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数学小论文

时间:2024-08-01 07:14:17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经典)数学小论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小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数学小论文15篇

数学小论文1

  1.做好备课工作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想要实现创新与发展就要坚持从备课的角度上出发,以此来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就要先掌握好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好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与分析来保证教学过程的准确。在备课中教师就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明确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要确立出准确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还要准备好教材,找出其中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完善教学措施。最后,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准备工作。在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活动是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知识经验上来进行的。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难以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就要对学生进行分析,明确学生的动机以及兴趣,以此来创新好教学方法,保证教学的针对性[1]。

  2.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想,且在面对事物时往往有着自己的想法,一些学生并不喜欢学习,所以教师就要适当的引导学生,转变学生对学习的看法,实现学习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来充实数学课堂。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借助运动的图像来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好数学知识,从而产生出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以此来转变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好课堂管理等工作。讲课时也要适当加入趣味性的语言,或是加入故事性的环节,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不单单是数字之间的`组合,同时也是充满乐趣的。最后,教师还要运用好教学语言,保证教学的艺术性,以此来缓解好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课堂教学氛围的和谐性,让学生受到这种学习环境的影响,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2]。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可以说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所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小学五年级阶段中,还增加了小数的加减乘除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相互引导与帮助以此来提高学习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也要做好系统化的讲解工作,帮助学生掌握好各方面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学习的质量[3]。

  4.培养好学生的想象能力

  对于想象力来说,已经成为了知识时代发展下不断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是现代经济竞争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学生在学习组合图形体积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选择典型的图形,通过引导与启发学生,来让学生进行观察与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避免用自己的观点来影响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进行想象,这样才能培养好学生的想象力。只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上来进行思考,才能锻炼好学生的想象力要理解能力,这样也就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5.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接受数学抽象计算、逻辑以及概念是比较难的。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采取实物教学法,通过让学生直接观察几何图形以及物体等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可以形成理性概念,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这种引导教学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从实际需求上出发来保证教学环境的准确,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感知与理解好数学知识[4]。

  6.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占据课堂中的主体,这样也就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加之教师会向学生提出各种任务,这样也就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先转变师生关系,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思考来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影响,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也开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创新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

数学小论文2

  小论文题目:怎样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与过去的教材相比,增加了“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课用来解决数学中具有特殊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同于小学数学知识传授课,也不是一般的数学课外活动。那么,如何上好数学实践课呢?

  1、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活动目标

  实践活动课在总体目标上非常强调联系和综合。具体到一节课,笔者在备课时,首先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明确教学中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拓展的范围,除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外,还注重分析活动的落脚点,考虑到数学活动以什么数学知识为依据,保持其应有的“数学”味,在充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再确定教学目标。

  例如,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本节课中既有统计知识和长方形、正方形知识,又渗透了家校之间的联系。鼻子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儿童的心理需求:双休日我该干什么?什么事情是我双休日最愿意做的?其他小朋友们双休日都在干什么?这可能是三年级小朋友经常会思考的问题。正确引导儿童校外活动,使学生在校外特别是在双休日中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给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2、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优化活动课的课堂效果

  诱发、培养、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在设计上更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能力都有所增强,思维水平有所提高,更使一部分对数学有特别兴趣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有新意,对于一堂实践活动课来说更是如此。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眼前一亮,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来,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愉快和谐气氛中进行的教学,不但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让学生的好胜心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思维活动得到充分的表现。

  3、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自主参与

  素质教育观念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的目标,是衡量一节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之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中有一个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看到这则内容,笔者心底那一股儿时的思绪不由地涌现在眼前。小时候,每当和妈妈手牵手走在阳光下,总会这样说:“妈妈,你看我的影子有多高呀!”有的时候也会这样不高兴地说:“妈妈,我怎么变矮了呢?”当时妈妈总是急于去干活,而无心给笔者说个明白。今天面对这个实践活动内容,那股急于让学生弄清影子的.知识,让学生参与的激情荡漾满怀,于是这个星期天,便给学生留下这份具有探索意义的作业:“阳光的伙伴——变化的影子”。

  课上汇报交流时,学生摩拳擦掌,兴致极高,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都发现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通过自己测量的数据总结出:中午12时,太阳照射下的影子最短;到下午,太阳斜射下的影子越来越长。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地参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与掌握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体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培养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4、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课是以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知识范围,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适时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在创造的过程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

