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精品12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1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高,能积极动脑、大胆创作。这是因为,幼儿刚刚脱离婴儿期,他们最接近于人的自然本性,没有生存和学习的压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探索欲望在心中萌芽并发展,促使他们去游戏、去追求、去探索。另一方面,他们借助于游戏这样一种类同于社会氛围来解决需要与现实矛盾,以达到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消除紧张,满足好奇心。通过观察,我发现,区角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孩子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
一、区角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区角活动的设置是自由的,开放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区角进行活动,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了探索、求知、交往、合作的机会,使孩子的欲望得到满足。在娃娃家这个区角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商讨和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满足,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没有任何约束的和负担的情况下孩子们自由交往,还可以进行自我调节需求,他们一会儿做妈妈哄娃娃睡觉,一会儿带娃娃去理发店剪头发,高兴时还可以和娃娃一起去看表演,孩子在自由、温馨的环境中尽情活动,游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就越投入。我们班的洋洋一直比较孤僻,平时不爱与人交往,话也很少,开展区角活动后,他非常喜欢当菜场服务员,每次都会选择在菜场里当服务员,当有顾客来买菜时,他总是积极地介绍,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性格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家长反映在家也愿意和周围的小伙伴交流了,变得开朗了。
二、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协商、合作的机会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在家里说一不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对孩子进行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但针对性不强,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如在理发店游戏中,有三个孩子都想当理发师,可是理发师只能有两个,怎么办呢?孩子们只好自己商量,或者改变角色,当理发师的小助手等;或者采用轮流的方法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相互协调。
三、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广泛的范围
“小菜场”等等区域是孩子们自己的天地,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感受、发现和创新,自由自在地交往。孩子们一会儿是娃娃的妈妈,带着娃娃去买菜,一会儿又变成了菜场服务员,为大家称菜,一会儿又变成了顾客去光临理发店,孩子们你来我往,十分忙碌,孩子的'双手和头脑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孩子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探索、操作,获得了更宽广的交往天地,精神得到了愉悦。
四、区域活动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培养,为孩子适应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孩子们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学习不同角色的交往方式,想象表现并体会不同的情感,在照顾娃娃时想象表现并体验父母对孩子的呵护;做医生时细心照顾病人,做服务员时耐心热情地接待顾客,做爸爸时礼貌接待客人,学习做菜打扫卫生等等,这些区角活动中角色扮演无形中使孩子增强了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我们班的毛毛小朋友是奶奶的心肝宝贝,家里的小皇帝,自理能力相当差,老师有意识地引导他去做娃娃家的爸爸,在娃娃家给娃娃穿衣服,穿鞋子,喂娃娃喝水、吃饭,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毛毛变得能干了,自己的事情自己抢着做,奶奶笑得乐开了花,这不能不说这是区域活动的功劳。所以说,区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喂孩子将来参与社会独立活动奠定了基础。
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新世纪的人才,良好的个性发展是孩子成才的基础,许多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区域活动是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有效途径,它对孩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做为老师要利用挖掘区域活动的教育途径,让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摇篮。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2
【摘要】:区域活动指的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使幼儿通过游戏来获取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区域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开放、灵活的,幼儿能够依据自身的喜好来选择区域活动的场地、材料以及同伴。区域活动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由、宽阔的场地。 本文选择幼儿园大班的区域活动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法、观察法与访谈法为研究方法,对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旨在丰富幼儿园大班的区域活动相关理论,提高幼儿园大班的区域活动的质量。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论。这一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这一部分包括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研究的相关概念和区域活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第三部分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方法。第四部分为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发现大班区域活动中区域空间与时间安排形式化、区域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不明及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方式失当等问题。第五部分为研究思考与建议,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区域活动的空间与时间开放化、明确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者、合作者与评价者的角色定位及增强区域活动材料的探索性、层次性与动态性等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 区域 区域活动 教师 幼儿
【学位授予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
20xx
【分类号】:
G612
【目录】:
摘要3-4
Abstract4-6
第1章 引论6-7
1.1 问题的提出6
1.2 研究的意义6-7
第2章 文献综述7-12
2.1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概念界定7-8
2.2 区域活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8-12
第3章 研究目的及方法12-13
3.1 研究目的12
3.2 研究方法12-13
第4章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存在问题分析13-21
4.1 区域活动空间与时间安排形式化13-15
4.2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方式失当15-17
4.3 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不当17-21
第5章 完善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的建议21-27
5.1 保证区域活动的空间与时间21-22
5.2 强化区域活动材料的探索性、层次性与动态性22-23
5.3 明确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23-27
参考文献27-29
附录一29-30
附录二30-31
致谢31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3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的特点,不仅满足幼儿发展的个性需要,而且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但这种自由不是无限扩张的绝对自由,真正的自由必须建立在适宜的规则之上,区域规则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内在需要,是由区域活动的整个情景内在决定的。因此,必要的区域规则,才能保证区域活动的自主、高效。
一、影响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规则,由教师在活动前明确规定
幼儿年龄较小,教师出于对安全、秩序、卫生等方面的考虑,更出于活动能正常进行的必要,教师在区域活动开展之前就要规定规则,以保证区域活动的正常进行。例如大班沙区,幼儿可进行沙画、筛沙、漏沙等活动,如果没有必要的规则保证,就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沙子满地、幼儿眼睛、鼻子、衣服都是沙子、幼儿打沙 “仗”等,安全问题受到威胁。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活动前提出明确要求:玩沙时必须蹲下来,不能扬沙子、掉到地上的沙子要及时清扫等,这样,从大局上保证了区域活动顺利进行。
