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商企业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1
“工学结合”超市工商企业管理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本文以长江职业学院为例,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该校校内实习基地“长江大学生超市”的建立及多家校企合作的实践经历,来探索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有效的人才模式培养。
截至20xx年,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到1168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以上,在校生达到86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基层经济建设,适应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与各项劳动就业制度相一致,课程设置内容及教学模式要与企业岗位需求、就业准入标准的要求相衔接。
实践证明,要使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够达到较高的就业率,就必须使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一致;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素质建设,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追求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契合。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双方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际操作人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涵应包括: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以及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
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及意义具体表现为: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计划是将在校内学习与在企业工作经历学习有机结合的教育计划,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又能经历职业资格培训。
(2)学校与合作教育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3)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都是经学校开发或认定的,是从事专业工作适宜的学习培训环境。企业对学生的录用是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决定的。
(4)学生从事的是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工作,企业对学生按正式员工要求和管理。
(5)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工作与其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
(6)学生在实践中的工作进展是由学校主导和监控的。
(7)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查评价参加合作教育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
(8)企业要把录用和培养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作为发展企业和培养人才的企业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带来诸多的好处:增加了工作经验,提高了工作能力,锻炼了信息判断力,营造了就业机会和对社会的体验,而同时学生有一定的收入,能够补偿相应的学费。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长江职业学院经管院在招收工商企业管理高职学生时,不仅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根据社会的信息反馈不断对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努力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先后进行了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以订单教育为突破口的多次改革。在改革中始终坚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1建立以院长为首,实训中心为辅的工商管理实践联合会
实践联合会由校外长期从事企业基层工作,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技术专家以及校内专业骨干教师组成。
联合会成员为学院提供有关工商企业管理方向的市场需求预测、人才需求信息和技术发展信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论证、专业教学计划的开发工作。另外,相关成员及教师还采取个人面谈、问卷调查、岗位观察和工作描述等方法来获取上述有关信息,从而为学生就业开展相关性指导工作。
2校内实训基地“长江大学生超市”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训作用
长江大学生超市自20xx年成立至今,一年来结合课程学习,超市完成课程学习项目6项,参加实训达标三四百余人次,为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3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组织教学、选拔学生、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式的一种。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校内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于第六学期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实践报告。
该模式是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订单),有目标地对学生的未来进行必要的设计,即围绕职业岗位要求确定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依托用人单位,为企业“量身定做”职业人才,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最大限度地无缝对接。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前为学生预订了就业岗位,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向、学有所用,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为企业储备和培养了大批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企业发展的人才基地;可以引起企业对教育投入的兴趣,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步伐;使高职院校拓宽了办学思路和办学空间,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代性,实现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目标。因此,“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校、企、生三赢的良好效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延续性的思考
1如何利用课内实训和专题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纵观长江职业学院20xx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在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限选课中,课内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8~10%左右。过低的实训课时造成目前学院的教师在安排课程时过多的讲述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更加重要的实践环节的操作技能训练。院领导曾多次强调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但教学计划的限定使实践教学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改革教条化的教学计划迫在眉睫,相信这应该是学生和教师更愿意看到的结果。
2如何能发挥出工商管理实践联合会的优势和作用
工商管理实践联合会隶属于学院,但基本的日常管理仍然归于教师,学院对于实践联合会的管理仅浮于表面,大量的工作需要教师去担任,如何处理好实训指导和教学两项重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教师需要承担院里规定的任务量,教学任务艰巨;另一方面,在没有资金的支持下开展实践联合会工作,如何能有效的打开工作局面。协调企业与学校、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并充分挖掘企业和学生的潜能,将有助于实践联合会的成长和发展。
3“长江大学生超市”如何能为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提供有效的实习实训
虽然“长江大学生超市”是我院所创设的一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但由于其本身规模以及体制的限制,所以其实习基地的作用并不是非常明显,学院为此曾多次召集各级领导、实训教师及学生开展座谈,一起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优势,充分挖掘其实习实训的价值,但效果都不太明显。
4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怎样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学历人才过剩的当今社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就显得有点尴尬,不仅招生难度大,而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工商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也很难较好的实现。就目前与长江职业学院经管院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来说,能提供的岗位大多是营销或者服务类的,企业不可能为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提供管理岗位,所以怎样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将是笔者今后思考的重点。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的组织结构开始日益变的复杂。工商管理依旧在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市场监督和行政执法的职能。该文主要是结合我国工商管理现状,从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的基本职能出发,分析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以此来提出一些提高工商管理的措施,由此而加强我国工商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工商管理;基本职能;措施;市场经济
随着经济发展的现状来说,如果我们想要将企业的经济维护好,不单单要将我国经济体质的法律法规完善,还要同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效率。所以在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时,我们必须要优化组织结构,加强我国工商管理的职能。
一、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
1.工商管理的人才缺失。据调查统计,至20xx年底,在我们的人才市场上,初级工商管理的需求量能够得到满足,但是中级工商管理人才和高级工商管理人才的缺口依旧很大。中高级工商管理人才的匮乏导致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在知识生产、分配及消费上所建立的经济更加严重。相对于过去工农也经济而言,我国现在所需要的是有竞争力的,对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等要有思想,才能适应现在时代所需要的要求。但是我国现在所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的人才却是缺少竞争力,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完善。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的教育模式太过于单一化,并且培养途径为学年制,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方面又与实际工作脱节,因此这种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二是我国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考核方式太过于单一,单一的考核方式会导致不能够充分的反映出我国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2.工商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体系的逐渐完善,工商管理所要求需要发挥出来的功能与作用就越来越重,所以这就客观的要求我们需要拓宽其管理范围,加强工商管理的薄弱环节。但是由于我国工商管理是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各部门各自为政,这就导致了形成的管理并不能合力的摆脱充当保护主义工具的“头衔”,所以我们必须要变这种现状。
3.工商管理的执法力度被弱化。工商管理部门是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其是推进依法治国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所以,工商管理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必须严格依法行政,切实的去履行工商管理行政的执法职能,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筹划工作的重要依据以及检验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准。但是,在现在,我国的工商管理部门却不能应对自如,在执法手段方面一味的被弱化。而且在我国,政府认为工商行政管理会阻碍经济发展,私自决定工商管理行政部门不能未经政府允许对企业进行检查和实施出发,由此加大了管理人员的执法难度。
4.工商管理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体系当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政府主管市场监督和行政执法部门的管理机关。但是在其内部管理问题依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职能部门多,政府的投入资产相对也较多,但是有些单位的管理制度却是设立不全或者说是根本没有,由此就会导致资产的使用效率较低的现象。由于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的审计不够健全,才会导致我国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难以展开,非常不利于内部会计控制效果。
二、提高我国工商管理的措施
1.创新工商管理的教育理念。工商管理说到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所以,工商管理的专业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不单单只是纯粹的讲授理论知识,应该与企业和社会的实际紧密联系,这样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加强和研究,应该与同学们多加交流和互动。毕竟工商管理的专业教育应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要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以实施创新教育培养人才为主线,要培养出能为企业事业有贡献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又应该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以及较强的适应能力。
2.加强工商管理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工商管理类的人才所从事的是管理与分析工作,一般在企业单位的决策、生产、技术、计划、财务等方面工作,所具有的实践性比较强,因此我们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过程中必需要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增强人才的实践能力。
3.要树立工商管理人才国际竞争意识。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工商管理因此成为了一门热门专业。又因为处于新时期的经济管理者必须要具有国际竞争的思想,所以,这又要求我们的工商管理人才需要培养树立竞争意识,以及需要具有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思想。
4.需要建立完善的工商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工商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工商管理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市场日以复杂化,建立完善的工商管理体系是顺应时代的'需要。
4.1完善工商管理法制体系。《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合同法》是我国在工商管理方面的重点法规,我们需要以加强制定单项的法规来解决掉新旧法的自相矛盾问题,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法制的宣传和学习培训,以此来不断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及依法办事的能力,切实的去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他们的监管执法职权。
4.2完善内部职能结构,明确各职能关系。目前工商管理的各个部门出现多个问题:分头执法、职能交叉、管理分散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的监管执法力度。所以,根据我们工商管理的职能需要,我们应该将工商管理的全部业务职能分为三部分:一是行政许可和审批方面的部门;二是行政监督及处罚部门;三是行政督查部门。将其分为三部可以有效的避免工商管理行政机构之间所存在的互不相干却又互相重叠的情况,也有利于加强工商管理的执法力度。所以完善工商管理的内部职能结构,明确其各职能之间的各个关系是有利于促进工商管理部门职能的优化使用,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4.3加强监管部门的建设。我们需要切实的加强对监管部门的建设,因为,加强监督部门的制度建设有利于规范相关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国家除了要把依法行政和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作为评定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外,还要将工商管理部门是否能够依照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的工商部门作为指标,由此来进一步的规范依法执法的行为。
5.对工商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加强。工商管理部门应该随着外部环境和依据内部情况的变化来由此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还要提高管理水平能力和风险防范的能力。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在对全省的工商管理系统实行统一管理时,要遵守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收支的两条原则;另一方面,省级财政也需要根据行政管理系统业务的支出范围,在对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方面进行核实统一进行核拨。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加强内部的审计机构的作用。内部的审计人员因该直接向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汇报,这样有利于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可以有效的得以真正的发挥,有利于加强监督职能的加强和完善。
三、结语
不论是我国的市场经济还是国际的市场经济,只要是在市场经济中,工商管理都是维护和监督经济秩序的高效职能管理部门。在工商管理的职能方面,我们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对其职能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要切合实际的整合工商管理的各个管理职能部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造更加完善的工商管理平台。只有努力的去将工商管理的职能完善到最优化,才能使得市场资源变得公平化,才能促使市场向多元化持续稳定的进行发展。
作者:王新宇 单位: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参考文献:
[1]宋丽霞.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30):1531-1531.
[2]李晓东.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xx,(4):20-20,22.
[3]陈莲子.我国目前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经营者,20xx,(8):25-25.
[4]王荔.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xx,(7):97-97.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3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知识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要切实转变观念,针对学生的特点,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推进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教育 ERP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方法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xx]3号)中提出: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将创新教育目标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目标中,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
一、转变观念、正确定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先导
近十年来,围绕高职院校是否要开展创新教育、如何开展创新教育,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即使部分学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思路不清晰、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成效并不明显。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中明确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
作为一种类型,高职教育的特点在于强化实践能力。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企业正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具有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高职院校应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系统化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看,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还不高,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不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显不足,而且,他们常常被看作是高考的失败者,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缺乏信心,还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但从教学实践看,高职学生更倾向于实践动手,更迫切需要证明自己、展示自己。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将有助于发挥学生特长、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应将创新教育定位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并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育他们的比较优势。
二、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
如何有效实施创新教育,核心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培养过程和方法的总体设计,是教学资源配置、教学组织实施的基本教学文件,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加强创新教育,必须将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保证创新教育取得实效。
1.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育不能脱离开专业教育,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适应学生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要加强对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研,及时掌握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为依据,与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特别要注意的是如何有效实施对行业企业的调研,一般要结合学校和专业的特点合理选择样本;对企业的调研要广泛听取企业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部门、毕业生及其所在岗位(部门)领导的'意见。同时,要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认真听取科研院所、普通高校专家的意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符合技术发展和教育规律。
2.以ERP技术为载体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普遍存在特色不明显、缺乏技术支撑等问题,导致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ERP通过运用最佳业务制度规范以及集成企业关键业务流程来提高企业利润、市场需求和企业反应速度。根据调研,ERP作为一种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目前在长三角地区大部分企业中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无锡机电类企业中有超过40%的企业引入了ERP系统(外资企业达60%以上)。因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可将ERP系统的实施引入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制造业业务流程为主线,以ERP技术为手段,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重构课程体系。如根据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等),围绕ERP系统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采购、库存、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可以开发、实施ERP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ERP财务管理、ERP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3.以文化素质为重点推进素质教育。“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善于沟通,懂技术,会管理”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主要特征。要树立“每门课都是职业素质教育课,每位教师都是职业素质教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将专业的核心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要充分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在提升修养、和谐身心、奠基幸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学生需修满一定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学分方可毕业。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4
[1] 雷蒙德,A 诺伊,约翰.霍伦拜克,拜雷、格哈特,帕特雷克、莱特.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136-200.
[2] 加里,得斯勒.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论文)[M].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00一400.
[3] K.韦恩,蒙迪,罗伯特.诺埃.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31一343.
[4] 劳埃德 .拜厄斯,莱斯利,鲁.人力资源管理[M].第六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 213一264.
[5] 麦克纳,比奇.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17-211.
[6] 亚瑟小舍曼,乔治,勃兰德,斯科特.斯奈尔.人力资源管理[M].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233-343.
[7] 王琪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xx: 222-245.
[8] 关淑润.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xx: 186一204.
[9] 冯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81一184
[10] 中国企业国际化管理课题组.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制度[M].第一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 139.
[11] 刘扬.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D].天津大学专业硕士论文20xx: 13-50.
[12] 毛国英.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招商银行战略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20xx: 11-30.
[13] 李艳丽.A银行员工离职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MBA学位论文.20xx:16-30.
[14] 时肠.农业银行培训机制与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xx. 35:66.
[16] 雷虹.关于饭店员工流失问题的探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 6: 16-17.
[17] 邹韬.银行金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时代[J] . 20xx. 11:23.