  在学习统计知识时,笔者组织学生参与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家禽和调查同学在各村人数分布情况等实例活动,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活动实践,还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统计的对象和结果的研究分析,感知怎样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从而做出判断。这样,学生在经历简单统计的过程中,既能培养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又能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同时也促使学生进一步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应用数学的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数学问题,只要善于观察、收集具体素材,将实际问题经过综合、概括、抽象之后,设计成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素材,提炼出适合学生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就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促使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知识,还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不仅让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体现了现行的主体性教育思想。通过实践活动的教学,拓宽现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空间,增强数学学习的意义。

  当然,要上好数学活动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探索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才能通过数学活动课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活动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并以此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稳步发展。

数学小论文3

  朗诵比赛结束后,我像往日一样缠着妈妈给我买橘子,没想到,可能妈妈是心情好吧,竟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我和妈妈来到一家水果店前,便直向卖橘子的地方走去,我发现,橘子一斤是1。6元,妈妈买了3斤,本应该付4.8元。卖橘子的叔叔和阿姨一边招呼着其他客人,一边按电子称,漫不经心的说:“你买的橘子要付480元。”妈妈一听,立刻愣住了,周围的人都纷纷议论:“哎呀!谁买这么多橘子啊!”“他(她)能吃的完吗?”当时我也懵了,卖橘子的叔叔一看,觉得也不对,这么一点橘子,怎么值480元啊?正在这时候,卖水果的阿姨哈哈大笑,说:“老公啊,你可真是个马大哈,你看看你,把4。8打成什么数字啦!”我凑进电子称前一看,啊!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叔叔竟然把1。6打成了160,整整扩大到了原数的100倍!叔叔自己不好意思,所以,只收了3元。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想起了一件事:1967年8月23日,科马洛夫一个人驾驶着“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的返航实况。当飞船返回大气层后,科观洛夫无论怎么操作也无法使降落伞打开以减慢飞船的速度。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帮助排除故障,但都无济于事。经请示中央,决定将实况向全国人民公布。电视台的播音员以沉重的语调宣布:“‘联盟一号’飞船由于无法排除故障,不能减速,两小时后将在着陆基地附近坠毁。我们将目睹宇航英雄科马洛夫遇难。科观洛夫的亲人被请到指挥台,指挥中心的首长通知科马洛夫与亲人通话。科马洛夫控制着自己的激动:”首长,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先把这次飞行的情况向您汇报……“。生命在一分一秒中消逝,科马洛夫目光泰然,态度从容,他整整汇报了几分钟。汇报完毕,国家领导人接过话筒宣布:”我代表最高苏维埃向你致以崇高的敬礼,你是苏联的.英雄,人民的好儿子……“当问及科马洛夫有什么要求时,科马洛夫眼含热泪:”谢谢,谢谢最高苏维埃授予我这个光荣称号,我是一名宇航员,为祖国的宇航事业献身我无怨无悔!“ 领导人把话筒递给科马洛夫的老母亲,母亲老泪纵横,心如刀绞,泣不成声。她把话筒递给科马洛夫的妻子。科马洛夫给妻子送来一个调皮而又深情的飞吻。妻子拿着话筒只说了一句话:”亲爱的,我好想你!“就泪如雨下,再也说不出话来了。科马洛夫12岁的女儿接过话筒,泣不成声。科马洛夫微笑着说:”女儿,你要坚强,不要哭。“”我不哭,爸爸,你是苏联的英雄,我是你的女儿,我一定会坚强地生活。“刚毅的科马洛夫不禁落泪了,他叮嘱孩子”要记住这个日子,以后每年的这个日子要到坟前献一朵花,向爸爸汇报学习情部。“

  永别的时刻到了──飞船坠地,电视图象消失。整个苏联一片肃静,人们纷纷走向街头,向着飞船坠毁的地方默默地哀悼。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外公,他一言不发的把我带到了电脑前,给我

  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是否被这悲壮的场面所感染了!”联盟一号“当时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让我们记住这一个小数点所酿成的大悲剧吧!让我们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科学,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吧。

数学小论文4

  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智力游戏,顾名思义,是由七块板组成的,分别是:两个大三角形、两个小三角形、一个中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等,也可以拼成各种人物、动物、桥、房、等等,还可以拼成数字、字母和汉字。

  自从我认识七巧板之后,我就喜欢上了七巧板,因为七巧板给我带来了快乐和思考。我很好奇:“为什么 我自己不用七巧板创造一些东西呢?”说办就办,拿来我的七巧板自创了一个“穿裙子的稻草人”。先是拿那块中等的三角形当帽子;再把一个正方形放在“帽子”的下面当头;然后把平行四边形和一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倒立的等边梯形当手;在那之后,把两个大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平行四边形当裙子;最后,把一个小三角形拼在“裙子”下面当脚。看!这样我的“穿裙子的稻草人”就大功告成了!我不光会用七巧板创造一些东西,还会准确的拼一些数字呢!

