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班级管理的论文

时间:2024-07-28 10:04:18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班级管理的论文15篇(热)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班级管理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级管理的论文15篇(热)

班级管理的论文1

  我们班共有58个学生。全班学生整体学习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因而管理难度大。针对班级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对班级的常规管理主要采取了“表率好”、“用心恒”、“工作细”、“严要求”等措施。

  1表率好

  要求班主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我们的要求与行为准则。班主任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方面。由于年龄、阅历等原因,学生认识事物的状态还处于懵懂时期,这就要求班主任应该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表率。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不要破坏教室环境,一个好的环境才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那么我们想一想,自己做到了吗?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只有我们自己先做到,教育学生才有信服力。也只有经常这样做,我们的学生才能耳濡目染,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的表率可以简单的概括成为,“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

  2用心恒

  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们,高度的责任心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班级进行常规管理是核心,持之以恒的决心是班级常规管理的关键。所以对班级管理,不要抓一段时间,放松一段时间,贵在“恒心”。具体到每一天就是,早自习督促学生背诵记忆,上课保持上课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觉学习。只有这样,怀有一颗坚韧不拔的恒心,坚持每天如此,每学年如此,不放松任何一个时间,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学生的学习整体才有进步,整个班级才能积极向上健康地成长。

  3工作细

  要求班主任不仅要细心地管理班级事务,还要更多地了解学生和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尤其像我们这样整体基础差的班级,大部分都是后进生,有的受家长责骂、受同学的鄙视,个别不负责任的家长甚至将孩子送进学校之后不闻不问,学生在家缺少家庭的关爱与温暖,所以他们的心里潜伏着强烈的自卑感,内心比较脆弱,性格孤僻,趋于自我封闭。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生活和真实的心理,和他们真心沟通交流,而不能因为学习困难就疏远他们。我想,如果我们用真诚、负责的态度与他们单独交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在爱护、信任的气氛中对生活、学习产生信心,这样,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他们也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从而开启他们封闭、叛逆的心灵,并把班主任的劝说、要求转化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并逐步付诸于实践。

  4严要求

  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制定可行有效的学习计划。只有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学习知识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的保证。我的具体做法就是,首先在纪律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的出勤,从自习到上课,每天必查,每天小统计,每周大统计,对迟到旷课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给予引导与批评,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公开的肯定与表扬,在全班形成一种遵守纪律光荣,违法纪律可耻的舆论氛围。其次在卫生方面,我们班的地段卫生是七年级教学楼的一至三楼,学生的流动量大,使用频率高,因而不易保持。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一个“勤”字。每天做到三扫三拖,用扫的勤快拖得彻底来最大程度地保持地段卫生的干净整洁。而教室卫生,关键在于保持,从管理自己所产生的垃圾和卫生工具的摆放,一点一滴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最后在学习方面,由于全班学生整体学习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首要任务。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包括:主动学习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课后总结复习的习惯、及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到实处、细处。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能润物无声。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实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的学生一定能自尊、自立、自强。

班级管理的论文2

  一、礼仪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班级管理中的必要性

  礼仪教育既是文明传承的需要,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班级管理的需要。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文明礼仪世代相传,同时随着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尊重、宽容、温馨、真诚、互助、友爱、诚信、和谐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文明礼仪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良好生活环境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是一个人优秀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所在,同时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的基础教育。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班级管理中必须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不仅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需要,而且是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风良好的班集体的需要,同时也是保证学生进行正常学习,教师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

  二、礼仪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班级管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只要对学生的管理到了位,班级管理自然而然就达到了标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礼仪教育有哪些重要性呢?

  (一)改变幼儿教师观念,增强责任心

  传统观念认为,幼儿教师就是看护孩子的“保姆”,每天的任务就是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带领着孩子玩耍,这种观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安全看护孩子固然重要,礼仪教育也非常有必要。幼儿是我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动力,我国优秀的文明礼仪需要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代代相传,而幼儿时期正是进行礼仪教育的绝佳时期,孩子的内心对外界一切充满着好奇和渴望,而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好行为,好习惯,我们提倡;坏行为,坏习惯,我们禁止。如何防止幼儿教师自身坏习惯,坏行为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呢?这就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认真学习礼仪知识,加强自身的礼仪文化修养,增强责任心,充分意识到新时期礼仪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给孩子树立良好的礼仪形象,从而保证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提升学生自信,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我国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现象越来越多,由于从小深受各种溺爱,孩子长大后各方面的能力表现都有所欠缺,动手能力差,合作能力差,好高骛远,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尊重别人,礼让别人,缺乏应有的礼仪。还有的学生在家里“称王称霸”“性格活泼”,在学校却是另一种状态,性格孤僻。有的甚至表现出胆小、懦弱的形象,不敢与别人交往,缺乏自信心。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以这样的.“状态”从事幼儿教学,教育出来的孩子是可想而知的。在我国大力提倡“中国梦”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需要的就是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相互理解,自尊,自爱,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独立、礼让、团结合作、以礼待人的优秀品质,使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交往等,提升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我们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礼仪修养,也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和保障。

  (三)建设文明班集体,促进班级和谐

  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只知道学习文化知识,缺乏自身相应的内在礼仪修养做支撑,缺乏最基本的做人礼仪,就是学问再广博也是徒劳的,缺乏礼仪修养的学生是不会组成文明班集体的,班级的和谐更是无从谈起。教师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情感”教学,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深入学生中间,善于发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后,能够让学生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把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或“烦恼”向教师倾诉,教师成为学生感情上的“大哥哥”“大姐姐”,学习上的“良师益友”,从而培养学生尊重教师,热爱同学,热爱班集体的良好品质,进而达到建设文明班集体,促进班级和谐的目的。同时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每周一班会的开展,关于礼仪如何使班级管理更和谐的主题演讲等,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做总结发言,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礼仪对其自身,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三、结论

  文明礼仪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是教师正常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在需要,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只有学生的礼仪修养提升了,学生的全面素质才会得到提高,文明班集体的建设才会成功,班级和谐管理才能实现。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学前教育专业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礼仪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从而实现礼仪教育给班级管理带来的新突破。

班级管理的论文3

  一、抓好后进生

  后进生是班级管理的难点,抓紧这些学生是关键。

  1、班干部自主管理

  让班干部及时关注和督促后进生,但叮嘱班干部要注意方式避免矛盾冲突,对同学的管理要以事论事、以理服人,不能大声呵斥更不能带脏话,要强调履行的是班级管理职责。

  2、班主任“话疗”

  我经常和后进生交流沟通,聊人生目标(今后在社会上想干什么),聊学习(在学校学那些事),聊常规管理(学院为什么这样要求),聊交友(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聊班干部的艰辛(班干部承受了好多同学的不理解和抵触,我们应该体谅他们),聊和谐相处(学会换位思考、学谦让、学包容),聊工作岗位要求(在工作岗位上首先做到服从管理、遵规守纪),聊感恩(父母的期望及努力是为了谁)等,全方位、多角度地与学生谈心,同时发现其闪光点时进行表扬激励。

