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科学的论文

时间:2024-08-18 12:58:40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科学的论文15篇【精华】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的论文15篇【精华】

科学的论文1

  去年寒假,我回连云港玩儿。

  有天晚上,我去姐姐家睡觉,睡觉前习惯性地和姐姐聊天。姐姐跟我说,前段时间连云港下雪啦!那雪花洁白洁白的,在空中跳跃着,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第二天早上大地一片洁白,银装素裹,然而到了中午雪就开始融化了。可是化雪了,我们反而觉得比下雪时还要冷呢。…… “啊?!”听了姐姐的话,我吃了一惊,“为什么呢?”我又刨根问底。姐姐耸耸肩,表示不知道。我暗暗寻思起来。

  按常理说,天气冷了,要到零摄氏度以下才会有雪,那时,天气肯定很冷啊!而化雪,那时太阳暖烘烘地照着,人也应该感到暖烘烘的阿!相比之下,不用说,肯定化雪时比下雪时要暖和多了!可是按照姐姐说的…根本不可能嘛!难道姐姐在骗我?不会!

  第二天早上见到爸爸妈妈,我张口就是晚上的那个问题,那些话还没经我同意,就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爸爸妈妈笑了笑,说:“你可以上网查。”

  我回到姐姐家,打开电脑,来到百度网查了起来。

  突然,一行字映入了我的'眼帘:

  水结冰要放热,而冰融化为水要吸热,但根据热力学基本定律:物体的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水与冰雪的相互转化温度为0摄氏度,水结冰放热到环境中会使环境温度升高,但最高不可能超过0摄氏度,否则热量的流向就会“掉头不顾”;另一方面,雪融化为水要吸热,使环境温度下降。但环境温度最低也不可能降到0摄氏度以下,否则低于0摄氏度的环境就会使冰雪融化的过程产生“逆转”。因此,从理论上讲,下雪决不可能比融雪温度低。简评:许多科学发明或发现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呢

科学的论文2

  摘要:通过中学物理教学中热胀冷缩实验的教具设计及制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热胀冷缩 实验 教具 制作

  1、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对创新思维的培养越来越受关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1],然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是物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融会贯通。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就像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一样,物理学家的任何新思想正确与否和正确到何种程度均需由实验检验[2]。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又是实际联系理论的结合,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正在向多层次,多特色的方向发展[3],无论是中学物理还是大学物理都处在各自的变革中,改革的目标基本一致,都是以人为本,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4],即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5],课题组自制热胀冷缩实验教具与教育新课标教学特色接轨,便于启迪学生开拓创新。

  2、教具设计

  2.1教具介绍

  教具由塑料管、刻度小棒、铜丝、导线、胶水、酒精、食盐指示灯及外接电源构成,如图1所示。

  1.塑料管(盛装液体和导线);

  2.刻度小棒(指示塑料管液体膨胀的高度);

  3.铜丝(将塑料管固定在刻度小棒上);

  4. 导线(与塑料管中的液体形成电通路);

  5. 酒精(作为膨胀系数较大的标准);

  6. 食盐(与酒精混合后形成电解液);

  7.指示灯(当塑料管中的液体膨胀到一定高度后灯发光);

  8.胶水(密封塑料管的两端);

  9.电源(为指示灯提供电压)。

  2.2教具演示

  首先将制好的教具置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之后给予烧杯加热,其次当烧杯中的水达到一定温度后,塑料管中的液体膨胀,使管中的液面上升,升高后的液面与导线相接触,最后指示灯将在外接电源下发光。在此实验中,管中的导线一根在管的底端,另一根在管中的中上部,比静止的液面高,这样当液体膨胀时导线上下相通形成通路。

  3、教具在实践中的应用反思

  于20xx 年8月份在贵阳市的一所私立学校中,课题组成员给初三的50名学生上热胀冷缩的实验课,课题组成员便用自制上述教具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看,学生顿时倍感奇趣,想探其究竟。课后调查30名学生,问这节课主要学了些什么?在30名学生中能完全复述该课堂内容的90%左右,可见自制教具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物理学科中理论往往是从实验中总结而来的,或者是通过实验来验证的。演示不仅能让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更深层次探索的欲望。自制热胀冷缩教具实验是一个充满遐想的实验,其原理清晰明了,简单易懂。在课堂上,一根带刻度的小棒,一根带指示灯的导线,一段普通的塑料管等,就能勾勒出同学们对实验的无限遐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制热胀冷缩实验教具使物理课堂更具有趣味性。

  参考文献:

  [1]李世通.物理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技术物理教育学,20xx,20(4):67―70

  [2]漆安慎,杜婵英.普通物理学教程力学[M].版本(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6):6―7

  [3]郑飞.德国中学的物理教育及给我们的启示[J].教海探航,20xx(697):2-3

  [4]赵亚娟,陈浩.大学物理教学[J].物理通报,20xx,(11):15―16

  [5]胡孝栋.关于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尝试[J].研究性学习,20xx(9):97

科学的论文3

  星期六早上,我打开冰箱拿鸡蛋,准备煎一个荷包蛋。我猛地一拉,发现横卧的几只鸡蛋经不住猛烈的摇晃,流出了鲜艳的蛋黄和透明的蛋液。而竖卧的鸡蛋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呢?我跑去问正在看报纸的爸爸,爸爸说:“你自己做个实验就明白了。是这样做的……”

  我为了探个究竟,照爸爸说的做了一个小实验:我拿了一大团橡皮泥,分成四小团。上面竖直放上四只鸡蛋和一块木板,再放上《新华字典》和《小学生作文》两本书。让我惊讶的是,结果鸡蛋毫发未损!我想如果鸡蛋是横放又是什么结果呢?动脑不如动手,我就在橡皮泥上横放了四只鸡蛋。哎!让我没想到的是:刚放上一本《新华字典》,鸡蛋就四分五裂了!是不是这几只鸡蛋的壳刚好是薄的呢?不如换别的.蛋试试看!但结果还是一样。我再想:一边放竖的蛋,一边放横的蛋,在横放的鸡蛋下垫点橡皮泥,让这两只鸡蛋一样高,结果又是怎么样呢?我又做了个小实验,结果放上一只铅笔盒,原封不动,又放上一只瓷盘,横放的鸡蛋“啪”地一声就碎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仔细思考:这蛋是不是都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我这想法是对还是错呢?如果是对的,为什么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我一下子想出了好多问题。后来,我翻翻科学书,查了查资料,又问了问老师,得出了一个结论:我的想法是错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把鸡蛋横放,一压就破了,如果把它竖起来,就不易破,这说明同样的材料的强度大小,决定于形状的不同。这就象拱桥和平桥,两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同,拱桥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经过做这个实验,我养成了遇见问题就要仔细思考,争取弄懂的好习惯。