  我从拼七巧板知道了: “每个人只要有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你一定可以创造出别出心裁的东西!”只要你喜欢七巧板,也会爱屋及乌的喜欢上了数学,因为数学离不开我们的生活。

数学小论文5

  一天,我和妈妈上街去,看见一个小摊前围满了小孩。好奇的我赶紧走过去,原先摊主设了个可得奖品的游戏。一尺见方的硬纸板上用黑笔画了个“”并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标上1.2.3。……12.1.3.5。等奇数格上放了手表等较贵重的物品。2.4.6。等偶数格上是些不值钱的小贴纸,纸盒正中有枚小指针。参加游戏的小朋友轻轻拨动小指针,它就会转起来,当它停下来时,看停在几号格,然后你再按指针所指的数字往后走相应的格数,这时走到的格子里的.物品就归你了。每玩一次只要付一元钱给摊主即可。

  奇怪,怎样玩的人都只得到小贴纸呢妈妈让我好好想想这中间有什么奥妙。

  我想,小指针可能停在1.3。等奇数上,也有可能停在2.4。等偶数上。但问题的关键是还要往后走与它相同的格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也就是说,一个数加上它本身,结果肯定是偶数。所以不管指针停在奇数还是偶数上,最终得到的偶数的可能是百分之百,而得到奇数的可能性是0。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指针停在奇数“5”号格。这时还应当往后走5格,6.7。……10,好,停在“10”号格上了,假如指针停在偶数“6”号格,再往后走6格,7.8。……12,就停在“12”号格上了。

  所以,不管指针停在哪里,往后再走同样的格数后,所得到的都是偶数,所以小朋友都只得到最便宜的小贴纸,而得到贵重物品的可能性是0。这个摊主肯定能赚钱。

  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小把戏只是运用了某些知识,只要你肯动脑,勤思考,多分析,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你就不会轻易上当了,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数学小论文6

  要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数学感兴趣呢?除了数学本身的魅力之外,我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不惧怕数学,不觉的学习数学有压力,能轻松、快乐的学数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引发猜想、制造矛盾、玩游戏等方式,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引导对话思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边学边玩,边玩边学,感受到数学有趣,数学简单,数学好玩。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是学生玩好数学的基础和前提。下面,是我们几位数学教师通过学习、实践、探究总结出的一些策略。

  1、创设情境、引起冲突、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与疑。”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建立问题与新学内容的“链接”,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利于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例如:故事导入

  (出示小动物郊游图)小朋友,你们看,今天天气很好,小动物们都出来郊游了。小兔子还带着画板呢!瞧瞧它画的多漂亮啊!

  师:看到这幅画,老师有两个问题要问大家,如果小兔子要给云朵的外边框涂成红色,红色边框的总长是指什么呢?(教师将云朵外边框涂成红色,有意识的用鼠标在云朵外边框围一圈)

  生:周长。

  师:对,如果小兔子想给云朵边框内涂成白色,哪么白色的面应该有多大呢?(教师将云朵涂成白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面有关的知识,那就是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师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1:想知道什么是面积?

  生2:想知道面积怎样算?

  生3:想知道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4:想知道面积和周长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很有价值,那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面积?

  (这样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自然引出课题,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数学思维历程,体会不一样的数学成功感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新知识和面对新问题时,个体往往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依据自己原有的认知能力,对新问题给以解释或提出预期的假设。由于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常常报以好奇、猜测的态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对一些未接触的新知识进行猜想,然乎引导学生想办法来证明猜想的正确性,以此来完善他们的知识机构。

  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师:“看来同学们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有关知识都掌握得不错,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决定送一个童话故事给大家,喜欢吗?请看:(多媒体动画情境):狮子大王准备把两块地分给小山羊和小猪猪,一块是长方形,一块是正方形。小猪猪一看,急急忙忙地挑了一块长方形地,然后得意洋洋地对小山羊说:“哈哈,你真笨,我这么胖都比你跑得快,看来我占到便宜拉。”可小山羊却不紧不慢地说:“真的吗?”同学们,你们说小猪猪占到便宜了吗?“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出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

数学小论文7

  摘 要: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提出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主题词:数学 学习兴趣 情境 探索

  “学习成功的真秘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是刺激学生产生积极情感和主动性的最有力的因素。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有直接的关系。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多渠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用多样、趣味、动态等直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材、教案这些静态知识的集合转化为动态信息传递给学生,通过知识内容、讲授方法、语言动作等获得教学效果。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思维活动。笔者认为,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利用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是为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教育,中职数学课教学应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例如笔者在教汽修专业的数学课时,就会应用如下例子来讲解反比例函数,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未来的工作是密不可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某汽车的功率P为一定值,汽车行驶时的速度为V(米/秒)与它所受的牵引力为F(牛)。

  1.这辆车的功率是多少?请写出这一函数的表达式。

  2.当汽车所受牵引力为1200牛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3.如果限定汽车所受牵引力为1200牛,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4.如果限定汽车的速度不超过30米/秒,则F在什么范围内?