  3、与家长合作

  经常与后进生的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的过去,告诉家长学院的一些管理要求及处罚制度;建议家长要及时掌握孩子的交友及双休日活动情况,多关心学生的在校情况,了解学生的'表述是否和班主任说的一致;建议家长让学生双休日回家,不能在校住宿,告诉家长学生双休日在校容易发生的一些隐患,如聚众上网、聚众吃喝、吸烟等;告诉家长学生会出现“双休日反弹症”现象,即无节制疯狂地玩,甚至交往一些不良的朋友,返校后很不适应,出现一些反常现象,传递一些坏习惯,建议家长一定在双休日盯紧孩子,以便家校协作共同管好学生。

  4、隔离管理

  把后进生分插到每个学习小组里、分插到每个宿舍中、分插到每个值日小组里,让他们认真地独立完成值日任务,不能让弱势同学代替干。严格督促学生,不能随意换小组、换宿舍、串宿舍等。

  二、关爱帮扶生

  帮扶生性格内向、懦弱,不会主动惹事,但是,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憋在心了,很难沟通,不和人交流,他们的感情得不到释放,在学校没有朋友,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爱很容易走极端,做好帮扶生工作是关键。

  1、管住后进生

  经常与欺负同学的学生谈心,跟他们交流没有朋友又经常受到排挤和欺负的感受,让学生换位思考。引导他们珍惜缘分珍惜友谊,互相团结,并明确强调欺负弱小同学的违纪处理规定。

  2、与家长合作

  与帮扶学生的家长经常沟通学生的在校情况,因为这些学生受学生恐吓时都不敢说。然后再及时和欺负同学的学生的家长沟通,与家长合作,教育好学生。

  3、鼓励自信自强

  经常与帮扶生交流沟通如何与同学交往,鼓励其突破自己,主动与同学接触参与各种活动,体验交往快乐;当有同学欺负时要勇敢地讲理、主动找班干部帮忙、勇敢地给班主任说。

  三、结语

  总之,帮扶生是技工院校的弱势群体,是关爱和帮助的重点,要用爱和实际行动去关心和帮助他们、感化他们,让他们自强自立。我们无法改变生源素质,但能转化在校的学生;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对学院的评价,但会努力改善和提高育人环境来赢得社会的美誉。育人无止境,管理无边际。我愿在班级管理工作岗位上,做一个勤劳智慧的引路人,为学生引领成长的方向,为技工院校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班级管理的论文4

  摘要:学困生是指学习没有目标、学分偏低,在老师上课时记忆力不集中的学生。这样性质的学生几乎在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学困生转化也是一项艰巨任务。一个班集体如果做好学困生转化,那么班集体才能共同进步。本文就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前言

  在如今发展下,学困生在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上都比较差,每个班级最后几名学生会出现逃课现象,老师把家长找来商量对策的方法也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让学生更讨厌这个老师,只要有这个老师的课就会出现不去上、睡觉等现象。老师应搞好学困生转化,才能使整体成绩提升上来。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作为一个老师应该爱护自己的学生,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和家长相处的时间长,爱在教育中是老师对学生最基本的关心,和学困生在生活、学习、情感上要建立一个和谐师生关系,不要因为他们学习差就差别性对待,这样导致学生更不爱听课。老师尊重学困生,学困生会在与老师相处中慢慢打开心扉,让老师更能走进学困生内心,随时都可以清楚学困生在想什么;同时老师应该对学困生进行轻松谈话,从谈话过程中了解学困生心理问题,及时对其进行开导。先从一个师生关系转变开始,再对学困生进行学习转变。减少对他们的批评,适当鼓励学困生,让学困生可以付出爱,认真思考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性,改正学困生以往对学习的态度,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并展现自己的优点。

  三、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

  老师应该全面了解学困生为什么不喜爱学习,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一些学困生的偏科状况。根据班级里学困生状况不同进行帮助计划,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时间进行辅导。老师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帮助学困生解答学习上的难题,每次在课堂上有讨论问题时让他们自由按小组去讨论,让学困生轮流担任每次讨论结果发言。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对学困生进行一些关注,在提出问题时可以请学困生试着来解答问题,针对每个人不同学科状况,安排对应的学习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乐趣,对学困生学习有很大帮助。老师要避免在学困生犯错误时指责,这样会让他们认为自己做得不好,可能这个学科自己是学习不会的,从而让学困生失去了对这个的学科兴趣,这样学困生这门课程一直学不好,成绩也一直提升不上来,老师和家长也担忧。

  四、如何解决学困生现状

  (一)激发兴趣、培养毅力

  学生们都是希望得到表扬的,没有学生喜欢总受到老师批评。老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不能因为是学困生就放弃了对其教育、关心。在一些班级中学困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学困生往往运动能力比较好,唱歌等艺术能力强。他们也希望努力表现自己得到老师和同学赏识注意,所以老师要学会发现每个学困生身上闪光点,给学困生鼓励,让学困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困生想要学习的欲望,让他们体验努力后的快乐。举个例子,如果因为学困生迟到,老师没有听其解释就批评他,使学困生更加厌烦上学;相反的学困生在解释完自己迟到原因,老师没有对其批评,而是对其进行适当谈话会比第一种现象处理的好,让学困生知道老师没有差别对待。也许因为老师一个小举动,就可以改变学困生看法,认真对待学习,可以有一个好的成绩考上自己理想学校,不再是挂着学困生称号。

  (二)利用作业留言和学困生沟通

  老师在每次作业后面设置师生交流区域,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要对老师说的话写在上面,可以是学习方面也可以是进行情感沟通,老师根据每个学生不同问题进行回复。这样每一次作业都是一次老师和学生沟通机会,刚开始以这种形式和学生沟通,学生向老师敞开心扉上会比较谨慎,老师用心对待每一次沟通,慢慢地学困生会看到老师的真诚、温暖,开始和老师互相交好。做好学困生转化的首要条件是做好师生情感沟通,让学困生认为老师是值得信赖,是学困生除了父母最亲近的人,用温暖打动学生实现学困生转化工作,努力达成理想目标。

  (三)注重对学困生教学评论

  老师坚持对学困生进行表扬,少一些对学困生批评。作为学困生肯定经常会被批评,导致学其丧失自信心放弃自我。因此老师更应该坚持倡导鼓励学困生,关注学困生一点一滴变化,鼓励要正面化,让学困生可以在老师激励中重新找到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可以给学困生展现自我机会,从学困生课堂表现上给出适当点评。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进行指导,可以通过拍拍学生肩膀表示对其期待,让学困生有动力去努力解决。学校和家庭要一起发挥作用,学生成长需要老师指引的同时也需要家长留给孩子更多陪伴时间,老师加强与学生家长日常沟通工作,双方达成一致,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空间。如何给每个学生适当评论,这也需要老师深入研究,评论也是一门艺术,适应着现在不断的`新一代,让学困生从不断激励中找回自我,一点一滴进步。

  五、结语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需要班主任配合各位学科老师,合理制定学困生转化目标方案,合理根据每个学生不同学科状况,给出想应解决方案。家长和老师起到互相帮扶指导,共同目标都是为了让孩子提升成绩,学困生转化过程很艰巨,要让学困生接受老师的好,使学困生有一个健康积极心态学习,有一定文化基本上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内在。学困生不是不好的孩子,他们也需要关系和爱护,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优点,老师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去批评他们,认为学困生学习不好就什么都差劲。老师要做好一个榜样,给学困生温暖,去用自己的爱感动学困生。

  参考文献:

  [1]马喜华.探索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1):29.

