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质量管理论文

时间:2024-08-20 17:12:38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质量管理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质量管理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1

  摘要: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的施工技术包括土方工程、桩基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土木工程的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生产活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关乎整个建设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现代化的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施工管理规范施工进度,立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质量管理队伍,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以促进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的协调。

  关键字:土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一.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1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土木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装备需要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用高水平的管理,才能使它们有效的运行。

  1.2工程项目的类型和样式比较多,规模要求也各不相同,而且施工作业受天气的影响也比较大,另外,土木工程施工还存在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和工序搭接多的特点,以上这些都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才能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正常有序进行,以便满足工程的工期、质量和成本方面的目标。

  1.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装备不断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特殊,装修要求更高更新颖,而且技术装备越先进、技术管理要求越高,就更要求施工管理更加严格,必须采取合适的现场管理办法,才能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二、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1、健全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为优化提升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水平,我们应科学引入信息化、现代化技术手段,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工具,健全质量管理控制、监控、测评、预警体系。应依据管理施工工程架构、流程特征实施科学规划,针对工程项目水平状况完善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同时应联合施工、建设、承包单位、监理机构、业主方进行体系建设的深入探讨。聘请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体系方案规划,针对地质条件特征、施工环境特点,体现体系方案的切实可行性、良好适用性。另外在施工前期交底阶段中,应针对施工机械的养护保管、材料采购储存、维护操作等实施优化安排,进而符合土木工程建设标准,为优化整体工程质量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2、 加强人才的培养

  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应该加强工程施工企业人才管理同培训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以及管理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不断强化对于自身人才的培训以及管理工作,注重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人员管理的能力,做好企业现代化质量控制工作,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可以通过科学的质量控制以及管理确保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使企业可以获得较高的竞争力,为今后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当前土木施工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具体的情况,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质量控制人员在工程之中使用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培训工作,让施工人员可以掌握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技术要点,确保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3、对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

  重点工作是对设计单位可否严格依照使用单位的具体要求来进行设计,应该检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计意图同附近的地理环境和本地的人文环境之间的协调,在技术以及经费预算上的可行性,工艺上的先进,结构的可靠性,对于施工单位有没有适合的技术要求。

  4、土木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1)建筑材料

  第一在采购上,业主、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同监理人员都应该参与到材料采供工作之纵,在协商一致之后才可以确定材料样板。第二、应该做好跟踪采购的工作,保证材料同样板之间的质量是相同,谨防以次充好现象的出现。第三,验收。业主、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同监理人员应该对材料进行验收,保证无误之后,才可以进入工地之中。对于不符合要的材料不能投入到施工之中。

  (2)施工进度

  首先、应该制定出较为合理的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表。计划表应该是以施工现场具体的环境条件、合同工期和施工方案当做依据,最为重要的内容应该包括有施工方法选择、工种调换、施工设备使用等等。第二、经业主审批并通过后的施工进度计划表,即可进行施工。在执行过程中,应加强对于资金成本、人力以及物力等等的调配工作的质量管理。一旦施工进度同计划背离的话。就应该对与之相关的因素来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同时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在一定的情况之下,重新制定进度表,确保施工进度可以正常发展。第三,应该加强对各分包施工企业施工进度的监督。土木工程的周期偏长,工作量较大,在施工过程之中,会出现实际的施工进度同计划的进度之间出现一定的差距,所以,应该对各分包施工企业进行监督和协调。第四,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因为自然灾害或者是比较重大变故没有办法依照进度进行施工之时,应该及时上报,同业主做好沟通工作。

  (3)施工安全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之中,安全管理比较重要,这不仅仅同施工企业的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同参与施工的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对于施工安全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将不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变低,进而确保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首先,必须坚持安全施工管理的原则,应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时刻紧抓安全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建设及安全的同步进行。其次,应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建设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加以严格控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言而总之,应该依照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的特点,使用相关的措施来进行责任管理。

  5、土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工程的竣工验收不仅仅只是土木工程施工的最后时期,同时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后工作。工程竣工意味着建设投资的成果准备转入使用,则是综合考核检验设计和投资效益、施工质量等等最为重要的工作,所以必须加强工程竣工验收的质量管理。首先,对于工程的种种建设环节情况进行及时的审核。其次,将各个参建单位的工作报告及时审阅。第三,认真检查工程项目竣工的有关档案资料。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关键就是工程质量的管理与保证,但现实中,往往有很多施工人员不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忽略微小的施工细节,导致不同程度的工程质量问题不断涌现。因此,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项目的质量管理意识的培养,对每个施工环节都进行严格的管理与质量监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纠正,待问题完全解决,无后顾之忧,方可继续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避免“小失误”酿成“大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必须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对人们安全、社会稳定承担责任。唯有如此,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逐步提高。另外,质量管理必须统筹兼顾、全盘考虑,运用系统化、整体化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技术,将质量管理落实到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

  参考文献:

  [1]袁益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J].价值工程,20xx,21:54.

  [2]王明,邓冬冬.探讨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J].门窗,20xx,01:227+229.

  [3]张晓峰.浅谈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J].门窗,20xx,05:301+303.

  [4]陈立祥.探讨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J].才智,20xx,17:278.

质量管理论文2

  1审计工作底稿编写,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核心

  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当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它是审计组出具审计报告最直接的依据,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核心。这一环节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要求包括:第一,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财经违法行为或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必须附有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对应多个审计工作底稿时,应当附在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审计工作底稿后面,并在其他审计工作底稿上予以注明。

  第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做到内容完整,记录真实,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用词得当,字迹清晰,格式规范;载明的事项、时间、地点、当事人、数据、计量、计算方法和因果关系必须准确无误、前后一致;相关的证明材料如有矛盾,应当予以鉴别和说明

  。第三,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之间应当具有清晰的勾稽关系,相互引用时应当注明索引编号。审计报告出具,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表现审计报告是审计组工作的最主要成果,也是审计项目质量最主要表现形式。

  这一环节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要求包括:第一,审计组对审计项目实施审计后,应当根据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组审计报告,经审计组组长审核定稿后,书面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审计组应当进行核实,根据所核实的情况对审计报告作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第二,审计部门应当召开办公会议,听取复核意见,审定并出具审计部门审计报告。

  第三,审计部门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审计档案整理,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在要求一个完整的审计项目,必须注重审计档案的整理。这也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在要求。这一环节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要求包括:第一,归档的审计资料,应当根据保存价值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审计方案所确定的'内容和事项为标准,进行严格鉴别和挑选,确保完整、准确、可靠。第二,审计资料按照审计项目立卷,一个项目可立一卷或者若干卷,不得将数个项目合并立为一卷。第三,案卷封面、文件目录、备考表要素填写应当规范、齐全。第四,立卷责任人将审计资料归类整理、排列后,交由审计组组长审查验收,签署审查意见,连同相应的电子文档一并移交归档。

  2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五项措施”

  2.1建立科学的审计项目质量考评标准

  为了衡量审计项目质量的优劣,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考评标准。审计项目质量考评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项目立项情况;审计方案编制、报批及落实情况;审计证据收集、整理、分析、复核情况;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和复核情况;审计报告复核、审定情况及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客观性;处理、处罚的法律法规适用情况;审计程序及业务规范执行情况;审计业务文书拟制、签批情况;审计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审计意见、建议落实情况等事项。

  为了便于衡量和比较审计项目质量的优劣,应当将考评内容细化为若干评价点,再将各评价点进行量化。审计部门要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质量考评工作,成立审计项目质量考评组,结合年度审计工作任务,制定审计项目质量考评工作计划。考评结束后,考评组应向被考评的审计部门通报质量考评结果,考评结果反映了审计项目质量的基本情况,应当作为审计部门和人员立功评奖的依据。

  2.2完善审计法规制度体系

  完善审计法规制度体系,应当着眼于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全过程,对审计项目质量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一是审计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审计项目的计划管理制度、审前调查制度、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制度、审计承诺制度、审计回避制度等;

  二是审计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审核制度、审计日记规范制度、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等;三是审计报告阶段,主要包括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审计回访制度、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奖惩制度等。随着军队审计理念的进步以及审计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与提高,审计制度应当能够不断推陈出新,确保审计质量不断提高。

  2.3创造全员参与的和谐审计环境

  创造和谐的审计环境,倡导健康的审计文化,有助于审计工作顺利且高效的展开。一是要做到领导垂范。审计部门领导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和决心,决定了其他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识。审计部门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审计工作的受重视程度,往往和领导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因此,审计部门领导必须率先垂范,站在部队管理看审计,增强宏观全局意识。

  二是要做到全员参与。审计质量建设离不开全体审计人员的参与,只有每一名审计人员都能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全体齐抓共管,才能做好审计质量控制。

  三是要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审计部门应当积极宣传审计法规,扩大审计影响。要让单位全体人员,特别是党委和首长在了解审计、认识审计的基础上,进而重视审计、支持审计,为审计项目质量建设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2.4建立一支高素质审计人才队伍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要素。同理,审计人员是军队审计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是军队审计质量最直接的保证,也是我军审计部门最为宝贵的资源。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结合军队审计工作实际情况,应从下列三个方面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抓源头,要积极解决审计队伍来源与知识结构性屏障。依托军队财经、工程、装备院校培训审计人员,同时也可建立相对稳定的引进机制,从地方审计院校、财经院校、工程院校引进财经、装备、工程等多专业审计人才,形成审计系统人才稳定来源的长效机制。

  二是增能力,提升应对复杂情况、解决棘手问题和驾驭工作局面的本领。通过在职培训、实践提高、任职资质考核和激励机制,提升审计人员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努力造就一批高、精、尖骨干人才,实现审计人才由传统经验型向智能科技型转变,适应多样化经济活动监督形势要求。

  三是强素质,建设思想作风过硬的审计团队。坚持用先进的思想锻造人,切实增强审计人员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奉献意识,切实把军队审计人员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现代审计的贡献力上来。确立立党为公的好思想,塑造求真务实的好品格,树立清正廉洁的好形象,保持开拓进取的新风貌。

  2.5加强信息化审计手段应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军队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审计效率不断提高,审计范围也随之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在军队审计质量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军队审计部门应当着眼长远、积极谋划、增加投入、创新手段,建立与国情、军情相适应的信息化审计手段,构建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审计新型工作模式。首先,应加大审计信息技术和现代审计手段的开发研究投入,逐步完善审计业务处理网络,规范审计业务管理流程,实现审计业务信息快速获取、准确传输、高效处理和实时跟踪,加快审计业务处理速度。