科学的论文4

  一、初中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六十年代,J·卡罗尔提出过一个假设:人们传统上所认为的“学得好的学生”和“学得差的学生”之间的差别并不像想的那样是由于智力上或遗传上的原因,而更多地是由于学习速度的不同。随后布鲁姆组织的一系列的实验都表明:大多数学得慢的学生是可能达到与学得快的学生一样的学业成绩水平,尽管学得慢的学生所花费的时间与需要的帮助比其他人要多一些。其中最重要的是:布鲁姆综合考虑了掌握学习的全过程,肯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和情感的意义的作用。布鲁姆的理论研究给予我们如下启示:

  ①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并不像我们原来认为的那样大,也不是原来我们所认为的那种性质(智商上或遗传上的差异),而主要是一种学习速度上的差异。

  ②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变量之一是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时的背景知识的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学困生”之所以经常感到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背景知识的贫乏,为他们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显然是应给予重视的;所谓“学困生”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不好,学习成绩差,且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

  ③由于个体上的差异,学生掌握同样的教学内容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是不同的,这恰恰是过去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教学能采用某种适当的组织形式给予不同的学生以足够的且适合他们的个体差异的学习时间以及情感上的关怀,那么,我们就可以改善他们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益。

  二、初中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1.激励性原则:教师对经过努力达到目标的学生要及时肯定;对暂时达不到目标的学生,教师可给予帮助,但切忌讽刺挖苦。教师应运用多种激励形式,有意识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艰辛,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悦。教师不断的激励将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鼓励,成为他们学习的精神动力,有助于形成以点带面(一科成功带动数科,一人成功带动数人成功)的良好局面,使教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实现。

  2.动态性原则:对学生层次实行动态管理。若BC层学生在某学科上已达到相应的层次目标,教师要及时调整层次;教师既要鼓励A层学生为确保自身优势并向更高水平发展不断努力,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对近期内难以达到相应层次目标的学生,教师除给以一定的帮助外,可适当降低层次。层次流动可在期中、期末甚至平时进行,但不宜过于频繁,学生层次在一个阶段宜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三、初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和实施策略

  (一)初中分层教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模式

  笔者把分层施教课堂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提出目标、分层教学、归纳小结、反馈矫正。但这四个阶段也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课型灵活地变化。同时根据学习活动的进程掌握好教学的节奏,真正做到:“分合有致”、“动静有序”,把“集中教学和分层指导”、“培优与补差”结合起来。

  1.提出目标。教师提出本单元教学目标(口头陈述或教具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实际情况自选目标,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

  2.分层教学。分层教学阶段大致分为三个环节:其一,教师出示分层自学提示,揭示学习要点及各知识点的学习提纲。其二,教师提示与该教学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包括与之有关的典型习题。其三,教师设计差异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作出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分层讨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探究、演算、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3.归纳小结。教师归纳小结时主要是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并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通常情况下,学生层次不同其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C组的“学困生”只要求他们陈述本节课“我学习过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对A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陈述中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条理性和严密性,以培养他们的思维概括性、逻辑性。

  4.反馈矫正。教师备课时便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序列的练习,制定不同的反馈措施,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得到必要的巩固和提高。其中包括为差生设计的补缺题,要求全班都必须完成的巩固题,为高层次学生设计的提高题。矫正的形式主要包括:学生自我矫正、小组成员相互矫正和教师组织的集体矫正。反馈矫正的周期一般为一个教学单元。

  (二)初中分层教学的策略保障

  1.分层的策略

  ①分层的`多元性——所谓分层的多元性,一是指:分层的依据主要是学生学科成绩,同时也考虑学生的认知风格和情意特征;二是指:先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然后在A层再进一步地层中分层。

  ②分层的动态性——动态性是指对学生的分层划块是非固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调节,做到“有进有出”,“有上有下”。其目的是如何始终把学生置于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中。

  ③分层的自愿性——也就是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层次,具体做法是教师和学生经磋商,学生可根据自己本人的实际情况自己确定学习目标以及相对应的层次。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实施分层教学后,教师必须同时面对多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同时组织多个小组的教学活动。为保证分层教学能得以顺利实施,就必须构思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策略。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变显然是一个首要问题。这种角色的转变也就意味着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递信息,甚至也不是传递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它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未来的情景中,从而使学生在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

  四、结语

  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指出:“我们依然缺乏对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实践活动的整体的、师生交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的研究,缺乏整合,缺乏对课堂教学的理性之具体的认识。”而分层教学的根本特点就是:改变过去传统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围着课本和教学大纲转的被动局面,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而开放的课堂环境,使课程能够成为一种与学生的个体经验相吻合的、且能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充分发展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使每个学生争取到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

科学的论文5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下简称《文摘》)是择优推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研究成果的学术文摘类期刊,它的学术权威性强、社会影响面广,是了解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因《文摘》专设了热点问题栏目,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热门的问题,所以本文以《文摘》20xx—20xx年热点问题栏目的论文作为数据来源,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各界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被收录期刊研究

  近十年来,《文摘》热点问题栏目共收录论文494篇,分别来自报纸(31份)、期刊(447个)、书籍(16种)。

  1.被收录5种以上期刊的省市分析

  从表1可知,全国有12个省市的期刊被《文摘》收录5次以上。比例(期刊种数/期刊个数)越低,说明该省市被转载期刊的集中度较高,也就是说,该省市被《文摘》收录的期刊主要集中在某几种期刊上,间接反映出这些期刊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热点问题的文章刊发比较多。反之则说明,该省市载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热点问题的期刊不多,具有分散性。从表1还可以看出,北京地区被《文摘》收录的期刊最多,且刊发热点问题的期刊比较集中;其次是吉林、江苏、湖南、湖北等省。这12个省市的期刊被《文摘》收录的次数达380次,占总期刊数的85.01%,说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热点问题论文大多发表在这12个省市。