  [2]叶俊红.班级管理中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195.

  [3]惠艳艳.初中学困生课堂管理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8):22.

班级管理的论文5

  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班主任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班主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与管理理念,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以全面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纵观当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亟待优化解决。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管理理念、方式方法存在缺陷

  在班级管理中,很多初中班主任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引导、培养、教育作用,而是一味地将“管理”置于关键与核心位置,这样的管理理念造成了“重管理轻培育”“重管教轻引导”的局面,当然,被如此对待的叛逆的初中生更加不服管,班级管理陷入危机。再者,管理模式与方法的落后也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班主任工作压力大,班级管理低效

  随着时代的发展,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持续增大,这些压力一方面来自于学生家长,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校、社会。无可否认,繁重的心理压力、教学压力以及社会压力极大分散了班主任的注意力,压抑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班主任盲目进行班级管理或者无暇顾及班级管理等多种情形,这些导致了班级管理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学生叛逆心理严重,崇尚自我主义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叛逆心理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心理不成熟,偏激心理行为严重;对教师所做的正面宣传或决定持反对态度;集体主义意识差,自我倾向强;将打架斗殴作为一种勇敢的时尚来效仿,且屡禁不止等。很显然,初中生的叛逆心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难度,累积了班级管理的任务“量”,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初中生自律性差,自主学习能力弱

  很多初中生自律性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这些初中生往往不受约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

  二、解决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管理理念与方式,提升管理能力

  现代班级管理理念为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能源,提供了重要依据,班主任应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用最新的理念与方法武装自我,全面提升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在发挥管理作用的同时更加关注交流、引导与教育。做到管理与教育、激励、引导等因素相结合。采用丰富多元的班级管理形式。要从以往“言传身教”的机械管理方式逐渐向“寓管理于活动”、“寓管理于教育”、“寓管理于交流”、“寓管理于文化”等现代班级管理方式过渡。

  (二)班主任要建立与学生良好的沟通机制

  就大多数中学生的性格特征而言,抛开其“唯我独尊”的一面,其更喜欢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理解与关注、激励与表扬。鉴于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懂得建立与学生良好的沟通机制,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需求,及时解决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疏通与帮助。另外,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给予每位学生的同等耐力与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与良好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会其明辨是非,这同样也是班级管理高效开展的重要举措。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尊师重道、热爱班级、关心集体、互帮互助、勤奋勇敢、积极进取等。正确的价值观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创造光明的未来。因此,教师一定要将价值观的养成渗透于班级管理工作中,为学生指引方向,促进其快乐健康成长。除此之外,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自律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其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断降低班主任班级管理难度,提高管理质量。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作用是组织、引导、教育、协调、管理等。但毋庸置疑,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繁琐复杂、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班主任教师要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并针对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有意识地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以期全面提升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为实现高效、科学、合理、有价值的班级管理而努力。

班级管理的论文6

  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以肯定和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班级管理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如何高效地应用赏识教育进行班级管理,需要考虑赏识的形式、对象、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力求将赏识教育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关键词:班级管理;赏识;小学;肯定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三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良好的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更好地融入集体中。在班级中,班主任不仅承担着教书授课的任务,还要关注班集体的优良学风的建设、每个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等。掌握高效的教育方法是成功管理班级的第一步,赏识教育就是其中之一。赏识教育是教师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向上,营建良好的班风,是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如何应用赏识教育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在此谈几点看法。

  一、赏识形式多样化

  1.语言上赏识学生每当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喜悦的情绪都会表现在脸上。传统的教育告诉我们“虚心使人进步”,所以很多教师和家长会说这次考试内容简单、这次的好成绩并不能代表以后等等,以防他们过分骄傲。但是,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恰恰是学生对这门课程自信心最强的时候,不能够在这个时候打击他们的信心,相反要善于肯定学生,对他们说一句“可以看出来你付出的努力,希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来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鼓励他们再接再厉。2.行动上赏识学生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更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去创造。如何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进入学生中间去,陪伴他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对赏识教育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在行动上赏识学生。例如,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究一些开放性的课题,或者一起进行社会实践,甚至可以一同参加文艺表演、运动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能力。用行动表示对学生的赏识,虽然不如语言上的肯定直接,但是比语言来得更加有力。3.适时的肢体语言当然,语言和行动也有不合时宜的时候,例如,某个平常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这节课表现得很好,老师可以投去一个肯定的眼神但不能停下来单独表扬他,单独的表扬虽然也是对他的肯定,但是也很容易在全班同学面前,将他的身份限定为一个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适得其反。对学生的'赏识可以通过教师平常的眼神、微笑、点头来传达,肢体语言相对而言更加适合在平常的课堂中使用。

  二、赏识不唯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采用赏识教育的时候,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多方面肯定学生的能力。首先是学习方面,对于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教师固然应当给予肯定,但是不能仅仅表扬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对于取得进步的学生也应该提出表扬。除了学习方面,在班级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学生、在文体方面为班级争光的学生甚至是勤勤恳恳、认真值日的学生都应该被表扬。不管学习成绩如何,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同时引导他们扬长避短,积极改正不足之处,争取全面发展。

  三、区别赏识不同的学生

  学生的基础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导致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也有所差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之处进行不一样的赏识教育。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除了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之外,还要引导他们进行班级工作,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集体意识。对于成绩较差的后进生,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耐心,首先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其次鼓励他们找准学习方法,再接再厉。对于这部分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成绩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要留一些班干部的职位给他们,这样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还能够督促他们以身作则,努力学习。四、赏识有度,合理批评对学生的赏识在肯定学生的同时还能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同时还没有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过度的赏识会影响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容易造成他们不可一世的骄傲情绪,因此,赏识一定要把握一个恰当的度,该批评的时候还是要严肃批评。同样的,批评也要掌握一个度,就事论事,不能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对学生而言,一味地赏识会让他们过分自信乃至骄傲自大,一味地批评会让他们感到压抑,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不管是学习还是班级工作方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教师要积极给予肯定。老师积极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学习,学生努力学习,以求得到肯定。这样一个循环能够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促进班集体的凝聚力。由此,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同时教师应当把握好赏识的形式和程度,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一样的肯定,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力求最大程度地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红艳.学会“赏识”,让学生扬帆起航[J].现代阅读,20xx.

