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4-07-22 17:12:37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汇编【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汇编【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

  合作学习策略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经常应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对于此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和优化,以更好的适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了主动位置,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自顾自的讲解,学生主要是负责听讲和记录,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通过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学生们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自己成为了独立思考的个体,脱离了教师的教学限制,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学习需求来讨论和交流,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学生们通过进行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个性化发展,实现不同的发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形式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同时也能够满足性格内向学生的发言,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安全控件,还能够让学生互帮互助建立学习自信,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能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

  (一)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良好的教学气氛,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首先给学生营造出轻松的教学气氛,设置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开展交流、表现自我。良好的教学气氛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找春天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关于找春天的课下作业,让学生们结合成小组进行合作,然后上交一份关于找春天的文稿、图片或者视频等,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们一起进行课外学习,并都积极的参与到找春天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小组所收集的关于春天的资料进行检查,并由小组所选出的代表对这些资料进行讲解,说明为什么能够代表春天的情景。这样,学生们便实现和对于教材知识的合作学习,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教学时机

  要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还是要在教学中把握好教学时机,在教学中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加强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恰当的把握好教学时机,在教学中能够利用教学引导出预先设置和生成的矛盾。例如在进行去年的树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解去年的树存在的含义,而且有哪位学生种过树呢?估计是很多学生都没有种过的,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组成小组,然后在周末休息的时候去种树,并写一篇关于种树的日志,等到明天的时候,也写一篇关于去年的树的作文,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便是很好的把握住了对学生实施合作学习的时机,一个人单独种树很难实现,而通过让学生们结成小组,进行合作种树,便能够大大的提升效率,而且小组学生们在一起种树,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进而实现学生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技巧

  想要提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就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技巧,只有掌握了熟练地合作学习技巧,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原来的主导者成为了教学的引导者,这样不仅能够为教师节省教学时间,还能够充分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一举两得。例如在进行桂林山水这一课的`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对于小组内的学习任务安排,应当确保每个人都不重复,而且每个人的任务量都差不多,以免由于某位同学任务过重而不能完成,也不能由于分布不均而导致小组学生之间出现不愉快的合作。对于桂林山水的学习,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由其中一位学生对桂林的简介进行寻找,一位学生可以对桂林山水的风景寻找相关资料,一位学生可以为何桂林山水能够甲天下进行原因分析,寻找相关的资料。对于这些资料,收集完后,学生还应当进行组内的交流互动,实现所收集资料的整理与归类,从而确保合作学习水平的提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对于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并积极的培养小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促使其掌握合作学习的技巧,从而实现合作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更好的满足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2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作为近年来诞生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其提倡尊重自然、尊重生命,顺应儿童的天性,以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体系。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人格和心理发展的基础阶段,在教学中始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践行“生本教育”理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教育理念;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思考与思维发展的空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阅读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话题。笔者通过总结自身阅读教学经验,认为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其实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对于阅读习惯好的学生而言,其阅读质量和数量均远远高于其他学生。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理解生字生词,以引导他们利用各种资源自主解决问题。例如:《狐假虎威》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掌握“纳闷”一词的含义,可以让学生将其跟“奇怪”一词比较,让学生通过学习工具找出两个词语的相同点和差异。通过比较,学生便发现两个词语都同属于疑问词,但是“纳闷”主要用以形容因为疑惑而发闷,而“好奇”仅仅是认为事物比较奇异,出乎自己的意料。小学生通过比较词语,便能够掌握词语的感情、色彩等,以便灵活运用。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启发、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来帮助其养成阅读的习惯。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图文并茂或者拼音读物让学生阅读。另外,在阅读过程中还应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学风,让他们在阅读的同时爱护图书、注意阅读姿势、保护视力等。

  2用好阅读教材,张扬学生个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班上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并增加相关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难点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还能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在课文《三顾茅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好文本,从“渴见”这个词语入手,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动手查字典,了解“渴见”的意思,即“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之后,教师可以开展“猜年龄”的游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这个时候教师应通过“反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这个词语是否用得恰当。这个问题难度很大,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陈规旧矩”的束缚,让学生可以多角度思考问题。如此学生便可以真正理解到刘备的求贤若渴,并充分感受到我国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够发展学生个性,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3尊重学生观点,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仅是将自身的喜好作为教学准则,以至于学生在阅读中彰显出来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常常被无情扼杀了。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2]。例如:在教《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去解读这位普通的人民教师的生命和灵魂。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逐个段落阅读的方式发表自己自谭老师的看法。在读完第一段,有的学生认为谭老师对爱家人,有的学生则认为谭老师爱工作;在读完第二段后,有的学生认为谭老师的爱和责任,在读完第三段,学生通过谭老师在危及关头不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学生的行为感受到他对学生浓浓的爱。在此过程中,无论教师对于学生作出的回答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感悟课本。

  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阅读

  需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应该多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机会。“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阅读展示的机会。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中。为此,语文教师应该通过设计预习任务和活动安排,督促学生自主阅读。例如:在教《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时,学生在阅读前,教师提出要求:请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初读文章,思考如下问题: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够运用哪些词语来概括。然后再要求阅读文章,勾画出生词、生字,画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和短路。让学生再品味黄果树瀑布之美提出: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如何描绘黄果树瀑布的美的?……通过层层导读和阅读的形式,不仅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还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课本。第二,在小学阅读课堂中引入“生本理念”,还需要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草原》这篇课文时,老师可采用提问法和探究法有效结合的教学手法,帮助学生深入感受文章内容中细腻的描写方法。通常情况下,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也许能够感受到文章描写得较好,但是具体哪个部分描写得较好却难以清晰的讲述出来。老师在《草原》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全面感受文章,品味文章的幽美意境;然后,老师再指导学生思考《草原》描写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找出了《草原》的描写方法。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文章的幽美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描写景色的方法,增强了语文的“文学性”的认识和对艺术手法的借鉴。综上所述,“生本教育”理念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提供的新理念,该理念充分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待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生本教育”理念,从而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高亮.浅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05):79-80.

