通安全[2]。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景观会对司机的视觉和心理造成影响,从而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城市规划人员需要认识到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性,注重其动态性,进一步简化城市轮廓线,通过科学合理的道路景观设计,提高城市道路的围合感及封闭感,为司机带来视觉诱导,保障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大山,陈昕,杨家盛,王珂.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影响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8,20(02):23-28.
[2]唐川杰.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7.
景观设计论文 篇5
摘要:滨水区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的固定地带,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它和人类生活环境之间是相互共通,相互影响的,所以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是一个重点,在对滨水景观的设计中,对人的心理需求也要有具体的分析,不同人、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层次对同一景观产生的心理体验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时,首先要根据人的心理需求做出分析,然后根据人的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特征;心理需求;设计原则
环境与人在相互影响中共存,一方面环境会对人产生心理影响,另一方面人的心理需求对环境也提出了要求。同一景观对不同的受众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身份的人对景观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研究不同人群对景观的心理需求,在实际中有很大价值。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来分,它们分别是:人的生理需求、人对安全的需求、人们的社交需求、公众的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在人身上都有着体现,在景观设计中,要针对人们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对各种需求的迫切程度来设计,分析主要使用人群心理需求,景观区对人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精确把握设计的中心,制定准确合理的设计方案,这样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仅节约了时间和金钱,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既有利于提高设计的成功率,也有利于提高受众的满意度。
一、城市滨水区的绿化景观特征
滨水区是体现一个城市绿化景观与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亮点,作为城市中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最为鲜明强烈中心地带,生态敏感度比较高。
2、滨水区作为陆地与水域交汇地带,动物、植物等自然生态非常丰富,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调节城市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明显的作用。
3、滨水区往往是城市中最具开发活力的区域,其宽阔的水面空间成为当地居民最为喜好的休闲活动场所,滨水区绿化景观环境的提升也大大带动周边地块的升值,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二、城市滨水景观中人的心理需求分析
1、城市滨水景观的对象包括城市的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在日常使用中最主要的是滨水地区的居民,人群的主要组成结构应以老人和儿童为主,从年龄上又分为老人、儿童、年轻人和中年人。年轻人主要在假日期间进行聚会和游玩,老人在其中休闲、交流、带孩子,中年人则是散步、锻炼身体。游客以观赏游玩参观为主,在景观区停留的时间不长,大多是参观的。对滨水景观来说,要根据不同人群对滨水景观区的心理需求不同,对城市滨水景观区的功能进行划分,首先是每个人对滨水景观区的使用功能要得到满足。然后再从精神层面上得到审美及人文关怀。景观是连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键,因此,在对滨水景观的设计中,首先要以人为本,了解大部分人对景观的心理需求。通过对大部分人对城市滨水景观的心理需求来分析,每个人对滨水景观的心理需求都有所不同,在设计中将大部分人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关键。
2、公众群体的行为活动分析:根据不同人群的分析,滨水区主要服务对象为本地居民,外地游客主要以旅游观光为主,停留时间不多,因此,在对本地居民中,人群的情况主要分为老年人和儿童,他们散步娱乐的时间比较长。在滨水景观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群体的行为需求,把滨水区划分为不同功能分区,让每个人在滨水景观区的使用功能上都能基本上得到满足和需求,然后再从精神层面上得到审美及人文关怀。
3、公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分析:
①通达性与公共性: 人们在对自己私密空间有要求的同时,对开放的场所也有需求。人们希望能通过开阔的空间,更好的与他人交流,与自然接触,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要能够保证人们对这种公共场所的需求。不同的人群对公共领域空间需求都各不相同,如本地居民,希望滨水景观可以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进行较好的交流;外地游客只是在景区做相对短暂的停留,他们希望能在比较通达的空间中游览城市的滨水景观。因此,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需要设计出比较开阔、公共的区域,以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
②领域性与私密性:处在城市喧嚣中的人们总是希望找一处比较清静的地方,人们从心理和生理上对自己的活动范围都要有一定的私密性,尤其是都市中的青年人,都希望找一处相对私密的地方来交流。
③安全性与实用性:安全性与实用性是人们的基本心理需求,安全性是指人们在滨水景观区带给自己特有的私密性空间,比如在设计中注意沿水堤岸栏杆的安全性设施、水景小区的水深要控制在安全值内等。在人们所处的公共环境中,对健身设施的安全性要求也比较高。
④宜人性与特色性:城市滨水区设计应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要是怡人的、动人的、令人愉悦的.,同时又要有自己的特色。在设计时,首先要满足人性需求,不同人群会有不同心理需求,根据每个人对地域特色文化的热爱、不同时间段和人群的活动范围来设计。从设计角度来说,,首先要能够让人们在对滨水景观的是用功能上感到舒心愉悦,然后从精神层面上得到人的审美心理上的人文关怀。
三、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为了避免未来城市滨水景观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应该在合理运用滨水区原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尊重自然,竭力为人们打造绿色生态的水域景观环境。从治理河道的污染,净化水资源开始,以河道的治污、防洪、安居和绿化为整治目的,进行景观与环境的融合,使城市形成可发展的模式。
2、遵循人本性原则:在设计过程中,保证滨水景观具有公益性和参与性的同时,要使每个人在使用过程中感觉舒适、愉悦、方便,拥有自由享受空间的权利。滨水景观的设计者要以人为本,充分了解一个城市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然后根据人的心理需求,设计出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是每个城市人员都能享受滨水景观带来的乐趣。
3、地域性原则:在设计城市滨水景观时,应与当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传统的滨水活动等相互结合起来,尊重地域自身特有的性质,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滨水景观,让所有人都能共同感受到滨水景观带个人的乐趣。
4、多样性原则:滨水景观的功能形式应多样化,根据人们的各种室外活动来设计,比如:观景台、音乐广场、娱乐公共设施、绿茵休息区等,以林荫道为为主体,把各个景观场所连起来,使景观区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
5、景观性原则:滨水景观区是一个城市的公共开放区域,首先边缘建筑的建造不能损坏城市景观的轮廓,在滨水区降低建筑的密度,保持人们视觉上的通透性,其次,要注意建筑和地理环境的融合性,丰富滨水区的空间。滨水景观的建筑高度要依据城市的总体形象来设计,在滨水区沿岸建造合适的观景场所,保证人们在景点附近,可以更好地欣赏景色。
结束语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首先要了解人的心理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方面会要求越来越高,滨水景观区不仅会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消遣的场所,更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体现。滨水景观的设计的发展方向应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区发展,坚持走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参考文献
[1]邓彦,宋端.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人的心理需求[J]. 城市发展研究,2008,03:51-53+58.