  [2]杨婷.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师,20xx.

班级管理的论文7

  1引言

  学校的教育目标通过班级教学来实现,班级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启迪感染学生,让学生接受自然知识与继承公序良俗,不断充实自身,为未来的生活奠定基础。同时,学校里的班级学习生活也是学生对以后社会生活的提前适应,这一阶段的收获关乎学生对自我、家庭、社会与国家的使命与担当。充满秩序、友爱、包容的班级可以为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如何提升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能力是教育界经久不衰的话题。

  2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2.1班主任的管理观念过于传统,管理能力较低

  当前的小学教学中,一些班主任的管理观念过于传统,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班级管理观念以及能力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情况在一些偏远地区尤为明显,有一些教师尤其是老教师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对新的班级管理知识进行学习。还有一些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相关知识以及技巧不够了解,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2.2班主任没有与家长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当前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一些班主任不重视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以及合作。班主任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可以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以及进行心理沟通,会使管理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顺利。然而,当前一些班主任缺乏这种意识,不喜欢与家长私下联系,限制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很多班主任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管理好班级以及学生,学生课下的表现和自己没有关系,所以不喜欢占用自己的私人时间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学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3管理工作的创新以及具体实践策略

  3.1完善制度建设,创建管理环境

  在班级管理中,制度建设应该置于首位,班主任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制度,对其进行优化处理,而且要创建适合的管理环境,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与此同时,班级制度呈现体系性,其中常规制度比较固定和统一,例如: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安全管理等,都归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设定。此外,在班级管理中,还有一些班级设定的制度和规章,也需要完善和制定。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制度建设时,需要做好深度的学情调查,这样才能提升制度建设的契合性。同时,学校有相关规定,班级虽可以对学校制度做进一步完善处理,但仍需经过主题班会的集体讨论形成共识。例如:设计考勤制度时,班主任需展开充分的调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制度的设计,并提出一些细节方面的意见,从而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以使学生在执行考勤制度时,没有其他的问题和异议产生,从而保证班级管理进入良性轨道。

  3.2人格养成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生活虽是学生人生的一段旅程,但它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于学校中获得的知识学生可能会遗忘,但良好的品行会伴随学生一生,成为他们最宝贵的人生财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瞄准学生的未来,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服务,要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宗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独立自主、宽以待人、爱家人、爱祖国的“大写”的人。不过健全人格的培养仅仅靠所谓的说教是无法完成的,直观的体验有时比说教更有影响力。道德是人安身立命之本,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会课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每一节班会课班主任都要认真对待。例如,要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品格,可以选取抗击疫情的相关事例,让学生从疫情防控时的行为感受谈起,再对比白衣执甲的“守护天使”,结合相关报道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作奉献、为什么要学会奉献。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四位卫国戍边的烈士就是最鲜活的榜样,他们是祖国的界碑。在视频中学生会深刻感受到我们之所以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是因为一群最勇敢的人保护了我们,爱国可能会伴随鲜血与泪水,但正是由于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薪火相传,才有了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要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在专题班会课上去调查粮食的生产周期、中国的耕地面积与人口情况、世界上粮食缺乏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最终形成的调查报告单是最具说服力的素材。所以,在每节班会课的组织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细致、灵活,选取各类典型、生动的事迹,完成学生全面人格的塑造。自主体验往往比被动听从更深刻,班主任也可以从管理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分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学生在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习得的经验使他们进入社会生活后会适应各类挑战。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级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都是为全体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服务的,所以在规章的制订上、组织人员的选用上让学生自主去选择,在自主管理的班级生活中塑造学生独立、明理、包容、团结的品格。

  3.3思辨性思维教育绽放学生的个性光彩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年代,金钱、权势等因素环绕在学生生活周围,学校的教育之功可能抵不过父母、社会“人云亦云”的选择。“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学生的启蒙老师,小学班主任重任在肩,如何为学生奠定人生方向的道路基础,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老子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几千年前的先贤启示我们掌握学习规律,不是为了被其束缚,所以,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让他们的人生之花散发出不一样的芬芳。例如,学习《景阳冈》这篇论文,就如何看待武松打虎这一事例,刚开始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武松很勇敢”,但是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武松固执、不听劝告的一面,同时也对类似事件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面临危险,固有的思维理念发生冲突,到底该怎么办?同一文本,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探索,推理论证出自己独有的观点,更有助于他们多元化的发展。学习需要尊师重道,但不可失掉独立之精神。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与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学生会下意识地模仿班主任的一些行为,每个班学生的身上都能发现一些他们班主任的影子,但是,学生作为独立的人,应具有自我的价值观。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注意不断厚植学生的个性光辉,不断健全他们的思辨性思维,让学生的人生中少一些“智子疑邻”式的闹剧。如果有学生喊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又何尝不是教育的成功。

  3.4进行心理干预,打造管理品牌

  心理干预是班级管理最为关键的内容,其中主体教育、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等教育理念,都与学生心理引导有直接关联。为此,班主任要有科学干预的意识,需以更多的实践活动为契机,对学生展开多重心理辅导,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升自身素质。与此同时,班级管理关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班主任注意抓主要矛盾,应以学生心理成长为关键展开教育,这不仅能够给班级管理带来正面支持,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意识。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做学生心理工作,需要更多的方法支持,因为学生年龄虽然不大,但其心理却比较敏感,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会引发一些不良后果。首先,班主任要科学安排交流时机,以赢得心理干预的主动权。其次,班主任在做心理辅导时,要准确切入,需找准学生的心理个体差异,分析学生的关注点,直接进入对话核心,准确剖析学生关注的问题。最后,班主任在做心理辅导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要多倾听学生的内心,提升心理辅导的预期效果。

  4结语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仅需要发挥核心作用,还需要做深度思考、有足够的耐心,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合理进行心理干预等方式形成崭新的管理动力,推动班级管理的正规化运转。

  参考文献

  [1]张艳坤.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45-46.

  [2]王纪锋.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49+52.

  [3]谢艳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30+32.

  [4]邰雪梅.中日两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比较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班级管理的论文8

  1.大学班主任角色定位

  大学班主任的工作主旨应是:把所带班级打造成一支团结、友爱、和谐、高效的学习团队.除了整个学校、院系的环境外,还需打造这样一个班级团队,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常用的、更直接生活在其中的小环境教育力量.因此,结合自己两年来的大学班主任工作学习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是:

  (1)的组织者

  在新班级成立之初,学生们彼此很陌生,有一定的心理压力,面对新同学、新事物时有一种紧张、害怕、恐惧,不敢面对,无法快速适应新的大学生活.此时班主任要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同时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例如自我介绍、主题班会、集体娱乐活动等为大家创造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同时,班主任应该举行多种多样的主题班会,要与学校社会文化热点接近.例如,学习杨善洲精神、最美少年之心颁奖纪录片、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才艺展示、辩论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同学的凝聚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及敢于面对生活挑战、积极表达自己思想,形成一个思想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班主任要了解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心灵受伤者,要无条件积极关心和爱护他们,他们是不幸的、是不可控制的,需要我们的支援与关心,要让他们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期中和期末考试期间,由于繁重的学习任务,一些学生存在心烦意乱、精神萎靡、学习状态不佳等不良状态.此时班主任及时发现问题并在适当的时机对有问题的学生以朋友的心态和他们谈心,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找出病症,对症下药,让他们迅速调整心态重新找到自己的自信和理想.