  [2]王正国.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6,(09):8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3

  摘要:汉字至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汉字的形体不断处于变化的趋势,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再到楷书、隶书等,汉字形体的每一种变化都尤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同胞以及每一位爱好中华文化的人。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字教学不仅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思考

  在小学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的非常牢固,但是写字能力和写字水平却非常一般,经常会出现写字姿势和坐姿不正确、笔顺错误,不符合美观、端正、规范、整洁等要求,毛笔书写效果更差,此外,还有字形方面的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形成习惯,将会很难改正,如:将“绿”的右下部分当成“水”,将“分”的上半部分当成“人”等字形错误。

  1.实现技能和知识的有机结合

  汉字是音、形、义三者构成的有机体,小学生要想提高汉字的学习效果,首先必须读准音、理解义、掌握形。汉字中的“形”有分为技能和知识两个方面:技能是指将汉字书写的美观、规范,格式正确,形款整齐,并且有一定的速度;知识是指将汉字书写的正确。这两个方面不仅是语文写字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写字教学的难点,必须加以研究、思考。要想将汉字书写的非常准确,就必须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以及部首变化等。

  1.1汉字的笔画。语文写字教学时,必须要注意汉字的笔画以及汉字笔画的位置变化。如:“厌”和“庆”,要注意“、”的位置变化;“为”和“办”,要注意“力”的笔画变化;“田”和“口”,要注意“口”的笔画变化等。

  1.2汉字笔画的长短。语文写字教学时,必须要注意汉字笔画长短的变化。如:“士”和“土”;“末”和“未”等。

  1.3汉字的部首。语文写字教学时,必须要注意汉字构字部首的变化。如“若”和“苦”等。

  1.4汉字的形体。语文写字教学时,必须要注意汉字形体的变化。如“曰”和“日”等。

  1.5汉字的结构。语文写字教学时,必须要注意汉字结构的变化。如“监”和“临”等。

  1.6汉字独体字变合体字。语文写字教学时,必须要注意一些原先是独体字的汉字转变成合体字偏旁时,在形体和笔画方面发生的变化。如“足”成为左右结构字的偏旁部首时,会成为“”,更加窄长,并且第六、七笔都会发生变化,撇变成竖,捺变成提。但是作为左右结构的形旁时,则不会发生变化。

  1.7汉字中特殊字的演变过程。语文写字教学时,必须要注意一些特殊汉字的演变过程。如:“冒”上面不能写成“日”的原因是因为“冒”字是有“曰”演变来的[1]。

  2.汉字的写字方法

  要想将汉字写的美观、整洁、端正,就要确保学生的执笔方法和坐姿正确,尤其是要在间架结构和运笔方法上注意,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

  2.1写字的坐姿。语文写字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端正学生的坐姿,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写好汉字,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

  2.2握笔的姿势。语文写字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握笔姿势:右手拿笔,笔杆向右、向里倾斜30°-50°,上部贴于虎口,食指和拇指捏住笔杆的.下端,距离笔尖一寸,拇指稍后,食指稍前,拇指和食指弯曲成“O”形,中指在下面托住笔杆。

  2.3运笔的方法。语文写字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笔方法,这也是语文写字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起笔、行笔、收笔时用力的大小以及笔的轻重、快慢、行向、顿、停、折、转等,尤其是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每一个汉字、每一个基本笔画,教师都要手把手的教。

  2.4汉字部首的间架结构和占位比例。语文写字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汉字部首的间架结构和占位比例,这是将汉字写的美观、端正的重要条件。教师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田字格中的范字进行仔细的观察,让学生知道部首和部首之间、笔画和笔画之间应该如何搭配、穿插,才可以将汉字写的美观、端正[2]。

  2.5端正学生的写字态度。语文写字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端正学生的写字态度,处处严格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做到写字不仅要“用手、用眼”,还要用心。

  3.写字教学和识字教学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进行语文写字教学过程中,对于识字教学中的写字任务,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写字教学时教会学生如何将认识的字写的美观、端正,并且也可以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可以起到巩固识字、以写促识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完成巩固识字、强化字形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完成写作教学的任务。具体做法如下:教师引导学生对汉字的字形特点进行仔细的观察,分子汉字各个部件之间的比例结构,找出关键的笔画,让学生记住主要的部件、主笔画以及笔顺规则,然后联系,尽量将汉字写的美观、端正。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师在进行语文写字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汉字悠久的发展历史及其重要的文化价值,讲述我国古今著名书法家的故事,如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教子书法的故事,引导学生欣赏古今名家的书法作品等。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订购字帖等练字材料,先让学生一笔一划的临摹,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必须真正贯彻落实,但是要想提高小学生书写汉字的水平,必须要督促学生长期不懈的坚持,反复训练。教师和学生必须清楚的明白,要想写好汉字,不仅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不是一名教师就可以实现的目的,必须要加强小学年级与年级之间、写字课与写字课之间、写字课与语文课以及其他课程之间的密切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作者:董良 陈继武 仲米省 单位:微山县鲁桥镇口门小学

  参考文献:

  [1]姚鸿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新尝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整合研究”课题研究简介[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xx,Z1:101-105.

  [2]邵怀领.建国以来写字教学:回顾与反思——以1950-20xx年小学语文课程文件为例[J].语文建设,20xx,06:10-11.

  [3]罗先慧,李云文,孙建龙.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基于20xx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的统计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xx,07:75-83.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4

  [摘 要]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重视阅读的重要作用,丰富阅读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深入挖掘文章品质素养;合理选择文章阅读内容;批阅式的阅读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法;读赏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姜美蓉(1979―),女,江苏南通,本科,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阅读是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领会文章的真正含义,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深入挖掘文章品质素养

  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懂得欣赏并挖掘其中的品质素质,感受文章的深刻含义。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反映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人文性的学科,许多经典的文章都具备深刻的含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其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了解其深刻的内在含义,从中学到优秀的品质素质,使其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孟母教子》的时候,教师提问:“读书是为了什么?”有的学生认为是为了给自己找一条出路,有的学生则认为读书能够发财致富,有的学生还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实现父母的愿望。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就能理解读书是“为了未来有学识,是为自己的不断进步”的思想,这种思想正是孟子勤奋学习,之后成为著名人物的重要基石。学生了解到这一点之后会深受鼓舞,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充分激发。

  二、合理选择文章阅读内容

  阅读教学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将文章中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听的地位,迫于时间限制,学生也无法进行自主的分析和理解。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所以说,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其实只需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不仅避免浪费时间还会让学生感觉思路清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重点内容来学习和分析,鼓励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篇科普类的文章,主要内容是讲述我国南沙群岛美丽无限的大好风光,让学生能够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人文风貌,并产生爱国主义感情。通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文章之所以会用三个不同的层次来介绍南沙群岛,是因为分别重点介绍了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物产以及景色。通过教师简单的介绍学生已经了解了文章阅读的重点内容,在接下来的阅读时间内就会重点关注这些问题。通过阅读解答完这些问题后,学生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出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课前搜索南沙群岛的阅读资料,包括近些年来我国的南海资源开发、旅游开发等,让学生有全面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