二、以解决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为线索,师幼共同制定规则
在区域活动的规则制定中,要打破过去单纯由教师制定规则的状况,倡导幼儿做自己的主人。这一情景比较多的出现在区域活动中面临的问题,又是幼儿自行无法解决的,需要教师及时组织幼儿讨论解决方案,制定新的规则,才能保证幼儿游戏的继续。例如:在益智区棋类游戏中,飞行棋、五子棋、斗兽棋等幼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好景不长,下棋丢骰子、少棋子的,没几天,几副棋就不能玩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召集幼儿看看损坏的棋子,让幼儿讨论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引导幼儿萌发为下棋建立活动规则的愿望。在讨论中教师抛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怎样保证这些棋子不丢失,不损坏,通过讨论,幼儿各抒己见,并达成一致意见:如进入益智区下棋要挂牌、每次只能允许进入6名小朋友(两名观棋者)、每次玩3局要轮换、最后下棋的小朋友要把棋子整理好送回原处等。小朋友互相监督,如果不遵守规则下次停止一次玩棋……经过教师引导而讨论制定、修改的规则,让幼儿感受到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切身利益。这需要幼儿自己主动寻求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在这种平衡中才能满足幼儿活动的愿望,这种规则对幼儿而言不是约束,幼儿一般都能自觉遵守。
三、一些有争执的问题规则,应该由幼儿自行商讨、修正解决
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常常发生一些争执,频繁出现告状的现象,当幼儿发生争执后教师没有必要告诫幼儿或劝说幼儿发扬风格、彼此谦让合作。
其实,合理的争执过程实际上是幼儿观点碰撞过程,也是幼儿在保持自我、展示自我的过程,正是双方的争执甚至是较量,才能使幼儿逐渐的认识到别人的存在,感受到除自己以外其他人的利益存在。区域活动的规则从大家的利益出发而制定的,排除了个人自我的倾向,这样的规则使幼儿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与解决问题。
例如:中班语言区新投放了一台带麦克风的录音机,幼儿可以跟着讲故事。可活动中出现了幼儿抢麦克风的现象,来告状的不少,争执很多;“老师,二宝不让我听故事;老师他抢录音机;老师该轮到我了,可是他不肯把麦克风还给我……
于是教师适时地把问题抛给幼儿自行解决,一开始争执的几名幼儿经过讨论后,一致同意——每个幼儿只能讲或听一个故事(其他幼儿是观众),可是这一规则一实行,问题又出现了——故事的长短不一、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幼儿很难控制,不平衡的想象又出现了。幼儿继续讨论最后决定,参加语言区的小朋友要排队,拍到前面的小朋友先参加活动,五分钟位一个单位,(教师监督)轮流听说,不管故事是否结束,时间一到就要传到下一个小朋友,每次参加的人数在4人(进区卡)。这样语言区在幼儿的商讨下形成新的规则,游戏回到了互让、互相监督的氛围。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的相信幼儿,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要敢于大胆放手,让幼儿自行商讨、修订规则,解决冲突,使规则更容易为幼儿理解和超越,让规则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的规则是幼儿园保教活动中幼儿遵守的标准、法则或习惯,是幼儿园开展有序的保教活动的前提,自由与规则不是对立的,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
教育家洛克早就这样指出:“驯良死板的儿童,既不会吵闹、也不会使干扰成人,但这种儿童终生对自己和别人都是没有用处的,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幼儿园的教育应是自由的教育,这样幼儿才能自由、富有个性的成长。区域游戏中动态的游戏规则的制定,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宽松、自主学习的活动氛围,使区域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4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为了使幼儿园大班的学生能够快乐地成长,现在大部分幼儿园都认识到了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已在各自校园内开展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富有创新型、挑战型的区域活动。但是在设置区域活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指导能力较弱、区域活动内各种器材的投放和准备不合理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应加强区域教学方面的研讨,积极改善区域活动方面的问题,给幼儿园大班的学生一个快乐的学习天地。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大班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和探索的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不单单是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还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也是能够促进幼儿快乐成长的有效方式。然而,这种能促使幼儿快乐成长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的幼儿园里实施起来却是难上加难,给教师带来烦恼,需要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幼儿园大班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的学生相对于中班和小班的学生来说,独立性和自主性比较强,基本能够独立地在活动区域内自由的活动,也能和其他小伙伴快乐地玩耍。与伙伴玩耍时也能够表达自己想要的观点并且与伙伴分享,但是在区域活动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教师指导能力较弱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一般只是向1或者2个区域进行重点指导,有一些区域的问题就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还有教师只是关注幼儿园大班的预设目标,因此忽略了幼儿园大班学生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和要求,不能够在此时及时地给予支持和解答。区域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幼儿园大班学生的成长要求,而且也是幼儿园大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有的教师认为,即便开展了区域活动,只是把它当成集体活动来进行,没有认识到区域活动与其他集体活动之间存在的差别。也有一些校园没有建设多种多样的活动,活动区域的教材单一,让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在区域活动内自由活动,不给予指导,这些都体现了教师指导能力弱,必须寻求对策。
2.区域活动各种器材的放置和准备不合理
学校给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提供一些比较简易的活动材料,不能好好利用自然物品和一些旧物品,使得活动器材单一,根本就不能为幼儿园大班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供需要,因此,阻碍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展开。区域内有一些器材一放就是一两个月,有的甚至是一两个学期,有的甚至没有变化。还有些器材的投放位置忽视了幼儿园大班学生的乐趣,没有新鲜感,因此没有起到区域活动本该有的作用。
二、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的对策
1.教师要在区域活动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教师的指导主要以观察幼儿园大班学生为依据。要依据幼儿园大班学生的能力,将他们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他们在进行区域活动前,教师可以有倾向性地向他们展示新的教学用品。这样的做法既可以让幼儿园大班学生先了解教学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又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心。教师在幼儿园大班学生进入该活动之前,可以先让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他们展示教学用品的制作方法,使他们自由的发挥,从而带动其他学生的发展。观察幼儿园大班学生是教师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前提。教师要观察活动内每个学生的制作情况。若是在区域活动中呈现的问题,要立即给予解决方法。教师与教师之间要互相配合,教师要重点观察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及时给予解决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快乐的成长。
2.区域活动器材的合理放置
区域器材本身就能引导幼儿园大班学生形成活动目的,例如,算盘、图书、拼图等,教师可以提供记录的材料,让幼儿园大班学生进行自主操作;不仅可以提供放大镜,让充满好奇心的幼儿园大班学生自主实践,快乐地与大自然接触;还可以制作一个统计表让幼儿园在操作中就能学习统计,更能深入地了解操作。
区域的创建要依据幼儿园大班学生的个人特点,比如有的学生缺乏一些经验,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区域设置不能太多,通常器材的投放应该要集中一点。有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经验,有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器材的投放适量增多,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并激起他们的乐趣;还有的学生说话能力较强,聪明伶俐,教师不单单要增加器材的数量,而且放置的器材应更具有挑战性。因此,每学期初教师应该要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测评,了解他们的能力。在此方面上,教师要不断地满足幼儿园大班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器材,尽可能让教学用品运用到每一个学生上。
