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合作学习论文

时间:2024-06-28 14:21:22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合作学习论文(集合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作学习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合作学习论文(集合15篇)

合作学习论文1

  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单向灌输,这就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也就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不仅扭转了传统教学模式,同时该符合新课程标准需要。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给物理教学注入了新鲜元素,在合作学习影响下,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还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讨论中。可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着力把握好对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

  1.注重合作时的师生互动

  为了确保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性,不仅抓住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仅有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是不够的,同时也需要物理教师的指导,以便实现小组讨论的规范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是实现合作学习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内容时,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但在实验操作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方法,并指出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对天平的灵活运用,物理教师可以演示错误的操作行为,这在无形中可以减少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错误。

  2.注重合作时的组内异质

  合作学习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出现,因此为了保证合作小组间的互补性,应注重合作时的组内异质。物理教师在分组时,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性别差异、能力水平等方面内容,以便确保各组间能力的平衡性。

  由于不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不同,所以不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见,组内异质不仅是实现学生间取长补短的需要,同时还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在学习“声现象”内容时,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声音是什么”以及“声音特征”,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所以小组间讨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并且不同学生的讨论结果会在无形中给其他学生带来一些启发。

  3.注重合作时的评价方式

  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的应用中,不仅要注重学生间合作的内容,同时还要关注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由于合作学习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存在,所以,每个学生不仅是小组中的个体,同时个人的努力也关系着整体的荣誉。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必要注重合作学习时的科学评价。为了实现评价方式的'有效性,应适时扭转传统评价方法,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将自评与他评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学生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电路连接的实验”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积极性,物理教师应采取多样性的评价方式,让小组在相互评价的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

  4.注重合作时的职责落实

  在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小组间的责任不明确是制约合作学习的关键。因此,为了确保合作学习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应注重合作时的职责落实,让学生明确自身所要承担的任务。物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站在全体学生的高度上,注重问题设计的多样性。同时,在小组评价方法中,应将小组每个成员的分数作为最后的得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透镜及其应用”的内容时,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对透镜的探究,并且教师要明确不同学生的具体职责,让每个学生都切实参加到小组的讨论中。

合作学习论文2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合作学习方式也在课堂教学中推广实施了。教师和学生必将经历一个对于合作学习方式从隋生到熟悉,从模仿其形式到掌握其要领的过程本丈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分析了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提出了街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物理 合作学习

  1、新课程理念与合作学习

  1.1新课程理念

  新中学物理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所谓的“学生发展”就是指“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发展。”高中物理教学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习的内容应体现时代的特征,井尽量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自己周围的物理现象,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使不同的学生能够有选择地学习物理,体现了高巾物理尊重学生的个性,适应学生不同发展方向的需要;改变过于注重接受学习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构建全新的训练体系,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途径。

  1.2新课程理念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方式为新课程理念的实现搭建台。新课程理念提倡“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推行的学习方式之一,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参与实践,体验感悟,创新发展的平台。(2)合作学习能够比较全面地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方法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比的确能够更加有效地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学生正确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观念,发展批判性思维,形成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态度,学会自尊自爱,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等。(3)新课程的高中物理教材安排适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高中更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互为资源,补充自己的不足,更容易达到学习的目标。而且,高中物理教材的呈现方式也非常适合组织合作学习。

  2、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新课改中,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巾,不仅仅是因为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与人共事的能力,我们更为看重的是合作学习能够提高与改善每一个学生的认知。要达到这个目的,高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活动必须具备如下只个要素。

  2.1参与、思考

  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能够使小组中的所有成员参与进来,针对研究的问题做出积极的思考。因为学生只有真正投人了时间和精力,才能够从创设的情景中得到体验丰富经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想方设法去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即使一时想不出解决的方法,也产生了认知失调,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2.2协作、交流

  教师在提炼出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问题时,一定要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生成过程做出预设。学生易混易错的难点、重点值得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去突破,也会有激烈的思想交锋。在合作学习中,协作、交流的过程提供了生生之间思维互补、思维碰撞的一个平台。或者原本由于存在思维育点,一个学生独自不能完成的任务,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得以弥补,在合作学习活动中与同伴共同完成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头脑中原有的错误想法,在与同学的争论中得以纠正,也使当前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不管是思维互补还是思维碰撞,都改善了学生的认知活动的质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3反思、建构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后,应该通过成果展示、全班交流等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方法策略、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是使新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进行有意义的建构的有效方法,这样做不但可以促进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内化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另外,通过反思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学生会思考在今后遇到类似的学习情境时,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调整,从而使认知监控更为有效。

  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3.1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

  在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信任的关系,营造一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宽松的环境,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参与探索和创新,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具有高度的容忍。

  3.2在情景中思疑、质疑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使用合作学习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思维特点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索。创设的物理情景应该是学生当前己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解决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反的,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着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3.3在思索中明晰思维路线的教学策略

  在独立思考,梳理脉络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明确自己在解决问题时遇到的障碍,并且自主尝试解决。因为合作学习的出发点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他人的长处,借鉴他人的宝贵经验以及好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如果没有经过思考就参与交流会非常被动,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考中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独立地寻找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这个阶段一定要舍得功夫,只有这个阶段里工作做得到位的同学,才能在后面的合作学习中,通过与同伴的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

  3.4在协作中激活探究灵感的教学策略

  在合作学习中,当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可借助与学习伙伴或老师的交流,在共享集体智慧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碰撞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进而逐步析疑、并由表及里地去探寻事物的本质,达到对所遇到的疑难间题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实施协作、指导、交流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即要重视“个别化”,又要倡导“群体性”的教与学的策略。

  所谓“个别化”主要是指,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应进行适时的监测,使之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问题能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以使基于合作学习的个性化教学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所谓“群体性”主要是指,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问题需要帮助时,不仅可以得到来自教师对学习者的“指导帮助”,同样也可以得到来自学习伙伴的“指导帮助”。

合作学习论文3

  论文摘要:在高职数学课堂合作性学习中,教学内容上不适宜于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仍然套用合作学习方法,或者合作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的条件尚不具备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受到阻碍,或者是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交流留于形式、课堂合作性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突出和肯定性评价不到位的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为合作性学习创造条件,有意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为高职学生自主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对策

  0引言

  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即是探索和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的过程。传统的学习方式由于教师过于强调学生客体性的一面,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而将其置于客体的位置看待,学生成了接收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只能采用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去死记硬背和机械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合作学习方式要求把学生置于数学课堂主体的位置,应具有主动性、独特性、探究性、合作性等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品质,去适应新的合作学习方式。但是,从高职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中,课堂合作学习中诸多问题显现出来,因此有必要对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些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尝试对策。

  1高职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上不适宜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

  为了追求合作方式而采用合作学习,在高职数学教学内容上不适宜于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仍然机械地套用合作方法。譬如在学生自主性学习某些数学的内容时,由于某些数学内容抽象,学生根本看不懂这些知识,即便教师为学生精心准备一些知识上的铺垫,但只有少数学习能力强或学习自觉性高的学生能够勉强完成自学任务,学生自主性学习自然就难以推进。有时自主学习的内容需要学生事先进行实际操作实验,条件不许可的情形下学生就无法完成自主进行实验的任务,即便学生有实验设施完成自主实验的任务,但由于有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好,学习自觉性较差,在“自主性学习”这一环节上敷衍了事,造成自主学习效率大打折扣,给后续的合作学习埋下了“定时炸弹”。再如要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或培养学生运算等能力的,采用合作性学习方式的效果就不明显了。