[18] 倪凤明.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探析.河北金融[J] . 20xx. : 45.
[19] 习邹韬.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博弈论视角.统计与决策[J] . 20xx.11:26.
[20] 张建国.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新金融[J] . 20xx. 5.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5
目前来看,大部分的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加强工商管理人才培训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培训方式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企业安排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其初衷是美好的,但是参加培训的人员往往没有认清楚这一点,而是以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参加培训。因此,使得培训师与被培训的工作人员之间无法进项良好的沟通,最终无法提高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5]。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考核过程中,采取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如进行简单的笔试,培训人员互相抄写答案,因此使得管理人员的培训不过关。
2.师资力量不足
在现阶段的企业培训过程中,企业虽然知道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价值,委派一些重要的领导去参加培训和学习,但是没有认识清楚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内涵所在,所以在师资力量方面较为薄弱[6]。企业也并没有成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部分企业看起来好像是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事实上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已,为了节省开支,企业往往聘请一些能力比较差的培训师。
3.不够重视
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来支撑,从现阶段工商管理培训的角度来看,一些中小型的企业没有高度重视工商管理培训[7]。小型企业过于重视技术方面的学习,盲目培训销售技术,而轻视工商管理意识。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认为工商管理培训是一项多余的课程,没有必要花时间、花金钱来对其进行培训。中小企业宁愿通过督促的方式来加强员工的相关工作,都不愿意多花一点点时间来对管理能力进行培训。基于此,不难看出,工商管理培训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
三、企业加强工商管理培训问题的主要解决措施
1.提高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力度
工商管理培训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措施,要加强企业对于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力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企业员工要端正好自身态度,树立起正确的培训认识,保证员工能够从内心深处自愿参与相关培训,从源头上杜绝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不清楚问题;(2)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必须让领导干部端正好态度,才能够让手底下的员工能够以其为榜样,从而更好地进行培训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来说,领导和员工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均需要转变观念,将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强化培训意识,从而加强培训的责任感。基于此,挖掘出企业领导的潜力,提高管理水平。
2.加强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的改革
现代企业的管理培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任务比较艰巨,培训的难度也比较大。基于此,加强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现代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要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必须要学会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如讨论法、情景模拟法、体验法和案例法等。企业通过高效的工商管理培训活动,能够使得企业领导的基础知识理论更为丰富。将学习到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应用大实践当中去,能够保证灵活的培训方式之外,还能够选择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3.加强对培训工商管理人才的考核
随着企业的逐渐发展和壮大,企业通常都会提供员工或者领导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而被外派出学习的员工和领导没有高效的完成好学习任务。很多人在培训过程中只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所以加强对培训工商管理人才的考核非常有必要。在考核的具体内容中,不仅仅要加入实践考核,还需要加入理论考核。考核的具体内容需要从员工不同的心态和不同的角度,明确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在考核的形式中,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使得员工能够积极备考,不断端正好学习态度,加强其对企业服务的心态,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所服务。
4.建立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
企业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对于企业员工的相关培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企业必须要建立一支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才能够在很高程度上提高工商管理工作人员的审核制度,加强其工商管理培训的思想意识和理论基础知识等。在专业素质审核方面,通过工商管理人员,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培训过程中,以资金的形式来鼓励其进行专业方面的学习,不断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引进更多的管理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才能够提高其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刘良伟.探讨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中国商论,20xx,11(29):161,163.
[2]崔亚飞.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财经界,20xx,15(17):101.
[3]郑威煌.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收藏与投资,20xx,12(6):105-105.
[4]任瑞全,张合振.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企业导报,20xx,15(1):180-181.
[5]陈刚.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商场现代化,20xx,19(13):95-95.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6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中,企业要想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就需要企业管理水平不断强化不断完善,所以企业对于管理者队伍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而要想快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工商管理培训,工商管理培训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经营管理者进行管理工作,而且也可以完善整个公司发展体系。
1、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为了市场需要而开展工商管理培训,但是许多企业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小型企业中特别明显,由于企业规模小,没有建立相应健全的管理培训机构,很多管理者只重视眼前的技术学习,而没有深刻理解工商管理培训的实质内容,而且很大一部分学习者认为只是而形式,没有从心里重视培训的意义。企业领导者也有很多人并不重视工商管理培训,而更喜欢让管理者去强化监督力度,也不想让员工参与培训。
对于那些规模稍大一些的企业来说,已经开始认识到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作用,每年也会定时的安排管理人员参加工商管理培训,但对于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还是没有认清,对于进行培训的讲师要求不严格,没有一只高素质、高资质的培训队伍,对于培训师的培训有少而又少,培训内容鲜有创新,更谈不上与时俱进了。这样的后果就是培训质量大大降低,没有达到工商管理培训应起到的作用。
2、如何有效加强管理者的工商管理培训
2·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想有成效的改进工商管理培训质量就要提高培训师的师资质量,这就要求建立严格的工商管理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对于申请工商管理教师资格的人员,必须要有严格的认证过程,这主要从思想政治方面以及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来进行考察。对于已经拥有教师培训资格的人员,也要适当的进行有计划的学习培训,使得这些教师在进行企业内部工商管理培训的同时,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开阔新视野,并且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全体管理者进行学习。
2·2转变经营理念,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程度。企业要想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就要端正企业领导和职工对工商管理培训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从本质上提高培训需求。这首先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作为企业的核心,一举一动都影响着企业的工作进展,只有领导有好的学习态度,才能更好地带动员工进行学习,企业领导干部在学习之后,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管理水平,而且通过宣传和教育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员工进行学习。此外,企业全体成员必须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树立全体学习的新思维,不能沉浸于过去的旧观念中,过去的观念认为培训毫无价值,没有实际意义,这是不对的,世界在发展,社会在发展,企业更需要发展,如果员工不主动学习新知识,了解新形势,企业又怎能发展得更长远。要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作用,要拓宽视野,站在开发人才的战略角度上,深刻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作用。
3、企业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意义
工商管理培训主要指的是通过企业经营管理者学习金融、经济法、国际商务、财务以及营销等知识,来提高管理者在岗位上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的方法,以及进行管理活动的能力。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升整体竞争能力,也可以提高管理的自身素质。
据调查了解,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普遍存在学历较低情况,同时很多管理者大多没有上过学,凭借个人努力以及个人创业和家族式企业进入管理层,这部分人并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与技能,而这部分人又是整个企业的中间力量,是企业整体发展的直接控制者,这群人管理水平高低,决定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所以对这部分人进行管理工商管理培训十分有必要。通过工商管理培训,不仅可以补充这部分管理者的工商管理知识,还可以促进管理者们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此外,工商管理培训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面临的竞争和机遇越来越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形势,所以面对这样新情况,企业只有不断加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对于企业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也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可以帮助企业领导干部更好的管理企业,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些年,国家也开始重视企业管理者的素质问题,要求要以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为主要内容进行企业改革,帮助企业达到专业的管理水平,从这个方向来看,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也是一项很有社会意义的工作。
4、总 结:
综上所述,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对于企业管理者管理水平有着明显提高,对于企业良性发展,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有着重要实际意义,虽然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还存有一些不足和问题,但只要企业领导者树立好学习态度,做好带头作用,就一定会有所改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时间里,随着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7
一、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的大潮将中国的经济带动了起来,国外的汽车制造企业来到了中国,他们将国外企业管理的先进水平带到了中国。这样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给他们的企业带来了利润。 一个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是它运行发展的灵魂。所谓质量管理是指达到和确定产品符合品质要求的一切职能和活动,其中职能是指质量管理系统,活动是指实施质量管理系统的具体过程和行为。
(一)对企业而言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汽车零部件的品质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管理,真正达到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零部件合格率,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xx年初,福特重庆工厂要求南京发动机公司将量产以来的所有发动机进行返修,起主要原因是盖罩的变形导致漏油。大规模的返修和更换配件对公司而言是一笔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质量管理既节约了质量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有利于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品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国际贸易竞争的手段主要是价格竞争和品质竞争。由于低价格销售的方法不仅使利润锐减,如果构成倾销,还会受到贸易制裁,所以,价格竞争的手段越来越不可取,所以当前的竞争就转化为质量的竞争。在今天,质量稳定的高质量产品会比质量不稳定的低质量产品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较好的质量也会给生产厂商带来较高的利润回报。
3.有利于降低售后成本,有效地避免汽车零部件的责任。各国在执行汽车品质法的实践中,由于对汽车零部件品质的投诉越来越频繁,事故原因越来越复杂,追究责任也就越来越严格。严格执行加强零部件的质量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市场投诉,还可以降低后续更换维护的成本。
4.有利于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在现代贸易实践中,第二方审核虽然早已成为惯例,但后来又逐渐发现其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方面,一个供方通常要为许多需方供货,第二方审核无疑会给供方带来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需方也要支付相当的费用,有时花了钱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在成品出厂前严把质量关可以节约审核成本。
(二)对消费者而言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增强社会质量影响效益。产品质量是形成顾客满意的必要因素,因此较好的质量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回报同时让消费者满意而归,获得消费的满足感。
2.有利于保持和延长汽车的寿命,提高整车的利用率,为消费者节约经济支出。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爱车的质量更重要了。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汽车零配件,汽车与之装配部分会受到极大损耗。如长期使用质量不好的空气滤清器,就会使大量灰尘进入发动机,令发动严重受损,那么汽车性能发挥将受损;长期使用质量不好的火花塞,则很有可能导致电极融化造成引擎受损。使用质量好的汽车零配件如发动机各部件,不仅可以使车性能提高,还可以省油,为消费者节约日常经济支出,而用了质量偏次的零部件,就会对车形成一定的损害,维修和更换零部件也是一笔不小的的经济支出。
3.有利于维护人们的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安全。质量管理是公司的保护伞,严抓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品牌美誉度;加强质量管理也是维护生命财产的必要措施,汽车配件的质量高也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安全得到一定保障,有利于人们生活的和谐安定。如果使用质量不好的汽车零部件例如安全关键件——刹车片,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制动失灵,无法控制车速,带来预想不到的严重后果,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很大安全隐患。
(三)对社会国家而言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跨越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获得国际贸易"通行证"。许多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设置了种种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其中非关税壁垒主要是指技术壁垒。技术壁垒中,又主要是产品品质认证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壁垒。只有加强零部件的质量,才能走向世界,才能使国家的经济贸易不断走向世界。
2.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质量好的汽车配件会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发率,有效的保护人们生活的安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促进国家的兴旺。
二、当前汽车零部件制造流程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初期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设计的功能是把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转化为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并通过产品试制、验证以确定设计,保证所设计的产品满足用户要求。20xx年最新汽车质量问题统计资料表明:产品质量问题中有50%的问题属于先天不足的设计问题。主要设计质量问题如下:
1.方案设计研制阶段有简化或超越程序的情况。设计阶段划分与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不明确不合理也没有形成书面文件,甚至产品质量、可靠性保证大纲、标准化大纲和计量测试保证要求都没有得到有效性实施和书面交叉性验证。定型前的设计评审没有形成书面文件,对评审中提出的问题无法进行跟踪管理,也没有制定和执行新产品定型管理制度,定型中遗留的技术问题的不到更本性的重视也就不会进行质量跟踪管理。
2.企业外部与顾客信息交流的迟缓,内部工作的效率低下。设计小组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最终导致设计出的产品不符合顾客要求不满足项目生产技术要求。
3.缺乏对质量设计初期质量管理结构化逻辑性程序的理解。质量活动和质量计划流于形式,未能得到有效地运用并指导设计控制,如小组可行性承诺、初始能力研究、测量系统分析报告、质量计划检查清单等。
4.未能识别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一些未明示的要求未被定义,造成顾客后续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缺陷。
5.设计输出不配套。方案设计研制完成后在验证时部分设计不能满足设计规范和各项技术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继而开发周期和产品质量都受到严重影响。
(二)原材料采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少按需要进行采购的意识,造成采购原材料过剩。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家特别是国有企业在生产以及设备投资、质量、库存和物流等经营管理上与日、美、欧企业颇有差距。他们往往缺少按需要进行采购造成工厂里的成品、半成品库存量都比较多。库存量多长期积压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导致原材料受损以致原有特殊性能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原材料质量不过关。
