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科学论文

时间:2024-08-26 17:13:00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热门】科学论文15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科学论文15篇

科学论文1

  【摘 要】生物科学史揭示了科学家科学研究的历程,是人类认识、探索和改造自然的探究史。分析了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物科学史的趣味性、渐进性、经典性和严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突破重难点知识,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 生物教学 教学价值

  生物科学史全方位地展示了生命科学产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它包含着实验探索、理论形成的科学规律与方法,每个科研成果的背后也蕴涵着科学家伟大的科学精神与人格魅力。《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学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以趣味的科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经典的科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和提高探究能力,以科学家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陶冶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而实现生物教学的目的。对此,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生物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教学价值。

  一、利用生物科学史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

  在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深奥难懂,因而对生物学习缺乏兴趣。事实上,生物科学史中不乏逸闻趣事,教师应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列举一些有趣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生物科学史导入新课,除了能够迅速使学生集中注意、激发认知需求外,还能促使学生形成学习期待。例如,在讲授细胞结构的知识点时,可以向学生讲述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的故事来导入;在讲解条件反射知识点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通过观察狗吃食物发现非条件反射的故事等。可见,教师应善于收集一些与生物教学有关的故事情节,在课堂上将生物科学史与生物教学巧妙融合,增加生物学知识的趣味性和故事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主动学习。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的渐进性理解生物学知识,突破重难点

  生物科学史是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发现过程,是揭示生命奥秘的过程。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以科学史作为教学材料,能够顺理成章地展现生物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层层递进的科学史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生物课堂上的重难点内容。

  通过科学史可以全面了解生物科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从而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讲授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内容时,教师可将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如讲授光合作用的产物时,可结合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绿叶遮光实验来讲解;讲授光合作用的场所时,可通过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实验来讲解;讲授光反应中氧气的来源时,可以结合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的氧同位素标记的实验来讲解。可见,不同的实验体现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可加深学生对单一变量、对照等实验原则的理解,以及对同位素标记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从而使生物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得以突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利用生物科学史的经典性体验科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科学史中的一些经典实验,蕴涵着独特的生物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利用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措施。在生物科学史课堂中,教师要灵活运用科学史,引用科学史资料来导入新课,创设探究情景、营造探究氛围,以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在教学中可普及一些科学史的知识,让学生从中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把经典的科学探究实验引入生物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与探索,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感悟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家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例如,在讲授“遗传定律”的内容时,可以融入奥地利生物学家格里哥孟德尔经典豌豆实验的科学史,按照“假设――演绎法”的推理探究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体验遗传规律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遗传定律基础知识的认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可见,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可以通过具体的科学史实例,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观察科学现象――提出科学假设――设计科学实验――假设的证实或证伪,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其探究能力。

  四、利用生物科学史的严谨性树立学生的科学观念,培养其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知识、情感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生物科学史,就是追寻科学家探索生物奥秘的脚步,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生物科学史的故事中蕴涵了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及精神,例如,青霉素的发现是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严谨不苟、求真务实态度的成果;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合理质疑、勇于创新意识的指引;奥地利生物学家格里哥孟德尔潜心研究了八年的植物杂交实验,最终总结出重要的孟德尔遗传规律,也体现出科学研究需要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渗透这些生物科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让学生在理解科学实验的发展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说,科学实验的严谨性渗透在科学史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观念,培养其科学素养。

  综上,生物科学史中蕴涵着科学家对生命世界探索的精彩片段,有效的生物科学史教学应选择适合的材料、运用恰当的手段,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和领悟科学探索的过程。生物科学史是一部揭示生命科学发展历程的探究史,科学史的学习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等三个方面的教育融合起来,其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奥秘的道路去发现与解决问题,真正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感受生物科学蕴涵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而全面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永.润物细无声――分析科学史在生物教育中的作用[J].中学生物教学,20xx(6)

  [2]黄丽坚.浅谈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xx(17)

  [3]丁金昌.应用生物科学史在教学中突破难点[J].生物学教学,20xx(2)

  [4]林国海.高中生物科学史的应用浅析[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xx(1)

  [5]王锦红.浅谈科学史在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20xx(3)

科学论文2

  不倒翁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玩具。由于它好玩,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所以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载体。然而,从我们对学生的提问来看,他们对不倒翁到底为何不倒认识得很肤浅,大部分学生认为是重心低。问题真的这么简单吗?下面我就以两种不倒翁为例分析其不倒的原因。

  一、不倒翁不倒的原理探析

  让我们先分析鸡蛋壳不倒翁(如图1),然后再分析竹签不倒翁(如图2)。

  鸡蛋壳不倒翁原理:将鸡蛋壳不倒翁倾斜后,它的重心升高,这样它的重力与着地点之间就产生了一个重力力矩。由于重力力矩的作用,使不倒翁摆动,摆动的结果是:不倒翁的重心降低。当重心降到最低点时,重力力矩为零。由于惯性,不倒翁继续摆动,但此时重力力矩又阻碍它摆动,往复运动多次后最终停下来。在物理学中,鸡蛋壳不倒翁是稳定平衡。如图2(a)所示重力的力矩M= FL为零(因为重力力臂为零),此时不倒翁处于平衡状态。如图2(b)所示重力的力矩不为零,使不倒翁绕支点顺时针转动。如图2(c)所示重力的力矩不为零,使不倒翁绕支点逆时针转动。

  竹签不倒翁原理:如图3所示,当竹签不倒翁倾斜时,同样是重心升高,产生的重力力矩,迫使它回到平衡位置,与鸡蛋壳不倒翁原理相似,它仍然是稳定平衡。如图4(a)所示重力的力矩为零M=0(因为重力作用线通过支点使重力力臂为零),不倒翁处于平衡状态。如图4(b)所示重力的力矩不为零,使不倒翁绕支点顺时针转动。如图4(c)所示重力的力矩不为零,使不倒翁绕支点逆时针转动。

  综上所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当不倒翁倾斜时,它的重心升高,使之产生一个回到平衡位置的重力力矩,重力力矩使之摆动。在平衡位置时,重力力矩为零。因此确切地说,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不倒翁是一个稳定平衡的物体,即不倒翁倾斜时总能在重力力矩的作用下回到平衡位置。

  二、由不倒翁不倒引发的思考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制作一个鸡蛋壳不倒翁,并说明不倒翁不倒的原理。大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是:不倒翁的重心低,所以不倒。教师在认同学生的观点后,可以再给学生展示另一种不倒翁——竹签不倒翁。让学生体验制作过程后,教师提出问题:竹签不倒翁为什么不倒?是因为重心低吗?这两种不倒翁原理一样吗?

  学生经过制作与讨论,得出它们的区别:鸡蛋壳不倒翁重心始终在支点的上方,当不倒翁倾斜时,支点发生改变,重力产生一个转动力矩,使之回到平衡位置。而竹签不倒翁重心始终在支点的下方,当不倒翁倾斜时,支点不发生改变,但重力也产生一个转动力矩,使之回到平衡位置。无论哪一种不倒翁,它们都是稳定平衡状态的物体(如图5)。

  两者看似一样,但其实又不完全一样。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学生通过实际制作,独立思考,才能理解不倒翁不倒的原理。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去理解科学与技术,而并不是仅让学生知道一个大概的结论——重心低。

  (一)技术探究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当然,学生的探究体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但彼此冲突的结果,恰好是生成型的学科资源,在对彼此不同的分析论证中,使学生平时习得的学科思维方式得到具体的运用。从学习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也就是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远比知道问题、理解问题更为重要。就一定程度而言,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并且人们关于世界的认识也是随着改造世界的实践而不断深化的。在探究不倒翁为什么不倒的过程中主要是科学活动,而怎样研究不倒翁原理和怎样制作不倒翁的过程则主要是技术活动。

  (二)技术是与科学同等重要的领域

  目前,国内的基础教育呈现出重科学结论,轻技术方法的现象。家长和教师都愿意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因为那样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况且探究的结果也不一定正确,所以有人会认为这样做会耽误时间。然而,人类认识世界的真实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一个充满错误并逐步筛选接近真理的过程。一个正确的科学结论都是经过很多科学家不断努力,经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得出的。正像牛顿所说的:“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是由伽利略、笛卡尔、胡克、哥白尼、开普勒等许许多多科学家构成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而今天,教育的目的都落在了考试上,研究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样的教育培养的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面对陌生环境时,学生无法灵活运用现有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因此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科学的思想以及科学探究中的技术。

  (三)重视技术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目前,新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已有9年,但各省重视程度大不一样。表面上,有些省设立了学业水平考试(形式上重视),有些省设为高考科目(报三本院校的考生考通用技术,一、二本不考),这些省是真的重视技术吗?难道上一、二本院校的学生就不需要学习技术吗?根本问题是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对一个真实的社会生活来说,技术问题无处不在。科学认识世界,技术创造生活。在知识既定的前提下,有怎样的技术就会有怎样的生活。目前,不少人还没有把科学和技术区分开来,认为学了科学就等于学了技术。殊不知科学与技术是相关但不相同的两件事。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重视了技术教育,掌握了技术方法,使每个公民的技术素养得以提高,“钱学森之问”才有可能获得完满的解答。

  技术素养对国家和民族极为重要,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虽然每个公民的工作都需要各种不同的技术,人人都有一定的技术,但是技术是要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这就对公民的技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看来,通用技术课程任重而道远!

