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言论文

时间:2024-08-07 08:39:03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语言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言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言论文

语言论文1

  人类的语言是一项非常独特和宝贵的天赋,这一点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语言是我们沟通和传达思想、心情的主要手段,我们正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理念以及信仰。语言拥有当代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重要地位,因为对一个个体而言,语言不仅可以成为引发信任、建立人际关系的手段,同时也可以作为展示文化、传递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人们需要充分认识和珍惜语言的力量,并利用好这种力量来创造更美好的社会。

  首先,语言可以具有凝聚力。通过语言,我们可以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追求共同的目标,创造美好的社会。相比于其他动物,人类拥有一种很强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人的社交团体越大,就需要更强的语言能力来维系团体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语言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可以形成共识,共同为创造更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此外,语言还可以具有改变力。语言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态度。语言具有说服力,它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也往往是宣传和电视广告在运用语言进行宣传时的核心要点。语言可以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和教训,为我们提供新的信息和思路,从而激发我们的内在动力,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与宣传的平台,语言也已经成为网络世界中的一大“王牌”。在这样的环境下,语言的力量也非常明显。可以说,网络是一个真实而虚幻的世界,语言在其中可以引导我们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和反应。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语言的力量,以及我们自己言行的重要性,不要滥用语言带来的力量,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误解。

  最后,语言还可以具有文化传承的力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和文化,语言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语言可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语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文化,学习它的价值观和智慧,并接触其他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

  总之,语言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它不仅是人类的天赋,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基石。利用好语言的力量,可以让我们更有效地沟通和协作,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珍视语言,充分利用人类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语言的力量,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语言论文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特征和接受能力,开展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做的有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需要不断研究改革,提高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力度。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学习环境不协调。当今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说话时不能表达一句完整的话,课堂回答问题时许多学生不愿意开口,或者只能说一两句。造成这些现象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变大,口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训练,只是一味地闷头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很差。家庭方面的一些因素也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产生影响,家长对孩子语言能力的教育欠缺,或是家长自身不良语言习惯对学生产生了影响,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佳。(二)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一些孩子自身存在胆怯、自卑等心理,不敢开口说话,说话时紧张,不能流畅的表达。这是由于一些孩子自身性格就内向、胆小,还有一些学生自尊心强,害怕开口说错话引起别人嘲笑,因此就选择闭口不言。学校对孩子施加的学习压力也导致学生的自我封闭现象变得严重起来,只顾着学习,不善于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和沟通,导致了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对于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教师还需要多加关注,积极引导学生改善心理状况,勇于表达自己,鼓励学生开口说话,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三)教材设计问题。教材的设计方面存在欠缺,很少涉及到口语交际的内容,教材缺乏对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一些教材上只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展示,导致教师一味的给学生布置各种测验和考试,学生无法拥有机会进行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及时有语言表达的训练,有时候只是找代表发言,也是一小部分人有机会表达自己。因此,教材设计的问题也影响着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四)教学方法问题。一些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忽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一直滔滔不绝的讲,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灌输式的知识传授,让学生习惯了这样的教育,也就变得不爱开口。

  二、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开发利用社会与家庭的学习资源。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学生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在孩子面前避免使用粗俗、暴力等语言,并积极引导孩子与人交流沟通,鼓励孩子大胆开口,勇敢的表现自己,勇敢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同时,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改变孩子不健康的心理。(二)营造和谐、平等的互动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营造一个平等、轻松的氛围,消除一些孩子心理的紧张感,避免学生上课时不敢说话甚至不敢动弹的现象。给学生多一些互动的机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让每一位学生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来,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三)创设课内外真实有效的交际情境。教师要打破教材的禁锢,避免一味的只盯着成绩。要多创设一些让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去交流。教师可以成立兴趣小组,给学生布置一些调查的`小任务,可以是一些简单的任务,例如小组配合,调查不同班级的卫生状况。这样就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并且积极的与别的班级的同学进行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又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沟通,让学生不再羞涩、胆怯,勇敢的与人交流。(四)教师加强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表达的基础是词汇量的积累,小学阶段学生的普遍特征就是词汇量的积累不足。教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基础的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语言积累,这样才能进一步地对学生展开语言表达方面的培养。教师可以布置词汇积累方面的任务,并要求学生讲积累的词汇应用是实际交流中,养成学生积累并应用的好习惯。

  三、结语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小学语文教学更是要尤其注意学生这个阶段的特征。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打好基础。在教学中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交流沟通的条件,从小抓起,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2,(12):100.

  [2]全国臣.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研究[J].才智,2017,(04):143.

语言论文3

  一、以文章信息为中心,注意文章结构分析

  在高校中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要将该阅读材料中出现的关键信息作为阅读的重点内容,并注意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文章结构,从而掌握文章的整体内容。以某一阅读素材为例,在该素材的开篇就可以利用句子的主位结构对其进行分析,并对文章中的句子进行细致的分析,可以找出其中的关键词与关键句,从而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该阅读素材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也就更容易抓住该阅读的重点与核心。也就是说,阅读素材中要表达的内涵、情感往往与文章的主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应该培养学生观察,在阅读中是否含有主位词语。一般在以论文中通常是应用人称代词we、you作为主位。这样就可以使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比较亲近的联系,这样读者也就更加容易解读该阅读素材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

  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对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关系进行分析。因为不同类型、题材的英语阅读材料,所采取的的衔接方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该阅读素材的的写作风格、内容、语言特点等,对其衔接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在日常教学中学习阅读素材的衔接方式。

  二、对阅读材料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想

  在英语阅读中,不仅对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进行考核,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等都进行一定的考察。因此,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猜想能力进行锻炼与培养,能够在运用基础知识、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要对该阅读素材进行充分的解读,并能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设计若干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带着题目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通过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组内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该阅读材料的大意进行推理,从而更好的对其中心思想进行了解。教师也可以在进行阅读教学前,对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讲解,也可以对该阅读材料的写作背景等,进行简单的介绍,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内容,并能够在其基础知识、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推测与猜想,对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猜测与推断。

  三、重点分析文章的主题句

  在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主题往往就是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但是与汉语写作不同的是。在英语写作中通常是将一个自然段作为其一个写作单位的,在每个自然段之间,也往往会通过一个句子或者是短语进行连接。因此,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将每一个自然段作为一个小的文章进行阅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帮助学生养成分析文章主题句的良好阅读习惯。英语阅读材料其中心思想句的位置并不固定,但是根据一般经验在文章的首尾处出现的概率较大,当然,也不能排除其在文中的可能。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关键词、关键句进行重点阅读。找到文章中的关键句后,就需要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提升其阅读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转折性词汇、连接词汇进行重点分析,对其上下文展开联想阅读,更加准确的掌握文章中心思想。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英语的习惯

  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而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是提高英语阅读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一些高校中,学生在具体的英语阅读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一些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习惯反复阅读同一段话,或者同一个单词,担心遗忘文章的内容;另外一部分学生习惯一边阅读,一边进行翻译,经常在阅读的过程中利用词典查找不懂的单词。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会利用手指或笔尖阅读每一个单词。这些习惯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以及阅读质量,严重影响学生获取阅读信息的质量和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具体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英语阅读文章中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其英语阅读的教学质量,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对该阅读素材进行深入的解读,并能够研究其中的规律。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并能够通过不断改进与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从而刺激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不断提升其英语阅读能力。

语言论文4

  1语言哲学的研究历史

  柏拉图认为,人们的知觉通过逻各斯成为思想,思维和语言是同一的。亚里士多德则主张,口语是内心经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古代哲学注重本体论,而到了20世纪,哲学开始经历语言转向,它是西方哲学发展的一场革命。语言哲学是由分析哲学推动,在布尔·弗雷格建立的现代逻辑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维也纳学派的古斯塔夫·伯格曼(GustafBergman)在其著作《逻辑与实在》(LogicandReality)中第一次提出“语言学转向”这一概念。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罗素(BertrandRussell)、海德格尔(MartinHeridegger)等人真正推动了这场哲学的历史性转变。其中,维特根斯坦是当之无愧的、贡献最大的一位哲学家。

  2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思想对译学的启示

  2.1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哲学思想被誉为分析哲学“精神之父”的维特根斯坦于1922年出版了他的著作《逻辑哲学论》(Trac-tatusLogico-Philosophicus)。在书中,他用“图像说”(PictureTheory)来阐释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他写到:“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而不是事物的总体;图像是实在的一种模型,图像是一种事实;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思想在命题中得到了一种可由感官感知到的表达,被使用的、被思考的命题记号即是思想;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命题的总体即是语言”(维特根斯坦20xxa:25-41)。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世界(事实)与语言是一一对应的,即能被语言命题的都能说出来,不能被说的只能被显示。他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对象的总和。同样,语言是命题而非名称的总和。在《逻辑哲学论》的最后一章中,维特根斯坦写到:“对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20xxa:105)。2.2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思想给译学实践带来的启示与困惑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坚持逻辑原子主义观。他认为,命题是思想的表述,有命题才有意义。简单说来,在语言活动中,语言的规则就是逻辑规则,它们有非常严密的使用系统。语言先于人类活动,并预先设定词语的意义,语言与人的活动和实践无关,人的实践活动不能改变语言的规则。“定义是从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的规则。凡是正确的记号语言都应该按照这种规则可以翻译为其他任何一种语言:这一点是一切正确的记号语言所共有的。”(维特根斯坦20xxa:40)维特根斯坦的前期语言观与奥古斯丁的语言观颇为相似。奥古斯丁认为,符号或词语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语言在符号和对象之间建立规则性联系,词语的意义即是它所指的对象。维特根斯坦把语言使用的共同性称为“定义”(Witt-genstein20xx:21)。他认为,表达同一对象的不同语言间的词语一定是可以被译出来的,而它们的意义也是对等的。如英语符号的“snake”可以等值地口译为汉语的“蛇”,因为英国有snake这个对象,而汉语也有“蛇”这个对象,它们所表述的意义是对等的。但对于经验外的东西,译员却是不可以翻译的。维特根斯坦的图像理论也为译员从事口译活动增添了诸多困扰。在他的图像理论看来,词语组成命题,而命题所描述的事实构成命题的意义。一个命题在经过翻译之后,它的形式极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不再成为一个命题。所以,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只有“可说之事”的“说”才可以翻译,对于“不可说之事”的“说”是不可以翻译的。

