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合作学习论文

时间:2024-06-28 17:13:24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合作学习论文15篇(合集)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作学习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作学习论文15篇(合集)

合作学习论文1

  一、实施合作化学习教师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注重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合作化学习方法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只有教师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将合作化教学方法合理应用到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合作化学习模式的作用,形成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合作化学习模式首先就要教师将学生分成合作学习小组,分合作学习小组的模式有很多中,但是无论教师如何划分合作学习小组,都要清楚认识一点,在一个整个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要遵循异质分组的原则,就是将男生、女生、学生成绩较好、学生成绩较为不理想以及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不同的学生划分到同一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这样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合作学习小组内就可以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成绩好的带动成绩不好的进行学习思考。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的,这样就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剥夺了传统学习中优等生发言的权威性,能让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获得同等的发言机会。教师开展合作化学习模式,也要注重每月进行小组成员的调动,因为如果长期以同样的人员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难免会产生研发的情绪,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抵触心里,也就降低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能因为成绩的好坏而对学生存在认识的偏见,积极指导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让每个人发现彼此的长处并且进行学习。如:在随机事件概率这一课,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随机事件概率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讨论随机事件概率可以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如何利用起来,这样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生活经验,让学生可以认识到学习的知识是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实施合作化学习,教师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注重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二、运用合作化学习教学模式,教师要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合作化学习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从整体上提升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开展合作化学习,除了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师生之间也要增加沟通交流。在学生开展合作交流的时候,教师也要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中,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掌握学生讨论交流进度。这样不仅仅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还利于教师及时调控课堂进度。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中,能够适时的指导学生,解答学生的困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清楚的认识,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应用于我们的生活,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生疏,学生畏惧教师的权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师生关系也逐渐改变着,开展合作化学习,不仅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同学合作学习关系,师生之间也应该建立起新型的关系,教师多与学生沟通,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中,不仅仅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让学生不再畏惧教师,积极主动的与教师亲近。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合作交流学习。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化学习模式,教师要积极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之间,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总结

  高中数学教师如何更好的应用合作化学习模式,发挥其重要作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候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不能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合作化学习模式更好的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从整体提升教师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技能。

合作学习论文2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欢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必需进行思考,为小组任务出谋划策,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促进问题的解决。这种促进问题解决的方法与高中数学教学需要相吻合,能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因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其合理性,值得被尝试与推广。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但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不同于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小小组合作学习能以学生为中心,从不同的侧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不仅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通过与他人分享,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使得不同的思想能进行交流,找到最适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改变教学主体,实现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体会学生的学习需求并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并不能都依靠老师,而是要在小组中进行充分的讨论,自主解决问题,自主进行学习。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主角,在进行思考时能充分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使得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促进问题的解决。

  2.活跃课堂气氛,实现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传统的刻板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自由地表达思想而不是限于教师的威严,隐藏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氛围的建立更有利于师生间的思想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的关系。而小组合作学习从另一角度上看也是一种互助学习,不同的小组成员各有其特点,一些学生比较擅长解决几何问题,一些学生比较擅长代数问题,一些学生善于发现思考中的漏洞,使问题的解决方法能更加缜密。因此,不同特点的学生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长处的同时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要点

  小组合作学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优化思考要点,在数学问题上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运用一些教学技巧,使小组合作学习能更加的有效。

  1.具体的应用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从具体的现实问题出发也可以运用小故事启发学生思考或进行一些小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应根据具体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并明确小组中各成员的任务,小组中的成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优势,主动分摊一些学习任务,当遇到难题时,小组成员一起解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当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无法解决某一问题时,应合理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时能得到启发式教育,而不是钻牛角尖,妨碍问题的解决。在小组成员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些小组,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并让学生交流小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完成上述任务后,教师进行总结,在总结时应抓住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思考亮点,鼓励学生的合作思考,让学生体会到思考交流的乐趣,并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点评,帮助学生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难点,促进学生的理解。

  2.值得注意的应用要点。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中最难的是调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让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并充分地把握课堂秩序,让课堂教学活动能有序、高效地进行。因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时应注意一些应用的要点,充分调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应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个结合课文教学内容的短小的视频,通过视频引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也可以具体的提出问题,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所在,多方启发学生问题中的要点,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而在课堂秩序的把握上,教师应明确学习任务,维持课堂秩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切不可将小组合作学习当成学生自己的任务,教师却什么也不用做。在学习评价上,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客观的评价,尤其是一些不善于发言的学生,他们也许有很好的点子,但是没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达,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不善言表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因为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并不能进行充分的交流,因而教师很难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间能进行思想的碰撞,相互学习,解决学生间出现的问题,并且通过反馈,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其优越性,值得运用。

合作学习论文3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主动思维、大胆探索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快乐学英语”的理念切实融入英语教学中,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尝试着将课堂真正地设计为充满快乐与智慧的课堂。

  一、创设课堂情景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

  儿童是善于模仿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经验。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的:“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情景进行英语教学,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中,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如在学习去动物园活动的课程时,可通过电脑展示一幅幅动物园的图片,时时传出多种小动物的声音,做到音、形、意生动形象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有的扮演小小导游员,有的扮演一家三口,还有的扮演师生春游去动物园的场景……学生们陶醉在自己创设的情景中,既产生了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又有身临其境的荣誉感。这样,他们便急于想学到更多的英语语言,唤起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初步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潜在能力。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自主学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英语课也就是英语语言实践课,语言实践需要合作才能进行。合作学习的运用使英语课堂体现了教学双主体。“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有1/2到1/3的时间独立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从“学”的领域扩展到对“教”的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40分钟的有限时间,利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如个人单独学习、同桌协作、四人小组合作等,无限扩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参与活动的空间。化整为零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40分钟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得到锻炼机会。利用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和学,积极分析思考,由他们自己从活动中找出得与失。

