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文明建设的议论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1
〔摘要〕淳安县作为浙江省的一个欠发达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转型之路,同时对欠发达地区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平台和突破口从而实现经济发展转型产生了一些启示:要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转型方向;要推进“三个创新”,搭建经济发展转型平台;要促进“三个协调”,提供经济发展转型动力;要强化“三个联动”,形成经济发展转型合力。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转型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会继续加大,各地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欠发达地区也不例外,如何走上经济发展转型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淳安县作为浙江省26个欠发达县之一,承担着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保护一方青山绿水”的历史使命,多年来始终立足“普通的淳安县,特殊的千岛湖”这一县情,着力打造生态建设示范区和引领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转型之路。
一、淳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坚持科学引领,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一是坚持正确的理念指导。经过五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淳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逐步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向“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变,发展思路也逐渐从“一体两翼三支撑”向“三步走四品牌五战略”再向“以湖兴县、融入都市”提升,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坚持科学的规划引领。着眼千岛湖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淳安先后编制完善了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县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千岛湖城市景观风貌控制概念规划等规划,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体系,较好地引领了县域生态文明的建设。三是坚持严格的制度保障。为确保规划的严格执行,淳安不断建立健全党政合力制度、严格准入制度、三同时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等各项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深化城乡环境整治
据统计,仅在2004年至2009年间,淳安就投入资金近十亿元人民币,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突出源头生态保护。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封库禁渔、矿山生态修复、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深入推进“清洁乡村”、“五整治一提升”等工作,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有效防止了污染物从源头流入千岛湖。二是突出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环保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户保洁、村收集、乡71清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不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同时,不断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三是突出生态环境监测。聘请环保专家组成千岛湖水环境保护顾问团,进一步加强了千岛湖水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不断加大监测设施和技术投入,建成了多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空气自动监测站,改善提升了环境监测能力,基本实现了全县环境质量全方位、全天候动态监控。
(三)推进转型升级,不断壮大绿色生态产业
一是发展绿色农业,夯实产业转型基础。首先,立足淳安山区县情,以有机绿色农产品开发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产品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工作,分区分片打造中药材、茶叶、食用菌、高山蔬菜、经济林等专业生产带。其次,抓好特色产业基地、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品牌整合提升、土地经营权流转等重要环节,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二是发展绿色工业,提升产业转型质量。淳安产业转型之路,做到了增量与提质并举。增量主要靠强化招商选资来完成,提升产业质量主要靠发展绿色工业来推动。在20世纪80年代初,淳安就逐步关停并转了化肥、化工、造纸、水泥等污染型工业企业,同时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值产业,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工业总体规模逐步壮大,已基本形成了以县经济开发区为主、乡镇工业功能区为补充的工业发展格局。三是发展绿色旅游,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淳安自发展旅游之始,就坚持政府对核心自然资源的掌握,本着保护为先的原则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近年来,淳安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营销、品牌化宣传的各个环节,不仅完善了旅游设施、丰富了旅游产品、拓宽了旅游市场、提升了旅游品位,而且环境保护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双丰收。
(四)突出品牌带动,不断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一是提升千岛湖品牌影响力。一方面,不断“走出去”扩大营销,从以杭州客源为主逐步向周边省市进行营销覆盖,并通过举办浙赣皖旅游合作峰会等方式,扩大宣传,吸引游客,提升千岛湖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积极进行“请进来”游览体验,通过举办秀水节、茶旅文化节等活动,诚邀四方宾客亲历千岛湖,感受千岛湖,提升千岛湖品牌的美誉度。二是丰富千岛湖品牌内涵。一方面,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淳安不断深化各类品牌创建,先后成功创建了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旅游强县、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品牌,积极打造了秀水节、茶旅文化节、柑桔节等节庆品牌,形成了千岛湖这一综合性品牌与各类专项品牌相互辉映、共同提升的良好态势。
另一方面,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淳安积极收集、挖掘、整理本地人文古迹,重塑了淳安睦剧、淳安竹马、芹川古民居、红色茶山等文化品牌,增添和丰富了千岛湖品牌的内涵。三是强化千岛湖品牌利用。围绕“千岛湖”大品牌,淳安着力发挥品牌的经济效益,积极打造有机鱼、千岛玉叶、山之子、野娇娇等“千岛湖”牌农特产品,树立千岛湖农特产品绿色、生态、高品质的形象。同时,积极培育茶旅文化、水文化、鱼文化等各种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业,使千岛湖生态文化加快转化为新经济、新产业。
二、淳安实践对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的启示
(一)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转型方向
首先,要用“生态优势”赢得“比较优势”。经济理论表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发挥比较优势。欠发达地区由于工业不发达,自然和人文生态破坏比较小,具备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欠发达地区最重要的比较优势,也是最大的发展潜力。其次,要用“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发达地区发展经验证明,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往往得不偿失,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来治理。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既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为追求一时的快发展而不惜破坏资源环境,但也不能守着“金山银山”喝西北风,这就需要我们树立经营生态的理念,在开发与保护这一矛盾体中找到最佳结合点,使“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再次,要用“生态保护”赢得“民生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就会陷入生存危机。我们只有切实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积极创造舒适、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推进“三个创新”,搭建经济发展转型平台
首先,要创新发展思路。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必须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在区域竞争中以差异求特色,以特色促发展。同时,要坚持走集聚发展之路,通过集聚要素、集聚产业、集聚人口等,凝聚发展合力,降低发展成本,减少生态破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其次,要创新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是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和保障。要改变纯粹以GDP为主要考核标准的考核机制,加快推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创新,把各级领导从偏重GDP引72导到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上来。尤其要着眼于欠发达地区功能分工,完善分类绩效评估体系,提高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在业绩考核中的比重。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资金、项目的安排使用要重点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饮用水源保护地倾斜,通过“谁保护、谁受益”“、谁越注重保护、谁受益越大”的`杠杆导向,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区域发展和保护的协调机制,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共同保护好生态环境,推进区域合作共赢。再次,要创新工作举措。经济发展转型需要大胆探索和勇于尝试各种新举措、新路径。在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就是其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平台。
(三)促进“三个协调”,提供经济发展转型动力
首先,要促进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协调。要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必须善于做好经济与文化结合的文章,把生态文化作为培育产业、壮大经济、提升品牌的灵魂,努力用生态文化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其次,要促进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相协调。一方面,要抓住城镇发展这个龙头,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城、中心镇,提升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另一方面,要立足农村实际,彰显农业特色,壮大农村经济,提升农村自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造血功能。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欠发达地区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搭建平台,落实项目,用足用好政策,借助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快自身的发展。再次,要促进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相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协调、共提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欠发达地区在坚持和推进发展第一要务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民生难题的破解,努力提升就业、教育、卫生、保障等事业的发展水平,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为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提供精神上的动力。
(四)强化“三个联动”,形成经济发展转型合力
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更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首先,要强化上下联动。一方面,欠发达地区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自力更生,大力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确保有一定的财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的关心和支持。有了上级的大力支持,欠发达地区干不了的事就可能干,迟干的事就可能提前干,慢干的事就可能加快干,淳安许多工作就是这样干成干好的。其次,要强化左右联动。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不是个别部门、个别乡镇的事,而是各部门、各乡镇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能否进一步落实和强化各部门、各乡镇的工作职责,调动各部门、各乡镇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它们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对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十分重要。再次,要强化全民联动。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事关人人,人人有责”,只有全民参与,才能汇聚成转型升级的强大合力,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持续、深入进行。
总之,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是规律所系、形势所趋,更是欠发达地区发展所需、职责所在、群众所盼。从新的视角审视自身实际、科学谋划发展思路、精心选择发展路径是推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生态是欠发达地区最大的资源,坚定不移地保护生态、挖掘生态、经营生态,走生态发展之路,是欠发达地区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科学的转型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2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环境作为人与自然共存状况的形式反映,更具体表征着一个地方的发展程度和文明程度。说到底,一个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的绵阳,无论经济体量多么庞大,也谈不上真正步入了高度文明的发展之路。反之,若要实现绵阳的永续发展、建设好美丽绵阳,那么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4000年前,大禹治水以定九州。4000年后,大禹的故乡绵阳,再次以新的精神气质治水。为什么从治水开始?因为治水是目前最突出、最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要扎实推进绵阳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治水就是一个最直接的实践和练兵。不管是人类还是动植物均离不开水,干净清澈的水是确保每一位绵阳人民身体健康的根本保证,因此对于水源的治理势在必行,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生态环境友好指数,让百姓居住更有安全感,生活更有幸福感,创业更有成就感的'根本保障。
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清新,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绵阳需要发展,更期待建设一个“美丽绵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绿树常存的环境。这不仅仅是当代青年人的责任,更是今后几代人需要奋斗的方向。对绵阳治污,应重点引导,农村居民。目前绵阳的农村的生活水平在显著提高,但生产生活垃圾量增大,使集中回收和治理成了难点,这不仅对农村的土地质量、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生活。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除了作为发展的背景因素外,事实上,对于许多产业来说,生态环境因素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比如对于旅游业来说,好的环境带来的就是“人气”和“名气”,带来的就是“真金白银”。另一方面,对于自然资源的节约化使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也有利于延长资源的使用周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3
1.杭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现状
杭州下沙、萧山等工业区部分地区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因工业发展造成污染,钱塘江流域污染更是不断加剧,对杭州的饮用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此外,城市化的不断加快使得杭州传统风貌不断变化,大量农用地、湿地、林地被侵占和破坏,“六条生态带”也遭到侵蚀,整个杭州的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次,交通拥堵现象严重。近三年,汽车保有量猛增70%,预计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而由于杭州交通路网整体容量小,集散交通能力弱,这样的机车总量增多对应的道路承载力的狭小使得交通拥堵现象较为严重。再次,市中心区与郊区生态建设差距大。杭州市中心区绿化带和基础设施交完善,整体面貌富有生机和活力,而与之相比郊区则有很大差距,生态基础设施不全,基本的污水处置和垃圾堆放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在城郊结合区域,集中了大量外来人员,从住宅及日常生活水准来看都滞后于美丽城市建设的需求。
2.建设生态文明的杭州的措施
2.1推进城市景观美化,创造美丽生态环境
2.1.1树立美化城市的意识。通过城市绿道网络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增加城市绿地用地,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缓解城市污染问题。例如,新加坡就通过绿地网络规划,达到100%的土壤绿化覆盖率,并且注重多样的生物配置,使城市市容整洁美丽。此外,可大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绿化意识,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认识到绿色环境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并且增强保护意识。
2.1.2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开发自然风景区。杭州多次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的称号,可以说明杭州的景观设计较为突出,可以在此基础上,可开发自然生态风景区、公园、道路两侧美化的层次丰富的生态体系,使得城市面貌整洁优美,当然,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充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避免过度开发*费自然资源的现象发生,道教讲究“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就是要顺从自然物的自然而然,尊重自然物,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1.3美化城市边缘地带,完善生态基础设施。在杭州城郊地带可建立专门供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整洁场所,而城郊地带可用来发展都市农业,一方面能够为城市提供卫生的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另一方面,城市周边农业带能够作为城市的绿化隔离带,充实城市的布局,防治城市环境污染,营造绿色景观。此外,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生态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面貌,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