[2]邹立元. 城市滨水区绿化景观设计中的人性需求初探[J]. 林业科技情报,2011,02:98-100.
景观设计论文 篇6
一、文化与园林景观之间的联系
园林景观设计是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其功能首先是满足人们对景观的使用,形式、功能和意义是景观的三个要素,而现阶段的园林景观设计多偏重于形式与功能,忽略了最具生命力的景观文化要素。景观的形式是景观外在的表象,景观的功能是景观最根本的要素,而景观的意义则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没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就没有景观的灵魂,就不存在景观的生命力,文化应用于景观是现阶段景观设计发展的方向,景观的文化意义表达要受到社会文化发展的制约,同时景观与文化之间存着辩证的关系。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自然与人文的相互融合,能够增添园林景观的意境美,给人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情绪共鸣,让人们意犹未尽。事实上,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即使没有可以的去追求文化表现形式,但是就园林的选址和整体结构塑造而言,都是一种文化的选择。文化与园林景观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首先,文化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得以传播,其是园林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就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通过观赏园林景观,人们能够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感受园林景观设计所体现的民族性、地域性特色。而且我国很多的古典园林,都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艺术品被保留下来,其文化价值不容小觑。其次,园林景观通过文化融合而增加了特色魅力,园林景观的设计和结构塑造都需要通过文化融合来体现其观赏价值。
二、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协调好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既要体现人文气息,又要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大规模的改造,充分地利用原有的自然格局对园林景观进行修饰,塑造出一个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循环系统。
2、景观设计与地域民俗风情相融合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是改善生活,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所以,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先选择本土的文化元素,挖掘能体现当地人们生活习惯以及民俗风情的文化传承,并结合地域特色,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民俗风情充分融合起来,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增加园林景观的个性化色彩。
3、山水与艺术相统一性的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就园林结构的塑造以及景观的布局来说,往往讲究“诗情画意”,体现艺术文化特色。我们通常所说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就是通过山水与艺术的统一,在山水之间点缀以艺术文化,往往能够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格局美,营造一种独特的意境。在园林景观的布局以及塑造等方面,往往会对诗情画意的格局进行刻意的营造从而产生一个诗情画意的小世界,这也是园林景观中体现文化布局的重要魅力之一。
三、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1、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选择
通常情况下,园林景观设计在地域选择方面与风水学有很大的联系。尽快风水学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因素,但是从风水的起源来说,风水学也是地理文化相关经验的一种延伸。就园林景观整体结构设计而言,依山傍水,依靠自然风光为园林景观的优选地域,而且山水层次分明则更具审美效果,能够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文化氛围,同时还能减少景观结构设计的成本,体现总体布局的自然美。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境塑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境的塑造,需要充分的融合文化,体现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景观与情感的共鸣,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舒缓人们的情绪,营造一种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比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文化长廊,通幽小径以及观景窗等,无一不是文化元素的体现,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实现景外有景、曲径通幽的艺术欣赏价值,不同的观赏位置有不同的观赏效果,营造一种清新自然而又富有文化内涵的意境。而同样地,通过对比、物象以及联想的方式,也能够塑造出不同的文化意境,不同的文学表达形式,往往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境界,来保证多样性的实现。
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布局
在我国,很多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布局看似曲曲折折,但行走其中却显得结构分明,而且富有层次美感。当然,这些园林景观布局,很多都是受到音乐以及小说结构等文化因素的影响。通常来说,一些大型的园林景观往往设计成一种中心环绕、万物归一的格局,气势宏伟而又充满文化气息,这主要是受文化方面的高起点以及大视角的影响,整体的规划都体现一种脉络清晰的文化纲领和结构特色,中国著名的颐和园就是典型的案例,具体的雕琢装饰等都将文化元素注入园林景观,丰富了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在观赏过程中让人们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四、结语综上所述,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将文化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之中,不仅能够体现园林景观的艺术欣赏价值,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丰富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发展进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文化软实力。
景观设计论文 篇7
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古镇作为旅游的新兴目的地而得到了社会分广泛关注,古镇的客流量明显增多,对古镇建筑、景观的设计、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的保证古镇景观质量、实现古镇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立足于生态设计文化理念,深入研究古镇建筑景观设计的相关方法,才能达到提高古镇建筑景观水平的目的。
1对生态设计文化的思考
1.1生态设计文化的基本内容
与传统设计理念项目,生态设计文化更加强调自然式设计,就是尽量通过能接近自然的设计方法,通过植物群落的设计、地形起伏等,从形式上表示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学术界最早将生态设计文化理念应用到实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奥姆斯特德在设计纽约中央广场时,根据当地的地形、水系特点等,设置了一个长达3.4km,宽800m的广场。该广场在建成之后,为紧张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并为纽约市创造了一定的生态效益,推动了城市的良性发展。
1.2生态设计文化的应用原则
在应用生态设计文化过程中,需要尊重以下几点原则:
1.2.1尊重场地历史原则
尊重场地历史原则主要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尊重场地的历史,在不破坏场地原有历史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设计。例如,在广东佛山粤中造船厂旧址改造中,俞孔坚教授带领团队将其改造成为著名的中山岐江公园。在该公园设计中,尽量的保留了场地的原始生态元素与文化元素,包括厂房的烟筒、龙门吊等都经过改造成为了公园的特殊景点,并且对于原场地的部分驳岸形式不做任何处理基本保留,对某些地带的植物群落全部保留为公园景观所用。这种改造方法尽可能的尊重了原有景观,避免对场地做过多的修正。
1.2.2生态优先原则
在景观设计中,要尽量使生态环境不会受到人类活动而产生变化。这种设计原则更多的体现在湿地、滨水公园等场景中。例如,美国学者在设计查尔斯顿滨水公园时,留用沿河一侧的河漫滩,并尽量扩大其范围。这种设计方法不仅保证了沼泽地,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2生态设计文化在古镇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2.1合理布置水体景观
与现代城市相比,古镇的迷人之处就是古街所呈现的宜人尺度,在这个“尺度”中,水景观往往能配合古镇的.街道、建筑共同构建一个优美的景观,“以水景带动街道”已经成为古镇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生态设计文化下,所设计的水体景观应该充分考虑到古镇的及拿住特点,为了缓解游客局促、压抑的感觉,尽量布置一些相对活泼的水体,包括溪流、喷泉等。对于古镇的水源,考虑到历史小城镇的选址多为依山傍水之地,因此在选择水体源头时,应该借助这一自然优势,将自然中的活水引入到景区内,在古镇内建立一个“活”的水体景观,提高古镇环境质量。
2.2营造生态驳岸系统
为了进一步提高古镇生态质量,在建筑景观设计中要避免选择浆砌石、混凝土等僵化的驳岸方式,虽然这种驳岸方式有助于提高防洪水平,但是会明显降低景观的与类型。因此在驳岸处理中,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进行改进:①尽量减少对岸边环境与水体的影响,采用简化处理方法,避免过度处理;②采用具有良好渗透性的材质作为护坡,并利用粗糙的石块表面,为生物创造栖息空间;③在岸边种植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其空间。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净化水质,还能美化滨水环境,呈现景观的自然风貌。
2.3利用废弃材料创造历史景观
古镇作为历史小镇,其具有丰富的文化的内涵,并且体现了历史、时间的色彩。因此在设计中,要尽量还原古镇的历史文化,让“时间”的特色能体现在古镇装饰中。在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采用一些青砖灰瓦,毛石材等装饰性弱的“旧”材料,可以体现景观的历史感,有助于历史印象的加强;在对城镇景观进行更新中,尽量使用残砖、枯井等景观装饰古镇景观,更好的展示古镇风采。
3结论
生态设计文化在建筑景观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对相关人员而言,在景观设计中,必须要尽量还原古镇景观,让古镇所具有的自然文化气息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古镇景观的可观赏性,还能保证古镇环境,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李璐.公共建筑室内景观设计生态化分析[J].建筑知识,2015(06):72~73.