  (2)科学价值观的鉴定者和引导者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一代的骄傲,他们是思想最活跃,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其价值观也必然受到上述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大学思想教育的关键.这对于处在大学思想教育工作的班主任来说,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班主任的崇高形象和威信在学生中树立起来,教师的模范作用才能给学生带来一种深远的激励和教育作用.其次,要想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学生的好榜样,老师除了必须在言谈举止,衣着穿戴等各方面做一个表率之外,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让同学信任,并且努力让自己更加有亲和力,让自己的'自身魅力而不是权利来长久影响学生.再次,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目前,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取向相吻合的价值观.

  2.结语

  总之,大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平凡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进、不断的积累经验,使班主任工作更上新台阶.以上是我两年来的大学班主任工作学习的一点粗浅见解,还有很多不足,请多提宝贵意见.

班级管理的论文9

  摘 要:班级管理是辅导员工作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体现着辅导员的工作艺术。本文从做好思想保障工作、建立班级精细化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了在班级中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并提出了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班级建设;辅导员工作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是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抓好班级管理是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辅导员在班级的管理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一个新组建的班级来说,可以在班级管理方面大胆创新,力争把班级还给学生。

  一、班级精细化管理概述

  班级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的一种深入管理,要求把班级的每一项工作都抓细、量化,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班级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班参与的过程,只有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发挥出成效。

  二、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1.制定进取目标

  辅导员要尽快引导同学们制定出班级近期目标及长远目标,并且在此目标基础上制定出个人奋斗目标。有了目标,班集体就有了永不停步的驱动力,同学们的竞争意识也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出来。实行班级目标管理,实质是用目标激励学生不断奋发进取。制定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要从学生和班级的实际出发,具有远景性、阶段性、现实性和激励性。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使他们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目标,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

  2. 调整师生距离

  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把握和处理好师生距离。这种距离是一种辨证关系。如果片面强调和学生“打成一片”,那么学生则会与辅导员称兄道弟,使得辅导员不能树立起应有的威信。而过于疏远同学们,又不利于班级的团结。辅导员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既可亲,又可敬的辅导员形象。

  3.做好思想保障

  为了更好地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热情,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部分因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而缺乏信心的同学,辅导员应树立其自信心,让学生明白优秀是一种习惯,让好的行为内化为潜在的意识,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学生、班级的自我管理,为班级的精细化管理打好思想基础。

  4. 和谐处理问题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辅导员在处理问题时应针对学生的心态,做到缓得适时,急得恰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对性格孤僻、自尊心强的学生应采劝“冷处理”、“延长教育法”和“持久战”等,循序渐进,让学生自我思索、自我对比、自我反省。我们强调缓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是说时时处处以缓为好。相反,急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比如有些同学们都知道的严重违纪事件,就应当立即处理,消除影响,如果拖着不处理,会带来一些不良“后遗症”。

  三、对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1.定时开展有鲜明主题的班会

  老师和学生要有一个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真心的关爱学生,尊重他们,学生才会从心理上接受这位老师。班会是一个很适合教育学生的形式,而且班会的题目可以选和社会国家紧密联系的事情,由班委和老师一起商讨制订,而形式则由班委和学生一起讨论,集思广益,让学生们直抒己见,自己做主。一个好的班会主题,可以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生活,可以培养出一个有着健康心灵的人。当然班会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2. 尊重学生个性,区分个体和集体的教育

  班级精细化的管理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高要求,因为辅导员直接和学生们生活在一起,辅导员的管理方法和工作作风会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一言一行,对同学们以后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应放下自己的架子,与学生交朋友,谈心,用自己的真诚感动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

  3、了解学生心理,建设遵纪团结活泼的班级体

  班级的精细化管理要良好实施,最重要的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使德育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辅导员应尝试让每个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精细化制度。制度由学生参与制定,学生对制度的认可度高,对今后实施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班级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良性循环的管理理念,有很强的内制力,使每个参与管理的人都会努力自觉地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做好每一件事。这需要长期潜移默化,持之以恒地坚持。只要我们从做好思想保障工作、建立班级精细化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学生问题等方面努力,建立一个具有精细化管理秩序的班级必将大道坦途。

班级管理的论文10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建设质量的好坏,对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对完成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理论把班主任定义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对于前二者,应该说不存在什么疑议,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学习和理解,对于班主任“领导者”这一角色,我产生了一些困惑。作为“领导者”,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样,在班级建设中,无疑容易形成师权至上,导致师生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容易使教师忽略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在班级建设中从经验出发,给班级建设抹上浓浓的个人色彩,从而扼杀学生的个性,这是有悖于新课程理念的,因为缺乏个性的学生同样缺乏创造力。

  我觉得,在新时代班主任更应该是班集体成长过程中的建议者、导师、带路人管理平台的搭建者。近一年的时间里,在班级建设方面,依据新课程理念,我对班级建设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班级建设

  1、班级结构:我所带的是初中一年级的一个班,全班63人,来自两所小学,经过了两三周的相互熟悉之后,由学生自荐、互荐的形式确定了九名小组长,然后按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情况进行搭配,每组包括组长在内共七名学生,使班级中形成了九个小团队,班干部只设一名常务班长,负责处理好班级的一些常规性的事务。

  2、制定好一个班级规范:班级规范的制定应该民主,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内容上可以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班集体的目标以及班级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要求,同时,班级规范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学生的和对老师的要求,以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具体条文上应该以提倡为主,惩罚性措施为辅。在形式上采用小组讨论,班长汇总,班主任润色。班级规范一经制定,即须严格执行,体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这也是为了培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观。在班级规范的遵守上,班主任更应该以身作则。记得有一次,我上课时忘了佩带工作证,上课之后,一名学生站起来指出我违反了班规,按班规应加入卫生值日小组负责公区卫生,我当场表扬了这位同学,下午我自觉的拿起扫帚,加入了打扫公区的行列。这件事对全班学生产生很大的触动,使他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班规面前人人平等。

  3、小组内部管理: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小团队,由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民主协商,明确每名同学在小组管理中的职责,每周轮换,这样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管理之中,每周体验一种新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学生可以在前任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地观察、体验、思考,进行扬弃,使各项管理工作稳步提高并富有学生的个性色彩,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就在学习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了出来;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内部成员分工协作,课前搜集整理学习材料并进行整合,课堂上积极展开讨论,交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新发现,课后督促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乐于与他人打交道,是培养人的亲和力的基础和责任感,通过强化这种小组的内部管理,让学生不再感到自己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品质,增强了他们对工作对学习的责任感。