  1.2数学课堂合作性学习的部分环节受阻不能正常进行学习交流的

  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达到一定的“火候”时进行的,按照好、中、差搭配将全班所有学生编排进入合作学习组。这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有没有达到一定的“火候”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能否成功地开展。在高职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教师虽然能够认真地进行分组,但是由于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特别地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的并不多,往往在小组合作中,新的“一言堂”现象“应运而生”,成绩优秀者的意见成了小组成员意见的主流,使得少数个别学生成了每一个小组中每次合作讨论的主角,这样的学生从中确实得到了实惠,小组中的其他成员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或几乎没有,参与失去平衡,使得数学课堂教育成了“精英教育”,所有学生全员参与流于形式,与职业学校数学培养目标“通过合作学习使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都有最大限度的提高”大相径庭。

  1.3数学课堂管理和组织教学欠合理导致合作性学习流于形式的

  数学课堂合作性学习要求所有学生全员参与,通过小组活动和交流,能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唤起参与的欲望,提供民主、平等的参与情境[1],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得到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尤其是在师生面前,大胆地发言,让每一个参与者以恰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交流的情感,学生在与他人思维的比较中得到补充和完善。但由于教师的疏忽大意,有时小组划分随意或小组成员一成不变而没有适时调整,致使小组成员中好、中、差的.搭配不当,有的合作小组发言热烈、讨论有声有色,但有的合作小组则显得冷冷清清、无人问津。有的教师数学课堂组织散乱,加上数学问题设置不合理,缺乏探索价值,各个合作小组名不副实,不是互相合作,而是互相拆台,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一堂课下来,学生什么知识也没有学到,能力提高成了泡影。有的数学课堂合作性学习中,小组活动次数频繁、主题不突出、时间失控等,导致小组成员无所适从,一个问题还没有讨论结束,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这样的合作,纯粹是为了“合作性学习”的形式而进行的“合作”,其效率低下,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1.4数学课堂合作性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突出和肯定性评价不到位的

  影响和阻碍学生“合作学习、合作精神”能力培养的因素很多,如果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和认识不足,认为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教师可以轻松些了,因而放松了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指导,那课堂教学很可能成为“放鸭子”,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和结束后,教师的肯定性评价如果不恰当,或者评价不到位,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会直接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减弱。

  2高职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合作性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的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性学习是建立在自主性学习的基础上的。自主性学习就是采取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方式。数学教学中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生命尊严和生存价值,要为学生自主、自由、自在学习,创造民主、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作业练习、评价方式,力求做到数学问题让学生自我去发现,过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答案让学生独立去寻求,力求实现把教学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的本真回归[2]。这就要求数学老师根据高职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和数学内容精心筛选,譬如精选一些高职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所喜欢的数学内容或与学生生活经历和经验有关的知识,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将某些易懂易学的科技新成果等现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就能更大程度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做新课学习前的各项知识上的准备工作。只有学生自己对数学内容有了独特的理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别人是不能代替的。如果不让学生仔细地自主学习就匆忙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也无法顺利展开[3]。

  2.2精心准备为学生都能参与小组讨论并有最大限度的收益提供保障

  随着高中阶段普及程度的提高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差异性相对较大,大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少部分学生的人生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细心观察分析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性格特征,做有心人,通过适当方式让每一名学生明确每一堂合作学习课的学习目标,围绕数学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应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方法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有效地把学生引导进去,引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积极地去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是发挥合作伙伴的集体智慧,是通过不同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在民主平等和谐氛围中,培养学生相互协作能力,解决复杂程度较高、难度较大的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这个环节也是最难以把握的一项内容,也是合作学习是否富有成效的重要一环。小组讨论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以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求。教师精心准备,不仅要准备上课的教案,还要准备学生的学案;不仅要准备各小组学生的组合,还要准备组合后的小组讨论;不仅要准备合作学习的各种设施设备教具学具,而且还要灵活机动处理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合作小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要随时把握学生小组讨论的新动向,适时调整合作小组的成员,尽可能使小组成员做到动静结合,内向和外向结合,能说会道的和不善言语的结合,成绩优秀者和成绩一般、成绩较差者搭配,各小组中男生和女生比例均衡,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为全体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扫除知识和能力上的障碍,放开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包袱,轻装上阵,力争使小组中各成员都有最大限度的收益,小组合作马到成功。

  2.3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性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和鼓励作用

  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了解高职学生的专业课程及其特点,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合作学习课。小组合作学习应以解决开放的、有价值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问题为中心。在一节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运用,而是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使数学课堂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使教与学都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在中学阶段,大部分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他们在课堂上长期得不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在高职数学课堂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肯定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学生及其行为的认知,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客观的激励评价,那么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他们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和成功喜悦,随之而来的是学习干劲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4]。

  3结束语

  教师在应用合作性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责任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要依据认知理论,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确定学习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应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要,要尊重学生的意愿,积极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使学生用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课堂合作交流、学习中去,以最大化的参与率追求数学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为学生的自主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拥虹.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历史教学研究,20xx,(4)

  2 郭姿英,文凤丽.论新课程下学习方式的转变[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xx,(4)

  3 毛瑞芬.浅谈合作学习的特点及方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4)

  4 贝献臣.数学教学激励评价的若干做法[J],黑龙江教育,20xx(6)

合作学习论文4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大学课堂教学亟需引进的方式之一。这一方式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构建高效的大学课堂。本文以“就业导向”为引子,探索如何科学的进行分组以及组员角色的定位与转换,在此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升合作创新的能力。

  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的教学普遍采取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容易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能力降低。在《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期望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主动参与到师生共同构建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宏观经济学》课程一般采用大班制授课,教师采用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已经很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处在一个比课堂更小的集体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关注度。

  2.符合经济类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目前的大学生大多属于95后,他们主体意识强,思维活跃且参与意识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主体,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增加了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需要学会交流、协作,和睦相处地开展研究学习,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特别是在目前大班授课、客观经济状况更新快,极大地丰富经济理论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将课堂内外教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宏观经济学》中的教学环节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考评,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1.科学的划分学习小组。通过研究我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编排原则。在小组编排上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合理划分小组,然后根据未来职业方向进行角色定位。目前《宏观经济学》课程除了个别课堂由1个自然班,五六十人组成外,一般由两个自然班组成,大多为八十人左右的大课堂,在划分小组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以自然班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每组7-9人。一方面方便教师对小组活动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避免有些学生的“搭便车”行为。另外小组成员的男女性别比例大致相等。一般情况下,尽可能地使不同小组之间男女生人数相等或相近。

  第二,就业为导向,对小组成员的角色进行定位,明确组员责任和分工。如“总经理”负责掌握小组活动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进程,掌握合作学习的时间;“监管员”负责监督组内每个组员合作学习的结果;“记录员”认真及时记录每个组员发表的意见和内容及讨论结果;“策略员”能够激发其他组员讨论的积极性,鼓励不爱发言的组员说出他们的想法等等。

  2.确定小组学习内容的。 确定小组学习的内容,首先,要重构教学内容。为了使小组学习行之有效,需要明确哪些内容是需要教师直接在课内精讲的,哪些内容是可以交给学习小组独立完成的。其次,结合客观经济状况。要搞好课堂教学,需要明白学生关注的问题,或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热点,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每堂课的教学引导计划。

  3.小组合作学习的考评。考评方式与考评要求对学生学习来说,是一根重要的指挥棒。考评过程中在关注学生团队展示效果的同时,兼顾每个学生在团队中的奉献精神与工作强度,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采用小组自评和组间互评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评价的准确度。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分析