[2]陈可石,李静雅,朱胤琳,等.文化景观视角下“四态合一”的古镇复兴方法与路径———以黔东南下司古镇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4(05):48~53.
[3]冯光澍.基于生态文化构建的景观规划设计———以黄姚古镇相思林、荷塘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13(12):101~105.
景观设计论文 篇8
一、现代景观审美独特性
科学技术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促进人们对环境认识的觉醒,景观设计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审美主体已由少数人向大众化转变;西方艺术观念的引入,景观审美情趣与审美思维发生了转变,审美意识呈现多元化趋势。同时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高度重视,形成了景观设计的全局意识;而对环境功能、经济、形式的关注,要求景观设计作品既具备功能性、经济性、科学性,同时要求符合现代审美需求。总之,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在历史延续性基础上,从空间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视觉环境的角度力求建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居住环境。
二、山水画艺术特点分析
山水画的自然环境观。山水画崇尚自然,重视自然生态观。“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山水画家对自然山水一直抱着亲和的态度,他们积极投入自然的怀抱,渴望与自然能够融为一体。山水画的意境塑造。技法是画家情感表达的手段,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或雄奇幽静,或空灵淡泊。山水画利用散点透视、虚实相生、计白当黑等构图手法,让画面最大限度地展现时空境象,解决了由于造型艺术的瞬间性和静态感所带来的局限。这种意境既是画境,又是景观设计中的精神空间。山水画的创意构图。山水画以步移景异的欣赏习惯处理构图,采取散点透视展现画卷的视野,这样可以让人看得全面、看得深远、看得精细,同时也具有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视觉感受。山水画的空间处理。山水画空间并非是单纯视觉空间,而是由视觉探寻引向空间的精神体验,也就是通过画境中的可观、可行、可游和可居的心理模拟,引导人们对宇宙人生之道的精神领悟和理想追求。山水画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造就了山水画独特的审美内涵。纵观历史,文人墨客大多通过寄情于山水抒发情感,这一点不仅体现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的圣人情趣,更体现了山水画的精神蕴含。
三、居住区山水意境的营造
1.居住区山水意境表现
意境最早见于佛经,是自我对客观的领悟。山水画的意境是作者哲学观、美学观在画面中的体现,受儒家、道家、禅宗的影响,不同的画面体现的人格与精神意志不同。他们利用墨的皴、擦、点、染,笔锋的转、折、顿、挫,使画面呈现出枯、润、浓、淡等多种形式变化,实现画面意境的表达。利用“置陈布势”“经营位置”表达山水画的艺术形式美。对于居住区景观的意境营造来说,首先,对设计师的审美思想与文化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设计者的人格特质与精神意志直接影响着方案构思、立意和风格。设计师主体意识的表达以及对构图、布局、意象的安排,充分体现自己对环境、对文脉的理解,也是建构人性化、个性化居住环境的保障。其次,居住区景观需要的是生态、健康、开敞的空间效果。山水画创作讲究“意在笔先”,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挖掘场地的文化品质与格调,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利用植物、石材、水体等自然要素营造环境,做到有目的、有感情地进行设计,这样既能够充分表达设计的主题,也更能表现“回归自然”的意境。最后,山水画的章法布局讲究起、承、转、合,疏密相间,虚实相生,留白等,体现了画家对画面的整体把控能力,也在画面中营造了内敛、含蓄的视觉感受。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构图不仅要符合居住区的功能、绿化率要求,更要按照形式美法则来布局,应依据道路级别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用途、不同风格的空间,或采用规则式以表现秩序之感,或采用自由式以表现含蓄之美,尽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造一个可居、可赏、可游的外部空间,诱发人们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应,满足人们物质精神需求。
2.居住区山水意境营造方法
(1)植物造景植物是山水画景物构成要素之一,常用松、柳、枫、竹、芭蕉等。山水画非常注重植物的配置。常利用植物不同的体态、高低、花色、叶形、进行疏密安排,形成不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同时善于运用植物的寓意象征人的品格与精神,寄托了画家疏远污浊、洁身自好的品格追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也应根据植物不同的审美功能与形态特征,营造居住区的山水意境。以乔木、灌木、花卉为主体,结合山石、绿地、水体等构建立体绿化空间,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多维度的.景观效果,让居住者的视线在游憩时可以得到空间的延伸,带来意境的想象。
(2)叠山理水山水画以巧妙安排山石与水,体现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宗旨。在现代居住区环境营造中,叠山理水对山水意境的营造同样有着巨大的作用。山水画中利用皴、擦、点、染等画法,表现山石的质感、色彩及在画面中的位置关系,景观设计中则利用太湖石、石笋石、卵石、木化石、碎石等不同石料结合地形营造山石意象,在借景、对景、障景、露景等多种传统组景手法的运用中,做到有景、有境。叠山理水是为造就“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意境,无水不成景。水在中国传统以及现代山水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水的动可以表达激昂高亢、玲珑婉转,水的静能够体现晶莹剔透、水雾袅袅。水作为辅景,增加画面整体性,连贯性,灵动性,使画面内容更加丰富;水作为主景,表现了画面的气势磅礴,恢宏大气。在当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高差、坡道、转弯、阻碍等形成溪流、漫流、叠流等有趣的水形,可以利用山石孔洞、假山、陡崖表现洪流跌落、雪浪翻滚的壮美景观,还可以借鉴山水画中的“留白”,形成一汪静水,将水榭、山石、花草倒映其中,增加景物的层次美。
(3)空间韵律山水画空间既能表达出静的空间艺术,同样可以展现动态的时空转换,它是一个叠加的往复循环,同样节奏与韵味的笔墨构成可以在同一个平面里不停地出现,构置一种和谐有序的秩序感,表达画家对精神世界不可遏止的追求。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平面布局上,应做到景观节点间如绘画般起承转合,利用“收放”与“开合”的对比,做到主景突出、客景烘托。同时合理设计交通路线,做到步移景异,错落有致,既满足人们对景观美的感受,还要满足良好的通达性。居住区山水意境的营造应注重自然景观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例如空间的转折、起伏、相聚、相离都应满足自然景观的生长逻辑,人“游”于空间时要有“情理之内,意料之外”的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在居住区景观中以空间韵律来体现,满足中国传统的审美原则和文化精神,是中国画理想人居环境在当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延续。