  第二,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新技术、新方法和重点、难点研究,创建审计新的方式手段、新型工作模式,实现审计效能的跃升。第三,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使其能够熟练地应用各类软件,适应审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第四,建立健全审计信息化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

质量管理论文3

  第1篇:住宅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浅析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追究其原因,多数在于施工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质量隐患。这些隐患在造成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同时,还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在住宅工程质量管理整体管理中,工程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再加上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工程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明信片”,不仅关系着建筑企业的市场声誉,同时还关系着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市场优势。针对住宅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从预防措施以及工程质量管理等两个方面出发,针对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预防措施

  住宅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基于其自身的规模较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在进行施工管理之前,必须做好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整个预防措施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抓好图纸的会审工作

  施工图纸是设计单位的产品,是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我们从设计单位取得图纸后,首先发给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负责施工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单位,要求大家认真地审阅,主要是看施工图设计是否满足使用功能,设计是否合理,标准是否符合任务书要求,有无浪费现象等。使大家提前熟悉和吃透图纸,发现图纸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设计、施工和其他单位有关人员共同进行图纸会审,并请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提出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这样,施工前消除了图纸中的差错,修改掉不合理的设计,为保证高质量的施工奠定了基础。

  (二)单位工程要有专人负责

  在住宅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环节以及施工要求,都必须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负责,避免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面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管理人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在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三)搞好技术交底工作

  在整个施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不仅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由此可见,技术交底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则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整个技术交底进行的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结合着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进行规范、指导,确保施工程序的同时,还能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二.工程管理

  在整个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工程质量管理不仅仅涉及到工程的施工管理,同时还涉及到工序管理、隐蔽工程管理以及施工材料管理等多个方面。由此就需要管理人员能够结合着工程的实际管理状况,将其落实到工程的每个施工环节中。在整个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把各道工序质量关

  在住宅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序是一切施工质量的基础,主要科学、合理的施工秩序,才能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工程投资。而管理人员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的同时,必须结合着工程的施工工序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工程的质量管理。

  (二)严把隐蔽工程质量关

  隐蔽工程一般都在基础和主体分部工程中,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其后果则不堪设想。因此,应把隐蔽工程的质量问题做为重点,严把隐蔽工程的质量。重点部位放在基础施工前对地基质量的把关,基坑回填土前对基础质量的把关,混凝土浇注前对钢筋、模板工程质量的把关等。对于这些重点部位首先乙方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验收规范,同时监理、甲方管理人员应旁站,坚持岗位,认真检查,决不放松。例如,对绑扎钢筋的检查验收,坚持三检制度。即绑扎前检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以次充好,铁锈是否除净,规格、类别、根数、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等;绑扎后要检查钢筋的规格、类别、根数、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代换钢筋,加密区域是否正确,钢筋的搭接倍数是否符合规格要求;模板支撑是否牢固,标高是否正确。浇注混凝土前,检查钢筋骨架是否变位,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模板支撑是否松动,有无漏浆的可能。对于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更加强调一个“严”字,对于不合格的隐蔽工程坚决责令施工单位认真处理,处理后再报验、再验收,直至合格为止。

  (三)严把重点部位的质量关

  作为住宅工程的重点部位,不仅关系着业主今后的入住,同时还关系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因而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就需要管理人员能够结合着工程设计图,对工程重点部位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在避免施工通病的同时,还能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这些工程重点部位的检测中,需要管理人员从基础工程的工序做起,对每一道工序必须严格审查,确保其按照原先设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在规范施工技术的同时,还能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四)严把材料质量关

  施工材料作为整个工程顺利施工的根本保障,其质量不合格,不仅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会增加工程的成本投入以及延长工期。由此就需要管理人员在管理工程质量的过程中,能够严把材料质量管理,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的和个性。在施工材料管理的过程中,首先,管理人员应结合着材料的合格证以及质量检测证,对施工材料进行抽取检测,确保材料的合格性。其次,工程材料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除了结合着市场发展趋势外,还要坚持“货比三家”的采购原则,在确保采购质量的同时,还能从根本降低工程的成本投入。由此可见,在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除了对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规范、管理外,还需要对工程的材料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五)严把竣工验收关

  在住宅工程施工程序结束后,竣工验收作为工程建设的最后一道工序,除了对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外,还需要结合着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全面考核投资方的投资利益。在竣工验收关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一些零碎工程以及一些隐蔽工程,验收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一一落实,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其次,在整个工程验收的过程中,主要依据工程项目竣工资料,由此就需要施工方提前将工程施工质料准备好,以便在验工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着资料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

  总结:

  综上所述,住宅工程不的施工建设不仅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还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此就需要相关部门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除了确保施工时间外,还能从根本上保障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步伐。

  第2篇:高层住宅工程质量管理控制对策

  我们知道建筑工程一般规模较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多、专业多、受外界影响因素多,其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一个工程想要获得较好的工程质量,就必须要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办法,能够及时将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找到,在实际工程中加以预防和解决。本文以河北某廉租房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为例进行介绍。

  一、廉租房工程概况

  本廉租住房项目占地24.67亩,建设廉租住房1052套,总建筑面积51376平方米,其中,住房建筑面积47101平方米、地下和公共设施建筑面积4275平方米;住房最大套型建筑面积47.77平方米,平均套型建筑面积44.77平方米。

  二、确保工程质量需要构建科学管理体系

  按照“国家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政府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实行监督的制度”等有关规定,业主在建筑主管部门办理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由建筑质量监督中心站及时组建了派驻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站”,负责监督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在其资质等级允许范围内从事住宅工程建设的质量工作;负责检查、督促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对施工现场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同时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实行一把手质量负责制,并设不同层次的质量管理机构。业主、监理建立健全质量检查体系,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设计单位建立健全现场服务体系。其中:施工单位还必须配备专业齐全、有施工经验的专职质检员,专门负责质量管理和质量检查、验收签证工作。监理和施工单位严格对原材料和砼性能等方面进行试验检测工作,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施工质量评定提供基础资料。

  三、廉租房参建各方必须参与质量控制

  参建各方都有义务和责任参与工程质量控制,并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奋斗目标,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1、甲方必须正确树立质量意识

  由于此项目为政府的惠民工程,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度较大,作为业主的市政府廉租房建设管理中心对该工程质量是非常关心的,在这里我建议,甲方首先应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投资的关系,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反之将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其次,甲方应站在领导者的高度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有力的、全面的、及时的协调和决策,必要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及时解决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协调参建各方之间的矛盾。

  2、设计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

  设计是将有关技术“设想”绘成蓝图的过程,要做到设计图纸准确地反映“设想”、符合规程规范、符合实际,首先,要求勘测资料翔实可靠,其次,要求设计人员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施工经验。否则,即使设计符合规程规范,但不合符实际、不便于施工,必将影响施工质量。设计单位向施工现场派驻设计代表,做好技术交底和技术服务工作,并经常上工地,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并及时处理,从设计上保证工程质量,所以设计人员参与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

  3、监理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工程的监理人员应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施工经验和高度的敬业精神等,严格监理,只有这样才能找准难点、抓住重点、控制要点,达到主动控制和积极控制,反之将是被动的、消极的控制。然后监理人员应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灵活的工作方法,能针对不同的施工程序、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达到有效控制。监理人员还应该准确理解标准,严格灵活地执行标准,严格就是要求不折不扣,杜绝死抠字眼、吹毛求疵的现象发生。监理单位还应制订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比如监理人员组成结构与素质要求,人员现场监理权限、质量问题报告程序和时限、旁站监理配置和要求、以及现场记录要求等等。

  4、施工单位是质量控制的保证

  施工单位是工程的建设者,是打造质量的直接责任人,是质量控制的保证。所以施工单位首先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质量,做到事事讲质量,人人管质量。其次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包括质量意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等,通过各类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保证质量。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包括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追求完美质量,从更高层次重视质量。加强管理,规范工作作风,严格工艺作风。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和规程规范要求制订合理的施工措施和严谨的施工工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施工措施、规程、规范操作,不违章、不偷工减料,杜绝质量“顽症”。

  四、本工程全方位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

  在本工程施工中,甲方能及时协调各种矛盾,解决质量控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设计人员也经常上工地解决施工单位的实际困难以及设计问题,监理人员应主动为施工单位排忧解难,并协调与各方之间的矛盾,作为施工单位应制订细致的可操作的施工措施,并及时进行技术交底,操作人员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监理、设计等待处理指令,不得隐瞒或擅自处理,在施工阶段必须要搞好工序、中间产品、隐蔽工程、原材料、砼、金属结构、施工措施、测量等质量控制。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手段来进行相关质量问题的控制:

  1、将方木全部进行压刨处理以保证剪力墙和顶板表面的平整。

  2、在封模前对定位筋进行验收以避免剪力墙胀模跑模现象。

  3、将剪力墙底部穿墙螺栓由规范允许的30CM高度降为距地20CM,有效地避免了底口胀模现象。

  4、预留洞及厕所下沉间改变了以前用方木在上口井字加固的方法,直接用方管制作,避免了变形现象。

  5、楼梯间踏步采用加工制作定型钢楼梯模板,保证了踏步成型尺寸。

  6、外墙接茬加固采用新型锥体螺丝,保证了主体外观质量。

  7、夜间施工采用红外线扫平仪,有效地控制了标高与垂直度等。

  同时认真、及时地做好竣工资料整编工作,竣工资料整编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确保竣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我们一定要明确只有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体制,有效地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方能打造优质工程。

质量管理论文4

  1质量管理体系当前的问题

  1.1对于质量管理理解不够

  质量管理体系在机构运行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其中有很多特定的专业术语,但是不同机构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术语叫法却常常有很大的差异,每个机构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所以在质量管理的同一个方面也往往会有一定的理解差距,且大多数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够专业,对于量管理理解不够。

  1.2过分重视认证,对实施过程相对轻视

  质量管理体系十分重要,能够取得质量管理的认证证书对于机构来说有极大的益处,许多客户在选择机构时对于机构的质量管理认证证书非常看重,认为有认证证书的机构在质量管理方面就一定做得非常好。但是,也不排除有些机构在取得了质量管理的认证证书之后就放松了对于质量管理的要求,致使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逐渐下降,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实施过程相对轻视。这样一来,质量管理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而且也会影响机构的形象,客户难以再相信机构,给机构造成损失。

  1.3执行力度不够

  机构的高层一定要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制定出科学、合理、便于执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之上,要有强大的执行力去执行这一项工作,保证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实施并良好开展。但是,许多机构在执行过程中的力度并不够,使质量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地开展。也有部分机构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做的就是表面文章,所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没有丝毫的执行力。管理部门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如果管理部门的工作没有一定的条理,那么机构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所有工作就会乱成一锅粥。