科学论文3

  摘要:

  为了充分了解生物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作用,对近年来在食品分析中出现的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免疫技术和酶法分析等新的生物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及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认为生物技术检测方法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食品分析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能,其应用几乎涉及到食品分析的各个方面,尤其能对许多过去难以检测的成分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生物技术;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免疫;酶;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是食物营养评价和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始终贯穿于食物资源的开发、食品加工与销售的全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W TO后,我国食品走向世界的关税壁垒将逐渐被技术壁垒所取代,一方面,食品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其分析精度和检测限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作为食品生产企业和政府监管机构,对食品品质的控制则要求能实现现场无损检测和快速检测,而对分析精度和检测限的要求则相对较低。因此,食品分析技术正向着省时、省力、廉价、减少溶剂、减少环境污染、微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现对近年来在食品分析中出现的新生物技术作一简单介绍。

  1、生物芯片技术

  主要特点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具有可实现样品分析过程的连续化、集成化、微型化和信息化等特点,目前已应用于食品卫生检验、食品毒理学研究、分子水平上阐述食品营养机理和转基因食品的检测等多个领域。基于生物芯片在用于基因表达分析及蛋白质检测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结合了多门学科中的高新技术,因此,其优越性将会日趋明显,预计将会成为未来食品安全检测分析中的生力军。

  2、生物传感器技术

  2. 1、基本原理

  生物传感器是指把用固定化的生物体成分(酶、抗原、抗体或激素 )或生物体本身的细胞、细胞器、组织和器官等作为敏感元件的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建立在细胞固定化和酶固定化技术基础之上的,它以生物分子去鉴别被测物,然后将生物分子所发生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并予以放大输出,从而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

  2. 2、主要特点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由于生物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响应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可反复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不需要对被测组分进行分离和测定时不需另加试剂等特点,所以使用方便,有利于现场快速检测,故用生物传感器作为检测装置时主要应用在糖类、氨基酸类、有机酸和Vit等食品成分分析上,在食品添加剂 (亚硫酸盐、亚硝酸盐、甜味素和过氧化氢 )的分析、食品中细菌和病原菌的检测、食品鲜度的检测、食品滋气味及成熟度的检测等领域中也有应用。在未来知识经济发展中,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介于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之间的新增长点,正逐渐变为在线检测的主要手段,在食品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免疫分析技术

  3. 1、基本原理

  免疫分析技术是指利用抗原抗体间的特异性反应为基础,结合各种定量信号方法来对某种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的一种技术,是一类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技术的统称,广泛应用于各行业。该类技术的基本原理相同,仅标记物质不同,最终测定所发出的信号不同。根据文献报道,具有推广价值或已广泛应用的有放射免疫分析、荧光免疫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免疫电镜技术和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等。

  3. 2、主要特点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免疫分析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性、操作简便安全无污染、干扰小和再现性好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在食品中微生物 (如沙门氏菌 )的检测、食品中的抗生素和激素的检测、食品中的真菌毒素检测、食品中的除草剂和杀虫剂等农药残留检测、食品中的营养素 (如蛋白质 )的检测等项目,市场上已有部分商品化的试剂盒供应。目前几乎所有的常用兽药都建立了免疫检测方法,大部分已成功的运用在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随着分析技术自身的优势和方法上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制备更加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或功能更加完备的重组单链抗体,以及免疫传感器技术和芯片技术的日臻完善,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4、酶法分析技术

  4. 1、基本原理和方法

  酶分析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酶为分析对象,根据需要对食品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酶和食品样品中所含的酶进行酶的含量或活力的'测定;二是利用酶的特点,以酶作为分析工具或分析试剂,用于测定食品样品中用一般化学法难于测定的物质。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已出现多酶偶联测定法、利用辅酶作用或抑制剂作用测定法、通过酶反应循环系统的高灵敏度测定法、酶标免疫检测法和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等新方法。

  4. 2、主要特点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与其它分析方法相比,酶法分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它的特异性强,对样品不需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此外,由于酶的催化效率高,酶反应大多比较迅速,故酶法分析速度快。酶法分析已应用在食品中葡萄糖的定量分析、食品中无机金属离子的测定、食品中Vit的测定、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食品中嘌呤和核苷酸的检测及食品中毒素检测等领域,并且酶法分析正朝着方便快速等方向发展,如将酶制成酶电极,直接测定,省去试剂配制和标准曲线的制作等步骤。目前已实际应用在分析中的酶电极有L -氨基酸氧化酶电极、过氧化物酶电极和脲酶电极等。

  5、结束语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生物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重要作用。生物技术检测方法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食品分析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能,其应用几乎涉及到食品分析的各个方面,包括食品的品质评价、食品的质量监督、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及食品科学研究等,尤其是它能够对许多过去难于检测的成分进行分析。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生物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还不普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生物技术在食品分析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孙秀兰,等.生物芯片技术与食品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xx, 4: 22 - 25.

  [2]刘荣,徐致远,李保国等.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检测中的应用[J].乳业科学与技术, 20xx, 115 (6) : 246 – 249

科学论文4

  内容摘要:

  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

  经历探究 激情 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 效果 方法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学生开始试验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听课的老师问一个同学,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

  这节课,教师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

科学论文5

  〔关键词〕生命教育;香港;感受

  香港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的学术及专业实践”会议。我十分荣幸地跟随导师郑晓江教授参加了这样一次大盛会,它齐聚着来自我国港、台、内地的生命教育专家们。这是一次心灵之约,更是一次生命之约,大家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生命及生命教育中的故事。其间,我有幸在香港宝血会培灵小学观摩了纪洁芳教授关于“创造力与沟通艺术·生命意义”的教学示范课,可谓收获颇丰,感慨颇多。

  本次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课程设计的理念是:“当今学生抗压性低,较缺乏创造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本次课旨在通过教学活动之实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沟通艺术。”教学目标是:“探讨创造力及沟通内涵的重要性,藉体验活动、互动教学培育学生创造与沟通能力,培育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我认为,这样一种由台湾老师与香港学生因生命之约而组成的生命教育课堂,已经达到了“生命之动”的成效,即生命的互动、生命的感动、生命的行动。

  首先,纪老师是通过问题导入法进入新课程。

  她问道:“假如一个人没有了双手该如何刷牙呢?”有的学生说:“可以用脚刷。”纪老师说:“如果脚够不到嘴巴怎么办呢?”有的学生回答:“将头再弄低一点。”纪老师又说:“如果还差一点呢?”这时便出现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答道:“可以将牙刷弄长一点。”还有的学生说:“可以将牙刷固定在一个地方。”这便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回答赢得了师生们的认可。可见,纪老师通过这种层层深入诱发学生思考的方法,虽有时会给学生制造一点小障碍,但却已经朝着主题和目标前进。

  接着,纪老师播放了视频《谢坤山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谢坤山16岁时在工厂工作时,因碰触高压电线而发生意外,四肢都被烧焦,经医生抢救之后,只救回了一只脚。而后,谢坤山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发明了独特的刷牙、洗脸方式,并发明了一代又一代的“坤山牌”进食用具。他还能够帮助妻子干家务活,最后还成了一名口足画家。

  视频结束后,纪老师让学生进行了一个体验活动,她让学生模仿谢坤山,在没有双手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名字。纪老师先拿出一盒纸巾让学生包上笔,并问学生为什么要用纸巾将笔裹住。学生说这样做很卫生,纪老师补充道,“这样做还可以防止口水往下流。”在纪老师亲切的关心之下,学生们努力地尝试着用口写出自己的名字,孩子们都不太满意自己的作品,感到这样写特别累。后来纪老师邀请学生到前面谈体会,香港的学生们发言踊跃。特别有意思的是,纪老师用从宝岛台湾带来的奖品鼓励学生圆满回答了问题,而颁奖嘉宾由学生选择在场的任意一人。当时,学生选择了他的老师颁奖,纪老师又要求他们用三个词形容彼此的性格或品质特征。这种激励学生的方式和过程,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使师生双边的生命互动达到一种极好的效果。

  在课堂的第二环节,纪老师同样以问题入手。她问了一系列问题,如“人哭好不好”“人为什么要哭呢”“男生可不可以哭”等,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哭不一定是坏事,哭可以发泄自己的情绪,男生是可以哭的。纪老师由此引出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小杰的故事,拉开了视频“妈妈的脸”的序幕:

  男孩小杰无法面对被癌症夺去了美貌容颜的母亲,一位安宁病房的艺术治疗师通过自己的辅导让孩子放下心中的害怕,不仅去看了妈妈,而且选择了妈妈喜欢的粉红色彩笔为她画手,并做了一串美丽的项链送给了妈妈,孩子从害怕妈妈到抚摸妈妈再到拥抱妈妈,最后告别妈妈,使得妈妈没有带着一丝遗憾离去。其中,小杰的哭有害怕,有不舍,有放下,有感恩……

  在整个观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包括老师都感动得哭了,其中有一位女生哭得特别的伤心,纪老师邀请她谈谈自己的感受,但她只是摇头,纪老师尊重了她的意见。后来在授课的过程中,纪老师再次邀请她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但同样没有成功。纪老师脸上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满情绪,而显出更多的是对这位女生的关心与担心。课后,纪老师将主办方颁发给她自己的纪念牌签名后转给了这位女生,并叮嘱女生所在学校的老师要跟踪关注。纪老师的这种特别的关心和担心体现了她长期在生命教育工作中形成的一种高度责任感。

  生命教育与一般知识的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要细心关注到每个生命个体。在课堂上,生命教育老师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关注每个不同的个体,不能忽视每位学生脸上的不同表情,并要适时采取不同的方式去了解学生们的心声。对涉及到学生生命与生活中的私密性问题一定要进行课后长时间的跟踪与回访,教师耐心的倾听、反复的劝慰和长期的开导能够真正让生命成长起来。纪老师处理这个个案的技巧是恰当而成功的,她在用生命的行动去走进学生的生命。

  后来针对这一视频,纪老师又问:“此时你们会想到谁?”一位学生回答是刚过逝不久的爷爷,另一位学生答的是已离去的堂叔。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失去的亲人,重又体验到丧亲之痛。当然,纪老师由此点出更深一层的意义:生命短暂,我们要懂得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呵护自己当下所拥有的一切,要心怀尊重生命与敬畏生命之心。

  在师生们经历了一番感动之后,纪老师拿出了一大盒由许多小塑料袋装好的葡萄干,每小袋中装有两粒,由学生和其他老师帮忙分到每个人手中。纪老师让学生取出其中的一粒放入嘴中,慢慢品尝,再细细咀嚼,让学生用心体会此时的感觉。与此同时,纪老师讲述了葡萄干经历了农民的辛苦栽培、施肥和采摘,工人对其进行了加工和包装等很多劳动环节,最后才成为现在大家所品尝到的'葡萄干。然后,纪老师让学生们取出另一粒继续品味,她问:“哪一粒更甜呢?”学生们的回答各异:第一颗更甜,第二颗更甜,两颗一样甜,等等。纪老师说道:“你们的答案都是对的,因为我们大家是不同的个体,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这是一种多么好的表扬学生们的语言呀!它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在生命教育的课堂中,学生的答案不需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只要是符合他们自己生命个性的,都应该得到认可与肯定。

  不过,在这一课堂环节中,也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很多学生都是从直观味觉的角度回答纪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味道甜甜的”“味道有点酸”“感觉是慢慢地滑进去的”……学生一直无法进入体验活动的初衷——感恩。后来,纪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是苦的呢?”此时有学生回答道:“因为它里面凝聚了农民辛勤的汗水。”学生是十分单纯的,当他们一时没有来得及透过现象去思考事物的本质时,纪老师通过变换提问的方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体现了一个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

  最后一个环节是由三个不同的故事组成。

  首先,纪老师讲述了一个关于“安全套”的故事:一个女生在路上将要遭到歹徒侵犯时,谎称自己得了艾滋病,当歹徒不相信时,她利用书包里的安全套成功脱险。

  接着纪老师挑选了一个男生与她一起表演了题为《渔夫与魔鬼》的话剧,纪老师扮演可恶的魔鬼,男生扮演的是善良的渔夫。一天,渔夫在茫茫的大海边捡到了一个瓶子,打开想看,瞬间一团烟雾跑出来变成了一个大魔鬼。此时,魔鬼放言要吃掉渔夫,因为它在瓶子中等待解救的时间太长了,所以,它发誓一旦有人救了它,就要吃掉他。最后,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地将魔鬼再度骗到瓶中而使自己获救。

  最后,“花花姐姐”生动而形象地讲述了一个《我的幸运日》的故事:饥饿的狐狸正在磨爪准备外出猎食,忽然门外传来敲门声,开门一看,竟是一只肥嫩多汁的小猪送上门来。狐狸开心地嚷:“这真是我的幸运日哪!”为着这一顿大餐,狐狸和小猪展开了一场机智的对决。狐狸的幸运日最后变成一个“灾难日”!

  这三个故事其实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危险时需要冷静、理智、沉着应战,善于利用智慧的人可以化险为夷。三个故事呈现的形式是多样的,尤其是话剧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是一种生命在场的表演,可让学生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只是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如何应对魔鬼的台词反应不是那么快,情急之下纪老师也只能自己出手相助了。我想,在课堂时间极为有限之时,相同性质的案例是否可以作适当的删选?

  在这样短暂的一节生命教育课堂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纪老师那颗充满爱的心灵,她在课堂中的那种忘我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她的形体语言是那么的柔和,表扬学生的方式是那么的亲切自然,使得整个课堂的气氛一直处于活跃之中,使短暂的“生命之约”令人难忘。

  当然,由于授课对象仅是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并且,他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的时间不会太长。因此,教师安排的主题不能过多,倘若主旨能一脉相承贯彻到底,将会更易于学生的吸收,促使学生生命成长更加迅速。

科学论文6

  周末到了,妈妈让我把家里的皮鞋擦一下,我顺口答应了。走到鞋柜前,看着这些沾满尘土的皮鞋,我马不停蹄的擦起来。忽然,我脑子里闪过一道问题,为什么皮鞋会越擦越亮?

  实验: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比较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把一只鞋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另一只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第一只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另一只有光泽。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答案:经过从网上的搜索,我得知皮鞋的表面原先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在必须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能够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更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潜力也加强了。

  我最后明白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了。原先生活中的“问号”还真不少呢!

科学论文7

  巧用鸡蛋改良渗透实验及膜的透性实验

  摘 要: 本文选用鸡蛋内膜作为半透膜进行渗透实验,在渗透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概念的错误认知,进而设计实验验证膜对离子和大分子的选择透过性,层层递进使学生在理解渗透作用的基础上从深层次理解膜的选择透过性。

  关键词: 渗透作用 鸡蛋内膜 选择透过性 高中生物教学

  高中生物“渗透实验教学”中,教材采用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处密封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到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漏斗内的液面上升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装置较复杂,可操作性差,现象也不明显,学生对玻璃纸不熟悉用做半透膜模型与原型的相似性低。

  本着生活化和简单化原则,我用鸡蛋的内膜作为半透膜,以蛋壳作为容器进行渗透实验,实践证明这一改进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现象明显。学生对渗透作用的理解程度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

  半透膜是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之一,这一概念的处理一般采用讲授式,学生对于膜的选择透过性不能深入地理解,甚至有学生认为只要分子量足够小,就能通过半透膜。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活动建议中也包括“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鉴于此我在教学中加入了用鸡蛋作为装置,利用特定化学物质可发生颜色和沉淀反应原理设计了验证膜的选择透过性实验。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渗透作用和膜的选择透过性。以下是两个实验:

  1.渗透作用演示实验

  1.1实验原理

  鸡蛋的膜为双层结构,蛋膜中含有蛋白质90%左右,脂质体3%左右,糖类2%左右。它的蛋白质主要有胶原蛋白(大部分为I、V、X型)。鸡蛋膜的特定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它是一种很好的半透膜。鸡蛋大端两层膜分开形成气室。把气室部分的鸡蛋壳连同外膜剪去,留下内膜就为实验用的半透膜。用鸡蛋来模拟细胞,把鸡蛋内膜浸入水中来演示渗透实验。

  1.2实验材料

  鸡蛋、50mL小烧杯、蒸馏水

  1.3实验步骤

  ①取一个大的鸡蛋(钝端直径略大于小烧杯口),轻轻将钝端的壳敲碎,剥掉蛋壳,露出一个直径0.5~1cm的小孔,注意不要破坏内膜。

  ②将鸡蛋钝端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水面没过小孔,静置,并观察。

  1.4实验结果与讨论

  三十分钟后,膜被撑破并有蛋清流出。

  通过这一实验现象学生会得出是水进入鸡蛋内部导致膜被撑破,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是因为膜外部是纯水,即水的浓度是100%,而鸡蛋内部水的浓度低于100%,这就在鸡蛋膜的两侧形成了水的浓度梯度,膜外纯水中的水分子透过半透膜扩散鸡蛋内的数量,比鸡蛋内部水分子扩散到膜外的数量多,因而鸡蛋内的液量增加,直至涨破。

  设问:如果鸡蛋膜上有破损的小缝,那么还会看到实验现象吗?引导学生思考半透膜的存在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关键,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是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