  二、动手制作新教具,激发学生做中学的兴趣

  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而数学却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直观的教具外,还应该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感观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学校就在数学课教学中采用了多种趣味教学案例。

  1.例1:把数学课搬到实训室――变抽象为形象,增加趣味性

  (1)“区间表示法”演示大比拼。

  ①制作教具。裁定一些大小适当的正方形硬纸板,在纸板上分别贴上0、1、2、3、4、5、6、7、8、9、-∞、+∞、、、≤、≥、(、)、〔、〕、x、∈等所需数字和符号(每个数字或符号纸板最好准备两个更方便使用)。

  ②分学习小组。7人一组,3组以上较为合适(人数较少的班可以两个班合作)。

  ③第一节课在教室学习区间的定义、表示方法,做相关的练习;第二节课在实训室进行“区间表示法”演示大比拼。两组同学面对面站立,一组同学举着写有数字和字符的纸板组合成x的不等式形式,例如-1x≤1,对面一组同学则举纸板组合出相对应的区间表示,即x∈(-1,1)。依此类推,挑战者与应战者交换角色轮流比拼,采取循环制,并遵循一定的规则。根据学生完成演示所用的时间和准确率计分,最终按分数高低进行排名,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2)基本初等函数图像“真人版”演示。

  ①制作教具:准备两根长绳,用于在地面上标示坐标系。

  ②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8~10人一组较为合适。

  ③第一次课在教室学习6个基本初等函数的相关知识,教师布置复习作业并预告下一次课的安排;第二次课在实训室进行6个基本初等函数图像“真人版”演示。在地面上用两根长绳标示出oxy平面直角坐标系(注意不要忘记标明坐标轴的方向箭头),每个小组抽签决定本组将要演示的函数,然后各组按顺序进行演示。每位学生按照描点法作图的原理,作为图像上的一个点,站在坐标系中摆出函数的图像,图像摆好后由一位同学代表本小组说出该函数的名称、表达式、定义域、性质,遵循一定的规则。按各小组完成的情况计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计入学期总评成绩中。

  2.例2:采用数学竞赛代替期中考试――变换考核方式,增加挑战性

  从学校数学题库中随机抽取竞赛题,组成一至二套试卷,学生3~5人为一个竞赛小组,做好赛前准备。在教学期中检查过程中开展竞赛,并将这次竞赛作为本学期的期中考试。

  3.例3:空间图形创意设计作业――发挥想象力,增加创造性

  (1)第一部分课程。学习多面体(棱柱、棱锥、棱台)的定义、图形、性质、计算公式,作业为按所给尺寸做出三种空间图形的纸质实物模型,并将每个模型的所有相关数据(边长、高、底面积、侧面积、体积)在一个侧面上标明。

  (2)第二部分课程。学习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球)的定义、图形、性质、计算公式。作业要求同上。

  经过反复练习后,学生们熟练掌握了这些空间图形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准备工作已经成熟,教师就可以让他们动手操作了。空间图形创意设计作业的要求是:只能用各种空间几何图形的巧妙组合设计出任意的物体或事物,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力,创意越新奇越好。学生先画出设计图,然后用彩纸做出模型,用2周时间完成。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举办一个展览,通过展览使学生懂得数学无时无刻不在他们身边,并从中得到学习的快乐与启发。这次作业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计入学期总评成绩中。

  在案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动手学习的积极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只有当他的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

  三、转变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激励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教师的单向教学”转向“师生多项互动”,由“以教定学”转向“以学择教”,由知识传授“求全、求深”转向“求基础,求适度”,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一是教师根据专业的需要设计教学目标,引导、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使知识新鲜、实用、易懂,达到学生领悟数学教学内容的目的。

  二是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选择经济、实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结构,抓住学生质疑、辩疑、解疑等关键环节,多角度、多层次地启发学生,形成自我独特的教学模式,实现“德能兼备,知行并举”的办学理念。

  三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如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等。教师教学生证明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我发现解题法,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鼓励学生在成功解决问题后作出总结,整体地理解,不断地梳理头脑中的知识,在复习总结中画出合理的结构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又会推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北荣.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性[M].宁夏教育,1995(11).