  4、小组竞争评比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小组之间的竞争评比,设立学习之星、卫生之星、纪律之星等等(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班级目标灵活设定)。由小组推荐一人上台进行演讲,实事求是地总结本小组在一个月里的各方面的情况,各小组根据演讲,综合打分,评出本月最佳,给予奖励。这种制度实际上是把班级每个组、每个人推进了一个竞争的氛围里。小组与小组在竞争,同桌在竞争,每个人都在竞争。在竞争中,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团结、合作、互助了,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增强了。

  4、小组值周制度:每周由一个小组值周,称为 “值周班长组”,负责全班的管理工作,特别是班级规范的严格执行,小组成员进行内部分工,每名成员负责班级常规管理的一个方面,由小组长做好每天的值周记录。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繁杂、琐碎,而由小组每名同学负责一个方面,更能够落到实处。

  5、开好班会课:班会课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在一个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氛围里参入到集体中来彼此交换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班会课应该是让学生从事鼓励、聆听、独立思考、共同决策、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评价等实践活动的一个自主空间;也应该是学生之间享受彼此的陪伴、分但彼此的忧愁以及彼此的快乐的空间。

  班会的主持人为值周小组,小组推荐一人在班会课上做好一周的总结性发言,对班集体中好的现象进行表扬,不足之处也要列举出来,班级其余成员要对值周小组的同学进行感谢和鼓励。然后是学生自由发言时间,让学生找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的方案,或者是对班级管理提出建议。对于解决方案,也应该进行讨论,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在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最佳的决绝方案,并作好班会记录,未解决的问题也应该记录下来,留待下次班会课时处理。在班会结束时,主持人要对每个人的倾听和参与表示感谢。

  二、班主任的角色

  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应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班主任不再是班级的领导者,应当具有甘为人梯的幕后策划者的意识。在班级建设之初应该是班级管理模式的设计者,当班级管理基本成型之后,就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班长、小组长的培养上去,这时,班主任就应当是导师、大朋友,应该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指导他们如何进行管理,特别是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其次,对于小组成员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这时班主任又应该是协调员。再次,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他们重新回到集体前进的道路上,这时班主任又应该是孩子王。

  保姆似的管理不再适应当今的社会,放权于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成长,这是现代教育新观念的体现。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在这种较为松散的管理下,这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大大增强,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班级管理中,为班集体的建设出谋划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的自觉性也大大增强,即使班主任不在,班级的各项工作也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对于这种缺少权力中心的管理模式的尝试,还处于初级阶段,虽说已初见成效,但是相信还有许许多多不可预测的情况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班级管理的论文11

  班主任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其负责学生思想道德的传授,也负责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中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处于青春期阶段,该阶段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入学新生而言,班主任扮演着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师角色。那么,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要想得到有效落实,则需要寻找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及问题处理技巧,对此,本文就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班主任要想了解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班主任可为入校新生建立个人档案,和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对学生以往的学习、生活等进行了解,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并且与家长沟通,寻求家长在教育方面的配合。其次,班主任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与照顾,并且需要为学生付出足够的耐心,科学引导其思想、学习以及做人。最后,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因为教育过程是师生间信息、情感以及个性的互动与交流,所以班主任应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其思想、个性与情感,从而拉近师生间距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对学生赏识

  采用赏识教育的方式,使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由于职校学生知识基础较差,并且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挖掘学生的天赋与潜能,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例如:班主任发现某一学生存在某个优点,则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赞美,需要给予其鼓励,再经过适当的诱导,促进其各方面思想行为的规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班主任可给予学生一个眼神、一句赞美或者一个手势表示赏识,往往会给予学生动力与存在感,甚至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班主任需要不断促进自我完善,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首先,需要加强知识技能的学习。这是因为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班主任仅仅依靠现有的知识只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对此,班主任需要加强自身学习,积极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技能,为学生实行先进的科学的教学与管理。其次,班主任也需要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法治意识。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高自身教学模式的科学性。

  四、树立班级特色及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班级特色可对学生的精神带来积极的影响,使学生有精神追求和精神寄托。对于新班而言,良好的班风建设在班级管理中显得更加重要,虽然职校学风管理难度较大,但是必须重视,坚持严格的要求与标准进行。首先,需要紧抓班干部的学习,为全班树立好榜样,开展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活动,给予表现较好的学生适当的表扬,从而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提高。其次,紧抓班级纪律,例如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班级管理条例,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严厉惩处。最后,为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分阶段实施与比较,之后不断提升,从而在班级里形成特色与良好的班风。

  五、通过德育班会结合实际实行思想教育

  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道德,并将道德体现在具体的言行举止中,使道德付诸实践。职校学生已经具备较多的知识见解,思想丰富,但是缺乏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判断力,往往容易误入歧途。班主任可通过德育班会的开展,对学生实施正面的说服教育,这对于学生而言十分关键,也容易使学生信服。例如:可在德育班会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举例:一位老爷爷骑车摔倒在你的身边,你会选择怎么做?然后学生就将对此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班主任也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发言,班主任给予合理的评价与表扬之后,给出自己的观点:人们应该本着一颗善良的心、乐于助人是优秀的品质,但与此同时也注意自我保护,使自己免受伤害。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综上所述,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领导者及组织者,其肩负着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引导的责任,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方面积极思考、精雕细琢,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体现在班级学生管理中。班主任也需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对班级学生实施管理。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一定要对班级管理工作保持一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态度,并且认真研究和总结符合中等教育学生的心理特点的管理措施和策略,使班级管理工作在我们班主任的正确引领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相向而行,从而建立一个拥有良好班风、学风的优秀班集体。

班级管理的论文12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身上有着很多成熟教师不可能有的缺点。但也正因为年轻,我有着很高的工作激情和饱满的工作精力。回首过去这一年多的班级管理与建设,我感到自豪,可同时我也感到很惭愧。我自豪,因为我的班级在过去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我们班级孩子的道德品质十分优秀,班级纪律良好,学习氛围浓厚,学生的课外生活多姿多彩,班级卫生成绩、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学校前茅,班级还先后两学期都被评为“文明班级”;我惭愧,因为我由于个人年轻,经验短缺,在过去的班级管理与建设中做了不少无用功,让我的孩子们跟在我后面多吃了许多苦,多流了许多汗。在这我想真诚的对我的孩子们说声“对不起!”。