  1.4部门工作不够明确

  因为质量管理这一项工作在机构的内部不够成熟,所以有些机构专业质量管理部门的力量非常薄弱,其他涉及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部门又对于自己的工作不够明确。这样就造成了部门之间互相推卸工作的责任,不利于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中的作用

  2.1让机构环境得到改善

  质量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提高机构产品的.质量,让机构以更加完美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一个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之后,机构再通过质量认证之后获得认证证书,就得到了有关专业部门的肯定。在此基础之上,机构也不能放松对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力度,在工作中更加努力,通过完善质量管理工作一定能够让机构的高大形象迅速树立起来,让更多的客户相信机构。这样一来机构就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机构确立起了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之后,决不能满于当前的现状,一定要持续对质量管理体系做创新和改变,让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在一系列的措施实施完以后,机构的内部环境以及在客户心目当中的地位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对于机构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让机构获得更大的成功。

  2.2增强机构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竞争十分强烈的大背景下,机构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增强机构的竞争力。在增强机构竞争力的过程中,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今天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机构所面对的是世界上所有同类机构的竞争,故而质量问题更加需要得到保障。机构一定要以客户的宝贵意见作为指导,使自己的产品经过改良之后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机构的竞争力大大增强。机构努力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让机构在更加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之下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样机构才能在强大的市场竞争当中获得自身的一席之地,在自身产品质量有一定保证的情况下把握住每一次机会,赢得广阔的市场。近些年特别是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市场所出现的激烈竞争也与我国机构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说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我国机构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3结语

  不同类型与规模的机构都应当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而建立、实施与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却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虽然许多机构都没有这样的认识,在取得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证书之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但是通过认证只是一个起点,而持续有效的运行才能取得长期的效果。我们依然要不断努力,结合自身特种设备检测的特殊性让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倩倩.浅谈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J].酒钢科技,20xx,03:409-411.

  [2]彭燕.浅谈企业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xx,10:34.

  [3]李跃钢.浅谈质量管理体系如何有效的运行[J].特钢技术,20xx,04:53-54.40

质量管理论文5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PDCA循环管理就是这样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是全球推广的一种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其特点是细节量化,环节监控,全程互动。将PDCA循环实现质量目标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中,可以健全质量管理模式,提高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和效率,确保药物临床试验符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要求1。基于不断加强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规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临床试验的项目管理,在“三级质控体系”实施的基础上,引入了PDCA循环理论的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以期提升临床试验管理水平和效率。

  1PDCA循环理论

  PDCA循环基于休哈特(WalterA.Shewhart)提出的PDS(PlanDoSee),后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Deming)改进为PDCA循环并运用于质量管理的过程中。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的首字母缩写,分别代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⑵。每个阶段都有其具体的内容:计划阶段应制定方针、目标、计划书和管理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按计划实地去做,去落实具体对策;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是检查对执行后的效果;结果处理阶段的重点在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准化,并依据标准执行,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解决,为制定下一轮计划提供资料。若该循环应用于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同样,每一个循环都可能会促使临床试验关键环节控制体系的持续质量改进,从而促进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

  2PDCA循环理论在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1提出项目管理计划和策划目标,并预计效果(Plan)提出项目管理计划、制定质量目标是质量管理策划的首要内容,根据GCP法规的要求,预先制定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的质量目标,并预计达标效果,确保试验数据真实完整,试验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权益,保障受试者安全。

  2.1.1分阶段对项目实施管理按照我院药物临床试验工作流程及GCP要求,将临床试验全过程进行有效地分解,可分为项目立项、审批、组织实施、监察稽查、数据采集及管理、分析报告、总结等阶段。启动前,充分讨论可能影响临床试验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要素,制定相应处理措施和预案,其中主要包括研究团队人员构成与资质、伦理审查、方案依从性、试验用药品的管理、不良事件记录及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及处理、数据的采集与管理、应急预案和相关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等内容。

  2.1.2制定各环节质控管理计划提供项目质量活动情况及结果,确保试验过程有效运行和受控。机构办公室在项目启动时会同专业组及申办方监察员根据项目要求和特点讨论质控的实施要点,制定质控计划书、监察员监查访视计划书。机构办公室质控小组制定各相关质控检查表,如在研项目质控检查表、试验用药品管理检查表、试验文件资料管理检查表等。

  2.1.3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和临床评价方法制定与试验方案相符的质量控制体系要素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并基于依据试验目的及项目的具体要求,建立符合本试验规范的临床评价方法,将试验方案操作流程进行细化,形成各项活动运行可操作性强的标准操作规程。通过明确研究人员的职责分工、提高研究者对试验方案的依从性、规范知情同意签署、正确填写相关资料及表格、注重试验用药品的管理等内容来规范临床试验的实施。

  2.1.4规定内部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在项目进行的不同阶段,通过会议或文件方式进行沟通,如机构办公室参加科室项目启动会,启动会后机构办公室通过相关协作部门进行沟通,将项目实施通知单及与试验相符的辅助检查要求等文件发放到相关协作部门,使参与试验的协作部门了解项目要求,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2执行实施阶段(Do)本阶段是策划内容的实施阶段。研究团队人员分工协作,明确工作职责,按照GCP要求、试验方案规定的流程制定各项活动标准操作规程。

  2.2.1项目实施前的培训项目实施前对研究人员的培训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就试验方案中受试者入排标准、访视期的工作内容、试验用药品的使用、伴随和合并用药的规定、制定的标准操作规程等内容进行重点培训。通过培训使研究人员全面了解临床试验方案及特殊的试验要求,保证其按试验方案要求实施。

  2.2.2受试者知情同意过程筛选期研究者应确保知情同意过程的规范,严格遵从“完全告之、充分知情、自愿签署”的原则,对在试验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应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以保障受试者的健康和安全;如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应在规定时限内报告伦理委员会、申办者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并由主要研究者决定是否破盲(盲法试验)或中止该受试者的临床试验资格。

  2.2.3收集试验数据试验过程中,相关协作部门应支持和配合临床试验的规范实施,为临床试验的操作或检查开放绿色通道,保证试验数据的及时获取和收集。研究者按制定的访视计划表及时通知受试者在窗口期内进行随访和检查,收集临床试验观察数据规范记录于研究病历中,对偏离临床范围的试验结果予以解释和处理。严格遵照试验方案及GCP的要求使用和管理试验用药品,以确保试验用药品的安全。

  2.2.4实施监察和稽查按计划实施监察和稽查,启动机构办公室、专业组研究者及质控员、专业负责人组成的“三级质控体系”,按质控计划书的要求实施质控和监察,分别就项目实施质控检查表、试验用药品管理检查表、试验文件资料的内容进行检查并填写检查表。申办方派出有资质的监察员对试验全过程进行项目监察和稽查,切实加强与医院‘‘三级质控体系”人员的沟通和协作,对实施的监察和稽查填写监察访视报告和稽查报告。

  2.2.5文件资料的整理和收集试验结束后,研究者应及时完成所有文件资料的整理和收集,负责对临床数据疑问进行答疑,撰写总结报告。试验用药品管理员对试验用药品进行清点,确保试验用药品数量与试验实际使用情况相符,并将剩余的试验用药品返还给申办者,并要求其提供剩余的试验用药品的销毁记录,试验用药品所涉及的操作过程均应有详细记录保存在研究者文件夹中。

  2.3检查阶段,加强质量检查,确保完成质量(Check)围绕质量控制体系要素进行检查,目的是要确定是否偏离质量目标。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溯源性是临床试验质量检查的关键。检验实验室严谨的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以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监测可评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者及时规范地录入原始记录,确保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对显著偏离临床可接受范围的检测数据进行复核,尤其对用药前正常用药后出现异常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如为不良事件要进行记录,并进行随访至正常或基线水平。数据管理员在数据录入时再次进行核查,对有疑问的数据发出质疑表,要求研究者答疑,质疑表存档备查。机构办公室管理人员利用我院构建的“临床试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软件”对临床试验项目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网络对发现的问题向研究者进行实时的提醒。机构办公室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对临床试验进行质控,保持与监察员和研究者的沟通,不定期进行现场检查质控或有因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报给研究者进行积极整改和总结,分析评价项目实施结果。监察员定期进行监察访视,全面了解研究机构的试验实施情况,监察频率应满足质量控制及试验进展的需要。监察员主要对试验实施的过程进行监督,协调各中心研究进度,及时发现各中心临床试验过程中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反馈给申办者和主要研究者,以提供充足的信息保证试验的顺利实施。研究者应积极配合申办方开展的监察和稽查,对在监察和稽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说明并记录备案。

  2.4处理阶段,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Action)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是PDCA循环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临床试验过程中检查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避免问题的再发生。这对提高临床试验的水平、强化研究者质量意识以及规范今后的临床试验操作均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也是临床试验可持续进步的关键和根本所在。

  质量改进既要有预防措施也要有纠正措施,在试验进行过程中采取纠正措施极其重要,可以杜绝违反方案的问题再次发生。采用分阶段质控并严格执行试验前制定的各项标准操作规程,在首例受试者入组、项目进行至1/3~1/2时予以重点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保证后续的规范操作。改进措施应当与问题的严重程度及风险相适应,依据制订的改进措施及预案加以实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记录。试验进行阶段对问题采取有效地整改和改进措施,主要研究者及研究团队成员应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重点评估,召集项目小组讨论总结,将讨论结果进行记录供专业组进行学习,以促进在该专业的项目质量可控。试验完成后检查评价临床资料的可靠性及临床试验操作的完整性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

  3.结束语

  持续改进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所追求的永恒主题,基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平台的实施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包括I期临床试验病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检验实验室ISO15189认可和GLP分析实验室ISO17025认证等),我院制定了大量符合国际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更新和修订了临床试验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以实现所有临床试验操作的标准化。通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防止问题的再发生,从根本上提高了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和效率。

  通过对PDCA循环理论试用于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初步探索,加强质量保证力度,提高研究者的质量意识,确保临床试验的完成质量。

质量管理论文6

  摘要:收费站是我国高速公路集运行、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基础设施,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下,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机电系统也日渐成熟和完善,除了传统的收费功能以外,还增设了通信、监控、故障报警等功能,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安全、通畅运行提供了必要支持。文章首先分析了收费站机电工程施工的主要流程,随后指出了当前收费站机电工程设计施工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优化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收费站;机电工程;施工设计;质量管理

  1收费站机电工程施工流程

  机电工程与其他普通建筑工程一样,整个施工流程包括前期规划设计、中期质量控制和后期交付验收等3大部分,下面就各个环节中的主要施工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1.1施工设计与规划工作