  比如在教句型:Where’shishome?时,“his”的发音是教学难点,由于受到Where’syourhome?的思维定势影响,问答操练时学生很难流利讲出,为了让学生能熟练掌握此句,可安排学生做pairwork。先创设情景,在黑板上标出了3个小朋友的家,然后和一个学生分别扮演其中两个角色,进行问答操练:Where’syourhome?Myhomeis……/Where’shishome?Hishomeis……让学生根据图画,两人一组,模仿交流,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争相向对方提问,争相回答对方问题,变被动的学说为主动的操练,句型操练的频率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 三、科学设计任务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实践英语的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坚持学生为主体,相信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以人为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与进步的.个体。尊重学生的差异,仔细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给予每个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做主的机会。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和特点,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生在尝试探究,完成任务中获得一种学习的成就感,使得他们更加敢于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一是设计符合学生水平的任务活动。在教学中,任务设计应当是适合学生水平的、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心的、能给学生成功感和愉快感的事。所设计的任务要难易适度,课堂上尽量为学生提供能完成的且兴趣盎然的任务,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形成一股内在动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进行任务的学习。二是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任务活动。小学生的思维是以感性思维为主的,教学中需要感性的显示,设计任务活动要与孩子的生活贴近。如果任务活动离孩子的生活内容太遥远,不相关,孩子自然不会感兴趣,也就降低了任务活动本身的价值意义。如在上复习课时,可针对“What’syourname?”“Howoldareyou?”这两个模块的内容,结合学校开展的“报名参加兴趣小组班”活动,创设报名的情景,让学生讨论回答“参加哪一个兴趣班?老师会问什么?”等问题,然后分小组展开询问个人姓名、年龄、性别、电话号码等信息的对话活动。学生个个争先恐后,主动参与报名活动,课堂气氛活跃。这种任务型的教学设计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又使学生在使用语言的同时感受生活,表达真实情感,并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主动的发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主学习重视学习指导,重视能力培养,也符合英语学科交际实用的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英语的能力,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合作学习论文4

  摘要:新课改倡导探究、合作、自主的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之间实现互助、互补,在学习交流中通过思维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从而解决问题,同时还能提高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集体意识。本文尝试分析目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逐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策略

  一、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实效性差

  数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许多问题适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解决,这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实践中若是教师组织不当或者没有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只是学生之间乱哄哄的议论,没有组织纪律性,有的成了优等生的“一言堂”,由他们总结出解题的思路和答案,大部分学生却没有充分参与或者一言不发,这样反而会浪费大量时间,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在设置小组时既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向学生传授合作学习的方法,又要在实践中有效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够合理,不能有效掌握开展小组合作的时机

  教师在设置合作学习的知识内容时,要清楚哪些课程内容可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任务要清晰,论点要明确,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灵感,轻松解决问题,并加深印象。若是提出的问题毫无讨论价值,则只会浪费时间,降低教学效率。在合作学习中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抓住机会,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深入地开展探究活动,否则这样的合作学习是低效的,甚至会严重影响有效教学的开展。

  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1.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拥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高效地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在教学中不乏这样的现象:学生一听说合作学习,就觉得是几个人围在一起学习、讨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或者干脆只听某一两个同学说,或者附和两声了事,这样的合作学习就达不到预期目标,学生也体会不到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想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更高的效率,就必须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让学生在合作中逐渐学会理解、倾听、吸纳他人的观点,引导学生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地表达观点,合理控制发言时间,从而实现多元思考、多向交流,互相启迪的合作目标,并逐步掌握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2.选择恰当的合作内容

  恰当的合作内容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吃透教材,精选合作、讨论的内容有助于增强小组学生间的合作效果,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当然,教师在选好合作学习内容后,还要精心设置问题,这也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重中之重,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要难易适度,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有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3.优化小组合作评价机制

  “评价是一盏灯,能点亮学生学习前进的方向。”教师要正面、及时地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活动。评价时要重视对学习小组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价,同时要兼顾学生个体的评价,形成一种“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将学生追求自我达标的重心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好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分析存在的问题,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合作中的优缺点,从而更透彻地了解和掌握知识。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积极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激发学生潜能、激活学生记忆、开启学生心智的重要手段,当然,如何更高效地开展合作学习,让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焕发出盎然的生机,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长期不懈地开展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xx.

  [2]郝国云.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理念的贯彻[J].成才之路,20xx,(24).

合作学习论文5

  新课程理念已经逐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纳。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教学探究的主旋律。有效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拓展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是推进主体学习的有效方式,更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

  一、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为了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地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根据初中学生和语文特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采用任务学习法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任务学习法就是以学习任务为中心,将任务落实到小组,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并把完成任务的情况记入小组集体成绩。这种学习活动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紧密联系。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

  1.课前小组合作学习

  这种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工具书;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这与一般的课前的预习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找出学习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如学习《驿路梨花》时,可以围绕“无私奉献爱到人们的称赞,市场意识也在增强,假如哈尼小姑娘在驿站开起旅店,勤劳致富,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也可以在布置预习时要求学生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比如,预习《中国石拱桥》时,让小组成员实地观察石拱桥,并通过信息的搜集后,进行整理归纳有关桥的种类和形式等;还可以安排课前“三分钟发言”活动,每次确定一个内容,让小组成员在组员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课堂上和同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营造课前合作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2.课中小组合作学习

  课中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拿来较厚的纸共同剪出不同形状的桥,从中理解“拱桥”的意思,还比较出了“拱形桥”承受力较大的优点;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赵州桥的形状,并陈述自己为什么这样画的理由,从而理解“各有”的意思,也为进一步体会石拱桥的优点提供了直观和体验。又如,综合学习课《话说家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展示搜集的有关家乡的资料、自己办的手抄报,介绍家乡的情况;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派代表上台展示图片并介绍家乡的人文景观,畅想家乡未来的设想。

  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比如,举行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之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地评价小组团体表现,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的成绩的组成部分。

  3.课后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应注意指导课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如,布置小组成员之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的练习和体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动学生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学习。

  这样,按照学习任务组织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小组间就会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也必然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对改善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二、有效合作学习要把握“三个是”

  1、成员搭配是前提

  学习小组成员搭配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成绩上中下)或同质小组(成绩接近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1人,记录员1人,汇报员1人。小组长应选择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记录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情况向全班或老师进行汇报。

  2.养成习惯是必要

  (1)要真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

  (2)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习惯

  在交流时,教师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

  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3.创设情境是关键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起到了引发、导出和定

  向作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设某种认识情境和情感氛围,用以调整学生的心理,形成参与欲望,从而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

  (1)民主情境。教师用现代教育观审视课堂教学,调整师生、生生关系,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展开。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提倡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遇到问题与学生平等协商,师生之间通过平等对话来相互沟通;教师应虚心容纳和接受。这种情与境的相融、心与心相碰,教与学相长,教与学相促的情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2)悬念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情境,可以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挂念,使学生产生企盼、渴知的心理状态,由此激发学生装的参与欲望,引导学生积极而主动地思考和要求。只有学生产生了急于求知的心理,才能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3)成功情境。“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惟一源泉。”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是主体参与不断深化和参与步骤不断升级的重要保障。成功,既是参与的结果,更是参与的起点。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感到成功不是轻而易举获得,而是在一定的思维强度下艰苦努力所得。