  也许有人要问“你说你年轻,你说你经验短缺,可是你的班级怎么偏偏就显得有那么点与人不一样呢?”对此,也许我只能说或许是因为我投入的多,脑袋想的多,手动的多,工作务实的多,而我的孩子们也恰好比较配合吧。说句老实话,我在班级管理中也没有什么绝招,我只是比较细心,比较富有激情,工作思路比较灵活,善于做好与孩子的思想沟通工作,善于激发孩子内在的情感罢了。在班上,我一向坚持认为“课上我们是师生,课下我们是朋友。”事实上,我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在班上,我一向坚持认为“思想是龙头”,所以我一直比较注重思想教育工作,比较注重运用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在班上,我一直认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许多闪光点。随着自己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积累与丰富,我学会了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每个孩子。生活中,我努力做到“每天给孩子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和一个关注的目光”。为此,我付出了很多。如果你走进我的办公室,你会发现我的墙面有些不一样,我的`班级管理档案也有些不一样;如果你走进我的班级,你会发现我的班级也有些不一样;如果你走在校园里,你还会发现我的孩子也有些不一样。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我坚持每天找三至五位甚至更多学生谈心;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我下发了三封致家长的一封信,做了四次学生心理调研、一次教师教学调研,和学生、家长谈话、联系的次数达439人次以上(根据书面记载),进行了一次月考反思和多次考试反思,试行了每大周一次的老师与家长关于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的联系表,举办了两次书法联赛,创建了班级图书馆,实行了新型的班训。我还坚持每周做一次声情并茂、震撼人心的激情演讲。现在,我的班级都是由我的孩子自己管理,而且还能管理地井井有条,而我却只负责监督和指导。在此,我想对我的孩子们说“孩子,你们真棒!”。

  回首一年多的工作,我感触良深。在此,我想对曾经给予过我许多帮助与指导的领导、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也想向那些和我一同战斗在校园的同志表示感谢,我更想对初二(7)班的孩子和家长们表示感谢。因为没有他们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也就没有今天初二(7)班的良好局面。

班级管理的论文13

  摘要:班级管理和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积极发挥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改革管理方式,提高班级管理成效。因此,首先分析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包括对班级的凝聚作用、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以及对班级矛盾的协调作用,接着提出了高校辅导员的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策略

  班级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基本单位,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层组织,是学生自我管理与教育的载体。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班级管理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辅导员在班级建设的作用不容小视,要认真研究班级管理艺术,提高班级管理成效。

  一、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对班级的凝聚作用

  班级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学生,当全班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并且认为这个目标与大家息息相关时,大家就会有共同努力的动力。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目标,其良好的工作方式与人格魅力能够赢得全体学生的尊重,提高班级凝聚力。

  2.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高校辅导员通过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科学地引导他们进行人生规划,辩证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物,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且通过言传身教,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年级实际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3.对班级矛盾的协调作用

  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因为他们担负着学生管理的重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综合信息,与学生成为朋友,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及时应对,按照学校各项章程规定来协调班级矛盾,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为校园稳定与学生发展服务。

  4.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作用

  大学生面对学习、生活与就业的各种压力,尤其是大一新生,刚到大学这样一个新的环境,如果自我调节不到位就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焦虑、自闭或者抑郁等。辅导员是学生的贴心朋友,学生对辅导员充满信任,会对辅导员说很多知心话,辅导员运用专业知识和人生经验分析、能解答学生的困惑,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心理疏导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的班级管理策略

  1.提高自身素质,打造人格魅力

  对于辅导员来说,其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就是教育和管理好班级学生,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要提高班级管理成效,辅导员要先从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因为大学生的性格中具备很强的“向师性”特点,他们甚至可能会把喜欢的老师当作偶像去模仿。辅导员可以利用这个特点,用自身的行为去感染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在提高自身素质方面,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孩子,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增强处理突发事件和棘手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学会控制自身情绪,在处理麻烦事的`时候做到不温不火,对学生管理问题充满信心,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

  2.实施与创新班级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成效

  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制定规章制度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保证,例如班委选举制度、班级奖惩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在实施与创新班级管理制度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借鉴其他专业或者其他年级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在与其他班级交流中创新管理制度,对于当前班级管理中不适应的部分进行修改,引用先进班集体的模范管理模式,完善班级激励制度建设,对先进的个人采取积极、有效的奖励措施,定时通过展览会或者班会等形式展示优秀班集体或者个人的风采。其次,强化班委会培训制度。可以适当放权,积极构建班集体授权式管理模式,把部分班级管理的权利交给班干部,加强与班委会的沟通,及时了解班级动态。对于初为班委会成员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教给他们与同沟通的技巧,让他们明确班委会成员的职责;定期把班委会成员召集起来,集中研究处理一定时期内班级中出现的问题。事实上,班委会培训还可以采取横向培训的方式,例如,把几个班级的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或者团支书等分别集中培训,让他们互相交流彼此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

  3.运用新媒体进行班级管理,提高工作成效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学生管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班级管理符合大学生群体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才能取得成效。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在大学生班级管理中应用新媒体技术能够抢占思想教育的阵地。例如,运用微博、QQ群、微信、人人网等网络媒体宣传班级管理的措施,让大家在班级群中畅所欲言,提出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班级管理的民主性,建立由班委会牵头、辅导员全程监督的新媒体建设机制。班级成员要以主人翁身份积极建言献策,辅导员要做好舆论导向工作,运用新媒体宣传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提高班级管理成效。

  三、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都要随形势发生改变。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和参与者,要顺应时代发展,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创新班级管理策略,运用新媒体等技术提高班级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张晓雯.高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xx

  [2]马啸尘,罗明忠.基于控制理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科技创新导,20xx

  [3]劳可夫.基于授权理论的大学班级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xx

班级管理的论文14

  浅谈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在学校,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被教育者。教育能否起到理想效果,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方法。中学生很看重自尊和荣誉,他们常表现出爱惜荣誉,争取在同伴中获得认可,甚至取得某种威信,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增强自己在同伴中的影响,在集体中得到重视,于是对教师实施的教育方法进行分析审视,如对其方法认可,就会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这样教师的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师的教育便会成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激励是人对人的作用,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多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在中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采用激励的教育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因素尤为重要。“激励教育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对学生所进行的激励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树立班主任的良好形象。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其一言一行无时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其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水平的高低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师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就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热爱教学工作,尽职尽责;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热爱学生,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从老师身上看到什么是“认真”、“诚实”和“进取”,并以此去感染学生,使之变成学生的潜在意识和自觉行动。

  二、以先进人物为榜样。

  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学生,先进人物言行具有导向性,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一,榜样具有教育作用。由于中学生生活阅历较浅,道德观念较薄弱,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学生中,符合中学生的认识特点。他们容易对那些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和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等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从内心深处把那些正直无私、为真理不懈斗争的行为和精神作为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其二,榜样具有感染作用。由于正面的人和事具有一定的完美性和典型性,人类高尚的品质、情感和顽强的意志、行为都能在正面的人和事中体现出来,学生模仿时会受到一定的感染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并将这种内在的情感外化行动。

  其三,榜样具有矫正作用。向先进人物学习,学生便会经常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引起自愧和内疚,从而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诱因,克服缺点以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三、以优秀学生为表率。