  2.被收录5次以上的期刊分析

  《文摘》20xx—20xx年间在热点问题栏目共收录207种期刊。其中被收录5次以上的有25种,主要是非学报类期刊,共被收录167次,占总被收录期刊数的37.36%。这些期刊所刊发的论文反映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正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从表2统计可以看到,有12种期刊来自北京地区,占近50%;学报类期刊6种,占24%。说明学报类期刊对热点问题的论文收录较少。被《文摘》收录最多的期刊是《河北学刊》(双月刊)、《经济研究》(月刊),分别被收录了12次,说明这两个期刊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热点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并能及时地将此方面的论文发表在刊物上。排在前10名的基本上是北京地区的刊物。表中所列25种期刊除《开放时代》外,全部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xx版)的核心期刊,说明核心期刊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热点问题的关注度较高。

  二、被收录期刊的论文作者分析

  《文摘》在20xx—20xx年间热点问题栏目共收录作者494人,其中34人的论文被收录2次以上。李强的论文被收录4篇,鲍宗豪、步平、丁学良、肖鹰、刘长明的论文分别被收录3篇。从表3刊发论文被引频次分析可以看出,这5位作者对社会学和农民工问题的研究观点得到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广泛认同,被引频次也很高。同时也显露出一种迹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历史问题的研究已经渐冷,论文被引频次较少。

  1.各年被《文摘》收录的论文篇数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近十年《文摘》热点问题栏目论文的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探讨的范围越来越广。20xx年基本局限在经济方面,可探讨的热点问题不多。20xx年热点问题的讨论骤然增多,涉及大众文化、日本历史教科书、社会形态、教育、农民收入等问题的探讨。

  2.作者职称分析

  《文摘》近十年收录的作者中,职称不清的63人,故此表作者数按431人统计。没有职称的一律以其他统计,从表5可看到,教授、副教授两种职称的.作者占总作者数的68.22%,说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热点问题的研究者主要是高级研究人员。3.作者单位分析从表6可以看出,在热点问题的研究者中,高等院校作者是主力军,其发文量占总发文量(作者单位不清的9人除外,以485篇为总量)的61.65%,其次是社会科学院系统,占20.41%。国外作者12人,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说明国外学者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热点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 从表7可以看了,近十年被《文摘》收录5次以上的作者单位有17个,这些单位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作者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共被收录67次,其次是中国人民大学,被收录29次。这些单位中,大学有13所,说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大多来自高等院校,他们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三、被引情况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是中国引文数据库,截止期为20xx年6月29日。《文摘》近十年收录的论文中,有19篇论文被引频次在50次以上,发表于16种期刊,发表时间在20xx—20xx年之间,其中20xx年被引频次在50次以上的论文篇数最多,共有5篇。《文摘》近十年收录的论文中,有155篇被引频次为0次,占被收录论文的31.38%。它们分别发表于118家期刊、10种书籍、27份报纸。被引频次为0的重要原因是期刊没有上网或者论文禁止网上查阅。只有12.9%的刊登在报纸上的论文有被引频次,且最多被引2次。有62.5%发表在书籍里的论文被引频次为0。这些数据说明,报纸和书籍的论文被引频次较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吸收利用他人观点的主要工具是期刊。我们从数据分析中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杨宜音等著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中的一篇文章《互联网能不能挑战社会性别》被引频次高达88次;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来著《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中的一篇文章《“中国哲学”研究的挑战》,其观点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引频次也达到54次。说明哲学和社会学是大家最热衷于讨论的学科。从表8可以看出,截至20xx年6月29日,被引50次以上的论文涉及的学科主要是经济学、社会学、哲学。中国银行黄金老的论文《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被引频次高达317次,被关注的程度最高。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建嵘的论文《农民以法抗争的组织特点》被引频次159次,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李强的论文《“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被引频次113次,中共中央党校韩庆祥的论文《“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生实践》被引频次105次,这几篇论文反映了近十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实际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和地位。以下19篇论文的作者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而收录这些论文的期刊又是发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热点问题论文的重要刊物,因而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科学的论文6

  快升初三了,即使计划到朱河只有一天的时间,我也带上了功课。我拿出初三的物理书,问爸爸其中的一个物理题目应该怎么做。爸爸接过书,看了起来。爸爸一边看,一边用铅笔在上面划着,一边和我探讨。一会儿,我们就顺利地把这道题目做了出来。爸爸问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一边看书,一边用铅笔做记号吗?”爸爸说:“我用铅笔做记号,就是把重点标记出来。用铅笔做记号,可以帮助我们思维,帮助我们记忆。这就像是把沉重的货车拉上陡坡一样,往上爬一点,就及时在它的轮子下塞紧砖头,以免它下滑。这样,我们就可以一点一点的爬上陡坡。”

  爸爸说,我们的大脑,思考能力是有限的。当我们思考了一点结果,就应该把它写在纸上,这样,就减轻了记忆的'压力,腾出空间来进行复杂的思维。猴子掰玉米,右手掰一个,往左夹肢窝夹一个,掰了一天,最后还是一个。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因为它没有把掰到的玉米放进篓子里。

  爸爸说,我们用高压锅生产蒸汽,如果我们把水看作是思维的原料,把蒸汽看作是思维的产品,那么,我们要想得到更多的蒸汽产品,就必须把已产生的蒸汽引导出来。如果不及时把已经产生的蒸汽引导出来,那么,高压锅里的蒸汽就不会产生得更多。随着高压锅里的蒸汽压力增大,产生蒸汽也就更难。

  爸爸说,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对于基础不大好的学生,我是这样告诉他的:拿起你的笔,想一句,就写一句;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关键是写出来!写出来后,再进行修改、补充,就成了一篇作文。

  爸爸说,我之所以能够在很多学科领域发表很多的科学研究论文,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得益于我看书就拿铅笔的习惯。俗话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几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里面却包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很多很简单的话,不是我们一听就能听懂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思索,去领悟!