  3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对译学的启示

  3.1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观1953年,维特根斯坦的学生安斯康姆和里斯以德英对照的方式出版了维特根斯坦因多种原因未出版的著作《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Investi-gations),书中提出一系列与《逻辑哲学论》截然相反的语言语义观和概念,引起了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变革。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以“生活形式”和“语言游戏”为核心,把语言视为生活形式中具有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s)的语言游戏。他认为,人们只能在语言的使用中去理解语言的规则,并由此得出意义判断的标准。在此时的维特根斯坦看来,要探究语言自身的特性,就必须以语境为依托,语言是没有本质可言的,人类所操纵的各类语言不过是语言游戏的各种形式而已。语言游戏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维特根斯坦在其《蓝皮书和棕皮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语言游戏是指“孩子刚开始使用语词时的语言方式”,是“语言的原始形式”或“原始语言”(Wittgenstein1958:67)。在《哲学语法》一书中他说,一个小孩在学习“或许”这个词用法的时候,这个小孩或许会说出他从一个大人那里听到的一句话“她或许回来”,并以同样的语调说出了它,“这就好比说是一个游戏”(维特根斯坦20xxb:37)。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游戏说”,“就让词语的使用者来告诉你它们的意义吧!”(Wittgenstein1995:220)他主张语言的原始形式是跟人类的其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只有在场景中,语言的.使用才有意义,离开语言使用的特定的“场”,语言是没有意义的。3.2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观为译学实践提供哲学基础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以“语言游戏说”取代了其之前的“图像理论”。在语言游戏理论中,他不再坚持语言与世界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将语言活动比喻为下棋游戏。“语言游戏论”将语言视为一个可以自我调节的整体,拥有不断变化和更新的能力,可以依据自身的规律不断地变化,语言可以脱离于事实。语言与事实无关,而只与语言的使用者有关,即为语言的“在场”与“不在场”。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游戏与棋类游戏是一样的,说话者不会关注词句是否符合事实,而只会在意自己的言论是否遵循了预先确定好的语言规则。正如人们在下棋的时候不会关心棋子是什么,而只会在意下棋者是否按照弈棋的规则走棋子了没有一样。口译这一20世纪新兴的学科,在最近几十年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如何确立一个好的口译质量评估体系是困扰国内外学者的难题。20世界80年代,以塞莱斯科维奇(D.Seleskovitch)和勒代雷(M.Lederer)为代表的巴黎释意派在为口译译员进行培训时,提出了“释意模式”,即先理解原文,再脱离原语语言形式,最后用译语表达理解原语的内容和感情(Seleskovitch&Lederer1995)。他们认为,口译不能拘泥于原语文字形式,而应将语义作为口译核心的观点,引起了口译界的一次革命。我国的著名学者刘和平、刘宓庆、蔡小红、鲍刚等也围绕着口译的释意主题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20xx年刘和平出版了《口译技巧———思维方法和口译推理教学法》;20xx年刘宓庆出版了《口笔译理论概述》;20xx年鲍刚的专著《口译理论概述》问世;20xx年蔡小红的《口译评估》一书出版。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鲍晓英老师在20xx年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联合上外英语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口译大会暨第五届全国口译实践、教学与研究会议”上宣读了题为“口译标准“信”的实践———记忆心理学在口译中的应用”的论文,以探讨口译的实践标准。但诸多研究,总给人以缺乏强有力的哲学支撑的感觉。今天再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我们可以从这部永恒的辩证法著作中为口译、口译质量和口译活动的可实践性找到一些哲学的依据。3.21语言游戏论与口译的实践性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谈论语言问题时主张语言的意义应该在使用中体现,各种语言活动必须建立在生活形式的基础上,这为口译活动提供哲学理据。口译是人类一项特殊的跨语言交际活动,口译实践过程也是一个游戏的参与过程。在这个游戏过程当中,参与者必须遵循口译活动的相关规则。而口译译员要出色地完成任务,把握说话人的语义,就必须了解影响口译的各类因素,确立口译语言游戏的参与规则,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并传递原语欲表达的现实或意义”(Seleskovitch&Lederer1995:22)。维特根斯坦在语言游戏论中一直强调,想像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在他看来,语言和语言交流被嵌入到以人类为主题的群体生活中,并适用于由个体所组成的各个历史群体。这些个体又经由语言这一媒介的共同实践而融为一个整体,语言的共性为所有参与语言活动的个体提供交流的平台。人们要把握语言的意义,就要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进行实践,这就好比一个口译译员去完成不同的口译任务,所有的口译任务都代表着不同生活实践的语言游戏,如公司庆典、商务谈判、开业典礼、毕业典礼、欢送会、记者招待会、国际会议,等等。这些口译活动都是不同的文化场景,口译译员的任务是使互不通晓对方语言的谈话双方得以思想交流,完成沟通行为。可见,口译实践活动也是一种语言游戏,它因自身的口语性、及时性、互动性而使这项语言游戏体现出复杂性和高强度性。3.22“意义即使用”与口译语言游戏的在场与不在场“意义即使用”是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第一节中提出的一个非常核心的观点。他断言,“在使用‘意义’一词的一类情况下———尽管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可以这样解释‘意义’:一个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维特根斯坦20xx)。不问意义,只问使用,这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语言哲学观。语言的使用就是要在场,离开语言的使用,谈论意义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在场”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后结构主义文论家德里达(JacqueDerrida)提出来的。在场论认为,语言能够完善地再现和把握思想与存在,存在就是在场,不存在即不在场,这与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即使用的观点一致。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认为,理解一种语言的意义不取决于说出它的那一刻所产生的事实,而取决于当时环绕它的、由实际的和潜在的语言用法构成的不确定的视域。意义存在于构成言语事件的用法中,为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所组成的更大的背景所揭示(Wittgen-stein1958:80)。在口译过程中,交际双方话语的含义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中,口译译员对语义的提取是一个多层次、自动化和共时加工的过程(鲍刚20xx:128),具有当下性特征。一个出色的口译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要对口译的参与规则有准确的拿捏,不仅要考虑在场的知识,更要结合宏大的不在场知识。维特根斯坦“言与不言”的观点恰好为口译活动的“在场”和“不在场”提供理据。刘宓庆提出口译的不在场因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是传统观念、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刘宓庆20xx:59)。我们则更倾向于把口译的不在场因素理解为口译参与者的一个体系。在口译语言游戏中,发言者和译员是在场的,但口译的可实践性必须要求译员将口译的不在场因素纳入到语义的理解和诠释中(刘宓庆20xx:59)。3.23“言与不言”与口译质量评估维特根斯坦在《哲学语法》一书中明确指出,“人们只能不完善地显示其理解”,“人们似乎总是只能从远处指向它,接近它,但是绝不能用手触摸它,最后的东西必定没有被说出来”。“理解的表达恰恰是一种不完善的表达。”他还说,理解的东西是“一种缺少某种东西———本质上不可表达的东西———的表达;因为,否则,我可能找到一种更好的表达”。他认为,“谈论一种完善的表达式没有意义”(维特根斯坦20xxb:11-20)。他的这些思想为我们解释诸多有关口译标准的困惑提供宝贵的哲学依据。在口译这一特殊的实践活动中,口译译员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境,还会遭遇外行人士的诸多调侃和讽刺。如当一个本国的口译译员因为无法向国人准确地传递该国不存在的某种文化现象时,他会遭到业外人士的怀疑和刁难。可实际的情况是,在不同的国度里,因为文化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地域习俗的不同,一个口译译员在很短的时间内要找出一个完全对等的词语来描述说话人所要传达的意义是很困难的。一句话,离开对语言意义的把握,任何口译的标准都是不科学的。正因为谈论一种完善的翻译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当代译学界应该更多地关注翻译在促进人类文化交流上应起的作用,以读者期待和原语意义的真实表达作为译学质量评估的科学依据。

  4结束语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不仅带来了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也改变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其重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哲学语法》和《哲学研究》为当代中国翻译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为口译研究奠定了哲学基础。

语言论文5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英语也成为我们日常交际中的主要语言之一。但是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阻碍交流,因此翻译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但是翻译作为一种交流的环节,由于它是一门跨语言的艺术,所以需要涉及到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重组。同时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过程,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各自的语言学要素进行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交流。在实际的硬汉翻译过程中,语言学知识贯穿着翻译过程的各个部分。因此接下来本文将对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运用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语言学;英汉翻译;运用分析;探讨研究

  中英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之间的转换,包含着众多的语言学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讲求信、达、雅,不仅仅要将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言,同时翻译过来的语言要能够和目的语言表达方式相一致。我们可以将翻译的过程看成是编码解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担任着中介者的作用,翻译信息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交流的整个工程。因此在翻译中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语言学要能够精通了解。