2.2完善交通网络和交通布局,建设美丽生态空间
2.2.1交通规划与土地规划相结合,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注重优化空间结构和调整功能布局,鼓励使用公共自行车和步行。在对于居民居住、工作、休闲场所的划分中可适度综合、平衡布局,中和三者间的分布和距离,以实现更多居民以慢行方式上下班,增加步行和公共自行车的出行率,降低机动车的使用率,杭州市可增设公共自行车的点,开辟自行车行驶道,并且设置步行区域,以提高自行车出行的使用率,鼓励步行,既能倡导绿色生态的出行方式,又能优化交通运输布局。
2.2.2发展轨道交通,注重多种出行方式的衔接。在路面交通拥堵现象不断加重的情况下,杭州赋予了轨道交通的实践,在2012年11月24日地铁1号线就正式开始试运营,也要加大其余路线地铁的建设,以尽早实现轨道交通网络系统,减少市民对路面交通的依赖,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地铁与地铁、地铁与公交之间的衔接,并在换乘点予以指示牌提示,减少人们的换乘时间,注重多公共交通工具的衔接。
2.2.3提高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适时变通交通布局。可以建立交通信息发布和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应急管理,并建立评估系统适时调整交通形式,智能系统发挥监视效果的同时也可提供人们交通工具和路线的选择。此外,可以学习香港建立自动收费系统,便于换乘各类交通工具的费用扣除,公交机构也能因此收集市民乘车信息,精确不同路线客运量并及时调整路线和时间表,提高工作效率,缓解交通压力。
2.3完善生态保护和管理体制建设,树立美丽生态理念
2.3.1加大生态保护知识的教育和宣传首先,对工厂负责人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工作,使其权衡经济效益与环境破坏的利与弊;其次,实现社区居民的生态教育,居委会成员要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带领居民改变日常行为观念,践行绿色生态的行为方式。再次,加强基础教育和媒体宣传。在学校开设生态城市文明行为方式的相应课程,培养生态意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设置相应生态建设专题网站,将生态理念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2.3.2完善生态文明政策体系(1)推行政府奖励政策。政府对于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产业予以技术支持并给与奖励,以鼓励企业高科技发展,促进企业产业结构改革,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例如英国设立了Jer-wood-Salters环境奖,日本许多城市设立“资源回收奖励制度”,杭州也可设立相应制度,转变高消耗、高污染和高增长的发展模式,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鼓励企业树立生态循环理念,减轻工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2)建立污染物排放监管制度。针对杭州市工业“三废”排放指标超标等环境问题,在《杭州市节能减排工作奖励办法》《杭州市刷卡排污总量控制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可建立统一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于污染物进行统一监管和检测,限制产业污染物排放许可,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排污,并对于超标的产业进行严格控制并处以惩处,实现综合管理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
2.3.3健全监督监管机制(1)明确各地区监管主体,健全民众举报制度。划定各区域的监管主体,明确其责任和职能,该监管主体可以是政府,或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社区联合会,在此基础上,开通环保举报投诉热线、网络投诉通道,为民众反映污染事实提供有效多样渠道,鼓励民众的举报行为,并且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2)建立风险评估和公示制度。对于环境阶段性状况和承载能力予以评估并及时进行公示,让民众明确自身所处环境各指标的合格情况,对于各指标合格的要予以保持,对于超标的项目,鼓励民众投入到寻找污染源的任务中来,树立营造美好的生态氛围的责任感,也提升其日常行为对环境带来影响的重视度。(3)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除确保民众对环境的知情权以外,要鼓励民众充分行使批评权,参与到环境治理的决策中来,可以通过深入调研、召开听证会等一系列方式,让民众参与其中,广泛听取其政策建议,完善生态建设和环保政策,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理念。
3.总结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市建设,是创造美丽城市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只有在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空间美的前提下,才能能为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有利条件,才能使美丽城市建设中各个体系的完善和协调创造基本依托,美丽杭州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把握环境美化、交通改善、环保理念三个方面,并实现三者的有机协调,使城市焕发生机和活力,为其他城市建设提供经验,为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珠海市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同时,珠海市也是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幸福的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突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是政策所趋、研究所指、现实所需、发展所望,对于中央政策的切实贯彻落实、理论研究的发展、资源的保护、成果的展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进一步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内涵
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不同于一般的产业融合,它是一个产业与一种理念的融合,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旅游化的互动融合成长过程。
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均发展良好,且具有自身发展相对独立性的内核特征,他们的融合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他们的融合不是属于寄生依附关系的融合而应该是共生关系的融合,以实现共荣共兴。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注入,珠海乡村旅游可以实现优化创新、改善竞争结构、改善组织形式、提高管理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效应。珠海乡村旅游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意味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将乡村旅游的理念进行前期植入,以期在实现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等功能的基础上能实现乡村旅游功能,从而提高整体效益。
三、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基础条件
立法支持基础:生态建设一直是珠海立市的重要基调,珠海市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作用,率先在广东省立法出台首个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珠海市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酒店住宿绿色基础,珠海乡村旅游酒店住宿企业不仅具有低碳、环保的管理理念,也已经累积了进行企业绿色管理、绿色营销的丰富经验。因此,在珠海的乡村旅游住宿业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理念基础和可行性。交通绿色基础,珠海地势平缓,全线贯穿的`绿道,珠海的乡村道路系统完善,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对于珠海乡村旅游中减少碳排放、配合政府绿道网络建设,形成健康科学的城市生活方式有重大意义。民众需求,政策支持,都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项目的规划、建设、发展、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生态修复基础,横琴岛海洋生态修复区域包括芒洲和二井湾两片湿地,总面积约为392公顷,其中芒洲片区60公顷,二井湾片区332公顷。芒洲湿地生态展示区将结合不同深度的水塘种植各类湿地植物,清理蕉林以种植不同高度层次渐变的耐湿林木,向公众展示湿地动植物的组成、结构、特征,以及和谐共存的关系等等,起到直观的湿地生态展示宣教作用。二井湾片区将现状成片鱼塘改造为重点保护区,打造鸟类天堂;将现状蕉基鱼塘改造为湿地静态游览活动区;将现状海洋乐园改造为湿地动态游览活动区与管理服务区,同时,打造红树林生态修复区。珠海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已实现具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景观打造。
四、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的对策分析
1.旅游餐饮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对策
树立生态消费新观念:首先要讲究健康饮食,这是我们对饮食方面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要讲究节制饮食;最后要讲究低碳饮食。
加快乡村旅游餐饮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完善旅游餐饮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旅游餐饮企业的环保审批前置工作,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加强部门间协同工作的机制。
加强乡村旅游餐饮行业自律:经营者在采购环节需保证食品原料的安全与环保;另外,餐饮烹饪协会可以推出具有代表的生态餐饮企业;最后,餐饮业服务销售人员是连接宾客与厨房生产的桥梁,是宣传产品知识、传递消费信息的主要渠道,服务人员要引导文明消费,合理建议、科学组合产品等。
提高村民和社会公众参与度:以社区为单位加强生态宣传的力度;建立公众参与监督机构;建立公众监督机制。
2.旅游住宿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对策
相关政策应具有可操作性。政策的出台缺乏市场调研,究竟乡村旅游住宿中最大的能源浪费实在哪个方面呢?为什么一想到节约就要从减少顾客服务用品或降低顾客舒适度入手呢?应该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出台鼓励酒店企业使用低耗、低排放的设备设施,进行低碳改造,为顾客提供既保证品质又容易降解的生活日用品等方面的政策或行业法规,这样才能得到酒店企业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鼓励乡村旅游酒店业进行绿色公益营销。把公益营销作为旅游酒店企业的营销策略之一,能回馈社会,帮助有需要的群体,树立起正面的品牌形象,对珠海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正的推动作用。建议由珠海市有关部门引导,鼓励乡村旅游酒店与一些有影响力的绿色环保组织联合,开展一系列的公益营销主题活动,如组织酒店的员工和客人共同去海边进行沙滩清理、将酒店淘汰下的布草捐献给珠海市的低收入家庭等,通过这些公益活动在行业和市民中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形成社会正能量。同时,建立绿色酒店示范企业,引导绿色消费,开发绿色酒店产品;采用绿色酒店技术;提供方便消费者购买的绿色营销渠道;倡导绿色设计,坚持6R绿色行为。
3.旅游交通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对策
绿色交通在整个生态化的旅游活动中起着支配的作用,是人们实现生态化旅游活动的必要手段。绿色交通对现有的交通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交通不仅要具备浏览性、舒适性、高效性,而且应具备环保性、
白然性、乡土性,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以期更加贴近白然和生活,更好地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 普及绿色交通理念。政府部门的带头示范作用,对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宣传、教育和普及以及珠海市的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政府应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消费政策,引导大众的汽车消费,并建议各级政府带头使用经济型低排放车。要求全社会实践的绿色交通理念,应该通过政府部门的带头示范作用体现出来,建立绿色交通体系的努力,也应该从党政官员做起。政府部门应在制定与实施城市绿色交通体系方而为全社会树立表率。
发展轨道交通。轨道交通也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方式之一。在公共交通系统内部进行比较,城市轨道交通在很多方而都大大优于道路交通方式。它具有更快的速度、更节省时间、更节约运输成木、更安全。除轻轨外,珠海还可以积极规划发展有轨电车线网作为新开发乡村旅游地内部公交骨干系统,同时也是轨道交通的延伸、过渡和补充。
完善步行及自行车道。珠海市可逐步完成主乡村旅游地主干道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以后将逐步延伸到支路等其他路段。自行车专用道还应设置交通设施、安全设施、指示牌,并有专门的颜色,清晰醒目,既保证自行车道专有路权,也保证骑行者的行车安全。
实现景区景点道路绿色化等方面。珠海乡村旅游各景区景点或各游览线路在基础设施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保护性。
4.旅游景区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对策
旅游景区是自然环境优良,人文资源丰富的区域,是优质的景观资源、珍稀的自然生态系统、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景观、生态和文化价值。建设绿色旅游景区,实现旅游景区的生态游览,对旅游景区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旅游景区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有利于为旅游景区实施生态化管理提供依据和技术规范,保护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内在素质。乡村旅游景区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需要做到:落实绿色规划;设立绿色标准;打造绿色员工;实现居民参与;加强政府管理;树立绿色形象;设计绿色景区产品;倡导绿色景区消费;开展生态旅游,树立生态道德标准。
5.生态修复与旅游业融合对策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珠海乡村中虽然自然环境相对良好,但依然存在这生态问题,这些问题的治理是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在这些问题的治理过程中,如果能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规划考虑,将有利于实现生态治理的多重功能,实现更大的综合效益。
通过生态修复树立生态旅游开发原则。珠海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实现功能互补、注重特色、立足保护、逐步开发、协调发展。
通过生态修复树立乡村旅游品牌价值。珠海乡村旅游景区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成功地树立生态保护的典范,旅游者在这里可以在娱乐的同时,认识、体验和感悟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这一生态品牌的打造具有独特的吸引性和高度的辨识度。
通过生态修复改善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通过生态修复,珠海乡村旅游地逐渐形成多样性的生态景观结构并逐渐改善产品结构,使旅游产品从观光到休闲度假体验转变,进而增加了产品附加值。珠海的乡村旅游地将逐渐开发成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科普研究、生态示范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区,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的旅游开发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5
当前,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生态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推动自治区生态文化事业发展,自治区林业厅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认为成立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的时机已经成熟。在自治区民政厅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为宗旨的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可以说,成立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正逢其时、正合其势,这对自治区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成立的意义成立生态文化研究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现代林业是按照生态良好、产业发达、文化繁荣、发展和谐的要求,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现代林业理念的提出,使林业建设由过去的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共存,逐步向现在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发展,特别是生态文化体系的发展,为建设现代林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多年来,自治区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坚持走保护优先、工程带动、产业拉动的发展之路,生态状况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但是,从现代林业建设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期盼等方面来看,林业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共识与力量。特别是,自治区生态建设到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现代林业建设正处在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些社会组织来研究和弘扬生态文化,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化知识,传播绿色生产、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促进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作为学术性社会团体,由生态文化事业发展方面的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企业家及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具有高度的融合性、渗透性和较强的影响力、辐射力,是连接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桥梁纽带,通过深入研究和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不仅能够正确引导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且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现代林业建设。成立生态文化研究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弘扬生态文化,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增长,建设生态文明除了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绿色资源,还需要先进的生态文化引导。林业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基础产业和文化载体,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林产品和丰富生态文化载体等多重使命。就自治区而言,当前的生态文化研究与弘扬还没能够与生态建设和保护、绿色产业发展相协调,没有能够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短板。以弘扬生态文化为己任的生态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在补齐短板,促进绿色发展,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生态文化研究会的作用宣传普及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需要提高人们对它的关注和培育,同时要适应新的世界发展潮流,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造福子孙。研究会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通过举办论坛、开展科学普及教育、组织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面向会员,面向社会,广泛宣传生态文化知识,倡导绿色发展、绿色消费,将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到社会各个层面,使全社会逐步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唤起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一个新高度、新境界,从而形成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共识与合力。桥梁纽带作用。研究会作为社会团体组织,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是服务、落实政府决策,联系社会各界的重要力量,有高度的融合性、渗透性和较强的影响力、辐射力。研究会将根据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会员权益、市场主体需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积极参与完善行业标准、行业自律公约,规范行业有序发展;积极反映会员的诉求,推进行业健康发展;积极与国内外有关组织、企业交流合作,搭建生态文化建设平台,吸引一批与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相关的组织和单位,共同推进内蒙古生态文化的研究与普及。服务助推作用。研究会将立足于林业,着眼于生态,致力于文化,广泛联系各有关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构建生态文化研究、教育、传播体系。要紧紧抓住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利用自治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生产工作一线同志们的作用,组织开展生态文化调查研究、学术研讨、交流学习等,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产品,促进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构建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服务网络体系,积极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建言献策,促进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文化产业快速有序发展。