  以上是渗透作用实验演示,得出的结论是:水可以自由通过鸡蛋内膜,通过的条件是膜内外有浓度差。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半透膜的概念,设计了探究离子能否透过半透膜的实验。

  2.膜的选择透过性实验

  2.1实验原理

  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小分子的物质如离子可以选择性地透过半透膜。

  2.2实验材料

  鸡蛋两个、50mL小烧杯两个、试管两个、胶头滴管若干、质量分数为0.1g/mL的AgNO溶液、质量分数为0.1g/mL的NaCl溶液、I-KI溶液、新鲜的淀粉溶液。

  2.3实验步骤

  ①取一个直径大于烧杯口的鸡蛋,把鸡蛋的'尖端轻轻敲破,剪出一个直径1cm的小孔,然后将蛋黄和蛋清倒出并用清水将内部冲洗干净,再将大头端的蛋壳敲碎,轻轻将蛋壳和内膜剥离,露出直径为1cm的小孔,注意不要破坏内膜。

  ②将两枚蛋壳编号1、2,分别注入质量分数为0.1g/mL的NaCl溶液和新鲜淀粉溶液各5mL,注意不要把溶液撒在蛋壳外。

  ③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A、B,在A烧杯中加入30mL质量分数为0.1g/mL的AgNO溶液;在B烧杯中加入30mLI-KI溶液。将1、2两枚蛋壳分别放入A、B两个烧杯中(液面要没过小孔),放置10分钟。

  ④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2.4实验结果与讨论

  A烧杯中有白色沉淀生成,1号蛋壳内溶液无明显变化。B烧杯中溶液无变化,2号蛋壳内的溶液呈现蓝色。

  膜的选择透过性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可以反思对渗透作用的理解是否准确。

  3.反思

  通过渗透作用演示实验学生归纳出了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半透膜及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其他物质的选择透过性实验是在渗透作用演示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之后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渗透作用。

  本实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学生容易把鸡蛋内膜作为鸡蛋的细胞膜,事实上只是细胞膜的模拟材料,因此要向学生说明这点,并强调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蛋白质载体有关;二是利用蛋的钝端内壳膜与外壳膜二者分离去除蛋壳和外壳膜露出内膜,这种处理难度较大容易造成内膜损伤,因此在选择鸡蛋时要选放置了一段时间的不新鲜的鸡蛋,这样鸡蛋内水分蒸发使内外膜分离大一些,便于操作。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学生对膜的选择透过性和渗透作用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在实验结束时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并验证其他物质能否通过膜,并分析原因,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庆余.基础生物命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47-48.

  [1]潘建勋.渗透作用演示实验的改进及拓展.生物学教学,20xx(24):39.

科学论文8

  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存在头脑里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脱离的现象,看来我们科学课教学上的弊病已经影响了几代人,课堂教学单纯地传授知识,确切地讲只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严重脱离,长期下来,学生形成了只记住课本知识、读“死书”的习惯,不能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大自然想联系,更不能把课本知识应用于生活,当然谈不上什么科学探究精神了。

  天文学家卡尔说过“每个孩子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其实,孩子们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引导得法,我们会发现科学无处不在,许多科学发现就是源于生活的。瓦特在烧水时受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牛顿在苹果树下,受苹果落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受到启发,发现了浮力定律,……可见,科学就在身边。

  作为科学课程的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不要把学生拘泥于仅仅是以文字或语言形式呈现出的现成的知识,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一、在大自然中拓展

  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而且还是本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孕集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局限在教室里,单凭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又会削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如在教学新课标教材三年级《科学》中的《蚂蚁的观察》《蚯蚓的观察》等课文时,学生对蚂蚁、蚯蚓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玩过蚂蚁、蚯蚓,如果上课时把学生束缚在教室中,把课本与大自然隔离开,很有可能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白白浪费,而让学生形成“书中的蚂蚁”和“大自然中的蚂蚁”隔断,这样难免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离。

  二、在社区和家庭生活中延续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对家庭生活也是最熟悉的。课本是教材,大自然是教材,生活更是一部最现实的大教材,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到许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体会知识力量的.强大。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行探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在家中做家务也经常会有问题,烧水时水溢出水壶;烧鸡蛋时鸡蛋烧爆了;冷天里,倒开水后塞上热水瓶塞,瓶塞会蹦出来等。当他们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们正好可以引导他们学习热胀冷缩知识,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并且已有经验,水到渠成,肯定成功。

  知识只有运用起来才是活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最好地方就是社区和家庭生活了。比如学了《食物的营养》之后,让学生回家给自己和家人合理地搭配食物,合理地补充营养;学了废旧物品回收之后,他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社区里宣传买菜不用塑料袋,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废旧电池不能乱扔,会污染水和土壤的等等。

  三、在其他媒体中补充

  有线电视几乎进入了每个家庭,许多家长都为怎样能让孩子不看电视而发愁,其实,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在电视中还可以学到许多最新的科学知识。我鼓励学生看中央电视台第10套“教育科技”节目,其中“探索发现”“走近科学”“斗转星移”等栏目,其内容、图文、解说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都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很难达到的。

  多媒体对学生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许多自然现象是很难见到的,如火山、地震等。这些都可以借助录像资料来弥补。

  科学课程的教师们,让我们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社区和家庭、走进网络、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为孩子们提供自由成长的乐土,富有创造性的一代就是他们。

科学论文9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

  带教老师均为妇产科学主治医师,具备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入科介绍,教师以现有的教学授课方式依据教科书上描述的方法讲解问诊,查体内容,根据教学大纲随机完成教学内容及出科考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即入科介绍,根据妇产科学目标管理结合临床路径设置带教图,精选病例,设置问题,明确实习目标,严格按照带教图完成实习带教,

  1.2评价内容与方法

  ⑴问卷调查,设计制定《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情况调查表》,以不记名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妇产科学学习情况的调查,分别涉及了学生对实习安排的满意度、教学形式满意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⑵根据妇产科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出科考试命题,以考试成绩作为客观评价的标准。根据主、客观综合评价的结果,对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临床技能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理论考试中传统试题成绩及知识点错误数,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临床病例分析试题成绩高于对照组,其知识错误点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医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教学结束后分别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对教学方式的正面评价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力和解决临床实践问题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区患者对两组实习医学生接诊表现的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

  3讨论

  3.1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临床实习教学是在进行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后,在临床带教老师的帮助下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复习、巩固和进一步理解理论课的重点知识,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的综合教学环节。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医学临床教育模式属于印证模式、跟班式带教,临床实习的目的为印证已学过的理论知识,相当于一种接近同一水平的重复学习,医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不够,升华知识的兴趣不浓;临床上遇到什么患者就学习什么知识,学习内容随意性大,学习内容片面、零散;实习目标模糊,什么都想去学,可是又不知从何学起,加上实习时间有限,致使实习总体质量不高。传统的教学是以带教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偶有提问,受教师“一言堂”的影响,医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式接收状态,从而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另外,教学医院的老师除了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处理有大量的医疗任务和临床本职工作,导致临床带教老师带教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因此对教学内容可能会出现遗漏或忽略现象。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医学生来说,理论考试中传统试题成绩及知识点错误数与实验组无明显差异,两组的差异在于临床实践技能操作和病例分析水平,说明了实验组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技能的提升快于对照组,临床病例分析思维较对照组客观、周全。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属于知识型、模仿型人才,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的医学模式和复杂的医疗环境,科学的教学法是保证临床带教质量的关键,寻求新的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是临床教学的热点。

  3.2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的优势

  临床路径又称临床程序,是指通过制定一个严格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诊疗措施对某种常见疾病进行有效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期待在最大范围内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目的是使得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早在1995年美国内科医学年刊就报道了哈佛医学院等将临床路径管理法应用于教学上,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实习医师临床操作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CP理念引入临床教学,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科室特色制定临床路径图,以固定的时间段为纵轴,以教学内容、方式、目标及教学效果为横轴,详细列出每个周期具体工作对临床医学生组织教学的方法称为临床路径教学法。将规范化、程序化的CP管理法引入教学,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首先,规范了教学流程,带教老师可根据临床路径带教图对实习生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带教,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带教计划不具体、完成时间不明确、教学目标模糊等缺点,避免了教学内容出现重复和漏缺现象,避免不同老师授课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带教老师个体能力的差异引起教学质量的偏差;其次,转变了教学理念,教师由“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教师根据预先安排的教材程序,稍加指导,有层次的逐步训练医学生。医学生便可具备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教师从“教医学知识”转变为“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提高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生按时间框架,主动查阅教科书及文献,使用学习论坛、图书馆等多种途径对CP文本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自主探索,将既往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知识进行融合贯通,理论联系实践,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加全面的掌握医学综合知识,提升他们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管理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学家不卢姆提出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其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层层分解,环环相扣的教学目标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的要求,加强目标管理,明确教学目标,强调教师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唱主角”的作用,避免“填鸭式”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3妇产科教学的特殊性