  一、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1)外延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外延意义就是指语言的概念知识,是一个词语最为基本的含义,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我们在平时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个词语最先掌握的就是其外延意义,也是其最为基本的含义。我们在平时学习英语查字典的过程中,相对应的英语词汇的相关汉语解释就是其外延意义。外延意义通常来讲具有稳定性,只和这个词语有关。外延意义并不会因为说话者本身所处的国家、说话者身份或者是所处的.环境而有所改变。例如,翻译人员在对dragon、dog、book这些词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他们的基本含义就是龙、狗以及书本,不会出现在澳大利亚是这个意思,而在中国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概念。外延意义具有明确性,不会随着国家、地域的不同就变成意外一种含义。

  (2)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内涵意义就是指语言深层次的含义,是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文化背景的覆盖下,给予词语的外延意义以一定的感情色彩。也就是说一个词语的外延意义只是一种表面化的意义,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赋予其社交色彩。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式来理解就是说外延意义是一个词语基本的、表面的含义,而内涵意义就是指一个词语的深刻的、潜藏的意义。前文讲过,外延意义具有稳定性以及明确的指向性,而内涵意义则具有不稳定性。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需要读者自己根据其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加以体会。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会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它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会有所变革,同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不一样。同样,我们可以举例进行说明:Youarealuckydog.在这句话中,dog的外延含义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狗的意思,无论是在英语语境或者是在汉语语境中。但是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不一致,其内涵意义呈现出差别,在英语中,dog通常代表着忠诚,具有褒义,而在中国,dog则代表着不好的东西,例如狗仗人势。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源语言的内涵意义出发,将其翻译为“你真是个幸运儿”,而不是“你真是条幸运的狗”。

  二、指示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指示意义指的是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最为基本的意义。它需要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来进行体现,它是与某种语境相密切关联的,当对一个句子进行翻译时,必须要能够考虑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使用场合以及上下文关系。例如Johnisaboy.在这句话中就可以将boy直接翻译男孩的意思。而当一个妻子对丈夫说boy的时候,则可以翻译成为亲爱的,兄弟之间称呼boy的时候,则可以翻译成为老弟,由此可见,在不同的翻译场合,boy的翻译称呼不同,第一个boy是直接指示,第二个boy是对丈夫的称呼,第三个boy则是表达对兄弟的亲切。由此,在翻译中需要结合情景对指示意义进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翻译得更加准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语言学对于翻译过程来讲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语言学对于语言翻译来讲起到了方法上的指引,翻译为语言学带来了各种不同语言知识的碰撞。近些年来,中外一些著名的翻译专家都对语言学在翻译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英汉的语言学知识无论系统与否都对翻译理论具有重大的影响,因为语言学对于意识形态、世界观等精神领域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不论是理论或者是方法,最后都是要能够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去去,只有精通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语言学知识,才能够真正翻译出标准的知识。

  作者:李奉玲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汉强.英汉对比分析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xx(04).

  [2]杨艳芳,张娜.试析如何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性[J].英语画刊(高级版).20xx(04).

  [3]温鑫.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02).

语言论文6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作为一种媒体,一种范本,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要像歌唱家训练和美化自己的声音一样去美化自己的教学语言,用艺术性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氛围。教师要使用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去传递信息、情感,去塑造学生圣洁高尚的灵魂,去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一、渲染情境的煽情语。

  作为母语课程的语言素质训练,需要从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之产生自主的情感体验,在情感融入中感受语言的真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一方面,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积极的思想情感熏陶对育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欢乐的情绪,浓烈的感情,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消极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失去情感,思维、想象、理解、记忆等机能便会受到压抑。

  二、出其不意的新颖语。

  导入语所用的材料与教学内容类比点越少、越精,越能吸引人。一位教师在指导作文“招聘会”时,创作了这样一段新颖的导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师傅开了一家书店;沙僧开了一家矿泉水公司;猪八戒开了个火锅城,专卖素食火锅;孙悟空呢,要在小区里开个超市。”这段话像磁石一样,学生被牢牢吸引住了。教师这才引入正题,“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招聘会,董事长委托我为招聘会负责人。”此时,学生的情绪被点燃,他们带着积极的情绪参与整个学习活动。

  三、动态生成的评价语。

  在教学设计中有很多语言无法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模式一成不变地使用,而是要根据课堂实际进程临时增加或删减。特别是评价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呈现出复杂性、差异性、多样性,教师即时性的评价语需随机生成,张口就来,或冷静客观,或热情洋溢,或指点精微,或拨正思路。

  1、客观性判断。

  现代教学论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无疑是准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片面地理解和运用也会为此带来弊端,评价应该有一定的价值标准,不能光给出“好”、“很好”、“不太好”之类的评价。

  教学过程是一个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最初的印痕是不易抹去的,有可能是根深蒂固的。因此,首先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这是无需争辩的事实。那么判断是与非,对与错是必不可少的。如肯定学生“动了脑筋”,但也清楚地表明“答案有误”;赞同学生“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同时指出“另一半还要想一想”。这些着眼于发展和全面的评价,学生所感受到的不仅是客观、公正,更是关注与期望,并由此产生进步的内驱力。

  2、多方面涉及。

  学生的学习活动及结果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非智力因素,如情绪、态度、兴趣、动机等影响。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也从知识转向了学习能力。那么,体现学生情况的数据就很难用数字精确地表示出来,而多用语言加以描述,因此课堂上这样的评价多起来,“你真会读”,“你很会思考”,“这种理解很独特”等。

  四、和谐双向的共鸣语。

  新课标提倡学生阅读时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处理好收和放的关系。

  在一次赛课活动中,一位教师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时是这样处理的:一段视频后,教师用缓慢的语气口述:“同学们,恩科西与你们同龄,却不能和你们一样拥有健康的身体、享受美好生活,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仍然与谈之色变的艾滋病作斗争,在联合国大会上仍然呼吁人们关爱艾滋病患者。多么令人敬佩的孩子呀!如果你就坐在听众席上你会怎么想?”同学们纷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恩科西的敬意。教师用传情的语言使学生沉浸在一种体验之中。给学生留下“缺口”与“空白”,引起他们的沉思、感悟,联想思维的潜流在奔涌,情感的潜流在激荡,这种共鸣给学生留下一个继续思维的弹性空间,给他们的思维提供了一个新的延伸点,新的发挥点,新的开拓点。

  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直接展示了教师渊博的知识、高超的学识水平和做人的智慧。课堂语言表达决不是一件小事,学生能从教师的艺术性语言表达中受到教育启发,得到更多的知识信息,思想受到感染,有利于满足求知的欲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要将丰富的智慧、浩瀚的思想、瑰丽的想象化作艺术性的语言在课堂中凝结、驰骋、升腾,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收获信心,收获快乐,收获成功。

语言论文7

  一、教师要研究舞蹈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1.教师要研究课堂语言教学的特点在中职舞蹈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用肢体语言表现美,要用口头语言展现美,让学生懂得肢体语言的塑造和教师口语语言的讲解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边进行肢体模仿,边用口头语言与师生进行交流,以便进一步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要加强教研,思考课堂语言的特点,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能够具有科学性、形象性、情感性,教师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语言了解教师的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中完成正确的舞蹈动作,在形象生动的语言中掌握舞蹈的技巧。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懂得舞蹈是情感的一种体现,只有内心具有丰富的情感,深刻把握舞蹈的情感精髓,才能更好地受到情感的陶冶,用舞蹈的肢体语言将情感展现出来。作为中职舞蹈教师,舞蹈语言的情感性不仅体现在教师要善于讲解每一种以及每一个舞蹈的情感内涵,而且还体现在教师要善于运用鼓励性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能够自觉强化自身的舞蹈训练。

  2.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中职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学生喜欢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要使学生对艺术作品由生理的感官感受上升为心理层次的接受,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审美体验。教师在思考课堂语言的时候,要将学生的接受能力放在首位,要能够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舞蹈理论知识以及舞蹈能力,再结合教学内容思考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教学语言进行课堂语言教学,教师要以学定教,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要能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让学生能够听得懂,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完成舞蹈训练。教师的课堂语言越具有智慧性,越能将教学内容诠释地更加精妙,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舞蹈理论知识进行舞蹈训练。

  二、课堂语言在舞蹈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科学性运用课堂语言必不可少舞蹈课尤其是基训课是非常艰苦以及枯燥的,学生在基训课中难免会觉得枯燥。课堂上教师的肢体展示学生可能不是很了解,而且教师身体力行的示范会让学生把握不住舞蹈训练的重点,教师一边进行肢体展示,一边告诉学生每一个动作的顺序规格,告诉学生每一个动作的训练重点是什么,教师还要告诉学生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之间的区别。教师科学性的语言指导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能让学生知其所以演,让学生在掌握舞蹈术语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肢体进行实践。如在芭蕾课的训练中,哪种动作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教师的语言指导越精确,学生的训练才会事半功倍。

  2.教师课堂语言让舞蹈教学变得更就有艺术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会让舞蹈训练变得张弛有度,快慢结合。如在组合化舞蹈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会让增加了艺术元素以及艺术色彩的舞蹈训练变得容易一些。在组合化舞蹈训练中,动作与动作地衔接显得尤为重要,而学生能够高效完成舞蹈组合,单凭教师的肢体展示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完成舞蹈动作的衔接,如何进行动作转换。教师的课堂语言让舞蹈教学变得更加具有艺术性。总之,在中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舞蹈肢体语言的展示,而且要重视课堂口头语言的辅助作用。教师要运用口头教学语言和舞蹈肢体语言巧妙配合,强化学生的舞蹈能力,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学习舞蹈理论知识,提升自己舞蹈肢体展示能力。