三、生态文化研究会的工作任务
生态文化研究会要紧紧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安排部署,努力为政府、部门、会员单位提供服务,着力开展生态文化的专题研究与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为推动现代林业发展、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服务。为此,生态文化研究会要在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和登记机关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下,做好以下工作。着力推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要通过舆论引导、媒体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生态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文明更加深入人心。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荒漠化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湿地日、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周的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生态伦理,树立生态道德,崇尚生态文明,适时开展“美丽乡村纪实”“生态文化的故事”“森林文化的故事”等系列活动,创造性地开展特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弘扬生态文化,普及生态科学文化知识,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促进生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要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生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生态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要充分挖掘森林文化、沙漠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发展潜力,增强生态文化产业的活力。在全区森林、沙漠、湿地、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与实体产业配套的文化研究,增强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后劲,使生态文化切实为实体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推动实体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全面提高生态文化传播能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生态文化内容形式,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形式,使生态文化更加贴近百姓,深入群众生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形成多层次的传播网络,扩大生态文化的传播广度和深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生态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潜能,使生态文化发展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充分调动广大生态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使人们的才华有展示的舞台、创造的空间,使高质量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涌现。研究会刚刚开始运转,在做好以上几项长期工作的同时,当前重点要抓以下几项紧要工作。一是结合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组织开展生态文化领域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二是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和人才培训工作,择机举办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化论坛;三是积极组织开展生态文化村、生态文化企业和生态文化基地创建活动。
四、加强生态文化研究会自身建设推动事业发展,必须有干事创业、求真务实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
研究会刚刚起步,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组织架构,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加强办事机构建设。根据当前研究会的工作需要,初步计划设置办公室、调查研究部、宣传教育部3个内设办事机构。办公室负责内外联系、综合协调、运行管理、会议筹备、文稿起草等工作;调查研究部负责组织开展生态文化研究、理论研讨与学术交流;宣传教育部负责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化知识,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和生态文化论坛等活动。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做好工作的保障,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抓好制度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研究会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作、有序运行,使研究会逐步达到工作制度化、程序规范化、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的目标。研究会将不断探索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常务理事、理事和会员的主人翁作用,不断提高研究会的工作水平。提高人员素质。一是积极创建学习型研究会,通过有计划多渠道的培训和对外交流,全面提高会员综合素质;二是吸纳相关部门、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与合作,提高研究会的知识层次和管理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6
摘 要: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论文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 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 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 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 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 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 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以外,生态产业将成为社会的基础性、前提性和标志性产业。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为产业目标的专门产业,内部又包含污染治理业和生态资源培育维护业两大产业,前者专司污染减排和受污染环境治理之职,后者专指修复、维护和培育生态资源,促进地球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
三、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1. 绿色消费是一种减量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注重减少资源消耗量,放弃传统消费大量消耗资源、追求最大限度物欲满足的奢靡倾向
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
2. 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如人们化废为宝,对废弃物的消费直接减轻了环境压力;人们参与植树种草治沙等体验性休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们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主要动力。间接效用主要指绿色消费方式因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而最终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它与某一项具体的绿色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对应,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隐蔽性。宏观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积极效用是由众多的绿色消费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个人、某一次、某一项、某一局部的绿色消费仅产生有限的积极效用,但要取得积极的宏观效用必须从自己、从局部、从现在做起。长期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绿色消费的效用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是人们从理性高度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的原因。
3. 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这些特点说明,绿色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能够兼顾人类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态社会绿色消费能够取代传统消费方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
四、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
工业社会,人们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法制行事,经济利益是决定人们言行的内在动力,在经济规律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在经济法制划定的界线内从事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而在生态文明社会,人们不仅从事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消费,还要从事生态产品的生产消费;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还要追求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法制,也必须同时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而且应该更加强调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目前人们制订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都是立足工业社会,从传统经济社会的视野出发,依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还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理念的精神,无法完全适应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为加快追赶步伐,环境保护往往要向经济发展让步,导致生态法制常常形同虚设。
作为生态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 以巩固、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法制建设跳出传统工业社会窠臼,立足生态文明社会来进行,从而遵循全新的指导思想,设定全新的建设目标,确立全新的法制原则,建立相应的内容框架。
2. 很好体现生态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生态规律要求是生态法制建设的核心,只有充分体现生态规律要求,生态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发挥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 努力借助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规律仍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生态法制建设不仅不排斥经济规律的作用,还必须努力注意与经济规律的协同契合,借助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生态法制的落实。在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寻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点。
4. 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原则。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贯彻生态和谐原则,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在生态法制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个是片面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另一个是极端生态主义倾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双方。
五、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了解生态规律、尊重生态价值、努力追求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状态和思想倾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它是人们自觉开展环境友好活动、采取维护生态平衡行动的内在动力。工业社会经济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这个核心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经济效益成为衡量经济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最终导致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在对工业社会扬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社会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社会观念,用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意识不仅受到社会舆论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肯定,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指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社会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态意识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具有对自然生态、生态平衡、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自然生态及其价值的尊重,对生态规律、生态机制的认识和掌握。
二是行动层面,对生态价值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内化为推动人们采取环境友好行为的动力,人们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看作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不惜付出某种代价去付诸实施。高水平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仅有认识没有行动,说明认识难免肤浅;仅有行动没有认识,很难保证行动的自觉和持久。
根据上述五方面标志的全面、显著程度,可以将生态文明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生态社会初级阶段、生态社会中级阶段、生态社会成熟阶段或高级阶段等。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7
摘要: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既要坚持经济发展又要兼顾环境保护。为了深入研究,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包含了深刻的环境保护理论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设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应该包含生态文明的构建,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环境观点 生态文明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GDP已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xx年的568845亿元。截至20xx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然而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是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20xx年人民群众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今天爆表了吗”。生态环境恶化势头明显,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既要坚持经济发展又要兼顾环境保护。为了深入研究,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包含了深刻的环境保护理论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设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应该包含生态文明的构建,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蕴藏着丰富的对人与自然关系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对我们有很强的理论启发意义。是我们做好生态文明创建的重要理论支撑。