总之而言,区域活动的展开对幼儿园大班学生来说是很重要。活动不一定能够给他们带来学习、发展和成长,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那带来的效果就会很不一样,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尽量满足学生心中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在这一阶段中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5
一、引言
相对于之前的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创新性区域活动更注重教师与小朋友平等相处进行知识的分享。虽然在活动过程中有过失败的经历但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研究幼儿主动性提供了充足的实践基础。
二、研究背景
幼儿园中的幼儿是21世纪的接班人,面对知识爆炸时代,创新性对于他们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幼儿在中班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汲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成年人的二手经验的过程。目前许多幼儿园已经开始了创新性区域活动,这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知识,而且能使幼儿得到个性化发展。
三、研究过程
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和接受能力,主要有角色扮演、自己动手、团结协作等创新区域活动,并且每周进行三到五次活动,每次30分钟到50分钟。为了保证幼儿在活动中安全而自由,活动场地一般选择宽阔而封闭的场所。
在角色扮演中设立一个或几个生活场景重点是要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如,超市、餐厅、动物园等),在扮演过程中让幼儿充当大人重现现实生活。将班里的幼儿分为五个小组分配角色,其中四组分别表演四个家庭,剩下的一组表演场景中的服务人员。在第一次角色扮演中,大部分幼儿表现不积极,因此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在遵从幼儿选择的基础上进行角色的分配,并在几次的分配中让每个幼儿扮演的角色尽量丰富。在经过几次的分配后,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给他们以自由进行角色的选择。如果幼儿在角色选择过程中出现矛盾则尽量让幼儿间进行协商,选择合适的方法决定。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得越来越主动,对活动的兴趣也越来越高。
在自己动手活动中,教师主要确保幼儿的安全。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践。例如,折纸、画画、橡皮泥等,要充分考虑小朋友的个体差异,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完全肯定。在折纸过程中教师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可以进行纸艺基础技能的普及,使幼儿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幼儿表现出来的创新性要及时予以鼓励而不是要求千篇一律。例如,幼儿折出两边带有斗篷的小船,教师要马上表扬该幼儿的创新性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在画画的.活动中教师定一个大范围的题目(比如,会发光的东西),有些幼儿绘画天赋较好,画出的画很精致很漂亮;有些幼儿画的比较简单;有些幼儿想的比较简单(如,蜡烛、电灯等);有些幼儿想的比较有创新性(如,萤火虫等)。教师之后要对每幅画进行点评分别指出优缺点。这既让每个幼儿感到被肯定,又让幼儿认识到自己需要加以改进继续努力的地方。在捏橡皮泥的活动中,教师随机给每个幼儿发两块同颜色的橡皮泥,并让幼儿捏出自己想要的机器人的样子。有些幼儿将两块橡皮泥都捏成同一颜色的机器人,有些幼儿留下其中一块自己用,用另外一块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换,得到有两个或者更多颜色的机器人;有些幼儿按照人类的形状捏了一个机器人,有些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给机器人来了一个大变身(如,有着鹰的翅膀、猎豹的腿、鱼的尾巴)。对于捏橡皮泥,教师也应充分鼓励小朋友创新性精神的发挥和交际能力的展现。在活动的过程中训练了幼儿手脑间的协调能力,并培养细心、耐心创新的优良品质。在自己动手做活动中刚开始幼儿的思维存在一定的拘泥,但是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多幼儿的思维越来越发散,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也积极地向教师和同学进行展示。随着活动进行次数的增多,幼儿越来越敢于与众不同、敢于表现自己,同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提高了交际能力。
在团结协作活动中可以由幼儿自由分组,教师主要起到平衡的作用,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例如,运水、篮球接力等。在运水活动中教师准备十个纸杯让五组幼儿按顺序排列好分别由每组的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拿着纸杯,队伍旁边放一个盛满水的水桶,在每个队伍距离50米远处对放一个空的水桶。当开始的口令发出后每个队伍的第一个人舀水出发,到达空着的水桶后将水杯中的水倒入,此时第二个人舀水出发,这个时候第一个人将纸杯送到第三个人手中然后排到队伍末,依此类推。五分钟后下达停止的口令,为幼儿提供烧杯量筒等工具供其选择测量水桶中的水量,一分钟后对水量进行比较。刚开始幼儿积极性不高,由于对活动的不熟悉和运水过程中的洒水现象导致幼儿不主动。在篮球接力的活动中准备五个篮球,每组分一个篮球,并将每组分成两部分,相距100米相对而站。在开始的号令发出后,每组拿着篮球的人开始拍球前进(如果球没拍好导致脱手,要从脱手的地方重新开始拍)到达对面后交给对面第一人,每组最后一个人拍完后分别计时。由于幼儿虽然已是中班但是年纪都还小,所以对运球很不擅长,出现脱手情况较多,这时教师要予以正确的鼓励。这个活动使得幼儿相互体谅,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问题,从小开阔胸怀。随着对团结协作活动的熟悉和以往经验的总结,幼儿对团结协作活动越来越感兴趣,都积极主动地要求做队伍的第一人,得以能更多地参与活动。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四、结论
幼儿的学习和思维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应该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我们要借创新性区域活动的契机鼓励幼儿的创新,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不断探索的能力。研究发现,随着创新性区域活动中中班幼儿的主动性不断增强,他们对活动的喜爱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进步体现出主动性的增加。这说明我国幼儿园中的创新性区域活动值得推广,这是对我国未来人才建设提供的坚实后盾保障。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6
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良好的区域活动材料是启迪幼儿智慧的金钥匙。
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在区域活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本身的特性以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儿童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得到什么样的发展,所以要精心设计并慎重选择投放材料,激发幼儿积极主动与物质材料发生作用,从而进行有目的的探索。
二、丰富的区域活动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动手兴趣。
蒙台梭利提出"有准备的环境"这种教育主张,认为儿童的身心是在外界刺激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人对环境、自然自发的活动。对幼儿来说,产生动手欲望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活动材料的兴趣。总之,通过这些丰富的材料,生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即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使得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操作。
三、适宜的区域活动材料能够促进幼儿练高品质的形成。
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活动材料,特别是一些半成品材料以及废旧材料,例如在建构区,我们邀请孩子和我们一起收集一次性水杯、孩子们吃剩下的旺仔牛奶瓶子、养乐多瓶子,或是家里废旧的麻将牌,将这些废旧材料投放进入我们的建构区。我想这些废旧材料,首先可以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其次能够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操作的能力;第三,满足了幼儿活动的愿望;第四可以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成功感。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就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有了适宜的材料提供,接下来笔者针对这些收集来的材料进行了整理归类,分别摆放进去班级的各个区域,并且在材料的分层投放过程中有了一些自己独到的想法。
一、把握年龄特点,拓展幼儿兴趣
首先,笔者在材料分层的前期要考虑到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包括了解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需要和意愿等等,同时结合主题活动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结合主题 《我的亲密朋友》 我们在班级美工区投放材料 《好朋友手拉手》,鼓励孩子尝试应用折叠后再剪的方式来制作出连着的"手拉手的朋友",笔者投放了三张任务卡,分别做上一颗至三颗星标识,由易至难。
二、暗示难易程度,鼓励接受挑战
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教育目标可以隐含在投放的材料中,渗透在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当幼儿一旦进入老师所精心创设的环境中,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即可获得某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时要做到目标在前、选材在后,让材料有效的体现教育目标。