  总之,语文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的目

  标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复杂的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学习氛围和问题情境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交往形式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学会合作与分享,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合作学习论文6

  一、合作学习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习小组的安排不够精细

  学习小组的安排是合作学习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环节,很多教师都清楚地知道在进行学习小组安排时必须十分认真、仔细,决不能敷衍了事。小组的建立应遵守一定原则,并保持各组之间的均衡,小组成员间应尽量靠近,以便进行交流与讨论,保证合作学习的正常开展。从上述教学案例看,教师只是简单地根据课本内容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小组数目太少,每组成员又很多,而且组员之间的距离太远,不利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充分有效的讨论,不具备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2.分工不够明确,组员间缺乏必要的依赖关系

  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占据最关键的地位,其决定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明确小组分工、明确组员间的互助互动的依赖关系特别必要。我发现,有的组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不合作、不参与、不分享的现象,没有和成员之间形成充分的讨论,这无疑会影响活动的顺利开展。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反应迅速,在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往往不能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就迫不及待地讲出自己的观点,结束了小组合作学习;而学困生由于基础差,在新知识的讨论中,往往缺乏参与意识,只是倾听或者干脆就不参与,这些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组员没有明确自己与同伴之间各自的学习责任,没有和组员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3.活动内容缺乏设计和思考

  活动内容缺乏设计和思考是在地理课程开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也就是教师设计的讨论问题往往过于简单,基本在教材上都能迅速地找到答案。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就能很快地解决问题,有的活动内容根本就没必要进行合作或深入讨论。过于简单的设问缺乏思维要求,课堂气氛貌似十分热闹,但仅仅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真实目的无法达成。

  4.教师对合作学习过程把控不力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平时教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真正进入小组并进行适当调控,而是根据经验,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就停止了讨论,没有顾及讨论的进程。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合理评价。以上问题是教师在平时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加以注意的方面。

  二、合作学习问题的解决办法

  1.科学安排小组,关注组员间差异互补

  (1)合理确定组员的数量教学实践中,小组人数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若组员过多,教师虽然容易把控,但每个组员展示自己的机会就相对减少,讨论可能会很热烈,但极容易浮于表面;若组员太少,相互之间互补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也难以凸显。通常情况下,合理的组员数量应在4~8人,这样既有利于达成合作学习的效果,又便于教学中的灵活调控。(2)利于组员间的差异互补在分组时,教师可以根据班主任的意见和平日所了解的学生情况进行分类,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等标准进行打分,并选出组长。组长应有效地组织组员讨论、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确保在讨论时人人有机会、个个能参与,让组员在讨论过程中均有收获。分组还应尽量确保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当,尽量缩小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各学习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

  2.合理分工,明确各组员的责任

  合作学习绝不是一盘散沙,而是细致地分工与合作,只有明确每名组员在学习中的角色,明确各组员的具体责任,才能确保讨论活动的有序、高效。各学习小组在课堂学习中的角色可以有差异,但小组内必须有学习组长、话题主持、记录员和纪律检查员。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且存在探究价值

  教师设计的合作设问必须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小组尽快进入合作学习。问题有层次但不是难度过大,应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逐步提问,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所收获。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中通过相互帮助以使得有所进展,教师还应适当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每一名参与者都能收获成功带来的欢乐。问题有探究价值主要是指,选择的问题应该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互助、配合才能更好解决的问题。若缺少必要合作的问题可以安排学生自主完成。比如在学习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三“湿地的开发利用”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合作讨论:我国东北平原为什么被称为“北大仓”?后来大家为何改称其为“北大荒”?如何使东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些有层次性、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既可以迅速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又可以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4.教师正确定位自身角色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分组,不是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了事。事实上,教师只有深入到小组之中,才能认真听取各个组员的发言,与小组成员就相关疑惑进行交流,指导学生的活动行为,发现学生讨论过程中闪现的灵感及疑惑,及时帮助学生扫清障碍,引导学生顺其自然地深入学习、拓展知识内容。事实上,除上述问题外,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教学时间的局限,不能保证各小组都能展示自己的成果;什么样的学习评价才更合理;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这些问题都需教师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以促使小组合作学习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合作学习论文7

  摘要:健美操是一种集合了现代舞蹈和体育锻炼的新型舞蹈,近年来,随着运动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青年人的欢迎,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掀起了跳健美操的潮流。但是,当前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效果不明显、创新力度不够等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当代健美操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健美操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有关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思考,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健美操合作学习教学现状特征特点

  舞蹈形体美感与体育锻炼是当前应用健美操的主要特征,应用健美操结合优美的音乐,以炼身体为主要目的,是一项深受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喜爱的集动感、娱乐为一身的体育项目。但,目前的健美操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许多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方式相对较为传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在当代大学健美操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以群体动力理论为支撑,分工明确,从而形成一种有序、稳定的学习模式。以促进大学健美操教学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

  1教学特点

  作为综合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健美操对人的形体塑造与身心健康都起着积极作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适用范围广

  健美操的优势在于运动负荷较小,决定了健美操适用范围相对广泛。一般情况下,健美操中没有什么高难度的动作,没有对运动时间做出严格要求,对运动幅度也没有做出规定,从实质上增加了健美操的适用范围。另外,健美操动作是依据人的各个部位制定的,跳健美操,可以让人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锻炼,且在运动的过程中,动作相对简单,幅度不大,不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是一种全民参与的运动方式。

  1.2塑形健身效果显著

  对于以当代大学生为主体青年人来讲,塑形健身是健美操的魅力之处。从整体上看,健美操的动作轻快活泼,视觉上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从健美操的动作分析来看,多为重复性动作,目的在于不断强化身体某一部位的锻炼,从而增强身体的协调性,从而改善人的体质。另外,健美操对于增强人体灵敏度、耐力以及柔韧度等,都具有良好的效果。不断改善人体新陈代谢机制。所以,从整体上来讲,健美操对于健身塑形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1.3丰富课余生活,陶冶情操

  与其他运动相比,健美操中融入了舞蹈与音乐元素,是培养大学生兴趣爱好和陶冶大学生情操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健美操的系统学习,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还能够逐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让他们在动作的律动下,达到健身塑形的效果,且不断体会健美操的韵味与魅力之处,不断陶冶自身情操[1]。

  2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导致高校健美操教学也快速发展起来。健美操逐渐成为广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但是,不管是教学方式还是专业培训等内容,都达不到理想效果。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形式落后