  三、批阅式的阅读方式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只关注表面文字,并不对其深刻含义进行了解的现象,这样的阅读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长期下来学生只是会单纯的文字阅读,并不能通过文章的阅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阅读方式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改变小学生的阅读方式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采取批阅式的阅读方式。批阅式阅读就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对其中比较重点的地方做出标记,还有就是要随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于文章中出现的写作手法以及作者表现情感的形式都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采用逐段阅读分析的方式,对该段落中出现的比较精彩的语句或者是好的表达方式进行批阅,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对于不是很清楚的地方也要做好标记,以集中向教师请教。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长城与运河》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可以采用批阅式的阅读方式。长城是我国古代的重要防御工事,在过去的朝代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保护作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大家谁爬过长城呢?”“长城是什么样子呢?”“谁知道长城有多长,起点和终点在哪儿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来回答问题。文章中把长城比作蜿蜒的巨龙,把运河比作银色绸带,这都体现出作者对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伟大表达出的赞美之情。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够更好地保护长城、运河,这可以是学生阅读之后的课外思考问题,学生可以查阅资料,具体了解运河泥沙泛滥的真正原因,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并且谈一谈读完文章之后的心得体会。学生在一边阅读的过程中一边赏析文章语句,这能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更要从小就开始进行正确的阅读训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欣赏与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另外还要对文章阅读内容有所取舍,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没有必要进行每个细节的分析,而是要选择重点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避免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采用批阅式的阅读,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打开思维,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深入地欣赏文章中的隐含意思,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

  摘要:“知识树”是指将各个作文知识点的序列归整在一起,通过“树形图”的方式来呈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知识树”来将与某个作文教学主题相关的所有知识点汇总在一起,将其应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中,有利于让小学生建立宏观的作文感官,为灵活应用各个作文知识点打好基础。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索,从帮助学习建立宏观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语文习作能力、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三个角度来详细阐述将知识树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知识树;应用作用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效率最低、效果最差的教学内容,不管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写作文,还是以“解放学生”的思想来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习作自由,小学生的习作能力都没有明显的提高。追本溯源,最根本的原因便在于小学生没有建立稳固的、灵活的、可迁移的习作知识结构,也没有掌握良好的习作技巧与习作知识。如果教师可利用“知识树”来组织作文教学,那么自然而然便可增加小学生的字、词、句、段落、篇章的储蓄量,学生也可在知识积累中了解篇章结构、语言句式等语文知识的'应用方式,自主尝试在本人作文中展开实际应用,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习作能力。

  一、帮助学习建立宏观知识结构

  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同一种习作技巧,不管教师强调多少遍,小学生依然会在相同的问题中出错,而大量重复性的习作问题则会逐渐消磨掉小学生的习作自信,导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的循环状态。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便是小学生所形成的知识和结构是碎片化的、不完整的,所以无法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对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知识树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习作知识结构,为学生灵活迁移习作知识做好准备。比如,在“写一处自然景观”作文教学中,笔者便以“知识树”的方式来总结了写景作文的习作要求。在本课教学中,笔者绘制了一棵知识树,在树干中写下“写景作文技巧指导”,然后以六个枝干来标注了写景作文的六个习作技巧,即观察为基础、善抓景物特征、确定习作顺序、做到动静结合、抒发真情实感、善用优美语句。在每一个枝干下,笔者也会细化每一项内容的具体内容,比如在“确定习作顺序”中,笔者还以“小枝干”介绍了写景文章常见的空间方位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这三种写景顺序,并用具体实例展示了每一种习作顺序的习作效果;在“善用优美语句”中,笔者也介绍了拟人、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以例句来让学生感受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习作效果。

  二、提高学生语文习作能力

  小学生目前在作文中所存在的内容空洞无物、语序颠倒混乱、错别字与语病较多、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都是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低下的具体表现,这些问题也直接导致我国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比较低下。然而,“知识树”是提升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因为它能够让小学生灵活调动与使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各个习作知识,每当教师布置一项习作任务,他们便可回忆相关知识的“知识树”,利用“知识树”的各项内容展开有效习作,写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作文。比如,在“写观察日记”一课中,笔者便以“知识树”的方式来总结了观察日记的三个习作技巧,即观察要抓特点、重点;观察要有顺序,可以从上而下、从内而外,也可以从中心到四周;观察既要有整体,也要有细节。在以“知识树”强调了观察日记的观察要点与习作要点之后,小学生便可随机选择观察对象,可以是一只小动物,也可以是校园环境,还可以观察一个人。在观察中,小学生将会自然而然地思考观察对象的特点,从整体、细节两个层面来保证观察的全面性,并且会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顺序。在做好前期准备之后,小学生便要学习日记的习作格式,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以“知识树”来组织习作指导,可有效减少小学生习作学习的盲目性,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习作能力。

  三、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长期的失败经历是导致小学生厌烦写作文最重要的学习情感因素。若教师可以“知识树”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使小学生明确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那么便可有效改善小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使其重新对习作学习产生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自信,使小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状态,逐渐爱上语文习作。自从笔者以“知识树”来组织作文习作教学之后,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都重新燃起了习作热情。比如,在“写童话”教学中,许多小学生虽然很喜欢读童话故事,但是说到写,却显得一筹莫展。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如何写童话,笔者以“知识树”的方式分析了童话故事的文本结构、习作要点、习作技巧等多个内容,然后鼓励小学生自主尝试创作童话故事。在“知识树”的引导下,小学生全面了解了写童话的具体内容,十分有信心地展开了语文习作。许多学生表示,他们本来对童话故事的习作方式感到十分茫然,根本不知如何下手,但是,“知识树”让他们知道了童话故事包括什么、如何写童话故事、怎样写出来的童话故事更吸引人等等,使他们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恍然大悟之感。

  总而言之,有多项研究证明“知识树”是符合儿童认知特征与学习思维方式的。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中,能够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是提升小学生语文习作素养的重要方式。对此,教师应全面分析应用“知识树”的要点与条件,以“知识树”来促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庆欣.小学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树”[J].辽宁教育,2015(11):73-76.

  [2]汤金琴.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6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对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知水平是教学的重要方向,而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灌输为主,不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教师应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对阅读材料的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材料的选择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局限在对教材知识的讲解方面,缺乏对阅读材料的研究,学生的接触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在寻找和搜集各种阅读材料的过程中,缺少对阅读材料的选择,过分追求教学的进度,教学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阅读教学中方法比较单一

  虽然目前新课程广泛推行,提倡要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阻碍,教学中还是过分地强调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能力的养成[2]。另外,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比较少,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这也是导致教学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大,再加上教师不能进行很好的引导、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造成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培养不够等现象。

  (三)阅读教学中,家庭的配合不够

  学校教学,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十分有限,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课堂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必不可少。但是,当前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许多家长只是关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缺乏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教学。同时,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不了解,所以只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学习任务,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有效地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问题。例如,在《观潮》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二)教师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材料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教师要根据相关的内容,进行课外阅读材料的拓展,提高和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和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相联系,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趣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兴趣[3]。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人物进行教学,寻找这些伟大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在知识的理解方面和综合素质培养中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升华。

  (三)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需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交流,定期举行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并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庭中对学生学习展开相关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家长,让学生观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网络课程,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以及建议平时的生活中,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教材,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它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学要对学生的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并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5):188.

  [2]周丽红.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才智,20xx(32):126.