2.中国式的“多家订购”造成采购质量水平不稳定。日本汽车生产厂商在采购惯例上的“多家订购”,是指按不同车型从不同零部件厂商那里采购,而中国的习惯做法是即使一个品种也要从多家订购。各零部件厂生产规模过小,不足以实现规模经济优势因而使成本增高。如果生产规模过小,就无法投入足够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开发能力自然也就无法提高。主机 3 厂实行多家订购,零部件厂不能指望获得稳定的订单,也就无法进行充分投资,产品的质量水平指数参差不齐,产品质量也就难以上去。 3.盲目追求ISO及QS认证,忽略采购远材料固有质量属性。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比较热衷于质量认证,很多汽车生产厂商为确保零部件质量,要求零部件厂家取得ISO认证并以此作为采购条件。其结果是,很多零部件厂家都取得了ISO认证。但这并不表明其产品质量高或者经营管理好,因为ISO以及QS认证审查是按中国国内标准进行的,不一定满足合资企业的零部件质量标准。再者,有些企业在接受审查之前努力改善经营管理,通过认证后又恢复旧态。
4.进料质量把关不严格。企业有大量原材料是外购来的,企业也有专门的零件检测机构。但常常会发生,零件不合格的现象。这样的零件原则上必须退货,但一旦退货后,新的零件供应不上,生产衔接不好,任务无法完成,客户订单不能按期完成,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更大,但使用这样的零件则会导致产品质量下滑。
(三)制造加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意识淡薄,质量观念落后。质量意识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从最高管理者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理解和认知程度。它对企业的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中国目前汽车配件制造加工过程中仍靠人员定岗操作机械为主,但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将生产销售放到了第一位,至于产品的质量他们认为只是质量职能部门的事情,将产品质量与生产截然分开来。以至于在人员加工操作过程中认为凭经验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多数是合格品甚至很多中小型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生产操作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他们只在乎自己能拿多少薪资不在乎自己做出的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这样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2.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缺乏,过程质量损失严重。众所周知,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零部件的质量必然存在着波动。现代质量管理要求根据产品质量的波动规律,利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去研究、预测、推断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当生产过程处于统计不受控制状态,并且不能满足质量标准的要求时,则不合格品的就生产出来了。
3.生产指标不合理导致产品批量性质量问题。生产指标指的是每道工序每天必须完成的生产任务量。指标是按照一名熟练操作工的工作效率来制定的,通常来说,对于熟练操作工来说,在八小时内认真工作是较容易完成的。出现特别情况会按相关规定处理,比如使用的工具磨损了不合用,影响效率,机床出现问题等等,这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因为赶任务而忽视产品质量是常见现象。
4.公司及车间的质量管理规定不能有效实施。公司及车间在质量管理中都有规定或办法,实际生产执行不利也是制约质量稳定的一个方面。比如:按照规定,上螺丝必须上12圈,在实际生产中操作工认为检验不会每个活测量,偷懒少上几圈,短期内这点小问题不会被发现,但最后验试整机时,会因上不够螺丝圈数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5.由于人员或者设备工装等因素造成产品工废。在制造加工过程中很多零部件被人为或者工装设备磕碰变形导致工废。如铸铝的缸盖磕碰;注塑成型的车门板变形;有的则使是加工机械故障造成产品加工尺寸超差。每天都会有大量不合格品流出,对成品检验造成很大压力同时也降低了产品质量。 6.每天现场检测数据得不到有效检测。生产班组在制造过程中实施“首检、巡检、终检”,由操作者或班组长负责实施,虽然生产线上有明确的质量检验规定,但实际操作时会有千篇一律的编撰现象,产品加工过程中动态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四)装配过程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客户对汽车零配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方式也由传统的单一装配向混线装配转变,生产控制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逐渐提高,因此对质量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装配过程和加工过程最大区别在于机械化操作减少人员操作较多,因此质量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装配过程质量管理问题总结如下:
1.采用纸质条形码不能将装配过程的信息实时记录下来。当前国内很多汽车零部件装配流水线采用的纸制条形码技术来记录数据跟踪质量状况,但很纸质条形码容易破坏且条码信息在装配过程中不能更改,从而不能将装配过程的信息实时记录无法及时反馈给上层生产管理系统,也很难快速找出故障原因及准确跟踪装配过程。
2.装配生产中产品质量检测数据不能及时统计。不能及时统计质量检测数据使产品统计的及时可查询性和数据准确性得不到保证,从而不能将装配过程的信息实时记录下来并反馈给质量管理跟踪系统,也很难快速找出故障原因追溯不合格品。
3.装配质量管理采用汇总统计分析的方式无法满足顾客需求。随着客户个性化的要求,希望企业实现单品管理,记录单个产品的质量信息。而当前装配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主要通过整机流水号查询零部件的批次号和供应商代号,无法准确快速的追溯到对应的批次,造成质量追溯困难。
4.车间装配人员经常出现漏装,错装或未按规定装配的质量事故。成品一旦装配完成就很难发现装错部位,给后续使用带来很大的风险。
5.装配过程中常有异物落入零部件中间,导致装配设备碰撞压坏,产品也随之报废。
6.装配车间检具工装的有效性不能及时验证。车间根据各工位的质量情况和车间指标合理设置检验工序内控点和配备必要的检测(试验)器具或检测工装。但由于长时间的使用磨损检验器检验工装的有效性无法得到质量管理部门的监督,最终导致装配出的成品过不了终检不得不重新拆装。
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质量改进的决策
(一)加强设计初期质量管理的改进
1.对方案设计控制内涵的再认识,增强质量管理的目的性。首先要形成有具有可靠性保证大纲、标准化大纲和计量测试保证要求;对工程设计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独立,系统的检查和评价,以确定其质量管理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及其有效性;在设计定型阶段制定和执行新产品定型管理制度,加强对零缺陷管理思想的再认识,增强质量管理的充分性。
2.建立外部以顾客为导向、内部以项目为导向的多方论证小组。只有明确项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开展多方论证小组会议,加强顾客及供方之间的交流才能使设计出来的汽车零部件满足顾客需要,符合量产项目的技术要求。
3.加强对设计初期质量管理机构化逻辑程序的培训。例如特殊矩阵图、过程流程图、控制计划、设计验证计划等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推荐质量活动和质量计划的制度化。
4.采取适当的分析技术。例如QFD(质量功能配置)、DOE(实验设计法)、FMEA(潜在失效模式分析)等来识别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后续加工和使用潜在的产品质量缺陷,保证将来自顾客或市场的需求精确无误地转移到产品寿命循环每个阶段的有关技术和措施中去。
5.制定与本组织项目设计管理流程相适应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如供应商管理手册、供方开发流程、供方能力评价准则、供方业绩评价准则等,有效的控制供方技术输出、技术管理和过程管理,为产品的质量和开发周期提供有力保障。
(二)原材料采购质量管理改进 1.积极引进外企的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方法例如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由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所以在原材料采购质量方面控制有很大的优势,且该技术在这方面已经相当成熟,同时也增强了原材料采购的计划性,不会出现库存积压的状态。材料进料质量;运用调查表法系统地收集原材料质量的原始资料和事实,获取质量改进线索;采用PDCA循环法分析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找出主要原因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原材料的采购质量等。
5.采用属性和变量的质量衡量方法提高采购原材料的质量。属性即为定性检验如所采购的原材料是否满足汽车零配件的特性等。变量即为定量衡量,指用数量指标来评定和计算,如成份百分比。如“通过/通不过”量表:制定质量量化测试标准,使变量按照属性的评定方法进行测试:确定变量是否达到要求也就是原材料属性是否通过测试标准。
(三)加强制造加工过程中质量改进
在ISO9000:20xx标准中提出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它吸收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是管理工作的科学理论和指导思想。在制定TS16949具体质量管理机制文件时,要按照ISO9000标准要求,将八项管理原则融入到质量管理的范畴,贯穿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在汽车零配件制造加工过程中根据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实施质量改进是行之有效的。
1.严格执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首先就是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受益。所以加强制造过程中质量改进首先要加强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理解。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不制造不合格品,不传递不合格品,不流出不合格品。
2.采用SPC统计过程控制技术。一个过程控制技术可以称为一个反馈系统技术。主要采用控制图原理,绘制控制图并观察控制图,如成不正常形态分布就对某项过程加强控制。 3.生产计划员根据销售计划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产量的增加不一定要建立在不注重质量的生产之上。可以对每台机械和操作人员进行工程能力指数分析,还可以通过提高机械加工的效率等方法提高产能。
4.采用DFMEA(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工程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为生产前提供早期警告和预防技术。DFMEA是具有逻辑性和累积性的潜在故障分析方法,能使加工任务得到有效地完成。
5.采用鱼骨图法分析造成汽车配件制造过程中造成产品工废的原因。主要从人力,机器,设备,环境,方法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防患于未然。 6.充分采用PDCA循环模式不断改进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尽管企业内所生产、加工的产品和工艺各有不同,总结可以发现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是相同的。根据产品要求制定加工工序--实施加工--检查质量状况--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再实施加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个循环和提高的过程,也就是车间制造加工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首先要明确质量目标,;其次加强加工过程的控制;再者产品检查、记录和不合格品的处理;最后通过质量统计技术制定确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四)零部件装配过程中质量改进
1.实行生产过程动态监控系统技术,构建基于智能物件的装配车间信息系统。客户对汽车零部件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装配方式向混线装配转变,生产控制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逐渐提高,因此,在装配过程中急需一种新的信息识别技术来改进条形码的不足。将该技术应用在装配过程,能够满足装配线管理的信息化需求,实现对装配的实时、准确的跟踪。同时也实现了对单品的质量管理和记录,有利于产品的追溯。
2.车间负责制定各工序检验指导书、明确一线人员质量职责。加强宣导装配各班组、调试员及分管技术质量人员的质量职责和质量考核方法、内容、指标,在过程控制中车间对其实施监督和考核。
3.督促、指导车间装配人员严格按工艺和技术标准进行作业。车间装配人员是本工位错、漏装和未按规定要求装配的质量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应对自己装配工位的过程质量负责和对上工序质量实施监督控制,严禁将有明显缺陷(表面质量和几何尺寸缺陷)的零部件进行组装。本工序装配完工后,装配人员将装配信息清楚、准确地记录在质量流转卡上。装配车间工序检验实施巡检,工序检验员巡检项目和结果需在质量流转卡上做好标记,作为工序检验错、漏检考核的依据。对重大质量问题和批量性质量问题必须向质量管理部报告。
4.车间必须执行“自检、互检、专检”制度。做一名合格的操作人员首先要有质量责任心,做到不接受、不传递、不制造缺陷产品。还要加强员工自主检验和后续检验力度,落实和分清质量事故责任,严格控制质量风险,提升部门产品质量,提高部门员工质量意识,做到全体员工参与到质量管理中.
5.车间确保检测器具工装有效。内控点设置的合理性可由质量、工艺和车间共同审理,报质量管理部备案。检验器具由车间管理,计量器具的有效性检定由质量管理部负责。检测工装由车间制定校对规程,确定校对频次和内容,并妥善保管。
四、总结与展望
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曾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三次工业革命以后,社会发展的进程正一步步验证了朱兰博士的预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只有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质量管理工作进展缓慢,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本文以全面质量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作为研究重点,主要以解决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目前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目标,进行具体分析,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对策。通过对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的研究与改进,目的为了增强汽车制造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合格率;使质量管理更具科学性;对汽车零配件制造类的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现实借鉴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可以预见,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生产方式将不断出现,现代质量管理技术也将不断向前发展以适应生产的需要,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实践时存在很多问题,要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当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作保障,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对困扰公司整体发展的质量管理问题分析还不够透彻,文章的理论深度较浅,提出的改进对策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针对企业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应用模式,需要企业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秀滨著.《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之浅》[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xx年5月
2.徐建林.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J].20xx年2月 7
3.高秀峰.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xx年
4.张力、张恒著《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及应用》[J].上海:科学出版社,20xx年8月
5.聂微著.《20xx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精选案例汇编》[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4月
6.刘继颖.产品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xx年
7.吴玉军.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J].甘肃科技纵横.20xx年6月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8
摘要:
经济的增涨,促使老人的消费理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市场消费群体中老年人占据着很大的比例。但是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却受到了制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老年人消费权益保障。
关键词:
工商行政管理;老年人;消费权益保障
引言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消费市场也在逐年扩大,当老年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自然会导致消费市场的紧缩,没有消费,也就没有市场。保护老年消费者的权益已经不仅仅是消费者个人的事情,它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
一、老年人消费权益保障中所存在的问题
1.维权意识较弱
据了解,老年人因生理原因如:老年人普遍存在身体机能退化、器官衰弱等现象,导致七成以上的老年人不能够准确的对商品进行真伪的辨别,我国老年人消费市场中比较集中的是保健品,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主要是根据批准文号判断的,但是老年群体对于这些方面了解得少,使得老年人容易受不良商家欺骗,即使当老年人意识到受骗时,也很少采取维权措施,对商品拍照、与商家对质等[1]。
2.维权渠道有限
当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有的老年人会选择去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但是在我国相关的法律不够健全,没有专门针对老年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的相关法律,以及在我国市场上,因为商品的特殊性,使得企业之间出现垄断的现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范围比较有限,对待不同的问题有可能采取相同的解决办法,同时因为消费市场的商品品种多种多样,致使行政调节无法作用在一些个别的非生活消费品上。
3.经营者不合法经营
当老年人购买到问题商品时,商家不但不给予退还,有的还对老年人进行威胁和恐吓。老年人的知识结构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无法和年轻人进行比较,使得有些商家利用这个漏洞,故意设置一些消费陷阱,让老年人陷入进去,让老年人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进行消费者权益维护,这就会迫使一些老年人直接放弃维权。
二、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效措施
1.提高老年消费者维权意识
加强对老年人维权教育,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维权活动,让老年人参与到其中,在活动可以是维权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上大力宣传维权渠道,这样可以加强老年对侵权行为的认识。加强老年人维权渠道的宣传,这样当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受到制约时,老年消费者就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让老年人明白维权是一项合法的权益,是每个公民可以享受的权力[2]。当老年人消费权益受到侵犯时,老年消费者要善于利用相应的设备获取证据。例如,通过拍照以及录音的方式,进行取证,当自己在维护权益时,这些都可以提供有力的证据。服务到老年人的生活中,选取一些老年人维权成功的案例在座谈会上进行宣传,让老年树立维权意识。
2.拓宽维权渠道
通过建立老年人维权的专门通道,比如在12315的服务平台设立老年人消费维权专线。专线服务人员和通道服务人员必须是经过专门的培训针对老年人维权方面,这样老年人在维权过程中就可以获得维权详细信息以及享受细节服务。还可以建立老年消费者投诉快速处理机制,这可以保证一旦获得老年人消费权益受到侵害信息时,机制可以迅速采取帮助老年人维权措施,让维权更加及时,以及帮助老年人进行维权活动[3]。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老年消费者维权投诉站,投诉站可以与老年消费者维权的相关法律援助部门相结合,投诉站的服务人员可以是志愿者,这样就可以降低维权过程中的支出成本。志愿者可以收集和整理老年人在消费中遇到的侵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汇报,在行政部门的帮助下,有效的解决。把收集的资料整理成册,这样有利于当出现类似的问题和现象时,可以采取相同解决办法进行处理,节约维权中花费的时间。定期针对总结工作,及时发现不足,改进工作进步,更好的保护老年人的消费合法权益。在一些大型商场和农贸市场设立老年人专用消费服务通道,让老人在购买商品时获得优先权。解决老年人行动不便的'问题,节约老年人购买的时间。协调导购人员真实具体的解释产品的相关数据,解决老年人对部分商品不了解带来的不便。一旦出现导购员欺骗老年人消费的现象时,要进行严肃处理,监督商家做好售后服务。
3.加强对经营者的教育
经营者的道德缺失往往会出现消费者维权行为。工商行政部门以及相关部门要通过开展商家座谈会的方式来对经营者进行教育。商家和企业都是主张长期发展和盈利来经营的,如果商家不诚信经营那它将会永远失去自己的客户,秦池就业在勾兑白酒之前,在我国市场还是很有名,并且发展的也非常好,但是在勾兑白酒新闻一倍报道出来,它的销售额立即下滑,并走向了倒闭的道路。这可以商家充分意识到规范经营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选举一些优秀商家,评定为“老年人满意示范店”,店铺的录用是要通过老年群体推选出来的,同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考核和保护。这些店铺可以为其他店铺做树立榜样,使得其他店铺自觉的向它们看起。对这些店铺也可以适当的进行奖励,并作宣传,让更多老年人来这些店铺进行消费,这样可以有效保障了老年人的消费合法权益。
4.加强市场监督
对于老年人相关的消费品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规范合理,让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对一些受老年人好评的品牌商品,政府部门要给予扶持和保护。严查侵害老年人合法消费权益的商家,当发现商家侵犯了老年人消费合法权益时,进行严肃处理甚至是给予停业处理。
三、总结
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合法权益粳稻有效的保障,使得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因为老年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集体,所以应该给予老年人足够的保护,使得老年人感受更多的来自这个社会的关怀。
参考文献:
[1]寻舸.我国农村居民公共消费现状及改善对策[J].商业时代,20xx,13:12-13.