语言论文8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舞蹈教学利用舞者自身优美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表演,展现出其所要表达的形象,这的确是一门把艺术与视觉效果融合在一起的多功能型学科。如果单单只靠舞蹈老师几个简单的动作演示,那么是无法完成本学期最终的教学目的的。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在舞蹈课堂中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舞蹈老师必须要科学的应用语言艺术,用自身的肢体动作详细的演示,让学生们多加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活跃舞蹈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们可以熟练的记住舞蹈动作,最终才能够提高舞蹈的教学效率和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一、舞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重要意义

  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传达信息都是离不开语言的。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提高舞蹈动作的熟练度,传播舞蹈知识等,与专业的艺术教学语言都是不可分割的,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没有办法取代其重要位置。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来说,教学语言是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们的关键“中介者”,同时它还可以有利于老师发挥出更富有创意的语言能力。老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好坏直接影响到舞蹈课堂中教学语言的感染性,生动性以及吸引力等。语言作为一门极富有内涵的'学问,即便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一,但教学语言表达却能够全面的体现出一个舞蹈老师的内涵文化修养和外在。教学语言艺术的好与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而且与学生们的综合舞蹈素质密切相关。

  二、舞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

  1.科学性

  老师需要通过精炼的教学语言和严苛的教学训练,使学生们能够尽快的熟悉舞蹈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舞蹈动作完成得更加美丽、协调。同时,老师在亲身示范舞蹈动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把动作做到十分的规范,还要对舞蹈动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既能够提高学生舞蹈动作的熟练度,又可以增强系统教学的严谨与科学。

  2.情感性

  舞蹈教学是一种极富有感染力和和生动性的教学形式。因此,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对舞蹈动作进行详细的解释,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满怀激情的用语言来表达舞蹈的整体思想和内涵。使学生们能够积极的融入到舞蹈课堂中,准确把握舞蹈的思想与核心,最终能够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3.形象性

  不同的学习方法适合的舞蹈教学内容也是不尽相同的。学习文化,一种是从书本上获取,另一种是从以往的社会经验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获取。而学习舞蹈却与学习文化知识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不仅需要学生在了解舞蹈内容的同时还要做出对应的舞蹈动作。因而,这就需要老师把舞蹈中一些比较抽象的点,用自己生动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还要对舞蹈动作进行详细、全面的解释,规范学生的舞蹈动作。因此,老师要多使用生活中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东西,作为舞蹈动作的参考对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生肢体动作和思想一致全面统一的目的。

  4.色彩性

  不论老师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方式,都必须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使学生能够在舞蹈课堂中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爱。在学习舞蹈的时候,老师必须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能训练,比如,肢体柔韧度等,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意志力和耐心。当有学生坚持不下去或者想要放弃的时候,老师要及时的、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开导,学会照顾和关爱学生,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提高其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其克服自我,走向成功。

  三、舞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应用策略

  1.清晰准确

  舞蹈这门学科有着非常多的专业语言和词语。因此老师在舞蹈教学的课堂中必须要准确的表达出舞蹈思想,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把握舞蹈知识,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理解错误,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滑,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准确掌握舞蹈的每一个专业术语,通过自己准确生动的肢体表达和语言表达,使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舞蹈的内容,提高学生们的舞蹈技能。

  2.有情感

  舞蹈是通过人的肢体行为表达出来的。因此,老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感情的表达出每一个舞蹈动作,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打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快速进入到舞蹈学习中。

  3.生动有趣

  老师在传授舞蹈知识的时候,可以把生活中一些平常的事物作为舞蹈动作的比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舞蹈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展开的,使学生能够把生活和舞蹈联系在一起,把舞蹈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使舞蹈变得生动有趣,减轻学生内心的压力,从而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优美的肢体动作语言表达出舞蹈的精髓和思想。

  4.充满激励

  为了充分提高孩子们对于舞蹈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舞蹈教学课堂上必须要合理准确的使用舞蹈语言,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才能够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加显著。

  四、结语

  通过对舞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全面分析和探索,不仅使舞蹈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简单,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所以,舞蹈老师既要有充分的舞蹈理论知识,又要对舞蹈教学中的语言进行高度重视,有效的提高舞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成效。

语言论文9

  1 导言

  语言学是一个悠久的学科门类,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涵盖各个语种的学科大类,各国的通用语言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内容体系,渐渐地融入到语言学的大家族中,丰富和完善了语言学发展的模式和框架。对于英语语言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初期,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英语已经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对英语语言的历史发展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对英语语言学及英语发展现状的全面了解。

  2 语言学的概念

  语言就广义而言,是一套共同采用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符号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传递。严格来说,语言是指人类沟通所使用的语言———自然语言。一般人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语言能力,语言的目的是交流观念、意见、思想等。语言学就是从人类研究语言分类与规则而发展出来的,是研究与所有人类语言发展有关的一门学术科目。传统上,语言学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但是现在语言学越来越独立了。广义的语言学应该是包括每一种人类社会语言的语言学,它研究句法和词语等语言的描述,也研究语言的发展史。每种语言都有其各自的特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类社会各个语种的语言学都具有其共性,即语言的交际性和社会性。所以,在我们研究任何一种语言科学时,都要先明确几个关键因素。首先,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离开了思维的语言或者离开了语言的思维都是不存在的。其次,语言的生命力在于语言具有社会交际性,离开了社会交际性,语言便不复存在。第三,语言是很多艺术创作的基础,如文学和戏剧。在文学或者喜剧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一个既现实又完全新鲜的语言。最后,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都是和语言教育相生相伴的,二者互相交融,共同发展。

  3 英语语言学的起源因素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所研究的英语语言学都是广义层面上的语言学,是涉及每一语种的语言学。在当下的语言研究领域中,所谓的英语语言学研究主要是关于现代语言知识的研究,现代语言学的诞生时间是20世纪,在此之前也有一些人展开对语言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可能是零散的,但是由此可以说明,人类对于语言的研究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了。英语语言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那个时代各个文学巨匠诞生,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了欧洲历史文化进程的发展。它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开始于意大利,后来传播到整个欧洲。相对于现代英语语言学,文艺复兴相当于比较复古、传统的学问,其语言研究形式过于拘泥框架,它可以称之为文艺复兴时代的语言学。文艺复兴时期,各个科学巨匠诞生对于当时的文学艺术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其凭借自身的天赋与勤奋,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发展,其对于英语语言文学的发展体现在文学戏剧领域。莎士比亚追求文学的技巧性与灵性,其通过对人物的精妙描述,来表现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情,当时各个语言层次的人们喜好文学戏剧语言,而莎士比亚恰恰具备适应当时社会风气的语言气质,他的作品无不显示,他对社会语言心理及其社会心理语言的阐述。纵观历史潮流,任何体系的语言学流派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层面的知识,在英语语言学的过渡发展阶段,文艺复兴为英语语言学体系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后英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又大大推动了其经济的发展,这包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实际上,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是由机械改革开始的,也就是工业机器设备所引起的技术革命。这些经济层面、政治层面的结合,让英国开始了最原始的积累,进行了殖民主义的扩张。在这次潮流的引导下,英国的殖民地遍布世界。为了继续强化经济、政治上的大国地位,英国需要以其独具特征的文化加强地位。于是就进行了英国语言的强化,使其成为殖民地的语言。由于英国的强力推广,英语就成了其殖民地的普遍流行英语,也就形成了国际语言沟通的地位。

  4 英语语言学体系的渐趋健全

  要具体地陈述英国语言学的普遍性,就要先阐述其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可以说成是其起源的特点。18世纪的英语语言学还是寄托于当时的启蒙运动文学影响下。这就是其是启蒙运动文化特色的一种展现,当时其并没有从启蒙运动文化种类中独立出去,也即是没有形成其自己完善的价值体系及其应用学派。在此基础上,19世纪的英语语言学得到大力发展,这归功于当时浪漫主义学派及其各种学派的发展,这些文化学派的发展,让英语语言更加的.社会化,保证其英语语言的凝练性,这小小的英语语言保证了语言的社会性、文化性、政治性。其语言的作用与对社会的影响相互促进,大大推动了英语言文化的开展。在这些文化大家的影响下,英语言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很多的英语表达形式被淘汰。这一系列的英语文学表达艺术,都表明了英语语言学与当时英国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在此前提下,语言学得到了极大的推广,语言学因此划分为纯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大大推动了英语语言学的发展。20世纪后英语已经是影响范围颇大的国际语言交流工具,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其以一系列的优势,占据了国际交际语言的首席地位。甚至各国国家的教育体制都将英语列为教育改革的语言必修科目,这某种程度上,显示了英国与当时世界文化、政治、经济等的密切地位,也显示了英语的国际化、健全化。

  5 英语语言的发展

  5.1 英语语言的全球化发展

  英语全球化的进程要归功于英国的殖民扩张。英语原本是不列颠的本土语言,伴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使用英语的国家和地方也逐渐增加。英国出于扩张的需要,强行在殖民地国家推广英语,随着英国“日不落”国家的扩张,英语在全球的使用量逐渐的增加。但是,英语发展成为国际语言,最大的动力却是来源于美国。二战后,美国确立了全球霸权地位,它的政治、經济、军事、科技力量是英语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的根本原因。20世纪以来,随着美国的进一步的强大,进一步推进了英语全球化的进程,将英语在全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英语逐渐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使用的人员也在逐渐的增加,范围也在逐渐的扩大。在英语成为国际语言的过程中,第一阶段,英语也只是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英语国家使用。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英语伴随着英国人一同离开欧洲大陆,走向了世界。第二个阶段,是英语逐渐发展的阶段,在19世纪前后,英国殖民地的面积远远大于本土面积,为了满足扩张需求,英语在殖民度迅速发展,这是英语主导地位确立的第一步。随着英国殖民地的不断扩张,使用英语的人数远远超过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群,为英语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随着使用英语的人逐渐增加,英语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影响力迅速加强,为了和英美等国家进行更多的合作,许多国家开始主动接受英语,英语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通用语言。

  5.2 英语语言的多极化发展

  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虽然有着无法撼动的强势地位,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会心甘情愿地将英语作为本国的官方语言,加上当前英语早已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英语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英语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平民的英语和皇室的英语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各个地方的英语也明显打上了本地区的烙印。另外,类似于中国的方言,英语本身由于地域不同造成的发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是在英国本土也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发音。BBC和剑桥英语都有不同的使用人群。很多国家的地方英语日渐强势,正在或将要成为英语中的一极。

  6 结论

  综上所述,英语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初期的“莎士比亚”英语文学戏剧形式,经过19世纪中期的发展再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并获得充足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语言科学的发展不断深人,其细化的程度逐渐加深,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这些都导致英语语言学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啊。

  参考文献

  [1] 李子青.英语语言学的研究与发展[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xx,(4):30-33.