  妇产科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要求都很高的学科,服务人群是女性患者,涉及了性器官、家庭和生育等个人隐私问题,同时妇产科学也是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一个科室,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女性患者更是拒绝男医学生的任何医疗活动。而医学生因为刚刚进入临床实践,面对真正的.患者容易紧张、胆怯,信心不足。不善交流,本应作为主体的医学生常临床思维盲目混乱,难免实践操作有疏漏和错误,引起病人的反感和自己的挫败感。有关文献报道,实习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自我成就感倦怠程度偏高,存在科室差异,统计分析妇产科学的倦怠情绪更高于其他科室,职业压抑明显增高。本研究显示,在带教过程中,采用CP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医学实习生可以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及怎么做,加之对该疾病知识的自主学习,透过疾病现象抓住本质,临床思维清晰,在首次接触病人时不会手忙脚乱,应对病人的自信心加强,自我成就高增高;病人对实验组医学生的表现的满意度为80.0%,认同度较对照组有大幅度升高。综上所述,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传授知识不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培养学生“会学”的有限途径,其规范培训流程,明确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医学实习生对妇产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教师的“注入式”被动接受型向主动示知型转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新的教学模式,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围绕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治疗、预后告知这个主线,可形成系统的临床知识结构,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有利于临床诊疗活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进行强化巩固;注重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促进知识整合和培养终生学习、深度学习的方法,顺应了医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中。

科学论文10

  1题名

  题名又叫题目、文题、标题,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忌讳皮大馅小、盲目拔高、词语重复、语序错乱。

  1.1准确恰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与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1.2简明扼要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常见的繁琐题名如:"关于饮用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凡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饮用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2个安减少为13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1.3醒目规范便于检索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题目中使用的词语要尽可能地使用关键词表中的规范词语,以便于论文传播中的摘引和检索。

  科技论文除总题目以外,一般还有层次标题。层次标题是指除题名之外的各个级别的标题。通常将其分为章、节、条、款几个层次。层次标题在结构形式上可使整篇内容层次分明;从内容上是对每章、每节中心内容的概括,其实就是所谓的“提纲”。灵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个构思阶段。构思是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构思简单地说就是整体思索,"想"文章。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成果,实际上相当于用序号和文字符号所组成的一种图表。提纲的作用在于指导起草,使构思视觉化,以便作者从总体上更为准确概括地把握、修改和提高。论文写作都要编写提纲。编写提纲本身就是在研究,在起草。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一篇文章的初稿。

  2署名

  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有时为进行文献分析,要求作者提供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电话号码、e-mail等信息。

  3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

  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

  3)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注意:摘要中不列举例证,不描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般列出3~8个。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科技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位置在摘要之后。早在1963年,美国chemical abstracts从第58卷起,就开始采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关键词索引,提供快速检索文献资料主题的途径。在科学技术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全世界每天有几十万篇科技论文发表,学术界早已约定利用主题概念词去检索最新发表的论文。作者发表的论文不标注关键词或叙词,文献数据库就不会收录此类文章,读者就检索不到。关键词选得是否恰当,关系到该文被检索和该成果的利用率。

  4.1关键词分类

  关键词包括叙词和自由词。

  1)叙词--指收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即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2)自由词--反映该论文主题中新技术、新学科尚未被主题词表收录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或在叙词表中找不到的词。

  4.2关键词标引

  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gb/t 3179-92规定,现代科技期刊都应在学术论文的摘要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或叙词)。关键词的标引应按gb/t 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自由词)。所谓标引,系指对文献和某些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如研究对象,处理方法和实验设备等进行主题分析,并利用主题词表给出主题检索标识的过程。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是为了从内容复杂的文献中通过分析找出构成文献主题的基本要素,以便准确地标引所需的叙词。标引是检索的前提,没有正确的标引,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检索。科技论文应按照叙词的标引方法标引关键词,并尽可能将自由词规范为叙词。

  4.3关键词的标引步骤

  首先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弄清该文的主题概念和中心内容;尽可能从题名、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与主题概念一致的词和词组;对所选出的词进行排序,对照叙词表找出哪些词可以直接作为叙词标引,哪些词可以通过规范化变为叙词,哪些叙词可以组配成专指主题概念的词组;还有相当数量无法规范为叙词的词,只要是表达主题概念所必需的,都可作为自由词标引并列入关键词。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

  5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绪言、绪论。

  5.1引言的主要内容

  1)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和要解决什么问题。

  2)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即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

  3)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

  4)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5.2引言的写作要求

  (l)引言应言简意赅,内容不得繁琐,文字不可冗长,应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学术论文的引言根据论文篇幅的大小和内容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00~600字,短则可不足100字,长则可达1000字左右。

  (2)比较短的.论文可不单列“引言”一节,在论文正文前只写一小段文字即可起到引言的效用。

  (3)引言不可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4)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研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于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则可将引言单独写成一章,用足够的文字详细加以叙述。

  (5)引言的目的应是向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不要给读者悬念。作者在引言里不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自己的能力过于表示谦意,但也不能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6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是用论据经过论证证明论点而表述科研成果的核心部分。正义占论文的主要篇幅,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内容:调查对象、基本原理、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正文可分作几个段落来写,每个段落需列什么样的标题,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大体上可以有以下几个部分(以试验研究报告类论文为例)。

  1)理论分析。包括论证的理论依据,对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的阐述,对分析方法的说明。其要点是,假说、前提条件、分析的对象、适用的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的过程等。  写作时应注意区别哪些是已知的(前人已有的),哪些是作者首次提出来的,哪些是经过作者改进的,须交待清楚。

  2)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的表达主要始对材料的来源、性质和数量,以及材料的选取和处理等事项的阐述。方法的表达主要指对实验的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等事项的阐述。

  写作要点是:实验对象,实验材料的名称、来源、性质、数量、选取方法和处理方法,实验自的,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型号、名称、量测范围和精度等),实验及测定的方法和过程,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等。材料和方法的阐述必须具体,真实。如果是采用前人的,只需注明出处;如果是改进前人的,则要交待改进之处;如果是自己提出的,则应详细说明,必要时可用示意图、方框图或照片图等配合表述。由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必须接受检验,介绍清楚这些内容,目的在于使别人能够重复操作。

  3)实验结果及其分析这是论文的价值所在,是论文的关键部分。它包括给出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

  写作要点是:以绘图和(或)列表(必要时)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再现性和普遍性,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说明结果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分析不符合预见的现象和数据,检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等。给出实验结果时应尽量避免把所有数据和盘托出,而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合适的表达形式如插图或表格等。在整理数据时,不能只选取符合自己预料的,而随意舍去与自己料想不符或相反的数据。有些结果异常,尽管无法解释,也不要轻易舍去,可以加以说明;只有找到确凿证据足以说明它们确属错误之后才能剔除。结果分析时,必须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以理论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认真、仔细地推敲结果,既要肯定结果的可信度和再现性,又要进行误差分析,并与理论结果做比较(相反,如果论题产生的是理论结果,则应由试验结果来验证),说明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要切中要害,不能空泛议论。要压缩或删除那些众所周知的一般性道理的叙述,省略那些不必要的中间步骤或推导过程,突出精华部分。此外,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或执行方法方面的某些不足或错误,也应说明,以供读者借鉴。

  4)结果的讨论对结果进行讨论,目的在于阐述结果的意义,说明与前人所得结果不同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继续阐发作者自己的见解。

  写作要点是:解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说明成果的意义,指出自己的成果与前人研究成果或观点的异同,讨论尚未定论之处和相反的结果,提出研究的方向和问题。最主要的是突出新发现、新发明,说明研究结果的必然性或偶然性。论文正文的写作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具体要求有如下几点:

  (1)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事实准确,数据准确,计算准确,语言准确;

  (3)内容丰富,文字简练,避免重复、繁琐;

  (4)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形式与内容相适应;

  (5)不泄密,对需保密的资料应作技术处理。

  正文写作时主要注意下述2点:

  (l)抓住基本观点。正文部分乃至整篇论文总是以作者的基本观点为轴线,要用材料(事实或数据)说明观点,形成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观点不是作者头脑里固有的或主观臆造的,正确的观点来自客观实际,来自对反映客观事物特征的材料的归纳、概括和总结。在基本观点上,对新发现的问题要详尽分析和阐述,若不能深入,也要严密论证,否则得不出正确的、有价值的结论,说服不了读者,更不会为读者所接受;而对一般性的问题只需作简明扼要的叙述,对与基本观点不相干的问题则完全不要费笔墨,哪怕只有一句一字。

  (2)注重准确性,即科学性。对科学技术论文特别强调科学性,要贯串在论文的始终,正文部分对科学性的要求则更加突出。写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绝不能弄虚作假,也不能粗心大意。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都不应出现技术性错误。叙述事实,介绍情况,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遣词造句要准确,力求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给出的式子、数据、图表,以及文字、符号等都要准确无误,不能出现任何细小的疏漏。