[2]崔戡石.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老年人消费权益保障的思考[J].经济视角(中旬),20xx,05:111-112.
[3]张琨,姬春生,郑光勇.美国老年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金融,20xx,03:33-35.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9
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缺乏良好的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它决定着其他要求能否发挥和如何发挥。我国中小企业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早期的个体户,企业的投资者往往就是经营者,没有董事会和监事会,或者董、监、高形同虚设。企业股东、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缺乏风险意识,遇事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严重。再者,我国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采用的是家族式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往往认为凭个人的直接控制和直接观察来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依靠现代管理技术来监督经营的全过程,在潜意识中重生产轻管理,重开发轻内部控制。甚至有些中小企业的负责人会认为按流程和规定程序办事的内控制度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内部环境完全缺失。
2、 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或不完整.资产安全系数低,风险较大。近年来,内部控制实际上是已经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曾经有人戏言内控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内控是万万不能的。如此重要的内控制度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却不尽如人意:一些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作为整体框架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以内部财务制度代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甚至将内控制度与财务制度等同起来。因此造成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不完整。
3、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职能弱化。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一般是通过审计监察来实现的,但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监察的效果却不敢恭维。出于成本的考虑,中小企业一般人员较少,有的根本没有审计部门,无法监督,有的虽然有内审部门,却从属于财务部门,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实际上形同虚设,根本谈不上监督,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外部监督包括社会监督(主要是注册会计师的外部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对于中小企业的外部监督往往需要很高的监督成本,致使内部控制失去了有效执行的外在压力。
4、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内部监督失控。内部控制着眼于过程,其成功实施来源于企业的治理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在管理层和员工层面, 由于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高管人员甚至是普遍员工的配置和选择上,更多的依赖于基于血缘和亲缘的自己人,限制了优秀的管理人才进驻企业,使得企业很难从外部引入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理念和体制。即使在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的企业,受到内部员工固有的血缘和亲缘的牵制影响,其内部监督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造成目前我国整个监督体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起不到一定的约束力,同时也给部分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和领导负责人提供了独断专权的空间,“小金库”屡禁不止。监督体系的缺乏也会使中小企业内部员工责任心不强,思想和行为规范缺乏约束,进而可能出现贿赂、侵吞公款,伪造虚等情况。
5、缺少企业文化, 内部行为规范无法融入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我国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采用的管理方式是家族式的管理方式, 主要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他们无暇顾及总结自身的管理理念和提炼企业精神,更多的原因是对内部控制不太熟悉,不认同— — 内部控制毕竟耗费的财力物力和精力较多。
企业的负责人在潜意识里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位置,因而内部控制无法融人企业的文化当中。
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1、领导重视,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管理理念,不断优化内部环境。内部环境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支配着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影响着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与领导是否重视,是否带头执行有很大的关系。中小型企业应强化企业领导层的责任意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目标和制度。应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应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应建立内部控制的专门机构,明确领导层和全体员工的权利与责任。
2、建立科学有效的控制活动,确保资产安全。控制活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营者管理的需要做好如下的控制:
(1)不相容职务分离。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 ,主要包括:授权审批与执行经办相分离、执行与审核相分离、执行与记录相分离、财产物资保管与资产记录岗位相分离。
(2)授权审批控制。授权审批控制是指企业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支付时,必须经过规定的程序授权批准。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应按照既定程序,对其正确性、合理性加以核准,并能确定是否让其发生,如何发生,怎样发生。授权批准分为常规授权和特殊授权。
(3)会计控制。为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中小型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账簿、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4)财产保护控制。财产保护控制是指为保护各种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行为而进行的控制。中小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首先建立财产物资限制接触制度。根据各种实物的性质和管理特点,合理制定允许接近的人员,并对限制接近的遵守情况进行严格地监督检查。其次要进行财产记录和实物保管,对财产物资进行会计记录,并妥善保存会计资料,防止篡改销毁会计账薄。再其次要进行资产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清查财产物资昀实有数量,妥善处理盘盈盘亏,确保账实相符,以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5)预算控制、运营分析。在中小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要突出全面预算管理和经济运营分析工作,要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的管理作用,维护预算的刚性和严肃性,定期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适时调整。
(6)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中小企业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的.考核和客观的评价, 实行奖优罚劣。
3、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降低企业风险。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目前,一些中小企业没有定期进行的风险评估,风险防范能力薄弱,这将严重威胁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众所周知,风险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可以通过选择最优的应对措施,在经营过程中对风险进行合理地控制,将风险降到最低。企业可以利用SOWT等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发展,来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增强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通过目标设定一一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这样的程序来实现对企业风险的管理, 实现对风险的控制。
4、三位一体,加强信息沟通,强化内部监督力度。内部监督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基础是中小企业控制,中介是社会控制,保障是政府控制。为提高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必须使三者在各行其职的同时相互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首先应以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要求为依据,完善并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为使内部会计控制发挥其相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应形成制度化,中小企业必须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考核, 以掌握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其次在社会方面,必须使注册会计师在我国各项社会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和服务作用。再其次行使我国监督职能的税务、财政、银行等部门必须分工合理,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情况的审核、监督,还应注意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可通过定期展开情报沟通,以形成有力的监督合力,进而加大会计控制监管力度,从而确保中小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有效实施。
5、提高全员素质。全面提升内控水平。控制活动靠人去执行和完善,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者,又是被控制对象,其观念、素质和责任意识都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效果,因此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走出小我的误区。中小企业应广纳良才,把优秀的人员招聘至自己麾下,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组织员工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企业的发展战略、并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员工忠实勤奋的品质和良好的敬业精神;组织员工学习财政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10
论文关键词:信息安全 外包 风险 管理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信息安全外包存在的风险,根据风险提出信息安全外包的管理框架,并以此框架为基础详细探讨了信息安全外包风险与管理的具体实施。文章以期时信息安全外包的风险进行控制,并获得与外包商合作的最大收益。
1信息安全外包的风险
1.1信任风险
企业是否能与信息安全服务的外包商建立良好的工作和信任关系,仍是决定时候将安全服务外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信息安全的外包商可以访问到企业的敏感信息,并全面了解其企业和系统的安全状况,而这些重要的信息如果被有意或无意地对公众散播出去,则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害。并且,如若企业无法信任外包商,不对外包商提供一些关键信息的话,则会造成外包商在运作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从而导致某些环节的失效,这也会对服务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信任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也是很大程度上风险规避的重点内容。
1.2依赖风险
企业很容易对某个信息安全服务的外包商产生依赖性,并受其商业变化、商业伙伴和其他企业的影响,恰当的风险缓释方法是将安全服务外包给多个服务外包商,但相应地会加大支出并造成管理上的困难,企业将失去三种灵活性:第一种是短期灵活性,即企业重组资源的能力以及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时的应变能力;第二种是适应能力,即在短期到中期的事件范围内所需的灵活性,这是一种以新的方式处理变革而再造业务流程和战略的能力,再造能力即包括了信息技术;第三种灵活性就是进化性,其本质是中期到长期的灵活性,它产生于企业改造技术基本设施以利用新技术的时期。进化性的获得需要对技术趋势、商业趋势的准确预测和确保双方建立最佳联盟的能力。
1.3所有权风险
不管外包商提供服务的范围如何,企业都对基础设施的安全操作和关键资产的保护持有所有权和责任。企业必须确定服务外包商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职责,并且其服务级别协议条款支持这一职责的履行。正确的风险缓释方法是让包括员工和管理的各个级别的相关人员意识到,应该将信息安全作为其首要责任,并进行安全培训课程,增强常规企业的安全意识。
1.4共享环境风脸
信息安全服务的外包商使用的向多个企业提供服务的操作环境要比单独的机构内部环境将包含更多的风险,因为共享的操作环境将支持在多企业之间共享数据传输(如公共网络)或处理(如通用服务器),这将会增加一个企业访问另一企业敏感信息的可能性。这对企业而言也是一种风险。
1.5实施过程风险
启动一个可管理的安全服务关系可能引起企业到服务外包商,或者一个服务外包商到另一个外包商之间的人员、过程、硬件、软件或其他资产的复杂过渡,这一切都可能引起新的风险。企业应该要求外包商说明其高级实施计划,并注明完成日期和所用时间。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就对实施过程中风险的时间期限做出了限制。
1.6合作关系失败将导致的风险
如果企业和服务商的合作关系失败,企业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合作关系失败带来的经济损失、时间损失都是不言而喻的.,而这种合作关系的失败归根究底来自于企业和服务外包商之间的服务计划不够充分完善以及沟通与交流不够频繁。这种合作关系在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失败,如同其他商业关系一样,它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关注,同时还需要合作关系双方进行频繁的沟通。
2信息安全外包的管理框架
要进行成功的信息安全外包活动,就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框架,这对于企业实施和管理外包活动,协调与外包商的关系,最大可能降低外包风险,从而达到外包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信息安全外包的管理框架的内容分为几个主体部分,分别包括企业协同信息安全的外包商确定企业的信息安全的方针以及信息安全外包的安全标准,然后是对企业遭受的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并根据方针和风险程度.决定风险管理的内容并确定信息安全外包的流程。之后,双方共同制定适合企业的信息安全外包的控制方法,协调优化企业的信息安全相关部门的企业结构,同时加强管理与外包商的关系。