(一)人与自然是密切相联、相互制约的
马克思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这就说明人与自然本身就是一体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需要珍惜宝贵的自然资源。恩格斯也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说明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人类的活动必须受到自然的限制、遵守自然规律。应该说人类是从自然中诞生的,是历经了上万年的进化而产生的,应该与自然融为一体,中国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正是对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的朴素观点。
(二)敬畏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且靠自然界生存,所以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来创造人类的历史,而不能随心所欲、肆意妄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对自然进行改造,更好地实现它的价值,也应该合理、科学地利用。恩格斯也有关于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观点:“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就说明作为具有理性的高级动物,人类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保护自然环境。人类应该从长远角度去看待自然环境,不断的为自然环境加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种群的延续。
(三)人对于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十分强调人对于自然的能动作用:“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恩格斯也说;“只有人才办得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迁移动植物,而且也改变了他们的居住地的面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动植物本身。”马克思强调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只有人类才能充分发现自然规律,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同时,恩格斯还批判了自然条件决定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马克思科学地、辨证地阐明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既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要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三、经济视角下构建生态文明
(一)建立绿色GDP考核制度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政策,同时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也主要是根据当地GDP的增长情况。这样的考核模式在当时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结果。但是,历经35年的发展,单纯考核传统GDP已很难满足实际需求,更造成了政府层面对于环境保护的消极态度。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构建上的重要作用,应该构建绿色GDP考核制度。
谓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核算的基本思路是将资源和环境独立出来,建立资源和环境账户,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补充,在此基础上对现行GDP进行扣减和调整,从而得出绿色GDP。简单地说,绿色GDP=传统GDP -资源环境损害+环保部门新创造价值。对绿色GDP的实际测算,目前集中在对资源环境损失的测算上。可以说,绿色GDP这个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就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可见,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通过绿色GDP核算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增强公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可以说,绿色GDP核算概念的提出,找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效利用资源的结合点,实行绿色GDP核算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与此同时,要把绿色GDP这一科学的概念转化为实际操作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缘于绿色GDP核算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对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困难;二是绿色GDP对资源耗费的估价没有标准,不同的人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所以有一个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的问题。但是由于绿色GDP所具有的优越性,开展绿色GDP核算肯定是一个发展方向。
(二)产业升级、结构转型是根本保障
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要克服即将到来的“刘易斯拐点”所引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障碍,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和低产出”的棕色经济向“低投入、低耗能、低污染和高产出”的绿色经济转变。真正践行“绿色经济”战略,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宏伟目标。
以浙江省为例,20xx年伊始省政府就做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决定,其实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倒逼”机制的体现。表明了浙江省政府将经济发展的重点从“数量”转移到“质量”上来,把 “环境”回归到“民生”的本质上来。“五水共治”最重要的还是要从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出发,“腾笼换鸟”实现经济发展结构的绿色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当前应该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促环保、以环保倒逼产业升级,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新路子来。
(三)环境保护税制改革
环境保护税制体系是指在税收体系中与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税目和税收政策的总称,旨在实现特定的环境政策目标,筹集环境保护资金,调节纳税人的环境保护行为。环境保护税是一种庇古税,其核心精神就在于“谁污染,谁治理”。
通过对污染行为附加环境保护税使污染行为的成本变高,使得企业放弃采取污染环境的行为。因为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外部性,具有负的外部性的行为会使得供给大于合理的供给,也就是说,污染的供给大于合理的污染供给。环保税的目的就是让那些污染的企业承受自身污染所带来外部性的成本,这样企业的生产成本升高,污染必然会下降。
我国现行税制,没有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税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大多散见于各税种之中。其中涉及环保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个方而:一是有关企业“三废”的税收减免。包括免除、先征后返增值税及减免征企业所得税;是节能、治污等环保技术和环保投资的所得税减免;三是限制污染产品和污染项目的消费税、车船使用税税收调节;四是开征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利用;五是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城镇环保建设筹集资金。
四、结束语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认识为我们创建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政府部门要建立绿色GDP考核制度,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改革环境保护税制,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高敏雪.绿色GDP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xx,(3):57.
[2]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xx,(3):23.
[3]王玉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报,20xx,(6):3.
[4]吴晓青.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产业,20xx,(1):21-24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8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尤其是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这个建设的过程中,会计信息的作用比较明显,而且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将会更加明显。无论是从政府角度还是企业的角度,或者是站在社会的角度上来看,会计信息的准确度对于整个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作用。所以,本文主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对会计的作用做了探究,目的是使会计信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会计信息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严重受到了环境问题的影响,环境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水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对于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因此,我们必须要从生态文明建设开始抓起,更好地对其进行建设,进而有效地保证其健康持续的发展。在这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会计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环境方面的会计和生态会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根据目前对整个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建设的过程的相关研究表明,在会计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也是制约会计发展的重要因素。
1会计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1.1政府角度分析会计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对于会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研究,我们首先应该从政府的角度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可以使会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之后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1.1.1完善相关的科学政策。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完善和建设相关的政策以及生态文明制度。尤其是针对生态建设以及生态补偿这两个方面,政府应针对生态环境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将生态会计的作用整体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会计手段的作用展现出来,同时将生态服务和生态资产作出对应的分析,同时保证生态补偿机制的采用市场的发展状况相符合,确保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将企业有关的环境进行完善,有效地促进职业企业的生产以及经营行为,有效的保证社会的健康有效发展。
1.2.1对排放权和交易手段进行完善。排放权的交易手段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外部问题能够有效的解决。从根本上来看,政府是针对企业向政府购买的污染物排放权而颁布的环境税,这样能够提高企业的排污成本来降低他们的污染物排放量,同时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政策颁布之后,对于企业的排污控制起到限制作用,同时企业为了降低排污费用也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排污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整个排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发挥出会计手段的作用,保证企业相关的制度和标准是与市场经济相符合的,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进步。
1.2企业角度分析会计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1.2.1生态会计对内的作用。目前,我国生态建设当中的企业生产,还有企业的经营活动都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会计系统在传统的企业里对于整个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虽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在生态会计的建设方面。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企业需要采取对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内部生态建设的问题进行解决,对于企业的自身经营活动作出有效并且准确的计量,改建传统的作业成本法,发挥会计手段的作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1.2.2生态会计对外的作用。对生态环境中传统的会计系统来说,企业发展受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就是财务会计的主要任务,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环境成本这一方面。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企业必须要改进现有的会计系统,同时确认和计量关于环境的支出和收入,保证整个会计核算能够有效地与社会的生态建设相适应,以对建设和谐主义社会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在外部生态会计的建设过程中,制定相关的发展制度和规则,能够保证整个经营过程与未来的机遇和挑战相适应,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1.3社会角度分析会计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身来说,整个过程中社会监督这一方面必须要加强,国家的.相关政策与企业之间应该积极地配合社会的监督,企业更应该公开自己的各类报表、财务报表,尤其是应该及时地更新污染物排放的信息,对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约束,保证在这个过程中接受社会的监督。所以说,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挥生态会计的作用,把相关的会计手段与政府和企业还有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保证社会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2会计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工作与会计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一切环境问题的研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会计制度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会计应用和管理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标准也比较模糊,主观评判意识比较模糊,同时应用的过程比较随意,应用的过程中很难保证财务工作的质量,因此也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同。
其次,会计工作的方法比较落后。在生态环境这一方面的会计工作,现在主要是对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成本以及效益还有风险进行评估,建设的质量和工作量统计比较少。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面对复杂的生态建设过程,会计工作的方法和软件都比较落后,缺乏科学的依据,应作進一步的提升。
最后,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会计工作比较复杂,监督存在难度。而且在审计的过程中,财务工作上的问题反复出现在同一个点上,重复率比较高。比如。建设高能耗、污染物排放比较多等等。面对这些问题,相关的部门虽然进行了监督,但是因为监督力度不够,有些问题还是屡屡出现。
3解决会计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有效对策
首先,建立并且不断完善相关的会计审核和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生态建设标准。这样在工作过程中,会计工作就有据可循,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保证会计的权威性,同时也避免因为一些制度缺陷,而导致自己陷入被冻的局面。同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约束,这样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提高会计的工作质量。
其次,开发相关的会计软件,优化会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目前的会计工作过程中很多的环节都没有对应的处理软件,所以很多的报表都是手打之后在电脑里存档,这样查的时候比较麻烦,尤其是一些企业每年的排污统计或者是其他的与环境有关的报表。所以应该开发几款对应的工作软件,同时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以及会计工作当中不会出现大的误差。
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以及责任认定,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建设。
最后,加强监督力度,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会计工作的权威性。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企业以及相关人员的违规成本,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对于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会计问题,一定要追责到底,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他们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会计的积极作用。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人们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建设社会生态文明这一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这个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会计不是依靠技术细节来发挥作用,它是作为各个历史时期政府和企业之间交流的一种语言存在的。生态文明中的会计更是要提高整个社会的对话水平,不是停留在现有的财务报表上。建立会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更加透明、民主的社会环境。其中会计信息发挥的作用比较明显,但是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会计作用的发挥。所以,想要实现对会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研究,我们必须要从各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应的措施,有效的保证生态文明的建设进度。
[参考文献]
[1] 崔莉.谈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9).
[2] 董峰,许家林.环境与社会责任会计倡导及践行者:罗伯特·休·格瑞[J].财会通讯,20xx(34).
[3] 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的目标与理论基础———国外研究综述[J].会计研究,20xx(03).