  听到爸爸的一席话,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是啊,很多东西,我们都似乎懂得,其实,我们只是懂得皮毛啊!

科学的论文7

  摘要:针对我国职务发明奖励报酬制度与单位经营的冲突、奖励报酬制度分散、奖励报酬金额及分配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职务发明人获得奖励报酬的基本权益,对表现优异的单位和职务发明人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以审议通过正式的《职务发明条例》作为保障职务发明人基本奖励报酬的主要依据;单位与职务发明人关于奖励报酬金额及分配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参考德国《雇员发明法》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量化许可费率、发明比例、发明者贡献度、估计价值等相关参数,分不同情况对奖励报酬金额及分配进行量化。

  关键词:职务发明 奖励报酬 量化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20xx 年我国职务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占本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 84.6%,20xx—20xx 年分别为 87.6%、88.4% 和 89.9%,20xx 年达到 90.7%。随着我国职务发明创造比例逐渐增长,职务发明人基本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职务发明人的奖励报酬问题。职务发明奖励报酬金额是对职务发明人付出创造性劳动的认可,奖励报酬金额是否合理关系到能否调动职务发明人从事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单位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国外,《日本特许法》《法国发明专利法》、德国《雇员发明法》都有相关规定,为职务发明人的奖励报酬提供了法律保障。

  一、我国职务发明奖励报酬的政策引导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明确指出:“制定职务技术成果条例,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保护科技成果创造者的合法权益。明确职务发明人权益,提高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20xx 年 12 月 18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完善职务发明制度。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依法建立健全发明报告、权属划分、奖励报酬、纠纷解决等职务发明管理制度。探索完善创新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收益比重,保障职务发明人的合法权益。”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 年)》相比,《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了职务发明制度,为更好地保障职务发明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二、我国职务发明奖励报酬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奖励报酬制度与单位经营的冲突

  (1)奖励报酬制度与单位经营自主权的冲突,从单位角度来看,单位需要经营自主权。单位认为奖励报酬应该根据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给予职务发明人,不应该受到其他干预。从职务发明人的角度来看,劳动力买卖市场的现状决定了发明人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若想达到劳资双方的共赢,仅靠单位的自觉自律是难以实现的,法律应当在这一领域进行适当的规范和指导来保障发明人的合法权益[1]。这样奖励报酬制度与单位经营自主权之间就存在冲突。

  (2)奖励报酬制度与中小单位生存发展之间的冲突,奖励报酬制度增加了单位的资金投入,对于很多中小型单位可能无法做到,从而引起纠纷,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也不利于调动单位从事创新的积极性[1]。甚至会给部分中小单位的生存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2. 奖励报酬制度分散,不利于统一

  奖酬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中已有规定[2]。同时,对职务发明奖酬规定相对明确的《专利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专利,并不包括其他知识产权客体。此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2]。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职务发明奖励报酬制度散见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区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中,这些规定以报酬比例为重点,相互之间并不完全一致,这种突破上位法以及分散立法的状况不仅存在是否合理的问题,同时也造成了实践中职务发明奖酬的混乱,给法律适用带来一定困难[2]。

  3. 奖励报酬金额及分配难以确定

  由于奖励报酬制度分散,针对同一职务发明,不同的奖励报酬制度评估出的奖励报酬金额不同,会导致奖励报酬金额难以确定。同时,较低的奖励报酬金额不能作为对职务发明人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价值的肯定或鼓励,会挫伤职务发明人从事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另外,当出现多个发明人时,还存在奖励报酬金额如何分配的难题。

  三、关于我国职务发明奖励报酬的建议

  1. 关于奖励报酬制度与单位经营的冲突的建议

  单位的经营自主权应当获得尊重,但经营自主权并非没有任何限制,而应当是在法律框架内的经营自主权。一项职务发明的做出,是单位和发明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关于奖励报酬制度与单位经营的冲突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对于不主动给予职务发明人基本奖励报酬的单位,通过法律途径必须规定单位有保障职务发明人获得奖励报酬的义务。

  第二,在保障职务发明人基本权益的情况下,对于主动给予职务发明人高于基本奖励报酬金额、充分调动职务发明人从事发明创造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的单位,单位的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在单位项目知识产权相关的申请、立项、评选、费用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对于职务发明人在业绩考核、奖励和职称聘任等方面优先考虑。

  第三,从长远利益考虑,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宣传,引导、帮助中小单位建立和完善职务发明制度;在相关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帮助目前有困难的中小单位走出困境。

  2. 关于平衡奖励报酬制度的建议

  奖励报酬制度分散造成了实践中职务发明奖酬的混乱,给法律适用带来一定困难,对此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快完善《职务发明条例(送审稿)》,审议通过正式的《职务发明条例》,以《职务发明条例》作为保障职务发明人基本奖励报酬的主要依据。

  第二,当其他奖励报酬制度与《职务发明条例》发生冲突、且不能保障职务发明人基本奖励报酬时,按照《职务发明条例》的规定执行。

  3. 关于奖励报酬金额及分配的建议

  针对奖励报酬金额及分配存在的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单位与职务发明人关于奖励报酬金额及分配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二,单位与职务发明人关于奖励报酬金额及分配没有约定的,可以参照如下情形。

  ①单位把职务发明许可第三方使用,并获得许可费的,参照德国《雇员发明法》,给予职务发明人奖励报酬,奖励报酬金额可以表示为[3]:奖励报酬金额 = 销售额 X 许可费率 X 发明比例(如果是合作发明)X 发明者贡献度。

  ②对于通常用于和制造有关的发明,这种发明不改变最终的产品,但可以在单位内部提升产品的生产方式,单位在内部使用该发明,从而节约成本,职务发明人可以得到所节约成本的一定比例作为报酬[3],奖励报酬金额可以表示为:奖励报酬金额 = 节约成本 X 发明比例(如果是合作发明)X 发明者贡献度。