3信息安全外包风险管理的实施
3.1制定信息安全方针
信息安全方针在很多时候又称为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方针指的是在一个企业内,指导如何对资产,包括敏感性信息进行管理、保护和分配的指导或者指示。信息安全的方针定义应该包括:(1)信息安全的定义,定义的内容包括信息安全的总体目标、信息安全具体包括的范围以及信息安全对信息共享的重要性;(2)管理层的目的的相关阐述;(3)信息安全的原则和标准的简要说明,以及遵守这些原则和标准对企业的重要性;(4)信息安全管理的总体性责任的定义。在信息安全方针的部分只需要对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安全职能给出概括性的定义,而具体的信息安全保护的责任细节将留至服务标准的部分来阐明。
3.2选择信息安全管理的标准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BS7799与信息安全管理标准IS013335是目前通用的信息安全管理的标准:
(1)BS7799:BS7799标准是由英国标准协会指定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是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标准包括如下两部分:BS7799-1;1999《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BS7799-2:19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2)IS013335:IS013335《IT安全管理方针》主要是给出如何有效地实施IT安全管理的建议和指南。该标准目前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信息技术安全的概念和模型部分;信息技术安全的管理和计划部分;信息技术安全的技术管理部分;防护和选择部分以及外部连接的防护部分。
3.3确定信息安全外包的流程
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商业特性、地理位置、资产和技术来对信息安全外包的范围进行界定。界定的时候需要考虑如下两个方面:(1)需要保护的信息系统、资产、技术;(2)实物场所(地理位置、部门等)。信息安全的外包商应该根据企业的信息安全方针和所要求的安全程度,识别所有需要管理和控制的风险的内容。企业需要协同信息安全的外包商选择一个适合其安全要求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方案,然后进行合乎规范的评估,识别目前面临的风险。企业可以定期的选择对服务外包商的站点和服务进行独立评估,或者在年度检查中进行评估。选择和使用的独立评估的方案要双方都要能够接受。在达成书面一致后,外包商授予企业独立评估方评估权限,并具体指出评估者不能泄露外包商或客户的任何敏感信息。给外包商提供关于检查范围的进一步消息和细节,以减少任何对可用性,服务程度,客户满意度等的影响。在评估执行后的一段特殊时间内,与外包商共享结果二互相讨论并决定是否需要解决方案和/或开发计划程序以应对由评估显示的任何变化。评估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和文档在控制过程中都应该予以建立和保存,企业将这些文档作为评估的重要工具,对外包商的服务绩效进行考核。评估结束后,对事件解决方案和优先级的检查都将记录在相应的文件中,以便今后双方在服务和信息安全管理上进行改进。
3.4制定信息安全外包服务的控制规则
依照信息安全外包服务的控制规则,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定义了服务规则的框架,主要阐明信息安全服务要如何执行,执行的通用标准和量度,服务外包商以及各方的任务和职责;第二部分是信息安全服务的相关要求,这个部分具体分为高层服务需求;服务可用性;服务体系结构;服务硬件和服务软件;服务度量;服务级别;报告要求,服务范围等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安全要求,包括安全策略、程序和规章制度;连续计划;可操作性和灾难恢复;物理安全;数据控制;鉴定和认证;访问控制;软件完整性;安全资产配置;备份;监控和审计;事故管理等内容。
3.5信息安全外包的企业结构管理具体的优化方案如下:
(1)首席安全官:CSO是公司的高层安全执行者,他需要直接向高层执行者进行工作汇报,主要包括: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主要管理部门的领导、首席法律顾问。CSO需要监督和协调各项安全措施在公司的执行情况,并确定安全工作的标准和主动性,包括信息技术、人力资源、通信、法律、设备管理等部门。
(2)安全小组:安全小组的人员组成包括信息安全外包商的专业人员以及客户企业的内部IT人员和信息安全专员。这个小组的任务主要是依照信息安全服务的外包商与企业签订的服务控制规则来进行信息安全的技术性服务。
(3)管理委员会:这是信息安全服务外包商和客户双方高层解决问题的机构。组成人员包括双方的首席执行官,客户企业的CIO和CSO,外包商的项目经理等相关的高层决策人员。这个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负责审核年度的服务水平、企业的适应性、评估结果、关系变化等内容。
(4)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的会议主要解决计划性问题。如服务水平的变更,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服务优先等级的更换以及服务的财政问题等,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企业内部的TI’人员和安全专员,还有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业务部门的相关人员,以及外包商的具体项目的负责人。
(6)安全工作组:安全工作组的人员主要负责解决信息安全中某些特定的问题,工作组的人员组成也是来自服务外包商和企业双方。工作组与服务交换中心密切联系,将突出的问题组建成项目进行解决,并将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给咨询委员会。
(7)服务交换中心:服务交换中心由双方人员组成,其中主要人员是企业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中与信息安全相关的人员。他们负责联络各个业务部门,发掘出企业中潜在的信息安全的问题和漏洞,并将这些问题报告给安全工作组。
(8)指令问题管理小组:这个小组的人员组成全部为企业内部人员,包括信息安全专员以及各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在安全小组的技术人员解决了企业中的安全性技术问题之后,或者,是当CSO发布了关于信息安全的企业改进方案之后,这些解决方案都将传送给指令问题管理小组,这个小组的人员经过学习讨论后,继而将其发布到各个业务部门。
(9)监督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全部由企业内部人员组成。负责对外包商的服务过程的监督。
3.6管理与外包商的关系
管理好与外包商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企业应致力于和外包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将有助于安全服务的外包商更多地了解企业文化,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在管理与外包商关系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在注重监督与控制的同时,同样注重对外包商的激励和协作。以建立良好的可发展的关系为关系管理的基础。保持外包商行为规范的基本方法就是监督和控制。监督是用来观察外包商是否在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如果通过监督发现外包商正在偏离预定的行为目标,此时就需要控制,控制就是使外包商返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去。在有了控制规则来规范外包商服务绩效之后,要保持外包商和企业客户经常的沟通,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标准化的控制活动。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11
现代工商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的价值
摘要:“人本管理”是一种基于新时代背景的管理理念。它强调对人的尊重,强调发挥企业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内在活力得到焕发。为此,我们应当积极对“人本管理”模式展开探讨,寻求其思想价值。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人本管理;思想价值
现代化的工商企业管理模式,十分注重践行“人本管理”这种全新的理念,“人本管理”意味着企业在管理和运作中不能将员工仅仅看做是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机器,而是要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地激发起来,使企业的运作被“激活”起来,促成企业效益的提高。
一、“人本管理”理念的主要体现
在现代工商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一切经济活动的展开都要以人员管理为中心,切实提高人才竞争力,企业的其他资源都是为人来提供服务。这就是对“人本管理”的最简单概括。具体地说,“人本管理”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人”当做企业的第一要素并尊重员工的基本权益
在这个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不少企业似乎把“效益”当成了企业运作的第一要素。而企业的员工不过是给企业创造效益的机器而已。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世界》,就是对这种落后管理模式的典型写照。其结果是,企业的在运作中缺乏对员工基本权益的尊重,或强迫员工无休止加班,使员工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或制订一些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如有的企业规定员工上班期间如厕必须进行登记,有的企业规定员工吃饭不得超过20分钟等。这种苛刻而充满高压的企业管理模式,让企业如同是一座“监狱”。从表面上来看,企业的效益似乎会在短期内快速增长;但员工长期身处于这种高压的管理制度下,其身心健康受损,工作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二)崇尚超越
不少企业受到社会上“枪打出头鸟”的错误观念的影响,在运作当中充满妒才忌能的氛围,对于业绩出色、工作中敢为人先的员工极尽打击排挤之所能,导致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被束手束脚,不敢超越。但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的企业管理模式,却要求营造崇尚超越的企业文化,让每一个员工在工作中都要放开手脚尽情超越。在超越中求发展,并推动企业的发展变革。事实上,只有企业崇尚超越,鼓励超越,企业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
(三)鼓励创新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许多企业在管理上因循守旧,把员工“管死”,认为员工不过是执行企业决策的一个“零部件”而已,要求员工处处循规蹈矩,造成员工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一个没有创造力的企业,是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盛不衰的。所以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的企业管理模式。要求在企业管理中鼓励创新,采取恰当的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
(四)对人才给予相应的尊重
人才资源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只有对人才给予了相应的尊重,为了他们提供等价的待遇,才能激发出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使人才以最大的热情为企业的运营效力。所以“人本管理”强调尊重人才,并正确地使用人才。
(五)创造合适的机制让员工参与管理决策
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工商企业管理模式,还要求把企业的决策理解为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企业管理层“自家”的事。事实上,在企业进行决策时,管理层常常会“当局者迷”,而企业中层经理人员和基层员工由于常年处在企业运作的第一线,对企业运作中的许多具体情况比管理层了解地更为透彻。所以,管理层在进行决策时,应当充分调动员工的参与,多多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在决策上做到了集思广益,企业的决策才能够得到优化,减少不必要的决策失误。一些企业在决策机制上过于“一言堂”,排斥中层经理人员和基层员工的参与,这看上去是提高了企业决策的效率,但从长远来看,却增加了决策的风险性。(六)对员工进行充分授权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工商企业管理模式,要求充分发挥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对员工进行充分授权,赋予他们最大的自主空间。尤其是要充分地调动中层经理人员的管理创意,不要把权力过于集中于企业管理层。
(七)改善对消费者的服务质量
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工商企业管理模式,不仅仅是针对企业员工,还体现在针对消费者的服务模式上面。伴随着市场经济模式的不断发展完善,消费者对于企业的服务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地改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需求,做到让消费者满意。
二、人本管理在工商企业中进行运用时应注意的地方
(一)正确地看待人才和使用人才
前面说过,人才资源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所以,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工商企业管理模式,极其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强调对人才的正确使用。1.在对人才的使用上不要过分拘泥于常规企业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时,尤其要避免受到论资排辈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对于那些的确才华出众,能够为公司的'发展发挥出较大作用的员工,即使资历较浅,也应当委以重任,把他们放在能发挥出他们自身特长的舞台上。此外还要给予人才一定的宽容度,记住“人无完人”的道理。对于那些有着小缺点的人才不要一味地压制,而是要大胆使用,并创造出助其扬长避短的机制,让其长处在企业中得到充分发挥。2.给予人才以等价的待遇合适的待遇是促使人才不断地发挥出其潜能的动力。我们不能光要马跑而不让马吃草。要知道你给了人才三分的待遇,或许他创造出的就是十分的价值。对于工商企业来讲,要设立人才专款基金,对于那些确实业绩突出,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的人才,要适当地拔高其待遇,让其在岗位上更加安心地工作。
(二)企业制度设计要以人为本
人本管理,本身就意味着以人为本。这一点也应当体现在企业的制度设计之中。要把员工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而不是把他们看作一部工作机器。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设计上,要充分尊重员工的正当权益,尊重他们正当的生理需求,并给予员工一定的自由度。不要把他们限制地过死。
(三)要有激励创新的工作机制
创新是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必然是死水一潭,缺乏发展的活力。所以,企业要建立起激励创新的工作机制,使员工的创造力得到发挥。比如,企业管理层可以就企业运作中的一些重难点,对企业员工进行创意方案的搜集。在企业的一些重大项目的实施上,也应该鼓励员工采取不同的创意方案,锐意创新。企业在对员工的考核机制上,也应当把创新能力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
(四)要给员工提供参与决策的渠道
“人本管理”理念强调在企业决策上做到集思广益,这就意味着企业要给员工提供参与决策的渠道,在决策方面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比如,企业在对于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应当首先通过中层经理人员,将决策的内容通报给员工,对全体员工的意见进行充分搜集。在进行决策时,应当充分采纳员工的意见,必要时可邀请员工代表列席会议。
结束语
“人本管理”这种模式要求企业的管理充分注重“人”的因素,尊重员工的人格和正当权益,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并把创新的活水注入企业的运作当中,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凤强.人本管理思想在现代工商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xx,2(15):151-154.