  高速公路收费站机电工程是一项施工周期长、资金投入高、专业技术强的综合性工程,为了确保后期各项施工工作能顺利进行,必须要做好前期的调查与规划工作。结合收费站的具体特点,前期工作主要分为房建工程、路面工程和路基工程3大部分。房建工程主要是指与收费站配套建设的房屋建筑项目,例如收费亭、设备管理室、工作人员休息室等。在修建此类工程时,要明确机电工程的整体布局,确保工程施工不影响正常的机电工程设计。除此之外,收费站机电工程与房建工程还存在许多交叉界面,例如收费站强弱电管道的敷设、雨棚信号灯的架设、线缆预埋管线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的设计施工秩序,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做好详细的应对措施。路面工程主要是做好收费站路面与高速路面的对接工作。考虑到收费站路面工程的特殊性(例如排水沟、排风口等),其道路施工工程与常规高速公路施工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必须做好两者之间的无缝对接。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建设基本上属于最后的施工环节,而对于公路建设单位来说,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会通过压缩施工工期等方式来降低工程成本。考虑到收费站机电工程对整个道路施工的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通过提前做好规划设计的方式,来降低后期收费站建设的时间花费。同时,收费站机电工程建设需要使用到较多数量的电气设备、通讯设备以及其他的相关系统工具,这也要求相关的施工部门提前做好物品采购,为后期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1.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收费站机电工程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为了确保机电工程各项功能的完善发挥,有必要将全过程质量控制理念融入到施工工作中,及时发现、纠正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收费站机电工程的整体安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有:一是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工作,例如财会部门和施工部门之间的账目对接工作、施工部门和设计部门之间的建设细节工作等。通过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消除机电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升主体质量。二是严格执行质量监督,根据收费站机电工程施工行业的有关标准,以高质量标准要求施工企业,一旦发现机电工程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立即要求返工。

  1.3竣工后的工程交付

  工程交付是高速公路收费站机电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只有工程交付成功,才意味这整个施工工作结束。在工程交付阶段,一是要做好整个机电工程的质量检测,认真分析整个机电系统工程中的各个环节,及时消除工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二是要工程双方签订免责协议书,一旦协议书签订之后,施工单位对收费站机电工程的质量问题不负法律责任。因此,收费站机电工程的验收方应当重视交付工作,做好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

  2收费站机电工程设计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今年来国内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情况,其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是质量管理意识不到位。目前,收费站机电工程施工通常采取外包方式,由专门的建设企业进行施工设计。但是由于收费站机电工程系统的特殊性,许多建设企业的专业技术能力不足,很难从整体上保证机电系统的'质量安全。尤其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工程设计不到位、设计手段单一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收费站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存在较大隐患。二是质量监督体制不健全,责任追究困难。目前,关于机电工程建筑质量的统一标准尚未形成,一方面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标准依据,很难起到工程的“矫正”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惩处标准不明,后期质量问题的追究也存在较大困难。三是专业施工团队数量不足。随着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从事收费站机电工程设计的企业数量也有了明显提升,但是从整体上看,专业化、高质量的企业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当前收费站机电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

  3加强收费站机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施工团队建设,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上文中提到收费站机电工程建设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程度较高的工作,而施工企业作为机电工程质量的直接关系者,其自身的技术专业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收费站各项功能的发挥,因此,加强施工团队的技能培养和整体建设,不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成为保证机电工程质量的关键。首先,严格人才选拔机制,提高行业准人门槛。在招聘相关施工人才时,不仅要求应聘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或是一定的工作经验。其次,定期开展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不断充实和丰富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为提高机电工程总体质量提供人力保障。

  3.2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由于收费站机电工程内容复杂、很多施工工序都是交叉进行,而且都有一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因此必须要充分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后,在了解施工组织设计意图和施工规划理念的基础上,规划好收费站每步施工的内容和时间顺序,提出科学建议,从实际施工角度出发来看使得该施工组织设计更可行,也更能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收费站机电工程中有许多电子产品和网络系统安装,当前电子产品更新快,科学技术含量高,因此在施工合同中就要体现出这一点,确保施工图纸设计中机电工程质量目标和要求,明确机电工程控制要点和重点环节,不断改善其设计思路。当然联合设计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借鉴高速公路最新机电市场信息和机电工程成功经验,积极与相关单位和设备供应商保持良好沟通,确保机电工程施工设计能够不断优化,也为收费站完好的机电施工质量打下牢固基础。

  3.3发挥施工监理单位效能

  为确保收费站复杂机电施工内容质量,一般都会设立规范的施工监理制度,相关人员基本都会每天审查第二天施工计划并根据该计划安排其监理任务,在施工质量管理和监理过程中要保持毫不手软,绝不敷衍和妥协的态度,一旦有丁点质量问题就要及时返工,尤其是一些隐蔽工程更是要多次检查,确保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内容施工。一般为确保施工质量,也要对所有进场施工材料,施工设备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够投入施工使用,从源头上扼杀质量威胁因素。此外,施工监理单位也要不定时进行质量抽查和检查,反复多次审查重点项目和重点环节,这样谨慎、小心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才能够充分发挥其监理效能,使得收费站施工的内容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建超,胡魅海.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特点分析与建设管理建议[J].中国交通信息化,20xx(18):131-133.

  [2]黄昊亮,孙乾坤,周志伟.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xx(16):164-165.

  [3]万广泉,孙秀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xx(14):109-111.

质量管理论文7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内部审计质量的含义和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提升;完善

  一、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概述

  (一)内部审计质量含义

  内部审计质量指的是审计业务活动的优劣程度。广义的审计质量包括内部审计业务质量和内部审计管理质量,狭义的审计质量就是指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质量。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以一定的审计标准为依据,通过实施系列的政策和程序使得内部审计质量符合相关标准,推动审计机构实现预期审计目标,它是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否得力。

  (二)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一是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才能确保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二是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可有效降低内部审计工作风险,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三是内部审计机构地位的逐步提升依赖于其工作价值的提高,质量管理保证了内部审计在促进内部审计价值增值中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内部审计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

  (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一般而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包括审计工作制度,审计复核审理制度、审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尚未据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或虽已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未及时进行更新、完善,使得现有的制度流于形式,未真正落到实处。

  (二)内部审计的微观环境欠佳

  内部审计的微观环境,即企业内部文化环境,包括企业内部人员对审计的意识形态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等。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外部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如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未设置在企业负责人的实质领导下,或名义上由企业负责人主管,而实际工作仍由主管财务工作的副职代管,导致审计机构的职权相对狭窄,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受到制约。

  (三)审计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当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因审计人员的工作背景、教育程度、经历等不同,导致现有的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二是部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不足,或人员定编不能满足现有审计工作的需要,都会造成内部审计机构整体业务能力的薄弱。

  (四)审计项目过程控制不到位

  审计项目过程控制包括审前调查准备、审计现场实施管理、审计项目复核审理及审计发现问题的闭环整改管理等阶段。由于审计项目的难易程度不同和审计人员素质的差异,导致审计组在现场审计时发现问题的程度不同。加之个别审计组长缺乏现场审计带组经验,对组内人员提出的问题疑点判断不够及时、准确,导致现场审计质量低下,增加了日后的复核审理工作的审计风险。

  三、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对策

  (一)加快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内部审计工作的各项制度,是审计工作开展实施的准绳。加快推进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体系,是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管理的基础。首先,内部审计机构要据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使得各项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审计工作标准趋于规范化。其次,收集与整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办法,建立内容齐全的审计法规库,并由专人负责更新整理,对发布执行的规定及时进行补充,已经废除的规章制度进行标注,指导审计工作有序开展,满足审计监督和经营管理的共同需求。

  (二)营造独立的审计环境

  审计微观环境的独立性是审计机构保持审计工作客观性的必要条件。唯有营造独立、客观的审计环境,才能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免于受到内部压力制约,不受干扰地开展审计工作。首先,应改善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设置,将其置于企业内部的高层领导下,保证内部审计地位,树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其次,加快建立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内部审计部门可与劳卫、人事、纪检等其他内部监督力量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工作落实等工作机制。

  (三)加快推进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优劣与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高低有着密切联系。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注入企业内部,为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强的后盾保证。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培训资源,为审计人员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实践,拓宽审计人员思路和视野,丰富审计业务知识,为审计业务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第三,适当调整现场审计人员结构。选拨能胜任的人员担任审计组长,开展“以老带新”、“师带徒”等帮促活动,推动年经审计人员尽快成长成才。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业审计人员参与现场审计,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第四,加强审计人员思想建设,“常在河边走,却从来不湿鞋”,这句话对于审计人员同样适用。

  (四)加强审计项目过程控制

  审计项目过程控制是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审计效果的优劣程度。它包括审前、审中、审后三环节,对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监控。1、审前控制审前控制包括组成审计工作小组、审前调查和审计实施方案的拟定。组成审计小组时,应优先选用从事过与本次审计项目业务类型相关工作的人员参与审计,合理配置审计人员,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利用审前调查机会,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范围和流程,拟定详尽、便于操作的实施方案,体现审计的全过程要求。2、审中控制审中控制主要是指审计现场实施阶段控制,包括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审计小组报告的撰写等。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全过程的反映,记录审计工作成果,详略得当的审计综合底稿有助于检查审计人员现场工作情况,可分清审计责任,防范审计人员风险。审计单项底稿记录审计发现问题的载体,需要被审计单位签字确认,某种程度上它是审计质量优秀与否的直接反映。3、审后控制审后控制主要是审计报告的复核、审理和审计决定的整改执行等情况。审计报告现场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反映,一般应对审计组报告实施逐级复核。审计结束后,由审计机构组织对各小组审计报告进行交叉复核,提出复核意见,复核小组和审计组进行充分沟通,审计组及时查漏补缺,完善审计组报告。复核结束后,由审计机构的项目负责人牵头组织,对修改完善后的审计报告进行审理,提出审理意见,对于各审计组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和性质较为严重的个性问题,提交审计业务会进行审理。

  四、结束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与推进内部审计质量任重而道远,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不断提升审计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审计工作成果转换,为审计事业贡献一己之力。

质量管理论文8

  1强化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存在战线较长、工作面广等基础性特征,尤其是在高等级公路铺设期间。庞大工程量、高数量投资都属于限制因素,日常管理期间必然遗留诸多误差,这就需要相关管制主体,在实际规划中予以清晰层次地划分界定。