  班主任要经常采用不同形式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重视优秀学生对其他学生的表率作用,由于同学们生活学习在一起,学习环境和经历基本相同,学生中的榜样为学生所熟悉,因此更具有可比性,更易为其他学生所接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在以其他作为榜样的激励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借助学生自身的优点激励其克服不足之处,要对学生的好思想、好习惯及时热情地加以肯定和表扬。恰当地表扬,对学生个人有利于发扬优点和克服缺点,对学生群体则有利于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

  五、在交往中获取激励。

  交往活动是人们形成一定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而且有利于人们的结群活动,调节身心。在群体成员间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竞争和彼此关心、体贴、随意的交谈均能给人以欢悦和鞭策。交往需要人与人的行为优劣的互补性、性格气质的相容性。群体中个体成员的行为总是希望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可、赞赏和支持,所以学生间往往十分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可见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交往能产生巨大的激励力量。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和安排各种有利于学生交往的活动,如谈心、互访、运动会、联欢会等形式的活动,以便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获取激励力量。 教师激励学生,这是学校教育激励机制的一贯方法。然而,激励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方活动的矛盾的统一过程,这个过程既有教师的诱发和引导,又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接受,双方都有其主观能动性。其中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激励引导学生的自主意识。

  所谓自主意识,即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产生一种自觉意识,是作为主体的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观念表现。当这种观念支配他们的行动时,就使行为有了自觉性。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教给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的品德和心理素质的不断完善,使他们不断追求新的目标,对工作和学习保持向上的热情。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作为班主任,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可使班级管理能按着所预期的目标发展,使所教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集体。

班级管理的论文15

  新学年开始后,许多班主任老师接手新的班级,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适应新的学校和班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高一的班级管理中进行了衔接管理尝试,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发现不仅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校生活,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奠定了基础。

  一、班级管理衔接构想提出的依据

  我们之所以提出班级管理衔接的构想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选择新校是教育模式决定的。在现行的学校教育中,绝大多数学校实行的是非一贯制的教育模式。每一个学段结束后,学生要升学和择校,大量的学生到新的学校学习是一个必然趋势。但这些学生在到了新的学校后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往往感到不适应。如与初中相比,学习的内容、形式及学习方法都有了新的变化,不仅学习的内容加深,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等都要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校生活是班主任老师首先必须做好的工作。

  2.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还要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而随着知识更新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改造环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但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不是先天形成的,必须借助于后天的教育和引导。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学校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3.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青少年面临着更多的心理烦恼、困惑和问题。有的研究指出,这一阶段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远比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都要多。为及时处理好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防止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也要求必须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

  4.学生中存在着大量的对学校生活不适应现象。学生到新的学校学习后往往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对这些不适应,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会发展成为学校适应不良,出现心理障碍。我们在高一新生入校一个月后曾经作了一次调查,发现学生想家的人数特别多,主要原因是感到不能适应学校的紧张生活。在以后的跟踪调查中发现,最初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学生不少出现了放弃学习、逃学、降低目标、对自己提出较低的要求,依赖于别人的帮助或干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行为。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学校适应不良问题是中学生中常见的一种适应障碍,这种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学生不能尽快适应新的学校生活,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严重者还会出现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及生理功能障碍等多种心理疾病,如果处理不及时还会发展成为神经症,这些问题将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生活和适应社会。因此,在新生入校之时就应该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校的学习和生活。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从起始年级入手,借助于班级管理衔接的实施,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为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了基础。

  二、班级管理衔接的基本内容

  学生入校后出现的不适应现象,主要是由于环境的变化使已有的心理结构和全新的信息输入不相符合,以致产生不平衡的缘故。解决学生入校时的不适应问题,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减少环境的变化;另一种是改变心理结构,使之能对新经验起到同化作用,即适应。前一种办法,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很难实现,我们不可能保证学习环境、教师、教材等方面的不变化。因此,主要是通过后一种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应该说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出现不平衡、不适应是难免的,有时还是必要的。许多研究证实,当一件事情和原有的心理结构完全符合或毫无相联时往往引不起人的兴奋和注意,因而也就不能促进学习。最好是使两者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当既有一致的又有不一致的因素时,才能激起人的好奇心和克服不一致的努力,而去建立新的平衡,去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因此应使高中学生感到不同于小学和初中,但又有连续感,而不觉得难以适应,从而较顺利地、不断地从不平衡向平衡过渡,从不适应向适应过渡。在具体工作中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

  1.生活环境的衔接教育。学生到了新的学校后面对的是一个新的环境。不同于初中的是高中学生大部分要住校,因此他们首先面临着如何自己照顾自己,解决最基本的吃住等生活问题。只有先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为以后适应学校生活奠定基础。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学校的不适应主要是由于不能适应学校的住校生活引起的。因此,在新生入校后要及时解决他们的住宿场所、条件,同时还要及时让学生了解吃、住、学习的场所和行进路线,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2.学校发展历史的衔接教育。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都有值得自豪的方面。学生在初中的三年学习阶段已经接受了原来的学校,在对新校的情况了解不够的情况下,心理上就难以接受甚至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这时教师要及时让学生了解本校的发展历史、学校的特点以及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比较,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新的学校,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自觉地接受和适应新的学校生活。

  3.教育方法上的衔接。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而高中阶段的管理又不同于初中。在初中阶段,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的内容较多,对学生的管理主要还是一个半扶半放的管理形式。高中阶段强调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接触这样的管理要求,学生可能有些不适应。因此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不能在学生一入校就让学生接受教师的全新管理模式,要做好初中与高中管理方式的衔接,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了解和掌握初中的学校和班级管理方式,可以请初中的班主任老师介绍他们在初中阶段的管理方式,也可以有重点地走访部分学生的初中班主任,了解其班级管理的措施,这样可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与初中的管理模式相衔接,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4.课程及任课教师的衔接。高中的学习无论是在课程的内容上还是在学习的深度以及学习方法上与初中都有很大的不同。任课教师的组成和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而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原有课程、教师的要求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认知模式,让他们一下子接受新的教师和课程往往存在着困难,这时,班主任老师要及时做好这方面的衔接工作,给学生介绍高中课程的特点、要求及学习安排,同时为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提供机会,让学生尽快了解任课教师的特点、生活、行为习惯以及授课方式,把新的认知内容纳入到已有的认知模式中,建立新的认知模式,这将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5.心理发展上的衔接。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部分升入高中的学生还是处在青春发育期。虽然到了高中以后,学校的要求与初中阶段有所不同,但并不意味着学生一到了高中心理就会有一个很快的发展,不能认为学生的心理就成熟起来。因此,无论是在平时的班级管理还是在日常的交往中,教师都要对学生的心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把握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以及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针对这个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管理措施,保证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和连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个班级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无论是对班级的班风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还是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对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老师应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班级管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精选]班级管理的论文07-28

班级管理的论文07-27

【推荐】班级管理的论文07-28

班级管理论文02-21

班级管理论文05-31

有关班级管理的论文(精选11篇)01-19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07-23

班级管理论文(精选22篇)02-22

班级管理论文(15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