教育的目标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来说是一定是不一样的。在数学区投放 《景区电话号码》 这一材料,我们设计了智力闯关的`类型一一解决问题, 四个层次分别为立足在复习单双数、复习数的分和、理解物体遮挡关系以及自编应用题。四个层次层层深入,同时还配以操作记录单,个性化的教育就体现在其中了。
三、提供组合材料,创新操作方式
为使材料具有教育价值,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应提供能够充分吸引和拓展幼儿兴趣的材料,让材料与幼儿积极"对话"。在这其中,笔者提供了多种材料的组合,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地探索操作材料新用法。
在投放建构区的 《纸杯叠叠乐》 的过程中笔者在操作台的周围,我利用KT板制作了屏风,鼓励幼儿独立安静地完成挑战。同时在KT 板的上面张贴了以往孩子们的操作好的作品的照片,以及孩子们不同的造型的创意制作。笔者通过环境的暗示,和图片的作用激发孩子不同地将这些纸杯进行组合。
区域活动具有幼儿的自主选择、可操作、随机活动、自由组合、互动合作和自娱自乐等特点,它丰富了幼儿的一日生活,不仅能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支持幼儿的各种探索活动,满足不同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好动的天性,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更重要的是老师在区域材料的投放过程中关注到了幼儿兴趣,尝试根据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分层提供材料,同时还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才能,培养幼儿勤于探究、乐于合作分享的品质。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7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教师以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为依据,为幼儿开设活动区域,提供材料,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和内容,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区域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还可以使幼儿乐于与同伴交往。从开展形式上来看,区域活动的开展可以分为室内区域活动和户外区域活动两种。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比较重视室内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开展,而忽视了户外的区域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出幼儿园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来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提高环境适应力。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也把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作为评价幼儿园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人们对开展户外区域活动的意识相对薄弱,我国的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 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活动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能够促进幼儿主动进行探究,也有利于幼儿间的交往。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域正是在这几个方面达不到要求,阻碍了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1.1 户外区域活动场地不足
随着建筑用地成本的增加,许多幼儿园通过缩小户外活动场地的面积来节约经费,所以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的需求。在这仅有的空间里,经常会造成人满为患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在一定面积的游戏场地中,儿童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数量增加,所以狭小的活动场地对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是非常不利的。
另一方面,因为场地有限,教师为了防止幼儿之间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减少幼儿园内的集体活动,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交流减少,幼儿之间的混龄交往会受到影响。而混龄交往对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幼儿是通过同伴之间的信息交换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大年龄的幼儿会关心照顾小年龄的幼儿,有经验的会指导没经验的,这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户外区域活动场地不足还会影响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限制户外区域活动的类型,给户外区域活动造成阻碍。
1.2 户外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不合理
现在,大多数幼儿园都会引进组合滑梯等大型活动器械,颜色鲜艳,非常吸引家长和孩子的眼球。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材料却仅限于这些大型活动器械,活动材料单一,孩子们没有其他的活动材料,便会聚集在一个地方,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大型活动器械固定难以移动和变化,更换频率较低,容易让幼儿失去新鲜感、失去兴趣,幼儿的参与度会降低,同时大型活动器械也难以满足幼儿的探索、建构的需要。
当然,也有些幼儿园除了这些大型设备,也会设置其他活动区域,但是情况却不容乐观。有的区域投放的材料过于简单,没有层次性,造成幼儿反复僵化的练习,不能引发幼儿的联想和探索。有的区域的活动材料形同虚设,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自然区的植物缺少变化,可供观察性较弱;而在养殖区中,并没有饲养任何动物。
1.3 户外区域活动时间不充分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两小时。但是有很多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受到了束缚。第一,户外活动空间较小,会导致班级之间难以协调时间,就会因此限制幼儿的户外活动;第二,教师对户外区域活动缺乏认同感,她们认为户外的区域活动只对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运动有帮助,而室内的区域活动不仅能促进大肌肉的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建构、探索等能力的发展,室内区域活动不仅能涵盖户外区域活动达到的效果,甚至有户外区域活动达不到的效果;第三,大多数教师认为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活动分散,难以管理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2 办好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对策
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要求我们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丰富、开放的环境,使幼儿得到充分的活动和良好的发展。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高效的户外区域活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1 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空间并有效利用
首先,有条件的幼儿园应该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空间并能使这些空间得到充分的运用。一个完善的户外活动区域,应该像一幅已经设计好的地图,每一个场地的设置都要经过精心规划。需要考虑动静、封闭开放、独立与组合的结合,使幼儿户外活动区域既可以是一个个独立的区域,又是一个相邻区域之间可以产生互动的整体。
而对于一些相对较小的幼儿园,没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场地,这就更需要老师能够发挥才智,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协调好各班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还可以为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设置共同的教育目标,将室内区域活动和户外区域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还可以给幼儿提供多样的选择,以便进行高效率的活动。
2.2 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
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活动材料,可以促使幼儿在操作活动材料时进行思考,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适当的活动材料可以避免幼儿产生争抢,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活动材料的趣味性,因为趣味性是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前提,否则就会大大降低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对于成品玩具,教师自制的玩具更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操作也更加多样化,更换频率也较快,并且家长也可以模仿教师制作玩具,方便幼儿回到家里以后进行活动。