  ③对于在交叉许可等没有实际收入或销售收入时,职务发明人和单位共同估计发明的价值,职务发明人取得估计价值的一定比例[3],奖励报酬金额可以表示为:奖励报酬金额 = 估计价值 X 发明比例(如果是合作发明)X 发明者贡献度。

  ④以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制度”为契机,成立专门机构从职务发明人提出发明相关问题所做的贡献、解决发明问题所做的贡献、职务发明人在单位的位置和职责[3]等方面确定职务发明人的发明比例和贡献度;成立专门机构根据中国行业具体情况以及当地行业具体情况,确定许可费率;确定的许可费率、发明比例、发明者贡献度为① ~ ③中奖励报酬金额的计算提供依据。

  ⑤在单位内部成立专门机构,从财务数据确定节约成本;从发明的交叉许可对象的价值、发明的进攻和防御能力等方面,确定发明的估计价值;确定的节约成本、估计价值为② ~ ③中奖励报酬金额的.计算提供依据。

  四、小结

  针对我国职务发明奖励报酬制度与单位经营的冲突、奖励报酬制度分散、奖励报酬金额及分配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职务发明人获得奖励报酬的基本权益,对表现优异的单位和职务发明人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以审议通过正式的《职务发明条例》作为保障职务发明人基本奖励报酬的主要依据;单位与职务发明人关于奖励报酬金额及分配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参考德国《雇员发明法》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量化许可费率、发明比例、发明者贡献度、估计价值等相关参数,分不同情况对奖励报酬金额及分配进行量化。

  例如,可以参考德国《雇员发明法》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量化发明者的贡献度,具体内容如下。德国《雇员发明法》认为,雇员为提出和发明相关的问题所做出的贡献越大及为解决发明问题所做出的贡献越大,在计算报酬时,发明者的贡献越大[3],即发明者的贡献度与提出和发明相关的问题所做出的贡献和为解决发明问题所做出的贡献成正比。这与我国《专利法》“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4]的立法宗旨相吻合。我国的职务发明制度在量化职务发明人的贡献度时,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将和发明相关的问题所做出的贡献和为解决发明问题所做出的贡献量化,配合适当的系数,用正比例函数表示发明者的贡献度。

  德国《雇员发明法》还认为,但雇员在公司中的位置越低,和发明相关的职责越小,发明者的贡献度反而越大[3]。例如,做出同样的发明,一个清洁工的贡献度远大于一个专业从事研发人员的贡献度[3]。即发明者的贡献度与其位置和职责成反比,这符合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保障和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思想。我国的职务发明制度在量化职务发明人的贡献度时,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将发明者的位置和职责量化,配合适当的系数,用反比例函数表示发明者的贡献度。

  最后,将发明相关的问题所做出的贡献、为解决发明问题所做出的贡献、发明者的位置和职责,配合适当的系数,用函数表示发明者的贡献度。这样可以保障职务发明人基本奖励报酬的同时,对职务发明人从事创新活动起到了正向引导的作用,可以扩大创新基础,更好地鼓励创新,引导形成“万众创新”的局面,为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永华 . 对《职务发明条例草案》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专利法研究 [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xx :199-200.

  [2] 唐素琴,等 . 对《职务发明条例(送审稿)》中相关问题的思考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专利法研究 [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xx :172-173.

  [3] 李梦娜 . 我国职务发明报酬问题研究 [D]. 兰州:兰州大学,20xx :22-2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xx.

科学的论文8

  夏天是一个玩水的季节,看着邻居家的小妹妹在充气游泳池里玩着海洋球,我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做艘小船给他玩玩呢?

  小船具体要怎么做呢?通过观察我发现船是需要浮在水面的,脑子里飞速思考着有哪些材料是浮在水面的呢?这时我看到了桌上的矿泉水瓶,这不是可以吗?其次就是怎么才能让它前进呢?这时我想到了快艇,在它的后面装了个螺旋桨。我不就可以推动小船前进了吗?有了初步的想法,我立刻动手去找需要的材料。

  我先找了两个空的矿泉水瓶、电池、电池盒和马达。看着这些材料,我要怎么把它们组装在一起呢?是不是得在船身装的.支架才行?于是我找了三段玩具铁轨。首先我把矿泉水瓶当船身,把三段玩具铁轨用热熔胶固定在上面,接着把电池盒固定在铁轨上,装上电池,然后就是通过导线把马达开关和电池盒串联起来。这可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这一步没做好,整艘船都动不了,最后把螺旋桨装在马达上,用热熔胶固定在船身上就好了。

  做好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放进游泳池,一打开开关船立刻开的出去,把我高兴坏了,怎么样,我做的船是不是很好玩呢?

科学的论文9

  对于科技这个词语,大家都很熟悉。简单说来,科技就是科学技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它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总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如雨后春笋,正在祖国大地迅猛地发展。环顾生活,科技是无处不在的',科技就在我身边!

  夜晚走在路上,有电灯给我们照明;给朋友打个电话,随手可以掏出手机;回到家里,打开电视看看新闻,开启电脑,可以和朋友聊天;妈妈用电饭煲蒸好了饭;开开电暖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着妈妈用电炒锅调制出来的美味佳肴……你看,随时随地,我们能离开科技吗?

  科技的用处可是大了去啦!比如说:如果没有电动车,我们就不便和远方的亲朋好友交往;如果没有动车组,人们到各地旅游就很难实现朝发夕至;如果没有航天飞机,人们进入太空将是一句空话;如果没有破冰船,我们就很难到南极考察;如果没有航天器具,人们登月将只能是幻想……

  相反,有了科技,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有了传真,我们的文件,瞬间可以轻松地传出!有了机器人,它可以置身人们难以到达的空间;运用激光,可以制成健身器材;有了空调,即使是炎热的夏日,也可以让人们舒适如春……

  不难看出:这一切,人们享用的都是科技的成果!

  由此可知:科技,帮助我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环境;科技,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科技,是全世界人们智慧的结晶!

  我们身处科技中,要不断学习新的科技!

  科技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还要大力发展科技!