  与其他课程相比,健美操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且形式落后。目前,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以技术训练为基础,过于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我国高校健美操多以课堂为中心,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因此,要想提高我国高校健美操的教学水平,必须创新教学形式,才能促进我国高校健美操课堂的发展与进步。

  2.2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据调查,高校的健美操动作大多比较单一,且重复性较高。从理论上来讲,健美操的理论也大多是相同的,没有创新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众多高校基本上是照搬照抄现有的健美操动作,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了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积极性下降,不利于我国高校健美操课程的科学发展。

  2.3健美操师资力量不强

  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高校健美操教学急需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健美操师资队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中许多教师是没有受过健美操专业训练的,不仅在理论上达不到相关要求,且技术上也需要不断提升。因此,在高校健美操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都是照搬照抄原有的健美操动作进行教学,没有遵循“学生主体”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培养[2]。

  3应用思路

  3.1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把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集合起来,以分工为基础,来完成教学内容的共同目标。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首先,培育学生团队意识。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其次,扩大学生交际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根本上扩大学生的交际圈,以形成稳固和谐的小组关系,为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合作学习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2“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结合

  在高校的健美操课堂中,合作学习模式以学生主体为核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众所知周,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模式一般遵循以下几个环节:示范——分解——讲解——练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只能被动的学习,且由于健美操动作重复比较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普遍觉得枯燥乏味,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在课下不进行系统练习的话,等到下次上课的时候,会忘记大部分动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3“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与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合作学习”的中心思想是以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为基础,根据学生对健美操知识的认知来进行分类、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图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作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不是权威的代表者,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管理者、引导者以及咨询者。这样,就会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健康的伙伴关系。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实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4“合作学习”与创新精神

  当前,创新是国家的重要基础,没有创新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教学方面,也要不断创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高校的健美操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可以把专业的健美操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可以通过分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进行健美操脚步动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将同学们分组,每组四人,每个人先学一个八拍的脚步动作,然后将四个动作合为一体,最后可以根据小组同学自己的喜好,自由组合动作。不仅可以高质量的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从而不断提升创造能力[3]。

  4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课堂营造出一种积极氛围,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合作学习”的原则,不断推进健美操课堂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宁.合作学习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xx(S1):366-368.

  [2]韩永红,秦纪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13):122-124.

  [3]张芸,吴姜月,宋巨华,等.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J].社会科学家,20xx(S1):231-232.

合作学习论文8

  摘要:升入初三的学生会接触到逻辑性和概念性较强的化学课程,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重要意义。要建立科学化、合理化的学习小组,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科学选择合作题目,开展课堂竞赛激发合作兴趣,合理控制过程。

  关键词:初三化学;合作学习;科学化;多元化

  随着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多种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化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逻辑性思维较强。近年来,化学教学逐渐引进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在教师的带领下,班级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知识。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面临的升学压力较大,而化学这一科目又是初三才接触到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找对方法很重要。本文就合作学习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一门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而化学又是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离不开团结协作。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导致化学课变得枯燥乏味。尤其对初三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新增考试科目与中考的双重压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初中时期的学生身体发育较快,心理变化也比较复杂,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并不少见。他们通过合作学习能有效培养合作意识,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长处,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从而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合作学习就是在班级里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学习。这种方式在化学实验的学习中尤为重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对化学的兴趣。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往往是老师在台上做演示实验,学生在下面观看,体会不到参与实验的.乐趣。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则不同,可以通过分组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全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之间团结协作,交流讨论,积极探讨和思考,提升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1.建立科学化、合理化的学习小组

  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对课上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提高学习效率。要达到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应合理进行分组,要综合考虑班级总体人数、男女比例、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因素。例如,可以让坐在相邻位置的6个人一组,这样更方便展开讨论。另外,为保证各小组实力水平均等,一个组内的成员应包括成绩较好的学生与成绩一般的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合作学习后,教师要检验每组的学习成果,对表现好的小组予以奖励。这样学生们增强了竞争意识,有了集体荣誉感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

  2.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思考化学问题的时候,通常有多种解题思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一道题,不同小组可能就有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阐述本组的思路,使得小组间可以相互借鉴,打破思维定式,不断拓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了解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后,可以选择一种典型的简便的解题方式详细讲解,让学生与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对照,深化理解,从而在考试中可以灵活运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通过不同的思路解题,以此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教学任务,科学选择合作题目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这一模式,要注意结合教学任务,要意识到有的教学内容不适合此模式。一些抽象的理论内容,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够消化理解。因此,教师要科学地选择合作学习的题目。例如,在讲解“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一课时,教师应采取合作学习模式,促使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思考,共同去完成教材中的命题。再如,教师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课时,可以在合作学习中巧妙地引入日常生活。贴近生活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小组内成员集体思考,使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团体完成学习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初三的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教师在课堂上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后,不能随意抓个题目就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要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学生合作探讨的题目。这样科学运用才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课堂竞赛,激发合作兴趣

  学生好胜心较强,教师可结合教学任务组织课堂竞赛,充分发挥出合作学习的力量。例如,教师教学化学实验时可以采取竞赛模式,哪个小组的实验完成度最高,将予以表扬或不拘形式的奖励,激发学生合作参与兴趣。这样每个小组就有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为取得好成绩而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竞赛中,达到了寓教于乐,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

  5.合理控制过程

  教师必须合理控制合作学习的过程,如果合作学习的进程得不到合理把控,那么收到的成效也是微乎其微的。如在讲解“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截取多个任务点,将最后想取得的教学目标分解为几个任务明确的任务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现环境污染的图片或视频,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讨论,就环境污染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讨论我们如何保护环境。这个阶段是学生自由发挥的阶段,教师要善于倾听,并抓住“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这一主题进行引导,控制学生讨论的方向。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理性的思考,这时教师再把讨论任务定位在“燃料”上,经过讲解后,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讨“合理利用”的方式。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就能取得合作学习的良好效果。否则,教师当“甩手掌柜”,课堂局面无序,讨论漫无边际,打乱教师的教学计划,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创新化学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引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合作学习论文9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引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教师需要注意分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其适用于哪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合作学习;地理;课堂教学;应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标准设置理念就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但是,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只有将小组学习合作的模式引入到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精神,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能力。

  一、分组方法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将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组。在分组时,需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性格、学习水平及相关的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分为每六人一组。同时,组内的男女生数量应该尽量保持平衡,组内成员的学习程度有高有低,这样可以让学习成绩好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不仅有利于组内成员的互相帮助,同时还保证了组与组之间的公平性。另外,还需要在组内选择一名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来担任小组的组长,帮助组内的成员来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任务与活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实践