(4)色彩写意山水画朴素、淡雅的色彩美学观影响力中国古典园林的主体色调,无论从哪个角度,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山石、植物等都是一幅幅水墨淡彩的图画。居住区山水意境的色彩配置,应从整体色调上把握,做到用色精简、雅致。景观建构物以及设施小品的用色,应与主色调协调统一;植物的搭配应做到四季景致不同;同时要避免因工业化生产,造就千篇一律的景观视觉。传统造园中的材料,如瓦片、青砖、卵石、方砖、碎石等材质是营造山水意境的重要材料,适当选择利用,更能体现回归自然的空间意境。
四、小结
中国山水画凝聚了华夏民族丰富的智慧与感情,山水画的自然环境观、形式意境、构图方法、氛围营造对现代居住区景观都有很好的启示与借鉴作用。居住区景观设计应领会其精髓,结合自身的地域、文化和历史特色,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保持中华民族的优良艺术传统。
景观设计论文 篇9
摘要:如何设计校园景观,如何在校园景观中表现大学文化,需要将文化艺术融入到校园设计中,将其作为灵魂和主线进行景观设计,充分了解大学历史,学习国外先进高等学府校园景观设计观念与理论,打造出属于校园独有的校园景观。
关键词:校园文化艺术;校园景观设计;设计观念与理论
1校园文化艺术
校园文化艺术是一种有别于特定文化气氛及精神面貌的文化艺术,经过一定实践,历经发展形成。校园文化艺术形式具有多样化,包含学生独有的思维方式,做事行为和特点,还有平时在课外常举行的文化活动,比如一些歌舞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志愿者协会社团等等各种节目与活动。大学校园文化艺术传达着特有的人文情怀以及重要价值观的内涵形态。每个学校所经历的故事不同,起点不一,历史发展与文化背景也各异,因而导致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校园文化艺术。校园文化艺术代表着2方面的层次,分别是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在物质方面讲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比如各种楼层建筑,图书馆模式,教学楼形式,公共场所设备等等;大学校园文化在精神方面来说,包括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形式,该大学是否具有好的学风和好的'校风,可以通过校园学生的外在气质来表现。物质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物质的内涵。
2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主要针对两类进行,一类是对校园自然景观设计,一类是对校园人文景观设计,其在景观中拥有特有的形式类型。设计自然景观通俗讲就是将一些地势形貌、水体形态以及校园花草植物进行设计;设计人文景观就是将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融入一些特有文化气息的景观。因此,学校领域内的自然景观也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设计时可以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设计,这样可以很好地通过校园景观反映出校园文化,于此同时,校园景观有可以很好地反映扯校园文化内涵,可以同其他类型校园景观区分开来[1]。
3校园景观设计中校园文化艺术的完美体现
3.1充分了解校园历史文化
大学的发展经历各个阶段,从无到有,从初期到成型,陪伴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精英。每个大学建立背景不同,出发点各异,有的为培养党国精英,有的为传承中华文化,各有各的特点和个性。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完美体现校园文化艺术,如何展现其特有的历史轨迹和文化内涵。也可以说如何通过校园景观反射出大学的文化精神。因此,校园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在保证校园原有设施不被大肆破坏的基础上,又能融入体现校园文化历史的设计,增加校园浓厚气息感。可以选择保留一些代表性景观、设施、建筑,在风格上保持设计一致性,达到完美体现校园文化艺术的校园景观设计。
3.2展现未来,始于当下
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时要注重展现未来,不要盲目追逐过去,校园历史固然重要,但要适时展现当下发展。社会发展在飞速前进,所处环境在不断改变,这就需要校园文化迎风而上,不断与时俱进。在设计大学校园景观时明显区分新旧格局,在为了满足扩招规模带来的空间需求,重新在原有设施上增加新的建筑设施,这样一来,虽然满足了物质需求,但破坏了原有校园文化的精神面貌,造成校园景观脱节。在此建议,进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与时俱进的同时考虑原有大学历史文化,展现未来风貌,将新旧文化设施融为一体,使校园文化艺术不断传承和升华其内涵。
3.3学习先进,打破陈旧进行创新
国外许多高等学府,如哈佛、剑桥等学府拥有其自己独特的校园景观,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设计,结合本校特色进行创新[2]。例如,大学文化墙,其在很多大学实施开来,在文化墙上可以进行海报宣传、进行文明倡议、开展活动提示以及诸多形式展示。仿照其独特的设计思路进行其他景观设计,可以展示校园文化的同时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成为景观的践行者。设计时要避免盲目仿照,要结合东西方特色,取其精华文化融入其中。
4结语
校园文化代表着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流淌在校园各个角落环境。一所好的大学所呈现出的良好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学校优良传统,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享受身心愉悦。良好的校园景观传承者校园历史,校园文化,让学生感受大学底蕴,继承传统优良学风。将校园文化艺术应用到校园景观设计上,将两者紧紧结合,散发出大学校园精神与物质的气貌。培养专业人才,树立正确人生价值,创造美好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赵蕊.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策略探析[D].河北农业大学,20xx(12)
2王小冬.大学校训精神内核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以昌吉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景观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xx(3)
景观设计论文 篇10
摘要:园艺疗法是指引导人们参加各类园艺活动,来缓解身心压力的治疗方法,随着都市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加,抑郁、暴躁、社交恐惧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通过园艺疗法能够帮助人们释放压力,树立积极乐观的情绪。首先论述了园艺疗法的概念和作用,其次对体现园艺疗法原则的疗愈景观设计提出相应建议,发挥园艺景观调节参观者内分泌系统,帮助参观者释放多巴胺并保持身心舒畅的功能。