  [3]丁立强.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才智20xx(1):6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7

  一、简述小学语文“递进循环式”教学

  (一)递进循环式

  递进循环式其实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稳扎稳打,做好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具体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通过教师指引学生对旧的知识点的回顾来引出所要学习的新的知识点,在不断牢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新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教学知识内容,同时在这种模式下对于学生各方面技能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新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引进,更利于学生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学生在“递进循环式”模式下,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并能够很好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所要掌握的技能。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递进循环式”教学更好的融合

  新时期背景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也有所变化,逐渐以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发展方向。在这种趋势下,小学语文教学“递进循环式”模式已逐步替代了以往的教师单一化规范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递进循环式”模式主要注重各方面技能的单项训练,对于小学教材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通过技能方式来进行培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小学语文中的阅读、表达、写作等内容合理的运用“递进循环式”模式,将这些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转化为单方面技能来加强,这样可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并且小学生也能深刻掌握小学语文教学每个模块的知识,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小学语文教学很好地融合”递进循环式”模式。能够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分析研究

  我国教育事业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逐步加大,教育机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有更高的要求。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点,积极的与学生形成互动,这样能够使得小学生对于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内容理解更为深刻,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他们思维更加活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堂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语文教学目标和小学生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调整,使得课堂提问落实到实处。

  (一)“递进循环式”模式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文章的阅读要边看边读,这一过程合理的应用“递进循环式”模式,对于阅读教学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语文教材中“矛与盾”这一课文时,可以将“递进循环式”模式合理的应用进来,这一课文内容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文章的内容情节也很受小学生的喜爱,然而这篇课文有很强的逻辑性,可能存在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在这一过程就需要合理的进行讲解,并细致到每个情节,这样使得小学生对文章故事情节的每一部分都能够很好地理解,甚至分清楚具体的'人物关系和逻辑结构。对于“递进循环式”教学模式过程也要循序渐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效创立语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得语文知识更好地被学生所接纳,这种做法也能活跃小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的掌握语文阅读知识。小学生处在一个比较年幼的年龄段,学生的性格上也不成熟,因此教师需要正确的指导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通过“递进循环式”模式,帮助学生掌握语文阅读方面的知识技能。

  (二)小学语文口语学习的创新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的学习,整个过程需要教师来活跃课堂气氛,在口语学习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动向,对于语言运用和语文知识做到合理的把握。在课堂中并不要一味的讲解知识,这样会显得比较单一、乏味,可以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让学生更加注意课堂知识学习。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兴趣知识的培养,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三)小学语文写作中“递进循环式”模式的应用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中,多数教材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教育意义,这些教材内容在增加了趣味意义的同时也包含了教育意义。教师在这些教材内容的教授中,通过合理的运用“递进循环式”模式,使得教材内容更为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保证了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方面是相当重要的,在这一方面的学习需要学生大量的练习基础写作能力。由于大多数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于更方面知识的应用还不能熟练掌握,需要在这个过程逐步积累语文知识,并合理的运用到语文写作中。在这一过程中,“递进循环式”模式的运用更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小学语文写作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循环递进式”模式符合教学新目标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应用,能够让小学生更加牢靠的掌握语文知识,对于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推动教育发展新目标的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递进循环式”模式有效的进行结合,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特色丧失。

  教师经常进行公开示范课,是为了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学形象,同时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但是,我们发现,语文教师在进行这种示范课的时候,其教学仅仅是停留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特色,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讲授示范课时都表现得很出色,不仅尽力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展现课程的特色,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积极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是,在整个示范课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教师通过一些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跟着老师在一点点地进步,但是,教学却已经完全失去本身的特色和新意。教育课程的改革要求我们积极地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通过新颖的方式学习知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确实有不少好处,但是,如果片面地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最终不能真正地了解和学习语文。

  (二)语文教学知识缺失。

  许多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发现,在提升学生课堂活跃度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语文本身的价值。比如,讲解一篇课文时,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再让学生自己讲解这篇课文的内容是什么,最终指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这样的教学形式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仔细研究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后就会发现,当前,改革后的语文教学与其他的课程特色其实毫无区别。语文的课本教学,本身的意义就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中包含的深意,在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道德等观念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课文本身的文学色彩,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使用的语言的语境等方面内容。在改革的过程中,如果将教学重点放到了其他方面,就会使学习内容失去学习文章本身包含的文学色彩这一方面,也就没有真正达到教学目标。语文知识的学习是有其固定模式的,不能和其他的学科类同,只有采取特定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对语文的教学真正达到提升学生文学素质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语文知识的教育。

  语文学习应该尽量减少和其他学科的重叠程度,要适当减少一些和本身的文学知识不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学习到语文知识,而不是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现状,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教师停留于教学形式的改革,而和本身的教学内容没有太大的相关性。其实,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之中,重要的是知识的收集,而不应该停留于知识的扩展上面,教师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和探究的方式,了解到学生学习知识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新的学习和发现。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是比较灵活的,而真正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很好地进行思考。一些实践研究表明,讲课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激情的,但是,如果教学的氛围过于活跃,其实也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要让学生多进行一些思考,将听到和看到的知识进行整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学生形成了自己思考的`习惯,也就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进行独立的思考,有利于进行语文的课程学习。语文的教学需要切实地进行讲解,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摒弃浮躁的心情,静下心来进行语文的教学和学习,这样就可以降低学习过程中外界的影响程度。语文课堂的教学应该将语文知识的教授作为重点,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结语。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比较漫长的,需要教师具备极大的耐心,找到符合学生学习的科学方式,并且切实地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xx(Z4):58-59.

  [2] 刘兆宗。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构建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及教学资源间关系的变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15):154.

  [3] 黄成。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语文教学深入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能力培养的几点探究[J].考试周刊,20xx(30):59.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9

  【内容摘要】新课堂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堂讲或满堂问仅仅是教师的单边活动,是以教师的口代替学生的口和脑,达不到培养学生发现与创造能力的目的。作为一个参与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师,教学《石拱桥》、《富饶的西沙群岛》、《荷花》等语文课时,我努力地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开放式教学。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表现自我建设良好的班风。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班级管理、自主

  开放的语文课堂,就是说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学时,我紧扣新课标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在学习上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一、开放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动

  传统的语文课堂充斥着师道尊严,教师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为学生安排一切学习内容,自身满足于已有的水平,因循守旧。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味满堂灌,忽视对学生的启发,根本不考虑学生懂了多少,更谈不上创新。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才可能具备灵活的驾驭能力。这无疑会促进教师的发展。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空间。