  [2] 周颖.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语言问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3).

  [3] 李红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本科《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的启示[J].华章,20xx,(12).

语言论文10

  【摘要】

  汉语言文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随着时代地不断发展和变化,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理念也应该得到适时地更新。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使职业高中汉语言文学教学得到更好地发展,就要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进行适时地更新。本文就针对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地不断深入,在职业高中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为了使其得到更好地发展,就要顺应新课改教学理念,针对职业高中教学现状,全面进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结构,进而更好地传承我国悠久的经典文学。

  二、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在职业高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进行全面地改革创新,就要针对目前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综合素养这几个主要方面的分析,进而找到教学改革的方法。

  1.教学模式陈旧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和阻碍。现阶段,在职业高中的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因此,很多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都不够积极。并且,陈旧的教学模式以及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也是十分不利地。

  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全面地否定。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汉语言文学属于我国经典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为了使其得到更好地传承,那么,就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够高最后,汉语言教师整体的素质不够高,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理念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在进行授课时缺少语言的趣味性,不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不高。那么,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都不是有利地。

  三、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

  综上所述,目前在职业高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师的整体素质也不够高。那么,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就要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结构;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使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1]。

  1.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结构首先,针对于教学模式的陈旧,就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根据时代的发展,结合新课改教学的重要理念,进行全面地教学模式创新。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就要针对课程体现进行创新。同时,还需要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而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改革,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中,还要适当地进行教学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在汉语言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文学素养得到不断地提高。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结构,使汉语言文学知识得到更好地传承,并且,通过创新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好地发展[2]。

  2.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其次,针对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就要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中,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还要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有效地改变学生目前的学生状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点,可以运用不一样的教学手段,进而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内在潜力。进而使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3]。3.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针对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就要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的综合素养对教学水平其到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地教育,那么,就要重视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学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培训、演讲、讲座等多样化的文学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进而使教师得到锻炼,使其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高。

  四、总结

  由此可见,现阶段在职业高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师素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使职业高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得到全面地改革创新,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完善教学结合;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罗发香.浅析如何提升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J/OL].中国培训,20xx,(16):190.

  [2]姚锦莲.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xx.

  [3]张立杰.职技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专业分型培养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xx.

语言论文11

  关键词:

  英语 性别 差异 原因

  摘要:

  性别差异与语言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从影响语言变化的性别因素来探求男性和女性在英语语言表现方面存在的语音语调、词汇、句法、话语模式、交际等差异,并探究产生这些差异的心理、生理、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以期望对自己的言语交际起指导作用。

  一、引言

  性别差异与语言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近年来,在国内诸多文献中,能够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具体原因分析得非常详细和透彻地还比较少。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求男性和女性在使用英语时所产生的各个方面的差异,并深入探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语言变异与变化的定义及原因

  语言变异是指在语言的使用和发展过程中,语言在发音、语法、词汇、语体、语言风格或语言的表达层次上,在语言的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和变异。语言变化是在语言变异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尽管它们不一定要在同一时期内出现。

  研究产生语言变化的原因,是语言学家们十分关注的对象。“语言变化是很正常和自然的,并且最终也是不可避免的。内部因素对语言变化的影响源于所有语言经历的这个自然的过程”(Mayer,20xx)也就是说语言变化是所有语言系统都要经历的一个很自然的和普遍的过程,并不是一种特殊的罕见现象。而引起语言变异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Holmes(1996,张廷国&郝树壮,20xx))曾列举了下列社会因素:即参与者(Participant)、场景(setting)、话题(topic)、身份(status)、言语功能(function)、性别(sex)、年龄(age)和社会阶层(socialclass)等。

  三、社会因素中的性别因素与语言变化

  Lakoff(1975)以及许多社会语言学家都认为,语言上的性别差异反映出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被期望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谈话过程中有不同表现,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人。一般而言,非标准语言形式与社会地位低下相联系,而标准语言形式则是社会声望极高的象征。同时地位-权势研究则表明女性和男性相比往往被赋予更低的权势和地位,女性只好通过使用有威信的语言形式来强调自己的权威和地位从而获得尊重(Labov,20xx)

  四、性别差异在英语中的具体表现

  研究不断表明男性和女性有很多明显不同的社会表现行为,特别是在他们讲话或对话中。

  (一)语言性别差异在语音语调层面上的体现

  英美国家男性和女性的语言表现差异在语音层面上表现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

  1、男女的音质差异十分明显,相对而言,鼻化元音多为男性使用(Shuy1967;Austin1965,引自杨永林20xx)。比较常见的例子是在读诸如swimming,running,reading等词的-ing时,男性通常读作[in],女性一般都读成标准的[i]。男性经常把在浊辅音、元音和部分摩擦音后的-ing发成[in]。英美语言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

  2、在语调方面,一般来说,女性说话多用升调,语调变化多并富有表现力,而相对来说,男性讲话时多用降调,语调变化少。另外,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常使用逆序重音,即男性常把最高音调放在最重要单词上,而女性常把最低音调放在最重要的单词上。(Lakoff,1975)

  (二)语言性别差异在词汇层面上的体现

  英语中语言性别差异在词汇层面上的体现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1、女性喜欢用强势语,这是女性英语的一个显著特征。耶斯帕森(1922,引自杨永林20xx)说,英语中女性喜欢用下列表达方式:Heissocharming!Itissolovely!Thankyousomuch!Doyouknowthatyoulooksuchaduckthisafternoon?相比较而言,男性比较喜欢用表示愤怒和攻击性的词语(Kinney,Smith&Donzella20xx,引自陈忠祥)

  2、语言学家Lakoff认为女性和男性在使用形容词,副词,色彩词等词汇时有很明显的不同。在英语色彩词的使用上,女性比男性往往更能准确和精细地描述色彩词语。女性善于区分不同的颜色。如mauve(紫红色),beige(米色),lavender(淡紫色),magenta(洋红色)等颜色词是女性专用词,男性很少使用。

  3、在感叹词的使用上,男女也有差别。如男性喜欢用damn,shit,hell等词,而女性则使用ohdear,fudge,mygoodness等词。莱考夫(Lakoff1973)声称,下列两句中出现的不同感叹词形式,足以证明在感叹词的使用上,是男女有别的:

  Female:Oh,dear,you’veputthepeanutbutterintherefrigeratoragain.

  Male:Shit,you’veputthepeanutbutterintherefrigeratoragain.

  另外,变更话题时男性多用感叹词“Hey!”“Oh!”“Listen!”,而女性用and,but,however等连词(姜玲玲,20xx)。

  4、性别在英语俚语俗语的创造和使用上,也有不同表现。俚语分为咒语,粗俗语和行话。绝大多数情况下,俗语俚语、脏话粗语、黄色玩笑均为男子话语专利,女性很少使用,她们倾向于委婉礼貌的说法(Jespersen,1922;引自LiXi,20xx)。 (三)语言性别差异在句法层面上的体现

  1、女性喜欢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式,如:经常采用Tremendously,desperately,terrifically之类的词语,表示强调夸张语气的用法。例如:Howtremendouslyinteresting!Heisdesperatelyanxiousto…Hewasaterrificallygentleperson!而男性却常用:It‘stheshit!Thatsonofabitch!