科学的论文10

  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

  1.1居民生活环境中的应用

  在过去,人们接触网络通常都是在工作单位,现在,人们下班后可以在家中进行网上冲浪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了。在这种需求背景下,房产开发商提出了智能小区建设的规划,为小区住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宽带交互式多媒体信息服务,并提供了实用的网络平台。当今在智能小区中,居民能够利用此平台实现网上销售与购物、远程医疗、视频在线、视频会议、电子商务、远程通讯、居家办公、异地间的资源共享等,真正地将居民日常生活所关心的家庭保健、家庭娱乐、工作学习等问题进行廉价、快速地信息化解决。

  1.2信息化教育

  如今,互联网与教育这两种力量决定着时代的命运。而这两种力量的融合促成了教育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以计算机、多媒体以及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是信息社会的产物,同时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其出现具有着时代的必然性。

  1.3日常中的设备信息化

  随着人们对生活信息化的需求,更多的日常设备都或多或少的应用上了信息技术。如:彩电的数字网络功能和冰箱的恒温控制系统等。而逐渐走入百姓家的汽车更显现出信息技术在日常设备中应用发挥到更高程度。汽车工程界专家曾指出:电子技术的发展已使汽车产品的概念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汽车的新电子系统由各个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能够独立操控,同时还可以协调到整体运行的最佳状态。

  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特点

  电子信息技术是当前计算机发展的主体特征,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如下特点:

  2.1电子信息技术的集约化与智能化

  智能化是计算机发展的主要方向,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能够模拟人的感觉行为以及思维活动,进行集约化的逻辑分析及信息综合处理。

  2.2电子信息技术的网络化与数字化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进一步深入,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产物。通过使用计算机高清晰数字处理技术以及网络化运行,这样使信息资源得到共享与互动交流。

  2.3电子信息技术的高效化与快捷化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在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存储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从而实现各种信息的高效率与快捷化管理。

  三、电子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

  3.1光电子技术是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经历了电子学和光电子学两阶段的发展,随即步入了光子学新阶段。许多科学家预测,本世纪将是光电子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的世纪,光子作为信息与能量的载体,逐渐产生了信息光子学及能量光子学,两者都在按自己的规律及市场需求不断向前发展,推动了现代光电子交叉学科及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所以,光电子学是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将在未来许多科学技术领域中起到带领作用。

  3.2微电子技术系统集成化

  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电子信息硬件产品的“核心”即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例如从计算机的CPU到IC卡的各种类型,都需要运用到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已经过了大规模(LSI)、超大规模(VLSI)以及特大规模(ULSI)集成时代。作为高科技代表的集成电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趋势体现在芯片面积趋大,集成度也越来越高,特征表现在尺寸越来越小,芯片上的系统也日益趋于完善。在未来十年内,集成电路的发展仍将以硅基CMOS电路为主流,其主要发展趋势是加工细微化及硅片大直径化。

  3.3计算机技术向多媒体与智能化发展

  计算机技术包括网络计算、移动计算、并行计算等,PC机、服务器和外部设备设计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近年来计算机性能几乎每两年提高一个数量级。当前的CPU已由32位向64位过渡了;产品结构已经从计算机为核心向因特网网络设备为核心转变;存储设备在系统中的比重趋大,存储技术向海量存储方向转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使计算机、通信以及家电融为一体,DVD光驱已取代CD-ROM,语言与手写识别技术和数字图像交互技术已趋于实用化,多媒体技术在微机中绿化带的配置引起了注意,电脑将更加趋于个性化与拟人化。笔记本电脑得到了迅速发展,手持电脑也以全新的面貌面向世人。

  3.4通信技术向宽带化、综合化及个性化

  发展通信技术包括光纤传输技术、数字微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有线或无线接入技术与卫星、等。低轨道卫星通信当前已经实用化;光纤传输技术使其传输速度翻一番,传递活动画面的通信业务已经在人们生活中得到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CDMA、GSM数字移动通信已经全面取代了模拟移动通信,GPRS走向商用,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国际标准正在制定并予实施;数字微波系统由数字系列(PDH)向同步数字系列(SDH)全面转变;在通信产业中宽带接入技术发展较为迅速,光纤主干网站接入已超过G级,Internet无线接入技术以及蓝牙技术日臻成熟;IP电话向电信业务的深入,使得传统电信技术和IP技术融合速度得到进一步加快,其中IP选路、包交换、DWDM光传输及Web应用已成宽带网下一代必须考虑的四大要素,IP技术将与ATM技术相互结合。

  3.5网络技术向大容量、多业务与高性能发展

  目前,IP业务呈爆炸式增长发展,宽带综合业务超高速因特网、数字网(B-ISDN)将是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重点。第二代融合数据、语音以及影像的多元Internet网络取代第一代Inter-net单一数据网络已经成为必然,使用密集波分多路复用技术(DWDM)的光通信网络将极大降低网络传输的成本,使用户享受无限带宽,使多媒体实时通信成为了可能。网络多媒体通信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所有媒体成份数据的有效传输与应用。

  四、小结

  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涉及了信息收集、产业、交换、存储、传输、控制、显示、识别、提取、加工以及利用等方面,包括了网络技术,光电技术,集成电路等各领域。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电子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当今甚至将来最活跃、最具有渗透力的科学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天天提高,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互联网,数字电视等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更加快速,其发展空间也将更为广阔。

科学的论文11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呑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每个科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基本动力之一。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同时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科学学习活动,对科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因此科学课堂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走近科学、亲近科学,了解科学。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快乐地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对此,我在科学教学中,在“趣”上巧做文章,不仅达到以“趣”激学的效果,还使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焕发了“青春”,充满了“魅力”。

  一、创设情境,产生兴趣,激活思维,展现科学课堂的“魅力”。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就是要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学习情境,把认知与情感结合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善学,从而增进知识,增长才干。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和愿望。学生自己会积极思考起来,急于想找到答案的好奇心,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诱发出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时展开新课教学,就能使教学效果较佳。例如《我们的身体》一课,我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在讲身体的结构之前,我播放了一段广播操录像,让学生们跟着录像学做操,活动一下筋骨。小朋友可高兴了,跟着录像做得有板有眼的,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天性,而且让他们真正对这节课产生了兴趣。在活动中,不仅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活动感知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而且对人体的划分有进一步的认识,为后面自己动手利用牙膏盒物体做个小人打下了基础。