  1.接受式学习模式

  开展小组合作的接受式学习模式主要包括对新课的引入、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以及检查反馈这四个环节,其主要应用于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的学生。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时,对于相关的交流技巧以及如何进行合作的方式方法还没有掌握,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指导,而接受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正好适用于这种情况。这种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师教授各地区的气候特征时,需要学生进行有关的气温状况与降水量状况的折线或者是柱状图的读图时,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来进行图表的分析,从而有效改善学生对于图表分析不全面的情况。学生通过对气温分布图表的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区所处于的气温带,而后再分析降水量变化的图表就可以得出相应的气候类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掌握科学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

  2.切块拼接学习模式

  切块拼接的小组学习模式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切块分割材料、学习材料以及交流拼接材料四个环节。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地理自然环境内容的学习,由于区域地理中的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同构性的特征,因此可以将切割出来的不同的任务交给不同的小组去学习探究,让学生最终通过全班总结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来学习。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例如,在教授“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这一节的内容切割成城乡的形成、村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的起源、世界早期城市四个部分。然后给每一个小组布置一个任务内容,让其通过合作来学习相关的内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到台上对本组讨论的内容进行汇报。教师再依据学生的汇报内容来纠正其中的错误,并进行总结。

  3.自主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模式适用于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学生应该以自主学习为主,同时与组员之间进行合作、探讨,而教师则对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这种模式的学习能够适应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合作意识。例如,在教授“中国的自然灾害”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收集世界各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的相关资料,并给每一位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总结,并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最终归纳出研究结论。这种模式的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及交流沟通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全方面、多角度思考,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置相关的问题时,需要注意其难度与进行探究的价值,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协调作用,在进行课堂合作探究时,每个小组的组长需要调动组内成员的合作积极性,同时还需要依照组员的具体情况分派不同的任务,并监督组员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与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以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韩红霞 单位: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光明中学

  参考文献:

  [1]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2]刘立超.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xx.

  [3]韩璐.高中地理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xx(04).

合作学习论文10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愉快的教学方法,它是以小组活动为主题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之间的正向竞争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竞争意识,只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小组责任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互帮互助和集体竞争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设计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掌握,不拘一格。

  关键词:小学作文;合作学习;教学;体会

  一、总述概况,鼓励合作

  作文教学注重启发思维,创设情景,引发兴趣,教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上好作文讲评课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作文更趋完美。

  例如,在题目“一个晚上”的作文讲评课上,我充分发挥合作小组的主动性,鼓励他们互勉、合作,争当优秀组。先引导学生回忆写作要求:一看选材是否恰当;二看是否写出了晚上的特点;三看表达中心的细节是否写具体了。然后对本次作文的总体情况进行评议:本次作文选材广泛,写出了夜晚的特点,多数同学掌握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每个小组由于在写作时积极合作,写作水平普遍提高。接着表扬了写作最优秀的小组和进步快的小组,并让这些小组的代表谈了进步的原因和体会。此时,受到鼓励的七个小组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他们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而没有受到鼓励的小组每个同学都鼓足了劲儿,打算在作文讲评时比试高低。我鼓励大家:“今后每个小组成员只要密切合作,遇到问题时互相帮助。就一定会写出更好的文章来。”最后,简要地提出了本次作文存在的问题:个别同学的作文选材不够恰当,缺乏细节描写。这也是今天讲评课上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希望每一个合作小组在作文讲评课上密切合作,进一步掌握写作方法,更好地修改作文。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和运用合作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合作小组的奖励机制,运用正面竞争的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分层讲评,鼓励竞争

  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添乐趣,满足心理需要。在分层次讲评的过程中,实施合作学习,能进一步增进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

  评析片段时,我先把一名优等生写的《捉月亮》一文打印好,发给每位同学,要求每个合作小组认真讨论并交流:此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这时,各组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将讨论结果写在文章后面。我收卷一看,很多小组的讨论结果都是:此文选材恰当、构思新颖。当我宣布各组都正确,都得满分时,同学们个个激动不已。接下来,我让学生拿出打印好的《猜谜晚会》一文中的细节描写片段。评析前,我先让作者谈他的写作过程及体会,然后,各个合作小组根据作者的观点仔细阅读这个片段。看看这段细节描写有什么优点?要求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有的说,这个细节描写生动、感人;有的说,这个细节描写很有趣味;还有的说,这个细节描写用词恰到好处,作者抓住了爸爸的神态、动作等特点进行刻画,非常逼真,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此时的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真正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合作精神。

  在评析了优秀片段之后,我又引入了《病房一瞥》中的片段,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片断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都看出,此段描写不真实,用词也不恰当。修改的方法各组也提出了很多。通过分析,同学们深受启发,对重新修改自己的作文有了新的认识。

  三、总结评析,给予奖励

  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教师要随时通过口头形式对在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让学生深切地认识到自己的一点努力和进步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认可,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总结评析,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更应充分调动合作小组的积极性。我让每个合作小组讨论,并总结有什么认识、体会、收获。有的组得出的结论是:平时就要多读书,多积累,多参加活动,多观察,多体验,这样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写出好文章;有的小组说,写好文章,选材很重要;还有的说,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认为,学习小组进行友好合作,就能写出好文章来。除了口头表扬外,我还对学生进行分数奖励,并将每个小组的得分记在评分台上,让学生感受到只要全组同学共同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与喜悦。

  总之,作文讲评课实施合作学习,能改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也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学生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真正建立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写作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合作学习论文1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出和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成为教师应当攻克的难关。以小学语文阅读中合作学习的意义作为切入点,从教学方式、教师指导、任务目标和学生关注等方面介绍了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组合作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师应当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对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沉浸于文本构建的情境当中,实现学生语文思维的不断进步,实现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不断改善,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当中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一些学校,教师对阅读课程的教学不够重视,仅仅带领学生对相关文章进行通读,并标出一些主题思想、重点难点之类的问题就算“万事大吉”,对学生高效阅读能力的培养造成了阻碍,也无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更不可能实现听课效率的有效提升。教师依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阅读文章进行教学,能够保障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有效提高。学生可以针对文章当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一方面提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抓住重点并归纳总结,实现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利用小组合作进行阅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各个小组划分为竞争对手,使学生对各小组产生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课堂效果的有效提升,培养学生的竞争观念和团队意识,为语文阅读课堂注入活力与生命力。