  7结论

  科技论文一般在正文后面要有结论。结论是实验、观测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将实验、观测得到的数据、结果,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整篇论文的总论点。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首先看题名,其次是看摘要,再次看结论,读完结论后才考虑这篇论文是否有阅读价值,决定是否看全文。结论既是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内容,又是文献工作者作摘要的重要依据,因此,写好论文的结论很重要。结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哪些补充、修改和证实,有什么创新;本文研究的领域内还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对结论部分写作的要求是:

  1)应做到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结论要有事实、有根据,用语斩钉截铁,数据准确可靠,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2)在判断、推理时不能离开实验、观测结果,不作无根据或不合逻辑的推理和结论。

  3)结论不是实验、观测结果的再现,也不是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

  4)对成果的评价应公允,恰如其分,不可自鸣得意。证据不足时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更不能借故贬低别人。

  5)写作结论应十分慎重,如果研究虽然有创新但不足以得出结论的话,宁肯不写也不妄下结论,可以根据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一些讨论。

  8致谢(省略)

  9 参考文献

  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未(致谢段之后)列出参考文献表。这项工作叫做参考文献著录。

  9.1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9.2 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

  1)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一般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3)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科学论文11

  摘要:随着我国对科学技术的探究和发展,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成为21世纪以来人类关注的重点话题,其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面貌。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生物科学逐渐运用于现代医疗领域、农学领域和工业领域,它对基因遗传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重视生物科学的发展与应用,是关乎生活的重要话题。本文从生物科学的应用、研究成果进展和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三方面对生物科学的发展与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物科学;科学技术;发展;应用;研究进展

  生物科学是对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是认识自然的有利工具。20世纪50年代以来, 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和基因重组等技术的重大突破发展,使得现代的生物技术逐渐趋于成熟。生物科学的发展对医学领域和农业领域的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重视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 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发展

  (一) 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破译基因的遗传码,解开生命的奥秘是基因破译的主要目的。目前,科学研究人员对遗传图、物理图和转录图的制作工作已由相关的制作单位完成,这在理论上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很高的商业价值。20xx年的1月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了小菜蛾基因组,历时三年的研究,终于得出了小菜蛾的基因组图谱,科学家指出,将进一步与国内外人员合作交流,在小菜蛾基因组的研发完成后,将继续开展研究与抗药性和食性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功能基因组学和遗传学,为小菜蛾的有效防御、持续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细胞全能技术的实施与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生物模式经重要的动植物基因组将不断被揭露。细胞全能技术是一项快速纯合创造新品种的先进技术。21世纪后,生物的起源、原始细胞的产生和新生物的形式与改造等重大理论问题在我国已经得到重大的发展。人类对生物生命本质的认识将会进一步的提高,这对生物细胞全能技术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发展都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新品种作物的选育具有指导性因素。

  (三)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是指依据人类自身所固有的生理或行为特征而进行识别的一种技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包括有:指纹识别、手掌几何学识别、声音识别、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具有不易遗忘、防伪性能高、不易被盗、便于携带等特点,容易和电脑配套使用,从而增强在使用过程中的自动化管理,已广泛用于胜负、军队、银行等地。但生物识别技术中由于其中一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现在还处于试验阶段。

  二、 生物科学的应用

  (一) 农业领域的生物科学技术

  20世纪以来,在生物科学领域,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已然成为人类社会进步最伟大的事件之一。20世纪末21世纪初,对基因组学的突破性研究推动了生物技术进入迅猛发展的阶段。动植物和微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已对农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农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同时,抗病虫、除草剂的使用推进了转基因棉花、玉米、花生、大豆等的商业化发展。现代分子生物学与传统的动植物育种学催生了新型的分子育种学。

  (二) 生物科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药品领域的开发对生物科学的运用已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改革开放后,生物技术制药受到了相对高度的重视,为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因此,我国生物技术制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达到国际水平。20xx年7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亚洲癌症研究组织合作完成干细胞癌基因研究项目,这是继乙肝病毒整合机制研究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生物科学研究成果。通过对88例癌患者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一些列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突变,找到了肝细胞癌发生的两条关键性途径,从而为日后肝细胞癌治疗法的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三、 生物科学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基础的研究取得了不断突破。我国的生物科学技术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公众认可。在工业化和商业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生物技术具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经验总结得出,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我国的科研管理部门应对高校或科研组的科研项目加大人力财力的扶持,鼓励更多的青年科学家、技术专家投身于生物科学的研究中,并为他们提供多学科的培训,使得多学科科学的发展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从而推进多领域的融合,促进现代社会生物科学技术的革新与健康发展。

  四、 结束语

  生物科学技术的研究是科学应用研究的源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多种学科的融合发展,生物科学逐渐从单一化发展为多层次、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由宏观逐步发展到微观的可操作性。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赢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的生物技术在发展中不断突破,研究成果已遍布全世界,相信如此下去,将会赢得生物科学的巨大成果。加大生物科学技术的研究进程,促进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良性有利发展,以实现我国科学技术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宜君,张淑萍,杨林等.民族高校生物科学类综合性、研究型野外实习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央民族大学实验基地为个案[J].民族教育研究,20xx,20(5):18-22.

  [2] 郝建华,卢祥云,韩曜平等.应用型本科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常熟理工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为例[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xx,(3):14-16.

  [3] 赵格日乐图,苏亚拉图,哈斯巴根等.生物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24(5):148-151.

  [4] 李朝晖,周峰,华春等.高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以南京晓庄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xx,25(5):66-68.

  [5] 叶辉,丁斐,王兆慧等.特色专业与重点学科一体化建设实践与探索――以南通大学生物科学特色专业与生物学重点学科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xx,40(23):11885-11887.

科学论文12

  摘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通过体内水分平衡即根系吸收水和叶片蒸腾水之间的平衡来适应周围的水环境。不同的水体对于水生植物的影响不尽相同,本文通过水体与水生植物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不同水体对水生植物的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水体;水生植物;水位;波浪;生长;影响

  1水体与水生植物

  1.1概念

  水体指的是液态和固态水体所覆盖的地球空间。水圈中的水上界可达大气对流层顶部,下界至深层地下水的下限。包括大气中的水汽、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体内的水。各种水体参加大小水循环,不断交换水量和热量。水圈中大部分水以液态形式储存于海洋、河流、湖泊、水库、沼泽及土壤中;部分水以固态形式存在于极地的广大冰原、冰川、积雪和冻土中;水汽主要存在于大气中。三者常通过热量交换而部分相互转化。

  水生植物一般指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水生植物主要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四大类,有时把一些水缘植物和喜湿植物也划归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具有保存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美化水景和固坡护岸的作用。

  1.2水体和水生植被的发展阶段

  描述水生植被演替系列多通过植物群落的空间排列顺序(生态系列)来推断时间演替系列。水体沿岸带有沉水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和湿生植物群落,它们代表了淡水水生植物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水生植被的演替以植被优势种的演替为代表。水生境中的原生演替是从藻类开始,路径是:藻类沉水植被浮叶植被挺水植被湿生植被陆生植被,最终结局是水生植物和水体消失。逆向演替也称为退化,表现为其演替方向与原生演替相反。演替的结果是植被结构趋于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

  任何水体一经产生就开始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早期环境因子起主导作用,到后期生物因子又占主导作用。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水生植物可能是水体和水生植被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性种类。例如,沉水植物苦草和竹叶眼子菜是水体发展早期的优势种,适宜水位波动大的环境,它们呈稀疏分布,群落生物量低。当水位逐步稳定后,水生植物的优势种可能更替为微齿眼子菜、黑藻和穗花狐尾藻等,水底密闭起来,群落生物量增加。

  2、水体水位对水生植物的影响

  在自然生境中,水位很少保持不变,面对这种动态条件,植物通常会产生形态可塑性以及改变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的分配方式确保生存。对于整个群落而言,水位变动产生的影响也很显著。