活动材料要有层次性。被称为“跳一跳,摘个桃”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告诉我们要对幼儿的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解,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发展水平的活动材料,同时教师也应该选择一些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的活动材料,而且这个难度应该是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的,适当的挑战有利于幼儿经验的提升,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但是如果提供的活动材料太简单就会造成幼儿机械的重复,太难就会挫伤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2.3 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
要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的质量,户外区域活动的时间就不能太少,活动时间过少会打断幼儿的活动,不能尽兴;但是时间也不能过长,户外活动时间过长,幼儿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活动效率就会较低,因此充裕的活动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充足而连续的户外活动时间,不仅可以使幼儿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接受阳光的沐浴,还可以培养幼儿的专注性。时间上的充分保障,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活动、使幼儿得到个性的发展,为幼儿提供更多自由探索、自由学习的机会。幼儿园不能因为害怕幼儿发生意外,因噎废食,刻意缩短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
3 户外区域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我们始终提倡教师不应过多地干涉幼儿的活动,同样,在户外区域活动中也不例外。陈鹤琴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允许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犯错,不应该为了尽快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而过多地干涉幼儿的行为。在安吉的幼儿园中有这样一句话:闭上嘴巴,管住双手,睁开眼睛,打开耳朵。这就是说教师要少说话、少干涉、要用心地倾听幼儿的想法、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用专业的眼光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户外区域活动时,教师就是孩子的看护者,要求教师时刻保证孩子的安全。这就要求教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经常检查和维护幼儿活动的场地和活动的材料,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不要互相推拉,不要追逐打闹,教师要为各个区域设置规则并经常提醒幼儿遵守区域活动的游戏规则,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教师应该通过设置区域活动、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室内和室外区域活动的联系,为幼儿提供一个自主轻松的活动环境,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其中就有解放儿童的空间,提出不要把儿童禁锢在狭小的教室里面,变成笼中的小鸟,失去自由、失去快乐,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努力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敞、丰富、有趣的户外区域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的幼儿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区域活动所具有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使得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一、区域概念界定
1、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出发融合教育目标和正在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的要求,将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区域,如阅读区、表演区、自然角科学活动区或专门的活动室等,在其中投放各类活动材料,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让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在不同的区域内儿童通过与材料,环境及同伴的相互作用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类教育活动。
2、区域活动规则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区域活动规则就是指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规则制定和执行的现状
现如今幼儿教师越来越重视区域活动中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但是我发现在这当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在规则的制定方面,教师往往是自我设定,没有让幼儿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规则的内容太过繁琐,使得幼儿难以理解规则的含义。教师没有及早地制定规则,往往是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告诉幼儿应该怎样做,使得幼儿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则意识。在规则的.执行方面,教师往往不坚决,对于违反规则的幼儿没有进行及时地处理,让幼儿感觉规则只是一种装饰,无须遵守。教师在执行规则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因人而异”的现象, 没有秉持公平一贯的原则,会让幼儿产生规则只对一部分的人有约束作用的错误认识。再者,教师在执行规则时缺乏持久性,在刚刚实施时都严格遵守规则的执行,可到了后期就越来越松懈。
三、针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启发与建议
1、启发
区域活动规则制定需要考虑区域活动特色。如集体活动的目标和区域活动的目标不一样,区域活动的活动目标和层次相对于集体活动来说更加宽泛、更加长远,它以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为主要目标。每个区域有不同的特色:美工区注重操作,所以制定的规则多跟工具的操作方法,物品的整理有关;表演区注重幼儿的创造表现,制定的规则多是有关于幼儿培养幼儿正确交流合作方面等等。
区域活动规则的制定体现“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在制定区域活动规则的过程中,要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幼儿不仅是规则的遵守者,也是规则的共同制定者。
区域活动规则的讲解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记忆时间短,容易受外界事物干扰,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反复讲解规则,并且运用多样化的讲解方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并遵守规则。
区域活动规则的执行重视正面引导。通过正面教育,示范正确的行为来使幼儿理解遵守规则,用奖励赞美的方式维持幼儿的良好行为。
此外,区域活动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方式与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和素质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二)存在的问题
对区域环境的创设和调整缺乏计划和有效的策略。如区域环境设置比较被动,往往是应领导的要求、幼儿园的要求等开展区域活动,教师本身缺少计划性。区域布置以模仿为主,没有考虑到本班级幼儿的特点。另外,教师一般在等幼儿对区域活动中的内容不感兴趣了才开始对环境进行调整。
对区域活动的开展缺少预防违规行为的意识。教师在活动中往往是等到幼儿出现违规行为的时候,才强调规则意识,教师缺少对区域环境的观察,事先有计划性地预防违规行为。
对区域活动中幼儿争吵、争抢等行为的处理方式单一。教师对于幼儿这类冲突的发生,往往采用教师的权威进行压制,通过批评惩罚的方式来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
对区域活动的规则没有一个很好的分类总结,使得幼儿对规则的认识缺乏一个整体性。例如对于进区规则,材料的取放规则每个区域都是相同的。
(三)建议
1、从教师角度出发
加强教师自身对区域活动的了解以及加强规则教育。幼儿教师的学习是不间断的,教师应该本着一颗学习的心 ,丰富区域活动管理的理论知识,注重在实践当中观察幼儿,在教学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在活动过程中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丰富经验。
在制定区域活动规则的过程中,要考虑幼儿的特点。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对于制定区域活动规则时要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下来。考虑到幼儿的记忆时间比较短,总结出每个区域都应遵守的规则,便于幼儿记忆和遵守。
在区域活动中应制定关于协调幼儿冲突的规则。当幼儿出现违规行为的时候,不能一味地采用教师的权威来压制幼儿,而要让幼儿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正确引导幼儿往好行为的方向发展。
2、 从幼儿园角度出发
幼儿园应当重视区域活动的开展,不仅重视区域环境的布置,更应该重视区域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
幼儿园可以开展有关于加强区域活动管理知识的培训班,给幼儿园的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有助于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浅谈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xx
[2]曹璐.区角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J].江苏教师.20xx.9(上半月)
[3] 龚惠娟.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课程教程教材研究[J](幼教研究20xx)
[4] 林华. “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实践和探索”的行动研究[J],新一代(下半月),20xx(1).