  每学期开学三周内,完成学习小组的划分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便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20xx-2015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班级有国贸1301、1302、1303和1304班。根据实验要求,将国贸1301和1302班设定为实验组,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国贸1303和1304班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选择将“利率的决定”“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章节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各组制作出PPT,自第6周开始,每双周课程安排2个小组讲解,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讲授进行有机结合,避免了课堂的单调性。在讲解阶段,其他小组成员作为评委,对讲解组的讲解情况进行打分;各组满分为10分,计入小组平时成绩。学期结束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1.一份试卷理想的难度系数是0.2左右。其计算公式为:L=1-X/W其中:L为难度系数,X为分析组平均得分,W为试卷总分(一般为100分)。计算可得实验组的难度系数是0.23,对照组的难度系数是0.26,两者相差并不大,均处于理想的难度系数区域。

  2.区分度是区分应试者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标。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其基本计算公式:D=2(XH—XL)/W,其中:D为区分度,XH为前27%的高分学生的组平均分,XL为后27%的低分学生的组平均分,W为试卷总分(一般为100分)。计算可得实验组的难度系数是0.5,对照组的难度系数是0.46,两者相差不大,均达到理想的区分度。

  3.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标准差系数低于对照组,因此实验组平均分的代表性更好。

  4.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优秀率在呈上升趋势,实验组中优秀的学生比重为9.86%远远大于对照组的 1.45%;60分以下的同学所占的比重8.45%远远小于对照组中的14.49%,二者在其他区域的比重相差不大。究其原因是就业导向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从而真正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内外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有其必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合作学习论文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可开展积极配合与支持,尤其是促进性互动,承担共同任务的个体任务,促使所有学生有效沟通,小组各成员相互信任,化解组内矛盾,使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学习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教育十分受关注的学习方式。在当今社会中,无论哪一领域、阶层,合作需求比重逐渐提高,合作意识、能力、策略也是社会重点考虑因素,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处于该种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十分重要。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主要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学习过程中,合作性作为研究性学习重要特征,小组合作作为学习、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一种创意性策略体系、教学理论。现阶段,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中广泛运用,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教学互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社会性、个性能够协作发展,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沟通的能力,促使学生社会技能、心理品质的有效提升。然而,因大多数小学生年龄较小,绝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合作技能、竞争意识不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部分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只是一种教学方式,使得小组合作形式化。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参与率不高,市场出现好学生一言堂和各唱各调情况。通过合作学习代练和代讲,在教学评价时,不注重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道姓,不重视集体评价。因上述现象,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和学生个性教育相违背。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前言明确提出,开展有效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记忆、模仿,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关键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合作学习机制,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教学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向未来社会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过程,就是善于交流和加强合作的过程,是一种充分展示学生错误、正确的思维的过冲,在和他人合作过程中,体验如何解决问题。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自身要学会合作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交流技巧、合作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学习方式不断变化,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注意时刻变化身份,有时是促进者、有时是合作者、激励着、帮助者。针对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教师角色是合作者、促进者。按照学习任务难度、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充当指导者。在指导学生新知识提炼和运用时,教师是一种引导者,认真倾听学生汇报,主动回到学生所提问题,概括学生结论,提高学生新知识运用能力,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意见。尤其是不同学生分工问题,教师应及时综合各种观点,与学生正确交流、合作,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秧田式作为排列,选择分层异步方式,一般为四至六人一组。按照班内实际情况,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集中在一个小组,在学生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通过组间竞争方式,使每位学生能够自我展示,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逐渐提升。同时,在合作中,应明确分工,让每一位学生担任特定角色,各角色也应相互轮换,提高学习互动性。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合理设计教学情境,在学生在具体、生动情境中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例如刘先生有90元,买了25本册子,一本3元,还剩多少钱?如果这样问学生,学生自然会枯燥无味,如果这样问:刘先生有90元钱,准备去文具店买儿童节礼品,打算买3元一本的`册子给她女儿,大家说他带的钱购买吗?通过这种形式的提问,让数学问题更具显示意义,又无需套用解题规律,让学生学起来更加乐趣,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整合学科,积极营造和谐、温馨课堂环境。针对小学教师而言,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重视的凸显问题,教师与教师间应积极讨论学生问题,共同分析原因,强化方法指导,避免出现形式化合作学习。同时,应加强学科整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加入音乐或语文等相关内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团队协作意识,合作学习是一个众学生之精华的过程,实现完美学习和教学的目的,通过分析和总结,积极营造一个合作学习和主动合作的数学课堂十分重要。因小学生思维能力不高,短时间无法明白课堂合作,必须慢慢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要想提升学生合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逐步、分措施培养学生意识,使学生在合作、交往过程中,感受合作意识和合作的成功喜悦,树立合作意识。因此,在整合学科基础上,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环境,对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小组合作形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避免小组合作形式化,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合作能力、合作精神,学会自主探索,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

合作学习论文6

  摘要: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中职;护理学基础

  1合作学习法的来源及内涵

  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于其在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效果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1]。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小组合作学习,并由此引发了对合作学习的探讨。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2]。

  2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技能并重的课程,其内容涉及患者清洁、用药、饮食、排泄等日常生活护理的各个方面,是护理人员必备的基本专业知识。然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护理学基础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学状况不容乐观。

  2.1学生基础薄弱

  虽然护理学基础课程内容大部分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如患者的清洁护理包括我们日常的口腔、头发等护理知识。但由于中职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难重重。究其原因,大部分中职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动手能力较差,学习方法、态度不正确,积极性不高。

  2.2护理教学中人文教育不足

  护理本意就有照顾、看护的意思,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学生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和服务意识。中职生生理、心理年龄相对较小,不少学生为独生子女,从小在溺爱中成长,服务意识、交际能力薄弱,加之护理教学重专业知识轻人文教育,使得学生在临床上面对真实护理对象和护理冲突时往往不知所措。

  2.3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陈旧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各层次医学院校不断尝试和探究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法仍较普遍。由于对教学方法把握不当,表面上教师对原来的教学方法做了更改,但实质上学生依旧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动力不足,只是机械记忆,缺乏主动思考。

  3合作学习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以“临床常见各种卧位”为例

  3.1学生分组

  首先教师根据班级具体情况,按照异质分组原则协助学生分组,所谓“异质分组”即各组组员学习能力必须兼有优、良、中、差,不能全是学习能力强或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层次的组队方式更有利于组员间的互助学习。每组可4~6人,也可6~8人,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以利于有效管理和分工合作为宜。每组还应挑选一名管理和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推进及与教师的联系。笔者授课班级为56人,因此将学生8人一组,分为7个小组,并任命了小组长。

  3.2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是否能有效进行合作。因此,初次尝试合作学习法的教师除了根据教学目标、知识点难易程度设定任务外,还应协助各组长根据组员学习能力分配任务。学习任务的分配应体现组员间的相互依赖性,并落实个体责任及任务要求,最好于授课前一周做好安排,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临床常见各种卧位包括卧位的概念及9种不同卧位的适用范围和安置方法。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笔者将总任务安排如下:(1)掌握卧位的概念和要求:能说出卧位的定义,能区分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并举例说明。(2)掌握卧位的种类要求:能正确说出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并举例说明,能正确展示各种卧位的安置方法。(3)思考讨论:为患者安置卧位时有哪些方法可增进患者的舒适度?要求:集思广益总结出增进患者舒适度的方法,并在实操演示时体现出来;协助组长安排如下专业任务:每组8人,将能力强和能力较弱的组员两两搭配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卧位概念及两种卧位的学习,小组长所在的组负责3种卧位的学习。要求:组员两两合作,每个组员能掌握卧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每个组员能正确解说一种卧位的适用范围及安置方法(小组长负责两种),并能和另一组员配合示范卧位的正确安置方法,在进行卧位安置演示时能举例说明增进患者舒适度的方法。