  二、如何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一)创建新的教学方式

  由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由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不利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实现教学方式的迭代与更新。例如,使用多媒体手段介绍教材阅读背景,提高学生对人文历史知识和创作背景的理解程度,使学生的阅读思路更加开阔。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朗读阅读材料,使学生对材料当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实现深入的理解,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思路进行进一步梳理,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提升。教师在引入阅读课程内容前,可以准备相关资料,例如,在讲授《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应当上网搜集关于鸟类饮水的素材汇总到多媒体课件当中,让学生明确鸟类的生理特征,理解课文当中描绘的情境,促进阅读效果的有效改善。

  (二)向各小组分发任务

  教师在将学生分组后,可以根据阅读素材与材料给各小组分配任务。例如,在学习《大禹治水》一课时,教师可以抛出问题,例如,大禹遇到了哪些困难、大禹为什么会受人崇敬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问题,督促学生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应当要求各个小组针对刚刚抛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邀请代表对研讨结果进行总结,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提高他们的归纳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在代表发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组观点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既要提出学生观点的独到之处,还应当对不足之处予以补充,培养学生思考的全面性和主动性,促进课堂效果的不断改善。

  (三)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是指路人,是引领者,在小组阅读讨论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并对各个小组的观点进行收集和整理,针对有新意的观点进行记录并在讨论后邀请学生发言。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陷入困境时,教师还应当及时伸出援手为学生提供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明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差异,避免过于深奥的观点使学生产生误解。还可以利用实际生动的例子与阅读材料进行对比,打通学生的思路,实现合作探究阅读效果的有效提升。

  (四)关注每一个学生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较为内向或不爱发言的学生的表现,不断鼓励他们参与到讨论当中。对于一些虽然有思路但不愿表达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师生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的观点和思路能够真正传达给教师,对内向学生进行不断地引导和点拨,保障学生的阅读体验和讨论积极性,实现“百花齐放”的小组讨论形式,保障学生的小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师还应当避免对学生讨论思路的限制,由于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思维较为活跃,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的解读,促进阅读效果的提升。总而言之,依托合作模式实现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激发课堂活力和生命力,促进学生实现自主思考。语文教师应当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思路与创作者的思路相结合,并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对每个学生进行关注,促进语文阅读效果的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叶蕴仪。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时机[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xx(4):16。

  作者:张靖稚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明珠学校

合作学习论文12

  学生选择日语为第二外语的动机正在由功利性的“外在动机”向兴趣型的“内在动机”转变。为保持和发展学习者对日语的兴趣,解决大量的教学内容与相对较少的课时量之间的矛盾,本研究在大学日语教学中尝试了以影视教育为依托的合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多元、立体、真实的语境,对增强其信心、提高成绩和社会性的发展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1.我校大学日语教学现状分析

  近三年来,在中日关系日趋紧张的大环境下,我校选择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另外,学生选择日语的动机有了明显变化。在对20xx级学生(当时一年级)进行问卷调查时,对问题“你选择二外日语的动机是什么”的回答中,人数最多的是“掌握日语有利于就业”,占48.2%,“对日语及日本文化感兴趣”位居第二,为33.6%。

  而在对20xx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回答人数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喜爱日本动漫、影视剧”和“对日语及日本文化感兴趣”,共占57.4%,“掌握日语有利于就业”则降至第三位,占22.1%。由此可见,学生选择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动机,正在逐渐由功利性的“外在动机”向兴趣型的“内在动机”转变。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发展学习者对日语的兴趣,同时对更多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在短暂的两年时间内学习效果达到最佳,是亟待教师思考、解决的问题。

  1.1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境。

  我们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大量的教学内容与相对较少的课时量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学习信心的丧失。现用教材《新世纪日本语教程》尤其是中级部分,单词量多(平均每课100词以上),句型数量多且难度大,课与课之间缺少衔接。而且学生普遍要求教师加强口语听力训练,多介绍日本文化。与之相对,每周4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显得非常紧张。因此,教师需要摸索并引导学生掌握一套可以将日语学习延伸到课堂外,持续到结课后的有效方法。

  1.2积极因素。

  持兴趣型“内在动机”的学生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是教师得以推进教学改革的强大支柱。同时,我校作为语言型大学,选择日语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其专业大多为英语或其他外语,他们可以将日常积累的学习本专业语言的经验和方法,应用到日语学习中。

  2.新的教学理念对大学日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20xx年颁布的《欧洲共同课程指南框架》提出了多元语言主义(plurilingualism)理念,即不要求学习外语达到母语者的熟练程度,而是要求在不同的场合下,面对特定的对象,运用不同能力,实现有效交流。这个理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要学精准的、经典的外语的思路,强调外语学习是为跨文化交际服务的。

  在我国,20xx年出版的《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日语是高等教育外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日语完成各种任务,同时增强学生积极参加中日交流的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上述外语教学理念,“走出了传统上的以及实际上的以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为核心的、基于语言知识传授的外语教学理念范畴,使外语学习更加强调情境学习、合作学习、基于任务或内容的学习,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更加强调外语学习对人的素养所产生的作用”(赵华敏,林洪,20xx)”。

  3.建构主义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王毅敏,20xx)。因此,建构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强调学习情境设计,强调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以此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何克抗,李文光,20xx)。

  4.教学实践及反思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及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情境设计的要求,上学期以二年级(20xx级)二外日语7班和8班为实验班,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辅助手段,尝试了以影视作品为依托的合作式学习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4.1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步:分组。

  以学生自愿组合+教师建议的方式,将全班分为七八个小组,每组2—5人。有些小组其成员均来自相同的原始班级,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基础。有的小组成员原本并不相识,需要在合作中互相磨合。

  第二步:任务分配及练习。

  充分利用校园VOD在线点播系统的影音资源,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日本动漫影视剧素材,要求视频长度三五分钟。选好后分工整理台词,分角色模仿配音,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展示。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目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不应该强加给学习者,而是同学习者商量决定,或由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由调整(田延明,王淑杰,20xx)。因此,选材阶段教师仅提供建议,由学生掌握决定权。

  第三步:课堂成果展示。每次课一组,用时5分钟,静音播放节选的视频并同步配音。结束后,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讲评,并就视频内容向观众提问,略作讨论,共用时10分钟左右。

  一个学期,除去开学初分配任务及准备阶段和学期末复习考试阶段外,每组能进行两次成果展示,即模仿两段不同情境下的场景对话。

  4.2经验总结

  4.2.1影视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富有“多元性、立体性、趣味性、真实性”的.语境,“能够促进学习者调动所有的感官通道去理解语义”(刘玉琴,韩兰灵,20xx)。而且任务圆满完成的成功体验使学生对日语学习树立起信心,对学习其他知识起到促进作用。在问卷调查中,对“配音练习带给你哪些收获(可多选)”这一问题,有44%的学生选择“使我对日语学习更有信心”,77.7%的学生选择“日语发音、语调得以改善”,66.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听力、口语水平”。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实验组平均分为65.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8。而考试题中难度最大、较能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课外阅读理解(满分10分)题”的平均分,实验组为4分,高于对照组的2.8分。