  2我国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弊端研究

  (1)施工管理方案设计质量问题。设计质量问题主要是因为设计师未能结合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环境特征,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设计。涉及现场勘测和调查工作都未能深度落实,只是单纯地凭借资料搜集途径加以替代,包括现场定性校验、手册和标准套图查询等。至于施工现场实际交通条件、人文环境和气候特征,往往不能予以深入评估确认。在施工方案设计中期,设计师往往不能透过宏观角度思索,随意沿用多元化设计手法,致使该类设施丧失应有的总体协调性,不管是方案经济、技术性等都不够严谨科学,必将造成严重的成本浪费危机。

  (2)高速公路建设周期短且施工难度大。经过我国经济体制快速革新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任务亦变得愈加繁重。紧锣密鼓筹备之下,仍有许多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等待审批铺设。但是,与之相互冲突的,我国高速公路施工测绘控制手段仍旧过于单调,长期限定在粗放式管理模式之上。在此类背景下,包括工程进度滞后、土石方费用控制精准性丧失、测量工程事故频繁滋生等弊端接踵而至。

  (3)企业自检能力存在严重缺陷。我国部分高速公路施工机构,无法配备合理数量的专业化自检工作人员,加上质量控制体系的溃败现象交叉影响,使得既有自检部门如同虚设。同时,存在一些自检不达标或是未经承包主体自检的工序环节,监理工程师往往不予细查便随意签字认可,后期高速公路安全可靠性、运营经济合理性等,都着实令人堪忧。

  3提升高速公路施工控制质量的措施

  (1)赋予全员更加科学全面的质量管理理念。质量推广,是稳定我国高速公路施工安全可靠质量的必要途径。因为实际介入施工的许多员工,其文化程度有限,所以在质量控制理念灌输期间,要事先划定好层次单元,令以往深入复杂的.理论逐渐变得简易明了,全面迎合社会大众的感知诉求。质量认知,本身就属于一项层级循环交替的过程。在此期间,宣传内容要保证足够详细完善,并且在不同层级工作人员中循环传输。

  (2)在施工现场中沿用全新样式的质量检验控制手段。尽管说高速公路施工质量和市场经济关系密切,但是操作环节中切勿本末倒置,此类管理策略必须富有实效性,任何不达标的施工技术和人员都要尽快予以替换。在我国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中,监管主体往往没有切实的否决权力,技术和行政单位也都长期对立。为了全面改善我国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灵活性,施工队伍开始在项目经理指导作用下,确立起质量管理职责体系。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理应以月为周期进行不断考核评估,并且在后期组织质量会议,确保不同施工队伍质保人员都能参与进来,将当月工程质量优劣状况阐述完全,快速将其中的隐患问题提炼完整。同时,制定科学化应对建议,力求在彼此交流中完善质量控制经验。单纯拿质量考核为例,一旦说一次自检出现纰漏就要扣掉五分,监理组检查出现漏洞则扣十分,市高指检查不达标便扣十五分,以此类推,持续到累计分低于零时,此类施工队伍就必须被强制清退出场。同时,不同施工组织主管要事先缴纳5000元作为质量保证金,施工组织内的质保工作人员则交纳1000元保证金,一旦被扣掉一分,施工组织主管就要被罚款50元,而质保员则同时被罚款10元,这部分钱都将由施工组织主管和质保人员个人出,单位不会予以额外报销。工程结束后,如若施工组织仍保留100分,施工主管和质保人员事先缴纳的保证金会被如数退回,并且分别被奖励5000和1000元。

  (3)设置健全化工地实验室,来科学灵活地指导后续施工质量改善工作。我国经常存在一些施工机构,对于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实验室指导功效关注度不高,实验室内设施仪器极为落后,和现代高速公路实际建设发展诉求已经产生严重冲突迹象。此类实验室是决定我国高速公路施工安全可靠哦质量的基础,更是企业自检的必要途径。因此,实验室必须依照国家统一标准予以建设,全程提供健全化装备设施之余。同时,保证内部试验操作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水准的合格性,保证他们愿意主动针对各类施工产品提供第一手校验数据,杜绝一切擅自修改合格材料的上报现象。单纯拿最大干密度标准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项目为例,要保证在项目覆盖落实前期处理妥当。在此期间,必须要布置拓展多组试验单元,尽量保证和我国经济条件、周边生态人文环境的贴合状况。实验室内部提供的各类仪器和试验操作方案,要足够先进,尤其是在全站仪校验放样辅助下,提升试验结果精度和施工质量控制效率。要用联合灌砂法进行密实度检验,借此提升其结构性能修缮的精准程度。另一方面,高速公路施工质量中遗留的各项弊端问题,往往需要配合现场动态化跟踪调查途径予以挖掘修缮。想要系统化贯彻该类技术指标,作为专业化质量控制人员,必须要保证善于全方位记录现场一切施工状况,真正将其中隐藏的突出性问题消除。特别是作为专业化施工质量监管主体,理当透过不同培训手段强化现场施工人员操作规范性,同时随机抽查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结果,以及钢筋焊接和绑扎长度的精准性。必要时,直接针对现场工人进行正确性演示,保证发生任何质量问题时,都能够和施工团队共同协作研究。即便是出现质量问题也要奖惩严明,措施得当,避免对基层施工人员积极性造成严重打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已经朝着系统、法制化方向发展,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相信施工和质保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都会获得全面改善,为今后相关工程健全化质量控制体系的推广沿用奠定基础。

  作者:马明 单位: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闫力伟.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管理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xx,(14):104-105.

  [2]吕鹏.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探析[A].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卷)[C].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20xx:4.

  [3]刘娜.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程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xx.

质量管理论文9

  摘要:一直以来教育界当中一项十分具有研究意义的内容,就是我国高职教学当中的教学质量管理,其中高职教学重要的组成环节是教育工作的质量,同时对于学生们掌握学习进度的优异来说,教学质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对高职教学质量管理如何进行深化及具体思路提出有效的建议,文章将专门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当中的教学质量管理现状,进行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管理学论文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有效促进高职教学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必须对高职教学质量管理进行的深化改革,目前我国的高职教学的质量管理和教学模式是各大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体现,因此为了能够使高职教育真正的发挥出其完整的价值,我们需要良好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对高职教学的质量管理进行深一步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当前还不够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真正得到改善,以保证高职教学的建设与发展。

  一、 当前高职教学质量管理情况

  对于教学的质量管理工作,一般都是通过教学的管理者对教学质量有关因素等环节的影响和干预来完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实行正确的引导与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工作得以完整的进行;我国近几年以来,政府和社会对于学生教育的情况格外关注,这使得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建设与管理不断的在进行完善,然而,由于现今我国各高职院校对于教学管理的水平还较为落后,因此也就使得高职教学质量的管理工作无法彻底的满足院校教学以及发展的实际需求。

  1、 新专业更新过快,种类过多:当前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专业的培养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再加上当前我国的各项新兴产业的相继诞生与快速发展,因此也就使得高职院校不断的增添越来越多的新专业种类,专业的快速更新和新专业种类的过多现象,都导致了原本的高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无法及时的跟进新出现的变化,进而使得教学管理出现问题;同时,新专业在师资、企业实习以及教学设备上的不完善,也使得学生在进行新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思想发生动摇,从而妨碍了教学质量的管理与提升。

  2、 师资力量匮乏:当前我国的各高职院校当中,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重视还都明显不够,很多院校缺乏对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有限的教师队伍由于院校的进一步建设而加大了工作量,这使得教师们没有时间对教学质量的管理进行深化的改革与研究,同时,院校管理层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的不重视,也是导致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匮乏的根本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当中所外聘来的教师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本身的教育素质不高、积极性不够,往往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而本校的教师由缺乏有效的培养条件和手段,因此也就使得教学质量管理的深化进行,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3 、课程教育内容改革力度需要加强:对于我国各高职院校而言,其中绝大多数的院校教学课程内容都是围绕着我国社会的各职业岗位以及社会当中的各项产业来进行的;这些课程的教育内容往往都是以相对应的产业或职位来进行教育的,然而,由于我国的社会各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快,导致了很多高职教学当中的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的工作内容南辕北辙,再加上高职院校本身对于教学课程的内容更新不及时,因此也就使得教材当中出现了教导陈旧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得教育质量明显下降。

  4、 高职院校课外实践基地缺乏建设和完善: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建立,主要是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备真正技术的实用性人才而存在,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各高职院校,除了要对学生们的理论知识进行细致的培养和教育外,还需要让学生进行理论外的充分实践,只有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相结合,才能够使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快的融入到社会当中;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们的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还远远不够,很多院校的实践基地建设缺乏完善性,院校没有与社会当中的各企业建立起为学生提供实习空间的有利环境。

  二、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深化的思路与措施

  1、 建设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当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当中的教学管理体系,由于专业过多,新专业增添过快等多种因素,因此也就使得院校当中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变得较为分散,对于这一现象,我们的院校管理层人员,应该对分散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进行统一,并加强管理制度的激励与约束职能,使教学质量的管理制度能够真正有效的带动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同时还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将教学质量的管理变得更加深入化、规范化、制度化,并适当的将现代化科学教育手段与之相融合,尽可能的使教学质量管理手段摆脱传统的单一模式,从而真正向着多元化、科技化进行深入和转型。

  2、增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重视和建设。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的质量管理深化措施,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加强外聘教师与本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我们需要对外聘教师进入本校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把关,并增加相应的标准与制度,以防止教育素质较低或语言表达能力不高的外聘教师进入本校,并增添相应的处罚与奖励制度,以激发外聘教师在进行课程传授过程中的积极性,同时约束那些不认真进行教学的外聘教师;对于本校的教师,我们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教育素质培训,并鼓励他们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同时,院校内部还应该施行考核制度,对这些本校内部的任课教师进行细致的专业教育技能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加强高职院校当中教师们的整体教育素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对院校当中的师资力量进行高度的重视,增强其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从而培养出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教育团队,以便于院校能够对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深化。

  3 、加大教学课程内容的变革力度。对于当前因我国社会各产业的快速发展变化而导致的教学内容与实际运用出现差异的问题,我们的院校应该多进行社会调查,在教材内容的变更上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重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各高职院校当中的教学课程内容与社会各行业相对应,从而保证了高职院校所培养出的人员更加具备实用性;我们院校的管理层,还应该对本校之内的任课教师们进行系统的教学培训,使其能够及时地掌握新的教材内容知识,以便于其能够满足学生们对于新鲜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有高职院校本身真正的加大了对教学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改革力度,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教学质量管理的深化建设;同时,我国的各高职院校还应该与社会当中的各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合作关系,将自己培养出来的学员送到其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知识结合,同时加大对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以便于学生们的素质能够真正的得以提升。