  3.3课堂授课

  (1)教师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提问卧位的概念和性质,鼓励各小组抢答,教师总结并给抢答成功的学生计分。(2)学生组内讨论:小组长组织学生进行临床各种卧位的组内讨论汇总,检查组员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巡查,把握各组合作学习情况并给予适时的引导。(3)教师引导学生上台进行各种卧位的展示和讲解,台下学生对上台者的表现打分,学生每讲完一种卧位,教师就给予相应的`点拨指正,并给上台演示的学生打分。(4)播放临床各种卧位教学视频,通过直观对比,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重申本次课重、难点,点评各组学生表现,给予学生相应肯定,指出不足并督促改正。

  4效果评价

  4.1问卷调查结果

  笔者从20xx年开始尝试合作学习法,20xx—20xx年对所授课同年级两个班(每个班60人,共360人)分别开展合作学习法(实验组)和传统教学法(对照组),于学期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60份,回收率100.00%,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合作学习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特别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

  4.2理论考核结果(见表2)

  表2是笔者在20xx—20xx年3年间所授课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统计,不难看出,实验组学生成绩优秀率和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显著。

  5问题及建议

  5.1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有别于传统教学,合作学习法中教师更多扮演的是引导者、监控者和指导者角色,学生不再是坐等接收知识,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变被动为主动,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因此,在合作学习初始,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合作学习情况,通过观察了解各组学生具体学习情况,把握学习动态;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适时引导和建议,以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5.2任务设计精细化

  合理设计任务是合作学习成功开展的前提,教师设计任务时,除考虑让学生明白“干什么”,还应让学生明白“怎么干”。每项任务之后列出相应的要求和成功标准,细化和精确每项任务,让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学习。设定的标准应是学生能通过努力达到的,使整个学习过程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在激发学生探索欲的同时又不至于打击学生积极性。

  5.3多样化测评手段的应用

  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质量、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立足于小组成员整体知识、技能、情感的培养,且组内成员层次水平各不相同,因此传统的单一评价方法不能真实反映每名学生的学习状况,且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测评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分别从整体和个体、组内和组间给予学生评价。例如,可将试卷测验、小组成员任务完成情况、小组成员课堂发言表现等作为个体成员的评价内容,组员之间的配合互助、小组总任务完成情况、组内测试等作为小组整体的评价内容。组长对组员的评价、组员对组长的评价等多方面评价相结合方式,不仅可增强组间竞争意识,还可加强小组成员团队意识,使小组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

  5.4注重后期小组学习状况的总结讨论

  不管时间多么紧张,教师都应和学生一起讨论总结每次小组学习情况,给学生时间梳理每次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反思哪些地方应继续保持,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同时鼓励学生思考、表达,互相学习,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使合作学习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J].普教研究,1994(1):63.

合作学习论文7

  摘 要:【内容摘要】 在儿科学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和同学一起探究问题,利用集体的力量来解决一些问题,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儿科

  关键词:科学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在儿科学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和同学一起探究问题,利用集体的力量来解决一些问题,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儿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作学习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以此来改进儿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儿科学;合作学习法;教学改革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儿科学教学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儿科学教学也是一个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可以通过和同学一起合作探究来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在儿科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的必要性

  (一)落实了学生的主体的地位。在儿科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可以有效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些儿科学方面的问题,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儿科学教学中的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就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知识。(二)创造了竞争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合作学习法的策略可以使学习氛围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学生在这种具有竞争性的学习氛围之中,可以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学习中有一种压力感。这种压力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儿科学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以最高的效率解决儿科学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也会感受到儿科学并不是那么的枯燥无味,而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他们对儿科学产生的这种兴趣,也能促进对儿科学的一个学习,也很容易让学生培养一种科学思维,提高创新意识。竞争的学习氛围,无论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来说,还是对于课堂的学习效率来说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儿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应用策略

  (一)有效小组分工,实现高效合作。教师在开课之前应该先对班级学生的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性别、成绩、认知能力等把学生分为6人异质小组。教师应该给学生设立一个自由的组合氛围,让学生寻找自己亲近和兴趣相投的伙伴,这对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儿科学和其它学科是不同的,除了理论学习就是实践操作,因为本身是缺乏趣味性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一种趣味性的学习模式的。教师可以使用合作学习法来增强儿科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在实施时应该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师也要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把握,进行合作探究等。教师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也应该深入其中,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和组长一起细化分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任务。在小组探究中,只有具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学生才能够更好地针对目标来开展合作,才能以目标为基础,对问题进行一个全面的探究,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小儿一些常见的疾病自学三十分钟,然后给学生一些病例,让学生之间提出自己的诊断方案,然后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发言,各组之间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探索就能对方案不断完善,从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二)临床见习。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去医院和患儿以及家长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在课后,每个小组完成一份临床病例,在教师的指导之后改正一些错误。学生通过这种亲自实践可以真正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一些问题有深入、直观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三)模拟演示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新生儿护理的录像,然后让小组模拟演示护理的过程,对一些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有全面了解,最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分工,一起完成学习的目标。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就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操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然后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教师在给学生播放录像的教学方式也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的问题,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让学生能够在直观的`录像之中,对操作过程有全面客观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四)操作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是一项基本的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学生只有具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才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演示一下儿科常用的操作技术,比如保密箱的使用,蓝光疗法,头皮静脉输液法等。教师在给学生演示完之后,要求小组课后操作,然后再对小组进行考核。教师通过这种操作的演练,可以让学生在观看演练中,对具体操作的一些步骤有全面了解,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考核中也能够使自己有一定的学习压力,以此促进学习。(五)分小组讨论及评价。小组讨论方式对教学很有帮助,比如关于小儿疾病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自学半个小时之后,教师提出相应的病例,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各小组选定治疗的方案,派一名代表发言,在各小组间探讨交流,各自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最后教师对各小组最终方案进行总结。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中,活动效果评价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在课后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表,了解学生是否适应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分析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还要参考学生们的期末考试成绩,联合起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对于评价结果可以采取百分比的模式,其中65%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25%为学生只需熟悉的内容,而只需了解的内容只占到10%。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一开始就要将合作学习的目标确立下来,接着根据目标再来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包括技能、知识、态度等)。活动结束后对比标准来打分,将教师评议、自评和小组间互评结合起来。(六)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在活动开始前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才可能会有一个好的效果。当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老师可以参与进来,适当给与一些指导,比如修改病历、辅导操作、听试讲等。再依据学生的性格和能力合理地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监控整个活动过程。教师要很清楚小组的活动进度,随时进行调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儿科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法将会实现儿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教师应该好好利用合作学习法改变当前儿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动手能力强,护理水平高的学生的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的交流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具备良好的实践应用能力,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医学卫生方面的人才。

合作学习论文8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工作新的内涵,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地走进课堂,师生互动、互补,使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使学生的观察、实验、交流有足够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一、支点——合作、探究的关键

  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文章的支点,即学生学习文章的切入点、突破口。教材中的支点往往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事物……有时是明确的,有时是虚拟的,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精彩”和“糟糕”、《童年的发现》中的“发现”、《鸟的天堂》中的“天堂”等等。教师可先帮助学生找准支点,走入教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抓住文章重点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动机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力。