[5]王晓静.浅谈对幼儿活动区活动的观察与评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xx,3(3).
[6] 郑三元.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7]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 20xx.9
[8]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社,20xx.30.
[9] 魏洪鑫.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违反规则的体验与反思 ——教育现象学的视角[D].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9
摘要: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由幼儿决定怎样布置。
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地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关键词:区域活动、自主、材料、环境、家园配合
一、解放自己、解放幼儿
如今,应该是所有的幼儿园都有开展区域活动。
那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只要开展区域活动,就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了呢?我想答案一定否定的。
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很多时候教师往往只注意幼儿有没有完成游戏任务,而并不注意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在幼儿活动时教师对活动材料和活动方法加以控制,导致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由度极其有限。
教师不应该将重心集中在“任务”的完成,更多的应该关注于幼儿完成“任务”的过程,过程中的一些表现,才是真正值得教师注意的,反之,一旦活动方法要求和难度较高的话,幼儿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只能被动地按老师规定的方法玩,无法满足自主活动的需要,从而便会对活动慢慢失去兴趣。
久而久之,则失去了当初开展区域活动的根本意义。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区域活动我想是幼儿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因为幼儿在平日里总是生活在在家长“关爱”的光环下,过渡的关爱,有时候反而使得幼儿失去了一些自由,过分的关心也局限了幼儿的创造力,然而在区域活动这个时间段里,孩子可以做自己的主人,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不但满足了幼儿创造的天性,而且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而此时教师可以做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参与到游戏中去,与幼儿一起探索、交流,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这样既可以缩短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同时,也让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幼儿。
所以对于区域活动,教师应既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幼儿自由选择和自由活动,相信他们会更有信心挑战自我。
二、理解孩子、支持孩子
幼儿选择活动材料的动机往往源自于兴趣、好奇心和游戏需要。
比如:像我们班的钱尧小朋友,他是本学期刚插入我们的新生,年龄较小,他就喜欢玩堆叠游戏,从开始的一堆就倒,到现在已经能搭建漂亮的楼房了,因为他从简单的堆叠游戏中悟出:底部的`积木越大,垒起来的积木越不容易倒塌的道理,之后他总是喜欢堆出各种形状的东西来问我:“老师,你猜我搭的是什么呀?”每次他问时我都会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的自信心,鼓励他探究出更多地新“作品”来。
当幼儿重复操作同样的游戏并且兴趣不减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萌生对其他材料的操作兴趣。
一次,我们班贝贝在玩娃娃家,她很认真的用小勺子喂娃娃吃饭,我看见了走过去对她说:“喂宝宝吃饭时,要告诉她不可以挑食哦。
贝贝很喜欢我的建议,想到了我们学习的儿歌《不挑食》,然后她就边用勺子喂宝宝吃边说:“宝宝,我们不可以学小乌龟和小老鼠,我们要向小熊学习,米饭、青菜、肉和鱼都要吃,这样才会脸蛋红红笑嘻嘻······”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面对不同的活动材料,幼儿的表现不尽相同。
其实,幼儿选择哪一层次的游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幼儿的操作过程、所用的策略以及遇到的困难,及时的确定“干预”的时机,和方法。
教师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应给幼儿一定的支持、鼓励、帮助,如:可以通过积极的话语来激励幼儿,“你今天的想法真不错”“今天你有了新的发现”等,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丰富材料、层层递进
随着游戏的深入进行,有的孩子不再满足于现有的材料,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不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久而久之,孩子们对于没有挑战性的游戏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给游戏进行调整,为游戏增加挑战性,让幼儿兴趣更为持久。
以我们班的小小面点师的游戏为例,在游戏初始阶段,投放的游戏材料都是事先准备好的点心模型,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如何招待客人和买卖点心等,当幼儿熟悉游戏的基本流程后,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了解他们生活中更多对面点店的印象,从而进一步细化游戏规则。
如:除了提供少量现成的点心模型外,还提供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豆子、彩色的纸等材料,这样幼儿就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自己现场制作各式点心。
正是因为这些材料的及时“加入”从而激发了幼儿深入互动的愿望,大家才会玩得兴趣盎然。
同时,幼儿在充分感受游戏快乐的时候,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因此,在游戏时不断丰富游戏材料是很重要的,其中我的体会是,开始只呈现最基本的游戏环境和材料,然后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发展情况,根据需要及时丰富游戏材料,这样更能促进游戏的发展,更能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四、区域游戏材料的准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因此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区域活动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在区域活动创计中,环境布置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环境能暗示引导、协调并控制幼儿的行为。
因此区域内容的设计要与幼儿实际发展相契合,区域的规则与名称,要以幼儿能理解的形式呈现。
具体设置如下:
1.手工类的游戏:手工类游戏主要是为了锻炼幼儿的小肌肉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将他们变废为宝,制作成教玩具及环保时装。
一排开放式的柜子,里面放满各种工具材料,供幼儿动手制作。
2.构建类的游戏:选择比较宽敞的空间,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如:幼儿自己收集的各类大大小小的饼干盒和各种罐头盒、鞋盒,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些积木等,幼儿便能创造出最有创意的高楼花园。
3.阅读类的游戏:一般会选择布置在卧室里,给幼儿创造一个安静自由的图书角,投放一些幼儿平日比较感兴趣的图书,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支持幼儿与同伴进行自主阅读,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4.社会角色类游戏:所谓的社会角色游戏就是是指根据幼儿渴望参加社会活动的心理需要,按照社会生活实际设计的某种场景,让幼儿在活动区域内模仿社会实践活动。
如:理发店、儿童医院、百货超市等,在游戏环境设计中不仅有一定的场景,还要准备一些仿真的玩具,以便于幼儿利用这些场景和玩具进行不同角色的创造性游戏。
这种优化后的区域环境将更加适合幼儿身心成长的需要,使幼儿在自由,轻松、快乐、和谐的环境中成长,让他们乐于与人沟通、交往、合作,学会尊重和宽容,养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然而好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也将是幼儿快乐童年中最难忘的风景。
五、家园配合收集区域活动材料
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区域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活动材料。