[4] 王泽霞,江乾坤,叶继英.生态文明、大数据与财务成本管理创新——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xx学术年会综述[J].会计研究,20xx(11)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9
试论高等林业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
论文关键词:林业教育 生态文明
论文摘要:生态文明是我国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的发展战略。文章论述了初级形态生态文明的内涵、发展历程以及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笔者从生态文明初级形态的理论出发,提出了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并从高等林业教育要为现代林业建设培养“生态型人才”,注重培养农民的生态道德观念,大力研究生态建设制度,积极培育和传播生态文化等方面阐述了高等林业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的发展战略。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中央及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这是总结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作出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的形态及特征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生态文明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具体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可分为初级形态的生态文明和高级形态的生态文明。我国现阶段努力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初级形态的生态文明,所谓初级形态的生态文明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高级形态的生态文明主要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是人类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上的进步,这个进步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一,绝对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功利主义时期。认为万物为人类而存在,只要人类需要就可以任意地改造自然,只有人类的存在价值而不存在自然自身的价值,文明仅限于社会文明,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明。其二,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时期。反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持续的健康和富裕。在不触动人类伦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单纯依靠技术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其三,自然价值的生态文明时期。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路线是文化的,仅仅依靠技术的改进远远不能奏效,必须确立新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政治社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生态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与物质文明是一致的。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应该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毋庸置疑,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教授认为:林业以培育森林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使命,是生态建设的排头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发挥巨大作用。以培育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林业生态实践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环境基础、物质保障和文化支撑。具体而言:林业通过生态建设,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能够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林业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林业通过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唤起人们的绿色意识,促使人们形成尊重白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撑。
三、高等林业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林业承担着优化生态环境与促进林业发展的双重使命,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现代林业发展大力培养高级林业专门人才,切实履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
(一)为现代林业建设大力培养“生态型人才”
“生态型人才”,首先,必须具备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观,真正感悟自然是人类生命存续的基础,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内在的精神信念。其次,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人类的生产劳动、物质财富的创造要本着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再次,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应成为人类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基础。高等林业院校“生态型人才”的培养应当建立和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大胆改革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建立环境生态教育模块,将环境生态学系列课程列为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培养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使其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二)注重培养农民的生态道德观念
在整个生态环境的大系统中,农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防止整个生态恶化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具有优良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冈,也是高等林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农民生态道德教育要注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注重与“绿色科技成果”的推广相结合。在生态文明社会里,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是紧密相连的,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改善生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为了当地发展和老百姓致富,不考虑经济,侈谈生态,无法鼓励老百姓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生态建设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只考虑经济发展,不考虑生态和资源的承受能力,这种发展也必然是不可持续的,迟早要遭到自然的报复。因此,要更新观念,向生态要经济效益,将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农民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基础雄厚的物质保证,依赖于农民生存环境的提高以及提高的程度。因此,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态道德水平,较为宽裕的生活条件是根本、是基础。只有把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与“基础”密切结合起来,协调发展,使农民在摆脱了贫困并逐步走向富裕的生活中陶冶情操,从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的快乐中分享实惠,农村社会才能得到全面的进步和发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作用也才能真正体现出来。“绿色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民在学习掌握这些“绿色科技”成果的同时,能真正理解生态文化的内涵,纠正那种把生态与经济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
(三)着力研究生态建设制度
我国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只有加强生态建设,才能有效维护国土安全、木材安全、物种安全、能源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发展条件;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空间;才能不断增加森林碳汇,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贡献;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环境基础,物质保障和文化支撑。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关键是尽快健全、完善生态制度建设。林业高等学校应充分发挥在师资、科研、学科优势,把加强生态建设制度的研究和创新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加以落实。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结合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大力发展人工林等领域分别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很多生态建设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李文华院士认为,在经济发展中,人们还是过分注重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而忽略了其生态价值,尤其是忽略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无价、资源无偿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也渗透在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体制和政策中。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严重短缺,无法解决诸如森林、自然保护区等领域的生态保护问题。这种生态保护及其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不仅使生态保护工作面临很大困难,而且威胁着地区间和不同人群间的和谐。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不仅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现代林业认为相对于森林的生产价值,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创造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更高,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更大。国际上认为地球森林生态系统所创造的生态价值远远高于木材生产价值十几倍。但是,这一点至今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有些人认为林业生态建设是赔钱的,国家每年都在投人,收益却不多,其实林业创造的效益在别的行业得到了具体体现,比如,林业的碳汇功能、旅游业的收人、粮食的增产、人们的健康,等等,但大家没有意识到这是林业的功劳,没有计人林业的收益,这对林业生态建设是不公平的。我国的森林大都分布在偏远山区,当地居民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丧失了快速发展的机会,而其他地区的人享受着森林提供的多项服务,却不尽任何责任,这样的“免费午餐”、“不劳而获”是以牺牲保护者的利益为前提的。在这类生态保护问题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公平的原则下,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要想解决这类问题,只有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才能调整相关主体生态利益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鼓励生态保护行为。在生态文明社会里,必须转变观念,以新的文明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制度,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破坏者得到惩罚,让占有者付出代价,让受益者分担成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积极培育和传播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体现之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是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高等林业院校应承担起积极培育和传播生态文化的历史重任。首先,高等林业院校具有较强的生态学科的科研力量,能组织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专家结合实际深人研究生态文化的有关问题,创新生态文化理论,并把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成果或科技成果反馈到社会,直接或间接地推进全社会生态文化建设。其次,高等林业院校师生对林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现代林学、森林和林业以及生态建设的内涵及作用的认识深刻,这是培育和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基础。
高等林业院校开展生态文化建设,一是要大胆改革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树立整体的科学观,使生态文化教育纳人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并构建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要系统全面地安排生态文化教育的内容,举办生态文化系列讲座,组织学生深人林区和农村,开展生态文化社会调查,使学生学习大自然的智慧,强化应用生态技术,创造生态产业的思想,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生态思维和实践能力。二是加强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规范并在德育活动中加以灌输,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把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三是充分利用高校教育、科研优势,创造先进的生态文化。高校在理论的探索方面有着很好的优势,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或从生态发展的角度进行科技创新,并把理论研究成果或科技成果反馈社会,直接或间接地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能直接分享教师的研究成果,而且能切身感受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有利于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四是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着力建设生态校园,生态校园能润物细无声地陶冶师生情操,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能很好地传播生态文化。生态校园的建设要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要突出环保和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对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10
1水生态文明的概念
目前学界、政界对水生态文明定义颇多,或从物质、精神、制度三者关系的角度,或从自然、经济、社会三者关系的角度,或从文明形态发展的角度等,分别给出了水生态文明不同定义。但是不论哪种定义,都讲求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包括人与水、人与社会的和谐等,其中人与水的和谐是所有定义的共性。从字面组成上看,可以这样理解生态文明:生态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文明则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前者是自然科学定义,后者是社会科学界定。文明的实质是人类(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和对待。历史上的先后出现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阶段,人类一直没有解决对物质财富积累的追求的无限性和自然界支撑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2]。而生态文明则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其核心,而不是仅仅对物质的无限追求。相应地,水作为自然界的基础要素之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以处理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形成“人水和谐”的状态是水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可以这样概括:水生态文明是以人水和谐为核心思想,从自然规律出发的实现水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
2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
与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更区别于以人为中心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工业文明建设,讲求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其自身结构、发展的特殊性。
2.1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系统性
水生态文明可以看成由水资源、水生态和经济、社会四个方面构成的系统。系统具有的整体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决定着水生态文明系统内四个方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作用,并与其他生态文明系统相适应,受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只有正确认识到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把握好水生态文明系统中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各自作用,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才能使水生态文明整个复合系统发生有益的变化。
2.2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
在认识上,旧有的以“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改变,和新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的形成,及水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从意识形态上实现用水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2.3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复杂性、差异性
广义的生态文明包括人水和谐及水生态系统良好两方面内容[3],但是二者在某些地区和特定的发展阶段存在矛盾,较难统筹;水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各个阶层的利益,需要各个部门和社区组织、个人的参与,协调难度较大,这决定着人水和谐的实现必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不同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不同,所处阶段不同。例如干旱半干旱地区与湿润地区的水资源禀赋差异较大,气候植被条件悬殊;城市与乡村、山区与平原的水系条件、生态现状、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生产技术、环保意识、节水观念所处阶段不同。建设水生态文明应确立人水和谐的思想,但应防止建设方案同一化或简单挪用,防止评价标准的“一刀切”,应当结合水生态文明的地域特点,考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制定出当地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方案,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确定区域性评价指标。
3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水生态文明是我国当今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思想观念进步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好水生态文明任务重大,需要我们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以水资源节约为重点,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完善制度建设。
3.1从思想观念上树立水生态文明理念
转变观念要求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洪旱灾害不可避免,自然界水循环生生不息但是可利用水资源的再生能力有限,水生态一旦破坏将难以完全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人类的科学技术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水生态文明理念。我们当按照水循环、水生态环境的自然运行发展规律办事,按照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的要求谋求经济发展,中心思想就是降低人类对水生态系统的胁迫作用和负面影响,逐步改变重建设轻保护的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水生态文明虽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是在治水思想上仍未真正把水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指导我国水利发展的战略思想落到实处。在治水思路上要实现四大转变,即从人水相争向人水和谐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先向节约保护优先转变、从工程水利向现代水利与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在推进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加大对“文明“或者“文化”层面的考虑,避免可能会带来的新一轮的水利工程建设,消除一切都是可量化的思想,防止再次走上惟GDP考核之路。
3.2以水资源节约为重点建设水生态文明
水资源节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举措,只有水资源量这个基础保证了,才能顺利开展水生态文明的相关建设工作。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数量的约束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一个地区多年平均的水资源量是一定的,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必须走水资源节约之路。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使得水资源量的变化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实现水资源节约,应当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一方面当提高全社会的用水效率,农业上发展适宜当地实际情况的节水灌溉技术;工业上鼓励节水产业、循环用水产业的发展;继续宣传和鼓励人民群众节约用水,使用节水设备;继续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当提高单位用水产出、人员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和工业增加值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控制经济用水、保障生态用水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到保护和发展的同步。
3.3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
水生态是水生态文明的核心字眼,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健康的水生态系统能正常发挥在自然环境演替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输送功能等各项功能,也是创造人类适宜的生存环境的基础,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从水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出发,恢复、保持水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状态和自然生态环境功能,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生态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必将用水的保护做引擎[6],如能保持水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状态和自然生态环境功能,就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持续创造经济效益。实施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应当按照自然的水循环规律和条件,科学确定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生态系统用水总量和过程,保障生态系统基本用水;对于已经受到损害的湿地生态系统,在遵循自我修复规律的基础上,应积极实行人工修复,维持和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保持和改善水体理化条件,重建河流生态廊道的连续性及多样性,切忌河流湖泊化;在水质保障与治理上,加强工业、城镇生活等点污染源和农业面污染源治理,及船舶流动污染源和底泥内污染源治理,使污染物排放满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要求,实施截污导流、生态疏浚、水生态系统重建等工程建设,逐步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的全面达标;做好物种和生物资源保护,建设濒危物种基因库、细胞库等,保存其种质资源;做好水生态系统的评价、规划和监督工作,确定各级各类水域保护修复的目标及任务。