  [2]王建华.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的几种类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xx(4).

数学小论文8

  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让学生对数学方法在学习上有所认识,促进对数学知识进一步学习,数学方法是指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使用的方法,是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最直接的表现。在初一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从而让学生对数学思想有一定了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变得紧张起来,在初一数学教学中不论在数学解题思路上,还是学习知识点上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初一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数学思想,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初一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让学生对数学方法在学习上有所认识,促进对数学知识进一步学习,数学方法是指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使用的方法,是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最直接的表现。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数学知识不断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运用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思考,可以自己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了解、理解,学会运用,通过这三个层次学好数学。在初一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加强对学习方法的运用和理解,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扎实学习。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掌握了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同时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课堂知识学习。学生对数学教学中学习方法先是经过教师指导学习,然后在学习过程中的不断练习,逐渐掌握学习方法,最后在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对形成的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进行深一步发展,通过对数学知识中问题的解决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方法

  在教学中将知识内容与图结合起来进行学习,也就是把数学学习点和数学图形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与相关图形紧密的相结合,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图形到数字,再从数字到图形的学习,通过数与形之间的转化学习过程,把一个数学问题用具体的图形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找到解题方法,利用数字和图形结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点,从学生比较困难的学习到很轻松的学习,从教师引导学习到自己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有意识的、灵活的让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根据相应的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和结果之间所存在的一种内在联系,不光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知识之间的关系,还要联系相应的数学图形,从而将数学知识间的关系和图形进行很好地结合,利用这种有效结合来让学生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打开解题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采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起到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图形方面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积极的把这些生活中的数形结合的例子运用到学习上来,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3让学生在知识应用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过程,学生对学习方法从熟悉到多次练习,最后到掌握数学知识,进一步加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加强自生学习能力。数学教师多通过数学练习题来让学生从中对数学思想真正领会,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来锻炼学生具备数学思想。教师长期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有深入的研究,从而使数学教学质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学生能领悟到数学思想的真正含义,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把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结合起来理解,学生有个人的数学分析和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

  总之,为了使初一学生能对数学知识更好的理解,教师要把数学思想融入到数学实际解决问题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从数学例题中发现数学解题方法。教师通过组织数学活动,从活动中掌握了解数学思想的方法,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提高学生数学认知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在讲述不同的数学知识时,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深入透彻的了解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概念,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共同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进行数学方法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让学生更好的学好初一数学。

数学小论文9

  关键词:多媒体,低年级数学教学,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导致一些低年级学生不感兴趣。然而,低年级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集图象、文本、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便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儿童心理特点,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提供形象材料,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尽快以最好的心态进行学习。

  例如教学“比较”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母鸭和小鸭,“鸭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这样,美的画面和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于是转入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对话。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怎样知道鸭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鸡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

  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轻松易懂,理解深透,影象深刻。但有些知识内容很难用语言和教具能达到这个目的,即便能达到,也浪费很多时间。低年级学生的抽象能力较差,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展现生动、直观的画面,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在一年级的简单的加减综合应用题教学中,有这样一道例题:“鱼缸里有4条金鱼,又买来3条黄金鱼,再舀走2条,还剩多少条?”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抽象,利用计算机,我把它制成了动画,事情发展的全过程清晰地具体,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思维有了依据。深刻地理解了“又买来”、“舀走”的意义。列出综合算式就容易了。学生口述算式的意义与掌握运算顺序也就不困难了。

  三、运用多媒体降低难度,理解概念。

  低年级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多媒体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教学“时、分、秒”时,事先制作了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的很清楚,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小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

  因此,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突破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从而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

  四、运用多媒体扩充信息,增加密度。

  借助多媒体辅助可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它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

  复习、练习课中由于课内外时间总量是有限的,超量过度训练,使学习差的学生为完成作业而疲于奔命,只能就事论事,无暇顾及有效地反省。也会使学习好的学生长久地停留在此阶段,客观上延缓了上升的速度。它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机会。教师在课前把复习、练习的知识制成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它收入的信息多、快,节省了时间。

  总之,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就能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从而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求知心态。

数学小论文10

  动物园里的老师和同学平时都称小猴聪聪为“小神童”,因为他平时最爱做一些具有挑战性、探究性的题目了,这不,第五册数学书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

  照样子写数:99-18=81 99-27=72 ……

  数学活动课上,山羊老师出示了这道题目后,推了推搭在鼻梁上眼镜说:“请细心观察,谁知道这道题目接下去怎么写?有什么秘密?” 小猴挠了挠痒痒,仔仔细细把题目中的数字观察一番后,第一个高高地举起手,撅起他那红红的屁股,一个劲地卖弄着自己刚学会的几句英语,“I can!I can!”