  4.2.2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挥创造性的舞台。某些学生展现出与平时课堂表现截然不同的一面。如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模仿得惟妙惟肖,对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语气拿捏得十分到位,极具表现力。除了语言方面精益求精的个性化表现外,还有对视频做技术性处理的各种努力,如只消除台词、保留背景音乐等各种效果音等,创造性得以发挥。

  4.2.3参与度高。即使是学习成绩较差,平时上课以各种理由请假缺席的学生,对这一作业表现得认真而投入。轮到自己组发表时按时参加。这一点可以用课堂教学社会学的观点加以解释。课堂教学社会学认为“学生对隐形规范的服从,主要是指对作为制度化群体的班级中那些未明文规定的规范的服从,是在班级群体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于隐形规范,学生大多愿意服从,并且对于有些规范还会主动服从”(吴康宁,1999)。

  4.2.4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锻炼。在问卷调查中,有30.6%的学生选择“分组的形式增强了我对完成任务的责任感”,25%的学生选择“使我和同学的关系更融洽”。另外,也出现因沟通不畅、合作不愉快而放弃参加第二次成果展的小组。但这种“失败”的经历,恰恰可以给当事人提供自我反省、学习、改变的机会。

  4.2.5对某一领域专业知识得以深入了解,词汇量明显增加。学生通过听、记录台词和反复模仿练习,从而熟练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他们彼此交流探究成果,分享经验感受,共同贡献于集体任务,达到共同建构知识的目的(冯忠良,20xx)。

  4.3需改进之处

  4.3.1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认知水平、有实践意义的素材,并给出推荐篇目。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不应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容易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启发、引导,以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何克抗,李文光,20xx)”。

  选材依据主要有发音清晰标准,语速、难度适中,内容能体现日本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特点等。如日本NHK新闻的文化体育、社会经济专题,宫崎骏系列动漫,颂扬友情、亲情、反映日本公司文化、励志题材的影视剧等。避开不恰当的选材,如一些美国科幻电影的日语配音,其中包含大量外来语词汇,难度过大且对学生没有实际意义。

  4.3.2教师可视需求对学生进行语音语调的指导。问卷中对“配音练习中遇到哪些困难”的回答中,有86.1%的学生选择“语速太快,跟不上”,并在开放题中提出希望教师就语音、语调、停顿、感情处理、台词意义的解释等方面给予指导。但现实中,由于课堂时间极其有限,目前只能通过微信等方式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3.3如何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收获有待进一步探索。如果观众事先看过该视频,对情节内容有所了解,看同学表演时就表现得兴趣盎然,反之则兴致索然。因此,教师有必要提前告知下次展示的内容,具体到哪一集的哪个时间段,要求提前观看预习,了解主要内容。表演及讲评结束后,教师应对该专题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5.结语

  实践证明,以影视作品为依托的合作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深切的体验和各种锻炼,同时增强学生学习日语的信心,对语法词汇等常规知识的学习也起到促进作用。这一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可以将日语学习延伸到课堂外甚至二外课程结课后。今后的课题是,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将学习效果最优化,同时思考如何将这一学习方式纳入评价体系。

合作学习论文13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确立

  (一)小组成员间的合理搭配

  在给学生分组时,教师一定要多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学生,遵循一定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搭配。这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根据学习能力与性格特点、爱好、兴趣等进行分组,在搭配时要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即每个组都要有几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不仅能够带动其他学生,促进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还能确保整个小组的学习效率,在进行实践活动时也能够让学生共同提高,做到各组成员之间的取长补短。另外,教师在分组时也要考虑男女生的性别,每组的男女生要尽量持平。

  (二)小组成员的分工

  作为一种互助性的学习,合作小组必须要进行分工,让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责任。这样,在进行课堂讨论学习的时候,学生就能够相互配合,让课堂讨论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在课后进行小组探究时,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支持,让探究活动能够顺利完成。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这样给学生分工:一些学习较好并且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任组长,负责全组人员的召集与讨论;写字清楚且顺畅的学生任记录员,负责将本组成员的讨论观点记录下来;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任发言人,可以总结小组讨论,与其他组成员进行交流;其余的学生可以从中任选一名作为计时员,帮助小组内其他成员记录发言时间,让大家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组长是这些分工中的重点,组长的任选决定了整个小组的进行与效果,要慎重选择。

  (三)合作时机要合理

  1.在攻克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让他们放手去做,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他们全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一起探究知识的奥秘。

  2.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整理复习的机会让给学生,通过分小组整理、小组间讨论、课堂大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查漏补缺的过程中得到全面提高。

  3.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开放性的`题目是屡见不鲜的。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是因为这种问题适合在小组间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问题能够让学生有全局意识,考虑问题更全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得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四)学习评价要正确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表扬为主,多给予学生鼓励。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赞赏的眼光都能让学生的心理产生认同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而且,教师的评价不仅能够激励学生,还能让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使得他们对合作学习更有信心,积极性也更高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进行

  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历史知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要求。因此,我们就要彻底抛弃以往那种枯燥、单调、乏味的历史教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学以学生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历史充分重视起来,喜欢历史,爱上历史。虽然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喜欢合作学习,但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却会遇到很多困难。有些小组成员交流、沟通的能力不佳,学生能力的差别也导致了参与程度的参差不齐。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遇到困难就退缩,拉低了整个小组的合作品质;有些学生性格孤僻,缺乏合作意识,小组成员就难以提高学习的效率。针对这些情况,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鼓励他们与他人合作,帮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合作品质,从而促进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合作学习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让学生逐渐消除顾虑,使他们既敢于在合作学习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大胆寻求帮助,也乐于把自己的发现或想法拿出来与别人一起分享,让合作变得更加坦诚、友善和真挚,从而把合作学习当成一种愉快的交际活动。合作学习一般都有明确的任务。明确的任务是合作学习的风向标。问题不明确,过于笼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就会无处下手,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或者对合作学习产生无所谓的态度。而问题如果过于简单,同样不会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热情。像在对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大力鼓舞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哪怕是一些偏激的观点,可以让小组内部、小组之间进行合作讨论,共同分析探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培养目标。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但是它要求教师在采用的时候要因具体情况而定,才能使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作学习论文14