3.4加强水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管理制度方面,以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为核心。20xx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从节水、取用水、排水、水质、水量等多个环节和制度建设方面制定了到20xx年的总体或阶段性目标。20xx年伊始国务院发布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考核内容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完成、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并详细规定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控制目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及其考核办法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评价制度方面,除了继续实施和完善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评价制度外,还应制定水生态文明全局尺度的评价制度。一方面,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山东省济南市、江苏省无锡市等地的试点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还在积极的探索中。应吸收试点地区优秀经验,结合具体区域实际,将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价改革、水权交易等纳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应当科学评价经济建设成果。把水资源消耗、水环境衰变和水生态效益损害纳入经济建设成果评价体系,把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纳入党政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水资源环境管制,探索建立新上项目审批的“一票否决”制和区域、流域限批制度。
4结语
我国当今面临着发展诸多资源环境的约束,其中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以“人水和谐”为核心思想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复杂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建设水生态文明,要从思想上贯彻新时期治水理念,树立人水和谐、以供定需、节约保护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到水生态文明的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和差异性特点,遵从自然规律,以水资源节约为重点,突出水资源节约这个重点任务,实施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以制度的力量作保障,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与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的和谐共赢。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11
1、环境保护三要素
1.1关于环境保护科学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此同时我国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战略。这两大战略实际上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而这两大战略本身也是密不可分的。
在国际社会层面,可持续发展有“弱可持续发展”与“强可持续发展”之分,总体看前者对发展中国家较为有利,而后者对发达国家较为有利,在气候变化问题提出以前,国际社会以前者为主流,我国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弱可持续意义上的。弱可持续发展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强调科技优先,通过科技解决环境问题。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制订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体现了科技优先的理念,国家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全部环境保护的立法都写入加强科技的条款,立法的科技含量迅速提高。
科技优先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环境立法中科技规范(如环境标准)的发展,但也带来环境法理论与实践的一些新问题,最突出的是用科技代替法律,或者是科技优先法律,法院审理环境案件不看法律而只认技术鉴定,环境影响评价以技术评价为主而忽视其他领域的影响,这导致近年来环境影响评价的社会反响迅速降低。科技优先还容易被理解为科技万能,认为只有科技发展才是环境保护的唯一出路。实践表明,近年来我国环保科技虽然迅速提升,但环境却以更快的速度恶化。我国一度环境法制较为保守和停滞,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水平在国际上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我国科技、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很不适应。
1.2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与管理和科技相比,生态文明更多地强调的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相对滞后但不能长期滞后的领域。我国目前环境保护领域中,生态文明已明显落后于管理和科技,亟待大力加强。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设计是非常及时和准确的。举例来说,循环经济在欧美实施较为成功,我国引进后却效果不佳,还助长了洋垃圾进口等严重环境犯罪问题,究其原因,有管理上的、技术上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公众环境意识问题,缺少了公众高素质的主动参与,循环经济必然是因这个巨大的缺口而阻断循环。又如,“两型社会”即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本质上不是管理的问题,科技问题也有限,根本上是环境意识或生态文明的问题,而这一切在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制中非常薄弱。
2、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的背景
2.1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环境重要的历史关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务之急
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不能消极地等待。不少人幻想中国人均GDP达到五千美元时,会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那样进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到达这个“拐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程度由高趋低,逐渐减缓。但要看到,这个拐点在大多数国家并不是自然就到来的,而是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后才痛下决心进行治理,这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我国不应重复。况且我国的环境问题的特点是压力大、欠账多,拐点迹象迟迟不出现,而如果该拐不拐,就是违背历史和科学的规律,就会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近来环境群体性*件频发就是警示。因此,党和国家要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地推进这个拐点的到来。这也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
2.2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却不是一帆风顺
例如早在20xx年,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10省市启动绿色GDP试点工作,时隔仅一年,这一曾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新型核算体系就面临杯葛而告终止。仅以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严峻程度与传统GDP增长速度形成的鲜明对比,即足以证明实施绿色GDP已势在必行。如今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局面已充分证明了这种必要性。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必要的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这比当年的试点机制更完善更科学,不仅有目标,也明确要求作为考核办法,而且规定了具有强制力的奖惩机制,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政策和法律制度保障。
2.3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最佳途径,要借助法律的利益协调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
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和谐与共赢,而不是势不两立的对抗或此消彼涨的博弈。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局势引发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西方国家都曾经历过这个历史阶段,污染事故频发、群体性*件激增,欧美形成了所谓的“社会生态运动”。
我国长期以来是行政主导型的环境保护机制,造成了公众参与的先天不足和公众在环境保护上的`政府依赖心理。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公众更好地参与环境保护拓展空间,并引导这种参与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在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和社会生态运动都有过不同程度的经验教训,欧美生态运动概括为二种类型,一种是以“彩虹勇士号”为代表的激烈抗争的法国类型,另一种是以信任原则为代表的妥协互利的英国类型。中国近现代社会经历了太多的革命和动荡,更需要的是和谐与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培育中国公众的环境意识,更好地参与环境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哲就提出“赞天地之化育”的理念,所谓天地化育可以理解为生态文明,而所谓“赞”,表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首先是要积极地作为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其次是要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赞”就是要“大力推进”,是和谐与共赢。
3、生态文明呼唤环境权利
环境管理在法律上主要对应的是责任,环境科技在法律上主要对应的是标准,这二者构成目前我国环境法的主体。也就是说我国环境法缺少权利的内容,这既是我国环境法制目前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我国环境法制与发达国家环境法制相比的主要差距。我国目前环境法在权利设计上是把环境权利附随于民事权利,而在民事权利上限于侵害人身权和财产权的私权利而通过侵权法救济,民事权利是不可能包容环境公益权利的,而这却正是环境保护的根本所在。
其次,我国环境权利保护还适用相邻权的规范,而此种民事权利是低等级的民事权利,仅限于个人之间,且可以自由处分,此外,现代民法还要求相邻人要相互容忍,这些都是与现代环境保护渐行渐远的。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就签署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此宣言明确将环境权与人权结合定义,而此后许多国家均将环境权入宪或入法。
目前我国宪法已写入人权,而《人类环境宣言》中环境权与人权结合定义的表述“有尊严和福利的生活”也已迅速成为举国上下的共同追求,环境权具备成为我国宪法中人权细化规定的切入点的条件,建议及时写入宪法和法律。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可通过赋予公民环境权或生态权弥补我国环境保护行政主导的不足。我国环境立法强调行政主导,造成公众对环保的消极甚至抵触,此次环保法修改公众参与的程度极低,远不及物权法等立法那样引起社会的普遍和积极的关注,另一方面,启东等地恶性环境群体**表明我国公众生态文明程度很低,以及对现行环境法制的极不认同(这是环境法制崩溃的先兆),也说明我们的环境法制本身有严重缺陷,公众只是被动的管理对象,而基本上没有权利。这种情况与世界上环境法制发展的主流是不符的。总体看西方国家目前主要通过环境权赋予公众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值得我国借鉴。
4、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的几点建议
我国生态文明立法应重视政策性的“软法”的作用,首先可通过生态文明职能机制(委员会或促进会等)颁布政策性规范,通过宣传教育手段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并通过工青妇等团体共同推动,特别是重视发挥政协的作用,从国外的两院职能实践来看,大财团主导的众议院往往更多地关注经济,而参议院则更多地关注包括环保在内的社会文明。
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政府官员和经济界人士居多,而政协中社会贤达(国外非常强调环境保护启蒙者的作用)在环保方面有更宽阔的视野,相信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其次是制定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纲要》,首先,可借鉴俄罗斯的经验,该规范亦属于软法,但具有较优先的法律地位,目标是实现生态建设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性,具有环境基本法的意义;其次,可借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的经验,强调该法的政策功能,即规范政府的行为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要求,落实十八大提出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再次是对现行立法的后评估工作要把生态文明的要求作为评价要素,通过立法后评估推动法制上的五位一体融合效果。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1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提高,现在国家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为人们的身心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而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绿色行业经济发展在生态环境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林业经济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提供充足的能源,从而给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文章首先对阐述了绿色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促进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林业;经济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的部门应对生态文明建设加以重视。目前,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提倡发展林业种植的工作,林业的种植不仅可以给社会以及种植户带来经济上的效益,还可以给社会带来生态效益,按照自然规律对林业进行种植还可以避免人类受到自然灾害,进而树立人们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相辅相成,林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促进林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符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
1绿色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人都以牺牲林业环境为代价来获取利益,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破坏生态环境,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化学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居世界首位,已经严重超出了环境所容纳范围,许多城市的河流和空气都受到了污染,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健康的平台。林业的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政府越来越注重林业的发展状况,林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还会给人类提供充足能源,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林业的经济发展可以防止自然灾害的产生,例如,林业的建设可以避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现象的出现。除此之外,林业还可对人类居住的环境进行调节,例如,美化空气、调节降水、改善土壤环境等[1]。林业的发展使生态文明得以实现,林业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方式,不再是对植被进行单一的种植。在种植之前,林业员都会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实际的林地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在种植过程中充分结合现有的资源,并且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林业进行种植,进而使林业资源的综合效益得到正常的发挥。另外,林业的规划也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林业资源给地球上的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延长动植物的存活时间,避免一些稀有物种出现灭绝的的现象,在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扩大林业种植的规模,进而使生态文明建设得以实现。林业自身条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获取利益的同时也破坏了我国的生态平衡,为了预防能源的过度消耗,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倡加大林业经济的发展。林业具有绿色无污染的重要的特征,这就是林业自身所具备的优异条件,在林业种植阶段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林产品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这对生态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的林业部门要考虑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进行林业的种植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林业进行经营,进而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需求,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与林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2.1加强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建立
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建设的前提,只有人们具有生态文明观念,才不会对森林等林业资源进行乱砍乱伐,出现破坏环境的现象;为了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关林业部门可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进行宣传,使居民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的发展情况与自身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以此来树立居民的环保理念,为保护环境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另外,一些林业企业也要注意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树立员工的生态文明观念,林业种植人员不能抱有拿固定工资的传统观念,在工作中应该具有责任意识,避免在种植过程中出现资源的浪费;只有加强生态文明的建立,才能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的发展[2]。
2.2加大林业建设的'管理力度
加大对林业建设管理力度也可以有效促进生态文明文明建设和林业经济的发展,加大林业的管理力度需要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逐渐完善林业的管理机制,并且需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目前,我国林业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由于林业建设的飞速发展,给管理人员以及部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现阶段许多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对森林进行乱砍乱伐,也有一些以牺牲林业资源为代价建筑工厂、居民楼等建筑物的现象发生,这就使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出现矛盾,为了使二者和谐共处,就要对一些林业资源加大管理力度。在企业部门需要占据林地时,不能以破坏生态资源为代价,应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用地,另外对一些乱砍乱伐、非法占地的居民要进行批评教育,并且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规范居民的行为,只有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建设加大管理,才能对资源进行合理运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建设的良好发展[3]。
2.3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林业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
国家要对林业建设加以关注,并且对林业建设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林业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后期保养的过程中都会花费较大的资金,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经济效益,所以,国家要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对林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投入,以此来保障林业发展的顺利进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发展。政府在加大对林业经济发展资金投入时,首先要对林业产业的基地设施加大资金的投入,进而可以使基地设施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林业产业的种植质量和效率;最后也要对林业发展的后期维护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避免林业资源受气候、环境、虫害的影响。
3发展林业经济的思路与办法
3.1发展森林旅游项目
森林旅游区,可以给林业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发展森林旅游项目首先要对要对旅游区进行划分,根据实际情况,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和经营,为了给游客带来优质化的服务,需要建设科学化的旅游设施、打造景区的特色品牌、提升森林旅游区的服务等。另外,开发森林旅游项时也要开发多种旅游方式,例如,民俗旅游、独家旅游等,林业旅游项目可以用独特的风光吸引游客,进而给林业建设部门带一向相关的林农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开展森林旅游产业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3.2打造林下经济
结合现有的林业资源,有关部门要积极打造林下经济,林下经济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在林下发展畜牧业、种植一些无公害的产品,林业资源本身就会给动植物提供优异的环境,有利于动植物的健康发展,这些林下经济可以使一些贫困的农民增加一些收入,进而为国家脱贫工作作出一丝贡献。另外,在发展一些林下经济时,也要根究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养殖,例如,有些林业资源适合养殖,有些林业资源适合种植,在开展畜牧业和养殖业时要秉持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发展林下经济时也可以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林下经济;另外,在开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时,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打造特色品牌,提高自己养殖场或种植场的影响力,进而使林业经济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之间也要经常进行沟通,扩大林下经济的发展规模,促进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
3.3建设生态文化体系
在发展林业经济时,要具有生态文明理念,对生态文化要具有较深的了解,在林业经济中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在建设生态文明体系时,要结合人类的实际生活,并且还要体现该林业资源的主题,且生态文明体系的内容也要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才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给林业资源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建设生态文化体系除了能给林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外,还有利于人们形成环保理念,使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明白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二者的关系,并且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加强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建立、加大林业建设的管理力度、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林业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而林业经济的发展则需要采用开发森林旅游、打造林下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体系等措施,只有科学合理的使用这些措施,才会使林业的综合效益的到正常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光生.浅析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10):211.