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越多样,幼儿在游戏起来就会更加感兴趣,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就会越自信、越大胆。
随着家园合作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家长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知道了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的重要性,当然大部分家长也很愿意为幼儿园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各种支持。
例如,家长们带来的塑料饮料瓶,经过我们老师的修剪和装饰就可以变成“娃娃”让幼儿用制作的食物来喂娃娃;小木棍做成鱼竿;用废旧的纸箱经过装饰包装成各种各样的柜子和家用电器等;用家里废旧的电话,再用纸板做隔离板,就变成“话吧”了;将家里宝宝穿不上的小衣服带来,不仅可以让幼儿锻炼叠衣服和钮扭扣的能力,还可以让幼儿知道该如何整理衣服。
我们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不仅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同时也实现了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促进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快乐的活动,它深受幼儿的喜爱,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各种能力,如: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与其他活动相比,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10
小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区域是主体个性发展的学习活动场所,而区域活动是幼儿按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游戏。在区域活动中,孩子在老师创设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大胆探索,创造性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在开展小班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创设宽松、自主、愉悦的游戏环境,提供多层次、多用型的活动材料,整个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使孩子们在主题探索中交流、在自主中发展、在操作中发现、在区域游戏中表现自我……
一、区域空间的设置:
1、充分利用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有封闭的、半封闭的和开放的'活动空间:教室、午睡室、点心室、走廊。为幼儿尽可能地提供独立的操作空间,即能互相学习、又能互不影响。
2、在区域的划分上,能因地制宜。如:小小表演家放在点心室里,用布帘隔开,使得其他幼儿在吃点心时不受干扰;小小建筑师安排在午睡室里,给予幼儿安静的环境,激发其拼搭的创作灵感;小小故事会安排在书柜旁,便于幼儿的取放,同时让幼儿的自我学习意识增强;小小美工师与墙面的主题环境相结合,让幼儿都能及时展示自己的作品;小小巧手娃安排在室内和室外,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生活乐趣;小小音乐家在走廊里可以尽情地表演,真实的电子琴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乐趣,其乐无穷!
二、区域游戏的规则:
1、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活动区,自己决定操作的时间、速度、次数。
2、显性规则与隐性规则相互融合: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11
摘要:幼儿园美术教育在儿童身心和谐统一发展中占有关键的位置,是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全面体现。幼儿教师在空间使用率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创设优良的美术区域活动环境,优化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多方面增强幼儿对美术教育的吸引力,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环境;幼儿兴趣;材料投放
蒙台梭利曾说道:“儿童有着积极活动的权利,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的活动去探索周围的环境,这是幼儿自身智力的最佳展现。”美术区域创设的目的是使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挖掘,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尽情展示他们的创造潜能,提高感受发现美的思想意识和能力。针对幼儿园美工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及运用,我简单谈一下自身经验。
一、及时丰富材料,通过材料投放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的天性就是对富有好奇心,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人员和活动环境有着极为广泛的兴趣。幼儿有参与的兴趣,是开展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但是儿童的关注点容易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从而产生明显的变化。研究表明,单一、长久不变的美术材料经常使他们很快觉得无趣,美术区域材料的投放及使用应该改变这种乏味的状况,让幼儿从更为丰富的生活材料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在实际操作中,令幼儿成为计划的主导者、时间意识的领导者,让他们始终处于自然开放的环境来进行创作活动。美术区域投放材料的丰富多样化,材料的无限制,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的想法尽情自由的发挥,自由选择。如开展动物世界课堂的时候,有的小朋友会用水彩笔、蜡笔等画笔在纸上进行构画,有的小朋友会用陶泥捏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还有用纸剪出各种动物大致模样的幼儿,另外颜色的构架也是千姿百态,各有想象。在幼儿与材料的作用中,幼儿们奇妙的构思与新奇的表现使画面富含活力生机,形态各异、表情生动、勾画有趣,通过日益丰富的美工材料,可以不断增强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创作兴趣,他们对于艺术创作的想法及认识也会逐渐得到提升。
二、美工区域投放材料要注重层次性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多观察幼儿,充分了解本班儿童的各方面特点和整体发展水平,对特殊情况的儿童予以更多的关注,以此来投放不同层次性的美工材料。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喜好,对富含个性吸引力的材料进行投放使用,令美工区的材料更加多样化、生动化,可以较好的令班级幼儿的关注点放在材料的使用上。环境的影响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主动探究的创作。环境、材料、玩具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积极关注幼儿整体活动情况,时时感受、交流所获信息,明了美术区域活动及材料投放运用对孩子个性发展的重要意义。美术创作实践令我们深深的认识到,永远不能低估孩子,只要材料投放对、创意方向对、活动空间足,他们的创作发挥绝对可以超乎我们的想象,给你很多想不到的东西来。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给儿童一根杠杆,他们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三、制订明确的目标,根据实际投放相应美工材料
开展美术区域活动的过程中,部分幼儿经常不能从始至终地做某一件事。比如小亮在画画,辰辰在用陶泥捏龙虾,小亮自己画了一会画后,觉得制作龙虾很好玩,就会把自己还没画好的画放弃不画了,和辰辰一起去制作龙虾,这种中途放弃与改变的现象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时有发生。经过全面观察、查询资料后发现,幼儿游戏目的不明确才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为了在美术区域活动中使幼儿更加地专注自身任务,每项活动材料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实际目标,以目标为基础,围绕中心开展相应的儿童区域活动。老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细化材料,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各材料的使用功能,通过生动形象的介绍,令文字、图像、视频等影音资料成为教师的辅助工具,在提供材料给幼儿的同时,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材料特点及功能,讲解与材料有关的故事,激发幼儿作品的新奇灵感,幼儿想象力的由来恰是因为教师给幼儿提供了资源背景来进行探索学习。再如在美工区提供安全简单的可操作图,或将幼儿活动材料的相关操作图片和作品贴在美工区域内,这些良性的方法都能促进幼儿在材料的运用中更为积极,对整体创作起引领的'作用,使他们更为清楚的了解到材料的使用方向选择和创作可行性。四、优化幼儿活动材料投放基本原则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投放材料