  2、女性不仅喜欢使用像darling,divine之类的形容词,她们也善于在话语中采用诸如:Icouldjustscream,Inearlyfainted,Idiedlaughing这样一些带有典型女子特征的句式表达。

  3、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女性语言中的礼貌成分和恭维话更多,男性更多的使用祈使句和命令句发出表示请求或命令,“Openthedoor!句式结构较直接;女性则喜欢用带有情态动词的句子间接发出请求,句式结构迂回婉转,如“Couldyouopenthedoorforme?”,另外,女性善于反义疑问句,因为反问疑问句的句子功能介乎于直陈说法和一般疑问句之间,所表达的语气较前者弱,比后者强,合适女性的心理特征。Lakoff认为这是因为女性在社会上常缺乏自信,不像男性使用时所表达的交际功能是对信息的确认(骆越红,20xx)。总的来说,女性语言表现在句法层面上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语气较委婉和模糊。男性语言更直接、更肯定。

  (四)语言性别差异在话语模式上的体现

  1、不同于男性的是,女性更为经常地采用Thisisreallyinteresting!之类的评述语句,作为引起对方的注意,以便引入话题的一种策略和手段。

  2、在维持话题方面,男女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般来说,男性很少对女性话语伙伴的言语内容作出积极反馈。与此对比的是,女性在倾听对方话语内容的同时,经常发出umhumm,uh,huh,yeah,oh之类的反馈信息来维持话题。相比之下,男性在交谈中常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倾向于由自己来控制话题的选择与说话的机会,不肯轻易向别人让出发言权,而且说话的声音比较大,有时还会在话语中贬低女性。

  3、莱考夫断言,美国文化里有以一种独特的女性英语文体形式,其具体表现可概括为:委婉文雅;含蓄客气;语气游移;内容细琐。

  五、结语

  社会语言学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不但丰富了语言学的内容,而且也为新时期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具体来说,社会语言学所谓“性别模式”的讨论,实际上牵涉到说话人因性别差异而引发的对不同语言变体形式和表达方法上的选择。通过研究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男女在语言能力发展方面的异同,也有益于指导人们的交际活动,使交际言语更趋于得体恰当。

  参考文献:

  [1]Lakoff,R.Languageandwomen’splace:languageandsociety,1973.

  [2]WilliamLabov,Principlesoflinguisticchange:socialfactors[M].PekingUniversityPress,20xx.

  [3]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

语言论文12

  一、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设意义

  作为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第二课堂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培养阵地。第二课堂不仅有利于常规实践教学走出困境,也有利于师生在学术上的创新。第二课堂中的学术第二课堂是研究型高校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提升各方面创新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可以让他们产生对学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追求,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创新素质。深化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能促进应用性本科高校自身的发展。其一,有益于完善保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其二,有利于提高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课外竞赛活动、科研活动等,取得一定的成果。通过合法途径,与社会合作,创造价值。其三,有益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深化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第二课堂的学生若能在充分掌握第一课堂,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它将适应社会的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满足率。

  二、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方案设想

  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主要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即保障机制、具体操作和考核评价机制。其中保障机制是具体操作、考核评价机制得以进行的重要基础,而考核评价机制是对具体操作效果的检测。

  (一)保障机制———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教师、学生和学校是保障机制中的`三个重要元素,为了促使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的顺利有效进行,首先要使得这三个元素发挥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作用。教师在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鉴于以往的不足,应当先对其进行严格的培训。由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向教师传达第二课堂的性质、目的、重要性、方法等的解读,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之有总体把握。并对第二课堂的评价考核机制进行介绍,使教师心中有数。然后由培训的教师写一个心得体会,并做一份初步的计划书。之后,由所在的部门进行动员,检查实行效果。再统一向学校汇报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第二课堂建设中,应当发挥积极主动性,以下几点尤其重要。其一,发挥老教师指导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由年轻教师亲身向老教师取经学习。其二,第二课堂的老师可以借助多种途径,向校内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家、同行咨询,以期获得指导。其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在第二课堂中,要不断地补缺补漏。其四,在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中,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之协助自己。教师可选择若干个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师助理,一方面有益于使教师助理得到训练,另一方面由教师助理帮助其他学生助理发展,建立“教师-教师助理-学生助理”的相互协助关系。学生是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中的主体。以往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的学生良莠不齐,影响了实施效果。因此,在深化建设中,尤其要把严入口和出口。有研究者为了考察学生接受第二课堂教育的必要性,用“热情”作为指标来表征其参与第二课堂的主观愿望,将学生大致分为四类:中心型、自转型、公转型、边缘型。其中,中心型是典型的精英类型,自转型是另类的精英类型,公转型是积极的后进类型,而边缘型则是消极的后进类型。边缘型是“在基本素质和能力上有明显不足,但又因性格自卑、自闭或自暴自弃等原因不能有意识地通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加以弥补。他们本是最应该补充‘素质营养’的一群人,却又偏偏对鲜美的‘素质大餐’视若不见弃之不顾。”边缘型的学生不仅缺少能力,而且又消极不学,因此不能让其通过第二课堂的检测,这样才能保证第二课堂的质量。与之相对应,在选取学生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时,也要把好入口。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择优录取。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选择:其一,考察学生的动机。除了为了获得学分和创新性学分等之外,考察他们是否对第二课堂感兴趣,今后的计划和目标为何。其二,重点考察他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三,考察他们的创新综合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等能力。三方面都通过考核者,可以进入第二课堂。学校相关部门,包括团委、学工部、教务处、科研处,以及文学院(中文系)等部门,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其一,以上各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先考察后投入的策略,即:在汉语言文学第二课堂建设一段时间后,对建设的情况进行初步评估考核,根据效果确定是否有必要建立创新基地,是否有必要提供相应的硬件措施,以及确定建立多少创新基地和硬件措施的事宜。其二,可以采用先设定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等项目,规定完成时间和参与人数,由学生负责申请和老师帮助指导的方式。在完成之后,同样可以采用先进行初步评估考核,根据效果确定,设立多少个创新基金申报和立项项目的事宜。至于评价考核制度,见后面分析。以上从三个方面谈及了保障机制,它们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缺少任何一方,第二课堂深化建设将无法顺利有序进行。

  (二)深化建设的专业化、定期化、层次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的深化建设,为了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走专业化、定期化、层次化的路线。所谓专业化是指课堂活动内容跟汉语言文学专业紧密联系,师生也几乎是本专业的学生。他们在经过第一课堂的教学之后,有着较为坚实的教学经验、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有必要进入第二课堂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当对想要进入第二课堂的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考核。定期化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进行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需要常规化,确保建立起长期活动机制,但不可以牺牲第一课堂为代价。有些师生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用于第二课堂,而忽视第一课堂,这是不可取的。他们应当认识到第一课堂的第一性,第二课堂的第二性,在完成第一课堂活动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第二课堂活动,这样才可以确保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质量。层次化是指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形式、目标等,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大致分为语言类、文学类、其他类三大类。以文学类为例,或许可将其内容大致分为三小类:文体活动类(基础型),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类(扩展型),科研类(研究型)三大类。再将文体活动类分为三大模块:古典文学、近现当代文学、近现当代文学文体及其赏析三大模块。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类分为三大模块:古典文学、近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体朗诵与创作三大模块。将科研类分为三大模块:古代文学、近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研究三大模块。学生在选择这三大类的模块中,需要逐级选择,先选择文体活动类,最后选择科研类。而且在选择某一类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连贯性。比如说,选择了古典诗歌及其赏析模块,接下来必须选择古典诗歌朗诵与创作模块,最后选择古典诗歌研究模块。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文体特点、发展脉络、朗诵和创作、研究,有了一个系统的掌握。比起随意选取门类和模块来说,显然系统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

  (三)完善评价考核机制

  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的评价考核机制,是第二课堂深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涉及到对学生、老师、文学院或中文系的评价考核。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可以采用学分制,包括常规学分制和创新学分制。一般高校规定,常规学分至少为8分,其中必修类为2分,选修类为6分。选修类又可分为:文体活动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类,科研类三大类,每类选择一个小模块,每个小模块2分,且所选的小模块必须成一系统。而创新学分必须获得2分以上。可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第二课堂能获得创新学分的活动分为:作品朗诵和创作、论文和著作发表、竞赛三大类。根据级别,规定院级为1分,校级为2分,省级为3分,国家级(包括中文核心期刊)为4分。学校和教师根据常规学分和创新学分的获得情况,评出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等级别,并颁发相应的证书和给予相应的奖励,也可以作为奖学金评选的重要依据。其中不及格是指只要所取得的常规学分和创新学分中,其中有一项少于最低分数。及格是指常规学分和创新学分都达到最低分数。良好是指在达到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常规学分超出2分,而创新学分超出1分。优秀是指在良好的基础上,常规学分超出了2分及以上,而创新学分超出1分及以上。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可以采取与工作量和评聘评优等相挂钩的方式。将第二课堂的工作量作为教学工作量的一部分,可以减少教师在第一课堂中的工作负担。另外,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第二课堂中的指导效果,由学生和学校对其定期评价和考核,就考核情况,作为评优、评职称、升迁,以及对外交流与学习的依据。教务处、文学院或中文系也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设立评选“优秀第二课堂工作者”的活动。对教师所在的文学院或中文系进行的评价考核,学校也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要求文学院或中文系每年完成多少工作量,也可以设立评选“优秀第二课堂工作单位”的活动,激发文学院或中文系的积极性和热情。需要指出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的深化建设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急功近利,而扭曲自身的学科专业性质,不可盲目冒进,不可盲目跟从。

语言论文13

  当代著名雕塑家何力平被业界称为鬼才,其雕塑风格极具地域性。他的城市雕塑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雕塑的公共性展示,雕塑完全融合在环境中,自然和谐,却又点亮环境,凸显环境主题。何力平主持设计的城市雕塑既有共同的原则,又有不同的要求,每件作品都有自身的亮点和创新,从造型语言运用到构图选取,从建筑与雕塑的结合到雕塑对山体的开拓,传统语言与现代形式碰撞,使得何力平的城市雕塑作品既现代又不失底蕴。

  一、将雕塑融入建筑

  深圳海王大厦这件雕塑是何力平于1991开始创作设计,雕塑的整体设计理念之独特和施工难度之高在国内罕见,试想长达几十米的雕塑横穿大厦中央,这种构想不是一般人敢涉及的,何力平这件城市雕塑做到雕塑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在雕塑和建筑的造型、色彩、尺寸比例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分析,而且这件雕塑的设计制作是与建筑的设计建造同步进行,也就是说雕塑家很早就介入到整体的规划设计中,做到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是一般城市雕塑建设所不能及的,大部分的城市雕塑都是在现有的环境中,或者在已经被规划设计好的环境中进行设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雕塑家是被动的,降低了城市雕塑创作设计成功的可能性。