  二、运用直观,发展兴趣,为科学课增添“魅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接相关的,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兴趣。运用电教手段,活跃教学气氛,发展兴趣。直观、形象的科学课堂首先要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一个安全感。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帮你达到这个目的。如《秋叶》一课,在观察各种植物叶子形状的时候,我把课本上的几幅图全部设计在多媒体中,在屏幕上投放出来。让学生想介绍哪一幅就介绍哪一幅,并且能根据学生的要求把他所选择的那幅图放大。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在这一过程当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把叶子想象成像什么什么,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把叶子的形状介绍得井井有条。

  三、巧设实验,增添兴趣,体现科学实验的“魅力”。

  实验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所以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实验,既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所学的知识。《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科学实验中,实验者是活动中的主体方面,是最积极的因素,研究对象和实验手段则属于客体方面。但是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教师注重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满足于学生看到实验现象为目的,忽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再如《秋叶》这一课,在讲解了叶的构造、形状之后,要让学生用自己采集来的叶子做叶贴画。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我播放了一段轻音乐,既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这种练习一般都在后半节课中进行,学生因较长时间的学习,已显得比较疲劳。如果在制作时配之以轻柔的音乐,就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制作,起到消除或减轻”这时,同学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人人积极思考,竭尽全力寻找与众不同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保持兴趣,巧用“魅力”激励性评价。

  一节好的科学课不仅“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已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获存”,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我们本着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激励,都有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的原则,不仅注重孩子们探究活动的结果,更重视了对探究过程的评价;不仅关注孩子们是否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更关注孩子在探究过程中是否积极投入、尊重事实、有独到的见解、能设法解决问题、能接纳同伴的观点、善于与同伴合作和交流;我们在教师评价的同时,还在小组内开展互评。教师常常采用的激励语言是:你真了不起!你很像一位小科学家!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XX小组设计的方案很详尽,XX小组研究十分专注等。

  五、强化求异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施创新教学,创造活力课堂,是时代对教师的`召唤,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思维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人能力的核心。一个人智力高低,能力大小都与思维能力有关。求异思维是指对问题的处理没有固定答案或存在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看问题,对于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有很大的好处,让学生在操作中培养求异思维。要让学生多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科学课教学生学习的是简单的科学基础知识,不能强求完整、严密。既要作具体的分析,更要侧重学生语言的内容,要引导学生把他头脑里想到的东西说出来,并能使别人听得懂。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为创新意识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总之,“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自展开思维的翅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数科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最佳。才能实现科学课堂的高效化,才能打造出充满生机活力的魅力课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把枯燥无味的科学课堂灵活地打造以“趣”激活的“魅力”课堂。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教材

  【2】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3】学科学教材与教学现状及对策

科学的论文12

  一天,我在一本科学书上看到糖水能够制作隐形的墨水,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起了实验。

  我先把糖水调好,用毛笔蘸糖水在纸上写了“开门大吉”几个大字,然后把纸门晾干,什么都没有,我开始怀疑书了,最后,我用打火机稍微烧了一下,看见了一个“开”字呈现浅褐色的.,我一见,欣喜若狂立刻对正看电视的婆婆说:“婆婆,快来,我给你表演魔术!”于是,我又重新拿了一张白纸,写上“婆婆”两个大字,用吹风器把它吹干,就什么也没了,我赶忙问婆婆:“你信不信,我能够不用笔,用火能写出‘婆婆’两个字来。”婆婆,摇了摇头,显然是不信。

  打火机,烤了一会儿,但是烤得有点儿久,把纸不留意给烧了,婆婆笑了笑,我有点急了说:“别得意,你等一等。”我又在一张白纸在写了那两个字,然后晾干,这次我只是稍微烤了一会儿,字便显现了出来,我得意地笑着,婆婆赶快从我手中夺去纸翻来覆去地看着,就是不明白。

  小伙伴们,你们明白吗,不明白,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因为用糖水在纸上写了字后,晾干了,字形,图案,就会消失,火烤之后,字形图案会因糖分脱水,而呈现浅褐色。

  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糖水,还有哪些液体能够做隐形墨水呢?

  科学神奇吧!

科学的论文13

  当我最喜爱的教育家,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威廉·巴格莱教授,于19世纪末进入教育心理学领域时,他期望着将来有一天会出现真正的教育科学,教育非科学 创新有陷阱。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认定这是一个错误的希望。

  与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学科比起来,教育有着太多的不可测量的维度。

  后来,巴格莱使自己成为了心理学同行的眼中钉。

  一旦有心理学家投身于某个伟大的理念,巴格莱便通过对其数据和论据的严格考证去揭穿他们的虚荣。

  巴格莱认识到,大多数被误导的狂热,并非来自倡导者的愚蠢或不良动机,而是没有意识到有关学校教育的事实和理论的不确定性。

  他指出,教育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站得住脚的原则非常少。

  他说,当一个人离心理学家越近,感受到“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纷争”就越激烈,因为持相反观点的人对基本的事实和原则都不能达成一致。

  在他出版于1939年的名著《作为艺术的教学》中,巴格莱指出,教学甚至不可能成为应用科学。

  他说,教学不是一种能够以精确方式复制或再现的技术。

  技术是能够以精确方式复制的。

  他认为,在艺术中可以找到对教学最贴近的比喻,如音乐、绘画、雕塑、文学和戏剧等,教育论文《教育非科学 创新有陷阱》。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知识、技能以及对材料的把握。

  要取得成功是困难的`,不能轻而易举。

  而那些受误导的教育科学的倡导者,却坚持要把教学方法和对学科内容的掌握分开,正是这部分人在教授脱离学科内容学习的教育理论课。

  而教师艺术家明白,他们必须同时掌握教学方法和他们要教的科目。

科学的论文1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

  【摘 要】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培养的出发点。本文从校园环境、师资队伍、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几方面出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意识的提高几方面进行探索,找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