以“植物鲜花总动员”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为例,老师们可设立“花园”,提供积木、橡皮泥、纸盒、画笔,希望通过对这些工具的具体操作,令小朋友想象力、创造力充分挥洒。刚开始,幼儿可能感兴趣,很快搭建花园,制作认识的鲜花等,但很快这个区域就没人在这儿玩了。观察到这种情况,我们马上进行了反思:中班小孩的识物能力有限,想象力虽然很强,但是没有应有的认识基础,所以他们还不能创造出很多的鲜花。教师可适当投放鲜花植物图片、模型等,新材料必定可以吸引他们重新投入游戏中。由此可见,投放的材料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无法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
2.根据幼儿发展实际投放材料
美术教学过程的进行离不开教师的细心,通过观察发现,小朋友们在选择材料时会对不认识的物件产生好奇心,对老师的反复强调多会选择忽略。所以在美术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比较丰富的材料,并让幼儿根据自身的意愿和兴趣进行选择。投放材料的适合程度会直接给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持久性以及兴趣产生浓厚的影响,若是儿童对美工材料颇感兴趣,创作阶段必定会更为积极活泼,所以说良性课堂环境的构建与美工材料的投放在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3.注意投放材料的安全性
师幼收集的材料大部分来源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用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教师必须事前做好卫生安全工作,以免发生意外。维护幼儿人身安全是第一原则,了解了很多日常工具使用安全常识以及简单应对方法,为营造温馨美术学习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五、结语总之在幼儿园美术特色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一颗开放热忱的心,以“美术特色点亮幼儿园教育”为中心,以丰富美术区域材料、体现层次性为基础工作,明确美术区域活动目标,展开主题活动,优化美术区域活动内容及材料投放运用,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12
一、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概述
幼儿区域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幼儿教育方法,它尊重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能够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在现在已经变成幼儿最为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要使区域活动真正的发挥作用,则必须为幼儿营造出一个符合他们个性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使得区域活动真正的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活动环境中,幼儿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通过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共享交流的一种主动性的活动,最终达到满足其自身兴趣和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天性和个性的目标[1]。区域活动是目前幼儿认识和学习的一种途径,是幼教改革所前行的一个方向,是发挥幼儿天性的最佳教育手段。但与此同时,区域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例如:活动的环境过于单一,教师控制过于严格,幼儿的自主性不能得到释放等问题。
二、 完善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不足,体现区域活动的价值
(一)优化区域活动环境,创建幼儿发展空间
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为幼儿因造一个符合他们天性和需要的'活动环境,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根据幼儿的天性,认知程度,语言动作,情感等方面出发,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为他们创造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例如:音乐区域,体育运动区域,生活角色扮演区域,发现与探索区域,艺术绘画区域,美工区域等,使得孩子能够依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所,去展示自己的天性和才能。同时,在创设活动环境时,要具有一定的规划性,要参照近段时间来的教学目标和孩子的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和投放一些材料,所选择的材料应该具有多重功能,能给孩子以发挥想象的空间,是他们可以尽兴的研究他们眼中的世界。如是他们了解物体的沉浮问题时,可以在发现与探索区域准备一些水桶,纸张,木头等,是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对科学知识形成一个直观的了解。
(二)确切定位教师地位,加强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是我们所应该重视的问题。与其他教学活动中老师所处的主导位置不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支持性指导”,简单来说,即使教师从一个活动的主导者转变成为一个尊重孩子天性和想法的支持者和促动者[3]。这样就对教师的活动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教师们需要关注孩子学习的整个过程,只有这样才会对每个孩子的具体发展有所了解,从而在区域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孩子进行引导。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不是去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而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索意识,扮演一个催化剂或者共同学习的角色。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把我一个恰当的时机,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参与,来促进孩子的自然成长。例如在体育运动区域,教师应在孩子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合适的方法去接,并且以是的那个方式再还会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孩子发展。
(三)实行科学评价,促进幼儿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实行以激励和肯定为主的开放式评价,这样有利于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树立,有利于发挥个性,促进自设的意识升华,为其以后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评价的方式主要以孩子的自主评价,老师的指引评价,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等,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那种评价,都不应过于重视结果,而应注意到活动的过程。孩子的自主评价和铜版纸家互相评价会对孩子的活动具有完善和调节作用,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孩子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而且能够通过交流改进自身不足,提高交往合作意识。教师的鼓励性评价不仅可以使孩子明白自身的不足,也可以使孩子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区域活动使幼儿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一种游戏式的教学活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为幼儿创建一个全方位的区域活动教育环境,使得孩子真正成为区域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的角色,使得区域活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为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相关文章: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08-19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必备)08-19
区域活动策划方案04-18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体会11-08
幼儿园种植活动探究论文07-06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6-20
幼儿园区域培训心得11-10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体会10篇03-01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体会(通用20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