[2]蔡光辉.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J].林业与生态,2017(9):15-16.
[3]罗文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林业经济发展[J].中国林业经济,2017(4):78-79.
[4]邓观海.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6):214.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13
[摘要]结合铁岭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针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水环境质量不高、生态安全风险高、水资源管控水平低、水经济不发达等问题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提出铁岭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存在问题;建设对策
1概况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辽河平原中段,且辽河铁岭段河长占辽河干流的1/3,全市总人口达301.9万人,面积1.3万km2,境内湿地面积283km2。市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对整个辽河的水质和水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铁岭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5.59亿m3,人均水资源量847m3,20xx年铁岭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9.7%,部分河流水质较差,如招苏台河仍为劣Ⅴ类,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约束仍然十分突出。将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铁岭市建设发展中,遵循人水和谐理念,是保障区域经济、水资源及水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2.1水网建设成效显著
铁岭新老城区西部为辽河,北部为柴河,南部为凡河,东部为山区。柴河河道紧邻老城区北穿城而过汇入辽河,上游有大型水库—柴河水库。凡河河道由新城区南穿城而过汇入辽河,上游有大型水库—榛子岭水库。新区建设时引凡河水入如意湖,如意湖经人工河道天水河和莲花湖相连接,莲花湖水下泄至凡河最终汇入辽河形成完善的新区水系。新、老城区间水系通过柴河灌区灌溉干渠相连,实现了辽河、柴河和凡河之间连通的格局,水网建设成效十分显著。
2.2防洪抗旱供水体系初步构建
经过多年的水利建设,铁岭市以水利工程体系、防汛抗旱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体系、灾害防御保障体系四项体系为基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排涝抗旱体系和稳定安全的供水格局。防洪抗旱工程体系日渐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立,50余条河流建有防洪工程,现有堤防总长度747.0km。供水格局稳定安全,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63处,解决了130.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2.3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近年来铁岭市政府围绕辽河污染治理,积极开展对违法排污企业清理整顿行动,关停了污染严重的稻草制浆造纸工段,7家糠醛生产企业工艺废水实现减排,取缔、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能耗、重污染、生产工艺设备落后的6家企业。20xx年底,铁岭市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均有明显下降,其中,COD排放总量为13.04万t,比20xx年削减4.6%;氨氮排放总量为0.7万t,比20xx年削减5.4%。
2.4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三条红线”指标分解工作。严格执行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计划,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全力封闭自备井,确保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辽宁省水利厅关于下达20xx年度全省压采地下水计划的通知》,20xx年全市总压采水量指标为2123万m3。
3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水功能区达标率偏低
根据辽宁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监测数据,20xx年铁岭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2.9%,与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2.3%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首先,外源污染威胁大。全市大、中河流的上游来水大多是域外来水,外源污染严重。其次内源压力不断增加。废污水总排放量由20xx年的7500万t增加至20xx年的8600万t。第三,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根据20xx年《铁岭市环境状况公报》,铁岭市COD总排放量13万t,其中来源于农业的排放量占到了总排放量的86%,氨氮总排放量0.7万t,其中来源于农业的排放量占到了总排放量的56%。
3.2水生态系统出现退化迹象
铁岭市水生态本底条件优越,水环境基础较好,但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和污染加剧,铁岭境内部分流域水生态系统总体生态质量出现退化迹象。凡河流域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涵养水源功能削弱,影响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生态效能的发挥。此外,对铁岭主要河流的`纵向连通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除辽河干外,铁岭市主要河流的流纵向连通性较低。
3.3水资源管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城市防洪排涝设施不完善,饮水安全仍需加速推进。目前铁岭市区通过防洪工程改造,已将大部分河段防洪标准提升至50~100年一遇,但辽河干流、柴河、凡河河段仍有一部分未进行改造,铁岭市新、老城区段没有形成封闭、完整的防洪体系,一旦发生较大洪水,将直接威胁市区安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落实。近年来在规范化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成绩,但面向以“最严格”为主题的新时期水资源管理需求,如何尽快建立起相应的严格管理与支撑保障体系是未来一段时间水管理领域的首要任务。市域水资源管理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多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尚未形成。
4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对策
4.1以截污控源节水减排为手段的水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1)加强跨境断面水质监测,缓解外源污染加强跨境断面水质监测,加大与上游区域在水污染保护方面的合作与协调,降低铁岭入境水环境压力,从而保证辽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各水期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2)推行清洁生产节水减排,降低污染源强度加大节水力度,积极研究和推广节水技术措施,确保农业节水取得成效;加强对耗水量较大的火电、造纸、矿坑排水等行业管理,鼓励企业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大力推行中水回用;推进城市节水,加强节水宣传,全面推广节水器具;按区域水资源特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以水生态容量和水资源总量确定经济结构和发展规模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压缩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的企业。(3)加强废污水收集和处理,减少入河污染负荷加强工业企业污水治理,提高工业污水治理效率和效果;制定并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规划,积极推动面源污染防治;推进辽河及其重要支流清河、柴河、凡河等河道的综合治理;建立地下水功能区管理制度,健全河湖管理制度,实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
4.2以山-河-湖为纽带的水生态修复体系建设
严守辽河干流Ⅳ类水质红线,建设辽河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带。以辽河干流河道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同时加强对凡河、柴河、清河等其他重点支流生态建设,加快恢复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推进辽河生态绿化工程,加快凡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莲花湖湿地公园建设。结合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区水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政策保障,选择典型水生态功能区-凡河和清河,进行生态保育、生态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等综合示范,提高河流生态连通性,恢复辽河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监督、监测为重点,逐步完善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生态脆弱区、敏感区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区域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4.3以防洪除涝城乡供水为主体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确保防洪安全全面提高铁岭市防洪排涝能力,按照现有河流的防洪标准,城市段河道至少达到20年一遇,农村段均达到10年一遇。加固辽河干流、柴河、凡河防洪堤防,使银州区、凡河新城等重点区达到50~100年一遇,形成完整、封闭的新老城区防洪体系。(2)加强水源地保护与建设,切实保障饮水安全建立水源地分级管理制度,以柴河水库、清河水库、南城子水库、诚信水库为重点,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保证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II类标准,二级保护区达到III类水质标准。保护饮用水源地地表和地下水安全,保证地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90%,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95%,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3)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总体规划,采用集中供水方式,以新打井、新建井房、安装配套设备及铺设供水管网为主,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在此基础上,解决部分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深入开展集中式饮水源地达标建设,对农村取水、治水、供水水质实施全过程监管,扩大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范围。
4.4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核心的规范化水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依据水利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及辽宁省的有关规定,制订铁岭市各级政府的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确保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进一步理顺铁岭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整合各项涉水职能,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2)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节水载体建设,积极开展城市生活和服务业节水;强化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确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加强非传统水源利用,实行水资源统一调度,全面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4.5以提升人居环境和培育水生态文明意识为重点的水文化体系建设
(1)提升人居环境在进行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水利工程和现有河道,因地制宜地开展河道整治、两岸环境美化和群众娱乐休闲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并带动沿线土地增值,促进地产、零售、休闲娱乐等产业的发展。(2)提高公众水生态文明意识通过水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以及水生态文明方案的实施,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学校、社区和公众的水生态文明意识,从而促进全社会水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价值取向的形成。(3)水文化载体建设结合水利工程建设,融合现代科技与人文景观元素,使水利工程集防洪、供水、生态、旅游等综合效益为一体。在已建的多项示范工程基础上,再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水利风景亮点工程,充分展示水利文化,突出水利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14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之一,这高度说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发展生态文明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同时,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整合社会力量一起努力,共同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寻找出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性;出路探析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这充分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更高水平的文明形态,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它以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和发展为出发点,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追求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12。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之一,这充分表明我们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同时也揭示了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已不容忽视。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
1.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今国际社会谋求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经济飞速增长,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口膨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和粗放的发展方式仍未彻底改变,造成经济增长以较大的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方针以来,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总体上还没有转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的增长方式。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只有解决了生态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在国际背景之下,世界资源环境问题总体严峻,环境恶化威胁到各国经济发展,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极端天气、物种灭绝等环境问题频发,这些环境问题已经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走向,国际社会都在积极倡导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出路,力求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道路已经成为国际新趋势。
2.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我们国家在发展的初期继承了西方工业化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付出了牺牲资源环境的代价。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充分表明我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出一条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中国政治论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自身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人类决不是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生态问题,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命题,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究其本质和建设生态文明是一样的,旨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是以自然环境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他方面的实现,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的基础上,处理不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任何社会文明都难以为继,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383只有生态文明高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源泉不断。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路探析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实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涉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消费观念、提高公民参与意识等多个方面。中国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有所作为乃至做出历史性贡献,必须借鉴西方发
达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生态文明。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首先,明确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干预职能,政府监督污染者改变行为,减少对资源的破坏,以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环境保护水平。具体措施是多方面的。例如,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化环保之路,合理利用资源,科学合理规划,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用可再生资源和研发新能源;第二,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化,增加科技成分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鼓励无污染的新兴行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为资源立法,建立完备的环境保护体制,明确各方面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义务,有效地管理环境。
其次,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西方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化之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尤其德国、日本、美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就比较突出,这些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就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德国在发展生态文明方面,注重环境教育,为资源立法提供法律保障,发展环保产业,超额完成国际环境条约的义务;日本把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严密立法明确责任主体,采用综合性的调整机制促进国民循环型生活方式的建立;美国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治理环境工作注重多元的区域规划,保护大面积国家森林公园和恢复森林,田纳西河谷就是美国生态建设的成功典型;其他国家如法国禁止采挖原煤、北欧国家积极推行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等举措,这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积极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目前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另一面,努力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所做的努力,都是致力于人类的整体发展的。中国能否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成功,从目前的和可预测的量来看,政府的作用是关键的,是中国走向生态文明的核心保障174。
2.转变公民消费观念,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首先,倡导公民转变传统消费观念,践行绿色消费模式,传统的消费模式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拜金主义、铺张浪费、追求面子工程,过度消费,这种消费模式严重浪费资源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持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模式,倡导一种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观念,改变过度消费、铺张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我们在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的生活方式时可以借鉴一些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3R”消费模式(Reduce—资源利用减量化、Reuse—产品再利用、Recycle—废弃物再利用),以此为基础,逐渐使公众养成绿色的消费新观念,将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内化于心,促使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新模式,只要我们养成了科学的生态消费观,那么消费会作为一种新的推动力带动经济的绿色增长,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成就斐然。
其次,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离不开公民的广泛参与。而目前的环保现状,主要还是靠国家政策执行,民众参与远远不足。今后我们致力于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环保,形成“全民环保”的局面,进一步明确政府、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在推行环保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尽量避免拘泥于形式的作风,环保不只是在环境保护日简单地敷衍了事而应是立足于全民的持续的、稳定的、渐进性的工作,我们不仅要环保日还要环保周环保年,切实将环境保护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在生活中将社会大众的环保力量发挥到淋漓尽致。其次,加强基层宣传与交流,发挥公众的影响力,公众是一个潜在的环保主力军,但作为环保主体力量的我们对于环境保护还有很多认识欠缺,例如很多人仍不能准确地将垃圾分类,公共场所的分类垃圾筒形同虚设,这就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与交流。在中国走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公众只有积极主动,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将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牢记于心,在观念的指导下,广泛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那么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势必瞩目。
当前中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公众的环境参与意识也随即普遍高涨起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发挥中国特色同时发挥公众、基层群众团体以及各类环境非盈利性组织的环保能力,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王宏斌。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xx.