关键词:园艺疗法;作用;疗愈景观;设计建议
1园艺疗法的概念
园艺疗法是一种利用园艺景观和园艺活动来实现治疗保健作用的治疗方法,17世纪,已有学者在其著作中指出园艺对人们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20世纪初,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有意识地将园艺疗法引入医学治疗领域,对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重症康复患者的治疗作出重大贡献。园艺疗法并非直接的医疗器械治疗,而是借助各类园艺材料营造园艺景观,一方面使参观者在自然景观中放松精神以培养正向情绪,一方面引导参观者参与园艺活动而复健心灵,最终完成疗愈目标。作为辅助性治疗方法,园艺疗法通过改变参观者心理情绪使其产生积极的自我暗示,从而协助参观者尽快康复。
2园艺疗法的主要作用
最初的园艺疗法在手段和应用范围层面尚有所局限,经过数10年发展,园艺疗法形成了丰富多元的开展形式,延伸出芳香疗法、植物疗法、药草疗法、花疗法等具体疗愈方式。园艺疗法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参观者感受自然、抒发压力,最终增强身体机能和社交能力。不同的植物拥有不同的形状、色彩、质感,当参观者接近植物时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生机,体验到植物花开花落带来的生命哲思并逐渐树立自信心。蔷薇、柠檬、铃兰等植物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能够有效杀菌,同时其散发的'香味对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真菌具有抑制作用;银杏含有的双黄酮等成分能够化湿止泄,缓解接触者胸闷气短、心悸咳嗽等症状;松柏类植物则能挥发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物质,上述植物既能让人亲近自然,也能切实改善人体内分泌系统以促进康复进程。参观者在自然环境中感受水声、风声、雨声,感官愉悦后促进体内分泌多巴胺,抑制消极情绪而激发正向情感。除了感受自然,参观者还可以参加栽种、浇水施肥、花艺等园艺活动,丰富的劳动成果帮助参与者认识自我价值,同时为其提供抒发痛苦和交流情感的机会,有助于人们调整心态,恢复身体机能且提升社交能力。
3体现园艺疗法理念的疗愈景观设计建议
3.1构建无障碍的功能分区
疗愈景观设计必须考虑使用对象的实际需求,为保障使用者在参观园林景观或参加园林活动时的安全和私密要求,需要构建布局合理的无障碍功能分区。参与园艺疗法的群体多是亚健康人群或身心障碍者,如老人、残疾人、术后恢复者、精神病人等,这类群体自理能力和反应能力较弱,应将保证使用者安全列为景观设计理念首位。各区域在设置正常道路外加设无障碍通道,地面采用防滑材料铺设,通道两侧加装栏杆和扶手,确保行动不便的使用者能够顺利运用无障碍通道通行,在坡度较大的区域设置无障碍电梯,使得使用者在特殊环境中能够正常行动。除此以外,园林景观区内的休息设施和指示标志也应考虑使用者需求,例如休息椅应设置靠背和扶手,且对其材料牢固性反复测试,确保能够承重,休息设施外形应设计成圆润样式,尖角处安装防护层,避免使用者突发意外导致受伤。无障碍是承担治疗功能的疗愈景观设计阶段核心原则,通过人性化的设施布局使使用者感受到方便和尊重。功能分区是疗愈景观设计的重要问题,使用者的需求通常是多元的,对此应根据私密要求差异设置私人区、休息区、园艺活动区等功能区,每一功能区间利用植物或假山、瀑布形成自然分隔,保障使用者在各自区域内不受干扰。渴望独处和安静的使用者可在私人区开展冥想、沉思;身体素质较差且行动不便的使用者可在休息区进行社交;参加社交活动的使用者可在园艺活动区与其他使用者进行交流和分享,使得疗愈景观的适用范围有效扩大。
3.2合理配置自然元素
疗愈景观是一类综合性的景观环境,通过整合和搭配各种自然元素构建无限贴近自然环境的景观空间,使得使用者在其中能够充分感受自然的美妙和魅力,进而激发正向情感,消除身心障碍。为充分发挥各类自然元素的治疗效果,应借鉴场所精神理论对其进行合理布局,在保障使用者隐私和体验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体现其改善人体机能的作用。植物是疗愈景观设计中最为关键的自然元素,应综合考量植物生长速度、花期、味道等再进行搭配,种植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和能够释放杀菌物质的植物,首选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如石榴、蔷薇、连翘、金银花、枸杞、木芙蓉等。从视觉感受出发营造富有层次感的植物群落,相关研究指出,绿色在人体视野中占据25%时,其消除心理障碍的效果最佳,建议以此为原则选择观赏价值高、色彩类型多样的园林植物,运用视觉美学营造四季不同景、四季皆有景的植物群落。水、石是疗愈景观设计必不可少的自然元素,水体作为造景要素不仅具有调节温度,净化空气的功能,还能够增进空间灵动感和舒适感,疗愈景观设计阶段应充分运用水体可塑性营造水文景观,呈现出水体流动、喷涌、垂落等多样态势,使得整体景观空间形成动态循环的生命之感。丰富的石头种类和形状决定其具有较高造景价值,可以在溪流或湖泊周围利用石头的自然堆砌制造驳岸,使得景观最大程度体现自然风貌,同时可以在落差较大的区域或功能区之间用太湖石堆成假山,一方面发挥遮蔽和障碍功能,一方面与水体紧密结合而营造动静皆宜的感官体验。自然元素以其天然的感染力具有治疗效果,体现园艺疗法理念的疗愈景观设计应充分把握不同自然元素的造景能力和美学价值,合理搭配自然元素以营造和谐、灵动且富有活力的景观空间。
4结论
随着化学药物的副作用日益显现和现代医疗理念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园林景观的疗愈功能,园艺疗法能够帮助使用者释放心理压力,强化身体机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疗愈景观设计应体现园林景观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以安全和舒适为基本原则布局功能区,合理搭配各种自然元素,以构建感官体验丰富的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范婷,黄春华.园艺疗法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6)
[2]徐守明.园艺疗法及其园林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7(10)
[3]刘鲁.疗愈景观环境设计经验谈[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5)
景观设计论文 篇11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越来越快,在高楼大厦建设的同时,城市公园的建设也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城市文化主题公园。为此,本文通过研究城市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意义、根据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和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实施步骤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为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城市文化并结合一定的设计原则,综合打造出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城市文。为此,本文通过研究城市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意义、根据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和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实施步骤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为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帮助[1]。