  2.1植物形态的改变

  以无性繁殖为主的水生植物,尤其是具有较遗传延展性的个体,能够通过改变植物本身的形态来适应水深在时空上较大的变化。如在深水里,蓖齿眼子菜的生活型从原来的毛刷型变为聚合型。这是有利的,能够增强植物的功能。各种生活型植物对于水深的变动呈现不同的形态。挺水植物对水位梯度的形态改变,主要包括生长形态、繁殖和生物量分配模式的改变。形态方面,主要包括叶柄伸长、异型叶的产生,茎长、茎数、茎直径、匍匐茎直径和匍匐茎等级的改变。如芦苇幼苗在淹没状态下其节间距会增长。这种增长有2个可能的机制,由于向周围水体释放的截短而导致乙烯浓度升高的或是由于溶氧减少导致乙烯产生增高的一种协调。在淹没期间,部分淹水植物所有的被淹没的叶子都会衰老,只有末端的叶子会偶尔幸存。繁殖的变化主要包括花期、花序长度、花瓣宽度以及繁殖器官干重等的改变。如芦苇在水位下降后其种子有很高的萌发率。浮叶根生植物改变的形态主要表现在叶和花。如水位上升,浮叶植物荇菜的叶柄迅速伸长,但是支撑叶片的叶柄和茎变得更脆弱。浮叶植物菱有相对发达的根系统,在一定范围内的水位变动下,菱仍能固定在底泥中,而且幼叶能通过叶柄的伸长维持在表面。水位的升高导致花以及芽苞被水淹,无法形成种子,水位降低并不会影响花和果实的产生。沉水植物的也很显著,如苦草在深水中具有较高的株高,叶更长更薄,因为在光强较弱的深水中合成单位干物质需要更多叶面积去获得光资源。而在水较浅时,光强太大会抑制其生长,叶子变成紫红色来调节对所需光资源的摄取。

  2.2植物数量的增加

  水位对植物产生的另一个显著影响是改变其数量。对于不同生活型的植物而言,水深影响其生物量的机理是不一样的。水深直接地影响挺水植物群落的数量,通过减小光照强度间接地影响沉水植物群落数量。对于同种植物,水位的变动能改变地下数量和地上数量的分配比例。挺水植物随着水位的增加,茎重在整株数量中的比例上升,地下部分比例就会降低,分配到根和根状茎的`数量降低,在风浪的作用下更容易被连根拔起。

  2.3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在沿岸带,通常水生植物生物多样性很高,其原因之一是水位波动使得沿岸带一直处于干扰状态。根据中度干扰法则,适度的干扰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提高。水位波动引起湿地种子库的再生也是重要原因,而且这种作用与洪涝和干旱发生的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相关。水位的短期变动和长期变动,特别是水位下降,通过建立和破坏低多样性集群的外来物种入侵,从而影响物种多样性。水位下降是多种植物成功萌发和存活的先决条件,为适应浅水生活的物种建立创造了机会,也能支持新的外来物种的成功入侵。水位下降会阻止优势种控制整个群落,从而增加物种多样性。然而,在高水位条件下,很多湿地植物种的根茎萌发受抑制,降低了物种的多样性;如莱茵河畔在河流低泄量期间,夏季特大洪水会引起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减少。可见高水位和低水位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不同的,相对于高水位,低水位的作用更显著而且有利。

  3、波浪形态的水体对水生植物的影响

  江、河、湖岸浪蚀是这些水体顺向演替的自然过程,浪蚀淤积也是影响这些水体寿命的重要因素。在自然界随着水体的演替,岸坡趋缓并沉积土壤,为水生植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条件,植物的生长减缓了水岸的侵蚀,是演替的阻力,但植物体的腐烂沉积、水中有机质含量的大幅度提高,丰富了水体营养,提高了水体生物量,从这个角度说水生植物对整个水体的演替是有贡献的。

  商住区和公共绿地内部的小水系一般来说范围小、禁航、水流缓慢,对岸线冲刷、侵蚀较小,对水生植物的种植生长影响不大。江河湖泊等水体由于风浪、船形波或水流急速冲刷给水生植物的种植、生存带来很大困难。如风浪和船形波将会直接或通过堤岸反射,强烈地直接拍打或摇动植物体,从而使植物叶片破碎、茎被折断,甚至植物体被连根拔起,影响植物的生长甚或导致其死亡。

  4、沼泽地对水生植物的影响

  沼泽是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水分几达饱和,生长有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由于沼泽地土壤水多、缺氧,故沼生植物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有不定根和特殊的繁殖能力。沼泽可生长的水生植物很多,如萱草、泽泻、慈菇、海芋、花菖蒲、千屈菜、梭鱼草、小婆婆纳等。沼泽植被以挺水植物为主,多属于莎草科、禾本科及藓类和少数木本植物。

  5、结束语

  水生植物具有观赏、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高的特点。水生植物及其环境是许多鸟类、鱼类和其他动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水生植物及其环境又是一种脆弱的生态系统,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水体与水生植物关系也随着人类的活动影响,变得互动起来,水体的污染问题在水生植物的作用下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科学论文13

  我自己是学化学的,从事学化学、教化学、研究化学也几十年了,但现在似乎有点儿不太认得了。我觉得世纪之交,大家要重新有一个认识,认识学科本位的问题。

  一门科学的内涵和定义至少有四个属性:

  整体和局部性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知识体系,好比一块蛋糕。为了便于研究,要把它切成大、中、小块。首先切成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块。在自然科学中,又有许多切法。一种传统的切法是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等一级学科。近年来又有切成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态环境科学、纳米科学、认知科学、系统科学等的分类方法。化学是从科学整体中分割开来的一个局部,它和整体必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它的第一个属性。

  学科之间的关联和交叉如果把科学整体看成一条大河,那么按照各门科学研究的对象由简单到复杂,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数学、物理学是上游科学,化学是中游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是下游科学。上游科学研究的对象比较简单,但研究的深度很大。下游科学的研究对象比较复杂,除了用本门科学的方法以外,如果借用上游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移上游科学之花,可以接下游科学之木”。具有上游科学的深厚基础的科学家,如果把上游科学的花,移植到下游科学,往往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例如1994年诺贝尔经济奖授予纳什,他在1950年得数学博士学位,1951-1958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讲师、副教授,后转而研究经济学,把数学中概率论之花,移到经济学中来,提出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的博弈论,因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奖。

  发展性化学的内涵随时代前进而改变。在19世纪,恩格斯认为化学是原子的科学(参见《自然辩证法》),因为化学是研究化学变化,即改变原子的组合和排布,而原子本身不变的科学。到了20世纪,人们认为化学是研究分子的科学,因为在这100年中,在《美国化学文摘》上登录的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分子和化合物的数目已从1900年的55万种,增加到1999年12月31日的2340万种。没有别的科学能像化学那样制造出如此众多的新分子、新物质。现在世纪之交,我们大家深深感受到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大大扩充了,研究方法大大深化和延伸了,所以21世纪的化学是研究泛分子的科学。

  定义的多维性一门科学的定义,按照从简单到详细的程度可以分为:(1)一维定义或X-定义,X是指研究对象。(2)二维定义或XY-定义。Y是指研究的内容。(3)三维定义或XYZ-定义。Z是指研究方法。(4)四维定义或WXYZ定义,W是指研究的目的。(5)多维定义或全息定义。一门科学的全息定义还要说明它的发展趋势、与其他科学的交叉、世纪难题和突破口等等。这样才能对这门科学有全面的了解。下面以化学为例加以说明。

  化学的一维定义

  21世纪的化学是研究泛分子的.科学。泛分子的名词是仿照泛太平洋会议等提出的。泛分子是泛指21世纪化学的研究对象。它可以分为以下十个层次:(1)原子层次,(2)分子片层次,(3)结构单元层次,(4)分子层次,(5)超分子层次,(6)高分子层次,(7)生物分子和活分子层次,(8)纳米分子和纳米聚集体层次,(9)原子和分子的宏观聚集体层次,(10)复杂分子体系及其组装体的层次。

  化学的二维定义化学是研究X对象的Y内容的科学。具体地说,就是: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片、结构单元、分子、高分子、原子分子团簇、原子分子的激发态、过渡态、吸附态、超分子、生物大分子、分子和原子的各种不同维数、不同尺度和不同复杂程度的聚集态和组装态,直到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的合成和反应,制备、剪裁和组装,分离和分析,结构和构象,粒度和形貌,物理和化学性能,生理和生物活性及其输运和调控的作用机制,以及上述各方面的规律,相互关系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化学的三维定义化学是用Z方法研究X对象的Y内容的科学。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它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一样,也是随时代的前进而发展的。在19世纪,化学主要是实验的科学,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方法。到了20世纪下半叶,随着量子化学在化学中的应用,化学不再是纯粹的实验科学了,它的研究方法有实验和理论。现在21世纪又将增加第三种方法,即模型和计算机虚拟的方法。化学的四维定义化学是用Z方法研究X对象的Y内容以达到W目的的科学。化学的目的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现在应该增加一个“保护世界”。化学和化学工业在保护世界而不是破坏地球这一伟大任务中要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造成污染的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是必然的趋势。21世纪的化工企业的信条是五个“为了”和五个“关心”:为了社会而关心环保;为了职工而关心安全、健康和福利;为了顾客而关心质量、声誉和商标;为了发展而关心创新;为了股东而关心效益。

  化学的多维定义———21世纪化学研究的五大趋势

  1、更加重视国家目标,更加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在世纪之交,中国和世界各国政府都更加重视国家目标,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要求化学更多地来改造世界,更多地渗透到与下述十个科学郡的交叉和融合:1数理科学,2生命科学,3材料科学,4能源科学,5地球和生态环境科学,6信息科学,7纳米科学技术,8工程技术科学,9系统科学,10哲学和社会科学。这是化学发展成为研究泛分子的大化学的根本原因。所以培养21世纪的化学家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多学科的基础。