  例如:在教学《林海》一文时,先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支点——“亲切与舒服”,接着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组学习。文中出现过几次“亲切与舒服”的句子?作者每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再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三次亲切与舒服之感联系起来的,从而认识到:这三次感受虽然都是亲切与舒服,但是一次比一次强烈。我觉得教学时师生共同抓住学生讨论的热点,抓住关键——文章的支点,引导学生学习,坚持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把握了文章的关键因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样,使语文学习真正达成了认知和情感体验的统一,使学生的学习处在连续不断的探究之中。

  二、旋转——合作、探究的途径

  文章的内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我们把教材看成一个球体的话,文章的支点便是球心。让学生沿着球心——文章的支点,走入教材,围绕球心转动这个球体,那么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就能顺利地进行。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课堂教学亦然。动,才有生机;动,才有活力。如何使球体定位旋转,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在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知识的创新过程,注意探究活动的规律和技巧。

  例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时,我紧紧围绕“野”这一支点展开教学,接着引导学生分组学习:

  ①导游组:假如你是一名出色的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迷人的索溪峪,并将索溪峪迷人的风景介绍得令游客心向神往?(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②游客组:喜欢做游客的同学结伴而行。请你们做好旅游的准备,带上相机,去游览风光秀丽的索溪峪。当你陶醉于大自然美景中时,你一定会按动相机,留下你的身影。把你拍摄到的照片取上名字,配上恰当的文字说明,送给你的好朋友(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学文后组织全班交流,谈谈自己做导游或做游客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索溪峪的山和水,在你的眼里还仅仅是山和水吗?它们是一个充满了灵气的孩子、充满了朝气的青年,率真而不加修饰、不饰雕琢,用自己的纯真荡涤着游客的胸怀。人们来到索溪峪就会把感情赋予这美丽的山川,自己仿佛成为大自然的宠儿……我认为就此利用合理的方法定位旋转球体——文章,使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得到有效的落实,使教学的旨趣更多地体现在“过程、思维、方法”等方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而教师则是穿针引线的“向导”、平等对话中的朋友,从而构建起轻舞飞扬的课堂氛围。

  三、向心——合作、探究的目标

  在师生共同转动球体——探究教材的同时,重在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中心,突现球体的.心轴,形成向心,让阅读教学与学生现有的能力倾向相吻合,注重教材的适切性——重点的适切性、情感的适切性,以达到合作、探究的最终目标。

  由于合作学习解放了学生的嘴,人人参与,所以课堂氛围融洽而热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了生愉悦,师生由互动、互补,达到了共享、共进。

  例如:教学《争画》一文时,可针对学生讨论的热点:怎样的画?为什么争画?争画的理由?争画结果如何?体现三位名人的哪些品质?引导学生讨论,说说根据,让学生从互补性的交流中明白了三位名人互敬互重、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对艺术的追求、深厚的文化底蕴等共性。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把握中心,切准要点,突现心轴,形成向心,达成了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总之,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是学习方式的三个维度,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享受语文,并做到师生心意相通,课堂教学才有生命力。这正如叶圣陶先生对教育本质的论述:“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是对于做人真有用处。”我觉得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体验的构建,才能使学生在和谐诚恳的交流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合作学习论文9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由于在实践中极富创意和实效,故而在课堂教学中被许多语文教师视为最普遍使用的学习方式之一。然而,在有些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却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等不良倾向。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正确运用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就相应的策略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与探讨。

  论文关键词:反思,语文教学,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式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个体学习”而言,“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正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大“亮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降低学习者的心理压力;增加学生间的交流机会,增强合作成员间的互助意识;保护学业不良者的自尊,支持合作学习单位的整体发展;培养交际能力和合作技巧,改善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由此可见,加强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现代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

  一、建立基本的合作规则和合理的组内分工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我国学者王坦在以生生互动为主要取向的合作学习中明确提出了“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学习,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策略体系。”因而,合作学习不能是随意的同桌之间讨论、前后两桌间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而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异质”分组,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既要相对固定,一段时间以后,也要相对调整。需要相对固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临时组合”可能带来的责任感不强的毛病,适当调整可以增加学生间交流的机会,刺激他们产生进一步表达的欲望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不长期囿于一个狭小的圈子。

  异质分组所构建的学习合作共同体,它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把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因而,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当首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并进行合理的分工,并在实践中科学的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正确处理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崔峦同志曾指出:“要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因为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不然,势必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又怎能进行有目的的讨论与交流呢?也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但笔者在听课发现,常常刚提出问题就马上让学生讨论,根本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从而导致有的对问题理解不深,浮于表面;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法,沉默不语,只好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维的跑马场;有的脱离主要内容探讨,天马行空,等等。因而,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独立学习、质疑释疑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在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来,与同组成员探究、交流,以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合作学习时“浮”、“泛”等现象。

  三、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更坚信“结果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理念。因为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品质、交际能力、审美能力、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形成的重要阶段,否则就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一个麻木的“看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关键的两个环节就是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这两个环节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效,否则课堂就会成为“表演场”,合作学习活动就会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之外,背离合作学习的根本目标,使语文课堂陷入新型的“少、慢、差、费”的境地和“虚假合作”的误区。

  小组讨论常言道:苹果的交换还是原来的苹果,思想观点的交流则会产生更多、更新、更完善的第三种思想观点。小组讨论作为合作学习的核心环节,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管理者,应根据讨论内容的不同,采取诸如辩论式、诊断式、互补式等方法,让学生乐学,从内心获得学习的动力,并不断感到成功、进步和自我实现。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关于该文主题的探讨,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同一个小组就出现了四种观点:一是金钱至上说,二是虚荣势利说,三是小人物无奈说,四是世态炎凉说。在老师的指点下,经过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可以综合并存。

  组际交流课堂上,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之后,教师或科代表应让各小组汇报或展示小组讨论成果,或解答别组质疑,或提出疑难问题交全班讨论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涌动着生命灵性的个体。他们尽管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研读文本,但是由于有前期的预习作基础,以及合作学习前的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自主参与,因而对其它小组的学习内容并非一无所知,反之,还会有新问题产生,随着新问题的产生,学习又向纵深迈进一大步,新的智慧便由此生成,课堂也就焕发出特别闪亮的色彩。同时,由于此活动均基于小组内合作,代表们既会有小集体的荣誉感,又能集思广益,开拓全班思路,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思想。

  四、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控是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手段

  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充当着“管理者、咨询者、参与者”等多重合作角色,指导和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

  教师指导主要包括合作技巧的指导和学习困难的指导。在合作学习中,要每一个成员都要学会表达和倾听,在互动中取长补短,形成一致性意见。在表述自己的意见时,使用“我是这样想的”、“我是这样理解的”这样的语言;表述小组意见时,使用“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这样的”这样的语言。合作学习不同于独立学习的地方就在于互助与支持,教师不要只局限于作讨论的组织者,应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学生一起讨论学习。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以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如何发言,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

  教师有效的监控应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纠正偏离主题的讨论、避免合作交流出现冷场、防止有的学生坐享其成、过度依赖同伴的思想出现,从而促进学生高效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五、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合作学习是否有序、高效乃致可持续发展,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正确公正的评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的表现作深入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积极参与的成员都要及时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可以根据小组的表现评出“集体智慧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等;也可根据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评出“最佳表现奖”、“合作标兵奖”……这样既注重评价小组合作情况,又注重对个体参与程度的评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间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还为“合作学习”步入成功注入了新的催化剂,更能促使下一轮的“合作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多年的教学实践反复证明:合作学习的科学运用能普遍提高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效率,能更有利地促进学生集体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因此,在运用合作学习这一策略时,应当根据教学规律和实际需要,大力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并使之不断完善,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正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张新强 《既要合作,也要效率》,《中国教育报》,总第5575期。