  1.巨型雕塑斜穿建筑的构图

  雕塑与建筑的结合从古至今都存在,起初雕塑是作为建筑的装饰构件进行运用设计,雕塑与建筑存在同一个公共空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当今城市雕塑建设中,建筑与城市雕塑的关系普遍存在的状态是既相互牵制又相互独立,一般建筑都是作为雕塑的背景因素纳入到创作设计的过程中,通常城市雕塑摆放的位置是在建筑前方或者周边广场。因此在形体结合和构图方面,建筑与雕塑基本上没有直接接触,相对分离。但在古代建筑与雕塑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甚至建筑上没有了雕塑存在称不上建筑艺术,何力平在这里对雕塑跟建筑的构图选择,其实也传承了古代雕塑跟建筑结合的传统。古代建筑上的雕塑装饰,虽然数量上繁多,但是都是统一于建筑整体外观造型设计中,很少有雕塑去突破建筑轮廓,而占据视觉焦点的位置。何力平在这件作品中就对传统的建筑与雕塑的关系做到了既继承又有突破,继承了雕塑作为建筑装饰一部分的存在传统,突破了建筑与雕塑的传统构图。何力平在这里将雕塑在建筑中的地位提升,采取了雕塑斜穿建筑的构图方式,这种构思是十分罕见的,因为这样做的实施难度相当大,何力平选择这种构图得以成功实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进入工程项目比较早,做到了建筑设计师和雕塑家良好的合作协商,早在海王大厦刚开始设计时,何力平就已经进入到整个建筑设计团队与建筑师们做了充分全面的交流,这样就摆脱了雕塑家被动的局面;其次,海王集团对雕塑家创新的认可,作为甲方没有过多地干涉雕塑家的设计思路,对雕塑家做到充分的放权,这是雕塑家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2.写意雕塑处理手法与几何化现代建筑的对比

  在海王大厦雕塑的造型语言上,何力平选择了写意的手法,选择这种意象表现手法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由于雕塑所处的`位置较高,很多雕塑细节很难被观察到,所以选择写实手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会显得雕塑小气;而写意雕塑的选取做到了整体趋势张力展现,与雕塑所处高空位置相匹配。其次,海王大厦整体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几何化现代特点,因此雕塑写意造型语言的意象性因素恰好与建筑几何抽象性因素相协调;如果运用写实手法就与几何建筑风格格格不入,要是运用纯抽象几何手法就与建筑融为一体,而无法凸显雕塑点名建筑主题的意义。最后,雕塑体现的是海王寻海的瞬间动作,整体雕塑穿插建筑,犹如海王穿越大海一样,所以雕塑造型气势要与海王大厦的建筑气势相吻合,写意雕塑以形写神的特点能很好凸显海王骑马穿越海洋的强大威慑力。从这三点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何力平海王大厦雕塑写意造型语言与几何化现代建筑语言相结合,整体效果既突出主题又形式统一。

  3.雕塑着色与建筑外观色彩的结合

  海王大厦雕塑着色与大厦外观颜色对比明显,雕塑选用了传统铸铜着色的方法,所呈现的效果表面泛有氧化过后的铜绿,看上去雕塑有着历史厚重感和力量感。而建筑本身的玻璃幕墙映射蓝天,呈现出大海的碧蓝效果。这样强烈对比下产生的视觉印象的可能性有:第一,海王作为历史人物,这种铸铜效果加深其历史感,跟现代大厦蓝色玻璃幕墙的对照,形成的视觉感就是一幅历史穿越现代的画面;第二,雕塑主题是海王寻海,大厦的蓝色玻璃幕墙犹如碧蓝大海一般,海王雕塑本身的厚重色彩在大厦颜色的衬托下彰显气势,生动地描绘了海王手持三叉戟驾马车穿越大海的宏大场景。

  4.流线式造型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整个海王雕塑长达几十米,呈现的趋势是往斜上方穿越建筑的指向,这与建筑笔直的上升流线是统一中带有对比。统一在都是向上,海王往斜上穿越海洋,表现一种寻海精神的向上、力量的向上,与建筑造型的向上是统一的;对比在建筑的墙面是垂直的,而海王雕塑打破了这种垂直感,接近横向地穿过整个垂直建筑,视觉上是聚焦的,给建筑增添生机活力。这样分析下来,笔者认为雕塑的整体流行设计实现了视觉上的对比,精神上的统一。另外这种造型设计的采用也是考虑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因雕塑所处位置较高,又是穿插于建筑之上,故要考虑其安全性,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变化莫测,所以在这里采用这种流线式造型设计可以减弱风的阻力和雨水的沉积。

  5.雕塑材质与位置因素的协调

  海王雕塑处于大厦十三层楼高处,位置较高且又是突出在建筑体以外,因此安装雕塑的牢固性和安全性显得极为重要。这样的高度再加上这样的穿插构图,必须要考虑雕塑本身的重量和建筑墙体的承载力。设计之初雕塑预想是采用铸铜工艺并尽量减少雕塑裸露在建筑之外的面积,但由于铸铜的材质重量过重,恐建筑无法承受这样大的外张重力,因此何力平在与建筑师和结构专家协商后,对雕塑材质做出了调整。首先,铸铜的材质质量高,可以保存的年月更久远,每个雕塑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永存于世,所以这是调整原因之一;其次,除了铸铜以外没有更好的材质可以既完全实现最初泥塑效果又可以保存更持久,所以在材质选择上只有降低一下对效果的要求。在这里何力平就选择了锻铜工艺,锻铜较铸铜来说铜的厚度较薄,这样雕塑的整体重量就减少了很多,减轻了建筑的承重力,但是也无形中增加了制作和施工难度。制作上来讲锻铜要分段敲制,最后再焊接成整体,这样就增加了组装的难度,这是其一;再有锻铜无法完全复制泥稿效果,因此在敲制完成以后,雕塑家要增加人手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在铜表面做文章就不像在泥巴上那么容易了,这是其二;最后在此之前我们分析过铸铜色彩效果的优越性,在原本铸铜工艺后做色彩效果相对容易,但是锻铜后再想做铸铜效果就比较难,何力平为了达到视觉上的完美,还是坚持做了铸铜效果,于是专门请了国外的着色专家来一起完成最后的色彩效果。

  二、让雕塑变成建筑

  鬼王石刻是何力平在1996年创作设计的大型摩崖雕塑,其规模尺寸之大,造型特征之奇,使得这件作品获得了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最大摩崖石刻造像”的荣誉。这件雕塑是以丰都鬼文化为背景来创作的,何力平通过对山体的开凿来诠释对鬼文化的认识:远观一个高达上百米的巨型大鬼的形象凸现在山体石壁之上;近观各式各样的小鬼或是簇拥着大鬼,或是寄大鬼之下的畏惧与尊崇。内容丰富又独特,造型语言鲜明又具有地域特色。

  1.石刻总体造型与山体走势的结合

  鬼王石刻的总体造型根据山体石壁的走势来创作设计,鬼王张牙舞爪地仰面朝天,与山体石壁的陡峭程度和山石挤压的走势保持一致。何力平依石而刻凿鬼王形象,一个张狂乱舞的鬼王形象犹如天然生长在石壁上一般,与山体融为一体。鬼王长达81米的长舌顺应山体向下蜿蜒,将山脚下人们的视线直接引到鬼王凶神恶煞的头部。鬼王的四肢弯曲自如,甩动起舞,形象洒脱自在,左臂上托着喜、怒、哀、乐的冥界四鬼,下面压着世间各种作恶之鬼;右臂擒获着各式各样的妖魔鬼怪,脚底下踩着众多造孽怪兽,在鬼王的肢体间隙里无不充满了依石而刻的小鬼形象。山体石壁的坡度所造成的鬼王的仰面形象,恰巧暗示着鬼王与天叫嚣的气焰,气宇轩昂、不畏天地的鬼王形象使山体陡峭坡面营造的氛围更加浓厚。

  2.互动空间设计在山体雕塑中的实施

  何力平的这件鬼王石刻雕塑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公共雕塑空间中人的参与性程度的提高。人们既可以远观雕塑整体,又可以走入雕塑体内,体会鬼王内部的结构空间。何力平在做架上雕塑创作实践时,就对雕塑的内部空间,也就是他所讲的占有空间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很多雕塑作品中尝试将占有空间打开,以便彰显这部分空间的价值。在鬼王石刻这件大型的摩崖雕塑上,何力平更是凸显了自己对雕塑占有空间的开放欲望。传统意义上雕塑是一个封闭体,这也是雕塑区分于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筑实用且内部空间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参与建筑、体会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走进建筑内部空间,这样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建筑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的全部魅力;当然建筑的外观可以说就是一个雕塑体,它具备雕塑的所有基本特质。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才能将建筑因素引入到雕塑当中呢?当然这是需要前提条件的,首先雕塑必须有足够大的尺度;其次雕塑的题材要具备内部空间开放的可能性;最后雕塑的材质架构要满足内部空间的安全性。因为大型雕塑的内部空间像建筑一样被利用起来的话,那么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人们走入空间内部,体会雕塑内部空间的魅力。换句话说,雕塑的内部空间开放是为了让人们与雕塑之间有更良好的参与互动。鬼王石刻雕塑满足了以上的前提条件,因此何力平大胆在雕塑中引入建筑因素,让人们可以顺应雕塑走势和山体空洞进入鬼王的各个躯体部分进行观赏。通道忽明忽暗,增强了鬼王雕塑的神秘感,只有人们走到鬼王内部才能真正感受到鬼王的巨大力量。