  2、理论和实验更加密切结合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W.Kohn和J.A.Plple。颁奖公告说:“量子化学已经发展成为广大化学家所使用的工具,将化学带入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化学不再是纯粹的实验科学了。”所以在21世纪,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应用将大大加强,理论和实验更加密切结合。

  3、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更加重视尺度效应

  20世纪的化学已重视宏观和微观的结合,21世纪将更加重视介乎两者之间的纳米尺度,并注意到从小的原子、分子组装成大的纳米分子,以至微型分子机器。

  4、合成化学的新方法层出不穷合成化学始终是化学的根本任务,21世纪的合成化学将从化合物的经典合成方法扩展到包含组装等在内的广义合成,目的在于得到能实际应用的分子器件和组装体。合成方法的十化:芯片化,组合化,模板化,定向化,设计化,基因工程化,自组装化,手性化,原子经济化,绿色化。化学实验室的微型化和超微型化:节能、节材料、节时间、减少污染。从单个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分析及性能测试的手工操作方法,发展到成千上万个化合物的同时合成,在未分离的条件下,进行性能测试,从而筛选出我们需要的化合物(例如药物)的组合化学方法。

  5、分析化学已发展成为分析科学分析化学已吸收了大量物理方法、生物学方法、电子学和信息科学的方法,发展成为分析科学,应用范围也大大拓宽了。分析方法的十化:微型化芯片化、仿生化、在线化、实时化、原位化、在体化、智能化信息化、高灵敏化、高选择性化、单原子化和单分子化。单分子光谱、单分子检测,搬运和调控的技术受到重视。分离和分析方法的连用,合成和分离方法的连用,合成、分离和分析方法的三连用。

  化学的多维定义———21世纪化学的四大难题(中长期)(从略)

  化学的多维定义———21世纪化学的十个突破口(10-20年)(从略)

科学论文14

  论文题目:《大气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 《大气科学概论》是大气科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启蒙课程,其重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大气科学有全面、概略的了解,起着构筑专业知识结构基本框架的作用。根据《大气科学概论》的课程特色和所学专业特点,探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旨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大气科学专业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将来的业务需求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大气科学概论》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大气科学概论》是大气科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启蒙课程,通过介绍大气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对专业课程中详细讨论的大气现象及其本质进行初步的描述和解释,将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大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大气观,形成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质,最终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知识框架搭建打下基础。大气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是靠多学科渗透和交叉发展起来的,不仅涉及物理、化学、流体力学、数学等学科,还与地球科学、社会科学、生态科学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因此,这门课既可以作为大气科学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又可以作为环境科学、海洋科学、遥感科学及雷电科学等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教师教好该课程,注重课程教学的改革,对培养优秀大气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近两年在本科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分析课程现状,探讨教学中待解决的问题,以期强化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教材的选取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已结合自身的学科发展优势,联和中国气象局共同撰写了精品教材《大气科学概论》。同时根据不同大气类专业的教学计划结合其他课程如大气物理学、大气环境学、大气探测学和大气化学等相关知识,给予一定的内容拓展,使得上课内容和后续专业课程有机联系。课程组按照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制作专业的PPT、Flash课件,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课件要直接,形象生动,条理性强,并多插入图片以丰富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搭建专门课程网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思考题、指导书、试题等实现上网并免费开放,同时争取将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学生们还可以利用网络与教师进行交流、答疑。

  该门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基础篇、探测篇、预报篇和应用篇。基础篇包括大气成分与结构、大气现象、大气系统的能力收支与平衡、大气运动的规律与特征;探测篇包括常规气象观测、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原理及应用、大气探测新技术;预报篇包括气旋和反气旋、气团和锋、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季风和中国雨带、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气候变化;应用篇包括农业气象、气象能源、交通气象、健康气象、防灾减灾等内容。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专业不同,进行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取舍。大气科学专业为32课时,其他相关专业为16课时。在讲授过程中重视课本知识与科学研究工作的有机结合,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鼓励教师参加和关注科研动态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效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大气科学概论》课程内容相对枯燥繁杂,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在每个章节开讲之前,先以提要的形式对本章内容兴趣性引入,并将章节中的重点、难点告知学生。各章结束之后,布置思考题和练习题,加强课堂知识的巩固。面对大气科学大量的知识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如果各个知识点都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反而就会学得吃力,学习兴趣下降。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先对授课内容进行分析,筛选出哪些内容必须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哪些内容学生课下可以自学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本门课的重要性,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摒弃过去所有章节都在课堂上详细讲解“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学时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分出层次,并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针对一些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的情况,采取设疑、课堂讨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阅读,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由教师提供研究专题,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所选课程专题去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材料,制作PPT,在课堂上将专题小组的研究成果讲演给其他同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锻炼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紧跟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随时更新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时刻关注国内外最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内容及时介绍给学生。在不影响大纲要求的课程结构的前提下保持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如播放一些有关气象的电视录像片《龙卷风》、《北极光》等,给学生提供了感性材料,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教学主体之一,师资梯队的建立是保证教学过程稳定和连续的基本条件。教学和教研活动以《大气科学概论》课程小组为单位统一安排、集中处理。课程由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作为课程组长,指导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青年教师,逐步形成一支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结构分布合理、教学水平高、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梯队。同时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科学研究及气象业务需求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武装自己,这就需要教师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教师通过严谨的科研工作可以提高对课本知识点的认识,加深理解,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作业和考试是巩固教学内容和检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的形式加强巩固,考试的内容是平时作业所涉及内容中的重点。针对前沿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文献阅读与小组讨论,完成读书报告一篇。改变过去一次性考试定成绩的考试模式,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将理论课成绩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占30%,其中作业占10%,讨论占10%,课程论文占10%;期末闭卷笔试占70%。依据《大气科学概论》课程的特点,期末考题共分为七类:填空、单项选择、判断正误、名词解释、简述、论述、计算题,各类之间可重新组合。题库包含各类考题约400道,可以满足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查的要求。通过考试,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五、结语

  《大气科学概论》是大气科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启蒙课,该课程以传播大气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是大气科学教学体系中的先导性课程,起着构筑专业知识基本框架的作用。一名合格的授课教师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科研实践经验的同时,还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金海,郭品文,银燕,申双和编著.大气科学概论.气象出版社,20xx,(5).

科学论文15

  (一)科学本质观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在生物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对学生的影响是本质性的,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师对科学本质观的认识都不够,或者普遍都会存在一些偏差。首先,在以往的教育中,很多时候都忽视了对科学本质的教育,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把重点放在一些具体的方法或者理论上,这样在学生的印象中并没有科学的实质性的概念。在教师中有一些比较一致的观点,即相同的一个实验由不同的科学家来观察会想到相同的结论,科学家也可以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就算是科学家的观点是正确的,在将来也有可能会被改变。这些教师普遍不认为细胞结构式细胞结构模型复制的,只有在实验结果和实验预测是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说实验是成功的。这些都说明教师认同科学探究式永无止境的、科学知识也并不是都是真理,同时也也说明教师对于科学探究讯在主观性的认识,没有对科学本质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现代很多学校中,实验设备缺乏,相关课程不全等导致了学生对科学本质观的认识并不深刻,也影响了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科学本质观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以显性的教学方式体现科学本质观。目前的生物学教学中,科学本质观很多都是以潜藏在课程中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习惯让学生通过科学研究的活动来体验科学,让学生用这种间接的方式体会到科学的本质。很多专家都表示对科学本质的学习不是隐性的,应该是显性的,教师应该得多应用一些科学探究活动,用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用显性的向学生传达科学本质的观点,用清晰的`话语告诉学生在所学的内容中所涉及到的本质观念,用这种直白的方式,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现代的科学本质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有明显的成效。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体现科学本质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利用一些条件进行实验探究课,让学生能够自己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不仅体会到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的、科学知识是怎么样进步的,而且能让学生学习试验方法、思想、技能和原理,从而领悟到科学本质。比如,要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除了让学生学习实验操作技能和怎样控制变量、设计实验等方法,还可以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到的是过氧化氢分解所释放的产物”,教师是怎样得到结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的”,让学生感受在实验中观察得到的结论与直接学习理论得出来的观点是有分别的。

  (三)结束语

  生物科学是帮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帮助人类认识世界的一门重要学科,而科学本质观在生物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应该多注意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把显性的教学方式加科学探究的活动在教学方法中,才能更好的进行生物课程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科学本质的内涵,对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才会更有帮助。

【科学论文】相关文章:

科学论文08-25

[经典]科学论文08-25

科学论文的格式11-13

【热门】科学论文08-26

科学论文【集合】08-26

小学科学论文08-09

小学科学论文06-19

[经典]科学论文15篇08-25

(通用)科学论文15篇08-26

科学论文15篇(集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