  2 李 健 《略论合作学习及其实践意义》,《教育导报》,20xx年第73期。

  3 贺克春 《语文教学中虚假合作现象透视与反思》。

  4 罗征盛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合作学习论文10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为了改变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在新课改的积极倡导下,我们极力推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体有以下几点应用:

  (一)课前准备

  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给同学分组,确保每个组间有各个层次的同学,使各组间的学习成绩相当,组间竞争力悬殊不大,然后老师再根据教学课程制定出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生自学

  同学在老师分配下学习任务后独立学习,找出疑问,划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于自学效果比较好的同学,老师要给予表扬,激励同学的自学意识,并给予考核加分。

  (三)老师导学

  老师根据本课内容和学习任务,设计出本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的目标要鲜明,能让同学清楚自己在小组中应该做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的。

  (四)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时,同学们要互相提问,讨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老师提出的问题,记录小组中发现及解决不了的问题。

  (五)展示成果

  各小组之间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并提出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虚心接受别的小组提出的不同意见和见解,也要接受其他小组的对本组讨论结果的质疑。

  (六)归纳总结

  老师作为主导,通过同学们展示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带领同学们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出现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合作前要有详细的描述,正确处理异质同学间的关系,以激发同学的自主性,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目标。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要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

  教学中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形式。从写、说、议中,我们能感觉到学生在“动”;而从他们的默读、倾听中,我们能感觉到他们是静态的。学生的动态活动的开展依赖于静态活动,在小组学习开始前,老师要给足学生自学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反之,学生如果没有自学就进行小组讨论,那么就会出现讨论不起来的现象。

  (二)要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评价不是为了要对同学进行分等级和互相比较,而是为了激励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教育心理学证明,正确的进行学习成绩评估,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的肯定,它可以激发同学的上进心。完善评价机制要从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着手进行,个人评价可以改进我们的不足,提升自我;小组评价的中心从鼓励个人竞争转到共同学习达标上来,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课堂上不分条件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生物课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或者是超出了学生认知能力的知识,比如DNA的结构等比较抽象的问题,就需要老师的详细解释,不能因为学生对这种知识陌生,就认为可以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完全放手的话,根本达不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三、结语

  以上,通过描述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的内涵,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具体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并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改的教育体制下,对于培养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正是社会所需的全能复合型人才。

合作学习论文11

  现在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是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间的交往互动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工协作,交流讨论,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即合作式学习.小学数学《程课标准(实验稿)》把合作学习置于非常突出的位置,并把"学习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作为目标之一。合作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接受并用于教学实践。笔者执教五年以来,多次在讲听公开课观摩课后,与诸多同行进行深入探讨,发现不少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理解不够准确,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及点:

  1、合作小组分组不合理

  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但由于诸多原因,如班级人数太多,致使小组容量过大,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里顿时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学生乘机做小动作,并没有按教学的目标执行,有想法的同学说起来没人听,没想法的同学叽叽喳喳,没有用心去聆听别人的思维过程。另外,在分组时,主要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按成绩高低均匀分组,没有照顾学生的性格差异。成绩较好的同学有的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只善于思考,没有起到组织全组同学交流讨论的作用,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2、小组分工不明

  有的教师只是简单的把几个人分成一组,让成绩好的当小组长"管着"其余组员,成员分工不明,互无责任,关系松散,没有共同的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责任心,没有组织协调者,谁想发言就发言,你一言我一言语各抒己见,讨论缺乏头绪,抓不住中心问题,思想上的交流碰撞更无从谈起。

  3、课堂节奏太快,学生无时间合作交流

  有的教师上课过分追求形式完美,课本内容面面俱到,且增加诸多辅助性内容练习,教师的"一环紧扣一环",紧锣密鼓的快节奏上课,往往使学生对一个问题还来不及思考安全,来不及交流讨论,教师就已提问,迫的学生只是交换补充答案,根本没时间去探讨思维过程与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没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4 教师的评价简单,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许多教师提问时往往只从一组中选取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以该同学的回答作为对小组的依据,没有顾及其他学生组员是否有同样的想法,从而是合作学习变成了一个人代表一个组,其他同学只是附和没有真正积极地参加进来,久而久之,不少学生从思想上附和而过,失去合作的目的,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以上几个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违背合作学习的初衷,笔者经过反复的实践,并结合在市骨干教师培训会上的启迪,认为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分组科学,搭配合理

  我所执行的班级有64人,在与班主任教师的共同商讨研究下,采取了4人一组分组方法,若人数太多会致使部分同学没时间发言,没办法和别人交流,小组成员搭配致意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组间同质"即各小组不用成绩学生比例男女比例大体适当,并随成绩的变化而做动态调整,使各小组公平竞争;"组内异质"不仅只各组成员间学生成绩差异,更要注重学生的家庭环境差异,使小组分组时合理混合搭配。以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力争最大限度发挥小组作用,是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受益。

  2、分工明确,及时合理

  合作式学习,交流式学习时通过群体多边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的互动性学习,分组分责时,我采取一个成绩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你组长,负责分配在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发言顺序,总结汇报及事宜,且应在平时对组长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合作交流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既省时、又高效。这样的操作使得学生在轻松学习、愉快学习后取的优异成绩,通过成绩,体验学西快乐质感,由快乐而积极主动,形成一良性学习循环,另外各族设置一个中心发言人,负责整理总结本组各成员在学习合作交流中取得的成绩,阶段性进步及收获结果以便及时向老师和全班做出总结性汇报。还有,在小组刚刚成立之时,应加强对各组长的及时、有效的指导,使其小组合作学习时避免乱糟糟,杂乱无序,使其稳健发展,如时间充分可安排几个组在教师"手把手"式指导,是组员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从而使小组合作交流更有效,更有操作性。

  3、内容难度适当

  我们所设置的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既可以解决问题,又不很轻易地完成,必须经过一定的动脑思考、交流才能获得。最初设立小组时,教师可适当设置相应的学习梯度台阶,先轻松的而又经过合作才能获得成功体验,稳定住小组的集体性,在经历一个阶段之后要注意台阶过多的问题,减少台阶,使学生感到独立学习有一定难度,合作学习有很大收获使学生能自觉的融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自觉寻取他人的帮助合作与支持,使得合作交流有意义、有价值,学生才会有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才不至于走过场,流于形式。

  4、评级科学,激励充分

  小组合作学习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学生的回答是全体成员交流合作的结果,代表着小组的成绩,所以,教师既要提成绩好的学生也要体成绩一般或成绩差的学生,既要提结果,更要提过程,比如开始是怎样个人持有不同观点,怎样应观点不同而争辩,最后如何形成统一意见。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评定小组成绩,这样做,就能使学生懂得合作学习是大家的'事,才能激励学生主动合作,互相帮助,从而带动成绩差的学生,将个人力量凝聚成团体精神。为了是评价公平合理,对同一问题应由个组成绩相当的同学回答,避免组间竞争,应评比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结果带来学生对教师的异议。

  5、教学重结果更重过程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前提,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与表达,学会帮助别人,学会是别人得到帮助。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从合作学习的过程出发,考虑如何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交流,而不是单纯的强化训练、巩固,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因内容调整而使教案为动态的"教案",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新思想、新方法。对学生的一丁点成绩,一丁点进步也要及时鼓励。内容要设计的少而精,给学生以足够的交流时间。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及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紧要使用,更要结合我们及我们的学生实际选择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合作学习论文12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明的演绎和社会的进步,合作作为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其地位与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合作学习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符合时代的要求,它抓住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重大课题,现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中影响最大和成果最多的改革之一,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