  三、结束语

  对于高职教学质量管理的深化工作,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需要我们的院校管理者与任教老师之间进行充分的配合;同时,还需要与各行各业建立起完善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提供较大的空间,并在课程教育的内容上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的院校才能够真正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深化工作,从而使高职教学质量管理上升到一个崭新的空间当中。

质量管理论文10

  中国钢铁行业近年来正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汽车工业、高端家电等行业对钢材产品的质量要求日趋严格,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国内钢铁企业面临的行业竞争也日渐加剧。各钢铁企业都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但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而充分利用大数据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已被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管理者所认同。

  一、目前钢铁企业质量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的信息化系统都是分阶段、分产线和不同区域分步实施上线的,其功能不够系统和完善。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全部在质量设计中体现;生产质量实绩数据散落于不同的信息系统内,上下工序间的质量信息不能实现贯通和共享,对产品实现过程的信息和质量信息跟踪追溯困难;对产品实现的过程质量控制缺乏有效的监控,无法进行跨工序的跟踪、传递、追溯和改进验证,过程发生异常时信息无法及时获取和采取应对措施;不能完全实现过程参数判钢,判定效率低下,代表性不强,准确度不高;研发和工艺技术人员无法完整、快速获取全工序的过程数据,系统不能为质量设计和分析改进提供支持,导致质量设计和改进的效率低、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钢铁企业要实现与市场、用户的无缝衔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就要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提高企业在“质量设计、质量判定、质量改进”等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有必要将散落在各产线、各系统中的生产质量数据采集并整合在一个大数据平台上,在此平台上构建一个集“客户需求识别→基于个性化需求的质量设计→过程质量监控→包含过程参数的质量判定→全工序质量分析与改进”为一体的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以支撑生产的全流程质量管控及多业务协同。

  二、建立企业级的大数据管理应用平台

  建立企业级的大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即工厂数据库。根据质量管理业务的要求,建立质量数据采集规则,将产品实现过程的全部数据,包括原辅材料采购、炼钢、连铸、热轧、冷轧、产品出厂以及销售、用户使用等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所有质量信息采集到大数据管理应用平台上,对质量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可分为过程实时数据采集和产品质量数据采集。按设定的采集要求,主要对包括企业信息化系统和现场检测仪表的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对不能自动采集的一些常见事件、状态等,在各数据采集服务设置相应的`手工数据输入页面,由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录入相应的数据。数据归集是对已收集到的生产过程数据和跟踪数据以确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归集。炼钢和连铸以生产炉次号为采集主对象,以铸坯号为归集目标,记录生产炉次所对应的生产线上实时生产过程数据。热轧按批(卷)号和长度为跟踪单元进行精确地生产过程数据归集。冷轧覆盖酸洗、热镀锌以及彩涂等生产线,其数据归集以准确物料跟踪为基础,以钢卷号和带钢长度为跟踪单元,记录生产线上带钢所对应的测量点位置的实时生产过程数据,将生产过程数据与钢卷号、带钢长度进行匹配。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根据工艺特性和分析需求所定制的规则,使数据成为有效的信息。建立相应的数据之间的关系,并按存储模型的要求进行存储。大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可以将过程参数匹配到板坯或钢卷的相应位置上,以实现对各产线质量数据的采集和匹配(即将时间轴转换为位置轴)。

  三、大数据下的质量管理应用与创新

  通过构建企业级的大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对产品实施过程质量信息采集、质量设计、质量监控、在线质量判定、过程质量追溯、质量分析和改进。实时监控产品的质量情况,以评价各产线质量水平。在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建立相关产品和冶金规范库,作为质量判定和改进的依据。通过质量管理应用软件和分析工具解决质量控制、工艺优化和质量分析改进等问题。

  1、基于大数据下的质量设计

  利用大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建立集中统一的产品规范数据库和冶金规范数据库,实现产品质量设计标准化和模块化。产品规范库模块是指对产品质量设计规范数据库及工艺设计规则的模块化管理。产品和冶金规范库的建立需要明确产品本质属性定义、产品的使用要求、用户特殊需求等事项,对产品从炼钢到最终成品进行的工艺路径设计、生产工艺目标控制参数设计、产品质量控制要求及性能取样判定标准等产品过程控制的规范化管理。贯彻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理念,基于大数据管理应用平台中的历史数据开展产品质量设计,在成分设计、工序参数选择、工艺路线确定等环节,通过历史数据来确定最佳的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ERP系统完成产品设计,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完成过程设计和客户特殊需求的补充设计。即与ERP下达的质量设计结果在相互校验、补充完善后,形成完整的产品制造过程控制目标、检验与判定标准。质量设计的结果可以自动按照规定格式形成质量计划、控制计划等技术文档。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支持对质量设计的规则基于历史数据进行验证,即质量设计完成后,用历史数据对质量设计的规则进行验证,从而可以准确地对未来产品的接单能力做出评估。

  2、利用大数据对过程质量实施监控和评价

  (1)基于实时的大数据平台,依据冶金规范中的参数值,应用SPC判异规则,对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工艺参数实施在线监控及预警。建立过程质量预警系统,及时向现场操作及质量管理岗位提供制造过程重要工艺参数变化及预警信息,对质量异常事件自动进行报警。

  (2)对关键工艺参数采用SPC规则进行监控,进行关键工艺参数分析,通过维护判异准则,自动生成控制图,形成评价报告。

  (3)开发产线质量评价模型,综合过程参数、产品指标参数、生产装备情况,定期自动对产线进行质量控制能力指数评价,以利于产品质量的持续改善。

  (4)针对一些无法直接测量的工艺质量参数,采用软件测量模型进行预报后,并统一纳入监控参数进行监控。

  (5)建立专家质量诊断系统,在产线出现质量问题时,利用大数据快速定位导致问题出现的工序及关键工艺参数,提出预诊断报告书。

  3、应用大数据实现质量自动判定

  产品质量的自动判定:包括铸坯分级判定、过程产品判定和热轧、冷轧、涂镀等产品的出厂检验判定。当产品生产完成后,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根据预先维护的质量检验判定规则对产品进行自动质量判定。判定使用的数据包括订单信息、钢种信息、产品的理化检验结果、过程质量参数、过程异常事件、产品外形尺寸、表面质量数据等。

  (1)铸坯质量分级判定:依据板坯质量判定规则,对炼钢的转炉、合金微调站、LF炉、RH、连铸等各工序的工艺参数,以及铸坯表面质量的检查结果,完成板坯质量分级判定,最终的综合质量结果会匹配到每一块板坯。

  (2)产品表面缺陷自动判定:钢卷的表面质量自动判定是基于表面检测系统对表面缺陷的准确识别和维护一套完善的表面缺陷检判规则,最终实现对表检仪检测出的缺陷进行自动判定。

  (3)出厂产品的质量判定:依据产品质量判定规则,对采集热轧各产线表面质量检查仪的系统数据和图片,并准确识别各种缺陷,实现自动判定。根据冷轧各产线表面质量检查仪的系统数据和图片,依据判定标准并结合客户特殊需求,实现自动判定。

  4、工序质量追溯和表面缺陷跟踪

  基于大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实现了从炼钢、连铸、热轧、冷轧、涂镀等产品的全流程工艺质量追溯和分析。可按物料、订单、时间、钢种等多种条件追溯,获取多工序的过程参数、质量参数,进行工艺质量数据追溯分析、工艺设定数据追溯、产品质量数据追溯、同批次物料工艺参数对比追溯分析、跨工序工艺质量参数追溯分析等,以找出制造过程工艺、质量参数等差异,定位问题的原因。

  5、大数据基础上的质量持续改进

  应用大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和统计分析工具,建立质量管理、质量设计、工艺优化质量数据分析平台,为工艺技术人员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开发提供支持。通过大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实现了对客户技术档案的管理,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客户的原材料采购信息、客户的产品信息、客户的质量反馈及客户的特殊需求等信息的管理。也可以基于客户服务系统的质量异议数据库,对质量异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发生质量异议的产品进行全流程的质量追溯。建立了高效、便捷的数据分析工具及KPI报表生成工具,以便于对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可以按照班、日、周、月、年自动生成统计报表。大数据下的企业质量管理创新,实现了质量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化,大大提高了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大数据管理平台,采集从原辅材料进厂到产品运达用户使用全过程的质量数据,实现了质量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在大数据平台上基于数据和分析进行的质量设计、质量监控、质量判定和质量分析改进更加严谨精准和及时规范,有利于满足用户提出的个性化需求,为从根本上实现品种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基础保障。但也需要特别指出,实时采集的数据与钢卷的精确匹配极为关键,匹配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缺陷跟踪的准确性,最终影响质量追溯、处置的准确性和产品质量分析改进的效果。

质量管理论文11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工程建设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工程建设行业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其中水利建设作为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建设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水利工程运行的顺利性以及稳定性,可以更高效以及更好的维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实现国家经济效益的提高,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因此,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一定要引起重视,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保证施工的高质量,才可以实现水利工程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有效性。本文基于水利工程的特点,对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几点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作为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基础产业项目,水利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对人们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进行保障还可以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同时加强水利建设的发展,还可以对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的缺点以及洪涝灾害等问题进行解决或改善,为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我国的经济负担。借助于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实现我国发展的可持续性保障,除此之外,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还可以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有效的运行。所以,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来说,建设部门一定要严抓施工质量,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实现水利项目的运行安全。

  1.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

  1.1涉及的范围较广。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来说,由于其涵盖的范围面较大,因此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例如水利、工业农业电力以及偏远矿区等。

  1.2涵盖的内容多、复杂。因为水利工程具有的特点为广泛性,所以其涵盖的内容也较为多、复杂,所以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时,往往会涉及经济体制、法律法规以及园林建造等内容。

  1.3涉及的法律内容较多。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之中,主要的依据就是《合同法》,在进行施工管理的时候,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所以还会与交通、城建、水利等方面有关的法律内容有关联。

  1.4不确定性很大。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时,有两项影响因素较为重要,那就是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其中的人为因素有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的能力等,自然因素就是指地形地貌以及土壤类型等等,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来说,这两点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工程的建设质量密切相关。

  1.5地区差异较大。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建设覆盖多个地区,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地质地貌、经济环境以及土壤特点,所以进行施工时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给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难度。

  2.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设计准备工作不充分。工程设计是工程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实际中的工程设计来说,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存在,比如在设计图制作之前,设计人员并未提前前往实地进行勘察,单纯的凭借工程的资料以及建设经验进行图纸的设计;一部分水利工程设计单位并不具备相关的资质以及施工的能力,因此,设计出的图纸可行性不高;水利单位并未给设计阶段留出足够多的时间,导致设计单位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考察,智能根据工程资料展开设计,所以,多种因素导致设计的准备工作不足,难以保证施工的质量。