  “小猴,你来答吧!”山羊老师笑眯眯的.说。

  (1)被减数都是99。

  (2)被减数、减数与差都是两位数。

  (3)第一个算式减数的十位上的数是1,个位上的数是8,第二个算式减数的十位是2,个位上是7,第三个算式减数的十位上是3,个位上是6,……第八个算式减数的十位上是8,个位上是1。所有的减数和差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学的和都是9。

  (4)差是减数中十位与个位上的数交换位置得到的。

  (5)每一道算式中的被减数、减数和差都是9的倍数。规律也是一样的。

  小猴没等大家思考完,一口气就把自己发现的规律都说了出来。山羊老师听了,捋了捋胡须说“你一下子发现了那么多的规律,太棒了! good .good. Well good!”

  得到了山羊老师的夸奖,小猴心里乐滋滋的,一气呵成地写出了后面的几道算式: 99-18=81 99-27=72 99-36=63 99-45=54 99-54=45 99-63=36 99-72=27 99-81=18

  小猴再观察算式,还发现了这些算式之间的联系。

  99里有11个9, 11个9减2个9(18),得9个9(81),11个9减3个9(27),得8个9(72),……11个9减9个9(81),得2个9(18)。

  这节活动课几乎成了小猴的独角戏,小动物们打内心里佩服小猴聪明,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来。

数学小论文11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此,我们的数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积极为学生提供对其具有现实意义和趣味的素材。建立生动有趣的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设疑引思,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探索新知,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数学,在“做数学”中体验“生活数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将数学服务到生活中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魅力。那么在教学中又该怎样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呢?

  教师要创设情景生活化,让学生体会数学例题中的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儿童亲身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乐趣。我经常利用学生通过寻找身边的小伙伴引入教学,既营造了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源于生活的。这样以后他们立刻对今天的内容感兴趣了,也学习的很快乐。

  像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既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身边的小事也紧紧相连。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真切切地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数学成为一门有用的学科,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应用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的实践能力。通过设计练习生活化,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化问题的能力。

  练习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也增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只有回归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魅力。学生只要在生活中用到数学,才会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采集教学实例,把社会生活的题材引入数学教学课堂之中,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建立“用数学”的意识,培养“用数学”的能力,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教师建立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零距离。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活生生的数学,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数学存在于生活中,因此教师要建立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例如,在教学《小数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我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简易的早餐店,标上“馒头0.5元/个,肉包1/个,油条0.5元/根,豆浆1元/杯,牛奶3元/盒,蛋糕1.5元/块……”然后说“这些都是你们平时早上要吃的东西,我想你们再熟悉不过了。那么请你们来说说看,如果给你5元钱,让你自己去吃早餐,那么你会怎么安排你的营养早餐呢?”学生马上来了兴趣,各自说出了自己的营养早餐方案。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要点,也通过在生活中的“用数学”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

  作为教师要坚持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喜悦,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和习惯。所以在教学《升和毫升》时,我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去超市做个小调查,看看你们早超市里能找到哪里东西是用升和毫升做单位的,并记录下他们的名称,好好看一看,可以的话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可以的话,如果能用铅笔画出他们的形状或是外观更好。同学们兴致勃勃的去了超市找了很多用升和毫升做单位的东西:有沐浴液,牛奶,饮料,食用油,花露水,酒……好多东西,有的同学还画出这样东西的外观,还有的同学还采集了样品呢。通过超市小调查以后,孩子们知道了升和毫升都是用来表示液体的单位,升可以表示多一些的液体,毫升则用来表示较少的液体。这样不仅让他们能从生活中自己学会了本节课的内容,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中是处处有数学的。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让孩子从实际的情况出发,在生活中“找”数学,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的意识,从而从真正意义上体验“用数学”的乐趣,爱上数学。上学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后,我就组织学生一起测量教室黑板的长、宽;教室地板的长、宽;课桌桌面的长、宽;然后再算出他们的面积。最后再让他们说说如果将黑板重新漆黑,要怎么计算出黑漆的价格;如果给地板铺上地毯,要如何计算地毯的价格;如果要在课桌上安上一块玻璃,又该怎么计算玻璃的价钱呢?让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事,原来都要需要数学知识来解决。这样一来他们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就更愿意自主自觉去学习数学了!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教学要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孩子们的眼里,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又用得上的学科,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学游戏。只有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才能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学习有用的、有价值的、有乐趣的数学,数学才能真正的进入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于生活同在的乐趣。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数学真正做到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