  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

  4、合作学以小组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合作学习:它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各种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小组成员的学习,从而达成共同目标的教学活动。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1、积极互赖

  2、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

  3、个人责任

  4、小组自评

  三、合作学习与体育

  教研上次市教研室徐淀芳老师来我院做报告时谈到,合作学习在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使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合作学习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突破口,其目的是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我也想到,合作学习也可成为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有效手段。案例:储能中学是一所非试点基地学校,体育教研组以《体育与健身》新教材为抓手,本学期体育教研活动开展得卓有成效。

  具体做法:

  ①教研组长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选择新教材的一个教学单元进行备课。

  ②每次教研活动时,由一位体育教师上课。

  ③(首先,)由这位教师做动作示范,其他教师跟着做。

  ④(然后,)全组教师一起讨论动作要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方法手段等。

  ⑤一学期来,组里的教师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中彼此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分析:

  ①共同的愿望是合作学习的前提。“经验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如果能从问题感开始,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去探索,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内在动力。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储能中学体育教研组抓住了活动的主题,伴随着课程改革和新教材的日益临近,由于如何认识、理解和使用新教材是组内每一位教师的内在需要,因此能够达成共识,从而形成了共同的愿望。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体育教研活动的一些设计应尽力将课改与教师的内需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清晰、明确的目标导向。

  ②教师分工明确是合作学习的基础。英国社会学家理查德.丹尼在《激励为王》一书中讲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世界上有四个人,每个人、某个人、任何人和没有人。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要求每个人去做,每个人都以为某个人会去做,本来任何人都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但是没有人去做。某个人对此感到愤怒,因为这是每个人的工作,每个人以为任何人都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但是没有人意识到每个人不可能完成它。最后每个人都责备某个人,因为没有人做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事。这段话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团队中个人责任的重要性。案例中每一位教师选择一项单元教材的做法,使组内的教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师要完成工作必须认真备课,充分研究教材和教法,学习新教材的深入和广度就有了一定保证。

  ③同时,“情景性认识”理论告诉我们:学习应在学习者相关的情景中发生,对教师来说,结合自己教学活动实际进行学习,能够比较合理地发挥教师参与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体育教研活动的一些设计应符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根据教师的认知和实践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参加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④教师之间积极互赖、相互促进是合作学习的保障。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之间需要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团结合作、相互促进、积极互赖,才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材学习过程中教师之间面对面、手把手的教学互动,也是人际交往中情感交流的过程。由此可见:如何形成不但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同伴的学习负责的沉浮与共、休戚相关的体育教研氛围,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个课题。

  ⑤共同提高是合作学习的目的。最近,我到储能中学与一些体育教师交流,他们认为这种组织形式很好,对新教材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想:体育教研工作应该立足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由注重教师个体评价转为集体(教研组)评价,促进教师队伍的共同提高,从而切实有效地推动体育学科的课程改革。

  小结:合作学习理论告诉我们: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所教授内容的互动,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可以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目前,在黄浦区整体推进二期课改进程的形势下,我们体育教研应紧紧围绕着新的课改理念、《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尝试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活动,尽力营造一种积极主动、互相合作、不断探究的教研氛围,努力研究适应课改需要的、适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论文13

  一、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原则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实施必须具备以下原则:

  (1)合作学习具备一定的纪律性;

  (2)合作学习要充满科学性;

  (3)合作学习要还给学生主动性;

  (4)合作学习要充满趣味性;

  (5)合作学习要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

  二、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如何做到有效性

  合作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界,这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高中、初中数学教师已经在探讨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的一些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当然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针对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方法的研究也是小学数学教育界不断探讨的话题。

  1、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展开合作学习。小学生目前正处于自控力薄弱、思维能力发展不成熟的阶段,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强调小学生合作学习的纪律问题。如,小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总结出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由小组成员拼图的方式展开合作,当学生将三角形拼接成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再来研究其面积,会更好地达到学生学习的效果,促进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完成。

  2、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科学的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的正确运用必须建立在科学有效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图书、教育杂志等相关的多媒体手段不断学习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以理论为指导展开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如,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面对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经验不丰富的年轻教师可能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难免会出现些许失误,这就需要教师保持长久学习的心态,不断运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保证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科学和有效。

  3、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熟练合作学习的各种技巧。在合作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分组,将学习好与学习差的学生交叉在一起,防止合作中出现分化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提问的语气、问题的巧妙设计等技巧,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在问题题设的情境下展开合作学习。如,教师在讲授“角的认识”的时候,能够在合作学习中以科学合理的理论为指导,将优生和差生组成互帮小组,形成优帮差的合作团体,往往能够促进共同学习的效率提高,这也是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大表现。

  4、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扮演好合作学习的角色。教师要在提出问题时充当好提问者的角色,要将问题提到位,确保每一位小学生通俗易懂地理解所要学习的问题;在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充当好监督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既要监督小学生遵守纪律,又要引导小学生讨论问题,参与合作学习;教师还要充当好评价者的角色,对于小学生的小组组长发言,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反馈,给予鼓励和赞扬。如,教师在讲授“乘法运算”的时候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那么教师一开始就要设置巧妙的问题,尽力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接下来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并且随时监督学生的不良行为,最后教师要充当好总结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为合作学习的最终结果做出一个公正的评判。到目前为止,合作学习已经走过了初创期和发展期,针对小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继续探讨合作学习与互动式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等其他学习模式的结合与交叉式运用,相信这也是未来教育实践中一个崭新的课题。

合作学习论文14

  一、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方面不是很完善,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够考虑周全,甚至是经过课堂的三分之二的时间之后就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的现象,导致语文课堂的低效率。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是尤为恰当的',合作学习小组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能够集中注意力,在进行讨论的时候还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到满意的答案。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很好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设定特定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初中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初中生在情境教学的参与中能够提高语文成绩,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比如,在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再别康桥》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起来朗读,这样能够让学生从课本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进行很好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教学能够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掌握教学知识,也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把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于初中语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教师的自身文化修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模式以及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这几个方面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合作学习论文15

  摘要:商务谈判英语口语是高职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国际商务及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其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商务谈判英语口语句型,使其能够快速进入到实际的模拟谈判操练中一直是笔者关注的问题。结合自身教授该课程的体会,笔者观察到合作学习在该课程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商务谈判英语口语课程的基于合作学习的5-R教学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商务谈判英语口语;应用;5-R教学法

  一、合作学习及其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合作学习理念

  “合作学习是指几位异质性的学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形式。小组成员之间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相互理解共同完成教师所给的任务。”(秦小康,20xx)各小组成员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完成共同的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其评价是“根据学生整个小组的成绩确定其是否获得奖励和认可。”(王坦,20xx)在合作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而学生是主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从单一学习的角色逐渐向合作者的角色转化。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磋商、引领配合等方法最终完成课程要求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合作学习不仅注重最终的学习结果,还注重完成任务的过程。

  (二)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根据对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的总结,笔者认为合作学习在教授英语口语的过程中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小组群体学习氛围有较为突出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使学生口语的自我练习变得积极主动;

  其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用词选择上,独立做口头陈述的时间长短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改变;其三,在小组分配协作中,学生组合没有边缘化口语基础较差的同学,逐步树立了其口语表达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四,在口语测试中,焦虑感明显下降,能够轻松与小组成员协作完成任务;其五,使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的同学通过将各自的想法在团队小组内的交流逐渐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等。