[2]霍婧媛,刘佳楠.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思想”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xx,10(10):112-115.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12
制造型企业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是制造型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生产车间是企业的利润中心和成本管理中心,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盈利,它是企业能否得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金的重要基础,故此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制造型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含义及重要性
1.1 现场和现场管理的含义
1.1.1、所谓现场,就是指企业为顾客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以及与顾客交流的地方、现场为企业创造出附加值,是企业活动最活跃的地方。
(1)、现场管理就是设置目标、编制实施计划,充分地利用人、物、设备等物资去实现既定的目标。
(2)、企业要及时为顾客提供质量好的产品,当然,好的产品和服务还应具备价格的竞争力,满足顾客的价格要求,这就需要企业不断的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与现场管理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1.2、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备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1.2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现场是企业生产运营活动的发生场所,是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源泉。所有企业都必须从事与赚职利润相关的主要活动,如推行或开发一些合适的管理制度,生产现场的整顿和销售的技巧。日本工业企业是全世界竞相学习的对象,他们举世瞩目的成功与持续不断地重视现场管理与馥善密不可分。在现场中,我们能够清晰的观察到生产活动中的过程和各种浪费与不合理现象。现场是生产型企业的基础,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质量、成本、交期等各项指标的宴现。现场是面镜子,直接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面临日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品质、更短的交货期去响应市场,而生产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现场,可见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2、制造型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改善方法
2.1如何改善生产车间现场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销定产,这是一项基本性的改革,要改善企业的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必定要使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
2.1.1、企业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走向市场、适应市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中心,把加强企业生产管理贯穿于改革、改组、改造的始终,以人为本,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并举,在实践中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科学的生产车间管理体系。
2.1.2、建立有效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和操作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取消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改革管理者选拔聘任制度,将以前企业生产管理者任命制改为择优聘任制,理顺国有企业的党政、人事关系。建立国家对国有企业生产管理者能力和业绩的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建立国家对国有企业生产车间管理者的职业管理体系。
2.1.3、企业生产车间应充分重视人才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包括培训、使用、选拔、奖惩、监督等环节的企业生产人才开发系统。坚持以人为中心,改革传统的管理方式,努力建立起真正能够充分调动生产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将持续培训人才,提高一线职工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2.2改善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方法
在企业生产管理中明确提出优化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是我国企业近年来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倡导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企业生产管理发展到相对高级阶段的需要,也是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之一。执行5S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
2.2.1、5S的含义 :
所谓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来源于日本的5S理论,是日本工业大发展时期的产物。日本企业界始终认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是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产品不良率的最重要的基础工程。由此便兴起了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KE)这一旨在改善企业工作环境与精神风貌、增强企业体质的管理活动,按这五个词日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简称5S。
2.2.2、如何推行5S:
不要片面地认为5S活动只是打扫卫生、文明创建,它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将现场打扫干净,而是要保证优质、低耗、高效。开展5S活动得好坏,将直接影响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要顺利实施和推进5S,应该要循序渐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确定推行组织。这是成败的关键所在,任何一项需要大面积开展的工作,都需要有专人负责组织开展,推行5S也绝不例外。
(2)制订适合本企业的5S指导性文件。文件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有了明确的书面文件,员工才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3)培训、宣传。有了组织和文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培训。培训的对象是全体员工,主要内容是5S基本知识,以及5S指导性文件。宣传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旨在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5S意识。
(4)全面执行5S。从车间到办公室,从厂长到普通职工,都要投入到5S中来,在企业中建立一个良好的5S工作风气。
(5)监督检查。通过不断监督,使5S在每位员工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并最终形成个人做事的习惯。领导的言传身教、制度监督非常重要;一时养成的坏习惯,要花十倍的时间去改正。这一点可以和内部质量审核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3、动态环境下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保证体系构建
3.1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概念的界定。
从管理流程的角度出发,执行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企业决策和经营的过程都是一个循环的圆,而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又是这个圆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关于执行及执行力的.定义,理论界莫衷一是,执行战略论、执行完成任务论、变革执行力论等,每一个观点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执行力的内涵。对于执行力目前较权威的说法是三种能力,即生产车间执行战略的能力、不折不扣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部门生产车间之间良好协调的能力;影响执行力的三大流程(人员流程、战略流程和运营流程)似乎也已经成为理论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然而无论国内外理论或企业界对现场管理的执行力的研究却属空白。因此,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的内涵界定仍然需要进行充分的检验和论证。生产车间现场管理者更多地把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执行力理解为现场员工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的能力;现场员工则将企业的现场管理执行力理解为管理者本身的执行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则更注重对现场各个方面的系统考虑,较为关注管理的规范化与人性化的结合,并试图找寻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结合理论界对执行力的理解,动态环境条件下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执行力应定义为:通过生产车间现场管理者发挥现场人员和组织的功效、调配各种有效资源 ,从而最大限度地执行组织战略、完成组织任务和创造企业收益的能力。
3.2企业现场管理执行力影响因素分析
3.2.1、战略与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者认为企业的整体战略并不能够直接影响到现场作业层,对现场管理层的影响也是不太显见的,而普遍认为企业如果制定了明晰的生产运作战略,将真正地对现场作业及管理层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它是提升现场管理执行力的重要环节。因为,生产运作战略是在企业总体战略指导下而制定的职能性战略,它通过对生产运作系统的战略决策,改善产品生产的成本、质量、创新度、柔性、交货期等等,以获取长期的竞争优势。生产运作战略确定了产品市场及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的匹配关系,直接着眼于内部现场和外部市场的对接。因此,明晰的生产运作战略对于提升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3.2.2、人员与现场管理执行力
如果企业不具备一种科学和完善的人员流动体系,将永远不可能发挥其潜力。人与执行力的密切程度无可厚非,人是执行的载体。对于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层面,与执行力最为密切的人员应包括生产战略制定者、生产战略传导者、生产战略执行反馈者以及他们与生产车间现场管理人员、现场作业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同时这些人员本身的素质、能力、专业技术等都是影响现场管理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3.2.3、现场环境与现场管理执行力
现场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部分,软环境指的是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及现场工作气氛。在生产现场,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将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高低,因为一个满腹牢骚、心情郁闷的员工是难以生产出符合用户要求的合格产品的,相应他的生产战略执行力自然难以到位。硬环境包括机器设备、物料、现场布置、温湿度等等。
3.2.4、生产车间现场运营与现场管理执行力
企业现场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必然会对现场管理执行力造成影响,有必要对现场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工作团队来实现现场管理执行力水平的提升。扁平化组织被自然地认为是执行力提升的有效组织,扁平化组织结构是否有利于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提升有待商榷。国内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多是依靠各级领导的推动来完成工作的,如果上下级之间出现执行理解偏差,各部门之间缺乏顺畅的沟通渠道等,很自然地执行力将无法到位。
3.2.5、管理机制与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
(1)绩效考核及监督机制
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和监督机制是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核心,显然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必然能够给现场的执行提供动力。因为,企业的执行力是由员工的执行力决定的。只有员工积极提高自己的执行力,企业的执行力才会提高,而要想激励员工提高执行力,企业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执行力为重点的薪酬和奖惩制度。因此,如何针对现场管理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是提升现场管理执行力的助推器。
(2)沟通和反馈机制
在制定生产战略的会议上坦诚地沟通只是沟通的开始,要想保证最终决策能够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还必须保证每一个人都了解整个战略并明确自己所应担负的职责,只有沟通才能使最基层的员工明确战略目标,明确执行工作的起止时间,明确自己在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的新任务和职责;再通过由下往上的反馈机制——第一线员工向基层领导作出承诺和反馈,只有通过这种双向的沟通,执行工作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3)一个执行型企业里
不仅要求生产管理者有很高的执行能力,同时也要求每一个生产车间员工具有有效执行的能力。因为员工是最终完成工作任务的执行者。当今社会日益复杂多变, 要想提高应变能力,就要求每个人不断地学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教育和培训员工是提升员工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有效提升执行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4).能岗的匹配度
能岗匹配对执行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人设岗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似乎显得很不科学,其中似乎还存在计划经济人情性的考虑,对于现场管理的执行力来说,有时候在现场人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设岗似乎成为必需,不同的岗位需要的是不同的人。因此能岗的匹配程度自然成为现场管理执行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3.2. 6、信息化程度与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
信息能否顺畅地沟通,能否透明到现场,显然也是影响现场管理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与生产的同步化,实现生产过程的适时动态控制是生产管理人员期望达到的最佳状态,但在企业实际操作中,这一状态很难达到。无论是管理过程控制还是现场作业控制,信息化程度越高,执行越便利,这一 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与企业成本的高低成直接的负相关性。信息化程度的增加无疑加大成本开支,如何在信息化程度与成本利润之间寻求平衡点,以求得现场管理执行力最大程度的提升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2.7、执行力文化与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
动态环境中,文化应该成为企业最为稳定的元素,文化的刚性是保证企业现场执行从强制走向自发的重要途径,保证体系的研究中显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企业文化在现场管理中的反应就是现场员工行动的一致性,这种现场执行力来源于企业的价值观思 想和长期形成的规范,文化是现场执行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的催化剂。现场管理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形成拥有强大现场管理执行力的现场执行文化。如何从根基上培育执行力文化 并将这种文化影响延伸到现场管理中是现场管理执行力影响因素的最终落脚点。
3.3、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保证体系的构建
3.3.1、通过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动态环境下的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保证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囊括了理论界已经形成的执行力的三大构成要素,即人员、生产战略和运营的内容。同时,拟创建的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保证体系还兼容了一系列基于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组织功能强化、管理方法系统化、各种流程改进和文化塑造等内容,使执行力在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作用得以放大,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2、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的保证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体系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将影响到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提升,就像木桶原理中的“短板原则”。在我国的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实践中,我们不能完全照搬某些国外的先进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理论或方法,不同的土壤环境造就的生存原则必然不同。在我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问题,必须结合国内企业实际,从保证体系的根基着手,在打牢根基的基础上逐步将国际先进的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理论应用于企业实际,实现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4、企业生产车间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4.1“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及现实意义
4.1.1、“以人为本”就是企业生产车间把人当作是企业发展的最根本条件,把人才真正视为企业的无形财富。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普遍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尺度、一种原则、一种要求,作为维护人的利益的一种需要,一种追求和目的。
4.1.2、这种理念思想内涵深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把增进每个人的利益作为评价和衡量企业界的制度、规范各项发展措施的标准。对于企业来说,人的全面发展应该理解为一个整体,应该是企业对人的潜在才能的发展、对人的个性的发挥、对人的整体素质的优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把培养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企业生产车间管理理念的核心,企业员工素质的全面发展将是企业最具竞争力的因素。
其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把“客户价值”的概念融入企业生产管理中,正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内容。把“客户价值”植入每一个员工心中,以此激励员工的创新行为,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把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客户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企业就会充满活力,就会越来越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价值。
4.2、倡导企业生产车间文化理念的关键是做到“以人为本”
提倡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因为这样的文化对企业生产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员工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客户信誉的全面提高两个方面。从根本上说这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搏击市场经济大潮能力的基础。现代企业的员工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如果员工对劳动没有任何兴趣,那么这个企业就一定没有发展的后劲。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每个人可以无所不能。就人的能力和技能而言,永远不可能是绝对全面的,科技越发展,人的分工就越细,人的特长就越明显,企业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有个性化的人。
4.3、建议
4.3.1、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生产车间文化理念,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企业生产车间架构,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为此,要合理进行工作设计,尽可能把工作安排得具有激发个人的能力,使个人在工作中得到一种满足感和责任感,从而喜欢自己的工作。只有当工作中包含了挑战性和责任感,自主性和发展可能性等因素时,才会对员工产生激励。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员工的个性差别,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
4.3.2、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生产车间文化,应该具有明确的企业生产价值取向。要实现这一目的,企业应注重战略研究。在研究企业发展战略中,首先要明确企业的生产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并尽可能取得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同时,还要了解员工的个人目标,努力寻找员工目标的共同部分。在此基础上力争达到员工奋斗目标与企业生产目标的最大一致和对企业生产价值取向的基本一致看法,通过交流,让员工充分理解并知道实现个人目标应以实现企业生产总目标为基础和前提,认识到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相连的关系,营造“人人为企业,企业为人人”的文化氛围,从而愿意为企业发展壮大奉献自己的力量。
4.3.3、以人为本的企业生产车间文化建设应遵循心理规律。第一,重视强化。我们要通过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使得该行为得到重复或制止,运用强化心理机制及时表扬和奖励与企业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和惩罚与企业精神相违背的思想和行为,使物质奖惩成为企业精神的载体,使企业精神变成可见、可感的现实因素。第二,培养认同心理。认同是指个体将自己和另一对象能融为一体,休戚与共。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取得全体成员的认同是十分重要的。为此,企业在制定目标时要使组织目标包含众多的个人目标,使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密切挂钩,并使职工正确地、深刻地感受到这种利益的一致性,真正产生对组织的认同感。同时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突出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
4.3.4、员工是创造企业财富的源泉。员工是企业产品数量、质量的生产者,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以人为本”的企业生产车间文化应该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充分重视人才的价值,视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企业的运作和发展,依靠的是全体员工的力量,而不单单是依靠某个人、某几个人的能力。故企业要靠尊重和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同心同德,共谋发展。
5、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市场导向
5.1企业现场管理的市场导向,按照现场的生产要素分类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员导向。市场竞争表面看是产品质量的竞争,实质是人员素质的较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产品、设备、生产工艺条件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都要求企业必须造就一支与(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市场相配、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一流的现代生产职工队伍,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创造出优质一流的产品。
二是设备导向。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的经济规模。装置设备的生产潜力往往又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实力。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现实和潜在的市场容量,以及企业在竞争环境中所处(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的地位,决定生产装置的更新改造,避免设备超负荷运转,保证安稳长满优生产,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经济规模,增强市场抗衡能力。
三是工艺导向。产品质量是靠工序质量来保证的,如果现场哪道工序出了问题,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导致产品报废。企业可以把“一切为了用户”这一市场观念延伸到企业内部生产车间现场,从企业同外部用户相联结的销售部门到生产全过程的每个内部单位、以至每个工序,形成一条逆向的“用户导(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向”链带,把用户需求标准落实到每个内部单位和工序、岗位,并建立上下工序之间层层把关的监督网络,确保产品各项质量指标100%的合格。
四是成本导向。根据市场中同类产品价格标准和企业产品的目标利润,把成本控制纳入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通过对生产车间现场的人、机、料、法、环、资、信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使诸要素处于最(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佳的效率和效益发挥状态。通过挖潜改造、技术攻关,改进车间现场工艺条件和管理方法,杜绝跑冒滴漏,不断盘活生产资金,降低生产成本,最终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是机制导向。把市场机制中某些运作方式引入车间现场管理,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增强全员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按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制度,规范职工行为(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有了完备的规范制度,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就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职工就能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按照什么程序方法做,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
5.2 正确把握市场导向,搞好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使生产车间现场与市场
有机地结合起来,应注意几个问题:
5.2.1、破除旧的思维定势,树立全新的市场观念。要树立投入产出比的效益观念,使生产车间现场管理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最佳优化组合,追求“投入的最小化,产出的最大化”目标,“管理出效益”应由投入产出比(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的“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控制”,把全方位的“双增双节”作为常抓不懈的重点。要树立追求实际效果的有效管理观念,做到任何生茶车间现场管理措施都有具体目标,有实施标准,有操作对象,有保证体系,有检查考核,有明确奖惩,以效益作为最终衡量标准。
5.2.2、要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市场,一手抓生产车间现场。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忙于找市场,却忽视了生产车间现场,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企业营销活动中,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直接反映企业的素质、管理水平、(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产品质量、信誉度和实力。因此,越是拓宽市场,越要抓好生产车间现场;越是市场看好,越要抓住生产车间现场管理不放。只有做到以市场促生产现场,以生产现场保市场,才能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及市场的竞争力。
5.2.3、在强调市场导向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精神、理想导向原则,建立起富有精神效应的道德规范,以及荣誉激励等制度,建立职工参政议政、参与决策与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等民主管理制度,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职工上进,群策群力搞好现场管理。
5.2.4、在市场导向下,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核心是要实行精细生产车间管理,即从现代化大生产的规律出发,树立科学态度,尊重客(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观规律,强调集约经营,严格各项制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搞好生产现场管理,努力做到“生产精耕细作,经营精打细算,管理精雕细刻,技术精益求精”。
5.2.5、要做好车间现场超前决策管理。超前是一个时间概念,是相对于市场需求变化而言的。在充分运用投资决策权和经营决策权的基础上,不仅要求决策超前,而且必须有超前的科技开发和超前的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来保证超前决策的实现。生产现场超前决策管理,在于营销现场要善于捕捉和抓住有利的市场时机,根(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战略,从发挥自己的优势出发,优选产品,瞄准市场空档,用快速引进消化技术(或自己开发的先进技术)和严格而高效的生产现场管理,去赢得时机,使产品捷足先登,投入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6、加强生产车间现场管理促进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6.1我国许多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混乱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如物品随意堆放,工具随意乱放,废弃物不及时清理,场地通道,狭窄使操作者行动不便,安全标志不设置或设置不规范,安全防护设施、消防器材的摆放不合理等等。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中,有不少是由于生产车间作业环境的人机不协调而引起的。所以使生产车间作业环境整洁有序也是防止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生产车间作业环境空间及其设施布置的整洁、有序情况对作业人员的行为、舒适感与心理满足感相当大的影响。一个合理的作业环境应该是作业者在任何时刻的操作、观察都很方便,即使较长时间维持某种作业姿势,也尽可能少地产生不适感与疲劳感、没有危害操作者健康的有毒因素,各种安全标志齐全、装置符合标准。因此,迅速制定现场管理标准和改善生产现场管理状态刻不容缓。
6.2、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流、物流、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门科学管理方法。客观存在以物在场所的科学管理为前提,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除掉,把需要的物品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文明、科学、达到高效生产、优质生产、安全生产。
6.3、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管理技术,实施后的效果,看得见、摸得着,职工乐于接受,不像其他管理措施那样是虚招、花架子。它坚持以人为中心来研究现场生产系统的管理,充分调动现场作业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改善和建立职工的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培养职工安全意识,增强职工的凝聚力。
6.4、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强调是生产现场的过程管理,通过现场的科学管理活动,使动态的现场生产系统更加有序,由“动中求序”而获得“序中求安”措施。现场的管理从生产构成要素的管理入手,以现代化工业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现代物流学等的理论和理念为指导,对现场生产系统实施管理。
6.5、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同样需要增加安全设施的投入,不断投资搞技改。针对生产中出现的安全新问题,工厂要舍得投资搞技改,加以完善。
6.6、现场安全管理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完善现场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生产的管理,通过导入ISO14001、OSHAS18001标准管理体系先进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OSHAS18001的导入,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的培训,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构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体系的运行,并持续改进。6.7生产车间现场管理讲究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使安全意识和行为准则渗透到安全生产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渗透到企业职工的一切行为之中,成为安全生产的“润滑剂”。重点强化教育培训,坚持对员工进行厂级、分厂、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以及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安全事项和预防工伤事故的主要措施等,并结合一些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强化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企业安全文化以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为原则,突出了一个爱字,是企业职工实现平等、承认个性、建立共性、树立主人翁地位的重要保证。
结 论
认真抓好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是很重要的。企业的经营要以销售为中心,生产的组织要以生产车间现场为中心。毋庸置疑,在如今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国内外的一些大公司都是非常重视产品质量的,而且,都明白产品质量是在生产环节中产生的,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我国一些专家参观了日本第一电子产业株式会社的明石工厂,就工艺而言,我国深圳、上海的一些线束厂与日本工厂差别不大,但劳动生产率,日本的工厂是我们的十倍以上。这些差距说明了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是很重要的,也说明我国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潜力是很大的。搞好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工作,对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13
一、企业工商管理概述
工商管理是企业按照我国的法律和政策制定出来的,针对企业的管理方法、制度、模式等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策略。它从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并且引导员工在知识的领域开疆扩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企业工商管理在内容上包含了企业长远的利益和发展战略。它是保证企业稳定运行的基础,也是立足之本。
二、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管理模式落后
现阶段,很多企业因为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相关的技术支持而较为落后,这在市场经济的现状下尤为常见,且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极不乐观。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跟管理者自身有联系,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没有经验,盲目的跟风模仿,而不考虑公司本身是否需要这样的管理模式,从而产生一系列弊端,导致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差。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是企业工商管理现状的最主要表现。在企业面临内部整顿和市场拓展内外交困的时期,矛盾也应运而生。现在很多企业管理意识不强,对企业管理采取粗放的管理模式,这会在根源上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效果,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辩证统一看问题,优化企业管理流程。严查内部缺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探索出真正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
(二) 企业各部门工作不明确
企业的运作其实就是流水线,各部门各成员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但是很少有管理者注意到这个问题,市场上可见的企业大多都部门紊乱,导致工作没有条理性,不能高质高效的完成。每个部门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不管是策划还是营销都是工作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管理者要有计划的分工,交代细致,这样大家不至于像无头苍蝇,或者工作重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未来是平稳的。
(三) 企业缺乏创新性人才和优秀管理者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脑力和体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重中之重就是对管理人才的投入,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是企业的轴心和灵魂,而一个企业如果缺乏合适的领导人则很难在社会立足。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能不能慧眼识珠很重要,企业的未来往往掌握在这些人手中。现在是人为掌控的世界,人力资源是时代的潮流。在知识经济发展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人可以领导、分工、驾驭。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事在人为,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作为管理者要充分培养和激发出新人的潜力,并用在企业的建设上。
三、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趋势及策略
(一)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
正确树立企业的形象,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赢得口碑。管理制度细化来说就是进行奖惩分明的依据,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不管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员工个人都是信任的基础。科学的管理机构对企业的运作和发展起推动作用。一个优秀的企业,一个想要长远发展的企业,在建设的时候都应该注重管理机构的制定。
(二) 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
赏罚分明会激励员工努力奋斗,对于业绩突出的员工给予一定程度的奖赏,而消极懈怠的人也会有惩戒。在作息上严加把控,时间观念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企业而言,分秒必争。工作是严谨的,绝不能因为个人原因在工作上出纰漏。基于此,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企业不可或缺的。
(三) 重视人才的培养
一个企业员工的素质和思想,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企业应该多开展培训,提升员工的思想觉悟和素质。此外,应该多挖掘管理方面的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不管在工作上还是在私下,多关心员工的生活,制定奖赏措施,带动员工工作的热情。管理者应该注重员工的工作能力,而不能仅仅因为出身和学历,把一个优秀的人拒之门外,后天的努力奋斗也是社会所缺的。
(四) 朝国际化发展
中国的企业要对面世界,面向未来,不能只局限于当前的领域,竞争压力大不说,利润也不是十分可观。如果走向世界,既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又能引进优秀的技术和人才,这对企业来说,百利而无一害。现在是国际化和全球化领导世界,不管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都离不开时代的潮流,必须紧跟世界不乏,在如此日新月异的时代,落后就要被淘汰。全球经济一体化模式将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冲出国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是国外先进的技术生产力和配置将会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想要屹立不倒壮大起来,离不开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完善工商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永葆活力,走上国际舞台。其次,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优秀的员工是一个企业的新鲜血液,不仅能影响到身边的人,更能为企业的发展献言献策。企业的经济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将会是一条长远的道路。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14
摘 要:资源的流动性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衡量一个经济机制优劣高下的重要标志,对劳动力资源来说亦如此。劳动力流动是快速变化的经济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平衡机制,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合理流动机制,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培育和发展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环节。
研究劳动力合理流动问题,进一步深化劳动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并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合理 改革
一、绪论
劳动力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经济社会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一方面,它是劳动力市场上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机制。唯有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才能不断地配置劳动力要素于社会生产率最高或劳动力边际产出最大的产业或部门,使劳动者个人、企业以及社会都取得最大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流动通常能够使劳动力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增加未来收益,所以劳动力的流动也被认为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而为世人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劳动力合理流动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全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劳动力流动概念及类型
1、劳动力流动概念
在经济学说史上,最早对劳动力下科学定义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1]作为存在于人体中体力和智力总和的劳动力,流动实际上是指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流动,说到底是劳动力的承担者--劳动者的流动。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而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企业间、乃至工作间的转移。
2、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一般把劳动力流动分成两类:一类是自愿的流动;另一类是非自愿的流动。所谓自愿流动是指劳动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提高自己的未来收入进行的流动;非自愿流动则是由于雇主的原因发生的流动,或者说由于被解雇或失业而发生的流动。经济学家认为,自愿流动是劳动力流动的基本模式,人们只有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才能继续保持流动的活力。本文即是以劳动力的自愿流动为研究对象的。通常还可以把劳动力的流动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单位内部的流动。b.职业之间的流动。c单位之间的流动。d.产业之间的流动。e.地区之间的流动。f.国际间的流动。
(二)、劳动力流动的客观必然性
从根本上说,劳动力流动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使人们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多样化,相应地,劳动力的职能、劳动者的就业分布、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也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也带动了劳动力的适应性流动。因此,劳动力流动便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引起了劳动力的流动:
1、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生产的现代化和社会化,旧的生产形式和产业部门不断被淘汰,原来在这些部门中工作的劳动力面临着职业转换。同时新兴产业的涌动又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不断地把原来分布于传统产业部门的劳动力纳入自己的生产过程。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动推动了劳动力的全面流动。
2、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化大生产引起社会分工向复杂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这种不断加速的科学技术进步,既为劳动力流动提供了可能,也对劳动力流动提出了要求。这是因为,科技进步一方面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淘汰了一部分旧的工作岗位。另外,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部门或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减少有时甚至是绝对减少,所以就要相应地释放出一部分劳动力,将他们重新配置到新开办的部门或单位中去,从而自然地形成劳动力的流动。此外,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由于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大,产品附加值高,所以该产业的劳动力价格较高,待遇较好,从而吸引了大批合格劳动力的进入,加剧了劳动力的流动。
3、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由于资源分布和自然条件以及其他因素的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很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就业机会很少,劳动力供给又常常大于需求,使劳动力就业比较困难。而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很快,劳动力需求量大,本地供给相对不足,所以需要从外地输入,这样就促使不发达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力价格比不发达地区高出许多,正是这种地区间的收入差异,形成了不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的强大动力。此外,经济发达地区个人发展的机遇较多,也是劳动力流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4、劳动力自身发展的要求
劳动力流动意向的变化取决于他们对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满足程度的判断。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和收入目标等的需要,对现有职业或岗位和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其他职业或岗位做出比较性评价。总之,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劳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身需要的变化,在产业、区域以及不同企业、组织间广泛流动,已成为一种客观必然现象。
(三)、研究劳动力合理流动问题的重要意义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资源的流动性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衡量一个经济运行机制优劣与否、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一个保持较高流动性的经济运行机制,将使国民经济结构可以随时得到调整,资源配制可以不断得到优化,供求关系的失衡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经济要素也可以按照效率原则得到重组。因此,流动性本身必将增加经济资源的价值。对于劳动力资源来说也是如此,通过教育、训练和健康投资等形成的劳动力资源的价值的实现和增值,往往要通过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是以流动为条件的。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研究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问题,就是要对劳动力流动进行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针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我国劳动力有序流动的主要措施,这对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全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性判断
(一)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1、经济因素
一般来说,经济动机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流动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一般的社会环境因素和具体的工作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教育、户籍制度、社保制度等因素对人的影响。
具体工作环境包括人际环境、管理环境等因素,对人影响更直接更有力。
3、职业因素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职业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职业评价、职业技术水平、职业投入等。人们更喜欢从事社会评价高的职业和行业,职业技术水平和职业投入通常和离职率成反比。
4、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年龄、能力、对职业的兴趣爱好及其他个性因素。
(二)、劳动力合理流动的积极作用
1、劳动力流动使工作职业充满了竞争性,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与效率。
2、使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3、改善精神面貌,促进经济增长。劳动力作为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媒介,起着传播、扩散知识、信息、观念的作用。劳动力由农村和相对落后的地区流动到发达地区,他们的思想、观念、动机、行为均发生变化,并通过与家人联系将这种变化扩散到流出地,引起当地人民思想、素质的改善。同时通过对流出地家人亲属物质、经济上的接济、支援,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引起了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劳动力流动还有利于流出地科技人才的培养。流动者在流入地获得一定经济报酬后会返回流出地,在外期间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工作能力以及外界的信息渠道和人际关系会运用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上。
4、有利于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间双向选择,优化组合,有利于劳动者个性发展和组织效率提高。
(三)、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合理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社会经济行为,虽对社会劳动力资源起了优化配置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动力流动都具有合理性。劳动力流动是否合理,关键看流动效果如何,包括对组织、个人、社会的综合效益。
首先,劳动力流动合理性如何与因劳动力流动而付出的代价高低有关。代价越低,合理性越高,反之合理性越低。
其次,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性如何,与流动对劳动力配置的积极效应如何有直接的关系。按理而论,劳动力流动的本意就在于促进对劳动力合理有效的配置,即流动是达到有效配置的形式。那么劳动力的流动能否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流动机制,而流动的机制又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反过来说,在劳动力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发育比较差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也比较弱的情况下就表明劳动力的流动机制还不够好,从而也就谈不上流动会对劳动力的配置发挥积极的效应。因此,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积极效应起码应包括以下几点含义:一是劳动力的流动可以促进劳动力结构的配置比较合理,能有效改变原来结构上存在的一些明显的问题。如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分析职务结构、余缺调剂等。二是劳动力的流动对劳动力布局的配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改变原来布局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行业布局、地区御局、特殊布局等。三是劳动力的流动有利于国家对劳动力配置和开发的基本方向,即流动不应有碍于更不应有背于这个方向,要有利于劳动力规划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劳动力发展的战略要求,如劳动力开发与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有效配合。若劳动力的流动在以上几个方面都能产生积极的效应,就表明了其具有合理性若积极效应愈明显愈突出合理性也就愈强,否则合理性就差,甚至有害。
第三流动力流动的合理性如何,还要看对劳动者的个人才能发挥得怎么样,对劳动者的愿望、需要满足得怎么样。我们讲劳动力的流动要有利于对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其中就包含着对个人才能的有效发挥,对个人需要的有效满足在内。假若劳动力资源的流动达不到这个目的或者实现地比较差,那么都会影响到整个劳动力配置的效果,影响到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性。因此,劳动力的流动不仅要有利于劳动者个人才能的有效发挥,而且要有利于个人获得新的知识和才能,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通过流动都可以达到这种效应,但对劳动力流动的管理起码要朝着这个目标来努力。