一、城市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意义
(一)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满足
城市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城市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最基本的要求便是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满足城市人们休闲娱乐。因为城市文化主题公园也就是在结合城市以前的历史文化所建造出来的公园,也就是说城市文化主题公园包含普通公园中所有的绿化、休闲等要求外,还能表现出城市所独有的历史文化有关景观。
(二)城市文化宣传和认知的需求
每个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着其独有的历史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因为建设城市主题文化在宣传城市文化的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从而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此外,建设城市主题文化还可以给人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更多的文化熏陶。
(三)城市品牌塑造的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快,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为了使城市在众多城市中拥有一席之地,那么就需要塑造城市独有的品牌。而城市文化主题公园便是城市根据其独有的文化建设起来的,如果城市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成功将对城市品牌活化与知名度提升有积极影响[2]。
二、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一)整体规划,协调统一的原则
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整体规划,协调统一的原则。并且在考虑景观布局的同时还需要整体景观的风格、植被的布置区域、气候和土壤条件等影响,还需要综合整体考虑,因为城市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还要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景观建筑形式情况等等。
(二)地域性原则
由于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文化历史,这里所说的地域特征便是一个城市自然形成或者后天修建的人文景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城市主题公园应该发挥的作用。
(三)可持续原则
建设城市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并不是为了一时的拥有,而是应该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例如电影文化主题公园属于一种旅游资源,它不仅能够帮助电影学习爱好者去研究学习电影的相关知识,还对游客提供放松舒适的生活情境,同时也可以给子孙后代提供有用的价值。
(四)创新性原则
俗话说创新价值的.体现的一种方式,因此,不论对于某事物的看法还是建设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都需要有一种创新的思想。因为,如果全世界的城市文化主题景观都是一致的,那么产生的后果将是很可怕的。并且根据景观设计遵循地域性便也可以说明景观的设计应该根据不同的城市文化进行设计,而不能千篇一律[3]。
三、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实施步骤
(一)全面掌握城市自然条件、环境状况及历史沿革
我国地域宽广,各地区甚至相同地区的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都有着差异。然而,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设计的景观是否能够如实反映当时的在城市文化历史情况,只有能够如实反映的景观才可以说是设计的比较成功的景观,否则景观的设计均有一定的瑕疵。而设计者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是设计成功景观的必要条件[4]。
(二)景观总体方案的设计
根据相关文献的阅读和资料的收集,可知在景观设计时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由于城市文化主题公园主要还是供游客、市民休闲游玩的地方,因此城市主题公园中每天几乎都要接待很多的人,为了保持人们正常的出入,城市主题公园中应该设计不同的门,并且每个门应该接近公路以便游客乘车或开车离开。其二,城市文化主题公园中应该建设几个比较有特点的景观,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5]。
四、结语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越来越快,在高楼大厦建设的同时,城市公园的建设也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城市文化主题公园。为此,本文通过研究城市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意义、根据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和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实施步骤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为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董观志.近十年来国内主题公园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xx(4):16-20.
[2]韩敏,段渊古.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xx,16:310-316.
[3]江萍.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析——以山东乳山市金牛山公园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xx,09:149-150.
[4]随妙如.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析[J].现代园艺,20xx,14:70.
[5]杨晓曼,段渊古.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营造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xx,35(12):18-19.