  (一)开放教学的空间

  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仅限于课本,它更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必须通过传统课堂这个封闭、狭小的圈子,根植于生活这片沃土,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语文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语文。语文学习应当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即课本。课文的插图,可使教材增辉添彩,不仅能帮助师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插图用好,可以教活语文课。运用插图导入课文,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由于学生从未见过历史悠久,外形优美,结构坚固的'赵州桥,不知大拱两肩上那两小拱空间位置究竟如何。我就出示挂图或指导学生看课本的插图,将古老的赵州桥变作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大大增加了,又如:从大众传媒上开发利用。大众传媒是指报刊、书籍、电视、电影、互联网等。从活动场所上开发利用,活动场所有图书室、生物角等。从学校附近的自然环境上开发利用。这样的教学,让我感受到随地都是课堂,生活即是语文,语文是各生活联系在一直的。我们只要积极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将语文教学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语文教学必将面目一新,发挥更为强大的功能。我们的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教学中,也必将受益匪浅,获益终身。

  在社会生活精彩纷呈的今天,语文教学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可谓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语文教学除扎扎实实抓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还应把关注的视角引向课外,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品味、感悟,积累更多语言素材,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那些流传千古的诗歌、词文,更要带领学生抑扬顿挫地去朗读、背诵,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欣赏人类文化的精华,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开放教学内容

  从内容设计上说,要回归儿童的生活。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实际上语课文中的内容反映的无非是自然中或社会中的人文内容,因此学习课文时不能孤立地处理课文内容,必须尽量把自然中、社会中的人文性内容引入课堂中来,尽量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这可以通过实物或表达、图片、录像、课件等再现自然或社会内容,或通过引导学生表情朗读、联想、想象、表达、表演等表现课文情境。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理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让孩子感受到开放的内容,还应该与其他学科融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互相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教学《家》一课时,体会诗的第二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包含的意思,是理解诗句的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进行了如下设计: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小朋友回去画自己的家了,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家?(学生上台实物投影下介绍)其实呀,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个共同的家,它的名字叫――中国。(课件出示盛开着朵朵鲜花的中国地形图)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地形图,看!这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多美呀!我们小朋友的张张笑脸多么像这朵朵鲜花呀!我们可以在祖国的大花园里幸福健康地成长,你看,他们多快乐呀!(课件出示一幅幅学生的学习生活画面,配乐:娃哈哈)来吧,就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唱起来吧!(学生齐唱娃哈哈)我们能生活在祖国的大花园里,是多么得幸福啊!所以说:(课件出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在此将美术、音乐有机地结合到语文学习中,让各个学科的教学资源与学生的情感有效地结合。这说明语文虽然姓语,但语文决不单是语文,必须注重与其它学科的融合。

  (三)开放教学过程

  从过程设计上说,我鼓励学生对教科书多元的个性化的解读,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如阅读,《课标》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即允许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同时要求教师少一点理性化的分析,少一点无谓的文字游戏,以重点精读带动全文浏览;多一点熏陶、多给学生一点揣摩、感悟的机会,着力于阅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月光曲》一文中时,文中讲到听了贝多芬的曲子,盲姑娘激动地问道: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吗?可贝多芬没有回答。此处就这样设问: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请多角度进行思考。我就提示学生从性格人品、心理感受、特定氛围、触发灵感、进入创作情境等方面进行思考。这类发问激发了学生在理解语言上发表一些新颖、独特的见解。

  (四)开放教学方法

  传统的学习方法方式单一、被动,学生缺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往往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因此,我们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他们很少有自己的见解,不敢发表独特的思想,创新意识不够,这与当今时代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习惯了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老一套教学模式。新课程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和更高要求,为了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我凭着创新教学原则,开放教学方法。如在教学《荷花》、《富饶的西沙群岛》等一类文笔优美、感染力强的课文,我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去感受课文情节与内容,进而被它感动、感染,从而感悟出其中的思想感情。而在阅读过程中,不强加给学生自己的主观理解,告诉学生应该读什么,应该怎么读。试着放放手,对学生说:你喜欢哪一节、哪一句?你认为应该怎么读?你觉得怎么好读就怎么读!学生感到自己的想法受到尊重,主体意识得到张扬,学习的积极性自然空前高涨。

  我们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从生活、书本等资源中获取知识;我们倡导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交流互动,因而教学过程远远超越了本身,它变成了师生交往、创新的过程。学生可以在活动、讨论中学得知识,可以通过采访、写报告等共同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无疑是大有帮助的;我们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益的。

  总之,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确定和设计开放水平。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该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开放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开放课堂教学,创新教法,在课堂教育工作中,我也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育。因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集体,他们都有独特的感情和个性,只有发挥并培养其个性,引导他们正确表现自我,才能使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有困难得到帮助,有错误得到纠正,有烦脑就得到化解,有成绩得到鼓励,有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展,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开放教育方法,树立良好班风

  从去年开始,我担任五年级班主任。五年级的学生自意识较强,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努力介入生活,希望自己的才干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同,渴望获得成功。因此,我在工作中特别注意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各个方面有成就感。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激励学生奋发进取,提高班级学习水平

  学风是班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必须把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向学习上引导。那么,怎样才能使人人都有学习的进取心,进而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呢?首先确定好班级班训。它要求学生学习要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心态积极,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件事,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脚印地迈进。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要求先自我纵向横向比较,自己跟自己比,然后再与班内同学进行横向比较,营造人人有进步、人人争先进的氛围。开学初,我将上学期各科成绩制成一个表格,发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表中适当位置填上自己的各科与最高分相比的差值,并与班级平均分作比较,然后制订出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在班会上,大家踊跃发言,相互交流,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良好风气。同时,进行今天和昨天比、现在和刚才比。班中每天的口号是:我能成功,我们能成功。这一年,无论是全班整体水平,还是在尖子生的培养方面都有较大进步。

  (二)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做班级的主人

  好的班风与良好的班级管理密切相关。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来管理的人。在班级管理上,我从以下三点着手:(1)、让学生参与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每学期我先吃透学校政教处的工作计划,领会其精神实质,然后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确定班级工作思路,把班级工作计划复印给每位班干部,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任务制定出自己的计划。我再根据班干部上交的计书,整理出班主任工作计划。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生反映很好。(2)实行班干部轮换制。班干部定期轮换,体现班级的民主性,使每位学生都有为他人服务的机会。我对每位班干部的工作总是给予热情的指导和帮助,努力培养他们处事及应变能力;由于学生干部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且任职时间又不长,因此工作热情高,干劲足,能得到其他同学的尊重、支持和配合。(3)尝试按学号顺序轮,每位学生都要担任临时班主任一天,负责早操,课间操、自修情况的监督及处理当天的突发事件,让他们体验班主任工作的苦乐。通过实践,干部们自我管理能力逐日提高,其他同学更明确自律的重要性。此办法实行一年以来,班风正,学风浓,班级集体凝聚力强。