  一、人才培养的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着其专业的特殊性,在人才培养方面就需要符合该专业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培养主要可参考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和其它专业的要求相同,就是需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无论是学习什么学科,这是专业人才所具备的基础所在。其次,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相关知识。这些知识是学习该专业的理论基础,没有理论为依托,就无法真正走入实践当中,也就无法谈及专业的学习。第三,可以灵活运用基本技能。这里所说的基本技能是指本专业的基本技能,是在实践中可以获得的,只有充分的将这些技能掌握,才能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行业要求。第四,学生需要有足够的科研能力。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要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学校不仅学到的是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学会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这就为他们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第五,需要有研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学生在学校虽然主要还是以专业学习为主,但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如何去自己思考,如何去利用所学的技术进行专业的改进和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就是学校着重培养的。对于大学本科生,学校的教育就要从以上几点出发进行设计。1.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必须要熟知,只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才是真正掌握这一学科的工具所在。学生首先要去学,所以对于教学的要求内容要理解。只有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才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得以提高。2.做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对该系统有分析及设计能力。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就需要将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中,这时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在专业上有所创新。3.对于软、硬件的研发有操作能力。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之后,就要将这些应用于实践,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也是注重于实践的应用,一个有操作能力的学生才能真正把这一门学科掌握清楚,也才能真正适应这个行业的就业要求。4.熟知行业概况,了解最新动态,学习相关法规。从事一个行业除了具备这个行业要求的专业知识外,对于行业内的新变化一定要随时了解及跟踪,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适应这一行业的快速变化。而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会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对于在行业内稳定发展同样重要。

  二、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一)校园环境。我国的传统教育普遍存在一定缺陷,它往往以课堂教育为主,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也多是局限于书本之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们只能从老师教学或是书中去照般理论知识,无法充分了解这一专业学习的方式方法,也无法掌握学习的规律,这使得教学枯燥单一很难取得成效,培养人才的需要急切需要创新模式教学。新的模式以传统教学为依托,以新型师生关系为纽带达到创新的目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而营造出新的教学氛围。现在的高校教学以素质教学为主,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将有助于塑造创新环境。教学中需要灵活,可通过讨论的形式使学生主动思想,对其思维培养十分有益。

  (二)加强培养各环节。细节培养要贯穿教学始终。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理论的学习,只有充分的理论教学,知识点的熟练把握才能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其次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当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所在,而学生要培养创新思维就需要他们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实践中他们需要自己进行设计,就使得他们不得不认真去进行思考。而相互的配合又增加了其沟通能力。学校要从各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培养,创造良好环境,加强细节设节,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三)培养教师队伍。教师的创新思维将会对学生有重大影响。而客观条件同样需要重视。考核机制完善,政策到位,奖征要符合实际,这都对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只有教师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这些能力的学生,使学生从意识到实践都得到改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教学艺术。与传统教育不同,在新的教学模下教师可以不必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去进行,也不用按照以往的规划去设计,教师的授课更多的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教学的设计需要以创新的角度进行,教学中要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他们可以平等地去进行讨论,虽然还是以教师为主,但是形式上却是可以相互影响,从而使学生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师生之间需要有信任及自由,而在交流中要做到公平及宽容,在教学中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使得形成一个集体。整个气氛走向是以教师带动起来的,每个学生是平等的。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成为创新型人才。对于教学的改革,是需要在摸索中逐渐前进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改进,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五)创造条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其它专业相比有其独特性。该专业对于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除了学习理论外还要进行实践培养,这样才会有创新能力,而这就需要高校为此进行努力了。学校可通过环境的改善、师资队伍的提高等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学生的竞争力,为其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孟令刚.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 科技经济市场. 20xx(12).

  [2] 潘波.计算机教学中极域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的应用[J]. 电子制作. 20xx(Z1).

  [3] 范丽芳.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信息化建设. 20xx(12).

  [4] 张鹏,杜玉越,戚梅.新形势下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xx(Z1).

  [5] 郭风,朱韶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xx(01).

科学的论文15

  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在少儿频道的节目中看到一个有趣的实验。主持人竟然让一个熟鸡蛋钻进了酒瓶里。小朋友,你相信吗?是不是主持人用的是奇特的材料或者有什么神奇的魔力?不然鸡蛋怎么会穿过比它的身体更细小的瓶口呢?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我召集了几个小伙伴,打算按照主持人的做法试试看。

  我们按照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材料准备了一个熟鸡蛋、一个啤酒瓶和一盒火柴。我们先把鸡蛋剥去外壳,放在酒瓶的瓶口上。有一个伙伴还试着用手去按鸡蛋,可是不管怎样鸡蛋是稳稳地立在酒瓶口上。我说:“看我的吧!”我学着主持人的方法,点燃一根火柴,迅速的丢进了瓶子里,再把鸡蛋及时地放到瓶口上。只见火柴渐渐地熄灭了,这时鸡蛋开始一点一点地往里钻了。突然,整个鸡蛋都掉进了酒瓶里。同学们高兴地拍起手来,我们成功了。

  当我们都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一个调皮的小伙伴提出了新的挑战。能不能让鸡蛋再钻出来呢?我的伙伴们都摇了摇头。有了刚才的成功,我自信地说能。我猛得吸了一口气,鼓起腮帮“呼”得吹进瓶子里,接着,立刻把瓶子倒过来,只见鸡蛋一点一点从瓶口钻了出来。在最后,鸡蛋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了出来。真是太神奇了!同学们都欢呼起来。我得意极了。这时,一个好问的伙伴说:“这其中又有什么道理呢?”被他一问,我才从得意中醒过来,由于我也说不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后来,我们几个伙伴商量,一定要查找资料,解开这个谜团。

  时间一晃过去了,假期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了校园。在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单元。从课堂上丰富的实验和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了空气要占据空间和空气成分的知识,终于明白了鸡蛋钻进酒瓶里的奥秘。现在我能向我的小伙伴们说明鸡蛋钻进酒瓶里的科学道理了。科学学习可真有趣!

【科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科学的论文06-24

科学小论文01-02

科学的小论文08-15

科学小论文作文02-16

科学小论文(必备)02-20

科学论文的格式11-13

科学小论文作文06-01

科学的小论文(通用)08-15

科学小论文(精华)08-17

科学的论文15篇[精选]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