  3.定点爆破技术代替传统石窟开凿技术

  何力平的这件鬼王石刻作品高138米,宽215米,如此巨大的石刻雕塑想在短期内完成,并且达到良好的效果是不可想象的。古代所有大型雕塑的开凿,尤其是石窟雕塑都要耗费数百上千的工匠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夫。但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种工程的实施已经不允许这么长时间的耗费,况且也没有这么多的工匠进行细致的雕琢。现代社会也有现代社会的优越性,因为科技的发展,何力平选择了现代定点爆破的开凿方式来代替传统的方法,当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更多爆破专家的参与才能实现。经过何力平和各位专家的不懈努力,从勘测、立项到施工爆破成功历经两年之久,终于在三万多平方米的山体石壁上活生生地炸出一个鬼王形象,整体构图框架被炸出之后,再加上百名工匠的精心整理雕琢,大型鬼王摩崖石刻才得以又快又好地呈现于世人面前。定点爆破的手法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家语言范畴,这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现代社会下公共艺术创作的新手段。何力平在城市雕塑中大胆采用这种手段成为国内罕见的范例。结语笔者对何力平两件城市雕塑作品的空间造型语言特征分别进行了具体解读,在城市雕塑建设中,不得不考虑的就是雕塑周边环境因素,要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总结等,将环境因素纳入到雕塑设计中去,不然是不可能做出一件好的城市雕塑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雕塑空间中环境空间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在雕塑设计之初,还是在完成安装之后,雕塑形体的外部环境空间是十分重要的。设计之初主要考虑的可能是周边的建筑、风景、道路、景观等,依此来权衡雕塑的尺度、颜色、材质、造型等,也就是说环境空间是最早介入到城市雕塑创作设计之中的。安装之后,所呈现的环境空间会直接影响观者的心理反应,因为从设计之初,雕塑家就在预想雕塑实现安装之后所呈现的雕塑本体占有空间和注入环境空间的关系,要考虑其摆放进环境中后的空间变化,以及可能会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因此在城市雕塑实现安装之后,雕塑本体占用空间以体积外张的方式对周边环境辐射和以形体造型的手段对环境空间进行划分,在这个过程中来验证雕塑占有空间与环境空间的关系是否和谐恰当,来验证雕塑的题材、材质、颜色、尺度、造型等诸多因素在环境中是否能相得益彰。笔者从雕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对何力平城市雕塑风格进行了分析,海王大厦雕塑从整体构图到具体形体塑像,都体现了何力平将雕塑融入建筑的设计理念,为了达到这种完美融入,雕塑的材质、色彩、风格都对建筑语言做到积极的回应。而鬼王石刻这件雕塑作品,尝试将雕塑作为建筑进行空间造型,将雕塑内部空间完全利用起来,让人们如同感受建筑一样来感受雕塑。在两件城市雕塑作品中,何力平十分注重雕塑与自然的关系,做到师法自然、尊重自然、超乎自然,最终达到的目的是让人们看到雕塑时,有一种浑然天成之感。何力平城市雕塑空间造型语言特征主要将雕塑空间始终与建筑空间紧密相连,努力让雕塑与建筑产生和谐共融的关系,而不仅仅是把雕塑作为建筑前的一件摆设,这种积极主动的设计,值得城市雕塑创作者借鉴学习。

语言论文14

  一、我国图书馆汉语言文学专业藏书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我国以往的图书馆藏书实践中,往往是按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而有针对性的购书,造成了图书馆里汉语言文学专业藏书的同质化、单一化较为严重。我国图书馆汉语言文学专业藏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籍体系不够完善。

  以往的实践中,我国图书馆往往是按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而有针对性的购书,而不是针对读者的需求进行购书,这就造成了我国图书馆汉语言文学专业藏书的单一化及片面化,没有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藏书的完整体系,更加不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士进行科学研究以及爱好者进行扩张阅读。

  (二)藏书数量不够均衡。

  按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而有针对性的购书,也会形成图书馆里汉语言文学专业书籍的数量不够均衡,即教学类书籍数量多且借阅有限、非教学类书籍数量稀少且难以寻觅。数量的不够均衡对造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视野狭窄,学生受限于阅读宽度而难以在专业上有更深层次的研究。

  (三)馆际协调不够充分。

  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很对书籍是孤本或出版数量较少,高校的图书馆很难做到所有专业书籍的全面覆盖,因此,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协调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现阶段,我国图书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藏书的馆际协调工作并不充分,馆与馆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进而难以开展全面的相互合作,并不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长远发展。

  二、如何更好的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藏书

  现阶段,我國图书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藏书现状制约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的阅读量,也不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长远发展,解决这一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生进行广泛的调研

  图书馆的根本价值在于其提供文献资源的功能性,图书馆藏书的目的也在于更多的读者进行广泛的阅读。因此,图书馆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藏书应该从对读者的调研入手,分析和满足读者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书籍的不同需求,才能更好的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藏书结构和质量,才能让图书馆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书籍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图书馆指定科学合理的藏书计划

  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本校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色和发展规划,指定科学合理的藏书发展规划,既要针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计划,也应该注重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的扩展阅读,还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长远发展。在制定藏书计划时,高校图书馆应该区分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既要确定长远的发展规模,也应该注重短期内师生阅读需求的.满足,有计划、有步骤的完善本校图书馆里汉语言文学专业藏书结构。

  (三)应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

  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已经应用到所有学科当中,图书馆中汉语言文学藏书也不应例外。应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做大、做强数字图书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藏书的迫切需求。对于重点藏书或孤本、存量稀少的图书等,应用现代的科学数字技术,可以将这些珍贵的图书呈现在更多的读者面前,弥补纸质书存量稀少的不足。对于一些常见的教学类书籍,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减少同质书籍的大量印刷,既有较好的环保效应也可以减少纸质书的馆藏空间,也有利于图书馆更好的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藏书体系。

  综上,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深入发展和广泛推广,图书馆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藏书的工作必须加以重视。而完善图书馆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藏书结构和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是需要图书馆从业人员和高校管理者从规划到执行、从调研到实施的一项复杂且艰难的工作。

语言论文15

  一、保证语言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小学生在刚进入学校的时候,会把教师看作是无所不能的人,他们在这一阶段对老师说的话唯命是从。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他们认为老师是知识的化身,老师所做所说的都是对的,因此可能会在经年累月的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的影响。教师并不是完美无缺点的,在进行教学时可能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如果被学生学习到了就会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以为优秀的教师应该在言传身教的同时充分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并且在自身的专业素质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在教授语文课程时,需要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那么相信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学习相信也会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就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教学难和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能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针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保证语言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小学生在刚进入学校的时候,会把教师看作是无所不能的人,他们在这一阶段对老师说的话唯命是从。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他们认为老师是知识的化身,老师所做所说的都是对的,因此可能会在经年累月的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的影响。教师并不是完美无缺点的,在进行教学时可能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如果被学生学习到了就会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以为优秀的教师应该在言传身教的同时充分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并且在自身的专业素质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在教授语文课程时,需要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在教学时一定要坚持语言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尽量使用标准的书面语言不要出现方言等。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模仿能力都特别强,因此老师需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正确的书写和使用规范语言。

  二、保证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是他们的知识量和语言储备量都远远不及高年级学生,因此,对于很多事物甚至不能清楚的表达,在进行语文学习时由于认识的汉字较少在理解时可能也会产生一些误解和偏差。这也就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难题,并且要求老师积极开动脑筋解决这样的情况。在进行教学时,如果遇到了一些学生比较陌生甚至从未接触过的事物,老师可以将其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图片具有易于理解和形象的特点,即使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接触过,但是凭借图片也能在头脑中对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此外,经过研究表明,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将书本中的文字和图片相结合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给学生讲解“瀑布”这一词汇,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肯定都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亲眼看过,那么这样陌生的词汇教师就可以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逐个解释。相信对于这样新奇的东西,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和被激发学习兴趣的。

  三、教师在教学时要保证语言的生动性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使用一些符合他们理解能力的表达方式。小学生思维活跃,但时也会出现一些比较幼稚的语言和想法,这时,老师要做的不是打击他们发言的积极性,批评他们表达的错误而是更应该鼓励他们发言和积极思考,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提高自身语言的生动性,不能一味死板地给学生讲解,比如在给学生讲故事时应该使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语气再加上适当的表情,这样可以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语言的魅力,长此以往,学生也会被这些生动、质朴的语言吸引,模仿并形成自己的语言。在保证语言的生动性时,教师必须要保证语言的形象和有活力。所谓形象就是老师在讲述故事或描述事物时务必要做到仔细和精确,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一个相应的形象出来。有活力主要是指教师讲述时的语调。语调有抑扬顿挫,不同的语调对于感染学生的情绪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教师也要注意这一方面,尽量保持语言的生动形象、有活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的来说,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把握语文这门课程的特点,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和语言的规范性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此外再加上合理的教学方式和引导方式,相信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篇幅限制,分析得不够深入,略显浅薄,此外,本文提出的上述三个对策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家能给予参考和评价,如有不足请批评指正。

【语言论文】相关文章:

以语言学习为本论文09-04

汉语言文学论文15篇03-19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提纲10-15

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0-15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0-15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论文(精选15篇)04-09

浅析语言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论文04-18

中小学写作教学中语言的养成策略论文08-23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