  (三)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使每位学生有用武之地

  好的班风能够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一般而言,学习好的学生,以自己的优良成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这会促使他们更加勤奋上进;成绩差的学生,表现的欲望未能实现,则易出现消极情绪,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全面了解,善于发现,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促使他们全面进步。如一位同学经常上课打瞌睡,作业往往没完成。有一次,还拿了我放在课室杂物间的一支钢笔。一天放学后留下这位同学,请她帮我清理讲台的抽屉和杂物间。她做完后,我表扬她卫生搞得好,人又能干。在我的感化下,她告诉我曾拿了老师的钢笔,已弄坏了一点。我没有批评她,还表扬她是个诚实的孩子。从此,她觉得自己在老师的眼里并不很差,慢慢改掉了上课打瞌睡的毛病,作业也按时完成,各科成绩渐渐有了进步,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同。

  一年来,班级的优良习惯占了上风,学生你追我赶,人人争做小主人,呈现一片可喜的景象。我想,只要老师小心扶植,大胆放手,当好参谋长,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学会监督自己,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成功地表现自己,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20xx

  8月第1版)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4月版)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xx年7月第1版

  5、郑慧琦、胡兴宏:《教师成为研究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年6月第2版)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0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的意义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趣的故事能够将学生思维活跃性有效的激发出来,使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受到较大的启发,学生对故事有了一定的认知与理解以后,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②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学生在情绪较好的状态下将新知识所接受,同时,能够实现其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境地;③古诗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攻破,使其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更加深入。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其能够促使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想将古诗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确保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选取合理的故事情节作为课堂的情节。通常情况下,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故事的真实性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选取的故事必须确保其真实性。所以,如若讲述的故事与原本事实不符,学生就会出现质疑,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所以,为了预防此种现象的再次发生,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故事的真实性原则进行有效的把握。

  (二)故事的趣味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用故事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以此实现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的目标。这就要求选取的故事必须有趣、生动,另外,还需要具有新鲜感,猪油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故事的针对性原则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求选取的故事必须要与课文中的内容保持统一,不能存在脱节的现象,所以,对故事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讲述,才能根据故事内容对学习内容进行教学。为了促使故事具有针对性,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使学生对学习意识的培养,与课本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文中将故事找出。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应用的措施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除了能够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高以外,还能够对整个课堂效果起到促进的作用。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日常生活中对故事素材进行提炼

  语文教材中的绝大部分故事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对故事情节进行提炼,尽量将故事教学的效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例如: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出与课文中寓意相关的故事,进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激发,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故事导入:同学们,老师家的家乡中有一个很美丽的小河,河里有很多漂亮的小鱼,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家家都有了钓鱼竿,每户人家便拿起钓鱼竿去钓鱼,后来,鱼儿渐渐少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鱼一条也没有了,后来人们再钓鱼的时候,钓上来的只有臭袜子,同学们都笑了,老师随后又问:“同学们,这样的做法对吗?”学生回答:“不对”。教师又接着说,那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小村庄也是这样,现在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一下吧。这样根据生活中的具体故事,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将学生较快的引入到所要学习的知识中来,能够促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整体有效把握。

  (二)根据学生的表演,将故事中的净化进行提炼

  教师在利用故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可以创造性的将教学资料了解清楚,在采用教材时,必须对教材知识进行整理,这样才能对课堂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才能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时对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及课文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学习与掌握。因为小学生的表演欲望较为强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故事性教材进行有效的融合,将课文中的重点内容精心的编制成一个剧本,以此让学生表演,学生根据自身的角色能够将故事中的人物更好的表现出现,对文中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进行充分的理解与表达。例如,在对《渔夫的故事》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对课文内容进行系统、有效的讲解以后,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兴趣、表演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选取一名小组长,让各个组员对表演角色自行确定,并叮嘱学生课下进行多次的练习,争取将课文中的'有趣的故事情节再次展现出来,最终以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有效的表演,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性的不断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将故事情境构建

  通常情况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都比较活泼、爱动,其好奇心与求知欲都比较强,但是学生的自控能力却不是很高。所以,学生很容易对一种事物产生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学生的兴趣会慢慢消失。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对故事的情境进行构建,这样能够将声音与图像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的视觉以及听觉进行有效的吸引,使其更好的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故事情境中,这样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例如,在《将相和》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更深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房子的图片供学生进行观看,根据图片中的相关资料,使学生能够对课文中所蕴含的中心意图进行更加直观的体会与理解,所有事情不能只听别人怎么说,必须亲身经历才能有发言权。

  (四)鼓励学生多读、讲故事,促使其爱上语文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故事的教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锻炼,促使学生归纳总结效率有所提升,但是不管何种方式,长时间采用都会造成相关的效果,小学生也一样,所以,教师不仅要讲故事以外,还应要求学生在课下多读故事,并将自己认为的好故事讲给同学听,这样的方式除了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锻炼以外,还能能够促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不断增强,读故事与讲故事是小学语文故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为了将学生内心中的真善美因素进行有效的激发,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好孩子》、《棉花姑娘》等,不断丰富学生的故事积累,随后选择一节课,讲述自己认为最好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这样除了能够对学生的口才进行锻炼以外,还能够促使学生自信心的提升,使学生渐渐爱上语文学科,最终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五)采用课文延伸方式将故事资源进行开发

  通常情况下,根据故事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这个特点进行充分的把握,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延伸,对故事资源进行开发。在写作文时,想象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应该指引学生充分的进行想象,自行编制故事,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促使其更好的发展,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故事教学的乐趣。总而言之,基于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将课堂的主导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故事教学法充分的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由教师进行长时间的坚持与努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1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交流谈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关系到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和正确思想观点的塑造;小学语文教育不仅是学生本身对人生认识的基础课,更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基础课,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传统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多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主要内容进行,现如今一切教育都从学生发展和学生素质培养方面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也要进行必要的改变,研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也势在必行。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进行探索。

  一、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都是依托于教学板书和教师的口语表达,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即学生在下面“听”和“记”,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致使上课氛围枯燥,学生的学习情绪低沉,上课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做小动作等的课堂不良现象。要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进而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为辅,进行创新教学。简单来说便是:教师要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盲点,找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倾听学生的学习想法,对症下药,做到“精准”教学;教师要围绕学生展开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必要引导,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尽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生的学习自控力差,而且上课注意力集中能力也差,需要教师变化教学方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以其易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分组比赛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看动画片的特点,以放影像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讲故事、扮演动画人物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的求胜心理,在对字词的记忆内容上,以比赛的方法,进行生词生字的教学,如此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三、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对提高教学效率很有裨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教学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相比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来说,具有较强感性认识的特点,教师在上课前,为学生安排一定的知识进行预习,或者进行导学案教学,使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知识能提前有一个认识和熟悉的过程,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中能减少对新知识的引导时间,也使节约的时间能花在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教学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也要为学生安排一定量的课后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总结,使学生能对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强化和巩固,这些强化和巩固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四、重视手抄背诵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写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抄生字生词,对于小学生生字生词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现如今,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许多小学生受到社会或成年人的影响,喜欢玩电子产品,主观的认为手写生字生词毫无意义或者意义不大,这种错误观念,造成学生或者教师对于课后抄写生词生字有抵触心理。所以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手抄生词生字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还要引导小学生转变观念,勤于手写,少用电子工具代替手写。采用手抄方法使学生在生字生词学习方面能有牢靠的记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间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育是教育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重视手抄背诵等这些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希望能给广大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教育者提供参考。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结合时代的变化和小学生心理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教师也要结合教育和学生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创新思维,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浅议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xx,07:79-80.