  2.2招标制度不够完善。水利工程单位进行招标时,目的是为了选择价格合理、效率高以及施工质量好的单位进行施工,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之中,存在有很多不合法的现象,比如:部分行政部门,没有按照公开招标的原则进行,而是进行暗箱操作,还有部分企业中标之后,转让给其他企业来获取差价,把水利工程给没有施工经验或者是没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施工,影响施工的质量。

  2.3施工的材料不合格。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时,许多企业在中标之后想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一般都会采取缩短建设时间、聘用专业素质不高的人员或者是使用不好的施工设备以及劣质的材料等手段达到施工成本降低的目的,基于此,虽然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成本降低的目的`,但是却埋下了施工隐患,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

  2.4施工质量管理的机制不完善。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时,若是有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作为依据,那么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的质量。然而,实际情况下,因为水利工程不具备健全的施工管理机制,导致施工企业内部没有清晰的责任划分,施工的管理人员不具备责任感,只注重形式不注重管理的实质;除此之外,相关的施工企业没有落实三检的制度,部分施工单位自检之后就开始作业,很容易埋下施工的隐患问题。

  2.5工程质量的监管意识不强。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监督可以防止一些质量问题的产生,但是却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走了样,很多单位都没有相关的质量监管部门的设立,还有部分单位即使设立了,但是也不配备有专门的质检人员或者是没有专业素质过硬的质检人员,根本没有办法发现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只是将质检工作做个样子。希望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管意识。

  2.6施工事故预防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施工的安全才可以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的高质量性,但是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之中,往往会出现施工人员操作违规或是设计图纸不合理等问题,给施工的质量造成隐患,降低了施工的质量保证,给相关人员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因此,优势想要实现水利工程的安全施工,一定要对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加强,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对安全制度进行建立以及完善,从而实现施工的安全。

  3.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策略

  3.1做好施工前期的设计准备工作。水利项目的施工建设单位进行设计单位的选择时一般会以设计经验丰富与否等作为依据,因此留给他们的设计时间以及考察时间会较多,这样便于设计单位进行充分的准备,从而做好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进而实现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奠定良好的施工基础;除此之外,水利工程进行招标时应该对投标单位加强审核,一定要选择施工资质的单位,必须将不具备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淘汰,与此同时,和中标的施工企业进行相关水利工程的合同签订之时,应该注明必须以合同内容为主展开施工,不得进行转包,从而实现施工质量的提高。3.2完善水利工程的施工质检制度。在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之中,一些问题的发生往往离不开责任制度的缺乏,所以水利单位应该对水利工程施工的质检制度进行完善与改进,对其不断的优化,从而符合施工管理的实际要求,将每个人身上都落实责任,实现施工人员的荣誉感以及责任感的提升,可以极大的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完成水利建设施工工作,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施工问题,将施工的效率进行提高。3.3对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重视。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一定要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才能实现施工的高效率性与高质量性,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实现施工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维护施工项目运行的正常;除此之外,水利的施工单位还需要对工程的用料进行重视,加强材料的管理工作,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施工材料,防止因材料问题出而出现施工问题,一定要选择生产质量较好的厂家生产的施工设备,并对旧有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淘汰,及时进行更新换代,对施工所用的材料以及设备在进场之时要进行记录,其在运行时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的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处理,还应对问题进行记录,使用专业的维修人员或者是返回厂家进行维修,没有修好或者没有原因因暂停施工,这样才能实现施工的高质量性,保障水利施工项目的建设质量,为其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4.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之中,工程质量的管理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其进行重视是必然的要求,也是行业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之中,往往会发生很多的问题,例如施工事故、施工材料不符合要求、招投标的制度不完善、设计准备工作做得不好等等,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将设计准备工作做到位,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检制度进行健全,实现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进程深入,实现水利工程如期、高质量的竣工,提高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英.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管理策略探析[J].河北企业,20xx(30):45-46.

  [2]朱其章.浅谈水利工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预防[J].水能经济,20xx(12):252-252.

  [3]周海波.水利工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及其防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22).

质量管理论文12

  摘要:目的 为了防范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服务。方法 分析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制订相应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计划,抓住关键环节,保证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业务培训,加强护患沟通。结果 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结论 实施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预防护理纠纷、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护理;隐患;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就是要求医院护理系统中各级护理人员层层负责,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以护理质量为中心的护理要求,一切从患者出发,保证质量的服务过程和工作过程。护理管理者应树立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理念:通过从文化、制度、思维、操作层面建立和创造条件及环境,使管理者终末式的监控行为转变为为一线护士提供指导、指引、培训等的服务行为,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服务的同质性,尽量减少护理失误。

  1护理质量隐患分析

  1。1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 多数医院的医护质量控制大多是由院、科两级进行,忽视了医护活动的主体——医护人员的参与。

  1。2护理管理存在的缺陷 由于护理人员匮乏,护士长忙于参加治疗等护理工作,而忽视了管理,没有把握工作中的重点及薄弱环节,另外有的护士长工作中碍面子,对护士的不规范操作不能及时纠正,导致护士工作涣散。

  1。3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把护理技术服务放在首位,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性的`法律问题。例如,把传染病患者的隐私在不适宜的场合谈论,这就侵犯了患者隐私权和保密权;又如,患者谩骂甚至人身攻击,侵犯护士人格尊严、人身安全时,不会使用法律保护自己。

  1。4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士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不认真执行医嘱,遗忘医嘱,遗忘危重患者的特殊处理。一级护理未能按要求巡视。

  1。5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护理记录单存在涂改不规范,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医护记录不相符的现象。

  1。6护士专科理论知识薄弱,技术操作不熟练 抢救危重患者时应急能力差,静脉输液时不能一针见血,对复苏囊、监护仪等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给患者家属带来不信任感。

  1。7缺乏责任心,对工作粗心大意 每一例护理差错的出现几乎都与护士的责任心有关[1]。如护理人员未能主动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细致,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随意简化操作程序,未能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护理工作不到位等,都易导致患者受到伤害,增加痛苦,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

  1。8护理操作不人性化 在为患者操作时,未能主动与患者沟通,为手术后患者护理时,不能主动协助患者需要。未履行告知义务,在进行治疗操作时,未能告知其目的及注意事项,造成患者对护理人员不理解。

  2加强质量管理的对策

  2。1修订落实护理规章制度 对照医院管理年标准,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护理部重新修订整理我院现行的护理规章制度、各班工作职责及危重患者抢救护理程序,程序中突出值班护士首要工作是观察记录患者的病情,做好重症护理并及时报告。建立护理告知制度,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操作前,都要告知其目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有关医疗护理情况,从而能主动配合和理解。

  2。2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学习与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从而增强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对患者态度和蔼,耐心准确地回答患者提问,对其合理要求尽可能满足,从思想上、行动上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服务。

  2。3注重培训质量,提高整体水平 从工作实际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首先要针对实际存在问题,制订培训目标和内容,进行管理、业务理论知识学习,定期组织考试。严格把好带教关。定期组织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开展业务学习,通过强化护理技术操作,使护士的业务技术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标准化。通过业务学习使护士对专科疾病的性质、发展、预后、治疗、护理问题、措施等知识都要掌握,才能在护理中主动向患者宣教,正确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抽查护士对复苏囊、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等掌握情况,从而提高护士的应急技术水平。

  2。4加强护患沟通,确保护理措施及时 正如南丁格尔在"医院札记"中写到:"如果患者感到冷、用餐后不适或得了褥疮,一般来说,这不是疾病的原因,而是护理不当所致。护士应该做什么,可用一个词来解释,即让患者感觉更好"。因此,护理人员要经常巡视病房,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了解患者的心身需求,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多用解释性语言。

  2。5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提升护士品质 根据"质控前移"的理念,重新调整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建立"临床三级质控网",各岗位职责权限明确,质控重心和权限下移,增强护士的质量意识、管理意识,让单纯工作质量被监控、被管理转变为自我质量控制和主动参与管理,充分发挥护理技能潜能,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护理质量环境与氛围。自觉实践"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行为准则、质量标准。引导护士发自内心地对患者负责的真实感情,从"微笑服务"转变到"个性化服务。

  通过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持续护理质量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护理投诉、纠纷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1]党华,基层医院护理职业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探讨[J]。医学信息,20xx,(2):37—38。

  [2]曹春凤,蒋群,曾等娣,等。护理质量控制路径控讨的新思路[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xx,(3):1。

质量管理论文13

  摘要:随着经济的进步,建筑工程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促进城市排水、防止城市出现内涝的基础设施,在给排水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的很多质量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加强施工管理技术水平。施工人员应该充分掌握施工管理,加强对施工管理的创新,力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工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保障。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影响着城市人们生活用水的情况。合理的给排水工程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发展。所以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提升给排水工程的质量。

  1问题

  1.1施工管理责任不明确

  市政给排水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施工质量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目前我国给排水施工企业规模较小、施工技术相对落后,很多市政给排水工程都是承包制的,所以施工管理责任不明确。这就导致大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得到较高的经济利益,偷工减料,使工程质量不达标。此外部分施工设计人员在对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实际的考察,只是依据自己的经验对工程进行设计。这样就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1.2市政给排水管道路线的选择不科学市政给排水施工时,需要加强对排水管线选择的管理。虽然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对排水管线的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经验,但是,然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施工企业没有充分考虑到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在排水管线的选择上没有提前进行成本预算,导致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低成本,致使排水管线的选择与工程实际情况存在误差,使排水工程存在较大的质量安全隐患。

  1.3施工人员具体施工技术不够高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范围较广、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而且施工环节较多,每个环节需要的施工工艺不同。但是部分企业在施工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法,致使施工不能满足最基本的施工要求,影响施工质量。同时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施工技术水平不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部分施工人员不能进行及时的处理,导致给排水工程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

  2管理对策

  2.1明确市政给排水项目施工管理责任

  在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负责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施工,严格检查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每个部门应负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都具有较高的施工水平,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2.2管道敷设质量管理

  施工前需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工程周边的环境进行考察,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测量的标准进行施工。依据施工地质环境、设计图纸进行放样,例如:管线敷设需要的深度、位置。最重要的是审查敷设的位置,查看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之后方可进行施工。在给排水施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管线敷设,给排水工程中存在众多的管道,因为施工环境的不同,管道施工经过的地质情况不同。所以对给排水管道的伸缩性、抗震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敷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设置基准线,处理管线拐弯处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3加强协调与沟通