  一、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将能力不同的学生划分在一个小组中,分配对应的学习任务,而后依据实际学生能力将任务分解为多个小部分,让每个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力,发挥各学生的优势特长,同时也是做好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甚至可以运用如同企业工作环境的团队环境与工作激励机制,调动团队合作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有别于传统教学,合作学习更加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识,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而是主动的思考与实际运用。合作学习中,教师更多的是辅助角色,而不是完全替代学生的思考能力。充分的展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更好的发挥各个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学习的问题更好的反馈出来,避免传统教学中学生问题容易隐藏的状况。因为学生都参与到任务完成中,会通过实际操作更清晰的.知晓实际运用中的自身难点与重点,更好的反馈问题,有助于问题更好的解决。解决问题最先要做的就是发现问题,合作学习就很好的发挥了这个功能。

  二、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方法

  (一)合理分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通过分组来实现,分组需要保持人员搭配的合理性。不可以过分的让某个小组能力过强,也不能过弱。要让每个小组中的成员势均力敌的匹配,让优秀者与普通者做搭配,让学习能力资源得到平均分配,让每个小组都可以发挥同一起跑线的竞争状态,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产生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则会导致学生之间竞争意识削弱,甚至部分学生会认为自己小组成员太弱,认为无法做出优秀的任务结果,自信心受到更大的打击。同时要保持小组合作的和谐氛围,甚至可以让学生自行组队,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强的团队能力。小组划分一般分为4-5人一小组,人数过多会导致成员中部分成员参与懈怠,人数过少又缺乏沟通交流的有力环境。

  (二)做好成员角色定位。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如果是针对性的教学任务,需要做好小组成员的角色定位。具体的角色定位可以通过小组成员自行商量决定,小组选举组长,由组长做具体的协调沟通。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体验不同工作的操作感受,让学生有综合能力的基础体验,同时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做优势互补,让每个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

  (三)设定分组学习引导。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向着学习目标发展推进。要对分组学习的目标、操纵方法、规则、任务完成时间等做有效的说明,让学生明白分组学习不是随意开展,而是有一定系统专业的操作来辅助其价值的发挥。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定的紧迫感与目标感,保证任务执行质量与效率。教师也并不是将任务发布下去就放任不管,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观察,要发现学生在分组学习中问题,适时地的提出引导提醒,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督促学生更好的按照要求执行学习任务。尤其是当下互联网技术发展,师生可以方便的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语音等方式交流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感受。通过这种反馈与互动指导,教师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同时让学生得到教师更针对性有效的指导。传统的教学无法达到有的放矢与分层处理,学生接受笼统一致的教学内容,学生无法解决自己想处理的问题,内容与形式都不能匹配各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通过分组学习,学生可以有效的讨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这种方式有效的依照发现的问题来解决对应处理。

  (四)做好监督评价。要对学生分组学习做监督评价,通过评价来提升学生对学习更清晰的认识,了解学习中的问题与重点。评价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有过高的要求,让学生有学习的自信心。避免对学生能力的过大打压,让学生对专业学习有一定积极性,相信自己通过专业的指导与训练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希望感。评价工作要多注重积极方面的鼓励,减少批评。尤其是中职学生自身在学习能力上有一种普遍的不自信,认为自己学习的前景不佳,无法与社会上高学历人员竞争,这种思想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劲头。

  三、结语

  中职学校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建立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之上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相对更具有互动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的了解该教学的方法与价值,合理充分的运用来激发其优势,让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要充分的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市场环境与学生实际能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军.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讨[J].学周刊,20xx,(4):41-42.

  [2]岳岠.论信息时代背景下中职化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J].职业,20xx,(26):70.

合作学习论文15

  很多学生对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式已经产生了厌倦心理,以前,学生学习语文都是要靠老师讲,很少主动去思考、探究,有了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一起探讨,让他们觉得语文的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单调和乏味,小组学习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乐趣,还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收获。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变得想要主动学习,想要自己去研究、去探索,这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那么,该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合作学习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什么

  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由以往的一个人学习、一个人思考问题一个人对课文进行理解,变成很多学生在一起交流自己的看法、共同商讨问题答案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全班划分成几个组,让每个小组成为一个整体,小组成员之间同呼吸、共命运。我看到很多班级都把学生划分成了一些小组,有的是按座位来划分的,有的是按成绩来划分的,也有的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我们班也被划分成了几个小组,小组的划分是依据学生的成绩,把全班学生的成绩划分成几个档次,每个档次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这样,每个小组的人员的学习能力都是差不多的,每个小组都有成绩好的学生、成绩一般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二、为什么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非常独立的,也是非常强势的,他们大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习惯了所有的事情都按自己的想法来,不习惯和别人商量,没有合作意识,也没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有的学生把小学语文学习的非常的好,但有些学生只是一般。还有些学生是比较不适应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学习的效率比较低,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也找不到人可以交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间的成员可以互帮互助,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随时向小组的其他成员询问,遇到一些难题,所有的成员还可以在一起讨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集众人的智慧,想要解决难题,也是很容易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让他们以后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集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拥有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的成长。很多班级在推进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之后,班上的学习氛围都有所改变,学生由以前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无论是自己在做课外的习题,还是在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拿不定的题目,都会拿出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每天班上的气氛都是比较活跃的,有时候还可以听到学生激烈的争吵声。班上同学的语文学习成绩也都有所提高,特别是一些中下等成绩的同学,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向别的同学请教和学习的机会,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

  三、小组合作的方式是怎样的

  1.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最主要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每个学生掌握的知识、想出来的解题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让每个学生都了解其他同学对问题的看法,可以扩宽他们的知识面。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让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互帮互助的'关系,让学生好的同学可以帮助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也能给他们解决一些疑问,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和成绩。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可以在小组内部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互相启发,从而完善自己的观点,产生一些新的思路,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小组成员之间还可以互相背书、报听写等。

  2.小组间的评比

  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挣个输赢,老师要多组织一些小组间的活动,让小组间进行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对小组进行评比,这会激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会让每个学生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让自己的小组可以获胜。老师可以让小组间进行知识竞答或者是朗诵比赛,点燃他们的热情,在评比中成功的小组,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更加的努力,想要继续收获成功的果实,失败的小组也不气馁,总结经验和教训,争取下次成功。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有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小组之间的评比。

【合作学习论文】相关文章:

合作学习论文06-27

合作学习论文(精品)06-28

合作学习论文(精)06-28

合作学习论文(集锦15篇)06-28

合作学习论文(集合15篇)06-28

合作议论文20篇01-03

学习习惯论文11-25

学习议论文09-02

学习感悟议论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