王信建。建设生态文明与治沙防沙工作的思考.中国林业经济,20xx,(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3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15
摘要:广西水资源量丰沛,具有良好的水资源禀赋与水生态条件,建设水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广西”的客观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以水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努力实现生态优美、人水和谐。对此提出思考意见,为广西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参考。
关键词:广西;水生态文明;水资源管理制度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区水资源量较为丰沛,具有良好的水资源禀赋和水生态条件,水生态文明是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是建设“美丽广西”的客观要求。由于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在发展中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目前存在着水污染事件频发、水生态退化、城市内河污染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将为我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发挥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我区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结合本人几年来工作的经验,提出思考意见如下,供广西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参考。
1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围绕建设“美丽广西”的工作大局,以水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载体,坚持节约保护优先和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保护并重,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水生态保护工程、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措施,努力实现碧水畅流、河湖健康、生态优美、人水和谐的目标,为推进“生态广西”建设奠定坚实的水生态基础。
2基本原则
坚持人水和谐,科学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降低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坚持保护为主,防治结合。规范各类涉水生产建设活动,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实现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的水生态修复,适度建设水景观。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科学谋划水生态文明建设布局,统筹考虑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重点解决影响水生态健康的问题,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坚持彰显特色,示范引领。立足全国一流目标,注重体现广西特色,积极探索创新,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积极性较高的城市开展试点示范,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努力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3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水功能区和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生态得到有效修复;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体制基本理顺,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到20xx年,形成广西水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建成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306亿m3以内,用水效率明显提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8%以上,水生态系统服务和保障功能逐渐增强;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部达标;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到20xx年,建成有广西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50%以上的市、县(市)建成水生态文明城市,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309亿m3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下降到80m3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城乡水资源配置格局得到完善,城乡供水得到有效保障;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水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广西壮乡特色的水文化体系全面形成,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示范省区。
4重点任务
(1)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完善配套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自治区、市、县、重点取用水户的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严格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入河排污口管理制度;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条件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和总量控制,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取水工程和设施验收制度、取水延续评估等制度。建立和完善水功能区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建立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目标考核、干部问责和监督检查机制。
(2)优化水资源配置。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和调度方案,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坚持高效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和节水、治污、减排的要求,多渠道开源,合理调配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围绕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西江经济带和重点缺水地区,构建我区水资源宏观配置格局。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提高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
(3)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切实转变用水方式,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建立健全市、县两级节水管理机构,强化节约用水统一管理。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推广喷灌、滴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创建节水型灌区。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社区、学校、企业、宾馆等各类节水载体创建,实现节水载体建设全覆盖。大力推广节水产品和技术,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出台鼓励再生水生产和使用的优惠政策,工业生产、园林绿化、道路保洁、车辆冲洗等积极推广使用再生水和雨水等非常规水源;鼓励沿海地区开发利用海水资源。落实水权交易制度,对取水总量达到或超过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开展水权转让交易,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节约利用。
(4)严格水资源保护。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做好水资源保护顶层设计。严格水功能区管理,推进水功能区达标建设,建立动态监测和评价考核机制,开展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考核。加强水功能区水质动态监测和评价,定期核定各市、县(市、区)主要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并分配到各主要入河排污口,提出各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管理,对排污量超过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定期公布和更新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名录。加大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力度,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努力实现城乡供水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第二水源和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完善供水应急预案和饮用水安全监控体系。结合“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加大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疏浚整治,落实长效管护措施,不断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完成地下水超采区复核,划定地下水禁采、限采范围和地下水位控制红线。加强北海市区、宾阳县黎塘镇等区域地下水的限采压采、水源替代等力度,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5)全面加强河湖水域管理。建立健全主要河道管理与保护的“河长制”,落实管理机构、职责和经费,积极推行河道保洁社会化管理,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加强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在前期工作、建设实施、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维护河湖健康。河湖岸线开发利用应统筹考虑水生态、水景观要求,留出一定范围的生态隔离带,建设生态廊道。加大对非法侵占水域、采砂取土及排污等破坏河湖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水域面积不减少、河湖生态功能不衰减。
(6)大力实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确定并维持河流合理流量和地下水的合理水位,保障生态用水基本需求。组织开展重点河湖健康评估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河湖健康状况。以河湖及水利工程为依托,兴建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水利风景区,建成一批水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大力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提高城乡水系连通性,增强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建设城市活水清水工程,通过控源、清淤、调水、岸线治理等综合措施改善水环境,推进城市内河整治,确保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深入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极开展小流域生态治理,加快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大力开展生态健康河流、水库、小流域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丰富水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大力建设湿地公园,逐步修复退化湿地,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充分发挥湿地净化水质和改善水生态环境的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水生态补偿办法,在九洲江、桂江、南流江等重点流域推行水生态补尝试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水生态补偿探索。
(7)加强水生态文明能力建设。提升水资源支撑和保障能力,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积极开展水资源和水生态等指标监测,建立健全水生态监测评价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全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控制监测网络和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要求,整合各类监测资源,积极建设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对水域变化和水生态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大力开展水生态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水资源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8)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充分吸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等工作经验,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和典型性强、地方积极性高的地区,开展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两个层次的试点,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水资源特点和水生态条件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制订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出台管理制度和办法,指导市、县(市、区)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评审验收,对达到标准的自治区级试点命名为水生态文明城市。
5进度安排
(1)20xx年6-12月,完成南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报批;完成桂林市、玉林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审查;成立水利厅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启动自治区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申报工作,确定3~5个自治区级试点城市,组织开展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2)20xx年1-12月,完成南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做好试点总结和验收准备;实施桂林市、玉林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项目,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上半年完成自治区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审查和批复,启动试点建设工作。制定广西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3)20xx年1-12月,配合水利部、珠江委完成南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完成桂林市、玉林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年度工作任务;开展自治区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工作,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4)20xx年1-12月,完成桂林市、玉林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和验收;继续开展自治区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5)20xx年1-12月,完成自治区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和验收;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区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6)20xx年1-20xx年12月,全区一半以上的市、县(市)建成水生态文明城市,努力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示范省区,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6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水利厅成立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推进全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组织指导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创建工作,协调有关重大问题,审定水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水利厅水资源处,负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日常工作。各市、县成立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协调机构,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统一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河湖生态保护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完成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
(2)加强科技支撑。加强水生态领域的科学研究,组织开展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基础理论、宏观战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生态补偿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的作用,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大水生态保护方面的科技投入,自治区优先支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研究工作,各级加大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研究的投入。
(3)落实经费保障。各地要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经费列为水利项目经费支出的重点,加大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程的资金投入。各级财政的专项资金和经费要加大对水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对水生态文明试点创建、水生态保护工程、节水技术改造、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非常规水源利用、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等给予重点支持。自治区水利建设投资切块专项用于水生态文明相关工程建设,自治区征收的水资源费重点支持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相关工作。积极推进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化投入的水生态文明投融资机制,充分运用市场调节和经济手段促进水生态保护。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市、县(市、区),每年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安排不少于15%的资金,专项用于水源工程和备用水源建设。
(4)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评价指标达标和重点工程实施等情况和指标纳入自治区对设区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体系,细化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健全自治区、市、县三级考核机制。各市、县政府要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每年要向上级政府报告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向水利厅通报水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
(5)引导公众参与。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水生态知识宣传,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教育,提升公众对水生态文明的认可和认知,倡导先进的水生态伦理观和适应水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大力开展水文化建设,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形式宣传水文化、传播水文化,建立一批水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创作一批水生态文化作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团体的作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参考文献:
[1]何亚闻,褚俊英,蔡德所,等.广西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C]∥天津:中国水利学会20xx年年会,
[2]魏文达,彦橹,杨彤.关于构建水生态文明城市水文化体系的探讨[C]∥南京:中国水利学会20xx年学术年会,
[3]宗合.广西确定今后20年水资源保护目标[J].中国水利,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相关文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演讲06-14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12-21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07-26
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及感悟05-16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总结01-24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06-06
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总结06-24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09-15
生态环保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