  二、基于合作学习的5-R教学法在商务谈判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在实际教授商务英语谈判口语时采用了基于合作学习的5-R式教学法:即按照朗读(Reading)—缩略(Reduction)—记忆(Remembering)—重述(Reproduction)—演练(Rehearsal)五个步骤,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完成每个谈判情景的教学任务(分组过程中每一小组的学生口语水平均按正态分布)。期末考试采用小组合作的集体模拟谈判进行全英文口试。同时注重课程中的过程性考核,对学生每节课的阶段性模拟谈判都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模式。此方法是对丁衡祁、张静在《商务谈判英语-语言技巧和商业习俗》一书中提到的7-R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合作学习理念进行的整合和提炼。该书中谈到:“练习对话的具体做法,是根据每一课程的内容和相关资料,采取角色扮演的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谈判当中。可以采用1.朗读;2.压缩;3.回顾内容要点;4.记住对话语言点;5.在1的基础上,把2、3、4步结合起来,重述谈判对话;6.将谈判对话演练若干次直至熟练为止;7.复习关键的谈判技巧和语言表达。”(丁衡祁、张静:商务谈判英语-语言技巧和商业习俗)笔者在实际的谈判口语教学中结合自身践行7-R教学法提出两点意见:一是文中提到的通过角色扮演的'模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互动式方法可以用合作学习理念作为支撑;二是7-R教学法中的2、3步骤,6、7步骤可以分别整合在一起。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实际的压缩和内容的回顾过程中可采用一个更加有效的方法,即通过合作学习中的讨论、综合、提炼来由成员组共同总结出功能句型模板,例如:提问、赞赏、同意、反对、确认等。7-R中2、3步骤的整合不仅有利于迫使学生快速进入第4步骤记忆的准备阶段,又能够让学生为第5步骤谈判对话的重述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还发现,7-R中的第6步骤演练后紧接第7步骤复习在实际操作上很难实现。因为第6步骤演练是学生在对模拟谈判情景和谈判对话的语言点都熟悉的情况下进行的模拟谈判预演,是各小组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学生在此阶段已经进入了口语操练的兴奋状态,甚至还伴随着小组间的相互竞争和相互评价。在此时之后复习谈判技巧和语言表达,无疑很难把学生从完成谈判任务的兴奋定点拉回到知识的学习积累阶段。所以第6步演练不仅是成果的最终展示,也是一个任务完成的“终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复习在合作学习中不再重要,只是其不能够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优势和特点,因此笔者建议将复习融入到记忆的过程当中,促使学生在重述和演练之前就对语言知识和谈判技巧进行准备性的学习。

  综上所述,笔者经过对商务谈判英语口语的实践教学,从7-R教学法中提炼总结出了基于合作学习的5-R教学法。而每个步骤中主要需完成的任务包括:各个合作小组内部朗读,直至熟读对话范例;小组讨论如何将对话进行压缩并提炼每个句子的言语行为并结合对话情景进行对话模板的制作;小组分角色记忆模版及句型;小组分角色重述谈判内容;小组分角色进行模拟谈判演练。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以上五个步骤学生可以快速高效地掌握一个谈判情景中的若干个子情景和对话模式。笔者以基于合作学习的5-R教学法中每个步骤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合作学习中团队合作和各成员之间的配合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基于合作学习的5-R教学法在商务谈判英语口语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决定了学生对谈判语境的熟悉程度及谈判口语表达的流畅性。

  三、基于合作学习的5-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观察,以5-R教学法中的五个步骤为其中一个变量,以合作小组成员的特征:即1.是否拥有团队领袖;2.小组成员之间是否配合。(以分组过程中每一小组的同学口语水平均按照正态分布,有高有低为基础),分析各类型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无团队领袖,无团队合作的小组:在朗读中,学生各自朗读,无交流,或只和自己关系较为亲近的同学做对话性朗读;在缩略中,学生自读情景材料,基本无讨论过程活动内容写在书上,打草稿;在记忆中,学生彼此无交流,单纯填鸭式背诵,无产出的自动化语言;在重述中,学生自己背诵自己上个步骤背诵的谈判内容,成对的对话活动寥寥无几;在演练中,演练全无真实性,成员各说个的,有背诵痕迹,话语间断,成员之间彼此不信任,并面部表情紧张僵硬。

  有团队领袖,无团队合作的小组:在朗读中,学生各读个的,基本无交流,团队领袖读的声音最大,最认真;在缩略中,团队领袖负责整个任务活动,其他同学不思考,等待团队领袖完成;在记忆中,学生各背各的,团队领袖完成的最快,最接近语言自动化;在重述中,团队领袖和组里其他口语基础较好的同学进行了对话重述,其他同学参与度不大;在演练中,如同两三人的单独对话,有部分背诵痕迹和小组成员间的对话衔接不当。

  无团队领袖,有团队合作的小组:在朗读中,成员间相互朗读对话;在缩略中,讨论积极热烈,但意见不能统一,甚至相互争吵;在记忆中,由于未对模板句型达成一致,因此在记忆中仍然是各持观点;在重述中,较为密切的成员之间能够快速完成对话重述;在演练中,谈判过程较为顺畅,不过人为痕迹较为明显,小组成员间的话轮间隔较长。

  有团队领袖,有团队合作的小组:在朗读中,团队领袖为小组成员按照成员口语基础分配角色,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朗读对话,并交换角色;在缩略中,讨论由团队领袖主持,按照成员能力分配任务,全体讨论,共同决策,井然有序;

  在记忆中,按总结出的功能模板句型操练和灵活记忆句子,达到语言表达的自动化;在重述中,按照事先分配好的角色进行谈判会话重述,为演练做准备。同时演练上台表演之间的动作和走位;在演练中,基本接近真实谈判场景,谈判过程流畅通达,成员表情自然大方。团队领袖仍在整个谈判中起到主导作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商务谈判模拟的步骤和熟练程度来看,还是从评价口语程度的标准来看,拥有一个团队领袖的合作小组和小组成员之间合作良好的合作小组的模拟谈判演练的效果要明显好于没有团队领袖和成员之间合作的小组。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各个小组之间口语水平的自动化程度和流利程度,还可以看到在合作任务和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表现是否会影响到他人的表现,至少在近似于真实生活的谈判场景中,可以观察到学习者的互动技能和沟通技能。

  四、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分组不合理。由于合作学习需要本着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小组划分,所以在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很难判断学生水平。同时由于专业限制,不能兼顾小组成员的男女比例和成员合作兼容性。

  2、教学过程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未能实现完全遵循合作学习考评标准中的原则: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最终成绩等于小组整体考评的最终成绩。同时缺少小组自评环节和观众评价环节。没有做到广泛的民主和合作学习的自主。

  3、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商务谈判方面的专业知识,制定评价标准的经验不足。教师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团队合作的指导不够深入,没能积极调动所有参与学生的积极性。

  五、小结

  笔者通过在实践教学中的经验,总结了基于合作学习的5-R式谈判口语教学法。通过这个方法,增加了学生对学习商务英语谈判口语的兴趣,满足了其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同时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得以加强。

【合作学习论文】相关文章:

合作学习论文06-27

合作学习论文(精品)06-28

合作学习论文(精)06-28

合作学习论文(集锦15篇)06-28

合作议论文20篇01-03

学习习惯论文11-25

学习议论文09-02

学习感悟议论文07-21

论学习议论文07-20