  [2]司霞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xx,15:39.

  [3]张洪侠.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xx,15:38.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2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同时也要充分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越加受到教师的重视,在经典诵读中能够充分对我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带动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策略;探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新课改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思考,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经典诵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不仅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实施意义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历史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道德素养,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经典诵读,将有利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正确树立,这将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且会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1]。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为了避免我国文化被忽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实施经典诵读,让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进行诵读,并且在诵读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传承。另外经典诵读的实施将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诵读中将有效表达一个人的内心情感以及性格,学生在诵读中会将自身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诵读会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并且让学生在表演中加深记忆,并且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将文学作品深深地刻在自身的脑海中,并且这样会充分培养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可以在优秀的文化作品中深刻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设施

  (一)提升学生的诵读兴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那么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提升对语文诵读的兴趣,以此来不断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诵读,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2]。学生只有对语文诵读产生兴趣,那么在语文的学习中才会充分保持热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兴趣会激发学生不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在诵读学习中,学生刚刚接触不免会产生一些枯燥的情绪,这时教师就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比赛或者游戏的形式,针对诵读的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个比赛的环节,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比赛的情景,并且让全班同学进行诵读,营造一个诵读大环境,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会充分感受到诵读的魅力。并且教师开展诵读比赛会有效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合理的环境,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认识自己的实力,并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竞争中提升兴趣,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不断的鼓励以及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有效的信心,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文学中会存在丰富的思想道德情感,同时也是对时代背景的一个展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想象力与创新力是提升学生经典诵读的一个重要途径,充分的想象力会加深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进行诵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提升诵读的效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合理多媒体情境,利用经典的图片等形式将诵读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尤其是文学作品中一些情感以及核心思想展示给学生,让整个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不断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3]。

  (三)指导学生做好诵读记录,将知识融会贯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以后能够将其运用,在学习经典文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诵读,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很好的运用[4]。在国学经典中有很多的经典名句,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去进行摘抄,对于以后的语文学习是有很大好处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人的学习之道。学生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可将名言警句进行记录。除此之外,还应要求学生在平时写作或与人交往的时候将经典名句内敛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正确运用,做到学与用真正的融会贯通。这样学生在诵读中会充分感受到经典文学中的知识魅力,不仅会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还会充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带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语文素养。

  (四)采取鼓励的方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必须充分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在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鼓励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在诵读的过程中并不要求学生完全地背诵,也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文章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传统的死记硬背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与厌烦感,不利于经典文学的顺利教学。而采用鼓励的方式则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程之外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储备量,对于以后的语文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5]。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教学,不断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且在诵读的教学中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有效实施经典诵读,会充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万淑蕊][1]蒋彬.试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农家参谋,20xx(13):97.

  [2]刘天翔.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xx(7):254.

  [3]张锦艳.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亚太教育,20xx(11):176.

  [4]张春红.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xx(27):38.

  [5]赵翠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xx(24):81.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3

  论文摘要: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 略读课文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教学的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名学生,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倡导个性化阅读;要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沟通,拓展知识和能力空间;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阅读提示”领路、鼓励和引领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参与语文阅读实践。略读课文教学的最大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贯彻好“以生为本”和“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必须给够学生充分自读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方法。

  20xx年,我在商河县孙集乡中心小学听过一堂五年级上册略读课文《珍珠鸟》的教学。由于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自读和交流时间,教师直接向学生提问:1、应该如何分段;2、本文重点写的什么;3、珍珠鸟的特点是什么;4、课文最后一句:“依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结果:学生如坠雾中,面面相觑,勉强作答,场面很尴尬。

  20xx年,我在商河县怀仁镇中心小学听了一位教师讲四年级下册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那位教师先给了学生10分钟时间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想办法把课文读通读顺,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学生读了几个来回,能力差的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课文读完。初读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盘点,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这个过程既实现了本册教材“词语盘点”这一自查自测栏目设计的意图,又在合作中扫清了字词的障碍。接着,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朗读课文,消除在初读课文时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教师还安排了再次默读的时间,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进行交流,并联系前一课学过的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让学生自悟: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过度地砍伐树木,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处罚。整堂课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和交流时间,把“以生为本”和“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放得开,学生学得好,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略读课文教学最大的失败是过度的设计。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结构一定要简约,要采取粗线条式的结构层次,要让大气度、大智慧充盈整个课堂,要为学生自主阅读留够时间和开辟大块大块的空间。

  新课程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教学实践中可以按照“提示”引路,课堂结构求“简”的教学思路,“默读——思考——交流”的教学程序推进教学。例如:四年级下册第17课《触摸春天》是精读课文,第18课《永生的眼睛》是略读课文,这篇课文前面就有这样的一段话: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默读下面这篇课文,说说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兴安盟,他们是怎样做的。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段话承上启下,可以引领学生从精读自然地过度到略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略读课文课堂教学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一是初读阶段。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其所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反复朗读中扫清障碍,有信心独立读懂课文;

  二是自悟阶段。教师把学生引进书本后适时淡出,退位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充分地默读,在读中思考,读中解决问题;

  三是汇报交流阶段。这一阶段由学生汇报读书所得,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可以就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进行交流。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文章的表达方式的……教师只是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提出存在问题;

  四是引导点拨阶段,教师根据学生自读情况以及教材的特点,以自己的“厚积”进行“薄发”,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去阅读,疑难处再读读,有趣味的再品品,重点地段多走一个来回,帮助学生把文本读懂、把生活读懂。

  语文既承载着人类的文化和精神,传递着人类的知识和技能,也蕴藏着人类丰富的智慧和哲理,略读课文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习得、感悟和传承。教学中应该落实“大语文”和“突出个性,发展特长”的理念,让学生在语文的天地间自由飞翔,用自己的感官去充分触摸,用自己生活经验与文本进行对话,使学生感到语文是真实的语文,使学生学习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更浓、能力更强、个性和特长更加鲜明。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现状及形成路径探究李莹莹鲁东大学20xx-06-01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以安阳市故城中心小学为例冯磊内蒙古师范大学20xx-05-27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4