  施工质量检测需要各个部门、人员共同进行该项目的管理,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建设工程质量控制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为此建设项目必须对质量检测以及控制管理问题进行充分了解,认识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为保证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施行,需要将这些问题协调解决。此外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科学的管理系统结构的建立、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检验和管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将技术监督监理单位的优势发挥出来。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检测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将自身的重要部分对质量控制管理的关键作用充分意识到,尤其是执行质量检测功能的职权充分发挥。

  2.4材料质量检验

  施工工序当中使用的任何施工原材料都需要依照标准来进行定时或者不定时进行清点,保证材料的质量合格;根据设计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工序的'运作,减少施工不妥导致的工程品质问题,以此来降低工程采购材料的成本。材料品质控制对施工成本管理有着非常重要帮助,应用到施工阶段的材料要非常符合施工标准,依照施工策划书来进行检验材料,检验符合标准才可以进入到工地的施工使用,减少因为材料而导致的施工搁置以及成本浪费现象。施工材料的特征决定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应用的范围,应该加强对施工材料的关注,在施工中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性质较好的施工材料,保证施工质量。

  2.5对管道渗水和漏水进行治理

  如果管道基础不良导致管道渗漏的,要加强施工技术要求,保障管道基础的质量问题;如果井壁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要在井连接的管外表面应先湿润并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防止渗漏;如果是管接口填料及施工质量差,那么施工单位要选择质量好的接口填料并按照科学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如果是管材自身质量差,本身存在着渗水、漏水的现象,施工单位在购买管材时,为了保证管材的高质量,应选择具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的管材。

  3结束语

  总之,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该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改善施工技术;提升施工人员素质;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全面落实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好工程施工质量;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杜绝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影响质量的情况,强化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云波.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对策[J].才智,20xx,(17):18.

  [2]马晓颖,王小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xx,(7):326.

  [3]许同周,赵新军.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xx,(27):206.

质量管理论文14

  摘要: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了桥涵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并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完善质量检验体系、加强现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提升桥涵工程的施工水平。

  关键词:桥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相较于其他工程而言,桥涵工程是桥梁工程和涵洞工程的总称,由于工程特性,作业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对于工程施工质量要求较高。桥涵工程在公路建设和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而混凝土作为桥涵工程中用量最大的原材料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客观因素影响,致使混凝土施工质量出现裂缝问题,影响到桥涵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技术选择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混凝土的搅拌、振捣、浇筑和后期养护工作,各个环节之间联系较为密切,任何一个环节质量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施工质量,只有充分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更好的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由此看来,加强桥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十分关键,有助于发挥桥涵工程原有作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桥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必要性

  桥涵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自身较强的抗压性能,取材范围较广,便于后续养护工作开展。与此同时,桥梁工程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为工程带来更长久的稳定性,尽可能降低周围环境以及客观因素影响,提升工程质量稳定性。此外,桥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可能有其他客观因素影响到工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诸如水温、温度变化等,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涵工程中应用,则可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建设成本[1]。

  2桥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材料制备技术

  在桥涵工程施工中,作为工程主要施工材料,多数是施工单位自行配置,也有部分施工单位是直接购买原材料。如果工程师在偏远山区建设桥涵工程,就需要采取自备方式,远距离运输原材料成本较高,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掌握混凝土的制备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就地取材,掌握好各种材料的用量,一般情况下,桥涵工程施工中,主要原材料包括混凝土、骨料、粗细集料和水分,灰骨比为0.17,粉煤灰替代量为50%,强度大概在10MPa左右即可,硅酸盐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细集料级配在10mm以内,粗集料级配则是在20mm之内,材料制备成功后快速运输到施工现场,确保后续的桥涵工程施工活动能够有序开展[2]。

  2.2实际应用

  桥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用量较大,在制备混凝土的同时,还需要及时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充分把控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浇筑中,多数是选择分层浇筑方式进行作业。但是由于混凝土施工特性,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在施工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更为坚实的质量保障[3]。诸如,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差异过大,混凝土发生热胀冷缩,外部环境变化,导致混凝土变形产生裂缝,这就需要对混凝土浇筑温度加强保护,切实提升浇筑质量。同时,还需要在浇筑过程中做好后续的混凝土养护工作,避免裂缝现象出现,为桥涵工程建设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桥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3.1混凝土抗拉力不足,桥梁发生开裂

  在桥涵工程施工中,由于混凝土自身特性,很容易出现桥面开裂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抗拉力不足。混凝土中主要是将碎石、砂石、水泥和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合而成,作为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所在,砂石主要是起到支撑作用,占比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抗收缩性能。多数情况下,水泥浆对骨料表面填充,可以为混凝土提供润滑作用。混凝土凝固后,骨料和水泥混合在一起,致使混凝土具备较高的强度[4]。但是,在具体施工中,混凝土的抗拉性却始终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在受到作用力时,很容易出现弯曲,从而导致工程出现裂缝现象,埋下一系列安全隐患。

  3.2混凝土弹性不足,桥梁裂缝扩大

  为了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抗压强度,在混凝土配比时,可以增加适量的掺合料,此种方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混凝土抗压强度,但是混凝土的弹性会有所降低,致使混凝土质量无法满足桥涵工程建设标准。桥涵工程由于自身特性,对于荷载设计要求较高,可能由于受力不均,导致作用力过于集中在某个混凝土构件上,造成混凝土裂缝现象出现,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桥梁坍塌,带来严重的影响。此外,混凝土自身特性很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变化影响,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收缩和变形,导致混凝土原有的抗拉强度发生变化,产生裂缝[5]。

  3.3混凝土施工工艺不规范,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在桥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流程具有明确的要求,需要严格遵循工程建设要求开展施工活动,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偏低,施工中未能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开展施工活动,不规范操作下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影响到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

  4桥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对策

  4.1提升质量控制意识,明确质量管理目标

  在桥涵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工程建设要求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目标,提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切实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根据任务目标,细化到各个小组,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主体,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其中,切实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4.2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

  桥涵工程建设中,为了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多数选择自行制备混凝土,需要对混凝土原材料比例严格控制,做好混凝土搅拌和振捣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工程质量。在原材料购置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材料的质量和成本,货比三家,在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前提下,选择价格更低的,同时材料在运输到施工现场时应该做好充分的'检验和管理工作,落实各个环节的控制工作,并及时将制备好的混凝土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避免材料损失。

  4.3加强各个环节工序控制,完善现场监管制度

  混凝土施工涉及环节较为复杂,在施工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全方位的处理,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在保证路基处理符合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试验方法来确定混凝土浇筑顺序,分段浇筑,并且每一部分工序完成后,需要现场检验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的施工活动。同时还要严格避免偷工减料现象出现,根据施工量来取用材料,避免材料浪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4.4做好材料全面质量监管,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混凝土在施工中,应该加强全面的质量监管,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开展施工活动,如果发现不符合施工规范的情况,及时制止并寻求合理的解决对策,同相关部门沟通,做好数据的提取和记录工作,严格把控工程竣工质量验收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工程后期养护工作,尽可能避免裂缝现象出现,以此来保证桥涵工程施工质量。

  5结语

  在桥涵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同时,需要加强质量控制,提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后期养护工作,提升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时敏.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城市建筑,20xx,21(2):172.

  [2]杨秀娟.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32(9):271.

  [3]余小勇.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20xx,14(16):95.

  [4]张啸.探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相关对策[J].科技展望,20xx,22(10):32.

  [5]吕大伟.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16):180.

质量管理论文15

  1分包工程的全面质量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分承包方纳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中,项目组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直接深入分、承包方队伍。项目组对分包队伍负责的分项施工过程要作为施工过程控制的重点监控点,涉及到特殊、关键过程的施工应严格按照特殊、关键过程的相关程序、工艺要求进行控制,坚持执行技术交底制度,对施工过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隐患及时提出问题、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严格落实。项目组应当要求分承包方设专人(质量监督)对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同时应针对质量控制采取的控制方法和措施进行验证,定期向项目组质量管理人员汇报阶段性的工作成果。这样,检查→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实施→验证→再检查→再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再实施→再验证,形成良性循环,使项目施工质量呈螺旋上升趋势[2]。

  2管理思路

  根据项目中分包质量管理中易出现的问题以及结合在本人参与过的多个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经验,对分承包方的质量管理过程总结出以下管理思路:

  2.1要强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意识

  正确看待传统管理和新管理体系的'差异,从工作上正确处理习惯做法和新体系要求之间的矛盾,不能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作为负担,而要把质量管理体系融入日常工作中。

  2.2充分发挥基层领导的作用

  项目组从项目发展要求出发,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但体系的建立和制度的执行需要基层领导(尤其是施工现场的直接管理人员)带领作业人员来实施。

  2.3加强信息的沟通

  公司要提供在册分包队伍施工能力的信息平台,强调对经验的总结和交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及时掌握分包队伍的施工情况。

  2.4培训工作应贯穿于对分包队伍管理的全过程

  培训不拘形式可以集中培训,也可以现场演练,培训内容可以根据施工内容具体而定,不论采取何种形式,任何内容的培训,都要讲究实效,注重工作能力的考核与评价。不能只重视管理层的培训,不重视一线操作工人的培训;只重视对标准的学习,忽视对岗位技能的培训。

  2.5强调对分包队伍记录的管理

  项目组应及时的把握分包队伍对记录的收集和整理。“写我所做,做我所写”,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它是对分包队伍进行了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佐证。同时,应要求分包单位建立过程三检制度,实行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关键工程以及有较大的质量风险的作业在开展前,要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班组长作质量风险分析并在工程中进行跟踪检查,并做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

  2.6强调施工过程中的监督考核力度

  监督考核制度不单是质量管理体系上的自我完善体制,更重要的是一种强制管理措施,这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必要手段。要做好考核工作,首先要指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要细化,使考核工作做到有理、有据。考核要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罚,鼓励先进,处罚违规,也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力保证。另外对考核结果的兑现是下一次考核的起点,在下一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海洋工程项目中对分包商进行监督评估表如表2所示。

  2.7建立质量否决制度

  对不合格品必须进行返工。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基层管理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分承包方项目经理的责任;有关责任人员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纠正和预防措施没有落实的情况下,不应对不合格品放行[3]。

  3结束语

  对分包队伍的质量管理涉及多个方面,每一步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只有如此,才能强化分包队伍的管理,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并促使工程项目质量达到或超出预期的质量目标,推动公司的快速良好发展。

【质量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质量管理论文07-16

质量管理口号02-18

质量管理口号09-11

质量管理心得12-17

质量管理的述职报告09-03

质量管理述职报告03-28

企业质量管理口号12-29

质量管理口号14篇12-02

质量管理心得15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