三、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一)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变迁呈现出比较清晰的阶段性特征国内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1、改革开放初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开始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
1978年底开始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及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使中国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被释放出来,推动了农村要素市场的发育但由于各种阻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障碍还没有拆除,大量农村劳动力主要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转移,乡镇企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的主体。这一时期关于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打破了多年来这一领域沉寂的局面,明确了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这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突破。
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专门研究开始起步
20世纪80年代末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开始放宽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也不断扩大为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城乡流动提供了可能。 这一时期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争论事实上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探讨。要解决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必须打破城乡隔离体制实施开通城乡、推进城市化的战略这是这一时期在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现在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专题性研究全面展开
这一时期的研究思路仍然是和城市化相结合指导思想主要是进一步消除城乡隔离体制加快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非农化和城市化解决农业、农村内部矛盾这一阶段的重大突破是提出了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
(二)、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专题研究
1、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征
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是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的起点和基础。资料表明就外出农村劳动力的个体特征来看,年轻、未婚、男性和受过更高教育的劳动者往往更偏好于流动,在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的青壮年占绝对优势,女性的平均年龄低于男性,在受教育程度上外出者的教育程度明显高于非外出者,在流动的方向上主要流出地是安徽、河南、四川、湖北、湖南、广西、江西等地,流入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的各省市,就农民工的社会群体特征来看流动者基本以寻求职业、增加收入为目的,主要来自低收入地区的中等偏低收入农户,在流动方式上他们以农民工的身份在城市就业但无法实现永久性迁移而是处于循环流动状态,在职业活动上主要集中在城市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业、运输业等社会服务业,职业层次偏重体力付出,在流动机制上以自发流动为主并以各种社会关系为基础,沿着血缘、地缘、业缘的社会人际关系向外流动。
2、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机与原因
大量研究从中国体制转轨的制度背景出发,揭示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殊性。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的研究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农业比较收益低下是农民流动的推力,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就业机会与城乡比较利益的差距是农民流动的拉力,城乡收入水平差距即经济收入驱动力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动力。但中国的户籍制度锁定了多数农民工的生活预期目标,从而对这种驱动力产生了消解作用,形成特殊的生命周期,即年轻时外出打工年龄大了以后回乡。
3、公共政策与制度安排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体制与制度安排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是中国流动人口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也是相关政策制定的核心。户籍制度是造成外来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行业、地位、身份存在明显选择性,以及大多数流动人口不能获得城市永久居住权和稳定就业权,进而形成循环流动的重要原因。
4、流动人口规模结构的变化与民工荒问题的产生
学术界就中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即一个从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到农村劳动力有限剩余的转变正在发生。这一结论预示着结构性、局部性的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将会在中国时常发生从而对中国全方位的制度创新和发展战略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民工荒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大量研究从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出发认为制度缺陷是民工荒产生的主要原因。
四、制约我国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户籍制度改革滞后
传统的户籍和迁徙制度致使流入城镇的人口无法实现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彻底过渡,在子女读书和择业上不享受和市民同等待遇,并且导致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心理、社会情感、社会认同和社会价值观上的隔阂、对立、分裂和矛盾。这不仅有害于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而且会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劳动力的有效流动,必须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为基础。当前我国城市劳动力流动的最主要障碍不是行政壁垒,而是社会保障体系发育不完善。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是明显的:一是社保覆盖面小法定保障对象少,仅限制于全民所有制的干部、固定工和合同工,大多数农民工无法平等地获得社会保障;二是社保管理机构不统一,劳动、人事、民政、医疗、保险等机构参与。机构的不统一给外流人员的社会保障带来了一系列困难,尤其是涉及到身份、职业、行业、区域变动的流动劳动力更是苦不堪言。
(三)、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相关部门执法不严
目前,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仅对企业中的固定工、合同工给与保护,对广大农民雇佣工、临时工的合法权益维护适用性不大,对相关的不法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包工头约束性不强。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最低工资法等相关的配套法规执行不到位,在小企业、私营业主、建筑包工头中很普遍,相应的维权部门、监督机构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劳动力市场欠发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流动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劳动力市场既是劳动力流动的载体,也是运用市场规律对劳动力资源进行调节和配置的一种机制。经过近20年的改革,我国劳动力市场已初具规模,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已开始发挥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发展仍滞后于其他要素市场的发展还不适应于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需要。市场发育的程度在不同区域和
经济成份之间很不平衡。
(五)、其他影晌因素
除上述因素之外,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下以及观念障碍也是重要因素。
由于素质低下,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就弱,被其他单位招用的成功率就低,不想流动或想动而又动不了的职工人数就很多。观念障碍主要表现是担心离开国有企业之后,难以找到好的工作,没有失业保障等。此外,流动时大多靠亲人、朋友、熟人介绍的途径,缺乏流动的独立性、自主性。
五、促进我国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对策建议
劳动力的流动一方面可以使劳动者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它涉及到社会劳动资源的配置效率并进而影响到经济结构的变化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并相应地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这是实现劳动力有效流动的基础。
(一)、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体居民有平等的身份和发展机会,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统一的流动户籍制度,即任何人只要在一地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有资格办理暂住或常住证,并依法享受当地居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但在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十分复杂,必须慎之又慎。在当前无法完全按全新的户籍制度运行和完全做到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首先在乡镇和小城市中以渐进方式推开。首先,可暂时保留两类户,放宽农村户口迁向城镇和中小城市的限制,试行以公民住房,生活基础(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为落户标准的户籍迁移办法。其次,建立常住人口、暂住人、寄住人口三种形式并存管理办法,规范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对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迁入人员先取得暂住人口身份,经若干年后享有居住地居民同等待遇。再次,对已迁入城镇工作的劳动力可试行临时户,登记制度,领取蓝皮户口,待条件成熟时再转为城镇户口。最后再逐步推广,过渡到建立全国统一平等的户籍制度。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创造劳动力流动的平等环境,从而降低流动的成本。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劳动力市场良性运作的基本条件,是消除劳动力区域间流动的后顾之忧和保障其权利的基础。从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扩大社保覆盖面,将流动人口也纳入到社保体系中来,使他们也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的权利,为劳动力流动消除后顾之忧;二是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统筹管理全社会所有成员的社保事务,以期最终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化社保体系,使劳动力不管流动到什么地方都能即使方便地参加社会保障;三是现行户籍和管理体制尚无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可在流动人口中首先推行医疗、工伤保险,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再逐步拓展到其他领域;四是逐步实现常住户籍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口公平地享有社会保障权利,制定相同的标准,可在试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办法的同时,以身份证为基础,以身份证号码作为个人社保统一帐号,纳入社会我国劳动力流动状况分析化统一管理的轨道。
(三)、逐步改革劳动就业制度
当前,对于流动的劳动力来说,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一是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合同关系,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保障《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彻底改变过去对外来劳动力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状况,二是逐步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并纳入全社会工资体系之中,对于缺少社会保障体系支持的外来流动人口,实施最低工资标准是保护他们基本权益的最起码的手段。对同一企业的员工,不管其户籍状况如何,应实行同一工资标准,同工同酬,并获得同样的劳保、福利等待遇。
(四)、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市场经济说到底是法制经济。《劳动法》颁布实施后,为了保障劳动力流动的有序和平等,首先应抓紧与《劳动法》相配套的立法工作,重点加快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工资标准等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建设,使之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摆脱现行各自为政的政策体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流动劳动者的利益,最后要加强配套的规
章制度建设,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有利于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
(五)、健全劳动力流动的调节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主要应由工资或收入机制来调节,合理的工资机制和收入分配关系将调节着劳动力在行业、企业、地区之间的流动。为此必须在健全企业自我约束的机制上,加强政府对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将工资的分配权逐步从国家手中转移到企业手中,以工资的差异作为调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经济手段,使工资成为引导劳动力流动的市场信号而不是行政手段。改革的基本
要求是:首先,资水平应该具有较大的弹性;其次,工资总额由劳动力供求竞争和国家计划双向调控。这样,在新型的工资制度下,工资差异就可调节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和地区之间进行合理的流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2.
[2] 李竟能。现阶段中国人口经济问题研究[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1)。
[3] 廖泉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与实践[M].山东人民出版社,20xx(3)。
[4] 李丽辉。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
[5] 宋醒比、廖进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山版社,1999(2)。
[6] 蔡坊。关于政府如何管理流动劳动力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4)。
[7] 张道中。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中的几个问题[D].经济学家,20xx.(4)。
[8] 杜鹰。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和宏观背景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1997.(6)。
[9] 李建中、乔根平。城市型二元经济模式下的劳动力流动分析[N].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4)。
[10] 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1997.(2)。
[11] 赵秀丽。经济转轨期培育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难点与对策[N].山东大学学报,1998.(1)。
[12] 戴风礼、叶常林。关于影响劳动力要素流动性因素的分析[J].学术界,1997.(3)。
[13] 王向明。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与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1985.(1)。
[14] 王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会观点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1986.(12)。
[15] 韩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业模式刍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7.(4)。
[16] 张永丽、黄祖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J].中国农村观察,20xx.(1)。
[17] 冯兰瑞。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道路的选择[J].改革,1993.(4)。
[18] 陈吉元。坚持和逐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中国农村经济,1990.(10)。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15
高职教育以培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不少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改革。然而,就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其理论知识偏向抽象化,专业本身应用性、市场化强,毕业生就业面广、就业岗位类型多,职业能力的描述不似很多工科类专业那么清晰具体,这给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与培养方面带来了困难,也一定程度上使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脱节。笔者通过梳理企业招聘信息、问卷调查、企业访谈等形式,基于企业用人需求角度,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需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1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构成
通过对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样本的分析归纳,结合向企业等相关用人单位征询的意见建议,将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是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知识结构、专业学习能力。此处,专业技能专指从事某一具体岗位工作所必需具备的操作技能。通用能力包括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信息收集与分析判断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办公软件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抗压能力等。职业素养主要包括品行、服务意识、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是否细致认真、是否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等。以上三个维度的职业能力中,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是毕业生的通用能力以及职业素养。
2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仅靠高校一方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学生各方共同努力。
2.1政府与企业方面
政府主管部门作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与推进者,一方面应当致力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使高校能真正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办学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对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约束和规范管理。参加企业的实习实践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关键。但是,由于企业的目标与高校的育人目标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企业方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这是目前比较成功的合作形式。但是,这样能够双赢的合作毕竟只是少数企业参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都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但真正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企业少之又少。要调动企业方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对接收大学生实习的企业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补贴等等。
2.2高校方面
高校是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主战场,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该不断跟进企业用人需求,培养具备市场所需的职业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完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第一,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通过调研我们得知,企业非常看重大学生的品行、责任心等在企业中很难通过短期培训形成的基本素养。高校可以邀请行业人士到课堂现身说法,让学生了解企业对吃苦耐劳、勇于承担、敬业爱岗和百折不挠等精神的注重;通过德育课程强化大学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通过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集体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二,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模式,推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由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自身特点,容易造成理论讲授上的空洞化。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根据用人单位需求,从职业能力分析人手,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课程设计及授课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来展开。要大胆改革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把职业能力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和技能分解为具体考核项目,以此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
第三,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应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与用人单位形成长久的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此外,还可支持学生自行开办模拟企业或创业,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师资上,高校一方面可多渠道积极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一定的授课任务,加深大学生对实践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专业技术培训,派送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不断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强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第四,实行创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创业指导系列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或短期服务于各类企业并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积累创业所需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对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及创业训练能更新学生的择业观念,改变学生的择业方向,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2.3学生方面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提高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这一就业主体的主动性,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从入校之初就应该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做好职业生涯准备,可参与人才素质测评,根据测评结果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从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要求等方面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以此为中心来学习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其次,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关注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警惕浮躁心态,正确看待工作,积极应对,要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再次,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类社团,丰富第二、第三课堂活动,提升自己的通用能力。在参与或组织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须及时有效消除障碍,保证活动顺利进行。这一过程可锻炼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最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累必要的社会经验。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等。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07-31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4000字)11-12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论文(2014专业版)11-11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12篇)07-21
工商企业管理规划书12-29
工商企业管理实践报告01-05
工商企业管理实习心得01-09
工商企业管理实习目的07-20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介绍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