  作为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小学语文学科担负着美育教育的重要职责。特别是随着文化多元化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社会滋生了许多不良思想,为了使小学生不受这些不良思想的侵蚀,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更需要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美育教育功能的具体应用对策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寓美育教育于朗读,引导学生感知美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其中有大量的优秀文章、优美的散文以及诗歌等语文内容,且这些佳作均包含着作者的个人人生经历和思想哲理,这些均可以成为学生感知美的重要素材,所以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感知美,教师可以为学生合理选择一些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章来让学生进行朗读,必要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美,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教学中来,从而使他们可以在心灵上来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逐渐激发学生感知美的兴趣。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情地阅读和朗诵《小池塘》《草原的早晨》《夕阳真美》《庐山的云雾》《我和祖父的园子》以及《烟台的海》等,尤其是要做好阅读过程中的标记工作,使他们及时记录下自己认为比较优美的文章段落以及词语内容,借助月度笔记的记录和朗读过程来使学生逐步感受到有关阅读篇章中相关语句之美,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心来充分感知阅读文章所表露出的美感因素。另外,为了可以增强学生朗读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结合阅读篇章的思想情感基调来为学生播放一些恰当的背景乐或者相关视频课件,以便增强学生朗读的有效性,使他们可以更好地感知阅读篇章中所包含的“美”,从而为美育教育奠定扎实基础。

  二、寓美育教育于写作,引导他们认识美

  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就是学生将所学语文知识“实体化”或者融合再现的过程,所以在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善于借助写作的过程来贯彻美育教育理念,以便使学生可以充分感知美。针对各种类型的作文写作,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归纳和总结阅读篇章中的各种精彩段落和语句,包括描写祖国山川的古诗、游记或者散文等均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重要素材。在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学生会在赏析古诗、散文或者其其他优秀读物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他们感知美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春望》(苏教版八年级语文)这篇经典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自身所要表现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相关的古诗歌来让学生了解和把握这些篇章所要表现的核心思想,这样可以逐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侧重写作素材积累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深刻理解有关阅读篇章中那些优美的词句,以便通过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文章结构来透彻地把握这些关键语句美感。例如,针对《大海的歌》(苏教版三年级)这篇语文篇章的讲解,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分析这篇文章的整体写作构思,了解和把握作者写作的方法,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分析和把握这篇文章中那些重要的词句和段落。比如,“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这句话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正在坐在快速滑行的小船上倾听着一曲欢快的歌声,从而可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这些文章语句所要展现的情境之美。实际上,也只有通过小学生对于这些文章段落中字词句等的训练,方可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所要表述的美感,否则势必会对最终的美育教学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写作对于学生的想象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也可以借助启发学生来更好地感知美的形态,这是学生参与审美活动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来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想象,这样将为学生感知美创设良好的条件。

  三、寓美育教育于课外,引导学生体会美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美,教师除了借助课内的语文学习之外,同样可以将美育教育贯彻到课外的教学中来,比如课外阅读、课外写生活动等均可以成为学生体会美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针对课外阅读而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和爱好来向他们推荐一些小故事、科普杂志或者其他趣味性阅读读物。另一方面,在课外写生等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认真发现,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各种美的事物,比如美丽的鲜花、灿烂的阳光以及飘零的落叶等均可以成为学生体会美的重要途径。总之,美育功能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素质教育功能,与智育功能和德育功能并称为语文教育的三大素质教育功能。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美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正常的审美观念和思维习惯,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为了确保其渗透质量,就需要将美育教育思想合理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以便可以全面增强美育教育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5

  拼音的学习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打好拼音基础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尚未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而且也还未真正接触系统的学习,所以对于拼音的学习难免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和性格特点,制订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趣味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下面,我们主要谈论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

  一、趣味学拼音法

  学习的前提是要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自我感知,在学习之初首先建立自己的理解,这样才会方便之后的记忆与运用。

  1.在观察中学习

  小学生处在身体和智力发展尚不完全的时期,因此,小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集中情况也较差,因此,针对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在进行拼音教学时,老师要采用吸引学生眼光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沉浸其中。比如,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将要学习拼音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进行联想,根据拼音的形状想象出它与什么事物的外观类似,然后通过这种视觉性记忆法将拼音牢牢记住。例如,可以把“b”看作一个沙发,孩子们便会在脑中将拼音“b”与沙发的外观联系起来,使得拼音的学习更加形象化。

  2.在游戏中学习

  小学生天性好玩,如果长期将小学生禁锢在严肃的课堂中,则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针对小学生爱玩的性格特点,老师在进行拼音教学时可以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以增添课堂趣味性,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拼音的兴趣。比如,老师可以将课堂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抽出一名学生对拼音的形态进行表演,然后让小组内其他学生根据表演学生的形体进行表演拼音的猜想,猜对最多的小组成为赢家。通过这种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活跃课堂,由于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使得教学内容的到达率得到提升,有利于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情境中学习

  情境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场景,在学生脑中形成了画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拼音的理解。比如,老师可以为拼音编一个简单的故事,然后利用电子教学设施将拼音的外形设计成卡通形象,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每当涉及拼音时,老师便为学生指出相应的拼音的动画形象,加深学生的记忆。这种情景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因此,可以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二、趣味读拼音法

  拼音的学习首先应该能够正确朗读,读拼音教学也应该从学生的爱玩、好动和活泼的性格特点出发,制订出符合小学生接触习惯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1.编写拼音诗歌在拼音的朗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拼音诗歌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种朗朗上口的拼音掌握守则,找出学生经常读错或者经常混淆用法的拼音,编写拼音诗歌,让学生在韵律十足的诗歌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拼音的正确用法和读法,加强记忆。2.学习拼音歌曲拼音歌曲的学习运用了音乐中的旋律与拼音进行有机的融合,根据科学调查显示,小学生对有节奏的声音旋律的记忆程度远高于对无规律声音的记忆。所以,可以教学生一些与拼音有关的`好听的歌曲,用以锻炼小学生的拼音发声的正确性。

  三、趣味写拼音法

  拼音的学习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实到书写方面,因此有关拼音书写的教学在拼音教学中占据着最重要的部分。传统的写拼音的教学方法大多局限在纸上书写,虽然拼音书写最终要落实到纸上,但在学习书写拼音的前期,老师完全可以采用充满趣味性的写拼音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减少纸上书写带给学生的新鲜感缺乏的感觉。比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空气中书写,通过身体大幅度的运动,可以有效带动课堂气氛,增添学生的书写兴趣。在空中书写过程中,老师可以多多运用暗示性语言进行表扬,比如,“小红同学在空气中写得很棒,相信他在纸上写时也会一样好看哦”,以此激发学生在纸上写拼音的急迫感。拼音教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因此应该被投以极大的关注。在进行拼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进行趣味拼音教学,以此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的集中,也会激发小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更好地学习拼音,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拼音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4-23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6-10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式论文08-26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02-09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5篇05-31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简析论文08-3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11-17

语文教学论文12-15

语文教学论文05-21

浅析小学语文如何开展写作教学论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