景观设计论文 篇12
一、制造业企业景观设计规划的取向
1.整体性取向
景观设计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形象的提升至关重要。所以,制造业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景观元素,把每一种景观元素都有机的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体现出整个生态系统的层次感和整体性。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保留历史的元素,更为重要的是体现整个企业的生活氛围和企业形象。
2.地域性取向
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依托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既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开发,同时也要保证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做到景观的美观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有机统一。土地是景观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境因素。制造业企业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的把自身的历史文化元素和土地资源进行有机融合,这就使得自然魅力和历史文化相得益彰。
3.人性化取向
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应该生搬硬套,应该按照人性化的原则进行设计。每一个企业都有每一个企业的特点,生产经营范围不同,员工的组成结构不同。这些方面都应该作为景观设计过程中重要的参考条件。同时,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长远角度来考虑,明确功能划分,优化自身的景观布局,真正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多样。同时,制造业企业要注重细节的设计,往往某些细节能够决定整个景观的品味。特别是材料的选择,配套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景观设计的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制造业企业的景观设计规划探析
1.总体环境景观的设计规划
制造业企业的景观设计也属于所在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所以,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按照当地的城市规划进行,不能和城市规划相冲突。制造业企业的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和水文条件都应该作为其景观设计的重要的考虑因素,既要注重景观的整体效果,又要借助自然环境的天然优势,节约成本。同时,制造业企业还应该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确保整体的景观布局紧凑,又不失其美观性,做到经济效益和自然效益的有机统一。
2.绿化环境景观的设计规划
绿化景观设计是制造业企业整体景观设计的重要的一个环节。制造业企业既要保证绿化的效果,还不能破坏环境。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不同,这就使得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程度不同。所以,制造业企业在选择绿化植被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同时还要优化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比例,真正做到美观和环保的相统一;制造业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闲置用地和边边角角的地方来进行绿化,不仅要种植一些常见的绿化树木,还要种植一些花卉,这样才能体现绿化景观的整体的层次感。在选择植被的时候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植被的生态效应,选择的植被既要美观,生存能力还要强,这样才能保证绿化植被的持久性。同时,选择的树木既包括季节性的树木,还要包括非季节性的树木,这样才能确保植被景观的配置的合理性,确保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加完善。制造业企业的绿化方法十分重要,科学的绿化方法能够保证景观的层次分明。绿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孤植。孤植的最大的效果就是能够突出植物的大气,提升整个景观的气势和立体感,以点带面,使得景观看起来恢弘大气。
(2)对植。植物可以对称种植,这样就能保证整体的景观看起来整体一样,又能突出景观的层次感,给人一种流线型的美感。道路的绿化特别适合对植。
(3)丛植。丛植顾名思义就是成片的种植。乔木是丛植的最主要的树木。乔木的成片种植能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层次感,使得绿化的结构更加合理。
3.道路环境景观的设计规划
道路景观的设计也是制造业企业景观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道路的绿化既能达美观和协调的效果,同时还不能弱化其导向和通视的效果。制造业企业在道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一下几个因素。首先,企业道路的宽度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主通道的宽度要在18米以上,30米以下。次通道的宽度要在10米以上,18米以下。其次,道路景观的设计应该确保司机在驾驶过程中视野不受影响。道路景观设计应该确保道路的标线以及重要交通指示标志不被覆盖,这样才能确保驾驶人员安全的驾驶,不出安全事故。直线段距离的长短对于交通事故的发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机动车司机的驾驶习惯是距离路面1米的范围内他们才会注意到路面的情况。因此,对于距离较远的地方他们不会过多的去关注,加之他们在驾驶的过程中往往会曲线行驶,这就使得观察路面的情况变得更加困难。最后,对于一般的制造业企业而言,消防通道往往和一般的人行道等一起使用。所以,可以在这些车道内种植一些花卉树木,这就使得这些车道看起来十分美观,同时又不影响这些车道作用的发挥。
4.硬质景观造型的设计
硬质景观的设计也是制造业企业景观设计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软质景观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使用的材料比较坚硬。很多的制造业企业往往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大量的硬质景观,主要包括挡土墙、护坡、围墙、照明、建筑小品、休闲设施、标识等。此类构筑物造型不仅在结构尺寸、形状、色彩上要考虑对称均衡、协调、和谐,而且与其它结构物之间彼此都要前后呼应,整齐统一,以其小巧的格局、精美的造型来点缀空间,使空间诱人而富于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提高整体环境景观的艺术境界。
结语
景观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理想;景观是一种“符号”,是一种对文化的领悟;对制造业企业而言景观既是栖息地也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在景观设计中,高度发挥意想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心灵创造出比之于实际的景物远为丰富的艺术情趣,让观者从身入心入情入至神入,心领神会中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提高到深层性崇高的精神世界,达到“天地人合一”的意境,即是企业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
景观设计论文 篇13
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到现代景观的设计当中,对于提高景观的观赏性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进而对中国哲学传统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深入研究。
前言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自身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大幅增长,对景观,特别是园林区域景观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如何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绿色、环保且含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已成为园林设计领域需要共同解决和面对的问题。本文旨在对当前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说明,从传统哲学的角度对其应用到景观设计中的方法予以详细探析。
当前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西方风格化现象严重。对当前部分园林景观进行分析可知,其大都采用欧美的建筑风格以求增加景观的可观赏性与实用性,虽然这种“西化”的风格丰富了我国园林的设计思想,并将人们对多元文化的追求予以较好地呈现,但由于忽略了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内涵,即以自然为对象,增进人们同自然的距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导致部分园林景观的人工因素大于自然因素,刻意地被修饰成西方园林风格,在降低了景观实用性的同时,也降低了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2)商业价值突出,忽视基本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园林景观的设计也逐渐将其商业价值予以凸显,过度注重娱乐休闲设施的修建,而忽视了园林基本功能的完善,如园林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强、健康运动设施不齐全以及古景古迹被损毁等,由此使得园林的人整体质量大幅下降。(3)奢华现象严重。一些地区为了获得良好的园林效果,并追求园林景观的壮观,不惜斥巨资修建数千平米的喷泉和广场,从而使得地面铺装效果严重,并减少了园林中的绿地面积,使园林自然气息受到了大幅削减。