数学小论文12

  数学的学习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问题主要是从生活中获取,并在数学的不断学习中应用到生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新课程改革后,我国教育研究部强调教学者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当代学生应用能力水平,使其更好的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基础阶段,关系着学生能否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习旅途中是否能顺利度过。就像建构一座楼房,如果地基打的不够牢固,整个楼梯在建构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歪斜,甚至垮塌。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就是充当着这样一个角色。小学数学学习作为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作为当代数学教师要想让小学生的地基打牢,就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化、开拓性的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推动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实效性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教学内容的素材,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谓将课堂数学教学内容从生活中进行取材,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是根据不同小学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探索欲和生活环境,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找寻数学问题,并与本身的数学教材为对照,进而对数学问题进行师生间的共同探讨和解决,培养现阶段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教材中的“观察物体”学习,如果教师只将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观察,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他们很容易观察出物体的正面、反面是什么,但是他们很难通过想象得到物体的.展开面,或者所将物体的展开面放在小学生面前,他们很难想象出这是怎样一个物体的展开图。如果学生无法在自己的想象或观察中得到结论,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失去对新数学问题的探索欲,丧失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所以,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创新改革,从小学生生活的实际中取材,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2]

  以长方体的观察和长方体的展开图数学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动手制作一些长方体,将多个长方体进行拼接或者做一个大长方体,将其各个面画上窗户、门等,做成一个长方体楼房的形状。这样一个长方体放在小学生面前,会充分调动小学的探索欲,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就会想出长方体的四个面都是什么样的,教师再跟随学生的思路,推动学生对长方体的展开图进行设计和想象并将其画出,最后将长方体的楼体展开与小学生所画展开图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将其画错的地方改正,加深学生的记忆。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升小学数学学习的实效性。[3]

  2.改革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水平

  所谓数学思维,就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常识外,还要对学生的左脑与右脑的潜能进行充分开发,使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实现学生可以养成从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中联想到其他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讨,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使数学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促进学生创造力、开拓性、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数学数字“6”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原来有两只小鸡,又来了四只小鸡,一共是几只小鸡呢?学生会很容易的回答出“六只小鸡”。教师要适时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提问学生一只小鸡最多可以孵两个鸡蛋,一共六只小鸡最多可以孵几个鸡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例如在小学数学运算定律的学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一根木头可以被锯三次,可以锯成多少段?”学生很容易经过探索和思考可以得出啊“四段”,那么“将一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锯几次?”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对学生多提出问题,并在不断引导中带领学生运用数学思维从一个数学问题中引出另一个相类似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学生这样数学思维的养成不仅可以使学生从一个数学内容的学生中联想和引出另一个学习内容,还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水平。

  总之,我国新课程改革后,更加注重对现代学生应用能力和学习内容实效性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趋势和学生自身能力水平发展的需要。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内容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性,促进小学生能力水平更好的发展。

数学小论文13

  题目:生活中的数学

  学生姓名:李巧巧焦作市修武县郇封镇东常村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

  辅导教师:仇明明焦作市修武县郇封镇东常村中心小学

  我很喜欢数学,它让我觉得我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尤其是在生活中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不仅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还在生活中得到了很多数学知识。生活中的问题有许多包含着深深的数学知识,不管长大了做什么职业都离不开数学,就算是普通工人也要计算每个月的工资,如果数学不好那岂不是少发工资也不知道了!而且数学里蕴藏着无穷的知识,这些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带给我们许多意外的收获。我就给大家讲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吧!

  有一天,妈妈带我去买梨,价钱是5元4斤,妈妈买了6斤。我正默默的算账,那个小贩张口就说:“7块5。”我大吃一惊,不明白小贩怎么算得这样快,我可我们班里有名的快算大王,还不如一个买梨的,真是高手民间。只好当面请教,原来买梨的并不是想我一样先算一斤多少钱,而是这样算的:5元4斤,2斤2.5元,再加上4斤的价钱5元,所以6斤梨一共2.5+5=7.5(元)。真是山外有山,我不得不承认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有巧妙的解决方法,不能循规蹈矩,遇到问题一定要灵活变通。

  有了这次的启发我的脑筋更加灵活了。一次姑姑带着我和表哥去吃披萨,99元一个,姑姑让我们算算一共多少钱,表哥嘟囔这“二九一十八,二九一十八”还要求拿一张纸来列算式。而我却张嘴就说出答案198元。表哥瞪大眼睛问“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啊!”我得意的告诉了他我的独门绝招:99+99不好算,而是一个比萨付100元,多付了1元,2个披萨付200元,就多付了2个1元,所以2个披萨的价钱就是200-2=198(元)。看着表哥一脸的崇拜。这样的'感觉比吃披萨还高兴。