传统哲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辩证思想便是对立统一,即和谐与对立的结合,例如,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关系”便可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包括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又包括了生态平衡的维持。而人本主义同自然主义的和谐、统一便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讲的“天人合一”哲学观,例如,“绿色小区”、“生态花园”的出现均是这一哲学观的良好体现。基于此,将中国传统哲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总结如下。
1.在自然环境中的应用
在对园林的整体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确保现有地形、地貌与自然景观不变的基础上,建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需要清楚认识到,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将人工因素融入到自然当中,进而在增强园林景观现代气息的.同时,也将其良好的自然特性展现到人们眼前,提高园林景观的可观赏性。
2.在山景建造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哲学在描述山脉形势时常有“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说法,通常,绵连起伏的山峰为势,而单独的山头则为形。故而,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对景观的整体布局予以充分考虑,通过对山景进行巧妙运用,从而创造出符合既有自然特色的山地景观。还需说明的是,在进行山景设计时,不可为提高山的容积率,而将山谷填平,或是将山头削平,因为如此操作便意味着对山脉自然景观的破坏,同时,也会增加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的可能。
3.水景建设
古人对自然山水的渴求渴求可以用“仁、智”二字来描述,即所谓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进行园林水景设计时,应先对既有的自然水景进行准确考量和借用,通过对水景的合理设计拉近附近居民同水景间的距离,在增强人们自然保护意识的同时,也使其身心得以愉悦。对于人工水景而言,需在对营造成本进行准确考量的基础上,将适用原则与美学艺术融入其中,从而构建出更为理想的园林水景。
4.植物配置
对中国传统园林进行分析可知,植物在其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梅、兰、竹、菊、松等分别具有其各自的情调和内涵。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从地区气候、地质条件等角度出发,选取代表地方特色和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种植,此外,还需积极征询当地居民关于园林种植植物的相关建议,以本土植物为主,以引入植物为辅,在降低景观设计成本的同时,使植物融入到环境当中,愉悦人们身心。
结论
本文通过对当前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的“西化”现象严重、基本功能减弱与过度奢华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关系的思想,从自然环境、山形、山势和水景与植物配置等方面,对传统哲学思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园林景观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未来,有必要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在增强其可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同时,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和继承。
景观设计论文 篇14
摘要:景观手绘图纸是景观设计师(国外称景观建筑师)的语言。掌握手绘表现的几种有效途径:临摹解析名家作品、照片的重塑、 寓情于景的表现、观悟生长规律、主题性创作。
关键词: 手绘;表现;题性
一、景观手绘图纸是景观设计师的语言
这种语言赋予在每一个设计作品中,是设计师表现未来设计作品的一种交流工具。然而计算机制图的广泛应用,势必会排斥个性,使设计图纸趋向于统一的规格,在这种趋势下,景观设计的作品表现趋同,也使设计师们的创造能力面临消亡的困境。
1、培养手、眼、心相结合的造型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悟性和绘画基础,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掌握手绘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技巧。
2、透视学的理论与设计空间尺度相结合进而表现出设计的合理性。加强速写的训练是培养良好的空间概念与形态捕捉能力的绝好途径。
3、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艺术修养使景观手绘者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每张手绘表现图不仅仅是设计构想,它也传递着设计师的个人修养,文化底蕴、个性的张扬、情感表达对艺术的`追求。因此,手绘者要学习渊博的文化知识,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心,使设计表现图的境界不断攀升。
4、手绘技能的培养决非一蹴而就。要想画出一幅漂亮的表现图,需要更多的艰苦努力。同时要多观察,勤思考,不断学习他人的经验成果,融合各种知识于心中,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心手并举,不断创作出有自己风格的优秀作品。
手绘表现作为设计师的一项必备的专业技能,要熟练掌握,必须要通过大量的线条训练,“线条是手绘表现的生命和灵感”。力求用线条的力度、速度与虚实表现物体的造型、空间的尺度与层次关系。
二、线的基本训练方法
1、首先直线的练习时由慢到快,由规整到随意,并试着用不同的笔尖进行练习。之后再练习弧线、交叉线等更复杂一些的线条。要不断在训练中找感觉。中学课本卖油翁的故事,是最好的耐心培训典型。没有时间的积累,就没有灵活的技巧,也就不可能画出好的作品。
2、线与调子:面对所要表现的对象,它有多样的丰富的色阶,我们往往要将对象加以概括,简化。最亮处可以空白或稍加色调,最暗处,可以用纯黑色。明暗色调的区分调整有两种基本方法:线条间距和粗细的变化。线与线之间加线,使调子更深一层,也更匀称。加粗原有线条,会使结构更突出,有虚实、层次。
3、线与明暗质感:用线表现明暗时,间距和轻重缓急是不同的。在表现园林景深时,还要注意空气透视变化(大气阻隔产生的色调区别)。线条要遵循向灭点处渐远渐小的消失关系。
在绘制景观表现同时,所要表现的质感种类是丰富的。如果对象的材料不同,表现的手法就因材而异。物像变化万千,要多写生、多临摹,经过磨练才能灵活掌握各种技法。
三、掌握手绘表现的几种有效途径
(一)临摹解析名家作品
想要在短时间内使手绘表现水平提高快一些,最有实效的方法就是先临摹,通过临摹再过渡到写生。国内外有很多插图大师的作品是我们学习的最好典范。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表达风格相近的作品来临摹。在临摹的过程中,也应遵循从简到繁、从慢到快的原则。通过借鉴前人的经验,能使自己少走弯路,在较短的时间里能更快地提高速写的技艺。
(二)照片的重塑
设计师通过手中的笔,有侧重地改写成钢笔画或线条画,赋予对场景的重新理解,培养和提高画者对整体的把握能力,对画面的布局控制能力以及肉眼对尺度的衡量水平。作为学习阶段,这种积累过程必不可少。
(三)寓情于景的表现
一张具有良好表现力的透视图,除了必须清晰、准确地传达设计理念及意图,还应该表现出该场景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与意境。
1、市民休闲娱乐广场,就要体现它的参与性,就宜画人多,表现其热闹,为市民提供休闲的好平台。人物的组合应该做到合理、美观,或静或动,有老人在练习舞蹈,打太极,也有小朋友在放风筝等,加入各种故事情节,使观者产生共鸣。
2、小区中心商业街,要表现其活力四射、繁华的景象,在场景的渲染中多画一些鲜艳的旗帜,亮丽的广告牌和露天的咖啡座椅之外,更加少不了人的参与。这时可考虑多布置一些动作、情态各异的年轻人,提升品牌的时尚度。
3、校园的文化广场,作为学生聚集的场地,适宜多画人,其形态和表情还要结合校园文化的时代特征。还可以设定一个特定的活动场景,例如,广场中心有人在进行吉他表演,周围看台上的同学欢欣鼓舞。这种呼应关系使场景的“磁场效应”马上发挥出来。
4、清幽的中庭绿化空间。办公空间中的中庭绿化是幽静的场所,此景中人物就应较少,人物也应以静态为主,且应在中、远景出现,更利于体现场地的清幽情景。通过对人物在场景中的活动表现去强化主题,让观者领悟设计意图,并产生情感共鸣,创造新意。
(四)观悟生长规律
自然界的物种繁多,形象特征各异。在画表现图时,各种物种都可能是表现和创作的重要题材,因此,画表现图必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常以无心观悟它的奥妙,常以有心观察它的分界”,遵循物种生长规律,细心观察,用心琢磨,才能画出生气灵动的表现图。
(五)主题性创作
当表现主题选定时,应当有较多的时间对主题进行创作发挥,坐下来好好构图,参考各类资料进行选择、切割、分解、组合,形成个人的创作,这一步很重要也是最难的一步。必须善于思考,巧妙地组合,构成造形美、构图美、力求完整的画面。
手绘表现是一项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必须经过扎实的全面教育,只有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和实践中对空间的深刻感悟,才能画出生动准确的画面。每个从事和爱好这项事业的人,都要勤奋努力,并懂得为此全身心投入。
【景观设计论文】相关文章:
景观设计论文【精选】06-18
景观设计论文06-14
景观设计论文(经典)06-19
[精品]景观设计论文06-18
[必备]景观设计论文06-15
景观设计论文(优)06-18
景观设计论文[热门]06-19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11-27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07-21
景观设计论文15篇[推荐]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