  还有一次,叔叔送给我一只小狗,我最喜欢小狗了,它很活泼总是蹦蹦跳跳的,很可爱。叔叔看这我玩的正高兴,想为难我一下,让我称一下小狗的重量。我就把爸爸平常量体重的电子秤搬出来,把小狗放上去,可是,它太调皮了,我一放上去,它就跳下来。我非常生气,但又没有什么办法,只好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叔叔看我不开心就帮我说“你可以用一个洗脸盆装这小狗一起称,在减去盆的重量就可以了!我一下子就蹦起来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我怎么就没想到哪?可是小狗在盆里也不老实总是乱动,电子秤上的数学也跟着蹦,看不清楚,但是我有办法,我把洗脸盆去掉,自己抱着小狗一起站在电子秤上,这样:我和小狗的重量-我的重量=小狗的重量。叔叔跨我真是个机灵的小鬼。

  我们处处可以观察到数学的奥秘,也有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只要我们用智慧的眼睛去探索,就能学到很多很多的数学知识。

  评语:为什么学生会觉得数学不好学?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数学与生活实实在在的联系。新课标早就提出了让数学生活化的命题,细细想来,如果数学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孩子们能在数学中找到与他们生活的紧密联系,我想他们一定会学得兴致盎然吧!

  小作者独具匠心的眼光将数学与活生生的例子结合起来,让人感到眼前一亮。想象一下,当他称出了小猫的重量后该是怎样的一种表情?他用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成功地解决了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那种快乐,不是老师的一句表扬能代替的。真心为小作者感到高兴!

数学小论文14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向。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有人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实验,果然实验后,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还有的说,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应用与理解。

  二、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

  例如: ①你要去文具店买 5 本练习本,每本3角钱, 一共要用多少钱?②47 位师生去游乐场游玩,门票每人 5 元,带 250 元够不够?③家里要装修,估算要用多少块瓷砖?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与数学息息相关。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它不仅包括数、式的运算,还包括推理、分析、判断、选择、估算、统计、绘制图表、数据分析、及空间与图形、优化方案等诸多方面。如设计活动方案过程中考虑的乘车路线的选择、时间安排、人员分配、资金运用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些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应用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并具有自觉、主动地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如何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1.做一做,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学会生活。

  如在学习了“普通计时法”和“24 时计时法”的互换后,我让学生用两种计时法记录自己双休日中一天的活动情况,再尝试为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在练习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两种计时法的联系和区别,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思想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学会珍惜时间。作为教师,应坚持提供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喜悦,逐步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更加热爱生活。

  2.找一找,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买东西、玩、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如在购物是计算一下要多少钱;在玩乐时比较一下多少、远近;在家里统计一下家庭开支情况等,都是让数学生活化的体现。

  3.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生活。

  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带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立体几何图形的物体,通过分类,找出共同点以及不同点,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长方体,正方体等等的特征了,而且能再把所学知识再返回到生活中去,告诉爸爸妈妈牙膏的包装盒是个长方体了。

  另外,我使用适当的教具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的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也能将枯燥的数学寓于情景之中,吸引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讲“一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我就用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为什么人人都想走近道儿,可以画几种走法让学生们选,然后问他们为什么都选那个最直接的路呢?他们会说那条路最近。为什么它最近呢?怎么证明呢?联系到学生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应用到的东西,他们才容易理解,也容易思考,甚至能很快地举一反三。有学生举这样的例子,一条狗见到前面的骨头总是沿直线向骨头跑去,而不会绕几个圈,或走曲线去吃骨头,除非它是一条疯狗。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悟所学习的知识。

  (三)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先进的教学设备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全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感悟数学,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还要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令数学教学生活化,令数学学习充满生机。

数学小论文15

  利用除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今天阳光明媚,我正在家中看《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忽然发现这样一道题:比较1111/111,11111/1111两个分数的大小。顿时,我来了兴趣,拿起笔在演草纸上“刷刷”地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找到了一种解法。那就是把这两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然后利用分数的规律,同分子分数,分母越小,这个分数就越大。解出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那么也就是1111/111>11111/1111。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数学小论文】相关文章:

数学小论文01-25

数学小论文【热】07-31

数学小论文作文01-14

(精选)数学小论文作文05-17

学生数学小论文06-30

数学小论文作文[精华]06-11

(优选)数学小论文作文06-12

【必备】数学小论文作文05-26

数学小论文作文(推荐)05-25

(必备)数学小论文作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